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共4篇)
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 篇1
湿疹(Eczema)是一类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患的总称[1]。传统的外用和系统治疗虽然对湿疹有一定的效果,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治疗耐受性差的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为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观察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治疗湿疹在临床应用中的临床疗效,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们对48例湿疹门诊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发现两组间疗效差别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48例患者为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治疗患者,其中治疗组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性12例;两组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77岁,病程5个月~3年,入选患者皮损程度总积分<8;皮损总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1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病情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入院前1个月均未经抗组胺药、激素药物等皮肤科治疗。
1.2 治疗方法
所有门诊患者治疗前进行血液常规,生化检查,排除其他内科疾病,实验组采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对照组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两组患者均每日早、晚各1次,用药前用温水清洗患处,将药涂于患处,涂抹均匀,治疗2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内服及外用治疗该类疾病的相关药物,避免使用碱性洗涤剂及其他外用擦剂,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1.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2]
治疗2周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根据1998年Chairil及Hallifm等提出的湿疹面积、瘙痒程度及疗效指数评分法进行评分,
(1)瘙痒评分0分=无任何瘙痒;1分=偶尔瘙痒,不用药,不影响学习生活;2分=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影响睡眠学习生活,需用药;3分=剧烈瘙痒,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
(2)湿疹面积用患者手掌为1%估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湿疹面积的变化。
(3)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89%;好转:疗效指数20%~59%;无效:疗效指数<20%;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本组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皮疹面积和瘙痒程度,见表1。
2.2 患者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数和有效率,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湿疹主要为对症治疗,包括外用或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口服抗组胺药物、系统使用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等[3]。其中,糖皮质激素已成为皮肤科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但此类药物大多数渗透性差、疗效欠佳,全身给药时临床副作用明显等缺点[4,5]。
在本次试验研究中,共有患者48例,经过2周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和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对比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为70.83%。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中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用后2-3天,患者瘙痒程度,皮疹面积逐渐减轻,而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慢,说明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治疗湿疹,起效快,疗效明显。外用脂质体其特有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一下几点:(1)能在皮肤局部能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不像口服或注射性药物,引起全身反应。(2)脂质体在皮肤表面形成一个相对封闭、湿润的外壳,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3)能在皮肤表面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减少吸收入血的药物量,增强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4)起到持续释放的作用,同时减少药物的入血量。从而增强局部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增加患者顺应性。随着新的检测手段的应用,脂质体促进透皮机制会更加明确,加之新型合成材料的不断涌现、新的制备方法广泛应用,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各种优良的稳定性好的外用脂质体制剂问世。
本试验结果表明,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在治疗湿疹中,2周临床有效率高达70.83%,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湿疹面积和瘙痒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为外用药,具有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疗的湿疹患者4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试验组采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治疗,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临床评估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效果评估,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治疗湿疹具有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减小皮疹面积和瘙痒程度。
关键词: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湿疹
参考文献
[1]李林峰.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79.
[2]赵辨.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34.
[3]Brown S,Reynolds NJ.Atopic and non-atopic eczema[J].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6,332(7541):584-588.
[4]刘永生,马琳,尤立平,等.特应性皮炎皮损微生物与外用药对比治疗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6):472-474
[5]颜艳,鞠梅,于建斌,等.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2):l16-117.
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 篇2
柔性纳米脂质体作为载体,介导经皮渗透给药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3,4,5],且药物吸收不经胃肠道,同时能长时间持续扩散进入血液循环,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剂型选择[6,7]。本文对苯磺酸氨氯地平柔性纳米脂质体(AM-FNL)的冻干工艺进行优化,探讨不同条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Biogate公司);RE-52旋转蒸发器(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WH-2微型漩涡混合仪(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超声破碎乳化仪;SHZ-Ⅲ型循环水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AUW120D电子天平;Zeta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英国马尔文公司);HP-01抽滤仪;低速冷冻离心机(广州吉瑞);恒温磁力搅拌器(TH2-82A上海);pH值测定仪(PB-10);冷冻干燥机(LAB-CONCO);600三用水箱。
1.2 试剂
磷脂(美国AVANTI POLAR LIPIDS INC)、胆固醇(天津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维生素E(德国BASF公司)、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药(常州瑞明药业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苯璜酸氨氯地平冻干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称取处方量的磷脂、胆固醇、维生素E、苯璜酸氨氯地平溶于适量的氯仿中,所得类脂溶液与磷酸缓冲液混匀超声,抽真空除去氯仿,得到乳白色胶体液,加入冻干保护剂,依次过0.45μm和0.22μm微孔滤膜后,冷冻干燥即得苯璜酸氨氯地平冻干脂质体。1.3.2冷冻干燥工艺的单因素考察针对液体脂质体易缓慢发生水解、易聚沉、不稳定的特点,本文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苯璜酸氨氯地平冻干脂质体以解决此问题。冷冻干燥(freeze-drying),简称“冻干”,系将药物溶液或混悬液在体系共熔点以下预冻成固体,然后在低温真空的条件下,从冻结状态不经过液体而直接升华除去水分的一种干燥方式。冻干后的脂质体和主药的稳定性都得到了保证。冻干过程一般分为三个过程:预冻、升华干燥、解吸干燥,冻干过程的每一步骤中均有重要因素影响到冷冻干燥的效果和冻干产品的质量,本文就预冻方式、预冻速度、预冻时间、冻干保护剂、水化方式等进行了单因素的考察。
1.3.3 苯璜酸氨氯地平冻干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考察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苯璜酸氨氯地平脂质体的形态、粒径,采用激光动态散射仪检测苯璜酸氨氯地平脂质体的粒径、粒径分布以及Zeta电位。
2 结果
2.1 预冻方式的考察
对于容易结晶的样品来说,预冻温度应低于药液的最低共融点温度,否则样品冻结不实,会引起干燥过程中药液喷瓶。此外,预冻温度在玻璃化温度以下,以实现样品的玻璃化,可以得到无定形产品,重建容易且保护微观粒子。本文考察了两种方式预冻:冰箱预冻(-18℃)和冻干机冷阱预冻(-47℃),考察不同预冻方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见表1。预冻方式对冻干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应选择在冷阱中即较低的温度下预冻。
2.2 预冻速度的考察
预冻速度即样品降温速度,是冷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对产品的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将样品进行慢冻(样品放入冷阱后开始降温)、速冻(冷阱温度降至最低后将样品放入)后干燥,考察预冻速度对产品外观的影响,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所得产品的外观并没有显著差别,这是由于机器快冻和慢冻的降温速率相差并不多,但慢冻有少量药物结晶,速冻则无,因此选择速冻方式。
2.3 冻干保护剂的加入方式
保护剂需要在脂质体的内外膜中均存在一定浓度,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如果保护剂只存在于膜内或膜外,则无法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本文以内加(在脂质体制备中将保护剂加入到水相介质中)和外加(保护剂溶液加至已制备好的脂质体液中)两种方式考察对冻干产品的影响,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内加和外加两种方式对冻干产品的外形影响不大,但内加方式的包封率降低,可能是保护剂与磷脂的相互作用,使部分被包裹的药物发生渗漏,因此本文选择以外加的方式加入冻干保护剂。
2.4 甘露醇量的考察
将磷脂与甘露醇质量比1∶1,1.0∶1.5,1∶2外加,考察甘露醇的量对冻干产品的保护作用,结果见表4。当磷脂与甘露醇的质量比为1.0∶1.5时,冻干产品的外观平整光滑,当甘露醇的量再增加时,外观并没有显著改善。
2.5 苯璜酸氨氯地平冻干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室温(20℃)条件下,分别测定冻干前和冻干水化后脂质体的粒径和粒子分布,结果表明,冻干前后粒子均较小,均在50~150 nm之间。冻干前,平均粒径为115.1 nm,冻干后,粒度分布呈现单峰,平均粒径为83.2 nm。可见,冻干后,粒子分布更均匀,稳定性增加。
室温(25℃)条件下,取苯璜酸氨氯地平脂质体混悬液适量加水稀释到一定浓度,加入到用校正液校正后的Zeta电位分析仪的样品池中,测定Zeta电位。分别测定了苯璜酸氨氯地平脂质体混悬液和冻干产品制剂再分散后的Zeta电位,结果表明,制得的苯璜酸氨氯地平脂质体表面荷负电,冻干后其Zeta电位绝对值有所增加,分别为(-22.1±-5.27)m V和(-29.3±-4.61)m V,说明冻干后脂质体的稳定性有所增加。
4 讨论
预冻速度即样品降温速度,是冷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对产品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8]。足够快的冷却速度,可以使样品最大程度地实现玻璃化,以减小冷冻过程冰晶对脂质体膜的破坏。在实际应用中,样品应最大程度地实现玻璃化;不能实现玻璃化的部分样品,最好以小结晶存在,因为小结晶与大结晶相比对膜的机械破坏作用小些。快速降温的冰晶比较细腻,有利于水蒸气的逸出[9],不仅能更好地保持粒子重建后的结构完整,还能缩短冻干时间。
由于冻干时需加入甘露醇作为保护剂,考察内加和外加的方式对冻干产品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外加冻干保护剂的方式,冻干后的脂质体包封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外加时的内外水相的保护剂分布情况更有利于保护作用的发挥。
本文采用较简单的方法对冻干工艺和处方进行了优化。一个良好的脂质体冻干产品,不仅外观饱满致密,而且应保持冻干前各项理化性质,包括粒子形态和粒子大小,水化容易程度、包封率等。对于粒子形态和大小,可采用显微镜下观察、纳米粒径仪检测粒径的方法。显微镜法虽不能测出粒子的具体大小,但是就观察比较粒径的变化来初步筛选冻干处方而言,是完全可行的。因此在初步筛选处方时,采用了冻干产品的外形、显微镜下的粒子形态等为主要考察指标,方法简单快速且可行。
Zeta电位为评价脂质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因为荷电的脂质体能够减少相互间的聚集和融合,增加稳定性,而Zeta电位可以衡量电荷的多少。当Zeta电位大于60 m V时,荷电粒子相当稳定;Zeta电位在30~60 m V时,荷电粒子比较稳定;Zeta电位小于30 m V时,荷电粒子较不稳定,容易聚集。测得苯璜酸氨氯地平脂质体冻干前后的Zeta电位分别为(-22.1±-5.27)m V和(-29.3±-4.61)m V,说明冻干有利于增加脂质体的稳定性。
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冻干工艺。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苯磺酸氨氯地平柔性纳米脂质体,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苯璜酸氨氯地平脂质体的形态、粒径。结果应选择在较低的温度下预冻;慢冻有少量药物结晶,速冻则无;与外加方式比较,保护剂内加使包封率降低。结论经优选得到的苯磺酸氨氯地平柔性纳米脂质体冻干工艺,性能稳定可靠。
关键词:柔性纳米脂质体,苯磺酸氨氯地平,冻干工艺
参考文献
[1]TIAN ZM,LIU ZY.Comparison of antihypertension No.0in longperiod with amlodipine in controling of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essential hypertension.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7,17(15):18731875.Chinese
[2]ZHAO HY,YANG Q,SHI ML.Ultrsound assisting amlodipine combined alorvastatin influence on carot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plaque in hyertension patients.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7,17(7):874876.Chinese
[3]CEVC G,BLUME G.Lipid vesicles penetrate into intact skin owing to the transdermal osmotic gradients and hydration force[J].Biochim Biophys Acta,1992,1104(1):226232.
[4]CEVC G,GEBAUER D,STIEBER J,et al.Ultraflexible nanoli-posomes,transfersomes,have an extremely low por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and transport therapeutic amounts of insulin across the intact mammalian skin[J].Biochim Biophys Acta,1998,1368(2):201215.
[5]GUO JX,PING QN,HUANG LS.Studies on preparation and deformability of flexible nanoliposome containing cyclosporine[J].J Chin Pharm Univ,1999,30(3):187191(in Chinese).
[6]YERUSHALMI N,ARAD A,MARGALIT R.Molecular and cel-lular studies of hyaluronic acidmodified liposomes as bioadhesive carriers for topical delivery inwoundhealing[J].ArchBiochemBio-phys,1994,313:267273.
[7]CEVC G,SCHATZLEINA,RICHARDSENH.Ultradeformablelipid vesicles can penetrate the skin and other semipermeable barri-ers unfragmented.Evidence from double label CLSM experiments and direct size measurements[J].Biochim BiophysActa,2002,1564:2130.
[8]DUZGUNES N,PRETZER E,SIMOES S,et a1.Liposomeme-diated delivery of antiviral agents 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cells[J].Mol Membr BioL,1999,16(1):111
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篇3
1材料与方法
(1)称取卵磷脂100 m g、胆固醇20 m g置于15m L离心管中,加入乙醚至刻度10m L,将离心管盖盖紧,将离心管底部放于W H-2微型旋涡混合仪的中心处,微微倾斜离心管,使管中的卵磷脂与胆固醇在旋涡混合仪的作用下完全溶解于乙醚中,溶解所需时间大约为20~30 m in之间。
(2)将溶解均匀的液体置于一圆底旋转烧瓶中,此烧瓶接口大小应与旋转仪接口相吻合,旋紧放气口,将圆底旋转烧瓶倾斜置于水浴锅中,水浴温度为45℃,烧瓶中的液体应低于水浴锅中的水面,转速(50~60)r/m in,每隔8 m in放出气体一次,扭开放气口,一次放气时间大约为3 m in,待乙醚完全挥发,可见一层淡黄色薄膜贴于旋转圆底烧瓶底部,制膜期间需中途放气3次,整个旋转蒸发成膜过程大约需35 m in左右。
(3)从旋转蒸发器上取下烧瓶,用乙醚10 m L溶解干燥薄膜,再加入双蒸水10 m L,花10 m in左右摇匀混合液体,将其倒入100 m L刻度的烧杯中,另取一稍大点的烧杯,放入少许冰块,加入一点水,将装有混合液体的烧杯置于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用75%无水乙醇清洗超声探头,待其自然挥发干后,将探头置于混合液体中央,浸于水中0.5 cm处,超声5 m in(功率30%,间歇30 s);
(4)将超声后的混合物溶液倒入一干净旋转圆底烧瓶中,按照(2)中同样的方法旋转蒸发混合溶液,待35 m in左右旋转蒸发成乳白色的混悬液,即为脂质体溶液。
2结果
用旋转蒸发超声法在45℃水浴温度条件下制备出的纳米脂质体,其形态为圆形,分布比较均匀,粒径为(159.45±13.25)nm,呈弱酸性,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二维形貌如图1所示,其三维形貌如图2所示。
在5℃冰箱中存放1个月后仍然比较稳定,其粒径比较结果如图3、图4所示。
3讨论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载药系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应用和研究[3]。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溶解度。对于低溶解度的药物,脂质体是优良的增溶剂。由于脂质材料无毒,还可消除用作增溶的传统辅料的毒性。(2)药物保护,增强稳定性,免于降解。药物包封于脂质体内(特别是位于水相中),就能避免受降解酶、不适宜的pH和生理过程的影响而降解。(3)缓释系统。脂质体释放药物的速度决定于药物的性质、脂质成分、是否存在pH和渗透梯度等。高密度脂蛋白能破坏脂双层而加速药物泄漏。控制以上影响脂质体泄漏的因素,就能控制药物释放速度。改变脂质组成,制成温度、pH或微波敏感脂质体,就能在药物特定的作用部位触发药物的释放。(4)克服多重药物耐受。有证据表明抗肿瘤药物做成脂质体能克服由多药耐药相关蛋白或P-糖蛋白介导的多重药物耐受。(5)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虽然具备许多优点。但就目前来看,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从脂质体的整个发展过程看,它起初是作为生物膜模型,而后进入药学领域的,因此是涉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较多的一项新技术。由于脂质体的表面特性如大小、双层膜流动性、表面电荷等与体内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给制备技术特别是工业化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脂质体在体内主要集中于肝、脾、肾等网状内皮细胞丰富的器官,如欲对其它组织器官进行治疗,则其靶向性不明显。另外,脂质体对某些药物,尤其是某些水溶性药物包封率较低,并且药物极易从脂质体中渗漏。包封率低和稳定性差是脂质体这种新型药剂在实现商品化的过程中仍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开头简单介绍了脂质体的构造,空白脂质体是指囊内没有包裹药物的脂质体,通过实验证明用逆向旋转蒸发超声法制备的空白脂质体粒径均匀、无毒副作用、呈弱酸性、保存时间较长,是一种很好的药物载体。
参考文献
[1]梁治齐,宗惠娟,李金华.功能性表面活性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3.[1]LIANG ZQ,ZONG H J,LI JH.Functional Surfactant[M].Beijing: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2002:1-3.Chinese
[2]胡剑均,乔卫红,李宗石.脂质体在药物控释与基因治疗中的应用[D].第7届国际表面活性剂/洗涤剂会议论文集.太原:山西化工出版社,1972:20-23.[2]H U JJ,QIAO W H,LI ZS.Liposom al drug releas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gene therapy[A].Seventh International surfactant/detergent conference proceedings.Taiyuan:Shanxi Chem ical In-dustry Press,1972:20-23.Chinese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对肿瘤的影响 篇4
脂质体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良好靶向性,显著提高治疗指数,降低药物毒性作用[3]。本课题研究紫杉醇纳米脂质体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探讨以脂质体作为载体制成能适合于静脉使用的紫杉醇纳米药物新剂型及靶向给药的可能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物与试剂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紫杉醇(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PRMI-1640、小牛血清(Gibco公司)、MTT(Sigma);S-180肉瘤细胞株由中南大学细胞中心提供,实验动物购于中南大学动物中心。
1.1.2 主要仪器
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CO2培养箱(SANYO),酶标仪(Heraeus)。
1.2 方法
1.2.1 MTT实验
将S-180肉瘤细胞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和100μg/m L链霉素的RPMI 1640培养液中,在37℃、饱和湿度及5%二氧化碳的细胞培养箱内传代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0.25%胰酶、RPMI 1640中止消化,吹打成单细胞悬液,计数,用培养液调成细胞浓度为4×104/m L,将细胞接种到96孔培养板中,100μL/孔,置于37℃、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24 h[4]。
分为紫杉醇注射液组和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组,每个5个浓度组,重复5孔。每孔加MTT液20μL(5 mg/L,PBS配制),继续培养4 h后吸尽上清液,加二甲基亚砜(DMSO)每孔150μL,振荡溶解10min。用酶标仪在490 nm下测定吸光度值(A值)。以平均细胞抑制率(IR)为评价指标。细胞抑制率=(1-实验组平均A值/对照组平均A值)×100%。以抑制率IR≥50%为高度敏感,30%≤IR<50%为敏感,IR<30%为不敏感。
1.2.2 紫杉醇脂质体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1)给药:建立小鼠肿瘤模型[5],共4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紫杉醇注射液10 mg/kg组,紫杉醇纳米脂质体5 mg/kg、10 mg/kg组。腹腔给药,1次/d。(2)疗效判定:肿瘤生长率[6]:连续给药8 d后,停药,每组取5只小鼠,处死小鼠,分离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抑瘤率(%)=(1-给药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3)生命延长率记录各组所余5只小鼠治疗后生存天数,计算生命延长率。生命延长率(%)=(治疗组平均存活天数/对照组平均存活天数-1)×100%。
1.3 统计学方法
检测结果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各化疗药物组的肿瘤抑制率IR以检验证实组间存在差异(P<0.05),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后以Tukev法进行两两方差比较。
2 结果
2.1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体外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杀伤能力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在10、5、2.5、1.25、0.625μg/m L浓度点,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9%、64%、46%、30%、15%,游离紫杉醇抑制率分别为70%、56%、37%、25%、11%,相比之下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各浓度点的抑制率更高(附图)。此外,转染后细胞荧光染色显示,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大部分集中在细胞内,而游离紫杉醇只能部分进入细胞膜。
2.2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抑制作用
体内给予紫杉醇纳米脂质体10 mg/(kg·d)8 d,对小鼠S180实体型的抑瘤率分别为83.3%。与同剂量紫杉醇注射液组比较作用更强(表1);明显延长小鼠寿命(表2)。
注: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与紫杉醇注射液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注: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与紫杉醇注射液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多项研究表明脂质体紫杉醇疗效明显优于紫杉醇。GOKHALE等用等量脂质体紫杉醇和紫杉醇分别腹腔注射于两组L1210白血病腹水瘤小鼠(每组18只),脂质体紫杉醇组生存期及生存率明显提高。脂质体紫杉醇能有效抑制肿瘤转移。SAKAKIBARA等将人非小细胞肺癌移植于小鼠肺内,1周后分别给两组小鼠(各组6只)腹腔注射紫杉醇和脂质体紫杉醇1.5 mg/kg,每周1次,共8次。第9周观察,脂质体紫杉醇组肺内肿瘤结节数较紫杉醇组少,小鼠皆存活,且无肺外转移。脂质体紫杉醇能有效逆转肿瘤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多药耐药基因(MDR)及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与卵巢癌化疗耐药有关气其可能机制为脂质体紫杉醇能与P-糖蛋白特异性结合,提高表达MDR的肿瘤细胞的药物聚集,改变药物在细胞内的分布,从而发挥紫杉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脂质体紫杉醇通过改变P-gp功能来调节MDR表型,更高效地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本实验在紫杉醇脂质体的体外研究中,与游离紫杉醇相比之下紫杉醇纳米脂质体抑制率更高,明显延长小鼠寿命。
摘要:目的 研究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对肿瘤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移植肿瘤动物模型,观察紫杉醇注射液和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和生命延长率。结果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在浓度为10.0μg/mL时,对体外培养的S-180肉瘤细胞,其抑制率79%,高于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对小鼠实体瘤S-180的抑瘤率可达83.3%,生命延长率可达96.8%,显著高于紫杉醇注射液。结论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比紫杉醇注射液能更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和实体瘤的生长。
关键词: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生物学效应,肿瘤,体内体外
参考文献
[1]GREENWALD RB,PENDRI A,BOLIKAL D,et al.Highly wa-ter soluble taxol derivatives:2,2-polyethyleneglycol esters as po-tential prodrugs[J].Bio Org Med ChenLett,1994,4(20):2465.
[2]GREENWALD RB,PENDRI A,BOLIKAL D,et al.Highly wa-ter soluble taxol derivatives:polyethyleneglycol carba mates andcarbonates[J].J Org Chem,1995,60(2):331.
[3]SHARMA A,ST RAUBINGER RM.Novel taxol formulation: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axol-containing liposomes[J].Pharm Res,1994,11(6):889.
[4]黄开红,赵晓龙,朱兆华,等.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对人胃癌和结肠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效应[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5):606-608.[4]HUANG KH,ZHAO XL,ZHU ZH,et al.Anti-tumor effects of5-fluorouracil-loaded polylactic acid-nanoparticles on humangastric and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 lines in vitro[J].Chin J ExpSurg,2005,22(5):606-608.Chinese
[5]王小林,林根来,龚高全,等.紫杉醇磁性白蛋白纳米微粒介入治疗兔VX2肝肿瘤[J].复旦学报,2004,31(4):383-387.[5]WANG XL,LIN GL,GONG GQ,et al.Study of the effects ofadriamycin magnetic albumin nanoparticles via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method on liver VX2 tumor in rabbits[J].Fudan Univ JMed Sci,2004,31(4):383-387.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