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循环系统

2024-09-10

大循环系统(精选12篇)

大循环系统 篇1

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转型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热门的话题之一。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也是一个长远而又复杂的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具有超循环系统的性质和特征, 从超循环系统科学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可以消解我国在循环经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和不足, 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提高循环经济的运行效率,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1 循环经济模式的科学内涵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力量, 这使得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和怎么样才能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一个不但关系中国自身的兴衰, 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今后世界经济和政治走向的世界性问题。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生活的现象层面上看, 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 即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 (Boulding) 指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率始终高于再生率, 传统经济模式最终会导致自然资源枯竭, 并于1966年提出了“循环经济说”以缓解这个矛盾。

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 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 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 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 消耗的资源就越多, 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 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 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 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 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 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循环经济通过其运行模式 (“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相对封闭式和非线性模式) 来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 它克服了传统经济运行模式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或“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末端污染治理”的单向式、开放式和线性式流程模式) 所带来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等诸多弊端, 从根源上消解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冲突和矛盾。

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它是以生态学理论、系统理论和协调理论为指导的闭合式经济活动圈, 它又是通过经济、技术、资源、市场等优势的最佳组合, 而形成的资源共享、互惠共生、良性循环的经济体系, 它也是社会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者的组合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把地球视为一个大的系统, 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三R”为原则 (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 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 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重构经济系统运行模式, 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使经济发展从数量型的物资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 实现了经济循环圈与生态循环圈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2 超循环系统理论简介

20世纪70年代, 德国生物物理化学家艾根 (M.Eigen) 提出了超循环理论 (Hypercycle Theory) , 它是自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关于自组织结合途径的理论, 即关于自组织系统内部结构及其联系和运行方式的理论。艾根认为:“循环”是事物普遍的联系概念, 按进化的层次性, 循环又可分为3种差异性描述机理, 它们是:反应循环、催化循环、超循环, 这3种机理构成了对超循环理论描述。超循环理论的3种差异性机理描述概念为: (1) 反应循环是指多步骤化学反应序列, 是持续不断的反应过程, 是较低级的组织形式。反应循环可以包含催化剂, 但催化剂是外来的, 不是由反应自身产生的; (2) 催化循环是比反应循环高一级的组织形式, 反应至少存在一种能够对反应本身进行催化的中间物或者是相当于中间物的反应网络结构型, 这种反应物是循环中自己产生的, 又对循环本身起作用。显然, 催化循环具有自复制单元或自催化单元; (3) 超循环是比催化循环更高级的组织形式, 是维持两个或多个催化循环的动态系统的循环圈。超循环通过催化功能把自复制单元或自催化单元连接起来的高级循环形式, 是催化循环之上的循环。

超循环是由无数循环通过耦合形成的循环网络系统, 其基本特征就是:不仅能自我再生、自我复制, 而且还能自我选择、自我优化, 从而向更高的有序状态进化。超循环中反应循环是靠系统外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来驱动的循环;催化循环则是靠系统内部自催化和彼此相互催化 (交叉催化) 来驱动的循环。“外部催化剂”是指循环系统外部输入或强加的催化剂, 因为它能够使循环被动的运行和耦合, 所以循环运行效率较低, 并且循环耦合力较弱;“内部催化剂”是循环系统内部自己产生的, 因为它能够使循环自主的运行和耦合, 所以循环运行效率高, 并且循环耦合力强。超循环形成有两个条件: (1) 催化循环不仅是内部自催化的, 它还能产生副产物, 产生对其他催化循环有作用的催化剂。 (2) 通过这些催化剂, 形成了相互催化和循环催化的超循环催化网络系统。超循环通过自催化可以加速同一个循环圈的运行效率, 而交叉催化可以增强不同循环之间的耦合力, 并且能够使系统获得整合功能。“超循环系统理论提供了一套如何充分利用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以及如何有效展开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并结合成为更紧密的事物的方法”[1], “以循环的形式利用物质、能量和信息流, 可以获得最大产出比, 是演化组织结合方式最经济的自然选择”[2]。由此, 我们认为超循环理论不仅可以描述自然界系统的进化, 而且还可以指导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与运行。

3 循环经济的超循环网络结构及其运作

循环经济基本模式 (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主要从3个循环圈层进行展开, 并且彼此之间通过“交叉催化”的催化耦合作用, 形成超循环网络结构:

3.1 小循环圈——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圈

就是“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圈通过整个企业工艺流程展开。在“自催化” (赢利) 的推动下, 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自主形成高效运行的基本循环圈, 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

企业是社会经济宏观层面上的较小单元, 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即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是构建循环经济的基础, 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 也有利于改善环境。在企业经济利益的推动下, 一些企业内部循环 (可视为反应循环阶段) 自发形成, 一些企业则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形成。物质循环范围越小, 从生态经济效益上看就越合算, 因此, 优先考虑小循环, 再大循环。企业内部物料再生循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将流失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用于原工序中;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适当处理返回到原生产流程或厂内其它生产过程中。在具体实施上,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 尽量缩减物料、能源等消耗量, 减少废弃物、有害物质等的排放, 尽可能利用再生资源和加强物质循环使用能力, 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耐用性。譬如, 杜邦化学公司创造的“3R制造法[3]”——通过放弃有害型的化学物质, 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以及发明回收产品的新工艺等, 每年可使生产造成的塑料废弃物减少25%, 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70%。

3.2 中循环圈——产业内和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 可视为超循环中的催化循环阶段

由于单一企业内物料难以实现彻底的回收利用和循环, 企业为处理废弃物或节约原材料成本, 自发与其它企业形成产业链,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达到共赢效果。

随着企业间废料交换的频繁化、密切化, 参与的企业不断增加, 规模逐渐增大, 资源利用率也逐渐升高, 由此形成了区域层面的中循环。该循环不仅包括下游工业的废物重返上游工业进行的原料利用等处理,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将一企业的副产品、废物及余能等送往另一企业作为原料加以利用, 使企业间在资源和能源方面形成互补的格局。产业 (包括农牧业、工业和服务业) 内的物质循环是在产业内不同企业之间展开, 通过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 形成一个产业内的共生体;循环圈内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则是在不同产业之间展开, 形成一个更大的产业间的共生体——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的企业间既自我增进又互相增进的耦合方式, 使之形成了催化循环组织结构 (园区企业间资源、能源等互补是生态工业园区形成催化循环的关键) 。这种催化循环结构表现出群体优势, 与单个的企业相比有着更强的经济和环境价值, 企业双方在合作中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譬如,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该园区是由发电、炼油、制药、石膏板四大支柱产业构成, 将彼此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生产原料, 不仅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 而且变废为宝, 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3.3 大循环圈——循环型社会系统

社会层面的大循环就是指循环圈在整个社会中展开。

由于工业生态园区并未完美地解决物质循环问题, 某些副产品和余料未必都能够在园区内消耗, 因此, 要彻底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 需要全社会成员从不同环节、不同层面融入循环经济圈, 形成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大系统。正如食物网, 物种越丰富, 相互间的联系越多, 如构成错综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网状结构, 则系统越稳定、抵抗外界的干扰能力越强。循环经济系统要构成一个稳健的系统, 同样需要相互间联系的多样化。通过社会层面的大循环, 生产者、消费者以及还原者的极大丰富化, 形成像生态系统多样化稳定的大系统, 以维持循环经济系统的相对平衡, 并进一步推动着整个经济系统的进化,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演化的动力。譬如, 日本的循环型社会系统以及德国对包装物的双轨制回收系统 (DSD) 。

循环经济通过诸多层面上的多层次循环, 在循环中实现了由低级向高级有等级性地向前不断发展;在这些循环中,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嵌套构成了复杂的超循环结构, 且不同层面上循环形式的复杂性依次上升, 在功能上也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进化功能。这种超循环并非总是周而复始的在原地刻板运动, 也不是同一个过程的简单重复, 而是由简单向复杂, 在循环中发展, 在发展中循环。

4 发展循环经济的方针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设计经济”[4], 即由反应循环、催化循环组成循环系统的实施过程是一个设计的过程, 而不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 所以, 循环经济的超循环发展模式是在严格控制基础循环的前提下, 特别是控制同资源、能量密切相关的基础循环 (反应循环、催化循环) 的前提下, 促进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系统的结构升级, 使经济活动向更高的循环层次发展。

根据超循环模式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原则上应遵循“高低分级;主次分明”[5]的推进方针。“高低分级”是指这种发展模式是根据循环级别同自然资源的关联程度的不同, 区别对待各循环的关联广度, 对低级循环封闭, 对高级循环开放。此模式也继承了“净室设计”的设计思想, 即通过验证基础循环的正确性, 避免系统基础错误发展到很高的复杂程度, 以消除基础错误引发巨大系统整体错误而引发的巨大损失。基础循环存在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传递流动关系, 形成的生态循环是整个生态工业高级循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生态工业高级循环由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其生态循环链中的核心资源充裕、产业创新增长及发展良好, 这样才能够使整个工业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主次分明”是指根据经济区域内的资源优势与产业结构, 规范区域基础循环生态循环流,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核心的资源优化与核心的产业创新, 形成生态工业产业链中的主导链, 进而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链接, 构建生态工业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1].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86~108

[2].EIGEN M, SCHUSTER P.超循环论[M].曾国屏, 沈小峰,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0:161

[3].胡继灵.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的超循环理论观[J].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2, 10 (3) :53~54

[4].叶立青.循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J].生态经济, 2003, (10) :62

[5].黄建军, 刘建新, 陈雪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实现形式及其发展途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5) :20~22

大循环系统 篇2

城市产生的大量垃圾中有机垃圾的比重越来越高,有机垃圾种类主要有:食品垃圾和厨余垃圾、园林垃圾(树枝、树叶)、人畜粪便、洗涤污水等。当前有机垃圾处理大多是建设大型的垃圾处理厂、场、站,处理方法大致有3种:

1、填埋法

填埋法使用最广,我国不少城市已建起了大型垃圾填埋处理场。填埋法看似成本最低、最易实施,但填埋场选址,要有理想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一般应远离城市,远离居住人群。填埋收集、运输成本也很高,填埋时必须做到卫生填埋,要解决渗漏、压实、覆盖、雨水导流、污水处理、环境绿化、沼气引流等一系列问题,并须长期的监控与管理。

2、焚烧法

焚烧法一般用于处理有相当热值的可燃性垃圾,如木材、纸张等。有机垃圾是1种低热值的可燃物,它可以和木材、纸张等一起用焚烧法来加以处理。近年来焚烧法很盛行,不少城市投入巨资,引进设备,建起了大规模的垃圾焚烧厂。如垃圾热值较高,甚至还可有余热利用、发电等。但焚烧法会导致大气污染,尤其是有机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的二恶英。

3、菌类酵化法

菌类酵化法一般分为厌氧菌类发酵、好氧菌类发酵和混合菌类发酵几种。垃圾经过有序次发酵后,温度达到70℃~80℃,保持数天,垃圾中的寄生虫卵、致癌细菌等有害物质均被杀死,符合天然的自然法

则,可谓无害化处理。其转换的余渣、余水还是高效有机肥料,并可和居民小区绿化灌溉系统结合在一起,这种处理方式比较理想。另外,用菌类酵化法处理城市有机垃圾还可获得生物气。生物气成分包括60%的沼气、40%的二氧化碳以及少量水汽、氮气和硫,其能量值约为天然气的一半,因此,可以作为能源得到利用。理论上计算80万吨的有机垃圾处理后,能得到约6千万立方米的生物气,相当于3万吨油。

由前述可看出:以自然的循环方式来系统地处理城市有机垃圾,可避免有机垃圾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把有机垃圾消灭在源头,这能缓解城市的环境压力。

一、城市有机垃圾循环处理系统

本系统处理的城市有机垃圾有:食品垃圾和厨余垃圾、园林垃圾(树枝、树叶)、人畜粪便、洗涤污水等。

1、处理系统总流程分解

本城市有机垃圾循环处理系统分为:有机垃圾污水分离化料系统、生物易降解综合处理系统、人工湿地一体化处理技术三大部分组成。有机垃圾污水分离化料系统

城市有机垃圾及污水具有容量大,易腐败,易发臭的特点,如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将引起二次污染。本有机垃圾污水分离化料系统处理包括:机电固料分离装置和化料处理装置。各小区内收集的有机垃圾及植物枝叶、作物秸秆、杂草菜叶、没有液化的固体部分采用机械式分离装置或相关设施处理。分离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厌氧处理提供有利的条件。分离后的碎料可被进一步湿化或堆沤,混合后与人畜禽粪作为化料池的进料。

分离混合后的有机污物污水进入化料处理装置池,处理时放入特

殊的微生物菌剂进行有效的腐化处理,形成微生物菌群大量繁殖的“繁殖场”,经微生物繁殖场后,有机污物污水流入生物易降解综合处理系统池。

化料处理装置中的兼性菌及专性厌氧细菌,可将有机垃圾中有机生物降解分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使有机垃圾得到前化处理。化料池的构造其外形有方形、圆柱形和蛋形等,其主体是由池盖、池体、下锥体部分组成,可按要求还包括投配、排泥及溢流系统,搅拌设备以及加温设备等。

人工湿地一体化处理技术

本人工湿地一体化处理技术由两部分组成:

1、生物氧化格栅截留池

(1)技术特点

此生物氧化格栅截留池,采用了新型的生物接触氧化污水生化处理技术。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其工艺构成可分成菌种活性去污法、生物膜法、生物稳定格栅法等。生物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通过曝气提供附着在填料上生物膜栖息的微生物氧化废水中有机物,以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为了提高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效果,便于维护管理,设计采用了不产生剩余污泥的悬浮型生物填料,使单元填料可同时提供好氧、亏氧气、厌氧三种微环境,通过食物链作用,将剩余污物减少到最低限度,污水净化后斜道沉淀排出。

(2)组成与流程图

(3)性能特点

整个处理装置以自动液相相流体主动运动型方式,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把污染物分解,运用自流一级与一级的强化处理工艺,加快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达到沼液水的处理目的。全部处理装置埋藏于地下,是内动式地全天候全自动运行,不影响小区环境。

2、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1)技术特点

沼液水经多级生物氧化格栅截留过滤膜处理池、沉淀池预处理后进入湿地床,以潜流方式流过滤料,水中有机质被碎石滤料和植物根系拦截吸附过滤,和被微生物与植物根营养吸收、分解使污水获得净化。本处理系统是运用漫流湿地(又称自由水面湿地)处理方式,按水流方向为水平流湿地床。当污水进入湿地后,在湿地表面维持一定厚度水层,水流呈推流前进,形成一层地表水流,并从地表出流。污水中有机物经沉淀,根系拦截,吸附,吸收,分解而获的净化。人工湿地运行操作简便,能耗低,运行费用低,不需复杂的自控系统进行控制,既能净化污染物,更能美化景观,增添绿色观瞻,形成良好生态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生境,可把城市小区有机污水治理与城市小区植物绿化建设结合起来,净化城市小区人们的居住环境。

(2)人工湿地组成和处理规模

土壤、植物、微生物是构成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废水净化起积极的作用。根据人工湿地设计经验数据分析研究,并结合本工程湿地收纳的污水的情况,人工湿地单位面积深度处理污水量为0.6m3/d·m2。

(3)人工湿地系统的作用机理

本系统经人工湿地净化出水的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的二级标准。可直接排入到环境水体,也可作小区景观水体的补充水,或用来农灌、浇花草。

一个完美的“生命循环”系统 篇3

2013年1月,离最后一次打开瓶子已过去四十年,拉蒂默已经八十岁了,他抱着这个大大的玻璃瓶站在人们面前。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奇迹:这棵紫露草非但没有衰竭、死亡,反而长势强劲茂盛,蓬蓬勃勃地把整个球形瓶挤得满满当当。那绿色,青翠逼人眼。这个瓶里,诞生了一个极美的“瓶中花园”。

拉蒂默说:“我不知道它为何能长势如此茂盛。我从来没有修剪过它,可是它却长到了瓶子能够容纳的极限。我希望子孙们能够延续我的这项‘实验’,看看这棵植物究竟能存活多久。”

拉蒂默解释不清楚的现象,却有人给出了答案。园艺家指出:尽管这个瓶子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完全隔绝,但在密封的瓶子中,这个“瓶中花园”创造出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利用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和水分。同时,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的根部提供了养分。瓶中花园很好地展示了植物能够自我循环的理论。这是一个完美的生命循环。

从二十七岁时起,拉蒂默就开始了这个实验。至如今,他已老去,而植物却仍未衰老。

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生命的极限是什么?意志的极限是什么?精神的力量是否可以无穷大?只有想明白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生命循环”系统。

大循环系统 篇4

一、p H值的影响

由于中石油炼化企业循环水系统的材质大都采用的是铸铁材质, 因此p H值对金属腐蚀速率有很大的影响。其原因主要取决于该金属氧化物在不同的p H值下的溶解程度。例如我们公司循环水系统材质主要采用的是铸铁材质, 因此对p H值的要求较为严格, 因为铸铁材质的氧化物易溶于酸性溶液, 不易溶于碱性溶液, 因此该循环水系统材质在p H较低的情况下腐蚀较快, 则p H呈中性或者略大约7的时腐蚀较慢。因此在实际生产运行中, p H值大于4.3且小于9.0之间时, 腐蚀速度变化很小;在p H值小于4.3时, 会发生酸性腐蚀, 金属腐蚀加快, 在p H值大于9时, 在循环水管网和设备内部表面形成钝化膜, 减小设备和管线的腐蚀速率。

二、浓缩倍数

浓缩倍数是冷却水系统安全平稳和节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通常采用循环水中和补充水中的氯根的比值作为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因为氯根物质大都溶解于水, 不会在系统管线和换热设备上产生沉积, 因此一般采用氯根计算浓缩倍数。理论上浓缩倍数越高, 所需的补充水量越少, 因此节水率就越高, 但是, 浓缩倍数与节约水量之间并非是线性关系。实际上, 过多地提高浓缩倍数, 首先会使循环冷却水中的硬度、碱度和浊度升得太高, 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很多, 从而使结垢控制的难度变得太大;其次还会使循环水中的腐蚀性离子和腐蚀性物质的含量增加, 水的腐蚀性增强, 从而使腐蚀控制难度增大;最后如果过多地提高浓缩倍数, 会使循环水投加的药剂在冷却水系统内的停留时间增长而水解。因此浓缩倍数不是越高越好。因此, 一般循环水的浓缩倍数控制在5以上。

三、腐蚀速率

腐蚀速率主要是造成循环水系统管线和换热器的腐蚀, 极易造成管线腐蚀泄露, 换热设备腐蚀损坏, 严重的造成换热器大量泄露和安全事故, 减少设备寿命, 增加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事故。因此需添加相应的缓蚀剂来控制循环水系统的腐蚀速率, 所以循环冷却水经化学处理后, 其效果应达到国家〈〈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标准要求:碳钢≤0.125mm/年铜、铜合金及不锈钢≤0.005mm/年。

四、循环水水垢

首先循环水水垢垢层越厚, 换热器换热效率越低, 能源消耗也越大, 不但造成循环水系统水源上和能源上的大量损失, 而且还会影响生产装置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其次, 水垢大量的形成减少循环水换热面积, 增加能耗, 同时系统阻力增加, 使生产装置的介质达不到换热效果而直接影响生产;结垢最严重的甚至将换热管道完全堵死, 循环水系统无法实现循环流通而造成生产事故或紧急停车;水垢在金属壁上的沉积, 从而导致循环水材质发生垢下腐蚀, 增加了循环水管线和设备的腐蚀速率;最后, 水垢的形成增加清洗次数和费用, 并且频繁的清洗必将加速设备的损耗, 影响材料性能, 降低使用寿命,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安全隐患。现阶段, 循环水系统大多采用定期投加阻垢剂的方式来控制循环水系统污垢形成速率。

五、浊度

如果循环水系统水质浊度较高, 会导致循环水结垢倾向变大, 因此循环水水质浊度越低越好。循环水浊度值的变化也直接反应了循环水水质的变化, 因此, 要时刻监控在线浊度值的变化, 如果发现较大变化就要及时查找原因, 例如:生产装置物料的泄露、循环水直补水或者回用水水质情况等都会造成循环水浊度的波动。

六、溶解盐类

水中溶解盐类的浓度对腐蚀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1) 水中溶解盐类浓度增加时, 使水的导电性增大, 容易发生电化学作用, 增大腐蚀电流, 使腐蚀增加; (2) 当溶解盐类增加到一定浓度时, 可使水中氧的溶解度下降, 阴极过程减弱, 腐蚀速率变小, 在通常情况下, 可以认为水的腐蚀性随盐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七、悬浮物

如果循环水系统中悬浮物含量较高, 那么微生物与悬浮物、二价铁离子能吸附和聚集在换热器和管道壁上形成结垢和粘泥, 从而加剧换热设备和管线的腐蚀并影响换热效果。此外, 悬浮物还有促进微溶盐结晶沉淀, 因此根据国家标准要求悬浮物浓度一般控制在10~20mg/l。

八、微生物

由于循环水系统温度适宜, 一般循环水温度范围20~40℃;p H值适合, 一般循环水PH值在6.5~9.0;氧的供给情况, 水中溶解氧升高, 而污垢下缺氧, 固耗氧菌、厌氧菌都有生长的条件;营养丰富, 水的浓缩倍数, 水处理剂, 工艺泄漏, 大气及水源污染等增加营养。因此, 循环水很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微生物的繁殖、新陈代谢易造成循环水的微生物腐蚀和结垢腐蚀, 而且微生物的滋生加速了循环水中粘附物的沉积, 使循环水系统内结垢的倾向变大。而微生物造成的微生物腐蚀和结垢又会加剧循环水系统的腐蚀和结垢, 因此而恶性循环。

九、总铁、铜

总铁、铜离子析出在碳钢表面形成腐蚀微电池, 加速金属的腐蚀。

循环水系统应急事故预案 篇5

为了更好地加强循环水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因水系统发生故障而影响公司的正常冶炼生产,特制定本车间循环水系统的应急事故预案。

一、发生原因及现象

1.因水泵本身原因(叶轮烂、轴断)

2.电气原因,电动机烧毁

3.进水口堵塞。

4.水位低

5.严重漏水情况

二、事故危害

1.会给电炉设备造成短时间内烧坏,造成电炉铜瓦、水冷电缆的於堵。

2.会造成其他水冷设备的裂纹漏水,不能工作。

3.造成停炉事故。

三、预防措施

1.加强操作工的学习教育,增强工作责任感。

2.加强车间管理力度,严格制止窜岗、脱岗、睡觉的现象。

3.加强操作工的业务技能培训,保证及时地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4.加强操作工的爱岗敬业教育,加强自觉巡回检查的力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应急预案

1.如果东水池溢水,应先检查管道泵是否有跳闸,如有跳闸应及时打开备用泵,并注意观察西水池水位情况。

2.如果西水池溢水,应先检查循环泵是否有跳闸,如有跳闸及时打开备用管道泵。

3.如果西水池缺水,应先检查管道泵是否有跳闸,如有及时打开备用管道泵。

4.如果冶炼车间缺水,应先检查循环泵是否有跳闸,如有应及时打开备用循环泵,如果循环泵工作正常,就应检查西水池是否缺水。

5.如果冶炼车间有气化现象,表明循环水温度高,应检查冷却塔工作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及时处理。如果冷却冷却塔工作正常,应加开备用循环泵,增大循环量。

6.如果需要加开备用泵时,应注意各台泵的电流,如电流没有达到额定电流时,应作排气处理。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篇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关键词】循环系统疾病;住院;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140-01

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调节液循环神经与体液组成,首先要了解循环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与患者的居住地点、居住条件及从事的职业有关,如血压高、冠心病等多见于城市和脑力劳动者;风湿性心脏病则在住房拥挤、环境潮湿的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加。

1一般资料

首先了解:①患者有无烟酒嗜好,吸烟、饮酒的量及时间,是否有喜好油腻和偏咸饮食习惯。②患者有无与遗传相关的循环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③既往健康状况:患者有无慢性扁桃体炎、关节疼痛、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发生,了解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基本原因及诱因。

2临床表现

2.1呼吸困难评估呼吸困难的程度,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其类型反映了左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

2.2心悸了解心悸发作的诱因、时间、特点、如心悸是否与体力活动、精神紧张等有关;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心律是否规律;发作时是否眩晕、黑朦、抽搐、胸痛等伴随症状,并了解患者对其心悸发生是如何理解的。

2.3胸痛了解胸痛发作的诱因、部位、持续时间、性质及用药后能否缓解,胸痛发作时伴随症状,如血压改变、心悸、意识改变等。

2.4水肿了解水肿出现的时间、部位、程度及性质,心源性水肿多为下垂性凹陷性水肿。

2.5晕厥须向家人和知情人了解患者晕厥发作的情况,有无预兆、持续时间,发作时无抽搐、口吐白沫等;发作后意识恢复情况。既往有无类似发作,是否有诱因,患者原有心脏病和心功能状况,有无其他脏器疾患。有无颅脑外伤及误服药物、毒物等,同时评估患者晕厥发作时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瞳孔大小及反射等情况。

2.6发绀了解发绀的时间、部位极严重程度,以判断患者全身或局部组织缺氧程度及患者心功能状态。

2.7心、肺体征①肺部评估应注意有无干、湿性啰音及胸腔积液;②心脏评估应注意心尖搏动的位置,震颤和负性心尖搏动,第一、二心音强度及性质的变化,杂音的部位、时像性质、传导范围及与呼吸、体位变化的关系时相等。

2.8心理社会评估循环系统疾病一般病程长,难以根治,并无可发生猝死及各种合并症,常常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应注意了解患者的婚姻、家庭、工作、事业及经济方面的情况,评估其焦虑、恐惧的程度等。

2.9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循环系统常用的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包括血脂分析、血糖、血凝指标、心肌酶谱、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应了解各检查的目的、意义及操作护理等。

3常见护理问题

①心排出量减少: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受损有关。②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呼吸困难。③舒适的改变胸痛与心肌缺血有关。④体液过多:水肿及(或)腹水与右心功能不全,质体内水、钠潴留有关。⑤潜在的生命危险性:与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及其他心脏急症等危险因素有关。⑥活动无耐力:于心功能不全或各种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及其他心脏急症等危险因素有关。⑦潜在的药物中毒或药物不良反应:与服用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关。⑧焦虑、恐惧。⑨知识缺乏。

4主要护理措施

4.1环境的设置保持病室空气清新,环境安静,温度及湿度适宜,病床最好选用能摇动的靠背床,重病室(ICU)因有较多的抢救与监护仪器,床间距离至少在1m以上,以利于抢救。

4.2休息应重视患者精神及身体两方面的休息,根据患者心功能状态,定制出合理的休息与活动计划,并协助患者进行活动。

4.3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禁止吸烟饮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应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合理饮食,如心衰水肿的患者,给予低盐饮料,限制入水量。

4.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心律及心率、脉率及心律、血压呼吸变化,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等症状,及时发现异常报告医师。

4.5对症处理

4.5.1呼吸困难给予半卧位或端坐卧位,氧气吸入,一般吸氧,2~4L/min,若发生急性水肿,则给予高浓度吸氧,氧速度6~8L/min,并通过20%~30%。

4.5.2心悸让患者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同时仔细观察病人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

4.5.3胸痛胸痛发作时,应使患者保持镇静,绝对卧床休息,同时记录心电图和测量血压,如为心绞痛,立即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并密切注意心电图变化:急性心肌梗塞,应立即行连续心电监护,并遵医嘱给予镇痛、镇静、扩张血管等药物。应注意观察胸痛的特点及伴随症状,并指导患者避免诱发胸痛的各种因素。

4.5.4水肿每天测量体重。腹围观察水肿消长、出现的部位,记录液体出入量,并给予低盐饮食,控制饮水量(每天500mL以内)。加强皮肤护理,每天擦洗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进行局部按摩,卧床息者,应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一次身,以防止发生压疮。

4.5.5晕厥使患者平卧,检查呼吸及脉搏,如无脉搏跳动、心源性晕厥应考虑可能是由室颤导致的,一旦发现应立即叩击心前区1~2次,做体外心脏按压,并尽早电除颤,如为心室停搏,可行临时起搏。

4.5.6加强心理护理循环系统疾病大部分为慢性病,病程长,疗效不明显或缓慢,患者往往由于疾病获此反复而产生各种思想顾虑,情绪易激动。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鼓励患者表达他们的情感,应以热忱、耐心、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消除各种顾虑,同时教育家属正确对待和关心患者,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

废气再循环系统 篇7

关键词:废气再循环,ERG

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 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日趋增加, 降低发动机有害排放物这一目标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动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安装废气排放控制系统是为了减少发动机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量, 防止泄漏出来的含有碳氢化合物的气体向大气排放, 以及防止从汽油箱排放的含碳氢化合物的燃油蒸气向大气排放。

废气再循环系统, 简称E G R。E G R系统的任务就是使废气的再循环量在每一个工作点都达到最佳状况, 从而使燃烧过程始终处于最理想的情况, 最终保证排放物中的污染成份最低。尽管提高废气再循环率对减少氮氧化物 (N Ox) 的排放有积极的影响, 但同时这也会对颗粒物和其他污染成份的减少产生消极的影响。废气再循环E G R系统是目前用于降低发动机N Ox排放的一种有效措施。它将一部分排气引入进气管与新混合气混合后进入汽缸燃烧, 从而实现再循环, 并对进入进气系统的排气进行最佳控制。

增压中冷柴油机实现废气再循环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涡轮前的排气引入中冷器之后, 称为高压废气反向。采用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 可以扩大废气再循环有效工作范围, 降低氮氧化物 (N OX) 和微粒 (P T) , 燃油耗也不升高, 这可能是将高压废气再循环系统用于增压中冷柴油机的最好方法。另一种是将涡轮后的排气引入压气机之前, 称为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 它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 而废气循环工作范围较大, 与柴油机匹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现在我们运用得最多的是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 其系统的主要元件是数控式E G R阀。数控式E G R阀安装在右排气歧管上, 作用是独立地对再循环到发动机的废气量进行准确的控制, 而不管歧管真空度的大小。E G R阀通过三个孔径递增的计量孔控制从排气歧管流回进气歧管的废气量, 以产生七种不同流量的组合。每个计量孔都由一个电磁阀和针阀组成, 当电磁阀通电时, 电枢便被磁铁吸向上方, 使计量孔开启。旋转式针阀的特性保证了当E G R阀关闭时, 具有良好密封性。

E G R阀通常在下列条件下开启:发动机暖机运转或转速超过怠速。目前采用的废气再循环系统还有一种类型, 日野汽车公司开发的脉冲式废气再循环系统在柴油机进气过程中, 排气门稍有提升, 使部分高压废气回流到气缸内。排气门的这个作用是通过修改排气门凸轮的形状和将废气再循环系统微升来实现的。在脉冲式废气再循环系统中, 废气被重新送回气缸内, 因此废气的压力应高到足以使气流反向。要达到这样高的压力只有通过优化气门微升和定时, 从而利用废气的压力波才能实现, 在该废气再循环系统中, 废气压力“脉冲”被有效利用。

废气再循环装置主要用于减少N OX的生成量、减少废气污染。因为N OX是在高温富氧的条件下生成, 引入废气再燃烧, 可降低混合气的燃烧温度, 可以抑制N OX的生成量。废气再循环装置, 通过E G R阀把少量的废气引入进气歧管与混合气混合, 进入气缸燃烧。废气中几乎不含氧, 是不可燃气体。这些气体与混合气混合使可燃成份下降, 减少了发动机燃烧时的温度, 从而减少了N OX的生成量。另外, 从排气歧管进入进气歧管的废气有一定温度, 使进气歧管中的混合气受热膨胀、使吸入发动机气缸中的有效燃烧物质减少, 形成较弱的可燃混合气和一定数量的废气进入发动机燃烧室, 也降低了混合气的燃烧温度, 使N OX生成量减少。

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工作不良会造成发动机排气污染增加、功率下降、怠速运转不稳定, 甚至熄火。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的初步检查方法如下:

(1) 初步检查对于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 应首先检查其真空软管有无破损, 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等;若无, 再作进一步检查。

(2) 就车检查检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起动发动机, 使发动机怠速运转;将手指按在废气再循环阀上, 检查废气再循环阀有无动作;在冷车状态下踩下加速踏板, 使发动机转速上升至2000r/min左右, 此时手指上应感觉不到废气再循环阀膜片动作 (废气再循环阀不工作) ;在发动机热车 (水温高于50℃) 后再踩下加速踏板, 使发动机转速上升至2000r/min左右, 此时手指应能感觉到废气再循环阀膜片的动作 (废气再循环阀开启) 。若废气再循环阀不能按上述规律动作, 则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工作不正常, 应检查该系统的各零部件。

(3) 控制电磁阀检查废气再循环控制电磁阀按下述步骤检查:将点火开关置于“O F F”位置, 拔下废气再循环控制电磁阀线束连接器,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磁阀电磁线圈的电阻, 其电阻值应符合规定 (一般为20~500Ω) ;否则, 应更换废气再循环控制电磁阀;拔下与废气再循环控制电磁阀相连的各真空软管, 从发动机上拆下废气再循环控制电磁阀;在废气再循环控制电磁阀的电磁线圈不接电源时检查各管口之间是否通气。此时, 电磁阀上的管接口A与B、A与C之间应不通气, 但管接口B与C之间应通气;否则, 废气再循环控制电磁阀损坏, 应更换;给废气再循环控制电磁阀线圈接上电源。此时, 电磁阀管接口A与B之间应通气, 而管接口A与C、B与C之间应不通气;否则, 废气再循环控制电磁阀损坏, 应更换。

(4) 废气再循环阀检查废气再循环阀的检查步骤为:起动发动机, 使发动机怠速运转;拔下连接废气再循环阀与废气调整阀的真空软管;用手动真空泵对废气再循环阀真空室施加19.95kPa的真空度。若此时发动机怠速运转情况变坏甚至熄火, 说明废气再循环阀工作正常;若发动机运转情况无变化, 则是废气再循环阀损坏, 应更换。对设有位置传感器的废气再循环阀, 可在发动机停机情况下拔下废气再循环阀位置传感器的导线连接器,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连接器端子B与C间的电阻, 其电阻值应符合规定。然后, 拔下连接废气再循环阀与废气调整阀的真空软管, 并在用手动真空泵对废气再循环阀真空室施加真空的同时,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废气再循环阀位置传感器连接器端子A与C之间的电阻值。电阻值应随着真空度的增大而连续增大, 不允许有间断现象 (电阻值变然变为无穷大后又回落) ;否则, 废气再循环阀损坏, 应更换。

大循环系统 篇8

1.1 循环经济概述

工业革命产生以来,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迅猛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飞跃提升,对自然与环境干预的规模、边界、范围也急剧膨胀,由此导致资源耗费速率加快,废弃物排放以几何级速度增加,资源和环境安全问题频频向人类告警。在上个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用触目惊心的案例向人类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第一次系统考察了经济增长与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进步间的关系,所提出的自然资源供给与环境容量无法满足人类外延式经济增长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因此,环境保护是循环经济理论产生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思想古今中外皆有,但作为一种理念最初是由美国学者肯尼斯·博尔丁(Kenneth Boulding)1965年在其发表的《宇宙飞船经济学》一文中提出;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图奈(Pearce,D.W.&Turner,R.K,1990)首先使用了循环经济这一术语。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人类开始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从生产、消费等多个维度来推进循环经济,在解决资源的有限供给与社会经济的无限增长矛盾方面,在解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方面正发挥着广泛而深远的作用。目前,德、日等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我国也将循环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循环经济是相对于工业化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其目标是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其运行遵循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原则,在减量化、资源化的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施源头预防、全过程治理和末端治理三者联动,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利用和价值增殖。

1.2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循环经济

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在世界各地获得普遍发展认可的同时,其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也带来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并随着旅游大众化的进程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旅游业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出现了许多消极因素,因此有人提出旅游业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无烟工业”。因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了当今旅游业界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循环经济被誉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我国著名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学者明庆忠也指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发展范式,从形式上看是封闭的物质循环流经济,实质上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先在性为前提、遵循生态规律的生态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经济形态,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旅游业是与环境密不可分的产业,如不能与环境和谐共生,其将成为短命产业。因而,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只有遵循循环经济理论,履行循环经济实践,以生态效率为目标,在维护自然与文化的完整性、多样性、美学性基础上,满足代内和代际之间的需要,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旅游循环经济系统与超循环理论

2.1 对旅游循环经济系统的基本认识

旅游本身是一个非线性、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开放系统,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将一般系统科学与自组织理论运用到旅游研究中。Jafari(1992)认为:“为理解旅游业,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或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刘人怀(1986)是国内较早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对旅游进行研究的学者;钟韵、彭华(2001)提出旅游是一个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旅游研究要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许多学者站在系统科学的角度,从系统的功能、属性、结构、自组织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各种旅游系统模型:旅游控制系统(王家骏,1999;李文兵,2003);旅游功能系统(Gunn,1972;Leiper,1979;Vann,1981;Mill和Morrison,1985;吴必虎,1998;杨新军,1998);旅游活动系统(刘锋,1999;吴人韦,1999;吴晋峰等,2001);旅游经济系统(宋东涛,2001;王云才,2002);旅游耗散结构系统(冯新灵,2003;王迪云,2006);旅游混沌系统(Faulkner和Russell,1997;Mc Kercher,1999)。而本文认为旅游循环经济本身也是一个系统。旅游循环经济是一个由旅游产业系统与旅游资源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社会文化系统复合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是在把握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循环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自组织规律后发展起来的。旅游循环经济作为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其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嵌套构成了复杂的超循环结构和多重超循环结构。由于旅游循环经济具有自组织超循环性质和特征,通过正确地把握自组织超循环规律,可以加快旅游循环经济的形成和提高旅游循环经济系统运行效率,并为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2.2 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理论由艾根(M.Eigen)和舒斯特(P.Schuster)首先提出。它是关于自组织系统内部结构及其联系运行方式的理论。循环是指事物周而复始的运动,它既是系统联系的形式,也是系统发展的形式。自组织的系统循环反应包含三个基本层次: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1)反应循环是循环反应中较低级的组织形式,指一组相互关联的化学反应序列,其中某一步的一种产物恰好是先前一步的反应物;反应循环自身不产生催化剂,其来自系统外部(“外催化剂”)。(2)催化循环是反应循环的循环,是比反应循环高一级的组织形式,在整体上已是一个自催化和自复制系统;催化循环是靠系统内部自催化(“内催化剂”)和彼此相互催化(交叉催化)来驱动的循环。(3)超循环是比催化循环更高级的组织形式。在超循环中,复制单元既能指导自身的复制,又能对下一个复制单元的产生提供催化(包括自催化和交叉催化)支持。超循环通过自催化可以加速同一循环圈的运行效率,而交叉催化可以增强不同循环圈之间的耦合力,并且能够使系统获得整合功能。

超循环网络结构还具有以下功能:(1)自复制、自适应和自演化的功能。超循环是至少含有一个“催化循环”的循环,因而超循环网络系统在“催化循环”的自催化和交叉催化的作用下,必将具有自复制、自适应和自演化的功能。(2)整合功能。一个催化的超循环经过循环联系能够将自催化或自复制单元(子系统)更加紧密的连接起来,形成功能性整合的共生结合体。(3)非线性功能。因为超循环内部关系是非线性关系,所以能够有效展开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非线性作用将使超循环网络系统各组分和结构有更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得物流、信息流、能流会聚起来,被系统充分利用。(4)高效功能。因为超循环具有特殊结构,所以超循环能够提高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等的利用效率。

3 旅游循环经济超循环模式及其形成条件

3.1 旅游循环经济系统的超循环网络结构

目前,国内外在倡导可持续旅游发展,实现循环经济与旅游产业对接方面主要是从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次来展开,彼此之间通过“交叉催化”的催化耦合作用,形成超循环网络结构:

3.1.1 企业层面的小循环

旅游企业是构建循环经济的基础,企业层面的小循环不仅有利于在企业经营层面实现资源节约化、生产清洁化、服务生态化,也有利于达到减少污染物,节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实现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自催化”(成本节约和利润增长)的推动下,旅游企业内部物质、能量、资源等自发循环(可视为反应循环阶段),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比如旅游酒店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在产品销售阶段,向客人提供绿色销售,宣传绿色消费,拓展网络经营及绿色物流配送渠道,减少销售过程中的有形和无形资源损耗;在产品服务阶段,应积极引导客人保养维护酒店设施设备,倡导循环消费,如将客房卧具由“一天一洗”改为“一客一洗”等,将极大减少酒店经营成本。

3.1.2 区域层面的中循环

单个旅游企业在生产和劳务提供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副产品不一定能完全为自身所回收利用,这需要到企业外组织物料循环。按照产业生态学的观点,旅游经济系统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和许多产业之间存在“产业代谢”关系,即一个企业部门的废弃物可被另一个企业部门作为生产原料加以利用,企业“制造”的废弃物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获得分解,企业之间通过“交叉催化”(共赢)耦合形成代谢和共生关系(可视为催化反应)。如旅游与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就可能耦合为观光农业、观光休闲果园、渔家乐、观光牧场等,与加工业、制造业耦合为加工(制造)场所参观、游览等,形成产业共生体。譬如北京蟹岛度假区以旅游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思想,按照生态链循环模式组织园区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不烧煤、不烧油、不烧锅炉,综合利用地热、太阳能和沼气等绿色措施,基本实现物质能量大循环,污染物零排放,将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高效农业旅游途径,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3.1.3 社会层面的大循环。

社会层面的大循环是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多个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基础上形成的多重超循环,具有复杂特性。社会层次上的旅游循环经济以生态系统建设为基础,构建以产业共生和物质能源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在内的旅游产业循环体系。譬如我国许多地方开展的生态旅游城市(县、区)等建设就是社会层面的大循环。这种社会大系统超循环关联组织多样化,相互联系复杂化,在非线性关联作用下形成一个结构稳定,抗风险能力强运行高效的体系。

从上述可以看出旅游循环经济中的3个循环从形式上表现为复杂性依次上升,从功能上超循环结构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3.2 旅游循环经济超循环网络结构形成的前提

旅游循环经济系统的内在本性是可持续发展,被动单调的反应循环结构不能满足这个本性要求,那么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与宏观调控和借助市场力量来调整系统结构,是超循环网络形成的重要前提。

3.2.1 发挥政府引导与宏观调控作用

一方面,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思维和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并不是每个旅游企业和游客都能够主动理解和主实施它;另一方面,旅游循环经济系统是非均衡的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必须与其它子系统耦合成社会大系统超循环结构,才能有效运行。因而,政府必须发挥引导与宏观调控作用,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比如为实施循环经济的旅游企业颁发绿色企业称号;对包括旅游企业在内的全社会督促落实《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规;推行绿色旅游业产值核算,改革现行的旅游经济核算体系,实施绿色会计、绿色审计、绿色旅游经济核算,将与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资源的存量消耗、折旧、保护与损失费用纳入旅游企业成本核算中等。政府通过以上措施(起到“外催化剂”的作用)迫使旅游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变革、技术管理创新和绿色环保生产,从而实现和提高企业赢利水平。

3.2.2 借助市场机制推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

旅游循环经济超循环结构是一种连续运行不可隔断的整体性良性循环结构,需要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保障其运行。一方面,逐步完善旅游资源交易市场制度,健全价格机制,实现利益驱动;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使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旅游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向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市场对绿色产品的旺盛消费需求将驱动旅游企业积极实施循环经济。在ISO14001环境标准体系的监测下,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技术;打造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所涉及的绿色产业链条,在企业之间合作建立基于生态循环规律的旅游产业集群;可促使旅游企业加入社会化废弃物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网络体系,转移或部分转移旅游企业处理废旧产品的职能和成本,减轻旅游企业负担。

4 结语

循环水泵润滑系统的改造 篇9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属于大型煤化工企业,循环水泵是为全厂转动设备和换热设备提供冷却水的装置,该装置每小时的循环量为24000m3,单台泵的流量为6000m3/h,是全厂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循环水系统五台循环泵共用一套润滑系统,无高位润滑油箱。润滑系统原设计为一用一备两台齿轮泵为五台循环水泵提供润滑。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现其润滑油压力不高,该循环水泵原始设计的驱动装置为1000kW电机驱动,润滑系统为循环水泵电机轴瓦提供润滑,润滑方式为带压润滑,润滑系统通过两台齿轮油泵将润滑油输送到各台循环泵电机的前后轴瓦上,保障电机轴瓦得到良好的润滑[1]。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设备内部有润滑油压存在(达到一定额定工况的润滑油压),因此原系统存在如下问题:(1)当油压瞬间低于0.05MPa时停运所有循环泵,造成后续设备无冷却水而损坏;(2)当运行油泵损坏,备用油泵不能及时启动或备用泵启动后润滑油压低也必然造成后续设备损坏。

针对循环泵试运行出现的各种致命缺陷,公司专门组成专业技术攻关小组,经多次专门技术改造,最终攻克了相关技术难题,现将技术方案进行交底:对原润滑系统实施改造,增加一台齿轮油泵,实现一台运转,一台热备用,另一台备用,同时为三台齿轮泵电机提供了互为备用的UPS双电源,保证润滑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至于断电断油、不至于损坏设备以致影响整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系统内部增加了过压保护、低压保护以及滤油器的差压高报警等,确保油站连续稳定供油。供广大相关技术员工参考。

2 循环水系统润滑油站改造的原因[2]

(1)原设备的原理图及弊病

原设备机构简单,便于维护,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但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压力开关固有的精度低(最高0.2级精度),两个压力开关将互相联动五台泵,且系统缺少压力开关触发信号源逻辑互锁,因此偶尔的系统冲击将导致压力低于给定值,引起压力开关误动作,最终将导致循环水系统停止工作,造成全厂范围的因缺循环水而停车。

(2)设备的机械设计性故障

原设计中该装置的齿轮油泵垂直安装在油箱的顶部,齿轮油泵泵头安装在油箱内部。运行人员检查不到油泵的运行情况,无法控制油泵的运行状态。而且因安装位置特殊,检修维护员工无法及时巡检和诊断故障,必将导致泵、电机的损坏,而更换或维修不及时也可能导致断油,造成全厂生产装置因循环泵故障而缺水停车。

(3)设备的电气保护性故障

首先泵出口缺少压力开关,无法判断本台泵的出力情况,只能根据供油母管上的压力开关判断运行中的油泵工作是否正常;其次在出口母管上只有一个压力开关控制备用泵的启停,只有一只压力开关控制循环泵,如果误报将导致循环泵跳闸,造成全厂停产。

综上所述,为保障全厂设备安全运行,经研究对该系统进行改造,保证全厂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3 设备部分改造[3,4,5,6]

(1)改造后系统图如图2所示。

(2)设备的机械性技术改造

根据上述不安全因素和本装置的供油特点(供油量125L/h,油压要求较低,最高不超过0.1MPa),决定增加一台齿轮油泵,实现一台齿轮油泵运行、一台齿轮油泵热备运、一台齿轮油泵冷备运,运行的两台油泵互为热备用,保证在互为备用的两台油泵中有一台出现故障时又有备用泵。增加的油泵安装在油箱的顶部,改造工作量比较小,结构紧凑,便于维护。在出口母管增加了一台自力式调节阀,当泵出口油压超过自力式调节阀设定的压力时,自力式调节阀自动泄压,使出口油压始终保持在调节范围。一旦自力式调节阀出现故障,则原系统安装的安全阀打开保护系统过压。始终控制出口管道的压力保证出口油压在设定的范围内,确保了过滤器的安全。

(3)电气控制系统改造

电气系统改造方面,主要增加了一路备用电源,备用电源与主电源具有逻辑互锁功能,每台泵出口增加一个压力开关,出口母管增加两个压力开关。电机的电源采用双电源,正常工作时一套工作,一套备用。一但主电源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自动工作。如果主、备电源都失电,UPS将自投,实现直流电逆投功能,保证系统安全切除。

泵出口增加的压力开关的作用是检测每台泵是否工作,当工作泵出口压力低于某一给定值时自动启用备用泵。而且,互为热备的齿轮泵压力开关触发定值高于冷备运齿轮泵压力开关触发定值0.02MPa,使得齿轮泵油压联动保护更加完善。出口母管上增加的两个压力开关的作用是当两个以上压力开关同时低报时给出停主机信号,增加了逻辑保护功能,减少因误报导致系统停机的概率,当冷备运齿轮泵油压联动后同时发出油压低保护信号,此时需运行员工和检修员工及时到现场确认运行情况。

(4)改造后运行情况

新油站的控制部分设计应确保循环泵润滑油供油稳定可靠,保证润滑油的出口压力稳定在0.08~0.15MPa的范围内,流量为125L/min。正常情况下两台油泵工作,当润滑系统压力低于0.08MPa时启动辅助油泵,当两个以上压力开关同时低报0.05MPa时连锁停机。为达到上述目的,对新润滑稀油站润滑油系统通过仪表控制进行了如上所述的优化设计,确保供油压力稳定可靠。启动前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检测油系统的可靠性,模拟结果与设计时的效果相同。运行1年多来未发生事故,运行情况比较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改造后的润滑油系统,采用互一热备一备用的齿轮泵作为压力润滑的润滑油泵,润滑系统采用旁路和主路的两次压力调节,仪表、电气控制方案合理可靠,保证了连续稳定的润滑供油。新润滑油站安装位置未调整,只在原有的设备上增加了部分设备,改造费用低,机构简单,改造过程中未对原管路进行改造。同时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性,功能更健全。

摘要:系统地论述了现代大型化工厂广泛使用的大功率循环水泵在使用过程出现的各种油润滑系统性故障。同时针对大功率循环水泵各种典型油润滑性故障提出科学的技术改造措施。为生产设计厂家、使用和检修维护等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润滑系统,改造,热备用,循环水泵,保护

参考文献

[1]张瑞琳,赵来国.加氢裂化装置氢气压缩机润滑系统的改造[J].流体机械,2010(1):43-45.

[2]薛敦松.石油化工厂设备检修手册:泵[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3]黄振仁,魏利新.过程装备成套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乔聪玲.稀油站技术改造[J].石油化工设备,2000,29(3):46-47.

[5]何川.泵与风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系统分析 篇10

为缓解资源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与发展无限性的矛盾, 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 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 缺乏总体战略, 过于重视技术

发展循环经济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涉及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诚然, 发展循环经济, 必须掌握下游各节点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然而, 技术问题属于战术层面, 战术固然重要, 但失去总体战略约束的战术, 其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产生负作用。发展循环经济, 首先需要解决“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的战略问题, 所有技术都应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需求, 才能发挥积极作用[1]。

(二) 误认为产业链越长效益越好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 发展循环经济实质上是相关多元化和纵向一体化的过程。产业生态链不是越长越好, 产业生态网也不是越复杂越好, 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能导致稳定性, 但过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可能导致不稳定性。R. May (1978) 曾从数学上证明了生态网链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组分的优势度和多样性的平衡、开放度与自组织能力的平衡、结构的刚性和柔性的平衡[2]。并且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 不可能是封闭式的零排放的资源利用方式, 最终还是有一些废物排放到人类社会之外, 通过长链将废弃物“吃干榨尽”和零排放, 即使在技术上可行, 在经济上或生态上往往也是不合理的。因此, 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设计上, 煤炭企业应该依托自身优势做到“有所为, 有所不为”。

(三) 片面理解循环经济内涵

目前, 多数企业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定位在能够产生效益的废物利用和产业链延伸上, 忽略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其它内容, 即要求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都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 其中“减量化”原则应放在首位。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时, 似乎显得有些避重就轻, 而且, 只在生产环节实施循环经济, 没有建立相应的循环型消费模式。同时, 忽视了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 造成因物质流动带来的二次污染。

(四) 产业结构雷同, 致使竞争无序

目前众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主导产业结构严重趋同, 特色产业少。此外, 一些延伸项目盲目上马, 大有跟风之势。模式雷同, 一方面说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发展思路仍然过于狭窄;另一方面, 直接导致产品的趋同, 进而导致产业无序发展、产能过剩的局面。因此,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企业不能只局限于产业链的简单延展上, 还要根据自身实际, 整合资源, 积极探索别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和方向, 重点提升有限个节点的工艺和技术创新水平, 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思想

“柔性”是指事物为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而对自身不断进行调节的能力。企业柔性是指在动态环境条件下企业通过对各子系统的协调优化与有效集成, 在包括生产、销售、研发等在内的各个环节上响应环境变化、获取生存与发展机会的能力[2]。而循环经济基于主业的相关多元化和纵向一体化程度就体现了所谓“柔性”。因此, 为解决上述问题, 将“柔性发展”引入循环经济领域, 提出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对社会、对生态环境都有莫大的好处, 但发展循环经济也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 同样要遵守竞争原则、效率原则和效益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循环经济的前提是产品的资源和市场的承载能力和供求平衡。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和构成循环经济系统的主要元素, 如果对循环经济产品的资源和市场没有清醒的估算, 对市场供求没有精明地预测分析, 将注定难逃失败的命运。另外, 由于循环经济系统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柔性问题更显得尤为突出。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是传统循环经济发展观和现代竞争经济相融合的产物, 既要求资源利用的效率, 又要求经济和生态发展的效益, 使经济系统在自身资源、能力的限制以及生态承载力的允许范围内实现发展。具体而言,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要求循环经济的主体 (企业等经济系统) 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多样性和应变创新、开拓适应、协同进化的生命活力。从系统论的角度讲, 要求通过提高循环经济系统的节点柔性和结构柔性, 并对整个系统的发展进行柔性控制和优化, 以实现循环经济系统的进化发展, 即整个循环经济系统能够根据资源、市场、生态环境的随时波动及时做出有效反应。

简言之,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就是指从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的角度, 以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 灵活地拓展或收缩产业链的长度。

三、循环经济系统的节点柔性与结构柔性

(一) 节点柔性与动态稳定

从系统论的角度讲, 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类似生态系统中具有“食物链网”特征的复合大系统, 系统中的各元素称为节点。循环经济链网结构使系统中的各节点紧密相连, 形成遍布整个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这些节点相互作用的规律, 可用贝塔朗菲微分方程组来描述:

undefined

其中, Qi是循环经济系统∑ (K1, K2, …, Kn) 的第i个节点Ki的一种量度。上式表明, 系统中任何一个节点性状的变化 (dQi/dt) 是所有节点性状的函数或结果, 而任何一个节点性状Qi的改变又引起所有节点性状的变化。

令QFi表示节点Ki的柔性量度, G=G (K1, K2, …, Kn) 为系统的稳定状态函数。

undefined

为节点Ki的柔性 (QFi) 对系统稳定性 (G) 的弹性。则系统的动态稳定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即dG/dt, 简单变形为:

undefined

显然, 系统的动态稳定不仅与系统的柔性弹性 (EF) 有关, 还受到节点自身柔性性状 (QFi) 的刚性约束, 因此循环经济系统内的节点柔性特征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系统内、外环境出现变动时, 节点的柔性能够使系统维持稳定的状态, 避免在运行上出现大的波动和失效。

(二) 结构柔性与功能实现

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匹配的。结构是系统元素相互联系的关系总和, 也是系统存在的组织形式。功能是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中所表现的属性、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 可以用函数表示为:

F=f (E, C, S)

其中, E——系统的环境;C——系统的元素集合;S——系统的结构。

在特定的环境和系统中, 系统功能则表示为:

F=fE, C (S)

循环经济系统的功能完全取决于系统内元素的组织形式和协同稳定状态, 即系统结构的柔性。

耗散结构理论表明, 一个演化的系统, 其结构、功能、涨落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一定的结构必然具有一定的功能, 并制约着随机涨落的范围 (即结构适应变化的程度) , 而随机涨落总是可以引起局部功能的改变。当涨落突破了系统结构柔性所能调控的范围, 就会引起整体结构的改变, 从而系统得以演化。在演化的过程中, 在不超过生态环境阈值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前提下, 且在系统结构柔性所能控制的涨落范围内, 整个循环经济系统在空间、时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效率达到最高, 即系统功能达到最大。

系统的演变会促使结构不断地做出改变, 新的结构会规定出新的涨落范围, 并建立起相应的维护系统稳定的柔性调节机制。也就是说, 循环经济系统的链网关系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断裂, 结构的柔性能力会促使其重建更趋于合理的链接关系并以此形成更富多样性的联网结构, 从而使系统又回到稳定状态。这一稳定状态的不断发展、进化, 使得结构得以优化, 进而使循环经济系统处于动态稳定之中, 形成循环经济的柔性发展。

四、循环经济系统的柔性控制

(一) 有序发展

通常无序性和有序性可以用“熵”和“负熵”来度量, 用熵函数S (t) 来表征循环经济系统的状态:

dS (t) =dSi (t) +dSe (t)

式中, S (t) ——循环经济系统在t时刻的熵值;dSi (t) ——系统内部有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增, dSi≥0;dSe (t) ——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引起的熵流, 可正可负。

在封闭系统中, dSe (t) =0, 故dS (t) =dSi (t) ≥0, 随着熵值不断地增大, 系统发生退化;而在开放系统中, 可以从外界引入足够的负熵, 当dSe (t) >dSi (t) , 则有dS (t) <0, 系统总熵值降低, 也就意味着系统的有序程度提高, 系统能够不断地进化、发展。

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具有多个子系统的开放性系统, 经过高科技的不断挖掘和循环链的精心设计, 越来越多的产业、行业、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被纳入到这个系统中来, 使整个循环经济系统趋于稳定有序地发展。然而系统内能量的耗散和熵增的方向是不可控制的, 因此, 必须通过增强系统内各元素、各子系统的相互耦合关系, 积极研发和应用高新技术以提高系统内物料和废弃物的利用效率, 适时增加产品的种类, 延伸和丰富产业链的设计等柔性控制手段来减缓能量的耗散和熵增的速度, 从而促进循环经济系统的有序发展。

(二) 控制优化模型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追求的是经济——生态——社会复合大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最理想目标是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 进入人类社会系统的新资源量趋近于零, 生态环境的退化速度趋近于零。因此, 生态持续稳定是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进步是目的。循环经济柔性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动态控制优化问题, 其目标函数可以用以下模型表示。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目标函数:

undefined

约束条件为:

undefined

式中:undefined——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目标矢量;undefined——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发展水平矢量;undefined——时间、空间矢量, 表示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目标undefined是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矢量undefined的函数, 同时又与发展的阶段undefined和区域undefined有关。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矢量又是该系统诸因子的函数。循环经济柔性发展就是要在资源和环境发挥其最大承载能力, 即生态子系统具有可恢复性的最低发育状态undefined下, 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整体的最大效益undefined。

实际上,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目标函数隐含着下述不等式:

undefined

此式意为边际经济 (生态、社会) 效益必须大于或等于边际经济 (生态、社会) 成本 (投入) , 并且在等号成立时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

循环经济柔性系统在演化过程中, 不断要受到内外部涨落力的影响和作用, 系统演化则可能发生相变、分岔等现象, 偏离既定的发展目标。要使循环经济发展不断从无序演化到有序, 由简单有序模式到复杂有序模式, 必须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柔性控制。人作为系统的重要组成和系统的控制者, 是系统内最重要的柔性因素。人的智慧、知识和创新能力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系统引入负熵流, 并对系统发展做出预测、判断和修正, 通过对经济、社会、生态各种要素的质与量的改变和影响, 对系统外部环境控制参量的改变和影响, 来调控和优化循环经济发展, 使其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演化 (如图1所示) 。

五、结论

针对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存在跟风搞循环经济、不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盲目延伸和拓展产业链的现象, 笔者提出了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思想。其基本内核就是要根据本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特性, 设计出符合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产业链, 在循环经济系统的节点上有所取舍, 结构上注重综合效益, 从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先为有所后为”, 即有序发展和合理控制, 追求系统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翁翼飞, 张驎, 杜俊敏.我国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素分析[J].中国矿业, 2005 (7) :16-19.

大循环系统 篇11

【关键词】太极拳;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按摩

Analysis of Massage Effect of Tai Chi

on Human Motor System and Circulatory System

WANG Feng-xian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erprets massage effect of Tai Chi on human syst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physiology and hygiene. Tai Chi’s spiral winding exercises can produce different degrees of pulling, twisting and squeezing to multiple acupoints. This is a kind of self massage, which can comfort living meridian, clear blood and adjust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strengthe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tissues and organs and make human body in a coordinated and orderly state.

【Keywords】tai chi; motor system; circulatory system; massage

收稿日期:2013-09-13;修回日期:2013-09-28

作者简介:王凤仙(1968-),女,河南新乡人,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研究。

太极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吸收了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太极拳创始于明末清初,以我国古代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吸取了中医经络学说,并且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太极”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人体同样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有机整体,人的生命运动,也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变化统一的过程。太极拳要求意念导引,气沉丹田,体松心静,重在内壮,是一种内功拳,传承了古代的养生修身思想和方法。太极拳顺从阴阳变化的道理,在一招一式中,阴中含阳,阳中有阴,阴阳互变,相辅而生。练太极拳的过程也是自我按摩的过程,古人称之为:“气血周流自按摩”。

1练习太极拳对运动系统的按摩作用

1􀆰1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周身的参与及协调

太极拳利用五行阴阳学说来阐释拳法中的攻防矛盾变化,陈氏太极拳要求练习者按照经络通路进行螺旋缠绕运动,以意行气,意念到达任脉和督脉。人体肌肉在皮肤的下面,附着在骨骼和关节上,肌肉上气血汇集的地方就是穴位,穴位在肌肉感受集中的部位,也是神经分布最集中的部位。穴位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体表、经络、脏腑之间联系的传导通道,按摩手法是通过对穴位的通经活络疗法,发挥经络系统对人体气血的调节作用。

人体周身关节要想达到一动无有不动,节节贯通,周身完整一气,必须注意气沉丹田,还要意念集中。太极拳是一种意识拳,除了掌握关节运动外,还需要进行意识锻炼。例如起势到金刚捣碓,开始时,身体直立,头虚领起,含胸塌腰,沉肩坠肘,双膝微屈,等到手领起后,身体螺旋下沉,劲力发于脚跟,用手领劲,脊椎微微斜向转动,长期练习可以达到一动无有不动的感觉。周身十八个关节小球的螺旋缠绕,起到了伸筋拔骨,舒缩肌肤、血管、神经,滋润骨膜、灵活关节的自我按摩作用。当练到身上发热,或筋肉跳动、窍位发热发胀或跳动、热流串动,甚至热气盘旋全身时,就起到了自我按摩肌肤、筋韧和穴位的作用。另外,松气震脚所产生的颤震,松气放劲所产生的颤抖,一松一紧时的收敛和充张,以及眼神的收放与顾盼,都具有自我按摩的作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力求全身放松沉稳,动作缓慢均匀,肌肉伸缩协调,神经调控协调,周身协调一致,这样就能够对穴位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以指代针,进行穴位的按摩与导引,疏活通畅经络,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对身体的按摩揉搓效果。

太极拳动作速度慢,采用走圆或弧的步法,配以大量的半蹲屈腿式运动,练习时身体重心需要交替变换,在拳法套路练习中有搂拗、绞转等动作,长期练习可使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肌力及耐力得到提高,身体柔韧度增强。太极拳练习一般是多方向及大幅度的练习,如下势、蹬脚等,这些练习能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练拳时,各关节、肌肉、骨骼会相互牵引、绞缠、挤压和舒张,内脏通过腹式呼吸而产生自我按摩作用,如横隔膜的升降幅度增大,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可提高消化功能,并且能对各种慢性病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

1􀆰2 太极拳动作对练习者腰腹部的按摩作用

太极拳的拳法强调腰在拳路中的作用,腰不能太紧,太紧就会束缚气血运行,导致全身僵硬,所以腰部要放松,放松就能达到气血通畅,圆活自如。腰是人体运动的关键部位,对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和重心稳定,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腰部放松也是锻练任脉、督脉、冲脉的重要方法。例如太极拳中“主宰于腰”的要领,就是要求在“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的前提下,腰部松沉直竖,并通过微微旋转来带动下肢移动,这样既锻练了任脉和督脉,又使腰部的带脉膨胀,肾部充实,长时间锻炼能使带脉肌肉丰满,小腹冲脉气势旺盛。“尾闾中正”是太极拳的另一个基本原则,要求尾闾始终正对身体前下方,练拳者意念在哪里,背根就对向哪里,“长强穴”是督脉的络穴,在太极拳拳路中,通过不断的运转和螺旋缠绕,挤压“长强穴”,能够通调任、督二脉和提摄肛门。当练到丹田能自发地一呼一吸,混元气能鼓荡发动时,就是腹内松静气腾然,促进了腹肌伸缩和膈肌升降活动,起到了自我按摩腹部和大小肠、膀胱、脾胃、肾脏等内脏器官的作用。当练到会阴下丹田能自动地一伸一缩,而且发热跳动时,就起到了自我按摩膀胱和肛门括约肌的作用。

1􀆰3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对四肢梢节产生的按摩作用

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强调在反复的旋转缠绕中使气血达到四肢末梢,是太极拳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缠绕运动,劲贯四梢”。十二经络的终点和起点都在四肢末梢,与内脏有重要关系的穴位大都分布在手腕、足背等处。太极拳要求动作呈螺旋式,非圆即弧,使肌肉纤维、韧带和关节在均匀、连贯的反复旋转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运动,所以能够畅通气血,使气血流转、贯注于四肢末梢,达到固本荣枝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四肢和关节的按摩揉搓。“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肾中元气和下盘功夫。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根本,发气之源。肾气充足,则五脏得养,肝、心、脾肺、肾各行其职,故能精力充沛、力量充足、反应灵敏、身体协调。内气充盈为本源之一,本源还在于在周身放松的基础上,气纳丹田,沉入涌泉,达到上盘灵,中盘活,下盘稳固,落地生根。“标”是指以练习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硬度为主要目的的局部练习方法。太极拳是内功拳,内外兼修,以练内培元为主,“培根润源”。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所以太极拳练习对四肢梢节的按摩本质上在于体内气血的充盈调和。

nlc202309040355

2练习太极拳对血液循环系统与内脏器官的按摩作用

2􀆰1练习太极拳有助于血液循环系统的流通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肺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经脉、络脉及其连属组织的总称,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连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按摩、针灸等治疗疾病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例如针灸可通过刺灸腧穴,以舒通经气,消除阻滞,获得宏观的、整体的协调平衡,调节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病的目的。太极拳是有氧运动,能使人体内气血运行顺畅,练习者不会因为锻炼时间过长而感觉疲劳,长时间练习会有指间麻软、关节微响,有针刺、腹鸣等感觉,中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太极拳练习主要是通过肢体运动和意念锻炼来引导气血在全身的流通运行,太极拳的动作特点决定了太极拳运动的动作节奏与气血运行速度相匹配,有利于气血在人体内有规律有节奏的运行,降低呼吸频率和心率,增强气血的氧运输能力和代谢水平,在满足人体机能需要的前提下,达到气血充盈,血液循环系统高效率、高水平供应机体新陈代谢。

2􀆰2练习太极拳对内脏器官的按摩

人体经络系统在生理方面的功能是运行气血;在病理方面的功能是抗御病邪;在治病方面的功能是传导感应。太极拳法和经络学说理论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太极拳动作的基本原则和要领可以体现。经络联系人体各个部分,在体内运行气、血和津液,人的生命活动才能依靠气、血、津液的运行和滋养得以维持。中医学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和太极拳的养生保健,最终都表现在脏腑功能上,太极拳结合了传统引导、吐纳的方法,注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协调,练习时一方面可锻炼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又能通过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其根本在于利用意念锻炼、调息吐纳、动作导引等对脏腑功能、内外关系进行协调,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太极拳讲究“以意运气、以气运身、以体导气”,通过气随意走,促进人体气血运行;练习太极拳时,呼吸均匀细长,心静体松,有利于心血的濡养和心神的安宁;太极拳动作圆活舒展,全身肌肉收缩张弛有序,协调有力,刺激周身穴位和经络,促进经络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对人体血液循环和脏腑都起到了保健按摩作用。练拳时旋腰转脊,两腰抽换,命门与肾发热,起到了自我按摩两肾与命门的作用。胸腹开合折叠,运化胸中太和元气,调节了胸、腹腔压力,起到自我按摩心肺、脾、肝、肾五脏的作用。

3结论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组织成分依赖运动互相配合、协调,人们通过有意识的运动锻炼,使气血流通、百脉和畅、筋骨调柔,达到防病治病目的。以“动形”来养生的观点形成导引养生功,导引养生功强调循经取动、循经取穴、循经作势、以指代针,通过肢体导引来疏通经络、畅通气血,治疗脏腑冷疾病的目的。太极拳强调身心放松,可以克服造成内伤病的七情刺激,有利于经络的疏通,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维护机体正常功能,增强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太极拳也是导引术,在套路上,注重动作缓慢舒展,肌肉进行收缩与舒张,协调用力,动作上自然放松,松柔缓慢,对肌肉处穴位产生一种自然“按摩”作用。太极拳运动中,腰系的左右抽托,旋腰转脊,四肢的屈伸、旋转、收展所构成的缠绕运动,能对全身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活跃疏通经络和调整虚实的作用,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张俊山.太极养生学与经络太极拳〔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

〔3〕吴敦序,刘燕池,李德新,等.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4􀆰

〔4〕刘克,李爱辉,王薇,等.穴位的外周神经密集支配及其易反射激活特性〔J〕.针刺研究,2009(1):36- 42􀆰

〔5〕谢益宽,李惠清,肖文华􀆰经络和循经感传的神经生物学性质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95,25(7):722-730􀆰

〔6〕陆付耳,刘沛霖.基础中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赵进喜.《黄帝内经》与中医现代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阎 彬)

初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 篇12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概念是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上的分支,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农业生物与环境,农业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协调发展农、林、牧、副、渔的生产,以及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等。生态农业正是生态学原理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在农业经营管理中的实践。生态农业是通过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低物级(能级)资源对高物级(能级)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的统一[1]。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国家发改委把循环经济定义为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关于区域经济的观点较多,杜肯堂教授认为,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上,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另有学者提出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农业循环经济是采用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次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它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2]。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也正趋于深化。在此笔者尝试提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概念。所谓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是以生态学、区域经济学、循环经济等理论为指导,通过一定的农业循环链条对各种农业资源(广义上指农业自然资源、农业人造资源与农业人力资源)高效、循环和减量化利用,使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人口流[3](简称”五流”(1))实现良性流转,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技术链、服务链(简称“五链”)实现良性互动,逐渐实现区域农业生态化、生态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多元化,从而建立起来的使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作为区域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系统与区域工业系统和区域社会系统构成涵盖更广范围的大系统。

2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成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有:农业资源子系统、农业生产子系统、农业市场子系统和农业管理子系统。同时它和区域工业系统和区域社会系统构成更大的系统。其中,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农业区位条件和农业用水、土地、气候、生物资源等)和农业人力资源(包括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人造资源(包括农业技术资源和农业资本资源)共同构成了农业资源子系统;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牧业生产、渔业生产和农副业(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农村旅游业的发展等)共同构成了农业生产子系统;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构成了农业市场子系统;而农村新型组织形式(包括政府形式的、协会形式的和专业合作小组或合作社形式等),农业区域规划、政策及相关法规、规范和准则等,以及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市场管理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等构成了区域农业管理子系统[4]。图1就是由各要素组成的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结构图。

通过构建这一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使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内部能够实现物质、能量的循环以及信息、价值和人员的流动,从而引起系统内“五链”的良性互动,形成区域农业系统内的小循环。与此同时,它又和区域工业系统和区域社会系统形成区域内更大的循环,甚至区际间循环。而我们这里构建的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强调的是系统内部的循环,重点在于研究区域内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各自内部和它们相互之间由“五链”连接并实现”五流”良性流转的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即区域农业生产子系统。

3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特征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3.1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区域性

区域性是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概念的标志性特征。其涵义是指农业循环系统是建立在一定区域之内的系统。这一区域是由于自然的原因(资源禀赋等)、历史的原因(如地方特产)和市场的原因(如市场的联系程度)所形成的特定区域。[5]

(1)资源禀赋的区域性。资源禀赋主要指一个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土地、水利、矿产、森林等)、人口、地理位置、气候等“先天”资源要素,这些要素都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同时,各异的“先天”资源条件也决定了各区域生产出相互差异的农产品。

(2)农业种植、养殖传统的区域性。由于各地农业发展的历史不同,使得各地传承的种植(养殖)习惯、技术水平等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比如,北方习惯种植小麦、玉米,南方习惯种植水稻;平原区种植农作物,山区主要生产林产品和药材;沿海发展水产养殖,草原发展畜牧业。

(3)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由于空间距离的影响,比起工业循环系统来,区域性更强。这是因为:(1)农产品的价值通常不高、附加值不大,因此,克服空间传输成本的价值空间非常有限;(2)作为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更多的是分散的农户,其循环利用对象规模小,循环利用的产出也不具备规模经济水平,因此,运输农产品及其废弃物的平均空间距离成本较高;(3)农产品及其废弃物,由于自身的特性,很多是不便于远距离运输的。否则,要么单位运输成本高,要么物质或能量损失大。比如,用于产生沼气的人畜粪便就是如此。所以,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其物质、能量的流动很大程度上是在某一区域内空间距离很近的地域空间上实现循环的。

3.2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资源可循环性

这里的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如土地、草原、森林、天然淡水资源等)与农业人造资源(如化肥、农药、机械、海水淡化水资源等)。对这两类资源,按照产业生态学原理,一定区域上各生产单位内部或者单位之间,依据其物质流、能量流,通过一定的技术链接,可以形成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内部各种资源的代谢和共生关系,使农业某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质成为其下一生产环节或其他农业生产环节的生产资料,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不断循环利用,达到资源的减量化、物质的再利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6]。这就是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资源可循环性特征。

3.3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多样性

由于区域各自的条件不同,比如说自然禀赋、传统优势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等存在历史和现实的差异,从而使得区域农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表现为区域内和区际间先天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时空发展上的梯度性、渐进性。这一特征是我们探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和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重要依据。它告诉我们,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必须从区域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并逐渐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绝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

3.4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整体性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作为一种系统,天然就具有整体性特征。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各子要素(即各种资源),通过一定有机组合和技术链接,实现”五流”良性流转、“五链”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这就是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整体性,是指导我们探讨和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重要依据。

3.5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体

综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本质属性。正是这一本质属性,才使得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真正具有价值,这也是我们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目的所在。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效益的实现中,必须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这是由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所决定的。只有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经济效益实现好了,才能促进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良性运行,从而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可观的社会效益。反过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得好,也将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注入更大的活力,促进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建设,为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打下基础。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实现三个效益的统一,都是完全可能的。

4 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三个关键问题

4.1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建主体

这是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必须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即在政府、农民和企业之间谁是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主体?答案似乎很明确:农民和企业。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政府经常有职能错位的地方。近年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尽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许多地方政府还是难于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有些政府官员还陷于对经济活动中的公共权利进行限制和审批,习惯于数量管理、项目管理而不是规则管理,习惯于直接的微观控制而不是间接的宏观协调,以致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分工不清,职能错位。比如,在推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低价征用土地,忽视农民利益;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向企业施加压力,忽视企业权益;为扶持企业,在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给予优惠,违背市场规则;减税幅度过大,所减税种偏多,影响下一级政府的运行等[7]。中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当农民的选择得到尊重时,其积极性才能得到发挥,农村蕴藏的巨大潜在生产力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过程中也不例外,农民的意愿必须得到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不能发生职能的“错位、越位、虚位”,还必须做到“职能回位”,发挥其“政策引导职能、协调职能、调控职能和检查监督服务职能”,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三个效益”的关系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它的顺利构建和健康运行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所以,作为经济学基础的“经济人”假设,同样是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基本假设。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命题:其一,“经济人”是自利的,即追求自身利益是他们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其二,“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其三,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其中,最后一个命题是“经济人”假设的核心[8]。

作为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主角的农民和相关企业,其根本动力是成本--收益框架下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而不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一旦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建成,无疑会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正是政府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所在,但绝不是大多数农民和企业所首要追求的。所以,政府一定要找准位置,切不可一厢情愿地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要考虑到农民和企业的追求经济效益的实际情况,在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中顺势而为,充分挖掘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者的巨大潜力,推进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顺利构建。

4.3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外部性

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效益。[9]它分为两种:外部正效应,即某种产品收益的外部化将导致这种产品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从而导致私人产品的供给不足,从而带来福利损失;外部负效应,即生产商忽视产品的外部成本将会造成产品的实际供给量大于帕累托最优的供给量,这也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外部性的意义在于,如果经济系统中存在外部性,则市场均衡不是有效的,或称市场失灵,存在进行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改进的可能。要激励人们主动构建具有正外部性的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行为,一方面政府要进行必要的干预,同时动力、补偿机制也不可少,比如补贴手段、政策支持、财政扶持等,以使其达到帕累托最优。

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同样存在外部性的问题,从成本收益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收益的流失。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农业本身具有很明显的“收益外部化”。在我国,如果扣除国家对农业的资本注入,在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我国农业平均每年要把新创造价值的9.4%无偿贡献给工业(冯海发、李微,1989)。(2)对其他行业成本外部化的接受。和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非农产业相比,农业更容易成为成本外部化的受体。例如,我国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体蔓延。此外,工业、交通、能源、通讯、商业中的尾气污染、噪声污染、白色污染、电磁污染等,都会影响农业生态环境。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影响,农业生产经营者不得不付出额外的成本。(3)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的无偿提供。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也是一种公共物品,农业则在对这类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建将促进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完善农产品安全体系也可发挥积极作用。(4)对生态环境的成本外部化。主要体现在农业使用物污染和农业废弃物污染两个方面。农业耕作时需要利用的许多介质,如农药、农用塑料等,都会造成环境污染。这些损失本应由农业承担,却被转嫁给了其他经济主体。在农业废弃物方面,不恰当地处理农业废弃物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比如,近年在很多地区普遍存在焚烧秸秆的现象,不仅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有的还引起交通事故和飞机航班延误。这种行为,相当于把保护环境的责任转嫁给了社会[10]。

摘要: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概念,构建了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结构图,总结了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区域性、资源可循环性、多样性、整体性、以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综合实现性等主要特征,同时提出了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建主体、“三个效益”的关系和外部性三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区域农业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李周.生态农业的经济学基础[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4-54.

[2]李荣生.中国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J].中国农村科技,2006(5):1-1.

[3]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56-73.

[4]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2-145.

[5]吴华.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J].经济体制改革,1999(2):16-17.

[6]何东.循环经济是高级形态的区域经济[J].求索,2006(9):28-30,13.

[7]方言.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J].农业经济问题,2002,(12):56-59.

[8]曾贤刚.环境影响经济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3-66.

[9](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9,129.

上一篇:控制沉降下一篇:合作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