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问题

2024-07-24

建筑施工问题(共12篇)

建筑施工问题 篇1

1 简析悬挑结构坍塌

悬挑结构坍塌在建筑施工直连的问题中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类, 可以将其分为两类, 一类为整体倾覆坍塌, 另一类为沿悬臂梁、板根部的坍塌。简析二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

1.1 选择模板支撑方案不当

悬挑结构中各部分的受力程度并不均匀, 其根部受力程度最大。如果建筑强度不达标, 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则会产生模板支撑沉降、根部混凝土开裂等状况, 拆模后的建筑则会从结构根部开始发生坍塌。

同时, 如果悬挑结构是变截面时, 因为施工期间将模板作为等截面的外形, 则会造成结构根部断面减小, 也可能成为造成坍塌事故的原因之一。

1.2 施工超载

在悬挑结构中, 作用荷载与固端弯矩是成正比的, 当施工荷载超出设计荷载的范围时, 模板的下沉会引发模型根部断裂。在由根部向外浇筑混凝土的阶段最为明显, 荷载增加会带动模板变形、根部断裂, 最终产生坍塌事故。

1.3 稳定力矩小于倾覆力矩

悬挑结构要求其抗倾覆的安全因素要大于等于1.5, 它是依靠外加拉力或者说压重保持其稳定性。因此, 如果模型的稳定力矩小于倾覆力矩时会造成倾覆导致坍塌。当出现梁上压重即砌砖的高度无法达到稳定的最低标准却拆除了末班, 则会引发坍塌事件。

1.4 钢筋变形、错位

悬挑结构受力最大的是根部, 因此, 主筋应该陪在受力相对较小的梁板的上部。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将钢筋放在梁板下部, 加上锚固长度不够、踩踏导致变形等因素均会引起根部断裂, 最终引发坍塌事故。

1.5 过早拆模

在混凝土还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度的时候便急于拆模是多数悬挑结构断裂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避免拆模过早, 有明确规定了混凝土拆模强度:跨度小于两米的梁板, 其拆模强度应达到70%;跨度大于两米的梁板, 其拆模强度应达到100%。

2 简析钢筋混凝土柱吊装断裂

在混凝土柱进行平卧预制吊装时, 不科学的选择吊点会造成吊点弯矩过大, 导致抗裂度和抗弯度无法达到标准;或是使用受力与吊点受力不相同兜会导致钢筋混凝土柱吊装断裂。具体分析如下。

2.1 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弯度不达标

根据以往的建筑施工的经验来说, 为了保证柱子在吊装中的抗弯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吊装弯矩的最小值应该进行验算。当使用受力与吊装受力达到一致时, 应该尽量符合使用受力的要求来选择吊点, 比如:悬臂梁的两个吊点应该再梁的两个支座的位置, 质量的两个吊点应该尽量靠近梁的两端。因此, 钢筋混凝土柱吊装的抗弯度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分析和控制, 从而减少柱子抗弯度不达标的几率。

2.2 吊点选择不合理

吊点的选择应该遵循“力求吊装弯矩最小”的原则, 因为钢筋混凝土柱吊装弯矩与吊点位置存在密切的联系。对于等截面柱, 在吊装时应注意保证吊点处负弯矩的绝对值等于最大正弯矩。

3 简析地基沉降引发的墙体裂缝

地基是建筑之根, 它承受了所有的来自建筑物本身和外部的压力。建筑物的所有压力通过力传给地基, 传输过程中, 力对地基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其中, 地基深度越大, 其应力的分散程度也越大;地基越浅, 其应力的分散程度也越小。

相同地基深度的情况下, 其所受应力也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 应力是从中间向两端递减的, 换言之, 地基中央所受应力最大, 两边较小。由此可见, 地基对应力的分散是非常复杂的。就算地基底层分布均匀, 地基压力的分散程度也会存在差异, 也会引发地基沉降。由于地基中间受力最大, 因此相对于两端建筑物中部的沉降较多, 形成下凹的盆状的沉降趋势。如果在地质和地底分布均良好的地方, 由于压力分散不均匀引发的沉降的程度不是十分明显, 影响也相对较小。一般情况下对建筑物不会造成太多影响, 也不会威胁使用者的安全。如果建筑物在地质较差、地底分布不均匀的地方施工, 地基不均所引发的建筑物的沉降效果比较明显。归根结底, 地基沉降与土壤的性质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 沉降明显的地方土壤强度较低, 压缩性强, 如淤土。若建筑物的整体强度差、长高较大, 加上地基并未进行加固设计, 地基沉降引发的影响就会很明显, 主要特点为墙体断裂或出现裂缝。墙体出现的裂缝会比较对称, 并出现在纵墙的两侧, 同时沿着洞口、门窗形成正八字形的, 大概以45度向着建筑物沉降度较大的方向倾斜。另外, 建筑物上的裂缝也不尽相同, 一般为上部缝隙小, 下部缝隙大。由此可以看出, 这种情况的产生一定是因为地基所受应力的分布不均匀所引发的, 分布不匀的地基应力必定会引发地基沉降, 最终造成墙体断裂或裂缝。

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地基不均引发的地基沉降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 我们可以把地基沉降的危害降到最小, 也就是将地基的沉降程度降到最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的完整离不开墙体的完整, 墙体不完整会影响甚至决定建筑物能否使用, 墙体是建筑物整体构成的关键, 因此, 降低地基沉降的危害就是要减少地基沉降所引发的墙体开裂的现象。在地质较差的地方施工应该首先处理不良地质, 如处理淤土、软土等。另外, 要加固地基才是防止地基沉降的根本办法。双管齐下, 二者兼用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虽然同为减小地基沉降的有效方法, 拥有一支的目标, 但是二者的做法和具体要求并不同。

摘要: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 把握施工质量是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的问题, 本文从实际工程出发, 重点讨论了常见的工程问题, 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郑金城, 杨其兰, 冯会发.质量管理过程控制的几要素[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2001 (2) .

[2]丁哲维.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纺织, 2001 (1) .

[3]金晓平.质量是企业项目管理的核心[J].安徽建筑, 2000 (6) .

建筑施工问题 篇2

科学合理的施工对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也对工程质量起到很重要的影响。

这就要求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要及时分析处理出现的一些列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保证土木建筑的施工质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对策

近些年我国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出现“高温现象”,土木建筑工程也便随之升温,一转成为社会热门行业。

不仅如此,各大高校也在逐年扩招土木工程专业。

但是我国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存在着严重的差异性和地域性,这边导致从事土木工程行业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据统计,我国现有3600多万建筑工人,约占全世界建筑行业人数的1/4,是世界最大的劳动群体,所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土木建筑施工问题。

下面将就该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一、概述完善土木建筑施工的重要意义

土木工程建筑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建筑工程事业中是一主战场。

同时土木工程建筑具有十分浩大的工程量以及十分广泛的涉及面,它具有浓重的历史性、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同时由于经验积累相对丰富,进而根据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出现。

土木建筑工程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土木建筑工程事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事业的沙场,其意义深远。

二、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进度控制的力度问题

对土建工程施工的进度往往不能统一要求,因为我国的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着总包和分包的关系。

因此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采取不同的施工进度。

影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投资效益以及增加施工管理费用的原因一般都是因为在进行分包的过程当中出现分包项目单一,使得整体土建施工难以按着总体的工程项目所预定的时间进行交付和使用。

这便使得工程施工成本增加,也对工程按时投产所带来的效益造成严重的制约,使其降低。

2、施工质量问题

(1)材料质量问题。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某些施工单位以为追求经济利益,降低自身成本,出现了材料检测不够严格以及材料的掺假现象等。

同时因为材料种类繁多致使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虚假行为更为严重。

同时由于市场购买的材料没有达到真正的标准,甚至还出现了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品质量差,价格廉,进而带来了各种事故发生的机率提高。

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2)人员素质问题。

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好坏。

土木建筑工程项目需要人付出劳动来完成,因此这就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施工人员受教育水平低导致所掌握的建筑施工基础知识少,这就是施工人员素质低的具体表现。

施工质量差是由于施工人员职业素质,职业培养的极度缺乏造成的。

施工人员相关职业技能不够合格,技术掌握情况生熟。

3、施工安全问题

由于施工现场所涉及到的人员和机械材料等比较复杂,导致出现的安全隐患也就相对较多,这也和当代土木建筑工程的规模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施工技术的安全和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安全开弓之管理是安全管理的主要针对方面。

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技术的安全性、脚手架的搭设和应用的合理性、现场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等问题都是目前土木建筑施工中人员的安全问题。

4、施工技术问题

土木建筑施工质量决定这施工技术,而提高施工技术、控制事故发生和高效完成是土木建设施工的根本手段。

影响土木建筑施工效果的重要技术指标有很多,比如深基坑开挖技术、混凝土技术、防水技术、预应力技术等等。

在土木建筑施工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往往是施工管理人员得不到安全的主要原因。

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往往有着明确的技术规范和监理规则。

而这些导致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会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严重者甚至会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当下,对技术的控制管理加强是保证施工技术的重中之重。

5、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是不能被轻易忽视的。

况且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而土木建筑施工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已经很严重。

施工现场环境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乱丢乱放成品与半成品和建筑工具的现象,还有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这些都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解决建筑施工问题的对策

1、加强安全管理

土木建筑施工危险现象频现,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土木建筑施工现象的危险性。

首先可以完善相关法律条例,建立事故档案,通过加强对建筑企业施工安全方面的管理,同时不断分析事故出现的原因以及可以解决的相关措施,避免使得事故的重复出现。

其次还要不断普及安全教育知识,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掌握熟练的安全知识以及标准的安全操作流程等。

让施工人员可以有在施工现场保护自己的能力和技巧。

其三,土木工程建筑管理人员如果想要进行现场管理工作,就要通过定期的专业考核,只有通过合格的专业考核才有资格进入现场管理。

其四,通过奖罚制度对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以便保证工作人员按照具体的标砖进行操作。

如果出现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就要对其进行相关处罚。

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要有一定的工作证件来证明其身份。

2、建立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

为了应对施工技术先进性对土木工程施工的影响,建立和完善一个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这对于提升整体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对施工过程、实测值和预测值、位移以及内力进行分析,从而对比出其间的误差值,若误差值过大则通过调整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除此之外,气候、材料、资源等都会对施工带来影响,因此对其进行调整和分析是很重要的。

最后得出符合技术控制系统建立的设计目标。

技术控制体系还包括了现场技术控制,为控制好施工现场的情况,建立现场监管部门,对于施工现场当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的纠正及指导,同时,对于可对施工技术造成影响的材料,为保证其符合标准,需要进行试验及现场分析才可应用到施工当中。

3、加强环境保护

建筑企业不仅要重视对企业效益的追求,还要时刻关注对环境的保护。

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子,时刻绿色施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就要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要把这些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及时宣传普及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让施工人员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还要利用新技术来减少现场施工带来的噪音,新技术可以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对工期起到一定的缩短,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力度。

只有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才可同时兼顾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对于完善土木工程质量控制很有帮助,也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甚至还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助于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据快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艳红.浅谈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1(08):98-100.

[2] 邹恩鹏.浅谈当代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家,,23:132.

[3] 孙善军.浅谈当代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4:81.

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探讨 篇3

【关键词】光伏发电厂;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0.引言

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我国政府在节约能源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更加重视。建筑行业属于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因此,绿色管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普及比较迅速,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与之相对的施工管理也就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在节能环保以及节约成本的前提下,管理人员的管理压力更大。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所带来的成本以及污染问题比较严重,采用科学手段进行成本控制与绿色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

1.1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沟通效率低

在我国目前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各部门沟通不及时,信息得不到分享的问题十分普遍,这样的结果就是施工管理费用的增加,一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和施工单位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各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并不及时,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也够,从而导致很多信息失去了实效性,其可靠性也就随之受到影响。施工但那位没有准确的信息依据,对于施工现场的状况就无法进行全面,周密的了解,这样就会导致决策事物,施工管理中的沟通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建筑工程原本就是一个环节多,讲究效率的工作,一旦沟通不及时,或者中途出现错误,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

1.2施工质量管理漏洞多,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从我国现阶段基础建设工程的情况来看,项目种类日渐繁多,建筑企业数量也随之增多,在这样的形势下,市场竞争必然会更加激烈,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建筑单位为了赶工期以及施工进度,从而忽视了质量管理,盲目追究经济效益,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也不够,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工程質量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透彻了解,甚至还存在很多偷工减料的现象,这样做虽然减断了工期,但是却增加了很多安全隐患,建筑企业对于这方面的重视力度也不够,这正是这些问题一直无法得到重视,并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

1.3施工管理中对于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一部分的工作人员针对操作规范以及工期控制,材料选择等方面投入的力度过多,对于安全问题却常常忽视,建筑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市场秩序的维护工作难度也很大,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就会导致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安全问题必须要要被重视起来,这不仅仅是一份责任,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稳定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

2.建筑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在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解决目前存在于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将资源消耗和浪费的现象减少或者杜绝,是现阶段施工管理结构以及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2.1建筑施工管理创新

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现阶段存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实现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是非常必要的。管理观念引导管理行为,因此必须要首先进行施工管理观念上的创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建设管理人员对于管理观念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定期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将先进的管理观念传递给他们,帮助他们建立创新意识。创新管理与以往管理观念的最大不同就是采用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是单纯只重视到自身的利益,要将市场需求、工程的客观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创新。然后,就是要推动技术上的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想要立于不拜之地,进行技术创新是非常必要的。通常来说,技术创新的方式包括激励机制以及从外部引入新工艺等两个方面,激励机制主要是从企业内部进行,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新技术的积极性。而另外一种多针对就是外部环境,要与其他的企业实现合作,并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型技术体系。

2.2引入绿色施工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果

我国国内对于绿色施工管理的应用并不是非常普及,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快速,并且在很多行业中也逐渐有所应用,加之我国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建筑施工进行绿色施工管理也想的更加重要,应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2.1加强能源、资源管理

建筑施工必然会消耗很多能源和资源,所以绿色施工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就是能源管理。能源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资源的节约,另外还需要将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过程中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绿色管理中针对施工工艺和设备必须科学选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先使用绿色施工工艺以及节能的设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因为设备年久失修的设备也会大量消耗能源。然后就是资源的管理,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对施工现场水资源的保护和防止污染,把注意对水源的保护,控制用水量,要善于利用和收集污水和雨水,对这些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可以应用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施工中,这样就能够节省水资源。

2.2.2优选绿色环保施工材料

在建筑施工中总是考虑材料的价格和质量多一些,对材料的成分关注的比较少,而在有些材料中尤其是一些价格低廉的材料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质都比较多,比如“甲醛、氨、苯、氡”等。因此,绿色施工管理也应该包括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以减少施工材料对人体和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施工建材。在施工中,也要加强管理,要保证工程施工是严格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的,确保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比如可以采用替代的方式取缔含有污染性质的材料,可以“用有机溶剂做稀释剂、用水溶性涂料取代溶剂型涂料、使用商品混凝土取代现场搅拌混凝土等”,这样就能够真正的实现“绿色施工”。

2.3加强施工污染控制

建筑工程的污染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泥浆进行控制。泥浆控制就要从基础工程开始,在施工过程中最好是固结泥浆,避免泥浆流入路面影响市容市貌。第二,对尘土污染的控制。施工现场中的扬尘现象非常严重,造成了当地的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都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为了实现绿色施工我们可以通过淋水加湿、硬化施工现场道路、尽量使用清洁型燃料等等,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扬尘造成的污染。第三,控制施工噪音。当前噪音污染防治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噪音的来源主要是施工机械所造成的,而特点就具有位置不定、时间集中等特征,对其进行控制的方式可以采用减少夜间施工量、从优选择机械设备等方式来实现。

3.结束语

在世界范围内,资源节约以及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以及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由于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在我国内部的建筑工程中,也开始大力普及绿色管理模式,并成为了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发展趋势。为了能够更好的普及创新管理技术、绿色管理理念,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更好的进行管理机构的建设,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要不断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科]

【参考文献】

[1]孙恒伟.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浅析[J].民营科技,2011(04).

[2]陆武.建筑施工管理的新探[J].现代装饰(理论),2011(03).

[3]朱传明.建筑施工管理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建筑施工问题应对措施 篇4

1 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建筑施工中的各种问题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热点。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其主要的问题有环境污染问题、安全问题和施工管理问题三方面, 其中环境污染问题和施工安全问题是其主要的重点问题, 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主要关注的过程。提高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建筑企业提高其效益的主要保证。

1.1 建筑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建筑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过程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其主要的污染有噪音污染、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破坏和各种废弃材料以及废弃的固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和污染。这些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重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中噪音是建筑施工中居民反应最强烈和常见的问题。据统计, 在环境噪声源中, 建筑施工噪声占5%, 施工时打桩机的噪声瞬间值超过90db (a) , 混凝土浇捣时的噪声达到80db (a) , 可见施工噪音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是比较传统的污染;而光污染是近年来才提出的问题, 城市建设中的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砖、磨光大理石、涂料, 特别是玻璃幕墙等装饰材料形成的反光。施工中电弧焊或闪光对接焊工作时发出的弧光也是重要的污染。强烈的反光和电弧会刺伤眼睛, 引起视觉紊乱, 甚至引起交通事故。同时这些也是施工现场引起火灾的重要来源。

1.2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安全是各种生产的第一保证制度, 由于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管理的不完善使得我国建筑施工中总是存在着这么一个现象, 那就是: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 这就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 为了追求效率和质量问题而往往忽视了其中建筑安全问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一些中标公司在施工中又将工程分开承包给各个建筑队, 甚至有一些建筑商为了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低价格, 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被忽略。在中标后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和工具等, 因此就导致了施工现场的混乱, 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由于其大多数工人都来自农村缺乏安全防护意识, 在这种情况之下, 各种安全意识缺乏成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现象, 而建筑企业缺乏用于安全教育培训的资金。因此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单位和企业都是随时随地的招收农民工进行各种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这些人的安全技术素质普遍较低, 安全意识也普遍比较缺乏。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企业节约了用于安全教育培训的资金, 甚至有的企业连最基本的“三级安全教育”都没有进行。而在进行施工的人员中这些缺乏安全意识的工人占多数, 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 事故伤亡者也多属于此类。

安全监督的力度不够。在目前的安全监督工作中, 仍不免存在着某些形式主义。有些安全监督人员只着重于外在的一些安全表象, 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监督过程中, 安监部门不但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还应与安全管理的资料相对照, 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

1.3 建筑施工中的管理问题

在传统设备管理体系中, 设备管理在设备的技术、经济、管理三者关系方面, 侧重于技术管理, 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 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的维修方面, 很少注意到设备全过程的管理, 并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区分开来, 这种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观点, 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就是因为现在的施工单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 管理制度相当不完善, 导致出现安全问题, 所以有的管理专家常说, 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

1.4 建筑施工方面的质量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从总体上讲是逐年不断提高, 但由于一些施工企业的技术素质低“质量管理差”懂技术管理的人员少, 对规范、规程、质量标准贯彻不到位, 以至产生一些质量通病, 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质量保证内页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砌体结构存在的问题;地面工程存在的问题;暖卫工程存在的问题等等。

2 如何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提倡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技术对于工程施工而言, 并不是很新的思维途径, 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材料的损耗等在大多数施工现场都会引起重视。而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重点在于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工程施工中去, 实施绿色施工, 以便在建造过程中对环境、资源造成尽可能小的影响。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 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

2.2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个方面, 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 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

2.3 加大管理力度, 实现多管齐下

管理建筑施工的时候一定要跳出侧重于技术管理, 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怪圈, 要注意多管齐下, 要技术、经济、组织三者齐头并进。还要注意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不要仅仅以包代管, 更不要管理紧紧地依靠在包工头手里。还有特别要注意安全观路问题, 每每我们都会看到因为安全管理疏漏而导致的悲剧。

2.4 严把质量关、做好验收工作

建筑施工作后的目的就是为了建出质量高的建筑成品出来。所以在社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 防止偷工减料, 另外还要注意监理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验收单位在验收的过程中千万不可马虎、大意, 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 认真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地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

3 结语

建筑施工是一项长期且充满隐患的过程, 在施工的过程中, 各种隐患与问题都有可能引起施工中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环境破坏和威胁人身安全的情形, 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是当前建筑施工的主要方式, 也是人们共同关心和关注的话题。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出现高速, 长期的发展现象, 随着这种现象的不断加快, 我国的各种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加快之中。随着当前城市步伐的不断加快, 城市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不同层次问题, 给施工管理带来了挑战和困惑, 本文通过当前施工建筑过程中常见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 并分析去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丹丹.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财务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2]夏雪.中小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4.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篇5

摘要: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本文主要探讨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如何把好强度、裂缝及安全管理三方面的质量关,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强度;裂缝;安全管理;

现代城市的主要部分已经逐渐被摩天大楼所占据,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和敏感。尤其在城市,随着土地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现代高层建筑是向更高、体型更复杂、结构形式更多样、功能更齐全、综合性更强的方向发展。施工中对强度、裂缝及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应该倾注更多的精心、细心。

一、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强度质量控制

(一)选定科学的配比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l%,强度降低5%~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配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的及时调整,如5~40mm石子,M<2.3细砂做一组,5~40mm石子,M≥2.3中粗砂做一组等等。

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沙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如适量掺入0.5ml~10ml沙石等。

(二)严格执行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全湿养护3天: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1.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二、高层建筑施工对建筑裂缝的预防和控制

房屋建筑施工的关键问题探析 篇6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X5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166-02

近年来,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而言,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框架柱模与混凝土浇筑、桩基础、板面钢筋以及混凝土保护及屋面防水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柱模与混凝土浇筑

就房屋建筑施工实践来看,柱模结构具有断面尺寸小、高度大等特点(如图一所示)。基于此,柱模板构造安装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其垂直度和承载新浇筑的混凝土所产生的压力,同时还要注意垃圾的清理及钢筋的绑扎等重点事项。

在这一阶段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材料浇筑完成以后,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拆模,以免出现混凝土施工问题。实践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分层离析、大范围内出现蜂窝和麻面、空洞以及钢筋材料暴露在外面等现象。当混凝土浇筑到柱顶时,要避免出现厚重的水泥砂浆,此时应当加入一些比较干净的骨料,仔细的振捣,严格杜绝因柱顶的砂浆层强度不够而导致的梁柱接头裂缝问题存在。梁板等施工缝处理过程中应当注意,浇筑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每平方毫米1.2牛时,应当将施工缝上的石子与那些相对比较薄弱的土层进行清理。待其润湿且冲洗干净以后,在其上面再铺上一层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通过仔细的振捣,将新旧两层混凝土材料有机地结合在—起,使其变得更加的密实。

2、桩基础

桩基础是房屋建筑的最基础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该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作为房屋建筑的一个关键事项,应当加强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长螺旋钻孔砼灌注桩。该施工工艺主要应用于水分较小且无砂石的地质条件下,舡速度比较快,而且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工过程中应当严防几个问题的出现,即钻孔机钻至孔底规定的位置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而是要进行静拨;若采用的是提钻杆,则孔底就会出现大量虚土,进而降低桩端的承载能力。针对这一问题,可在灌注砼之前加入20至30厘米的碎石,用于夯实,之后再下钢筋笼、灌注砼。

第二,灌注孔桩。该种成桩方式主要应用于有地下水、淤泥以及厚度小于3米的地质条件中,具有施工造价低等优点。但是施工过程中会发现,该种成桩方式难以穿透厚度厚度大于3米的粉细砂或者中砂层,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对标高进行双控制。一般而言,同一地区的桩长不同属于正常现象,因此应当注意的是不能为使表高一致而刻意长时间进行振动,很容易出现断桩等现象。

第三,压力注浆与超流态的砼灌注桩。对于压力注浆桩而言,它实际上就是无砂砼灌注桩,主要是通过对桩周围的土层进行扩渗,从而有效的提高桩自身的承载能力,尤其要注意的是砂土中的承载能力一般要比普通的桩高出1.1至2倍。该种桩的特点在于桩型适合地质条件比较广泛,而且其单桩的承载能力也比较高,成桩的底部没有过多的虚土;对于超流态的砼灌注桩而言,其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桩身强度比较高、承载能力比较大、简便快捷,而且其施工造价也相对较低。其施工工艺主要是通过砼泵注超流态砼,经钻杆压到钻孔之中,进而形成了一道坚固的砼护壁,待砼注满钻孔以后,再将预先设置好了的钢筋笼放置于标高位置。从实际施工过程来看,该桩周围的土层压的非常密实,而且超流态的砼逐渐向桩的周围土层进行扩渗,不仅加固了土层,而且还有效的避免了断桩或者缩径等问题的发生。

3、楼板面钢筋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楼板面钢筋施工,钢筋绑扎好以后,相关人员通常会利用马凳形的支托钢筋对楼板面进行架立(如图二所示),以防止其下坠。实践中证明,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不能在混凝土材料浇筑过程中真正起作用。

如上图所示,基于马凳式钢筋自身的特性,施工图纸设计过程中应当对马凳支托钢筋的型式、规格以及施工方式和数量等事项,进行明确的规定。理论上应当如此,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该种施工方法表现出两方面的要求:第一,该工程建设的承包不能为节省建筑材料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马凳式钢筋的使用量,而且还要充分的保证施工质量;第二,房屋建筑的业主或者监理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加强监督和管理。从实践来看,马凳的尺寸、规格都非常的小,并且该结构通常可以利用剩余的一些钢筋材料进行加工,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其施工所需的数量,而且还能节省一些成本开支。所导致的成本上升是微小的。

除以上问题外,笔者认为可以探寻新的施工材料,来替代现有的高价格材料。比如可以研制新型塑料材质的支托卡,根据房屋建筑中的楼板实际厚度,研制不同规格和尺寸的产品,在通过实际调研和试验,最后进行规模化生产。笔者认为,如果能够严格按照实际需要进行研制,其成本价格一般不会太高,至少可以替代钢筋材质的马凳。

4、混凝土保护及屋面防水

据调查显示,很多房屋建筑过程中尤其是钢筋施工层的下部没有设置保护层,即没有预制一些有效的保护性垫块或者所布设的砂石层太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层的施工质量,实际中经常会遇到如钢筋骨架或者是楼板面上的钢筋网片向上提一下等现象,该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不但难以达到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要求,而且还可能使钢筋的骨架及钢筋网片发生错位现象,最终导致其出现弯曲或者变形。基于此,笔者认为房屋建筑过程中决不能因为抢工期或者建设施工成本,而在在房屋楼板的梁柱混凝土浇筑后的时间内(该时间与要求的不相符,一般达不到实际要求),就在原本较为脆弱的楼板上堆放一些砖瓦,使集中荷载增加,虽然表面上看病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实际上混凝土的早期承受能力因荷载过重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是混凝土出现了疏松、脱落,甚至局部位置开裂等,楼板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难以满足设计之要求。一般而言,待到混凝土材料浇筑或者养护一个月,(至少28天左右的时间)后方可承载一定强度的永久性荷载。

同时,还要注意房屋面的防水问题,屋面渗漏(如图三所示)不仅会影响房屋的美观度,而且可能会影响到房屋建筑的结构安全性与功能性。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具体要求如下:混凝土的水灰比例在0.55以上;硅酸盐水泥的标号应大于425,且每米房屋面的混凝土施工用量应大于330千克;粗骨料的粒径应小于15毫米,且含泥量应当小于百分之一、含砂率在百分之三十六左右。房屋面防水层的施工厚度应当大于40毫米,且要配置双向的钢筋网片,待浇筑12小时以后方可进行覆盖,其中养护期限不能低于14天。

结语:以上问题关系重大,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施工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房屋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海艳.房屋建筑施工的关键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

[2]王辉.关于房屋建筑施工若干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09(12)

[3]寇立存.房屋建筑施工的关键问题探析[J].山西建筑,2011(34)

[4]吕黎明廖峰.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探讨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0 引言

施工管理关系着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成本控制和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因此,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想方设法做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

1 建筑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关键问题探讨

安全管理问题始终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首要问题。作为施工管理者, 必须要尽可能地使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降到最低。

1.1 存在的主要安全管理问题

(1) 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缺乏正确的认识。从现在的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只注重生产而忽略施工安全管理的现象。 (2) 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健全和优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

1.2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策略

(1) 应对突发事故的预案和预案的实施明显不足, 还需通过宏观和微观的施工管理提高社会安全意识, 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2) 在施工管理工作上, 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的首位。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 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 要以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

2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问题探讨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是建筑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是影响建筑施工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 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从技术管理入手, 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 所需要的工种多, 施工班组也多, 施工工艺繁杂, 往往施工工艺复杂, 如何确保施工现场管理到位, 最主要的应从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入手。一是每位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应对施工图纸进行一定的了解和熟悉, 在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应严格按照施工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去落实, 根据施工中的技术指标进行操作, 以确保其施工技术达到要求。二是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工作。三是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和施工工序之间的接交工作。对于一些新的施工工艺技术, 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培训, 使其在施工前掌握基本的施工要点, 懂得施工操作规范要求, 以确保每一道施工工序的施工技术符合要求, 每一个施工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都必须对相关的施工技术做到心中有数, 手中有法。对于工序交接之间, 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提醒一些务必注意的技术问题, 同时, 严格工序之间的交接的质量检查, 以确保施工技术更好地实施。

2.2 从材料管理入手, 主要应做好材料供应厂家的选择, 从经济和质量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估, 选择最佳的材料采购方式

在材料进场时, 切实把握好材料的入场关, 严格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三检”。同时, 应切实把握好材料的发放关, 严防材料的非正常损耗和浪费, 最大限度地控制材料损耗, 节约材料成本。

2.3 切实做好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的执行者, 对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等有着主要的作用。一是应明确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各自的岗位职责、权利等。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将人员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等与工作质量、效率和成效等紧密联系起来, 规范各种人员在施工现场的行为, 降低施工行为风险, 确保施工过程规范, 技术到位, 质量过关。

3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关键问题探讨

建筑工程项目在管理中, 需要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需要, 采取不同的方法, 市场经济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因此, 作为施工管理, 必须在施工实践中不断创新, 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筑施工管理要做到不断创新, 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3.1 从施工管理的观念上进行创新

这是实现施工管理的基础。只有新的观念, 才能指导新的施工管理实践。施工企业应该立足企业自身实际,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求, 不断对已有的施工管理模式进行更新、改进和完善, 寻求更加符合建筑施工时代发展需要和施工实际需要的管理模式。

3.2 施工技术创新

这是实现管理创新的核心。施工技术的创新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新的知识, 采用新的技术和施工工艺, 引进新的机械设备, 采用新的生产模式和施工管理模式等, 从而使产品的附加值、技术含量等大大提升, 以此达到提升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获取更多更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3.3 进行建筑施工企业组织机构的创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管理的组织机构方面, 仍然采用的传统的老办法。工程项目部与企业之间往往存在着利益的矛盾, 没有将项目部的管理、运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与施工企业的发展进行紧密的联系, 不利于企业的施工管理和长远发展。因此, 必须对这一做法进行不断的创新, 构建一种符合施工管理, 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施工组织机构管理模式。

4 建筑工程后期施工管理的关键问题探讨

到了建筑工程后期, 这是影响整个工程验收交付的关键时期, 一般都具有工期逼近、工序复杂、工种繁多、交叉等特点, 工程量较大、涉及面广等特点。因此, 后期施工管理是否到位, 是能否确保整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的关键。为此, 可以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 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 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 并层层分解目标, 落实责任, 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 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管理措施方面, 则是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 并且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应该保持统一,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

总而言之, 建筑施工管理是影响着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的重要工作。作为建筑施工企业, 必须充分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联系自身实际, 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采用各种符合施工实际的管理模式, 不断创新施工管理方法, 以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以此助推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楼建成.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分析[J].今日科苑, 2009, (13) .

[2]岳志文, 郭金富.住宅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 2010, (11) .

小型水工建筑施工问题探究 篇8

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较为复杂的工程, 具有技术要求高、施工工期长等等特点, 这就加大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度, 同时也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作为新形势下的水工建筑施工企业, 必须提高自身施工技术水平, 以此确保工程质量, 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水工建筑施工技术

1.1 土石坝施工

土石坝施工指的是用土石料填筑而成的水工建筑, 其施工方法与土石方的施工方法相类似。目前, 土石坝在我国水利枢纽中占的比重较大, 其施工不需要较高的地质条件, 节省原材料的同时也降低了整个工程的成本, 施工工艺较为简单, 但是土石坝施工工程量相对较大, 导流的施工比其他类型的坝体较为复杂。

进行土石坝的施工时首先要开挖与处理坝基, 从上到下地进行岸坡开挖, 并对河槽坝基进行开挖和处理。土石坝与两边的山坡的结合处要做特殊处理, 避免渗水通道的形成。因为土石坝的用料量较大, 因此在施工中要合理规划料场的位置, 不仅保证料场的空间, 还要确保堆料过程中料场的稳定性。在制定施工方案过程中, 综合考虑机械、运输、施工进度、质量的要求, 制度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为了使得土石坝的使用更为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对土石坝进行防渗与加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其防渗处理, 可以采用充填式灌浆或者劈裂灌浆对坝底以及坝肩进行处理。灌浆处理不仅可以对土石坝进行防渗处理, 还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固。相对于充填式灌浆来说, 劈裂式灌浆可以形成一个防渗的整体结构, 防渗的效果也较为明显, 其主要对坝体进行防渗和加固处理。

1.2 浆砌石坝的施工

因为浆砌石坝的特殊性, 其很久之前就已经运用在我国的水工建筑中, 然而随着材料选用与坝体结构的发展, 浆砌石坝的施工工艺也有较大的改变。总体来说, 这种石坝可以在工程所在地选用材料;对水泥的数量要求相对来说较小, 有利于减少施工中的裂缝病害;施工受雨水的影响较小, 对施工的进度有一定帮助;整个施工较为容易掌握, 但是, 不利于机械化施工, 比较耗费工时, 施工质量的控制就相对较难。

由于浆砌石坝的施工需要大量石料, 因此在开展施工之前就应该做好各项预估工作, 计算出所需的石料用量, 并按一定的富余量进行开采和储备。对于浆砌石坝坝体的选择要格外严格, 尽可能地建在岩石基础上, 为了保证整个坝体的结构稳定性以及防渗能力, 避免建在岩层的裂隙、断层以及软弱夹层上。采用浆砌石坝, 整个坝体的外观尺寸比较规整, 这就要求施工中要控制好测绘工作, 保证施工放线的准确性。施工中采用的胶结材料应有良好的施工性和保水性, 这样有助于提高整个结构的质量和施工的高效性。

在浆砌石坝的施工中, 坝体的砌筑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坝体的砌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坝体的强度以及使用过程中的防渗效果, 这就要求施工中从各个环节入手, 提高施工质量。而溢流面和防渗体的施工又是整个施工中的重中之重。现在多采用的两种溢流面的构造形式是浆砌石料溢流面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溢流面, 两种溢流面的施工都要求将坝体砌成台阶形的, 必要的情况下应预埋插筋, 为后期的绑扎钢筋提供有利条件, 使得溢流面与砌体的结合更加良好。整个坝体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施工质量并及时进行质量检查, 保证施工的各个环节都不出现问题, 保证整个施工的质量。

1.3 混凝土水闸的施工

一般情况下, 水闸施工大多使用钢筋混凝土来修建, 水闸的施工场地通常较为空旷, 施工现场的布置也较为简单。但是, 由于其水文条件较为复杂, 造成地基多为软弱地基, 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较大, 施工中导流因为大量水的存在而较为困难, 所以, 施工时间一般选择在枯水期。

进行闸机的施工一般要先把基坑范围中的水排出, 再对软弱地基进行换填、振冲或者灌桩处理。施工中应注意基坑围挡的防渗能力, 实时观测渗入基坑的水量, 同时应对基坑的边坡进行观测, 避免边坡不稳现象或者流砂现象的产生。闸室的施工, 要注意浇筑块的分工和浇筑的顺序问题, 浇筑块之间必要时可以设置施工缝, 而浇筑的顺序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浇筑。沉陷缝的填料尽量采用沥青油毛毡或者沥青芦苇等材料, 而且要设置一定的止水设施。

1.4 水工隧洞的施工

目前, 我国水工建筑中水工隧道施工在衬砌技术与机械等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水工隧洞的施工将要面临复杂的水文、地质情况, 因为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对施工的安全和进度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相对于其他的施工过程, 隧洞施工的作业面较小, 施工环境也较差, 不利于施工工序的展开。复杂的施工条件就要求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规章制度来, 面对紧急情况要有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 依据工程的水文情况、工地机械情况与人员配备等等方面来确定较为合理的隧洞开挖方式。隧洞开挖过程中, 出渣工作在整个工作中的作用很明显, 占到开挖总时间的一半左右, 因此就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出渣方式以及运输方式, 确保隧洞开挖的施工进度。隧洞的支护工作以及排烟、排水、通风工作对施工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施工人员要重视起来。现浇式钢筋混凝土衬砌是现在多采用的隧洞衬砌方式, 施工中按处理机面、浇筑垫层、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以及混凝土的振捣来进行施工。施工中各个工序的质量要严格控制。

1.5 渡槽的施工

当前, 我国水工建筑的渡槽大多使用预制装配式结构进行施工。这样, 渡槽的各部分构件可以提前预制, 提高整个施工的效率;避免了水下作业, 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对施工的精准度的控制要求较高。总的来说, 减少了石料的应用、施工的进度得到提升, 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

2 提升水工建筑施工质量的措施

2.1 施工管理控制

在施工建筑中, 施工质量的控制应该从施工管理与控制做起。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约束下, 施工项目负责人要将施工的各个工序缝分配到相关责任人身上, 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对整个施工过程加强质量的控制, 明确施工的重难点, 并有详细的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而且, 施工完成后要有详细的工程项目总结, 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避免类似问题在今后的工程施工中出现。

2.2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从水工建筑施工工艺可以得知, 其原材料大多是水泥、石料与钢筋等等, 他们的质量决定着整个建筑的质量, 因此应从材料的选择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所有的原材料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检验, 只有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才能应用于施工中。对于混凝土水工建筑而言, 要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上使得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严格混凝土的配料、搅拌、浇筑、振捣以及养护等操作。

2.3 施工技术控制

在水工建筑中, 施工技术对于建筑物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技术控制的好坏, 也对施工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负责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 适当地应用现代化的施工工艺, 制定严格的施工操作方案, 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控制, 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土石坝施工、浆砌石坝的施工、混凝土水闸的施工、水工隧洞的施工、渡槽的施工技术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石坝施工不仅有助于提高水工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 确保工程建筑质量, 增加企业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还有助于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 水利水电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进步。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事关重大, 影响深远, 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基于此, 本文就水工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型水工建筑,施工问题,探究

参考文献

[1]巨克香, 段广三.浅析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J].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0 (07) :12~13.

[2]于龙, 王振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布置[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0) :26~27.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9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

(1) 人员素质问题。这方面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目前, 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人员都是聘用的农民工, 但是, 却忽视了对其的职业培训工作, 以致其缺乏施工经验, 影响工程质量以及效率。另一方面是管理人员, 很多项目经理并不是凭借着真才实学得到的工作岗位, 而是依靠一些“人际关系”, 其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 以致人员安排较为混乱, 权责不明。

(2) 建筑材料方面。很多施工单位在购买原材料时, 并没有通过正常渠道, 同时, 还对业主以及工程监理进行隐瞒。从而导致很多不合格的劣质材料进入了施工现场, 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

2. 施工阶段

(1) 人员素质。由于缺乏相应的施工管理知识以及工程质量安全因素, 导致在施工过程中, 很多安全隐患发生概率增大。另外, 很多新工艺、新技术也无法顺利投入使用。

(2) 机械方面。工程机械一般都比较大型, 而且, 价格昂贵, 只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才能最大地实现经济效益。但是, 很多工程机械常常处于闲置状态, 甚至很多机械因质量问题而无法使用, 从而导致成本的极大浪费。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组织机构, 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企业要成立由工程技术、施工管理、财会、合同、审价、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领导及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 负责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实施和考核。项目部本身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机构。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在项目上的全权代理人, 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和质量形成过程的总指挥。项目经理应该是一级或二级注册建造师, 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懂技术、善经营。要按照“谁主管, 谁负责”的精神, 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 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每个相关部门及人员都要肩负责任, 各个业务部门之间要加强横向联系和配合, 充分发挥作用, 把所有的参与人员组织起来, 共同努力, 达到质量管理目标。

2. 编制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及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 其内容应适合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质量要求和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施工企业合理利用人、财、物, 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规定的目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对于工程质量影响很大。例如施工方法和工艺是否先进、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因此, 施工企业应组织技术和经济等有关人员, 共同研究、编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确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来进行施工, 确保工程质量。

3. 坚持以人为中心, 不断提高人的素质

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关键在于人的执行。人, 作为控制的对象, 要避免产生失误, 作为控制的动力, 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增加施工的技术力量, 提高员工素质, 施工企业应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劳动纪律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健全岗位责任制, 改善劳动条件, 激发劳动热情, 对各级员工进行贯标意识、观念的教育和培训, 让每个员工懂得自己所在的岗位的工作质量对整体水平的影响和重要性, 使其真正按规范要求实施运作, 按程序做好记录。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 从确保质量出发, 量才而用。如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 应用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人来完成;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的人, 不能操作快速运行、动作复杂的机械设备等。要严禁无证上岗。

4. 制订规章制度, 奖罚分明

建立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经理部终检的三级检验制度;对隐蔽工程、特殊部位等的施工要求有质检员跟班等, 建立跟班旁站制度, 以确保工程质量;应严格交接班制度, 使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奖罚分明是促进施工企业质量控制的动力, 也是实施质量战略的重要武器, 要加强员工质量控制的绩效考核, 做出明确规定, 做好有奖, 做坏必罚, 以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 使质量控制落实到实处。

5. 友好合作, 达到共赢

施工企业要与有关部门与参建单位进行友好合作, 共同配合, 建立一个互助、多赢、和谐合作的工作环境, 为建造高质量的建筑工程作出各自的贡献, 为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结论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思考 篇10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建筑业生产的产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 建筑业也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 是国家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统计资料显示, 英国平均每周有1名建筑工人死亡, 建筑事故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项目成本的3~6%:美国平均每天有2名建筑工人死亡, 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项目成本的7.9%。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天死于建筑事故者有3人。2013年4月4日上午8点20分左右, 由浙江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苍南县龙金大道C地块龙金首府北苑工程, 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 该工程的一散装水泥罐倾倒, 造成一名工人当场死亡。2013年5月5日17~19点, 由温州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苍南县龙港凯宇花园工程安居四期工程, 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 该工程的一名工人下班后返回11号楼, 后被发现躺在底层电梯井内, 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13年5月17日上午11点10分左右, 由温州某建设有限公司的鹿城区王方鞋业有限公司厂房工程, 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 该工程的一名木工下班后从距离4层板面3m高的脚手架支撑上下来, 因脚踩部位的模板断裂而跌到4层楼面上, 经抢救无效死亡等等案例。建筑市场施工连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造成多人死亡, 社会影响较大, 教训十分深刻, 给温州当前的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 说明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已经2003年11月12日公布, 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要求各建筑施工企业都必须严格执行。要求各地理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在建工程脚手架搭设情况进行重点抽查, 发现事故隐患立即责令有关单位整改, 隐患不消除的不得继续施工。血的教训一定要吸取。

那么, 建筑企业如何强化安全问题, 降低事故发生率呢?

1 应认识到安全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建筑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 建筑业也是一个危险性高、事故多发的行业, 相对其他行业更应当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近年来,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大恶性事故的频繁发生, 以日益引起我国政府及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

对当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思考, 引起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 施工人员文化素质偏低, 安全防护意识差,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已高达4000万人, 然而除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外, 农民工占据了绝大多数, 且多来于落后地区, 缺乏系统的教育与培训, 缺乏对建设施工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了解, 安全防护意识薄弱; (2) 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技术水平偏低, 由于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足, 往往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检查不到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安全责任制度无法有效落实等问题的发生, 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不仅造成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而且也给整个建筑行业的声誉带来了极度恶劣的影响。

由此可见,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已是一件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生存的大事, 并直接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吸取安全事故中的教训, 并不断探索与改进安全管理水平, 采取有效的对策, 以真正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因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失。

2 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总体工作方针, 只有切实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 才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能。近年来, 国内外相关学者就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进行了大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并发表了多类与安全管理相关的文献与资料。结合工程实际, 并对众多资料中改善建筑施工安全的措施进行归纳, 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 应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出人的主观作用。一方面, 应重点突出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作用, 实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 则应当加强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以从根本上解决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前提, 并要求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

(2) 应建立全方位的生产责任制度。通过建立全方位的生产责任制度, 并使其落实到每位施工人员, 从而有效增强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 并能真正做到为安全施工负责。

(3) 突出重点, 严抓防止高空坠落、起重伤害、触电、危险化学品等常见问题的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高空坠落事故作为建筑施工中最为常见的安全事故, 必须做好相应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与检查。

3 以人为本, 发挥出人的主观作用

企业生产过程, 包括建设过程中人身、设备以及系统的安全。多年事故教训中也看到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的决定性的因素, 如何把对人的管理引入安全管理之中, 用企业文化这个内在的链条凝聚人的智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经验, 不断地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

3.1 突出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作用

从建筑施工的本质而言, 技术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是紧密联系的。无论是图纸的审查、原材料和设备的检验、开工报告与停工报告的审批、施工方案的设计与编制、各类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工程质量验收等等各类技术工作, 都与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概况的说, 安全管理工作即是被包含在技术工作当中的, 若技术工作不合格或施工质量存在缺陷, 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而做好技术工作的前提, 则是应当重点突出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 以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1) 做好技术的保障工作。一方面, 工程技术人员应当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根据施工现场人力、物力、财力制定出最为经济、安全的施工方案, 并编制出有利于安全施工的进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计划;另一方面, 工程技术人员应当深入施工现场, 详细了解和掌握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安全隐患, 并通过对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的不断改良, 以提高建筑施工在技术上的安全性。

(2) 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一方面, 工程技术人员应严格做好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工作, 包括了对原材料、成品材料以及相关零配件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 通过严格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卡, 以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另一方面, 则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与旁站监督, 多数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都是由于现场施工操作不当, 或者没有按照相关规程和标准进行操作所导致的, 为此工程技术人员应做好在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与旁站监督, 以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避免因违章施工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3.2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施工人员作为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者与管理者, 也是决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第一要素。要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归根结底则是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综合素质。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应当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的全过程, 并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应在建筑施工现场中牢固树立起“质量第一, 安全为主”的管理理念, 通过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 以尽可能的避免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对将要进入到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也应当采取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方式, 使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在不断的实践与学习过程中, 得到新技术、新知识的锻炼与补充, 从而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 进而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性提升。

(3) 应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不断将富有责任心, 综合素质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引进到建筑施工的管理队伍当中, 以实现建筑企业人才队伍的良性化循环, 进而带动整个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4 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具体是指安全管理具体落实到每位工作人员手中, 使每个参与的员工能明确自身责任, 做好本职工作。在此制度的基础上, 要求严格进行每个环节的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的巡查制度, 严肃查处事故责任人, 建立不良记录档案。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和安全体系的建立, 增强所有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 做到真正为安全生产负责。

(1) 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状况采取综合检测与巡视检查, 对工程中一些关键施工环节与安全隐患问题还应当采取专项检查。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或者安全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并负责对其进行具体的落实。

(2) 建立良好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档案。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抽检情况、隐蔽工程的安全情况以及施工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相应的记录存档, 以作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

5 加强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力度

当前在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安全事故, 主要为高空坠落、坍塌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触电伤害这五类, 而其中高空坠落是施工安全事故中发生率最高, 也是危险性最大的一种。据相关数据显示, 因高空坠落所导致的安全事故, 占据了建筑施工事故总数的40%以上, 死亡人数更是占据了总事故死亡人数的45%以上。因此, 如何有效减少和避免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将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和有效降低因事故伤亡所带来损失的关键所在。

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中的规定,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 (含2m) , 在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施工作业均被称为高处作业。建筑施工中, 高空作业量大, 容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 若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极易出现高空坠落事故。常见的高空坠落事故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因防护设施不齐全而导致的坠落事故; (2) 因脚手架搭设不规范、脚手板材质或铺设不符合规范要求而导致的坠落事故; (3) 在拆除脚手架、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时不规范而导致的坠落事故; (4) 高空作业时, 因脚手架倒塌、提升架或挂架失稳而导致的坠落事故等等。综合而言, 导致高空坠落事故的原因多是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施工不规范或施工材料存在问题所导致的, 因此, 为了加强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力度, 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做好高空防护设施的设置。在施工现场加强对楼梯临边、建筑物临边、屋面临边、预留洞口等的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 并严格根据《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标准》中的要求, 搭设防护棚、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

(2) 做好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高空作业人员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和安全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并正确配戴安全帽、安全带等劳动防护用品, 在冬季施工时还应相应配戴防滑鞋、防滑手套等防冻与防滑用具。如遇雨雪等恶劣天气时, 应及时清除施工现场的积雪与雨水后再进行作业, 并严禁在雨雪和大风天气实施高空作业。

对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的分析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存在问题;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056-02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新结构、新材料以及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因此,相应的施工管理也在不断发展中。

1施工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1)施工管理科学首先涉及的是常规安全管理,有时也称为传统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一个具有现代技术的生产企业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施工管理科学化。现代施工管理的意义和特点在于:要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过去企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2)安全管理,如何提高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

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它不分地表还是坑下,不分单位。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领导充分重视安全问题。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份内之事,给予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着重体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领导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或作风漂浮的单位,事故发生的频率总要高些。反之,领导重视了,就能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就能带动职工重视安全,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3)做好预防工作,事前控制为主。安全和生产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要正确对待。要在组织生产的同时抓安全。但在现实中,抓安全又存在着两种方法:一种是事前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一种是事故发生后、手忙脚乱,对症下药地抓。两种抓法结果大相径庭。任何事故的发生,事前都有征兆,发现了苗头要及时整改。学会在事前抓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4)安全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淡薄。很多生产经营单位只顾生产经营不顾安全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企业新进职工不经培训就安排上岗,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事故率不断上升。

(5)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对“三违”大多以罚代管,忽视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有些企业建立施工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用于管理而是应付检查。既不重视制度建设,也不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没有管理和责任落实可言。

(6)宏观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和优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尽管政府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但是人员、手段制尚未完全到位,监督管理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安全监管部门的主要工作还停留在“两查一证”,即事故调查、安全检查和发许可证。工作方法还停留在开会、发文件的层面上。

(7)应对突发事故的预案和预案的实施明显不足,需通过宏观和微观的施工管理提高社会安全意识,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2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几个要点

2.1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一般来说,对于现场施工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应该熟悉施工图纸,甚至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2)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材料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

(3)做好人员管理工作。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

(4)做好施工安全工作,安全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预防阶段。从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保护设施的设计与设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分析,建立安全值班制度等多方面对安全工作进行管理。

2.2后期施工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后期管理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后期施工管理面临着工期紧,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各工种交叉多,配套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问题。因此,做好后期施工管理,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总

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管理措施方面,则是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并且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如做好工作面的安排和控制。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搞好工序交接检查,进行成品保护。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都须统筹安排。

3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Managerial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Yu Zhenwei

Abstract: the writer list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Discussed the managerial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篇12

1 建筑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第一, 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 采用的配筋间距过大, 配筋率小, 这样就会引起混凝土构件开裂, 导致墙体或顶部裂缝的出现。施工中对于水泥的管理不当, 水泥存放时间过长或者使水泥受潮, 就会改变水泥的性能, 使其强度下降。如果没有有效地防御措施, 导致钢筋淋雨, 继而生锈, 将对其与水泥砂浆的结合牢固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墙体砌筑施工时, 干砖上墙, 致使砖块与水泥沙浆的和易性下降, 影响墙体的稳定性。

第二,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变化以及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第三, 在挖筑坑槽的过程中, 边坡位置的土方很容易出现局部或者大面积的塌陷或者滑塌, 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是在挖筑沟槽的过程中,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 没有妥善处理降排水系统, 就会引起地表水分的增加, 边坡上土容量骤然迅速加大, 然而土的凝聚力并不高, 进而产生滑动导致塌方事故的发生。其次, 在挖筑的过程中, 需要对土质进行分析, 还要根据具体的土壤特性来挖筑, 而在实际施工中, 施工人员往往省略了这一重要的步骤, 结果就导致一些土层边坡不稳定, 形成塌方。最后, 是由于土质的原因, 如果挖筑的地区土质过于松软, 在挖掘时就要考虑开挖的顺序, 忽略这一点, 就会导致塌方。

第四, 没有按照工程量计算材料, 出现露筋或表面不光洁问题, 这是由于水灰比变大造成的, 在拌制混凝土时, 如果水泥比例偏低, 也会引发这种问题的出现。振捣要及时、密实、均匀, 水灰比不能过小, 否则, 将会导致混凝土内有气泡或孔洞产生, 浇筑的混凝土不够紧密, 引起局部凝力下降, 存在渗漏的可能。如果混凝土养护不足, 就会导致混凝土无法充分水化, 混凝土中水泥固结缺水, 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使强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第五, 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经常为了节省工时不打七分砖, 因为七分砖比较费力、费工时, 所以通常用包心砌法替代。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砖层的里外层没有咬合紧实, 造成砖砌体组砌混乱。在外观上形成通天缝, 或者出现竖缝不均匀, 宽窄不协调的现象, 不仅降低了砌体的强度。更是破坏了砌体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另外, 由于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普遍较低, 在砌砖方面缺乏经验和系统的知识, 因此砌砖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在施工前, 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 对组砌的形式制订相应的方案和规划, 而且仅仅有计划也不行, 落实到施工人员才可以, 施工前应该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说明, 否则在施工中就很容易出错。因为施工所用的材料一般是分批采购的, 不能保证一个工程用一个砖厂的产品, 砖在尺寸上就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 不同尺寸的砖堆砌到一起, 就形成了累积性偏差, 造成组砌形式的改变。

2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

第一, 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核心, 施工方案的编制至关重要, 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作为施工的参照和指引。技术是在施工方案编制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要保证采用的技术先进, 工艺方面有可实施性, 还要从经济角度出发尽量降低成本,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从工艺流程、组织策略、质量检测等多角度进行考虑, 尤其是在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难题, 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样就可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不会以为技术难题的阻碍而延误工期。

第二, 明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第一责任人, 生产、质量和技术负责人根据所做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档案管理制度, 对重要工序实行终身负责制, 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纳入到法治的道路上来。

第三, 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首先从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入手。定期开展培训, 全面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质量规划、使用组织、技术指导、目标管理、质量检查等能力, 这些能力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条件。采取加大质量考核力度的措施, 让员工的收入与施工的质量挂钩, 奖罚分明, 让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认真学习质量规程, 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从根本上提高质量意识, 真正的做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第四, 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在建筑施工中, 只有经过检验合格的建筑材料才可以投入使用, 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在选择材料的时候, 要对供货商的资质进行深入的考核, 要选择国家认证许可, 技术水平高, 资金雄厚的厂家, 这样不仅保证了材料的质量, 材料的交货期也有保障, 更加可以降低成本。在进场验收的环节, 更应该注意, 首先要看建筑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是否具备质量检验证书和出厂合格证, 然后要根据规定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在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过程中, 不仅提高了建筑材料、部件、设备质量和整体工程质量, 而且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 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的标准化意识。

第五, 建立行为监督与事实监督机制。实现从单一事实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 并特别注意工程建设各方的衔接部分的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

第六, 加强与设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对于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施工人员与技术部门必须能够很好地沟通, 及时的反馈,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设计方案影响着工程整体的质量, 但是实际的施工情况是动态的、变化的, 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设计方案也可能出现不合理的地方, 这时要求设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 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 使设计方案具有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设计的细微变更可能会给整个工程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这也是施工前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

第七, 充分发挥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作用。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由于甲方、乙方的立场观点不同, 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 如果协调不好, 就会阻碍正常的施工, 而施工监理就可以发挥其第三方的作用, 本着公正的态度, 对甲方、乙方进行有效地协调, 避免工程纠纷的发生。此外, 监理工程师具有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优势, 而建设方代表在这方面相对不足, 在需要判断是否要进行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时, 依靠监理工程师的技术优势可以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 从而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并且有效控制成本。

3 结束语

文章对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只有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 严把质量关,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而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房树田, 等.建筑工程施工[M].机械工业出版社.

[2]蔡健, 等.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监督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极小植物下一篇:化学清防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