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技术

2024-05-26

炼焦技术(精选10篇)

炼焦技术 篇1

配煤属于炼焦煤准备工序之一, 针对不同种类的炼焦煤进行分类, 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起来, 按照生产质量要求来提炼焦炭。采用多种配煤炼焦, 充分利用了各种单煤的结焦特性, 将煤资源的性能取长补短, 这样不断扩大的炼焦煤的资源范围, 而且有助于生产出更优质的焦炭, 除此之外, 对于焦炉的操作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常炼焦煤采用的煤种包含气煤、肥煤、焦煤、瘦煤以及少量焦煤。根据这些煤种各自的特性进行混合, 最终达到降低炼焦煤成本的同时, 提高其生产效率。

1 炼焦配合煤的质量要求

炼焦配合煤的质量指标具体包含: (1) 水分。水分对于焦炭的产量、质量以及焦炉的使用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 水分的汽化使得热量在煤料中传递, 通常将入炉煤料的水分控制在7-10%左右。 (2) 灰分。通常配合煤的灰分直接转入焦炭中, 将灰分控制在9.25%以内。 (3) 硫, 配合煤种的硫成分一般存在于黄铁矿、硫酸盐以及硫的化合物当中, 并且大部分残留在焦炭中, 根据配合煤硫分要求, 将其控制在1.05以内, 确保焦炭的质量。 (4) 挥发分。配合煤的挥发分对于煤气以及化学产品的收率有着决定性作用, 通常将其控制在24%-30%之间, 确保焦炭的强度合理。 (5) 粘结性。粘结性是影响煤炭质量的重要因素, 具体将Y值控制在16-20mm内, G值控制在58-71mm范围内, 确保焦炭粘结性指标合理。

2 配煤的原理

配煤的原理分为:胶质层重叠原理、互换性配煤原理以及共炭化原理。具体内容是:在胶质层重叠原理中, 主要将配合煤的灰分、硫分按照具体要求合理配置, 并且要确保配合煤种各种单种煤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够较好的搭接, 确保炼焦过程中温度处于塑性状态, 确保焦炭结构均匀。在互换性配煤原理中, 由于焦炭的质量由炼焦煤中的活性组分、惰性组分含量以及炼焦操作条件具体决定。目前, 大多数焦化厂采用煤岩学以及相关的方案进行配煤工作, 在配煤中根据互换性方法, 当遇到配煤有较强的粘结性时, 要对其加入适量的无烟煤来提升焦炭的质量;在共炭化原理中, 针对煤加入非煤粘结剂实施炭化。炭化过程中, 一般采用低变质程度弱粘结的煤在炼焦时选用合适的粘结剂, 在理论以及相关材料的加入中以可能性来提高炭化质量, 并且可以达到缓解环境污染加剧的效果。

3 炼焦煤配煤的原则

根据配煤条件, 在炼焦煤配煤之前, 必须要制定详细的计划, 采用配合煤的煤源以及煤质, 制定经济、可行的配煤方案, 并且遵循相关的配煤原则来实施生产。具体的原则表现在: (1) 必须要确保焦炭质量达到相关行业要求规范, 满足各部门使用要求; (2) 针对符合区域配煤的, 利用其粘结煤以及弱粘结煤,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3) 要避免炭化室的煤料对炉墙产生危险性, 避免推焦程序复杂; (4) 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 要尽可能地提高炼焦化学产品的质量指标; (5) 尽可能地缩短煤源平均距离, 为调配煤车提供更大地方便, 避免出现对流现象; (6) 提升生产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针对这些原则, 综合考虑, 结合焦煤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地配煤炼焦方案。

4 炼焦配煤的工艺介绍

将各单种煤按照一定比例配合时, 必须要按照相关的工艺流程具体进行, 确保在焦化厂备煤车间顺利实施, 具体的流程包含:按照先配后粉流程进行。将事先准备好的单种煤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之后, 对其进行粉碎处理。在实施过程中, 该工艺操作简单、布置紧凑、使用设备少以及粘结性好的特点, 被我国大部分焦化厂普遍采用。但是该流程具有局限性:不能按照不同煤种的要求来控制不同的粉碎度。 (2) 先粉后配的流程具体进行, 也被成为分组粉碎。针对单种煤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细度的粉碎处理, 再对其进行混合。该流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工艺结构复杂, 同时需要多台粉碎机, 并且要配备相应地混合装置, 这就增大的生产成本。因此, 在混合配料之前必须确保各单种煤的粒度, 并将其控制在合理地范围内, 来提高焦炭煤的质量。 (3) 选择性粉碎流程。针对单种煤和岩相组成的硬度不同, 因此该材料需要的粒度也不同, 在粉碎中, 要将其与筛分相结合、煤料在筛分之后, 在将筛上物质进行粉碎处理, 这样就避免出现较大的颗粒, 防止粘结性较好的煤种出现过细现象, 有助于提高和改善结焦的流程, 确保最终焦煤的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具体分析配煤的质量指标、原理、原则以及工艺流程等, 根据不同单种煤的性质, 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之后, 进行粉碎处理, 使得各种煤相互作用, 扬长避短, 共同提高焦煤质量。另外, 根据焦煤生产质量分析, 惰性组分含量在30%左右最佳。为了改善结焦性, 通常将, 气煤、瘦煤硬度比较大的煤质, 在粉碎中要确保其粒度合理。总之, 在炼焦配煤过程中, 要合理控制生产成本, 并且要不断提高焦炭的质量。

摘要:本文分别从炼焦配合煤的质量指标要求、配煤质量、配煤原则以及配煤的工艺流程进行具体研究, 由于炼焦煤过程中涉及的煤种比较多, 因此必须要保证配煤的技术, 来提高焦炭的质量, 并且达到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炼焦煤,配煤,原则,工艺

参考文献

[1]李超斌, 孔祥勇, 刘洪春.基于神经网络在炼焦配煤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J].燃料与化工, 2014 (32) .

[2]杨友辉, 杨永振, 何小平, 高光良.炼焦配煤优化系统在炼焦生产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3 (30) .

[3]韩志伟, 宋焕虎, 陈绍敏.煤岩配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煤炭, 2015 (22) .

[4]胡忠元, 戴胜才, 邱红.理论计算法确定炼焦配煤方案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 (08) .

炼焦技术 篇2

编制说明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综合〔2014〕51号文件“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氧化铝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12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单位负责牵头组织协调有关单位起草《炼焦入炉煤调湿技术规范》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编号为20140061-T-605。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炼焦入炉煤调湿技术是将炼焦煤在装炉前去掉一部分水分,降低入炉煤水分含量并确保入炉煤水分稳定的一项技术。

炼焦入炉煤调湿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改善炼焦煤的粒度组成,各粒级煤质变化趋于均匀;装炉煤堆积密度提高约5%,提高焦炉生产能力4%~10%;提高焦炭强度:M40提高1%~2.5%,M10改善0.5%~1.5%;焦炭反应性降低0.5%~2.5%,反应后强度提高0.2%~2.5%;降低炼焦耗热量约5%;节约焦炉加热煤气,装炉煤含水量每下降1个百分点,炼焦耗热量可降低45~60MJ/t。当装炉煤含水量下降4个百分点时,可节省炼焦耗热量180~240MJ/t,相当于节约焦炉加热煤气(混合煤气热值4000kJ/m3)45~60m3/t,折合标煤6.1~8.2kg/t。减少废水排放,可减排蒸氨废水30~40kg/t,降低蒸氨用能13~17MJ/t。

由此可见,炼焦入炉煤调湿技术不仅可增加装入煤的堆密度,提高焦炭强度,提高炼焦生产能力,降低炼焦耗热量,而且可以减少焦化废水的生成量,降低焦化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工作负荷,可达到降低成本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目的。

该技术已列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由于目前没有相关标准,技术开发应用和发展的水平和程度不一,在热源的选择利用、调湿工艺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都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需要通过制定国家标准,落实炼焦入炉煤调湿技术产业政策,在标准中规范基本的技术原则、技术路线和主要的技术要求等,以提高炼焦技术水平,规范行业准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化解焦炭产能。主要工作过程

2014年8月,根据全国钢标委2014年8月7日下发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要求,主要起草人与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标准的格式、规范重点、步骤和进度交换了意见,随后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

具体工作如下:

2014年9月至10月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将与本规范有关的已发布的国家标准认真比对,尽可能做到不重复、不矛盾;

2014年10月底,在收集整理国内生产应用的基础上,形成标准编制的基本框架;

2014年11月20日,全国钢标委在鞍山市主持召开21项节能、节水国家标准计划落实会,统一了标准框架、结构;

2014年12月,根据国家标准计划落实会的要求,确定了参编单位和标准的编制计划;

2015年1月至2月,主编单位和各参编单位分赴各地对全国典型的煤调湿技术应用单位进行调研。被调研的应用单位有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分厂、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攀枝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煤化工厂、柳钢焦化厂、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炼铁厂1-5号焦炉、邯钢邯宝焦化厂等6家,完成调研报告6份;

2015年3月至8月,各参编单位按照标准编制框架进行标准初稿的起草工作,主编单位综合汇总各参编单位提交的初稿,形成标准的初稿;

2015年9月至10月,经编写小组成员讨论,汇总意见和建议,对标准初稿部分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煤调湿技术(Coal Moisture Control,简称CMC)是基于煤干燥技术发展而来的量化炼焦煤水分的控制工艺。美国、前苏联、德国、法国、日本、韩国、英国等都进行过不同形式的煤调湿试验和应用,其中日本的煤调湿工艺发展最为迅猛,工业化程度最高。

新日铁先后开发了三代煤调湿技术:

第一代CMC是热媒油干燥方式。利用媒油回收焦炉上升管煤气显热和焦炉烟道气的余热,然后,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被加热的媒油对煤料间接加热干燥。第一套CMC装置于1983年9月在新日铁大分厂建成投产。“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简称NEDO)于1993 ~1996年委托新日铁在我国重庆钢铁(集团)实施的“煤炭调湿设备示范事业”就是这种第一代的CMC装置。

第二代CMC是蒸汽干燥方式。利用干熄焦蒸汽发电后的低压蒸汽或工厂其他低压蒸汽作为热源,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蒸汽对煤料间接加热干燥。这种CMC的第一套装置于1991年3月在新日铁君津厂建成投产。

在对前二代CMC技术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新日铁于1996年10月在北海制铁(株)室兰厂开发投产了第三代也是最新一代的流化床CMC装置,取得了较显著降低炼焦耗热量、提高焦炉生产能力和改善焦炭质量的效果。

至2010年12月,日本共有33座焦炉使用了煤调湿技术,约占日本全部焦炉的70%以上。其他国家如德国的煤调湿技术是利用炼焦废热加热瓷球,并以瓷球作为载体与湿煤进行直接热交换,而前苏联是采用炽热焦炭直接与湿煤接触,达到熄焦和煤调湿的双重功能效果。

我国的煤调湿技术研发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鞍钢、本钢、首钢和太钢等焦化厂都曾进行过生产性试验,达到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当时炼焦技术、设备不够完善,对于煤调湿过程没有明确的目标值,出现过于干燥的现象,导致装煤困难、操作不顺和事故频繁等问题,因而相继停产。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引进煤调湿技术。1993年4月,日本政府无偿赠给中国一套第一代热导油多管回转式干燥STD型煤调湿装置,由新日铁设计安装,1996年底在重钢投产使用,但种种原因导致其并未正常运行。

目前我国已用于生产的煤调湿系统有济钢、太钢、宝钢、马钢、攀钢、邯钢邯宝焦化厂、昆明焦化制气和柳钢等企业,其中宝钢、太钢、攀钢使用的是蒸汽多管回转干燥机,马钢使用的是日本新日铁公司提供的第三代流化床式煤调湿系统,邯钢邯宝焦化厂、济南钢铁公司和昆明焦化制气有限公司使用的是以烟道气为热源的煤调湿技术。

太钢的煤调湿系统建立于2008年1月,2009年2月开始试运行,供应两座70孔、7.63m大型焦炉的用煤,规模为400t/h,采用蒸汽管式回转干燥系统,利用干熄焦蒸汽发电后的低压蒸汽(1.2~1.6MPa,315℃)作热载体,将其炼焦用配合煤水分质量分数由10 %降低至6 %。该厂的实践经验表明,煤调湿后焦炭产量增加约5 %,煤气产量增加约4.5 %,工序能耗降低约9 %,结焦时间缩短1 h,剩余氨水减少约15 %,焦煤和肥煤的总配用量分别降低5%和4 %,弱粘煤配入量提高3 %。其弊端是皮带系统粉尘严重超标;皮带通廊蒸汽量大,焦炉装煤时压力增大,冲开上升管盖,冒烟冒火;初冷器和终冷器堵塞严重,煤气系统管道阻力增大,鼓风机负荷加大;氨水焦油分离困难,易造成焦炉集气管氨水喷头甚至氨水管道堵塞,使集气管温度上升甚至烧损桥管。

宝钢煤调湿设备于2008年4月投入使用,设计处理能力为330t/h,设计出口水分质量分数为6.5%,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最大的处理能力为350t/h,实际运行水分质量分数稳定在7 %左右。煤料主要供应两座6 m焦炉。宝钢与太钢采用的是相同的设备,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干燥机长度,宝钢的设备长约21 m,太钢的设备长约28 m。从工艺实际效果来看,宝钢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过煤调湿工艺后,在不改变结焦时间的情况下,焦炉标准温度下降了15℃,产量提高了约3 %左右,焦炭M40提高了2 %,焦炭质量略优于型煤工艺,最大的优化效果是减少了废水排放。从设备运行的情况来看,2012年3月首次大修,以工作月计算,实际开工率约90 %以上,运行以来的主要问题是其对焦炉炉体的影响,炉顶结石墨情况严重,特别是上升管底部结石墨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装煤过程中的粉尘增加,导致氨水中含尘量增加,影响焦油质量。

济南钢铁公司和昆明焦化制气有限公司使用的均是济南钢铁公司自主开发的刮板式流化床系统。从昆明焦化制气有限公司的实践经验来看,当煤调湿机的处理能力为165t/h时,处理后的煤料水分能降低2.2 %,配合煤中超过5 mm以上的粗颗粒减少3.54 %,配合煤细度提高4.2 %,焦炉生产能力提高5 %,废水处理量减少2万t。

马鞍山钢铁公司的煤调湿设备采用的是新日铁提供的第三代流化床干燥机,设计能力为200t/h,干燥机设计出口水分质量分数为6.5 %,该设备与太钢和宝钢的多管回转干燥机相比有以下优点:结构紧凑,便于维修,换热效率高,能耗小。该设计采用烟道废气,粉尘去除量为20%。

柳钢焦化厂煤调湿采用的是梯级筛分内置热流化床煤调湿工艺,焦煤处理量为:400t/h(最大可达到500t/h)。煤的湿度下降4%~7%不等。控制入炉炼焦煤水分在6.5~8%。水分的控制利用模块中的热水温度及热水量进行调节。

邯钢邯宝焦化厂煤调湿采用的是全沸腾旋流流化床调湿技术,2013年底邯钢邯宝焦化厂煤调湿项目圆满竣工,2014年开始调试、运行,2014年底顺利达产。工程采用的全沸腾旋流流化床调湿机处理煤量为190~240t(湿煤)/h,使用烟气量为300000~360000m3/h,使用烟气温度为170~190℃,调湿机排气温度为55~65℃,调湿前炼焦煤水分为10.5~12.8%,调湿后炼焦煤水分为7.5~8.6%。

采用蒸汽管式回转干燥系统对炼焦入炉煤进行的调湿,是利用干熄焦蒸汽发电后的低压蒸汽(1.2~1.6MPa,315℃)作热载体,将其炼焦用配合煤水分质量分数由10 %降低至6 %左右。实践经验表明,煤调湿后焦炭产量增加约3~5 %,煤气产量增加约4.5 %,工序能耗降低约9 %,结焦时间缩短1h,剩余氨水减少约15 %,焦煤和肥煤的总配用量分别降低5%和4 %,弱粘煤配入量提高3 %。其弊端是皮带系统粉尘严重超标;皮带通廊蒸汽量大,焦炉装煤时压力增大,冲开上升管盖,冒烟冒火;初冷器和终冷器堵塞严重,煤气系统管道阻力增大,鼓风机负荷加大;氨水焦油分离困难,易造成焦炉集气管氨水喷头甚至氨水管道堵塞,使集气管温度上升甚至烧损桥管。

对于采用流化床以焦炉烟道气为热载体的煤调湿工艺,在应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流化床对煤料调湿不均、系统运行稳定差以及对后续焦炉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尚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提高。

从以上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煤调湿项目运行较为正常的是太钢和宝钢的多管干燥回转煤调湿机,运行情况较为良好,但是存在能耗过大、装煤时粉尘增加而对焦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等诸多问题。而流化床煤调湿机在我国目前的应用实践中并未完全成功,特别是在钢铁联合企业中的应用,各煤调湿项目的运行情况并不良好,无法适应正常的生产需要。

总结调研反映的情况,不同的煤调湿工艺存在着不同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共性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煤中杂质的存在影响了调湿主体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 2)调湿系统中氧含量的超标给煤调湿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威胁;

3)调湿煤干燥的不均匀性给焦炉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4)煤调湿系统的运行加剧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 5)煤调湿系统的运行连续性、稳定性需要加强。

为此,在本标准的编制时,将针对煤调湿系统在设计、运行等环节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做出相应的技术规定,以提高煤调湿工艺的设计、运行管理水平,促进煤调湿工艺的推广。标准编制的原则

针对目前煤调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结合各类不同工艺的煤调湿的应用效果,本规范将以煤调湿基本工艺组成为基础,从技术的层面对煤调湿工艺的应用做出共性、基本的规定,规范基本的技术路线和操作要求,保障煤调湿技术得以安全、健康、有效地应用和发展,提高煤调湿技术水平,提升焦化行业的节能减排能力。

规范包括“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安全”等章节,主要包括:

1)为实现煤调湿工艺目标,各基本组成单元应满足的基本技术要求;

2)为保证煤调湿工艺生产稳定、运行可靠所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

3)为保证煤调湿工艺生产稳定、运行可靠所必须的检测和控制要求;

4)必要的安全生产措施;

5)煤调湿生产操作和管理上的要求。主要内容

本规范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安全。

a)总则

总则中规定了该规范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以及与其它法律法规的关系。

b)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章列出了本规范内容所参考、引用的行业、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对引用的规范的适用性做了说明。

c)术语和定义

本章对本规范中出现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专业术语进行了定义。本章共定义和解释了6个术语,这些术语的定义仅限于本规范内使用。d)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一章是本规范的核心,包括基本规定、热源供给系统、供煤系统、调湿系统、细粒回收系统、出料混配系统、调湿煤输送系统、检测与控制系统八个部分,是按照炼焦入炉煤调湿工艺的基本组成分别编写的,是对煤调湿工艺各部分应该满足的必要的、基本的要求。

1)基本规定

对煤调湿工艺的选择原则、基本组成、设置原则、运行制度做出了基本要求。

由于煤调湿工艺有多种,而且可用的热源种类、针对的焦炉类型、配套的备煤工艺以及调湿要达到的目标也都不确定,更有建设场地是否允许的限制,因此在选择确定采用哪种煤调湿工艺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另外,采用煤调湿工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焦化生产企业的能耗,减少污水产生量,因此在选择煤调湿工艺时,要对煤调湿工艺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对余热能的利用能力进行考量,避免对能源低效率、高成本的使用,同时还要考虑煤调湿整体工艺的投入与成本回收的因素,以选择更适合的煤调湿工艺,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工艺目标。

对于煤调湿工艺要达到的入炉煤水分目标值,实践证明并不是越低越好。不同的炼焦工艺对入炉煤的水分要求也不同,如捣固焦炉的煤料水分含量就不宜低于10%,否则就会因无法捣制成型而影响正常生产,而顶装焦炉虽不受此限制,但过低的水分含量会造成装煤时煤粉伴随荒煤气进入煤气净化系统的数量增加导致后续生产工序的操作异常,也会增加炭化室顶部空间和上升管内过多、过快的石墨生成。因此,对煤的调湿目标值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做了相应的规定。

2)热源供给系统

该部分主要从热源及热媒的选择确定、取用应该注意的问题、载气种类的选择和数量的确定、热媒输送管路的设置以及供热能力的调节等方面加以规范。重点考虑了以下因素:

对于热源的选择,由于煤调湿工艺的目标是节能降耗,应该以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伴生的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的低品质余热为首选,不能使用高品位能源,以免造成能源的低效利用,无法实现工艺目标。

对于热媒的选择,应以不对入炉煤的化学特性造成影响为基础,不能采用能够使煤料热解的高温热媒。另外,由于煤调湿工艺利用的是余热能源,应尽量采用直接高效的热量传递方式,避免因能源的多次转换造成工艺的复杂和余热能利用效率的降低而削弱煤调湿工艺的节能作用。

当利用焦化生产伴生的余热时,应保证热源的获取对现有的焦化生产不会造成不利影响,且获取的手段应具备灵活的调节功能。

当选择载气时,应考虑载气不会对与其接触的煤料的化学性质造成大的影响,载气中的氧含量不会对煤调湿工艺运行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能够达到有效携带从煤料中脱除的水分的目的。

对于热媒输送管路的设置,主要从缩短输送管路以降低热媒输送能耗、减少热量散失方面考虑,同时也对管路的合理设计、热量的有效调节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对于供热系统,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应该能够实现供热能力的有效调节,以适应煤料量、煤料温度和水分参数的变化给调湿工艺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

3)供煤系统 为了保障焦炉系统的正常连续生产,在配置有煤调湿系统的备煤工序,应设置当煤调湿系统故障时启用的备用上煤系统,同时应设置煤调湿系统连续运行条件下进行原料煤输送皮带机粉碎机检修的原料煤缓冲装置。

为了保障煤调湿系统正常连续运行,对进入煤调湿装置的煤料的连续性和纯净度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同时也对供煤系统的供煤能力与煤调湿装置的处理能力的协调一致提出了要求。

4)调湿系统(1)调湿机给煤设备

由于进入调湿机的煤料含水分大,煤料黏结性强,易粘结在给煤设备上而影响煤料的正常供给,因此要求调湿机的给煤设备应具有相应的防煤料粘结堵塞措施。

而对于进入调湿机的煤料,应能够连续且均匀,这样才能保障调湿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调湿效果也可以得到保证,因此提出相关的要求。

由于煤料粒度细小,在供入调湿机时,易产生扬尘,对生产操作环境造成有害影响,因此要求给煤设备能够实现密闭给煤。

(2)调湿后煤料温度的控制

煤调湿的目的是利用余热减少煤料中的水分含量,追求的是发挥余热的最大效用,有效的余热能用于更多、更有效地祛除煤料中水分,尽可能减少余热能使煤料温度升高的程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余热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为了避免煤料温度的升高而带来的煤料燃烧爆炸现象的发生。因此规定了调湿后煤料温度的最高限值。

(3)煤料干燥程度和干燥的均匀性要求

煤料在调湿后应能够达到既定的调湿目标,但是由于被调湿煤料水分的波动和调湿机自身工艺装置的波动,有时会导致煤料的干燥程度不稳定,因此要求调湿系统应能够适应这种波动,设置相应的调节措施。

再者,由于煤料颗粒大小的不同,在进入煤调湿装置进行调湿处理时,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颗粒大小的煤料的干燥程度会有差别,若相差太大,会给后续的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本部分给出相应的偏差限值。

(4)调湿装置

调湿装置是煤调湿的核心,其结构性能(布料均匀性、换热均匀性、绝热性、密封性)的优劣是实现煤调湿工艺目标的关键,因此对此做了必要的规定。

为防止煤调湿工艺停机情况下调湿机内堆积的煤料氧化自燃运行煤调湿工艺的正常生产,特此规定煤调湿机必须具备清除内部积煤的功能。

与调湿系统的供煤系统一样,调湿装置的排料部分也应具有连续、均匀、顺畅排煤和环境友好的技术特性。

5)细粒回收系统(1)细粒回收方式的确定

调湿后被载气挟带的煤尘粒度细小且干燥,最佳的捕集回收方式是采用干式过滤的方式,这种方式回收效率高,外排气体含尘浓度低且稳定,对环境影响小,技术成熟可靠,应是细粒回收方式的最佳选择。

当调湿机尾气中的煤尘浓度高时,煤调湿烟气中会出现较大的煤尘粒径梯度,为了减轻布袋过滤装置的工作负荷,同时为了对不同粒级的细颗粒煤料进行不同的后续处理,应对烟尘采取预分离措施。(2)细粒回收系统的绝热保温

由于调湿机尾气中裹挟大量从煤料中脱离的水分,气体的含湿量大,接近饱和状态,温度稍有降低极易析出水分,在细粒回收装置中凝结,导致水分与煤尘混杂堵塞滤料、收集的煤尘粘结灰仓壁、煤粉排出不畅、造成系统故障并存在极大的系统运行安全隐患,因此对尾气流经的管路、设备的绝热保温进行了规定,并对进入细粒回收装置的烟气温度做出限定。

(3)细粒回收装置的结构

细粒回收装置收集的煤尘颗粒细小,活性高,属于易燃粉尘,因此要求细粒回收装置内要消除煤尘燃烧和爆炸的生成因素,主要从防止静电集聚产生火花、防止煤尘长时间集聚引发自燃、防止外界热源对煤尘的过度加热提高燃烧危险性等方面考虑,对细粒回收装置的结构进行规范。

6)出料混配系统

细粒回收系统收集的煤尘是炼焦用煤的一部分,但由于其粒度细小,极易引发二次扬尘,一方面对工艺操作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对焦炉操作及后续的煤气净化回收设施带来一定的问题,因此在进入焦炉之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如加湿、挤压成型成片等,使其能够与其它煤料充分均匀地混合,降低煤尘的不利影响。

7)调湿煤输送系统

由于调湿后的煤料具有一定的温度,且含水率低,在运往焦炉的过程中扬尘量大,对环境影响大,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除尘措施进行控制,同时也应在设备和电气设施设计时充分考虑防火防爆等措施,在消防和清洁卫生等方面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节基于这些考虑做出相应的规定。

8)检测与控制系统

本节针对煤调湿工艺系统对检测与控制的特殊需要,对煤调湿系统的关键组成和装置的检测项目、联锁要求和控制提出了相应的规定。

f)安全(1)一般规定

鉴于煤调湿工艺处理煤料的特殊性,对煤调湿工艺自身、生产场所及所涉及的设备、供电设施等在燃烧爆炸事故的预防、减少事故损失、消防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基本的要求。

(2)设计及操作要求

针对煤调湿工艺具体的组成部分,从燃烧爆炸事故的预防、事故紧急处理措施、事故损失的降低措施以及相应的操作人员安全等方面给予了规定,以期实现煤调湿生产工艺的本质安全。

1)尾气安全

煤调湿工艺产生的尾气具有含湿量大、煤尘浓度高的特点,避免煤尘在管路内沉积形成高浓度粉尘云、降低尾气中的氧含量成为预防燃烧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另外,防止工艺系统静电集聚以屏除事故发生的条件,也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手段。故此在这方面做出了要求。

2)装置的泄爆

为了降低燃烧爆炸事故对工艺系统和装置的损害程度,保障工艺装置的完好和安全,在主要装置的泄爆设计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3)人员安全

在工艺系统停机或检修时,由于系统内煤料具有很高的活性,易形成燃烧或爆炸的环境,因此为了保障系统的安全,也为了保护检修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进行停机或检修操作前,应采取充入惰性气体消除燃烧爆炸条件的措施。

7对征求意见及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8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与国家有关技术法规一致,没有冲突。

9、标准水平建议,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

本标准技术内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根据国家经济、技术政策需要和该标准涉及的产品的技术改造难度等因素提出标准的实施日期的建议;

炼焦技术 篇3

【关键词】TRIZ 炼焦产品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TP311.1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39-02

为煤化工企业培养和造就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就必须对煤化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与实践进行研究与探索,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系统的理论体系指导,而TRIZ理论正好应运而生,本文将TRIZ理论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相结合,应用到炼焦产品的教学中,为TRIZ在其他创新性教学中提供了参考。

一、TRIZ理论

TRIZ,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首字母对应转换为拉丁字母的缩写,是以G.S.Altschuller为首的专家和其同事们,自从1946年以来,经过对250万份专利文献的研究分析综合多个学科领域原理和法则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新方法理论体系。主要目的是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它是建立在技术系统进化规律基础上的问题解决系统[1]。同时也是一个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理论[2]。

TRIZ理论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克服思维定势的九屏幕法、小人法、IFR和金鱼法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功能分析、因果分析、技术矛盾、40个创新原理、物理矛盾、和分离原理、39个通用工程参数和矛盾矩阵、物场模型和76个标准解、ARIZ等;正确的预测产品未来的创新规律S曲线和8大进化法则。

当今社会已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开展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使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今后进入企业担当中坚力量,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贯穿整个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二、TRIZ在炼焦产品教学中的应用

1.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企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所以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跟踪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在教学计划中删除陈旧的、过时的、应用性不强的教学内容。对学科前沿理论发展只作简要、一般性的介绍,既节省学时又使学生了解现代炼焦化产回收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向学生介绍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使学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熏陶。重点讲授研究成熟、应用性广、本地区企业普遍采用的、短期内具有应用前景的理论、技术、方法和工艺。

本课程介绍炼焦化产回收车间各工段操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典型方法、流程、设备、操作及常见故障处理,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有必要改革教学内容。实际上每一理论的灵活应用,就是创新。所以在讲授这些内容时,要积极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如一个原理或一个方法有不同的应用实例,甚至相反的实例,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如都是采用吸收法回收焦炉煤气中的氨、硫化氢和粗苯,在讲授硫化氢或粗苯回收时,让学生回顾之前已经讲过的氨回收内容,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此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的设备和操作较多,免不了会出现设备操作故障或是处理效果不好,所以在讲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采用TRIZ创新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如为保证焦化厂焦炉和煤气管路的压力稳定,通常管路中因各种原因产生的过剩煤气需要经过放散管排空,因煤气易燃易爆易中毒,若直接排空,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现在煤气排空前要在放散管顶端把煤气点燃,但是放散管顶端高出地面7-8米,所以如何才能高效便捷地点燃煤气就是一个问题。现某厂煤气的放散点燃采用的是最廉价的办法,即采用一个烟花对准放散管顶端放,虽然也能点燃煤气,但是还不太可靠准确。

现可通过九屏幕法系统分析,在超系统中寻找资源,得出以下方法:方法一是可以在放散管旁架设一个可供人上下的梯子,通过上下梯子点燃煤气。方法二在放散管顶部安装一滑轮,一旦煤气放散出来,就把一个点燃的棉签通过滑轮拉到放散管顶端从而点燃煤气,像升旗一样。采用IFR法分析,则是沿着煤气能否自燃这一条路分析,答案也可找到,即让煤气达到自燃点温度即可,即在顶部装一个自动点火装置,像汽车点火线圈一样。还采用金鱼法分析,即工人能否像小鸟一样,直接飞到高处点燃煤气,那就需要研究一种能载人飞到高处的一飞机或翅膀。现在从成本和实用性来说,采用的是安装滑轮这一方法。

2.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

课程教学的实施是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的,最后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如整堂灌输理论,比较抽象,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对此课程的学习丧失信心。所以在教学时多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法,如通过视频看设备运行的动画,有助于学生对设备原理、结构及操作的了解。

此外,还可利用TRIZ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如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所以根据IFR,可以找到最根本的一种方法是:学生自学。当然可以对自学加以一定的引导和改进,采取学生讲解-教师点评法。具体方法如下:

将班上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大章的原理和共性讲完后,可将内容按特性分成小节,由一组同学对小节里原理的应用查找资料,进行推衍整理并制作课件,在课堂上进行限时讲解,授课教师对学生的总结情况和课件制作进行点评, 将此项考评成绩纳入平时成绩。通过这种方式,把教学实践活动变成启发学生思维、积极探索创新的综合过程,教师也能从中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学生们在进行这项活动时,课堂气氛活跃,讲解思路明晰,听讲的同学注意力集中。采用这样的课堂形式,不仅能有效梳理知识脉络,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实践环节上进行创新

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3]。 所以要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须加强实践教学。对于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这门课程,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教学,而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需到焦化厂的化产回收与精制车间才能实现,然学校要独自建这样一个实训场所,既不科学也不现实。所以职业学校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和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4]。另外学校可建立模拟仿真实训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外时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正如叶笃正等老科学家所说:“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5]所以课外时间给学生开展TRIZ方法理论体系的讲座或选修课,让学生对创新方法理论体系有充分的了解。还可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兴趣小组或创新协会,让更多对此有兴趣的学生集聚在一起,实现所谓的“万众创新”。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创新竞赛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在炼焦产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多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煤加工人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本文结合TRIZ理论,把它应用到炼焦产品课程的教学中去,为TRIZ创新理论在其它课程的应用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起贺,吴昌林.基于TRIZ理论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机床与液压, 2004.7 32~33

[2]江帆,王一军等.TRIZ理论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理工高教研究, 2007.6.96~97

[3][4]国务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出自: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炼焦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 篇4

炼焦技术是高职院校煤化工专业的一门以工艺为主的实践专业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炼焦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备与炼焦生产岗位群相适应的文化知识和职业素养, 成为具有较强专业岗位操作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目前高职炼焦技术课程大多教材相对较少, 且部分内容较为陈旧基本上独立为章节, 知识内容离散, 理论与实践分离, 难以满足高职院校煤化工专业建设和教学目标。其次,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炼焦技术抽象复杂, 课程应用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再加语言的教学方式略显枯燥, 学生似懂非懂, 较难与生活中相似实际结合, 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再次,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理论与实践脱离。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课程校内外实习和实训方面, 目前企业实习学生很少参与动手操作, 理论难以结合实际, 企业顶岗实习目的难以达到。

二、炼焦技术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对炼焦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从本课程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1、课程培养目标的改革

立足我国高职培养的人才实用型和应用型目标, 根据炼焦技术对操作岗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化工需求, 该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通过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习, 从炉型设备、工艺控制等方面对炼焦相关理论发掘, 同时结合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设备、煤化学等基础理论从各单元化工装置协同运行过程中逐步形成系统的炼焦技术过程思路, 让学生逐步掌握炼焦技术的原理、方法及操作要求, 熟悉装置设备、工艺控制、正常操控及事故分析等相关技能。通过多种实训教学环节培训学习, 逐步将炼焦技术核心理论与生产实际融为一体, 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基础, 具备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

(1) 模块教学, 重在实践。为了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和目标, 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根据课程标准, 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 编写《炼焦技术》校本教材, 针对实训过程, 结合实训教学特点, 编写配套的实训指导书。根据本课程建设需要, 结合项目化课程改革内容, 制作本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引入多方式的教学手段, 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现场与课堂之间的的有效链接, 加入最新炉型设备、生产规程、现场生产图片等多媒体素材, 增加和充实课堂教学信息量, 创设教学现场情境, 使授课内容与现场炼焦生产紧密结合, 以此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高职课程教学特色。

(2) 理清主次, 突出重点。原炼焦技术涉及的内容偏多, 有焦炭及其性质、室内结焦过程、炼焦煤料的预处理技术、炼焦炉的结构、炼焦炉的机械设备、炼焦炉内煤气的燃烧及热工评价等。由于内容偏多, 同时标题与内容有所差别, 内容介绍松散重点难点也不够突出, 部分授课过程中需要调整章节顺序, 为此在每章节首都设置一个学习目标栏, 栏内概括介绍本章内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并且在每章章尾设置本章总结, 做到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同时, 将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并作总结。

(3) 分清内容, 前后连贯。本课程可分为三大板块, 前期思路以学生调研为基础, 学生在炼焦厂为其两周的认识实习, 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大板块以学生进企业进行校外半年实习, 一边学知识为主一边进行培训操作为主。通过校企合作, 学生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模式逐步实现实践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通过的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考核, 确保实习教学质量, 充分满足专业学生半年以上的校外顶岗实习。第三大板块以校内学习为主, 进行系统学习和理解。

(4) 紧跟科技, 更新内容。本课程部分教学内容陈旧, 新装置新设备新工艺新思路内容涉及的较为有限, 与现代煤化工专业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有不相适应之处。随着炼焦行业研究领域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新思维、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为此, 每章尾皆设置阅读材料栏, 增加国内外生产、科研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以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其对学科的进一步认识, 更加明确炼焦技术的重要性, 同时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 对课本主要章节的内容进行仔细斟酌, 对原有的旧工艺、旧设备的内容进行删减及更新, 将新工艺、新设备的内容进行了添加。

(5) 填补空白, 增设习题。炼焦技术教材是一本大量与煤化工工艺学相关的书籍内容和科研实践操作的综合表现, 但目前的炼焦技术教材只有参考文献而无任何课后习题, 学生学完却做不到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习题, 知识不能得到及时巩固, 仅靠教师课堂或临时布置练习题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 严重影响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思考问题能力。鉴于以上, 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 参阅大量的相关书籍, 编出两种等级的课后复习题, 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四、结语

随着二十一世纪炼焦行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 《炼焦技术》项目化课程改革应结合高职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整体教学方针和目标, 在理论知识“必须、够用”基础上, 结合就业需求, 岗位需求, 着力调整教学内容, 巩固校内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及企业顶岗实习等环节, 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并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

摘要:炼焦技术是高职院校煤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是煤化工专业学生从事炼焦生产的必修课。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标准, 结合煤化工炼焦企业生产的特点, 本文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炼焦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炼焦技术,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金彦平, 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的教与学[J].考试周刊, 2012 (7)

[2]石伟平,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

炼焦生产管理 篇5

炼焦车间职责

1.炼焦车间工艺界限起于焦炉煤塔,经焦炉、熄焦、凉焦、运焦、筛焦和厂内焦场,止于出厂焦碳计量磅房,外加空压站。

2.负责焦炉炉体和炉门的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和修理工作,确保和延长焦炉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3.负责所属机械设备的日常润滑、紧固和清理。机械设备、电器和仪表的修理,由机电车间负责。

4.负责按照公司下达的生产指令和技术指标,安全、稳定、均衡、保质和保量地生产优质的冶金焦、铸造焦和荒煤气。

5.负责车间基础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三大规程;报表和记录要规范、真实、及时、准确和整洁。

6.负责炼焦安全管理工作,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对不遵守安全规定的人员、车辆,一律禁止进入车间;做好消防器材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严格按规定进行各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认真作好六防一齐全工作(防煤气、煤粉着火和爆炸,防煤气中毒,防四大车滑线中电,防高温烧伤、烫伤,防运行机械和皮带挤、撞、绞伤,防高空摔伤、砸伤,劳保护品穿戴齐全)。

7.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努力创造优质产品。

8.搞好车间能源计量和岗位消耗统计工作,努力降低炼焦成本。

9.搞好清洁生产和现场管理,消除跑、冒、滴、漏,做到生产现场随时清扫,车间内无杂物,不乱堆垃圾,保持车间环境清洁。

车间主任岗位职责全面负责车间各项工作。

1. 1 建立健全车间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的工作制度,搞好车间团结。

1. 2按时向公司汇报车间工作。

1.3 按时召开车间会议,讨论车间各项重大事宜。

2. 负责车间行政工作。

2.1建立健全车间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坚持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并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使车间管理科学化、系统化。

2. 2月、每季、每年对车间的各项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并提出下月、下季、下年工

作重点和奋斗目标,经车间干部会议讨论通过后,向车间全体职工汇报。

2.3 每月召开两次班组长以上的工作例会,会议要求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3.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公司制定的各种安全工作方针、政策 和规定,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扎实做好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3.2 每月按时召开车间安全工作例会,认真做好安全讲话。

3.3 组织和参加每周三的安全、卫生、设备的检查、评比工作。

3.4 参加各类事故分析会,并要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车间各项制度,并组织实施,合理安排人员。

4.1 根据车间特点,合理安排组织生产,并根据生产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在人员安排上要科学合理,人尽其才,人尽其力,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2 建立健全考勤制度,严格劳动纪律,提高劳动效率。

4.3 建立健全以安全、质量、产量等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抓好基础管理工作,负责统计工作和经济活动分析。

5.1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5.2 检查督促记录、统计工作。

5.3 按时检查规定报送的报表。

5.4 组织和参加车间经济活动分析,并根据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负责组织劳动竞赛,及时总结、表彰,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6.1 根据公司统一部署,提出劳动竞赛目标,制定竞赛方法,落实到班组和岗位。

车间副主任岗位责任

1. 协助主任对车间的安全、生产、技术等工作全面负责。

2. 负责月生产计划的编制,日推焦计划的审批。

3.负责各项计划之间的相互衔接,综合平衡工作。

4.负责各种统计报表及原始记录的归口管理,搞好生产情况的统计分析,做到完整齐全,准确及时。

5.负责车间生产管理工作总结和本岗位的工作总结,完成车间领导交给的各项临时工作,定期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文字性总结并报车间。

6.负责召开生产调度会,夜间值班会,督促和检查有关部门对车间和调度会决定的落实情况,并做好会议记录。

7.组织和主持召开各种解决生产问题的专题会议,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掌握月生产所需主要原料、燃料、大、中、小修及主要工具与备件的准备情况,确保安全稳定连续生产。8.

9.负责对生产装置开、停车以及倒换时间的安排,组织检查准备工作和督促有关部门履行停车后应尽的职责。

10.组织检查并掌握各生产岗位三大规程执行情况,重要设备的开启、运行情况;水、电、精煤、压缩空气、煤气和蒸汽的供应和使用及安全生产等情况,发现问题或设备故障及时通报和组织力量配合机修检修和排除,尽快恢复正常生产。11.应经常深入工段、班组,了解生产情况,及时准确地掌握车间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协调各单位克服薄弱环节,对重大检修项目深入现场调度。

12.负责与公司有关部门联系,通讯设施检修及各种报表、记录表、台帐的印制等宜。

工段长岗位职责一般规定

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和车间的指示,在主任领导下,负责本工段的安全、生产、技术、质量、成本、卫生、教育以及考核等全面组织和协调工作。

2.负责本工段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深入现场了解生产中的各种情况,随时监督检查全车间安全和生产工作;组织好本工段安全日活动,进行安全教育,消除事故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带领全工段职工组织抢救。

3.负责组织职工完成车间部下达的班作业计划,生产经济指标以及各项临时任务。根据工作需要,有权临时调配本工段职工,逐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组织本工段职工认真学习技术操作规程,安全规程,设备维护规程,经常检查三大规程的执行情况,对违反规程的现象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5.努力降低消耗,降低成本,降低能耗,完成经济责任制的保证指标。6.组织全班职工,做好所属设备和管道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7.做到文明生产,清洁生产,保持现场环境卫生。

8.关心全班职工生活,积极帮助职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9.负责组织本班职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活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0.交接班时,提倡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的精神,但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11.组织好本班人的素质教育和技术学习,认真贯彻上级的政策方针,提高全班的综合素质。

12.工段长因轮休不在岗时,由车间指定代理段长,实行工段长的责任。13.负责本工段生产日报。

组长岗位职责一般规定

1.在带班长领导下,积极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班组长为不脱产人员,首先要求自己模范地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设备维护规程的各种规章制度,搞好全组的规程学习工作,对违反规程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并提出处理意见。

3.组织本组员完成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4.负责本组的安全工作,组织好本组的安全日活动,消除事故隐患,一旦发生事故,迅速带领全组职工进行抢救。

5.负责本组所属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

6.努力降低消耗,节约成本,完成经济责任制的各项保障指标。7.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8.保持区域环境卫生,作到岗位文明生产。

9.搞好交接班工作,提倡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的精神,但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10.关心全组员工的生活,努力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11.组长不在时,由带班长指定人员为代理组长,并实行以上职责。

组长以上干部工作标准及工作程序

1.标准要求

1.1工作标准

1.1.1在主任的领导下,认真搞好班组管理、业务指导。

1.1.2加强对生产系统各项工作的科学管理,严格按各岗位的有关工程技术管理标准,抓好生产管理工作。

1.1.3加强生产运行的安全观念,确保生产运行的安全性、连续性,事故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

1.1.4每周组织一次班组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安排本周工作,并对各岗位的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对好的及时表扬,对差的及时批评,并提出整改要求。

1.2技术(业务)标准

1.2.1能够收集、整理上级有关部门生产管理的决策、决定及指示精神的贯彻意见,并加以分析。

1.2.2熟悉生产过程和工作性质,具备相应企业管理知识和文化知识。

1.2.3能够按照车间领导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公司车间的工作总结报告、经验交流报告和有关部门的情况反映报告;能够抓好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

1.2.4熟悉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知识广泛,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

1.3质量标准

1.3.1质量标准

1.3.1.1在政治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工作,用党员的严格标准要求自己,秉公办事,清正廉洁。

1.3.1.2在文化上不断进取,刻苦专研,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以适应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

1.3.1.3具备相应的文化程度,精通生产系统的专业知识。

1.3.1.4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思维敏捷,逻辑性强;具备高效的办事工作能力和内外协调能力。

1.3.2工作质量标准

1.3.2.1凡经手办理的各项工作,不得有重大失误;在技术业务方面失误率应控制在1%以内。

1.3.2.2凡经手处理的生产系统的各项专业技术文件及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并100%落实。

1.3.2.3高标准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交给工人办理的工作,要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工作质量要高于工人。

1.3.2.4年终职工民主评议满意度在80%以上。

2.工作程序

2.1工作程序

2.1.1在分管主任的领导下,部署安排工作。

2.1.2将上级领导和部门安排的工作安排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

2.1.3将班组个岗位工作人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向主任汇报,主任再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

2.2把关程序

2.2.1严格作业审批关。

2.2.2严格生产系统安全运行关。

2.2.3严格各岗位工作质量关。

2.3反馈程序

2.3.1将各岗位反馈的信息分析整理反馈给车间领导,以便决策。2.3.2将车间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领导。

2.3.3将生产系统的运行动态反馈给有关部门领导。

2.4请示汇报程序

2.4.1建立正常的请示汇报制度,对职责范围外的业务,应向有关部门领导请示,批复后方可办理,然后将有关部门情况向领导汇报。

2.4.2对管理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

3. 处理突发性事故时,应将处理中的各种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

车间内务岗位职责

1. 负责编制每日的生产日报及月报,并报送公司领导、生产部和有关部室。

2. 负责车间产品产量、消耗、原材料、工艺指标的台帐,要清楚准确。

3. 参加月终盘点,掌握产品、原料的生产、销售及库存情况,并及时报送公司领导、生产部和有关部室。

4. 了解公司工艺流程和生产原理,及时从报表中发现生产中的异常,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5. 负责车间考勤的汇总上报,工资、劳保的发放。

6. 负责车间办公用品、工器具、润滑油及消耗品的领发。

7. 作好车间日常内务工作,完成领导交给的临时任务。

岗位职责的一般规定

1.严守工作岗位,坚持八小时工作制,不迟到、早退、睡岗、窜岗、脱岗。2.严格执行与工作岗位有关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设备维护制度、安全规程、交接班制度以及其它所有涉及本岗位的有关规定。3.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标准。

4.用仿宋体真实、及时、准确地填写本岗位原始记录。

5.负责所属设备(车辆、仪表)的维护、保养,保管好所使用的工具。6.负责所属区域的环境卫生。

7.上班严禁干私活、会私客以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任何事情。8.严禁在厂内吵嘴、打架、斗殴、违法、违纪活动。

交接班制度一般规定

1.交班:

1.1交班前要保持生产工艺稳定,一小时内不得任意加减负荷或改变工艺条件。1.2贮备一定的消耗物品,为下一班创造生产条件。1.3做好所属设备、仪表和环境的整洁工作。

1.4将本班生产概况、异常情况、设备、仪表使用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如实写在交接班记录本上,并向组长做详细汇报。

1.5交接班记录要填写的项目必须使用仿宋体,记录要真实、可靠、完整齐全。1.6要向接班者详细介绍本班情况,认真回答接班者提出的问题。

1.7接班者未到岗位时,当班者应继续当班,不准擅自离岗,并报值班长解决。1.8本班发生事故,班长要及时开分析会。1.9交班者按时参加班后会、总结当班工作。2.接班

2.1接班者整洁着装,劳保用品穿带齐全,提前15分钟到达生产岗位接班。

2.2准时参加班前会,对检查发现的不正常情况,班前会上汇报并听取班组长指示。2.3到岗位与交班者一起(岗对岗、人对人、面对面)进行生产情况、完成情况、上级指示或要求工艺指标、设备、仪表、材料、工器具、安全设施、消防器材以及操作、记录和卫生等现状和处理情况的全面检查,并听取交班者的生产情况介绍,检查确无问题者,在操作记录上签名。

2.4接班者签字后,岗位上的一切情况均由接班者及接班班长负责。2.5将最后一小时的工艺数据填入操作记录表,并与上一班数据进行比较。2.6将生产负荷及工艺条件控制到最佳状态。3.其它规定

3.1交班条件要好,接班风格要好,但必须做到坚持原则,严肃认真。

3.2交班者当班期间发生事故必须妥善处理;交班时发生事故或正在处理事故时,接班者应主动协助处理。

3.3交接班双方按规定交接班,双方意见一致,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双方意见不统一时,由双方组长协商处理。3.4下列情况不交接班

3.4.1发生事故以及违反工艺条件且未处理异常。

3.4.2设备开停、备车检修、试车及闸门开关等情况不清。3.4.3岗位无人。

3.4.4岗位卫生未达到规定要求。3.4.5原始记录不清或不全。

3.4.6岗位设置的电话、工器具、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等损坏或不全。

4. 严禁在岗位以外的场所进行口头交接班,对交接班马虎不认真和不按规定进行者

要严

肃处理。

炼焦车间关于岗位联系 标准用语及通讯工具管理的规定(试行)

1.炼焦车间五大机车的岗位操作联系用语和操作程序,在日常出炉和装煤工作中使用频率极高,对炼焦安全正常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规范岗位操作联系用语和操作程序,确保安全正常 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2.所有岗位(包括五大车以外的岗位)操作联系用语必须使用普通话,内容要简单、明了、清晰、准确、文明、礼貌;

3.所有岗位(包括五大车以外的岗位)严禁使用工作通讯用具(对讲机、车载电话、岗位电话)聊天、开玩笑,以及交谈与工作无关的话语;

4.五大机车岗位进行联系必须使用本规定特定的用语,不得随意增减字语,并按照本规定的次序进行操作联系;

5.对讲机使用管理办法

5.1对讲机仅限工作联系使用,岗位上二十四小时开通,(炼焦车间所用为二频道),不允许个人私自带离岗位。

5.2使用人要妥善保管使用,不得放在阳光直射及高温处,不得摔碰挤压,避免损坏。

5.3充电时先插上充电器电源,放上整机,绿灯亮,充电时间7—8小时即可。充电完毕后拔掉充电器电源。

5.4不准随意乱调频率及频道,防止调乱影响正常工作通讯。

5.5如有丢失损坏,由责任人负责赔偿。

5.6岗位上配备的对讲机,要在交接班时同时进行查验交接,做好交接记录。

6.炼焦车间五大机车司机岗位用语:

6.1.拦焦车:--号煤车,--号(炭化室)关门完毕,可以装煤。

6.2.装煤车:--号煤车明白。(装煤操作)

--号大车,--号(炭化室)装煤完毕,可以关门。(下一炉捣固操作)

6.3.推焦车:--号大车明白。

(关门,下一炉推焦准备)

--号拦焦,--号开始摘门。

6.4.拦焦车:--号拦焦明白。

(下一炉推焦准备)

:熄焦车,--号(炭化室)拦焦准备完毕。

6.5.熄焦车:熄焦车明白。

(检查拦焦车炉号无误、导焦槽到位后,熄焦车对位操作)

--号大车,--号(炭化室)熄焦准备完毕,可以推焦。

6.6.除尘车:--号除尘就位,可以推焦。

6.7.推焦车:--号大车明白。

熄焦车,--号(炭化室)准备推焦。

6.8.熄焦车:可以推焦。

6.9.推焦车:开始推焦。(鸣笛、推焦)

6.10熄焦车:明白,焦已接到。„接焦完毕。(鸣长笛,开车)

6.11.拦焦车:(下一循环操作开始,关门操作):--号煤车,--号(炭化室)关门完毕,可以装煤。

6.12.装煤车:--号煤车明白,--号(炭化室号)准备装煤。

7.本规定具有与三大规程同等的效力。8.本规定试行十天后修改.炼焦车间综合考核规定(试行)

为贯彻执行公司管理制度精神,弘扬团结、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加强车间管理,培养和造就一支不怕吃苦、纪律严明、爱岗敬业和作风过硬的高素质炼焦员工队伍,确保炼焦的安全正常生产,创建“中国第一,世界先进”企业,特制定本考核规定。

一. 请假及考勤制度

炼焦车间是我公司主要生产车间之一,每个岗位和每位员工,都是这部大机器中的组成零件,缺少任何一个,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炼焦的安全正常生产。公司的发展依靠我们,我们的生存依靠公司,因此,每一位员工都应该珍惜自己的工作,以厂为家、以厂为荣,具有顾全大局、工作为重的观念,尽量不请假、少请假,保持正常稳定的出勤率,请假要严格遵守请假制度,这不仅是保证炼焦安全稳定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之一。员工请事假必须提前履行请假手续,经批准方可休息;未经批准擅自休息视为旷工; 员工请假应填写请假单,请假1天以内的,先后经组长、段长批准,报车间备案;请假1天以上三天以内的,先后经组长、段长批准、副主任批准,报车间备案;请假三天以上七天以内的,先后经组长、段长批准、副主任和主任批准,并报公司备案。请假七天以上的,需报公司副总经理批准。月工资总额为基本工资和奖金。月出勤率考核达100%者,奖发全勤奖;月出勤少1天者,不发缺勤日基本工资,奖发半全勤奖;月出勤少超过1天者,不发缺勤日基本工资,不奖。对于旷工日数达到公司规定或连续两个月不能够保持基本出勤率的员工,报请公司人事部门辞退;

二. 纪律

纪律首先是任何工作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之一,其次,根据客观上炼焦车间在出炉

操作方面存在的的连续稳定性、频繁性、时间和位置的双重准确性等生产特点,在安全方面存在的煤气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易烧伤烫伤、高空露天易摔伤砸伤、五大车运行频繁易挤伤撞伤、五大车滑线电源裸露易中电等六大安全特点,以及“中国第一,世界领先”对目前我们炼焦清洁生产较高较难的要求,没有一只具有钢铁纪律的干部职工队伍,就不可能保证我们炼焦的安全稳定清洁生产。

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违反公司管理制度一项次扣1分;

违反“三大规程”中一项次扣1分;

迟到、早退10分钟内一次扣0.5分;10-20分钟扣1分;20-30分钟扣1.5分;超过30分钟,比照旷工半天处理;

串岗、睡岗及干私活,每查到一次各扣2分;

脱岗超过半个小时,比照旷工半天处罚;

不服从上级领导安排一次的,视情节扣1--3分;

不论病事假,出勤少一天扣10分;

旷工1天扣20分;连续旷工达三天者,报送公司处理。

违反国家法律者辞退。

三.安全 炼焦车间在安全方面存在的煤气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易烧伤烫伤、高空露天易摔伤砸伤、五大车运行频繁易挤伤撞伤、五大车滑线电源裸露易中电等六大安全特点,职工必须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及所属设备安全:

每发现一项次劳保穿戴不齐扣2分;

酒后上岗者一次扣10分;

在禁止烟火区域吸烟一次者辞退;

发现一次安全隐患,责任人扣2分;

发生一次轻微人身、设备责任事故,责任人扣3--5分;

发生一般人身、设备责任事故,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扣分10-20分的处罚;

发生一次重大人身、设备责任事故,视情节轻重,给予20分以上直至辞退处罚。

为保证员工在班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安全生产,安全规程明确规定,严禁从事或帮助从事第二职业,对于违反这一安全规定的员工,报请公司安全部门劝退。四.工作

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岗位职责内的生产及上级临时布置的任务,有一项次不达标者扣0.5--3分;

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要求作业,有一项次不达标者扣0.5--3分;

作业区或生产设备一次卫生不达标者扣1.5分;

不符合现场管理要求一项次扣1分。

坚持班前班后会,违反规定者比照纪律的规定执行;对于违反规定不组织班前后会的班组长,比照规定从重执行。

五.精神文明

思想先进、团结同志、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这是对每一名职工的基本要求,如发生有损于公司形象、利益、团结的言行以及与违犯社会公德相的行为,视情节每项次扣0.5-5分;

提倡和鼓励职工加强业务及文化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参加各种会议、学习、活动迟到一次扣1分,请假不参加扣0.2分,无故不参加扣5分。

认真对待车间组织的每一次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素养。无故不参加学习、考试的,一次扣1--3分,成绩不达标者扣5分。六 奖励

书面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一次加3分;

业务范围内的发明创造、技术更新有突出绩效者加10分;

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被集团公司采用加3分,被市级以上媒体采用加10分。

七 说明

(1)考核方法为日考核、周汇总、月总结,每日考核分为10分。如果罚分多,日考核分可以低于零分;如果奖分多,则日考核分可以高于10分。工段每周一将职工考核情况汇总后报车间存档,职工每月的考核分数将作为月收入分配的依据。

炼焦技术 篇6

我国优质炼焦煤资源储量缺乏, 且随着近几年国内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 炼焦煤资源消耗量大, 导致大多数焦化厂出现炼焦煤资源日趋紧缺现象, 所以, 在目前炼焦煤资源供应偏紧, 且价格较高的情况下, 采取先进的炼焦工艺, 有效地降低炼焦成本是焦化企业增加利润的关键之一。与顶装炼焦工艺相比, 捣固炼焦技术不但能降低配煤的要求, 且能提高焦炭的反应后及冷态的强度, 使焦炉的生产率提高30%左右, 因此, 利民焦化厂采用捣固炼焦的现代化工艺, 对于企业节约成本, 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捣固炼焦生产技术现状及技术优点分析

利民焦化公司捣固焦炉年生产能力为50万t/a, 主要设备有:容量为800t的煤塔一座, 推焦装煤车、拦焦车及除尘车等各2辆, 均为1辆生产1辆备用, 选用的捣固焦炉型号为2×50孔TJL-940E型焦炉, 捣固煤饼平均密度为1.1t/m3, 煤饼的尺寸为11900mm×400mm×2900mm, 每个煤饼的捣固平均时间为10.5m, 焦炉结焦时间20h, 每天生产112孔焦炭, 随焦炭生产的有粗苯、焦油、硫铵等副产品。

2.1 节约焦煤用量, 增加配煤的种类

捣固炼焦与顶装煤炼焦技术相比, 顶装煤炼焦技术配煤中焦煤的比重达到50%以上, 而捣固炼焦可以节约焦煤用量约30%, 有效地降低了焦煤用量, 利民焦化厂日产120炉焦炭, 在其他配煤质量保证的前提下, 能使用变质程度低、挥发分高的炼焦煤, 扩大了高灰分及弱黏结煤的使用量, 降低炼焦成本, 提高利润。且捣固炼焦技术是用机械动力将原料中的煤粒子压紧, 从而导致原料的堆密度增加、降低胶质体填充的空隙, 从而黏结范围得到相对扩大、由于煤料堆密度增加导致析出的煤气量增高, 使膨胀压力增高, 这些技术优点可以使焦炭反应后及冷态的强度改善。

2.2 焦炭质量提高

捣固炼焦过程中, 煤饼经过捣固后, 增加了堆密度, 减小了煤粒子之间的空隙, 在炼焦过程中, 膨胀压力增高, 焦炭的气孔孔壁变厚, 直径变小, 其热反应性降低, 由于这些有利因素, 捣固炼焦与顶装煤炼焦相比, 焦炭反应后及冷态的强度提高了3%左右, 产出的焦炭质量较好。根据厂内统计的生产数据表明:在焦煤使用25%左右时, 焦炭M25平均强度为89.35%, M40平均为77.24%, 两者强度都达到相应要求 (如图1所示) 。

3 捣固炼焦技术缺点及改进后效果

3.1装煤时焦侧装煤不均, 煤饼掉角及局部易倒塌

由于捣固焦炉在装煤时是煤底板在炭化室内从机侧向焦侧滑动装煤, 且受精煤的粒度大小、煤料中的水分及人工操作影响, 在装煤环节中易出现煤饼发生掉角及部分局部倒塌的情况。这将导致焦炉内炉温不均匀, 出现过火焦炭和黑头焦炭, 严重影响生产焦炭的质量。

针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装煤不均的情况, 通过在实际操作中改进总结提出: (1) 控制捣固煤饼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的同时, 要保证煤饼的捣固质量, 注意当装煤底板到焦侧后的撤回操作要领, 要先慢、后快、然后再慢, 这样可以使煤饼最大限度地保持捣固后的形状; (2) 在运输皮带上增设洒水装置, 是煤料在运转过程中均匀补水, 另在煤料捣固之后, 喷洒适量的清水, 使得进入焦炉的煤料水分含量在8%左右, 防止其过于干燥; (3) 保证88%配煤颗粒的粒度小于3mm, 生产过程中由于捣固锤头容易磨损, 导致煤料的破碎度不够, 所以, 制定严格的检测措施, 要求每个生产班要对煤料的破碎度进行抽样检查, 如检测出筛分质量不合格, 要立即查找原因, 如果是锤头磨损导致的, 要立即更换, 以保证精煤粒度小于3mm在89%左右; (4) 根据实际情况, 在生产时调整捣固次数和放煤批次, 经多次现场试验统计, 将捣固趟次由4, 4, 3, 2调整6, 6, 3, 2, 放煤批次由1000, 700, 800, 500调整为1000, 700, 900, 300, 这样可以使煤粒之间结合得更加密实。

3.2装煤推焦时烟尘大, 造成环境污染

捣固炼焦时所用的配煤挥发分较高, 当炉温不均匀或者达不到要求时, 导致生焦, 在推焦时焦炭会冒出大量黑烟。且由于装煤过程中空气和进入焦炉的细煤颗粒燃烧不充分, 且煤料与焦炉内高温炉壁接触升温, 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和荒煤气, 当气体由炉门溢出时会带走大量的煤尘, 这两个因素时常导致环保不达标。为此, 经过分析后改进: (1) 煤料捣固之后, 喷洒适量的清水; (2) 及时改造除尘车的喷淋系统并时常清理, 缩短其倒换的周期长度; (3) 控制好焦炉的炉温, 使得焦炭完全成熟, 防止出现过火焦炭和黑头焦炭。

3.3膨胀压力增大, 影响焦炉寿命

捣固炼焦过程中, 由于结焦过程中的膨胀压力会随着配煤中黏结性煤的比重及煤料的捣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且装煤时托煤底板连续摩擦炭化室底部, 这些因素会导致焦炉损坏, 缩短焦炉的寿命, 所以根据国家规定, 要求生产过程中炼焦配煤的膨胀压力的极限值为20k Pa。

4 结论

(1) 利民焦化厂的捣固焦炉在煤料质量稳定时, 产出焦炭强度比顶装煤高2%~3%, 保证了焦炭质量, 且捣固焦炉对配煤的要求较低, 对焦煤的用量少, 且可以使用高挥发分、弱黏结性煤, 使的原料成本减少, 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2) 通过采取煤料捣固之后, 喷洒适量的清水;及时改造除尘车的喷淋系统并时常清理等有效地技术措施, 有效地解决了捣固炼焦过程中烟尘排放超标的问题。

摘要:针对目前炼焦资源日趋短缺, 如何改进炼焦工艺, 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焦化企业获取利润的关键, 利民焦化厂针对这一问题, 采取了捣固炼焦的先进工艺, 本文详细阐述了捣固炼焦技术在焦化厂生产过程中的优缺点, 并且针对其缺点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使得该厂使用捣固炼焦产出焦炭强度比顶装煤高2%~3%, 保证焦炭质量的同时, 有效地解决了捣固炼焦过程中烟尘排放超标的问题,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炼焦技术 篇7

1 配煤炼焦原理

配煤的结焦性决定于配入煤种的性质和配入煤的比例。不同煤种各有不同, 它们在配煤中的作用各异, 配煤方案合理, 能发挥各煤种的特点, 提高焦炭质量。例如, 气煤和1/3焦煤的结焦性比焦、肥煤差, 而它的膨胀压力小、收缩大、挥发分高, 在单独炼焦时, 由于因收缩大, 使焦炭纵裂纹增多, 降低焦炭块度。而在配煤中, 它能起到减小膨胀压力, 增加收缩, 使推焦作业能顺利和增加化工产品及煤气的作用。瘦煤薪结性较差, 单种煤炼焦时焦炭的耐磨性差, 而它的收缩裂纹少, 在配煤中配入瘦煤, 能提高焦炭的块度。焦煤结焦性最好, 而大部分焦煤灰分较高, 如果在配煤中配入一些低灰、低硫气煤, 就能克服此缺点。因此, 配煤炼焦要充分发挥各煤种的长处, 取长补短, 就会炼出优质焦炭来。从配煤上说, 各种煤结焦性的特点要发生转化, 如果处理得当, 就能发挥各种单煤的优点, 克服缺点。如果配煤方案不合理, 就不会发挥各种煤所长, 补其之短, 降低焦炭质量, 确定合理的配煤方案非常重要。要用不同的配煤方案, 炼出满足各种类型高炉要求的焦炭。

2 配煤炼焦的技术要求

1) 保证炼出的焦炭质量符合要求;2) 在焦炉内不产生较大的膨胀压力, 防止损坏炉体和造成推焦困难;3) 充分利用本地区资源, 可使运输合理, 降低产品成本;4) 在保证焦炭强度的条件下, 尽量提高化工产品的产率, 配煤挥发分尽可能要高一些;5) 在保证焦炭质量的条件下, 尽可能节约使用焦煤等优质炼焦煤资源, 适宜多配入气煤、1/3焦煤等煤, 以合理利用煤炭资源。

在确定配煤方案时, 应以结性肥煤、焦煤为基础煤, 适当配入1/3焦煤和气煤等炼焦用煤, 尽可能扩大弱结性煤用量的配煤要求。按此种配煤要求确定的配煤方案, 要紧密结合当地煤焦煤资源实际, 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和不断开拓炼焦煤资源。

在确定配煤比例时, 要按照本地区的具体情况, 尽可能就近用煤, 尽可能缩短运输距离, 以降低煤焦用煤的成本。在保证焦炭质量的条件下, 尽可能节约使用焦煤和肥煤, 多配入弱结性煤。在确定配煤比时, 还要根据焦炉炉体的情况、回收车间的生产能力、备煤工序的设备情况等。如炉体损坏严重时, 配煤的膨胀压力应小一些, 回收车间生产能力大时, 多配高挥发分的煤料。

确定配煤比例, 通常要根据上述配煤要求, 从实际出发, 考虑单种煤的结焦特性, 拟定初步的配煤方案, 进行试生产。配合后的煤各项指标要满足焦炭质量对配煤指标的要求。

3 配煤炼焦的煤的结焦特性分析

单种煤的结焦特性是配煤炼焦的基础条件。烟煤中的大部分煤类可以作配煤炼焦的原料.如只有焦煤、肥煤、气煤、瘦煤、1/3焦煤、气肥煤等在结焦性上可以用于配煤炼焦原料, 长焰煤、弱薪煤、不勃煤、贫瘦煤和贫煤只有在一定环境下, 如配煤中煤的结性较强, 灰、硫很低时, 可以配入较少的比例。

1) 焦煤。即主焦煤, 它是中等变质程度的煤种, 它的挥发分低于肥煤, 单独炼焦时可生成热稳定性很好的胶质体, 焦炭强度高、块度大、耐磨性好, 其结焦性最适于炼制高质量焦炭。而我国焦煤储量有限, 为合理使用煤炭资源, 不能单独用焦煤炼焦, 在配煤中要尽可能减少焦煤的配比, 以节约焦煤资源。在配煤中配入焦煤, 一般是为了提高焦炭的强度。

2) 肥煤。它是中等变质程度的煤, 挥发分比气煤低, 在加热过程中可生成大量的胶质体, 其热稳定性比气煤和1/3焦煤好, 在半焦收缩过程中能产生比较大的内应力, 因此, 产生一定的横裂纹, 焦炭易成碎块。用肥煤炼出的焦炭熔融性较好。在配煤方案中, 使用肥煤为基础煤, 是因为能产生较多胶质体和结性好, 能够按一定的比例配入弱结性的气煤和瘦煤, 炼出合乎质量要求的焦炭, 它能作为炼焦配煤中一种基础煤资源。

3) 气煤, 它的变质程度比长焰煤高, 热解过程中能成为不同数量的胶质体, 但它的热稳定性差, 容易分解, 胶质体结度较小, 流动性强, 在形成半焦时胶质体可分解出大量挥发物质, 成焦较少, 其焦炭由于收缩大而出现较多的纵裂纹, 焦炭细而长、易碎。在配煤中配入气煤能加大焦饼的收缩, 有利于推焦, 还能收获一些化工产品, 如果多配气煤就会使焦炭块度降低。为了合理配置炼焦煤资源, 在配煤时要尽可能多配气煤, 有的焦化厂根据气煤性质使用各种方法炼焦, 如捣固、炉外预热、快速加热、热压等, 对多配气煤煤焦有较好的效果。

4) 瘦煤。它的变质程度较高, 挥发分低, 受热产生的胶质体少, 而黏度大。单独炼焦时, 焦炭的块度大、裂纹少, 而焦炭的熔融性差, 有粒状物质存在, 焦炭的耐磨强度比较差。炼焦时配入瘦煤能增大焦炭的块度。

5) 1/3焦煤。这种煤的煤化程度属中等, 它的性质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 是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较强的结性煤, 用它单独炼焦时可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 是炼焦配煤的好原料。它是配煤炼焦的主要骨架煤。

6) 气肥煤。它是煤化程度与气煤相近的, 它的挥发分高、胶质体多, 单煤炼焦时产生大量的煤气和胶质体, 而由于气体析出过多, 不能生成强度高的焦炭, 它可以用于炼焦配煤或生产高温干馏煤气的原料。

7) 中黏煤。它的煤化程度低, 挥发分范围较宽, 受热后形成的胶质体较少, 是结性介于气煤与弱粘煤之间的一种过渡煤类。它的黏结性较好, 可作炼焦配煤原料, 结性差的能成为气化原料或燃料。

8) 弱黏煤。它的煤化程度较低, 挥发分范围较宽, 受热后形成的胶质体很少, 只有微弱结性, 一般可用于气化原料和燃料。可以在配煤中强黏煤较多时可以少量使用。

9) 贫瘦煤。它的的变质程度比瘦煤高, 低挥发分煤。受热时不产生胶质体, 勃结性极弱, 不能单独炼焦, 在配煤中可少量配入起瘦化剂作用。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配煤炼焦原理及技术要求, 并分析了配煤炼焦的煤的结焦特性。

炼焦技术 篇8

煤炭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化工原料, 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焦炭作为还原剂和燃料, 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铸造、化工和电石等行业, 联合国环保署发布的相关报告和文献中提到, 焦化生产是可能产生UP-POPs的重要过程[1,2,3]。

1 POPs排放特征

1.1 排放源

炼焦废气主要来源于装煤烟气、推焦烟气、焦炉烟气、熄焦烟气。焦炉烟气主要来源于:a) 煤料装入炭化室占据炭化室排出的热空气;b) 煤料装入炭化室后与高温炉墙接触, 煤中部分挥发分裂解产生的荒煤气;c) 煤中水分汽化生成的水蒸气。推焦过程中随炭化室炉门打开后散发出的残余煤气、由于空气进入使部分焦炭、可燃气燃烧产生的气体及出焦时焦炭从导焦槽落到熄焦车中产生大量粉尘。

1.2 特征污染物

1.2.1 多环芳烃

朱先磊等对比了炼焦与煤烟型污染及机动车型污染PAHs排放特征, 认为焦化厂污染水平最高, 且焦化厂PAHs成分谱所对应的轮廓图和燃煤污染成分谱类似[4]。陈慧等对焦化厂焦炉侧及厂区大气中颗粒态PAHs进行采集和定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初步研究[5]。杨洪彪等的研究表明焦炉工人受PAHs中Ba P空气日均暴露浓度为0.5μg/m3~1.7μg/m3, 且日均暴露浓度有近99%来自PM10[6]。

1.2.2 二噁英和呋喃

Liu等利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对国内焦化企业二噁英类物质排放开展监测分析, 认为焦化生产过程排放主要集中在装煤、高温炼焦和推焦工段[7]。2012年UNEP在综合考虑Liu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修正二噁英类物质的排放因子, 发布《二噁英、呋喃及其它UP-POPs排放识别和量化标准工具包》。按照2012年中国焦化产量4.48×108t, 80%焦化企业有除尘设施计, 中国焦化行业PCDD/Fs排放量为280 g TEQ, 占比约为3%。

2 POPs防控技术

2.1 源头防治技术

由于煤炭中Cl、S及金属影响炼焦过程POPs的生成和排放, 因此可通过配煤控制合理的S/Cl比, 减少焦化行业二噁英排放。按照最佳可行技术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炼焦工艺源头控制POPs控制技术为:配型煤炼焦技术、捣鼓炼焦技术, 其技术特点及适用性, 见表1。

2.2 过程中防治技术

工艺过程污染控制技术包括夏尔客侧吸管集气技术、干熄焦技术。根据最佳可行技术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筛选出炼焦工艺过程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技术为:夏尔客侧吸管集气技术、干法熄焦技术, 其技术特点及适用性, 见表2。

2.3 末端防治技术

根据最佳可行技术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筛选出炼焦工艺废气末端治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技术为:大型地面站式净化除尘技术、移动式消烟除尘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催化分解技术 (SCR) , 其技术指标及适用性, 见表3。

3 结语

炼焦行业排放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SO2、NOx、H2S、NH3和苯可溶物 (BSO) 、HCN、酚类、非甲烷总烃、PAHs及UP-POPs等污染物质。为有效防控炼焦行业POPs污染, 应建立从源头预防、过程中控制、末端治理的POPs防控体系。

参考文献

[1]孙鹏程, 李晓璐, 成钢, 等.焦炉烟气中二英类物质排放水平研究[J].环境科学, 2014, 35 (7) :2515-2519.

[2]Fiani E.Tool kit for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releases of Dioxins furans and other unintentional POPs[R].Geneva: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13.

[3]Cui S, Qi H, Liu L Y, et al.Emission of unintentionally produce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UP-PCBs) in China:has this become the major source of PCBs in Chinese air[J].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3 (67) :73-79.

[4]朱先磊, 王玉秋, 刘维立, 等.焦化厂多环芳烃成分谱特征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 (3) :266-269.

[5]陈慧, 黄要红, 陈任翔, 等.GC-MS法测定焦化厂气溶胶中多环芳烃[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3, 39 (5) :259-262.

[6]杨洪彪, 段小丽, JIM Zhang, 等.焦炉工人PAHs空气日均暴露浓度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 16 (4) :13-16.

炼焦技术 篇9

在每一个岗位都能取得骄人的业绩, 这缘于李平干一行爱一行的坚守和勤学不辍、刻苦钻研的干劲。

学无止境 学以致用

1986年, 年仅20岁的李平退伍归来, 被分配到煤焦化公司一炼焦车间管道班干电焊工。上班仅3年时间, 李平就拿到了“锅炉压力容器焊工操作证”, 并先后多次获得煤焦化公司电焊工技术比武第一名。1995年, 在马钢举办的电焊工技术比武中, 李平因成绩优异被授予马钢“技术能手”称号。

深感学无止境的李平, 并未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又报考并被录取到马钢高级技工学校参加机修专业的学习。1999年9月至2001年6月在马钢技校学习期间, 李平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并最终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得李平如虎添翼, 学成归来的李平改行当了钳工,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 李平对照《钳工工艺学》等与钳工有关的理论书籍, 苦苦思索平日里在设备处理上的难题, 撰写了《推焦车液压站漏油处理》论文, 并在检修中加以运用, 一举解决了推焦车液压站易漏油的难题。

5号焦炉机侧上升管休息室下方回炉煤气管道经过10多年的使用, 腐蚀严重, 个别部位通洞造成高炉煤气泄漏。由于时间所限, 只能做临时处理。为消除隐患, 保障安全, 车间决定对这段煤气管道进行全面施工改造。李平全程参与了改造方案的设计, 从备料、下料、除锈、焊接等工序入手, 严抓施工安全与质量, 在较短时间内彻底消除了这一困扰生产的安全隐患。

2002年11月, 李平在马钢十工种职业技能竞赛中, 获维修钳工二等奖, 再次被评为马钢“技术能手”。并于2004年4月, 在马鞍山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了市“技术能手”称号。

李平因工作业绩突出, 于2004年6月担任二炼焦车间干熄焦工段工段长。二炼焦车间所属的5、6号焦炉干熄焦系统是国产化一条龙“示范”工程, 为发挥示范作用, 身为工段长的李平始终将安全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坚持“精心操作细检查、消灭事故在萌芽”的工作理念, 安全管理重心下移, 重视工段基础管理工作, 做到了“严”“细”“精”“实”, 实现了干熄焦系统无大小设备、人身事故的好成绩。

安全 细节开始

干熄焦工艺属高危行业, 稍不注意, 随时有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煤气中毒、窒息等事故。为此, 他在工段安全管理中始终坚持有章可循, 违章必纠, 绝不手软。并组织职工加强对危险源点、重点区域巡检次数, 定期对干熄炉、循环风机、耦合器进行检测, 对暂时不能处理的隐患加强监控, 制订相应的安全应急措施, 确保系统的高产和安全运行。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 李平很注重细节, 针对干熄焦工艺的特性, 他建立了安全检测与评估体系, 规定每周对所有危险源点、职工的行为与设备状况进行一次综合检测与安全评估。对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的班组或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对没有发现缺陷和隐患的班组, 进行考核, 从而使员工将“精心操作细检查、消灭事故在萌芽”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

干熄焦操作自动化程度很高, 且工艺要求很严格, 全部控制都集中在中控岗位, 只要操作工移动鼠标在电脑上轻微动一点, 整个工序就可能发生巨大的波动, 甚至会导致干熄炉爆管停产。为此, 李平制订了详实的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实施标准化精细化操作, 对工艺精调细调, 在稳定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在日常操作中, 他细心观察工艺波动情况, 仔细分析设备运行趋势, 及时查找并处理设备存在的细微故障, 保证了设备安全、平稳、高效运转。

除此之外, 李平还对所有员工进行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着重事故应急方面的现场培训, 编写了部分岗位的试题库, 将考试成绩与工资挂钩, 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营造了良好的安全学习氛围。安全工作重心下移, 由工段到班组分片包干, 班组安全基础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管理。通过日常检查、班组联保互保, 有效提高了员工自觉遵章守纪的安全意识。

在生产操作中, 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业务上, 他积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 不断探索适合马钢的干熄焦操作技能, 优化生产工艺参数。2005年, 干熄焦过热器频繁爆管, 给生产运行造成很大影响, 根据对爆裂管道的原理分析, 他对原设计单位给定的温度控制值提出了修改意见, 最后将锅炉的入口温度由原设计控制的980℃降低至950℃, 沿用至今, 得到了设计单位的认可。

干熄焦系统很多重要设备是单机作业, 连续生产,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将导致生产发生波动。为确保主线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他发挥钳工技师的技术优势, 针对设备上疑难隐患, 主动出主意、拿方案, 组织协调, 排除隐患。认真制定干熄焦系统长周期定修计划及月、周定修计划, 并在每次定修中, 都负责拟定检修及生产工艺网络计划及干、湿生产调整计划, 并且跟踪工艺操作、施工安全、检修质量及进度, 积极推动干熄焦系统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

就这样, 他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基础上, 先后总结制定了《干熄焦操作技术规程》《干熄焦安全技术规程》等一系列的干熄焦系统的作业标准, 为国内干熄焦行业规范出台行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供了范本。

管理 打破模式

2008年, 马钢煤焦化公司实施作业长制管理模式, 干熄焦工段也改为干熄焦作业区, 李平也由原先的工段长变身为作业长。身为作业区的带头人, 他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管理思路, 拓宽管理理念, 坚持走示范工程特色之路。为了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 他打破常规管理模式, 开始在作业区推行“一体化”工种作业和绩效考核制度, 每半年对职工进行一次技能理论考核和综合评议, 把综合成绩作为奖金分配的一项重要依据, 建立起“主操、副操、巡检”的生产管理机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 作业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劳动纪律、工艺纪律、职工责任心都有所增强, 形成了“班班争先进, 人人比贡献”的良好氛围。

干熄焦系统是具有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全自动生产过程, 要求职工在工作中不仅要具备异常现象判断、反应能力, 还要掌握岗位设备巡检的相关专业技术水平。为了加强设备的运行保障能力, 降低设备故障率, 减少设备故障造成的影响, 他在作业区管理中通过规范生产岗位职工参与日常点检工作, 重视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质量, 有效扼制了设备隐患和缺陷, 实现了设备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的目的。

在生产管理过程中, 他坚持结合干熄焦系统生产的特点, 不断制定完善作业标准, 充分发挥生产一线职工对工艺熟悉的优势, 积极组织职工参与修改和完善作业制度, 先后组织职工编写了《干熄焦工艺》和《干熄焦岗位作业标准》, 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反应、判断、处理能力。

同时, 他针对设备安全生产特点, 先后制定了《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干熄焦标准操作法》等相关材料, 为稳定干熄焦系统运行, 提高计划检修率, 提升干熄焦系统各项经济运行指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 李平通过在作业区开展“零故障竞赛”“优化干熄焦运行”“技术比武”等竞赛活动, 组织技术人员和骨干利用单点课、现场授课等形式给职工进行标准化操作和专业技能知识的讲解, 用“小讲台”“小课堂”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营造出“文明安全、讲奉献、求上进”的学习氛围, 从而也有效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 每年都有一批骨干职工的干熄焦论文在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作业区多名职工先后外出指导国内同行干熄焦装置开工, 均圆满完成任务, 受到同行一致好评。2011年9月他在马钢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被授予“干法熄焦工”技师。

比赛 投入全部

2012年年初, 为了迎接10月份在马钢举办的全国钢铁行业技能大赛, 李平放弃了双休日和所有节假日进行加班。在参加封闭集训的日子里, 他每天面对文山题海, 克服自己年龄大, 记忆力差的困难, 既死记硬背, 又注重查找重难点, 保障学习的效率。在此期间, 他把家务事及小孩学习上的事全部托付给爱人, 每次一到外面封闭集训, 看到自己妻子独自一个人既要料理家务, 又要照顾孩子的学习, 想到这些, 他心里就一阵难受, 作为丈夫、父亲, 他何尝不想陪着爱人和孩子逛逛街, 或者给孩子辅导辅导功课, 可是一想到参加大赛, 他又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在“马钢杯”全国钢铁行业大赛期间, 作为参加“干法熄焦工”年龄最大的一位选手, 李平内心也是不安的, 抛开年近50岁在家门口为荣誉而战的压力不说, 就单是直面参加比赛其他35家单位选手中不乏业务理论颇高的工程技术人员, 还有实战经验丰富的专业技师, 可见此次比赛高手云集, 不可轻视。好在他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大赛, 最终获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 为马钢赢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

捣固炼焦的发展与应用 篇10

1 捣固炼焦的原理以及其技术优势

1.1 捣固炼焦的运行流程

在炼焦炉的外面采用捣固机械, 将散装煤捣固为体积小于炭化室的煤球后, 将煤球从炭化房的侧面推入炭化房进行高温干馏。捣固推焦机从炭化室内推出成品的焦炭, 经过拦焦机、熄焦器将其送至熄焦塔, 以水浇灭焦炭后再放到冷却台, 被运输筛集后分为不同等级的商品焦炭, 这是捣固炼焦的基本流程。

1.2 捣固炼焦的领先方面

(1) 节约资源, 提高收益。如上述提到的捣固炼焦能将原炼煤料中的非粘性煤炭等也作为原煤料, 从而扩大原料煤来源, 节约成本和资源。

(2) 提高炼焦质量。用捣固炼焦技术炼煤可以不仅可以增加焦炭的机械强度, 还可以增加反应后的强度。

(3) 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捣固炼焦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它不仅出出焦次数少、机械磨损、劳动强度降低, 而且能改善操作环境, 减少排放。另外地面粉尘被地面除尘站收集, 炉门荒煤气逸散也减少, 这些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节约资源。

(4) 经济效益显著。虽然购买捣固焦炉的捣固机和装煤车的费用要比购买顶装煤的机械的费用高, 但是由于捣固炼焦煤的堆积密度比顶装煤的堆积密度高1/2, 相同生产规模的焦炉, 捣固焦炉可以减少炭化室的孔数或炭化室容积, 一套机械的服务孔数也累加到了72孔, 所以, 捣固炼焦总投资也许比顶装焦炉的还要低。捣固炼焦工艺在原料煤方面的要求比顶装煤炼焦工艺的要求低, 可以加入更多的高挥发性或弱黏结性的低阶煤以及石油焦、焦粉的配入量, 降低焦煤用量, 原料煤的成本拥有较强的优势, 从而做到节约焦炭的生产成本。捣固焦炉焦炭质量提升, 可相应加大销售力度, 而其成本与顶装煤工艺基本相同, 那么销售利润就更高了。

2 捣固焦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

2.1 捣固焦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顶装焦炉比捣固焦炉的寿命要长。由于捣固炼焦存在以下缺点, 一在煤饼炼焦时膨胀压力大, 二装煤时机侧炉头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三是由于煤饼缺脚等造成的侧炉头装煤不满会造成高温, 这些都会影响捣固炼焦机械的使用寿命。因而捣固焦炉的使用年限一般为20多年, 而顶装焦炉的使用年限则可达30年以上。

(2) 顶装焦炉的生产比捣固焦炉稳定。影响捣固焦炉生产稳定的因素较多, 像炉中煤水分过高或低、炉中煤粉粉碎度不达标、粒度分布不达标、煤种类变化太多等都煤饼的捣制和煤饼强度。另外炼焦流程也会受到别的影响, 比如具有20到30个捣固锤的捣固机产生故障等。

(3) 顶装焦炉产生的烟尘治理困难程度比捣固焦炉装煤小。捣固焦炉工艺在从机侧倒入煤饼时, 粉尘会从侧机头出来, 从而造成烟尘污染, 而迄今为止国内外捣固焦炉的装煤除尘工艺都不足以解决这些粉尘, 因此捣固炼焦的除尘效果比不上顶装焦炉。

2.2 钢铁企业开始接受捣固炼焦的原因

2006年时炼焦精煤耗量约4亿吨, 换算原煤7.5亿吨, 产出率比较低下。炼焦煤供给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迫不及待。因国内焦煤和肥煤的储量约占炼焦煤储量的37%, 导致优质炼焦煤的供应已严重影响炼焦生产、焦炭质量和炼焦成本。而且由于弱粘结性煤与强粘结性煤的差价很大并有继续加大的驱使, 从而导致入炉煤成本也越来越高。中国南方的焦化厂入炉煤成本已高达900~1200元/t, 钢铁企业焦化厂承担的生产成本压力也越重了。另一方面超过100家采用捣固焦炉的独立焦化厂给钢铁企业焦化厂带来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搜寻到了捣固焦炉的问题症结和改进方向, 加强了研发和运用捣固炼焦技术的信心。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接受捣固炼焦工艺。

3 捣固炼焦的发展

中国的捣固炼焦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原大连、北台等捣固焦炉, 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装备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我国捣固技术大发展的铺垫在于1995年青岛煤气公司3.8米捣固焦炉的建设及到估计的引进。在2002年, 山西同世达有限公司投产了我国自行设计的全国产化的4.3米捣固焦炉。之后, 一大批捣固焦炉也相继建成投产。

4 结语

由于大型化的高炉焦炭质量的高要求, 以及捣固炼焦工艺对炼焦煤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焦煤高质量高产量的产出, 因此在大型钢铁企发展捣固炼焦以及对顶装炼焦进行捣固炼焦改造是必要的。目前捣固炼焦技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但基于其对环境的小污染, 对成本的节约等, 捣固炼焦仍将是未来炼焦业的主要工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捣固炼焦的工艺会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少青, 徐成记;捣固炼焦工艺评述.煤化工.2002 (3) 82-84.[1]郭少青, 徐成记;捣固炼焦工艺评述.煤化工.2002 (3) 82-84.

[2]郑文华, 于振东;当前我国炼焦生产的新技术.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5:135-139.[2]郑文华, 于振东;当前我国炼焦生产的新技术.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5:135-139.

上一篇:富裕县推广林业科技下一篇:实验教学中高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