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故障(共8篇)
消除故障 篇1
1 配电设备的故障分析
1.1 设备因素
高压配电设备故障:机械结构在长时间的运转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变形与老化, 高压配电设备由于这种机械结构变形引起的闭锁电路就会出现一定的配电设备故障。而且, 由于高压配电设备经常需要连续运转, 很少甚至无法进行停电检测, 因此使得维护人员无法维护设备内部。而一些设备的辅助的开关均处于设备的内部, 所以会出现检修人员维护不到位, 故障无法彻底解决的不良现象。
更严重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延迟恢复送电时间, 影响用电户的生活与生产。
低压配电设备故障:在夏季和早春的用电高峰期期间, 低压设备经常会发生一定的故障。低压设备出现的故障多种多样, 因此对维修人员的考验非常大。低压设备常出现的故障主要有:机械结构内部变形, 辅助开关无法正常工作, 设备内部弹簧弹性下降, 设备内部负荷开关控制面板无法正常打开, 线路老化, 结构变形。这些故障都会对配电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及干扰到正常的送电, 影响甚大。所以, 在用电高峰期应该及时检测, 把故障发生率降到最低, 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电力变压器装置故障:当配电设备发出刺耳的“嗡嗡”声, 说明此时电力变压器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 当这种超负荷的高压达到一定的极限, 就会发生严重的事故。变压器内部存在的局部过热, 局部放电等缺陷由于一般的绝缘性预防实验不能及时检测到也应该格外注意。局部的缺陷不断地恶化与扩散将导致绝缘的击穿, 造成变压器不可挽回的损坏与大面积的停电事故的问题是极突出的问题。此外, 当油层温度超过95℃时, 变压器也已经出现了故障。正常的油温应控制在85℃以下, 避免由于变压器处于极高的负载所引起的配电设备故障。
1.2 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
检修人员的失职是造成配电设备故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检修人员在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认真仔细的遵守操作规则的情况下, 直接进行送电, 极其容易引发配电设备故障。在维护检查的过程中, 检修人员的不认真的态度, 较低的综合素质, 不强的工作责任心也是引发配电设备故障的重要因素。例如检修人员忘记检查电力变压器是否接地, 保护地线或者零线的接线端是否连实;或者检查出故障但是没有及时的加以处理, 电流无法疏散, 流到其他的回路, 那么引起的接地故障极易造成大面积火灾的发生。
近年来, 调查显示配电线路由于接地故障产生的危害越来越多, 排除配电设备本身机械的故障, 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故障也是不容忽视的。自然因素对配电设备的故障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 由此带来的危害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很多电力单位把地址设在偏远山区, 基于山区的配电设备不易维护的特点, 当遇到地震, 泥石流等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时, 极易容易对配电设备造成损坏。
2 配电设备故障消除措施
2.1 消除由设备因素带来的故障
高压配电设备故障消除措施:对于高压配电设备要进行定期的试验与继电保护实验, 备用一些必要的负荷开关替换品, 以便能够检修到开关故障后能及时的替换, 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在此基础上, 不断创新高压设备内部闭合技术, 保证配电设备能够跟上科学发展的速度。及时检查负荷开关的储存能量是否能够保证配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低压配电设备故障消除措施:低压设备的负荷开关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所以检修人员也要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及时掌握运行状态, 争取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对设备进行修理维护。多维护, 多了解, 多检测, 尽可能的处理一切潜在的事故。确保配电设备故障能够及时消除, 保证其正常有序的运行。
电力变压器装置故障消除措施:对电力变压器是否接地的问题重点监测, 并保证控制接地电阻检测值在4Ω以内, 这关乎到接地系统是否安全可靠。也要及时检查电力变压器装置中的电气连接处是否坚固, 设备的触头是否灵活, 确保对接触定位的准确性。另外, 当线路出现故障设备不能自动储能时, 应及时进行手动储能, 彻底地检修配电设备来排除故障。
2.2 尽量减少由人为因素带来的故障
想要消除人为因素带来的故障, 首先要提高配电设备操作及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培养工作责任心, 使其能严格执行操作规则;其次培养配电设备人员的专业工作技能, 及时对设备操作与检修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操作培训, 减少由于操作不规范引起的设备故障。最后, 想要降低由于人为导致的配电设备故障, 还需值班人员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与清醒的头脑, 禁止出现误判, 随意更改负荷开关, 判断失误, 没有及时注意到故障的额定电流的现象。养成日常定期维护的良好习惯, 早发现早处理, 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停电事故发生。
3 开展定期的预防维护工作
由于陈旧的设备零件与一些接触不良, 设备低绝缘性的问题, 故障经常会在配电设备运行中发生。因此, 对高低压配电设备及电力变压器装置要进行定期的, 有针对性的, 有计划的预防维护工作, 把由于设备因素引起的高低压配电运行阶段故障率降到最低, 建立一个可靠安全的供电系统。维护人员在维护时, 要仔细检查每一类的隔离开关与仪表的接触面, 一旦发现接触面错位, 要及时尽快的纠正;不仅清洁配电装置的外部, 还需仔细清洁装置的内部, 保证装置时刻清洁, 高速无障碍的运转;涂抹适量的润滑油, 严格关注机械的操作部分。在此基础上, 把维护期尽量的缩短, 最好达到3个月一次。
4 结束语
由于目前的电力的广泛应用, 配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 将会对用电户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所以应做好对配电设备故障的分析, 及时应对配电设备故障, 减少或消除故障, 确保配电设备可以持续有效的进行工作。提高配电设备的健康水平与供电的可靠性, 将设备患降低到最低限度, 为广大用电户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斌.低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维护策略研究[J].金山, 2013.
[2]张大伟, 赵爱军.浅析高低压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J].机电信息, 2014.
消除故障 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341-01
变压器是常用的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变压器现场运行的实际情况,在下列三种情形下需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
(1)运行中出现异常被迫停电进行检修和试验;
(2)正常停电状态下进行的交接、检修验收或预防性试验中一项或几项指标超过标准值;
(3)运行中出现其它异常造成事故停电,但变压器尚未解体(吊心或吊罩);
当出现以上情况之一,需迅速进行有关试验。若存在故障,则需进一步明确故障原因或类型、大致部位、故障的严重程度以及能否带故障短期运行的判定依据。假如没有故障,则要分析出现试验结果异常或其它异常现象的原因。
1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变压器油是矿物绝缘油,它由许多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分子中含CH3、CH2和CH化学基因,并经C-C键键合在一起。变压器潜伏性故障是通过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溶于变压器油中气体来实现的。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假如存在热点(电流效应)和放电(电压效应)比如局部过热(铁芯、绕组、触点等)、局部电晕放电和电弧(匝层间短路、沿面放电、触点断开等)等故障条件,均会引起绝缘油和固体绝缘物的裂解,使某些C-H键和C-C键断裂,使低分子烃类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产生速率加快,随着故障发展分解出的气体产生的气泡在油中经对流、扩散不断溶解在油中,当产气量高于溶解量时,一部分气体进入气体继电器,可能引起瓦斯动作。所以故障气体的组成和含量与故障类型和严重性有密切关系,定期分析油中气体含量对于监测把握变压器运行状况是十分有效的。
2绝缘试验
2.1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长期以来,绕组直流电阻测量一直被认为是考察变压器纵绝缘的主要手段之一,有时甚至是判定电流回路连接状况的唯一力珐。这是一项方便而有效的考察绕组纵绝缘和电流回路连接状况的试验,能反映绕组焊接质量、绕组匝间短路、绕组断股或引出线折断、分接开关及导线接头接触不良等故障,实际上它也是判定各相绕组直流电阻是否平衡、调压开关档是否正确的有效手段。
2.2测量介质损耗因数tg δ:它主要用来检查变压器整体受潮油质劣化、绕组上附着油泥及严重的局部缺陷。介损测量常受表面泄露和外界条件(如干扰电场和大气条件的影响),因而要采取措施减少和消除影响。现场我们一般测量的是连同套管一起的tg δ,但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检出缺陷的灵敏度,有时也进行分解试验,以判别缺陷所在位置。
2.3绕组绝缘电阻的测量:绕组连同套管一起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对检查变压器整体的绝缘状况具有较高灵敏度,它能有效检查出变压器绝缘整体受潮、部件表面受潮或脏污以及贯穿性的集中缺陷,如各种贯穿性短路、瓷件破裂、引线接壳、器身内有铜线搭桥等现象引起的半贯通性或金属性短路等。相对来讲,单纯依靠绝缘电阻绝对值大小对绕组绝缘作判定,其灵敏度、有效性较低。
2.4绝缘油试验:绝缘油广泛应用于变压器、油断路器、充油电缆、电力电容器和套管等到高压电气设备中,起绝缘、冷却、灭弧作用。在运行中绝缘油由于受到氧气、高湿度、高温、阳光、强电场和杂质作用,性能会逐渐变坏,致使它不能充分发挥绝缘作用,因此必须定期对绝缘油进行试验,如测量绝缘油的击穿电压、绝缘油介质损耗等,由于其分析结果有一定程度分散性,所以其有效性受到来源于取样、送检、化验全过程分散性的影啊。
2.5交流耐压试验:它是鉴定绝缘强度等有效的方法;非凡是对考核主绝缘的局部缺陷,如绕组主绝缘受潮、开裂或在运输过程中引起的绕组松动、引线距离不够以及绕组绝缘上附着污物等。交流耐压试验虽对发现绝缘缺陷有效,但受试验条件限制,要进行35kV及8000kVA以上变压器耐压试验,由于电容电流较大,要求高电压试验变压器的额定电流须在100mA以上,目前这样的高电压试验变压器及调压器尚不够普遍。假如能创造条件对高电压、大容量电力变压器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对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有很大意义。
3线圈变形检测
近年来,通过对发生故障或事故的变压器进行检查和事故分析,发现绕组变形是许多故障或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旦绕组变形而未被诊断继续投入运行则极可能导致事故,严重时烧毁线圈。造成变压器绕组变形的主要原因有:
(1)在运输或安装中受到意外冲撞、颠簸和振动等;
(2)短路故障电流冲击,电动力使绕组轻易破坏或变形;
(3)保护系统有死区,动作失灵,导致变压器承受稳定短路电流作用时间长,造成绕组变形。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遭受外部短路时,因不能及时跳闸而发生损坏的变压器约占短路损坏事故的30%;
(4)绕组承受短路能力不够,有资料表明,近5年来对全国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变压器事故统计表明这已经成为电力变压器事故的首要原因。变压器出口短路,主要是厂家在制造工艺用材上存在缺陷与不足,承受短路能力有限,致使绕组绝缘薄弱处烧毁熔断。
绕组变形后带来危害主要有绝缘距离发处变化:或固体绝缘多到损伤导致局部放电发生;绕组机械性能下降;产生累积效应等。
4局部放电测量
变压器故障的原因之一是介质击穿,其原因主要是局部放电,它导致绝缘恶化乃至击穿。随着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熟悉到局部放电是变压器诸多故障和事故的根源因而局部放电的测试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110kV以上电力变压器事故中有50%属正常运行电压下发生匝间短路等原因,也是局部放电所致,因此我们单位已把局部放电测量作为220kV变压器安装和大修的必试项目之一,这对于变压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将十分有效。
5结束语
(1)在变压器计划检修或故障诊断中,预防性试验结果依旧是不可缺少的诊断参量;
(2)每个预防性试验项目不能孤立的去看待,应将几个项目试验结果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这将有效提高判定的准确性;
(3)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法)和局部放电测量(PD法)是重要的诊断方法,随着这些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在线监测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更及时准确了解设备状态和对变压器故障分析和判定将十分有效。
参考文献
[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
[2]《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定导则》(DL/T 722-2000)
[3]《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陈化钢编著
消除故障 篇3
我厂循环水装置P202机泵为我厂100万吨大芳烃装置供应循环水的主要设备, 因设计时为两台400k W, 一台630 k W三台泵, 正常生产时开两台400 k W水泵仅能满足大芳烃装置70%的生产负荷需求, 不能满足大芳烃装置满负荷生产的需要, 因此大芳烃装置正常运行期间630 k W一直处于运行状态。自2010年10月开工至2011年11月, 在短短的13个月时间内, 该电动机轴伸端轴承在短短的13个月内损坏并四次停机检修更换轴承8套, 因该机泵停机检修时大芳烃装置只能维持在70%的负荷运行, 因为该机泵的停运检修直接影响大方烃的装置的平稳生产,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厂的正常生产。
2011年11月20日, 工艺车间巡检人员在巡检再次发现P202电机振动突然上升从正常振值1.5 mm/s快速上升至4.7mm/s, 声音异常增大, 经车间技术人员现场确认电机声响为轴承缺油所致, 加少量润滑油后电机声音消除、振动略有下降, 运行20分钟左右后, 声音异常、振动再次恶化, 使用SKF轴承检测仪检测发现, 检测结果为轴承内圈故障, 经联系生产车间协调相关车间降低负荷后, 停泵并对电机进行解体检查检修。
一、设备情况介绍
该机泵为广东佛山肯富来泵业配套生产机泵, 电机为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配套.
根据现场对电机进行解体检查, 电机轴伸端SKF NU330 C3轴承已失效损坏, 轴承内圈磨损严重。电机轴承内圈弹道无有效的润滑油膜, 电机轴承运行中没有形成有效的润滑油膜, 是电机轴承快速失效的原因。轴承外圈润滑油充足, 而内圈没有润滑脂的附着, 因为轴承滚子上附着的润滑脂传递至轴承内圈, 造成电机轴承内圈润滑脂不足而快速的失效并损坏。按照设计滚子正常运行时, 电机轴承润滑应良好,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轴承滚子打滑引起。
二、轴承打滑的原因分析:
引自SKF轴承综合型录314页;542页。
单列滚子轴承所需的最小负荷:
Frm=Kr (6+4n/nr) (dm/100) 2
Frm最小径向负荷Kr最小负荷系数
n转速nr参考转速dm
dm轴承平均直径
由以上公式可知NU330轴承的最小负荷为:
Frm=Kr (6+4n/nr) (dm/100) 2=0.2 (6+4*1000/2200) [ (150+320) /100]2=8.63k N
6330轴承的最小负荷为:
Frm=Kr (6+4n/nr) (dm/100) 2=0.03 (6+4*1000/4300) [ (150+320) /100]2=4.5k N
因P202电机负载为双支撑离心泵, 连接为单膜片联轴器泵端的径向负荷不能传递至电机, 该电机转子重量约为1000kg, 双轴承支撑, 平均径向载荷约为5k N, 而正常运行时电机转子处于动平衡状态, 电机转子的动负荷较小合计将大大小于NU330轴承的最小负荷8.63k N的最小径向负荷。因为伸端轴承承受的径向负荷较小, 满足不了柱轴承NU330轴承的最小负荷要求, 当滚动体通过轴承的非载荷区 (负荷过小) 时, 由于选用的轴承为C3大间隙轴承游隙较大, 故在离心力作用下滚动体与内圈脱离接触, 失去了使滚动体滚动的推动力而产生打滑;待滚动体进入载荷区后, 滚动体突然获得推动力而使自转速度猛增, 故延续了打滑现象, 又由于润滑脂和空气阻力, 使保持架的转速低于理论转速 (即滚动体只滚动而无滑动的转速) , 这也是产生打滑的原因。打滑时轴承滚柱绕自身轴线陀螺旋转, 保持架与滚柱之间产生以的滚柱自身轴线为旋转轴的有害相对速度, 造成电机运行时滚柱磨保持架, 磨削出铜沫, 进而造成轴承损坏。
三、轴承结构的改造
为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将轴伸端轴承柱轴承NU330改为深沟球轴承6330, 即电机前后轴承均为6330。而改造后, 圆柱磙子轴承在轴承室内外圈为固定安装, 内圈自由轴向移动以释放轴的热膨胀, 而改为6330轴承后, 轴承室的内外油封盖将阻止轴的热膨胀应力的释放, 考虑到轴承在径向因过盈配合能防止轴承径向的旋转及跑套, 而轴向上因为膨胀应力的变化十分缓慢, 在热膨胀的作用下轴承沿轴向的缓慢移动且电机一直处于热稳定状态膨胀变化不大, 轴向移动频率较低又不能导致轴承室的磨损, 从而保证了机泵轴承室的安全运行。
为让轴承在轴承室轴向上能有效的释放轴的热膨胀应力, 在轴伸端轴承内外盖固定轴承外圈的止口均加工掉2mm, 即将轴伸端轴承放开, 以避免转轴的热膨胀应力损伤轴承, 如下图3。
为保证改造后的设设备备安安全全运运行行, , 我我们们联联系了电机的生产厂家, 要求设计人员对改造的方式进行论证和计算, 答复能保证电机安全运行后, 我们按以上方法进行了改造改造后机泵投入生产后该机泵运行良好。
四、改造后的效果验证
通过对对水泵电机轴承的改造, 经过近一年的运行, 电机运行良好, 没有再发生因轴承打滑而引起轴承失效的现象, 解决了水泵电机轴承失效问题。运行效果良好, 改造的效益显著, 相同故障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本文阐述和介绍了我厂P202水泵电机因机泵配套后, 轴系径向载荷过小, 不能满足电机选用轴承的最低载荷要求, 导致轴承滚子打滑不能满足机泵不能长周期安全运行的原因以及改造的办法。
关键词:轴承打滑,最小负荷
参考文献
[1]减少滚动轴承打滑的方法彭拾义冯惠芳《机械制造》1992年10期.
[2]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梁华理化检验2005年41期.
消除故障 篇4
1干扰的产生及危害
在我们现代化的医疗工作环境中, 有大量的各类医疗仪器同时运行, 会存在各种电磁干扰,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医疗仪器供电是采用工频供电系统, 我们人体是处在交变电磁场之中, 这样人体表皮会感应到交变电荷, 在此环境中, 如果对患者进行事物电 (如:心电、脑电, 肌电) 检测时, 因为仪器检测到人体信号是非常微弱的 (仅mV级) , 这时严重的干扰信号就会将仪器检测到的信息淹没, 而无法得出已检测到的正确结果。再有, 我们知道物体磨擦会产生静电, 如果我们的工作地面采用的是不防静电的地板, 遇到环境湿度太低、空气太干燥, 有化纤衣物等磨擦就会产生高达上万伏的静电高压, 这种静电干扰源, 就会对仪器检测结果造成严重后果。还有, 由于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在迅猛发展, 电台发射的电磁波、各种移动电话、蓝牙、计算机网络以及无线接受器等设施使得我们的环境受到电磁辐射, 产生电磁污染。有害的电磁辐射会对仪器监测图像、数据产生干扰, 甚至会损坏电子电路。有些医疗设备如:核磁、高频电刀、大功率理疗仪、电动机在使用时都会形成干扰源, 会对使用中的医疗仪器造成危害。
2抑制及消除方法
各种监测仪器对患者进行测量都是拾取人体微弱的生物电信号, 主要是低频电磁场, 所以首先要选择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就是要远离电磁干扰, 工作区域内不准使用移动电话、无线通讯设备, 要具有预防静电危害的接地措施, 保持工作环境相对湿度在50%左右, 在对患者进行检测时要注意缩小电极连线与人体环路面积, 这样可以减少电场通量降低干扰信号强度, 如果是检测 (肌电、脑电等) 微弱电信号时, 最好是采用在金属屏蔽室进行测量, 也可以采用独立安装可靠地线的方法进行测量。有些仪器在机内设有滤波、抗干扰电路可供选择, 但是选用此方法后, 会衰减掉已被诊断出生物电信号中的一些有效成分, 使波形失真, 影响测量精度。例如, 心电图机有滤波开关键, 当出现交流电磁干扰时打开滤波开关后即可得到光滑的心电图波形, 但是与无干扰、无滤波的图形相比较, 会发现滤波后的波形下移、QRS段时间延长, 得到一个病情加重的结果, 产生不良后果。
3预防措施及方法
消除故障 篇5
关键词:消除变压器盲区故障,继电保护方法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 毫不夸张地说, 变压器的正常运转直接决定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也决定了人民的质量。一旦变压器运营发生故障, 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 保护装置不能及时进行判断和拒动, 那么电流就会损坏变压器, 轻则电网中电流会不稳定, 重则就会引发停电现象, 烧毁整个变压器。现阶段, 我国的变压器普遍都安装了保护装置,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运营方式中, 因为保护装置的局限性, 不能及时发觉变压器内部的故障问题。比如:断路器和互感器之间的故障, 同样会给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带来干扰。针对某些电网中的“盲区”问题, 笔者展开了详细分析。
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 笔者发现系统电压不能满足保护动作的要求是出现盲区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用低压开关位置作为辅助思考的途径, 将变压器外部的接线结构进行了稍许改动, 以此来消除变压器盲区故障问题。
1 变压器保护装置
在上个世纪, 我国就颁布了与继电保护相关的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定, 变压器装置必须安装差动保护和气体保护装置。除此之外, 还需要对外部相间短路现象引发的变压器过流问题, 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 安装上复合序电压闭锁的过流保护。这个保护装置是作为后备保护装置来使用, 与差动保护存在一定的重
合区域, 发生保护动作之后, 就会出现跳闸现象。
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往往由于核心变阻抗的数值太大, 当变压器处于主变低压侧故障时, 处于高压状态一侧的电压变化量会很小, 但是不能正常开启电压闭锁功能。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为了保证保护装置可以灵敏的察觉故障现象, 保证装置保护动作的速度, 通常都会使用采用高压侧和低压侧复合序电压并联开放的方式, 以此来保证发生低压故障现象时, 保护装置动作的灵敏度。与此同时也会使用高压侧或者低压侧中的任何一侧复合序电压动作, 以此来促使系统开放闭锁回路。
对于差动保护装置来说, 其保护范围包括了差动二次电流回路互感器之内的所有元件, 当它的内部发生了故障现象时, 系统会自动进行分析判断。做出瞬时跳闸的动作, 将变高压侧和低压侧之间的断路器断开, 在变压器中, 高压侧和低压侧后备保护是差动保护的母线和后备故障的保护装置。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设置, 就是为了保证变压器内部保护装置的选择性, 当一个保护装置出现了动作延迟或者故障现象时, 还有后备保护装置可以运营。当检修复役或者主变投产时, 为了尽快解决主变故障, 那么按照相关的操作规定, 一定要投上高压侧和低压侧后备保护压板和主变差动保护。
2 主变保护盲区故障产生的原因
2.1 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
变压器在检修过程中, 是处于低压侧断路器断开的环境下, 当高压侧断路器冲击主变闭合之后, 等主变冲击恢复正常状态之后, 再将低压侧断路器闭合, 与此同时还要送出负荷。如果处于冲击主变状态时, 电流互感器和低压侧断路器之间也会发生短路现象, 比如:检修工具遗漏和地刀没有拉开等。在这种情况下, 差动保护将不能正常的运转, 高压侧后备保护得到的高压侧母线电压因为变压器内部的主变阻抗数值太大而不能正常开放;低压侧母线因为所处区域的电压正常, 同样不能通过并联启动回路, 达到开启高压侧过流保护的目标。
2.2 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
在变压器的运行过程中, 一旦电流互感器和低压侧断路器之间存在故障现象, 变压器低压侧保护将会在电流增大和低压侧母线电压降低的环境中, 以较快的反应速度产生跳闸动作, 促使主变低压侧断路器断开。这样就会促使低压侧母线的电压恢复到正常情况下, 但是这个时候, 故障发生点并没有产生隔离动作, 短路电流是通过高压侧母线, 经过了主变再传输到故障发生点。在这个过程中, 虽然高压侧故障电流的数值比较大, 但是高压侧电压会因为其主变阻抗数值太大而不能产生保护动作, 同样会造成保护装置盲区问题。
3 消除盲区的对策
从主变保护的组成结构可以知道产生盲区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主变阻抗数值太大, 导致高压侧复合序电压不能产生保护性动作。
在变压器的两个线圈中, 主变高压后备保护应当增加一个与门电路相连接的线路, 当低压侧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高压侧电流远远超过了规定的数值时, 系统会自动发生跳闸动作。
针对上述问题, 还可以在一个三圈变压器的主变高压后备保护中, 安装一个与门电路相连的电路, 这主要是为了当中压侧断路器和低压侧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时, 与之并联的高压侧电流会远远大于标准数值, 按照相关的规定系统也会做出跳闸反映。
4 结束语
现阶段, 我国的电力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中, 在发电设备中, 变压器是最重要的一个部件, 变压器故障问题也是长期受到国民关注的事情。目前, 我国变压器中普遍都安装了保护装置,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 当变压器处于某种运营环境下, 会产生保护盲区。本文详细论述了消除变压器盲区故障的继电保护方法, 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海东.消除变压器盲区故障的继电保护方法分析[J].科技资讯, 2013, 24 (05) :120+150.
[2]吴宏斌, 何云良.消除变压器盲区故障的继电保护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 01 (03) :125-128.
[3]柏再胜.继电保护技术在变压器故障解决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22 (05) :129-130.
消除电梯层门自闭故障的技术改造 篇6
一、电梯层门运动原理简介
层门自闭装置安装在层门上, 是电梯门系统安全保护装置之一, 作用是使层门保持常闭。层门自闭装置由弹簧及连杆机构组成, 弹簧通过连杆机构对层门施加作用力使层门关闭。正常情况下, 电梯层门处于关闭并自锁状态, 当电梯运行到停靠楼层时, 在电梯轿门的带动下层门开启、关闭。
当电梯出现故障或是处于检修状态, 需要维修人员手动开启层门进入井道时, 维修人员须用专用钥匙开锁并沿开门方向用力才能开启层门, 开门后松手, 层门在自闭装置作用下自动关闭并锁紧, 避免人员从层门坠入井道。
二、存在问题
经调查, 出现层门自闭故障的电梯共有17台, 选择自闭故障发生次数较多的8台电梯进行层门自闭测试, 以掌握更为详细的故障信息。
对电梯的一楼层门 (一楼层门使用频率最高) 进行自闭试验, 即手动开启层门后松手, 观察层门能否自闭, 每台电梯重复10次, 记录不能自闭的次数。结果见表1。
可见, 层门自闭故障平均达到4.6次,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自闭装置作用力不会改变, 层门自闭出现故障说明层门运动阻力增大到作用力不足以克服的程度。由于电梯大部分已运行10余年, 使用过程中货物碰撞导致层门变形、运动机构磨损以及配合精度降低等原因都会使层门运动阻力增大, 这是故障的原因。
三、解决措施
1. 解决方法分析
提出3种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 见表2。
选择自闭故障较频繁的56#梯对方法3进行可行性试验, 在现场对层门系统进行仔细研究, 对技术难点逐一分析、试验, 见表3。
此后, 在56#电梯层门上安装了辅助外力装置, 运行1周, 达到预期效果。随后又选择了运行较为频繁的29#梯安装辅助外力装置以试验其疲劳承受情况, 观察1周, 辅助外力装置运行正常。
经过试验, 认为方法3可行 (如图1) , 决定采用该方法。
2. 实施改造
据试验经验进行通用化改进, 制定了改造方案, 于2009年5月对其余15台电梯进行了加装辅助外力装置的改造。选择辅助外力装置中的弹簧时, 每道层门都用砝码测量所需力的大小, 再选择匹配的弹簧。所改造层门需要施加的辅助外力在19.6~39.2N之间, 只用一种规格的弹簧 (2.0mm×20mm×650mm的碳素钢弹簧) 即可适用于所有层门。
3. 效果
消除故障 篇7
为了提高效益, 作为水泥生产线核心的窑系统就要提高运转率。当前, 国内新型干法工艺生产线有上千条, 但年运转率在90%以上者不到一半, 说明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即使达到90%以上, 也不是没有潜力可挖, 这是因为大部分生产线与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相比 (窑的连续运转最高纪录420天以上) 尚有差距, 即使是无故障运转, 仍有完好状态及带病状态的差距, 这些差距都需要努力去缩小。
严格地说, 设备在完好运转与非完好运转状态下所产生的效益, 会有天壤之别。特别是在当前水泥生产已经微利的形势下, 带病运转有时甚至比不运转还要糟糕, 应该和人一样, 有病就应该及时治疗, 晚治不如早治。但是, 现实中却常常看到为了单纯追求运转率而使设备带病运转。这就是为什么要用完好运转率衡量企业设备管理的理由。
完好运转率的衡量标准是指全系统设备的性能充分发挥时的运转率, 而不应有带病运转的表征。有的企业会津津乐道于他们的窑系统设备年运转率已经达到95%以上, 取得此成绩是如何不易, 似乎已经完美无缺了。但如果用完好运转率去要求, 就不能令人满意, 而需要继续努力。
限于篇幅, 本文着重交流提高运转率的体会, 将完好运转率的目标留待以后去讨论。
2 生产故障的类型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 北京100123;收稿日期:2011-09-07;编辑:沈颖
2.1 工艺故障
这类故障来自两方面:
(1) 由于工艺异常现象, 轻则减料处理、带病运转, 重则止料停窑。这类故障的消除, 应该从原燃料的合理稳定及操作员的正确操作着手解决。
(2) 窑衬运转周期的限定, 一旦损坏就要更换。这类故障可通过管理与操作延长其寿命和有计划地周期更换予以解决。
2.2 设备故障
与窑衬使用周期一样, 任何设备, 包括机械、电气及仪表各类设备, 都有使用寿命。如何避免设备故障:一是选择高性价比装备并加强维护, 延长其使用寿命;二是有计划地维修, 既不要造成意外故障, 也不要盲目地大拆大装。
2.3 两类故障同时发生
3 发生故障的原因
3.1 基本建设不遵循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特点与要求
建设者为节省资金, 砍掉了不该省去的使原燃料均质稳定的投资, 购置性价比低的设备;为了加快进度, 降低了施工质量, 甚至某些工程未完工就投产。
(1) 非均质稳定的原燃料是导致工艺故障的根本原因
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管理人员都能意识到的, 这方面的投资常常被砍掉, 成为节省基建投资或降低生产成本的落脚之处。这一点甚至也未引起专业人士的关注。此内容牵涉范围较宽, 留待以后专题论述。
(2) 低性价比装备导致设备故障先天不足
这一点不少人都有共识, 但选择高性价比装备的途径与方法并不明晰。性价比的质量标准相对复杂, 在基本质量标准满足后, 仍有质量优劣与其售价高低的比较, 就好比虽然同是珍珠, 但其质量差距也较大, 只有通过性价比的经济效益计算, 才能得出结论:既要避免低价但性能更低的片面, 也要避免盲目追求高质量而得不偿失的极端。
之所以强调高性价比的概念, 是因为传统订货的指导思想常常是以装备的价格比较代替质量比较。因为价格比较——简单明了, 质量比较——标准复杂, 造成性价比指标无法落实, 常常只好以价格是否便宜而取舍设备制造商, 其结果是只能订到质量较差的装备, 直接影响设备的完好运转率。节省了订货资金, 生产成本却成倍地增加了。
比较装备的性价比是三项内容之和:采购该装备的价格与费用A;该装备运行时单位产品以能耗为主的消耗B;每年对该装备的维护费用及维修时所影响的生产效益C。这正是衡量装备质量对企业效益影响的全部内容。
以主机回转窑为例, 国内现在两三年内不出故障的窑并不多见, 这是只追求造价低廉, 导致质量降低的结果;再以空压机为例, 价高的螺杆式空压机代替老式往复式空压机, 尽管价格升高了, 但由于不需要专门的空压机站及岗位设置, 运转成本显著降低。这样的对比例子, 在水泥生产线中比比皆是。
3.2 生产中不注重设备的维护
一方面没有建立对现代化设备的维护制度, 难以调动员工维护设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缺乏具备维护设备能力的员工。
众所周知, 为了维护设备运转, 必须要有人定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 就如同人要保持健康就要定期体检一样。所以, 目前管理者都是以考查员工是否去现场为内容而制定制度, 比如在现场设备旁悬挂“指针板”让检查者拨动, 或到设备旁的休息间签字, 或安排干部值班检查劳动纪律等等。员工为了应对这种检查, 他们可以只拨针、只签字, 也可以不违反劳动纪律, 却不检查设备。这是将管理内容变成管理目标后, 管理工作变成形而上学的典型案例。为什么员工缺乏检查设备的自觉性呢?原因很简单:一是没有激发他们自觉检查设备隐患的机制, 即考核制度是“大锅饭”;二是他们不具备检查设备隐患的能力, 即缺乏有针对性的实效培训。为什么管理人员不能通过检查设备状态检查人呢?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大多数管理人员也不会检查设备, 二是会检查设备的管理人员又没有权利考核。所以企业中出现人员相互应付、设备故障频出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设备维护中, 缺乏润滑的专业管理和先进的润滑理念, 未将润滑列为设备维护的首要工作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大多数的情况是安排事情不多的巡检工润滑。这种润滑机制无法保证润滑质量, 某个班次没有对某个设备润滑并不会显现, 甚至出现长期无人润滑的润滑点, 却很难找到责任人。再加之企业很少进行润滑知识的培训, 很多员工认为加油就是润滑, 有时润滑工作不仅不是在改善, 反而是在恶化设备的运行状态。
3.3 员工培训没有标准, 更谈不上他们的素质能达到标准
在中控操作员中, 能正确处理故障者寥寥无几, 能预测故障而主动采取措施者亦为数不多, 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不应有故障的却比比皆是。
在巡检人员中,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巡检, 不知道他们与原有岗位工的职责区别是什么, 不知道如何通过维护防止设备故障, 甚至不知道设备运行参数的合理标准是什么?
解决上述员工素质提高的问题, 应当首先从提高管理者素质着手。
4 避免意外故障发生的途径
4.1 纠正习惯而不合理的管理理念是避免故障发生的关键
这些理念是:
(1) 只要有窑、磨就能生产水泥, 无需均质稳定;
(2) 只要运转就比不运转效益高;
(3) 只要有高产量就能降低消耗, 就能赢利;
(4) 只有便宜的设备, 才能订购;
(5) 只要有人在岗位上, 就是有人在巡检维护设备;
(6) 只要维修工的技艺高超, 设备的运转率就能高;
(7) 只要熟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 就是人才。
4.2 采购工作以购置高性价比的设备为最高目标
这是不容易实现的目标, 但也是最合理的采购方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可以委托招标公司采取公开的招标方式, 或聘请有信誉的专家咨询, 可以有目标地到使用用户去实地考察, 甚至直接选择国际名牌厂家的产品。这样做的第一笔费用肯定会高, 但最后的运行效益更要高。
实现这个目标的难度在于, 直接而快捷地获得高性价比产品的途径并不畅通。尽管国家对大多数产品都有相应的国标或部颁标准, 尽管每个设备制造厂家都可以信誓旦旦地做质量保证, 但按照这些通用标准采购, 充其量也就不至于鱼目混珠而已, 要想获得高品相的珍珠, 并且根据珍珠的品相付款, 就不那么容易了。目前产品广告的宣传内容中有教用户判断本产品是否高性价比的方法, 可以参考。
应该说, 采购高性价比装备的做法, 与选择价格最低装备的做法相比, 是不同建厂理念、不同办厂思想的反映, 最后导致的也是不同的经济效益与结果。国内不少企业为了以相同投资获取更大规模、更多建厂, 以更大规模地扩张生产能力, 追求企业集团产能最大化, 常选择低价采购原则;而国内的外资企业购置装备以形成同样产量时的最低消耗水平为目的, 从长远看, 企业发展更健康, 取得的效益更佳。
4.3 实现水泥设备高水平维护
要使设备在高水平上运行, 离不开如下三大条件:
(1) 先进精干的设备维护组织结构
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设备维护队伍。这个队伍由两部分组成:
要有一支技术过得硬的巡检队伍及科学的巡检制度, 这支队伍不仅能尽早发现设备异常状态的最初症状 (即发生事故前的隐患) , 而且要有及早排除这种隐患的能力。
要有一支作风严谨认真的润滑队伍及一项科学的润滑制度, 不仅能严格按照润滑制度进行设备润滑, 而且具备先进的润滑理念, 能通过润滑油的分析发现设备的早期磨损信息。
(2) 技术精湛的维护员工
维护与润滑队伍并不需要很大, 但是要由技术素质较高的人组成。也就是说, 提高设备维护水平是靠人“精”而不是靠人“多”。
首先应该有这样的共识——建立合格设备维护队伍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建立设备维修队伍。过去的水泥企业都有一批技术精良的维修人员, 至今还有很多企业总是在讨论, 这批力量究竟是按车间分散管理好, 还是由公司集中管理好?实际上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设备运行可靠性的提高, 企业将逐渐不需要建立“大而全”的维修队伍。完全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专业维修队伍进行设备检修, 这是企业员工队伍精干的必然趋势。但是设备的维护工作却不可能分包出去, 如果将企业现有维修力量转移到以维护为主, 使维护水平大大提高, 就可以极大地减少设备维修的工作量。
(3) 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是事关企业效益的大课题, 在现代水泥企业中继续延用过去的管理制度, 已经极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该制度应该有需要落实的三大方面内容:科学地改善劳动组织, 开展有充实内容的培训及实施严谨易行的考核制度。三大措施结合实施后, 设备维护人员的素质才会越来越高, 设备的维护状态也才会越来越好。
在执行三大制度之后, 可以压缩现有人员, 但应实行保持工资总额不动的政策, 以鼓励并吸引高素质的设备维护的员工, 加入并稳定在企业中。只有这样, 设备维护队伍的整体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才能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为实现高的设备完好运转率创造条件。
4.4 认真培训操作人员及巡检人员
(1) 有明确的标准, 有科学的途径
国内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虽然已经发展二十余年, 但对巡检工的培训仍然习惯按照原有岗位工的办法, 受培训者由老岗位工传带数月即可。这样培训的巡检工并不具备发现隐患及处理隐患的基本能力。
为了掌握发现隐患的方法, 首先要熟练地背会生产线每一台设备巡检点的位置与数量, 以及这些点的检查内容及标准、使用仪表检查的方法, 并用数字表达这些隐患。然后将这些熟记的内容结合到实际的现场设备上, 具体落实检查的方法及程序。需要强调的是, 工艺、机械、电气、仪表各专业设备的基本知识都要求受训人掌握, 各专业的工程师、技师要分别授课及示范。授课内容只要求讲解不正常的症状及识别方法, 没必要传授过多的理论知识, 更没必要讲解与本生产线无关的知识, 因此授课人一定要是来自生产企业、实践经验较丰富的工程师。实践已经验证, 经过一个月的课堂授课及现场示范, 具备高中及技校学历的年轻人都能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具备排除隐患能力的员工, 首先要熟练地掌握排除隐患的相关规程, 包括机械的八大规范及润滑规程, 电气的五大规程, 仪表的三大规程及工艺的六大规程[1], 每一规程都要经现场反复演练。执行任何规程都要有基本技能作为支撑, 电焊、电工、钳工、起重等技能都可以分批脱产到附近的职业学校学习。实践证明, 经过一个月的脱产培训即可掌握上述某项技能, 并通过考核获得相应的证书。
目前还很少有已经完成上述全套培训内容的企业, 因此, 很需要企业内的技术人员在理解基础上, 发挥自己特长,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实战培训。从这个角度讲, 企业拥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前提与关键, 即能充分理解并掌握新型干法生产特点的人, 是胜任该工作的主导, 企业首先需要提高他们的素质, 然后结合上述内容有针对性地培训员工, 并根据培训效果落实鼓励政策, 才可能实现总目标。
(2) 有激励性的制度, 有严谨的考核
任何合理的劳动组织都要依靠一种正确的激励方法去管理, 使员工不仅有迫切提高素质的愿望, 而且有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 使员工感觉到自己不是被迫学习, 也不是被迫工作。这种激励办法的原则就是看技能定待遇, 看业绩付报酬。
总之, 避免生产故障发生是每个企业的良好愿望及追求目标, 它是企业管理水平及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的反映。然而, 所有这些不可能通过一次会议、一篇文章的讨论就能提高, 建立一套适合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管理的理念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需要企业领导带领员工百折不挠、共同努力, 才能把新型干法生产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消除故障 篇8
配网10k V线路发生故障后, 将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对广大居民的正常生活, 但近年来, 配电网10k V线路发生的故障一直居高不下, 在所属故障中, 有配电网设备引起的故障、用户设备引起的故障、外力破坏引起的故障, 雷雨、大风引起的故障, 鸟害和树木碰线引起的故障等。以某地区电网为例, 在2013年, 110k V站出线10k V线路故障1240次, 故障类型分别为设备故障343次, 用户设备引起216次, 原因不明215次, 外力破坏168次, 雷雨、大风引起162次, 鸟害55次, 其它原因43次, 树木碰线37次, 其原因分类图如下图一。
另外, 35k V站出线10k V线路故障1336次, 故障类型分别为雷雨、大风引起89次, 外力破坏引起201次, 设备故障引起286次, 用户设备引起105次, 其它原因引起13次, 其原因分类图如下图二。
2 配网10k V线路故障原因分析
2.1 季节性故障
在季节性故障中, 由于设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遇有雷雨、大风天气, 线路故障明显增多。雷雨季节雷电较频繁, 线路易受雷击, 造成绝缘闪络、断线、避雷器炸裂、变台烧毁、引线断线等故障。暴露问题为:一是部分新入网绝缘子未进行耐压试验, 发生故障后的同批次老旧绝缘子未及时更换;二是避雷器性能下降起不到防护作用, 一些淘汰型号或耐压能力不合格的避雷器仍存在;三是台区接地装置年久失修, 地下连接部位锈蚀, 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 泄流能力低, 雷电流不能快速流入大地, 残压高。
2.2 外力破坏故障
由于10k V线路面向用户, 线路通道较复杂, 跨越各类线路、道路、建筑物、构筑物、堆积物等较多, 引发线路故障。其具体原因为:一是撞杆、碰线。由于大部分线路沿公路边架设, 引起的车辆撞到电杆, 造成倒杆、断杆故障发生, 和施工机械、物料超高超长碰触带电部位造成断线, 以及逐步被扩大的建筑物延伸包围引发碰线故障。二是电缆被挖。由于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基建、市政施工频繁, 引发线路故障。三是异物短路。由于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 在线路下方燃放爆竹, 产生浓烟浓雾, 加上空气瞬时被高温电离, 发生线路故障, 以及周边农田用的塑料薄膜等物体造成线路故障。四是盗窃破坏。由于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盗窃破坏电力设施, 引发线路故障。其暴露问题为:一是未定期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二是防范措施遗漏, 未在电杆、电缆上面设警示标志与防护措施;三是对通道内的易漂浮物、私拉乱接未彻底清理;四是破坏电力设施打击力度不够。
2.3 设备故障
在设备故障中, 一是干线所带分支线路较多, 分支线路运行状况较复杂, 往往引发故障。二是跌落故障;跌落是使电路断开, 切除故障线路或故障设备, 由于部分线路跌落用铝线勾挂, 失去了跌落的功能, 发生越级跳闸, 使得线路故障率和配变故障率居高不下。三是导线绑扎、连接不牢造成故障;由于导线与绝缘子、导线与设备连接不牢, 接触不良, 长期运行受热胀冷缩、导线摆动摩擦、闪络烧蚀等因素, 造成绑线脱落至杆塔横担上造成线路故障。其暴露问题为:一是分支断路器极少具备保护功能, 分支线路故障由上级主断路器跳闸, 扩大了停电范围;二是各单位对跌落管理较松散;三是施工验收管理不严, 运行年久的线路绑线未定期检查固定。
2.4 用户设备引起故障
用户设备引起故障较多。由于用户产权电力设施普遍存在技术标准低、无人管理、防护措施不完善和缺乏维护等问题。其暴露问题为:一是用户设备管理松散, 技术标准偏低;二是因缺乏维护, 内部故障时, 分界点的开关未跳闸或高压保险未熔断, 造成越级跳闸。三是部分农灌用户利用线路停电机会, 直接将变压器等设备拆除, 而留下高压T接线, 悬挂在空中, 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5 鸟害、小动物故障
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鸟害、小动物故障逐年增加。鸟类活动频繁, 杆塔上鸟窝较多, 特别是耐张杆上的鸟窝遇雷雨天气极易发生线路故障。其暴露问题为:一是杆塔上的鸟窝未及时拆除;二是防鸟措施不到位, 如:耐张杆塔引流线未改为绝缘导线。
2.6 树木碰线故障
一遇刮风下雨, 导线对树木放电或树枝断落后搭在导线上, 风雨较大时, 甚至会发生整棵树倒在线路上, 压迫或压断导线, 引发线路故障。其暴露问题为:未及时砍剪通道内树木。
3 配网10k V线路故障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3.1 防止季节性故障
一是针对大风引起故障, 在风季来临前, 及时检查大档距线路弛度及风偏, 采取加长横担和插杆措施, 以防止混线发生相间短路和缩小杆塔水平档距。二是雷雨季节来临前, 结合专业化检修, 认真检查各台区避雷装置, 及时校验和更换不符合运行要求的避雷器, 雷害严重的线路更换柱式绝缘子, 提高其耐雷水平, 并全面测试台区接地电阻。
3.2 防外力破坏
一是定期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 每年每个县公司至少2次;二是为防止车辆碰撞电杆及线路, 在电杆及跨越路段导线上做反光贴, 在易碰撞电杆上绑废水泥杆;三是健全线路杆塔、埋地电缆警告牌、标志牌等;四是及时清理整顿防护区内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树木, 针对违章建筑进行解释、劝阻、下发隐患通知书, 并上报政府安全部门备案, 以明确责任;五是与城建、规划部门加强联系, 配合做好安全生产中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 不留电力事故隐患。
3.3 设备故障
一是对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上的绝缘子、避雷器等设备, 定期进行试验、检查, 及时处理设备缺陷, 提高运行水平。二是加大跌落用铝线勾挂排查力度, 对其及时进行全面整改。三是变台高压引线、耐张杆引线全部更换为绝缘导线, 将原来利用导线本身做成线鼻连接更换为线鼻或线夹连接;加强夜间巡视和红外诊断, 发现有发热及时处理。四是各单位借鉴应县公司池培江发明的“人工仿生鸟窝法”, 防止鸟类在杆塔上反复搭窝;五是在故障频发的支线加装10k V短路故障指示器, 有效缩短故障查找时间。
3.4 防止用户设备故障
加强用户设备管理工作。一是对重大设备缺陷要及时下发通知书, 阐述设备故障对自身带来的危害, 改善用户电力设备的运行水平, 并报送政府安全部门;二是农灌变台接入与拆卸时均按要求办理工作票。
3.5 防止过负荷
一是做好新建线路规化, 确保满足各负荷点用电要求。二是结合春节保电工作, 彻底完成配变过负荷测试, 重载配变循环轮换, 线路、台区负荷调整、增容等。
参考文献
[1]王广渊.城区10kV线路故障分析及降低措施[J].中国电业 (技术版) , 2013 (11) .
[2]余恒祥, 郑辉, 李永珍.影响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 2012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