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连续创新(共7篇)
不连续创新 篇1
摘要:电子信息行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革命。该行业突出体现了市场变化快、产品更新快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不连续创新特性, 这就需要有一套新的产品研发管理模式。通过分析面向不连续创新的电子信息行业的研发过程特征, 对不连续创新的产品知识源进行解读, 在现有集成产品开发管理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协同研发、探索营销、反复“探测-学习”的流程调整, 并提出客户参与的组织形式及强化外部搜索的信息支撑体系, 以实现对不连续创新研发过程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企业管理,不连续创新,研发管理,集成产品开发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创新的不断涌现, 电子信息行业正发生着深刻的革命, 更突出体现了用户体验要求高、市场变化快、产品更新快的特点, 这也标志着我们开始进入后摩尔时代。而在快速变化的行业环境中, 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往往面临着更多的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即学者所称的不连续创新现象[1], 这就需要有一套新的产品研发管理模式来管控研发过程。
产品研发管理的思想与体系是伴随着研发的实践活动逐步发展起来的, 从19 世纪初期的被动响应业务部门的需求来进行研发管理, 发展到现在的以研发行为为战略决策的新型管理模式。近年来, IBM根据经营的需要, 应用PACE的管理思想, 创造了集成产品开发 ( IPD) 的管理模式[2], 从应用结果来看, 是目前有较高效率的方式。但电子信息企业的不连续创新特点对现有的研发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在针对不连续创新的特点对现有集成产品开发管理 ( IPD) 提出了一些新的改进。
1 不连续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不连续创新是Miller和Morris在《第四代R&D》中提出的和连续创新相对应的概念, 具体来说, 连续创新, 是针对已有细分市场产品的创新, 表现为对已有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而不连续创新则是针对技术与市场更新快、不确定性大的创新, 通过引导并实现客户的潜在需求, 进而建立新的市场细分, 获得更多的利润[1]。学者对于不连续创新的研究以往大多从宏观层面出发, 集中研究其对行业结构的影响[3]和在行业演进中的作用[4], 而对于其涉及的微观管理角度则研究较少。Mansfield在1988年研究了不连续创新和客户参与项目之间的关系, 发现美国公司新立项项目的构思有58%来源于科研人员, 42%来自于生产部门和客户;日本公司则有超过半数来自于研发部门以外人员的想法[5]。Luthje与Herstatt等人研究了面向不连续创新的市场研究方法, 在“领先用户”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领先用户方法”[6]。Christensen认为, 面向不连续创新市场产品的研发, 则需要以更宽泛的消费者环境为基础, 研究并引导客户的潜在需求, 进而构建相应的细分市场[7]。Von Hippel针对面向不连续创新产品的研发, 提出了领先用户参与全新产品研发的新模式, 通过构建试错设计实验平台, 让用户能直观可视化地看到自己设计的产品, 同时使企业能及时挖掘并获取用户的潜在需求[2]。同时, 对于不连续创新下企业的组织模式, 有些学者认为其不能在现有组织结构中进行[8], 这将导致资源分配的冲突, 必须将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模块化划分, 通过模块的不同组合配置, 来适应不同的细分市场产品开发过程。另一些学者则认为, 企业的现有组织结构能适应不连续创新[9]。他们认为企业需要混合集成的动态组织能力, 基于现有的创新能力, 再获取高度差异化的部门来吸收不连续创新能力, 进而将不连续创新整合到业务过程中。Reid和de Brentani通过对决策过程和信息流程进行研究, 探讨了面向不连续创新的新产品研发技术和市场拓展没有明确固定目标等模糊前端问题[10]。Kessler通过研究指出, 产品研发的阶段和知识的类型决定了外部知识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作用[11]。近几年, 大部分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和跟踪国外对于不连续创新的研究现状, 如徐河军和高建的“不连续创新的概念和起源”[12], 柳卸林的“不连续创新的第四代研究开发—兼论跨越发展”[13]以及“不连续创新、不确定性和现有企业生存”[14];也有部分学者开始结合国情和行业对不连续创新的现状进行研究与探讨[15]。
2 电子信息行业的不连续创新特征
2. 1 电子信息行业的主要特征与趋势
2. 1. 1 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特征明显
目前,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速度是远远超过其他产业的: 技术水平每3 年翻一倍, 专利数量每年增加超过30 万项, 科研资料有效使用寿命平均只有5 年。电子信息企业的技术发展及市场拓展往往没有完全明确的目标, 具有模糊前端的特性, 往往技术与市场都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 所以, 企业的创新活动不再仅仅关注现有产品的质量提高、性能优化, 而把更多关注转向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探索。
2. 1. 2 更加关注产品平台和主导设计
电子信息行业创新关键在于满足客户的潜在需求, 采用新的研发模式: 主导设计和产品平台设计。主导设计是引导并实现客户新价值, 保证企业引领市场的技术基础。产品平台是通过对系列产品抽取其共性平台模块, 进而快速衍生并构建面向新细分市场的个性化产品, 逐步形成新产品族系列。产品平台设计既能使企业快速、低成本创新, 又能满足市场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 1. 3 研制开发投资高, 生产制造成本低
技术与市场复杂性导致了电子信息产业往往具有高固定成本, 低边际成本, 高研制开发投资, 低生产制造成本。以计算机芯片行业为例, 固定成本占生产过程总成本的70% 以上, 而可变成本则不到30% 。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制过程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这导致了其较高的研制开发投资, 而下游生产制造阶段的投资则相对较低。
总体来所, 电子信息行业是典型的不连续创新行业,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着不确定的市场信息, 技术发展也没有明确的方向, 同时, 企业产品的研发成本远高于生产成本, 研发成功率至关重要。因此, 如何在不连续创新中做好研发管理, 提高研发效率, 成为每个电子信息企业最关注的问题。
2. 2 面向不连续创新的电子信息行业研发过程特征
传统的企业产品研发过程包含有方案定义等几个阶段, 通过 “漏斗”过程管理, 提高项目的可控性, 有效保证企业产品的连续创新实现。而其模式不能很好地适用于不连续创新, 在方案定义和制定计划阶段显得缺乏相应的依据和基础[1]。为了获得更多的未知细分市场, 面向不连续创新的产品研发过程体现出向用户纵向延伸、反复进行 “探测- 学习”、研发过程即是营销的主要特征。
2. 2. 1 向用户纵向延伸
面向不连续创新的研发活动, 为了获取面向未知细分市场的更多隐性需求知识, 企业需要与市场客户进行沟通, 并对客户进行引导式培训, 在此过程中, 企业新产品研发过程与用户潜在需求交织演进, 向用户一端进行了纵向延伸。
2. 2. 2 反复进行 “探测- 学习”
为了获取用户关于未来需求的隐性知识, 企业需要延伸到外部, 与用户的多次、循环、渐进地沟通合作, 在共同参与中逐步了解和明确用户的需求, 这是一个反复进行 “探测- 学习的过程”。
2. 2. 3 研发过程即是营销
为了成功地开发和推广不连续性技术创新, 需要用新的方法来发现和理解隐性信息。需要进行“探索性营销”, 即与用户形成未来产品初步概念的基础上, 一起修改和探讨, 逐步形成明确的需求。这样, 在研发过程中已经开始了 “营销”, “营销”的过程也伴随着研发。
3 面向不连续创新的集成产品开发设计
3. 1 集成产品开发模型
集成产品开发从IBM发明, 到应用来看, 已被证明是有较高效率的一种研发管理模式。IPD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其主要核心思想和框架包括异步开发与共用基础模块、跨部门团队、项目和管道管理、结构化流程、客户需求分析、优化投资组合和衡量标准共7 个方面。IPD有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产品开发模式, 包括了很多要素或组成部分。
IPD的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跨部门团队:集成组合管理团队 (Integrated Portfolio ManagementTeam, IPMT) 和产品开发团队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 PDT) 、两大流程 (即市场管理流程和IPD流程) 和一系列的要素。IPD有一个决策检查流程, 它贯穿于产品/技术开发流程中, 共设有四个决策检查点 (DCP) , 即:概念DCP、计划DCP、可获得性DCP和生命周期终止DCP, 如图1所示。IPMT/ITMT通过审查项目的QCD指标来监督项目的进展。
3. 2 不连续创新的产品研发知识源
知识源是产品研发活动的 “生产资料”, 是产品研发活动的输入, 也是研发过程管理的决策依据, 是影响研发流程、研发组织的重要因素, 研发的管理就要解决不断发展的知识需求和知识处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因此我们重新设计不连续性创新需要认识不连续创新的产品研发知识源。
企业在研发管理过程中简单可以分为内部环节和外部环节。其中对应的知识源, 我们可以按表1作出相应的划分。
企业研发活动可以体现为知识源的应用与转换。而面向不连续创新的企业在知识源的获取中表现出更加依赖外部隐形知识的特点。不连续创新的知识循环过程在研发过程的各个阶段, 例如概念的创造、调整以及模型建立环节, 不仅存在内部循环, 也更需要与外部知识的转换循环, 如图2 所示。
3. 3 面向不连续创新的集成产品开发模型
不连续创新的集成产品开发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产品的不确定性, 需要基于知识源不断地对IPD各个环节更新知识, 做出 “漏斗” ( 即终止或继续) 的决策。而由于电子信息行业研发过程, 具有用户协同研发、反复 “探测- 学习”, 以及进行探索性营销的特征, 我们可以对IPD模型作出以下相应的改进, 如图3 所示。
首先, 不连续创新在研发的全过程中与用户密切联系, 开发过程中用户直接参与、协同研发, 持续提出创新需求及建议, 并在产品样品阶段参与样品检验及试用。
其次, 在不连续创新中, 用户很难准确描述对未来产品的需求, 因而 “探索性营销”成为了新的研发管理模式的一部分, 即与领先用户形成未来产品初步概念的基础上, 一起修改和探讨, 逐步形成明确的需求。
另外, 通常的研发流程, 在项目的概念、计划阶段需要进行 “漏斗决策”, 即对项目进行评审决定是继续还是终止, 而对于不连续创新来说, 与用户的多次、循环、渐进的沟通合作, 是一个反复进行 “探测- 学习的过程”。在开发以及使用阶段均有客户的直接参与, 也就是市场与客户信息的反馈, 影响着项目是否继续与终止, 而这个影响贯穿整个研发过程, 也就是 “漏斗决策”贯穿于研发的全过程, 很多项目在开发验证阶段也会因市场与技术的信息反馈而被终止。因此, 图示3 中的 “漏斗”形状相比传统的图1 会越来越细, 没有长方形的尾巴。
3. 4 面向不连续创新的集成产品开发组织设计
在IPD体系中, “跨职能团队运作”是组织体系的重要特点, 职能和项目的矩阵式组织, 管控着从概念到上市的过程。构成了时间、职能、项目层次的三维研发组织体系。而面向不连续创新的产品研发组织, 除了需要企业内部组织人员的支撑, 还需要外部客户的参与, 如客户参与产品方案的决策评审等, 如图4 所示。
3. 5 面向不连续创新的集成产品开发信息支撑体系
现代的信息技术对研发的影响在研发过程的管理有重要体现, 作为媒介将新知识的开发和具体应用连接起来。常见的研发管理的体系在知识储备、内部控制、外部交流几个环节, 均有专业的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管理。而面向不连续创新的信息支撑体系, 需要更加关注信息的获取功能。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知识搜索网络 ( EKSN) 是面向不连续创新企业信息支撑体系的重要环节, 如图5 所示。
4 总结
电子信息行业是技术快速更替的行业, 企业需要不断开发新技术, 扩展新市场, 具有不连续创新的特点, 需要新的管理模式进行研发管理。本文从分析面向不连续创新的电子信息行业的研发过程特征入手, 对目前常见的集成产品开发管理流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并且针对性地对组织形式、信息支撑体系进行了相应地改进, 以适应不连续创新环境中外部隐形知识获取、用户纵向协同的需求, 从而对面向不连续创新的电子信息企业的研发过程提出较好的管理方法。
不连续创新 篇2
而新产品具有较高的失败率。2004 年产品开发管理委员会( PDMA) 的研究发现,各行业新产品的失败率为35% ~ 49%[1],尤其是市场早期阶段的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还不为消费者所了解,其市场风险较高。因此,如何减少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风险,增加其成功率,是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立足于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如何成功地打开早期市场,从市场侵入模式的视角进行研究,根据早期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购买意向不同,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企业早期市场侵入模式的选择行为,试图为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成功进入早期市场提供借鉴意义。
1 市场侵入模式研究回顾
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是不连续技术创新的产物,也是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产物,它的出现为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有效的方式。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不仅改变了产品的技术范式,同时也改变了产品的市场范式,因此,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化模式不能照搬连续性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侵入模式,这就为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进入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是一种以全新技术生产的全新产品,首次出现在市场上,不为消费者所知或所熟悉; 它也不同于市场上已存在的类似产品,需要消费者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才能了解产品的特性,甚至会改变消费者现有的消费习惯或生活习惯。因此,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在市场早期阶段的不确定性较高,风险较大,消费者对消费该产品存在着顾虑。可见,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早期市场的开发是其成功的关键,企业需要结合多种因素选择适当的市场侵入模式。
1997 年Christensen[2]提出了破坏性创新理论,由于其直观地解释了领先企业被后发企业替代的现象,很快被学界和实业界所接受。破坏性创新给市场带来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价值主张。一般来说,破坏性创新产品的性能要低于主流市场的成熟产品,但拥有一些边缘消费者( 新消费者) 所看重的其他特点[2]。严格意义上讲,破坏性创新不能完全等同于不连续技术创新,但在市场范式的变化上,破坏性创新产品与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相似,因此,研究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侵入模式可以借鉴破坏性创新产品的市场研究。
Christensen等[3]将破坏性创新定义为是一种不会为主流市场中的消费者所使用的创新,可以通过为非消费者( Non - consumers) 提供新的性能特征来创造新的市场,也可以为现有市场的低端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或者更低的价格。Adner[4]认为破坏性技术引进了一个与主流技术不同的性能包( Per-formance Package) ,并且在主流消费者最看重的性能维度上要劣于主流技术。正因为如此,在市场的早期,破坏性创新产品往往服务于重视产品非主流性能特点的利基消费群。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破坏性创新产品将提升其主流性能进而可以满足主流消费者的需求。一些学者认为破坏性创新产品的性能较低、价格不高,可以吸引主流市场中的低端消费者[2,4],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对破坏性创新的价格、市场定位等方面提出质疑。
Govindarajan等[5]认为破坏性创新应该超越单一的 “低性能—低价格”的情形,形成高端破坏性创新,并以移动电话为例,认为移动电话在市场初期虽然通话质量差,但可以满足一部分特殊人群的需要,所以企业可以对这部分注重其新增功能属性而对价格不太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高的价格以获取更大的利益。还有一些学者系统地对新产品的市场侵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低端和高端两种侵入策略的不同侵入类型( 如图1)[6 - 9]。
上述关于破坏性创新产品市场侵入模式的已有研究主要是根据产品的核心功能属性和新增功能属性的创新程度不同,采取低端市场侵入模式和高端市场侵入模式,并对这两种市场侵入模式进行了细分,企业可根据新产品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侵入模式。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与破坏性创新产品类似,其市场侵入模式也分为低端侵入和高端侵入两种。影响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市场侵入模式选择的因素很多,但作为其消费的主体———消费者,无疑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认识程度和购买意向的强弱决定着企业采用何种市场侵入模式。本文根据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强弱以及企业面临低端侵入和高端侵入两种侵入模式的选择,构建了企业行为和消费者购买意向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试图对企业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市场侵入模式的选择行为和演化趋势进行预测。
2 模型构建
演化博弈理论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理论[10]。它从有限理性个体出发,突破了行为主体完全理性的博弈论假设前提,认为博弈主体之间策略均衡是一个学习调整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选择结果[11]。在企业和消费者博弈的过程中,每个参与者的决策都会对其他参与者的决策产生影响,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者需要对他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猜测来调整和选择自己的策略。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需要采取适当的市场侵入模式; 消费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会持有某种购买意向。为了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的 “双赢”,企业必须从长远考虑其市场侵入模式,而不是寻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在双方的博弈过程中,企业和消费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不能用传统的完全理性博弈来分析,而是一种在生物进化理论上的演化博弈。
2. 1 基本假定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博弈双方的有限理性,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和消费者在作决策时很难确定他们的决定是否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可能采取低端市场侵入模式,即以较低的价格吸引非主流消费者或边缘消费者,也可能采取高端市场侵入模式,以较高的价格吸引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者( 这里的消费者是指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目标消费者,根据Moore对消费者的分类,结合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特点,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构成了不连续技术创新的目标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购买意向也可以分为两种:具有较强的购买意向和较弱的购买意向。从而,得到企业选择行为和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博弈策略组合如图2 所示。
为了便于分析,在不改变问题本质的前提下,对模型作如下假设:
假设1: 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和消费者的决策都是有限理性的,我们把博弈主体分为企业E和消费者C两个群体,随机抽取两个群体中的一个成员进行博弈。
假设2: 企业有高端侵入模式和低端市场侵入模式两种选择,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有较强的购买意向和较弱的购买意向两种购买趋向。
假设3: 企业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采用高端市场侵入模式的概率为x,低端侵入模式的概率为1- x; 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强的概率为y,购买意向弱的概率为1 - y。x和y都是时间的函数,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 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1) 企业层面。在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的情况下,企业采取高端市场侵入策略时,企业成功侵入市场的概率为P1,获得的收益为R1,投入的成本为C1,此时企业获得的收益为P1R1- C1; 如果消费者购买意向较弱,企业提供的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将没有市场,新产品将失败,此时的收益为- C1。在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的情况下,企业如果采取低端市场侵入策略,假设企业成功侵入市场的概率为P2,获得的收益为R2,投入的成本为C2,此时企业获得的收益为P2R2- C2; 如果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较弱,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将失败,此时的收益为- C2。
( 2) 消费者层面。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消费意识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了成为个性、时尚的代言人,更愿意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恰恰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这些需求。假设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其拥有该产品获得的效用为B,企业采用高端市场侵入模式,消费者支付的费用为E1,企业采用低端侵入模式,消费者支付的费用为E2,E1>E2。
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与消费者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如图3 所示。
根据支付矩阵可知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和消费者在不同选择行为下的期望收益和平均期望收益。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选择高端市场侵入模式和低端市场侵入模式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的平均期望收益为:
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强和弱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购买意向不同时消费者的平均期望收益为:
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和消费者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当博弈双方达到均衡时,双方的策略选择将趋向稳定,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dx/dt =0,dy/dt =0,可得到博弈的均衡点: ( 0,0) 、( 0,1) 、( 1,0) 、( 1,1) 、((B-E2)/(E2-E1),(C1+C2)/(P1R1-P2R2))。
2. 3 模型分析
( 1) 均衡点及稳定性分析。根据Friedman[12]提出的方法,对上述两个复制动态方程分别对x和y求偏导数可得到Jaconbian矩阵( 记为J) ,进而可以得到Jaconbian矩阵的行列式( det J) 和迹( tr J) 如表1 所示。根据det J和tr J值的符号可以分析演化系统均衡点的稳定性。
当同时满足det J > 0,tr J < 0 两个条件时,系统的均衡点将是演化的稳定策略( ESS) ,根据表1 可知,在均衡点( ( E2- B ) / ( E2- E1) 、( C1+ C2) /( P1R1+ P2R2) ) 处,tr J = 0,不满足tr J < 0 的条件,因此该点肯定不是ESS。因此,结合各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将分为以下4 种情况来讨论4 个均衡点成为ESS的可能性。
2. 4 结果讨论
( 1) 当B - E1> 0,P1R1- P2R2- C1+ C2> 0 时,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2 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1,1)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4 所示。
(x=0.9,y=0.9,P1=0.8,P2=0.6,R1=20,R2=10,C1=8,C2=5,B=30,E1=15,E2=10)
根据表2 和图4 可知,在消费者购买意向较强,企业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早期市场采用高端市场侵入模式,消费者将获得正效用,此时企业高端侵入模式的利益大于低端侵入模式的利益,因此,企业群体将倾向于选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高端市场侵入模式,通过高端市场的成功,再将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蔓延到整个主流市场。
( 2) 当B - E1> 0,P1R1- P2R2- C1+ C2< 0 时,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3 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0,1)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5 所示。
(x=0.9,y=0.9,P1=0.6,P2=0.8,R1=20,R2=15,C1=8,C2=5,B=30,E1=15,E2=10)
根据表3 和图5 可知,当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企业无论采取低端侵入策略还是高端侵入模式,消费者都将获得正效用;而企业采用高端侵入模式的利益小于低端侵入模式的利益,此时,企业群体将倾向于选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低端市场侵入模式,即企业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选择了首先满足低端市场需求的策略,再通过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增加高端侵入策略的收益,进而赢得市场上的高端消费者,从而占领主流市场。
( 3) 当B - E1< 0,P1R1- P2R2- C1+ C2> 0 时,由于E1> E2,此时,B - E2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0,因此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B - E2> 0。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4所示,所有的均衡点都不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不存在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6 所示。
(x=0.9,y=0.9,P1=0.8,P2=0.6,R1=20,R2=10,C1=8,C2=5,B=20,E1=25,E2=15)
根据表4 和图6 可知,当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企业采取高端侵入模式,消费者将获得负效用; 企业采用低端侵入模式,消费者将获得正效用,而从企业的角度看,采用高端侵入模式将获得较高的收益,即消费者的收益与企业的收益不能达成一致,此时,企业群体和消费者群体都无法趋向于一个稳定点,双方的选择处于一种波动状态。
2) B - E2< 0。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5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0,0)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7 所示。
(x=0.9,y=0.9,P1=0.8,P2=0.6,R1=20,R2=10,C1=8,C2=5,B=20,E1=25,E2=22)
根据表5 和图7 可知,无论企业采取哪种市场侵入策略,在消费者购买意向强的状态下,消费者都将获得负效用,此时,对有限理性的消费者来讲,对该产品都不会具有较强的购买意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推出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付出的成本越大,损失的可能越多,因此,企业只能通过低端的市场侵入模式试探性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以期能够吸引一部分注重该类产品独特功能属性的消费者,为新产品找到出路。从理论上来讲,这类不会给消费者带来正向效用的新产品其市场前景比较堪忧,但也有特殊情况,一些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此类产品会有相关的补贴优惠政策,使得消费者获得正效应,从而将企业和消费者的选择问题转化为上述( 1) 、( 2) 两种分析情况。
(4)当B-E1<0,P1R1-P2R2-C1+C2<0时,也需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来分析:
1) B - E2> 0。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6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0,1)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8 所示。
根据表6 和图8 可知,当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企业采取高端侵入策略,消费者都将获得负效用; 企业采用低端侵入策略,消费者将获得正效用。在这种状态下,企业群体将倾向于选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低端市场侵入模式。
(x=0.9,y=0.9,P1=0.6,P2=0.8,R1=20,R2=15,C1=8,C2=5,B=20,E1=25,E2=15)
2) B - E2< 0。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7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0,0)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9 所示。
(x=0.9,y=0.9,P1=0.6,P2=0.8,R1=20,R2=15,C1=8,C2=5,B=20,E1=25,E2=15)
根据表7 和图9 可知,当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企业无论采取低端侵入策略还是高端侵入策略,消费者都将获得负效用,此时,企业群体将倾向于选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低端市场侵入模式,试图从购买意向较弱的一些利基消费群体得到突破,寻找新产品的生存市场,类似于上述第( 3) 中的第2 种情况。
3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买方市场环境下,消费者是上帝,只有为消费者所需要、为消费者带来收益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因此,无论是连续性技术创新产品还是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都必须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利益,在满足这个前提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进行市场侵入模式的选择。如结果讨论第( 4) 中的第1 种情形,当消费者愿意购买该产品,而且能够获得正收益的时候,企业可以根据其在不同市场侵入模式下的收益情况选择最佳的市场侵入模式。当消费者愿意购买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而且能够获得正收益,但此时所对应的市场侵入模式企业不会获利,而企业能获利的模式消费者又无法获益,这样,消费者与企业的选择就无法趋向于一个稳定点,如结果讨论第( 3) 中的第1 种情形。而当消费者愿意购买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无论企业采取何种市场侵入模式,消费者都可以获益,这是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所面临的最理想的状态,此时,企业只需根据其实际情况来选择哪种市场侵入模式获得的收益最佳即可,如结果讨论第( 1) 、 ( 2) 两种情形,即企业选择最佳的市场早期侵入模式,然后再通过不同的发展路径,由高端到低端,或由低端到高端的策略最终占领主流市场。在结果讨论第( 3) 、 ( 4) 中的第2 种情况下,消费者愿意购买该产品,无论企业采用的是低端还是高端市场侵入模式,消费者都将获得负效用,因此,这两种情况的ESS为( 0,0) ,也就是说,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如果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无论企业如何对其进行营销,都不会赢得市场。
但对一些特殊新产品情形可能会有所不同。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绿色导向的产品越来越被社会和消费者所推崇,但这类产品在早期市场阶段较主流产品可能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收益、无法被广大消费者所接纳,因为其性能可能会逊色于市场的主流产品,或在使用上存在着不便之处,从而企业的收益也将受到影响,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是应该被倡导和推广的产品。因此,对于这类产品,政府会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来推进其发展,要么会减少消费者的支付,使消费者的负效用变成正效用;要么会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从而改变企业的市场策略选择,但其本质还是让消费者获得收益。
综上所述,消费者的收益情况是企业选择市场侵入模式的前提,只有消费者获得收益,企业才能根据自身的获利情况来选择适当的市场侵入模式;而且,只有消费者和企业的收益情况能够达成一致时,双方的选择才存在演化的稳定策略,否则,双方的选择无法趋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不连续创新 篇3
关键词:Excel软件,公式引用,不连续区域
公司人事部门负责培训的同事提出了一个需求: 在一个Excel表格里面让员工填入自己的员工号即可显示公司给他安排的年度培训计划, 方便员工查询自己的培训计划。 由于培训计划安排的受训人员众多, 如果直接全部显示则会比较混乱, 所以同事提议最好每人输入各自的员工号后只显示自己的那一部分。 这样比较清楚直观, 但是究竟在Excel中怎么实现呢? 由于有些人的培训计划不止一条且并不一定数据排列在一块, 那么就需要分别在不同的不连续区域中引用符合条件的数据 。 Excel并没有提 供现成的 函数引用 多个离散 区域, 为了查找引用多个不连续的离散区域的数据, 可以使用Index()、 offset() 和Match() 公式组合来实现这一目的 。
1相关函数简介
Index () 函数是返回表或区域中的值或对值的引用 。 函数INDEX () 有两种形式: 数组形式和引用形式。 数组形式通常返回数值或数值数组, 返回由行和列编号索引选定的表或数组中的元素值, 如果INDEX的第一个参数是数组常量则使用数组形式。 函数语法为INDEX (array,row_num,column_num); 引用形式通常返回引用, 返回特定行和列交叉处单元格的引用。 语法为INDEX (reference,row_num,column_num,area_num)。 OFFSET() 函数的功能为以指定的引用为参照系 , 通过给定偏移量得到新的引用。 返回的引用可以为一个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 并可以指定返回的行数或列数 。 函数语法 为OFFSET (reference, rows, cols, [height] , [width]) 。 Match() 函数返回指定数值 在指定数 组区域中 的位置 , 函数语法 为MATCH (lookup_value, lookup_array, match_type) 。 结合Index() 和Offse t() 函数 , 可以使用Offset() 引用一块经过给定偏移量得到的区域作为Index() 函数的输入参数, 让Index() 函数在这一块区域中根据指定的行列编号索引来引用需要的数据。 Match() 函数可以匹配需要引用的数据的具体位置, 作为参数输入给Index() 和Offset() 函数 。
2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
由于本例中需要引用的数据是不确定数量的, 且数据块不连续, 需要让公式不断改变引用的区域。 从源数据首行开始, 首先查找第一个符合条件的行次, 引用该行数据。 然后将该行的下一行作为引用区域的首行, 向下查找符合条件的行次, 继续引用。 接下来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完成对整个源数据的查找引用。 使用Offset() 函数不断改变引用的区域, 通过使用Match() 函数告诉Offset() 函数需要从哪一行开始作为要查找的区域, 同时Match() 函数的返 回值可以 告诉Index() 函数在Offset() 函数给定的区域中需要引用的位置。
作为附加的功能, 使用If() 函数和Vlookup() 函数来实现密码校验的功能, 如果输入的员工号和相对应的校验数字组合在源数据中不能对应, 则不继续显示引用的数据, 同时显示错误提示信息。 采用的方法是Vlookup() 函数在源数据中查找输入的员工号对应的校验值与输入的值比较, 如果一致则显示正确的数据, 如果不一致则不显示数据, 同时显示错误提示信息。 为了达到只有在输入正确校验码之后才显示信息的目的, 需要在整个模板完成之后隐藏源数据表并且将工作簿和工作表设置为保护。
3操作过程示例
3.1建立培训记录清单
按照需要建立培训课程的完整列表, 并且使用员工身份证后4位作为之后使用的校验数字, 做成一个工作表, 取名 “All course” 。 这个表作为源数据表 , 包含员工基本信息及培训课程信息等所需要显示的所有信息, 同时还记录了作为校验目的的员工身份证号后4位。 在下面将提到的显示符合条件数据时将对这个源数据中的数据进行整行引用。 源数据表如图1所示。
3.2建立用于显示单个员工信息的页面
新建一个工作表用于显示单个员工培训课程信息, 单元格E4: E5留给员工输入员工号信息和身份证校验信息, 设计只有当员工正确输入自己身份证后4位时才会显示信息。 在单元格F4中输入公 式 “=IF (E3="" ," 请输入员 工号" ,IF ( E4 =IFERROR ( VLOOKUP ( E3,'All Course'! C:N,12,0) ," NOK" ) ," OK" ," 员工号或 身份证号 输入有误 , 请重新输 入"))” 使用公式Vlookup() 来检索校验员工号和对应的身份证号, 如果正确则返回 “OK”, 如果错误则显示错误提示信息。 如图2所示。
在单元格C7中输入公 式 “=IF (F4=" OK" ,IFERROR ( MATCH ( $E $3,OFFSET ( 'All Course'! $C $2: $C $9999,0,0) , 0) ,"") ,"")” 用以判断单元格F4的值 , 作为标识 , 标明所在行是否有信息要显示。 在单元格C8中输入公式 “=IF ($F$4=" OK" ,IFERROR ( MATCH ( $E $3,OFFSET ( 'All Course'! $C $2: $C$9999,SUM ($C$7:C7) ,0) ,0) ,"") ,"") ” 并且拷贝公式到所显示的最大行, 本例中拷贝到了40行。 使用index和offset函数来显 示所要显 示的内容 : 在单元格D7种输入 “=IF ( $C7 = " " ," " ,INDEX ( OFFSET ( 'All Course'! $C $2: $N $9999, SUM ('Employee Course'! $C$7:$C7) -1,0) ,1,1) &"")”, 单元格E7中输入 “=IF ($C7="" ," " ,INDEX ( OFFSET ( 'All Course'! $C$2:$N$9999,SUM ('Employee Course'! $C$7:$C7) -1,0) ,1,2) &"")” 后面的单元格以此类推 , 更改引用位置的参数 。 将区域D7: N7中的公式拷贝到所要显示的最大行 , 本例中拷贝到了40行 。 如图3所示 。
3.3设置单元格保护及保护工作簿
将C列隐藏, 将单元格E4: E5单元格属性中保护设置取消, 将含有所有培训记录的 “All course” 表隐藏, 然后在审阅视图中保护工作表与工作簿。 保存即告完成。 实际使用中员工在单元格E3中输入员工号, 在单元格E4中输入身份证后4位, 然后下方自动显示所有已经安排的课程; 如果员工号或者对应的身份证号输入错误则会提示报错。 如图4所示。
4结语
不连续创新 篇4
一、在计算教学中“三算”的有机融合
口算、估算和笔算是计算教学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但实际教学中, 一些教师习惯于严格区别口算、估算和笔算, 把它们孤立起来教学, 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和良好数感的培养。因此,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挖掘口算、估算和笔算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它们有机地融合起来, 巧妙利用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思维搭桥铺路, 实现多种算法和谐统一, 使算理与算法的结合达到相得益彰的境地!
【片段一】
师:同学们,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盒水彩笔。 (出示例题图) “求3盒水彩笔一共有多少枝”, 可以怎么列式?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答略)
师:估计一下, 3盒大约一共有多少枝?
生:48枝比50枝少, 所以一定少于150枝。
生:48枝接近50枝, 50×3=150, 大约有150枝。
……
师:通过估算, 大家知道3盒水彩笔大约有150枝, 结果到底有多少枝呢?想办法算算看。
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教师认真巡视, 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尝试用竖式计算, 但班上一个思维特别活跃的学生直接写了答案。
师:你是怎么算的呀?
生:我是口算的:8×3=24, 40×3=120, 120+24=144。
师:很不错的办法, 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集体交流时, 教师先把这个学生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谁能理解他这种算法吗?
这时, 很多学生都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我能看懂, 他把48拆成40和8。先用8乘3算出24, 再用40乘3算出120, 然后把他们的结果相加。
师:能想到用拆数的办法来解决, 真会动脑筋。
生:老师, 我是笔算的, 也得到144。
师:哦, 请你上来边说过程边板书。
生上台板书:
师:14中的1和4为什么要分别写在百位和十位上呢? (生答略)
师:有出现计算错误的吗,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 (难为情地) :老师, 我也是笔算的, 不过忘了加进位上来的2个十了, 算成了124。
师:能找出自己的错误, 很好!希望你以后计算时可别忘了“进位”。
生:老师, 我直接把4个十和2个十相加了, 竟然忘了用十位上的4乘3了。
师:哦, 愿意把你的作业拿上来给大家看看吗?
师展示学生错例
生:老师, 其实我们刚才估算的是150, 他做的是64, 那肯定错了。
师:你会结合估算来看, 真聪明。正因为这样, 所以人们习惯在笔算前或笔算后估一估, 这样能快速地帮助我们把握结果。
师:刚才同学们想到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 那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独立思考片刻后, 举起了小手。
生:我发现口算中的8×3=24, 就是竖式中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相机板书, 添上箭头。
生:40×3=120, 就是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
师:哦?可是竖式中没有120啊?
生:那是因为它把120想在了心里, 直接加上24, 得144了。
生 (插嘴) :就是两步并一步了。
师:你们看, 口算、笔算, 虽说形式不一样, 但细细琢磨, 原来是一个道理。其实, 口算、笔算、估算, 它们是密不可分的, 恰到好处地用好它们, 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呢。
可见, 估算可以服务于口算和笔算, 对口算、笔算具有一定的监控、检查作用。因此, 对于例题48×3的教学, 笔者没有按教材上的要求,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而是给他们更开放的空间, 让他们独立探索, 于是出现了口算和笔算两种形式。相比较竖式而言, 笔者认为口算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部分学困生因为竖式计算太过标准化、程序化, 往往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所以笔者认为先突出口算, 然后引入竖式计算, 这样能使算法和算理更直观、自然。最后, 组织学生找找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演变过程, 从而使学生对算理有了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二、在解决问题中“三算”的灵活运用
学习了数学知识, 就应该在实际生活的具体问题中得以应用, 这是学习数学的现实价值。口算和估算具有简单、快捷、灵活、方便的特点, 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而有时候需要精确计算又离不开笔算, 所以三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如果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能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 灵活选用算法, 那么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良好数感的培养必定在实际运用中得以不断发展。
【片段二】
师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解答后, 进行集体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我是这样列式的:69×4=276 (个) , 一共需要276个车轮, 所以够。
师:这样做的举手。 (班上一大半学生都举起了手)
生 (迫不及待) :老师, 这样做太麻烦了!
师:说说你的方法。
生:我列的算式和他一样, 但计算69×4太麻烦了, 其实通过估算就可以看出来了。
师:哦?你是怎么看的?
生:我把69看成70, 70×4=280 (个) 。280个车轮能装70辆, 所以够。
教师带头鼓起掌来, 同学们都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师:是啊!像这类不需要准确算出结果的题目, 用估算非常方便。
教师没有到此结束, 而是静静地等待。一会儿, 又有几个学生举起手来。
生:老师, 我用除法, 可以直接口算比较。
师:哦?说说看。
生:280÷4=70 (辆) , 也就是280个车轮能装70辆, 所以够。
师: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真聪明。这样口算就能比较, 非常简单!
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地为他的方法叫好, 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掌声。
师:所以, 遇到不同类型的题, 我们不仅要理解题意, 还要学会观察数据的特点, 灵活选择方法。
在解决“280个轮子够不够装”的问题上, 大多数学生想到了列乘法算式笔算进行比较, 这时教师没有浅尝辄止, 而是留足时间给学生, 促使他们不断地去深入思考, 发现乘法笔算不是解答这题的唯一方法, 用乘法估算或者列除法算式直接口算更加简便。从而让学生体悟到口算、估算、笔算都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自己的身边, 同时感受到根据题意以及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 可以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不连续创新 篇5
霍永高速公路西段DK0+234.87匝道桥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寨子乡境内, 该桥现场地形比较复杂, 山体坡度达60°, 地表高低起伏, 表层分布15 m~20 m的黄土, 工期位于雨季, 无法对地面进行常规的平整、加固。20 m箱梁平面半径非常小, 仅为60 m, 对于移动架模的设计要求非常高。本文以霍永高速公路西段DK0+234.87匝道桥为实例, 详细介绍满堂支架 (开间较大用于桥梁顶部施工) 、钢管立柱支架 (易搭设, 支撑上部所有荷载) 、工字钢 (作为分配梁, 将结构荷载、支架荷载和施工荷载分配到钢管立柱上) 的不对称支架组合体系施工工艺。
现浇连续梁的支架方案直接影响到现浇梁施工的安全、质量、工期和工程建设的经济性, 支架体系的选择和施工是现浇梁施工中的重点内容。传统支架施工广泛采用满堂红支架方案, 随着工作范围的逐渐扩大, 桥梁建设的施工工艺也越来越复杂, 桥梁地形条件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单一的支架方案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 要根据现场实际进行支架体系的设计, 保证施工质量。
本文设计了一种不对称支架组合体系, 满足了沉降变形控制要求。
1 不对称支架体系特点
1) 在复杂地形、特殊地质条件下现浇梁横断面设计了不对称支架体系, 突破了现场复杂地形的限制。2) 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 采用了两种基础形式, 控制了支架的沉降变形。3) 在雨季施工条件下, 采用相应的排水措施, 控制了湿陷性黄土地区不对称支架体系下不同基础形式的沉降差。4) 采用沙子灌注钢管柱加斜撑提高钢管柱的稳定性技术, 保证了受压高柱的稳定性。
2 工艺原理
针对黄土地基地形变化较大、不同墩台柱高变化剧烈的现浇梁施工, 将同一横断面支架基础处理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采用30 cm厚三七灰土换填和C15混凝土硬化地表, 另一部分采用桩基础加支架体系。
以桥梁中心线为准, 向左9 m范围为换填地基, 向右为桩基础。桥梁中心线右侧桩基础上加设钢护筒并调节标高, 再铺设横、纵向工字钢作为分配梁, 使左右两侧标高统一, 然后采用满堂红支架方案进行现浇梁施工。
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独立桩基础施工→原状黄土地基处理→雨季防排水措施完善→钢管立柱施工→钢管立柱之间平联斜撑施工→钢管立柱顶工字钢横梁施工→纵向受力工字钢施工→碗扣支架施工→现浇梁底模安装→现浇梁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现浇箱梁支架拆除→竣工验收。
3.2 关键工序及操作要点
1) 复杂地形条件下曲线现浇连续梁组合支架施工方案选取。
因寨子互通DK0+234.87匝道桥现场地形比较复杂, 山体坡度达60°, 地表高低起伏, 表层分布15 m~20 m的黄土, 工期位于雨季, 常规场地平整方法无法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20 m箱梁平面半径非常小, 仅为60 m, 对于移动架模的设计要求非常高, 而且工期方面, 每跨强度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跨施工。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 最终决定该支架方案采用满堂支架 (开间较大用于桥梁顶部施工) 、钢管立柱支架 (易搭设, 支撑上部所有荷载) , 工字钢 (作为分配梁, 将结构荷载、支架荷载和施工荷载分配到钢管立柱上) , 下部基础左幅采用三七灰土换填, 右幅采用桩基础。
2) 现浇梁施工工艺、技术要点。
a.独立桩基础灌注施工。
根据设计计算, 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 桩径1 m, 桩长13 m。按照现场实际地形要求, 利用GPS配合全站仪准确定位桩位中心, 做好标记, 挖桩前, 把桩中心位置向桩的四周引出四个桩心控制点, 用牢固的木桩控制。现场按照技术交底制作钢筋笼,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灌注桩的施工。
b.原状黄土地基处理。
以桥梁中心线为准, 向左9 m范围撒白灰线, 作为黄土地基处理边线。该范围黄土地基属于原状土体挖方段落。挖方施工时, 按照既定支架方案中每跨左幅基底标高 (含30 cm三七灰土换填预留) , 预留5 cm~8 cm, 多余土使用自卸车进行拉除, 人工配合装载机进行平整处理。
待平整完成后, 使用18 t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 先进行静压处理基底, 监控现场标高, 对缺土段, 人工进行补齐、平整。然后使用30 cm三七灰土重新回填, 对灰土垫层进行振动压实, 压实遍数为4次~6次。
碾压完成后, 每跨随机挑选6个点, 进行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 根据既定方案中地基承载力验算要求, 确保每点地基承载力在200 k Pa以上, 不足点段落使用压路机进行复压, 直至承载力满足要求为止。
采用15 cm厚C20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 硬化时控制标高, 确保单跨支架基础位于同一平面上。每跨分别在距小里程墩柱2 m、跨中、距大里程墩柱2 m等3个位置预埋3个钢筋头, 作为3个观测点, 用以观测对比左右幅不同地基方式沉降。
c.钢管立柱及工字钢分配梁施工。
采用529型钢管搭设, 钢管横向3.5 m间距布设, 根据现场地形按需布设, 纵向按照5 m间距布置, 钢管顶面焊接3 cm厚钢板, 钢板顶面保持一致的高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高度大于6 m的钢护筒灌注沙子, 提高钢护筒的稳定性, 同时每6 m高使用10 cm槽钢进行横向连接和斜向支撑。每横向钢管立柱顶放置一根Ⅰ50a型工字钢, 悬挑2 m, 墩柱位置按需安设抱箍, 抱箍上横向放置两根Ⅰ50c型工字钢。其上纵桥向按12×60 cm+1×90 cm间距铺设Ⅰ36a型钢。
钢管立柱要求插入灌注桩内, 灌注桩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标高位置, 进行钢管立柱的安装, 需要根据基坑不同部位的底标高确定其高度。将加工好的钢管立柱进行编号, 对号入座。钢管立柱安装采用吊车, 根据钢管立柱不同的设计长度进行对号入座。
横向50工字钢与钢护筒连接、36工字钢与50工字钢连接时, 使用槽钢在工字钢左右两侧进行满焊固定, 防止支架搭设过程中翻转、滑移。尤其是钢护筒柱顶、柱脚使用钢板焊接封顶, 然后与上下介质焊接。其上正常搭设脚手架。
每跨对应左侧预留观测点位置, 分别在距小里程墩柱2 m、跨中、距大里程墩柱2 m等3个位置的纵向36工字钢上面, 作3个观测点标记, 用以观测对比左右幅不同地基方式沉降。
d.支架施工。
采用满堂支架搭设, 整幅支架立杆间距布置横桥向为:3×0.9 m+21×0.6 m+3×0.9 m;顺桥向立杆间距为0.6 m。即箱体下部立杆间距为0.6 m×0.6 m, 翼缘板下部立杆间距为0.6 m×0.9 m。钢管底部连接底托, 步距1.2 m。为保证支架整体稳定性, 支架总宽度共为18 m。支架搭设一次一联 (3跨) 整体搭设。
支架搭设过程中应保证立杆碗扣将横杆全部扣住并锁紧, 以保证支架良好受力。支架顶端安装支架顶托调整底模标高。支架搭设完毕后, 应再次检查支架横杆连接情况, 保证每个节点处全部锁死。横纵向扫地杆不得高于地面30 cm设置。脚手架如果高度大于15 m, 则在高度15 m位置, 设置一组缆风绳 (4根~6根) 。
剪刀撑设置:横向剪刀撑每4.2 m设置一道, 纵向剪刀撑设置4道 (支架两侧各设一道, 两个腹板下各设一道) , 水平剪刀撑每4.8 m设置一道。剪刀撑设置时应连续, 钢管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 m, 并且采用不少于2个扣件连接, 剪刀撑设置角度45°~60°, 与立杆锁死位置尽量与横杆交汇处不大于20 cm。
e.支架施工预压及同一断面不同支架基础处理形式的沉降差观测。
支架预压在钢管支架施工完毕, 梁体底模安装后进行。为使堆载时荷载更接近浇筑混凝土时实际荷载, 将梁体按2 m~3 m分段计算其重量, 划分每一堆载区域, 堆载物采用沙袋, 在现场实地称量每个土包的重量, 根据每一区域内计算荷载值, 确定该区域用沙袋数量 (预压荷载按上部重量的120%确定) 。
基础处理完成后, 在支架预压及上部现浇梁施工时, 因同一断面支架采取不同的支架基础处理形式, 所以在观测支架稳定的同时, 应加强对支架基础沉降的观测, 如果存在不均匀沉降过大, 则需立即停止上部加载施工, 进行适当处理后, 方可继续进行, 确保支架的基础稳定。
预压加载及卸载全过程对底模的沉降做细致的观测记录。预压时在跨中、1/4跨中及3/4跨中底模处设置测点, 每处设置左中右3个测点。在预压、持荷及卸载过程对测点进行沉降观测, 得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地基及支架的非弹性变形。
4 结语
近年来,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 各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山区公路建设中遇到大量的桥梁工程。因地形条件限制、线路总体线形要求或特殊的桥隧相连等情形, 曲线现浇连续梁作业环境恶劣、地形复杂的比比皆是。山丘地貌条件下的现浇梁支架方案选择与施工时, 要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决定, 才能保证现浇梁的质量。同一断面采用不同的支架基础处理方案大大提高组合支架法对现浇连续梁桥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王云江.桥梁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不连续创新 篇6
随着分布式电源(DG)特别是大规模间歇式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旨在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控制问题的主动配电网(ADN)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未来智能配电网的主要发展模式[1,2,3,4,5]。随着国内智能电网的发展,大量DG的接入使传统配电网从单电源辐射状结构变为一个复杂的多电源网络,潮流的大小和方向也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新的电压分布和电压稳定问题。而目前对电压稳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输电网,较少涉及配电网。
配电网电压稳定评估指标主要集中在基于支路末端电压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的电压稳定指标[6,7,8],虽然这类指标计算简单,无须做重复的潮流计算,但利用这类指标只能找出系统中最薄弱支路,而不能用它来判断整个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负荷裕度直观反映了系统当前运行点到电压崩溃点的距离,是工业界广泛接受和采用的电压稳定评估指标。连续潮流是计算负荷裕度的有效工具[9,10,11,12,13],由于配电网本身存在三相线路参数不对称和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情况,并且随着非全相并网的DG以及电动汽车等不对称设备的日益增多,使配电系统的三相不平衡特征更加显著[4,5],因此,需要研究适用于三相不平衡配电网的连续潮流方法。
文献[14]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坐标牛顿法潮流的三相连续潮流方法,可以有效分析三相不平衡系统的电压稳定行为。文献[15]采用了面向支路的辐射型配电网牛顿潮流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连续潮流计算,该方法受系统电阻与电抗比值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收敛性,但是对初值有强依赖性,并且不方便处理弱环和PV节点。文献[16]提出了基于非线性预测技术和弧长参数化方法的三相配电网连续潮流方法,能准确计算三相不平衡系统的PV曲线,但是没有考虑DG。文献[17]提出了一种基于割线预测和前推回代法的三相配电网负荷裕度计算方法,由于前推回代法不是基于矩阵运算的潮流方法,所以无法引入参数化策略,不能解决在临界点潮流发散的问题,也不能计算完整的PV曲线,因此本质上讲这种方法不能称为“连续潮流”。文献[18]在文献[16]基础上分析了PV和PQ节点类型DG接入后对系统功率极限的影响,但未考虑DG的限值约束及其引起的极限诱导分岔现象。
本文提出一种三相配电网连续潮流方法,针对三相不平衡配电系统PV曲线的特征,采用了局部几何参数化策略;并根据PQ和PV节点类型DG的限值约束给出了新的节点类型转换逻辑和分岔点类型识别方法。通过对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的仿真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1 配电网三相潮流模型
设配电网有n条母线,其中第i条母线三相的功率平衡方程可表示为[19,20]:
式中:p=a,b,c;Ppis和Qpis分别为第i条母线p相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给定值;Vip为第i条母线p相的电压幅值;Vjm为第j条母线m相的电压幅值;θijpm为第i条母线p相与第j条母线m相的电压相角差;Gijpm+j Bijpm为节点导纳矩阵中第i条母线p相与第j条母线m相对应的元素。
式(1)和式(2)用矩阵表示为:
式中:Psp和Qsp分别为各母线的三相有功和无功注入给定值向量;P(θp,Vp)和Q(θp,Vp)分别为各母线的三相有功和无功注入计算值向量;θp和Vp分别为各母线的三相电压相角和幅值向量;x=[θa,θb,θc,Va,Vb,Vc]T,为状态变量向量。
2 配电网三相连续潮流
2.1 DG有功出力与负荷增长方式定义
为了模拟主动配电网中可控DG的有功出力和负荷功率变化,将负荷参数λ引入潮流方程。这样,DG出力和负荷功率可以表示为:
式中:PpLi0和QpLi0分别为基态下第i条母线p相的负荷有功和无功功率;PpGi0为基态下第i条母线p相的DG有功出力;ΔPpGi,ΔPpLi,ΔQpLi分别为第i条母线p相DG有功出力、负荷有功和负荷无功功率的预设增长量。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定义各DG有功增长量使它们同步到达上限,达到限值后负荷增量全部由主网连接点的虚拟发电机(设为平衡机)承担。
将式(4)代入潮流方程,用矩阵和向量表示为:
2.2 预测环节
连续潮流的预测方法主要有线性预测(包括切线预测[9,14]和割线预测[11,17])和非线性预测[16,18],本文采用切线预测法,利用式(6)计算切向量[Dθp,DVp,Dλ]T:
式中:ek为行向量,其中第k个元素等于1,其他元素都等于0;“±1”中的正负号取决于第k个状态变量的变化方向。
解出切向量后,可通过式(7)计算预测点:
式中:θ0p,V0p,λ0分别为当前运行点的电压相角、幅值和负荷参数;为下一个运行点的预测值;σ为步长。
2.3 校正环节
在校正环节中,以预测解为初值,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求解扩展潮流方程:
式中:G(θp,Vp,λ)为构造的参数化方程,它由相应的参数化方法决定。
2.4 局部几何参数化方法
在三相不平衡系统的连续潮流计算中,至少会有一相的PV曲线呈现如图1所示的斜锐角现象[14,18]。若采用传统的局部参数化方法,如果选择错误的状态变量作为连续参数,会导致连续潮流在临界点发散[12]。为此本文采用局部几何参数化方法[13],来避免参数选择不当引起的连续潮流计算失败。
构造的参数化方程为:
式中:k=1,2,…,n;(λ0,Vpk0)为选取的参考点;β为几何参数。
通常选择电压跌落情况最严重的相作为连续参数:
设为预测解。计算PV曲线上半支时,如图1中蓝色虚线所示,以原点(0,0)为参考点,确定预测解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不变,记所得几何参数为β1:
同样的,计算PV曲线下半支时,如图1中红色虚线所示,以初始点(0,Vpk0)为参考点,记所得几何参数为β2:
2.5 节点类型双向转换逻辑
DG的并网接口有多种形式。对于以异步发电机方式并网的风力发电机,一般通过并联电容器组的自动分组投切来维持功率因数恒定,在潮流计算中视为PQ节点处理,若电容器的投切数量到达限值,则无功出力由输出有功功率和机端电压决定[20]。电力电子器件具有控制灵活等特点,因此目前大量DG通过电力电子接口并网[21,22,23]。在潮流计算中,根据电力电子逆变器的控制类型和控制策略,通常将这类DG处理为PV,PQ或PI节点,然而PV和PQ节点类型DG的并网注入电流存在限值约束条件[21],当注入电流达到上限值后需要转化为PI节点类型处理。
对于PV节点类型DG,并网母线i的p相节点电压Vip和注入电流IpGi需满足:
式(13)包含的双向转换逻辑如下。若母线i的p相节点上次迭代是PV节点,则计算新的注入电流IpGi并与上限值Ipmaxi进行比较,若IpGi>Ipmaxi,将IpGi置为Ipmaxi,节点转换为PI类型。若p相节点上次迭代转换为PI节点,如果本次迭代p相节点的电压低于设定值Vpseti,则不转换类型;如果高于设定值,则计算IpGi,并作如下比较:若IpGi≥Ipmaxi,将IpGi置为Ipmaxi,不转换类型,若IpGi<Ipmaxi,则转换回PV类型。
同理,PQ节点类型DG并网母线i的p相节点无功注入Qip和注入电流IpGi需满足:
式(14)包含的双向转换逻辑如下。若母线i的p相节点上次迭代是PQ节点,则计算新的注入电流IpGi并与上限值Ipmaxi进行比较,若IpGi>Ipmaxi,将IpGi置为Ipmaxi,节点转换为PI类型。若p相节点上次迭代转换为PI节点,则计算新的无功注入Qip并与PQ节点原本无功出力QpGi进行比较,若Qip<QpGi,不转换类型;如果Qip>QpGi,则计算IpGi,并作如下比较:若IpGi≥Ipmaxi,将IpGi置为Ipmaxi,不转换类型,若IpGi<Ipmaxi,则转换回PQ类型。
DG并网母线i的p相注入电流的计算公式为:
在现有配电网潮流计算中PI节点需要转化为PQ节点处理,本质上是将PI节点的无功出力方程与潮流方程分开处理[20]。本文将PI节点的无功出力方程代入潮流方程中联立求解,并修正雅可比矩阵中相应的对角元素。
3 DG并网后的分岔点类型识别
DG接入后,每次DG注入电流越限都是一次PV曲线的分支转换现象,若运行点由一条曲线的上半分支转换到另一条曲线的下半分支,将会出现极限诱导分岔点(LIBP)。本文利用连续潮流逼近电压崩溃点后根据DG的运行状态来识别分岔点类型。若PV曲线上两个连续解(xn,λn)和(xn+1,λn+1)的切线斜率满足式(16),表明电压崩溃点位于(xn,λn)和(xn+1,λn+1)之间。
定义NPI(x,λ),NPV(x,λ),NPQ(x,λ)分别表示点(x,λ)处PI,PV,PQ节点数目。对于PV节点类型DG并网,若在崩溃点前后满足式(17),则判定崩溃点为极限诱导分岔点。
对于PQ节点类型DG并网,若在崩溃点前后满足式(18),则判定崩溃点为极限诱导分岔点。
若式(17)与式(18)均不满足,则判定崩溃点为鞍结型分岔点(SNBP)。
4 算法流程
本文提出的含DG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连续潮流算法流程如图2所示,节点类型双向转换逻辑嵌入在校正环节中。
5 算例分析
本文采用IEEE 33节点配电网进行仿真分析,分别在母线7,16,23,31处接入DG,如图3所示。假设系统三相不平衡,且三相线路阻抗(Zaa,Zbb,Zcc)和三相负荷(SLa,SLb,SLc)数值情况如下:Zbb>Zcc>Zaa,SLb>SLc>SLa;电压基准值取为12.66kV,功率基准值取为10MW。
5.1 三相不平衡配电系统PV曲线
暂不考虑DG接入,设系统母线17的三相负荷维持恒功率因数增长,且各相有功负荷增长量相等,所增功率由0号节点主网平衡。绘制母线17的三相PV曲线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b相的PV曲线为正常的顺时针方向,而a相和c相的PV曲线出现了逆时针的反常现象。这是由于b相系统的输电能力最弱(Zbb>Zcc>Zaa)且负荷最重(SLb>SLc>SLa),故该相最先发生电压崩溃,此时三相系统雅可比矩阵中b相子阵的行列式为零,造成系统雅可比矩阵奇异,从而导致三相系统发生电压崩溃。由此可见,三相不平衡系统必然有某个母线的某一相为电压稳定薄弱母线的最薄弱相并最先发生电压崩溃,该相的PV曲线为正常的顺时针方向;而非薄弱相的PV曲线越过系统临界点后可能会出现逆时针的现象。这样从图形上看,非薄弱相PV曲线的下半支对应的低电压解为稳定潮流解,上半支的高电压解为不稳定潮流解。
5.2 DG注入电流越限与极限诱导分岔现象
各DG的接入位置和并网参数如表1所示。表中,Imax为每相注入电流的上限值。
首先分析只有DG1接入的情况,母线17的三相负荷维持恒功率因数增长,DG1有功出力不可控,所增功率由0号节点主网平衡。此时母线17的三相PV曲线如图5所示。
对比图4和图5可以看出,DG的接入使系统的负荷裕度由1.715 3MW提高至2.599MW。但随着DG无功注入不断升高,在临界点附近母线7的b相注入电流越限,PV曲线在临界点处由上半支转换到另一条曲线的下半支,导致系统直接崩溃。由判据(式(17))可知此时临界点即为极限诱导分岔点,因此在临界点处b相PV曲线不是很光滑。
然后分析4台DG同时接入的情况,其中DG2,DG3,DG4为可控的功率注入源,且当前有功出力为上限值的50%。选择母线17,24和32为负荷增长母线,同时令DG2,DG3,DG4的有功出力同步增长。此时母线17的三相PV曲线如图6所示。当λ=0.1时,DG2,DG3,DG4的有功出力同时达到上限值,此后负荷增量全部由平衡机承担,最终负荷裕度为7.471 9MW。
负荷增长过程中各DG注入电流的越限情况如表2所示,利用本文所给节点类型双向转换逻辑进行了处理。
注:括号内b,c表示相别。
6 结语
不连续创新 篇7
记者从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获悉, 根据该局去年制定并下发的《哈尔滨市物业服务企业综合信用评价暂行办法》, 哈尔滨市今年将对物业服务企业全面实行新的物业考核办法: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安全生产、合同履约等情况进行打分并记入信用档案, 凡是低于60分的, 视为不合格企业, 将禁止其承接新的物业管理项目;连续两年不合格的, 将清出物业服务市场。目前该评价工作正在落实中, 年底将评出不同分值的物业企业。
据哈尔滨市住房局物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哈尔滨市物业服务企业综合信用评价暂行办法》规定, 物业服务企业综合信用评价是对企业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总体评价, 主要包括企业资质情况、物业服务合同签订情况、物业服务合同履约情况、物业服务质量情况、管理和技术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安全生产经营情况等。其综合信用评价总分值为120分, 其中:基本分值为100分, 附加分值为20分, 由高分到低分划分为优秀 (100-120分) 、良好 (90-99分) 、合格 (70-89分) 、基本合格 (60-69分) 、不合格 (60分以下) 五个等级。分数评价按照日常采集、每月上报、每季发布、年终评定的方式进行。
按规定, 物业企业所得分数将作为物业服务企业投标、资质管理、日常监管、评优评先、物业服务收费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中, 基本合格企业, 责令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 整改期内重点监管, 不得申报资质晋级, 不得参加政府和行业各类评优活动, 整改合格的, 晋升信用等级;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 降为不合格企业;对不合格企业, 依法限制在本市从事物业管理活动, 禁止承接新的物业管理项目;连续两年不合格的, 清出物业管理市场, 建议资质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其资质证书。
【不连续创新】推荐阅读:
背书不连续证明XXXX11-27
不对称连续刚构桥梁07-01
不连续退位减教学设计09-09
连续与一致连续09-19
连续-非连续计算方法06-30
不对称创新08-20
连续生产05-14
连续输送05-20
连续测试05-28
连续试验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