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2024-07-05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通用11篇)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篇1

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 引起2周龄以下的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 (通常为100%) 为特征。虽然不同年龄段的猪对这种病毒均敏感, 但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很低。育成猪、育肥猪临床症状轻微, 只表现数天厌食, 或腹泻。一般情况下, 7d即可耐过。后备母猪、基础母猪及公猪表现腹泻或厌食, 即可耐过。如果有发病史, 可能有抵抗力, 而不表现任何发病症状。

1 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 在冬季和初春多发, 但1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多以暴发性, 发地方性、周期性流行。本病感染各年龄的猪, 但10日龄以内的猪发病率高, 死亡率为100%, 断奶仔猪, 育肥猪和成年猪发病较轻。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狗、猫、狐狸等均为贮主, 而狗排出的病毒对猪也有感染性。感染母猪的乳汁也可排出病毒, 并能感染哺乳仔猪。病猪和健猪直接接触, 病猪通过呼吸道排出病毒, 经气溶胶而感染健猪, 病猪和带毒猪通过粪便排出病毒, 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和用具经过口, 鼻感染传播。仔猪发病率、死亡率均高, 育肥猪, 成猪发病轻, 死亡很少。

2 临床症状

仔猪的典型症状为短暂呕吐, 水样黄色腹泻, 脱水快, 腹泻中常含有凝乳块, 有恶臭味, 2周龄以下的仔猪呈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生长猪表现为厌食, 腹泻1d至数天, 伴有呕吐。不用药可耐过。

母猪少数的表现为体温升高, 无乳, 呕吐, 厌食, 腹泻;大部分母猪症状轻微, 无腹泻表现。后备公、母猪与生长猪症状表现类似。

本病潜伏期短, 18~72h大部分猪感染发病, 根据此特点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地方性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症状轻微, 但不易确诊;猪呼吸冠状病毒感染, 主要表现为亚临床感染。

3 剖检变化

仔猪严重脱水, 消瘦;皮肤无弹性;结膜发绀;胃内容物稀少, 胃黏膜充血或有点状出血;小肠黏膜充血严重, 有部分黏膜脱落, 结肠黏膜也有不同程度损伤, 肠壁变薄、无弹性;淋巴结充血、肿胀, 呈紫红色;肾脏皮质有点状出血。

4 诊断

(1) 根据本病的流行情况, 临床症状, 尤其10日龄以内的仔猪呕吐、腹泻, 脱水及胃肠病变, 可初步确诊。但应进行病原检查。 (2) 采取病死猪小肠作冰冻切片或用小肠黏膜抹片, 风干后用丙酮固定, 进行荧光抗体染色, 水洗, 镜检, 可见到绿色荧光。 (3) 取2~3日龄未吃初乳的仔猪喂消毒牛奶, 将病死猪小肠及其内容物制成悬液, 每毫升加青霉素2000U, 链霉素2000μg, 在常温放置1h, 然后接种试验仔猪, 如果发生腹泻, 再取小肠作免疫荧光检测。 (4) 血清学检查。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中和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被动血凝试验检测本病, 效果均好。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

不引进带病种猪, 做好消毒工作, 冬季做好保暖, 换季和气候突变时要特别注意防贼风, 做好保温工作。10~3月份做好疫苗注射工作。可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 务必按照说明使用。最好从母猪预防本病发生, 也就不必要对仔猪进行该病疫苗的免疫注射。管理上执行“全进全出”。

5.2 控制如果发生了传染性胃肠炎, 首先要确认发病群。

如果是生长猪群, 要严格进行隔离管理, 做好其他猪舍的消毒和保温措施, 尤其是产仔舍和母猪舍的管理一定要加强。

如果是空怀和妊娠母猪群, 采用投喂病料办法, 使母猪尽快感染, 并康复。控制本病进入产房。

如果在产房发生, 仔猪和母猪均有发生, 此为最严重的疫情。采取措施为, 2周后产仔母猪接触病料 (已感染猪的肠组织) , 以便于产生自然免疫;2周以内产仔母猪, 要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设施, 加强管理, 做好保温、提供无贼风、干燥环境, 提供充足饮水和营养液。

5.3 治疗

在治疗此病时主要用“穿心莲针剂”, 本品既对大肠杆菌有效, 对病毒也有疗效, 注射2~4m L/只, 2次/d。口服”泻立停”, 口服1~2m L/只, 2次/d, 具有扶正固体、理气止痛、温中利湿、涩肠止泻功能。仔猪服药时, 要平放四肢朝上, 保定好头部再灌服药物。孜然10g、小茴香6g、胡椒5g、花椒4g、丁香2g、陈皮3g、生姜4g, 加水1kg, 将水煎汁至200m L, 口服10~15m L/只, 2次/d, 有驱寒湿、止泻功效, 同时口服次碳酸铋1片或药用炭片I片, 2次/d。另外, 肌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2m L、维生素B1注射液1m L、维生素B12注射液1m L、三磷酸腺苷注射液1m L, 混合, 1次肌肉注射;体温高、抽搐的仔猪, 再另加地塞米松注射液2~3m L。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篇2

50%左右的患病仔猪有短暂的体温升高(40.2--40.6℃),精神委顿、厌食、呕吐和明显的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淡绿色或灰白色,水样并有气泡,PH值检验呈酸性,内含凝乳块,腥臭,但不见有血液,病猪迅速出现脱水、消瘦等症状;病猪有渴感,常找地方饮水,被毛粗乱,明显脱水,衰弱死亡,在发病末期,由于脱水,粪稍粘稠,体重迅速减轻,体温下降,当天发病后2~7天死亡,耐过的小猪,生长较缓慢。有时个别怀孕母猪会出现流产。哺乳母猪常与仔猪一起发病,母猪食欲不振、呕吐,进而腹泻,部分母猪体温升高,高度衰弱,哺乳母猪患病后收缩、泌乳减少或完全无乳,仔猪因饥饿及脱水,死亡严重,尸体消瘦。随着猪日龄的增长,猪对该病的抵抗力不断增强,生长育成猪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消失,体温正常或偏低,水样腹泻,口渴、脱水、显著消瘦,粪便呈黄绿色、灰色、茶褐色不等,含有少量未消化的食物或气泡,一般情况下7天即可耐过,腹泻一旦停止,不再复发,极少死亡。

剖检可见尸体脱水明显,病变主要在胃和小肠,哺乳仔猪的胃常膨满,胃内充满未消化的凝乳块;卡他性胃肠炎,胃底粘膜轻度充血、出血;肠内充满白色至黄绿色液体,3日龄小猪中,约50%在胃横膈膜面的憩室部粘膜下有出血斑。小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态,肠管扩大,充满泡沫状液体和未消化的凝乳块,肠粘膜剥落,空肠、回肠绒毛萎缩,内膜变得粗糙,肠道充气、内容物液体状、灰色或灰黑色,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肾浑浊肿胀和脂肪变性,并含有白色尿酸盐类。有些病例除了尸体失水、肠内充满液体外,并无其他病变可见。防制措施

(1)本病极易传入猪场,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如确实需要引进种猪,则应避免从疫区或发病猪场引进,并对引进的种猪严格检疫,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实无病时方可合群。禁止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猪场范围内。并做好猪场的灭鼠、除蝇、杀虫。(2)可使用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二联苗进行免疫接种,母猪在分娩前5周和2周进行,可使仔猪获得良好的被动免疫抗体,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对曾发生过传染性胃肠炎病的猪场,应在秋季和冬季对保育期仔猪进行免疫接种。

(3)加强饲养管理,实施“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分娩舍应重视做好保温,特别是春季,日夜温差较大,应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尽早使初生仔猪吃足初乳。在猪群各阶段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4)做好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临产母猪转入分娩舍前,应用温水擦洗干净并进行彻底消毒。生长育成舍每周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带猪消毒,选择在中午天气最暖和时进行,消毒要均匀、彻底。

(5)生长育成舍猪群发生本病时,应立即封锁发病猪场和生长育成猪舍,隔离病猪,对猪舍内外环境及用具、运输工具等进行严格消毒。生长育成舍人员应与其它猪舍特别是分娩舍的人员严格分开居住,分娩舍应固定饲养人员,避免发病猪舍的病毒传染至哺乳仔猪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6)分娩舍哺乳仔猪发病时,应加强保温,加强饲养管理,提供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并补充适量的电解质溶液,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防止仔猪因脱水酸中毒而死亡,降低死亡率。当哺乳母猪发病,厌食无乳时,可用代乳品喂服仔猪,并通过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补液,可加入适量的链霉素预防发生细菌的继发感染,以减少死亡。(7)抗生素药品虽然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无效,但为了防止生长育成猪感染其它细菌性疾病导致混合感染,造成死亡率上升,仍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控制,可在生长育成舍猪的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防止猪感染其它细菌性疾病导致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而造成死亡率上升。同时肌肉注射痢菌净+病毒灵,连用2~3天。也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收敛作用较好的药物(如高锰酸钾等)。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 篇3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2-0026-02

1 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特点

该病高发期为每年10月份到翌年3月份,所有年龄段的猪均都可能被感染,其中以哺乳仔猪最易感,尤其是10日龄以下的仔猪易死亡。

2 典型症状

发病初期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体温升高,大约为39.5~40 ℃。一些病猪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哺乳仔猪可能出现急剧的水样腹泻,通常粪便带有腥臭,并包括未消化的凝乳块。粪便的颜色为绿色、黄色或灰白色。另外,病猪都有一定程度的脱水,体形消瘦,十分口渴。通常病猪在5~7 d后可自行恢复正常。但极少数病猪由于病情严重,可能昏睡甚至死亡。

3 临床鉴别诊断

该病的临床症状与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猪痢疾、流行性腹泻及仔猪副伤寒的症状相似,应注意鉴别诊断。通过相关的临床诊断、病理剖检等可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1]。

4 治疗措施

目前,该病还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当出现病猪后可采取下列措施减轻症状。①减少饲料量,特别是蛋白质饲料;②口服补液盐:选用氯化钠3.5g,氯化钾1.5 g,碳酸氢钠2.5 g,葡萄糖20.0 g,再倒入1 000 ml温开水,让病猪服用。对于仔猪可采用灌服的方式。③将抗生素类药物,如庆大霉素、氟哌酸等加入成猪的饮水或饲料中。另外,还应将抗病毒类药物,如板蓝根、黄芪多糖等也加入其饲料中。同时,采用病毒灵与痢菌净治疗,肌肉注射,持续2-3d。④发病初期可使用相关的干扰素或转移因子治疗,能获得更好的疗效。选用抑制肠道分泌的药物与收敛止泻剂治疗,常用的有高锰酸钾、阿托品等。另外,提供温水让猪饮用。⑤如果哺乳母猪得病后,厌食无乳时,一般可利用代乳品喂养小猪。⑥经常对圈舍消毒,1次/d,并提高圈舍温度。

5 防控对策

5.1 严把引种关

坚持自繁自养,对新进场的猪做好监测工作,先隔离一段时间,待确定无病后才能进场。同时,不可从疫病区引种。

5.2 加强消毒管理

制定详细的消毒方案,并将其落到到位。对饲养场所、进出的车辆及人员都要做好消毒防范工作。另外,在大风过后要注意消毒。

5.3 重视饲养管理

定时打扫养猪场,保证圈内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空气畅通。同时,合理设置饲养密度。另外,为猪提供清洁的饮水、优质,未变质的饲料。

5.4 疫苗接种

要定期为猪群接种疫苗,防止常见疫病。针对有病猪的猪场可选择以下免疫方法,即弱毒苗和灭活苗交叉接种,一般能获得不错的效果[2]。

5.5 淘汰病猪

对于病情严重,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应及时淘汰。同时,要遵循“全进全出”的饲养原则。

5.6 药物预防

在饲料中加入一些药物防治,常用金霉素,500 mg/kg,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30 mg/kg。通常要持续14d,之后可每月喂药1次,每次给药7d。同时,做好环境消毒。

5.7 做好保暖工作

在季节交替或气候变化大的时候,要注意对猪舍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尤其要注意防贼风。

5.8 培育健康猪群

要饲养健康仔猪,并抓好消毒工作,以确保将所有传染因素均切断。同时,将仔猪分窝隔离,避免窜栏。将猪群分类饲养,可分为母猪、断奶仔猪、育肥猪等。通过有效的检疫手段尽量清除病猪,防止传染扩散,逐渐形成健康猪群。

参考资料:

[1] 李彦红.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体会[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9(7):153.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篇4

1发病情况

该养殖户有未断奶仔猪20头, 陆续发病。首先呕吐, 然后伴有水样腹泻, 粪便呈黄绿色, 内有凝乳块并有气泡, 精神萎靡, 有脱水症状, 个别体温达40.5℃左右, 厌食, 喜饮水, 死亡一头。

2诊断

对死亡仔猪进行剖检, 可见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胃内充满凝乳块, 胃底黏膜充血, 肠壁变薄, 肠管扩张, 肠膜充血;将空肠剪开, 用生理盐水冲掉肠内容物, 平铺在玻璃器皿内, 加少量生理盐水, 低倍显微镜观察, 可见到空肠绒毛变短、萎缩及上皮细胞坏死和脱落。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变情况初步诊断为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3治疗

猪流行性腹泻, 不及时治愈会继发感染猪肺疫、胸膜肺炎等细菌性疾病, 所以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1确认发病猪群, 进行隔离饲养, 做好全体猪舍的消毒和干燥清洁措施, 用0.2%过氧乙酸溶液消毒猪舍、运动场、用具、车辆等;

3.2对发病仔猪按400~800单位/千克使用链霉素, 每日分2次口服, 磺胺0.2~0.4克/千克, 每日分2次口服, 连服3天;

3.3每头仔猪肌肉注射痢菌净注射液2毫升, 每日2次, 连用3天;

3.4对已经脱水的仔猪进行补液, 氯化钠3.5克, 氯化钾1.5克, 碳酸氢钠2.5克, 葡萄糖20克, 常水1000毫升混合的溶液, 每日饮用, 痊愈为止;

3.5对呕吐的仔猪每头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2~5毫升, 每日1次, 连注2天;

综上措施采取后, 很快控制住了疫情, 没有仔猪死亡, 也未见疫情继发感染和蔓延。

4预防措施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消化道急性传染病, 以10日龄仔猪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断奶、育肥猪和成年猪虽然能染病, 但一般可以自然康复;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有季节性, 多暴发在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4月间。所以养殖户可以有计划的进行预防, 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1科学营养饲喂, 坚持自繁自养, 从外地进猪时, 一定要隔离观察15~30天, 无疫情方可进栏饲养;

4.2降低饲养密度, 防止拥挤, 改善通风条件, 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防寒保暖;

4.3猪舍定期消毒2~3次, 将各类猪舍及运输工具轮流清洗消毒, 注意饮用水洁净;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等 篇5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腸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肠道疾病。此病多发生在冬末春初,传播很快,在同一疫区,所有猪都可传染到,2 ~ 3周龄以下的仔猪会出现大批死亡, 5周龄以上的猪发病后死亡率很低。

症状:哺乳仔猪发病突然,下痢呈黄色水样,有时泻出含凝乳块的白色稀粪,呕吐、迅速脱水,很快消瘦,有严重口渴感,食欲减退或废绝。死亡率随着日龄的增大而降低。

生长期的猪和母猪症状轻重不一,通常只限于厌食和腹泻一至数天,个别猪呕吐,腹围增大。有的患病母猪体温升高,无乳、厌食和腹泻。

治疗: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首先对患猪采取禁食,一般禁食2 ~ 3天。但在此期间,应将“口服补液盐”30 ~ 50克溶于1000毫升温水中让猪自饮。然后结合下列药物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

⑴交巢穴注射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2 ~ 4毫升,每日1次。

⑵肌肉注射速痢停注射液(江西民星兽药厂生产),按每公斤体重0.2毫升,每日2次,连用2 ~ 3天。(江西省安福县彭坊乡兽医站 李剑 邮码:343214)

比赛可灵催产母猪死胎效果好

母猪在妊娠过程中常由于某种疾病、营养不良、各种应激等因素而发生死胎。死胎后往往不能自然分娩,拖延时间过长会降低母猪繁殖能力,甚至失去利用价值而被迫淘汰。母猪发生死胎后,以往多用乙烯雌酚等药物催产,或伸手入子宫内强硬掏出。前者经我们多年临床试用,效果不太理想,后者因技术要求高,一般人不易掌握,弄得不好还会引起大出血,造成母猪当场死亡。近几年来,笔者试用0.25%比赛可灵注射液催产母猪死胎,取得满意的效果。具体治法:依病猪体型大小适当增减注射用药量。每12小时1次,每次皮下注射0.25%比赛可灵10 ~ 15毫升,最大量1次不得超过20毫升,一般用药1 ~ 2次后即可排出。有的病猪死胎在子宫内或阴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而腐败,可连续用药3次,以加快内容物的排出。有的病猪可同时配合注射1 ~ 2次青霉素、链霉素或磺胺类等抗菌消炎药,以防止继发感染和促进子宫复原。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体会 篇6

1 流行特点

本病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可发病。最初感染时几乎所有的猪都可发病, 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 5周龄以上的猪很少死亡, 母猪及成年猪症状轻, 多可自然康复。在感染过本病的地区, 仔猪可从母乳中获得被动免疫,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病猪、带毒猪及康复猪的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及呼出的气体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等, 通过呼吸道传染, 其次为消化道。人、畜、车辆及各种用具可作为传染媒介。本病在冬末春初发生和流行。潜伏期一般为15~18h, 有的长达2~3d。

2 症状

病情来势凶猛, 发病突然, 呕吐, 体温升高, 发热畏寒, 粪黄绿色或灰白色, 喜卧, 不食或少食。病猪排水样黄绿色稀粪, 粪中混有白色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气泡, 味腥臭难闻。渴欲增加, 脱水明显, 肢体消瘦, 体重急速下降, 常在发病后的2~7d内死亡。成年猪症状轻重不一, 一般一至数天内食欲减少或废绝, 粪便稀薄如水, 呈喷射状, 内含气泡, 个别猪出现呕吐, 5~8d腹泻停止而康复, 死亡很少。

3 剖检变化

尸体消瘦, 皮下胶样浸润, 脱水明显;胃中充满凝乳块, 胃粘膜轻度充血和出血;肠内充满白色或黄绿色液体和气泡, 小肠壁变薄, 粘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 弹性降低, 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 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切面多汁而带红色;肾实质浑浊肿胀和脂肪变性, 并含有白色尿酸盐。

4 治疗

中药治则:宜清热燥湿, 涩肠止泻。方用理中汤加味。党参15~30g, 土炒白术20~30g, 干姜15~20g, 甘草8~10g, 茯苓20~30g, 泽泻10~15g, 桂枝10~15g。水煎2次, 混合后分2次灌服。

5 典型病例

2014年2月12日, 西吉县吉强镇水泉村马某养猪场引进仔猪20头, 由于长途运输加之水土不服, 个别仔猪突然发生呕吐, 有的表现食欲减退或不食, 有的仔猪发生水样腹泻, 呈喷射状, 粪便呈黄色、淡绿色或灰白色并含有气泡。病猪精神萎靡, 喜饮, 高热稽留, 体温达40℃以上。苔白厚、黄腻。诊为仔猪急性传染性胃肠炎。选用抗生素和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改用中药:党参15g, 土炒白术20g, 干姜15g, 甘草10g, 茯苓20g, 泽泻10g, 桂枝10g, 重症猪灌服量酌情加大, 轻者灌服量稍减, 2次/d, 连用2d, 痊愈。

6 体会

(1) 本病传染性强, 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 避免从疫区或发病猪场引进猪只, 禁止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猪场范围内, 并做好猪场的灭鼠、除蝇、杀虫工作。

(2) 做好圈舍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可选用10~20%新鲜石灰乳、10~20%热草木灰水、1~2%烧碱、1%石炭酸进行消毒。每周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带猪消毒工作, 选择在中午天气最暖时进行, 消毒要均匀、透彻。

劣质疫苗引发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篇7

1 发病情况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镇某养猪场饲养的335头20-35日龄仔猪, 于2007年11月2日上午注射了在个体兽药经销户购买的没有批准文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十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 第2天突然发现有26头23日龄仔猪发生呕吐, 紧接着发生剧烈的水样腹泻, 粪便呈淡黄色, 很快波及绝大部分注射了该疫苗的仔猪, 发病后立即用氟苯尼考和环丙沙星口服、注射治疗, 但不见病情好转。发病第2天死亡21头, 并有270多头陆续出现呕吐和水样腹泻现象。养殖户遂带死猪前来就诊。

2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病猪精神沉郁, 被毛粗乱, 无光泽, 体温37.5℃, 发抖, 步态不稳, 肛门红肿, 尾巴周围有污物, 呈水样的喷射状腹泻。

剖检病死猪可见尸体严重脱水, 病变主要在胃肠道, 胃内充满未消化的乳白色凝乳块, 胃黏膜充血, 小肠充血, 肠腔内充满黄绿色液体并混有泡沫, 肠壁变薄, 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 肺水肿, 间质增宽。

3 实验室诊断

(1) 采取病死猪小肠, 用荧光抗体法进行检查, 可发现大量的荧光细胞。

(2)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小肠黏膜绒毛显著萎缩。

根据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 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

4 治疗措施

(1) 立即隔离病重仔猪, 对猪舍、环境、用具等用百毒杀 (浓度为1∶600) 进行严格消毒, 2次/天, 连用3天。

(2) 采用特异性疗法, 即上午用该场病死猪的肝、脾、心、肺、肾等组织器官制成的组织灭活苗, 对全场仔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5ml/头;下午用猪基因工程干扰素按说明对全场仔猪进行肌肉注射, 连用3天。

(3) 用肠道抗菌药物复方恩诺沙星注射液和复方黄连乳液肌肉注射, 1次/天, 连用3天, 以防止继发性感染。

(4) 对症治疗则给病重猪注射5%碳酸氢钠及5%葡萄糖生理盐水, 口服补液盐, 1次/天, 连用3天, 以解除酸中毒和脱水。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措施, 3天后该猪场除12头仔猪因病重死亡外, 其余仔猪基本恢复正常。

5 总结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及防治 篇8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原因分析,诊断,治疗,管理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炎的急性肠道感染。可导致猪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的重要的疾病。不同品种猪和年龄的仔猪发病情况不一样。1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高, 其中断奶仔猪、架子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患病猪和带毒感染的猪是重要的传播源, 这些污染过的粪便和分泌物携带病毒对环境、饲料、水、空气和用具对健康的仔猪造成感染, 仔猪吸吮携带病毒的乳汁或污染过的乳头也是导致猪感染该病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本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该病,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或早春等季节发病率高, 并有较快的流行和传播速度, 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人从事兽医工作多年, 临床接诊多例, 现将其预防与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仔猪突然发病, 先呕吐, 呕吐物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和泡沫, 其次是腹泻, 大便白色或黄绿色, 有恶臭。由于严重脱水, 猪口渴, 体重迅速下降, 年龄越小, 病程持续时间越短, 传播蔓延速度更迅速, 发病率和死亡率更严重。其中7~14日龄的仔猪死亡率极高。病愈后的仔猪常表现为发育不良。中猪和成年猪通常是几天食欲下降, 粪便出现水样, 喷射样, 颜色呈灰色或褐色, 体质消瘦等症状。个别出现呕吐, 腹泻, 约1周的时间可逐渐恢复。母猪泌乳减少或停止, 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一般成年猪死亡少。

2 病理变化

病症变化主要存在于小肠。整个小肠扩张, 充满内容物, 黄色泡沫, 肠薄, 透明, 肠出血, 肠道黏膜出血, 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轻度胃黏膜充血, 黏液覆盖, 有很多的胃乳凝乳块面积坏死的幽门区, 大猪可见溃疡灶附近。病死猪脱水身体消瘦。

3 实验室诊断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诊断, 必要时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查, 可见小肠上皮细胞浆内发现亮绿色荧光。血清学常用中和试验, 取急性期和康复期双份血清或不同发病阶段的血清做试验, 以观察抗体滴度变化。

4 预防

4.1 加强饲养管理

对发病猪舍和喂养工具, 用百毒杀0.1%溶液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对病死猪的尸体和污染物进行深埋或挖坑焚烧, 对病猪污染过的车辆、用具、泔水等物品禁止搬动和转移, 净化饲养环境, 消毒后空置一段时间方可引入新猪。为提供仔猪体质健康, 应为仔猪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设施, 强化和改善饲养管理,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特别是在深秋的寒冷季节, 早春时的猪舍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合理和适当的照明密度。猪舍要保证无贼风, 干燥干净, 投喂全价饲料, 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4.2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根据不同阶段的猪进行适当的免疫可有效的预防该病的发生。

(1) 胃肠炎冻干弱毒疫苗, 主要用于妊娠母猪, 母猪在生产前20~30d时。在母猪后海穴位注射液2ml。哺乳可通过母乳喂养仔猪保护, 主动免疫。12日龄的仔猪可通过滴鼻或后海穴位注射0.5ml, 以10~25kg体重按照1ml的量剂进行, 25kg以上猪按照2ml免疫。在免疫接种后5~7d以后产生免疫力。

(2)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价灭活疫苗后海穴位注射, 妊娠母猪产前20~30d接种4ml疫苗接种。0~25kg体重接种lml, 25~50kg接种2ml, 50kg以上接种4ml。接种疫苗后15d产生免疫力。在传染性胃肠炎, 该疫苗可用于紧急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4.3 治疗

在治疗方面, 由于本病起病急, 病程短, 要早发现, 早治疗, 越早疗效果越高, 可以减少死亡。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疗法。可以使用以下药物治疗。

4.3.1 抗生素

链霉素30~50万IU, 庆大霉素4~8万IU, 混合溶解喂每日两次, 连服2~3d。

4.3.2 诺氟沙星散

仔猪每千克体重用药0.3~0.5g, 灌胃后溶解在温水中, 每天2次, 连服2~3d。

4.3.3 痢菌净注射液

肌肉注射仔猪每2毫升并给予黄连素片, 口服每次1~2片 (每片0.5g) , 每日服2次, 连服2~3d, 效果良好。

4.3.4 对症治疗

对呕吐病猪可每头按照2~5ml量剂注射VB1注射液2~5ml肌肉注射, 每天两次。对脱水和不食不饮的病猪及时喂养葡萄糖、氯化钠溶液、补充体液, 每次20ml, 每日5次, 直至康复。

4.4 中药方剂

黄连、大黄、乌梅各10g, 白芍、地榆炭、甘草、柯子各15g, 苦参、篇蓄、白头翁、向衢、藿香、车前子各20g。煎水服 (25kg猪剂量) 。

5 讨论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综合防治体会 篇9

1 临床表现

仔猪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之后呈急性发病, 先呕吐随后出现剧烈水样腹泻, 大便失禁后水样粪便会喷射而出, 大多排出黄色、黄绿色、灰白色等异常颜色粪便。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 精神萎靡、嗜睡、渴饮, 在疾病发展后期病猪极度消瘦, 皮肤苍白呈贫血状, 眼结膜发绀, 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病猪会迅速因脱水、心衰死亡, 日龄越小的猪致死率越高。

2 病理剖检变化

剖检后发现病猪胃内容物很好, 胃黏膜、小肠黏膜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充血和坏死, 结肠由灰褐色水样物充盈, 且肠壁薄、易裂;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 切面外翻, 少数病猪的肾皮质出现点状出血。

3 预防措施

3.1 疫苗注射

临床上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弱毒冻干苗进行免疫接种, 妊娠母猪科在产前1个月于颈部肌肉深部注射2ml, 初生30日龄左右的仔猪在后海穴注射0.5ml, 体重增长至25~50kg时可加强免疫一次, 注射2ml/头份, 免疫期为6个月。也可以使用我国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注射, 其免疫保护力高达90%以上。

3.2 加强消毒灭源

加强猪场的检疫工作和消毒工作, 定期对猪场圈舍进行防疫消毒, 可每隔3~5d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 交叉使用不同成分的消毒药物, 避免毒株产生抗药性, 尤为注意的是在进行消毒期间要对仔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避免消毒剂刺激仔猪产生应激反应。

3.3 食疗保健预防

可使用天然保健型中草药添加剂适量添加到仔猪的日粮中, 可达到保健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市场上所销售的效果较好的生态药材添加剂为黄芪多糖, 以50g/100kg的比例散拌料后饲喂仔猪, 也可在日粮中添加大蒜粉能够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这两种添加剂在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同时还可有效的防治痢疾、肺炎等疾病, 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养殖场自身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进行交替使用, 可提高猪群的整体抗病能力。

3.4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猪群的整体营养, 补饲抗应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仔猪要给予充足的母乳, 剔除带毒个体, 确保优良的遗传基因;注意猪群的防寒保暖工作, 保持猪舍内长期干燥、清洁。

4 治疗

4.1 抗生素药物治疗

可给予病猪2mg/kg的庆大霉素颈部肌肉猪舍, 2剂/d, 连续使用2d, 之后使用0.2mg/kg复方长效磺胺进行肌肉猪舍, 2剂/d, 使用1d后停针, 配合口服药物和皮下注射2~4mg阿托品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4.2 中药方剂

可选择黄芪多糖散进行治疗, 仔猪5~10g/剂, 2剂/d, 连用3d, 大猪10~20g/剂, 2剂/d, 连用3d, 也可将紫皮大蒜捣碎后加白糖和食用醋少许, 在空气中氧化15min后以5~10g的剂量2剂/d, 连用3d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

5 小结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综合防治还是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 加强巩固仔猪先天的防御系统上, 提高群体抗病能力, 一旦发病后进行积极的治疗措施, 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张宝泉.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综合防治措施[J].猪业科学, 2012, 29 (1) :38-40.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篇10

1.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

该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发于深秋、冬季和早春,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1周龄内哺乳仔猪病死率可高达100%。

症状:仔猪突然呕吐和腹泻,几天内可波及全群。粪便呈黄白色或浅绿色,内含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患病仔猪很快出现脱水症状,1周龄内仔猪常于发生腹泻后2~4天死亡。随着年龄的增长,30日龄后少见死亡。成年猪的临床症状只限于腹泻、减食,偶尔会呕吐,排糊状至水样粪便,粪便呈黄灰色、灰白色不等,恶臭,通常在1周内恢复正常。

病变:胃内充满凝乳块,黏膜充血;外观肠壁菲薄,半透明,内充满黄色含有凝乳块和泡沫的液体。

2.猪流行性腹泻(PED)

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每年12月至翌年1~2月多发,夏季也有发病的报道。任何年龄的猪均可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越高,有的成年母猪不表现临床症状。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如果猪场内陆续有多窝仔猪出生或断奶,病毒会不断感染失去母源抗体保护的断奶仔猪,呈地方流行性。

症状:患猪出现水样腹泻,或者在腹泻之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吮乳后。症状的轻重随年龄的大小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龄内新生仔猪发生腹泻后3~4天,呈现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少数可达100%。患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断奶仔猪、母猪常出现精神委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约1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呕吐,重症者水样腹泻3~4天可自愈。

病变:眼观变化仅限于小肠,可见小肠扩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系膜淋巴结水肿。

两病均无特效治疗药物,用鸡瘟I系疫苗20倍量肌注,并交替口服补液盐和高锰酸钾有一定效果(仅供参考)。

二、两病相似之处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相互误诊几乎很难杜绝,因为两病有以下相似之处:①临床症状和病变无特征性。②发病时间都集中在冬春季节。③传染性强,可波及任何年龄猪群,哺乳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成年猪很少死亡。④无特效药物治疗。

三、两病鉴别表

四、两病鉴别图解

五、两病鉴别分析与讨论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分别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以猪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方面与流行性腹泻有以下细微差异:①传染性胃肠炎病死率比流行性腹泻要高;②传染性胃肠炎传播速度较流行性腹泻快;③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期很少超过2个月,而流行性腹泻可长达6个月;④猪传染性胃肠炎患猪呕吐严重,多是先出现呕吐,继而腹泻;流行性腹泻呕吐较轻,一般是在采食或吮乳后出现呕吐;⑤猪传染性胃肠炎患猪胃充血、出血情况明显比流行性腹泻严重;⑥传染性胃肠炎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100%,而流行性腹泻哺乳仔猪死亡率一般不超过50%。抓住以上要点,可减少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误诊,对针对性地进行疫苗注射是有积极作用的。实际上,目前市面上所售疫苗几乎都是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且严重病例治疗时多进行强心、补液,因此,二者误诊并不意味着误防或误治。

六、实验室鉴别诊断

根据GenBank收录的PEDVM基因和TGEV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能分别特异性扩增TEGV和PEDV相应基因的引物,在优化RT-PCR反应条件以及敏感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等基础上,建立能同时检测TGEV和PEDV的复合RT-PCR检测技术,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开展TGE和PED的流行病学调查。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篇11

1 发病情况

临床234例多发生于寒冷季节, 一旦侵入猪群, 迅速传播蔓延。各种年龄猪均可发病, 但主要危害仔猪, 日龄越小, 病程越短, 病死率越高, 5日龄左右的仔猪死亡率高达100%。病仔猪发病初期中轻热, 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随后出现呕吐、剧烈腹泻。病初粪便呈灰白色糊状, 随后变黄或带绿色, 并杂有未消化的乳凝块或混有血块。病仔猪极度口渴, 眼球凹陷, 体重减轻, 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 严重病例多数衰竭死亡, 少数康复后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临床上单用抗生素治疗, 效果不佳。

2 剖检变化

病猪严重脱水, 胃肠粘膜有明显的卡他性炎症, 小肠粘膜充血、出血, 小肠绒毛缩短, 内有黄色或绿色水样内容物, 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上皮细胞变性明显, 上皮细胞由柱型变为扁平或方形, 肾脏见有浑浊肿胀和脂肪变性。

3 实验室检查

3.1 荧光抗体法取早期病猪空肠或回肠刮取物

涂片, 室温下丙酮固定5min, 加入荧光抗体37℃染色30min, 用p H7.2磷酸盐缓冲液洗10min, 再用蒸馏水洗5min, 缓冲甘油封盖, 荧光显微镜检查, 上皮细胞呈现荧光者即可确诊。

3.2 血清学检查采取急性期和康复期病猪作中

和试验。康复期血清滴度超过急性期的4倍以上可判定为阳性。

3.3 病毒分离取典型病猪的肛棉拭粪或肠内容

物, 经口接种5日龄内的健康易感仔猪2~3只, 或接种猪睾丸 (ST) 、猪肾 (PK) 细胞盲传二代以上, 分离病毒再根据接种仔猪产生典型的临床症状、明显细胞病变, 而对照猪正常即可确诊。

4 治疗

4.1 立即隔离病仔猪, 并用碱性消毒剂严密消毒猪舍、场地、用具等。

4.2 对病仔猪于防寒保暖而又干燥的环境中加强

护理, 立即停止哺乳或喂料, 给予足够的清洁饮水, 并在饮水中加入抗生素 (四环素、磺胺类药物) 、速补-14、中药“金丝桃素”以减轻症状, 促进机体康复。严重的静注含适量抗生素 (痢菌净、环丙沙星) 的葡萄糖林格氏液, 以减轻失水、缓解酸中毒和防止并发性感染。

4.3 全群未发病仔猪和母猪给予适量中药金丝桃素拌料或饮水2次/d, 连喂3d, 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5 体会

5.1 因本病主要危害仔猪并造成死亡, 且目前尚无

特效药物治疗, 故一旦发病, 应加强护理, 采取中西兽药结合对症治疗, 以减轻失水、防止酸中毒和并发性细菌感染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5.2 中药“金丝桃素”是贯叶连翘中最具生物活性

的物质, 为抗病毒的中草药活性单体, 能直接添加在动物饲料和饮用水中, 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抗菌消炎、驱虫、利尿等功效, 尤其是其抗病毒作用突出, 能抗DNA、RNA病毒, 并能直接作用于病原体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从而可有效地调动机体免疫力, 防止猪的继发感染, 与西药抗生素联合运用可迅速减缓症状, 缩短治疗时间, 大大提高治愈率。

5.3 因本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 对发病仔猪和易感

上一篇:舞蹈创作舞蹈艺术下一篇:先秦时期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