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档案管理问题(精选11篇)
建筑工程档案管理问题 篇1
建筑工程档案是建筑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的、图物相符的有保存价值的、真实记录和实际反映。它记载着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敷设等建设活动。在对建筑工程质量、总体造价和建设工期进行管理的同时,工程档案管理如何有序地进行,既是工程本身的需要,也是档案部门的要求。
一、工程档案内容
质、水文、气象、地震等文件资料;征地、拆迁安置等文件资料;项目的方案及初步设计文件资料;规划、消防、环保、卫生等政府部门的审批文件资料;工程施工、监理中标文件及有关合同、协议书;工程竣工验收及质量鉴定文件
1、项目标的文件资料。主要包括
上级批准文件;计划任务书;工程地资料;工程竣工结算及其审计报告等文件资料;工程有关的照片、录像、录音、光盘等。
2、由项目本身产生的资料。
主要有土建工程及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文件资料。主要包括开。竣工报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记录及材料代用单等文件材料;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监理组则、监理月报及工程例会纪要等;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证明文件或试验资料;混凝土、砂浆等配合比及试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沉降拉移、变形等观测记录;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文件材料;工程质量事故记录及处理的文件材料;施工技术总结等。
3、项目完工移交资料。
主要是竣工图等。包括总平面布置竣工图;室外各种管线竣工图;建筑工程竣工图;装饰工程竣工图;结构工程竣工图;给水、排水工程竣工图;强电弱电工程竣工图;通风、空调工程竣工图以及其他特殊专业工程竣工图。
二、工程档案的特点
1、单一独立性。
即一个单项工程竣工档案的整体性。这是工程档案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
2、真实性。
工程档案是该项工程实体的真实写照。因为工程档案材料是与该工程建设同步形成的,是该工程报批、施工、竣工过程的原始记录,与工程实体完全一致,单从档案材料就可以想象出这个建筑物的实体情兄。
3、实用性。
工程档案是该工程最原始的记录,所以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即实际性。通过档案,可以全面考核工程建设工作,检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标准,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三、工程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1、档案材料不完整。
档案材料不完整是建筑工程档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程项目归档率较好的单位能达到80%左右,较差的单位情况就不同了。
2、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
从档案管理机构上看,有的单位成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有的单位则不然,工程档案由其他业务部门代管或由文书档案员兼管。
3、缺乏复合型档案管理人员。
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既缺乏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又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四、工程档案实效管理
1、着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思想上要重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的情况,比如,到工程完工即将交工验收时,才开始应付整理,这给档案整理带来很大难度。有效的措施是,资料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评比,引起各方面重视。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措施与计量支付挂钩。建筑企业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建筑行业档案管理的法制教育工作。
2、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做好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基础。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各阶段档案资料的有序管理,保证归档资料及图纸的准确、齐全、规范,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建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要明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招投标代理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及档案人员在工程档案形成过程中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保证工程自立项开始与档案管理就能同步。
3、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的有关条文。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要会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按照建筑工程档案归档范围的要求,对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全部文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查缺补漏,务必使竣工材料做到真实、完备、及时,归档范围符合要求。
4、解决好技术人员职业操守问题。
档案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认清档案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设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5、合理解决编制问题。
加强施工管理,强化档案材料编制工作。按照标准编制工程档案材料,是施工单位最基本的业务条件。工程档案材料的质量,关键在于编制形成过程施工单位应明确自己的责任,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档案材料的训练,不断提高编制工程档案材料的业务水平。
6、应用科学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开发建筑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做好档案信息统计工作。大力推行对缩微档案、磁介质档案、电子文件档案在工程档案中运用。
7、解决好流动过程管理问题。
及时做好传递和变更记录。在管理过程中,频繁传递和变更,容易使档案的完整性、有效性发生变化,各部门只有及时对档案的增减变动及传递情况做出相关记录(如传递情况记录、变更情况记录、修改情况记录、作废情况记录等),才可能有效地了解档案的来龙去脉,防止其丢失、损毁、失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各部门能及时获取有效档案资料或信息。
建筑工程档案管理问题 篇2
1、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与所存在的.问题
1.1管理理念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基于现有管理理念的滞后性,致使当前建筑企业对于该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尚未给予充分重视,同时,在相应管理制度的制定上,一系列问题随之凸显,职责难以得到明确落实,管理工作整体敷于表面化。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中,大部分建筑企业尚未针对管理工作的实际之需设置完善的组织机构,相应岗位划分不合理,管理人员数量不足,进而导致相应的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过低。
1.2管理模式陈旧
当前,建筑行业现有管理模式下,大部分施工任务都是由施工单位承担的,而对于现有施工队伍而言,整体上施工人员的能力素质偏低,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施工安全以及施工技术等进行大规模培训,而这一资本投入致使建筑成本增加,而该项管理工作的开展目前也存在诸多问题,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所以基于当前的管理模式下,管理成本加大,而相应工程质量却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1.3管理人员能力素质不足且对于质量安全风险的管控力度不足
在现有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上,当前,基于行业激烈竞争形势所迫,建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之凸显,但是,由于这一管理工作内容繁复且专业性较强,对相应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管理人员队伍中,整体上的专业能力不足,且相应的职业素养偏低,责任意识较差,难以满足该项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而基于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建设周期长,为了在规定工期内竣工,很多建筑企业片面强调施工进度,进而忽视了对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管理,进而致使施工质量与效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也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发展。
2、建筑行业实现建筑工程管控措施完善落实的对策
2.1更新管理理念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行业法律法规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下,要想确保建筑企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的同时,推进体制改革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就需要以更新管理理念为基础,强化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相应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定。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并明确落实职责,合理设置管理岗位,并以责任制度的落实来激发相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同时,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要强化对建筑行业的监管力度,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
2.2创新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
在管理模式上,要求要在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要实现对施工承建队伍的监管力度,从源头把好关,确保相应承建单位资质以及所组建的施工队伍能够满足实际施工要求。同时将工程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控制上,按照相应的审批制度搭建完善的管理模式,以按照相应的施工流程来落实相应的管理工作。而在相应管理方法上,要积极的将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应用,搭建相应的管理平台与管理部门,强化管理信息的共享与交流,为实现科学管理决策的制定以规避经营风险、提升自身的综合效益奠定基础。
2.3加大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并落实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相应人员的培训力度。基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之需,要求要在提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强化管理人员的各方面在知识能力,确保能够担负起该项管理工作的职责;同时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确保其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能够严格约束自身的行为。其次,要实现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完善落实,确保将这一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并强化质量、安全以及进度控制的力度,以通过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来规避质量安全风险,保证在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竣工。
3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在面对当前行业市场激烈竞争形势的过程中,要想提高自身的综合效益与竞争实力来促进自身的稳健发展,就需要强化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在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与创新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升其综合能力素质,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力度,为从根本上实现这一管理工作的价值与作用、提升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建英,蒋永前.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10:222-223.
[2]张淑琴.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14:294+151.
浅析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问题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 资料管理 现状分析
一.简析建筑工程资料的基本组成与特征
1.建筑工程资料的组成 建筑工程资料一般分为长城杯(长城杯是为贯彻落实国家《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針,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开展创建筑长城杯工程活动。)工程资料和合格工程资料,长城杯资料由于是在专家小组的指导下与严格监督下完成的,所以都是比较规范的,有条理的。而合格工程施工资料由于施工单位对自身要求不高所以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随着现在的施工技术越来越发达,施工规范也日益完整而施工单位只能依靠自身对新工艺新规范的理解来写建筑工程管理资料,难免会出现理解偏颇,理解不到等现象,从而造成了各个建筑工程的资料普遍不同且差异较大。
2建筑工程资料的特征 由于建设工程的工期普遍都很长,而且建筑中需要的材料繁多且零碎,生产工艺又复杂,所以导致建筑工程资料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建筑工程资料产生于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文件,尤其是一些突发问题发生时还会随机产生一些特殊的文件与档案,所以说建筑工程文件档案是有很大的随机性的。当一份建筑工程文件资料一经生成就必须传到有关部门,不能有片刻的耽搁,如果有关部门不批准相关文件,则产生的后果极为严重,所以建筑工程的文件资料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文件资料的价值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低。建筑工程文件资料必须要全面真实反应建筑实况,包括工程中存在的隐患以及出现的安全事故,不得有虚假成分,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则不堪设想。建筑工程通常都是综合性很强,涉及到了各个方面,需要多种工作共同合作才能共同完成,由此就可见建筑工程的文件材料是多个专业和单位共同合作的成果所以说具有综合性。
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存在的现状
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常见问题 建筑工程资料常见的问题有工序与日期不吻合,各个分项工程的交叉施工给文件材料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当文件资料落后于施工报检的情况,不能及时把建筑的现状和施工思路报给相关部门,这个问题在现如今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上尤为突出。还有现场施工员与质检员还有技术人员之间等等一些相关人员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造成施工区段检验批不一致而导致施工资料的检验批划分及验收的部门不交圈。还有企业技术质量等人员对新工艺新规范的理解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意见不能统一,造成验收资料可能会出现漏项错项甚至是重项的错误。还有一些建筑工程资料作假,不真实。工程的实体测量证明资料在取样时出现造假行为,还有的一些工程质量证明资料不真实。在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软件中普遍难以解决图表的问题,导致资料图表分离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复杂,含有一些专业性特强的施工工艺需要专业的资深的单位参与施工,由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分包资料不够完善而影响建筑工程的竣工日期。
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难点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是建筑工程是一件非常特殊的商品,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繁多,涉及面非常广,而且每年国家都会出台很多相关政策还有技术工艺更新的时间也非常之快,所以就导致了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非常复杂以及麻烦。
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重点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需要注意的就是施工物资的管理以及新工艺的资料管理,资料的整理与建筑工程的进度必须同步,工程资料必须按照施工的进度按时及时的收集,整理。不得有任何的拖延,否则工程不能及时竣工,发生问题不能及时处理。
三.针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问题的对策措施
1.工程的参建各方应该把工程的资料的形成和积累纳入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工程资料应该随着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理和审核工作应由熟悉业务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1]。
2.建筑工程档案资料应该实行分级管理,由各个方面的负责人把相应的部分监管好,各个组织负责人必须组织好各自单位的工程管理资料的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要设有专门的工程资料的收集部门,有固定的人员采集,整理和审核资料,尽量减少出错的概率[2]。
3.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如果有对建筑工程的文件资料私自进行篡改,伪造,故意丢失等现象,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制度给予处罚,追究其相关的法律责任。工程资料必须及时按时的随着工程进度进行同步收集整理,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移交。同时参加建筑工程的各个单位必须要确保其资料文件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所提交的文件资料必须准确有效完整及时。而且建筑方提供的材料必须符合实际符合地方的法律规定。
4.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够还有许多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资料的管理出现许多漏洞,管理出效益,只有一个企业的管理抓的好,这个企业才可以健康快速发展,一个规范化的企业不止表现在技术工艺成熟或规模有多大,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而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经营是否得当的缩影。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落实项目责任制,企业重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不管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分工明确,充分发扬团队集体的合作精神,把 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进行沟通,尽量避免出现误差,出现验收部分交圈的问题。
5.避免出现资料重复或冲突的问题,在收集以及整理资料时一定要对所有相关资料进行查询以及参考新旧文件不能有相矛盾的地方。一定要保证材料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建筑工程资料的灵魂,不能因为要把利益最大化或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等级就制造虚假数据以及虚假资料,在上交的工程材料中所出现的数据必须都是真实的,必须采用原始的测量数据,而原始的数据必要要严谨准确,实事求是。如果资料作假,一旦工程在施工中出现问题,虚假的资料就会误导我们,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问题,使错误达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造成错判误判。
6.资料管理员必须要认真对待资料的采集以及整理还有审核工作,要重视这项工作,最好可以与资深的材料管理员不定时的进行探讨,遇到不懂得问题就要虚心请教,学习他们的经验,要不定时的进行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最新的技能,最好还要扩展自身的知识面不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最好使自己变成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这样在资料的管理方面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结语:
建筑工程资料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判一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及安全可靠程度的必要条件,是对突发的安全事故的处理的重要依据,对工程进行检查以及维修改造等方面参考的主要依据。如果建筑工程资料与地方的有关规定不符,则这个建筑工程不能竣工,在竣工后也要对其相关的工程资料进行存档处理,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参考数据。在建筑工程中管理好做好相关的资料文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工程资料是一个工程的灵魂。所以国家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参与新建改建或是扩建的建设勘察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志强;赵海娟;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改进意见[J] 科技资讯,2008,(24)
建筑工程档案管理问题 篇4
大量工程项目的出现必然也会出现大量的建筑工程档案, 而这些档案不仅能够为往后建筑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更是一种历史性的档案。因此, 为保障和促进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 研究建筑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并探索解决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筑工程档案的概念和特点分析
1.1 建筑工程档案的概念
通常来说, 建筑工程档案主要记录的是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中期和竣工验收。而每一阶段和过程的工作内容都应当记录在案。具体来说, 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建筑工程档案主要记录的是建筑工程的地质条件、工程预算、招投标情况以及审批情况等。而在施工中期建筑工程档案主要记录的则是消防设施安装、材料使用情况、人工使用情况。同时, 针对性记录暖通、通风等具体设施和数据。这样便能将施工中期各项情况反映出来, 展现建设质量和标准。第三, 竣工验收阶段的建筑工程档案主要记录了工程移交、工程检查以及竣工文件等。
1.2 建筑工程档案的特点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工程, 而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更是收集、整理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各项生产环节文件资料的重要方式方法。建筑工程档案不仅能够涵盖整个建筑工程的完整建设流程, 还能真实客观反映建筑工程的基本内容。一份完整科学的建筑工程档案不仅对往后扩建改建有着重要参考作用, 也是城市建设的凭据。而且, 建筑工程档案还能在火灾等突发事故防范、重大灾害险情预防上发挥作用。
2 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存在问题
2.1 管理意识落后
现阶段大部分建筑企业对于建筑工程档案的概念和作用等依然不了解, 档案管理意识相当落后, 甚至还出现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不了解。此外, 当下部分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依然运用传统收工方式方法, 无论是档案的收集、储存等都停留在传统模式, 完全没有实现建筑工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2.2 管理资金缺乏
建筑工程档案管理资金的缺乏也是当下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问题。管理资金的缺乏将直接导致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技术和设备落后。而且, 加之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意识的落后, 也会使得建筑工程档案形同虚设。
2.3 管理人才缺乏
社会不断发展, 现代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建筑档案管理方法层出不穷。但是, 现阶段部分建筑档案管理人员依然没有掌握新的技术手段, 甚至有的建筑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并不是专业档案管理人员, 仅仅是一个兼职而已, 这就给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弊端。究其本质而言, 管理人才的缺乏使得档案管理过程缺乏应有的技能, 科学化的建筑档案管理更是无从说起。
3 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3.1 革新管理意识
革新建筑档案管理意识首先需要加强建筑企业领导的认识, 提升企业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这是因为只有建筑企业领导认识到建筑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才能逐步进行改善。所以, 各建筑企业应当建立以企业领导为核心的档案管理小组, 加强建筑档案管理重视, 重新构建档案管理意识。其次, 各部门应当就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意识强化和管理思想的培训。另一方面, 科学合理构建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制度, 确保建筑档案管理能够在既定标准和制度之下进行。
3.2 加强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加强重视变革建筑工程档案理念之后, 企业应当加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逐步将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放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位置。所以, 需要将建筑工程档案划入一个单独部门, 与项目建设同步发展和建设。同时, 保障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针对档案管理也应发放专项资金, 避免方案管理经费不足。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购买诸如计算机、扫描仪、传真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档案管理设备。
3.3 优化管理人员素质
优化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 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加强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 主要涵盖档案管理知识、相关法律知识、信息技术等。其次, 增强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责任意识, 凭借档案管理机构职能强化强化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健身, 进而实现管理人员素质的优化。第三, 将档案管理作为一种专职部门进行之后, 管理人员还应当树立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通过教育强化和档案管理相关重要性知识的传递确保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安心档案事业, 为档案管理服好务。
4 结束语
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更为迅猛, 档案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重大影响意义。因此, 只有不断加强建筑档案管理, 并改善其中存在问题, 才能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的大发展。
摘要:文章就建筑工程档案的概念和特点作为切入, 浅要论述了建筑工程档案的存在问题, 并针对性提出了建筑工程档案的解决和改善办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档案,管理问题,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陆华.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 (11) :51-52.
[2]何忠芳.中小房地产企业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及存在的问题[J].兰台世界, 2013 (S4) :116.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探讨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0.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是工程项目的直接承建者,是质量保证体系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问题是质量控制,是一个对投入资源质量进行控制,对生产过程及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最后对所完成的工程成品质量进行检验和监控的系统过程。按照工程实体质量形成的时间不同可以划分为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质量控制三个阶段。本文结合连平县泥竹塘铁矿综合办公大楼的建设的质量控制过程,就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阐述。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本要求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对施工单位的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控制,运用一系列培训、管理、检测、监督、整改手段和措施,达到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基本要求。
1.1明确质量控制责任主体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责任主体是项目部。为了实施质量控制,项目部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组织起质量管理小组或专职质量检查管理人员,负责项目质量监督、检查、指导和验收。明确质量控制责任主体是保证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
1.2有效分解落实质量目标
建筑工程总质量目标由工程合同相关条款明确规定。实现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进行有效目标分解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目标分解落实是实现总目标的有效方法。
1.3严格执行施工计划和技术标准
施工计划和技术标准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工程质量控制就是检查施工中实际发生情况与预定施工计划、技术标准相比较是否存在偏差,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应采取整改措施以及应采取哪些整改措施。因此,严格执行施工计划和技术标准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准则。
1.4保持控制过程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质量控制是对施工项目所有要素和生产全过程进行的全面质量管理。因此,项目质量控制必须从分析项目对象的基本特点入手,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规律性问题和主要矛盾,进行全面和有重点的管理。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2.1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为建设好铁矿综合大楼,我矿成立了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监督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制订相应的措施,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良好运行。项目部的主要管理人员应识广精干,一专多能,以责授权,尽职尽责。尤其是质检人员,应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熟悉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重点。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对项目部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同时制订必要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制度,认真执行“三检制”,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通过建立组织、制订制度、编制计划、明确责任等程序和措施,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良性运行。
2.2严格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前,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提出,项目部应根据大楼工程的具体情况、施工机械和劳动力计划,编写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到切实可行。施工中,将施工组织设计当作一个指导性文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去做,将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对比,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通过调整,选择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建立以项目总工为首,专职质检人员为分管,以质检员和施工员为骨干的质量管理队伍,实行逐级检查逐级签字制度,将工程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
2.3控制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质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将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必须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严格遵守工艺流程,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检查工序活动的效果,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使工序质量始终处于良性的受控状态。
2.4做好施工现场管理
组建强有力的项目部,最终目标就是抓好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施工过程中,搞好各工序之间的控制,进行进度和质量控制,完善现场检查和验收程序,自觉接受监理和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只有抓好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质量优良。
2.5把握施工关键环节
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关键,要把握好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关键环节,进而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工程开工前,针对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激励机制,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材料的采购上,掌握材料的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等信息,对进场材料的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进行检查验收,严格把握材料的质量。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做到人与机械之间的合理搭配,控制好施工机械的使用,更好地控制工程建设质量。
2.6严把工程验收关
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基建程序进行工程质量自检,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不合格的工程不报请监理验收,自行返工处理,直至工程质量合格为止。隐蔽工程、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分部工程及时进行报验,未经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和监理认可,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格按照验收规程进行自检,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严把验收关,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条件。
2.7推行科技进步,提高质量管理和控制水平
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工程建设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依靠科技进步,预防与消除质量隐患。在泥竹塘铁矿综合大楼的建设初期,开挖地基后,发现地质松软,经过设计单位的勘测,该地基不能承载大楼的重量。为此,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及时查找了地基处理新技术,在受力柱位置采用钻注水泥预混桩的新工艺解决了这个难题,为同类建设工程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2.8注重资料的整理
建筑工程建设资料是工程建设情况的真实记录,资料整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的进行。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登录和存放工作。现场检验完成后,及时形成资料,及时上报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和监理单位。
3.结束语
泥竹塘铁矿综合大楼建设工程施工的实践证明、明确建筑工程参建各方责任、落实质量责任制,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加强质量管理、也是推广科学技术进步、保证人员的整体素质、保障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企业信誉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讨 篇6
如今, 通过对绿色环保的宣传, 人们对环保的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将绿色环保问题与城市中的建筑问题相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不错的效果。在城市中,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大多数人都注重健康问题, 尤其对生活环境更是注重, 而绿色建筑工程给人提供了更加环保和健康的生活环境。文章主要探讨绿色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问题, 以及从各个方面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
1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人们对绿色建筑工程的关注, 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和满意度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也是绿色建筑工程对城市作出的相关贡献[1], 因此, 如何更好地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作用, 其相关管理问题是相关部门要考虑的问题。
1. 1对绿色建筑工程的认识不够
不同的人对于绿色工程的理解不尽相同, 对绿色工程的理念认识也不够清晰, 不能够以全面性的观念去看待绿色工程。除此之外, 基于不一样的立场, 其利益点也会有一定的冲突, 如政府提倡绿色工程是为了更好的城市发展, 而工程建筑商则是为了赚钱盈利, 两者的目的不同, 就会导致分歧, 加上政府没有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职能, 就会对绿色工程造成不好的影响。
1. 2缺乏准确的评估机制
对于任何工程建筑来说, 都是需要有一系列准确的评估机制, 就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工程的评估机制是单一的, 还未能形成一个体系, 而对于绿色建筑工程的评估机制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存在的评估机制只能对简单的建筑工程进行评估, 对稍微复杂一点的建筑工程则不能进行更好的评估, 这对于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来说, 是极其不负责的, 会影响整个绿色建筑行业[2]。
1. 3缺乏专业绿色建筑工程人才
现在市场上, 主要是沿用传统的人才, 这种情况造就了工程管理水平的低下, 使绿色建筑工程的专业人才更是稀缺。同时, 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传统的管理也不尽相同, 对于人才的专业知识需求也不一样。传统人才的专业知识很难符合现在绿色工程的管理工程模式, 如果采用传统的模式去管理绿色建筑工程, 就会对绿色建筑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要加强绿色建筑工程人才储备, 才能更好地为绿色建筑工程服务[3]。
2 绿色建筑工程中有关问题的研究对策
2. 1加强政府管理, 提高工程方对绿色建筑工程的认识
在现阶段, 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离不开政府支持的, 在此基础上, 还要加强工程方对绿色建筑工程认可的力度, 加大政府的监督职能, 如若缺乏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 工程方的认识度则对绿色建筑工程是很不利的。
2. 2制定绿色建筑工程相关的规章制度
只有完善对绿色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 才能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法可依, 绿色建筑工程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除此之外, 还要对那些过于模糊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充实, 对于那些片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及时的更改、修订。法律法规的规范可以及时地调整干预绿色建筑工程各个方面的不正当性,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政府对绿色建筑工程带来的不好影响[4]。
2. 3加大对绿色建筑工程的人才储备
对于绿色建筑工程的人才管理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引进专门的人才可以去各个高校招聘, 或者去海外引进相关的管理人才, 这些都是可行的措施。而对于传统的人才可以进行培训, 增强绿色建筑管理的专业知识。对于人才的招聘要制定一套相关的制度, 对于那些不合乎标准的人才应该不予采用, 或者进行重点培训等, 只有这样, 才能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的专业队伍建设, 这对于整个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另外, 还可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 以专业的程度为依据, 对于表现好的应及时表彰, 而表现不佳的则要进行惩罚, 以此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 从而加强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 结语
随着绿色理念的不断深入, 绿色建筑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通常只关注绿色建筑带来的好处, 却忽视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要看到问题所在, 采取更好的、针对性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从而保障绿色建筑工程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琼.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推进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 2015, 13 (29) :101+103.
[2]郜章银.对于如何推进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的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 2014 (5) :302-304.
[3]徐进, 宁志海.建筑专业视角的绿色建筑设计核心内容及关键时点辨析[J].住宅科技, 2015, 35 (4) :23-27.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问题探讨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探讨
1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原则
城市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是在一定的次序下进行的, 良好的规划管理一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
(1) 与城市规划相符合。对于不同的城市来说, 受到地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规划的方法各不相同。现在, 每个城市的规划管理都有一套各自的管理方法, 杜绝了盲目建设的局面。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其规划管理要与城市的规划管理相符合。首先, 城市规划部门根据被编制, 批转城市建筑规划管理的项目, 防止给城市规划管理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其次, 在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过程中, 相关部门要注重监控和指导, 防止改建、扩建等不合理规划现象的发生。
(2) 传统环境与自然环境双重保原则。对于城市建筑工程的规划而言, 做好现代建筑的规划必然重要, 但是, 很多城市都有珍贵的历史遗迹, 这些历史遗迹是城市文化底蕴的积累和历史文脉的凸显, 在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同时, 对于一些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而言, 一些天然的湖泊、风景名胜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利用, 而不是破坏。对于现代的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来说, 在发展经济、监理高新建筑群的同时, 要充分考虑到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保护, 建设有文化底蕴、自然气息浓郁的城市。
(3) 突出城市的个性特色。城市的建设各有特色, 个性特点是一个城市得以发展和前进的动力, 也是一个城市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要凸显一个城市的个性特色, 首先要注重城市环境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其次要注重现代气息与城市的历史文化气息有家融合, 最后, 注重城市的空间以及的设计。目前, 对于我国大多数城市而言, 城市建筑规划的方法单一, 没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要求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要注重创造性, 体现城市的特色, 监理有个性特点的新城市。
(4) 空间次序由下而上的原则。目前, 对于我国很多城市的建筑规划, 常常存在道路从中截断、挖开进行修理的现象, 发生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交通, 更对城市的审美效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产生这种现象的病因主要是有由于城市建设忽略了对于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只是注重地上工程。一般来说, 城市规划设计地上工程和地下工程是配套设置的, 两者需要有机结合, 在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过程中, 要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空间次序, 充分保证规划设计的质量和实用性。
2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是城市的主要元素, 各种各样的建筑组成了城市的多样性, 所以, 城市的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的核心环节。
(1) 建筑工程使用性质的把握。要对于城市建筑工程的规划进行合理的控制, 保证规划合理的规范性, 对于建筑工程使用性质的把握至关重要。一般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 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要求高, 在进行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建筑工程的规划性要求, 保证建筑的使用性质与土地的使用程度相符合。同时, 在规划前, 要做好建筑使用性质的审核工作, 防止不同的建筑在使用上发生干扰, 做到真正的因地制宜发展建筑。
(2) 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的把握。对于一项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而言, 建筑密度的把握和容易率的合理确定是衡量建筑成功的重要标志。做好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控制, 能够有效的减少土地沉降现象的发生, 对于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 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 盲目设计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直接影响到了建筑的实用性和城市环境的好坏。在建筑工程规划的过程中, 要充分把握密度和容积率, 对于绿地面积、停车场宽度和广度以及消防通道面积等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3) 绿地率和建筑间距的把握。对于城市的建筑规划而言, 绿地率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吸收有害物质, 绿地的面积控制十分关键。在审核绿地时, 不仅仅要注意图纸的表现, 还要注重绿地的实际效果, 一般来说, 居住区的绿地面积远远高于工业区。对于建筑而言, 由于交通、日照因素以及消防卫生要求, 建筑的间距需要严格的把握。近年来, 由于建筑的间距设置不合理, 消防通道不畅引起了很多火灾事故, 加深了建筑间距把握的重要性。
3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重要意义
对于城市的建筑而言, 其功能不仅仅是满足实用性的要求, 同时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公共利益的保证有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建筑工程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 对于城市建设的意义十分重大。
(1) 保证城市规划的要求, 促进城市发展。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主旋律, 城市要发展、要进步, 合理的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没有良好的城市建筑工程的规划, 归给城市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例如, 如果没有良好的建筑工程规划, 住宅地大兴商业大厦, 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居住, 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公共安全问题, 使城市的运行杂乱无章, 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所以, 城市要发展, 一定要严格控制城市建筑的合理规划管理, 协调有关的矛盾, 使建筑工程的设计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 促进城市的进步。
(2) 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一般来说, 建筑工程的规划对于城市的生态卫生有一定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的规划中, 绿地率、建筑间距以及密度和容积率都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绿地率过低、建筑过于密集对导致城市绿化面积变小, 生态环境变差。所以, 通过有效的建筑规划管理, 合理控制这些因素, 能够有效的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 提高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系统, 有利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同时, 通过合理的布局, 能够合理确定城市的空间布局设计, 体现城市的特色。
(3) 有效规划,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做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是基本要求, 同时,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建筑满足城市法阵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双重要求。建筑规划管理能够实现对于土地的合理利用, 完善生产力和人口的配置, 解决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阻塞等实际问题,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 城市建筑的规划管理已经成为了制约城市进步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城市建筑的不断增多, 城市建筑的规划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 一定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把握城市建筑规划中的问题, 合理设计规划, 引导城市的各项建设, 让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更好的为城市建设服务, 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曾光.刍议如何做好城市的建筑规划[J].经营管理者.2011 (04) .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若干问题初探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弊端,对策
1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弊端
1.1 缺乏对预算定额全过程的综合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项目的情况越来越多, 而各地区建设各异的预算定额管理、预算编制规定又不利于跨区域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编制预算时, 需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 在施工预算的编制过程中, 对定额的选项要本着公正、合理的原则。避免因预算编制人员与审核人员所处的部门不同, 观点各异, 对定额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特别是对于模棱两可的定额选项。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 缺乏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管理。定额单价是用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标准, 新增补的定额单价缺少代表性, 造成了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 这种静态、滞后的价格取定方法, 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1]。
1.2 预算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由于各施工企业都是自我组织建设、审核工程预结算、实行监督管理, 所以施工企业需要配备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预算管理工作。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工作胜任能力强、成绩突出的管理人才, 常常准备进入工程建设阶段才开始组建人员熟悉业务, 进行审核预算、宏观监督与调控, 工程竣工后, 此项工作业务则立即终止, 而刚刚积攒了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又会将预算工作搁置。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工作要求, 就很难准确地进行预算管理。缺乏对预算管理人员的政策激励、成绩肯定, 导致预算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无法热情的投入到预算管理工作中。
1.3 没有实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按照投资或造价的限额进行满足技术要求的设计。限额设计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项关键措施。工程项目应该经过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 其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该按批准的投资额度。建筑施工企业急于项目的开工, 没有确定合理的限额设计目标, 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去精心设计和限额设计, 大量的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 没有去优选设计方案。对施工中的工程随意改动, 造成边施工边变更, 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 有的项目一改再改, 而且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进行科学性分析, 这样势必会造成工程预算管理的混乱, 而导致工程预算成本的增加, 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2]。
2 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2.1 对预算定额全过程实施综合管理
定额是一种规定的标准额度, 广义地讲, 也就是处理特定事物的数量界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定额几乎无处不在。建设项目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这个系统经历了前期策划、决策、技术设计和计划、实施、验收和试运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看它是否在批准的预算定额内, 如发现超估算, 应找出原因, 修改设计, 调整概算, 力争科学经济合理。建筑工程的特点是:图纸张数多、施工项目杂、需要计算的工程量大。在计算工程量时必须把计算式写清楚, 注明所需砂浆的种类标号及砼的标号, 使甲方审核计算式时也能看的懂。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 推行设计收费与工程设计成本节约相结合办法, 制定设计奖惩制度, 对节约成本设计者给予一定比例分成, 从而鼓励设计者寻求最佳设计方案, 防止不顾成本, 随意加大安全系数现象。
2.2 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素质
预算管理人员是预算的直接参与者, 其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项目工程预算的质量, 因此编制人员必须精通项目工程预算的方法, 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就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 也不能很好地进行投资预控。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设计人员、监督校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与提升。制定完备的预算校审程序, 在预算环节中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义务要明确。要对工程项目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 把好工程预算第一道关[3]。
2.3 推行工程预算的限额设计
建设单位发包工程大都实行招投标制度, 施工企业只有通过投标才能承揽到工程任务。限额设计就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 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项目的下一阶段按照上一阶段的投资或造价限额达到设计技术要求, 另一方面是项目局部按设定投资或造价限额达到设计技术要求。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 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做出决策。一个具有完整管理体制的建筑企业, 经过多年施工经验的积累, 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企业定额, 加之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应对形势多变的市场中处于必胜的境界。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 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 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在横向限额设计上, 要严格按照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 按建筑、结构、装饰和设备等各专业进行分配, 力求对建设项目造价影响程度最大的分项在设计上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限额设计不能一味地考虑节省投资, 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真正把工程造价控制在预设的目标内, 建设工程设计变更。当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 兼顾功能提高[4]。
总之, 工程预算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中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 施工企业中编制准确的施工图预算是非常必要的, 用科学探究的精神、勇于实践的魄力, 与时俱进的完善预算定额, 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认真收集和整理资料, 掌握国家政策和市场信息, 降低工程造价, 为后续的开发项目积累资金, 保证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彦斌, 于彦青.浅谈建设单位工程预算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09 (16) :96.
[2]张世合, 郑万鹏, 黄武其.建筑工程预算管理若干问题初探[J].项目管理技术, 2009 (S1) :601~603.
[3]李玉梅.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0 (14) :1 1 8.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问题要点分析 篇9
近年来, 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有效的带动了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而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各种新的设计理念不断的在市场涌现, 建筑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建筑的外立面丰富多彩, 而建筑内部功能也开始向舒适化、合理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及低碳建筑也大力的推广开来, 这都为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良机。而且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 使各中小型设计企业快速发展开来, 而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外的一些设计公司也进入于中国的建筑设计市场中来, 这就使建筑设计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建筑设计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中的优势, 则需要不断的提高工程设计管理水平, 努力设计出高质量的建筑作品。
1 设计管理概念及重要性分析
设计管理属于一门交叉性的学科, 其涵盖的内容较广, 包括设计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设计是需要多人进行的群体性行为, 单独一个人的能力很难完成一项设计活动, 所以在进行设计时, 需要参与其中的每位设计人员都要充分的发挥自己能力, 从而确保设计效果的最优化,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加强设计管理工作, 有效的体现出设计管理的有效性, 使其在设计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中, 设计管理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因为设计需要满足施工现场和业主两方面的需求, 其设计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 直接与工程的质量、进度、造价都息息相关, 所以可以说, 一个项目的成败,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管理, 因此在建筑工程准备施工前, 则需要对设计管理进行充分的考虑, 确保设计决策具有科学的依据, 使项目的投资实现有效的控制, 确保投资的收益率。
2 建筑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
一个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 需要经历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而决策和设计阶段对工程投资的控制则具有较大的影响。一个项目在做出投资决策后, 其设计就变得尤为关键。虽然设计费用在整个工程项目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小, 但却对于投资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设计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结构方案、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都会使投资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进深、立面形式、层高、基础、结构等选择都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一项设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前提下, 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则会使工程的成本降低百分之十左右, 由此可见, 设计对于工程投资的影响较为关键。
2.2 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中, 探究其原因, 则由于设计责任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占有较大的比例, 这主要是由于在设计时缺乏设计的优化性, 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功能设置不合量, 正常的使用功能受到限制。还有则存在着图纸质量差的问题, 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地方, 从而导致施工无法正常进行, 导致返工和停工事件的发生, 严重的则造成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 不仅使造价无法控制, 而且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
2.3 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次性投资和经常性的费用, 这就需要在设计时使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从而尽可能的寻求出一次投资和经常性费用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从而在设计中确保项目建设的全寿命周期内费用处于最低水平。
3 建筑工程各阶段的设计管理要点
工程项目通常可以分为项目构思、设计和计划、施工、项目结束等四大阶段, 其中设计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根据设计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设计管理可以分为需求设计、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阶段的设计配合等几个阶段, 各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工作内容如下:
3.1 需求设计阶段
在业主完成项目定位、主要功能定义、投资估算等项目前期策划之后, 就应进行详细的需求设计。此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人文环境、法律环境、气候条件、场地条件、相关工艺、使用者需求、项目预算等调查, 明确建筑物的价值、目标、客观限制和需求。需求设计文件主要包括总平面的规划目的、对设计方案的特殊限制和制约、建设场地的特点, 场地开发需求、设施的功能需求、使用者的特点、特殊的设施需求、空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预算、功能对未来变化的适应能力、各种需求中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等。
3.2 方案设计和扩充设计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设计文件, 与建筑师沟通, 完成项目的方案设计, 以效果图、实物模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形式, 向决策层初步展示规划布置和建筑设计。决策层对功能需求、设计风格、结构、技术等方面确认后, 进行后续的扩初设计。决策层对方案设计的确认, 应当听取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 可以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 对项目总体方案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包括设计依据、建筑规模、项目组成及布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造型、协作条件、环保措施、防灾抗灾、建设期限、投资概算;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设计大纲要求, 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 符合现行设计规范、标准;项目的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等。对设计方案进行确认的过程中, 则需要对根据各部门的意见, 来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而加强设计的过程控制则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内容, 对于设计方案的优化需要多方面进行, 从而使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相关人员的需求。
3.3 各专项方案设计至施工图设计阶段
本阶段是材料采购、设备制造、现场施工前的最后一个环节, 设计管理主要任务是根据最初设计的成果、设计需求文件、设计合同以及国家设计、施工、材料的相关规范, 督促各专项设计单位在总体设计的要求下完成满足材料采购和现场施工所需的图纸文件, 并加强对施工图和各专项设计的审核。
3.4 施工设计配合阶段
施工设计配合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设计问题。设计交底的主要任务是由设计单位向参与施工过程的业主、监理、承包商等单位介绍设计意图、主要设计参数、技术难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通常应在开工前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向相关单位交代总体的设计问题。随着施工的进行, 可能需要针对一些特殊和难点问题组织专题的设计交底。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中, 其具有复杂性及层次性, 需要确保人员素质、团队协作、质量、成本和进度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动态性管理, 从而避免出现疏忽的情况, 确保工程设计成效的实现。可以说, 建筑设计管理贯穿于设计项目的始终, 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统筹控制, 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设计可以实现最优化的管理和控制, 确保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星敏.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模式优化设计探讨[J].今日科苑, 2006 (8) .
[2]范贤辉.再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资讯, 2007 (14) .
论建筑工程成本问题及其管理措施 篇10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成本问题 管理措施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呈现出一幅活跃积极的竞争画面,在市场经济中,也是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行业日渐成熟和趋于饱和的过程中,对于其中的成本问题的控制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根据合同的规定,在条款的覆盖下,需要对于具体施工过程中的一切费用的支出都要有严格的监督和指导,使其在预定的目标资金的范围内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这其中的获得任务、资金运转、组织资产结构等经营管理方面就存在着更多的新的课题亟待讨论解决。要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就将经营开发、工程计划、财务状况及施工作业等进行紧密配合,在根据每个环节所涉及的成本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措施,就有效地解决了成本问题了。本文就其存在的成本问题做出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一系列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建筑工程成本的决定因素分析
在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在趋于成熟的过程中,也就是此类的建筑施工企业数量在日愈增加,所以在这种竞争机制下,各个公司纷纷降价,这种做法固然可以保留下一些老客户,但是对于自身的利润空间的升降就形成了很大的阻力。
首先,就是其造价的问题,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我们的建筑的造价上就更接近实际成本了,并且一大进步就是不再看自身的资质为主要衡量标准而是按照项目本身的价值来,这就使得成本更加地真实可控。还有,就是天气这样的客观自然因素的存在,很多的建筑任务都是与天气有关的,关于天气的影响而耽误的工时成本也是需要加在成本预算中的。最后,就是返工问题,在现在这样的工时很紧,检查力度很大,经济利益的趋使下,越来越大的几率会质量不过关,这样就还需要额外的人工费和材料费,如果是因为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就还要在其原料预算上增加,还有人员管理问题,以及在人员紧缺的时候和劳工工资上涨的时候,这种时候对于成本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些因素一起决定了工程成本的多少和不确定性,以及怎样采取措施的问题。
二、涉及到的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和困难
关于合同的问题。合同是对于一个项目最重要的书面依据,但是有很多的工程项目企业关于合同的管理是很混乱的。对于合同的合理管理,作为施工的依据,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的。
还有就是在工程中十分重要的关于材料的管理上。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对于材料的支出上的费用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对于这方面的管理制度却是不健全的。材料费是在施工过程中消耗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周转材料等费用的结合,这样对于负责材料的采购和材料的运输以及材料的储存上,就需要一个很严格的工艺流程了,怎样合理地使得这整个流程能够最科学化,最符合现实的条件就成了大问题了。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关于这笔费用的支出节约上也是不够重视的,导致这个机制不健全使得成本难以控制下来。
安全事故的频发和施工机械的利用效率提高难的问题。对于施工的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在现今的媒体报道中已经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了。在安全设施上的预算上的加强,还有这个方面的监管部门的作用的发挥都是不够的,导致安全事故的频发,使得在这里的工伤的赔偿也成了一笔不小的成本,是成本控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针对于这些因素和问题的措施探讨
针对于合同的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就是组织控制成本的措施,在这个工程中是每个人都参与的,所以要将这个问题和广大的群众结合起来,要将各个部门的职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特别是项目的管理人员其中又以项目经理为主要的负责人,要合理分工,将各个部门都组织起来,凝聚在一起,共同奋斗,共同努力,才能从本质上达到工程成本控制的目的。
在关于材料的问题上,在材料的费用支出占了60%~70%的基础上,材料成本的管理控制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首先要了解建筑工程的实际在量上的要求,根据合同上的对与成品的要求严格控制其种类的选择。在品牌、数量、规格上都要清晰,对于各个价位的品牌的数量的统计要清晰合理,在采购时要一次型到位,避免后续材料不足。很多施工单位在编制决算时提供的数据往往会有较大的水分,虚报材料用量和价格。这种现象在现在的施工过程中显得十分普遍,这就是监管力度不够的结果,所以一定要加强材料的使用审核,在上一级的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复审这个价格数量上的核对值,这个对后续的工程很有影响,会导致材料的成本支出大大超出预期。
四、总结
在建筑行业中,要长期的发展下去,就要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对于其中涉及的成本问题要加以控制。在现行的经济体制中,我们遇到的关于成本控制的因素,造价的问题,文明安全性,返工问题,这些关于成本的影响因素都是普遍存在的。再者就是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关于合同的问题关于材料的管理安全事故的频发和施工机械的利用效率提高难。再针对于其提供的措施,组织控制成本措施、加强施工材料管理、明确供应材料、加强材料使用审核、加强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只要能够在这些方面做好措施,就可以在成本控制上取得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丛培经,范运林,等.实用工程项目管理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陆青全.浅谈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J].山西建筑,2007.
作者简介:
马琳:1976年11月生,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关于建筑工程规划管理问题探讨 篇11
1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原则
为保证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 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城市建筑工程应贯彻以下原则。
1.1 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建设
现在每个城市都已经编制了自己的城市规划, 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指针、依据, 基本改变了过去盲目建设的局面。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已编制、批准的城市规划并综合协调各专业管理职能部门严格审查和控制建设工程项目, 来防止和抵制可能因突破城市规划造成的不必要地损失和隐患的短期建设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强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规划管理, 对建设工程性质变更和新建、改建和扩建中违反规划要求的应及时查处。
1.2 保护传统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原则
城市中的古建筑、历史遗迹等都是城市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是城市历史文脉的体现。自然形成的河湖水库、风景名胜是大自然的杰作, 是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在搞活经济的市场体制下, 一些城市挤占历史遗迹、园林绿地、风景名胜等来搞房地产开发, 破坏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和自然景观。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保护自然和传统环境的强烈意识。
1.3 突出城市个性特色的原则
个性特色是一个城市保持永恒生命力的基本因素, 一个城市失去了特色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一个城市的建设除了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环境外, 还要把握历史文脉与时代气息之间的有机融合, 要注重城市空间艺术。我国城市风貌几乎千篇一律、千城一面,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其中建筑设计规划师的艺术创造被压抑、被束缚, 缺乏独特的艺术创造风格。城市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对城市空间艺术应给予足够重视, 着力塑造多元化、富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单体造型, 以构造城市和区域的独特内涵和品质, 展现其诱人的魅力。
1.4 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
在城市建筑建设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道路被“开肠破肚”, 这样不仅妨碍了交通, 而且也造成了资金浪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再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只注重了地面建设而不注重地下设施的配套建设。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的出现, 我们必须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原则, 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2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主要设施, 建筑管理是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重要工作和环节。
2.1 建筑工程使用性质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规划管理阶段对建筑的使用性质进行控制, 保证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对建筑工程使用性质的控制也是为了确保建筑性质与土地使用强度相一致。建筑使用性质的审核主要是审核建筑空间使用观念, 对建筑单体平面进行严格仔细审查, 明确其与土地使用性质相一致的使用功能, 在审核过程中要避免不同建筑性质之间的相互干扰。
2.2 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控制
建筑容积率和密度是反映土地使用强度的重要指标, 要严格控制这一指标, 防止发生土地沉降,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一些开发商受利益的驱动, 盲目追求高容积率。建筑密度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建筑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和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好坏。在审核建筑密度时应确保建设基地的绿化率、间距、停车场地和消防通道等。
2.3 建筑间距和绿地率的控制
建筑因消防、卫生、日照、交通及空间关系等, 要求建筑物之间必须控制在一定距离。2003年在全球发生的SARS事件, 对城市规划卫生防疫提出了更高要求, 增加了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我国城市火灾不断, 造成人员物质损失严重,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建筑消防通道不畅通影响灭火效果。在建筑施工时要充分考虑高层建筑和地下室对相邻建筑的不利影响, 保证建筑之间有足够的施工安全距离。对绿地率的要求是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在审核绿地率时不能只注意图纸表现, 更要注重实际效果。绿地率控制与用地性质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居住用地要大于工业用地。
3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不仅具有自身的功能, 同时会对城市形象和公共利益产生重要影响, 良好有序的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1 保证建筑工程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建设工程是城市的不动产, 一般将长期使用下去, 不进行长远规划会影响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 给城市正常运行造成负面影响。如:擅自改变建筑用地和建筑用途, 在住宅用地建商业大厦, 在绿地搞住宅建设和商业开发等, 不仅会产生环境问题, 而且会影响公共安全, 甚至严重影响城市的整体布局, 制约城市的快速发展。要严格控制建设工程, 协调有关矛盾, 保证建设工程符合城市的各项要求, 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2 通过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提高和改善城市形态环境
建筑工程规划是否合理关系到城市的景观和生态、卫生环境, 建筑规划管理通过控制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间距和建筑高度等来完善城市布局, 优化城市环境, 提升城市景观及城市特色。构造城市景观体系, 合理利用自然环境, 对景观视廊和观点进行分析组织, 对城市建筑进行合理布局, 形成完整的景观体系。根据城市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 结合城市规划要求用地功能, 合理确定确定城市空间结构组织布局。
3.3 通过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基础。通过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 合理利用空间, 保护环境, 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是实现一个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解决城市资源合理利用问题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实现城市健康稳定发展。
4 小结
建筑规划管理能处理好发展与保护、需要与可能之间的矛盾, 正确引导城市各项建设, 促进城市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耿毓修.城市规划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建筑工程档案管理问题】推荐阅读: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06-16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11-01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11-02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05-23
建筑管理人才培养问题06-11
建筑渗漏问题06-21
房屋建筑问题06-20
建筑施工问题07-24
建筑深基坑问题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