功能与形象(精选9篇)
功能与形象 篇1
建筑师总是合理安排建筑的功能,并运用现代的建筑技术,在建筑功能上创造出宜人的活动空间,在建筑形象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南昌国际金融中心,位于南昌市新CBD中央商务区中心位置——红谷滩新区,该建筑的复杂功能及其重要城市形象,使建筑师们在创作过程中颇费周折,却恰恰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脚。
高214 m的南昌国际金融中心大厦,由法国泰耐克集团投资建设。该地块定位是:以行政、办公和居住为主,融文化、商务为一体的城市新型中心区。大厦将以其面积大、体量大、基地面积小、容积率高、功能多、交通流线复杂、造型独特等设计特点成为南昌城市中的又一处标志性建筑。
1 总体空间组合的协调与对空间的退让
1)建筑基地呈平行四边形,根据基地条件和使用要求,大厦室外空间将两个一高一矮、均衡对称、边宽接近的正方形塔楼呈对角线蝶形布置。双塔斜向对位,使两个高大体量相互退让、拉开距离,并且中间开阔、互相衬托,还获得了最大面面向滨江,最佳面面向昌南中心城和最好面面向自然采光通风的效果,使得双塔与基地周边道路之间以及建筑与环境之间不致产生压抑感。景区内设有水池、花坛、树丛、坡地、景观绿地以及风格现代又统一的标识、铺地、座椅等小品。既减少了大型建筑对周边地区的压力,又增加了建筑与环境的亲和性,使建筑与环境之间不仅协调融合而且具有独特的气质和氛围。2)对大型建筑而言,退让出一定体量、尺度的广场空间尤为重要。本设计在基地周边采用了三个不同功能的广场空间:在基地东北侧与城市主要道路的交叉口设置商业集散广场,这样不仅使人群在室外易于分流,还提升了商业空间的使用价值。广场上以喷泉为标志,加上环形的铺地,限定出明确的主要空间领域。与商业广场相对应的基地西南侧交叉口则作为后勤人员和后勤车库出入口。在基地东南侧设置了酒店主出入口广场,在基地西北侧设置了公寓主出入口广场。3)在双塔之间是集中成片的商业中心。从商业广场穿过裙房内三层高的中庭,可通达各个商业空间,广场也因此具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空间序列,这是形成环境气氛、吸引顾客购物和游憩的场所,也是渲染环境重点建筑处理的地段。
2 区域的划分
2.1 超高层办公、酒店区
建筑面积6.9万m2,高214 m,共43层,其中7层~20层为办公区域,22层~43层为酒店区域,其间设有3个避难层,将交通核心筒居中布置。办公区用房靠外墙四周围合,有良好的采光面,由于使用进深达到10 m,有利于各类形式的办公平面灵活布置。酒店客房按五星级标准设置,顶上几层布置了行政套房层,最顶层还布置了酒店观光层,观景条件优越、各项设施齐全。
2.2 高层酒店式公寓区
建筑面积3.6万m2,高120 m,共27层,其中6层~27层为酒店式公寓。标准层户型多样,每户面积从50 m2~120 m2不等。核心筒中间设有高大中庭空间,交通核分设于筒体南北两端,筒中每隔2层~3层设有中庭休闲平台。屋顶层还设有高大的观光平台空间。
2.3 裙房商业区
建筑面积5.5万m2,共6层,其中1层~3层为百货商业、精品商店,设有3层高的中庭空间、回廊和天桥,为顾客提供一个浏览、逗留和休憩的多姿多彩的活动场所。屋顶绿化采用多种形式,有围栏、构架、场地、绿地、水面等,做到动静之间的配合与呼应,达到移步换景、相生为用的境界。同时,屋顶绿化也为高层建筑提供了理想的休闲、景观空间,还提高了绿化覆盖率。
2.4 地下设备区
建筑面积3.8万m2,共3层,布置设备用房、货运和停车库。
3 交通流线的组织
3.1 交通流线的设置
总体空间环境内,基地周边除设有三个广场外,在周边四条路上按功能区划分,均设有人流和车流出入口,并尽量使人流和车流分开。周边还设有四个地下坡道出入地下车库:办公、酒店各一个坡道;公寓和商业区利用时间差合用一个坡道;还设有一个专用的后勤货运坡道。
3.2 停车数量
1)机动车:地面可停75辆,地下可停454辆,共可停车529辆。2)非机动车:地面——南北两侧各设一个非机动车停车场,地下——南北两端各设一个非机动车地下坡道,出入非机动车库,共提供1 540 m2停车面积。3)电梯:共有各种电梯30台,在裙房中庭还设有自动扶梯上下两组。
4 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需要结合环境因地制宜,重视生态、节能、环保的一体化。创作新建筑,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标志性建筑,需要运用空间形象意境化的思想观念,使得设计的空间形象更能升华,以表现一定思想意境。而在立面形象上需要采用简练、典雅的设计手法创造出有个性、富有时代感、造型独特的标志性建筑。
本项目超高层和高层主体均未采用全玻璃幕墙,以减少对城市的光污染问题。现采用铝板干挂铝幕墙为主,与空心砖填充墙之间设有空气间层,并配中空低辐射玻璃窗,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本项目超高层和高层屋顶造型运用象征手法,在屋顶正方形对角线部位呈弧形状层层往上收束,具有节节向上的动势和独特的个性,且在每个立面顶端均呈弧线状三角形。双塔造型体现“滨江之帆”的主题内容,又像两束“盛开的花卉”一样,盛开在洪城的上空。
本项目超高层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突出挺拔感;而高层立面以横线条为主,强调舒展感;两者对比求得变化,但又不失整体的统一感。裙房采用块体组合,对称与不对称的设计手法互用。所用石材还形成基座感,给人以稳重而又协调的感觉。裙房入口大厅用超白片点式玻璃幕墙,以强化室内外空间渗透的入口景观效果(见图1)。
5 应用高科技的整体设计系统
5.1 结构方面
1)超高层主楼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对外框架柱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叠合柱,具有更优良的抗压能和抗震性能。梁跨11 m采用预应力扁梁技术,减小结构构件高度,节省材料费用。2)高层主楼采用框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裙房柱网8.7 m×8.7 m,设有转换层。由于高层部分全出挑在裙房之外,因而在外墙转换时,采用了异形框支转换梁技术。3)超高层主楼顶部高30多米,高层主楼顶部高20多米,采用异形钢管桁架,属于体形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4)地下层埋置深,体量大,主楼与裙房之间不设沉降缝(而在地上部分设置抗震缝),采用设置沉降后浇带的方法,正确的沉降计算和温度应力分析,正确的配筋加强处理和合理的施工措施,以减少楼板混凝土收缩和不均匀沉降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5.2 给排水
1)采用了中间转输水箱,系统比较清晰安全,也解决了高区供水泵的试验放水问题,直接排入中间转输水箱。2)空调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水池,保证消防水防盗用,同时防止了消防水池因长期不用引起水质问题。3)酒店客房用热水交换器设置在21层避难层,为了便于远距离输送,热源采用蒸汽。地下室职工淋浴距锅炉较近,采用了真空热水炉并配备密闭热水储罐,直接供应热水。4)大厦消防设施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淋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FM200气体灭火系统,手提式灭火系统等。
5.3 电气
大厦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对空调、通风、照明、能量管理、用电计费进行自动控制、自动调节,降低能耗)。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还配有先进的消防报警和保安监控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卫星无线电接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在办公、旧点、公寓采用,充分满足信息传输网络化。
5.4 空调通风
1)办公客房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便于室温独立控制。2)节能与自控,采用二次泵、变频系统,在满足多功能多变化要求的同时,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节能控制,以减少能耗。空调末端设备上设有电动二通阀,通过调节水量达到节能目的。
一个工程的设计总是需要一支很好的团队,尤其是像现在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建筑,需要有很好的整体设计。同样,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的最终实现也需通过结构与设备设计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当时方案在南昌当地公开展示时,还曾得到各方面的许多好评,这是对设计人员付出汗水的最大赞许。
参考文献
[1]王玉卿.浅议建筑的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08,34(5):51-52.
功能与形象 篇2
脑功能定位学说表明,人类大脑由两半球构成,大脑对人体的运动和感觉的管理是交叉的,左半球的功能 侧重于逻辑思维,如语言、逻辑、教学、分析、判断等;右半球侧重于形象思维,如空间、图形、音乐、美术 等。左、右脑半球犹如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系统,它们各司其职,相辅相成,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思维活 动。左右两半球信息交换的生理结构是胼胝体,它由两亿条神经纤维组成,每秒钟可以处理两半球之间往返传 递的40亿个信息。传统的教学,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轻视形象思维的发展,影响着智力的提高。因此,我们 主攻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是强化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形象思维在教学中的功能作如下探究。
1 感知是形象思维的源泉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感知开始,主要通过视觉把所学的.生物形象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当 事情不在面前时,这种痕迹会再现出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人脑用表象材料进行思维,创造出新形象 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没有感知作基础,表象就不会产生,没有表象作材料,就谈不上形象思维。因此,要为 形象思维准备丰富的表象,在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①加强实验教学,这是形成丰富表象的主要途径,一个 成功的实验,会留下深刻的表象,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实验过程,从中获得生动形象的表象。②运用 形象教具,来丰富学生的感觉,如模型、图片、挂图等。③理论联系实际,广泛摄取表象,引导学生到自然界 去识别生物、调查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等。④从声象教材中摄取表象,声象教材的优势,能同时唤起听觉和视 觉的兴奋,促进左右脑协同工作,发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作用,以达到对生物本质的认识。在施教中,我 们提倡多种生物信息的渗透,以便形成丰富多彩的表象。例如“两栖纲”的教学:①观察青蛙外部形态,从而 培养学生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②观察内部的结构,掌握结构的特点。③观看青蛙生殖和发育电视片,理 解变态发育的特点。④从几方面说明青蛙适应水生和陆生。
2 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只有理解生物知识,才能把握生物的本质属性。若脱离形象思维的支持,学生学起来就感到抽象、空 洞、难学。学生感到难理解的知识,往往是难以想象所造成的。因此,学生在教师诱导下,主要利用视觉接受 生物形象信号,在大脑中形成感知表象。然后利用丰富的感知表象,通过联想、类比、分析、综合、构思等形 象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获得典型表象,把它表达出来,得到创新形象。例如用血循环这个典型表象,用联 想和类比形象思维,结合形象特征,剖析脊椎动物中的代表动物,从而去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见下表:
血循环特点 鲫鱼 一心房一心室,一条血循环途径 青蛙 二心房一心室,两条血徨途径,动静脉血未分开 晰蜴 二心房一心室,有不完全隔膜出现,动静脉血分开 家鸽 二心房两心室,两条血循环途径,动静血完全分开
从类比可知,脊椎动物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一般而言,形象思维力强,理 解能力也相应高,理解需要形象思维的支持,形象思维在理解中展开,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理解过程既 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形象思维,两者都是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过程。
3 能促进对知识的记忆
记忆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仓库。在记忆中占重要地位的是表象。表象属双重编码,即表象不仅有形象 编码,而且有语义编码。双重编码的材料有利于理解、保持、回忆、应用和迁移。例如叩打膝盖下部的韧带时 ,产生了小腿突然跳起的反应,这一知识点以语义和形象相联系的形式存入记忆中。形象记忆另一特征就是统 摄性,就是把一个完整的表象作为一个单元,储存在大脑中,例如把人体血循环作为一个单元,记忆在大脑中 ,比分散的概念记忆要容易些。在施教中,应尽可能采用声象教材,去强化记忆。实验表明:人脑贮存形象
论元杂剧中母亲形象的社会功能 篇3
关键词:元杂剧 母亲形象 道德教化 情感宣泄 大众审美
我国的戏剧,其起源、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从先秦歌舞、汉魏百戏、隋唐戏弄,发展到宋代院本,表演要素日臻完善。及至元代,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文学的浸润和启示下,找到了适合于表演故事的载体,并于舞蹈、说唱、科诨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为元杂剧,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元杂剧中,大量作品真实描绘了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母亲群像是剧作家精心塑造的一类重要角色,不论是主角的母亲群像,亦或是配角的母亲群像,众多鲜活的母亲群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隐忍牺牲的张海棠(《灰阑记》)、教子有方的陈母(《陈母教子》)、洞明世事的介母(《介子推》)、深明大义的杨母(《救孝子》)、爱女心切的崔夫人(《西厢记》)、心狠手辣的马大娘子(《灰阑记》)、爱财如命的贺妈妈(《百花亭》)……这些栩栩如生的母亲形象为中国古代戏曲增添了性格各异的艺术形象。她们作为一个群体,大量地出现在元杂剧中,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令人可惜的是,研究界至今对此鲜有专门研究,本文对此试作分析,以抛砖引玉。
一、宣传教化的功能
中国文学早在先秦时期就确立了“教化为先”的传统,十分重视文学作品的“高台教化”、扬善惩恶的功能,并经后世不断改造和深化。汉代《毛诗正义》中解释“风化”为:“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1]唐初诗人柳冕在《答徐州张尚书论文武书》中指出:“夫文章本于教化,发于情性。本于教化,尧舜之道也;发于情性,圣人之言也。”[2]夏庭芝认为元杂剧:“皆可以厚人伦,美风化。”[3]高明更是唱出了教化的至高音:“不管风化体,纵好也徒然。”[4]王骥德在《曲律》中也主张“戏曲应为有关世教文字”[5]。可见,教化思想已经深深扎根于古代文人学者的心灵深处。
以高度的道德自觉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元剧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宣传着儒家文化认同的道德观。剧作家在元杂剧中主要还是用儒家文化来认识和剖析社会,解读元代的社会生活。如元杂剧中的母亲形象就是他们根据儒家思想来塑造的人物典型,他们借助剧中的母亲让她们成为儒家正统文化期望下的母亲角色的执行者,以起到“正人伦、美教化”的引导世风的作用。在元杂剧中,母亲形象成为作者道德传播的载体,担负着宣扬教化作用的社会功能。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坚贞贤惠、深明大义的母亲形象,对现实中的民众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作家借助正面母亲形象激励人们追求心灵的净化和人性的完美,引导良好的母教风范。比如,舍弃亲子、保全非亲子的道德母亲杨母(《救孝子》)、王婆婆(《蝴蝶梦》);为子长远考虑、严于教子的陈母(《陈母教子》)、陶母(《剪发待宾》);以国家为重、识大体的佘太君(《谢金吾》);深沉睿智、洞明世事的介母(《介子推》)等。她们都是当时社会树立的道德楷模,带给观众的是一种不可磨灭精神教化。作品中还塑造了一些顺从之母,如:梅英的母亲、召公夫人、刘月娥的母亲和张道南的母亲赵氏,她们则是男性作者为女性受众树立遵守妇德的榜样,那就是通过舞台的教化作用,强调“夫乃妇之天”的最高原则。这些母亲身上寄寓着作者对母亲角色的伦理诉求和审美立场的美好理想,也暗含着作家借助这些人物楷模引导良好的母教风范的道德教化意旨。
同时,元杂剧中也塑造了一些背离母性的负面母亲形象。一方面固然是对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恶毒母亲逼女为娼、虐待子女的事实的反映,但剧作家并不仅仅局限于纯粹揭丑,而是通过这些不得善终的反面教材,希图予以教育后人。对于恶母,作家采用戏谑的笔法,让观众在嬉笑怒骂中思索和审视人间的黑暗和罪恶,对于驯化教化人们心性中的恶劣成分,具有相当的教化作用。出于对人性中种种劣根性的痛恨和谴责,杂剧作家给予那些阻扰女儿幸福、抢夺他人财产子女、陷害驱逐杀害亲人的恶毒母亲们以最强烈的审判,对她们的恶行进行严厉惩罚。比如:马大娘子(《灰阑记》)被凌迟处死;王腊梅(《神奴儿》)杀害侄儿,被“明正典刑”;萧峨(《还牢末》)被“剖腹剜心”;《曲江池》中李妈妈沦落为乞丐。对于这一类恶毒的母亲们予以不得善终的处理,无疑对世人有着劝导的作用,劝诫人们尤其是母亲们不要重蹈覆辙,自求毁灭。作者希望以道德去感化那些有心无心作恶的母亲,以求其幡然悔悟,达到家庭的和谐。
正面母亲的优秀品质,在受众经过长时间的阅读、欣赏之后,其心灵也会被潜移默化。当她们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审视人生时,自然会以作品中具有的道德教化作用的母亲为参照,来要求和规范自身的行为,达到扬善惩恶的目的。因而,元杂剧中的母亲形象成了教化的最好工具,也是作家在元代礼乐崩坏的环境中对回归传统母性的呼唤,也充分显示了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剧作家匡扶世风的社会责任感。
二、情感宣泄的功能
元杂剧中母亲形象存在的社会价值,还在于为剧作家和观众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情感宣泄的途径。
关于作者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情感的关系,我国古代就有很多观点:《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歌咏言”理论;《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6]的观点;韩愈的“不平则鸣”的观点。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无不展示着自我的心灵,作品成为作家实现自我的艺术外化形式。对于剧作家而言,剧本的创作活动,本身就是他有感于现实生活,以语言为媒介创造的艺术形象,就是他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剧作家在其作品中的母亲人物身上,也倾注了自己的情感。
元王朝的建立,对汉族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游牧民族的异族统治,是文化落后的民族对文化先进民族的统治,也是野蛮对文明统治,也动摇了中原深厚的历史文化。儒家的伦理纲常,在落后民族的统治下已失去了原有的效力。特别是长达数十年的取消科举考试,阻断了他们“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人生美梦,深受儒家思想熏陶而又身份卑微的文人,或为生计,或为抒愤,大量投身梨园,“夫惟不得用于世,多致力于文字之间,以为不朽”[7]。作为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文人们在骨子里忍让认同儒家思想,他们借助剧中的母亲人物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发泄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的情感。元杂剧作品的正面母亲,以独特的符号意义,更为深刻地传达着元代杂剧作家的内心情感。作家“化其身为曲中之人”借助正面母亲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陈母教子》中陈母教育儿子的唱词:
【混江龙】才能谦让,祖先贤、承教化、立三纲;禀“仁义礼智”,习“恭俭温良”。定万代规模尊孔圣,论一生学业好文章。《周易》道谦谦君子,后天教起此文章。《毛诗》云国风雅颂,《关雎》云大道洋洋。《春秋》说素常之德,访尧舜夏禹商汤。《周礼》行儒风典雅,正衣冠环佩锵锵。《中庸》作明乎天理,性与道万代传扬。《大学》功在明明德,能齐家治国安邦。《论语》是圣贤作谱,《礼记》善问答行藏。《孟子》养浩然之气,传正道暗助王纲。学儒业,守灯窗,望一举,把名扬。袍袖惹,桂花香,琼林宴,饮霞觞。亲夺的,状元郎,威凛凛,志昂昂。则他那一身荣显可便万人知,抵多少五陵豪气三千丈!有一日腰金衣紫,孩儿每也休忘了那琴剑书箱。[10](卷三,229页)
这段唱词明显带有男性文人畅述怀抱的口吻。作家借陈母之口,道出深爱儒家文化的剧作家对功名利禄的渴盼,对恢复社会秩序的渴望。《陈母教子》中多次出现“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10](卷一,307页)的唱词,正是作家借助剧中母亲表达自身内心情感的一个明证。同时也宣泄了对野蛮的蒙古统治者排斥传统的儒家文化、奴役知识分子这一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情绪。在某种意义上说,被这些良母所保护、所支持的男性,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自我的色彩。剧作家把求助的力量投向母亲,希望借她们的智慧和博大的胸怀达到自我的人生目标,借她们之口宣传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文人的价值,把自己从可悲的命运中解脱出来。
元杂剧中母亲形象的存在,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杂剧是一种大众艺术,要求作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考虑到观众的情感,要能够传达出他们的情感和愿望,人民的欢愉与忧戚,人民的愤怒与痛苦。民众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或者生活十分清苦,或在政治上遭到各种歧视和压迫,由此而引起的愤懑、不满和苦闷,当然会要求在杂剧舞台上表现出来,找到寄托”[8]。他们需要这种艺术美来平衡现实的黑暗,抚慰受伤的心灵。正是现实太黑暗、自身的太不幸,他们更希望在剧中的人物好人得到好报、恶人遭到恶报,得到一种心理的补偿和情绪的平复。
像《谢金吾》中的长国姑身上叠合着市民面貌、市民精神。她得知女婿被压赴刑场,立刻前往刑场。在劫刑场时,她放下了高贵的长国姑的威严身份,与王枢密对吵对骂,宛如伶牙利齿的街市婆婆与人舌战。剧中的长国姑形象实际是借皇亲国戚来宣泄小市民对强大的恶势力的痛快恩怨情感。《蝴蝶梦》中王母面对丈夫被葛彪打死,认为不管谁犯了法,打死了人,都要吃官司,“使不着国戚皇亲、金枝玉叶,便是他龙孙帝子,打杀人都要吃官司”[10](卷一,306页),也道出了一般百姓心中渴求法律公平的平等意识,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有力的控诉。
元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儒家固有的道德规范,家庭中贞洁观念有所松懈,母亲和非血缘关系子女的利益冲突,元杂剧中所塑造的负面的母亲形象就不足为奇了。像王腊梅、萧峨、鸨母李氏等反面母亲,她们破坏了中国长久以来遵循的一套伦理道德秩序、背离了母性,激起了观众的愤怒。悲愤所带来的压抑感需要象征性的实现,以宣泄内心的不平之气。这些恶母在剧中都受到了应有的“恶有恶报”的惩罚,实现了元杂剧接受者们在现实中不能是实现的愿望,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备受压迫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平台,满足了观众在现实社会中不能满足的精神补偿性心理,客观上获得了精神的快感。
三、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功能
杂剧作为一种消费性的艺术,它的兴旺发达要能够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观众的审美取向直接影响了杂剧的创作、表演和流传。元杂剧的观众主体主要是由数量庞大的手工业者、商人、军人及艺人商贩等各色人等组成的市民阶层,他们的审美趣味受到自身经济地位和文化品位的制约。他们的文化层次不高,欣赏不了品位较高的诗词歌赋,对娱乐性、故事性较强、自己熟悉的通俗作品比较感兴趣。母亲历来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当她们成为剧中的人物时,也最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激发观众的审美娱乐情感。元杂剧通过形象描绘的手段成功塑造了许多人人所熟悉而又个性鲜明丰满的母亲形象,给人以直接的美感;大团圆的结局让民众在幻想的满足中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这些都满足了大众审美的需要。
元杂剧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通俗文学美学的共性。首先,它是“大众的文学”。在内容上,俗文学表达了大众的情绪和思想;在形式上,它是老少咸宜、妇孺皆知的,是一种“下里巴人,和者盖众”的东西。元杂剧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母亲形象,许多母亲是观众在历史中或现实中熟悉的原型,迎合民众的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和审美趣味。她们特征鲜明,好记易懂,虽然类型化的缺陷,但是她们能够表达民众对母亲的思想情感,并且在情节的结构上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最终结局,也是观众所期待的理想结果。
娱乐性也是元杂剧所赋予一个主要使命。“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9]观众是上帝,一出戏必须得到观众的认可才能长期生存。元朝社会的黎民百姓灾难深重、精神沉重,他们去勾栏观戏主要是获得精神的愉悦、心理的满足。在“娱心”逐渐成为民众对通俗文学的消费观念的支配下,为了满足广大市井观众的需求,剧作家会想方设法从选材上满足他们的审美心理。剧中的母亲形象正好满足了民众的需求。例如,青楼戏中的鸨母,虽然多为生母,但母女之间的关系也表现为赤裸裸的金钱利益,母爱的光辉在金钱的冲击下已经当然无存。在这类杂剧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特别注重曲折复杂性,艺术手法上多讲究误会和巧合,语言的滑稽逗乐、通俗易懂的优点,故事的结果多为有情人终成眷属,鸨母备受惩罚,满足了观众“畅然怡然,少导欢适”的娱乐要求。家庭剧中的恶母们,她们在舞台上只能进行插科打诨的表演,为戏剧增加了笑料。剧作家剥夺了她们充分表达感情的机会,把她们完全抽象为一个个恶的象征符号。
另外,寓教于乐的教育作用。“寓教于戏”,被中国古代曲论一贯奉之为戏曲教化的基本形式。寓言式的叙事方式易于将创作意图在搬演中实现,元代戏曲作家在创作母亲形象时,也注重此方面的教育作用。他们认为剧中的母亲可以承担道德教化的载体,即劝善惩恶于娱人的形式中,力图做到“寓教于戏”。剧中正面母亲形象是优秀品质的化身、是儒家基本伦理“忠、孝、节、义”的体现者,代表了儒家正统思想,是艺术美的表现。这些母亲的正面形象观众很乐意接受,她们为子、为国的牺牲精神,为世人所敬仰,对观众有一定的正面教育意义。善恶终有报,而一些作恶多端的鸨母和继母们,都不得善终,这种恶报对世人同样具有强烈的威慑力。这些贪婪狠毒的负面母亲的丑恶形象的警世作用,对当时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有较大的影响。
注释:
[1][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页。
[2][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五二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59页。
[3]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页。
[4]钱南扬(校注),高明:《元本琵琶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5]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60页。
[6]李学勤编:《毛诗正义》(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7]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8]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99页。
[9][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10]选自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功能与形象 篇4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文科专业、理科专业的不同, 准备单招学生、准备续读高职学生和准备就业学生对语文的不同需求, 使得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相当混乱。为了统一而搞一刀切, 为了应付而搞简单化, 将本来十分重要、相当关键的语文教学边缘化、虚无化、扭曲化, 甚至既不育人, 又不育文, 让学生三年后的语文水平甚至不如初中毕业时。有的中职生写不全一张字条、说不全一段对话、目无尊长、胸无点墨, 可以说不具备基本语文能力。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增加,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选择中职教育, 加上企业和社会对中职生的期望, 有必要反思中职语文教育, 尤其是文科类专业的语文教育, 进一步认清环境与形势, 明确功能定位, 优化实施路径。
中职语文教学困境由来已久且积重难返。中职语文教学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职业教育越来越被重视, 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被放在重要位置, 文化基础课不断被贬。高考扩招、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及专业课对文化基础课的挤压, 使中职语文教学陷于困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现行教育体制和教育行政管理方面。
近年来, 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 相对于专业课组织热火朝天的技能大赛, 安排骨干教师培训, 对基础课特别是语文教学缺少教学督导, 造成学校对语文课不够重视, 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偏见。
2. 课堂教学的总体状况不妙。
课堂上笑声多了, 朗诵少了;讨论多了, 思考少了;媒体多了, 板书少了;表演味浓了, 语文味淡了。
3. 中职生源素质低。
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水平, 大量不达标的初中毕业生为了种种目的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 有的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仅仅是为了得到一张文凭而已。
中职学生的学情令人忧虑, 但中职语文教学之所以长期陷入困境, 语文教师也有推不掉的责任。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中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形象定位
语文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课程, 从小学到大学,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语文课, 不同的语文课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路径。中职语文以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语文技能为主, 以中职教育环境为背景。在当前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并普及中职教育、中职学生和学校又越来越强调技能的新形势下, 中职语文教育应顺应环境和形势给自己一个形象定位。语文是一门基础文化课, 要为孩子们将来的工作服务, 把语文与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将要面临的环境结合起来, 避免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系统性, 而忽视其应用性, 也要防止因为“不实用”而忽视其基础性。既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 又要与专业职业教学结合, 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上好符合中职专业和学生特点的语文课, 把握并兼顾好“两个度”。
1. 实用度。
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之一是工具性, 学语文是为了用, 包括在人际交往中使用、在学习其他课程时使用、在今后就业中使用。用的目的决定了语文是实用技能, 要培养中职学生所必需的“听、说、读、写”能力, 让学生、家长和社会都感到语文“有用”、“实用”。中职语文教师要用实际行动让语文课“有用”, 努力提高语文课的“实用度”。要将语文基础课作为一门应用课、实践课来教, 培养适合中职学生的语文素质, 增强应用文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2. 人文度。
语文不能太“文”, 但也不能“不文”。语文与人的生命活动紧紧相连,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自我成长的过程, 是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断完善的过程, 也是创造力和生命力不断增加的过程。语文作为基础课所具有的丰富人文内涵,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丰富学生精神生活起着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有专家说:“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同样的道理, 一个中专毕业生, 没有专业对口的岗位则难以成才, 没有职场人生的素养则永远不会成才。因此, 我们在定位中职语文时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不能把语文课堂变成毫无文学性的应用文课堂, 即使是应用文写作教学, 也要教出充满文学性的效果。
三、中职语文教学的功能定位
明确了自己的形象, 知道自己是什么, 下一步就要明确自己的内涵, 弄清楚自己做什么。语文教学是一项事业, 做好这项事业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发挥什么样的功能, 语文教师要有清醒的把握。结合这些年的工作实践, 笔者认为要着重突出三项功能。
1. 确保掌握语文技能。
写不出基本的应用文, 学生要骂我们, 用人单位也会骂我们。让中职生掌握较好的语文技能, 应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高素质劳动者, 不管在什么专业什么岗位, 读得懂、说得通、写得出都是基本的素质。要加强读写能力训练, 强化言语实践。尤其是“说”, 现在既缺少“说”的训练, 又缺少“说”的教材, 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说”的训练, 如课前5分钟演讲、情景对话、增加口语测试等, 要确保学生因为语文的学习而掌握基本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
2. 有效挖掘竞争潜能。
有着深厚文化基础的学生在就业中必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就业后会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社会。通过中职语文教学让学生充分地训练口才、演讲、调查等实践技能, 可以为中职生增强人际沟通能力、业务表达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语文中有效引入哲学、经济政治等内容, 可以扩大学生思考问题的范围、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 提高解决实际生活、工作问题的能力。这一系列能力的培养可以让中职学生在未来人力市场竞争中获得很多潜在的优势。
3. 长远培养学生基能。
语文素养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素养。时代瞬息万变, 学习的东西不可能永远有用, 学习能力本身才是一个人立足于当代社会的基本能力。仅掌握一种技能, 远远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求, 只有在掌握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善于触类旁通, 及时融会贯通, 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就好比以前的优秀高中毕业肯定比一般高中生更容易适应工作、有所成就一样, 语文教学就是要着眼于这种基本的认识能力、学习能力、敬业能力, 而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让学生因为有了扎实的语文功底而掌握一把今后就业、创业的“万能钥匙”。
四、中职语文教学的路径选择
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完全套用普通高中的思路, 应当从中职的特点出发, 在遵循基本路径的基础上, 形成自己更适合、更管用的路径。
1. 教学计划具备科学性。
作为基础工具学科, 语文不仅是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工具, 也是储存、传递、交流各种信息的工具, 更是他们今后从事各项工作的交流应用工具, 所以职业学校必须重视语文教学, 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科学地制订教学计划, 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不受干扰。
2. 变教为学, 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性。
教学要因材施教, 寓教于乐。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掌握学习方法, 改变教师“一言堂”、“独角戏”的局面。教学活动中要贯穿新的教学理念,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 引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适当增强语文内容的趣味性, 让学生认识到语文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内容, 而且趣味无穷。
3. 提高师生互动性。
中职语文教学仍然是一个由学习者和助学者 (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课程资源) 共同完成一定任务的过程。但教的成分很大程度上要让位于学, 教师要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助学者, 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地学、有目的地学, 帮助学生排除困难, 引导学生走正确的探究之路。因此, 一定要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让学生在一种游戏般的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要根据学生及专业特点, 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尽量少理论说教, 多动手动脑。
4. 增强教学针对性。
中职语文教学是一种不同层次的教学, 根据一个班学生高中低水平不同的实际, 在每堂课中确定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定出不同标准, 对学生分别对待。另外, 在设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根据“管用、能用、适用”的原则, 合理安排, 如广告专业、文秘专业等可适当增加语文课时, 对有“升大”意愿的部分学生可以选修等形式增加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
5. 确保教学观念先进性。
立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 借鉴现代先进教学理论, 创建语文教学新观念。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和考虑, 使语文课堂教学有其和谐的大课堂环境, 产生强烈的语文课堂教学共鸣, 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指导, 优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课堂环节, 切实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推动中学语文教学向纵深发展。
6. 提高教学高效性。
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一节课时间一般40到45分钟, 课堂展开的各环节应有相对的时间安排, 应在各个环节中做最有利最重要的事情。而一般课堂都少不了导入新课、讲解课文内容、练习、讨论问题、小结布置作业及教学反思等环节。教师在每一环节都要讲究教学方法, 以提高整节课的效率。
7. 拓宽思维训练的广泛性。
要培养语感, 拓宽思维。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即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听、读是基础, 说、写是目的, 思是核心。只有在认真培养学生听读能力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训练说写能力和发展思维。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对象特殊、环境特殊, 应当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践行语文育人育文基本宗旨的前提下, 因材施教, 因校制宜, 确立自己的形象定位、功能定位, 打造有效的实施路径。形象定位的关键是把握实用度和人文度;功能定位的关键是确保掌握语文技能、有效挖掘竞争潜能、长远培养学生基能;路径选择要注意提高师生互动性, 提高教学针对性。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中职教育,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功能与形象 篇5
[关键词]后殖民;形象建构;自媒体;纸媒;城市
[作者单位] 张萱,湖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亚洲学系访问研究员。
“东方人是无法在马路或人行道上散步(他们混乱的大脑无法理解聪明的欧洲人一下子就能明白的东西:马路和人行道是供人们散步用的)。”这段文字是西方笔下的东方形象,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就是通过这样类似的叙述来了解“东方”的。
其中,有一类被施予了更多笔墨的东方城市群体,它们共同经历了15—19世纪西方或西方化(westernize,如日本)国家的战争侵略,20世纪的民族反抗和国家独立以及21世纪的全球化。因其相似的历史轨迹,它们成为东西方文化杂糅的矛盾共同体,并被命名为“后殖民城市”。它们零散地存在于东方尤其是亚洲世界。譬如香港、澳门、上海、台北、加尔各答、孟买、胡志明、吉隆坡等,它们的形象是如此不同,但又如此相似。
一、身份确认与他者书写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一批地处亚洲、非洲与南美的东方国家纷纷宣布独立,形成浩浩荡荡、席卷全球的“解殖浪潮”,世界格局于是开始从“由东西世界意识形态的强硬对抗向文化领域迁徙”[1]。但是,国家主权的独立,并不代表东西对抗意识的结束。特别是对亚非国家来说,在国际舞台上发声的大小,依然被相对落后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地处边缘的政治地位所制约,曾经的宗主国仍然是这个世界的话语主角。其实,仅从“后殖民城市”这个概念的诞生过程来看,答案便一目了然。
20世纪70年代,“后殖民主义”理论兴起,该理论一经诞生就迅速派生出一系列与“后殖民”相关的概念,如“后殖民城市、后殖民时代、后殖民批评”等。这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话语关系的“后殖民”系列名词,从一开始就是立足于西方“他者”视野,天然包含了东西差异的意识形态对立,随即诞生的一系列派生概念都表现出了这种对应关系。如“帝国主义/民族主义”“文化霸权/文化复兴”等。不言而喻,它们共同勾勒出了“后殖民城市”的文化特质[2]。
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中的居民通过认识自己来反观自己所在的城市。一系列矛盾但共生的文化表征在每一位“后殖民城市”居民的身上不断呈现:穿梭于欧式建筑群的城市中,却又不属于这些建筑文化的疏离感;长期浸淫于市井坊间民风民俗之间,却对爵士乐、咖啡有着无法割舍的偏好;甚至,每天使用的语言也是英语和本土方言混杂的“洋泾浜”。
以台北的文字和语言为例,在当地,初高中班级名称独具一格,它没有采用“一、二、三”这种国际通行的数字排序法,而是以代表中国儒家文化理学思想的四字美德“忠”“孝”“节”“义”作为班级顺序名称。但在台湾地区社会日常语言中,则表现出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杂糅现象,像“国语”“古早”“里长”“邮差”“车夫”“佣人”“次长”“级任教师”“学艺股长”等都是1949年前中国大陆的生活常用词,而“甜不辣”“黑轮”“便当”等词语的广泛使用则折射出了日据殖民时期的文化印记。浓郁的民族文化延续与殖民时期异国文化的渗透,最终被融为一体,形成了台北这座城市的特有形象。
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而言,有一个问题始终念兹在兹的存在:由两种文化构成的城市,究竟是什么样子?少则百年、多则四五个世纪的殖民历史为这类城市带来的不仅是文化本身的入侵,更造就了世代繁衍的血缘混合。因此,城市除传统社会中以性别、阶层、民族作为人群的分类方式外,血缘则是一种专属于“后殖民城市”的分类法。“我是谁?”这个关于“身份确认”的问题,可以说贯穿于每一个“后殖民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从衣食起居到日常交流,从城市交通到国际交往,这些共同构成了一座城市“矛盾”又“模糊”的身份特征。内在的矛盾与模糊,自然会导致外在的神秘和诱惑。这就意味着,一旦城市无法作为主体来对这种内在的模糊形象做出定义时,那么,来自外界的“他者”就会成为唯一的发言人。
及至20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冷战时代,殖民主义迅速瓦解,“后殖民时代”开启之时,正值20世纪最具影响的大众传媒——电视开始普及。因此,一场以电视媒介为先导的大众文化传播浪潮迅速蔓延全球,电视成为“后殖民城市”形象最重要的表述者之一[3]。一个个神秘的、抽象的东方城市名称在电视屏幕中,变得具体而鲜活起来。于是,在西方话语的主导下,东方城市笼罩在了“优等西方文明和落后东亚文明”这一基本判断里。对东亚“后殖民城市”形象建构,标志着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最重要的传播介质,其根本原因在于:电视擅以画面的“超真实”取代现实的“真实”。电视屏幕里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区分往往是模糊不清的,甚至可以说,这种被人为生产(或再生产)出来的“真实”比现实中的“真实”更加真实,这就是被称为“超真实”的幻想。
这些“模型”的诞生,完全有赖于对电视媒介对某一事物或现象不断地重复和强化。譬如,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电视节目中曾播放了大量以印度孟买为主题的电影或纪录片,结果对当时大多数英国观众而言,一提到孟买通俗影片就会令人立刻想起戏剧化和夸张的元素——艳丽的色彩,浪漫的故事、音乐还有舞蹈。这种“模型”化的形象直到今天,依然是不少人头脑中难以被取代的孟买城市形象,而更具悖论的是,这种“被模型化”的孟买恰恰是其在国际社会中唯一被认可的“真实”形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宝莱坞”(Bollywood)蜚声国际的印度电影能够“立足世界的最强符号”也是依靠这样的形象。尽管20世纪末,“后殖民主义”所带来的反抗精神不断崛起,促使越来越多的“后殖民城市”将目光转向了内部的“文化自信”,然而,在由西方主导世界话语传播形态的语境下,一方面是“后殖民城市”努力争取民族文化的崛起,而另一方面,大多数城市在国际话语秩序的状态下,又一次被卷入了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漩涡中难以自拔。
以上文提及的“混血族群”这一特殊群体为例,1922年,创造了印度电影史上第一个亲吻镜头的女星帕天古伯(Patience Cooper)因其美艳的相貌和荧屏初吻而声名鹊起,其印英混血的血统更成为其出众外形的关键“注脚”。在1960年好莱坞电影《苏丝黄的世界》中扮演一位香港底层妓女形象的明星关南施,同样因其中英混血的特殊血统,成为首位在西方电视界成名的中国女星。
然而,当“后殖民城市”中的人们将混血族群视为美丽、优秀、国际化的新审美标准时,被西方世界视作娱乐和消费对象的身份始终是她们难以改写的,一如苏丝黄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的巨大成功与被尊重、被欣赏之间并没有画上等号,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伦敦当地的“妓女们为了招揽声音,在广告中也称自己为‘苏丝黄’”[4]。这种被观众误读的“城市形象”通过电视屏幕从模糊走向具体,它是光怪陆离、美艳感性的,这个“超真实”的东方城市形象距离蒙昧、落后越来越近,距离文明、规范则越来越远。
纵观20世纪,在庞大的“解殖语境”下,西方国家仍旧用“帝国理想”规范在分类世界,它们通过历史知识和文学作品创造了一个想象中的东方。然后,借助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将“优等的西方文明和劣等的东方文明”设计为一个矛盾共同体,在充斥着娱乐和消费的轻松氛围中“超真实”逐渐取代了“真实”。
二、自媒体与纸媒的新格局
电视媒介以“单向度”这一方式塑造“后殖民城市”形象的传统格局,在21世纪开始出现了松动,坚持将“殖民文化等同于优等文化”的西方媒介与“后殖民城市”之间已经显示出诸多不和谐,西方传媒等同于国际传播的排他性也正在被悄然改写,这一切的改变皆因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21世纪已经到来。
如今,“后殖民城市”形象的既有格局,正随着国际旅游业兴盛所带来境外游客数量的大幅增长,以及由此促生的游客自媒体传播的迅猛发展而被打破,关于城市形象塑造的讨论,无疑也需要换一个新的语境。
首先是国际旅行者“自媒体”对于城市形态的建构。个人旅行与文化传播构成 “后殖民时代”文化研究的主题之一,从这个角度反观“后殖民城市”,亦有见微知著的意义。随着国际旅游业形成一个整体性产业,大多数“后殖民城市”开始大量接纳跨国的旅游者。虽然目的不同,但是今日之“旅行者”与昔日之“殖民者”所怀揭秘之眼光,亦无二致。
近十年来,个人通讯终端与互联网所形成的“自媒体”传播已成为大众传播方式中颇具影响力的变革因素,它对传统的线性传播方式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和补充。截至2014年7月,Google上搜索“Hongkong”共可得到5110万条信息链接,但同时搜索“Hongkong+facebook”的数量则
为3820万条,从这个角度看,由网友而非传统官方和媒体机构发布关于“Hongkong”的信息量已经有了相当的分量。这一数据很好地证明过去由西方主流媒体塑造“后殖民城市”形象的“一家独大”模式因自媒体而产生了“破局”。
不难看出,前者具有延续“文化帝国主义”的刚性结构,缺乏他者视野作为参照,自然难以僭越旧有的国际秩序;而后者则意味着一名游客就是一个独立的信息传播者,他们个人的视角、独立地提供的信息为“后殖民城市”的概念内涵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通过对网络上大量“不可控”的“独立信息”文本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将游客笔下的“后殖民城市”形象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其一是“个人语言下的西方文本”。由于受到传统知识和电视文化长达一个世纪的长期浸染,大多数游客笔下的城市不过是自己头脑中城市形象的延续,其差异仅在于不同的语言风格。
在中国游客的笔下,我们常会看见如下叙述,它们共指向了一种无关伤痛的新加坡殖民历史:“在我的印象里,新加坡几乎就是繁荣的经济、现代的金融、高效的工作和富裕的人们的同义词,同时也是文明、卫生的表率和象征。 [5]”“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的雕塑……就是此人,把新加坡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6]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事实则是,新马开拓与华人移民的原生态大历史、西方帝国殖民主义海盗式的抢劫、奴隶贩卖的罪行等常识并未被提及。
不言而喻,20世纪西方通过电视传播所强化的知识体系直到今天依然在发挥效果,就像“在西方尤其英国殖民主义者撰写历史里”“新加坡的整个开拓发展,没有一滴血泪,完全是令人向往的神话”[7] 。这个西方世界的“标准文本”如今便成为由食物、建筑、艺术等内容组成的帝国霸权文化基调下的个人旅游散记。
其二是“比对关系的经验文本”。托德·吉特林(Todd Gitlin)认为,媒介建构了现实,甚至我们是借助媒介的“镜头”生产着自己关于现实的想象[8] 。然而,当“想象”与“现实”在同一个时空中正面相对时,也就是当境外游客在“后殖民城市”中看见的“现实图景”与头脑中的“经验图景”发生矛盾时,想象和现实便会自然发生比对,构成一种对比关系的经验型文本。这类游客文本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印象中的城市,后半部分是自己看见的城市。比如,在对菲律宾城市旅客日志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不少文本的前半部分出现的叙述如:“在大家的印象里菲律宾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马尼拉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混乱的大城市,妓女、毒品和犯罪是它的主题。[9]” “去菲律宾之前,《环球时报》记者对这个国家的印象是椰林、大海以及浓烈的热带风情。”而文本的后半部分则笔锋一转,“身临其境后才发现,菲律宾的多元化让人感触更深。”不少游客在来到菲律宾这座城市之前,所“知道”的菲律宾是“马尼拉王城的圣地亚哥城堡,曾是西班牙人对付潜在入侵者的主要防御地。菲律宾国父黎刹1896年在这里被西班牙殖民者杀害。日本殖民者利用这里的特殊低洼地势建的水牢,让许多菲律宾反抗者淹死。”因此,他们“原以为这是个充满悲情的地方”,然而,看见的情景却“与想象中不同,这里游人如织,还有不少情侣。当地人说,这里更像是一个休闲公园”。
自媒体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是一个大的命题,而“后殖民城市”的形象是这个大命题下尤为特殊的一个方面。目前看来,自媒体带来的技术变革已然开始,而内容上由于国际游客存在的知识经验局限性、零散文字系统性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自媒体传播对完善“后殖民城市”形象建构的意义依然有限。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自媒体与境外游客这两个全新元素的参与下,城市形象“塑造者”这个角色的重心正在向城市内部移动,谁抓住了这个契机,谁就将成为下一阶段“后殖民城市”形象塑造的新主体。
三、纸媒如何实现“二次传播”
通过对自媒体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媒介话语地位被“自媒体”所改变的现实,而这恰为“后殖民城市”自己的媒体创造了话语重构的机会。
媒介要想抓住这个机会,则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必须被游客们第一时间接触;其次能够让游客们看得懂;再者它能够为游客们所接受、喜欢甚至认可;最后它能够借助游客们的“自媒体”传播实现自己的影响力。那么,媒体需要在语言与形态这两个方面具有先决的优势。
从媒介语言来看,虽然大多数“后殖民国家”在独立以后重新将本民族语言定为官方语言,但由于被殖民过程中,宗主国在语言上的霸权政策,使得今天大多数“后殖民城市”中主流媒体多采用多种语言(包括英语、葡语、法语)同时发行,媒介语言的特殊性恰恰使得“后殖民城市”具有其他东方城市所不具备的宣传便利条件。
从媒介形态来看,报纸、杂志等纸媒作为文字形态的传播介质,比起电视、广播等音画图像传媒与“自媒体游客”的关系更为密切。对大多数游客而言,行走是旅行的一种基本状态,这就为城市售卖的报刊提供了更多被游客们阅读的机会。此外,可触可感的纸质媒介比电视媒介更易于成为被拍摄对象,这一点对于“手机自拍族”来说更是无可取代的优势。因此,主流纸质媒介已逐渐有望成为新媒体语境下“后殖民城市”形象塑造的新主体。
再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像加尔各答市销量最大《印度时报》(India Times)和《政治家》(Politic)的英语版多定位于城市白领阶层,孟买市最大日报之一的《孟买镜报》(Momaid mirror) 同样也通过发行英语版来占领相当部分的国内市场。
从传播过程来看,这些报刊作为“一级传播主体”实现了在过去完全不可能的“面对面”对外传播。并且,借助于如今“自媒体”拥有者热衷于分享旅途见闻的现状,报纸内容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社交网络第一时间发布在互联网上,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信息输出模式。尤为值得重视的是,这类传播行为不仅具备高度的普遍性,并且具有可持续性。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从面向国内读者到面向海外读者的定位转型,应成为“后殖民城市”纸媒抓住当前机遇,掌握“后殖民城市”形象塑造主动权的首要研究方向。
一些“后殖民城市”的报纸网络版正在积极发展自己的海外目标受众。比如,当今许多海外年轻人一提到孟买这座城市时,《孟买镜报》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符号,而这份只在孟买发行的城市英文报纸能够在世界年轻一代中占据城市形象塑造的一席之地与它对网络传播的重要不无关系。“I’m Mumbai”是《孟买镜报》的一则网络广告,广告中将这份报纸曾报道过的新闻人物和事件,比如牛奶掺假、孤儿院丑闻、打击非法政治海报等问题,以微电影纪录片的形式通过人物的呐喊表现出来后,网络上的讨论声四起。
特别是这则广告不断在Youtube等社交平台上被网友转发,评论中有来自孟买的网友,有来自曾经去过孟买旅游的网友,也有从未去过孟买的网友。大多数讨论集中在孟买的形象正在被改变。这些讨论有效地完善了孟买曾经简单东西对立的城市形象内涵,广告中每一个主人公喊出的“I’m Mumbai”是孟买全新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形象。
遗憾的是,《孟买镜报》的创新毕竟还只是个案,大多数“后殖民城市”的传统纸媒在网络媒介上的自我定位依然处于一个模糊境地,尚未意识到自己角色转型的必要性。如果如今的互联网上还仅仅只是国家官方旅游网站或商业信息网站唱主旋律,那么只有商业追求而无话语权的传统城市话语权格局依然无法得到改变。纸媒应该努力在城市的文明、历史、民俗等方面提供过去被隐蔽、现在被忽视的更加真实的城市形象。
综上所述,“东方无法表述自己”这一表述正在被瓦解,当“海外游客”“国际语种纸媒”和“自媒体”这三者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结为一体后,打破传统“东西方优劣文化”关系结构的藩篱,重新赋予“后殖民城市”新阐释的可能已成为当今“后殖民城市”主流纸媒的新前景。
[1]黎跃进. 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发展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21.
[2]Ashok K. Dutt: The Asian City: Processes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lanning[M].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lishers,1997:101-103.
[3]Vinayak Bharne: The Emerging Asian City: Concomitant Urbanities and Urbanisms[M]. New York: Routledge,2013:42 .
[4]刘瑜. 殖民土壤中的混血产物——香港的苏丝黄旗袍[J]. 装饰,2010(1).
[5]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861250100n2fp.html[EB/OL].
[6]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861250100ncrf.html[EB/OL].
[7]王润华. 华文后殖民文学——中国、东南亚的个案研究[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78.
[8]Todd Gitlin:Media Unlimited, Revised Edition: How the Torrent of Images and Sounds[M].New York:HHC Pulisher,2007:93.
功能与形象 篇6
1 联通营业厅的功能发展
1.1 单一的销售型营业厅
联通通信营业厅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 中国联通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移动通信业务的集团公司。由于一些客观实际情况, 中国联通通信企业集团公司面临着建设大批通信营业厅的任务, 此时的营业厅功能主要有:话费缴纳、业务受理、手机维修、手机销售以及一些相关的办公服务 (客户投诉, 接待等) , 由于这样的一种模式汇集了经销与服务的各类力量, 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各种综合性、实效性的服务,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行业规范管理的有效实施, 形成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初步的供需信息网络。当前, 较多的营业厅都选择较为繁华的地段, 但是由于受到功能单一的影响, 无论是从装修风格, 还是从服务理念上, 无法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 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 往往无法简单的通过营业厅来了解联通公司的文化氛围, 以及其根本的服务理念等, 更加无法通过联通营业厅全面的了解中国联通这一品牌。
1.2 销售与服务一体化具有文化辐射功能的营业厅
随着联通通信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 现有的联通营业厅在规模和功能等方面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 因此需要不断的建设新型的营业厅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 因此联通营业厅功能的发展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首先在选址方面, 要选择交通方便、经济繁华的地段, 在营业厅内部可以将业务进行分别办理, 如日常的缴费业务、咨询、新业务演示等业务, 与VIP接待、终端销售与维修等业务, 进行分区办理, 不仅能够提高服务的效率, 同时也能够促进营业厅服务功能的展现, 通过营业厅门面的宣传与展示, 实现功能的发展。当前, 中国联通通信业务的发展, 已经进入到CIS系统的应用阶段, 并且能够通过视觉识别系统来传递相关的文化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CIS系统由标识、中英文标准字、标准色三个部分组成, 这三个要素是穿戴企业信息和塑造企业形象的关键性因素, 通过该三要素的反应, 能够形成企业外在的视觉形象, 以此来为公众提供一个判断的标准。其中, 标识是企业文化和精神的浓缩, 是识别企业的关键因素;而标准色是象征企业精神及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 透过视觉的传达而产生强有力的印象, 中国联通以红色为标准色, 以白色和黑色为辅助颜色, 通过颜色的配合使用, 增强其标识的表现力。在联通营业厅的设计时, 可以通过大量的标准色及辅助色设计:门头广告、室内吊顶、营业柜台、企业标识、灯箱、墙面等, 做到既协调一致, 又重点突出, 起到了宣传企业形象的作用。
2 联通通信企业形象塑造
通过对联通营业厅功能发展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 在当前的经济模式下, 虽然联通营业厅中增设了更多的服务功能, 但是从根本的服务形式和服务思想上来说, 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 大多的营业厅仍然使用着传统的柜台式销售和服务, 这种拘谨的服务模式也在通信企业中形成了一定的固化思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联通企业也在发展过程中发现了需要不断的改进的部分, 比如如何为用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平台, 进而使得来到营业厅的客户都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获得更为贴心的服务, 从而实现联通公司的服务理念, 并且能够有效的促进移动终端的销售业务发展。另外, 在营业厅的整体设计和规划方面, 也能够体现出联通的形象塑造工程, 比如在大多营业厅都在进门处设置了一个服务台, 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一定的引导作用, 同时也体现出了用心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在营业厅的柜台服务方面, 出了必要的缴费业务与其他业务进行分隔之外, 在业务的处理方面都尽量采用面对面、一对一的服务模式。在装修风格方面, 墙面及顶棚上有大量标准色及辅助色的运用;灯箱广告标牌、门头广告牌上普遍使用的移动的标识、文字都具有强烈的企业品牌特征, 这些对于强化企业的形象有巨大的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必将有更多、更新的服务需要我们去为客户提供, 以实现自由联通为企业经营宗旨的中国联通通信企业, 必须处处考虑顾客的需求, 不断完善自身、改进服务,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联通营业厅的功能发展不光要能够充分提供移动通信相关业务, 还应该能够向社会提供展示“中国联通”这一品牌的关键商品。而这一关键商品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简单的产品提供、业务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商品的文化含量。为了向社会更好地展示其企业形象, 中国联通必须在其营业厅的设计中体现出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渗透力, 并通过营业厅向社会展示中国联通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只有这样, 作为中国联通面向社会的窗口的营业厅的发展才能够既符合市场的需要、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 又促进“中国联通”这一品牌的塑造和推广。
在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的参与和支撑的新时代, 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新时期, 联通营业厅的发展必将会因为不断向社会辐射中国联通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而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同时, 也必将推动着中国联通以更加创新的精神状态提升企业形象并不断把联通营业厅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联通营业厅的发展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形势。与所有企业相同, 联通通信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就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功能建设与发展, 使营业厅由传统的销售型的营业厅转变为销售与服务一体化的新型营业厅, 同时不断加强企业的形象塑造, 不断提升联通营业厅的综合竞争力, 促进联通通信企业的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联通通信在我国也实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联通通信业务的不断扩展, 联通营业厅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 与此同时, 联通营业厅的发展问题就成为了当前通信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下, 联通营业厅如何应对经激烈的市场竞争, 其功能发展与形象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针对联通营业厅的功能发展与企业形象塑造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联通营业厅,功能发展,企业形象塑造
参考文献
[1]檀晓辉.XX联通自有渠道营业厅运营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09.
[2]周晓明, 方莹.构建营业厅主动营销能力评介体系[J].中国电信业, 2010 (2) .
[3]李辉娥, 柯晓燕.3G时代的营业厅效能评估[J].电信科学, 2010 (9) .
[4]闫春荣.营业厅终端桌面虚拟化建设方案探讨[J].移动通信, 2011 (18) .
功能与形象 篇7
1.1 能够促进公益性体育事业的发展
以青奥会为契机, 可以鼓励市民健身, 能够加快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特。在相关部门共同的努力之下健身设施也会进一步的晚上和提高, 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方便的健身场所;青奥会还能够促进体育健身组织的构建与发展, 通过青奥会, 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 将会迎全民健身的热潮, 与以往不同, 这次人民健身的质量与水平将会得到极大水平的提高;青奥会将推动城市与农村公益性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运动全民参与。青奥会的举办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交通等方面综合品质的快速提升, 赛后留下的城市管理理念和城市建设项目也将长期惠及于民。青奥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青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 更是一场文化盛会, 青奥会期间, 组委会鼓励青少年参加文化教育活动,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2 具有青少年文化教育的功能
在青奥会期间, 相关部门会邀请一些体育界优秀的运动员与教练员以及相关专家参与进来, 与青少年共同讨论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及价值, 这样青少年内心就会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 将奥林匹克精神牢记在心中, 并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克服以往的缺点, 告别懒散与怯懦, 积极地去生活和学习, 在日常的比赛中也要注意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原则, 青奥会能够为全世界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合作、理解、沟通、学习的平台, 在良好的氛围内参与和互动, 实现青少年学习与成长的目标。
1.3 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奥林匹克从起源至今就崇尚人们去追求真善美, 在竞赛的过程中实现相互交流与合作, 使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最终达到人类文明全面发展的目标。通过青奥会能够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统的美德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传播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有人, 青奥会还会涌现出一大批的志愿者, 这种志愿服务精神无疑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合力, 进入新世纪, 从来没有哪一次活动像青奥会这样, 广泛地动员起最具活力的大学生群体。一场青奥会, 许多青年人第一次独立作出了人生中的重要选择, 积极的参与到青奥的服务当中来。青奥会能够加快城市文明建设的步伐, 通过对人民普及社交以及观赛礼仪, 开展与青奥会相关的文明活动, 能够提高广大市民的责任意识与社会凝聚力, 在“讲文明, 树新风”的口号中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1.4 加大文化和体育工作力度
通过青奥会的举办, 能够起到辐射带动周边的效果, 青奥会举办后势必会推动体育政策以及体育设施向着公共体育的方向倾斜, 在青运会赛场上, 通过运动员出色的表现, 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了一个正面典型, 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运动, 投身于运动的热情, 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 使体育锻炼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 在日常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通过青奥会的举办, 能够使大大拓展体育运动对外界宣传的阵地, 加强中国对其他国家文化与科技的交流, 这样一来文化产品出口以及中国第三产业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能够吸取国外先进的文化成果, 将又有元素添加到青奥会中去, 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2. 国家形象视域下青奥会的功能与价值
2.1 文化传播的价值
青奥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节日般融洽欢快的气氛中分享世界各地文化。各种观念和形式、国家或地区的文化, 都可以在青奥会这个舞台上平等交流, 和谐共融是这个舞台最珍贵的理念。南京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借助青奥会这个舞台, 在欣赏、吸纳世界各地优秀文化的同时, 必将推动中华文化精髓走向世界, 在全球和本土文化的交汇融合中绽放璀璨光芒。
2.2 历史传承的价值
一方面, 青奥会秉承古代奥运会崇高理想:以人类全面发展为核心, 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 在弘扬“更快、更高、更强”传统奥林匹克理念的同时, 与低碳、绿色、环保等发展理念自然融合, 倡导创新、人本、理解、合作等当代精神, 体现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今的延伸拓展, 使奥运传承生生不息、发扬光大。另一方面, 青奥会以文化展示交流为载体, 使人们特别是青年既穿越历史深处、又相聚现实社会, 在展示各自优秀文化的同时, 融合多元文化元素, 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特别是对青奥会举办城市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 得东道主之利、获承办地之实, 被赋予时尚、开放、活跃等新的时代内涵, “青年时尚文化之都”在传承与发展中熠熠生辉, 必将为世界青年所关注并向往。
2.3 育美审美的价值
青奥会为世界青年汇集而设, 她孕育和展现的是青春之美、运动之美、文化之美、城市之美, 通过青年人的想象、思考与创造, 展示青春生命之蓬勃、思想之活跃, 唤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通过青年人的身体运动, 呈现健康、快乐、情感、风度的人之优美, 参与、坚持、挑战、超越的竞技之美;通过世界各地优秀文化的互动, 满足人们对异质文化的欣赏诉求, 带给我们跨文化交流的感知与记忆、冲击与思考;通过南京古城风光、文化风采、市民风貌的展示, 让世人感受人文绿都、博爱名城最美好的一面。
2.4 精神塑造的价值
青奥会把激发奥林匹克精神和应对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作为重要价值取向之一。青奥会所蕴藏的创新、合作、竞争、和平、公正、奋斗等精神实质, 将对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年产生积极影响, 引导人们以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去迎接各种挑战和风险, 倡导人们在与对手和困难的奋力对决中去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乐趣、品尝和分享胜利的欢欣、体验人生的真谛, 在生活中学会团结合作以及分享交流, 激励人们在公正对等的规则下去尽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最大限度地实现潜在的自我价值、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使自信、担当、爱国精神、世界情怀根植于大众心田, 丰富南京精神内涵。
2.5 拥有同等价值
不同于奥运会, 青奥会更注重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面影响, 因此, 青奥会设计了很多与文化、交流和教育相关的项目, 目的就是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打造不一样的青奥会交流平台。青奥会能将204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会集在一起,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增进他们之间的交流, 使他们在一个公平的赛场上进行竞争, 在一个宽松的平台上进行文化交流, 这与竞技拥有同等价值。
3. 办好青奥会需要的特色工作
3.1 将体育与文化相结合
青奥会所有参赛选手并非是比赛完了就走, 而是在整个青奥会期间要从头到尾参与。在此期间, 青奥会组委会可以特别策划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 让运动员在参与赛事的间隙和赛后, 有大量的活动可以选择参加。例如青奥村应该设有体现各国特色的文化小屋;要监理如生态环保农业项目、体育实验室体育项目等展示, 以及举办城市历史文化风貌观光系列文化教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体育展示表演应贯穿比赛全过程, 吉祥物、啦啦队、民族舞蹈、彩带舞、街舞、等多姿多彩项目都会有体育表演元素, 这样能很好地融入特色文化艺术元素, 调节赛场气氛, 增加比赛精彩程度, 提升赛事活动的参与性和观赏效果。
3.2 坚持以青少年为中心
在青奥会这中要以文化为魂, 展现中国特色, 开闭幕式是青奥会的核心内容之一和最具文化内涵的元素, 应以“青春活力、青年主体、惊喜难忘、平安节俭”为创意原则, 诠释“分享青春、共筑未来”的青奥会口号。因为青奥会与成人奥运会不一样, 青奥会从诞生之日开始, 就通过“文化与教育计划”的推广实施, 将五大主题内容广泛传播于青年人之中, 包括传承奥林匹克精神、发展青年技能、确立幸福与健康生活方式、增强青年社会责任感、提升青年表达沟通能力。因此青奥要紧紧围绕上文所说的五大主题, 在举办的过程中坚持以青年为作为整个比赛的主体, 在运动会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充满青春活力与蓬勃的朝气, 在青奥会中要充满着青年人的美好梦想和美好憧憬。在开闭幕式的过程中使用青年人的思维、青年人喜爱的表达方式, 由青年人演绎出属于青年人的开闭幕式, 大胆起用青年人参与仪式演出的创意制作, 举办一场真正属于青少年的青奥会。
3.3 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
青奥会是全球最大的青年体育赛事, 也是举世瞩目的青年文化盛会。办一届有特色的人文青奥, 我们既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确立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觉, 促进文化自强, 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又要发扬中华民族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优秀传统, 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认识和理解本民族以外的精神文化财富, 接纳每一种文化差异, 广采博收、汲取各种文化资源, 为建设新南京和美好江苏注入新的活力。
小结
奥林匹克从创办开始就鼓励人们去追求真善美, 在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实现相互交流与合作, 青奥会是为世界青年打造的创新平台, 秉承奥运理想是青奥的魂魄, 创新则是青奥的生命力所系。在举办青奥会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奥林匹克的宪章, 在比赛时时处处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将现代的文化元素以及先进的科学成果应用到青奥会中去, 取国外先进的文化成果, 将又有元素添加到青奥会中去, 在科学公平的前提下, 不断对比赛的赛制进行改进, 使其向着更加科学先进的方向发展, 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使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最终达到人类文明全面发展的目标。
摘要:青奥会是全球最大的青年体育赛事, 也是举世瞩目的青年文化盛会。青奥会是为世界青年打造的创新平台, 秉承奥运理想是青奥的魂魄, 创新则是青奥的生命力所系。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家形象视域下青奥会的功能, 分析了国家形象视域下青奥会的功能与价值, 论述了办好青奥会需要的特色工作, 这包括坚持以青少年为中心以及将体育与文化相结合, 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形象,青奥会,功能,价值
参考文献
[1]路云亭.城市的升华——青奥会时代的南京城市图略[J].体育与科学, 2011年04期.
[2]裴军.青奥会: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再诠释[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02期.
[3]王正伦.青奥之本及其与城市善治的互动方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年02期.
[4]王成, 周丽萍.南京青奥会教育价值的理论体系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年02期.
[5]左欣.青奥会人文教育价值对于校园文化影响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年01期.
[6]朱忠强.解读青奥文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年04期.
功能与形象 篇8
一、拓展感知途径, 形成丰富表象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感知开始, 通过视觉把所学的生物形象信息传递给大脑, 在大脑中留下痕迹, 当事情不在面前时, 这种痕迹会再现出事物的形象, 称之为表象.人脑用表象材料进行思维, 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初中学生的思维形式正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且在很大程度还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应着力抓好以下几点:①加强实验教学.一个成功的实验会留下深刻的表象, 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 能获得生动深刻的表象.②运用形象教具.如模型、图片、挂图等.③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到自然界去识别、调查、参观等.④运用声像教材.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同时唤起听觉和视觉的兴奋, 促进左右脑协同工作, 达到对生物本质的认识.提倡多种生物信息的渗透, 以形成丰富多彩、深刻有趣的表象, 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利用典型表象, 增强知识理解
学生只有理解生物知识, 才能把握生物的本质属性.若脱离形象思维的支持, 学起来就感到抽象、空洞, 理解困难.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视觉接受生物形象信号, 形成感知表象, 然后利用丰富的感知表象, 通过联想、类比、分析、综合、构思等形象思维, 把握事物本质, 获得典型表象, 把它表达出来, 得到创新形象.例如, 血循环这个典型表象, 用联想和类比形象思维, 结合形象特征, 剖析脊椎动物中的代表动物, 从而去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一般而言, 理解需要形象思维的支持, 形象思维在理解中展开, 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理解过程既需要逻辑思维, 也需要形象思维, 两者都是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过程.
三、优化记忆方法, 促进知识积累
知识的积累在于记忆.记忆中占重要地位的是表象.表象属双重编码, 即表象不仅有形象编码, 而且有语义编码.双重编码的材料有利于理解、保持、回忆、应用和迁移.例如, 叩打膝盖下部的韧带时, 产生了小腿突然跳起的反应, 这一知识点以语义和形象相联系的形式存入记忆中.形象记忆另一特征就是统摄性, 就是把一个完整的表象作为一个单元储存在大脑中.例如, 把人体血循环作为一个单元记忆在大脑中比分散的概念记忆要容易些.实验表明:人脑贮存形象信息是语言信号记忆的1000倍, 同样的学习内容单纯用听觉学习、单纯用视觉学习、视听兼用学习, 三小时后, 记忆效率分别是60%、70%、90%, 可见声像教材能提高记忆效果.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声像教材, 去强化记忆.
四、把握认识特点, 优化概念教学
生物概念的形成, 一般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行为掌握, 主要通过实验观察去感知基本事实, 从中获得表象;第二层次是图象掌握, 主要从形象思维方面去掌握基本事实的本质特征, 即通过联想、类比、分析等形象思维, 去获得典型表象;第三层次是符号掌握, 以语言形式或数量关系去掌握基本事实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即通过分析、推理, 归纳、概括出生物概念.这三个层次就是感性认识层次、形象思维层次、逻辑思维层次.教师按照行为—图象—符号三个层次去教, 就可使概念教学处于最佳的状态.
五、重视学法指导, 强化知识迁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其实质是一种揭示新、旧知识共同本质的过程.一是用联想方法, 由旧引新.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 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例如讲“视觉形成”时, 首先复习眼的结构, 然后再去讲视觉的形成, 即物体反射.折射传导的光线→成像于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视觉形成.这是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识结构, 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最佳的支持点, 新知识经同化或顺应, 构建新的认识结构.二是用类比方法, 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点.人们对知识的学习有还原趋势, 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 原有知识先入为主, 把新知识理解为已有的知识.因此, 要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以抵消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还原”和“取代”.要善于类比新旧知识的异同, 从求异中促进新知识的迁移.
六、优化思维方式, 强化课堂教学
功能与形象 篇9
关键词:唐宋爱情诗词,同心结,人物形象,塑造功能
所谓同心结, 就是用锦带打成的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作为爱情信物之一, 同心结是男女相爱的一种象征。大部分同心结都是由彩色锦带编织而成的, 也有用植物类材料编织成的同心结。例如, “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闲将柳带, 试结同心”等诗句中的同心结就是以柳条编织的。“结”的起源, 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结绳记事”, 而“同心”意义的初步形成是在两汉时期。到了西晋, 傅玄的《青青河边草》出现了“梦君结同心, 比翼游北林”的诗句, 这是“同心结”三个字在诗词中的第一次完整显现。在这之后, 同心结作为一种爱情信物, 开始活跃在诗词中。唐宋时期, “同心结”作为爱情信物被频繁写入诗词。
一、唐宋爱情诗词中同心结意象繁盛的原因
“同心结”意象在唐宋爱情诗词中大量出现, 是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
1. 政治的原因
安史之乱后, 晚唐社会动乱加剧, 宋王朝也时有战事, 使得爱情受到冲击, 文人纷纷转向从爱情中寻求精神安慰和心理平衡, 男女双方都渴求同心美好的爱情, 同心结正好能承载这样一份深情。
2. 经济的原因
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宋代结饰开始商业化, 产生了专门出售结饰的店铺, 结饰被广泛运用在家居装饰和服装等方面, 使得同心结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使用群体开始扩大。因此, 文人爱情诗词意象更容易选择同心结。
3. 思想文化的原因
中国诗词领域注重表现含蓄朦胧之美, 而“同心结”正是表达含蓄爱情的良好载体。唐宋时期“结艺”的发展达到鼎盛。同心结文化既然兴于唐宋, 诗词等文学作品对“结”的表达必然十分突出。此外, 大团圆的民族心理在唐宋时期表现得非常强烈。“同心结”具有“圆满”的意蕴, 所以以“同心结”作为爱情信物出现在唐宋爱情诗词中, 是得到当时社会认可的。
二、同心结在唐宋爱情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功能
“同心结”意象从生成到发展, 体现了意义和功能不断完善的态势。考察唐宋时期的同心结,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 即同心结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功能在爱情诗词中得到了全面展现, 主要体现在对诗人自身形象、对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对作品中情感抒发对象的塑造。对此, 我们作了如下分类:
1. 同心同意、情意绵绵的夫妻形象
“同心结”的内蕴是“恩爱情深, 永结同心”, 然而诗词中同心结塑造同心同意、情意绵绵的有情夫妻形象却不多, 孟郊的《结爱》是代表之作:
心心复心心, 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 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 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 不知结心肠。坐结亦行结, 结尽百年月。
全诗用九个“结”字, 写尽女子为即将远行的丈夫编同心结时的情深与难舍。女子亲手编织的同心结包含夫妻两人海枯石烂不变心的决心, 更有彼此缠绵悱恻的情怀。一对有情夫妻形象通过“同心结”勾勒出来, 这样的形象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爱情在用衣襟结同心的过程中超越了年龄乃至性别, 只有女子守志不渝的坚定与男子早日归来的期盼。这样的形象似乎将爱情升华, 也将同心结所传达的意蕴深化。古代女性借同心结倾诉相思与别情的作品还有唐代长孙佐辅的《答边信》、韦庄的《清平乐》等, 这些爱情诗皆是借助同心结塑造同心同意、情意绵绵的夫妻形象。
2. 人鬼殊途仍同心的悼亡形象
悼亡形象是唐宋爱情诗词中塑造的一类较特殊的形象, 它往往与诗人自身经历密不可分, 甚至就是诗人自身形象的隐喻。比如李商隐《李夫人三首》的第一首:
一带不结心, 两股方安髻。惭愧白茅人, 月没教星替。
这首诗从表面看, 是说一条带子不能打出好的同心结, 实则诗人意在表达妻子不在, 自己一个人无法结成美好的同心结。可见此时虽已人鬼殊途, 但诗人仍情深难忘, 不能一起打同心结成了诗人最大的遗憾。在这里, “同心结”衬托出一个苦苦悼念亡妻的诗人形象。
3. 同心未结、矢志不渝的男女形象
古时爱情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因而许多自由相爱的男女之间的情缘总是遭到破坏、受到阻拦。许多诗歌往往就通过“同心结”的意象表达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对真情的矢志不渝。张先的《千秋岁》表达的就是用“千千结”以示情感矢志不渝的男女形象。林逋的《相思令》更典型:
吴山青, 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 争忍有离情。君泪盈, 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边潮已平。
这首词上阕表乡思, 下阕寄相思。罗带打成结, 象征定情, 而这里“罗带同心结未成”, 就意味着未能定情。林逋一生“以梅为妻, 以鹤为子”, 大约是因为当时与意中人同心结未成, 所以此诗应是林逋的自况。由此, 我们可以理解“同心结未成”所塑造的男女形象。
4. 渴望永结同心的思妇形象
唐宋时期因征战迫使夫妻婚后别离的情况屡见不鲜, 由此涌现出一大群思妇, 她们对着同心结, 怅然若失, 深深思念远方的丈夫。李白的《捣衣篇》就塑造了这样鲜明的思妇形象:
闺里佳人年十馀, 颦蛾对影恨离居。忽逢江上春归燕, 衔得云中尺素书。玉手开缄长叹息, 狂夫犹戍交河北。万里交河水北流, 愿为双燕泛中洲。君边云拥青丝骑, 妾处苔生红粉楼。楼上春风日将歇, 谁能揽镜看愁发。晓吹员管随落花, 夜捣戎衣向明月。明月高高刻漏长, 真珠帘箔掩兰堂。横垂宝幄同心结, 半拂琼筵苏合香。琼筵宝幄连枝锦, 灯烛荧荧照孤寝。有便凭将金剪刀, 为君留下相思枕。摘尽庭兰不见君, 红巾拭泪生氤氲。明年若更征边塞, 愿作阳台一段云。
这里的同心结是床帐上的吊饰, 是当初夫妻两人一起挂上去的, 饱含夫妻间浓浓的恩爱。而现在, 丈夫远在边塞, 妻子独自对着同心结, 在把极度的相思寄予边塞的夫君的同时, 同心结也映衬了女主人公深深的沉痛感。足不出户的女子, 一方面思念着远方的丈夫, 惦念其安危和归期, 另一方面又担心丈夫变心或阵亡。因此, 同心结在这里塑造了一个无比厌战、极度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
5. 渴望同心的痴情才女、艺伎形象
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的薛涛, 在《春望词四首》中, 两次用到同心结这个意象:
揽草结同心, 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 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 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 空结同心草。
从“揽草结同心, 将以遗知音”的期许到“不结同心人, 空结同心草”的悲叹, 一个艺伎的相思和春天一同老去了, 诗人只是希冀能把爱安放在一个忠诚而又热忱的男子身上, 但一次次地付出却使“结同心”的梦幻破灭, 这份痴情竟然连春风都不知。在“同心结”理想的破灭中, 一个期盼真正爱情的痴情才女形象跃然纸上。此外, 同心结在卢纶的《古艳诗》、冯延巳的《虞美人》等作品中还对沦落风尘却渴望真情的艺伎作了完整的塑造。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同心结”作为爱情信物、一种意象, 在唐宋爱情诗词中塑造出了丰富、典型的各类人物形象, 并赋予了人物诗意的文学表达, 展现出了“同心结”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强大功能。当然, 除了以上的人物形象外, “同心结”还塑造了诸如征夫、贞女等人物形象。此外, 同心结具有的人物形象塑造功能在明传奇、清代小说及后世的一些文学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此, 在鉴赏唐宋爱情诗词或品析明清小说等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同心结”这一意象, 体悟其所蕴涵的独特人文意蕴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内涵。
参考文献
[1]李雪梅.明传奇中的爱情信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1:37-40.
[2]吕堃.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信物[D].辽宁师范大学, 2006:10-12.
[3]程春亚.中晚明爱情剧信物的作用及文化意蕴解析[J].安康学院学报, 2010 (5) :69.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200-230.
【功能与形象】推荐阅读:
个人形象与企业形象08-01
个人形象修复与组织形象维护08-21
形象与气质05-10
医院形象与危机公关06-05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06-27
形象思维与高中物理07-27
建筑形象与城市风貌08-03
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05-24
教师的形象与风格礼仪07-05
CEO与企业形象认同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