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绿色的教育质量

2024-10-29

追求绿色的教育质量(精选6篇)

追求绿色的教育质量 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在社会层面的第二个价值取向为“平等”。平等是个令人向往的概念, 是人的最基本权利, 正如马克思指出:“一切人, 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 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 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平等教育是受教育者享有相等待遇, 即接受教育的权利相同, 享受教育的待遇公平和资源均等。平等教育价值观就是教育公平和均等的价值观, 包括教育过程等同、教育结果公正和教育资源无差别。只有基于平等教育价值观, 才能不断振兴教育, 才有真正的教育质量。

在平等教育价值观指导下, 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平等已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但当前, 教育平等仍是教育改革不能回避, 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深圳要拓新教育局面, 就必须基于平等教育价值观下, 追求教育质量。如何做到?现就如下几点进行一些探讨。

一、全体发展

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家对基础教育一直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而事实上, 学校在执行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 上级要定期检测学校的教学质量, 谁愿意落后?对差生也就只有另眼相看了。极个别学校为应付检测甚至采取考试前劝退差生的违法措施。对这个问题, 我们不妨看一下别国的情况。2012年底, 我有幸参加了我区组织的校长海外培训, 对美国的教育进行了两个月浸润式的考察学习。通过考察, 我认为在基础教育上, 中美两国各有千秋, 但在平等教育上, 美国确实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美国的学校, 在联邦与州都有将学校的考试成绩排名的压力下, 各学校并没有埋怨差生, 没有把压力转到孩子身上, 总是通过各种补习, 想方设法辅导差生提高成绩。美国联邦政府在2004年还专门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我们参观的加州布莱克福德小学, 学校针对极少数学习困难生每门课都实行个別辅导, 都是利用正课进行, 哪怕只有四个学生。

我国近些年推行的“全纳教育”课题研究, 对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成效显著。全纳教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首次提出。这个概念最初是对残疾孩子提出的, 让我们不要放弃每一个残疾的孩子, 后扩展到对所有孩子的受教育权的保护, 体现了全世界对所有学生的尊重。习近平总书记已明确提出, 要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 这就是“全纳教育”。也就是说, 我们正进行的教育就是全纳理念的教育。各学校务必大力践行全纳教育, 以“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为目标, 教育、引导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为使全体学生发展, 就要面向全体学生, 尽心施教。一是要关爱全覆盖。全覆盖的关键是对差生的态度, 对于曾经称呼的“差生”、“学习困难生”, 现也称为“待发展的学生”, 很多学校都总结出“转差”的好办法。如对差生的表扬用高音喇叭, 需要批评差生则善待“迟开的花朵”, 用欣赏其优点来激励其改正缺点, 并且引导全班学生认识: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只不过是学习上暂时的落后, 相信他们也会成长为怒放的鲜花。在“转差”中, 对老师的要求则是:态度不变, 奇迹要现;态度改变, 方法无限;积小优成大优, 积小变成大变。关爱全覆盖重在“爱”, 爱能融化一切。老师只要真正做到爱每一个学生, 包括差生, 才能做好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工作。

二是要过程全参与。过程全参与是全体发展的必要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全程参与教与学, 不得以任何借口分类学生, 要使每个学生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在这方面, 深圳已有不少作为。如就近入学, 积分入学, 电脑分班, 平台配置, 校长与教师的流动机制, 绩效工资改革等, 但按平等教育价值观的要求, 我们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 公办学校之间规模、师资、生源, 以及质量的差异, 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差别, 个别重点学校还存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招生的特权等。

三是要检测无遗漏。无论是上级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还是学校检查学生成绩好坏, 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要在全体学生的学习中总结经验, 寻找问题, 看准方向。为了使学生之间的成绩相差不大,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要采取激励和帮扶措施。如开展各种比、赶、超活动, 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劲头;开展专门的集中辅导和个别指导, 促使差生迎头赶上, 尽快跟上同学们的学习节奏。这方面各学校都有很多潜力可挖, 但学校和老师一定要注意按平等教育价值观的要求, 均等学生的待遇, 尽量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

二、全面发展

要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这是硬性的规定。为落实教育方针, 深圳提出了“八大素养”。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上, 各校都有自己的经验。在这里, 有一个怎样看待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学生在学校就是学习知识的, 学习素养自然是核心。基础教育就是打基础, 就是让学生在知识海洋的遨游中, 获取知识, 提高智力, 增强能力, 锻炼身心, 健康成长。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 掌握方向, 看准目标, 协调用力, 开发潜能。也就是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 不能只注重表面的使学生全面发展, 更要从心灵的角度, 从人生价值观的范畴, 去衡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 按平等教育价值观的理念, 有两个方面我们还须注意。第一个是要着眼可持续。就是要求培养学生发展的愿望、兴趣和能力。学校引导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理想, 建立发展的兴趣, 形成发展的能力, 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当前的成绩, 使学生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 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 就成为教育教学中常提常新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研讨, 认真实施, 着眼点盯准可持续发展。

第二个是要着手打基础。深圳针对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细分为品德素养、身心素养、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国际素养、审美素养、信息素养及生活素养共八个方面, 这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也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框架, 更是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光有标准是不够的, 学校必须根据这些条件, 拟定出切实有效的培养办法, 付诸实际行动。还必须清楚, 这是发展的基础, 中小学是人生步入社会、接受教育的打基础的时期, 如果基础稍有不好或不牢, 就必然使今后的发展受到影响。现有些学校为使学生有充足的睡眠, 已执行推迟上课时间, 为学生身心发育做出了一个好举措。很多学校为防止学生偏科和厌课, 千方百计让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还必须继续努力, 一定要呕心沥血地把每一棵“小苗”扶正, 按八大素养的要求培养, 助其成材。

三、个性发展

要张扬学生个性, 促使特长发展。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也必须满足每个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如何在学生齐步走中满足一些学生的特殊需求, 如何培养“天才生”和各类尖子生, 这仍是在平等教育价值观下的质量追求。这看似不平等, 其实这是因人而异的高层次的平等。正如吃饭, 大家平均分配食物, 但有的人就是吃不饱, 难道不让他吃饱?所以, 你只有给极少数吃不饱的多一点食物, 对这群人来说才算平等。

为了凸显学生的个性, 学校应该从两方面努力。其一, 尽可能地创造培养特长生的条件。首先要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丰富课程。我们现在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最好选择。如有的学校从台湾元智科技大学购买课程;有的与深圳企业家、书法家协会等联合, 聘请他们的高级教练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的合作课程;还有各学校独立开发的课程。这说明, 丰富的课程不仅包括教学大纲内的知识, 还要有大纲外的知识;不仅包括举办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兴趣班和专长队, 还包括组织一些能提高学生素养的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其次, 要不断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主要是评价的多元性。要通过评价, 能起到激励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同时, 彰显其特长的作用。

其二, 对“天才”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应有特殊的待遇, 借以帮助他们发展。我们确实这样做了, 但只要我们放眼一下海外, 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就大了。美国对两头的学生是这样教育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 让“天才”生“吃饱”, 让学困生不掉队。美国的每个基层社区的高中, 每周都要安排一个上午, 将小学和初中的“天才”儿童集中在一起培训, 帮助和指导他们发掘潜能, 向前奋进。对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由所在学校为其开设特殊课程, 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补习, 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对身体有学习障碍的儿童, 各地都有特殊教育学校, 由政府出资对他们进行特殊教育。对极少数有学习障碍, 但又不符合到特殊学校学习条件的孩子, 国家每年直接拨款约每生十万, 专门让其所在的学校照顾好这个孩子。

现在, 福田区对这方面的情况已引起了重视, 正在进行调查研究。相信我们会不断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的生源。

追求绿色的教育质量 篇2

文xx包装晓阳

2009年,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一年,无论是刚刚过去的共和国60华诞,还是即将到来的xx集团成立15周年的纪念日,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将是一个承载着辉煌历程和憧憬未来的重要年份。回眸集团15年的艰辛历程,晏文胜董事长曾经说过的话再次响彻在耳:“十余年的创业历程,我们一起哭过,也一起笑过,但是xx人始终用坚定不移的意志品格,凭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这一番话,说得是那么真挚。一路走来,蓦然回首,仿佛15年发展路程清晰在目……

热心融坚冰,不信敲不开市场大门

xx包装从产品单

一、客户单一,到现在拥有娃哈哈、蒙牛、统一、旺旺、伊利等众多知名品牌客户。这中间,我们走过了多少艰难的历程……

在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有时还遇到客户的冷遇,但是销售人员最终还是用xx人的真诚和实力打动了客户,取得了客户的信赖,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开发市场中,往往要花费心智和耐力。开发“统一集团”(合肥企业)就费了一番周折。开拓统一业务的是销售经理魏云峰。两年前,为了打通与统一集团合作的业务渠道,销售公司魏云峰经理可遇到了不少困难,也吃了不少苦头。当时的统一集团纸箱的供应,在合肥区域就有稳定的供应商,纸箱采购供应根本不成问题,对xx包装自然不屑一顾,他们不了解,也不想了解xx包装。刚开始保安根本就不让魏经理他们进入大门,这使得他们无法和客户直面对面交流。只有不断通过手机和负责采购的人员沟通交流,但对方传来的是:“对不起,我很忙,现在没时间。”“我们不需要,不要再打电话了!到后来干脆就直接将电话挂掉。就连保安都好心劝说,你干脆还是回去吧!面对这样情况,魏经理没有放弃,他想通过工人上班,混进厂区,但是还是被保安认出来,给撵出来了。看来是彻底没希望了。但是魏经理就是一股犟脾气,不把统一业务拿下,就绝不罢休,不把统一业务搞定,就没想过要回去。在统一公司大门口,他每天8点钟准时出现,晚上6点钟准时下班。外人还以为大门又新来一名保安。魏经理守在门口,渴了喝点矿泉水,饿了吃点盒饭或方便面,几个礼拜下来,人变黑了,也瘦了一圈。或许,是老魏的执着,决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了保安,答应将魏经理早就精心准备好的资料,交给采购供应部,等待回复。真可谓“热心融坚冰”,我们终于以不放弃的精神敲开了通向统一集团的大门。

2008,风雨中我们走得艰辛而坚强

2008年是灾难深重的一年。

年初,中国南方遭遇了5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大雪已经整整下了一个多礼拜,仍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导致交通瘫痪,产品无法送达。厂区的部分设施在大雪的积压下,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如果大雪还不停止,生产车间的厂房也十分危险,情况十分危急。当时公司董事长薛文强出差在外,因道路封闭,无法及时赶回公司……全体员工不等不靠,在薛总的“空中”指挥下,在全体管理人员的紧密团结和动员下,我们全力投入到抗雪救灾的战斗中去,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八九月间,特大暴雨,再次考验了我们。由于厂区地势较低,暴雨形成了内涝,厂区内外道路早已被大水淹没,水位一直猛涨,眼看原纸仓库、生产车间很快就要被大水淹没,一场抗洪救灾的战斗又打响了。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薛总卷起裤腿,抡起铁锹,带领大家一起装沙袋、堵洪水,大家昼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战胜了洪水,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保证客户的正常纸箱供应需求。

就是这样一个团队,就是这样一群人,风雨中,同舟共济;灾难面前,迎战困难。大家一起手拉手、肩并肩,谱写的是一曲催人奋进的乐章,筑起的是一座不倒的长城!

金秋十月,走进xx包装的公司大院,一阵阵扑鼻的丹桂清香迎风吹来,沁人心脾。在公司办公大楼的草坪上,9棵桂花树正在竞相绽放,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这9棵象征着思念的“思乡树”,是一年前9名自四川籍的员工亲手栽下的。自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除了积极向灾区捐款献爱心,还接收了9名来自灾区的新员工,安置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异地他乡,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xx大家庭的温暖。这更是xx人始终不忘社会责任,回馈社会的真实写照!

11年后的今天

xx人正在更大的平台上实现质的飞跃

11年前,xx前进的队列中,加入了一名新成员———xx包装。从此,在巢湖这方热土上,xx人在薛总的带领下,风雨兼程,开始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实现了xx人打造华东一流包装企业的追求与梦想。xx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属于自己、更属于xx人的辉煌;11年的艰辛发展路,xx人曾经流过的汗水和泪水,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此刻都化成我们内心深处的最响音:我们要实现更大的梦想。

企业不发展,等于坐以待毙,但是盲目不切实际的扩张发展,那早晚也要被竞争对手击倒,被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无情地淘汰。这样的忧患意识,无时不在警示着我们,企业在做大的同时,更要做强,更要使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做得更长、做得更久。

11年间,xx包装的发展,实现了三级跳。从西圣工业园的区区小厂到民营经济园的二次创业,再到xx润邦绿色包装工业园的兴建。一次次发展,一次次跳跃,证明了xx最棒,xx最优。

xx是个大家庭,我们共同拥有一个温暖的家;xx更是一个优秀的团队,团队的力量来源于每一位成员。xx还是个大舞台,我们有很多的“节目”要精彩上演:

我们将以纸制品包装为基础,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增加产品种类,开发高端彩印包装、蜂窝包装、瓦楞蜂窝复合包装、纸浆模塑等新产品,与现有瓦楞纸板、纸箱产品组合成综合性、系列化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包装解决方案,满足不同领域企业的包装需求。

我们将以实现包装业务结构的优化组合为目标,以瓦楞纸箱和纸板、彩印包装、蜂窝包装、纸浆模塑为主导产品,以产品包装开发一体化为手段,形成综合性的纸包装产业化格局。

我们将致力于将xx润邦绿色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成环保型、科技型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为巢湖的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这11年的历程,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未来的美好图画,还等待着我们去描绘。我们将踌躇满志地踏上新征程。

实现百年xx梦想,让我们一起努力

xx是峰,吸引了众多的攀峰高手,为之奋斗,无怨无悔;xx是个大舞台,群英荟萃,为有志之士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xx更是条宽广的大路,他引领着xx人通向幸福美好的明天!早在很多年前,晏总就提出了打造“百年xx”的梦想,这是一个怎样的远大理想和目标,怎样的鸿鹄之志啊!开弓没有回头剑,踏上征程,就没有回头路!

在xx包装,有三面旗帜高高飘扬在xx上空,一面是五星红旗,一面xx旗帜,还有一面是xx包装的旗帜,每个清晨冉冉升起,又徐徐降落在每个日落。xx包装十几年如一日,就是这样度过的,xx人平凡,但很坚强、执着;xx人以一种严谨扎实的精神践行着“精于此道,以此为生”的理念!xx还有一位自喻为“血液里流淌着包装情结”的人,他就是xx包装的掌舵人薛总。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他,把xx包装一步步带入了一个绿色包装、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xx在前进,绿色包装的梦想之树已经发芽,不久她将枝繁叶茂……

实现百年xx梦想,我们的脚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篇3

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时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的繁重任务,必须在保障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上下大工夫。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能力建设,使更多的孩子能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继续扩大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地区定向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学生比例,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公平的上升通道和向上的希望。把提升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基础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聚焦重点、区分层次,引导支持一批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使其能够在国际上一争高下。

主 持 人:本刊记者 刘 波

本期嘉宾: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校长 薛志芳

周口市文昌小学校长 李纪龙

郑州市郑东新区康平小学校长 付海英

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校长 张越峰

新密市平陌镇初级中学校长 王志明

公众需求指向教育公平和质量

主持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既要保障教育公平又要提升教育质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您如何理解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这两个话题?

薛志芳:我觉得教育公平指向的是大众,其内涵为接受教育的权利、机会、资源等方面的公平。对于我们基层学校来说,更多的应该是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机会均等。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不同的区域会有所差异,但我们要努力地去消除这些差异,不能再人为地把学校和受教育者分成三六九等。而教育质量,我认为不能仅仅局限于分数,要努力做到既不窄化又不虚化。我们可以拓展一下可量化、可量测的质量指标,如运动与健康、活动与体验等,以这些可量化、可量测的指标来宏观调控和深层带动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的重新发现和深度研究,以及对这个问题在实践和操作层面上的实践和探索。

李纪龙: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公平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认为教育公平不仅是体现社会文明、民主法治的一个指标,而且有助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教育公平首先要体现在办学条件、教学设备、师资队伍、教育质量和测评手段上。目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多数农村学校硬件建设还算可以,但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与城市学校差别较大,这主要是偏远乡村留不住教师,尤其留不住好教师所致。对于教育质量,人们曾一度把分数看成是唯一标准,导致“重智轻德”“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我认为提高教育质量,应该重在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智商情商、身体素质、审美水平和实践能力,而不是单一地提高分数。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把孩子培养成木头,而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一个自食其力、幸福快乐的人。

付海英:我认为的教育公平具体到学校层面,就是相对就近入学,让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正常入学,这样保证了适龄儿童就学的公平。学校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置分班,有条件的话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位资源调控,尽可能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作用,使每一名孩子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学校办学效益的最好体现。要想提高教育质量,我觉得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才是有质量的教育。有质量的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判断教育质量好不好,关键有四条。一是塑造健全人格,发展智商,培养情商;学习成绩好,还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尊重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适度、适量加以教育,不能揠苗助长。三是拓展个性空间,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秉性,搭建多姿多彩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由发展。四是符合社会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相辅相成

主持人:在现实中,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有时会出现“错位”,比如过分追求“形式”上的教育公平而失去了教育质量,再比如“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侵蚀了教育公平,凡此种种,您认为该如何保证两者的一致性?

薛志芳: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两者之间没有冲突。要保持两者的一致性,我认为一是要落实好政府和学校各自的职责和权利,二是可尝试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教育公平的责任和使命更多的是落在国家层面、政府职责上,这是一个更大范围和更大范畴之内的话题。因为政府有政策、监管、追责等资源和力量可以调动和整合。而“教育质量”更多的是指向基层学校,是基层学校要把学校办好,要做好教育的问题。这个职责和权利一定要分开、一定要分清。说白了,就是“管、办、评”分离,政府管公平,教育家管质量,独立的第三方管评估。

张越峰:教育公平的较高需求是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实际上就是教育质量的公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质量上下工夫。单从这一点来看,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相辅相成,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国家层面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就是实现教育公平、缩小校际差距、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很好做法。就学校来讲,要实现教育公平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一致性,首先是营造公平竞争、资源合理配置的教育环境;其次就是要深挖内潜,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优质资源,尊重个体差异,树立全面成才观,不断提升现有的教学质量。

王志明:保障教育公平是在教育发展失衡的背景下提出的,校际间、城乡间不均衡的类别是不同的,应抓住拐点,分类突破,合理配置,这才是实现公平的关键。近几年,各级政府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有了很大改善: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公寓楼等,教室里安装了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施,网络也已进入了校园、进入了课堂。这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这些改善形式上也在朝着公平方向发展,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农村学校交通不便,难以留住优秀教师,这成了制约农村学校质量提升的瓶颈。除交通不便外,改善教师在校的住房条件,保护教师作为自然人的隐私权,也是教育公平的一项内容。只有破解了这些难题,才能留住教师,尤其是留住优秀的年轻教师,从而实现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

追求教育公平要体现资源配置的均衡

主持人:教育公平,概括起来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一般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层次。作为一校之长,您认为该如何确保这三个层次的公平?

张越峰:在起点上,我认为要力争做到每个班级师资配备相对均衡;在课程开设上,做到开足开全,学生分班相对考虑特长和爱好。在过程中,力保评价体制、督促机制、激励机制、矫正控制等达到同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对学生成长负责。就结果公平而言,就是力求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从人生理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效率上得到一整套的方法,获得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愿望,做到人人有收获,在升入高一级学府直至走向社会时,都能收获幸福人生。

王志明:起点公平是“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学校就要为其提供公平的入学机会。过程公平是为每一个受教育的孩子提供相对平等的机会和条件,这包括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场所、设施、环境、师资等,还包括每一个学生能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结果公平的实质性评价、可操控的显性标准是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像我校这种农村学校的孩子面对的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家长素质等因素千差万别,这些导致孩子们的性格、原动力、生活习惯,甚至价值取向的差别也很大。因此,我们结合我校的实际,提出“不看分数看基础,不看成绩看进步,不看昨天看明天”的绿色评价理论,促使每位孩子都有进步、有成长。

提高质量需注重内涵发展

主持人:学校的生存离不开好的教育质量,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变化中,我们该如何注重内涵发展?您在保障教育质量方面有何创新之举?

薛志芳:我认为内涵发展就是符合教育规律、契合生命成长的发展。我校在保障教育质量方面一是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着重打造了“四个一”工程。即“每天一语”:在每个工作日,我们都会利用校信通发送一则与教育有关的经典论述或观点,用教育智慧润泽教师心灵。“每周一文”:我们每周都会精选一篇教育类文章,在周一印发给全体老师,让教师的思想与多种教育思想碰撞。“每期一书”:每一学期,学校都会精选一本教育专著,免费赠送给全体教职员工,大家一起精读共研,让老师们与教育专家对话。“每周一课”:每周每个学科推出一节研讨课,大家一起研究课堂,每一学期让老师之间进行智慧碰撞。二是进行卓越课程研发。我们研发出了诸如“天天成长课”“国旗下经典诵读”“名家有约”“每周一支英文歌”“电影课程”等许多卓越课程,为学生的成长助力。三是打造“完美教室”。我们秉持新教育核心理念,全面开展“完美教室”项目建设,主要通过“敲响生命的共鸣”“激起心灵的对话”“酿造成长的课程”“创造完整的生活”等行动,为广大学生创造个性化的成长时空。

李纪龙:我在保障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方面有两个收获:一是任小学校长20多年来,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和全体教师一起探讨出了“一主五线”(以人性化管理为主,以德育工作为统帅线,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线,以学生工作为风景线,以后勤工作为保障线,以实践创新为生命线)的管理方略,务实可行、效果显著。二是总结践行了“六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以德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育人理念。具体而言,我校注重校园的绿化、净化和美化,用优美的环境育人;注重规范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用高尚的人格影响人;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汲取圣贤智慧,用良好的道德感化人;注重课堂教学,倡导阅读感悟,用高效的教学培育人;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树立服务意识,当好孩子的引路人。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工作,使小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教育质量也随之提升。从社会反映看,我校毕业的学生,由于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在升入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后,学习后劲大,发展趋势好,适应能力强,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追求绿色的教育质量 篇4

近日, 桐乡卫校因突出的创绿成绩和优美的校园环境被省环保局、省教育厅命名为第四批“浙江省绿色学校”。这是该校长期以来重视环保教育获得的又一殊荣。

桐乡卫校自创建以来, 一直将绿色学校创建纳入学校发展规划, 每学期都将绿色学校的创建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争创省绿色学校, 学校组建了以杨松标校长为组长的创绿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学校的绿色学校创建和环保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同时将环保教育的工作机制拓展到各科室、教研组, 形成了环保教育工作网络, 从而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党政领导挂帅、各部门紧密配合、全校师生上下协调一致的环保教育工作新机制, 将绿色环保教育渗透到了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

十多年的绿色耕耘, 如今, 桐卫人终于圆了绿色梦。一路走来, 我们不仅收获了绿色校园, 更重要的是, 还收获了绿色行为, 绿色、环保已成为桐卫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

发展绿色建筑需要追求综合平衡 篇5

绿色建筑的关键因素是全寿命周期

业内人士皆知,绿色建筑中的关键因素是全寿命周期,而全寿命周期是指产品寿命历程的所有环节,包括规划、设计、生产、经销、运营、使用、维修保养直到回收再利用等,得到综合规划和优化。全寿命周期设计不仅要求涉及产品的性能、功能和构造,更要求这些性能、功能和构造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最优。也就是说,全寿命周期的理念实际上是对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相关系统、技术、工艺、材料以及创新等因素的一种制约,是要求这些因素在绿色建筑中的综合平衡。因为,外围保护结构节能在绿色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研究建筑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墙体保温隔热节能技术有着其自身发展的历程和规律,即从自保温到内保温,再发展到夹芯保温,最后升级到目前公认的优秀的外墙外保温技术。

在建筑界,人们通常将一幢建筑物比作一个人体,在寒冷的冬季,人们会在身体外侧裹上保暖又柔软的羽绒服,这就好像建筑物的外保温。如果一个人想不穿衣服从外部御寒,而是从自己身体内部保温,常用做法就是增加皮下脂肪,俗称增肥。但人体在肥胖之后,会带来各种身体器官疾病,暴露在严寒中的身体还是会受到摧残并极其难受。而在炎热的夏季,我们看到沙漠地区的居民都会在身体的外面裹上厚厚的袍子,而不是穿得越少越好。大家都知道胖人害怕过夏天,即身体外表面接触高温,通过皮肤传导,体内脂肪是起不到有效的隔热作用的,因此炎热地区的建筑采用内保温形式则与此相同。

作为一座建筑体,外围保护结构由不同功能的构造组成,墙体或框架用于承重,外保温用于冬暖夏凉并节能,密封构造可以防水密闭等等。而所谓的自保温技术要求这些功能集于一身,这是否可行,就好像人们是否愿意相信热闹的街头摆摊师傅自称其大力丸可以包治百病一样。因此,建筑工程实践结合自然界规律的发展,经过时间检验,即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过程,外墙外保温节能和防护技术的优势已经一目了然。

近年来,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基本趋于成熟,在中国却刚刚起步,但发展速度之快出乎预料。因此,把握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建立完善的系统管理机制,按照成熟运用技术和材料原则,综合降低功能和性能失效风险都显得尤为重要。以欧洲的被动房外围保护结构为例,欧洲的被动房建设有较成熟的技术,是基于欧洲的经济基础、建筑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从业人员的工作素质三个要素。针对这些要素,中国并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做一些试点进行研究是可以的,也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要大力推广和大规模建造被动房就是勉为其难。对于被动房中的围护结构,由于需要高保温隔热性能,消除一切冷热桥,因此只有外保温可以满足要求,这与中国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目前大力倡导的内保温、夹心保温和自保温就无法匹配。更为困惑的是,即使都勉强认同了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形式,但用什么样的保温材料又发生了较大的争议。

众所周知,被动房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很低,通常需要设计很厚的保温层,厚度达到300mm甚至350mm,这样厚度的保温材料如果使用有机的材料,其燃烧荷载是目前节能标准下要求厚度的4~6倍,从而给火灾安全埋下隐患,这种情况在欧洲已经尽可能多的使用无机保温材料。但中国的经济水平有限,用不起造价昂贵的高品质无机的岩棉保温材料,有时即使设计师设计了,业主也是尽量压低价格,采买到的保温材料根本不是合格的岩棉制品,更多的时候是矿渣棉制品,而矿渣棉是不能用于具有高保温节能要求的被动房建筑的。

因此,创新技术在没有工程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就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带来的安全、环保、耐久性等问题,决定了最终无法实现我们建造绿色建筑的初衷,希望这个规律能使更多的相关人员认识并感受到。

发展绿色建筑应积极引导绿色行为

有资料显示,2008~2015年,我国共评出3979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4.6亿平方米。但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是自上而下的主动型,10余年来,虽不断取得成效,但同时也应看到出现的一些问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绿色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绿色建筑的发展速度与城镇化速度不匹配,距离目标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二,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40年,这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是最大的节能、节材、环保。三,相当一批节能示范建筑,实际运行能耗高于同功能一般建筑。由于尚处起步阶段,生硬“嫁接”绿色技术,常常达不到预期的节能效果,业主方往往将绿色建筑作为一种销售道具,甚至出现验收后即废弃的“套牌”现象;各种围绕节能减排的绿色理念、技术、产品及认证,已将绿色建筑营造成一种时尚,成为绿建代名词。四,绿色标识项目少于设计标识项目。截至2015年,绿色运行标识项目共204项,占总数的5.1%。五,建筑能耗数据缺失。

对于上述问题,如何升级绿色建筑的发展速度和绿色生态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发展绿色建筑需要追求综合平衡的同时,还要重视升级绿色建筑的设计及用材,其发展重点应关注三个方面:

关注点一:避免建筑的大拆、大改。近年来,每年约产生建筑垃圾超过15亿吨。建筑的二次装修(以住宅为例),其中隔墙拆改率95%,电路改造率80%,水管改造68%,这些不可降解的建筑垃圾,浪费能源、破坏环境,并给建筑造成安全隐患。

关注点二:升级绿色建筑,建筑师应挺在前面。绿色建筑设计水平不高的根源在于全社会的价值观错位以及建筑师投入不够,比如重感官,轻伦理;重创作,轻功能与技术,对绿色技术的整体研究不够深入,这就导致绿色建筑的“特点”往往体现在一些“新、奇、特”技术的应用,有些绿色建筑也变成信马由缰的建筑设计加上各种技术措施。笔者认为,绿色设计应该从“标准工况”向“运行工况”转变,以往建筑设计考虑更多的是设计条件下是否节能,而绿色建筑实践提醒我们,由于实践运行条件与设计条件差异很大,一些设计工况下节能的技术也可能在实际运行条件下变得高耗能了。

关注点三:引导使用者的绿色行为。绿色建筑技术容易达到,但人的“态度”是最关键的。全社会应提升对绿色建筑的认知,树立绿色思维,形成绿色行为,绿色行为直接导致绿色结果;注重建筑调适与资源能源消耗计量管理,落实绿色。所以,绿色建设要从绿色管理运行维护出发。

绿色建筑不仅节能还能提高人类认知

说到绿色建筑,所有人都会想到它节能、环保、可持续,这是其综合平衡的关键着力点。其实,除了这些之外,绿色建筑还能对人的思考能力产生影响。“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参加绿色建筑实验的人员,其认知功能是他们在普通建筑中所取得分数的2倍。而认知功能对我们的决策有着重大影响,还会最终影响员工的生产效率。”今年6月14日,在北京举办的可持续发展高级研讨会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兼健康及全球环境中心健康建筑项目主任Joseph Allen博士向与会者公布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Allen教授的结论来自于哈佛大学与联合技术公司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绿色建筑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该研究报告还显示,绿色建筑除了能更好地节约能源以外,对人类的思考也有着积极影响,其中包括有利于人体健康,提高生产力等,而这也是其追求综合平衡的重要意义。联合技术公司首席可持续官John Mandyck表示:“全球绿色建筑的数量保持着每3年翻一番的增速,尤其是中国在绿色建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研究并发布绿色建筑对居住者的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报告,可加速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

上述“绿色建筑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又称COGfx研究,由Allen教授主持进行,并与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和锡拉丘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这项研究是在锡拉丘兹卓越研究中心的环境质量实验室进行的。该项研究评估了24位参与者的认知表现,他们在实验室中,经历了在常规和绿色建筑以及改善通风的绿色建筑中的模拟环境。研究人员测量了9个功能领域的认知功能,包括基本、应用和集中活动水平、任务导向、危机反应、信息搜寻、信息使用、解决问题的宽度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环境质量改善使参加认知功能测试人员的分数提高一倍。

据悉,未来哈佛大学T.H.Chan公共卫生学院健康及全球环境中心和上州医学院将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实验场地将从实验室转移至美国各地真正的建筑物中。“做这方面的研究是因为城市白领和商界精英及政策制定人士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所以,我们就在思考如何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使其更加干净和健康。”John Mandyck说。Allen表示:“这些研究结果,填补了绿色建筑与居住者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空白。这对于北京来说,是一项非常及时的研究,因为中国的绿色建筑数量增长非常快。我们的目标是取得高质量的科学成果,以便让从业人员做出数据导向型的建筑决策。”

John Mandyck指出,建筑耗能占到了全社会整体能耗的40%,而在建筑内部,设备类产品如空调、电梯等,又占到该建筑耗能的40%~50%。“我们的战略很明确,就是不断提升这些领域产品的可持续性,以支持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联合技术一直非常支持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联合技术在1993年就加入了最初的绿色建筑咨询评估协会。我们对绿色建筑也有很好的理解,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是这个团体的一分子。2008年,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成立,联合技术也是创始的发起单位之一。我们积极与中国住建部门合作,一起努力支持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John Mandyck强调。

据John Mandyck介绍,对于房地产领域,联合技术一直在对先进的、高能效的技术研发进行投入。空调系统方面,有适用于大型综合楼宇的制冷机,相比行业标准而言,产品技术能够使节能高达44%。

追求绿色的教育质量 篇6

一、真

真, 就是真实, 就是求真.实事求是, 是数学探究中非常重要的素养, 也是影响人的一生发展的综合素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现在的学生, 对实践探究充满了兴趣, 将一个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变得简明、形象, 更有助于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学.

例如, 在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 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将长方形框架拉动对角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边长不变, 面积是否变化?让学生主动猜测、质疑, 激起学生探知求知火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们结论不一, 也有小部分孩子通过预习, 知道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但至于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并不是很清楚.所以, 接下来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充分进行活动, 结合模型去探究,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畅所欲言.在小组活动时, 我巡视着学生们的实践活动, 有的小组将前后两个图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利用统一标准的方格纸进行验证;有的小组将模型进行统一标准的分解, 然后与长方形进行比较;有的学生利用模型的变化, 将两个图形分别画在纸上, 将两个图形叠放在一起, 将其中一个多余的剪下来, 分割成若干小份, 在贴补在其他地方;有的小组则直接采用了“割”“补”的方法操作, 并且依据这样的方法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可见, 他们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 在思维的碰撞中, 已不知不觉将复杂的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熟知的简单知识, 从而较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交流的活动中, 每个小组都阐述了自己的方法, 得到结论: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边长不变, 面积发生了变化, 而且是面积变小了.在利用“割”“补”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小组交流时, 学生们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 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这样一个求真的过程, 不仅仅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更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考与分析能力.课堂上, 探究活动中追求实事求是的学习过程远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二、善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 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特点, 精心设计教学步骤, 教给学生善于提问的方法, 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 重视培养学生善于提问意识, 善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的数学学习, 我们不仅仅是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 也应重视知识的生成和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俗话说:一个不会发问的人是不会有所得的, 一个不会发问的人不会进步的.

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 首先让学生自学教材, 认识什么叫三角形的高?接着让学生动手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并以三角形任意一条边为底做高.由于学生画的三角形各不相同, 画锐角三角形的同学, 高正好在三角形内, 顺利地把高画好了.而画直角三角形与钝角三角形的同学所做的高, 有的在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上或不在三角形内, 这时同学们纷纷提出问题:有的说我做的这条垂线与直角边重合, 有的说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不出垂线等等.通过对图形的直观理解, 学生善于提出了问题, 求知欲很强, 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

又如曾聆听了一节六年级“百分数的意义”一课, 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执教者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法, 全课教学内容的素材均采取班中学生课前收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从生活中的百分数引入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看着大屏幕演示的自己收集的资料, 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加上执教者有效地将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 不断刺激着学生的兴奋灶,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在表象下逐步关注百分数, 百分数的由来和发明, 百分数的运用, 百分数的含义, 百分数的读写法, 一个个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迸发着, 学生的提问精彩纷呈, 而答案的呈现也均来自于学生自己.最后, 学生提出了关于千分数的问题:有了百分数, 那是否有千分数呢?让本节课很好地进行了延伸.

有这样一句话:“授人于鱼, 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 则终生受用.”善于提问, 对于开发学生智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没有问题, 就没有思维, 也就没有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因此, 应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探索创新的境界中, 更自由地思考、讨论和学习, 主动学会与“善”为友.

三、美

美是事物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种价值, 一种心灵的体验, 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数学的探究中, 人们都认为数学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 殊不知, 数学的美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就像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在图形与几何范畴中, 如“轴对称图形”“圆”“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时, 学生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 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之美.

再看课堂上, 孩子们往往会为一个数学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 相互辩论, 最后得出结论, 最终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 这是为了真理而争论的声音之美.

又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 学生理解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取其中一份, 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教学中先出示1个苹果, 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它四分之一.再出示一盒8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 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16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 每份也是它的四分之一.理解将一堆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在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时, 有一个孩子提道:5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这堆苹果的几分之一呢?怎么分呢?这个题目一出, 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堂里一下子又充满了活力, 这是数学课堂中的创新之美.

上一篇:氯离子扩散性能下一篇:移动式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