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课堂教学

2024-07-05

立体课堂教学(共12篇)

立体课堂教学 篇1

16年的教苑耕耘, 他迷恋着“立体体验”。

“教而不研则浅, 研而不教则空。”这位江西省首批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如是说。从教以来, 他一直不满足于做个普通的教书匠, 他总是喜欢一边教学, 一边潜心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行动践行着立体体验的教育宣言, 书写着“焊接”“教”“研”的教育人生。

一、初识体验教学

踏入教坛的乡村教学伊始, 他也被低效率的教学困恼。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乐学?……他翻阅大量的教育书籍, 结果, 一段魔力般的英文吸引了这个小伙子:

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

(听过的, 会忘记;看过的, 能记住;做过的, 才能够学会。)

此情此境, 犹如一盏明灯照亮着一条夜行的道路。于是, 他像着了魔似地爱上了体验教学。尽管交通不便、信息不通, 凭借对体验教学的钟爱, 他如饥似渴地在仅有的教学杂志中吸取养分。没有专家指导, 就申请上公开课研讨;没有配套学具操作材料, 那就自己研制“土枪土炮”。不久在全县数学优质课竞赛中, 他突破重围取得了第一名, 打破了该乡教师还没谁获过县优质课竞赛一、二等奖的历史。2003年, 他在选调教师进城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此, 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研方向, 立体体验教学实践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二、实践体验教学

他的立体体验教学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通过观摩或教学活动再现, 使学生在具体境中进行学习、体验、感悟, 以得到知识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二是指教师在多角度、全方位地探寻从有效教学到追求优质教学的实战教学行为, 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真正做到把“教”与“研”牢牢地“焊接”起来。

体验式学习流程遵循着这样的模式:

对他的体验教学课堂调研过程中, 我们欣喜地发现以下特点:

1. 体验探究循序渐进

他说, 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与要思考的问题之间的距离, 来设计分层学习, 设置的梯度过大, 学生的学习往往不能成功, 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就不会有愉快的体验;如果过易, 思维强度不够, 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愉悦的体验就不够强烈。所以, 他总是安排由易到难的分层问题,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课, 他喜欢把它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 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如教学“周长的认识”时, 创设了说一说、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 使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迅速形成周长的概念。

2. 探究对象来源生活

小学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基本上能找到其原型, 因此生活中的问题, 常常变成了数学研究的对象, 学生也感到亲切, 能主动学习。例如, 42个同学去公园游览, 售票处窗口写着:门票每人20元, 50人以上七折优惠。如果由你购买门票, 你会怎样买呢?有的说:每人一买张, 共42张票。有的说:这不省钱, 我们就在门口再等8人, 然后一起买票, 每人就只要花14元。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常常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 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3. 学习活动“瞻前顾后”

好的数学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对于学生感到抽象的新知, 他就在上课之前, 组织参加一些实践活动, 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 为学习提供感性认识, 此谓“瞻前”。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前, 便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百分数。而对于可以实际应用的知识, 则根据需要补充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体验, 此谓“顾后”。例如, 学习了“估一估”后就补充问题:估一估一杯豆子大约有多少粒?孩子们在争辩中达成共识:先把这杯豆子分成大致相等的4份, 再数出其中一份有多少粒, 然后用这个数乘4就估算出了总粒数。于是, 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如法炮制, 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亲身体验的境界, 真正体会到“以少估多”的魅力。

4. 探究重视实践操作

体验的产生, 首先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的感受, 他非常注重提供学生体验地机会, 凡是学生能实践操作的, 都让学生去做。在活动中“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例如, 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后, 他布置了这样的实践作业:如果将10盒火柴包一包, 你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包装方式, 你认为哪种好?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到:通常情况下表面积越小越省料。学生因此进一步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5. 群体强调合作交流

体验有时可能片面、短暂, 随时都可能消逝。因此他十分注重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引导学生及时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 强化个性体验。如在学习“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 就组织学生分组学习, 让学生用手中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去拼摆, 来探索梯形面积公式。学生有的剪, 有的拼, 相互讨论, 几分钟后, 就拿出自己小组解决问题的办法。交流时, 台上学生讲, 台下学生不时地争着补充修正, 大家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分享着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

三、享受立体体验

凭借着对体验教学实践的研究, 他多次地获得省、市优质课竞赛一、二等奖。2004年, 他研究出了“在幻灯机中使用简易电子幻灯片”的技术, 并无偿传授给广大教师, 开始走在“送教下乡”“示范帮扶”的大道上。2005年, 他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评为优秀教师。县教研室聘请他为特约教研员, 有关领导准备调他到教研室去。他说:教学一线丰富的土壤能开出更美丽的花, 只有真正“焊接”“教”“研”才能结出丰硕的果。2007年, 县政府招聘秘书, 有关领导主动邀请他来试用, 被他婉言谢绝, 因为12年的教研情怀深深地拽住了他。2009年, 他负责研究的中央教科所子课题被评为优秀课题, 课题研究团队被总课题组评为先进集体。2011年, 参编的教育专著《缺口教学与活动教研》由江西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至今, 辅导十多位教师参加省、市优质课竞赛获一、二等奖, 回馈着他钟爱的立体体验教学。

“教育不是牺牲, 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 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 而是生活。”这是对他的立体体验教育人生的真实写照。让学生快乐体验着, 也让自己体验着快乐……

立体课堂教学 篇2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上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整个教学过程努力营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中来。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大量主动探索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数一数、搭一搭等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感性的。初步的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在跟物体、模型间的“碰撞”中,领悟到知识的真谛,脑中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学生积存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把身边实物引入课堂,培养应用能力。

多方调动,立体课堂 篇3

【关键词】调动思考 调动试听 调动手心

在过去的教法中,老师们教《荷塘月色》的时候大都是对课文条分缕析,讲解很到位:介绍作者朱自清及有关写作背景;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分析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重点品味文中的4、5、6小节,分析写景的手法,如比喻拟人通感叠音词等。但是学生除了知道《荷塘月色》写景很美以外,就没有其他更多的收获。甚至有的学生一直在疑惑作者把荷塘月色写得那么美究竟有什么意义。那么如何从眼耳手心多方面调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为我们展现的丰富的世界呢?一堂语文课是否可以不只是有分析,而且是可以更加生动立体呢?

一、自主提问,调动思考

在新课程理念下,强调要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究。《高一新课程标准》中写到:“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觉得教学也是一样,应该引导学生提问,善于思考,同时要解决学生的疑惑或帮助他们去获取他们想知道的知识与技能,而不是一味地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困惑,才能让语文课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新课程标准下,要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值得重视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预习完《荷塘月色》后“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或最有困惑的问题”。把问题收集上来以后,我进行了归类分析。其中80%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关于本文的写作目的及学习本文的意义的,20%是关于写作手法的。这两个类型的问题我确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设置情境,调动视听

教学总是在某种情境中的教学,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总是在特定的语文环境中进行的。一篇课文的阅读是一个情境,一个字、词、句的正确理解也离不开上下文的“语境”。惟在这设定的情境中,浮想联翩,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真是“一字一句总关情”“一枝一叶总关情”。可见,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情境教学。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设置情境能让学生更好的走入课文。首先,给学生听《荷塘月色》的音频朗读,朗读中配有一些画面,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情境。我观察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的闭着眼睛在欣赏,有的睁大眼睛跟随着画面。欣赏完之后,我马上问他们,“你们听完朗读后,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学生有的马上答到:“爱的世界!”全班哄堂大笑。我说:“你讲的是江南采莲的情景吧?看看作者是如何评价这幅画面的?”学生找到了“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这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我让刚才那个学生念一下“风流”一词的课文注释——“不拘礼法的表达爱情”。我提醒他们这个注释侧重于什么,学生马上悟到了“不拘礼法”,即自由自在。总结出作者是描写了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欢快幸福的世界。另外,还有学生回答进入了“寂寞的世界”,有的回答进入了梦的世界……但是,《荷塘月色》不仅仅是形式美,走入情境后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心灵思考。接下来我将课前同学们关于本文的写作目的及学习本文的意义的提问归纳为下面这个问题深入探讨:有人认为《荷塘月色》首次以文学文本而非哲学文本的形式向读者揭示了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这是《荷塘月色》的最大价值所在。是哪三个世界?你的心灵中也有这样的世界吗?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心灵中有现实世界,有些同学有“荷月世界”——自己心灵一个暂时栖息的空间,但是大部分同学说不清楚自己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和学生交心,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理想世界,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相信这样他们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价值会有更深的理解。

三、形式多样,调动手心

新课程要求我们重新认识课堂教学,以往的“被动型”教学形式已经悄然而去,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型”课堂教学形式,整个课堂教学从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因此,要调动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我:动作化、游戏化、艺术化、生活化等等。

例如在带领学生欣赏《荷塘月色》写景部分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描写画出“荷月世界”图。学生的想像力很丰富,“亭亭的叶子”,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他们还在花儿上面反射一些月光,说这样才像“碧天里的星星”,还画上音乐的符号,代表“渺茫的歌声”……这样不仅让学生走入了《荷塘月色》的景色中,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感知能力,想象力。

这样的课学生很轻松也很感兴趣,没有条分缕析,却印象深刻,从各个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语文课就应该这样:生动立体,有声有色,有思有悟。

参考文献:

[1]张白山.漫谈《荷塘月色》[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初探 篇4

一、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重形式美感, 轻实际感知

从目前来看, 不少教师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造型、形状的丰富变化中, 而对于作品的大小、材质等实际效果却没有过多涉及。有一些教师, 为了片面突出多媒体的作用, 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就是直接在电脑上运用3Dmax等软件进行三维模拟的构成练习, 有的仅仅通过平面画图的方式, 来实现立体构成的联系, 这些虽然方便了学生们完成课程作业, 但是却在客观上违背了立构这门课程的教学初衷。这样的教学主要以研究纯粹构成的形式变化为重点, 只重视了形式美感, 却忽略了触觉, 没有实际空间感,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完全感受不到空间中大小尺度的视觉变化, 也更加不懂得如何去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立体构成课如果失去了“空间”这一概念, 其教学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2. 重“具象形态”, 轻“抽象形态”

作为一门设计基础教学课程, 立体构成课程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的, 那就是对于学生抽象思维和立体思维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训练, 这是该门课程内容安排的前提和依据。有的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 片面看重作品的“具象形态”, 而轻视“抽象形态”, 把“纸塑”这一以具象形态为造型追求的艺术形式, 也当作立体构成的研究课题, 将其以“仿生学”命名, 这也是立体构成教学中的一个误区。模仿自然形态受到客观实物的形体限制, 妨碍了单纯研究形体之间的形式美感。

3. 重知识灌输, 轻启发引导

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任务, 学生缺乏独立性的思考和主动汲取知识的机会,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一口气给全班学生灌输完理论知识, 然后布置作业, 要求全班学生统一去完成切割一个形体、使用某种材质、或折一个造型之类的练习, 学生只有被动接受, 对于立体构成的知识点没办法进行深入思考, 学习效率低, 没有创新意识, 导致大部分同学对于作业都是应付了事, 通常就直接选用老师推荐的或者是最容易找到的材料, 作品造型也是按照书本上的范例样子, 千篇一律, 制作单一, 毫无生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程中更加具有技巧性, 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通过课堂讨论、实地考察等形式, 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习兴趣。

二、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1. 培养学生从平面转向立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安排时, 立体构成课程是紧接着平面构成课来教授的, 为了使学生们尽快建立起立体的思维构架, 摆脱之前知识和观念对创造性思维的束缚, 我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 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看很多优秀的立体空间的范例外, 还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练习来让学生把平面构成课程中点、线、面有关形式美的原则与方法运用到立体空间的构建中, 使学生们的思维迅速的从二维平面空间向三维立体空间过渡。

在具体的实践练习中, 我要求学生以平面图形作为构思原型来生成相应的立体构成作品;要求这一立体构成作品必须建立在平面构成作业基础之上, 允许适当的变化。这一练习可以使用纸塑等传统材料, 也可配合尝试运用新材料如雕塑泥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学生们逐渐掌握了二维的平面图形与三维实体之间的生成关系, 我再逐一加入各种限定条件, 对他们进行造型构思的指导, 并让他们进行多方案比较。最终使他们发现即使是以同一个平面图形为出发点, 不同的构思也将带来效果各异的实体造型, 创造的乐趣由此而生。

2. 培养学生对于材料的认识, 善于运用新材料

在材料的运用上, 建立材料认知与立体构成密不可分的教学观念, 我始终坚持与其让学生去想象某种形式或某种新材料然后闭门造车, 不如组织他们通过实地考察、现场参观讲授等方式, 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去感受立体构成的形式美, 去了解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去掌握其运用规律。不仅能快速的让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习的热情。

在具体的实践练习中, 我首先通过课堂讲述和范例演示, 使学生们认识到材料对于立体构成课程的重要性, 随后通过市场考察和调研, 引导学生充分的去了解各种材料的实际性能以及加工工艺, 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和运用各种材料来进行整体构成制作, 如PVC材料、泡沫、有机玻璃、铁丝等。

3.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进

针对立体构成课程重知识灌输, 轻启发引导的问题, 我在授课时把原来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改为重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探讨, 尊重他们的奇思异想, 并对一些好的创意进行鼓励和指导, 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见解和造型技能, 营造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手段上, 力求运用多种手段, 使授课形式多样, 兴味盎然。针对学生们对学习资料的不同需求,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络等, 充实教学环节, 提供创意素材;同时组织学生去材料市场实地考察, 组织创意作品的图片交流等,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通过在教学中的摸索使我感到, 教育思想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模式的变化, 而教学模式的变化也可以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 其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在初步掌握各种材料特性及构造、形态、加工方法的同时,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美感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 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活跃的学习氛围, 使他们能更主动地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表现自己的创意和设想, 体会创作的乐趣, 从而提高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质量。

摘要: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科立体构成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空间造型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但在立体构成教学中存在着重形式、轻实际;重具象、轻抽象;重灌输、轻启发等问题, 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提高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质量方面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

关键词: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王曾俊.设计基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立体几何教学反思 篇5

此篇博客再就立体几何大题的考查为主,做出反思如下:

立体几何大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空间位置关系判断,体积计算,空间角和空间几何体高的计算。

文科立体几何的考查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通常设置两问,第一问,主要是空间位置判断: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以及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这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平行、垂直相关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掌握,此题比较容易得分,但需要强调学生证明过程的规范性,证明过程中说理的理由要严谨,要做到有据可依且不罗嗦。 年至 年文科数学对于立体几何的考查第二问的`设置在前三年都是计算几何体的体积, 2012 年计算的是线段的长度,这和 2012 年考试说明的变动有很大的关系, 2012 年考试说明中最重要的改变是“简单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要求记忆(之前一直不要求记忆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公式)”,也就是说试卷上不再印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公式,而当年的考试却避开了对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考查,这应该就是对考试说明变动的一种体现。而对线段长度的计算实际上是计算表面积与体积的基础,计算线段长度的重要性也可想而知。所以,对线段长度的计算应该在后期的复习中引起足够重视,要做到让学生心中有数,脑中有方法。另外, 年的考试说明把中心投影删除,那对平行投影的理解应该会更加重要,所以对平行投影的理解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

理科立体几何的考查也多设置两问,有时也会设置三问。前两问多以证明为主,且通常会设置一个证明垂直的问题,然后利用垂直的关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第三问设置的空间角。在利用空间向量计算角时,需要注意三点:一、空间点的坐标,尤其是不在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所以要要求学生多观察,有必要的话可以让学生记忆一些一些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如平行平面 XOY 、平面 XOZ 、平面 |YOZ 的点的坐标的特点等。二、平面的法向量是非零向量,有时在计算过程中要多观察,有些平面的法向量,可以利用与平面垂直的直线直接给出。三、向量夹角与空间角的关系。要求学生牢记异面直线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与向量所成的角的关系。尤其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等于向量的夹角余弦的绝对值。

总之,立体几何在高考中的考查以 “ 三定观点 ” 统一组织材料,一是 “ 定型 ” 考查,通过三视图、直观图来识图和用图作为空间想象能力考查的开始;二是 “ 定性 ” 考查,以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为核心判断线面位置关系进行思维发散考查;三是 “ 定量 ” 考查,以空间角、表面积、体积和高的计算进行思维聚合考查。文理试题坚持以空间想象能力立意,小题注重几何图形构图的想象和辨识,大题以垂直、平行论证为核心,空间角的计算(理科)、体积、表面积的计算(文科),强调空间想象能力在处理问题时的作用。

以上乃敝人愚见,如有不当,请斧正,不胜感激!

分子立体结构知识组合教学 篇6

【关键词】电子式     轨道分布图     轨道杂化     价层电子对互斥原理

在分子结构教学中,如何组合穿插知识,让学生形成全面成熟的化学结构理论体系,树立稳固的化学学科思想。下面是本人几年来在教学中实施的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先前知识准备阶段

(一)原子结构的准备。根据元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画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初高中基本化学用语)。如,第2周期,第七主族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确立位置决定结构的基本认识思路。

(二)电子式的准备。如,请用电子式表示氨分子的形成过程(属于高一化学基本化学用语)。

这里应强调:1.电子式的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最外层电子数及电子成对情况表示的式子。2.最外层电子决定性质与物质的构成是中学化学研究的主要着眼点。3.氮的电子式书写,客观地表示最外层电子的分布形式(一双三单的排布)。

(三)电子排布式的准备。如,用电子排布式表示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做到把握层级关系,与电子式的书写规范形式相呼应。

(四)轨道分布图准备。如,画出氮原子核外电子分布情况。

在书写中贯彻几方面的化学知识要求:1.轨道符号与对应轨道容纳电子做到对号入座;2.把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落实到电子排布图书写上。

以上是知识工具的准备期。学生要把以上四种化学用语熟练掌握,熟练应用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为下一步学习分子结构提供必备的知识基础。

二、轨道知识准备阶段

(一)凡S轨道都为球形轨道,凡P轨道都为哑铃型轨道,且有X,Y,Z三个方向。

(二)成键名称,凡S—S,S—P,P—P以中心轴结合的共价键,其特点为头碰头重叠形式,都统称为ó键。

(三)凡P—P以镜面对称的统称п键。因为当一个P轨道以头碰头重叠后,另外的P轨道只能以肩并肩形式建立两个重叠面,该键以共价但不一定为一对形式生成。如果原子是构成分子之间散乱的基本配件的话,那么轨道结合形式就是原子构成分子的黏合剂。正是这种黏合剂才把那些散乱的原子,粘合成不同空间构型的各种分子物质。

三、新知识的组合形成阶段(分子的立体构型)

常见分子有双原子、三原子、四原子、五原子分子。对于四原子分子氨气和三氟化硼,中心原子分别为氮和硼,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相等,书写形式也相近,有的学生认为分子空间构型也应当相似,其实不然。

(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以氨气分子和三氟化硼分子为例,中心原子为氮和硼。氮外层电子2S上的两个电子与2P上有三个半充满的电子,发生SP3轨道杂化后。与氢结合时,三个氢原子的1S正好分别与一个氮原子上的三个杂化半充满轨道成共价键,构成成键电子对,即构成三个S—P的ó键,另一个轨道上全充满电子对未参与成键。这样,中心原子氮原子周围共有四个电子对:一个孤电子对,三个(S—P)成键电子对。若按空间均等排列规则,这四个电子对应当以正四面体的形式分割空间,氮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央。其实不然,由于孤对电子距离氮原子较近,三个成键的电子对距离氮原子较远,前者对后者产生排斥作用,造成的结果是:四个电子对占用空间不均等,三个ó键电子对产生一定的空间收缩。即含孤电子对的VSEPR模型为:

分子立体构型为:

即三角锥形。而对于三氟化硼,中心原子硼原子的轨道电子分布为1S2,2S2,2P1,杂化后成为1S2,2S1,2P2,氟原子轨道电子分布为1S2,2S2,2P5 ,当两者结合时,每个氟原子最多能接受一个电子,而硼原子SP2杂化后,有三个成单电子,恰好三个氟原子与一个氮原子成为三个共价ó键,没有孤电子对,三者均等分布在中心原子硼原子的周围,构成平面正三角形的分子构型,硼原子位于正三角形的中心。

(二)孤对电子对数的计算方法。前面方法,学生要经过漫长的判断,稍有不慎,就会误判。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是: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a-xb),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对于主族元素来说,价电子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結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接受的电子数(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此方法简单快速。三阶段教学法使学生从繁难的描绘判断中解脱出来,变成简单的数学计算,分子构型的判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力自然获得提高。

着眼学生能力探索立体教学 篇7

在数学教学中, 如何调整学生学习心理, 提高学生的能力?笔者结合实践, 谈一些体会:

1 突破闭锁性, 激发兴趣

心理上的闭锁性, 使高中生有别于初中生课堂上的热烈活跃的气氛, 他们不再欢迎那种举手回答的教育方式, 对枯燥乏味的数学教育有厌烦的心理。为此, 教者要使问题生动有趣, 引人入胜。为此可使用:a.铺垫的方法;b.暗示的方法;c.化简比拟的方法;d.分解的方法;e.强化的方法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具体问题讲述与讨论, 调动学生的心理潜力和生理潜力, 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无意识的积极心理状态, 然后把思维逐步向有意识的方向转化, 激发兴趣与灵感, 加深学生对学习问题的理解, 强化对新概念的记忆。

2 根据学生性格的思考性, 在探索解题规律过程中训练思维

高中生在学习中的特征性, 表现在思维较初中更加独立, 即更加解放, 更加自我, 更加具有挑战性, 对别人要求更加严格。根据这一心理特征, 教师应引导学生开拓进取, 不断规范自己的思维方法, 使自己更具备学习的能力, 驾驭数学的能力。

如对有些结论表述不唯一的问题, 我们可以用来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

通过提问, 逐步引出上述结果, 并且让同学认定这几种解法的正确性, 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唤醒自我, 加强挑战意识。当同学们有所感悟的时候, 再提出使用特征值 (由得) 代入上述五种解中, 上述各解都是, 各解都对, 且还可提示结果都与a无关。

3 根据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在综合归纳知识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

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喜欢讨论事物现象的根本原因, 对别人的意见和老师的讲解都不愿意采取轻信盲从的态度, 喜欢怀疑和争论。这是走进青春期的思维的批判性的表现。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特征进行教学。所以, 我们教学时应用阶梯式设置使学生在学习中思维逐步深入, 拓广认识。

4 优化记忆品质, 提升学习效果

以数学材料为对象的记忆为数学记忆。有良好的数学记忆比有良好的推演与良好的反应更便于迎接考核。记忆的敏捷性, 记忆的持久性, 记忆的准确性, 记忆的宽广性在记忆的识记, 保持, 回忆和认识中为我们解决问题打开了方便之门。所以我们的教学也要注意发展优化记忆的品质。

4.1 压缩信息, 便于存储

三角函数公式多且繁, 有些人提倡考核时给出公式, 其实真没必要。因为三角公式规律性强, 正有利于训练记忆。如诱导公式, 环环相扣, 提出任一头, 就可和盘拖出。

4.2 制造特征, 特殊识记

利用特殊事物的特殊表现形式采用容易识别的特征标签, 有利于直觉的保持。例如:集合中交集符号“”不是在扣吗?留下来的东西不是交下来的吗?并集符号“”不是接受, 吸纳往里装吗?那不是“并”吗?补集符号CIA不是在I中往出“C” (KO) 吗?

4.3 记忆要程序化

人在接受新知识之前, 头脑中不但存在着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 而且还存在着一些固有顺序所形成的一系列顺序心理。按照顺序心理变换, 改造信息, 会有利于提高记忆效果。寻找信息本身的自然顺序, 应该是建立合理记忆程序的有效方法。有的信息有自然顺序, 有的信息没有或表面没有, 此时我们可以人为地编码。

4.4 保护信息, 实现记忆持续

要优化学生的记忆, 使教学更加顺利, 必须根据数学学习的特征进行记忆优化。对数学定义及数学命题进行由具体到一般抽象, 这只是认识的第一阶段;之后, 我们可以揭示有关概念与性质的本质关系, 把它迁移到学生熟识的浅显直观的事物中来, 这便达到第二阶段。抽象直观可使数学信息进行直观保护。改变记忆形式是我们教学要引入的观念, 这种逻辑的类比, 不但有制造信息链的作用, 还兼有紧缩经济路径的特点, 同时用鲜明的形象有利于记忆的持久与敏捷。使用图形, 创造模型是两种记忆保持的好方法。

5 启发联想, 让思维立体化

联想是人的思维由一种事物转移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联想是连接未知问题与已知问题的桥梁, 达到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目的。联想是创造人才所具有的特征。从根本上讲联想实际是一种能力。

5.1 由特殊到一般的联想

5.2 类比是简化系统联想的好办法

有些问题是本质相同, 表象不同;有些问题表里如一。初等数学是以形式逻辑为主导的, 所以采用类比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捷径。如选择题中常有一般几何体的体积求解, 如用直接法求很繁, 我们只要化成特殊正方体, 正棱锥, 正棱住等, 只要将问题的特定条件代入其中, 问题其实很简单。另一方面, 如将条件很多的问题去头截尾去认识也可能很简单。所以类比联想能使我们将复杂问题映射到一个简单集合中。

总之, 当前的数学教学依据的是以经验为主的教材, 它体现了简化认识, 简单易懂的特点。但是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 它要求教者从知识开始, 将数学的方法, 数学的思维, 数学逻辑从心理学, 教育学, 哲学, 逻辑学上进行全面教育, 将每一部分教学内容更理性地进行渗透, 将教学立体化。

摘要:探讨了如何调整学生学习心理, 使其突破心里闭锁, 充分利用思维独立性与批判性, 较好的提升记忆力与联想能力, 将数学方法、思维逻辑渗透到教学中。

关于立体构成的教学思考 篇8

一、教学现状分析

现今的立体构成教学现状:首先, 教师方面。程式化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缺乏启发能力, 教师很少对教学内容中形态塑造规律从科学、艺术、心理学角度阐释陈述, 往往是简单的讲授理论后出示范例, 让学生制作练习时借鉴模仿, 导致学生的作业教条、空泛, 一些作品模仿的痕迹很重, 缺乏创造性和新锐力,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埋没, 误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 使学生误认为“立体构成”的学习只不过是一种程式化的训练,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课题设计中基础训练与专业设计脱节, 教学中常常只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材料加工成型, 很少强化与各专业的联系, 以至于学生无法把构成里丰富的创造手段运用于专业设计中, 学生踏入社会后缺乏适应性和创造性, 难以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实际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 学生方面。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 依赖性强, 自主性差, 美术功底不扎实, 想象力、空间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较低, 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限, 对造型中的形式美缺乏敏锐的感受力和深入的领悟力。他们面对立体形态造型中的各种元素的设计和处理, 要从造型审美形式拓展到设计观念, 再形成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具有相当的难度, 使作品出现审美趣味低、庸俗化、缺乏内涵和深度等问题。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首先, 正确设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无外为立体构成原理、构成材料及构成手段、综合构成等, “形态、空间、材料、加工方法”的探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除了让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造型方法及其实质内涵外, 更要从材料学、心理学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使学生更深地理解这门课程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 理清教学思路, 把教学内容重点讲清, 难点讲透。对于立体构成来说, 思维方式的培养、形式规律的掌握是其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强调, 让学生牢固掌握。手工制作及工具材料的使用是教学中的难点, 想象中的形象也许画的出来, 但要通过工具材料制作出来却具有难度,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观察、多分析, 多动手绘制, 让学生从二维的思维方式逐渐转向三维思考, 并用立体构成特有的构成方式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其次, 改进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常言道: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我们每位教师应根据各方面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 探究适合自己风格的方法,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合。除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外, 必须考虑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增强教学效果。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可从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多方面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场景。教师在课件中使用图片或动画对某些用语言表述不清楚的知识环节,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 采用多媒体授课也不能将板书授课方式彻底抛弃, 最好是将其与多媒体相结合, 既发挥出传统板书中学生与教师互动的优势, 也可更加直观地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丰富课堂内容, 增加趣味性, 活跃课堂。

第三, 注重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的衔接。立体构成是设计基础, 在培养学生独特的构想、形态美的认识、构筑方式的创造时, 应将构成练习与实际专业设计相联系。根据基础理论, 讲授内容应该针对专业特点, 设置的构成练习向专业类靠近, 明确基础知识的导向性, 更有利于学以致用。如教学中针对平面广告设计专业可以侧重于面、线构成的学习研究, 室内设计专业侧重于层面的排列、分割研究, 包装设计专业侧重于纸的折屈练习等, 不同专业的作品也许能引发更多的联想, 寻求到更多的路径, 创造更精彩的形态。设计与专业相关的课题训练, 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为专业方案设计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思路, 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使立体构成与后续课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 互为补充, 为将来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 注重材料开发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立体形态离不开材料, 材料是立体形态存在的基础, 材料在立体构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非常丰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新材料更是层出不穷。在立体造型中材料体现出了最直接、最具吸引力的美感, 其丰富的材质、肌理美感给立体形态带来了丰富的变化, 不同的材料, 不同的成型特点和加工方法, 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触觉和心理感受, 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对材料的研究非常引人入胜, 这也正是材料探索的魅力所在。在立体构成材料开发的教学中, 由于习惯会形成一些思维定式, 学生会感到头脑空空, 思维闭塞, 我们应运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用常规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反常规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大胆创新。引导学生在面对材料时不强调“做什么”, 应该更多的强调“怎样去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追求一种求异的创新思维, 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

第五, 教学中注重个性化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 当代立体构成的设计观念更加强烈, 不局限于以往千篇一律的形式, 应鼓励学生在设计中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创作理念、个人风格等融入到作品中, 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强大的感染力。运用新材料、新技术、采用新的造型元素和大胆、夸张的色彩, 使作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突出作品个性化特征。

另外, 重视辅导过程。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 多采取鼓励的方式, 增强其自信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辅导过程中还应注重学生团队精神与吃苦耐劳能力的培养, 一些大型作品, 通过多人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群策群力、合作研究, 这些对于取得优秀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跟上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更新观念, 勇于创新, 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立体构成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培养出适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雪青, (韩) 郑美京三维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立体课堂教学 篇9

一、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 提升学习魅力

教师要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是提升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 吸引学生眼球的最佳途径, 但是如何呈现丰富的教学资源, 方式可以有多种, 教师不但可以自己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寻找多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源, 也可布置学生课前任务, 让学生加入到充实课堂内容的过程中。在高中英语模块一的学习中, 有一个英语俗语的拓展阅读, 教师为了让阅读课程更加的有趣, 就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的英国俗语, 并且进行小竞赛, 以提升大家的参与度。教师在课堂上, 会随机出事一个词语, 然后学生根据这个词语回答有关的俗语, 答对一个得一分, 得分最多的人是最后的胜利者。这样就检测了学生的课前任务完成度。例如, 教师给出一个单词是leg, 然后有学生就给出了答案, 有的说To pull one’s leg———逗别人, 开别人玩笑;Break a leg———祝愿别人成功;cost an arm and a leg———昂贵, 代价大;to shake a leg———赶快行动。学生收集到的俗语都是非常常见的, 学生能找出这些词组, 说明他们的参与度非常高, 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二、新颖多变的教学方式, 展现学习乐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听, 教师讲为主, 教师在讲台前费力地讲, 而学生在桌位上辛苦地听, 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疲倦感。教师思维要创新, 让课堂教学的方式多样化, 提升学习的趣味性, 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 体会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school life的时候的写作板块时, 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照本宣科的讲解通知的要求、通知的格式、通知的固定句式等知识, 而且将这些内容融入一个活动中, 教师首先布置学生去观察公告栏粘贴的通知,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制作一款海报, 而在海报的一脚需要体现一则通知的内容, 海报的形式和媒体没有特殊要求, 它要先用简明、生动的图文吸引过往人群的注意力, 再以简洁扼要的文字、图表介绍你要向公众发布的信息。文字部分一般包括主题句或主题词和条理清楚、简单明了的内容介绍。虽然这则海报有点突破常规的模式, 但是还是这对学生无疑也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这些以新的挑战, 学生是如何解答这一问题的, 又是如何利用自己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势, 来完成任务的, 这都充分跳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不断的解答问题的过程中, 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这一教学方式显然是成功的, 要做出一则规则的海报, 首先学生需要自己去了解海报的格式, 而要在海报中体现通知的内容, 在美观与版式设计上有得到了新的体验, 无疑这一教学方式是成功的, 明显提升教学效果。

三、充实多彩的实践操作, 提升学习能力

也许英语教师会说“实践操作”那是理科类科目的专有方式, 但是英语课程不同。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 它为学生的人际交流提供极大的便利, 学习英语的目的, 也是为了能与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群更加自如地交流, 所以实践操作在英语学习中同样适用。例如在高中英语模块一的Unit 3中, 其中的一个教学要求是“学会谈论健康、锻炼, 描述问题”。教师在讲解该单元的句式和练习重点的时候, 给学生安排的任务是自己利用所学句式, 编写对话, 并且表演对话。如利用文中句式“What do you do to keep yourself looking good and feeling good?”来询问别人怎样做某事的,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How do you...?”也可以用“What do you do to...?”学生根据自己需要询问的问题设计问句, 然后进行对话。又如文中有一个句式为dying to be thin...从字面学生可能理解为“差一点为瘦身而死”, 但是学生从读完整个句子之后, 就猜到了这里是“迫切希望瘦身”的意思, 所以学生可以用dying to do/be+adj或dying for+n来表示“迫切希望做某事”。如:I’m dying for a drink of rum.She is dying for a chance to be back on the stage.这样的句式在文中还有很多,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操练, 但是一定要注意用法, 以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

总之, 立体化的课程教学是一个流程明确的教学过程中, 优化教学的每个环节, 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 才是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善加利用这一课堂教学模式, 为提升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明.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听说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听说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3) .

[2]严灵, 周致迎.试论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 (7) .

立体课堂教学 篇10

一、鲁迅作品教学面临的难题

鲁迅作品的特点有很多, 但从初中语文教学来讲, 特别是从解读角度而言, 有不少难点。要很好地解读鲁迅文章, 需要先找准这些难题及其成因, 进行科学破解, 从本源上找到适合鲁迅作品教学的科学模式。个人觉得鲁迅作品教学主要面临以下难题。

首先是文字上难以理解。在不少教师和学生看来, 鲁迅的文字可以用诘屈聱牙来形容, 读起来觉得不顺畅, 不直白。这其实是有着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的。客观上,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大家都知道, 在1919年新文化革命后, 白话文才开始有了生存土壤。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以白话文创作了中国现代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 可以说是白话文法的奠基者之一。但是, 同时, 鲁迅幼年所受的主要是古代私塾教育, 所学的主要是八股文等古文法, 古汉语文法、明清小说语言等形式的白话文,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他的文章中, 在文字、句式、文法上和现在的汉语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对于从小熟悉现代语言的初中生而言, 读起来自然是比较费力的。即使对于一些对古汉语和鲁迅文章有一定的研究的教师, 读起来也并不顺畅。主观上, 鲁迅文章中难以理解的语言、句式, 很多是鲁迅刻意为之的, 这主要是受限于当时时代因素, 鲁迅不想因文字获罪, 采用的隐讳等语焉不详的手法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稽查。

其次是思想上难以捉摸。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 文字还只是一点难以阅读、难以直观把握的问题, 但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 往往理解起来就是“一个头两个大”了。这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里主要是时间跨度导致的理解先天性缺失。鲁迅作品不管是杂文、小说、散文都喜欢有所喻指, 言之有物。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也就在于他的文章很少写个人兴寄, 更多的是现实情怀。鲁迅将他所处的时代、所看到的黑暗、所接触到的人物, 不管可写不可写, 只要有所动, 就将之纳入写作范畴, “立此存照”, 不仅如此, 还要在文中臧否、或讽刺或嘲笑、或揭露或批判, 总之是“金刚怒目”, 不假宽暇。这样就造成鲁迅文章的两大难以捉摸的因素。一是今天离鲁迅所处时代太过遥远, 八、九十年的时间足以让很多历史事实难以确解, 同时, 对于今天“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师生们, 除了在史书上大致了解那个时代之外, 也很难深入知晓那个时代发生的许多历史事件, 遑论理解鲁迅的洞幽烛微了。二是上文所说的出于隐讳需要, 鲁迅在文字、句式等方面作了一些处理, 或语焉不详, 或反讽, 或隐喻, 或象征等等不一而足。为了不至于受到最直接的文字打击和黑暗势力的稽查。据鲁迅日记中记载, 即使这样, 鲁迅文章被改、书籍被禁也是常事。所以要解读鲁迅文章, 还要破译这些人为设置的“关卡”。

再次是作者情怀的准确把握。鲁迅很多小说、散文都有一个“我”, 这个“我”或多或少有着作者自己的一些影子。如《社戏》、《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如果对鲁迅的生平经历没有深入了解的话, 仅仅是对鲁迅作一些大事记般的文字理解则很难达到入情入心的效果, 也就很难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 难以深入解读作者的个体情怀, 更不要说文本的主题思想了。

基于上述三个难题, 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初中教学难也就不奇怪了。因此, 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 决不能简单从文字上进行解读, 而要从主题角度进行立体突破, 充分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起探寻鲁迅作品的奥妙。

二、鲁迅作品互动立体教学的尝试

在鲁迅作品中采用互动立体教学法是基于其诸多理解上的难题的, 那么如何运用, 还需要不断探索, 不断补充。下面就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谈谈初步的体味。

1. 准确定位教学范畴

虽然说鲁迅作品大体上在文学界都有了一些广泛认可的解读, 但作为教师并不能以此作为教学定位的范畴。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初中生, 要基于初中生的接受和认知来展开教学, 科学定位。同时, 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主题式、板块式教学, 主题内涵也应该作为界定教学范畴的依据之一, 不宜无边放大。

如《社戏》一文, 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中的课文, 是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优美叙事散文。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 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 孩子们的天真率直、活泼可爱得到了尽情的展现, 读来充满生活情趣, 令人回味无穷。如果在这里引入鲁迅原文中三次看社戏的对比, 以此来揭示封建的思想文化对老百姓的束缚, 进而引申到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根深蒂固, 如果不能把人民从封建的思想文化的束缚当中解救出来, 人民仍旧处于麻木状态, 那么一切革新都将是空谈。这样的理解看似深刻, 却并无必要。对于初中生而言, 这样的解读有过深之嫌。其次缺乏支撑, 就像“我的院子里, 一棵是枣树, 另一棵还是枣树” (鲁迅杂文) 被解读为“国民党一党独大, 所见皆是”一样, 主题先入。据周作人回忆, 当时鲁迅先生居住院子里确实是只有两颗枣树, 解读成景色单调表现作者心情苦闷比较合适。再次, 就主题教学而言。这一单元主要是“民俗风情”,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看, 将课文定位成童年回忆、乡情动人比较合适。

2. 科学设置互动方式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学内容确定后, 关键在于方式方法的科学把握。对于鲁迅作品要结合其教学难题把握互动的方式。涉及鲁迅生平背景的、文本背景的、文中难解词句的, 到写作技巧手法的、文章主题思想争议的, 都需要科学设置互动方式。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 涉及到鲁迅幼时的一些经历, 比如家道中落、上当铺为父买药和寻药引等事情, 作者讲来平淡平静不带一点情绪, 但事实上这些可以说和鲁迅一生都有着莫大关联。因此解读这篇文章, 鲁迅生平是互动的关键之处。因此我在教授此文时, 设计了三个互动教学方式, 层层深入。首先是互动找“我”。在不阅读鲁迅生平背景的前提下, 让学生一起在文中找出“‘我’的一日”、“‘我’心所想”、“‘我’家概况”, 这样从文本中梳理出了鲁迅的生平;其次是互动比“我”。在下发的鲁迅少年生平中, 将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的“我”与生平中的“我”对比, 一起来看其中的异同, 让同学们明白鲁迅淡淡笔法下对于一个普通少年而言的不幸, 童年趣事对比的是少年不幸;最后是互动追“我”。结合鲁迅一生经历, 让同学们大胆寻找童年“我”影响其一生的事件、选择等, 明白文章所写的一些具体内涵。比如学西医又最终弃医从文的选择等等。在互动中, 学生由文本到资料, 由浅入深, 就很好地将互动引向深入,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

3. 灵活深化互动结果

教学需要深化, 如何深化又不过分解读是个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在教学鲁迅作品时尤其如此。对于其语句中的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 虽然在互动时也可以慢慢解决, 但不代表下一次在阅读到鲁迅文章时, 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这就需要深化互动结果。具体方式可以灵活把握。

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 对于小说的主题———封建科举制度吃人, 在互动教学中学生至少在概念上已经初步了解了, 那么如何深化呢?可以有很多方法。我在教学时就采用了三个方法。一是问题论辩式。引导学生就“孔乙己之死”从主观原因上的好吃懒做和客观原因上的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两个方面进行辩论, 很快学生就能明白主观原因也是客观原因的附属物, 从而深化理解。二是课外拓展式。下发《范进中举》节选, 引导学生去对比阅读, 在拓展阅读中充分理解这一主题。三是思维迁移式。要求学生就“孔乙己穿越来高考”写一篇文章, 就孔乙己高考失败后的种种可能遭遇来看其究竟会不会走投无路, 引导学生去深思为什么在那个时代孔乙己非死不可。

立体图形复习教学设计 篇11

1.整理复习有关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基础知识,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在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中,体会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感知数学模型。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类比推理的能力。

教学内容:

12册总复习的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出示学过的各种图形,让学生观察分类。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为了让我们的复习便于比较,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你认为怎样分好呢,说一下理由。

二、梳理公式,沟通联系

(一)复习体积

1.课件出示长方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的模型,说说它们的体积公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体积公式:“底面积乘高”是长方体、立方体、圆柱的一个统一的体积公式。

2.显示长方体长5厘米,宽4厘米,高10厘米;立方体的棱长为6厘米;圆柱底面半径4厘米,高10厘米;计算它们的体积。

3.反馈汇报计算结果

(二)复习表面积

1.说说长方体、立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2.长方体、立方体、圆柱的体积都有一个统一的公式,它们的表面积是否也有统一的公式呢?

(1)回忆圆柱的侧面积为什么是用底面周长乘高?

(2)长方体的侧面指的是哪一部分?如果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3)提出思考:展开图形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4)根据这个关系,想想还能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思路,然后在班内汇报。

3.小结:长方体、立方体、圆柱的表面积也有统一的公式: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底面周长×高+2个底面积。

三、解决问题,巩固练习

卫生间长2.5米,宽1.5米,高2米。在它的四壁和底面贴上瓷砖,平均每平方米用瓷砖6块,每块瓷砖5元,问这个卫生间的瓷砖花费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谈谈收获

请同学们看黑板,黑板上的内容是我们今天复习的主要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同桌听。

五、作业

将一个圆柱体沿着底面直径切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了40平方厘米,圆柱的底面直径为4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附板书设计:

立體图形

棱长和 表面积 体积

长方体 4(a+b+h)s=2(ah+bh+ch)v=abh或v=sh

正方体 12a s=6a v=a或v=sh

圆柱体 s=2s+s v=sh

圆锥体 v=sh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去说、想、做,在参与中复习好知识,提高能力。如计算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的体积时,先是学生尝试解决,独立思考,再交流,以求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深化语文教学造就“立体”的人 篇12

识字教学历来是低年级教师颇为费心的一项工作, 付出的劳动跟收获往往不成正比。究其原因, 多是因为教师常常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完全当成了一种工具, 忽视了识字写字的人文性, 导致识字教学枯燥单调, 从而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作为传承祖国文化重任的小学教师, 应该将人文情愫融入到识字教学过程中,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识字方法。

二、在阅读教学中接受情感熏陶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 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个性的反应, 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做出反应, 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 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 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

三、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写作技巧训练与人文关怀

应提倡先放后收、多做勤改的学习方式, 不要施加过多的约束和规矩, 尽量让学生敞开心扉, 放开手脚, 放飞心灵。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信心, 掌握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 为学生创造自由表达的机会, 力求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

四、在综合性学习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提升

《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实践能力, 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应注意以下三点:1.重探究, 重应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使之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2重过程, 重参与。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 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是综合性学习的保证。3重方法, 重体验。在“综合性学习”中, 要求学生学会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课内外学习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由此在实践中体验、提升人文精神。

上一篇:驱动功率下一篇:装饰艺术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