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中高中化学

2024-05-26

实验教学中高中化学(通用12篇)

实验教学中高中化学 篇1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方式。针对不同的高中生进行分层教学,能够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化学课上实施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基础

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情况和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进行具有针对性对待的教学模式。通过分层教学,有利于掌握学生的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到适合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方法。在高中化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化学教师因材施教,突出化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让化学能够更好的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服务。很多学生由于没有适应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导致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因此,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根据我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通过对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意义进行探讨,然后对如何实施高中化学分层教学进行分析。

一、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1.分层教学使学生都有上升的空间

高中化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的创新,通过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成一组,会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当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分为一组时,他们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竞争的心态,谁都不甘示弱,都想证明自己比其他人更聪明。因此,就会出现你追我赶的情况,使班级中的上等生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样的道理,被分到低层次的学生会与高层次的学生进行对比,找到自己与他们的差距,然后奋起直追,挣钱被分到高层次的一组里,就会更加刻苦的学习。通过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在高中化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会使班级中出现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风气,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是一种激励。

2. 分层教学能够照顾到各个水平的学生

由于高中生在进入高中以前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差异,因此在进入高中之后就会由于教学节奏的加快和教学内容的深入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调整,因此,会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水平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不会让差等生感觉到自己被抛弃。而对于优等生来说,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拓展自己的思路,发挥创新意识。高中化学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一样的教学服务,争取使每一位高中生都能够在化学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也为高效化学课堂做出贡献。

3. 分层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分层教学可以让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因为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以及各方面的条件都大致相同,在学生上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也有更多交流的心得体会,使化学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更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在讲解化学知识点时,由于舍掉了许多重复的教学环节,教师也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为进行分层以后,教师已经知道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水平,就可以很快的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减少时间的浪费,不会在像以前那样给上等生讲明白了以后,还要考虑差等生有没有掌握。由此可见,在高中化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1. 在备课时依据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处理

备课是要求化学教师严格按照高中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基础知识为起点,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在备课的时候要结合高中生的分层情况,对化学教材的内容也进行分层处理,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化学教师要明确对学生的定位,将高中生的潜力挖掘出来,让学生能够在化学课堂上有更快的进步。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知识难度大、比较抽象,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将每个知识点都详细的做介绍,并找到合适的例子去启发学生,让他们都能够理解化学的奥秘。比如,我在备课时会借助网络查找一些高中生感兴趣的化学小实验,在讲课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

2. 在讲课时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分层教学

在讲课时需要化学教师更加注重细节,把握好教学的方法,将分层教学法有效的实施下去,不能千篇一律,高中化学教师要在课堂讲解、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都实施分层教育,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但是为了维护每一名高中生的自尊心和荣辱观,教师不能够将学生直接分为上等生,中等生和下等生,可以换一个方式,将学生分为A层,B层和C层。比如,在将“氧气的性质”的时候,对于A层学生教师要告诉他们不仅要掌握氧气的成分和性质,还要熟练掌握氧气与不同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映。对于B层学生教师要让他们掌握氧气的组成,能够在不同的化学反映中观察出氧气所起到的作用。对于C层的学生化学教师则要他们熟练掌握氧气的组成,并理解氧气的各种性质。

3. 在练习时通过学生层次设计化学练习

高中化学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化学教师必须设计出个性化的练习题目,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比如,有些高中生的化学基础不好,可以在讲解完新课程之后提出一些基础性的概念题或者容易理解的题型,帮助他们巩固扎实所学的知识。对于化学基础好的高中生,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他们通过探索和研究,快速的提升做题的准确性。同时,对于学生课堂练习的评论也是有方法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化学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当差等生能够及时的完成课堂练习,并且书写较为工整时,教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4. 在课后分层抓好课外活动与辅导

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后同样要引导学生去学习化学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化学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的智慧,让化学知识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化学教师必须要处理好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找到适合每个层次学生实践的活动,依靠这个着力点去进行课外辅导。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活动中要突出高中生的个性和特点,将学生的潜力激发出来,培养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而言,化学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开发性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度开发。而对于底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要让他们学以致用,设计小实验或者小游戏,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三、结语

在高中化学课堂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是使全体高中生共同进步的有效保障,同时也是素质教学阶段因材施教的体现。分层教学体现了现代教育观念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让不同层次的高中生都能够在化学的学习中有所提高。我们高中化学教师要立足当下,增强教学质量,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最终实现提优补差。

实验教学中高中化学 篇2

实验教学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非常重要.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能将学生学过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而且为学生对于化学问题的探究提供了平台,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与感受化学原理.要想提升实验教学的整体成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融入信息技术.这不仅能让实验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并且能为实际教学过程带来有价值的辅助,提升学生对于实验教学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从实验教学过程中得到有益的收获.

一、捕捉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信息技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使用方式,能够发挥的效用也有各种不同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捕捉到一些用常规方法难以捕捉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对于化学反应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有很好的把握.这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与认知.学生对于实验的整体把握是建立在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捕捉之上的,然而很多实验现象却不容易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些流失的实验现象往往会成为学生实验学习中的缺失.而利用信息技术,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完善.有些常规状态下不容易操作或者演示的实验,可以透过信息技术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对于实验现象有更加清晰的观察,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例如,在做“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时,通过实物投影可以呈现传统演示实验中学生不易观察到的现象,阴阳两极产生的小气泡可以清晰地得到呈现,阳极产生的淡淡的黄绿色气体,学生通过对比就可以得出结论,阳极有氯气生成;实验结束后在阴极附近滴入两滴酚酞溶液,阴极区域溶液颜色变红色,学生容易得到结论,阴极附近有碱性物质生成,从而使学生对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有直观的了解与感受.实物投影在实验现象不容易捕捉的实验教学中能够发挥促进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获知这些实验现象,而且能够让学生推导出相应的结论.

二、对于视频影像的灵活使用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视频影像可以发挥辅助效果.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有些危险的实验,不仅不能让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具备实验演示的教学条件.然而,有的实验非常重要,有必要让学生对于实验过程有较好的观察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实验原理的理解与认知.对于这样的实验教学内容,可以发挥视频影像的辅助作用,教师通过将实验操作流程制作成相应的视频影像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实验流程工艺,进而深化对于相关实验原理的理解与体会.例如,“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操作步骤和所涉及的.实验仪器较多,课堂教学中一般难以演示.为了弥补这一教学缺憾,教师可以把相应的实验过程制作成视频,剪辑后在课上播放.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相关实验仪器的使用,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实验工作者的艰辛,从而让学生了解整个实验的操作方式与工艺流程.又如,在讲“石油的炼制”时,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去炼油生产企业进行现场参观,而学生又想象不出石油化工工业生产的情境.通过视频,让学生观看石油化工生产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学生能直观地认识这个实验过程,也能领会其中涉及的一些化学原理.

三、发挥动画模拟技术的辅助效果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中 化学实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17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学的思想和观念;能为学生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检验和巩固有关的知识、技能,继承前人积累的最基本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体验,是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总之,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方法都不可替代的。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倾向。

2.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开展受到各学校设备、仪器、药品、教材、课时的限制。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答实验题就行。

3.部分中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实验教学素质及实验技能不够,不能适应实验教学的要求。

二、科学处理教材内容,让教材更具实用性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和内容编排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自主创造的广阔空间。教材是教学的最基本依据,化学实验主要有实验设计、科学研究、思考讨论以及各种实践等基本形式,没有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之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情况科学处理教材内容,开发新的教具,选择合适的辅助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完善,有效补充教材内容方面的不足之处。深入研究教材,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组织有效教学,拓宽教学的空间,全面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包括两大部分,穿插在内容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独立完成的学生实验,针对我在教学过程之中遇到的问题,从这两种基本实验形式来谈谈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实验实施的具体方法。

1.演示实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化学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先讲解、再演示,然后把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总结出来。在这样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对实验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及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在演示实验中,要通过增加演示实验的创造成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把部分有探究价值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比如:“钠”这一节中的演示实验:钠与水的反应,我们可以这样来做:首先让学生自学钠的物理性质,同时我们要指出物理性质中需要学生主要掌握的是哪几点,然后根据这几点作出猜想,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同时还可以把该实验进行拓展,对比钠与水的反应、钠与酸的反应以及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最后总结钠的相关性质。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体验规律得出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这样做看似“钠的性质”的教学时间加长了,实际从总课时上并没有造成课时紧张的矛盾。另外,像“铜与浓硫酸的反应”、“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等性质实验均可以转化为学生探究性实验。即使是教师的演示实验,也要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如有机实验中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的反应以及乙醇的催化氧化制乙醛等实验,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使学生巩固加深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而且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

2.学生实验。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通常先由教师讲授实验目的、详细介绍实验仪器(名称、用途)、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其注意事项、数据采集以及处理办法最后从理论上进行误差分析,然后到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教学时间一般为两课时。实验中学生只是“照方抓药”,难以激发他们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许多学生是报着应付完了事的心态去做实验,有些学生甚至在做完实验之后不知道做了些什么。如果某些实验所验证的规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水平,这类实验可改为探究性实验,实验时间可放在知识教学之前。比如:“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可以直接作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设计实验方案、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得出测量方法,从而也解决了仪器、步骤和可能产生的误差的问题。“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胶体的性质”等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对于练习使用仪器类实验,如:“练习使用滴定管”、“练习使用容量瓶”这样一些实验,要通过学生自己阅读使用说明,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仪器进行相关量的测量。但对于一些学生确实难以完成的实验,可以通过教师适当点拨或学生看书完成。

3.题中实验。实验题已经成为每年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学生在这道题目上的得分率不是很理想,如何提高实验题的分数,除了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训练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可以在平时的实验习题中积累知识,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学习。

4.通过这种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不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解决了新课程中如何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会”为“会学”这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教学达到了最优化。

5.为了使这部分实验能获得良好效果,必须抓好预习、实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接下来就预习和实验报告谈谈我的看法。

四、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信任度

虽然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顺利完成激活凝固文化的任务。实践证明,仅仅依靠经验教学已不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了,还应该注重加强自身的实验技能,提高专业素养,成为实际教学行为的研究者,努力成为让学生信赖和信任的教师,从而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走向成功。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通过坦诚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的两个要素是:一是教师的学识渊博,二是教师的人格高尚,教师要努力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平来感染学生,形成学生的理想人格,最终培养出既有专业技能,又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

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艺术 篇4

一、关爱是化学教学艺术形成的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 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付出自己全部的关爱和耐心, 在一些调查问卷中,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化学教师是否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 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很大的一个因素便是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有的学生在评价自己的教师这样说道:“我们的化学老师整天板着一张苦脸, 每一次看到他都感觉快到世界末日了,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引来无数次的批评。”也有的学生在评价自己的教师事这样说道:“我们的化学教师整天乐呵呵的, 一旦遇到任何的难题, 老师都会及时的帮助我们将其解决, 我非常喜欢我的化学老师。”可见在上述提到的两种教师中, 我们无可厚非应该选择第二种教师,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呢?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学生, 尊重学生主要表现在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大胆表露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尝试知识的探索, 总之任何形式的学习和探索都是学生在学习中所拥有的权利,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这些权利。其次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及时的沟通。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所遇到的任何难题, 教师都应该以引导的模式来避免学生走进学习的误区, 此时及时的沟通则可以很好的化解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的各种问题, 同时在沟通中, 教师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学生, 了解自己的学生在想些什么, 从而可以更为深入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展开化学的教学,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教学语言是化学教学艺术直接的表现形式

教学主要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授的, 因此教师教学的语言技巧对教学也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说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幽默性、比喻性、启发性、感染性等特点, 教师只有在教学语言中融合进这些独有的特色, 才能实现有效的化学课堂。下面就通过一个比喻的语言手法来阐述化学知识的具体教学过程。例如“动态平衡”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知识, 很多学生理解不了动态平衡的概念, 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动态平衡状态产生时, 表面上看起来化学反应似乎已经停止, 处于静止的状态, 但是学生一度相信“眼见为实”, 就造成了理解上的误解, 事实上当动态平衡状态产生时, 化学反应依旧是进行着的, 而在一段时间内消耗了多少反应物, 就会在生成物中产生多少生成物, 即V正=V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动态平衡的过程, 我给学生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同学们都见过水槽吗, 很多水槽都有一个进水口和出水口, 当单位时间内进水口的进水量与出水口的出水量相同时, 水面就会保持不变, 但是同学们我们能说这时候水槽中的水停止流动了吗?”如此一个形象的比喻让困惑的学生感受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通过形象的比喻, 化学课堂也展现出其独有的魅力。再比如在讲到“饱和溶液”的概念时, 我打了这样一个比方:“我们吃了一碗米饭, 米饭在胃里, 吃了两碗米饭, 米饭就该进入食管了, 吃了三碗米饭, 米饭就该进嘴里了, 吃了四碗米饭, 米饭就该溢出来了。”这样一个简单形象的比喻瞬间让学生理解了“饱和溶液”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 每一次运用这种形象的比喻都会让化学知识变得更加的有趣, 也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诸多的益处。

三、诱导技巧是化学教学艺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传统灌输式教育相比, 诱导式教学充分迎合了素质教育的需求, 也成了教师教学艺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教育中高中化学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 可以说“授之以渔”是学生在一生中所积累的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线索, 让这些线索成为诱导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武器。例如在学到选修教材中的“分子结构”有关的内容, 很多分子和原子的结构是学生看不见, 摸不着的, 这时候面对众多的分子和原子结构,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零散的将其灌输给学生, 势必会造成学生理解和记忆上的混乱, 久而久之学生就分不清哪一个分子或原子有着什么样的结构, 从而对化学的学习逐渐的产生抵触的情绪, 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 我会在一个时间段内通过诱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来记忆和理解这些有着类似结构的分子和原子。如在一节课中我的教学涉及到了CH4分子模型的探讨, 在学生熟知了CH4分子正四面体的模型之后, 我开始了一步步的提问和诱导。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 如果我们将CH4分子中的4个H原子都换成CL原子, 那么这个分子变成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物质呢?

生:四氯化碳

师:如果我们将CH4分子中的4个H原子都换成O原子, 将C原子换成S原子, 那么这个分子变成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物质呢?

生:硫酸根离子

师:如果将CH4分子中的C原子去掉, 将4个H原子换成P原子呢?

生:P4

在一步步的诱导中, 诸如四氯化碳、硫酸根离子、白磷分子等类似的分子结构便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中也就牢固的理解和记忆了几种类似的正四面体的分子结构模型。

综上所述, 作为化学教师首先要充分的尊重和关爱自己的学生, 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艺术, 并通过一系列的诱导技巧来达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如此我们的教师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高效的学习化学知识。

摘要:高中化学知识涉及到很多微观的、抽象的内容, 教师如何将这些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的化学知识通过自己的教学技巧更为直观、形象的展示给自己的学生, 则需要一定的教学艺术的提升。本文主要研究了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艺术, 旨在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教学艺术,关爱,诱导

参考文献

[1]蒲绪凤, 李友银.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追问艺术[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9年07期.

实验教学中高中化学 篇5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觉得学生动手进行化学实验非常麻烦,涉及实验课程时教师只是根据化学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让学生根据教材及教师示范讲解来理解实验过程。并且,大多数教师都只利用一套化学仪器,在课堂上学生正襟危坐,教师在讲台上独自进行化学演示实验,对实验反应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显而易见,教师已经成为整个教学课堂的主体,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早已忘得一干二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近年来,教育部门对各个地区进行了教育改革,改革要求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自主性,从而有效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因此,在化学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对实验的参与积极性,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能袖手旁观,要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对于学生操作有问题的地方教师一定要进行纠错,化学物品有很多都是非常危险的。在做实验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各个化学仪器以及每个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还要强调注意事项,让学生注意安全。通过这样的化学学习,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还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得到缓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教师应对教材和课程标准仔细钻研、合理设计,改进和补充实验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束缚,在实验操作中,有些时候实验效果并不明显,有的甚至没有对教材的理论得到验证,而教师却没有重复实验,对学生敷衍了事,只是要求学生记住教材中的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很难让学生信服,在以后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也不会认真去观察,认为只要记住结论就可以了,反正也看不到结果,浪费时间,这样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对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化学实验进行研究,了解为什么出现这一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改正,再进行一次化学实验,使学生看到正确的化学反应。除此之外,对于化学教材中涉及的一些可探究性的有价值性的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学习,为学生设计合理科学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自己亲手去学习。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简化,尽量能够符合学生的化学能力范围内,同时教师在其中还要进行一定的教学引导。这样不但能够构建学生的化学思维,使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规律,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的化学自主性得到提升。

三、实验教学过程中与实际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很多实验中的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很大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够使抽象难懂的化学知识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还能够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有利于提高化学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之中。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要受到化学器材以及场地的限制,学会灵活操作,从而实现化学知识的学以致用。例如,让学生对毛和纤维类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分辨,利用蛋清做蛋白质变形的一些实验,利用熟透的苹果对其他水果进行催熟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补充在化学课堂上的缺陷,从而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加渴望,让学生的化学学习得到有效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对于化学这个学科的重要性,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使学生在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从而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董银山。浅谈如何对新课程教学中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94)。

实验教学中高中化学 篇6

[关键词]绿色化学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087

将绿色化学思想应用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理解化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建立绿色学习理念,有利于推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一、利用简易实验,落实绿色化学思想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绿色化学思想,需要对传统的化学实验进行简单化改革。让化学实验变得简单,并不意味着删减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或者省略化学实验的关键环节。而是要在不影响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对实验的材料进行精简,适当删除实验步骤,从而实现化学实验材料的节省。简易实验,不仅节约化学材料,还减少了化学实验的耗时,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简单化学实验活动的实施,大大降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成本,也提高了化学实验的安全性。

比如,“氯离子的检验”实验,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掌握了检测氯离子的方法,教师只需事先准备好5只试管,并且分别将不同的溶液装入试管中。其中1号试管装稀盐酸;4号试管装自来水;5号试管装蒸馏水;2号和3号试管分别装NaCl溶液、Na2CO3溶液。随后在每支试管中都滴加AgNO3溶液,此时教师请学生观察每支试管的化学现象。在本节实验中,教师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较为简单,并且所用到的实验器材也都是比较容易获得的,这种实验方法缩短了实验时间,大大提高了实验课堂的效率。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适当选用简易实验,将绿色化学思想真正落实到实验课堂上。

二、规范实验步骤,落实绿色化学思想

化学实验步骤的规范性,重在减少实验的错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犯错,就必须重新取材再做实验,这不仅浪费课堂时间,也浪费化学实验材料。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要在实验的设计阶段,组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步骤进行反复琢磨,保障化学实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减少设计失误。更要对学生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过程提出较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对化学试剂进行准确称量,秉着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去处理化学实验所产生的废气与废物。杜绝一切与实验无关的操作步骤,更不得随意更改实验试剂或者随意处理实验产生的废气与废物。不规范的操作,不仅会浪费时间与材料,还有可能导致实验事故。为了实验安全以及实验的环保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规范实验步骤。

高中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步骤有着明确的先后顺序,顺序错了,实验就需要重新做。比如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要先装一定量的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要先检验纯度再点燃;检验卤代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要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在实验中涉及这些步骤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特别提示,并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重点提示这些步骤,以实现化学实验的顺利实施。

三、“绿化”实验材料,落实绿色化学思想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课堂或者实验室,是他们操作实验的主要场所。无论是课堂还是实验室,学生的密度都较大,一旦有有害气体泄露,学生很容易接触到这些有害物质,因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实验中要对材料进行绿色利用,包括正确保存与取用。大多数化学试剂对人体都有伤害,在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下,尽可能用无毒无害的物质去代替传统的化学试剂,落实绿色化学教学理念。

比如,在IA族与水反应的实验中,本应该用钠与水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反应现象。但钠与水的反应会很强烈,稍有不甚就会对学生安全造成威胁,甚至引发爆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由钾代替钠完成实验,提高实验的“绿化”程度。实验材料的替换,不仅提高了实验的安全程度,

也不影响实验现象的清晰程度

,教师可以放心地让学生去观察。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思想还是一个新兴的教学思想,将其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是高中化学教学创新的重要实践。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高中化学教师要全面分析化学实验的内容,对实验流程进行全新设计,选择合理的实验材料,以确保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春.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探讨[J].化学教学,2009(7).

[2]胡明星,宿辉.绿色化学理念在高等化学教育中的融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3]邵振泉.精心导趣建构化学和谐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

实验教学中高中化学 篇7

一、绿色化学观的概念

绿色化学观指的是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人们认为最主要的防治方法是从源头上进行杜绝, 因此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绿色化学发展观。这指的是通过人口、经济以及环境资源之间协调发展, 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不仅要对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还要对污染进行控制, 减少垃圾的产生, 避免资源的浪费, 做到文明消费。

2.绿色化学价值观。它指的是人类在对环境的价值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得出的看法和观点。它不同于以往人们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念, 而是将人与自然放在平等位置, 在追求人的发展的同时, 还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3.绿色化学道德观。它是在继承传统的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发展, 在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 追求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4. 绿色化学教育观。从污染源头上进行控制来保护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这就是绿色化学。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观念融入到化学课程的教学中, 让其成为高中化学教育的一部分。贯彻绿色化学的教学观念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高中绿色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高中开展化学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它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高中学生学习化学既可以掌握基本的化学原理和化学规律, 知道化学的用处, 还可以知道如何利用化学来为生活服务;学生不仅要将化学知识进行运用, 还要将知识内化, 将绿色化学的观念深深地映入自己的内心, 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随时随地将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

在高中的化学课程中, 实施绿色教育, 不只是让学生应对高考, 还要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学生可以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科技, 理性看待科技的益处和弊端, 能够用发展性的眼光去看待化学, 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自然加以改造。学生学习化学的态度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观的策略

(一) 增强教师绿色化学的教育观念

要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就要对化学实验加强重视, 而教师是组织化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应该积极的开展教学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去,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 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验中, 从而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自己动手的能力, 巩固自己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因此, 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绿色化学的观念, 才能将其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重视污染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改变使用装置, 优化实验效果

在组织教学时, 教师应该对化学实验部分重新安排, 尽量避免浪费和造成污染, 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实验结果。教师应该在确保实验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去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实验药品和装置。举个例子, 在“Cu SO4、Na Cl和Ag NO3三种溶液进行反应”的实验中, 往往会出现溶液浪费的问题, 这三种溶液中有重金属的元素, 若直接丢弃就会污染环境。而按照绿色化学的观念来操作, 教师可以用滴板来吸取溶液, 这样能够避免浪费, 减少污染。另外, 可以将剩余的溶液与其他的试剂进行反应, 将其转化成无毒的物质。

再比如“二氧化硫的制取”的实验, 进行该实验时, 可能会因为设备不够完善或没有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而导致气体泄漏, 对师生健康和环境造成伤害。另外, 对实验药品的用量没有准确控制。按照绿色化学的观念可以这样操作:教师可以将玻璃片置于白纸上, 在玻璃片上放很少的亚硫酸钠晶体, 将紫色的石蕊溶液和加了酚酞的Na OH溶液以及PH试纸放在旁边。实验开始后, 教师在亚硫酸钠晶体上滴几滴硫酸溶液, 然后把烧杯盖上去, 再对滴液颜色如何变化进行观察, 这样可以控制好药品的用量, 避免浪费和污染。实验时不能被书本约束, 应该努力创新, 将原本有害的实验转变成绿色的化学实验。

(三) 进行微型化实验, 减少排放

微型化实验指的是实验中不改变操作方法和技术, 而是尽量使用小容量的实验仪器, 药品用量减少了, 反应物就会随之减少, 因此, 污染也会减少。这样既可以减少药品的用量, 避免了浪费, 还能使实验更加的安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努力思考, 对实验进行创新, 争取以最短时间和最小用量来获得最优的实验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目前人类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 实施绿色化学是所有化学教育者要努力的目标。在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的观念,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是推动化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志成.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化学观的教育探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2009 (13)

有效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篇8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流程的首要前提

自主学习就是老师编写好教学学案, 首先明确当节课的重、难点及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不同层次的要求, 然后根据课堂内容以填空形式写好学案让学生带着简单问题进入自学阶段, 阅读教材相应部分内容, 使学生初步了解当节所学的知识, 这一部分应以低起点为原则, 让填空的内容在教材里面最好找的着, 或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够把空填的完整, 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学生畏难情绪, 顺利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

第二环节:合作讨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流程的关键

这一环节老师根据学情合理编排设计好各种问题, 使学习内容问题化.这里主要注意三个方面: (1) 合理应用好教材原有的思考与交流及学与问等栏目中的问题. (2) 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 动脑思考, 强化学生获取知识的体验.如, 在《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节的教学中, 对氯水成分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不是直接给出让学生去记住, 而是由学生自由讨论, 亲自设计实验方案, 然后选出可行方案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1.实验设计. (1) 观察新制氯水的颜色 (2) 向氯水中加酸化的 AgNO3 溶液 (3) 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2.实验现象. (1) 淡黄绿色液体 (2) 生成白色沉淀 (3) 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3实验结论有 Cl2、 H+ 、Cl- 、HClO

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对现象的分析与讨论由学生自己找到结论.如此设计, 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提高了学生观察、总结及推理的能力.

3.对难度稍大的或偏难的问题老师应该把问题化解, 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由易到难逐步解决.例如, 高一化学教材第一节就开始讲实验, 综合性叫强, 学生很难掌握, 特别是对粗盐的提纯实验, 我们可以把问题细化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如, (1) 化学物质除杂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怎么才能做到? (2) SOundefined、CO-3、Ca2+、Mg2+等离子可以分别加入什么化学试剂而除去? (3) 新引入的Ba2+、CO-3、OH-又如何除去? (4) 以上的除杂试剂加入的顺序又是怎样的?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逐一解决, 顺利的解决了粗盐的提纯问题, 这样也能让学生尝到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甜头.

第三环节:对话交流——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对本节知识的提升

首先让各学习小组派出代表展示本组同学对各问题的讨论结果和实验探究的现象及结论, 然后各组根据不同的结论再相互探讨, 老师这时加以点拨引导, 使同学们通过探讨逐渐得出准确结论, 也可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本节课学习的体会提出问题由全班师生共同解决.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激发了同学学习化学的热情, 迫使同学课堂课外翻阅教材、查找资料、思考问题.全班同学都动了起来, 避免了老师讲学生睡的现象, 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环节:课堂反馈 (当堂达标)

根据当堂内容出一些难度适当针对性较强的练习题以检测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情况, 可以独立思考, 也可相互讨论, 还可通过板演等形式解决.教师通过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 适时加以引导纠正, 对答的较好的同学给予及时表扬鼓励,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实验教学中高中化学 篇9

一、准确操作演示实验, 做好示范

演示实验不同于其他实验, 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双边”活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基础操作能力, 巩固和验证理论上有关的化学知识。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必须目的明确, 搞清楚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操作要领、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及如何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等。演示实验中, 教师要严格示范操作, 发挥示范作用。教师的演示操作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演示中教师必须讲解清楚, 操作规范, 步骤正确, 药品取用、试剂滴加、仪器放置合理得当, 切忌粗枝大叶草率操作, 给学生带来疑惑。在演示实验中为使实验现象鲜明, 提高清晰度, 关键处要求学生反复观看, 还可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即组织观看实验课件、实验录像、实验幻灯片, 或采用将演示实验放大投影等方式进行实验教学。

二、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实验能力

一切以实验所提供的化学事实和数据出发, 这就是化学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催化剂。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是高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做好教学讲授的配套工作, 二是为学生多创造动手参与的条件, 三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实验是激起学生兴趣的重要外部因素,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简单易做、色彩鲜明、变化莫测甚至让人匪夷所思的小实验, 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学生探知究竟的欲望,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对“钠”一节的教学, 首先演示“水生火”的实验, 学生看到这一违反“常规”的现象, 既兴奋又好奇, 产生“水火不相容, 为何水又能生火”的疑问, 教师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的情况下, 根据教学目标, 提出与新课有紧密联系, 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例如:水为什么能生火?发生了哪些反应?结合本实验你能设计出其他类似“水能生火”的实验吗?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 有针对性地独立思考以至激起学生产生亲身体验实验操作的欲望, 通过实践探究得出结论。在学生做实验时, 教师用现场指导, 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并结合实验采取及时提问、出思考题等手段,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解答疑难, 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 观察现象更仔细, 实验的兴趣更浓厚。学生们普遍反映做这样实验比过去只按照课本强记几种混合物的分离、鉴别需加什么试剂、有什么现象更有意义;做这样的实验, 不但学得开心, 而且知道怎样做, 做后记得牢, 提高了实验能力。

三、分析典型实验,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 不仅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效果的先决条件, 而且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所必需的。在这方面, 我除按实验原理、要求提出有关的操作内容和要求外, 还着重讲了下列几点:

1.剖析一个典型实验, 讲清一类实验的操作内容

如通过分析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实验, 可归纳总结出下列操作内容: (1) 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 (2)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3) 药品的取用; (4) 加热方法; (5) 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6) 气体的收集和放置; (7) 装置的拆卸。

对这些操作, 都应讲清其知识、理论根据。譬如在实验室里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氯气时, 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 水的沸点也不高, 制得的氯气中可能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欲除去, 只要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洗涤, 不能用水, 这是因氯气与水能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可知增加生成物中Cl-浓度, 可使平衡向左进行, 以减少氯气的溶解度。又根据氯气的性质, 要想干燥氯气, 只能选用液体或颗粒状的酸性干燥剂, 通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2.通过分析某些实验操作, 向学生阐明实验操作的要点

我在分析某些实验操作时, 为了让学生学得会, 记得牢, 总是把实验操作要点总结成几个字或几句话, 让学生便于记忆。如在配制一定体积的摩尔浓度的溶液时, 在分析演示的基础上总结出:“称 (对固态溶质要称, 液态溶质要量) 、溶 (溶解) 、洗 (洗涤溶解时容器的内壁) 、稀 (稀释至容量瓶的刻度) ”四字配制法。

高中化学中情境教学探究 篇10

一、新情境在高中化学中的必要性

1. 新情境教学的定义.

情境是指题目中出现了中学课本中没有的内容或把一些学生学过的基础知识综合设计的形式新颖的特色环境.新情境试题是指试题通过创设一个崭新的情境, 让考生结合新信息, 从中抽象出概念或找出事物的规律, 调用已有的知识信息, 编织并搭建信息网络, 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学化学教育中对这种新情境试题的名称不尽一致, 对问题情境教学开展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 大致分为: (1) 信息给予题; (2) 信息迁移题; (3) 构成题; (4) 新信息题; (5) 搭桥题等.

2. 设置教学问题情境, 激发培养兴趣.

有些学生对化学不太感兴趣, 认为化学很难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求知欲望.问题情境正是以问题为主线, 引领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引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培育情感.针对化学学习方式、学习心理、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情况作了学生调查, 统计得出三条结论是: (1) 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普遍缺乏. (2) 教师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情景. (3) 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等.这些反映出传统的化学课程,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被动学习的状况比较严重.教师是教学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合作学习, 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自主权, 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 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平等、相互协调的师生关系.

3.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创设情境.

高中化学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重视的是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教师还应该在这样的氛围下再创设出一些特别的情境, 这是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4. 从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区, 创设情境.

认真研究分析教学目标和要求, 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培养目标要求, 设计出贴近学生内心实际, 靠近学生情感发展区的现实生活情境.

5. 新情境试题的适应性.

现代化要求人才要有更高的科学水平, 乐于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知识、经验和信息, 有勇于改革、大胆创造精神.新情境试题更能反映现代化学知识应用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更能渗透符合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些理论和发展趋势, 更能渗透符合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些理论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有发展前途的某些知识, 如, 新材料、环境保护、能源、卫生保健、食物等方面知识.现代化学基础知识面向学生, 有利于他们打好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高考与中学化学教学的关系存在着考什么, 教什么, 考多难, 教多难的关系.

二、新情境主式下的解题思路

1. 吸收新信息.

认真阅读, 挖掘题中隐含新信息, 抓住关键提示, 分析信息摧涵和外延, 弄清信息实质.不能头脑僵化、因循守旧, 视而不见题中信息, 要克服思维定势.

2. 联系旧知识.

根据题中已知信息, 有机迁移已学的相关化学基础知识, 不能喜新厌旧, 走向极端.

3. 找准突破口.

新信息和旧知识要新老结合, 综合逻辑思维, 在相似、甚至全新环境中应用, 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4. 复核新结论.

将得出的结论和过程对照原理逐一验证, 看是否都全部符合题意要求.避免某步推导失误, 一错再错, 验证时要细心.内容概括如图1所示.

三、新情境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

1. 纵横交错关系.

从纵的方面讲, 有过去化学发展史内容, 有现代化学发展新成就及未来化学发展趋势, 从横的方面讲, 有中外化学科技发展新动态, 又有化学与数学、物理等相关课程紧密联系的内容.运用旁通思维方法, 巧妙借助学科之间内在联系, 会使学生问题的解决更加深刻严密.

2. 同异对比关系.

在新情境化学试题中, 既要看出异中不相同, 又能看出同中之异.例如, 有机化学中同分异构体的新情境试题的考查, 一般是已知某物质的结构简式, 推出其相同分子式及相应官能团, 再求其他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3. 顺逆互变关系.

培养创造性思维, 要重视两条思路:一是顺向思维, 从事实中形成概念, 组成判断, 构成推理;二是逆向思维, 通过结论来分析形成结论的原因.

4. 点面知识网关系.

对于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 从点到面知识之网, 形成发散思维.而收敛思维是指从众多问题中集中思想, 发现和提炼共同信息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有机结合.要求新情境试题在解答过程中, 既要重视一题多解, 又要重视常规解法求优的探究.

5. 推陈出新, 新旧演变关系.

(1) 熟悉的旧事物用新方法解决. (2) 个别新问题按已知方法解决.根据新情境试题特点, 中学化学的平日教学中, 要精选、精练、精讲新情境试题, 重在讲练方法.

实验教学中高中化学 篇11

关键词: 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教学改革

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获取和运用知识,并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的课堂教学方式。简单地说,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中心,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讲解过程,而是根据课本知识要求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把教学问题化的教学模式,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为关键,即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景的创设者,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鼓励者。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能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初步设想;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终学会运用化学知识独立地探索新知,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精心设置问题

有的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时思想上往往是困惑迷茫的,常常不知道应该学习什么,这就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教师应该做到有效引领学生直切教学主旨,真正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知识上领悟。切合学生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置教学问题,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教学中坚持联系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围绕当今能源、环境、材料等现实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如何防治白色污染,如何根治酸雨,怎样辩证地看待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危害及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新型无污染能源的发展方向及开发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等展开教学活动。

二、巧妙提出问题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提出问题在问题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能否提出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问题教学的效果,因此,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自然就显得非常重要。课堂提问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教材,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组织提问材料,围绕一条教学主线设问,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步步深入,从而达到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学目标的需要提出问题,切忌盲目无准备地乱提问,或问一些学生随口就能答出来的问题。虽然(容易回答的)问题多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却容易分散学生对教学主要目标的注意,干扰学生的定向思维。

同时,教师应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展开研讨。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质疑,随时提出问题,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对学生的问题认真对待,多鼓励多引导,即使是一些浅显幼稚的问题,也要给予认可,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信心、意志和品质,消除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分布要广,使学生形成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尤其注意向学习较困难和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提问,注意引导,给予锻炼的机会,促使其树立学习信心。当学生感到困难或回答不完全正确时,教师应给以必要的提示。新课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未知的过程,学生回答问题总是从不全面到全面。因此,学生的回答即使不够全面,也应充分肯定学生回答中的正确因素,使学生首先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明确指出错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切忌以提问的手段去迫使学生学习,使师生间产生对立情绪。

三、恰当对待学生的回答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肯定和采纳学生的回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思考的过程尤为重要。哪怕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只要他们积极地进行了思考,那就是成功的教学。只有在学生实在得不出正确结论时,教师才应告知合理的思维方法,如果教师急于回答,就阻碍了学生的思考。

教师应接受期望之外的回答。教师当然期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和回答问题,这样想本身就是不对的。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得到的答案当然不尽相同。尤其是在做化学实验时。面对不同的化学现象时,学生的回答往往五花八门,有些回答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当学生得到期望之外的解答时,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思考方法和思路,并给予表扬。

四、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指导

化学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善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不断的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灵活性逐渐得到锻炼和加强,怀疑、批判、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得以培养和形成。因此,对化学问题解决进行指导,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12

一、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进行探究实验的教学阶段,参与到探究行为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更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持续地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当然,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教师也不可忽略自身的主导身份.即教师需要在探究实验环节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可以在正确的路径上展开探究和学习.如果学生只是盲目地进行实验探究,其学习质量必定会事倍功半.

2.开放性原则

探究实验的化学教学形式主要有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两种[1].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秉持开放性的原则,适时地组织学生去企业、农村展开实地考察,明白化学工业中相关的“三废”处理与生态保护的实验.并且,教师给予学生更为广泛、开放、自由的实验研究课题,让学生可以自行地设计想去实现的实验方案、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独立地操作完成实验.使学生能够独自享受知识在自己手中形成美妙过程,完善自我评价,最终,培养学生第一时间察觉问题、处理问题以及反思问题的创造一是,通过探究学习养成更加自由的动脑思维能力.

二、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行性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

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问题,大多数都在日常生活,但这也是学生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不擅于通过身边事物去思考问题[2].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醒学生平常要多多观察生活中的食物,以此来产生问题式的情境.例如,在高中化学(必修1)金属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便可以通过现实生活来创设情境: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等.都是厨房中必需品,可通过探究意识将其检验出来.

把氯气通到打湿的有色布条上,可以看到打湿的有色布条出现褪色.此时,会有学生认为干燥的氯气具有漂白性,或是说氯气和谁发生反应生产生次氯酸,褪色主要是因为次氯酸的漂白性所导致等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

2.设计实验教学

问题探究:现有六瓶白色固体物质,分别装有Ba Cl2、Na OH、Na2SO4、(NH4)2·SO4、碳酸钠.通过蒸馏水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流程来鉴别这几种物质.

(1)基于酸碱盐的溶解度可知上述试剂皆溶于水,而CuSO4溶解在水中会出现蓝溶液,故而,可以先找出Cu SO4.

(2)根据过去所学的化学知识,学生得知Cu SO4能够与Na OH溶液发生反应形成蓝色沉淀Cu(OH)2,Ba Cl2溶液能够和Cu SO4溶液发生反应进而产生硫酸钡沉淀,这样一来也能够把Ba Cl2鉴别出来.

(3)再利用Na2SO4可以和Ba Cl2反应生成沉淀,而Na OH混合无现象,因此可以通过Ba Cl2推断出Na2CO3和Na OH;接下来所剩的就只有Na2SO4和(NH4)2·SO4,(NH4)2·SO4可以和Na OH加热环境下形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NH3,这样也就把Na2SO4和(NH4)2·SO4区别开来.

(4)教学将学生进行分组,进入实验室,在小组组长的指导下,选择相关的化学仪器与药品实施探究实验,且即时记录实验现象和进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5)得知六种试剂均溶于水,然而只有硫酸铜为蓝色溶液,在其他五种溶液中添加硫酸铜产生白色沉淀的试剂为氯化钡,出现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在通过氯化钡溶液检验,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另一种是氢氧化钠.

在开展“氨喷泉”的探究教学中,让学生对“喷泉”的化学现象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压强差所形成的喷泉.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假使把NH3换成CO2,会不会产生“喷泉”?假如不能,该怎么改善.并让学生同小组讨论后验证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操作验证,通过探究实验后得知无法形成喷泉.分析CO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无法形成足够的压强差.如换溶剂,可以和CO2反应,让烧瓶中短时间内形成强大压强差,是否能形成喷泉?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明白了将水换成Na OH也可形成“喷泉”.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实验的实施原则

在开展探究实验化学教学的课堂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还是教师必须要对探究实验教学的理念具有深刻的理解与掌握[3].而且能够在化学教学期间适时地渗透.并且,还应当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境与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探究实验中重点考虑怎样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对问题展开假设和处理的能力;和学生展开交流和合作;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等.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产生求知欲望,即发现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探究活动.

一切教学方法的延续都是在一定原则展开的,作为教学系统的至关重要的构成单元,探究实验教学也有其相关制度与原则.其实验设计探究需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保证实验探究内容的科学性;实验探究的创造性;实验探究手段的可行性;实验探究0操作的安全性;实验探究内容的趣味性;实验探究方案的易操作性;学生发展的综合性等原则.

探究实验教学除了要满足原则外,探究实验还应当具有可调理、梯度、中等难度.设计的实验探究的难度无论太小、过大都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行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与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还应当确保每一位学生的人身安全,故而,在进行设计实验以及选取实验内容时,应当最大限度上在安全环境下展开探究实验,且在进行前给学生讲解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按照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尽量贴近学生.

综上所述,怎样利用化学实验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教学任务,需要广大教育人员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探究性实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最大限度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思维.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需要始终围绕基础知识和实验活动结合,和学生自身体验相结合,以学生主动探究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摘要:探究教学就是经教师的启发,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展开自由表达、质疑、讨论,并且善于将所学知识灵活进行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众所周知,实验教学是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而且,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化学实验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非常直观的知识,更可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与操作化学实验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水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探究实验,高中化学,高中教学

参考文献

[1]谭旭.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学习,2012,15(11):75-76.

[2]何杰.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3,17(5):26.

上一篇:炼焦技术下一篇:牙齿正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