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的艺术追求

2024-10-08

广告的艺术追求(共12篇)

广告的艺术追求 篇1

前些日子, 来了几位朋友, 其中一位是资深书画爱好者, 看了我的作品后, 赞赏之余总结一句话:雅俗共赏!和范曾老师一个套路, 应该没有固定老师。而当其得知我是于志学老师的学生后, 又说了一句:难怪这画画得这么好!而且表现得肃然起敬。虽然, 这两句话都令我十分满意, 但还是很引人深思的。其实, 他都说对了, 因为我一直追求和坚持在名师的点拨之下, 吸取众家精华, 应用于创作之中。我确实从中受益匪浅!

书画界, 经常有人说:要有传承, 才能成大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人是名师的弟子!是否有人想过:名师出高徒与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这两句话是什么关系?尽管我的艺术年龄还年轻, 在众老师面前没有过多的发言权, 但还是对这种现象有些看法!

我认为, 有个性的画家在艺术上有排他性是十分正常的, 但作为画家, 绝不能将排他性带入创作中, 而要对所有画派、画家的画风和艺术追求都应给予充分尊重, 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 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 都不能以自己的喜爱去左右对绘画的态度, 这是作为画家非常难能可贵的精神。因为, 中国画的讲究的是笔法和墨法, 做好了才是传承!任何大家也只能代表他自己, 绝不是传承的化身!更不是谁想出人头地的资本!

近些年来, 我国美术界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有些脱离自然, 脱离社会, 脱离艺术规律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离大众的审美需求越来越远。以自我表现为中心, 甚至以丑为美。严肃艺术倍受冷落, 这种局面令人忧虑。“画家的天职是画好画”, 犹如农民应该种好地, 工人应该做好工一样天经地义。我认为现实主义永远是艺术创作的主流, 这一点在我心里非常坚定。——“只能以身相许, 从一而终”。

欣逢国家太平盛世, 艺术家应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自觉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泱泱中华大国需要与之相应的艺术, 呼唤着中国艺术家努力进取, 创作出雄风大气, 黄钟大吕般的作品。我时刻感到责任重大。艺术家的工作方式是孤军奋战, 是世界上最孤独的职业, 而这种孤独是高尚的。艺术家的称号不是诰封的, 更不是自封的。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而实力是自身奋发的沉积。艺术家的人生将因奋斗而更加精彩。

广告的艺术追求 篇2

所谓艺术,都是些高尚的事业,艺术的诞生就是为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而生活中的这些艺术美,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它,去感触它,去欣赏它。

对于艺术,我没有什么独特的见解,更没有什么辉煌的成就。我喜欢画画,因为它能画出世间一切的美。说起画画,其实我以前并不喜欢画,一切都是由奶奶而起…

小时候,我初学画画,喜欢画一些怪兽、勇士之类的画,虽然画的很丑,可我自己却不那么觉得,只是一味地画。现在我长大了,由于上学原因,作业越来越多,我几乎都快把画画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有一个妹妹,她也很喜欢画画,虽然画的很丑,但她不放弃,一直努力地画。起初,我认为她这样是徒劳的,过不了多久就会放弃。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不管我批评她多少次,说她的画有多难看,她都坚持不懈,一直努力地画。

有一次,我又看见他一个人在那里写写画画,我知道她又是在画画,便走过去大声骂她的画:“你画的这是什么东西呀?丑不拉几的,我看你根本没有这个天赋,以后还是别画了。”可她不听,还是坚持地画,似乎根本没有把我放在眼里。我无法阻挡她的这种对画画的热情,便无奈地说:“既然如此,你画一张你最得意的话给我看,如果我满意的话,你以后便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她兴奋地笑开了花,立刻拿起笔在纸上画起来。不多时,便交到我的手上。我轻蔑的瞟了一眼那张画,一只兔子一只鸭,地上种着几朵花。我把本子扔在地上,转头便走,留下妹妹和她的那张不起眼的画。

如今我搬到新家来了,对画画更是没有了耐心和毅力。不知怎么的,奶奶突然关心起画画来,当天就给我买了一本画册。我原本很不情愿,但是在奶奶的催促下,我还是坚持每天画了一幅画。在画画中,我不断成长,不断改进,不断向新的目标奋发图强。一天天过去了,我积累了一堆画。每天,奶奶都会让我去画画。每次画完,我总是放下画本,自己去玩啦。而奶奶却极其关注我的画技,在我画完之后,总是要仔细的观察我的画,简直就如同一位雕刻家在端详他的作品。一旦发现有错误或有缺点,奶奶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催促我赶紧改正过来。所以说,没有奶奶,我也不能养成每天坚持画画的好习惯,我也更不可能走上艺术之路。

执著的艺术追求 篇3

我于1997年到市文化局工作,开始认识李玖久,那时他便在省黄梅戏剧院戏曲艺术创作研究室工作。当时我就发现他热爱戏曲,热心从事黄梅戏历史、理论研究,可谓是一个有心人。

李玖久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乐观随和,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不管你布置什么工作,他一是不讲价钱,二是完成任务快。你如果不满意,他立即重来,从未抱怨。也许是曾经受过挫折,养成了外柔内韧的性格。与之交谈,很少谈及个人的进退炎凉。多谈对戏曲艺术的见解,或某台剧目的优劣得失。谈性浓时,也流露出自己对某台剧目的打造曾作过某方面的贡献,如黄梅戏《未了情》等。也许,正是这种潜藏内心,偶尔流露的自我肯定,推动着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默默地奋励前行。

记得我业余从事黄冈文化研究,认为京剧“二黄”、源于汉剧“二黄”,汉剧“二黄”源于黄冈地方民间音乐,是由鄂东哦呵腔逐渐演变而来,因黄冈、黄陂而得名。让他写研究文章,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经认真准备后,写出了一篇很有份量的文章,送给我看,此文上报后,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只是因汉剧、京剧已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汉剧、京剧的音乐成分不便于分解申报而作罢。

2006年,我离开文化局,回到宣传部工作后,与他接触不多。有一次,市广电局范从政局长拿来《禅宗传奇》三部曲的书稿,请我审读、修改。我才知道这是李玖久与范从政局长联袂创作的成果,且系他执笔,大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

李玖久的文化素养可以说是先天不足,由于时代的原因,李玖久职前学历很低,并未受过高等教育,更没有受过戏曲艺术理论专业的教育,但他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顽强自学,从不懈怠。改革开放后,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通过了自修大学的各科考试,获得了大学文凭。更由于他的勤奋创作,相继在《中国戏剧》《黄梅戏艺术》等戏曲艺术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工夫不负有心人,于2009年取得了国家一级编剧的职称。

我认真阅读《心声》的过程中,心情很不平静,一次次地,为他的创作精神所震撼,为他的作品的力量所震撼。是的,全书43件作品,只有三部大戏,其余都是小戏、小品。但是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量并不完全取决于作品的大小、长短。李玖久的艺术追求,就在于为基层民众奉献爱和美。李玖久的艺术生命在平民的笑声中延伸。

可以说,几十年如一日,他始终耕耘在戏曲艺术创作的园地里,他创作的三部大戏,其艺术质量并不比有些上演的剧目差。如果在领导和专家的重视下,通过打磨,仍有成为好戏的希望,应该说这是一种遗憾。

然而,李玖久并没有灰心丧气,自暴自弃,无所作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发挥作用的空间,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作为一个平民艺术家,为谁写?写什么?他没有把自己的作品定位在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没有瞄准大投入、大制作的所谓“精品”生产。而是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滋润基层民众的精神渴求。

他的作品的艺术特点是“小、广、底”。作品短小生动,涉及生活面广,展示底层人民的喜怒哀乐,可谓是一种纯净的草根艺术。

走进他的艺术作品,这里没有皇宫的腥风血雨,没有高层的波谲云诡,没有宏大的战争场景,也没有大企业的西风美雨,这里只有生活在基层的凡人小事。百姓的油盐柴米酱醋茶,百姓的衣食住行。家人之间的亲情,男女之间的恋情,干群之间的鱼水情,服务行业的奉献情等等,构成了多姿多彩,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

欣赏他的作品,如徜徉在一个情感的海洋,有起有伏,有疾有徐,时而波峰,时而谷底。哭中有笑,乐中有泪。这是平民百姓可触可摸的生活,有血有肉的情感。

每件作品,不管多么峰回路转,最终都以欢笑结局,反映了社会光明和进步的趋势,展示了民众的精神耐力和自信。对人性的弱点,既有大胆的揭露,讽刺,又以真情去感动,以大爱去感化。对于社会的缺陷,敢于碰触,敢于拷问,通过思考、对话、转化冲突,展示希望。

作品语言朴实、生动、活泼。具有浓郁的鄂东地方语言风格,贴近各行业的语言特点,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作品语言还表现了幽默而深刻的一面。幽默既能将丑恶的东西撕开给人看,又能以笑声抚慰人心灵的创伤。在人的不完美和社会的不完美的历史场景下,人们有痛苦,有牢骚,有冲突,这是正常的,但是不要对立,不应有恨,人民不可疏离,社会不应撕裂,用每个人的情和爱去共同疗治我们民族身上的痼疾。这就是艺术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对艺术魅力的呼唤。

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亲切可信。小戏、小品塑造了各行各业一个个的服务者形象。讴歌和赞美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组合起来,就是一幅宏大的可亲可敬的“服务者群像”。

没有对生活的深入洞悉,没有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把握,没有对时代主流的领会,没有对戏曲艺术规律的认识,没有对戏曲形式的圆融,是难以驰骋于戏曲剧本文学创作的天地的。李玖久的艺术取向和艺术功力显然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不能不为他所取得的成绩而高兴。

不足的是,有些剧目情节过于简单,语言也有口号式的痕迹,人物形象还欠丰满,艺术的感染力也有待提升。当然,瑕不掩瑜,这应是我爱之深,求之苛而已。

《心声》只是李玖久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一次回顾,他依然在笔耕不辍,他始终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执着地追求。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在生活中区分出真善美与假丑恶,它能提升人的人格,提升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生存价值。它的使命就在于批判现实,超越现实,面对不完美的现实,构造出完美的憧憬,引导人们的心灵不断地去趋近完美。艺术工作者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美好未来的圆梦者,这也是李玖久的艺术之梦。每一件作品都是他艺术生命中的一个足迹,这足迹越是向前越是坚实而有力……

(作者单位:黄冈市文联)

广告的艺术追求 篇4

五岁时, 当林怀民看到了英国芭蕾舞电影《红舞鞋》后, 便开始对舞蹈产生了兴趣。在初中时, 当他看到美国荷西·李蒙现代舞团的表演时, 就立刻到舞蹈教室上课。林怀民的曾祖父是清朝秀才, 父亲是东京大学的毕业生, 从小对他寄予厚望。从政治大学毕业后, 林怀民又前往美国学习。然而从美回台后, 林怀民决定再也不按照父母及世俗所规定的成功之路前行, “因为我碰到了一些写音乐的人还有一群舞者, 我就和他们和在一起了。”林怀民就这样走上了舞蹈之路, 再也没有停下来过。

1988年, 云门舞集由于财务等困难, 舞团宣布暂停。云门暂停期间, 旅行成为林怀民生活的全部。在旅途中, 他游访了许多世界文化古城, 还翻译了由印度史诗所改编的剧本《摩诃婆罗达》。三年后, 林怀民再次出现的时候, 不禁令人想起“休息, 只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如今, 林怀民可以说是功成身就, 无数的荣誉与称号成为他举世瞩目的光环, 然而在那些充满无数现实、矛盾、冲突的坎坷岁月中, 又有谁能真正体会舞蹈在他生命中的意义是什么呢?

二、林怀民与云门舞者

“常常有人问我, 如何坚持走过云门三十多年的岁月。我沒有坚持。三十多年來, 是舞者喂养我。”在林怀民的作品中, 没有炫丽的舞美衬托, 也没有华丽的服装修饰, 云门的舞者身材不高挑, 面容也不娇美。或许, 无论是作品本身, 还是他们的演员, 都不具备传统艺术上的美感。然而, 就是这样的一群看似不起眼的舞蹈演员, 真的像小说中的人物, 饿着肚子跳舞;每天跳舞七小時;旅行时自带毛笔练字。林怀民与他的舞者们, 艺术的交流与激情都来源于心灵之间的相互碰撞, 一股强烈的凝聚力将他们“绑”一起, 坚守信仰, 追求希望。这种力量来自他们内心深处共通的“舞蹈精神”, 从气到心, 从心再到灵魂。他们之间这种无形的微妙情愫, 是编导与演员, 也是父亲与孩子, 更是心灵的知己。这一切鼓舞着林怀民, 并与他们共同走过如此不平凡的三十年。

即使是成为当今世界一流的舞团, 他们的演出身影不仅在剧场、剧院等高雅场所展现, 还遍及到乡下、广场, 甚至是地震灾区。林怀民及他的团队之所以能一直走下去, 被各个阶层、各个年龄的观众所欣赏、喜爱, 正是来源于与观众的这种“亲密无间”的交流方式, 即是以人类共同的肢体为载体, 进行着人性的沟通。这是艺术家内心深处一种“大爱”的传递力量与感动所在。因此, 林怀民的作品, 无论是文化素养较高的知识分子, 辛勤朴实的农民, 亦或是天真无邪的儿童, 都能在即使是刮风下雨的恶劣场所坚持观看演出, 而演员也能拖着生病的身体, 一如既往地登上舞台, 展示他们自己的艺术。这样无言的举动, 本身就是一种“舞蹈之外”的艺术交流, 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 它看似简单自然, 其中却蕴藏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舞者在台上光燦的形象, 神乎其技的表达, 往往使人忘了他们是凡人。”不知是由于云门舞者们不具备传统意义上演员的“条件”, 还是他们出神入化的演说, 或者是作品本身冲击力的强烈, 每每观看林怀民的作品, 未曾意识到台上的是演员。林怀民在谈及《水月》中说, “他们不是在表演, 而是一种呼吸的旅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林怀民的作品似乎可以说并不是舞蹈, 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舞蹈。他们没有讲述某一情节, 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 没有展示高超的技巧, 没有抨击社会现象, 而是身体自然而然的流动与转换, 一种随心所欲的肢体运动。然而,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生命运动”中, 分明体会到了一种哲理, 这样的哲理既是生命本身的诉说, 也是身体内在的潜能。演员在舞台上的每一时刻, 都是一种舞蹈与自然、生命浑然一体的融合。人体在强烈的视觉冲击、听觉冲击的情况下, 有高度激动或者感动的生理反应不足为奇, 而在观看一场音乐低沉、节奏缓慢、舞台色彩单一的演出后, 出现无比激动、甚至是感动流涕的反应, 便不再是那么自然的事情了。但是在林怀民的作品中, 许多观众都出现莫名的激动与感动。而真正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便在这“莫名”二字。莫名, 本是无法表达、难以言说的意思, 无法表达的概念通常是隐藏在内心深处中最细腻、最微妙、最纠结的那部分情感, 或者说是心与身体成一体的最自然、最贴近, 易被忽略的思想意识, 能传达出这样的情感, 能引发人们最初始、最本质的哲思, 这可算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了。而林怀民最大的艺术价值便是在挖掘人体潜能的同时, 所反射在他内心、舞者的内心以及观众内心的生命意识和思想共鸣。

三、从作品中看林怀民

《行草》是一部从书法中汲取灵感的抒情舞作。以舞者的身体象征毛笔, 挥洒着中华汉字的气韵和神韵, 用肢体来展现汉字中的一撇一那以及顿点, 流畅自如却不失坚韧有力, 将中国书法的精髓刻画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特别是舞者用身体在屏幕的白纸上书写“永”字的那一场景, 舞者肌肉的一颤一动牵动着观众的一呼一吸, 内心充满了紧张感却又沉醉其中。这一画面的呈现, 使人仿佛走进了一种字舞合一、人舞合一的奇妙境界, 身体的韵律与汉字的气韵融合得天衣无缝, 以人体的“气”带动汉字的“神”, 舞者的每一丝肌肉, 每一寸皮肤都流淌着中华汉字那行云流水而又峰回路转的风采!

作品中另一个亮点是将名家书法以舞美的表现手段作为背景, 打在演员的身上, 出现了字在飞, 人在舞的画面。此时汉字不再是印在纸上的“静止物”, 而是随着身体的流动迸发出生命的气息, 舞蹈不断, 生命生生不息。是舞蹈赋予了汉字以生命, 还是汉字赋予舞蹈以精神, 早已分不清楚。舞蹈与汉字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是一种完美中的极美, 使心灵震颤, 令思绪飞舞。整个舞台就是一幅最动人心弦的书法画卷。可以说, 《行草》达到了生命的一种极致, 创造了神话般的艺术!

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认为, “中国艺术都贯穿着舞蹈精神。”唐朝大书法家张旭看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而悟书法, 当他在墙壁上挥洒出书法的瞬间, 他的身心已凝聚了书法与舞蹈的激情碰撞, 他的行为本身就是“舞蹈”。无论是舞蹈与书法, 舞蹈与音乐, 舞蹈与戏剧以及其他艺术表现方式, 它们之间融会贯通的那部分就是“舞蹈精神”, 即以生命本身为载体, 以动传神, 以身传心。

四、林怀民的个人追求

无论是刻画求道者虔诚渴慕流浪生涯的《流浪者之歌》, 挖掘人性情欲的民间传说《白蛇传》, 亦是被称为“开启后云门时期关键之作”的《九歌》, 林怀民都用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和审美眼光来诉说他的人生感悟与艺术追求。虽然如今的他已年近六十, 但我依然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一种无比深沉的感动与淡定。这样的感动背后隐藏着他对生命、对艺术的沉着与宁静。这份宁静, 也许来源于他年轻时的奋斗, 来源于他在舞蹈之路上的坎坷与坚持, 或是与云门舞者在风雨中相互支持的情感力量。这份宁静渗透着多年来他在艺术旅程中的体验, 在岁月中的生命沉淀, 在现实与矛盾中的挣扎与坚持, 在历史时代中的辗转与奋起。

“因为打拼了, 就有骄傲。”林怀民说, “我记住那些不知姓名的脸孔, 记住他们的自信和生命力, 在泄气丧志的时候, 拭亮他们的影像来唤醒自己, 而重新找到面对现实的力量。”林怀民曾因与一个出租车司机交谈而感动, 曾经从建筑工人的言语中获得人生的一丝感悟, 曾经从满脸皱纹的老人的眼神中找到艺术的希望, 他就是一次次从最平凡的生命个体中获得艺术的重生, 创造了艺术的奇迹!

创作灵感的贫乏与工作奔波的疲惫, 使林怀民曾经有过放弃舞蹈的念头。而当他看到舞者们在练舞时所坚持训练的身影, 他情不自禁走进练舞所给学生上课。就是在那个多风的夜晚, 林怀民由此重新燃起了舞蹈的激情, 他在无人的黑巷里狂奔, 泪流满面。舞蹈对于林怀民而言, 不仅仅是舞蹈本身了, 也就是说, 不只是身体的一种表现与展示, 也不只是对一个作品的编创能力, 而是他毕生的事业与心血, 是他生命的全部与所有, 是他今生今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更是他成为中国人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就如同玛莎·格莱姆的一句话:“我没选择成为舞者, 是舞蹈选择了我, 就这样舞蹈变成我生命的全部。”

林怀民具有一种淡定而大无畏的气质, 这种气质的背后就是他那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使命感。这种气质赋予了他不平凡的气场, 使他无论在怎样的艰难险境都能傲然挺立。他对艺术的追求是站在世界与民族的自强与拼搏的意义上而言的, 即是一种“中国人作曲, 中国人编舞, 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的精神与信念, 这种信念贯穿在他的舞蹈与人生中, 支撑着他在艺术道路中产生了坚不可摧的“革命力量”。

无论是作品, 还是他的艺术征程, 其中的美与精华都凝聚在他的眼神中:深邃沧桑却安详宁静, 就像是演唱一首生命赞歌, 又像是完成生命仪式与使命。林怀民最大的价值归点在于他生命本体的一种艺术创造!是他在自身的生命轮回中所刻下的不可替代的艺术烙印——艺术就是他的生命, 生命就是一种最完美的艺术!

摘要:他, 是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大师;他, 是六七十年代台北文坛瞩目的作家;他, 是年过六十的“年轻老人”;他, 是把舞蹈与多种文化因素相融合的舞蹈创作家;他就是《云门舞集》的创办人——林怀民!

关键词:生命,艺术,舞蹈精神

参考文献

广告的艺术追求 篇5

柴芩的名字,你是在网络上还是在报刊杂志上可以说都不会陌生,在百度搜索网页里只有你打上汉字““编导柴芩”、“柴芩”、的字样,你就会看到在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爱西柚播客、新华网博客(播客)、中华演出网、松原市文化网、新浪网播客、等多家网站里显耀位置上。柴芩主要作品是以音像音乐制作、歌词创作和戏剧小品创作、二人转创作、曲艺相声创作为主,他以制作MV、KTV、音乐歌曲、音像光盘占领了网络媒体的重要位置。柴芩的博客文章也独具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凭借这些特点获得了较有影响力的点击率,并享有较好的美誉。

柴芩,多次被音乐网站评为“作词原创明星”称号,2009年央视网“星播唱春晚”播客频道重点推出了柴芩作词、伴奏、音像制作的MTV、KTV视频音乐音像歌曲《田野的春天》、《颂歌一曲唱家乡》、《警察之歌》等作品。

他还与吉林音像出版社合作,承接全国各地的词曲作者、歌手音乐音像录制、后期制作工作,已成功制作出版了中国原创歌曲选第一辑《相约小河边》,中国原创歌曲选第二辑《祖国啊我的母亲》公开出版发行的光盘。特别是《祖国啊我的母亲》这辑光盘的出版,更富有历史意义。用柴芩的话说,这辑光盘是献给我们伟大祖国60华诞的最珍贵的礼物。用歌声述说祖国60年来的巨大变化,用镜头记录下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繁荣昌盛,文化艺术等事业的高速发展。之后就积极策划、统筹、赶制迎接庆祝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的生日礼物歌曲光盘专辑《走进草原》,用歌声歌颂党的丰功伟绩,用歌声进行我党的革命传统教育,用歌声鼓舞我们在新时期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往无前,奋发努力,再创辉煌。中国原创歌曲第三辑《走进草原》歌曲光盘,《走进草原》歌曲专辑,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签约一批优秀歌手;以及松原市著名谱曲家张艺军等人才。

在开始出版中国原创歌曲精选系列VCD光盘的同时,得到吉林音像出版社、中国唱片深圳公司、中国音乐家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成功出版发行第一辑《相约小河边》、第二辑《祖国啊,我的母亲》基础上,第三辑《走进草原》由中国唱片深圳公司出版,推向全国的音像市场。歌曲光盘出版后,在中华演出网、中国原创音乐基地、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广播网、新华网播客频道、新浪网播客频道、搜狐网播客频道、中华演出网、松原文化网等各大知名

网站广泛传播。有的歌曲在省市县级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广播网中播出,有的获奖,有的被其他专辑收录。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柴芩原创的歌词《登陆这张网》是为松原文化网定向创作的,这首歌曲投到松原市文化网站后得到了该网站的领导和编辑们的好评和鼓励。

由于柴芩在网络上的人气之大,美誉之高。2009年8月,被山西省长治市的《大众原创歌曲》杂志社聘任为编审。他一生从事文化、新闻方面的工作,他在报刊杂志稿件编排、版面设计上也有一整套的成熟经验和技术,造就了他在媒体上的高度声誉,也给他展示才能开拓了很大的文化艺术市场空间。

柴芩在戏剧小品、曲艺相声等创作中也收到了较好的收获。

柴芩,1997年开始喜剧小品创作,当年8月,原创喜剧小品《武大郎招贤》被吉林省艺术研究院的权威专业杂志《戏剧文学》杂志录用刊发。多年来,他在各个杂志报纸以及官方网站上发表原创戏剧小品《春天的故事》、《洞房悄悄话》、《原来如此》等戏剧小品、原创二人转《城隍庙前》、原创相声《明星梦》、《闲话丑妻家中宝》等曲艺作品、原创歌词歌曲作品等若干篇(首)。

柴芩在谈到今后的创作中说,要把创作的重点放在音乐音像制作和歌词创作以及戏剧小品曲艺相声创作上,力求多创作出精品回报家乡父老,回报支持和鼓励他的读者。

借助家乡的网站——松原市文化网这个极富有影响力的文化网站向世人宣传松原市各个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宣传松原人的壮丽风采。

广告与品牌 追求无穷尽 篇6

这是一位由文案策划做起的资深广告人,也是一位对市场有着深刻洞察力的品牌专家。他深邃的眼神和俊朗的笑容中有着一种侠骨风气。

《成功营销》:您对企业的品牌营销有很多独到见解,同时您也非常关注某些品牌的营销策略或者说成长步骤,对于客户来说,广告公司在客户企业的成长步骤里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彭德湘:从品牌开始建立广告公司就会介入,品牌的愿景、认知,品牌群体的管理——比如说一个企业众多的子品牌中哪些要增加投入、哪些要削减投入,都需要广告公司提出建议,然后到达品牌传播的相关步骤——传播计划、媒介购买、执行,最后就是销售终端的一些宣传推广。

广告公司在早期,尤其是国际4A公司一般也会主动给客户一些解决方案,比如产品概念调研、传播讯息调研、传播效果回馈等等。在目前消费环境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产生的转变是广告主不只是需要单一方案,而是需要一个整合传播的服务。因此,广告公司与广告主有了更多的互动。尤其是新媒体出现之后,很多广告主心头发慌,因为所有原来的广告效果的评判依据都发生了改变,比如“博客”这种新的传播模式出来,要不要去运用,怎样运用,投入之后有没有回报?这样,“实验性”就出来了。所以,对于广告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到底怎样帮助客户去做合理化的建议,那么这就需要广告公司更加注意市场的动向,同时与企业及时互动。广告公司会尽量给企业更多的建议,同时也需要企业更好的配合。

《成功营销》: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品牌建设仍然是关键步骤,那么,企业管理者或者营销决策者是注重营销策略的把控,还是关注渠道、手段等具体操作细节?

彭德湘:中国现代化企业建设的历史还不是很长,企业关于品牌建设的策略和方法也不是非常成熟。在市场开放初期,需求量很大,但是供应很少,这样就导致很多商品只要面市就会有市场,因此就导致很多企业过于自信,认为只要花大力气投放广告就一定能够收获很好的销售业绩。

这是一个在原有的市场形态和传播模式下的成功,这种先例在很多广告主心中都占有很大的分量,所以他们认为很多品牌传播过程中的细节是不用去思考的,包括渠道、手段、具体的营销策略。但是,在目前市场越来越活跃、供应链条上的企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同类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情况下不是你放大声音去宣传,就有人认可你的品牌,就会去购买你的产品。

而且我在观察广告公司与广告主的合作过程中发现,很多广告主还是有些盲目地在做品牌推广,这样的话,其实与广告公司的合作很多时候都会造成彼此的资源浪费。

《成功营销》:现在传播模式日益向着分众化发展的时代,企业的品牌营销出现了很多矛盾,一方面是大众化品牌宣传的高覆盖面,一方面是细分人群的所谓精准传播,在企业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应该怎样选择?

彭德湘:这对于企业主来说确实是一个考验,但我认为,首先要看它的产品是怎样的定位,它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诉求到底是什么。具体说,某些产业的制造成本本来就比较低,它在刚刚面世的时候需要把自己的产品及时发布出去,可能它就需要大量的、高覆盖面的认知,只有产品到达一定的销量,才能够使产业链条延续下去。这时,广告公司可能就会建议他在大众媒体上作广泛性的宣传,然后按照千人成本来计算,这种方式应该可以达到它的诉求。 如果这个品牌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比如说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的Puma,它也是全国性的,但是它有自己的品牌愿景,同时有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希望消费者能够跟它的品牌定位达成一致,同时能够提升品牌的某些特质。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建议它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传播渠道或者尝试一些新的传播方式。因为对这样的企业品牌来说,可能不需要去涵盖大众化的、很广泛的人群,它只需要覆盖某些人群,这样反而能够提升它的品牌价值,从而获取更高的品牌定位。那么它的广告可能更多的是要看效果,以传播效果来计算对它可能更有利。

《成功营销》:目前对于一些新型的传播模式,广告公司并不能很好地计算传播效果,还没有量化的指标可以衡量,因此很有可能造成一些投入资金被浪费。在这样的状况下,您认为广告公司应鼓励企业主冒险去做实验性的尝试,还是更保守地保持原有投入?

彭德湘:对于多种新型传播模式的使用,要具体分析。一种情况是,企业已经使用了新媒体手段,那么媒介计划上很多时候会按比例划分,比如70%投放在它已经使用得比较成熟的或者是已经成功的渠道上;20%用在目前预计会有比较好的效果的渠道上;还有10%用在基本没有预期的层面上,完全是做实验。

这种划分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对广告主的建议,也不是完全要按照这样的硬性比例。我更多地建议它具体考量产品的特性和定位,看看它适合用什么样的手段。

对于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完全没有尝试过新媒体的,我们更要去具体分析它是否适合于运用新媒体手段;或者哪些部分可能应该运用新媒体的手段,能够产生好的传播效果,包括在这些新媒体的尝试中会产生哪些花费,这些都要做出非常具体的分析和预算。

谈追求有效的作文评改艺术 篇7

一、激励赏识学生, 唤起习作兴趣

学生是生命存在的个体, 他们的习作就是生活的写照。他们在习作中会出现个性化的内容、观点、语言等, 语文教师就应该重视和尊重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个性体验, 努力发现当中的闪光点, 习作中一个优点、一次进步都应该得到“放大”, 使他们初步体验到习作的乐趣, 从而产生把作文改好、写好的强烈愿望。江苏的管建刚老师指出:写作的第一能力就是写作兴趣。有了写作兴趣, 写好文章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少老师喜欢在课堂上介绍或朗读写得好的作文, 可是来去就零星几个人, 虽然也能激励这几个学生, 但是作用有限。在“习作片段欣赏”一环, 我集中展示了学生习作中的开头、结尾及部分精彩句段。展示中, 许多学生的作品片断被投放在屏幕时, 他们的目光瞬时间闪出了惊喜, 更多的学生羡慕不已。展示的同时, 我暗示他们:你努力一点也会有精彩的表现。在这里, 无论是遣词造句, 还是构思奇巧, 甚至是书写工整, 都应该给学生“出彩”的机会。也许就是这一次“出彩”, 就能换来学生以后在习作中更多的精彩。

二、组织多层面的评改, 培养自评自改能力

作文批改是一种阅读, 是一种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交流, 是一种享受, 更是一种提高。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好作文评改中, 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 习惯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忽视了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参与。学生也认为写作文是自己的事, 改作文是老师的事, 不仅无法体验到修改作文的乐趣, 而且还弱化了自我修改的意识, 自评自改能力的提高自然就无从谈起。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评自改的意识和能力, 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自改:首先, 学生通过轻声朗读, 自己修改写好的作文, 并根据老师的要求认真修改字、词及标点符号。接着, 我把打乱序号的作文分发给学生, 让他们给别人修改。这次的活动不仅是自改, 而且是欣赏。两个层面的自改活动, 我把作文的评改权力交给了学生, 激发了他们的主体参与, 学生在感受到惊喜的同时, 也会得到收获、激励。其实, 除了以上的方式, 学生自评自改的活动还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方式进行, 如师生互改, 家长和学生互改等。多层面的评改实际上就是学生对习作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 这样也会帮助他们在习作中寻找到自己的“精彩’。可以预见, 他们自评自改的潜意识会得到启发, 互评互改会培养提高他们个人审美、鉴赏、创新能力。

三、提高习作关注率, 动态评价学生

学生的习作实际上是学生的智力劳动产品 (姑且这样说) , 他们渴望自己的劳动产品得到他人的了解和尊重, 欣赏和赞美。但是, 我们不得

不习看承作也认通只这常是样就的看一是遍事两!实三客:个观人上一看个, , 一学生而的篇习且谈作不论是自己看, 还是别人看, 只追文章的评要是看了, 价。就如果过少的人去关会自然地产生了对求反之注它, , 对它的评价的效果就越差如果多人去关注它, 对它的;儋○有语会对学生提高评价的效果越好。写作能力提供巨这些分数和评州市效“学生写大的动力, 。老通常师改, ”, 一篇习作就是我们已习惯于那大第的一个评价, 这样的静止的习作评小一作因此改模, 式抹杀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我们应该打破这种模式, 建。学文的分数和评语去评价学立起一种多人关注习作、生用动态李习作的海峰评评价模式就必须让。更建多立人这样的评改模式参与习作的评, 改得改, 到更多的评价让一篇作品获。得更多的关注, 艺如何去实现这一活动呢先, 我们要让学生的习作得?到充首术分的展示, 让它得到多人的关注。

在如今的信息爆炸、媒体丰富的时代, 我们不妨把学生的一篇习作当做一条信息, 让它被更多人了解和赏识。比如, 我们可以把习作的全文或片段放在教室的“习作园地”上张贴;把学生的习作编成作文小报传阅;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习作;把修改后的作文给校广播站或报刊投稿, 等等。其次, 不同时间段交流, 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成功感。我们平时只是在作文的评改课上交流学生的习作, 最多也只是个别当面点评。除此之外, 我们对习作的交流就没有什么途径了。其实, 我们还可以利用过后的不同时间来交流, 学生不断去修改、不断去评价, 用动态的分数去呈现学生作文的进步, 让学生像牛吃草后的反刍一样去品味、感悟, 体验到每一次评改的成功。这些活动看似繁琐, 但如果我们能坚持做下来, 每一个学生的习作得到了充分的关注, 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地评价习作乃至学生, 作文的教学和评改将走上高速路。

追求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 篇8

一、教学语言的艺术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 要进入艺术的境界, 就要从四方面作刻苦的追求。

1. 音高得当, 音强适中, 具有语声美。

语音过高, 声嘶力竭, 不断强刺激, 会产生疲劳感;语音过低, 有气无力, 不易听清, 就会令人昏昏欲睡。

2. 形象生动, 绘声绘色, 具有言辞美。

语言要精确、精炼、精妙, 要将作者文中之情与教者、学者的胸中之情融为一体, 形成心理共振的效应。

3. 抑扬顿挫, 节奏鲜明, 具有旋律美。

语速要快慢相间, 断续适当, 张弛有度。

4. 幽默诙谐, 妙趣横生, 具有情趣美。

二、情感与课文相结合

课文感情的基调是各式各样的, 有的肃穆安谧, 有的幽默诙谐, 有的凄惨悲壮, 有的明快热烈, 有的典雅婉约, 有的雄壮豪放。然而, 教师是调节课堂情感的主导, 调节的着眼点应是课文的情感基调。如《荷塘月色》一文通过描绘素静、淡雅、冷清的荷塘月色, 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现实的一种淡淡的忧愁和苦闷的心情。我首先引用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接着说:六月的西湖莲叶满湖, 别有一番情趣。那么, 夏日的夜晚漫步在清华校园的荷塘边, 在朦胧的月色里又是怎样一种风韵呢?由此, 引导全班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我接着用低缓而委婉的语调将全文朗读一遍, 学生带着自己的遐思冥想, 去欣赏作品描绘的素雅朦胧的景色, 去体会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 沉浸在散文所表现的意境中。这时, 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有机地交融在一起, 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三、课堂教学的风格艺术

语文教师人格、品格、师德的高尚, 是影响和制约语文教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教学语言的精炼、精确、精妙, 言之简约、动情生趣;教学方法的新颖, 独创, 或善读, 或善导;教学的表情美、体态美、风度美, 这是构成语文教学风格的外显的要素。

语文教学风格是多姿多彩的。有的深沉含蓄, 或严谨, 或庄雅, 或蕴味, 或理智, 自然而不做作, 以简练、明白、严密的逻辑力量取胜, 这一类可以归属为“质朴”的风格。有的热情奔放、绘声绘色, 或谐趣, 或潇洒, 或明畅, 或雄健, 多以生动活泼和明丽清新赢得学生, 这一美可以归属为“表演”的风格。也有的融合了单一性“质朴”和“表演”两种风格, 经过重组改造, 成为中间型、浑融型的教学风格。既庄雅又谐趣, 既严谨又潇洒, 既雄健又委婉, 既蕴味又明畅, 既善表演又善导演, 这恰恰是语文教学风格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利用媒体激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更新, 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形式有所改变, 电子白板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教师的工具。在课堂上,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 我精心选择了几幅图片, 《春花图》《荷塘景色》《夕阳无限好》《好大一场雪》, 要求学生在总结文章写景特色的基础上用一段话描述图片的景色, 并且请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们激情难抑, 纷纷举手, 展示自己的描写才能。

又如在做《说话训练》时, 我选取了希望工程的宣传画《大眼睛》, 春城的一场春雪的图片以及环境污染的录像片, 使学生在图声景的感染中, 有感而发, 即兴发言, 侃侃而谈。小记者采访的形式更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艺术并不深奥莫测和虚无缥缈, 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 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一般教学经验的“此岸”, 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 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 去攀摘语文教学的硕果!

泗州戏《绿皮火车》的艺术追求 篇9

一、《绿皮火车》必须是戏曲的

《绿皮火车》是原创的泗州戏现代戏,剧情所要表现的是一群农民工追梦的心路历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主旋律的作品。现代戏、主旋律,怎样做到好看,群众认同,领导满意。路有千万条,但是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不能动摇,那就是必须是泗州戏的,戏曲的。

所谓戏曲的,换句话来表述就是程式化的。戏曲的灵魂就是程式化,我们说没有程式化的戏曲艺术就不是中国的戏曲艺术,传承中国优秀戏曲传统文化也就无成说起。

戏曲的程式化使我们的舞台艺术生活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舞台上的千军万马几个人利用戏曲的程式就可以绘声绘色的表现出来,而比生活中的真实更好看更精彩。

这些“程式过程”的表现形式都是艺术家经过加工的过程,我们如何戏曲程式化的东西融入到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去,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这个加工过程正是需要我们把握的过程,只有准确把握,才能让戏曲程式化的方式方法融入到演员的心灵之中,演员的表演才能够做到心里有身上有,让程式化变成一种艺术手段,刻画好自己的角色。

结合《绿皮火车》的实际运作,就是让人们看到我们《绿皮火车》这个现代戏既有程式化也有现代化,要让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只有准确把握,才会使得现代戏中的程式化运用让我们立在舞台上的戏不是话剧加唱,更不会造成戏不够舞来凑的尴尬。

有一位京昆表演艺术家说过:“程式僵死不变不符合中国戏曲史的发展事实。凡是认真研究过中国戏曲的人都会发现中国戏曲艺术的程式是一直在不断演变发展着的,每一代演员都有自己符合当时时代潮流的新改革、新创造,每一代演员都不断地给戏曲程式的宝库中添加新的东西,同时也不断淘汰那些已经陈旧得不能再用的东西,这种发展和淘汰,这种推陈出新的过程在戏曲发展史上从未间断过。”当然,一般地运用程式,为程式而程式是应该反对的,我们不能把程式化和一般化等同起来。就戏曲中的程式本身来说,它具有简练、准确、鲜明、强烈的节奏感和形式美的优点。它不是照抄生活的原状,而是通过精选和装饰,使生活的自然形态音乐化、舞蹈化、规范化,因此,它比生活的自然形态更富表现力,更具有形式美。没有程式化也就无从谈戏曲,谈传统谈继承说到实质性就是如何应运好程式化,把程式化的戏曲表现手段这个灵魂安放到现代戏的创作与演出中去。与之融为一体。”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戏曲的程式化不是一些年轻人揶揄,嘲讽的那样是“老艺人的玩意”,戏曲的程式化是艺术、是科学。它与现实生活是唯物的辩证关系,也不能说程式是一种死而不变的模式。更不能说戏曲的程式化只能在传统戏中得到复活,只能在古装戏里才会如鱼得水。谈到现代戏就抵制程式化,把搬上舞台的现代戏剧目让观众看到的是话剧台词加唱,要不就是一段舞剧一段话剧小品,整个一个“四不像”。

不能搞成话剧加唱是我们的一条底线。现在的许多新编原创的戏曲作品,常常忽略了戏曲两个字的含义,所谓戏曲,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话剧是个“舶来品”,在文本上,他们就有着先天性的区别,话剧剧本非常写实,几乎可以说是镜像现实生活,生活是什么模样,话剧舞台就该怎样去艺术的表现。

我们要求舞台上每一个字符也都必须带有程式化的印记。我们读到话剧剧本时的感受与读到戏曲剧本的感受是决然不同的感受也就是这个道理。

保证泗州戏《绿皮火车》是原汁原味的戏曲是我们的坚定追求!

二、泗州戏《绿皮火车》必须是泗州戏的

泗州戏又叫拉魂腔。拉魂腔大概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我们剧院的全称是安徽省泗州戏剧院,上个世纪50年代,泗州戏与黄梅戏庐剧徽剧是安徽的代表剧种,进过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进行过汇报演出,黄梅戏严凤英,庐剧丁玉兰泗州戏李宝琴当年都是红极一时的明星。

和全国大部分地方戏地方剧种一样,我们经历着传统戏曲的萧条,遭受着冷落,这些年的泗州戏出头露面的机会少了,创作演出的剧目更是寥寥无几,曾经让人誉为“梨园拉魂第一腔”的泗州戏正在慢慢“失宠”,面对这些无情的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但又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为了解决生存,守住泗州戏最后的一块阵地,我们也跳花鼓灯,也搞“大群艺”,但是我们不忘初心,不忘自己的主业!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是唱泗州戏的,是唱拉魂腔的。振兴泗州戏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方向,是我们一辈子的追求。

前几年听说过一个桥段,说是一位某某剧种的表演艺术家,剧院创作了一个新剧目,把唱腔的音乐小样拿来征求这位艺术家的意见,艺术家听完大段小样以后一叠连声的肯定到:好听好听。正在大家感到万分欣慰之时,这位艺术家补了一句问道:这是什么剧种。说得大家瞠目结舌,不知所以。一个剧种最初的出色创立者,传承发展的拓荒者,对自己剧中的音乐竟已如此陌生,不是是喜剧还是悲剧。

这虽然是个传闻,但她所放映出来的问题不是一个玩笑,地方戏的特色就是凭借音乐来做界定。如果音乐变得与这个剧种原始声腔大相径庭,跑马南山,未免有点滑稽了。

我们不请名牌大腕和走红全国的万能音乐家,就用自己本土的音乐名人,我们心里只有一个观念,本土的就是本色的,也只有本土的方可保证泗州戏的本色,本土本色,自然天成,就是不变形不走样的泗州戏。

三、内容样式的突破

剧中的绿皮火车其实是一种符号,是一种象征,是一个窗口,是当下我们城乡社会生活的一个横断面,在这里我们对进城的农民工的生存状态有了一个了解,剧中的人物绘声绘色对自己的打工生活描述,让我们看到了农民工的梦想,也看到了他们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层面。

小惠积极向上,有着开朗乐观的精神世界,在爱情上走入迷茫世界的畲族姑娘蓝小惠带给人们的纠结,一步一步推进着剧情,增加了可看性。

《绿皮火车》在剧本结构上就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会影响着内容。泗州戏《绿皮火车》是双线结构,各民族的农民工年龄不同神情各异,他们乐观向上,脚踏实地,有位戏剧评论家读完剧本后写道:“一列绿皮火车上,各色打工者怀揣着对家园的渴望,踏上了返乡之旅。旅途中,来自各族的打工者们互相倾诉自己的打工故事,分享着各自的希望与梦想,也勾连出了主人公畲族姑娘小慧与城市青年孟歌的相遇、相知、相恋的往事。全剧通过对农民工这个特殊的城市群体的塑造,描绘了他们在艰辛的劳动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希望的生活画卷;并且通过农民工的视角,揭示了当下社会由于偏见所造成的城乡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代际矛盾等社会不和谐之音。表现了农民工们对梦想和信念的不舍不弃,以及对精神家园的坚守,寄托了剧作家建立以小梅村为模型,各民族团结、城乡和谐发展的理想社会的殷切希望。

近年来,各戏曲剧种都在努力拓宽表现题材,然而以塑造农民工形象为主的戏曲剧目并不多见,尤其塑造农民工群体的剧目更是少之又少。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绿皮火车》对于这样一个群体的关注,不仅拓宽了泗州戏乃至中国戏曲的表现题材,且为观众走进并了解这个群体,提供了较为可行的路径。”

剧中,“农民工们的故事”与“小慧与孟歌”的故事双线并进。其中“农民工们的故事”始终发生在一列具有象征意义的火车上。这列满载着装修工、建筑工、送奶工、月嫂等从事各行各业工作的农民工的绿皮火车,将农民工这个联接城市与乡村的特殊群体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然而在塑造除女主人公小慧外的其他农民工时,没有因为他们是次要人物,就仅仅停留在“脸谱化”的定义,而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唱腔勾勒出鲜明而各具特色的形象特征。如,月嫂帮忙哄孩子,时不时露出的淮北方言,凸显了她的热情干练与泼辣;蒙古汉子提到自己老婆时的害羞,聊起创业时为守信用半夜去送牛奶的自豪,将一个诚实守信、真诚顾家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出来。

标准的戏曲程式,熟悉的现代生活,二者在泗州戏《绿皮火车》中完美结合,可谓水乳交融!泗州戏《绿皮火车》的艺术创作实践真是一次重要的尝试。

程式来源于生活,但它不照抄生活,几百年来,艺术家们细致地观察生活,研究生活,对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乃至一个眼神进行剖析,选其精髓,考量其传神之点,然后进行艺术装饰,以强调这些关键动作,使它作为视觉形象比生活中的原样更鲜明、更清楚,更准确、更美。从生活出发,选取关键,加以装饰,使之与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性格更贴切、更生动,并具有形式美的特点。这就是戏曲程式形成的过程。我们创作演出的《绿皮火车》整个故事的叙述点就在绿皮火车上,不是中国戏曲的写意的假定性,我们就不可能在那个方寸之地的小舞台上获得无限自由的时空。不是中国戏曲的写意的假定性,在当初的剧本创作构思时也就不可能有着这样的艺术思维。

浅谈追求艺术与生存的矛盾 篇10

“画画”, 是个耳濡目染的词, 那究竟什么才是画画?我认为画画犹如一种行为表现, 是反映思想的一种艺术途径, 也就是所谓的创作。既然是创作, 就必须遵循艺术的本质, 可以简单地归结为:艺术是对自己生活的非利害、非功利、自由的创造, 是内心情感的真诚表达。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 作者说自己非常热衷于画画, 但是他只是很单纯地喜欢画画, 从来没有丝毫的名利观。如果那样的话, 艺术则变成了一种炒作, 变成了带有功利性质的追求, 他不喜欢世俗的东西。因此, 平日里他只能靠自己打工来维持生计。他画画遵循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受。他说:“画画只是放飞心灵的一种方式而已, 能够每天都画画并且可以一直画下去, 这就是人生的最大快乐。”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将画画视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自己的精神享受, 我真的很尊敬这样尊重自己而不轻易改变内心的人。

艺术是艺术家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艺术家画自己喜欢的画, 抛弃名利, 集中感情于一体, 表达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感动, 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凡·高, 一生一无所有, 恋爱屡屡失败, 没有谋生手段, 自身贫穷落魄, 而他始终是为画画而画画。可以用这样的一段话来描述他:“他一个人开始一场追踪大自然的毫无希望的斗争, 一切都不对头, 但他仍旧平静地用自己的调色盘来创造。”凡·高的画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他一直在寻找一条通向天堂的路, 他后期的画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他的天空一片火焰;他的树木绞扭, 似乎要把自己连根拔起, 令大地颤抖不已。他一直为一种绝对的艺术而奋斗, 他的艺术世界仿佛有一种精神洁癖, 从不追求名利或任何世俗的一切, 只是在心里给自己一种活下去的理由, 深深地烙上为艺术而战胜自己的印记, 寻找通向天堂的路, 直到死后才享有大名。

其实像凡·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像这种完全不把画画作为自己谋生手段的人却会留名成家, 而那些想出名的画家却未必能够成功。《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 曾经因为仕途之路不顺, 被诬入狱, 百般挣扎, 幸而不死, 出狱后开始了隐士生活, 后来加入了全真派, 50岁开始练习山水画, 过着云游的生活, 把毕生的积蓄都投到了绘画之中, 到80岁才完成了这幅自己最得意的画作。黄公望也是典型的为画画而画画, 不掺杂任何杂质, 自由地表达着自己内心情感的画家。

每当提起当今画坛, 总难免在其间加入“浮躁”的味道。自古以来, 国人都时刻吟诵着戒骄戒躁。在《论语》当中, 也有“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说。然而, 当今画坛不少人似乎少了耐心, 多了些许急躁;少了冷静, 多了许多盲目;少了脚踏实地, 多了很多急功近利。究其根本就是他们把画画只当成了自己谋生的手段, 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而在我们生活中以纯艺术 (即英文“Fine Art”, 有别于设计、广告、工艺、影视等艺术) 谋生的人数, 比例不高, 但当今画廊的数量却极为可观了。拿我们最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北京画家村的画家们为了生存必须辗转于画廊老板、艺术赞助商和批评家之间, 并不停地出没于各种先锋艺术展、艺术事件及各类商业活动中。画家与画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是相当大的。对于那些收入微薄的画家, 几年卖不出一幅画, 对他们来说, 卖不出画就没有收入, 就要过拮据的生活, 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 有的人于是就从这里开始放弃自己的理想, 背叛了艺术的信念, 落荒而逃。但更多的人却不愿放弃“艺术家”的头衔苦苦地留在那里支撑。

在伦敦市西区最繁华的地段有一个非常小的广场叫莱斯特广场, 就在广场中间的小草地上, 积聚着很多靠画画为生的画家。这些人大部分是一些美术学院的毕业生, 或是学过一段时间画画的人。他们大多数是刚来到英国, 以画家的身份来谋生, 他们一般画素描和漫画, 素描就要画的像一点, 漫画就简单地画出神似, 其中也难免会出现在画素描的时候没有画像, 就以画的漫画来应付顾客, 迫不及待地获得那点微薄收入去填饱肚子。

对这些把画画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他们来说, 他们笔下的“艺术”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 则艺术不再为自由而创造, 其画画的手法、题材也被老板限制了, 无法回归到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是要求艺术家自由的创造, 不被任何事物所约束。

当然话说回来, 画家靠自己的作品挣钱是好事, 毕竟人活着要吃饭。但是在我看来, 那是要有一定的资本作为艺术的后备力量, 在具备了深厚的底蕴之后, 成功是对你耐得住寂寞, 踏实求艺的回报, 绝不是技工范例, 盲目攀比, 甚至是沽名钓誉所能够达到的。艺术家如果缺乏自己对生活的感动或失去自己创作灵感, 画作技法处处受制于画商, 那么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如何能感动他人?艺术是情感的抽象表现, 艺术首先要感动自己, 然后才能去感染别人。商业画家则以满足商人的需要去画画, 永远只是商人的附庸。真正的画家会以自己的情感为目的, 当创作出既让自己感动也能触动别人心灵的作品后, 然后将其商品化, 但艺术的商品化只能是“附加物”, 不能成为创作的源泉。千百幅同样的画作, 只能称之为印刷品, 即使是手绘的, 那也已是失去了创作之初的灵魂, 悲哀地变成了“美丽的产品”。画家一生的自豪是让自己的画深深地撼动或感动着每一位欣赏的人, 参赛或出售, 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自己的画作, 并且得到世人的认可。画家的尊严是让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找到能懂得画作本身灵魂的知己, 画家的矜持是不愿为金钱而放弃艺术, 画家是自由的, 作品本身更是表现画家内心的灵魂。所以, 当画简单地为换成金钱而被出卖的时候, 画家本身的灵魂早已不再为艺术而崇高, 创作的源泉也将离枯竭不远, 这是艺术的悲哀。作为一位画家, 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在为何坚持, 拿起手中的画笔, 对艺术理解首先就要对艺术尊重, 否则就违背了艺术的本质, 再不会出现纯洁的艺术。

参考文献

[1]丁涛.艺术概论.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 (6) .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 .

[3][美]盖特雷恩.与艺术相伴.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1 (9) .

[4][法]阿兹奥.凡.高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10) .

我始终追求灵性的艺术 篇11

在琴台音乐厅后台的休息室见到王健的时候,他正处在刚刚演奏完一部份量极重的协奏曲的适度兴奋当中。这位在古典音乐界中享有极高声誉的顶尖级华裔大提琴家在与人交谈时,始终是面带微笑非常平易近人的形象。他个头不高,举止温文尔雅,说话极度轻言细语。琴台音乐厅9月11日伦敦交响乐团音乐会的演出安排,是首次邀请到王健来武汉演奏。而这第一次献演,王健就为武汉的爱乐者们带来了一部重量级作品的演出——前苏联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的降E大调第1号大提琴协奏曲(op·107)。

“从演奏技术方面来说这曲子的大提琴声部应该是最难的(曲子)之一,对大提琴提出很多新的挑战。”王健依旧沉浸在上半场演出大体力消耗的轻微兴奋当中,“首先从音量和力度上要求做到很大,节奏和弓法的多变,和过去的都不一样。还有就是,乐曲的音域很宽,从最低音到最高音的跨度非常非常大。有时候音要拉得非常高,有时候也要拉得很低,中间所有的音都用上了。就好像是一个画家用许多不同的色彩在画油画,要用乐器表达出丰富的音色,对技术上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

音乐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和宣泄。已上升到演奏层面的艺术家自然对音乐感性层面的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健谈到这部大提琴协奏曲的时候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第一次听到它的时候,会想起战场,大提琴在跟整个乐队搏斗,表现的是军队很豪迈的勇往直前在冲锋陷阵的感觉。第二乐章非常富有旋律性,如同滚滚乌云的气氛,一望无边的草原上,如同那种油画的色调。大提琴进来的时候,就像是一首哀婉的悲歌。然后到了第三乐章,整个都是单独的华彩,非常像一个人在内心的一种沉思,一种挣扎,搏斗和恐惧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到最后第四乐章就完全是一种胜利,最后的冲刺。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理解,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我觉得音乐好就好在这一点,是抽象的,能让大家的各自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王健4岁开始随父亲学习大提琴,9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最早崭露头角的他是在参与1979年的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拍摄中。这部纪录片后来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同时也为王健日后出国深造埋下了伏笔:一位美籍华商正是看了这部片子,才决定全额资助小王健赴美留学,并一直无条件提供给他自己珍藏的1622年的古董Amati名琴使用至今;王健也是因为这难得的求学机会,才逐渐成就了他日后走向职业演奏家生涯的道路。

“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纪录片,中国正是在那时候改变的。所以现在你看,武汉今天能有这样的音乐厅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说实话在欧洲很多大城市都是没有的——没有这么贵的音乐厅,没有造得这么精细的音乐厅。在伦敦都是找不到的。”

走出国门的王健在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师从大提琴家帕瑞索(Aldo Parisot)教授学习。在1988年耶鲁大学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取全额奖学金进入纽约朱利亚音乐学院继续深造。

“我觉得所有艺术都在追求一种道理。这种道理理性不一定能总结得太完善,但是我们的感性能感觉到。比如一幅画画的好,你会觉得很舒服;但你真要说用理性去完全分析是分析不出来的,只能感性感觉。我觉得这是一种灵性。艺术追求的就是这种灵性。可以通过艺术可以感受到人类灵魂中最美好的东西。我觉得艺术的门类虽然不同,但其实追求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手法不一样而已。它们都是相通的。”

广告的艺术追求 篇12

我在排练中探索, 在观众中求知, 渐渐地似乎悟出了些道理。这些道理在我心中反复凝聚, 溶解, 最后归结为两个字, 那就是“新”与“美”。“新”, 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戏曲表演亦为此, 顺应时代, 不断变革, 方可符合新观众之口味;“美”, 可使表演艺术披上彩霞。“新”与“美”合一, 则将舞台人物形象化为“永恒”。我甘愿听命于“新”与“美”召唤, 全身心地投入到创造“新”与“美”的事业中去。以“新”与“美”的尺度去塑造人物, 感染观众, 发挥和强化戏剧的社会功能。我在新编小戏《魂探》中所塑造的“惜娇”形象, 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表现。《魂探》是改编者在旧戏《活捉》基础上重新改写的一个新戏。改编者大胆地跳出旧戏的窠臼, 重新塑造了一个陷入勾栏而欲寻求真爱的痴情女子。这女子被他杀后化作鬼魂, 方知自己被他人之假情所骗。于是, 她毫不犹豫地前往故地寻找那“假面人”, 并进行疯狂报复。她的话:“除尽假面, 免再误他人!”

剧本出来了, 如何让“惜娇”以新的形象立于舞台, 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 显然靠老戏的固定模式来塑造她是不会成功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我反复选看电视和各个关于此类戏的演出录像, 同时翻阅了有关文字资料, 仔细地琢磨着“惜娇”这一独特的人物。她多情而勇敢, 真诚且执着, 敢爱, 敢恨……经过好一段时间的排练与琢磨, 我逐渐地摸到了她的脉搏和灵魂。当然, 仅靠这种案头的琢磨和感悟, 来塑造舞台人物形象还是远远不够的。戏曲艺术不仅讲究人物的真实, 还要讲究表现人物的形式美和立意美, 这是我们戏曲艺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因而, 我在导演和技导老师的帮助下, 设计了大量的符合于这个“惜娇”那大起大落, 飘逸快捷, 柔中有刚和赋有雕塑美的身段动作, 正是这些特殊而赋有美态的身段动作:“云步”、“凌空展翅”、“飞扑大跳”、“前翘”, “绞柱”, “倒踢”、抛纱等, 正是这些难度大而赋有美态的身段, 才帮助我较准确地完成了那人、鬼情冲突的表演。我的演出赢得了专家、老师和同事们, 特别是广大观众的认可。这真使我高兴, 我在此次表演中找到了一个新的支点, 那就是“新”与“美”。

答案到此并不能画上句号, 作为演员, 我日益感到形势逼人。戏曲是综合性的艺术, 人物塑造, 并非演员独家专利。编、导、音乐、舞美等等都在沥尽心血想着法子创新。一个比一个新鲜, 然而最终它们都躲到了幕后, 把演员逼到了台前, 对他们的创新做综合性的体现。因此, 每当我接到一个新的角色任务时, 便会产生一次惶悚感。我知道我将投入的又是一场新的艺术创造。

上一篇:仿古建筑消防技术下一篇:色彩心理学与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