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染性因素

2024-07-05

非传染性因素(共9篇)

非传染性因素 篇1

引起仔猪腹泻非传染性的主要因素有营养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母猪因素、应激因素等。其中应激因素包括断奶、换料、转群、冷热、密度应激等。引起仔猪腹泻的非传染性因素往往是引起传染性腹泻发病的诱因。非传染性因素大多与仔猪的生理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1 营养因素

1.1 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过高

断奶仔猪消化道及其酶系统发育尚未健全, 导致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下和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不平衡。较多的饲粮蛋白质进入大肠发生腐败分解, 产生多量的尸胺、腐胺等毒性胺类物质, 继而对肠壁组织造成损害, 使肠道的蠕动加快和分泌增加, 结肠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弱, 同时还使小肠绒毛水肿, 最终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1]。降低饲料的蛋白水平及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对于降低断奶后腹泻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有着直接作用。

1.2 维生素的缺乏

维生素缺乏可引起一系列缺乏症, 其中能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和泛酸的缺乏。维生素B1作为α-2酮酸氧化脱氢酶系的辅酶, 可参与糖代谢, 其缺乏时仔猪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生长停滞。维生素B2则作为生物体内的辅酶参与氧化, 缺乏时, 仔猪表现为:呕吐、肛门粘膜炎症并伴有腹泻等。维生素PP可促进铁吸收和红细胞生成, 维生素PP的缺乏, 导致慢性消化不良甚至造成弥漫性肠炎而发生腹泻。泛酸则是仔猪体内辅酶A的组成成分, 在维持消化道正常功能和提高抗病力方面起重要作用, 缺乏时同样表现为腹泻[1]。

1.3 矿物元素缺乏

与仔猪腹泻有直接关系的矿物元素主要有:铁、锌和硒。铁对哺乳仔猪乳糖酶的酶活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缺铁可引起仔猪缺铁性贫血, 导致仔猪抗病力降低, 易感染致病菌。发生腹泻甚至死亡 。锌则通过参与酶的合成, 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缺锌可使胃肠粘膜发炎, 胃肠运动、分泌机能失调, 引起消化吸收率下降, 引起仔猪腹泻。而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 保护细胞膜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缺硒时, 引起仔猪消化紊乱, 并伴有顽固性腹泻。

1.4 电解质不平衡

电解质平衡在仔猪渗透压、酸碱平衡、水盐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 其与仔猪消化不良、腹泻等有密切关系。

1.5 有毒物质和抗营养物

饲料氧化酸败, 发霉变质, 含有毒物质 (如棉酚、芥酸、单宁等) 等都有可能引发仔猪腹泻。而且, 仔猪饲喂过多的轻泻性原料也会发生腹泻。

1.6 日粮抗原的过敏反应

豆粕中的球蛋白和β2聚球蛋白等抗原物质可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 导致肠道结构改变, 易受微生物侵袭。

1.7 日粮的pH过高

断奶仔猪本身胃腺功能差, 胃酸分泌不足可能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如果日粮中pH过高, 更会导致胃内酸度下降, 为病原菌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进而大量繁殖, 从而引起仔猪腹泻、脱水、甚至死亡[1,2,3,4]。

1.8 饲喂方式的改变

由于从母乳到固体饲料的转变, 断奶后采食量大幅度下降必然会引起小肠细胞生长速率和更新速率减缓从而影响小肠结构和功能发育, 造成养分消化吸收能力下降[5]。

1.9 仔猪补料的效果

纯粹吃乳汁长大至断奶的仔猪, 由于消化道没有与外界其他营养物质 (尤其是植物类营养物质) 之间建立适应性, 断奶应激常常成为仔猪继续生长发育的瓶颈, 极易诱发植物抗原性腹泻[4]。早期补料以弥补母乳不足, 锻炼胃肠功能, 可减少饲料过敏性腹泻的发生。

1.10 饮水

仔猪出生后就可以饮水。对刚断奶的仔猪而言, 饮水至关重要。因为低体重往往伴随着低代谢率, 幼猪很容易发生脱水。仔猪的采食量决定于饮水量, 仔猪采食量过低时, 肠道的菌群平衡被破坏, 有害菌占优势而引起腹泻的发生。水质硬度过大, 水中大肠杆菌等有害菌超标时, 同样会引起仔猪的腹泻[6]。

2 环境与管理因素

2.1 温度对仔猪腹泻的影响

仔猪由于被毛稀、皮肤薄、皮下脂肪少、神经调节机制不健全, 因此环境温度 (主要是低温) 对仔猪影响巨大, 可以直接致病, 更多是诱发其它疾病。仔猪的环境温度过低时, 会降低仔猪的免疫能力, 同时降低消化吸收能力, 促进了有害病原菌的快速繁殖, 造成仔猪死亡引起仔猪腹泻[7]。新生仔猪适宜的温度34℃。如果产后不能马上满足仔猪的温度需求, 就会降低体温, 并导致仔猪无活力, 不能够采食到足够的初乳, 造成饥饿和被压死。如果存活, 这些仔猪容易感染疾病如腹泻。仔猪断奶时由于采食量低, 活动量大, 在断奶后4~6 d呈负能量平衡, 这一阶段消耗的主要是背脂, 这意味着背脂厚度及其隔热层变薄, 散热增加。在环境温度长期处于偏低条件下仔猪腹泻发生增加, 这是消化物通行速度提高引起的[6]。

2.2 湿度对仔猪腹泻的影响

湿度对仔猪腹泻的影响往往是与温度相互作用的结果。适宜温度区内, 湿度对仔猪没有影响。而当环境温度高于临界温度上限或低于临界温度下限时, 湿度的影响才明显。例如, 高湿环境会加大高温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潮湿地面增加最低临界温度5~10℃。干燥的垫料能降低最低临界温度5~10℃。仔猪在气温较高、湿度较低的时候, 比气温较低、湿度较高的时候活跃, 仔猪也就更健康[8]。

2.3 通风对仔猪腹泻的影响

通风同样是与温度相互作用影响仔猪发育。猪舍通风除具有引入新鲜空气, 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及湿气的功能外, 还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猪舍的温度, 通风量对猪的失热率和生长率有重要作用。猪散热率随风速增加而线性增加[9]。中等强度的气流 (0.2 m·s-1) 可以提高最低临界温度4℃。

2.4 猪舍的卫生条件对仔猪腹泻的影响

维护场内系统的稳态, 必须防止病原积累, 防止病原从大猪传染给仔猪[10]。猪舍的卫生条件对仔猪的采食、消化道发育也有很大影响。将饲养在干净环境中 (不接触母猪粪便、垫草) 的仔猪与饲养在普通环境中 (接触母猪粪便、垫草) 的仔猪相比, 前者小肠中部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后者, 腺窝深度有下降趋势, 相同部位二糖酶 (蔗糖酶、异麦芽酶、麦芽糖酶Ⅱ、乳糖酶) 活性, 前者也高于后者, 其中乳糖酶活性差异极显著 (P<0.01) 。另外, 在不良环境中世代生存、断奶后具有长期腹泻历史的仔猪与无特殊病原菌仔猪相比, 肠绒毛显著变短, 腺窝显著增生[11]。可见, 不良卫生环境可使仔猪消化道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减少仔猪养分供应, 最终导致生长性能下降。

2.5 断奶应激对仔猪腹泻的影响

断奶应激主要发生在仔猪断奶后, 由于母子分离造成心理应激, 改变环境造成环境应激;饲料结构改变造成饲料营养性应激。此时仔猪易发生应激性腹泻。断奶后采食量大幅度下降必然会引起小肠细胞生长速率和更新速率减缓, 从而影响小肠结构和功能, 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发性因素不是大肠杆菌, 而是由于应激造成肠道损伤, 使胃肠酶水平和吸收能力下降, 食物以腹泻形式排出。肠道内有害病原菌大量繁殖, 加重腹泻症状。

3 母猪因素

母猪的自身建康和营养直接影响仔猪的建康。

3.1 仔猪出生体重

母猪妊娠期后的饲养对仔猪的出生体重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仔猪出生重过低, 本身的活力不足, 对外界的条件刺激反应更大, 抗寒、抗病能力更弱, 常常会发生腹泻。出生重与断奶重强相关, R=0.8, 而断奶重低的仔猪更易感染疾病[12]。

3.2 母乳

3.2.1 初乳对仔猪的影响

初乳是仔猪特殊营养素。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 初生仔猪由于肠壁通透性很大, 可以完全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而获得被动免疫[3]。

3.2.2 母猪的泌乳量

新生仔猪的腹泻多发生在情况不同的两种母猪。一是泌乳充足, 乳脂率较高的母猪, 这是由于仔猪吃乳过量, 不能完全消化吸收, 而导致腹泻。另一种是产后无乳的母猪, 由于不能及时吃到初乳获得免疫力, 机能下降而引起腹泻[13]。母猪的采食、蛋白质或能量的摄入受到了限制, 将降低母猪的泌乳量, 减轻仔猪断奶窝重, 而仔猪断奶时体重重的要比轻的有更强的抵抗力[14]。

3.2.3 母乳的成分

当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不足时, 会分解体脂肪来提供乳脂, 而母猪的体脂肪为饱和长链脂肪酸, 脂肪酸碳链越短越易被吸收, 短链和中链脂肪酸易被吸收, 而长链脂肪酸吸收相对较困难。仔猪不易消化吸收的长链脂肪酸, 却能给肠道后段的有害微生物提供营养, 造成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引起仔猪腹泻。对于有乳房炎的母猪, 乳中的有害微生物含量很多, 仔猪采食后, 在仔猪胃内引起乳变质, 导致腹泻[15]。

非病原性的因素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虽然仔猪腹泻的非病原性的因素最终引起病原性腹泻, 但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中, 非病原性的因素占很大比例。要解决好仔猪腹泻的非病原性的因素就要做好仔猪及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和给仔猪和母猪供给适合的营养, 还应结合猪场的实际情况, 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对于严重持久的腹泻应采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还应实行补液, 应用口服补盐液饮水、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进行其他治疗。

非传染性因素 篇2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向农村地区传播和蔓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订《农村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试行)》。

一、预防控制原则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采取以控制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建立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中心,以县级医院、乡卫生院和村级组织为依托,以村为基础的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体系。重点加强对外来人员(包括外出返乡的民工、学生、经商等人员和外来流动人员等)的管理和监测,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2、分散接诊、安全转运、分类隔离、集中救治、加强防护,真正做到早隔离、早治疗,尽最大可能降低病死率,防范医务人员感染。

二、疫情监测和报告

(一)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相结合,以村为基础的疫情监测报告体系。

1、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报告点,发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必须立即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报病网络中设立若干个疾病监测点,以保证报病质量。

2、疫情监测和报告

村委会负责组织本村疫情监测和报告,对外来人员的搜索、访视和信息上报工作。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紧急情况随时报告。已发生疫情的地区,村委会要组织乡村医生、村组干部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采取多种方式了解掌握村民有关情况,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

(1)乡村医生和计划生育人员要每日逐户访视村民,了解有无不明原因发热或其他不明原因呼吸道症状的病人,了解有无外来人员进入本村。发现有来自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地区的外来人员进入本村,应立即通知村委会,由村委会对其采取医学观察措施。

(2)当日未发现可疑病例,应每日向乡镇卫生院和乡政府做零报告,并逐级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发现可疑患者时,应立即报告乡镇卫生院和乡政府。乡镇卫生院要立即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4)对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首诊医生应该马上填写《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卡》及时报医院有关部门。城镇应在6小时以内,农村在应12小时以内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指定开设发热门诊的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以及指定的县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疗定点医院,必要时可由进驻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协助完成病例报告。

(5)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报告后,要立即实施“疫情调查与控制”措施,并立即通过“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逐级上报。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要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报。

(二)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和监测

1、加强对外来人员,特别是来自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地区的外来人员的管理和监测,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坚决做到“就地预防,就地隔离,就地治疗”。

(1)应采取坚决有效措施,劝阻和控制疫情较重地区的农民工和学生返乡。如有个别学生或民工返乡,高校和用工单位要及时与其原籍的有关部门联系,通报返乡人员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返乡时间、是否有疑似病症等相关线索,以便对其进行健康状况追踪。

(2)以村为单位,逐一登记来自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地区的外来人员,加强监测,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对于前阶段未进行登记管理的,应立即组织力量对已从流行地区返乡并仍在疫病潜伏期内(14天以内)的人员进行逐个排查,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

(3)各县(市)在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港口、码头等交通站点设立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时交通卫生检疫站(点),要抽调相应人员为来自或经停疫情发生地区的长途汽车、列车、船舶和飞机到站(港)的返乡人员实施卫生检疫措施,查验《健康申报卡》,检测体温,进行流行病学及医学询问。

(4)对有发热等症状者,应立即留验,并通知当地疫情处理机构派专用救护车将其转送指定地点隔离观察。对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由到达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和报告,同时通报其出发地卫生行政部门。

(5)对无症状者,各医学检查登记点应通知其家庭所在地乡镇政府,由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对其实施医学观察。

2、外来人员的医学观察

(1)所有近期(14日内)来自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地区的外来人员(包括短期外出归来者)应由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对其实施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该人员离开公共交通工具(或到家)之日起的连续14天时间。

(2)被医学观察者可以在农田等人口不密集地方工作和活动,但应避免与包括其家人在内的其他人员密切交往(包括密闭环境内开会、娱乐等)。观察期间禁止他们参加集体性活动,特别是赶集(墟、场)。

(3)乡村医生、计划生育人员要负责每日对每位被医学观察者测量体温,连续测量14天,并予以记录。一旦发现发热和疑似病症相关线索,应立即报告乡镇卫生院采取措施,就地实行隔离,并指导家人做好个人防护。

(4)如被医学观察者家中或其借居的家中有正在本村(乡、县)上学的子女,应立即通知学校进行晨检。

(5)如发现病例或疑似病例,要按照前述规定进行报告。

三、疫情调查与控制

(一)核实诊断,安全转运病人

1、县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迅速组织疾病控制人员和医疗人员核实诊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通知县级指定专门机构派专用救护车将病人或疑似病人转运到指定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要指导乡村医生和村干部对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做好消毒、隔离等工作。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卫生部门和卫生部报告。

2、对外来人员中的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其发病时间与离开出发地的时间间隔在14天之内的,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其出发地的卫生行政部门。病例出发地辖区内疾病控制机构负责应对其在出发地的密切接触者及时追踪、隔离和医学观察,并将有关情况上报。

(二)病例个案调查

1、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指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进驻指定开设发热门诊的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以及指定的县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疗定点医院,同医疗机构接诊医师、防保人员共同开展工作,负责临床诊断的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要求,逐项填写“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包括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2、每个病例的调查原则上要由两人共同完成。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时,尽可能由病人自己回答调查者所提的问题,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并如实提供病人相关诊疗资料。如病人因病情较重或已死亡,无法实施对病人的直接调查时,应通过其亲友、同事或其他知情人了解情况,完成调查。

3、病例调查时,要认真、详细地了解和记录患者发病后到过的地方、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和与其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的有关情况。

4、疑似病例确诊、病人痊愈出院或死亡时,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要将病人的诊断、转归情况报告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要登记姓名、病历编号、国标码、住院号资料,纳入当地疫情报告系统。必要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进行随访调查。

5、调查完毕后,应该在24小时以内将调查内容通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个案调查报告管理信息系统”逐级上报。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要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将调查表报至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6、调查时要注意的问题

(1)对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调查时,调查员要按照医务人员接触诊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个人防护的有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2)调查时要尽量减少对临床诊疗活动的干扰。

(三)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1、接触者的追踪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要求,及时开展对病例接触者的追踪和调查,逐项填写“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及时将调查内容录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个案调查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传输和逐级上报。

2、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和隔离。

(1)如发现密切接触者已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可疑症状时,应立即通知指定机构派专用救护车将其接入定点医院隔离诊治,并按病例开展个案调查。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根据调查获得的与病例接触的方式、频度、场合、场所等详细情况和已经明确的该疾病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的有关知识,对接触者受到感染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一般的接触者,要告知注意事项,如有不适,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对密切接触者要隔离和医学观察14天(从与病例最后接触之日算起)。

3、接触者信息的通报。

(1)如病例发病后有旅行史,要将病人乘坐过的交通工具的日期、航班、车次、车厢、船舱等详细情况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媒体发布对有关班次交通工具乘客的医学观察和追踪调查的信息公告,以便及时发现疫情,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2)各地卫生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患病期间乘坐交通工具的详细情况通报途经和到达省份的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开展疫情控制和追踪调查工作,同时要将有关情况报告卫生部。

(3)如发现输入病例,由到达地按规定报告疫情,并进行调查处理。同时,疫情发现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其流行病学资料直接通知病例来源地的相应机构,由来源地负责追踪和调查其密切接触者,采取相应措施。

(4)如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已离开疫情发现地,由疫情发现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直接通知其目的地的相应机构,由到达地负责追踪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发现符合诊断标准的,由到达地按规定报告疫情,进行调查处理。

(四)疫点的终末消毒

1、疫点

疫点是指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所在地点,一般是指患者生活、工作的场所。

2、对疫点的终末消毒和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和尸体的处理

(1)对于体积较小的房屋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时,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即每立方米用过氧乙酸1克),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密闭熏蒸2小时,再开门窗通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

(2)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按每立方米20ml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3)空调系统应停止使用,整个供风设备和送风管路用有效氯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4)对地面、墙壁、电梯表面等进行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可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g/平方米~300ml/平方米,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平方米。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平方米~300ml/平方米,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5)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家同意后焚烧。

(6)必要时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生活污水等进行消毒。

(7)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克或有效氯为2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小时。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1.5克或有效氯为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有效氯为5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8)病人尸体:对病人的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后,一律就近就地火化,不得乱埋乱葬。

(9)其余各种污染对象的消毒可参考《中国疾控中心关于公共场所、学校、托幼机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性消毒措施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进行。

(五)一旦某个村庄、乡镇出现严重疫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采取相应措施。

已发生疫情的地区应尽量避免大型群众集会、婚丧嫁娶等大规模聚餐等活动,对人口相对密集的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集贸市场等场所要保持空气流通,做好环境和公共设施的预防性消毒。

四、医疗救治

(一)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建设和医护人员培训

1、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指定若干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每个地(市)要指定一所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医院,作为专门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定点医院。已发生疫情的地区,要抓紧指定一所县级医院并尽快改造或新建病区,配备基本设备和相应技术人员。

2、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接诊和定点医院要制定预案,准备床位、人员、设备、药品和隔离措施,做好一切准备,尽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条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合理调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疗抢救所需的卫生资源(包括人力、设备和药品等),对接诊和定点医院提供必要的支持。

3、指定设立发热门诊的医院要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指定为定点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医院要设立专门病区。室内与室外自然风通风对流,自然通风不良则必须安装足够的通风设施(如排气扇)。使用单机空调的消毒按照《关于做好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的紧急通知》(建办电[2003]13号)有关规定执行。

4、坚持首诊负责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转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转运工作应当按照《关于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转运工作的通知》执行。

5、医务人员要加强学习,掌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时发现病人;要学习、掌握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和措施。

(二)医院感染控制原则

1、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严格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执行。

2、留观病人、疑似病人一人一室;重症病人应当收治在专门重症监护病房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

3、医院要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各部门要密切协作,确保消毒隔离措施和防护设施落实到位。要定期做好消毒监测,保证消毒效果。

4、医院普通诊室和其它病区要注意环境卫生、通风换气,做好消毒、清洁工作。

(三)病例救治

1、严格按照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和推荐治疗方案及出院参考标准对病例进行诊断、治疗。

2、对急危重症患者要及时组织会诊和抢救,提高救治质量,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必要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求技术和设备支援。

3、医院要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增强医务人员体质,避免过度劳累。

4、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一支由省、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师、护士、医技和公共卫生人员组成的农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医疗救治队伍。临床医师中应配有呼吸科和重症监护科的医师,能独立处置呼吸衰竭重症病人。公共卫生人员应包括流行病学技术人员、消毒防疫人员等,能够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社会人群监测和公共场所消毒。配备必需的消毒药械、急救医疗器械、药品、个人防护用品和救护车,指导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疫情处理和医疗救治。

五、经常性预防

(一)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科普宣传,使群众了解此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劝导群众发现自己或家人发热,要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二)各地结合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因地制宜地在农村地区开展以整治内外环境、消除垃圾污物、做好饮用水源和人、畜粪便卫生管理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

(三)要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共用毛巾和牙刷等洗盥用具;经常保持户内通风换气,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六、分类指导原则

根据有无外来人员、是否发现病例或疑似病例、是否造成本地续发感染等因素对农村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分类指导,并开展以下不同内容的防治工作。

1、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相结合,以村为基础的疫情监测体系;

2、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和监测;

3、外来人员的医学观察;

4、核实诊断,安全转运病人;

5、病例个案调查;

6、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7、疫点的终末消毒;

8、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建设和医护人员培训;

9、控制医院感染;

10、病例救治;

11、经常性预防;

非传染性因素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我科收治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36例, 其中男22例, 女14例, 年龄19~63岁, 平均年龄 (32.6±4.35) 岁;病程6~36个月, 平均病程 (12.5±3.68) 个月。36例患者骨折不愈合部位及原因, 如表1所示, 各组之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 均P>0.05

1.2 方法及结果

联合麻醉后, 于骨折位原切口, 取出内固定, 最大限度保护周围骨膜及软组织, 并使骨折端所形成的瘢痕组织、死骨、硬化骨等均予以清除, 之后通过畅通髓腔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方案以术前设计为依据。本组钢板固定加游离植骨16例, 交锁髓内钉固定加游离植骨12例, 大块髂骨植骨加外固定5例, 拆内固定取髂骨植骨加外固定2例, 髂骨植骨加外固定1例, 其中取自体髂骨植骨16例, 同种异体骨11例, 自体髂骨植骨混合同种异体骨9例。手术之后为防止感染发生, 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并尽早指导患者进行肌肉舒缩及关节活动。术后每5周复查X线, 以骨折愈合情况为依据, 决定是否负重。36例患者随访6~32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 (18.56±2.35) 个月, 成功随访36例, 随访率100%, 34例愈合, 愈合率为94.44%, 2例因内固定再次失效而骨折不愈合。

2 讨论

2.1 骨折不愈合的形成因素

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是指骨折患者在修复过程完全停止, 不经过治疗骨性不能自动连接者。这种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患者骨折端活动异常;临床上采用X线片检查主要表现为骨折断端吸收、萎缩、髓腔封闭[2]。骨折不愈合临床诊断标准尚未有统一标准, 但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以及X线表现综合考虑, 可大大提高临床诊断确诊率。本组患者均经X线检查以及临床表现确诊。骨折治疗的目的是使骨折部位愈合, 若骨折部位应受到诸如剪应力、扭折、等应力感染, 则会使骨折部位的新生血管再生和吻合受到影响, 进而导致骨折不愈合。临床相关研究显示, 骨折不愈合主要与原始损伤程度、骨折特点与部位、骨折处理、不合理锻炼等因素有关[3]。此外, 相关的手术操作也会导致骨折部位不愈合, 如内固定过短、加压钢板螺钉打入骨折线、骨折复位存在缺陷、手术过程中国风分离软组织、骨缺损、条件不足情况下实施手术等都会影响骨折愈合[4]。本研究显示, 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与损伤性质、程度、感染、固定不牢等因素有关, 其中固定不牢16例 (44.44%) , 骨缺损10例 (27.78%) , 严重复合伤5例 (13.89%) , 感染5例 (13.89%) 。

2.2 骨折不愈合治疗

首先, 对于一些加压钢板失效患者, 临床上医护人员要选择绞锁髓内钉固定加髓外植骨, 克服应力对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其次, 对于一些非负重骨折不愈合患者, 医护人员要选择在原切口下再次使用适当加长钢板, 并行髓内外植骨;再次, 对于原来未固定或骨折患者局部组织条件相对较差, 则可以通过外固定器进行固定后行植骨手术,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此外, 对于内固定稳定但骨折部位不愈合者, 则应在保留内固定的情况下, 采用局部搔刮, 并结合植骨手术进行治疗。本组患者, 行手术治疗, 其中钢板固定加游离植骨16例, 交锁髓内钉固定加游离植骨12例, 大块髂骨植骨加外固定5例, 拆内固定取髂骨植骨加外固定2例, 髂骨植骨加外固定1例, 经随访, 愈合34例, 愈合率达到95.56%。

自体骨移植一直备受广泛关注, 主要是由于自体髂骨取材较为方便, 而且所取材同时含有松质骨和皮质骨, 其干细胞、骨诱导基质和骨传导框架较为良好, 成骨潜力较大。本组患者自体髂骨植骨16例, 同种异体骨11例, 自体髂骨植骨混合同种异体骨9例, 通过考虑患者身体及经济状况, 结合自体髂骨植骨、同种异体骨植骨、自体髂骨植骨混合同种异体骨等植骨的应用, 实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形成因素较多, 以固定不牢为主, 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以手术固定、植骨、外固定及功能锻炼为主要手段, 实现良好的治愈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 徐健, 张新宁, 等.加压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9, 25 (2) :145-148.

[2]李康华, 赵瑞波, 张亚平, 等.可膨胀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2例[J].实用骨科杂志, 2010, 16 (2) :103-105.

[3]张隆, 李文毅, 张艳芹, 等.髓内针固定术后旋转不稳定性骨折不愈合的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6) :2032-203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篇4

【发布文号】卫生部令第35号 【发布日期】2003-05-12 【生效日期】2003-05-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35号)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已于2003年5月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 吴仪

二○○三年五月十二日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管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负责,依靠科学,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卫生部对全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监测管理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任务。

第五条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健康教育和法制宣传,清洁环境,提高群众防治意识,发动社会力量群防群控,切断传播途径。

第六条 按照国家规定,对参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参加防治工作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参与防治工作发生疾病、残疾、死亡的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第七条 卫生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开展地区之间、医疗机构之间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防治经验的交流;积极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鼓励、支持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二章 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以下简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人员发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必须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十一条 卫生部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情况,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军队卫生主管部门通报。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接到通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应当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第十二条 卫生部及时、如实向社会公布疫情;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如实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农村疫情监测和疫情报告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疫情信息网络。

第三章 预防与控制

第十四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进行监测与预警;

(二)对疫情报告进行汇总、分析、评估;

(三)对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四)对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医学观察措施;

(五)对医疗机构的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六)对疫点进行隔离控制和消毒;

(七)对医疗机构外死亡的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尸体进行消毒处理;

(八)对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

(九)对公众开展健康教育和医学咨询服务;

(十)依据有关规定实施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必要时,向集中收治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医疗机构派驻人员,协助医疗机构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第十五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从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科学研究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对从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科学研究的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根据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第十六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对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应当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第十八条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报请当地政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九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时,应当立即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一)及时到达现场, 调查登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

(二)对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者分散隔离的方法进行医学观察;

(三)对医疗机构外被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卫生处理。

第二十条 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以及密切接触者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拒绝配合的,请公安机关按照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协助。

第二十一条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死亡后,尸体处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八条的有关规定和卫生部、民政部《关于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遗体处理和丧葬活动的紧急通知》的规定,立即消毒、就地火化。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要时可以对尸体进行解剖查验。

第二十二条 交通工具上发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以及国境口岸和入出境人员、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需要采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控制措施的,按照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医疗救治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定专门的医疗机构负责收治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指定专门机构和车辆负责转运工作,并建立安全的转诊制度。

收治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隔离、消毒条件,配备必要的救治设备;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分开隔离治疗;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卫生行政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建设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定医疗机构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室,负责收治可疑发热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应当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乡(镇)卫生院应当根据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设立发热病人隔离观察室, 发现可疑发热病人时,及时通知县级医疗机构派专门技术人员诊断或者转诊。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医疗救治设施的改造和建设。

第二十五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预防保健组织或者人员,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地段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及时、如实报告疫情;

(二)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诊断、治疗任务,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治疗水平;

(三)对医疗机构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排泄物进行严格的卫生处理;

(四)负责对医疗机构内死亡的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尸体进行消毒处理;

(五)对医护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

(六)宣传疾病防治科学知识;

(七)依据有关规定开展其他防治工作。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执行卫生部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使用有效防护用品,防止医务人员感染。

医务人员应当增强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意识,接受专门的业务培训,遵守操作常规,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第二十八条 对流动人口中的病人、疑似病人应当按照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原则,及时送当地指定的专门收治病人和疑似病人的医疗机构治疗。

第二十九条 医疗机构收治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实行先收治、后结算的办法,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费用为由拒收病人。对农民(含进城务工农民)和城镇困难群众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实行免费医疗,所发生救治费用由政府负担,具体办法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医疗机构购进医疗防护用品、药品和医用器械,必须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渠道和办法进行,确保质量和安全。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卫生部对全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进行督察、指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进行督察、指导。

第三十二条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对下列事项进行监督检查:

(一)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报告;

(二)医疗机构、留验站(所)的隔离、消毒、防护和医疗废弃物处理;

(三)公共场所的消毒;

(四)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疫点的环境消毒;

(五)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消毒产品、防护用品的质量;

(六)依法开展其他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十三条 卫生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建立领导、协调机构,组建预防控制专家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组织和协调技术攻关。

卫生部组织制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规范。

第三十四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和医疗救治队伍,加强对农村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严重地区的疫情控制、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村地区控制疫情的能力和诊断、治疗水平。

第三十五条 卫生部根据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协调卫生资源,调集医疗卫生人员参加防治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指定医疗机构承担医疗救治任务,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参加防治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第六章 罚则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其主要负责人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疫情的;

(二)在防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

(三)对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督察、指导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的。

第三十七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由有关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对有关医疗卫生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纪律处分,并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吊销执业证书;造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疫情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

(二)拒绝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三)未按照规定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

(四)拒绝接诊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

(五)未按照规定履行监测职责的。

第三十八条 有关单位和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严重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不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的;

(二)造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或者致病性微生物扩散的;

(三)生产、经营、使用消毒产品、隔离防护用品等不符合规定与标准,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扩散或者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扩散的;

(四)拒绝、阻碍或者不配合现场调查、资料收集、采样检验以及监督检查的;

(五)拒绝执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六)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故意传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造成他人感染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医疗卫生机构参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参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非传染性因素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兰州铁路局35周岁以上且在兰州居住满5年的7 683名职工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应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调查表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1], 对被访职工进行逐项调查、分析及测量。

1.3 质量控制

依据调查表制订调查方案, 培训调查人员, 签订责任书, 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调查完成后由质量控制小组成员负责复查5%的人群, 符合率须大于90%。

1.4 数据处理

使用Eplinfo6.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 使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7 683人, 其中男性4 085人, 女性3 598人, 分别占所调查人数的53.17%和46.83%, 见表1。

2.2 职工患病情况

职工患病率最高的是高血压 (25.76%) , 其次为慢性胃肠道疾病 (14.53%) 、慢性阻塞性肺病 (10.17%) 、胆结石 (7.24%) 、贫血症 (3.62%) 等, 职工慢病患病率较高 (见表2) 。

2.3 5种慢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

(1) 按照性别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5种慢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 发现男性患病率普遍高于女性 (见表3) 。

(2) 将调查数据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见表4) , 结果显示, 年龄对各种慢病患病率均有一定程度影响, 某些慢病如脑血管意外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家族史对于本次调查的5种主要慢病而言, 均具有重要意义;口味偏重对多种慢病的发生、发展均存在负面效应。与高血压有关的危险因素是家族史、肥胖、睡眠质量差、口味偏重等, 与冠心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家族史、肥胖、睡眠质量差等, 与糖尿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为家族史、高血压、口味偏重、肥胖等, 与脑血管意外有关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性别、家族史、生活紧张等, 与恶性肿瘤有关的危险因素为家族史、口味偏重、生活紧张等。

注:NP为无统计学意义, -未进入统计, **P<0.01, 0.01<*P<0.05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本局职工的主要慢病是高血压、慢性胃肠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胆结石、贫血症、慢性肝炎及冠心病。高血压是本局职工的主要慢病之一, 其患病率居首, 患病率为25.76%, 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减少脑血管意外。因此, 加强高血压的防治尤为迫切。

慢性胃肠道疾病患病率为14.53%, 仅次于高血压。此类疾病以调查对象的回答为依据, 易受调查对象的主观影响, 缺乏诊断的客观性, 但也反映出职工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对此类疾病的患病有一定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为10.17%, 这与本局地处大西北, 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工作环境差相符;胆结石患病率为7.24%, 与本局生活饮用水水质不达标有关;冠心病患病率为1.64%, 为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患病率的2倍, 也处于较高水平。

根据多因素分析, 家族史、高血压、吸烟、口味偏重、不吃奶制品、生活紧张、睡眠质量差、肥胖等是影响本局职工健康的危险因素。以上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医学干预等措施进行行为干预, 应积极倡导健康的行为 (缓解紧张情绪, 适当进行体力劳动, 控制体重, 控制食盐摄入量等) , 提高职工自我保健意识。在慢病防治过程中, 尤其要注意那些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其患病率, 控制病情发展, 同时也应做好其他慢病的预防工作。

摘要:目的 了解兰州铁路局职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以下简称慢病) 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 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兰州铁路局35周岁以上且在兰州居住满5年的7 683名职工为调查对象, 数据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兰州铁路局35周岁以上常住职工慢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主要为高血压、慢性胃肠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胆结石等;调查还发现诸多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 兰州铁路局职工慢病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特征,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水牛非传染性肠炎的综合诊治体会 篇6

1 常见的发病诱因

1.1 饲养管理不当

德宏州是一个多雨的地区, 在广大山区有半年雨水半年霜之说。而德宏州的广大山区由于历史的原因, 目前多为贫困地区。水牛养殖仍是传统方式, 旧式牛舍, 畜舍阴暗潮湿, 卫生条件差, 气候骤变, 饲草饲料突变;耕田拉车, 鞭打过多, 水牛过度紧张, 处于应激状态, 容易受到致病因素侵害, 致使肠炎的发生。

1.2 饲草饲料贮存保管不当

由于德宏州的广大山区降水多, 空气湿度大, 容易引起饲草饲料霉变, 或贮放不好使饲草饲料受到污染, 而饲草饲料污染或饲草饲料品质不良引起食物性或中毒性肠炎。在临床上常见, 一是饲喂霉变的饲草饲料, 或堆放发热的青草;二是采食了蓖麻、巴豆的有毒植物;三是误食了酸、碱、砷、汞、铅、磷等有强烈刺激或腐蚀性的化学物质。

1.3 食道损伤

由于牛的采食方式的缘故, 采食时狼吞虎咽, 食入的尖锐异物损伤肠粘膜后, 被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菌感染。

1.4 饮食和水被污染

大量饮食不洁或污染的水。

1.5 滥用抗菌素

一方面细菌产生抗药性, 另一方面是在用药过程中造成肠道内的菌群失调, 引起二重感染。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肠炎

患牛初期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反刍减少, 消化紊乱;鼻镜无汗, 口腔干燥, 渴感增加, 舌苔厚、口臭;腹泻, 粪如粥样, 粪中混有粘液和血丝。随病情的发展, 病牛体温升高到39.5~40.7℃, 眼结膜潮红, 鼻镜干燥, 食欲废绝, 反刍停止, 收腹拱背, 里急后重, 暴泻如注, 便下带血或排少量焦油色粪便, 附有粘液, 气味腥臭, 尿少色浓, 眼球凹陷, 常蹲腰卧地, 回头顾腹, 痛苦呻吟, 发病末期病牛精神极度沉郁, 结膜发绀, 呼吸促迫, 心跳急速, 全身颤抖, 最后衰竭死亡。

2.2 慢性肠炎

患牛精神不振, 衰弱, 食欲不定, 时好时坏, 挑食;异嗜, 往往喜爱舔食沙土、墙壁和粪尿;便秘, 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 并有轻微腹痛, 听诊肠音不振;体温、脉搏、呼吸常无明显改变。

3 治疗

3.1 治疗原则

以抗菌消炎, 缓泻止泻, 强心补液, 缓解酸中毒为原则。

3.2 治疗方法

3.2.1 抗菌消炎

磺胺脒0.5克×150片, 小苏打0.5×150片, 分3次口服;或肌注或腹腔注射庆大霉素或环丙沙星类等抗菌素药物。

3.2.2 缓泻止酵, 清理胃肠

在患牛出现肠音弱, 粪干、色暗或排粪迟缓, 有大量粘液, 气味腥臭者, 为促进胃肠内容物排出, 减轻自体中毒, 常用液体石蜡 (或植物油或硫酸钠100~300g;或人工盐300~500g) 500~1000ml, 鱼石脂10~30g, 酒精50ml, 常水适量, 1次内服。

3.2.3 缓泻止泻

当患牛出现粪稀如水, 频泻不止, 腥臭味不大, 不带粘液时, 应止泻。一般可灌服0.1%高锰酸钾液2000~3000ml;或药用炭200~300g, 碳酸氢钠40g, 加适量常水, 一次内服。

3.2.4 强心补液, 缓解酸中毒

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3000ml, 5%维生素C40~80ml, 10%安钠咖20~50ml, 2.5%的乳酸环丙沙星100~150ml, 复方氯化钠液1000~2000ml, 5%碳酸氢钠液200~500ml静脉注射, 每日1次, 腹痛者肌肉注射30%安乃近20~30ml, 便血者用10%酚磺乙胺10~20ml, 肌肉注射。

3.2.5 对症治疗

当粪便带血时, 可选用安络血、维生素K、止血敏等止血药;恢复胃肠功能时, 可用健胃助消化药物, 如中药、胃蛋白酶、乳酶生、调痢生、乳酸菌片等。

3.3 病例介绍

3.3.1 病例1

2009年12月19日, 梁河县大厂乡上东山村杨某饲养1头4岁耕牛, 因拉稀畜主带病牛前来就诊。畜主诉:患牛拉稀2天, 每日6~8次, 曾用庆大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等药物不见好转。病牛体温39.9℃, 呼吸26次/分, 脉搏79次/分, 患牛精神沉郁, 眼结膜潮红, 食欲废绝, 反刍停止, 口内燥热, 口色赤红, 小便赤短, 泻粪如稀粥状, 混有粘液, 味腥臭, 初步诊断为肠炎。治疗用磺胺脒0.5克×150片, 小苏打0.5×150片口服, 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ml, 10%安钠咖20ml, 10%维生素C 50ml, 2.5%乳酸环丙沙星100ml, 5%碳酸氢钠250ml, 复方氯化钠500ml, 静脉注射, 每日1次, 连用5~6日。

3.3.2 病例2

2010年7月21日, 芒市的江东乡李子平村李某饲养的1头7岁耕牛, 主要表现为病牛精神沉郁, 食欲、反刍废绝, 鼻镜干燥, 体温40.4℃呼吸32次/分钟, 脉搏86次/分钟, 收腹弓背, 排粪困难, 欲便难出, 频频努责, 里急后重, 排出少量焦油色粪便, 附有粘液, 带血, 尿短赤, 间歇性腹痛, 痛时急起急卧, 平时神色紧张, 蹲腰卧地, 回头顾腹, 痛苦呻吟, 初步诊断为肠炎中后期。治疗用磺胺脒0.5克×150片, 小苏打0.5×150片口服, 庆大霉素480万单位肌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ml, 5%维生素C 80ml, 10%安钠咖30ml, 2.5%乳酸环丙沙星150ml, 复方氯化钠1000ml, 5%碳酸氢钠液500ml, 静脉注射, 每日1次, 30%安乃近30ml, 10%酚磺乙胺15ml, 分别肌肉注射。

4 小结

(1) 水牛肠炎一般多为发病急, 病程长, 常因剧烈腹痛而引起脱水, 因此在治疗上要及时补液, 恢复水盐代谢平衡, 同时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缓解酸中毒, 恢复体内酸碱平衡。

(2) 本病在治疗上, 单纯采用西药抗菌消炎、补液疗法往往效果不理想时, 能配合清热解毒、利湿、涩肠止痢中药治疗, 可明显缩短疗程, 提高治愈率。

鸡非传染性腹泻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篇7

1 非传染性腹泻的病因

1.1 饲料原因

(1) 食盐含量过多, 为增强食欲, 防止啄羽、啄肛等现象发生, 一些养殖场、户在饲料中添加过多的食盐, 这样会使鸡群腹泻;另外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鱼粉也会导致蛋鸡腹泻。

(2) 石粉含量过高, 日粮中石粉添加量过多或增加过快, 会导致蛋鸡的血钙过高, 肾负担加重, 引起肾肿大, 最终导致腹泻。

(3) 粗蛋白水平过高, 有些饲养场户为了让鸡多产大个蛋, 常常增加日粮中豆粕的比例。豆粕含量过高, 机体吸收不完全, 从而刺激肠道, 这样也会造成腹泻。

(4) 原料霉变, 饲料中的原料如玉米、花生粕等发生霉变, 其毒素会刺激并破坏肠粘膜, 造成蛋鸡腹泻。

1.2 环境因素

夏天炎热, 由于鸡呼吸加快, 体内水分消耗过多而大量饮水, 过多的水分造成粪便稀薄如水。有的养殖场户误认为饲料中食盐过高而不敢加盐, 造成电解质失去平衡, 使腹泻加重。冬季寒冷, 许多养殖场户为了保温, 忽略了通风换气, 将鸡舍封闭糊严, 时间久了, 鸡舍内空气污浊, 致使鸡的呼吸道粘膜充血, 口腔感到干渴而大量饮水, 以致出现腹泻。

1.3 药物刺激

肠道难以吸收或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如长期或超量使用磺胺类药物、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也易引起腹泻。由于滥用抗菌药物或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 导致机体消化功能紊乱, 肠道内菌群比例失调, 引起腹泻。

1.4 寄生虫因素

鸡的消化道内如果有蛔虫、绦虫等寄生虫, 鸡就会经常出现间断性或持续性腹泻。

2 防治措施

2.1 预防

饲料配方要合理, 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在鸡的各个生长阶段, 应随时调整钙、磷及蛋白质的添加量, 避免过度或不足。盐的添加量要适当, 应根饲料中鱼粉的含盐量进行增减。

一年四季多年要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夏季在搞好鸡舍通风的同时, 还要安排排风机降温设备, 保证充足的饮水。冬季要在保温的同时, 加强鸡舍的通风换气, 保证鸡舍空气新鲜。要消除外界干扰, 给鸡舍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2.2 治疗

(1) 微生物制剂疗法此法对消化道微生物失去平衡引起的腹泻效果较好。EM制剂, 按0.5g/kg.bw混于饲料中, 连喂5d, 或益生素, 按说明书治疗量混于饲料中连喂7d, 应用以上药物时, 严禁使用各种抗生素。 (2) 平衡电解质疗法此法用于久泻不止, 对电解质流失过多引起的腹泻效果较好。口服补液盐, 配方是:氯化钠3.5g, 碳酸氢钠2.5g, 氯化钾1.5g, 葡萄糖20g, 溶于10m L水中, 按30~50m L/kg.bw供鸡饮用, 1次/d, 连饮3d。

非传染性因素 篇8

1 街道概况与人群慢性病现状

余姚市凤山街道位于姚城东北部, 区域面积45.5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57 891人, 下辖10个行政村、8个社区 (居委) 。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检和居民日常健康体检, 结合各医疗单位、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医生对门诊患者实施35周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和慢性病患者的网络报告制度等多渠道发现患者。2011年全街道共登记高血压患者4 770例, 高血压发现率为8.24%;糖尿病患者921人, 糖尿病发现率为1.59%。

2 慢性病的监测随访

根据市疾控中心有关要求, 制定了慢性病登记报告制度, 向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下发高血压、糖尿病登记册、35周岁及以上首诊测血压登记表和异常血压反馈表等一整套资料。要求其在日常门诊中积极开展35周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 对于诊疗中发现的各类慢性病患者及时填报慢性病发病报告卡并及时进行登记。

对于高血压患者, 根据其血压情况确定分级, 实行分级管理。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在每月6日下乡期间, 对高血压患者开展血压定点监测和上门监测, 及时登记掌握患者血压变动情况, 适时提出各类用药及自我保健措施指导意见, 积极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对于糖尿病患者, 根据病情进行常规管理和强化管理, 同样每月为其提供免费血糖测量服务。

3 社区慢性病的健康干预

3.1 健康宣教

通过印制下发各类健康教育资料、定期在各社区播放慢性病防治录像、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 积极向社区居民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切实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3.2 生活方式干预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各类慢性病的有效途径。社区责任医生应注重生活方式干预指导, 对各类慢性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提出合理饮食、情绪调节、适量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 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血糖, 预防减少健康人群中慢性病的发生。

3.3 用药指导

根据日常血压、血糖测量情况, 结合患者自身意愿, 社区责任医生对慢性病患者提出个体化方案, 使用经济合理的药物, 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用, 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减少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3.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

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重度病例数下降50.26%, 而恢复正常血压水平病例数上升了70.94%;糖尿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比较, 空腹血糖控制数上升了61.8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表2。

5 讨论

本次调查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了基础数据。目前余姚市《卫生院 (医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中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要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现率分别在8%和1.5%以上, 我社区显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现率为8.24%和1.59%, 高于相应要求, 也高于奉化市2010年监测数据[2]。通过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 我社区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重度病例数下降50.26%, 而恢复正常血压水平病例数上升了70.94%。糖尿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比较, 空腹血糖控制数上升61.83%, 从而显示出较好的效果。但因为这项工作起步时间还不长, 尚处于探索阶段, 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受多种原因影响, 目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现和登记人数远远低于实际患病人数;群众的预防意识淡薄, 不积极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不配合医生的上门随访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仍较为淡薄, 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防治对策:落实35周岁及以上首诊患者测血压制度和异常血压反馈制度, 强化医疗机构门诊医生慢性病报告登记意识, 认真负责地上报各类慢性病患者信息, 以便及时登记建档并开展随访;通过积极广泛的宣传教育, 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慢性病防治以预防为主的意识, 政府尤其是卫生行政部门要为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条件, 确保各项经费的落实和人力、物力的保障, 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同时结合社区责任医生下乡体检和农村合作医疗体检等多途径、多方位地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筛查率, 最大限度地发现辖区内现有的各类慢性病患者;通过培训, 打造一批高素质、高业务水平的专业健康教育人员。

参考文献

[1]胡如英, 俞敏, 龚巍巍, 等.浙江省慢病监测工作现状[J].浙江预防医学, 2009, 21 (8) :76.

非传染性因素 篇9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急性传染性疾病,疾病防治

随着多种曾经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被有效控制,人类期望寿命延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在疾病谱和死因谱中所占顺位排名提前、顺位前列所占位数增加,慢病的预防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危害的严重性、及表现形式都显著甚于慢病,人类防治疾病的历史中,特别是人群防治方面主要重心一直放在急性传染性疾病上面,因此相应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的工作模式。慢病防治在本质上有诸多不同于急性传染性疾病,本文尝试对显著影响两类疾病防治实践的几点不同之处作一分析。

1 两类疾病防治的经济属性差异

因具有传染性、对周围人群的直接危害性,所以急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天然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即具有他享性和非排他性:对急性传染性疾病感染者的防治,在使感染者收益的同时,可以有效阻断疾病的进一步传播,进而使周围的其他人群得到保护,获得收益。因此,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生时,政府首先负有防控的责任,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对(地方)政府财政经济能力不敏感,特别是重大、传染性强的疾病一旦发生,政府必须无条件投入。

而慢病防治工作经济属性的界定涉及多个方面,情形十分复杂。首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程长,危害表现形式不激烈,直观上对周围人群多无危害,对其的防治也不能给其他人带来好处,即慢病防治效益的他享性特征不明显;其次,从三级预防角度分析,慢病防治其第一级防控、第二级防控中部分内容(如疾病的人群筛查),因具有普遍的人群收益,将这部分工作划归公共产品范围,容易被人们理解接受。但慢病的治疗及针对个体的康复等干扰活动,则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非他享性等私人产品属性特征的,这部分工作是否划归政府管的公共产品范围,则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可支配财力以及人们的防病意识而定。

2 两类疾病防治需求的判断方法存在差异

这一差异与前文提及的两类疾病防治经济属性的不同界定密切相关。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一种欲望或意愿,在经济学上称为需要。卫生服务需要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卫生服务的客观要求,因为不考虑支付能力,所以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等描述疾病发生及流行强度的指标数据,即可反映一个地区对该疾病的卫生服务需要情况,并可作为一个地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措施的主要依据。需求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一定价格条件下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形成需求有两个充要条件:一是人们的购买愿望;二是购买者或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如果只有购买愿望而没有支付能力,或有支付能力而没有购买愿望,都不能产生有效的需求,从而不能在市场上形成实际的购买力。就是说,卫生服务的需求指人们有支付能力、并愿意购买的卫生服务。

因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这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其防治费用,所以卫生服务需要几乎等同有效的卫生服务需求,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可以直接根据发病率等指标高低、变化情况制定相关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策略、进行区域卫生规划。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则不同,上述指标反映的只是人群存在的慢病防治方面的服务需要,是否能够转变为有效的服务需求,则与人群的购买意愿、支付能力,以及医疗保险制度密切相关,因此在慢病防治管理中,不能简单将卫生服务需要等同于卫生服务需求,需要综合的方法测算需求。

目前我国慢病防治任务的主要承担单位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立,主要依据政府指令性区域规划:政府原则上按照街道办事处范围或3-10万居民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可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1]。这种以人口或区域范围为基础的规划建设标准,隐含的理论依据就是根据辖区人口数、发病率或患病率等疾病流行强度数据,测算出该地区存在的卫生服务需要,并且直接将卫生服务需要等同于有效卫生服务需求。这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财力允许,并有相应配套制度保证政府的资金投入,即通过政府购买将慢性病防治统一纳入公共产品范围,按这样规划建设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可行的。但我国区域之间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2],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仍通过“有偿服务”和“以医养防”来维持运行[3]。在这些经济发展落后或不太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投入不足而不能持续的情况下,机械地按这样标准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然会引起一系列问题,诸如:技术人员不足且稳定性差[4]、群众认可接受度低[5]等。与这些问题、现象相应映的是,一些有项目经费支持的慢病防治工作往往效果不错,但难以持续、难以推广[6]。

3 两类疾病防治措施的差异

除了上述两点在宏观策略管理上差异外,一些防治措施等技术层面两类疾病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不同之处。

3.1 防治措施执行的强制性不同

两类疾病防治属性的不同,导致相应配套制度、措施的差异,涉及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数量、内容明显比慢病防治多且详尽。针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大多具有强制执行力,如对传染性疾病的发现报告,急性病例、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控制等都有强制性要求。同时由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危害的表现形式激烈、后果直观具体,因此相关措施的实施对象在接受处置时的态度多能积极配合。

慢病防治主要是围绕WHO提出的人类健康的4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产生的相关措施。目前虽有如公共场所禁烟等相关硬性规定,但慢病涉及的危险因素非常复杂[7],慢病防治形势依然复杂和严峻[8],总的来说,慢病防治措施很难要求干预对象强制性执行,只能通过深入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活动,提高人群健康意识,自觉修正、建立健康行为、生活习惯。在慢病防治中,对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的执行技术要求显著提高,工作量显著增加;同时,健康的环境改造、建设对全社会的要求越发严格。

同样是人群防治,由于缺乏了强制力的保障,慢病防治措施落实过程中,个体特征、对人的尊重的要求会越发凸显出来。慢病防治将更加体现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念、终身健康管理模式。

3.2 疾病监测的意义与作用明显不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是传染性疾病传播三环节,任何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只要有效控制、消除其中一个环节,便能控制疾病的流行传播,效果通常十分明显,但对相关措施实施的时间性要求十分高,因为传染性疾病一旦在扩散,感染人群可以几何级数迅速增加。因此,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中,必须建立覆盖全面、及时有效的监测报告系统,以及时发现疫情,保证相应防控措施的执行。传染性疾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要求极高。

慢病由于病程长,影响因素的特异性不高,所以慢病防治中,对疾病发现的敏感性和及时性要求相对较低,慢病的监测主要在于高危因素或高危人群的识别、亚临床及早期病例的诊断。 对于慢病防治策略,WHO明确强调:一级预防优于二级预防;全人群策略优于高危人群策略;整合的危险因素管理优于单个危险因素的干预。慢病监测将主要用于高危人群、病人的干预随访、效果评价,该监测系统在特异性的要求不同于传染病监测系统。因此慢病防治实践中相关监测工作的管理、质量控制不宜简单套用急性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方式或控制指标,如目前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健康档案工作,不应该像传染病报卡那样对报告率、及时报告率等指标提出较高要求,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初期。

3.3 防治效果的表现及评价方式差异

由于疾病自然史、影响因素作用效应差异,正确的防治策略和措施能较迅速控制急性传染性疾病,如通过改水、改厕对肠道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通过疫苗接种对脊髓灰质炎、麻疹等针对性疾病全人群发病和局部疫情的控制,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降低发病率表现出来。而慢病病程长、可治疗难治愈,影响因素常为微效应的综合作用,难以做到像急性传染性疾病那样采取针对必要条件(环节)的措施手段,需要长时间(终身)、综合措施的持续干预,并且其效应具有很长的时间滞后性,因此在开展慢病防治工作初始时期,无法像急性传染性疾病那样用发病率或患病率评价防治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疾病研制出综合性评价的中间指标体系。

3.4 疾病自然史、影响因素效应差异

除了上述防治实践中的差异外,因两类疾病自然史、影响因素效应差异带来病因研究所需样本量、观察时长和研究质量要求的不同,基层单位或条件不充分的单位不宜开展慢病病因类研究项目;且从慢病病因研究历史来看,除了一些特殊地球地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工业污染)等影响外,大多慢病病因在不同地区、人群的特异性不强,集中资源开展大人群的病因研究,成果共享应更适合慢病防治的要求。

4 结语

慢病防治任务在日益加重,但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慢病防治工作模式,加之作为慢病防治主要承担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我国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既往长期的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经验无疑会给慢病防治提供极大帮助与借鉴,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必须明确认识的,这样会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本文主要是从理论上对两类疾病防治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希望给慢病防治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Z].2006-02-21.

[2]刘茜.中国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效率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7):497-499.

[3]荣超,黄晓光,孙健,等.杭州市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1):733-734.

[4]张永建,季建隆,谢成渝,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慢病管理效果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30-132.

[5]卢智胜,赖秀荣.关于社区慢病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和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0,8(4):476-477.

[6]王亚东,孔灵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技术和策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40-42.

[7]谢虹,詹思延,孔灵芝.我国社区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组织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2,22(5):31-34.

上一篇:我国复合材料模具设计下一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