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2024-05-12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精选11篇)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篇1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 (霉形体) 引起的山羊和绵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高热, 咳嗽, 浆液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本病在新店乡的散养农户发病比较普遍。经过对其治疗后得出经验如下:

1 病原

本病的病原体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这是一种细小多形性微生物, 革兰氏染色阴性, 用姬姆萨氏法、卡斯坦奈达氏法或美蓝染色法着色良好。从甘肃等省区类似山羊支原体肺炎的病山羊中还分离出一种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无交互免疫性的支原体, 经鉴定为绵羊肺炎支原体。这种支原体的形态也呈细小的多形性, 但其生长要求比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苛刻。在琼脂浓度较低 (约0.7%) 的培养基上生长时, 可呈现一般支原体都具有的“煎蛋状”菌落, 但在通常的琼脂浓度时无此表现。

2 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只感染山羊, 尤其3岁以下的羔羊;而绵羊肺炎支原体既可感染山羊也可感染绵羊。营养缺乏、气候骤变、羊群密集等有利于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因此多发生于冬季和早春常呈地方性流行, 接触传染性很强。病羊和带菌羊是传染源, 主要经呼吸道分泌物排菌。新疫区的暴发, 几乎都由引进病羊所致。发病后传播迅速, 20d左右可波及全群。冬季流行期平均20d, 夏季可达2个月以上。

3 发病机理

病原菌经呼吸道进入肺脏, 先引起细支气管炎, 很快侵入其周围间质, 引起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症;随后又沿淋巴管和血管向全肺蔓延, 因此肺脏出现大灶性肝变。病原菌进入支气管后, 能紧密贴附于纤毛间的上皮细胞膜, 因此不能被粘液-纤毛清除机制排出, 甚至可免于吞噬细胞的作用。粘附于上皮的病原菌通过释放其代谢产物对纤毛和细胞膜发生毒性作用, 致使纤毛脱落、细胞膜受损。此外, 病原菌的入侵机体, 还可带来复杂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如产生广泛的免疫异常反应和免疫系统损害。病原菌在沿血管、淋巴管蔓延的过程中, 可引起血管炎与血栓形成以及淋巴管炎与淋巴栓形成。血栓可导致肺梗死;淋巴栓则影响炎性渗出物的吸收, 进而带来机化及肺肉变。病畜如继续存活, 小坏死灶可被肉芽组织取代, 大坏死灶则形成结缔组织包囊。当疾病好转或临诊痊愈后, 病原菌能在肺病灶里长期存活, 成为疾病内源性再发的基础。

4 症状

4.1 最急性

体温升高, 可达41~42℃, 沉郁, 不食, 呼吸急促, 随之呼吸困难, 咳嗽, 流浆液性鼻液, 粘膜发绀, 呻吟哀鸣, 卧地不起, 多于1~3d死亡。

4.2 急性

最常见。体温升高, 初为短湿咳, 流浆液性鼻液, 后变为有痛苦的干咳, 流粘脓性铁锈色鼻液。胸部敏感、疼痛, 病侧叩诊常有实音区, 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与磨擦音。高热不退, 呼吸困难, 呻吟痛苦。弓腰伸颈, 腹肋紧缩, 孕羊大批流产。最后倒卧, 萎顿, 衰竭死亡。死前体温下降。病期1~2周, 有的达3周以上。偶有不死者转为慢性。

4.3 慢性

多见于夏季。全身症状较轻, 体温降至40℃左右, 间有咳嗽、腹泻、流鼻, 身体衰弱, 被毛粗乱。此时如再度感染或有并发症则迅速死亡。

5 病理变化

一般局限于胸部器官。有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变化。胸腔积有大量淡黄色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胸膜充血、晦暗、粗糙, 附以纤维素絮片。肺胸膜与肋胸膜常发生粘连。支气管与纵隔淋巴结充血、出血、肿大。心肌松软, 心包积液。

肺表现为纤维素性肺炎。肺炎最初为炎性充血和水肿, 随后发生肝变。因病情不同, 肝变区可呈局灶性或弥漫性两种形式。局灶性肝变经常首先在通气良好的膈叶或中间叶胸膜下发生局限的红色实变区, 以后实变区逐渐扩大。弥漫性通常表现为一侧肺的膈叶大部或全部发生炎症, 对侧肺也可能有大小不等的肺炎灶;但两侧肺全部发生肝变者罕见。弥漫性肺炎的外观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相似, 也呈多色性和大理石样变, 但间质水肿没有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显著。慢性病例, 肝变肺有坏死灶形成, 小坏死灶可被机化, 大者其外围以结缔组织包囊, 这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结局也较相似。

镜检, 有纤维素性肺炎的一般组织变化。间质虽有炎性水肿, 但没有严重的坏死以及血管周围机化灶与边缘机化灶。病初, 支气管与血管周围为浆液性炎, 以后则为增生性炎, 主要表现为淋巴网状细胞增生甚至可形成淋巴小结, 肺膜增厚, 膜下及肺泡间隔也有淋巴细胞浸润。

6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诊症状和病变特征常可做出初步诊断, 但要确诊应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

本病在症状和病变上均和山羊巴氏杆菌病相似, 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鉴别。

6.1 巴氏杆菌病的病变除纤维素性肺炎外, 还有全身败血性变化, 而本病主要为一侧胸膜肺炎, 其他器官常无明显病变。

6.2 病料涂片染色镜检, 巴氏杆菌病为两极染色的小杆菌, 而本病为很难看到的小紫点。

6.3 用血液琼脂分离培养时, 巴氏杆菌病有明显的菌落生长, 本病常无细菌生长, 或仅生长为很难观察到的小点状菌落。

6.4 用病料接种家兔或小鼠, 巴氏杆菌病必定引起动物死亡, 本病常不引起发病。

7 防治

7.1 预防

严防引入病羊或带菌羊, 如需引种, 则应隔离检疫1个月以上, 确认健康时方可混群。根据当地病原体分离结果, 选择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鸡胚化弱毒苗或绵羊肺炎支原体灭活苗。对发病羊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和治疗。

7.2 治疗

(1) 将“九一四”溶于生理盐水, 然后对羊进行缓慢静脉注射。用药量, 5月龄以下的羊用0.1~0.15g, 5月龄以上的羊用0.2~0.25g, 隔5~9d再注射1次即可。同时内服氯霉素, 按用30~50mg/kg.bw, 分2~3次/d喂服, 连喂3~5d。 (2) 海达加土霉素疗法, 用海达注射液, 按1mL/10kg.bw, 一次肌肉注射, 1次/d, 连用2~3d。同时口服土霉素, 按用20~30mg/kg.bw, 分2~3次/d喂服完, 连喂2~3d, 有特效。 (3) 其他疗法, 用环丙沙星、百病清、速灭沙星等药物治疗, 效果也好。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篇2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控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bov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是由支原体引起的.牛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牛肺疫,以纤维素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各种牛均易感该病,发病率为60%~70%,病死率为30%~50%.传播源主要是病牛及带菌牛,自然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常呈突然暴发.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诊断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作 者:李强 吕晓磊 苑庆阁  作者单位: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特泥河农牧场兽医站,内蒙古,海拉尔区,021024 刊 名:畜牧与饲料科学 英文刊名: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年,卷(期): 31(3) 分类号:S858.235 关键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支原体   诊断   防控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篇3

关键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2-0048-01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烂肺病”,是山羊特有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山羊、绵羊均可感染,且危害十分严重,其特征是高热咳嗽及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索性炎症。病羊排泄物、分泌物及耐过羊等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长途运输、气候急剧变化和营养不良等均为该病的诱发原因。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接触传染性很强,成羊发病率较高,如处置不当,将波及整个羊群,给养羊户造成重大损失,对养殖场周边的羊群形成严重威胁。

1 发病情况

2013年10月27日,平塘县摆茹镇甲茶村拉柒组养羊户杨某引进南江黄羊100只,采用青霉素与氨基比林配合肌注进行了2 d的应激处理;11月4日,发现3只母羊精神沉郁,不愿走动,流涕,轻微咳嗽。11月7日,母羊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其中有的出现放牧不出、流脓鼻涕的情况,体表温度偏高。

2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0.2~41.5 ℃,流涕和咳嗽,呼吸浅表,触压胸壁,病羊反应敏感、疼痛。眼睑浮肿,流泪,有的有脓性分泌物,腰背弓起,表情痛苦。

3 病理剖检

鼻孔内有浆液带血鼻液,舌外露,胸腔内积有淡黄色液体。肺尖叶心叶红色肝变,切面呈大理石样,并伴有纤维蛋白性炎症,胸膜变厚而粗糙,上有黄色纤维蛋白层附着,部分肺与胸膜发生粘连,肺膈叶水肿,并有广泛性斑点出血。肺门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色红,肺部有散在的红色肺炎区。肝、脾肿大。纵膈淋巴结肿大,布满出血点。心包积液、粘连。急性和慢性病例的病变多局限于胸腔,胸腔有大量淡黄色液体。

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5 防治

5.1 羊群隔离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篇4

1.临床症状。该病传播较快, 从第1只羊出现症状, 3~5天内全群不同程度发病。病羊初期表现为轻微咳喘, 流清鼻涕, 食欲不振;继而精神沉郁, 被毛粗乱, 食欲废绝, 心跳加快, 呼吸困难, 体温升至40℃以上, 眼结膜苍白 (有脓性分泌物) , 鼻液由清稀变为黄色、浓稠, 并伴有痉挛性咳嗽, 早晨和夜间病情加重;若不及时治疗, 数日即可死亡。

2.剖检变化。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性分泌物;胸腔有淡黄色渗出液, 肺与胸腔、胸膜广泛粘连;肺尖叶、膈叶部分发生突变、萎缩;淋巴结肿大, 切面多汁; 肝脏肿大, 质地变硬;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现便秘。

3.防治措施。1治疗。每千克体重用阿奇霉素-氟苯尼考混悬液0.2毫升肌肉注射, 每天1次, 症状轻微者1~2次即可, 严重的需3~4次。也可用10%樟脑磺酸钠注射液、维生素C等对症治疗。2预防。该病可用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接种预防。日常应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舍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清洁卫生, 供给优质饲料, 完善并落实各项消毒措施。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篇5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高度传染性与致死性的呼吸系统疾病[1],本研究对某猪场发病猪群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等进行了研究诊断,基于药敏实验探寻最佳的治疗方法,控制该疾病的传染蔓延。

1 发病情况

2015年12月10日,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某猪场共饲养猪132头,其中5头3~5月龄猪开始不吃料,后陆续出现病情,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猪48头。

2 临床诊断与实验室诊断

2.1 临床诊断

病猪病理变化,出现胸腔与呼吸道的不同程度的坏死与出血。根据病理变化分为急性死亡型与慢性死亡型。急性死亡型病猪气管与支气管充满了大量的红色血性黏液、渗出物,成泡沫状。两侧肺呈现出紫红色,发硬,健康肺组织很少,切面与肝相似,肺间质加宽,其胸腔内部可见少量的淡黄色液体,心包膜增厚,心肌弹性降低。慢性死亡型病猪支气管与气管内部存在少量的红色黏液,成泡沫状,其胸腔内可见淡黄色的混合物,肺及胸黏膜发生粘连,两侧肺为红色,表面有黄色结节。切面呈现为沙粒状,充血呈现出紫红色,膈肌表现为异常的增厚,有大量的积液存在于心包内,心包膜为肌肉样,心肌无弹性且增厚。

2.2 实验室诊断

无菌条件下取病猪肺脏组织,并将其接种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37 ℃进行培养,在48 h后取出分离菌种并接种在10%的绵羊献血琼脂培养基上,取培养物做成图片标本用革兰氏染色进行镜检。将过滤除菌的NAD加入到常规发酵管当中,并在生化培养基内分离菌纯培养物,观察培养结果。

2.3 药敏试验

取分离菌纯培养物,采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用常规纸片法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测定,判定标准为:低敏,抑菌圈直径<10 mm;中敏,抑菌圈直径在11~15 mm;高敏,抑菌圈直径>16 mm。

2.4 治疗方法

将48头病猪进行随机分组,分为A、B、C、D四组,每组病猪12头,体质量在25~30 kg,平均(28.8±4.3)kg,月龄4-6个月,平均(4.7±1.1)个月。各组间体质量、月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给予氟苯尼考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用量为0.5 mL/kg,1次/d,连续使用5 d;B组给予苯唑西林钠粉肌肉注射治疗,用量为20 mg/kg,1次/d,连续使用5 d;C组给予氟苯尼考粉口服治疗,2次/d,连续使用7 d;D组给予氟苯尼考注射液+鱼腥草(金银花)肌肉注射治疗,2次/d,连续使用5 d。观察疗效。

3 结果

3.1 临床诊断结果

经临床症状等诊断初步判断48头病猪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3.2 实验室诊断结果

经实验室诊断发现巧克力培养基上长出针尖大小的、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灰白色半透明小菌落,染色镜检结果存在革兰氏阴性红色小球杆菌。生化反应结果发现,与尿酶、触酶、蔗糖、葡萄糖与麦芽糖表现出阳性反应(+);与氧化酶、吲哚、乳糖、甘露醇与木糖呈阴性反应(-)。经分离鉴定出分离病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3.3 药敏试验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见表1。

3.4 四组病猪疗效比较

48头病猪治疗后,痊愈42头,痊愈率为87.5%。其中D组痊愈率最高,其次为A组、C组与B组。

4 讨论

4.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学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高度传染性与致死性的呼吸系统疾病,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发生胸膜肺炎与出血性和坏死性肺炎。当前已经发现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包括了2个生物型与15个血清型。由于该疾病的主要血清型之间交叉免疫性较缺乏,因此该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有较大的困难。阿莫西林、先锋霉素、四环素和替米考星等药物尽管能够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发挥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哟物的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甚至造成药物的残留影响肉的品质,以及人类的健康[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并无明显的季节性,在各个季度均可发生,其中11月-次年2月发病率可达40%,3-10月发病率则为10%~30%,其发病与猪日龄关系密切,其中哺乳猪的发病率较低,或者不发病。外界环境因素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当猪饲养的环境突然发生变化,突然转群、断奶、气候条件恶劣、饲养密度过大、闷热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当等都将造成该疾病的快速传播[3]。猪舍出现一头或者几头猪咳嗽或者呼吸困难时,将在短时间内感染其他猪,而病猪与带菌猪为主要的传染源,经空气、猪与猪之间的接触、咳嗽、污染物等传播。

4.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

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实验室检查等诊断判断48头病猪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4.3 治疗药物选择

经实验室检验该治病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在进行药物选择时,以抑制蛋白质合成药物与抗G-菌药物进行结合治疗。本研究中D组病猪给予了氟苯尼考注射液+鱼腥草(金银花)肌肉注射治疗,且A组与D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抗菌作用良好。结果提示,采用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疗效更为显著。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惊心解热镇咳,增强机体的看病能力,缓解气喘症状,并对其他病原体引发的激发感染予以控制。在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能够获得暂时的缓解,但是不能够立即停止用药,以避免其复发。因此,可在停止药物治疗后,继续给予药物添加在饮水与粮食中,持续预防一周。针对长期治疗但并不能治愈的病猪应考虑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淘汰。

4.4 预防

为有效避免疫情的发生,猪场中需要对疾病的防治引起高度的重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禁止隐性感染猪的引入。饲养方式为“全进全出”,保证猪舍的清洁卫生,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强化饲养管理工作,实施封闭式管理,坚决杜绝病原的侵入,增强机体抵抗能力,确保猪群的健康[4-5]。

参考文献

[1]杨根章.规模化猪场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8):196-196.

[2]杨晓平.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现代农业科技,2014(9):295-295.

[3]徐桂森,赵永成,徐桂平.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动物保健,2014,16(9):50-51.

[4]杨少凤,陈国凤.一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畜禽业,2012(5):62-63.

[5]李国辉,张久荣,田兵.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今日畜牧兽医,2012(2):29-31.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篇6

1 病原

引起本病的病原有两种支原体, 一是山羊丝状支原体, 只引起山羊发病, 不引起绵羊发病;二是绵羊肺炎支原体, 既可使绵羊发病, 也可使山羊发病。

2 流行特点

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 接触传染性很强,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在阴雨连绵、寒冷潮湿、羊群密集拥挤等不良因素下容易诱发本病。另外, 冬季和早春枯草季节, 羊只缺乏营养, 容易受寒感冒, 造成羊只抵抗力下降, 也容易诱发本病。本病冬季流行期为15d, 夏季可维持2个月以上。

病羊为主要传染源, 其病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原体, 主要经呼吸道分泌物排菌。病羊组织内的病原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生活力, 这种羊也有散播病原的危险性。

3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短者5~6d, 长者20~30d, 平均18~20d。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症状, 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

3.1 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病例病初体温增高, 可达41~42℃, 精神极度萎顿, 食欲废绝, 呼吸急促而有痛苦的呜叫。数小时后出现肺炎症状, 呼吸困难, 咳嗽, 并流浆液带血鼻液, 肺部叩诊呈浊音或实音, 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消失或呈捻发音。12~36h, 渗出液充满病肺并进入胸腔, 病羊卧地不起, 四肢直伸, 呼吸极度困难, 每次呼吸则全身颤动, 黏膜高度充血, 发绀, 目光呆滞, 呻吟哀鸣, 不久窒息而亡。病程一般不超过4~5d, 有的仅12~24h。

3.2 急性型

急性型最为常见。病初体温升高, 继之出现短而湿的咳嗽, 伴有浆性鼻液。4~5d后, 咳嗽变干而痛苦, 鼻液转为黏液-脓性并呈铁锈色, 高热稽留不退, 食欲锐减, 呼吸困难和痛苦呻吟, 眼睑肿胀, 流泪, 眼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口半开张, 流泡沫状唾液。头颈伸直, 腰背拱起, 腹肋紧缩, 最后病羊倒卧, 极度衰弱委顿, 有的发生鼓胀和腹泻, 甚至口腔中发生溃疡, 唇、乳房等部皮肤发疹, 濒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 病期多为7~15d, 有的可达1个月。幸而不死的转为慢性。孕羊大批 (70%~80%) 发生流产。

3.3 慢性型

慢性型多见于夏季。全身症状轻微, 体温升至40℃左右。病羊间有咳嗽和腹泻, 鼻涕时有时无, 身体衰弱, 被毛粗乱无光。在此期间, 如饲养管理不良, 与急性病例接触或机体抵抗力由于种种原因降低时, 很容易复发或出现并发症而迅速死亡。

4 剖检病变

病变部位多局限于胸部, 特征病变见于肺和胸膜, 呈典型的纤维素胸膜肺炎变化, 胸腔积有大量淡黄色浆液纤维素渗出物, 暴露于空气后其中有纤维蛋白凝块。病理损害多发生于一侧, 常呈纤维蛋白性肺炎, 间或为两侧性肺炎, 肺实质硬变, 切面呈大理石样变化, 肺小叶间质变宽, 界限明显, 血管内常有血栓形成。胸膜增厚而粗糙, 常与肋膜、心包膜发生粘连。支气管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肿大, 切面多汁并有出血点。心包积液, 心肌松弛、变软。肝脏、脾脏肿大, 胆囊肿胀。肾脏肿大, 被膜下可见有小点状出血。

5 诊断要点

本病的流行规律、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三方面初步作出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血清学试验可用补体结合反应, 多用于慢性病例。本病在临床上和病理上均与羊巴氏杆菌病相似, 但可以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6 预防措施

6.1 疫苗接种

本病流行区坚持免疫接种,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 山羊、绵羊均可应用, 6月龄以上每羊5ml, 6月龄以下每羊3ml, 肌肉注射, 1年1次。山羊丝状支原体引起的, 只对山羊类羊群进行免疫注射, 绵羊类羊群可不考虑。绵羊肺炎支原体引起的, 山羊、绵羊全部免疫注射。

6.2 加强消毒

定期选用两种以上的高效消毒药物进行羊舍内外消毒, 以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杀灭或消除病原体, 消灭疫病源头。

6.3 加强饲养管理

坚持自繁自养, 勿从疫区引进羊只, 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充足营养草料, 增强羊的体质。对从外地引进的羊, 严格隔离, 检疫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对发病羊群及时隔离和治疗, 污染的场地、厩舍、饲养用具以及粪便、病死羊的尸体等进行彻底消毒或无害处理。

7 药物治疗

7.1 泰乐菌素本药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有一定疗效。成年羊10ml/次, 肌肉注射。

7.2 替米考星

本药为泰乐菌素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可用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的治疗。10mg/kg体重, 皮下注射。

7.3 氟苯尼考

本药是氯霉素的第三代产品, 抗菌谱广与氯霉素近似, 但无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致畸、致癌、致突变等副作用, 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有一定疗效。成年羊10ml/次, 肌肉注射。泰乐菌素与本药联用, 效果更佳, 上午用泰乐菌素, 下午用本药, 治疗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治愈率达90%以上。

7.4 阿奇霉素

能通过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的, 用于治疗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效果较好, 在发病组织中特别是肺中具有特异性聚集的性能, 半衰期2~3d, 每天只需给药1次即可, 且副作用较小。成年羊5mg/kg体重, 肌肉注射, 1次/d, 连用5d。

7.5 新胂凡纳明

本药为胂制剂, 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有一定防治作用。10mg/kg体重, 用生理盐水配成10%的注射液, 静脉注射 (注射前0.5h先注射强心剂) 。3d以后, 重复注射1次, 用量相同。

7.6 联合用药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篇7

2014年7月一养羊户, 原来饲养155只寒杂羊, 近期刚引进20余只母羊, 准备逐步扩大规模, 结果有多只突然发病,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 咳嗽, 并有16只相继死亡。发病过程中, 畜主曾自行购买头孢类抗生素及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过, 但效果不佳。

2 临床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 可达41~42℃。随后出现短而湿的咳嗽, 伴有浆性鼻液。4~5d后, 咳嗽变干而痛苦, 鼻液转为粘液或脓性并呈铁锈色, 粘附于鼻孔和上唇, 结成干涸的棕色痂垢。发病羊只多在一侧出现胸膜肺炎变化, 叩诊有实音区, 听诊呈支气管呼吸音和摩擦音, 按压胸壁疼痛敏感。有的病羊高热不退, 食欲锐减, 呼吸困难和痛苦呻吟, 眼睑肿胀, 流泪或有粘液脓性眼屎。口流泡沫状唾液。头颈伸直, 腰背拱起, 腹肋紧缩, 怀孕母羊发生流产, 个别羊只口腔中发生溃烂。发病后期病羊倒卧, 腹泻脱水, 极度衰弱, 最终死亡。

3 病理变化

病死羊只剖检, 发现胸腔有大量淡黄色液体, 暴露空气后其中有纤维蛋白块。肺发生肝样变, 病变区凸出于肺表面, 颜色呈紫红色至灰色不等, 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变厚而粗糙, 上有黄白色纤维蛋白层附着, 胸膜与肋膜, 心包发生粘连。支气管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肿大, 切面多汁并有溢血点。心包积液, 心肌松弛、变软。肝、脾肿大, 胆囊肿胀, 肾肿大和膜下小点溢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4 实验室诊断

(1) 取肺的病变区组织、肺门淋巴结、胸腔渗出物、鼻及支气管分泌物涂片, 美蓝染色, 油镜检查, 可见多量两极浓染的小球杆菌, 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2) 无菌操作取病羊的肺、肝、淋巴结接种于营养琼脂和血琼脂平板37℃培养48h, 未见细菌生长。另取病料接种于Anyflidck固体培养基在二氧化碳培养箱或二氧化碳烛缸中37℃培养48~72h, 可见透明的细小菌落, 挑取菌落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点状的细小菌体。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 可诊断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5 治疗措施

(1) 胸腔注射5%恩诺沙星10ml (胸腔注射对本病效果较好) , 具体做法为:病羊左侧卧保定在肩关节水平线上, 距肘关节5cm处剪毛、消毒, 垂直进针3~5cm穿透皮肤、肋间隙到达胸腔, 但不能刺伤肺脏。在操作时穿透皮肤后感觉到进针的阻力突然间小, 这是针尖到达了胸腔, 当针尖刺入肺脏时可以感觉到针尖随着肺脏有节奏的来回运动, 这时应当将针头稍稍抽回一些。在操作中应注意注射针头和注射部位的消毒, 以防止感染。胸腔注射还可以采用强力霉素、林可霉素等药物。胸腔注射每天注射一次, 连续治疗5~7d, 为一个疗程。

(2) 对症状较重的病羊可采用输液治疗, 5%碳酸氢钠50~80ml, 10%葡萄糖100~150ml, 乳酸红霉素50万单位, 静脉注射一天一次, 连用5~7d, 静脉注射期间每天与输液间隔12h, 再肌肉注射乳糖酸红霉素50万单位。在肺部炎症初期, 为制止渗出, 促进炎性分泌物消散吸收, 可肌肉注射呋噻咪4~5ml, VC5ml。

(3) 对体温升高的病羊肌肉注射安乃近、牛羊康泰或鱼腥草注射液进行对症治疗, 缓解症状。对食欲不佳的病羊肌肉注射胃肠舒注射液5~8ml、胃动力注射液5ml或灌注反刍健胃散50~100g。

(4) 应注意对发病羊群加强饲养管理, 以提高羊只的抵抗力, 冬季应尽量降低饲养密度, 同时保持合理的通风换气, 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6 预防措施

(1) 该病可用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接种预防。

(2)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舍内温度适宜, 通风良好, 清洁卫生, 供给优质饲料, 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 应完善各项消毒措施, 从而达到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消除传染源的目的。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篇8

1 病原体

引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隶属于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成员。丝状支原体为细小、多形性的微生物,革兰氏染色呈现阴性反应。我国羊支原体性肺炎迄今已报道的病原包括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和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1]。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对红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不敏感。

2 发病特点

自然条件下,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只感染山羊,易感性最强的是3岁以下的山羊。绵羊肺炎支原体既能感染山羊也可以感染绵羊。

发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肺部组织和胸膜腔内液体中含有大量病原体。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其他羊,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发,在温差较大、阴湿寒冷、阴雨连绵、饲养密度大、羊舍通风不良、气候和季节变化,长途运输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诱发本病。

3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8~20d。病初出现体温增高,食欲下降甚至废绝,呼吸困难,继而出现咳嗽、流鼻涕等肺炎症状,鼻液有时带血,后期出现粘脓性鼻液,附着于鼻孔周围。肺部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有摩擦音或捻发音[2]。触压病羊胸壁疼痛,敏感。有的病羊卧地不起,四肢直伸,呼吸极度困难,全身颤动。眼睑肿胀,流泪。口流泡沫状唾液,头颈伸直,腰背拱起,有的发生臌胀和腹泻,口腔发生溃疡,唇、乳房等部皮肤发疹。妊娠母羊可发生流产,本病病程一般为7~15d。

剖检病羊主要病变在胸腔,胸腔有淡黄色渗出液,肺与胸腔、胸膜广泛粘连,出现纤维蛋白性肺炎。肺脏实质肝变,切面呈大理石样变化,肺小叶间质增宽,界限明显。胸膜增厚,上有黄白色纤维素层附着[3]。支气管和纵膈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点。肝脏、脾脏、肾脏可出现肿大和出血点。心包积液,心肌松弛、变软。

4 诊断

根据本病主要症状如发热、咳嗽、肺脏及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及特殊的剖检变化可以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可采集急性病例的肺组织、胸腔渗出液等作为病料进行染色显微镜检查和分离培养、动物接种实验等。本病注意与羊巴氏杆菌病相区别。

5 治疗

可以尝试使用土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和支原净等药物治疗,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也可以治疗本病。

6 预防

6.1 加强饲养管理

对羊群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做好平时的消毒工作,消除传染源。羔羊早吃初乳、吃足初乳,冬季做好羊舍的防寒工作,尤其是北方地区。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发现病羊后要及时隔离,进行有效的治疗。病羊排泄物可能污染的圈栏及用具等要彻底消毒。假定健康的羊群全群进行药物预防。

6.2 加强引种的检疫工作

引进种羊是要科学,并进行检疫,隔离一个月后无异常再混群饲养。最好遵循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

6.3 免疫接种

如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组织灭活疫苗对幼年羊进行免疫接种,或者试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的羊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此疫苗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均具有良好的保护效率,无论羊只大小,颈部皮下注射3ml,免疫持续期可达10个月以上。

参考文献

[1]曹玉杰.小尾寒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155.

[2]付国全,袁玉军.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及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09(12):87.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 篇9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草食家畜养殖的大力扶持,使得羊养殖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传染性胸膜肺炎让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严重受损。因此,养殖过程中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

1 病原和临床特点分析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是一种细小、多形性微生物,我们称之为丝状霉形体,革兰染色阴性。这种病原体会损害羊的肺部组织、胸膜以及纵膈淋巴结。虽然说这种疾病的发生与羊的品种、性别以及年龄关系不大,但是在相同品种的羊群中,年龄大且身体素质较差的羊较其它健康羊来说患病几率明显要高。由于该种疾病的传染性极强,传播方式是通过飞沫或者羊群之间的相互接触,因此地方流行性是羊群感染上胸膜肺炎的一个典型临床特征;该病主要集中在气温较低的冬末初春时节发病,这段时间环境寒冷干燥,再加上青贮饲料短缺以及羊群抵抗力降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羊群极易患上传染性胸膜肺炎。

2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

羊一旦患上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会表现出明显的厌食症状且体温急剧升高,最高可达42℃以上,并伴有呼吸困难和呼噜声。短时间内会出现咳嗽、流浆液性或血色鼻液,在对病羊肺部叩诊时会有明显的浊音。羊在患病初期,采食量会持续下降、不能够站立、表现出呼吸困难,鼻液浓稠呈铁锈色,附着在羊鼻腔周围;体温也会继续升高。而在发病后期,羊的粘膜组织会有出血、发绀的情况,羊的目光呆滞,且经常发出呻吟声和哀鸣声,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造成羊窒息死亡。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通常在50%左右,死亡率在10%左右。

3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措施

3.1 治疗措施首先及时隔离尚未患病的羊群,并用山传苗进行紧急接种,6 月龄以下羊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3m L,6 月龄以上羊注射5m L。其次,用30%氟苯尼考注射液0.1m L/kg·bw肌肉注射,1 次/d;同时每100kg饮水中加入5g支原净(泰妙菌素)给羊自由饮水,连用7d,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此外, 候恩周报道用新胂凡钠明(914) 按照0.1~0.5g/kg·bw静脉注射,首次使用后隔4~5d再注射1 次,也可取得良好效果,笔者曾多次验证此法,效果确实。

3.2 防治措施针对这类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首先应做好健康羊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对羊只密度进行合理安排,特别是严冬和早春时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这时要做好羊圈的加固保暖措施;而在夏季的时候,需注意圈舍的通风换气,及时清理羊粪,让羊群处于一个干净清洁的环境。在发生这类疾病过后,要全部淘汰种用羊,对新引进的羊必须经过一个月以上的隔离观察,在确认健康后才能将其与其它羊同群饲养放牧,从而防止引入病羊和带菌羊。其次针对集约化饲养的羊群,要有一个宽阔的场地便于在天气晴朗时让羊群充分接受光照,进行运动,以提高羊群免疫力。由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传染性极强,一旦在同群中传播,很难将其彻底根治,因此目前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措施还在于防疫接种。生产中,可皮下或肌肉注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对健康羊进行预防接种:6 月龄以下的小羊羔,3m L/ 头;6 月龄以上羊只:5m L/ 头,其免疫期可达1 年。

4 结语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篇10

关键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自家苗;制备;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851.35;S858.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1—0236—03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CCPP)俗称烂肺病,是由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等多种致病支原体引起的山羊呼吸道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确定为法定报告的山羊传染病之一。该病呈急性或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气喘,病变以纤维素性肺炎和胸外膜炎为特征。由于病原支原体的多样性以及支原体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比较困难,仅靠症状及病变在临床上难以确诊,致使基层兽医人员临床用药针对性不强,误诊误治现象普遍,导致该病在我国长期存在。作为世界上养羊数量最多的国家和最大的羊肉出口国,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对我国山羊养殖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目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预防主要靠接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灭活菌苗,但它是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C87-1株制备,由于临床上多种支原体性病原的存在,该疫苗预防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效果还不大理想。因此,加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研究、减少该病对地方养羊业的侵扰,对于促进养羊场(户)的增效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泰州地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难题,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羊病研究课题组联合行业企业,开展用自家苗防治山羊传染病胸膜肺炎的研究,通过血清学方法测定其抗体效价,并与国产疫苗预防效果相比较,以期为科学防控山羊传染病胸膜肺炎提供新的途径。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仪器与设备

主要仪器与设备有:无菌操作台、洁净组织捣碎机、匀浆机、37℃恒溫培养箱、低温冰箱、微生物学试验常规仪器等。

1.2试验试剂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灭活菌苗(以下简称商品苗,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皮下或肌内注射(6个月以下的山羊3 mL/只,6个月以上的山羊5 mL/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的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绵羊肺炎支原体MO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普通琼脂培养基;甲醛溶液;双抗(青霉素、链霉素)等。

1.3病料

从江苏省泰兴市未免疫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A羊场选择病程较长或濒临死亡的临床症状典型的病羊,由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经山羊支原体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被检血清抗体滴度≥1:8(++)判为阳性、血清抗体滴度≤1:4(++)判为阴性]确诊后,扑杀患羊,无菌采集病羊肺脏典型肝变组织、纵隔淋巴结,无菌穿刺采取胸腔液。将采集的病料迅速置于0~4℃保存备用,同时取血液、胸腔液接种至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其间应无杂菌生长。

1.4自家苗的制备

将采集的病变肺脏、淋巴结组织研磨,经组织捣碎机碎化后与胸腔液混合,按1:4的比例加入灭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调兑,经1次双层、2次4层无菌医用纱布过滤后,加甲醛至其浓度为0.1%,经1 h摇匀后放人37℃恒温培养箱中灭活,灭活时间48 h,其间每8 h摇动1次,每次30 min。分装前加入双抗(青霉素1 000 IU/mL、链霉素500 IU/mL);分装后封口,置于2~8℃冷暗处存放。安全性检验:选用约1.5~2.0kg健康家兔和400 g左右豚鼠各2只,每只肌肉注射2 mL自家苗,10 d内均健活;挑选健康易感山羊2只,各于颈侧皮下注射5 mL,观察7 d无不良反应;普通培养基培养24 h无杂菌生长。

1.5试验羊只及分组

从A羊场随机选取90只临检未发病、2月龄、体质量相近的杂交波尔山羊,随机分成商品苗组、自家苗组、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登记耳标号,分栏统一饲养。接种分首免、二免(加强免疫),二免在首免后21 d进行。商品苗组每只每次皮下接种3 mL商品苗;自家苗组每只每次皮下接种3 mL自家苗;空白对照组每只每次注射3 mL生理盐水。

1.6待测血清的制备

分别于首免前3 d,首免后14 d,二免后10、30、60、90、120 d空腹颈静脉采血3~5 mL,常温析出血清,按组别耳标号编号,-20℃保存备测。

1.7试验羊只的观察记录

试验开始后每天專人观察各组羊只的采食、表现、生长及发病情况,并予以详细记录,以判断不同疫苗对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效果。

1.8抗体的检测与统计分析

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对采集的血清样品进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检测,按编号逐只记录血清抗体的IHA效价,差异显著性按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

1.9自家苗的临床应用

选择泰兴、高港、姜堰、海陵及开发区的5家发病的养羊场(户),初诊后通过正向间接血凝试验予以确诊,按本试验方法制备各场(户)自家苗,进行本场的紧急免疫接种,统计预防有效率。

2结果与分析

2.1抗体阳性率及对羊增质量的影响

所有试验羊在首免前测定表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均为阴性。通过表1对免疫前后3组试验羊IHA抗体阳性数、阳性率的比较可以看出:商品苗组、自家苗组在首免后14 d抗体阳性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差异不明显;二免后10 d,2组的抗体阳性率均大幅提高;二免后30 d,2组抗体阳性率持平;直到二免后60 d,2组抗体阳性率均上升为100%;二免后90~120 d,商品苗组阳性率持续下降,自家苗组则至120 d时才出现下降,但在二免后90 d时即高于商品苗组,说明自家苗组的抗体衰退速度慢于商品苗组。由表1还可以看出,2组羊群抗体的产生都是持续的,而二免能使羊产生较高水平且持续稳定的保护抗体;空白对照组在整个监测过程均未出现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阳性羊,说明无论是商品苗组还是自家苗组的免疫,对于预防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均是有积极意义的。

nlc202309031608

从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接种商品苗羊只的生长差异不显著,说明接种疫苗不会阻碍动物的生长;而接种自家苗羊的生长在二免后120 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是否足以说明自家苗能够促进羊只的生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2试验羊的IHA抗体水平

从表3免疫前后3组试验羊IHA抗体水平的比较及表4免疫前后3组试验羊IHA抗体平均效价的比较可知,商品苗组、自家苗组在首免后14 d抗体水平均较低,低于2log2/只,起不到预防作用。二免后10 d,2组的抗体水平明显上升,商品苗组、自家苗组的平均抗体效价分别达到5.83、5.74 log2/只,免疫合格率均达到了77%。二免后30 d,2组的抗体水平呈快速持续上升趋势。二免后60 d,2组的抗体水平分别为8.68、8.74 log2/只,均达到顶峰,自家苗组略高于商品苗组,但差异不显著,此时商品苗组67%的羊只抗体血凝效价≥1:256,同期自家苗组则有73%的羊只抗体血凝效价≥1:256,并且将高水平的保护抗体维持到二免后90 d,而商品苗组在二免后90 d能够维持同样抗体水平的羊只则降至60%。在免疫合格率方面,自二免后60 d,2组免疫合格率均呈下降趋势,商品苗组下降幅度明显快于自家苗组,表明自家苗组产生抗体的稳定性、持久性优于商品苗组。二免后120 d,商品苗组、自家苗组的IHA抗体平均效价分别为7.42、8.13 log2/只,差异明显,表明本试验的自家苗免疫原性優于商品苗。

2.3自家苗临床紧急免疫接种效果

从表5可以看出,参与试验的5家羊场(户)采用自家苗二免后,免疫合格率均超过了80%,达到了理论上的免疫密度要求,能够起到避免群体性发病的作用。二免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发病率均低于10%,大大低于该病的非免疫易感羊群80%以上的发病率,说明羊只体内的抗体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而病死率在0~50%,符合该病的临床特点。统计5家羊场试验羊只的平均日增质量显示,均处于0.25~0.30 kg/(d·只)之间,符合肉山羊常规饲养的增质量幅度,说明接种自家苗对山羊的日常生长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3讨论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该病的病原支原体呈现多样性,各地分离到的病原有单一性也有混合性,这种病原的复杂性以及支原体分离培养难的特点,长期以来给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诊断与实验室确诊造成了很大困难,困扰着基层兽医工作者甚至是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导致较多的临床误诊、误治、延误治疗时机等状况,由此疫病造成的养羊业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因此,寻找针对性强、简便可行的防治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长期以来,由支原体引起的动物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主要还是靠疫苗免疫。田间試验证实,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免疫,能有效提升羊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增强机体的特异性抵抗力、减少或避免发病。试验表明,自家苗免疫过的羊群,在免疫效果上要优于普通商品苗,作为紧急免疫接种可以尝试采用。这可能是因为自家苗中包含了发病山羊体内的多种抗原成分,对羊群紧急免疫接种后可以对羊体进行全面的诱导,使不同羊只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和抗病的目的,而这一点正好可以弥补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商品苗菌株单一的不足。本试验证实,加强免疫能够促进动物机体产生高水平抗体,说明对于灭活苗而言,加强免疫十分必要;同时,直到二免后60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说明抗体的产生有一定持续的过程。

养殖生产中如果有适宜的商品苗选用,不建议采用自家苗,更不允许本场制备的自家苗在他场应用。一方面,自家苗的制备需要严格的灭活和一定的技术要求,质量不过关有可能导致散毒,过滤不彻底的组织碎质也可能对动物形成较大应激;另一方面,在自家苗的制备过程中,无法准确检测抗原的含量,抗原过多或过少都有可能导致羊只免疫耐受。作为救急措施采用时,必须请专业人员帮助制备和应用,同时要配合药物防治、消毒驱虫、加强营养等综合措施,才能真正达到疫病防控的目的。

一起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篇11

1 发病情况

2014年1月15日, 十堰市南部山区某兽医人员反映有128只羊出现感冒症状, 颤抖, 咳嗽, 伴有浆性鼻涕, 声音嘶哑, 孕羊流产, 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白色;后发展为流泪或眼部分泌有黏性、脓性分泌物, 四肢瘫软, 呼吸急促, 口流白沫;病情继续蔓延波及全群。兽医人员怀疑为引种运输途中引起的流行感冒, 用抗病毒、消炎、退烧类药物予以治疗, 但病情未见好转;并且, 在注射药物后, 病羊表现极度痛苦、呻吟, 病情还在不断蔓延, 已有31只羊死亡, 遂请求上级动物疫控部门帮助诊治。

2 临床症状

笔者和其他技术人员到场调查和观察, 该镇王某在1月9日从陕西省某县购回128只羊分别卖给3户养殖户饲养。引种当天就发现部分羊只出现感冒症状, 有31只羊体温达到41℃以上, 精神沉郁, 反应迟钝, 食欲下降或废绝, 两眼无光, 被毛粗乱, 颈伸直, 背腰拱起, 出现短而湿的咳嗽, 并从鼻孔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鼻黏膜及眼结膜高度充血;肺部听诊发现, 有湿性啰音、支气管呼吸音和摩擦音;叩诊肺部有浊音区;压迫胸壁有疼痛表现。另有15只羊体温都在41℃以上, 卧地, 呼吸极度困难, 背拱起, 流涎、流泪, 腹泻, 粪便恶臭、呈黄绿色或白色, 尾部和后肢被粪便严重污染。病羔虚脱, 脱水, 卧地不起, 四肢瘫软, 口流白沫。其它病羊症状与上述基本相似, 有的在鼻端、嘴唇、口腔处附着带泡沫的液体, 颤抖, 反应迟钝, 常呆立一隅或躺卧于僻静之处;有的眼睑浮肿, 流出黏性泪液, 反刍停止, 呼气恶臭, 厌食, 身体颤抖;有4只孕羊还出现流产, 并发出呻吟声。

3 剖检病变

前后共剖检7只病羊, 均表现为一侧肺有明显的浸润和肝样病变;胸腔和心包内积有大量淡黄色液体, 少则700 m L, 多的达1 900 m L, 放置后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肺胸膜和心包被有一层很厚的纤维素膜, 易于剥离;肺脏呈红灰色, 切面呈大理石样, 肺小叶间质增宽、界线明显;胸膜表面粗糙不平且变厚, 有黄白色的纤维蛋白附着;心包与胸膜发生粘连, 心包积液, 心肌松软;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切面流出液体并有出血点;肝切面平整质脆、呈红色并有红色半透明液体流出;脾肿大;胆囊肿胀;肾肿大。

4 病情分析

羊在长途运输途中感冒一般为全群性, 而经临床观察, 此次发病为散发性。若是感冒, 病羊的症状应为发热、咳嗽、流鼻涕, 但流出的鼻涕不会呈铁锈色;并且, 青霉素、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对治疗感冒应有一定的疗效, 但病羊用药后死亡率反而提高;另外, 感冒羊只不会出现肺与胸腔粘连和腔内有大量疣状物的情况。综合上述分析, 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和剖检病变, 初步判断为疑似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立即取样送实验室进行检查。

5 实验室检查

1) 取肺病变部位作触片, 用革兰氏染色镜检, 可见到细小, 纤细, 呈球形、双球形、线状、螺旋状、半月状等形态的革兰氏阴性微生物。

2) 将病料接种于10%羊血清的琼脂培养基中培养, 可见到很小的水滴状圆形菌落。菌落中央有乳头状突起, 菌落中心向下长入培养基中, 用接种环不易刮下。

3) 将该菌落接种于糖发酵管中, 37℃培养48 h, 能发酵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及半乳糖, 不发酵甘露醇和阿拉伯糖, 不产生靛基质, 能产生硫化氢。

4)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 该菌对松节油和环丙沙星敏感, 对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嘧啶不敏感。

5) 用病羊血清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抗原在聚乙烯微量滴定板上进行血清凝集试验, 结果为阳性。

6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及规律、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排除羊群感冒可能, 确诊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7 防治

1) 紧急注射疫苗。为所有山羊接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灭活疫苗, 以控制疫情蔓延。

2) 无害化处理。由镇、村派人配合养殖户对病死羊进行深埋处理, 并对病羊粪便进行生物封闭发酵处理。

3)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洁羊舍, 改善通风条件, 彻底清除、焚烧圈内垫草, 以改善羊舍环境。每天用百毒杀, 按1:1 000的比例, 对羊舍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喷雾消毒;对被污染的环境及用具, 用10%漂白粉进行消毒。

4) 药物治疗。对病羊用甲砜霉素和红霉素配合治疗, 治疗当天有4只死亡;第2天即逐渐见效, 病羊体温下降、食欲恢复、咳嗽减轻, 死亡1只;第3天再注射1次, 病羊咳嗽症状消失、食欲增强、精神状态良好, 未有死亡。同时, 对17只腹泻的羊, 每只羊用甲砜霉素5片、痢特灵5片、矽炭银10片、土霉素5片, 用温开水溶解, 进行灌服, 每天1次, 连用4 d;第4天, 腹泻停止。治疗第6天, 羊群症状不明显;2周后, 羊群未出现新症状, 基本痊愈。

8 体会

1) 针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要坚持早预防、早诊治和严隔离的原则, 接种疫苗 (如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灭活疫苗) 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对于外购的羊只, 必须进行隔离, 以减少或避免感染。一旦发现羊群发生该病, 要及时治疗、对症下药。

2) 相关部门应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教育、引导养殖户不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地区购羊, 引种后应主动向动物防疫部门申报检疫, 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3) 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羊的体质, 以提高羊的抗病能力。低温季节饲养山羊, 除要重视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外, 还要保持圈舍干燥、空气流通, 让羊多晒太阳;同时, 适当补充维生素, 添足草料, 供足饮水。

上一篇:触摸屏应用技术基础下一篇:双“J”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