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责任

2024-07-20

教育机构责任(精选12篇)

教育机构责任 篇1

责任教育已逐渐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主题。早在197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 就提出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 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98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会上明确地指出, 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

一责任教育的兴起

责任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共识。20世纪70年代, 美国提出“责任公民”概念, 其内涵主要是指每个公民承认他人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责任, 具有遵守各种规则、信守诺言的责任。在德国, 《联邦德国教育总法》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日本也不例外, 其《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 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 爱好真理和正义, 尊重个人价值, 注重劳动和责任, 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这些国家都将“责任”这一素质视为国民教育的目标。

在中国, 责任教育首先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胡卫在1994年第2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他主持的“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课题研究总结报告中, 将“学会负责”作为总结报告的题目。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状的考察, 指出中国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就是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 突出表现在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 片面强调自我价值, 而缺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从而提出以“学会负责”作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的目的。宗秋荣在1998年第8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终身学习与家庭教育》一文, 该文通过分析现代社会中中国家庭变化给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 提出中国家庭教育的三个“学会”, 即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负责。并且指出, 之所以强调学会负责, 是因为我们孩子责任感的匮竭。

随后, 责任教育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01年10月, 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2005年9月19日,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4周年、第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 《人民日报》发表长篇评论《论责任》, 文中把责任作为道德的基本元素, 指出“官德、师德、医德、商德、艺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都以责任为基础, 为前提”。

2011年11月, 中共上海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决议》, 提出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作为上海倡导的四大价值取向, 把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

二责任与责任人格

研究责任教育, 首要的问题是要清楚何谓责任。在对责任的研究中, 中国学界对责任的概念使用与界定并不一致。经常使用的概念除“责任”一词外, 还包括“责任意识”“责任观”“责任感”“责任心”等相近的概念和词语。不同的学科领域因侧重研究的维度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词汇, 如哲学、伦理学多使用“责任”, 心理学、教育学领域多使用“责任心”“责任感”, 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多使用“责任意识”“责任观”。

1. 责任的界定

“责任”是一个现代词汇, 在中国传统词汇中没有“责任”一词。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 “责任”一词有三重含义: (1) 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 (2) 分内应做之事; (3) 做不好分内应做的事, 因而应承担的过失。这一解释侧重外在规定性, 强调责任是对人的行为的规定与约束。学者多以此为基础来理解, 使得从外在规定性的角度认识责任一度成为主流。

近年来, 对责任的研究越来越向内在规定性深化, 并展开为人的知、情、意、行的多层面考察与整合。如陈芬认为:“责任如果没有被责任主体意识到, 那么它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和要求。从个体发生的角度分析, 责任感在每个人身上都要经过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具有自律性的责任感的人, 能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自觉地选择和决定行为, 他从内心里感到自己是完全自由的, 自己是自己的主体, 那种曾似乎压抑人、束缚人的外在力量, 反而成为主体尽职尽责的巨大推动力。”从他律与自律两个层面分析责任, 并强调后者的重要意义。

宋晔更加明确地突出责任的内在性:“责任在今天, 常被用于指某种外加于人的职责, 但本真意义的责任乃是自愿行为, 是个体对他人或社会要求的积极‘响应’, 所以‘有责任感’就是能够且随时准备做出‘响应’的一种稳定素质, 即责任意识。责任意识虽然在诸多情况下表现为对外在要求的响应, 但是这种响应成为一种自觉时, 它就不是强制的, 而是自由自觉、自主自律的, 这种自觉是顺应了人的共生性, 或者说是人共生性的自然要求及其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她还从人的知、情、意、行的整体来理解责任的内涵, 认为:“责任不仅是一种意识, 也是一种理性和行动。”

综上所述, 对责任含义的界定有两个路向:一是从外在规定性的层面, 核心主张是认为责任是对人的约束与规定;二是从自我规定性的视角, 侧重探究人的意识、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责任概念的多义性一方面说明责任内涵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为其整合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况志华、叶浩生在对中西方学界对责任及其纷繁的近似概念分析、概括后, 提出“责任概念的整合”, 全面地指出了责任是“一种内化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行为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体系”“个体对行为、事件及其结果的主观体验”“情感体验会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经过整合, 责任的内涵完整地体现了人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2. 责任人格的内涵

从字面理解, 责任人格即是具有责任品性的人格。人格即自我的统一性, 体现为知情意行的统一, 个体存在与意义的统一, 实践与交往的统一。责任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品性, 既包含外界条件对主体的客观要求, 又体现为主体对这种要求的理解、认识、感受并最终转化成行动。责任人格即是个体在实践中, 通过对责任的意识与感受, 表现为自觉履行责任的态度与行动, 并不断在实践中建构自我认同。责任人格的提出, 也意味着对我们而言, 更加重要的不是社会对公民提出什么样的责任, 而是这些责任从何而来, 以及怎样为我们所接受、内化和自觉履行。

责任人格是责任教育的目标。“责任观教育, 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 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 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

三责任人格培育的基本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责任是主体的实践活动。没有主体就没有责任。主体性有两个基本的含义, 一是指完全依赖主体感觉的主观性;二是指主体以理性思考为基础的主动性 (或者一种积极状态) 。一个负责任的行为, 它既是主体自觉自愿做出的, 也是主体主动选择后的结果。

责任的主体一定具有独立人格, 如果是主体, 但人格不独立, 也不会有责任。外在的要求, 只有被主体认识到, 才能在主体意识中形成明确的、具体的规定, 这种具体的规定, 为主体所体认, 从而转化为内在的责任, 只有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才能做到。主体之所以能够承担责任, 是由于其具有独立的人格。

主体性对于责任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的主体性首先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在责任人格培育中, 我们应当让学生作为自由、独立的个体参与到社会情境中, 与其平等地交流与对话, 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判断与选择并感受、体验与领悟其中的责任。

2. 实践性原则

作为主体的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人的主体性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存在。实践是责任的来源与目的。责任来源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实践, 其目的是明确人的交往尺度而达到自由。责任与实践相伴而生, 在普遍存在的社会联系中, 人们只有履行责任, 社会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其中的个体才能发展。

遵循实践性原则, 责任人格的培育必须更多地将学生置入社会交往中, 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与外在世界的密切关联, 关注自己周围生活情境中责任的具体性、多样性与复杂性, 从而避免空洞、单调的理论说教。

3. 层递性原则

人格是一个不断建构着的动态过程, 责任人格因人们理性思维的发展、情感的丰富、意志的磨砺而呈现不同的水平和程度。同情是责任的初始状态, 它是因生命体之间的相似性与关联性而自然生发的。与具体的领域或职业相对应的责任是程度较高的责任。它清楚地意识到外在限制性, 克服自身欲求而遵守角色规范。当人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与他人的存在、社会的存在等一切自身之外的存在一致时, 他不再会感到自己责任行为的限制、约束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时, 就达到责任与自由的统一, 这是具有高度理性与自觉后的境界。

遵循层递性原则, 在责任人格的培育中, 就不能不顾对象而千篇一律。对小学生, 其责任要求不能成人化、理想化。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 除培养其生命责任、家庭责任外, 还需侧重培育其职业责任、社会责任与全球责任。总之, 对责任人格的培育要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

摘要:责任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教育界的重视。《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决议》更是明确提出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作为上海市倡导的四大价值取向。本文基于责任概念的丰富内涵, 提出“责任人格”概念并初步探索责任人格培育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责任人格,责任教育,人格培育

参考文献

[1]钟启泉选编.教育文集——日本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62

[2]胡卫.学会负责——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选择目标[J].教育研究, 1994 (2)

[3]宗秋荣.终身学习与家庭教育[J].教育研究, 1998 (8) :54~59

[4]陈芬.论责任及责任感的培养[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9 (1)

[5]宋晔.“学会关心”与责任生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3)

[6]况志华、叶浩生.责任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13~14

[7]丁泗.论大学生责任观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2)

[8]谢军.责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60

[9]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103

教育机构责任 篇2

交流会上的发言稿

同心县下马关镇新缘小学 吴飞虎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作关于“责任教育、良心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发言。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责任与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师德的外在表现。教师的教育责任心,体现在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校、对待学生的工作态度与教育实践中,体现在自身的教育业绩中。没有教育责任心,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的责任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也是我们工作的源动力。它能促使我们爱生如子,诲生不倦;钻研业务,精于教学;发展学生,成就自我。教育的责任心,就是教师的良心。教师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又是教师人格的前提保证。教育水平有高低之分,教育责任心不应有强弱之别。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才会给学生创造幸福的学习生活,享受到教育人生的乐趣。我将从以下五方面做好本职工作: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法规,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增强法规意识,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三、关爱每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用自己的知识和品德去熏陶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加强自身修养及学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五、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辅导好每一位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不进行有偿家教,更不变相体罚学生。

教育的责任 篇3

羊年大年在热热闹闹的祥和之气中落下帷幕。因为今年的春来晚,所以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日子却是我们开学报到的日子,学生们显然还未从年假的氛围和节奏中缓过神儿来,就要早起五更的在乍冷还寒的风天里背着书包上学了。

昨天是我本学期开课第一天,在还有十分钟就8点上课时,我的教室里就坐着一位同学。院长来巡视时和我有一样的疑问:同学们不知今天有课?还好在8点铃声响起时教室里陆续来了三分之二的同学。他们相互间打着招呼,看到我的眼神流露出稍许的不自在,然后呼呼啦啦地坐下,桌面上瞬间被书包、肉包煎饼豆浆等早餐摊满……

在我要求大家将桌面清理干净,收起手机,准备点名考勤时,我忽然改变了主意,这时教室也已基本坐满了,我说:“下面请大家按学号做一下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姓名,来自哪个城市?家里是否有从事相关专业的人?高考前学习美术的时间有多久?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喜欢这个专业吗?将来希望从事这个专业吗?”

当我的话音落地时,教室瞬间悄然无声,我甚至能感受到空气里弥漫着严肃的气息。可能他们从念书起就从未经历过这样一种形式的“点名”。尽管“考勤”的结果和我的预期差距不大(因为几乎每次新班上课我都会做一次这样的摸底,从2005年后这种摸底已经证明设计教育的生源确实每况愈下),但我的内心还是涌起一种叫“无奈或伤感”的情绪,因为我始终认为设计教育的重点不仅仅是专业技巧,而太多其它因素在通往这条路上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天分、热情、态度、意愿、责任、情操、悟性等等。

梳理出的结果是:学画时间由十几年到三个月不等,喜爱这个专业的占三分之一,希望将来从事这个专业的不到三分之一,弄不清将来要做什么的将近一半。面对这种情况,下面的课程肯定不会按照大纲来走。因为那样的话,一定会让人失望透顶,所以还是先励志吧。幸好有准备,精美的图片里一一展示的美好事物:从盖里的让人惊叹的博物馆设计到无印良品的简约朴素的生活理念,从尼迈耶对巴西利亚的呈现到alessi的旷世榨汁机……三个小时后,有四分之三的同学纷纷表态,设计太奇妙了,这个职业太伟大了,我要为之努力……

课后,我留了必须手写的纸质作业——十个为什么?

1.你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谁?为什么?

2.你最喜欢的艺术作品是什么?为什么?

3.你最喜欢的一件当代设计产品是什么?为什么?

4.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为什么?

5.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为什么?

6.你最喜欢的电影作品是什么?为什么?

7.你最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8.你最希望得到的职业评价是什么?

9.你对自己目前的客观评价是什么?

10.最后的一个问题是自己给自己的。

今晨路上,微信中看到朱小杰老师整理发表的奥巴马在美国开学日《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的演讲词,很有共鸣。已打印,明天上课与学生共读。

教育的基本责任之一是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要有责任的。

责任教育重在引导学生的责任行为 篇4

在小学生中, 真正有效的责任教育应该使之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而且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此, 我校积极创造条件, 设置实践平台, 落实责任教育的实际行动。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有一种责任叫“行动”, 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让学生通过小行动增强责任意识

以往的责任教育较多地停留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层面上, 学生缺乏实际行动, 不能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 对身边的“小事”践行不够。我校从小事抓起, 通过具体的小行动告诉学生, 这就是责任。

镜头一:每天课间餐后, 教室里、走廊上总会看到飘落的垃圾袋, 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捡起来。针对这一现象, 我校提出“你丢我捡”的口号, 教师带头, 弯下身捡起脚下的垃圾, 给学生以示范的作用。这小小的行动让学生明白, 美好的校园靠大家来维护。一段时间后, 丢垃圾这一不良的行为少了, 主动捡起垃圾的行为多了, 维护校园整洁卫生的责任就从这小行动开始, 不断延伸。

镜头二:每天校园门口, 总会有家长气喘吁吁地背着书包或提着小袋子, 焦急地喊着已跑进校园的孩子过来拿自己的学习用品, 家长在日复一日的辛苦照料中, 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是孩子缺乏自身责任的表现。于是学校从学生实际出发, 拍摄了《小学生一日常规》宣传片, 以身边学生良好的习惯为榜样, 让熟悉的形象告诉学生一日的常规有哪些要求, 哪些事是该我自己做的。例如, 早上出门之前, 检查书包里学习用品是否带齐, 衣着是否整洁得体, 校卡是否正面朝前佩戴在胸前, 少先队员是否规范地佩戴红领巾。放学时, 收拾自己的物品, 排好桌椅, 安静地排好路队。行进时目视前方, 跟紧队伍不掉队。离开学校时要向老师及保安叔叔说再见, 出了校门, 服从路队长指挥, 靠右走, 遵守交通规则, 等等。在家长的配合下, 通过每周一个行为习惯养成的持续训练, 让学生明白, 对自己负责就是做好分内的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识到忘记带学习用品、不按时完成作业、不遵守纪律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镜头三:为了给学生建立一个新型、科学、简便易行、形象可感、公平长效的激励机制, 我校组织了“我心中的三星标志”设计、评选活动。很多教师、学生、家长积极投稿参与设计, 许多人还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再修改。学校把入围作品发布在校园网站上让更多的家长、学生参与网上投票。这种学生和家长参与设计、评选的活动, 提高了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 树立了学生良好的责任心。

诸如此类的小行动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进而将责任教育落实成为有一种责任叫“独立”、有一种责任叫“自理”、有一种责任叫“参与”。

二、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践行责任行为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责任教育的主题思想:一是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 观察思考不同的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不同责任;二是增强责任意识, 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三是体验承担某项任务, 感受认真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后的愉悦;四是知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维护集体荣誉是作为集体一员应尽的责任, 愿意承担和认真完成集体的任务。根据这一主题思想, 我校从班级管理入手, 通过“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今天我当家”等活动, 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 感受责任, 践行责任行为。下面是六年级班级管理的具体做法。

1. 班级管理, 人人有责

(1) 要达到责任教育如影随形, 就要让责任岗位无所不在。为此, 班级开展了“人人是主人, 处处是责任”的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设立岗位,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如体育委员、换星员、小组长、卫生委员等, 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人人负责任”。 (2) 以两操、卫生、纪律、文明礼仪为切入点, 强化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改变学生置身“责任”之外, 认为自己不是“尽责”之人、不到“担责”之时、不管“问责”之事的状况, 将自己与班级紧密相连, 从而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 这是责任教育的基础。 (3) 形成家校同盟, 构建有利于学生责任教育的家庭环境, 使家校携手组成一个目标统一、步伐一致、内容互补的“教育共同体”, 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

2. 牢记责任, 持之以恒

在落实责任教育的活动中, 我们尽量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感受, 有付出, 有感悟, 有收获, 有转变……然而, 我们不久发现这种收获的持续性是短暂的, 热度降了, 行为也就跟着慢慢脱节了, 甚至于部分班干部觉得自己是班干, 与其他学生有区别, 对自己的约束性渐渐降低了, 这都与之前的期望值有差距。这让我们感到责任教育靠单纯的班干部竞聘与上岗是不能完全奏效的, 我们对责任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责任不能只停留在一时一地上, 责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训练要通过各种方法。为此, 我们及时调整策略: (1) 营造氛围, 创造“责任教育”环境。利用晨会课、班会课、家长会等各种场合宣传责任意识, 并在黑板报以及图书角渗透责任意识, 创造班级的“责任”氛围, 形成教育环境。 (2) 聚焦课堂, 围绕学科主渠道进行责任渗透。在备课时, 找准教材与“责任”的结合点,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责任教育。 (3) 制度育人, 让班干部明确各自岗位的责任, 梳理各类规章制度。将各类规章制度贴在班级墙报上, 接受同学的监督。采用“试用期”和“裁员”制度, 在班干部竞聘成功之后, 有一个星期的试用期, 全班同学都有责任充当他们的监督人, 进行追踪视导, 最后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对不能很好履行班干部职责的同学进行裁员, 让候补成员上岗。这样做人人都有责任。 (4) 在反思中梳理, 形成“每月一小谈”的责任建设体系。初步形成了以“负责任”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学生有了质的飞跃, 对自己负责任了:能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设立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 为升入中学做好准备;对他人负责任了:当别人向自己提出建议的时候能虚心接受并改进;遇到困难的时候, 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懂得解决方法;对集体负责任了:维护集体利益, 抢着做集体的事情, 主动为集体增添光彩。

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践行责任行为, 进而将责任教育落实成为有一种责任叫“诺言”、有一种责任叫“自律”、有一种责任叫“坚持”。

三、让学生在探究本土风俗中感受责任文化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 每个地方的文化中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理念在责任教育中的作用, 能够较好地获得学生心灵上的默契, 形成独特的责任文化效应。但是, 我们发现学生对闽南文化了解甚少, 大部分学生不会讲闽南话, 对闽南的认识是空泛的。为此, 我校从寻找老街地名中的历史文化入手, 把责任教育与文化传承结合, 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由了解厦门地名文化, 拓展到与地名文化有关的厦门名建筑、厦门名人、厦门历史, 再由厦门拓展到中华传统文化。例如, 我们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在班级、年段开展假日阳光小队活动, 节假日, 由家长组织孩子带着问题探究闽南的风俗文化, 了解校园周边地名的来历、品尝闽南风味小吃等。同时, 学校成立了布袋戏、歌仔戏、闽南童谣等社团活动, 邀请台湾专家到学校指导。通过多元的展示来宣传闽南文化, 将对厦门的热爱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把传承闽南文化、共创厦门文明城市为己任的意识烙在学生心里。

学生在“研厦门、说厦门”的活动中感受到责任文化, 进而将责任教育落实成为有一种责任叫“传承”、有一种责任叫“保护”、有一种责任叫“奋发”。

四、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培养责任品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 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小学阶段, 学生的性格还处在变化与可塑时期, 还没定型。如果加以积极的心理辅导, 会有利于增进其积极体验, 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我校申报了心理健康教育国家级课题《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行动研究》, 该课题结合24个优秀品质和心理基本理论中所倡导的“从根本上打造人的竞争优势”以及我校的办学理念, 选取了以下6个积极心理品质作为重点培养目标:自我效能感 (个体对于自己达成某一任务或克服某些挑战的自信程度) 、希望 (个体相信自己能够设置目标, 想出如何实现目标的途径, 并激励自己去实现目标的一种信念) 、乐观 (一种倾向于做积极结果预期和积极因果归因的认知特性) 、韧性 (面对失败、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 、自制 (恰当并适度地控制自己需求和想法的表达, 但不是克制自己的动机而是等到最佳时机, 能在最少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同时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创造力 (拥有这个品质的人喜欢用非传统的方式考虑问题和做事) 。根据这些目标, 我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例如, 四年级的《墙, 推倒了就是桥》, 让学生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双向的, 不能单凭个人观点去判断他人, 否则容易出现误会;尝试以恰当的言语、适当的方式, 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家长沟通, 可以提升师生、亲子关系的和谐感。又如, 五年级的《幸福雕像馆》, 让学生在寻找幸福、发现幸福中能够以积极、感恩的心态, 发现生活中的幸福与美好;学会向他人积极表达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以及感谢之心。在开展这些主题活动中, 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以积极预防来进行, 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鼓励每个学生个体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从而最大限度地彰显出生命的活力。开展这些系列主题活动, 还可以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增强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 懂得珍爱生命、快乐成长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学生通过这些系列主题活动培养了积极的责任品质, 进而将责任教育落实成为有一种责任叫“沟通”、有一种责任叫“感恩”、有一种责任叫“健康”。

总之, 责任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最终目标是形成责任行为, 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教师惟有不断地进行内部激发, 在活动中进行具体的行动指导, 才能够使学生对应尽的责任和尽责的行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 责任感也就会不断增强。

摘要: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 而在德育中, 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责任教育重在引导学生的责任行为。为此, 我校采取的做法是:让学生通过小行动增强责任意识, 通过角色体验践行责任行为, 在探究本土风俗中感受责任文化, 在主题活动中培养责任品质。

教育责任奉献 篇5

教育责任奉献

有人把教师尊喻为辛勤的园丁,默默无私的爱护自己天空下的花草数木,让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接受风雨的洗礼,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毋庸置疑,无论在社会变更的哪个阶段,教育无不成为当时的主流。有了教育,既丰富了别人,又充实了自己;既能体现现代人的个人素质,又能展示整个民族的兴旺与繁荣,回忆往事,记得小时候我的启蒙教师跟我讲过泰戈尔的一首诗;歌曲在天空中体现无限,图画在地上体现无限,诗在空中地上都有无限之感,因为它的语言能舞动,音乐能飞翔。懵懂时的我虽然不懂其中深刻地含义,可是老师却交给了我欣赏美丽瞬间地天赋,父母赐给我们生命,教会我们走路说话,教师教育了我们做人的道理、道德、使命。有人问我,老师也就是每天对着黑板吃着粉末,一年四季对着送走一批又迎来一些的还有些会很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终是十一二岁。充满朝气而自己由黑发变为乌发,双鬓添上了银丝,就这样干一辈子值得不值得?我们回答坚定而肯定,值得。三字经记载“人之初性本善”但为什么会出现反叛的人物。与他受的教育程度也有一定关系,教育工作者为了做到尽善尽美,勤勤肯肯、孜孜不倦,他们有着自己的责任,培育下一代,强大的中国人,随着现在年龄结构,老龄化的趋势,许多上年纪的人,还参加了业余辅导班,有学音乐的,有学美术的,等等。这样不是给他们带来欢乐,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教育的影子无处不在,教育的步伐也是越来越快速。在学习过程中,大家组成了个绝一的整体,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才能让自己的价值有所挥发。2008年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奥运年,可是有些人会永远记得这一年,不止因为奥运会的召开,而是这一天,2008.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了全世界,也让许多人流离失所,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指挥下,有些人坚强的活了下来,而有些人却被历史记录了下来,在死去的人中,有甘愿当园丁的教师们,在生死关头,他们不是为了自己,如何能逃离困境,而是用自己强大的身躯抵挡那突出其来的碎石,躲在自已身下的学生获救了,而自己却永远的离开了自已家人、学生,这是一种境界,无私奉献,也有一些老师,白天为学生传授知识,夜深人静的时候,还要为学生批改作业、备课,他们从不去抱怨什么,因为教师这一职业使自己有很强的自豪感。纵然世界千万种职业,可是这一职业能让我们看到希望,民族兴旺的希望。纵观花花绿绿的世界,面对各式各样地诱惑,如果让我再选一次自己的职业,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教师。喜欢

教育没有无限责任 篇6

某中学一走读生,在当天放学回家后,瞒着祖父母骑着家中的摩托车在外游荡,不幸与路口处驶来的一辆三轮车相撞,当场身亡。家长找学校闹,说“我的儿子死在从学校到家里的路上,学校要偿命”……

尽管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已经恪尽职守,可不管你多尽心尽力,出了问题就是老师的责任;尽管很多学校逢会必讲“安全第一”,还订立种种安全责任状,但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出了问题,责任往往总能牵扯到学校。在这种教育“无限责任”的威慑下,老师教育学生肯定不能打(哪怕是轻轻的敲他一下),也不能批评太重(万一他想不开呢),工作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整天为学生安全提心吊胆。难怪乎,越来越多的老师表示不愿当班主任了;一些学校为尽最大可能地确保学生“不出事”,禁止过去会组织的学生野外郊游、假期实践活动,甚至连体育课上稍有风险的“跳马”“单双杠”等项目都取消了,做的只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哪还敢让学生经受锻炼与磨炼,去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与能力?

学生毕竟要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可是,这样“安全‘圈养”、“精心‘呵护”出来的“花朵”,能经受住社会的风浪和生活的摔打吗?到时,他们受的伤害可能会更多,而这是为人父母者当初所希望看到的吗?作为家长,爱子心切完全可以理解,但应为之“计深远”,自己首先要负起“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挑起“第一责任人”的重担,不当“甩手”家长,把一切都寄望、归责于老师和学校;要给老师和学校一定的教育空间,尊重老师和学校的“惩戒权”,支持老师和学校对学生进行合理、适当的锻炼与磨炼,理性对待学生出的问题,宽容与谅解老师工作的疏漏,和平协商或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解决家校间的纠纷与矛盾。作为老师,要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提高教育艺术水平,积极学习、深刻领会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了解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案例、成因、预防与处理办法,时常警醒自己,及时消除和化解安全隐患,努力规避学生校园安全事故;加强家校联系,积极取得家长对老师和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在学生事故面前,面对家长的蛮横、无理取闹,学校首先要担起责任,顶住压力,依法维护老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可以单独或联合聘请专门的律师作为学校的常年法律顾问。学校虽然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经不起折腾,但遇到此类“学闹”,也不能用所谓人道主义的方法去化解问题,让“哪个闹得凶,学校就赔得多” ,以致陷入恶性循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做好《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支持老师和学校依法执教,保障老师和学校的权利,对学生事故的处理,可设立专门的纠纷调解机构,并积极参与校方责任险的投保,减轻学校的经济理赔责任。

教育不是万能的。老师和学校的有限责任如果演变成一种无限责任,不仅是教育的悲哀和无奈,也是家长和社会的自伤和失败。只有让老师和学校从无限责任中解放出来,获得宽松、良好的环境氛围,教育才能真正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永州市第九中学)

历史教育的责任 篇7

我们今天讨论的历史问题,是关乎我们人类命运的话题。这样宏大的历史画面扑面而来,让我忽然感觉“历史并不遥远”,“往事并非如烟”。

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历史与记忆”,几位年轻人对历史的记忆,引发我的第一个追问是:历史是什么?我不是研究历史的,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我们谈的历史是“记忆的事实”。因为主体的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记忆。这个主体可以是个人的,可以是民族的,也可以是国家的。即便是同一主体,在不同历史时期,记忆也会不一样。孟钟捷教授演讲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闪过很多电影镜头。我们的很多记忆来自电影镜头,和抗日战争有关的电影,上世纪70年代我读中小学时看的是《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到了80年代初在大学的时候,学校大礼堂放映过日本电影《山本五十六》《啊!海军》等,我们都很好奇,试图了解日本怎么看待这段历史。现在的二战和抗战题材的电影太多了。我们会发现,不同历史阶段,我们所表达的对历史的记忆,或者说我们所记忆的事实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人对同一历史的看法是不同的。所有这些不同的记忆,都关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这一系列追问。所有的历史记忆实际上是人们关于生命的记忆,是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这个主体可以是个人的,可以是民族的,也可以是国家的。如果离开了历史,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就失去了生命,失去了生命意义。我认为,历史作为“记忆的事实”是关于我们生命历程的描述。

今天举办的这个论坛,在座有历史学家,有历史教师,由此引发我的第二个追问是,我们的角色担当,即历史学家的责任、教育者的责任,或者我可以称之为历史教育的责任。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历史教育的责任。

第一,历史教育是关于“事实的记忆”的描述。即如何还原本来,探究本质,建构体系。在建构体系的过程中,解读历史事件,向人们呈现更全面、更真实、更客观的历史,并需要以前瞻性的、关于未来的、关于民族和人类命运的视角来描述。

第二,历史教育的意义在于描述“当下与历史”的关系。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历史的描述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思考自己作为主体的利益。历史的描述一定与作为主体的价值观有关系。我们在看待或描述历史的过程中,一定会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种思考实际上是要确认自我、确立自信。这种自信和我们今日所讲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有密切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描述与我们的文化自信有密切关系。所以,历史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描述当下和历史的关系。

第三,历史教育意义在于描述“我(们)和世界”“我(们)和人类”的关系。今天的论坛主题是“历史与记忆—一全球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的全球视野是我们今天的时代要求。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是我们无法拒绝的且必须拥抱的事实。在这个大时代,我们作为个体——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或国家,都必须建构与世界的关系。我特别关注到今天的演讲中有关“合作才能共赢”的话题。合作与共赢是互为前提的。无论人际关系、经济关系或政治关系,如果没有“共赢”的价值观,就不可能有合作或者说不可能有持续的合作。作为个体,或者作为合作主体的一方面,我们必须意识到对这个世界所承担的责任。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发展,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世界的担当。我们在讲五千年文明史的过程中,必须讲我们对历史的担当、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

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 篇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诸多研究表明, 影响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因素,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水平, 二是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应该承认, 尽管各级政府在增加教育投入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由于教育财政体制不够健全等原因, 我国公共教育投入水平长期偏低, 经费不足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又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状况, 使得教育公平形势日益严峻。解决我国的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不断增进教育公平, 首先要从解决教育经费合理投入和教育资源有效配置入手。

扩大教育的有效供给, 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 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服务, 是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当前, 学前教育有效供给不足,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 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两大突出问题, 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投入不足。改革教育财政体制, 提高政府教育投入水平, 应该成为当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增进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现阶段, 应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分级负责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 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 不断增加教育投入, 落实政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和与之相关的教育公平责任。中央政府重点解决教育发展的地区不平衡问题, 省级政府重点解决教育发展的城乡不平衡问题, 县级政府重点解决区域内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以及校际发展不平衡问题。

教育资源配置均等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 确保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当前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 一是公共教育资源只满足小部分群体的优质学前教育需求, 二是流动儿童入读公立学校的比例较低, 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阶层子女不能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服务, 其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 如何确保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尤其是规模庞大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和流动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是教育公平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应不断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 优化公共教育投资结构, 引导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向, 探索适应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发展新情况的动态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为我国教育逐步走向公平奠定良好的财政制度基础。

责任教育,从小事做起 篇9

一、从打扫卫生想到的

下面是发生在我的班里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今天咱班应该是谁打扫走廊啊? 出来看一下。”上午上课前我到班里检查学生的出勤和班级卫生情况,看到走廊地面上有不少的碎纸片、粉笔头等小垃圾,就问了一下。“老师,是齐×,他还没来。”一位学生回答。“好几次了,他每次都说忘了。”另一名学生接着说。我看了下时间,还有五分钟就要上课了,班里还有三四个学生没到,我就问:“他们几个呢? ”有的说,可能在宿舍打扫卫生吧。又过了一会儿,那几个学生陆陆续续来了,等到齐×进入教室后,我就问他:“齐×,你今天负责的走廊怎么还没打扫啊? 马上就要上课了。”“噢,是吗? 我今天值日吗? 我忘了。”齐×说完就拿起拖把就走。我说:“你先扫一遍再拖才行。”齐ד哦”了一声,很不情愿地又拿起笤帚,扫走廊去了。这让我想起了平时检查其他班级卫生时的情况, 像这种忘记值日的事情,经常碰到。我就想,这件事情虽然不算大,但从中折射出了我们的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经过了解分析发现,从小的家庭教育是关键。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个,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教育基地,一个人对他人的责任心是从对家庭的责任心开始的。

现今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逐渐丰富,外来文化的不断入侵,各种影视、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内容的变化,人们的理念、价值观也在悄然转变, 这种社会风气也在侵蚀着孩子们那幼小的纯洁的心灵。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也有少数是姊妹两个的,家庭比较富裕了,生活水平逐渐上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却跟不上物质增长的节奏。许多家长对孩子太娇惯溺爱,特别是在农村,孩子的父母为了挣钱,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打工,孩子还没睡醒,晚上回来得很晚,孩子已经睡着了,和孩子的交流太少,孩子在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很多孩子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受不得半点委屈,有时候孩子想自己独立做点事情的时候,大人反而不放心,怕孩子伤着,部分家长的过分“包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孩子责任感的缺失。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学习劳动的兴趣,认为父母对我好是应该的,更无法培养责任感。

二、从小事做起,培养责任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我认为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让孩子从身边的事做起。

首先要使孩子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任务是学习知识技能、集体生活,教育孩子对自己负责。包括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如和同学交流时,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代表了你的立场,要考虑好再去说去做,不说伤害别人的话,不做伤害别人的事;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如自己整理内务卫生,自己洗衣服,自己盛饭,自己刷碗等;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如做好预习复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

其次要对他人负责。北宋哲学家程颐说得好:“遇到事情肯替别人着想,这是第一学问。”在学生的角度,对他人负责简单地说就是:把给别人承诺并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做好。对学习、对家人、对老师、对同学,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这些责任最终都会表现为个人的责任。如,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尊敬师长,认真听讲;关心同学,礼貌待人;助人为乐,一诺千金。在班级中与你相关的事情都要尽力去做到最好,使得大家都受益。

最后要对集体、对社会负责。学校是一个“大家庭”,班级是一个“小家庭”,每一名学生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教育学生要关爱自己的集体,要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如,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乱折花枝,不践踏草坪;按时值日,搞好环境卫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团结同学,机智勇敢,敢于和不良的人与事作斗争。时刻记住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员,是班集体的一员是年级的一员,是学校的一员。每天做好自己的值日,捡拾地面上的垃圾,摆放好卫生工具,整理好桌面书籍,在教师上课前擦好黑板,预习、复习好每一堂课的内容,按时完成好每一课的作业并上交,整理好宿舍内务卫生,遵守课堂、自习、宿舍纪律等等。当每一位学生都把班集体放在第一位,班荣我荣、班耻我耻,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为集体的荣誉去努力,那么你得到的将是班级人数数倍的回报,最终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

三、树正气,建新风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我们要树正气,使得孩子们在付出爱心、履行责任的时候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能够得到认可,能够感染带动身边的人,能够磨炼自己的意志。我们要建新风,通过正确引导在班级内、在校园里弘扬正气,表扬那些学习刻苦、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的学生,树立榜样。让正能量充满班级,充满校园,充满社会,使责任成为一种习惯。

摘要:从小事做起,培养责任感;教育孩子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学校责任教育研究 篇10

一、责任教育含义

责任是对其角色义务的承担, 对分内应做之事尽责, 并承受其行为产生的后果。从伦理角度讲, 责任是对自己分内之事认识和践履的道德自觉[1]。责任教育是以人的创造性存在性为出发点, 以个体的自主选择、自我负责为旨归, 以培养学生创新为基本目标, 以形成综合性的责任品质为最终目的, 顺应了时代和人的发展的需求[2]。

二、责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一) 责任教育的目标

把责任教育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不全面的, 责任教育是“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激发责任情感, 提高责任能力, 优化责任行为,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3]。责任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完善的责任品质。责任品质包括责任认识、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基本的心理成分。责任认识是前提。在培养学生责任认识时要帮助学生解决两个方面的矛盾, 即从不知到知、从片面到全面的知的矛盾, 以及正确和错误的认知的矛盾。情感是责任的动力, 态度是行动的源泉。

(二) 学校责任教育的内容

从个体活动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展和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来看, 学生个体的责任是以自我为中心, 由对自己的责任向对家庭, 对他人和集体、对社会的责任。

1.对自己的责任, 是最基本的责任, 如对自己的学习、生命健康负责等。如果不对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负责, 即使他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也没有能力和机会去承担责任。所以加强生命教育也很重要。

2.对家庭的责任。家庭层面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父母对子女之间相互的权利和义务, 尤其强调孝顺父母, 仁爱兄弟姐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事自己做, 学会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

3.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首先对他人最基本的是不伤害, 在人际关系中青少年要团结友爱, 和睦相处, 关心他人。其次, 这里的集体主要是指参加的各种兴趣活动的团队。对集体的责任主要指要遵守纪律, 有集体荣誉感, 为集体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4.对社会的责任。首先体现在对国家的责任方面,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其次, 要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 关心弱势群体, 为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 对自然负责。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折射出的是道德问题,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对自然负责的基础。

三、学校责任教育的途径

培养青少年的责任品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各系统共同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学校加强和改善责任教育的途径主要通过课程实现, 包括显性课程的完善与隐性课程的渗透。

(一) 完善责任教育显性课程体系, 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学校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突出责任品质在学校德育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来落实培养学生责任品质的目标和要求。

1.促进德育内容与责任教育的整合。德育要改变以往的“假、大、空”的现象, 促进德育内容与责任教育的整合, 以责任为核心, 对现有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已经开始注意把责任教育的内容融入德育学科课程中, 但内容的规定与系统完整的责任教育内容框架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如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责任、网络社会中交往的责任等没有全面地列入等。

2.发现各门学科教学本身所蕴涵的教育因素。责任品质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 各门学科教学本身都蕴涵教育因素。中小学语文课文中那些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物无疑是教育的材料, 这样可使所学知识更具实用性, 配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责任感。

3.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各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修订、补充, 完善那些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责任教育内容, 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教学和培养。

(二) 强化隐性课程化育功能, 提高学生责任能力

德育隐性课程在道德教育、责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化育功能, 缺乏道德实践活动, 必然导致德育实效的低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道德责任品质培养的作用。

1.活动性德育课程。包括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各种班级活动、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此类课程中学生是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活动中学生会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重要的是要适当引导学生, 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 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会对工作负责、对他人负责, 对自己负责, 真正提高自己承担各种责任的能力。

2.体制、氛围上的隐性德育课程。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充满德育, 学生必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的组织领导方式、学校的管理理念及各项管理规定、教育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 课堂的学习风气、人际氛围和校园文化以及学校的建筑风格都是重要的隐性德育课程。

3.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主要体现教师的人格影响和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对教学的严格负责两个方面。学生在老师身边耳濡目染, 必然会对他自身责任品质的养成及责任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人的品德、人格都打上了他儿童时代和青少年时代教师的品德和人格的烙印。

参考文献

[1]张宜海.伦理、心理、生理视阈下的青少年责任教育研究[J].三理”教育笔谈, 2008.

[2]崔欣頠.学校责任教育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责任教育的“五体”模式 篇11

一、课堂体悟责任

课堂是主战场,更是实施责任教育的主阵地,构建“生态化责任课堂”是实施责任教育的关键。为此,我校构建了“双责三维四环多态”的生态化责任课堂教学模式(简称“234X”模式)。“双责”是指课堂上师生的责任。“三维”指三个维度,即优化学习时间、拓宽学习空间、拓展学习内容。“四环”是指导、学、展、评四个核心环节。“多态”是指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班级)不同、老师不同,课堂结构也应不同。在这种新的课堂模式下,老师们利用课程资源渗透责任教育,使学生体悟责任、感悟责任、醒悟责任、觉悟责任,认识到学习是学生应尽的责任,主动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活动体验责任

多年来,学校通过“节日系列活动”这一形式,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节日系列教育,即以一年之内的节日、纪念日为契机,通过开发、挖掘各类节日、纪念日中所蕴涵的积极进步因素,寓“责任教育”于系列化节庆活动中。利用节日、纪念日特有的意义,特有的情景氛围,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不断增强“责任意识”。通过创设责任情境,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大自然中主动寻找自我责任角色,通过切身的实践和情境体验,比较完整地体验责任感的形成过程,认识负责对成才、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自觉、主动地参与责任实践活动,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会负责。现在学校已出版《节日教育与责任意识养成》一书,作为德育校本教材。另外,学校还组织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军体节、合唱节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丰富责任教育的内涵,提升责任教育境界,把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落实到行动之中。

三、生活体会责任

责任教育是现实社会的需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人类理想与良知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随着中国大多数家庭进入“421”(祖父母、外祖父母4位老人,父母2人、1个小孩)模式时代,独生子女安于享受、责任感流失的现象令人不安,尤其是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呈上升趋势并趋于低龄化,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责任心的缺失、责任感的弱化、责任意识的淡化,会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而未来社会发展对公民责任的要求又越来越高。因此,对青少年实施责任教育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校有住校生近400人。为了使这些独生子女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饮食、行为、节约等习惯,并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他们在学生中开展了“三心”(孝心、爱心、热心)、“四节”(节水、节电、节粮、节钱)、“三爱”(爱环境、爱设施、爱老师)、“三讲”(讲卫生、讲安全、讲团结)的“3433”活动。在低年段和高年段学生之间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天早上大同学到小同学宿舍,教小学生穿衣、叠被、整理床铺,定期帮厨做饭,既培养了高年级学生的责任意识又提高了小学生的自理能力,还融洽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弥补了独生子女家庭所缺失的亲情。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体会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同时,也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在家中做一个好孩子”活动,意在让学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去体会做一个子女应尽的责任。

四、环境体味责任

责任教育是生态文明校园构建的重要内容。2009年7月,我区文教体局申报的课题“中小学生态文明校园的构建策略研究”正式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学校确立了“责任教育生态化途径与方法研究”子课题,意在通过责任教育,让每一个走出学校的人都能够深深打上责任烙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让每一个走出学校的人,在生活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创设“责任环境”,营造“责任文化”氛围,是强化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围绕“责任”这一主题,在校园内新建了“责任承载希望”的主题不锈钢雕塑;在正对校门的教学楼的墙面上镶嵌了刚劲有力的“责任”两字,在楼顶上安装了“做负责任的事,当负责任的人”的校训;还修建了“你我说责任”的责任墙和橱窗;举办以“我与责任”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和手抄报比赛活动。我们要使学校的每一寸土地成为生长责任的沃土,每一块黑板成为承载责任的平台,每一间教室成为生产责任的空间。让学生在责任的环境中体味,在责任的校园中提升,让责任定格在师生的心里,渐渐变成与责任相系的行动。

五、管理体现责任

谭焱心博士于1985年在探寻情商源头时发现“责商”,并创建了“责商理论”。他指出:责商比智商、情商都更重要。如果说,智商更多地被用来预测一个人的智力高低,情商是发掘情感潜能、掌控情绪的能力;那么责商则是决定智商、情商转化或提升为现实能力的关键要素。因此,提高学生“责商”有助于青少年能力的提高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校依据谭焱心博士“责商理论”中的“1+2”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即一个信念,两个管理方式。一个信念,指师生的信念与学校责任文化相契合;两个管理方式,即软管理和硬管理。软管理分为内激励与内约束,而硬管理则分为外激励与外约束。内激励与内约束是师生自身要求自己这样做,而外激励与外约束则是规章制度要求员工这样做。一个高责商的人,才会感到内在的激励而不会因为规章的存在而感到不适应,正如谭焱心博士所说:“真正的责任者,主动承担责任时往往是快乐的。”为此,学校每年初都要制定本年度的工作目标责任状,并把工作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和每个职工,在每一个责任目标里,职工对环境卫生、纪律安全、教育教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责任,做到事事、处处、时时、人人都有责任,“我的责任我承担!”

以上是我校在“责任教育”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究,两年多来,通过构建和实施学校责任教育的“五体”模式,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责任”已深深根植于全校师生中,校园里充满着“责任”的气息,“我的责任我承担”已成为师生的共识。

【王润和,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先锋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陈鑫生,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先锋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书华

浅析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 篇12

1. 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实践中不宜为无过错责任

根据《物权法》第21条之规定“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 给他人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登记错误, 给他人造成损害的, 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 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

基于对21条的理解, 理论界对登记机构赔偿责任颇为主流的观点, 是认为登记机构对于登记行为承担“无过错的可先行赔付的民事赔偿责任”。因为“登记错误”的状态是客观事实, 基于该事实造成他人损害, 登记机构应承担全部损害的赔偿责任, 无须问登记行为存在过错与否, 且受害人可以要求登记机构先行赔付。如此不动产登记的公示公信力更加权威, 对于不动产权利人的保护更加绝对, 而对于登记机构的责任则非常之严格, 显然已经超过登记机构依法登记的审查能力, 甚至也超过登记人员的经验和实践能力。要求登记机构承担其能够预知预防之外责任有违合理, 而且房地产登记的程序正义形同虚设。

必然, 登记机构非常敬畏如此“不能免责的严格责任”, 且苦于没有化解分担责任的途径, 在畏惧责任和怀疑不信任的紧张处境下, 必然导致登记机构消极登记或者额外审查, 从而使登记行为背离法律目的, 陷入恶性循环。

由于登记行政行为与基础民事行为的区分独立, 登记机构的审查权限和审查能力不必要也不可能达到“全知全会、去伪识诡”的程度, 不实登记难以克服, 而赔偿责任又是难以承受。如果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是如此轻而易举、难以避免, 那么当事人合谋诈取登记机构赔偿款也就轻而易举、难以避免, 赔偿制度的利益诱惑惊人。

2.《物权法》上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应为过错责任

目前, 对于《物权法》第21条尚无立法、司法解释, 实践中也没有判决先例, 对其理解存在争议, 但是该法条中并没有作“无过错”等明文规定, 依此将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界定为“无过错责任”, 理论上的依据亦不足。从该条的立法模式, 可以看到“过错责任”的理念。21条第一款表述为: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 给他人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款规范的是申请人的责任, 逻辑关系为由于申请人的过错, 造成了损害事实, 显然承担的是过错责任。登记申请行为属于民事行为, 登记机构也不应对民事行为中的瑕疵承担独立或者连带的责任。

第二款的立法语言和逻辑关系和第一款是一样的, 第二款表述为:因登记错误, 给他人造成损害的, 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 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显然“因登记错误”和“因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一样, 都是在表述过错。而且“登记错误”本就是指“过错”。登记机构的职责就是依法登记, 但是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等个体在工作中可能存在过失或故意的过错行为, 对于这些个体的过错造成的损害, 不应由受害人向这些个体请求赔偿, 应由登记机构首先承担, 然后再向责任人追偿。

反之, “因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是申请行为中申请人的过错, 并非是登记行为中登记机构工作人员的过错, 在登记机构工作人员没有恶意串通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 其不承担连带的责任, 登记机构因此也不承担额外的赔偿责任。受害人的损害由提供虚假材料的申请人承担独立的侵权赔偿责任。

可见, 21条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损害赔偿责任, 但并不能直接断定为“无过错责任”, 相反以“过错责任”度量之, 更加合乎立法的字义, 更加合法合理。

3. 以“过错”归责对于登记各方利益更加衡平

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以“过错”归责并不会减轻登记机构的应担之责, 无论是实质审查或是形式审查, 登记机构都应当按照法律规范规定的登记程序依法进行审查, 否则通常情形下 (如依法登记的结果与登记现状不一致) 登记机构即对不实的登记负有过错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且, 鉴于目前我国登记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要求登记机构进行赔偿也应属于行政赔偿, 登记机构本应负有证明登记行为合法的举证责任, 不能证明登记行为合法即可认定登记机构负有相应的“过错”, 不会增加受害人的举证难度。例如申请人申请登记时提供虚假的房地产权证完成了转移登记, 造成房地产权利人财产损失, 申请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对于登记机构而言, 有能力、有义务审查房地产权证的真伪, 而在具体登记审核中由于过失没有查验出虚假的房地产权证, 核准了登记, 对房地产权利人的财产损失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受害人选择由登记机构赔偿其损失, 则登记机构只应先行赔付相应过错的份额责任 (如该过失被认定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登记机构则应承担全部责任) 。

当然, 如果证明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与申请人是恶意串通的, 明知房地产权证为虚假却仍然核准登记, 则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与申请人在物权变动的侵权行为中形成连带责任, 如果受害人选择登记机构赔偿, 则登记机构应当按照其工作人员需要承担的连带责任先行赔付, 然后再向其工作人员及申请人进行追偿。至于实际中经常存在的, 登记机构对于不实登记没有过错, 加害人又无能力赔偿受害人损失的窘境, 不应该简单寻求登记机构进行赔偿的途径解决该矛盾, 其中的风险应当通过交易制度等配套制度予以分担化解。

现实中, 受害人往往自身也存在过失, 对于损害事实理应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对于物权变动中发生的损害事实, 由登记机构、加害人、受害人以“过错”分责, 是公平合理的。《物权法》第21条先行赔偿原则的目的应在于避免受害人申请国家赔偿时需先穷尽所有救济的限制, 而受害人在获取登记机构的赔偿后, 亦可再向加害人请求民事赔偿, 但是赔偿的范围应扣除登记机构已经先行赔偿的部分。

二、实践中登记错误的类型分析

笔者认为登记机构对于不实登记造成的损害应承担过错责任, 实践中登记错误的类型可分为如下三类。

1. 记载错误

(1) 房地产权利的内容记载错误

登记实践中, 不仅是把一宗房地产的权利, 如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抵押权等物权登记在特定权利人的名下, 而且会对这些权利的内容进行分类和描述。例如, 房屋所有权的记载事项通常包括建筑面积、房屋用途等, 土地使用权的记载事项包括土地使用权的使用期限等, 抵押权的记载事项通常包括主债权数额等。这些事项主要依据文件、合同等申请登记材料进行摘录记载。《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中也特别规定了房地产登记簿中应当载明的一些事项, 对于这些事项的错误记载, 应认定登记中存在过错。

至于该过错是否给他人造成损害, 则需要具体分析。对于建筑面积的记载错误, 在目前建筑面积作为房屋定价主要要素的情况下, 可能影响到房屋买卖中的价格形成, 但是建筑面积本来就是人为设定的、并不具有非常直观的描述属性。房地产价值与房地产登记簿的记载事项并不具有对应的、因果的关系, 如果房屋交易中建立了对于房屋实物的评估机制, 建筑面积等登记簿记载事项决定交易总价的观念会被逐渐淡化, 这一类记载错误显然不会被认为将导致当事人的财产损失。同样, 因登记机构将住宅错误记载为办公楼, 造成他人买受的办公楼名不副实, 无法实现预期的房屋实际用途造成财产损失的, 登记机构难免相应的赔偿责任。

目前, 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 极大地减少了登记簿、房地产权证的记载与登记申请资料相互之间不一致的可能性, 但是难以做到完全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反而不采用摘录的记载方式, 直接通过附纸质原始材料或者检索查阅申请材料等方式记载房地产权利的内容是更加合理的方式, 当事人所了解的房地产权利内容更加周全并符合事实。

(2) 房地产权利人的记载错误

房地产权利人的记载错误属于登记中过错, 现实中该过错可能造成真实权利人的财产损失。比如房屋所有权登记中, 将代理人登记为所有权人, 该房屋事后被恶意转移或设立抵押权。又比如抵押权的权利人记载错误, 导致该抵押权被恶意注销。如果受害人选择登记机构先行赔偿的话, 除非登记行为的过失与加害人的故意构成连带责任, 否则登记机构难以向加害人追偿, 而只能通过刑事途径维权。

2. 违法登记

违法登记从登记的效果加以区分, 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依法登记的结果与违法登记的现状不一致, 笔者将之称为“实质性违法登记”, 比如申请人提交虚假的房地产权证, 登记机构工作人员以此为据进行登记的, 显然属于违法登记。另一种情形是, 登记虽然有违法律规范, 但不足以导致登记现状与依法登记的结果不一致, 笔者将之称为“程序性违法登记”, 比如超时限、额外收件等。程序性违法登记往往对于损害事实不具有因果关系。

实质性的违法登记造成不实登记, 构成了登记错误。同样, 依法登记也可能引起不实登记, 比如申请人提交虚假的身份证件申请登记, 而对于身份证件的真实性, 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只负有一般性的注意义务, 登记机构尽管依法履行了职责, 却也会导致不实的登记。但是实质性违法登记造成他人损害的, 登记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3. 登记不作为

房地产登记是物权公示公信的途径, 尤其是对于一些以登记为生效要件的原因行为, 比如房屋买卖、抵押权设立等, 还有一些特殊效力的登记情形, 比如异议登记、预告登记等, 能否完成登记对于当事人的权益影响重大。

比如房屋买卖, 因为登记机构的不作为, 导致当事人产生违约责任;抵押权因登记机构的不作为未设立, 抵押人恶意再抵押给他人, 最终债权不能实现;再比如因为不能设立预告登记, 当事人物权期待权难以实现和保障, 造成损失等。

上一篇:无效的提问行为下一篇:福建省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