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继故障(共7篇)
相继故障 篇1
摘要:直流故障再启动功能对于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分析了已投运特高压直流再启动对交流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针对特定的交流运行方式, 对特高压直流双极相继故障时序及系统稳定特性进行了分析, 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三段式相继再启动策略分析方法, 以此作为制定特高压直流双极相继故障再启动策略的理论依据。最后, 以西南某回特高压直流工程为例, 验证了所提三段式再启动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双极相继故障,直流再启动,交互影响,安全稳定
0 引言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具有点对点、远距离、大容量送电能力, 主要定位于中国西南大型水电基地、西北及华北大型煤电基地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超远距离、超大容量外送。截至2014年6月底, 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运行4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其中, 除天中直流输电工程用于西北—华中的煤电和风电送电通道外, 锦苏、复奉和宾金直流输电工程均为西南—华东的水电送电通道。随着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颁布, 国家电网公司即将新建4回特高压直流工程。
由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具有距离长、地理跨度大、沿线气候和地形复杂的特点, 因此, 雷击、山火、风偏等现象极易引发直流线路的瞬时故障[1,2,3,4,5]。特高压直流输电功率大、与交流系统的交互作用强, 若直流系统运行可靠性较低, 将给两端交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6,7,8]。
与交流系统线路故障相同, 直流线路上的瞬时性故障经故障隔离、熄弧等措施后, 其绝缘也可较快恢复。根据运行经验, 在绝大部分线路故障情况下, 均可通过线路故障再启动恢复直流输电系统的正常运行[1,2,3]。因此, 为提高特高压直流的运行可靠性, 在极控系统中设置了直流线路故障再启动功能, 可完成直流线路瞬时故障后的快速平稳重启, 避免了线路故障所造成的直流停运情况[4,5]。
然而, 直流再启动功能在提高直流输电工程运行可靠性的同时, 也将给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一方面, 无论直流线路故障再启动成功与否, 故障期间积累的能量冲击都将给交流系统的稳定性带来较大威胁。另一方面, 由于直流再启动期间一般不会触发安全控制装置 (简称安控) 动作, 再启动过程将直接影响直流线路故障再启动失败后安全稳定装置的动作时间。因此, 必须统筹考虑直流运行的可靠性和交流系统的稳定性, 以制定合理的直流再启动策略[9]。
由于特高压直流双极运行时双极线路同时发生故障的概率较低, 因此, 本文首先针对双极线路相继故障的情况提出了三段式相继再启动策略制定方法。接着, 以西南某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 制定了双极相继再启动策略。最后, 由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三段式再启动策略的有效性。
1 直流再启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直流线路故障大多为瞬时性故障, 与交流系统瞬时故障类似, 经故障隔离、熄弧等措施后, 绝缘也可较快建立并恢复直流线路的正常运行。而与交流系统线路故障不同的是, 直流线路故障没有自然的电流过零点, 直流电弧无法自行消除, 且断路器切断直流电流的能力十分有限[1,4,10]。因此, 必须借助直流控制系统来解决此问题, 通过合适的时序操作释放直流线路上累积的能量, 使故障点的直流电流迅速降为零, 并经去游离过程使绝缘恢复后重新投入运行, 这一过程称为直流线路的故障再启动。
直流线路故障再启动的顺序操作大致可分为移相和重启2个阶段。如果重启未成功, 可以加长去游离时间或设置为降压再启动, 若达到设定的最大重启次数时仍未重启成功, 则闭锁直流[11,12]。由上述过程可知, 在直流重启动过程中, 尤其在设置为多次重启的情况下, 特高压直流线路在较长时间内将呈现零功率或低功率, 将给两端交流系统带来巨大冲击。以下将以西南大型水电基地和西北大型可再生能源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为例, 分析特高压直流再启动对交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图1为华北—华中—华东联网的示意图。图中, 当西南水电基地某回特高压直流再启动时, 四川电网内盈余功率将通过川渝断面、渝鄂断面和长南荆特高压交流线路传递 (如图1中的蓝色箭头所示) , 各断面潮流加重, 沿线电压下降。若各断面的初始功率较高, 将可能使断面功率因接近静稳极限而失稳解列。
图2为天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受端联网示意图。
该工程的直流送端通过新疆—西北联网的第1及第2通道接入西北电网, 直流受端则位于河南电网。由于其直流送端及受端均与交流系统强关联, 需分别研究送端及受端对交流系统的影响。受端系统与西南水电特高压直流类似, 若天中直流故障后再启动, 河南电网将发生功率缺额, 将通过特高压联络线和鄂豫断面紧急支援 (如图2中的绿色箭头所示) 。若各断面的初始功率方向与此相同, 将加重各断面功率, 进而导致解列。
对于天中直流送端交流系统, 直流再启动过程中, 新疆电网的网内盈余功率将通过4回750kV线路传递 (如图2中的黄色箭头所示) , 从而加重新疆—西北联网第1及第2通道的潮流, 使沿线电压下降。若联网通道的初始功率较高, 将可能导致联网系统功角失稳。
由此可见, 无论是西南水电外送特高压直流, 还是西北火电和新能源外送特高压直流, 其直流再启动过程对系统的冲击特性均是相似的。为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 须约束特高压直流或相关交流断面功率。基于上述分析, 可以以西南水电外送特高压直流为例进行分析, 而对其余直流, 仅需修改约束交流断面即可。
由于直流再启动时序较长, 且再启动过程中安控不动作, 多次重启时电网积累的盈余功率相对于直流闭锁故障, 对电网的冲击可能更大。因此, 须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置合理有效的再启动策略, 如单极再启动、双极同时再启动、双极相继再启动等。其中, 前两者主要通过设置启动次数和启动电压 (如全压或降压) 解决, 本文不再赘述;后者由于双极相继故障间隔时刻不同时对系统的影响不同, 采取的策略也将有所不同, 因此, 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2 双极相继故障再启动策略原理简述
直流双极相继发生故障时, 各极按照单极再启动策略启动。若两极故障的间隔时间较短, 即其中一极的再启动过程尚未结束时另一极也发生故障并开始再启动, 将对系统造成更大的冲击, 使直流双极低功率或零功率运行时间加长, 从而给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较大风险。因此, 须针对两极故障后相继再启动时序和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由前文分析可知, 制定直流再启动策略时, 需同时对直流及交流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约束。若交流系统运行方式较恶劣, 即特高压直流单极线路故障重启后系统失稳, 则直流再启动不适用此交流系统, 此时应封锁直流再启动功能, 也就无需探讨其策略的制定。因此, 制定相继再启动策略时, 交流系统须能够承受直流单极再启动的冲击。在此前提下, 研究相继故障再启动策略才是有意义的。
2.1 两单极相继再启动
直流双极相继故障的间隔时间较长, 即第2极故障重启时第1故障极的再启动过程已经结束, 因此, 两极互不影响, 均可按照单极再启动策略启动, 可将此相继故障视为直流单极故障, 共有以下4种组合。
1) 双极相继故障后均再启动成功。
2) 双极相继故障后均再启动失败、安控正确动作。
3) 第1故障极再启动成功、第2故障极再启动失败、安控动作。
4) 第1故障极再启动失败、安控动作、第2故障极再启动成功。
若特高压直流双极相继发生故障、且均按设定的单极再启动策略 (包括次数和全压/降压) 进行再启动, 在上述4种情况下均须保持系统稳定。通过仿真分析, 可找出上述4种情况下系统临界稳定时对应的两极故障间隔时间ΔT1, 据此可将特高压双极相继故障再启动策略设定为:当两极故障间隔时间t∈[ΔT1, ∞) 时, 两极均按单极再启动策略重启。
实际上, 若第3和第4种情况下不允许采取安控措施, 则相同工况下对系统的冲击将增大, 系统临界稳定时对应的两极故障间隔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但再启动策略分析方法不变。
2.2 闭锁第2故障极
直流双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相继发生故障, 即当第1故障极在设定的单极再启动策略下重启时, 若第2故障极发生故障, 必须封锁该极的再启动功能, 并采取直接闭锁该极的策略。
由于直流其中一极在故障后再启动过程中会间接影响另一极的直流功率, 使其功率出现相应波动, 同时基于双极功率控制模式的直流非故障极会通过功率转带抑制双极直流功率的变化;此外, 当两极故障的间隔时间不同时, 第1极直流再启动的状态也不同 (如启动成功或失败, 或是处于最后一次降压启动过程中或启动失败安控动作过程中等阶段) , 因此, 基于闭锁第2故障极策略, 双极不同间隔时间内的故障将呈现不同的情况。
可通过仿真分析对特高压直流双极不同间隔时间故障时对系统的冲击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并找出冲击最严重点和临界稳定点。一般情况下, 若设置为2次再启动, 则对系统冲击最严重点位于第1极第1次再启动失败结束后, 且故障间隔时间与对系统的影响呈现抛物线形, 如图3所示。图中, u为故障过程中长南荆特高压母线的最低电压, 由该值的大小可判断系统的的稳定程度, u值越小, 系统稳定性越低, 反之则系统稳定性越高;并将长南荆特高压线路不发生失步解列作为系统稳定的分界线。a点和b点分别为本策略下对系统冲击最严重点和系统临界稳定点, 对应的两极故障间隔时间分别为ΔT0和ΔT2。
根据图3, 可将特高压直流双极相继再启动策略设定为:当两极故障间隔时间t∈[ΔT2, ΔT1) 时, 第1极按单极再启动策略重启, 第2极则于故障时闭锁, 安控正确动作。
若系统在系统冲击最严重的a点处也能保持稳定, 即曲线均位于图3中临界稳定分界线的上方, 则本策略下有效的两极故障间隔时间t∈[0, ΔT1) 。此时, 特高压直流双极相继再启动策略可分为2段, 即以ΔT1为界, 若两极故障间隔时间小于ΔT1, 则基于单极再启动策略重启第1故障极, 并闭锁后故障极;若两极故障间隔时间大于ΔT1, 则两极均可在单极再启动策略下重启。该两段式策略主要适用于单极再启动策略次数较少 (对系统冲击较小) 或交流主要约束断面功率水平较低的情况。
2.3 闭锁双极
直流双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相继发生故障, 其中第1故障极在单极再启动策略下处于重启过程中时, 若第2极发生故障, 无论第1极再启动过程是否结束, 应立即封锁双极再启动功能而采取直接闭锁双极的策略。
基于此策略, 若直流双极同时发生故障, 则应直接闭锁双极, 特高压直流零功率持续时间仅为安控动作延时时间, 积累盈余功率小, 因而对系统冲击较小, 相当于直流双极闭锁故障。随着两极故障间隔时间的逐渐加大, 由于第2极故障发生时第1极尚处于再启动过程中, 其直流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呈现不同的状态。可以想见, 当第1极的直流功率即将恢复时, 若第2极发生故障并闭锁双极, 此时对系统冲击将为最大, 设该时刻为tx, 则当间隔时间稍微增大或缩小时, 积累的盈余功率均将小于tx时刻对应的盈余功率值。即使第1极降压启动成功 (设为70%降压启动) , 直流稳态功率持续出现30%功率缺额, 其整个过程中积累的盈余功率大于tx时刻的值, 但由于间隔时间较长, 第1极已启动结束, 系统趋于稳态, 因此, 该情况下对系统或长南荆特高压线路的冲击将不会比tx时刻严重。
与闭锁第2极策略类似, 闭锁双极策略下直流双极故障间隔时间与对系统的冲击之间呈现上开口抛物线形, 如图4所示。图中, ΔT3对应于对系统冲击最大点所对应的直流双极故障间隔时间。若本策略下对系统冲击最大时系统亦能保持稳定 (如图4中蓝色曲线) , 则可将特高压相继再启动策略设置为:两极故障间隔时间t∈[0, ΔT2) , 第1极按单极再启动策略重启, 第2极故障时闭锁双极, 安控动作。
若在闭锁双极策略下对系统冲击最大点处系统失稳 (如图4中的绿色曲线) , 由于CD段内无论闭锁单极或闭锁双极系统均将失稳, 则三段式策略未能覆盖所有时间段, 相继再启动策略失效, 不适用于此运行方式, 需改变直流再启动策略 (如减少单极再启动次数) , 或调整交流系统运行方式 (如降低交流系统各主要约束断面潮流) 。
基于上述分析, 在一定的交流系统运行方式下, 可设定如表1所示的特高压直流相继再启动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 若闭锁第2故障极策略在整个横轴, 即两极在任意故障间隔时间下系统均保持稳定, 即图3中的a点位于系统临界稳定分界线上方, 则三段式再启动策略中的前2段可合并为1段:第1故障极单极再启动、第2极故障时闭锁该极, 因此可简化为两段式策略。
3 案例分析
以西南某回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为例, 基于上文提出的三段式双极相继再启动分析方法, 制定特高压直流双极相继再启动策略。
对仿真计算中的再启动原则作如下设置:第1次去游离时间为150 ms, 第2次去游离时间为200ms, 低压保护时间为150ms, 直流启动功率恢复时间为400ms。直流再启动采用1+1次再启动策略, 即1次全压及1次70%降压启动策略。
由前文分析可知, 直流再启动策略与特高压交流联络线等的断面初始潮流均有关, 以下将以送电功率为±2 000 MW的特高压交流联络线为例进行分析, 若实际运行中断面功率高于此值, 则需对再启动策略进行进一步核实。
通过仿真计算, 当此特高压直流两极相继故障间隔时间不小于2.6s时, 两单极可分别按照1次全压和1次降压重启。
在双极相继0.9s时闭锁第2故障极、安控动作后系统临界稳定。因此, 基于2.2节的分析可知, 当两极相继故障的间隔时间不小于0.9s时, 应封锁第2极再启动功能而采取直接闭锁措施。
针对闭锁双极策略, 两极故障相继0.9s时对系统冲击最大, 且系统稳定。此时刻刚好对应于第1极最后一次启动时的功率恢复时刻, 与上文分析结论一致。因此, 基于2.3节的分析可知, 若两极相继故障的间隔时间小于0.9s, 应立即封锁双极再启动功能而采取直接闭锁措施。
综合上述分析, 可得如表2所示的特高压直流双极三段式相继故障再启动策略。
前2段策略下, 双极故障间隔时间与对系统冲击的严重程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图5中, a点和c点分别为采用闭锁第2故障极和闭锁双极策略下对系统冲击最严重的时间点;b点为闭锁第2故障极时的系统临界稳定点;d点为2种措施对系统影响相同的时间点。
由图5可知, 在闭锁单极和闭锁双极后安控动作欠切量相同的前提下, 当两极故障间隔时间小于1.4s时, 闭锁双极措施比闭锁第2故障极更有效;而当间隔时间大于1.4s时, 闭锁第2故障极更为有效。因此, 针对此特高压直流线路, 前2段策略可合并为1段, 即均采用闭锁双极策略时也可保持系统稳定。由图5可得如表3所示的两段式相继再启动策略。然而, 从增加直流运行可靠性的角度出发, 闭锁单极措施即三段式再启动策略更具现实意义。
4 直流再启动恢复时间敏感性分析
由前文分析可知, 双极相继故障三段式再启动策略中的各个关键时间点 (特别是第1段策略) 与直流再启动过程中的功率恢复时间有关。而实际应用中, 特高压直流大负荷功率情况下的再启动情况不易掌握, 因此, 在对三段式启动策略进行仿真分析时, 可基于较长的恢复时间进行计算, 并针对制定的启动策略分析缩短直流功率恢复时间后该策略的适用性。
将仿真计算用功率恢复时间分别缩短0.1s和0.2s, 即取恢复时间为300ms和200ms, 在此条件下分析三段式启动策略中的第1段, 即闭锁双极策略时序的适用性, 所得的结果如图6所示。
图6中, 3条曲线分别对应于3种直流功率恢复时间下, 闭锁双极策略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与两极故障间隔时间的关系;t1, t2, t3分别为缩短0.2s功率恢复时间、缩短0.1s功率恢复时间、原功率恢复时间下, 闭锁双极时对系统冲击最大时所对应的两极故障间隔时间。
由图6可以看出, t0时刻前, 3条曲线是重合的。这是因为两极故障间隔时间较短, 第1极的再启动过程仍未结束。此时第2极故障直接闭锁双极, 则故障期间积累的盈余功率相同, 因此对系统的冲击也相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t1, t2, t3存在如下关系:
由式 (1) 可知, 当功率恢复时间缩短后, 在闭锁双极策略下, 两极故障间隔时间与对系统的影响依然呈上开口抛物线形, 且最严重的两极故障间隔时间仍然对应于第1极最后一次启动时刻, 与前文分析一致。同时也可看到, 在不同的直流功率恢复时间条件下, 相同的间隔时间内两极故障后闭锁双极对系统的冲击严重程序排序为:原功率恢复时间>缩短0.1s恢复时间>缩短0.2s恢复时间。因此, 基于本文计算用功率恢复时间制定的三段式策略也适用于短恢复时间的情况。若实际应用中直流启动时的功率恢复时间更长, 则需对其重新核实, 分析方法与本文相同。
同样, 对于第2段策略中对系统冲击最严重点以及临界稳定时间点, 随着直流功率恢复时间的逐渐缩短, 闭锁第2极策略下对应的对系统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时间点将提前, 同时临界间隔时间也将变短。因此, 基于原功率恢复时间制定的策略依然有效。同样, 第3段策略也适用。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时间敏感性分析均是针对直流再启动成功的情况而言的, 且其前提为:直流再启动成功为交直流系统稳定的制约因素。当直流功率恢复时间缩短后, 直流再启动失败较再启动成功对系统的冲击更大, 此时直流再启动策略中各关键时间点将与直流功率恢复时间无关。在该情况下, 无论直流功率恢复时间如何, 三段式再启动策略均相同。
5 结语
本文对特高压直流双极相继故障再启动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三段式相继再启动策略分析方法, 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双极再启动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此三段式再启动策略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超高压及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某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 验证了本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红阳, 刘映尚, 余江, 等.直流输电系统再启动功能改进措施[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32 (19) :104-107.ZHOU Hongyang, LIU Yingshang, YU Jiang, et al.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force retard function of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8, 32 (19) :104-107.
[2]刘明松, 张文朝, 呙虎, 等.弱受端系统直流再启动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17) :130-135.LIU Mingsong, ZHANG Wenchao, GUO Hu, et al.DC line fault recovery schemes of weak receiving systems[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13, 37 (17) :130-135.
[3]王海军, 吕鹏飞, 曾南超, 等.贵广直流输电工程直流线路故障重启动功能研究[J].电网技术, 2006, 30 (23) :32-35.WANG Haijun, LPengfei, ZENG Nanchao, et al.Research on DC line fault recovery sequence of Guizhou-Guangdong HVDC project[J].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6, 30 (23) :32-35.
[4]魏星.云广±800kV直流输电线路重启动功能分析[J].高电压技术, 2011, 37 (12) :3059-3064.WEI Xing.Analysis on DC line recovery sequence of YunnanGuangdong UHVDC project[J].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2011, 37 (12) :3059-3064.
[5]赵军, 曹森.贵广直流输电工程直流线路故障重启动策略研究及优化[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 38 (23) :126-130.ZHAO Jun, CAO Sen.Research and optimization on DC line fault recovery strategy used in Gui-Guang HVDC project[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10, 38 (23) :126-130.
[6]雷霄, 王明新, 王华伟, 等.龙政直流闭锁事件分析及降压再启动直流电压偏高抑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8) :129-133.LEI Xiao, WANG Mingxin, WANG Huawei, et al.Bipolarblock analysis and inhibition of higher voltage at restarting in reduced voltage mode for Longquan-Zhengping DC transmission system[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13, 37 (8) :129-133.
[7]KUNDUR P.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8]宋国兵, 高淑萍, 蔡新雷, 等.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22) :123-129.SONG Guobing, GAO Shuping, CAI Xinlei, et al.Survey of relay protection technology for HVDC transmission lines[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12, 36 (22) :123-129.
[9]贾俊川, 赵兵, 罗煦之, 等.青藏直流投运后藏中电网稳定特性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4, 42 (6) :104-109.JIA Junchuan, ZHAO Bing, LUO Xuzhi, et al.Research on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 Tibet power grid after Qinghai-Tibet HVDC putting into operation[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14, 42 (6) :104-109.
[10]西门子.直流保护系统学习研究[R].北京:西门子, 2004.
[11]赵婉君.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12]王聿升, 姚其新.直流线路再启动保护动作异常分析及建议[J].湖北电力, 2008, 32 (1) :9-11.WANG Yusheng, YAO Qixin.Analysis and suggestion on abnormal action of DC line protection restart[J].Hubei Electric Power, 2008, 32 (1) :9-11.
青年才俊相继亮相深圳 篇2
傅人长现为厦门爱乐乐团艺术副总监、常任指挥。他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柏林艺术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指挥,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大师级考试——德国音乐表演专业的最高学位。毕业后曾受聘于柏林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
此前的5月30日,乐团上演的一场音乐会,曲目包括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王西麟的《火把节》以及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深交常任指挥林大叶执棒、乐团首席张乐担任小提琴独奏。这套曲目也是深交6月中旬即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曲目。
小提琴演奏家张乐,出生在上海一个音乐世家,从4岁接触小提琴后,13岁荣获了他艺术生涯中的第一个荣誉——首届全国小提琴比赛第一名。之后,他受到多位音乐界巨匠,梅纽因、斯特恩等的赏识,被喻为新一代东方小提琴奇才。并且成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的唯一一位中国小提琴家和美国大峡谷音乐节常年特邀首席兼独奏家。
在一周之内,林大叶、张乐、傅人长、邹翔四位中国古典乐坛青年才俊相继亮相深圳,成为国内古典乐坛的一个亮点。
相继故障 篇3
某电网110kV泰达站35kV泰方线发生C相断线,随后相继发生单相接地、谐振、线路金属性接地跳闸等故障,导致2条35kV线路跳闸,1台所变避雷器击穿。
事故前,系统为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方式。正常情况下,分段5312开关运行,1台主变带35kVⅠ、Ⅱ段母线运行,4条35kV出线(泰昌线、泰清线、泰新线、泰方线)均为单电源供电,35kV泰新线充电备用,系统接线如图1所示。
2 事故经过及相关保护动作情况简介
(1)首先是35kV泰方线#48杆C相导线断线。
(2)18分钟后,35kV方圆站所变C相避雷器击穿冒烟,35kV母线C相全压接地。
(3)22分钟后,泰达站35kV系统发生谐振,A、B相电压超过线电压(达40.3~42.6kV),C相电压接近零。
(4)28分钟后,35kV泰昌线531开关速断跳闸,重合不成功,故障电流为20.46A,保护显示A相故障。巡线发现泰昌线#10杆A相避雷器击穿接地。
(5)29分钟后,手动拉开35kV泰方线534开关。
(6)34分钟后,35kV泰清线532开关速断跳闸,重合不成功,故障电流为52.47A,C相故障,现场设备无异常。巡线发现泰清线#14杆C相、#15杆B相绝缘子击穿。
(7)35分钟后,泰达站35kV系统表现为高频谐振特征,三相电压同时升高,但未超过线电压。
(8)41分钟后,手动拉开35kV空载线路泰新线后,系统恢复正常。
3 事故原因分析
3.1 第一阶段
事故发展第一阶段:35kV泰方线C相断线,一次系统未接地,如图2所示。C相断线后,由于N侧C相对地电容通过N侧主变形成电容电流,使M侧中性点电压偏移,形成偏移电压UOM。由于电源三相电路对称,考虑到电压源A、B相的负荷是对称的,因此N点与O,点电位相同。A、B相对地电位等于EA、EB与偏移电压UOM向量之和,C相(即N点)对地电位等于负荷侧中性点对电源侧中性点电位加上中性点对地电位。M、N侧电压向量图如图3所示。
(1)根据断线情况的不同,电源侧C相电压将升高为1~1.5倍相电压,A、B相电压将下降为0.866~1倍相电压。对于末端线路断线,三相电压变化幅度不大。
(2)根据断线情况的不同,负荷侧C相电压将下降为0~0.5倍相电压,A、B相电压将下降为0.866~1倍相电压。对于末端线路断线,C相电压接近于零。
由于35kV泰方线C相断线时,110kV泰达站侧35kV C相电压为27.3~28.7kV,A相为20.4~21.5kV,B相为20.7~21.3kV,而35kV方圆站35kV母线C相电压为5.391~7.795kV,A相为21.361~21.505kV,B相为20.91~21.32kV,这与上述分析电压变化完全一致,因此可立即判定为35kV泰方线C相断线。
3.2 第二阶段
事故发展第二阶段:35kV方圆站所变C相避雷器击穿后,造成泰方线C相断线后一次系统负荷侧接地,使系统产生谐振,如图4所示。由于负荷侧接地,因此负荷侧变压器中性点O1与大地电位相同,对于电源侧,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与负荷侧情况完全一样;而对于故障相,其对地电压的情况取决于电源变压器的感应电动势。各侧电压向量图如图5所示。
(1)电源侧C相电压将上升为1.5倍相电压,A、B相电压将下降为0.866倍相电压。
(2)负荷侧C相电压降低。负荷侧C相电压下降为0,A、B相电压下降为0.866倍相电压。
而本次事故中,35kV方圆站所变C相避雷器击穿后,110kV泰达站侧35kVC相电压为1.259~1.4kV,A相为42.42~42.49kV,B相为41.4~41.9kV,即C相电压降低但不为零,A、B相电压升高且超过线电压,但不超过3倍相电压,表现为基波谐振的特征;35kV方圆站35 kV母线C相电压为10.988~14.5kV,A相为30.966~31.37kV,B相为30.66~32.82kV,即C相电压降低但不为零,A、B相电压升高但不超过线电压,表现为非金属性接地的特征。这与理论分析结果不符,其主要原因是泰达站35kV系统及35kV各出线变电站均为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当系统C相接地时,断口两侧系统电压互感器绕组均受到励磁涌流的激发而饱和,且由于三相绕组饱和的程度不同,致使三相导纳的数值、性质也不同,即YA≠YB≠YC,这必然导致中性点位移电压EO≠0。根据电压变化的特征,位移电压应为工频。
根据泰达站实际情况,A、B相电压突然增高,电压互感器电感A、B相线圈饱和而导纳呈感性,C相未饱和仍为容性,其中性点位移电压Eo与-EC同相,而方圆站中性点位移电压EO与—EC反相,如图6所示。
3.3第三阶段
事故发展第三阶段:因系统接地、谐振,A、B相电压激升,系统发生两相异地接地,导致35kV泰昌线跳闸。
110kV泰达站35kV系统各出线采用不完全星形接线的电流保护,在A、B或B、C相短路故障时只有一个继电器动作。由35kV泰昌线531开关继电保护动作情况和巡线检查结果可知,35kV泰昌线因系统谐振而使A、B相电压骤然升高,导致#10杆A相避雷器发生绝缘击穿,造成接地。但泰昌线仅有A相避雷器击穿时,并不能使线路保护动作跳闸,而在泰昌线跳闸后,泰达站35kV母线A、B、C相电压分别由42.42~42.49kV,41.4~41.9kV,1.259~1.4kV转变为41.965~42kV,0~1.2kV,42.3~41.965kV,由跳闸前的C相接地转变为跳闸后的B相接地。由此可判断系统发生A、B相两点异地接地,且系统继续保持谐振状态,同时B相绝缘击穿接地。随后巡线发现35kV泰清线#15杆B相绝缘子击穿接地。
35kV泰昌线#10杆A相避雷器击穿接地与35kV泰清线#15杆B相绝缘子击穿接地,构成了短路回路。泰昌线A相电流保护因流过短路电流而跳闸(电压变化与方圆站C相所变避雷器接地后相似),泰清线B相因无保护TA不能反映短路电流而未跳闸,致使系统在泰昌线跳闸后保持B相接地谐振状态。泰昌线跳闸短路时系统等效示意图如图7所示。35kV泰方线此时C相断线且负荷侧接地,无短路电流流过其C相保护继电器,因而并未动作于跳闸,且泰方线534开关已拉开,所以35kV泰方线负荷侧C相接地对系统的影响并未进一步显现出来。
泰昌线531开关跳闸后,系统因B相接地,故A、C相电压升高突变。
3.4 第四阶段
事故发展的第四阶段:35kV泰清线跳闸并造成系统谐波谐振。35kV泰昌线跳闸后,系统带B相接地点运行,且伴有谐振,致使A、C相电压超过40kV。随后,35kV泰清线C相#14杆绝缘子击穿,造成35kV泰清线B、C相接地短路跳闸。泰清线跳闸时系统短路情况如图8所示。
35kV泰清线跳闸后,泰达站35kV母线仅带35kV泰新线(空载线路)运行,三相电压同时升高至30kV左右。根据运行经验,判断为母线电压互感器饱和引起的高频谐振。这是因为在故障过渡过程中激发了高频谐振,维持回路高频谐振的电源是由非线性电感元件的非线性效应将工频电源能量转化为谐波能量供给的。电网中性点位移谐波电压与工频电压的频率不同,不能采用电压向量叠加的方式来求各相对地电压,而需采用有效值合成的方法。谐振时,若中性点谐波位移电压有效值为UO,工频电源相电动势有效值为E,则三相对地电压的有效值同时升高为。根据现场实际,将35kV空载线路533泰新线停电,短时破坏谐振条件后,系统35kV母线各相电压恢复正常。
4 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
4.1 防止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谐振过电压的措施
(1)选用伏安特性较好,不易饱和的电压互感器,如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2)尽量减少系统中中性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数量,增加互感器等值总感抗。
(3)母线侧装设三相对地电容器或用电缆代替架空线,以增加对地电容。
(4)采取临时措施,即谐振时临时投入消弧线圈,或按事先方案投入某些线路或设备,以改变电路参数。
(5)采用电网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6)在零序回路中接入阻尼电阻,即在TV的开口三角形组中短时接入电阻或在TV一次绕组中性点对地接入消谐电阻。
4.2 防止断线措施及运行注意问题
(1)加强线路的巡视和检修,及早发现导线和机械损伤,避免发生断线。
(2)提高检修质量,保证断路器三相同期动作,避免发生拒动。
(3)不采用熔断器设备,避免非全相运行,或采用三联动的负荷开关。
(4)不将空载变压器长期接在线路上。
(5)一旦发生断线,应尽快切除负载变压器,以缩短谐振的持续时间。
(6)对于由系统谐振、线路单相接地或断相等引起的35kV母线电压异常,必须迅速处理。
摘要:对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一起线路断线等多重故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故障情况下电压变化规律,并着重分析了单电源单回线路断线及相继发生的系统谐振、系统接地时的电压变化,为电网异常时的分析判断提供参考。
名企相继进入 劲酒保位堪忧? 篇4
近来保健酒行业颇不平静,继2008年五粮液集团推出黄金酒、2009年茅台集团推出白金酒之后,汾酒集团在2010年济南糖酒会上,宣布启动老牌保健酒竹叶青的营销战略,不久后,又成立单独的竹叶青营销公司,更将品牌目标直指保健养生酒市场的老大地位。中国保健酒行业的老将——劲酒,将如何应对业内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
劲牌公司董事长吴少勋在接受《成功营销》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欢迎茅台、五粮液等企业进入保健酒行业,一方面他们的进入可以扩大保健酒行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宣传也加大了保健酒的认知度,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共同发展。”
行业太小就容易边缘化,劲牌不止一次表露出这方面的忧虑,希望有实力的企业来共同做大行业蛋糕。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劲牌,虽然对竞争抱着开放的心态,却不代表坐等不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劲牌选择提升自身实力,打造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历经10年建成保健酒中药现代化制造平台,在行业内树立了更高的标杆。
新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
保健酒作为保健食品,最根本的竞争还是产品品质的竞争。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酒水作为交际道具的作用更加不可替代,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抬头,酒水的低度化、清淡化、健康化也日趋明显。近几年保健酒的增长,得益于中国白酒销量下降所造成的市场空间。保健酒作为新兴的酒类“新势力”,要持续提升保健酒的市场份额,有赖于自身消费市场的扩大,要得到消费者对保健酒的认可,根本在于保健酒品质的提升。中药现代化数字制造平台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劲酒的竞争力。
中药现代化数字制造平台是劲牌公司在采用中药现代化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发设计的一整套保健酒中药制造流程。利用此制造平台中的指纹图谱技术,在原料环节对药材进行科学筛选,有效避免因药材的产地不同、收获季节不同、储藏条件不同而造成的有效成分差异,为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中药现代化数字制造平台核心技术的数字提取技术,能够对保健酒的每一味原料的功效成分进行量化提取,并实现保健酒调配过程中的智能控制。此举最终实现了对每味中药材功效成分的单独、量化、优选提取,生产过程中1548道质量控制措施,也使酒的品质更加稳定。由于过滤了药材的无效成分和杂质,有效降解了药材苦味,使劲酒的口感变得更醇和。科技的发展,让劲酒能够不受年份、天气、生产条件的影响,这显然是科技之花与中华传统文明共同交融衍生出的完美结果,真正体现了产品的健康内涵。
做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保健酒市场规模的增长越快,行业的标准化需求越迫切。保健酒的规范缺失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但保健酒没有统一定义却并非相关部门工作缺失,而是保健酒本身从生产到加工都极难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式运转。保健酒的基酒选取、药材选择、用药配方和功效上都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监管的困难。
相继故障 篇5
日前, 由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站 (投诉站) 承办的两起农机投诉案件相继结案。
第一起投诉是北京某集体用户投诉河北某企业的旋耕播种机旋耕部分失去功能的案件。据了解, 用户从2007年10月份联系厂家至今, 厂家一直没有派人来修理, 该机也就一直闲置在机库内, 用户希望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站 (投诉站) 能协助解决一下, 最好今年种麦季节能用上该机。今年5月6日,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站 (投诉站) 接到投诉后, 急用户之所急, 积极与厂家联系, 厂家接到该站的投诉调解建议后, 对此事进行了全面了解, 发现是业务员没有将此信息反馈给厂家, 所以企业一直没有安排人员解决此问题, 并答应尽快派人解决此问题。等到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站 (投诉站) 5月26日再过问此事时, 厂家和用户反馈回的信息完全一致:5月23日厂家已经派人上门为用户解决了问题。通过该站的督促和调解, 前后用了不到17天, 困扰企业半年多的难题圆满地解决了, 此问题的解决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用户没有想到投诉站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帮他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第二起投诉是由北京市农业局12316转来的投诉案件, 该案件为四川一用户投诉北京某企业生产的K L-3型成套设备 (包括搅拌机、制粒机、提升机) 存在质量问题, 用户反映该企业承诺其设备生产的饲料可加生物饲料3 0%-5 0%, 实际只能加1 0%, 生物料可以节约饲料成本3 0%-6 0%, 结果是饲料喂养后效果不明显, 猪食用后未被消化。本来用户想用该设备和技术服务来致富, 却换来空欢喜的一场恶梦——欠下一堆债务。针对这一起“机械设备+饲喂技术”捆绑销售的投诉案件,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站 (投诉站) 技术人员进行认真的情况核实、分析:该投诉案件涉及机械设备款36000元, 技术服务费8000元, 其中设备若有质量问题可以支持用户的投诉要求, 但技术服务费不属于该站调解的范围, 故而不能支持用户的投诉要求。于是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站 (投诉站) 决定从设备质量入手进行调解, 经与投诉者、企业反复调解, 最后企业仅同意退机器的货款而不同意承担用户的其它要求, 给多次调解, 用户初步接受退还机器的货款的调解建议。之后在用户应当退还设备的期间, 得到用户不再同意调解而将企业告上海淀区法院的信息, 经核实后确实如此, 鉴于案件已经上告到法院的事实, 该站根据有关规定终止了该案件的调解工作, 因而案件将自动结案。 (张京开)
几个猪场相继爆发猪丹毒病的防制 篇6
1 发病情况
2014年9月6号, 郑某一小型养猪场饲养生猪168头, 最近一段时间相继有26头生病, 高热42℃以上, 卧地不起, 食欲废绝。养殖户在此前几天发现6头猪身上有菱形紫疹块、呼吸困难, 特别是在耳尖、鼻端、胸腹部、腹股沟、会阴部、四肢外侧、臀部等发现紫疹。养殖户当时不知发生是什么病, 就去附近兽医店买药治疗, 每天打抗病毒中药制剂干扰素等, 共用药5 d, 花医药费1 000多元, 死亡生猪9头, 遂到我们兽医站就诊。后来又有18个猪场和很多散养户的猪发生此病, 我们站工作人员实地到很多养殖场、养殖户家中走访、调查, 现场解剖, 采集病料, 样品, 通过本站实验室初诊初步认为是猪丹毒病, 然后又将一部分采集的病料送检到江苏省农牧学院, 确诊为猪丹毒链球菌引起的猪丹毒病。由于本病已现区域性流行, 造成了较大损失。
2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猪, 且多见于架子猪。本病的主要病源是带菌猪, 健康猪通过消化道, 擦伤的皮肤及带有猪丹毒杆菌的吸血昆虫叮咬而传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夏、秋炎热多雨季节多发, 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本地就属这种情况。
3 发病机理
大量毒力强大的猪丹毒杆菌侵入动物机体后, 通过淋巴及血液扩散, 并在血流或其它组织中繁殖, 引起菌血症, 继而大量繁殖, 细菌死亡产生内毒素和形成硫化氢等。内毒素能导致机体微小血管壁的机能和血液成份遭受毒害作用, 使动物产生急性败血症死亡。若侵入细菌毒力较弱, 机体抵抗力较强, 则仅限于皮肤的局部, 引起皮肤小动脉管炎性充血, 形成亚急性疹块型猪丹毒, 有时细菌停留于心瓣膜与四肢关节中, 形成慢性猪丹毒。慢性猪丹毒疹状心内膜炎的形成应与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引起的有关。
4 病型与症状
一般可区分为急性败血症型、荨麻疹型及慢性关节炎型、心内膜炎型。本病皮肤发红有疹块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4.1 急性败血症型
4.1.1 症状:
本类型几乎都是由A型菌感染发病, 以发热开始, 食欲废绝, 由于全身不适, 而钻入热草中呈持续性昏睡, 呼吸促迫, 可视粘膜发炎。在临床中发现大约有25%是这种型的病症。发病猪皮肤, 特别是耳尖、胸腹部、腹股沟部、会阴部等呈弥漫性发红, 按压容易退色。这种类型病猪初期通过用头孢噻呋纳、青霉素、红霉素治疗3 d后, 体温开始下降, 皮肤的疹块也由紫色转变为暗红色, 也不再从新出现疹块, 再过3~4 d明显好转, 体温下降, 吃食增加, 疹块变红转常规。但此等病例易发展成为疣状心内膜炎, 这种类型的病猪如不及时使用高敏有效的抗菌药物, 死亡率可高达80%~90%。
4.1.2 病理变化:
剖检6例, 所见病理血液凝固不良, 肺淤血与水肿, 肝、肾、脾及淋巴结浑浊、肿胀出血, 消化道粘膜有时见出血、溃疡;胃肠粘膜炎性肿胀, 呈急性卡他和出血性炎症, 以胃和十二指肠最明显, 呈小点出血或弥漫性出血, 表面有多量黏液;脾淤血显著肿大, 质地柔软, 切面棕红色, 结构模糊, 脾髓易被刮下;全身淋巴结急性肿胀, 充血潮红, 切面多汁, 有出血点;肾脏发生急性出血性肾小球性肾炎变化, 肿大、暗红色, 切面皮质有出血小点;肝淤血水肿, 呈棕红色;肺水肿, 充血;心内外膜以及其它浆膜或黏膜有小出血点。
4.2 荨麻疹型
4.2.1 症状:
这种类型的病例几乎全部是由B型菌感染引起。以发热40℃左右与食欲减退开始, 经1~2周后于颈部、肩胛部、四肢外侧、臀部等体表出现本病型特有的菱形疹 (俗称“打火印”) 。这种病发疹, 初期为弥漫性, 逐渐限于局部, 呈扁平隆起, 颜色变化为淡红—红—暗红—紫色, 形状特征多为2~5 cm的不规则四方形或菱形, 有热感, 大小不一, 触疹感硬, 疹块边缘颜色深而中间浅。本病型为猪丹毒病的特征病状。一般轻症病例, 数天后可见疹块消失而自愈;病重的则疹块变成棕色硬痂, 经久不掉, 剥离后遗留斑痕。本病型病猪多在出疹后3~5 d康复, 有少部分引起败血症而死亡。病程约1~2周, 死亡率不高。
4.2.2 病理变化:
剖检9例病理变化述下:肺充血水肿, 其它无显著变化, 特异的发疹似由猪丹毒杆菌的簇集而使毛细血管扩张或者破坏而引起, 这种变化多发生于表皮, 真皮及皮下。
4.3 慢性型
4.3.1 症状:
本病型多由急性和亚急性转化而来, 单独发生的较少。主要特征为心内膜炎或四肢关节炎, 腕关节、跗关节多见触疹, 关节囊液显著增量, 病初患病关节呈现热痛、肿胀, 运步困难, 后期由于关节周围炎症的形成, 出现腿部僵硬而出现跛行。当病猪发生心内膜炎时, 由于瓣膜关闭不全, 出现心脏听诊有噗噗的杂音, 出现呼吸困难, 可视黏膜发炎, 体温略有升高, 食欲一般, 精神差, 无力, 后期出现贫血, 腹泻等症状, 重者可在2~4周死亡。
4.3.2 病理变化:
本型病例较多, 占发病数的比例重大, 剖检看到关节囊内充满多量混浊的液体, 结蹄组织增生, 韧带肥厚, 部分软骨坏死, 并发展为骨周围炎, 直至骨炎。心内膜炎病例在房室瓣形成各种大小的白色、红黑色菜花样疣状物等变化。
5 病原学诊断
取6份急性败血型死亡病例的新鲜血样, 4份荨麻疹初期的发疹部, 4份关节炎病例的关节液, 6份心内膜炎的病料, 到本站实验室和到江苏省农牧学院实验室, 进行实验室诊断。
5.1血样直接涂抹于血液琼脂在37℃进行培养, 经48 h后, 镜检分离到具有特征性的猪丹毒杆菌。
5.2 吉姆萨染色 (直接涂片) 镜检初步诊断为猪丹毒杆菌。
5.3将病料加入5~10倍生理盐水研磨做成混悬液, 取上清液或内汤培养物, 鸽子肌注0.5~1 m L, 小白鼠皮下注射0.2 m L, 接种动物如于1~4 d死亡, 取其肝、脾触片和心血涂片取镜检, 见有大量的革兰氏染色阳性。纤细杆菌确诊为猪丹毒杆菌。
6 防治
6.1 综合预防措施
根据多年经验, 一般的卫生管理不能防止本病的发生, 采用综合预防措施效果较佳。
6.1.1 改善饲养管理, 增强机体抵抗力。
6.1.2清圈, 消毒:猪舍、运动场用1%~2%烧硷对地面进行洗刷, 10%石灰乳用于涂墙, 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6.1.3 坚持自繁自养, 对引进的猪, 严格检疫, 合格的及时补打猪丹毒疫苗。
6.1.4 饲料中加入敏感药物进行预防, 如泰乐菌素, 强力霉素等。
6.1.5定期预防接种:每年春、秋两季用猪丹毒氢化铝菌或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菌进行预防接种, 21 d后即可产生坚强免疫力, 免疫期为6个月, 及时对补栏的猪进行补免。
6.2 治疗
宝马中国1个月3位高管相继离等 篇7
日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营销高级副总裁戴雷日前已递交辞呈,或将近日正式离职。
2012年底,宝马中国总裁史登科提前退休之后,宝马中国负责进口车销售的副总裁陆逸于半个月后宣布辞职。截至目前,宝马中国已有三位高管选择了离开。
针对核心高管的纷纷请辞,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市场正做得风生水起的宝马本土化策略恐怕会大打折扣。本报记者获悉,今年2月份,现任宝马德国总裁安格将正式接替提前退休的史登科。而有分析认为,随着宝马德国总部对中国业务的干涉越来越多,宝马中国管理层权力受限,进一步推进“史式”本土化策略的难度必然会加大。在这种变化之下,陆逸、戴雷选择了离开。
阿里将拆分为25个事业部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日前宣布,集团现有业务组织架构将进行调整,并成立25个事业部。马云还透露,为构筑新的商业生态系统,集团原有的业务决策及执行体系也将进行相应变革。
马云称,本次组织变革的方向是把公司拆成“更多”的小事业部,给更多的阿里年轻领导者以创新发展的机会,希望各自的小事业部可以把阿里商业生态系统变得更加透明、开放、协同和分享。
据介绍,阿里巴巴新业务体系将由战略决策委员会(由董事局负责)、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由CEO负责)构成。阿里巴巴集团表示,接下来会公布25个事业部的总裁(总经理)名单。
除了此次决策体系等的变革外,业内人士相信,针对未来产业升级的相应调整也将在合适的时间公布。马云也表示,此次所宣布的组织变革只是这几年来变革与完善中的一小部分,也是未来大变革的开端。
联想架构调整不涉及裁员
针对1月5日公布的分拆消息,联想集团近日补充表示“不是重组,不会裁员”。
据联想新闻发言人米兰卡透露,联想公司在把PC业务分拆成Lenovo和Think业务集团的过程中,不会导致裁员。此外她还表示,这不是重组,而是对后端组织的优化,以获得更好的协作。“此次改革是受联想强劲增长的刺激进行的,我们有必要调整组织架构,更有效地管理业务,我们现在是产业领导者,规模是四年前的2倍。”
这是杨元庆1月5日在集团内发布内部邮件宣布集团分拆后,联想集团首次对此事进行公开表态。
联想还对此次的组织架构调整做出了进一步解释。新的Lenovo业务集团将由联想高级副总裁刘军负责,专注于主流消费类和商用桌面电脑、笔记本和平板电脑。Think业务集团将由联想高级副总裁皮特·霍腾休斯负责,主要提供商用和消费类市场的高端产品,以及服务器、存储设备和工作站等企业解决方案。联想将从4月1日开始采用新的组织架构来运营。
雅芳中国十年业绩缩水一半
近日,国际直销行业巨头雅芳在华业务再传变数:全球范围内1500人裁员大名单将涉及中国,十余家中国地区分公司将遭遇关停,中国直销业务再度进行压缩调整。
尽管雅芳中国就此事回复媒体时再三强调,“中国将一如既往是雅芳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雅芳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依旧,相信通过架构优化将使我们专注于发展核心业务,并为之提供最佳的配套和支持”,然而公司方面对于人员调整以及直销业务压缩并未否认,对调整的任务目标和时间表也未予以公布。
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龙赞则表示,雅芳对于中国国情的把握不够准确,虽然其有国际大公司多年的文化积淀,但对于一线市场人员过于冷漠。“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后依然水土不服,很可能就是来自于其不屑于贴近一些市场的民情。雅芳如若要分享中国直销这个大蛋糕,光是单纯压缩直销团队只会造成恶性循环。”
天合光能被指面临六大风险
日前,有美国投资银行家发文指出,为了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天合光能正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而这将使现金情况本不乐观的天合光能面临退市的风险。在未来几周及几个月内,天合光能要偿还8亿美元的债务,公司同时还承担着140亿美元的表外负债。
上述文章同时也列出天合光能目前所面临的6个风险,一是即使天合光能的负债总额仅19亿美元,但它拥有超过140亿美元的表外负债;二是这些额外的负债需要天合光能以历史价格购买多晶硅产品;三是将有到期的8亿美元债务,但是目前手中现金流不足;四是由于产品低于成本销售,公司现金流余额大幅下滑;五是运营负毛利率将持续;六是主要市场在欧洲和美国,但是这两个地区均面临高额惩罚性关税。
除了上述风险之外,根据天合光能去年三季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份,天合光能的短期负债达7.78亿美元,而公司同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不到6亿美元。而此时,天合光能的总负债已达18.9亿美元,其中13.76亿美元为流动负债。
在营收方面,天合光能已经呈现连续四个季度下降的局面,从2011年第三季度的4.8亿美元下降到了2012年第三季度的2.9亿美元。
为了偿还到期的债务,公司只能以微利甚至负利来出售产品,而这也是使公司陷入破产边缘的关键因素。
谷歌再掷2亿美元投资风电
据外媒报道,谷歌日前宣布,斥资2亿美元从EDF可再生能源公司购买一个名为“Spinning Spur”的风电项目部分股份。
该项目位于得克萨斯州潘汉德尔狭长地带的多风区域,总容量为161兆瓦,可以满足6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谷歌企业融资高级经理科乔-阿萨雷在一篇文章中表示:“该风电项目虽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其带来的回报十分有吸引力。”
这不是谷歌第一次投资新能源项目。谷歌介入新能源始于2008年,至今谷歌已经投资了11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总额超过了10亿美元。
谷歌作为以搜索为核心业务的科技公司,数次将大量资金投入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谷歌内部曾有不满的声音,质疑其没有将钱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