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实行

2024-07-28|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体制实行(精选6篇)

体制实行 篇1

1 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城乡规划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 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主要包括:

城乡规划体系:城乡规划是由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村镇规划等不同区域层次规划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规划体系。

规划管理主体: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规划编制主体: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

规划审批主体: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直辖市、省会城市、50万人口以上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其它城市的总体规划, 由国务院审批;其它设市城市、县城镇及建制镇的总体规划, 分别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城市分区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或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规划许可制度:由《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项制度构成, 合称“一书两证”。规划许可制度的设立, 体现了城市规划同时规范政府行为和管理相对人的双重功能和职责, 确立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活动实施综合调控和具体管理的工作机制和程序, 为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2 深化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 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 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五个统筹”的需要。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社会经济不断繁荣, 党的十六大适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为实现我党在新时期确立的奋斗目标, 促进城乡规划对城乡发展科学有效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十分必要。

(2) 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是城镇化广域推进、以区域为主的城镇化的需要。

城市向周围地区蔓延、扩展, 一系列区域性的矛盾与冲突接踵而至, 如重复建设、环境污染等。芒福德 (L.Mumford) 曾担忧的“四大爆炸”, 即人口爆炸、近效区爆炸、快速干道爆炸和游憩地爆炸等现象屡见不鲜。在城市外围但又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城际地区”, 出现一些“区域性功能区”, 如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区、港口中、机场以及区域性游憩地等等, 它们正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功能成长最活跃的区位。城市发展除了自身的功能组织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外, 更多地要考虑区域整体环境质量与效益的提升[1], 因此加强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强化对区域的规划管理, 保进区域协调发展日显重要。

2.2 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行政许可法》的需要

行政许可是非常重要的行政权力和管理方式, 只要把握住了城乡规划中行政审批制度、行政许可制度, 也就抓住了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根本。要深化城乡规划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必须建立健全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将是我们进一步深化城乡规划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契机, 在城乡规划工作中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 必将推进城乡规划行政审批制度不断改革,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将会形成一个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局面。

2.3 当前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迫切需要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1) 规划管理缺乏上级对下级的有效监督。

受现行监督体制的束缚, 在规划监督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看得见的管不着, 管得着的看不见”, 这种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督的现象, 已经在实践中充分暴露, 给了我们不少深刻的认识。

城市规划实施存在事前、事中监督缺位的突出问题。由于缺乏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督, 致使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城市规划局盲目服从政府领导做出的违反规划的决策, 随意修改规划和违法审批的现象屡屡出现。一些城市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就是在规划管理部门屈从于政府领导个人意志的情况下建成的, 造成的损失往往无法弥补。

(2) 规划决策机制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

许多城市的规划决策权集中在书记、市长、五套班子及几个规划专家手上, 是少数人闭门造车式的决策地方政府和部门规划自由裁量权过大, 对行政审批缺乏约束制度和监督机制。规划主管部门既是规划管理者又是规划编制单位的直接上级和规划的决策方, 使得规划编制和实施自始至终囿于规划管理者的单方动作之中。规划常常仅限于政府和专家之间的交流, 普通大众对规划缺乏应有的了解, 也缺少对规划的支持和参与, 致使随意更改规划、规划服从项目的情况时有发生。来源:考试大网

(3) 规划管理权限分散, 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

一些城市区级政府或开发区独立行使或变相独立规划管理权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在开发区热时, 一些开发区搞所谓的封闭管理, 与规划争权, 搞规划特权, 破坏了城市规划的有机统一性。在“封闭式、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图章对外、一站式报批”的口号下, 城市功能四分五裂、土地浪费、公益设施无人问津等严重问题造成了规划失控。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 我国城乡规划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历史过程和实践成效表明, 现行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总体上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基本规律和要求。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 城市大规模建设, 规划编制等规划服务的业务量繁多, 规划成果的商品属性突出, 社会责任被弱化, 导致规划成果质量参差不齐, 更有编制单位为迎和出资方的要求, 而违背规划原则编制规划。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 使城市规划编制人员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克服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浮躁心态, 促进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体制实行 篇2

摘要:ISO9000质量管理是一套自成体系的管理理论,这种管理模式给企业管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受到企业的欢迎。结合工作经验,对企业如何全面推行ISOO9000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ISOO9000;质量管理体系;企业;

ISO9000质量管理是一套自成体系的管理理论,该体系关注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纳入用户要求、法规要求及质量保证的要求;把过程方法的概念,顾客需求的考虑、持续改进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标准,把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和程度体现在标准的要求之中。这种管理模式给企业管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但它的思想根植于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想,很多地方体现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并不大完全适用于我国的情况,为此在我国企业全面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往往受到很大的阻力。如何有效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很多企业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此本人提出自己在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上的一些观点。

一、加深对体系的认知,认真组织落实

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首先是上级领导要对体系认证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深入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过认证审核”这个层面上。ISO质量管理体系把企业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思想贯穿其中,就是要求企业能从中获得自我完善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素质,仅仅拿到一个“质量通行证”是不够的,应该深入到“利益必得通行证”上。其次是各单位进行实施。通过干部会议、会员会议、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全体员工灌输质量体系的思想,同时,各单位成立体系推行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质量管理机构,确实保证体系推行过程的组织领导。

二、加强培训工作,为质量体系的推行打下基础

要使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取得较好的效果,对ISO9000标准的学习和领会尤其重要,各部门的领导和业务管理骨干都要投身于ISO9000族标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中,加深对体系的正确的、积极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行动指南,引导全体员工真正地投入到体系运行中来,为以后体系的建立和推行打下基础。

三、成立骨干小组,全面负责体系的推行和改进工作

公司应成立有公司高层领导参与的工作小组,并赋予其权利。工作小组成员由各单位领导及内审员组成。内审员应该对本单位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质量管理等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将体系要素分解到各个岗位并实施管理。

四、转化标准,分解职能,调整机构,明确职责,配备资源

ISO9000族际标准是通用性标准,要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还必须把国际标准与本公司的活动对照结合,各单位在咨询公司的协助下,努力寻找在生产及售后服务全过程中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最佳结合点,将ISO9001标准的各个要素与公司生产的运行和管理活动一一对应起来,同时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围绕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通过职责分解,使所有质量活动都要符合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使每一个职能系统、每一个管理环节、每一个操作过程都处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之中,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五、组织编写体系文件

在转化标准、全面分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按照质量体系的管理要求,按照系统、完整、严密的总体原则,组织职能部门编写质量体系文件。体系文件应体现出质量活动的五个“W”(做什么,由谁做,何时做,何地做,为什么做)和一个“H”(怎么做)的要求,使ISO9000质量体系的先进性贯穿于全体员工的本职工作中。为确保质量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在编写质量体系文件时,注意征求咨询公司、管理层和操作层的意见,同时通过多种途径,验证质量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例如分阶段、分层次、分专题召开质量体系文件评审会议。一套兼容性、可操作性、适用性强的体系文件是质量体系有效建立和运行的坚实基础。

六、督促检查体系运行

全面实施体系文件,是体系运行中比较关键的阶段。一般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是组织管理骨干和内审员到下级机构开展督促和辅导,对所发现的问题加以妥善解决或及时反馈给领导和职能部门;其次,由各单位内审员或业务骨干审核方式审工作检查体系实施情况,验证各层次、各环节活动是否符合体系文件的要求,并把发现的问题通报分公司,责成有关单位进行整改,改善局部系统和运行情况。第三,要建立自下而上、层层实施的体系运行考评机制,将体系运行要求变成硬约束而融入日常工作中,把各单位体系运行情况的考评纳入考核标准体系,作为工作业绩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激励全体员工在运行体系过程中的积极性,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七、组织内部审核和提交外部审核认证

根据质量体系试运行情况,经过分公司领导批准,组织由公司内审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体系运行进行评审,并将内审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由组织责成相关单位整改体系运行中不符合项,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要充分分析体系运行情况,可以考虑提交外部审核机构审核认证申请,认证审核通过后,公司还要定期接受外部审核机构的监督审核和复审,通过内外部监督力量,可以使分公司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施工项目股份制管理体制的实行 篇3

1) 股份制的开始。我单位于2012年成功改制后, 所属的新开项目均实行了股份制管理, 主要管理人员比如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项目主工长、项目材料科长、项目预算员按照公司要求的比例入股, 其余所有的管理人员按照自愿入股的原则购买项目股份, 形成全员管理, 全过程参与的机制。让全体职工都能体会到公司改制的好处, 都能从中受益。让职工能从自己的管理中得到分红, 从只拿工资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 在股份制的管理模式中富起来。对于我们这类型的国有企业, 股份制改革是在不断的摸索、探索和改进的过程, 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 股份制的份额。我单位项目股份原则上按照2011定额的标后预算 (直接费+材差费) 的5‰作为项目风险股份抵押金。项目主要责任人需在项目组建30日内全额上交项目模拟股份 (如到期未能全额上交项目重新组阁) 。股份按照项目班子80%股份, 其余管理人员20%股份。其中:项目经理30%股份;项目工程师15%股份;项目主工长15%股份;项目材料组长10%股份;项目核算员10%股份。其余20%股份由项目安全员、质量员、试验员等其他管理人员进行认购, 无人认购时其余股份由项目班子认购。项目经理为项目主责任人, 承担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的违约责任。3) 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凡通过现金、抵消工资、转入分公司以及公司股份的形式持有本项目的股份者均为本项目股东。股东可按股份的占有额度行使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原则上以本单位的正式员工为主。临时员工想参与入股须经股东大会审议, 经相关领导批准后执行。经转入的股份将不享受分公司以及公司股份分红, 只参与本项目的股份分红, 以及本项目赋予股东的各项权利和义务。项目股东享有的权利:参与编制项目股份制管理办法, 参加项目入股者推选项目的股东代表, 参加项目部组织的项目股东大会, 按占有股份的额度享有对项目重大问题的表决权。按出资份额分享红利。查阅项目股份制管理办法、参与以及了解项目成本状况, 适时召集所有股东召开股东大会, 查阅财务报告等。项目股东应履行的义务:按项目股份制管理办法按期足额缴纳项目股金。执行项目股东会议决议。因自己过失给公司、分公司、项目和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 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保护项目的商业秘密, 对项目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4) 股权管理。项目股权管理由项目经理和分公司财务科负责。项目制定股权管理规则经股东会审议后施行。项目的股份一经入股, 不得随意抽回、转让, 但遇到项目职工有退休、调离、辞职、辞退、除名等特殊情况, 可以转让其在项目的所有股份。项目股东在遇到有退休、辞职、辞退、除名等情况需要转让股份时有以下情况:a.如果转让给本项目其他股东时, 经双方协商一致, 签字盖章办理手续, 经项目经理及分公司财务科批准后即转让成功, 分公司财务科将其股份转入收购股份者名下, 买卖双方协商付款时间和方式。b.如果转让给股东以外的其他员工时, 必须经项目部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 且双方协商一致, 其余与上条相同, 如果项目部全体股东过半数以上不同意时, 应由项目出资购买。在相同的条件下, 优先考虑持有项目股东购买。c.项目部股份不得私下转让, 不能继承。项目经理等离任时由下任出资购买股份。

2 项目责任成本的划分

对于新开工程分公司项目二次竞标后责任成本为:建造成本+酬金。1) 建造成本:a.人工费以劳务招标的人工费价格为准+管理人员工资。b.材料费按分公司集中采购价格+工程实体用量 (不含损耗) 。c.机械费按集团公司及分公司制定的价格执行。d.2011定额人工费×10%。2) 酬金:a.按项目风险股份抵押金1∶1 (股份分红) 。b.2011定额的标后预算 (直接费+材差费) ×1.5‰ (项目经营费) 。关于酬金的比例我单位通过对在施项目的成本进行实时控制测算, 对于经营正常施工的项目, 考虑项目经营费用在内, 该比例能够完全满足项目经营性支出, 是一个比较适合的、合理的费用比例, 在项目的二次经营中还有一定量的节约空间, 需要项目经理以及项目全体管理人员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对于该比例在以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将视项目的特殊性等适时调整, 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并达到预期盈利的目的。

3 项目成本的控制

1) 人工费:在工程开工前, 首先选择一支技术素质较高的劳务分包队伍, 侧面走访了解已建成的标志性建筑, 以便保证工程的工期和质量, 其次根据标后预算的价格来定价包干实行制。另外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保证一次成活, 减少项目质量成本的投入。2) 材料费:所有大宗材料在工程开工前, 必须由施工员将计划提出来, 由材料采购员及时了解材料价格, 对材料采购采取阳光采购、三比一算、货比三家的原则, 进行讨论研究, 进行双比, 选择优异供货商。另在材料上, 制定各项措施杜绝材料浪费。3) 现场管理费:因为这项费用可以说是有支无收, 所以只有通过降低工料机的成本来弥补这项开支, 项目管理人员实行日工资发放, 月度考核, 执行请销假制度, 凡请假或出差人员, 均须项目经理批准。项目差旅费、办公费的支出由项目经理统一掌握控制。a.提高工作效率。b.勤俭节约。c.现场签证。要求我们项目施工员必须懂定额, 在施工中及时做计量, 及时作签证、变更, 避免漏项。

施工前期的精心成本策划, 过程中贯彻成本无小事的理念, 全员参与, 全过程控制, 不断的积累成本相关的原始资料, 及时的办理变更签证, 厉行节约, 精细化成本控制, 为竣工结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真金白银发到职工手中才是真正让员工相信股份制会富裕员工, 让股民享受管理的丰硕成果。

4 结语

我单位承揽的底商住楼及工业厂房工程均实行了项目股份制管理体制, 已经成功运行了一年多, 运行良好。但在运行中也出现了许多在前期策划当中未考虑到的内容, 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 还请有同样实行股份制体制管理的同行们能提出宝贵意见, 共同进步。

摘要:从股份制的开始和份额、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股权管理方面对股份制管理进行了全面阐述, 介绍了项目责任成本的划分方式, 并从人工费、材料费及现场管理费三方面提出了项目成本的控制措施, 以实现项目投入最少化、产值最大化。

体制实行 篇4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支持下,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教训,把握当今时代的特征和发展潮流,作出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打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思路,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天地、新境界,也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前无古人的艰辛探索之路。

确定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方向,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较长时期,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过重要作用。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这一体制统得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特别是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因此,党的十四大明确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1)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

(2)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而市场经济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

(3)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谈自己的发展。世界经济运行离不开市场机制的调节。我们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只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体制实行 篇5

一、企业统计要改革传统的统计观念

新经济首先给我们带来的是观念变革,它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统计观念的束缚,以新的理念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新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统计观。我们需要在观念上有哪些改革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企业统计服务对象的改革

企业统计是为谁统计呢?我国的企业统计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都是以政府为主体。尽管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也有过多次变革,但统计服务对象始终是政府,也就是说企业统计一直是为政府统计的。

在新经济下,由于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的统计主体不同和统计目标的不同,从而导致行为方式不同。作为官方统计行为,在搜集企业信息时,应尽快摆脱对企业报表的依赖,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统计力量以及依靠民间的统计机构力量,采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和科学的估算方法,以获取客观真实的统计信息,其统计行为直接对政府负责。作为企业统计行为,应摆脱官方统计的束缚,尽快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其统计行为只对本企业负责,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就是企业,具体包括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合作者、供应商和客户等。

2. 企业统计内容的改革

企业统计什么呢?企业统计工作过去以企业内部信息为主,其统计内容主要是对劳动成果的核算、劳动要素投入的核算、资金存量与流量核算,以及投入产出的分析等内容。高科技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内容适应新经济的时代要求,满足新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需要。

在新经济情况下,企业统计内部信息内容也面临着变革。除了传统的成果统计、条件统计、存量与流量统计,以及投入产出统计等内容外,应进一步体现出新经济信息特征。如反映高科技含量的设备科技水准统计、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统计等;反映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无形资产统计等;反映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电子商务统计等;反映人本主义的企业凝聚力统计、企业文化统计,以及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措力统计、资金增值力统计、企业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统计、环境成本统计、企业创新能力统计等等。

3. 企业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

如何进行企业统计呢?传统的企业统计分析方法以描述统计为主,调查方法基本采用全面调查,极少采用推断统计方法。在新经济情况下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应体现统计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改革意识,实现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以增强企业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统计的过程是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大环节连接的过程,是与广泛的经济信息打交道的过程,因此,企业统计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分析方法和手段面临着改革。

(1) 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新经济情况下,由于企业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多变性,企业要想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仅仅依靠全面调查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外部环境信息的采集应该更多地采用非全面调查。因此,企业应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体系,在采集企业内部信息时,凡是没必要采用全面调查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均宜采用抽样调查,在采集企业外部初级信息时必须完全采用抽样调查。

(2) 统计整理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传统的企业统计加工整理是将采集的信息分门别类地设置统计台账并加以汇总,其工作过程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给统计整理手段带来巨大的变革,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实现统计信息加工整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在高频率、快节奏、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统计要想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其信息的需求,除了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统计调查外,还必须进行快速、科学、有效的统计加工和整理。因此,我们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加工整理相结合,建立企业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基本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

(3) 企业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新经济情况下统计分析方法应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传统的以描述统计和静态分析方法为主的统计模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了,应该增加现代统计预测方法、决策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加强企业统计的推断能力和动态分析能力。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健全的电脑网络系统以及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统计分析工作与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三大环节同步进行,从而大大缩短统计工作链,极大提高统计效率。在新经济情况下,现代企业统计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如SPPS、SAS、EVIEW、STATICA等)可以充分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优质服务。

4. 统计信息源的改革

由于我国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间还没有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服务的良好机制,企业统计单兵作战,造成了很多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传统的企业信息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的统计机构来获得,企业内部统计机构主要完成内部信息的采集。在在新经济情况下,企业外部信息采集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庞大而又复杂的外部环境信息的采集,企业内部统计机构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是无能为力了。因此,在加强企业内部统计工作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开辟其它的信息源,充分利用统计市场的资源,比如利用民间的调查公司、利用高校的统计力量、利用政府的调查机构,同时还要积极收集各种渠道的二手数据,充分扩展信息渠道,使企业统计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里发挥巨大的作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统计网络平台,实现统计调查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信息调查网页,使统计在线调查日常化,便于企业能够随时掌握一些常用的信息。

统计观念改革实质就是企业统计“为谁统计、统计什么、如何统计”这三个基本观念的改革,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观念也必将随之不断的改革,逐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和要求。

二、企业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统计生产力、改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关键。新经济不仅促使人们的统计观念变革,同时也对统计制度、统计体制改革提出了时代的要求。新经济要求统计制度与统计体制以解放统计生产力、适应现代化管理为宗旨,建立健全现代化统计制度与统计体制,全面满足现代化企业统计的需要。

1. 企业统计制度的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我国企业统计制度改革历程来看,明显地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多数企业统计依然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计制度,把企业统计只理解为统计报表制度下的企业统计,对现代企业统计的职能缺少充分的认识。即使有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现实统计制度的束缚,未能使企业统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的统计制度是两种统计行为并存,即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并行于企业中,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统计体系。现行的企业统计制度使企业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企业统计模式属于报告式统计,以满足官方统计报表为主,对企业自身管理的需求不足。因此,企业管理者容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漠视企业统计,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统计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报表上报任务,将其视作工作中的负担。因此,以应付的心态对待企业统计,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二是过分“重视”企业统计,由于企业统计是上报数据,企业领导特别是国企领导将统计数据视作政绩,以权定数、虚报瞒报,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

在新经济情况下,企业内部的两种统计行为并存的统计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统计职能的发挥,一方面使官方统计数据真实程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自身统计工作受到干扰。因此,现代企业统计应该是相对独立的自我需要的信息型统计。而政府在搜集微观统计信息时,对待大型企业宜采用垂直在地统计方式,对待中小企业则利用民间独立统计机构,以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企业的统计信息。这样,既能较为有效地保证官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也使企业统计从统计报表制度中解脱出来,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 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现行企业统计体制在较大的程度上还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政府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对企业实行统计工作方面的领导职能。市场经济下企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法人实体,企业的统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全是企业自己的行为,政府无权干预。在新经济情况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

三、企业统计理论改革

传统的统计理论以统计指标为主,忽略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统计分析理论停留在统计指标的结论性的总结和简单的描述性的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和推断分析,量化分析停留在较低处理层次。在新经济情况下,统计改革应该以统计理论改革为先行,为统计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统计理论改革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等。

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改革意识的高素质统计队伍

新经济是高科技为核心的经济,它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现代化企业统计人员应具备基本素质是:

1. 具有现代统计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知识。

2.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

3. 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运用能力。

4.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并熟悉国际统计惯例。

5. 具有现代统计改革意识。

6.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浪潮使企业统计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使企业统计变革与改革成为必然。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充分体会到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时代的变革,以改革的精神完善和发展企业统计,使企业统计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柳杰民等:市场经济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探讨[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 2003年3期

[2]张彦伟:企业内部两种统计行为的探析[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 2003年4期

[3]苏永明崔瑛:我国企业统计走出低谷的必由之路[J].统计研究, 2002年3期

体制实行 篇6

20世纪末, 李岚清副总理在视察北京体育大学时, 提出了“运动员要从小培养, 要充分利用大学的有利条件, 实行长学历制, 要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两不误, 培养有文化的运动员”的重要观点。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制定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第17条中明文规定:“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加快训练体制的改革, 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 明确了竞教结合的道路是今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指出:21世纪各大洲竞技体育发展仍不平衡, 走院校化是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访谈法。

结果与分析:1.对我国现行体育训练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我国目前存在以下几种训练管理体制。见表1。由表可以看出, 体工队体制可以有效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科研等方面的支持, 有利于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但国家负担过于沉重, 同时存在着难以保证运动员文化学习, 不利于运动员身心全面发展, 社会可容性差等问题。协会实体化体制充分利用单项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聚敛相当一部分社会财力, 保证运动训练工作开展。但这种体制有个群众喜好问题, 如足球、篮球等项目, 群众喜好, 个人和企业愿意出资支持, 因而能够顺利发展。而西北地区现存的项目, 由于群众基础差, 企业效益差等问题无法走协会实体化的道路。职业俱乐部体制的经济来源不依靠国家投入, 而是通过门票、广告、电视转播费、彩票、企业赞助等形式获得。

其生存和发展依托于市场。主要存在于足球、篮球、网球、拳击等很受群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 是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企业化、股份制是以企业投资或直接管理的训练体制。这种体制随市场经济和企业效益发展的情况而变化, 经济来源不稳定, 训练质量难以保证。股份制也是目前尝试的一种管理形式, 是社会集资办体育的一种方式, 也是体育产业的一种经营管理的模式。院校化体制其组织形式基本分为以下几种:第一, 只进行学历教育型。第二, 以单项运动项目为龙头的体育中学型。第三, 学训并重型。第四, 结合体育运动学院。通过以上比较分析, 从资金的投入, 对人才的培养, 从效益的角度即投入产出比等方面来看, 院校化是目前比较合理可行的管理办法。

2.运动训练管理体制走院校化的必要性分析: (1) 注重运动员的智力因素, 是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苏联运动训练专家马特维那夫在《现代运动训练》一书中指出:现代训练已进入运动成绩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智力、知识因素和作风训练的新阶段。对运动员的要求已由“体力为主型”转为“体力与智力结合型”, 其受教育程度与运动成绩至关重要。通过走院校化的管理体制, 切实加强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发挥高校在这方面的优势。 (2) 是教育系统和体委系统各自发展的需要。 (3) 有利于经费的集中作用, 扩大经济来源。“队校合一”可将经费集中调剂使用, 可起到互补互助的作用。 (4) 有利于解决运动员的新陈代谢, 拓宽运动员来源, 形成良性循环的运动训练、文化教育一条龙体制。 (5) 有利于集中优秀教练员, 引进竞争机制, 提高训练质量。能更好的择优配备使用教练员, 增强竞争机制, 进一步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 (6) 有利于体育科研工作的开展。

3.运动训练管理体制走院校化的可行性分析: (1) 有较强的教练员、师资和科研队伍。 (2) 已存在一批有体育基础的生源。 (3) 有较先进的体育场地设施。完全能够满足高水平运动训练的需要。 (4) 国内已有先例, 国内许多省如:江苏、吉林、山东、河北等, 已有20多年的办院经验, 西安体育学院已回到地方, 近50年的办学历史, 为竞教结合创造了条件, 为西北地区建立竞技体育学院提供了宝贵经验。 (5) 面临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的形势, 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西北各省区在为奥运做贡献的实践中, 竞教结合也带来了机遇。

结论: (1) 我国现行体育管理体制呈现多元化, 西北地区特殊的社会发展背景适宜于走院校管理体制。 (2) 西北地区训练管理体制走院校化具备了主客观条件。 (3) 实行院校化运动训练管理体制具有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扩大经费来源及其科学调配使用;有利于运动员的新陈代谢和拓宽运动员的生源, 形成一条龙的训练体制;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 集中优秀教练员, 迅速提高竞技体育成绩。

参考文献

[1]孙汉超主编.运动训练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2]宁夏第一、二届体育战略研讨会论文集有关论文[M].宁夏体委编印, 1987-1992.

[3]石宏等.对我国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新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8.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人力资源视角下一篇:教学实战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