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作业(共12篇)
政治课作业 篇1
政治课创新作业设计就是教师根据现代教育教学观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原理有关理论和要求, 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 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以激发学生创造力为目的, 创造设计出的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作业形态。它不同于传统的作业形态, 但也不是对传统作业的全盘否定, 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革、拓宽、完善, 达到整体最优化。
一、设计开放式、探究性作业,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政治课学科特点决定了它是最为开放的学科, 因此作业的布置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做题”的单一方式, 应置之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 充分利用课外政治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诚然, 政治作业与其他学科一样, 有“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的功能, 但政治课内所学的只是“沧海一粟”, 传统的政治课外作业只是“以课文为中心编制习题”, 充其量无非是在帮助学生读懂“例子”而已。结果不要说课外“大量的生动活泼思想政治材料”被排斥在外, 即使课本中那些生动有趣的内容也往往成了“干巴巴”的几条“筋”, 这自然不利于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创新作业设计就是要打破传统, 树立大政治观, 既要立足课本, 更要放眼社会生活。要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 给学生留下足够自由的空间。
首先, 作业的内容要开放, 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 又适当地延伸到课外, 与学生生活接轨, 题材要广泛, 思路要开阔。例如在讲解价值与价格关系曲线后, 我留了下面一个小题:从万州到北京的机票全价为1440元, 平时售票价格一般在5~6折, 但国庆和春节长假期间几乎都是全价的。问:在这个现象中包含了怎样的经济学原理?这个小案例使学生对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受供求关系影响这一经济学原理有了形象的理解, 并体会到了经济学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其次, 作业的形式、方法要开放。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漫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 也可以用摄制的活动录像与排练的小品、相声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融、闻、尝、摸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 进行学问的探讨;鼓励学生可独立完成, 也可几个同学合作完成, 甚至可请他人帮助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就是这样的“开放”, 为孩子们提供了“活”的更广阔的求知的空间, 让每个孩子都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 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能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设计情感式、活动性作业,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下, 强调教学目标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现。创新作业主张作业与活动的结合, 通过活动性作业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求知的欲望, 促进思维的活跃, 保持学习的持久, 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它强调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 听、说、读、写全面开展, 与小品、相声、参观、访问、模拟法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巧妙结合, 把知识的训练、技能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 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例如在《生活处处有情趣》一课中, 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探究生活中的情趣有哪些表现。课后我布置给学生一道家庭作业———“充满情趣的回家之路”:让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去观察、体验生活中的情趣, 然后把它们记录下来。结果在收上来的学生作业之中, 我发现他们得到了很多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情趣体验, 如坐在公共汽车上比较各种灯箱标志的几何区别, 帮助老人家过街得到的喜悦心情……在作业本的字里行间, 我看到了学生对情趣含义的深层体会与理解, 看到了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寻找情趣的积极生活态度。类似的情感体验作业, 不但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甚至还可以帮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适当调节, 同时又能够达到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设计合作式、实践型作业,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 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 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 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的合作式作业将成为学生作业的重要理念。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 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另外, 从作业的时空来看, 课程的开放性使大量的作业已不再是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 而需要与社区、家庭以及他人协同合作。
例如在学习完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后, 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 我建议学生设计完成一份关于以“我身边的价值规律”为大标题的调查报告, 小题目自拟, 要求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合作。大家一起调查市场、出谋划策、资源共享、齐心协力, 得出一份份具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 比如《万州“土得掉渣烧饼”为什么掉“渣”了》、《万州××火锅店的兴衰》……作为教师, 看到学生们有这样的成就时, 难道不会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吗?
四、设计分层式、自主性作业, 兼顾整体和优、弱势群体的发展
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有高低, 综合素质存在差异, 分层式、开放性政治作业强调教师必须正视现实, 因材施教, 提倡作业由学生自主选择, 主动地做。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 应采取“共食制与分餐制”相结合的办法, 先向全班学生提出一种共同的、最低层次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这个基本作业要求的前提下, 在作业的数量、难度、完成的时间等方面允许他们有一定的弹性。作业内容不要统一, 多设计一些题目, 以供学生自主选择。譬如对班上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可以给他们进一步充实作业, 包括水平充实 (即在不增加难度的基础上让他们完成更多数量的作业) 和垂直充实 (即让他们完成难度更大的作业) ;而对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让他们完成最基本的作业要求即可。
例如在讲授“民族与宗教”一章后, 我对学生作出了如下要求: (1) 收集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以来取得的成绩; (2) 组织学生“我来讲新闻”活动, 要求学生上台将前一天从电视、报纸上看到的国内有关青藏铁路的政治新闻讲给全班同学听; (3) 举出近年国际上出现的民族问题。在这个课外作业中, (2) 必做, (1) 、 (3) 自主选择。这样, 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选择难度低的, 让他们有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 树立自信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有一定难度的作业, 也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胜心。
五、设计针对式、教育型作业, 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教育事业是未来的事业, 是为未来培养人的。因此, 要以对明日建设者的要求来指导和确定今日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作业的设计必须具有教育性, 力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既能增长知识, 又能陶冶情操, 使之受到教育。
例如在教材中, 有古人大禹一心为民、诸葛亮鞠躬尽瘁、雷锋乐于助人等事例, 他们是学生学习做人的“镜子”。因此, 在学习课文时, 可设计《寻找名人的足迹》、《名人录》等针对式、教育型作业, 让学生收集名人、伟人、英雄的故事、图片、个人简介, 寻觅他们成长的足迹, 学习他们的感人精神, 思索自己应该怎样学习, 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励, 找到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路标”。“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适当地设计此类作业, 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是能收到知行结合、相得益彰之效的。
总之, 政治课创新作业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具体的系统工程, 如何实施, 将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设计创新作业的目的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校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 要让学生知道, 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的学习课堂”。教师要时时感到“我布置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 活跃思维”, 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实践的能力, 达到“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 已经知道到那里去寻求答案了”。
政治课作业 篇2
地区:中国 |上映时间:2009 |类别:纪录片记录
简介:
《人民至上》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60部献礼影片之一,也是中央宣传部和广电总局向社会推介的首批重点国产影片中唯一一部纪录电影。影片全景式真实展现了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起抗震救灾的全过程。影片通过一个个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表现了大灾之下喷涌出的无边大爱,讴歌了中华民族在党中央领导下顽强拼搏,共同书写出的时代精神新篇章——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n n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的强烈地震,震惊世界。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做出部署,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许多中央领导同志亲临尚在余震中的灾区,领导全国人民展开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抗震救灾救援行动。n n 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人民至上》全景式的记录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发生、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全过程;记录了大灾面前中国人民的坚强信心和无私大爱,以及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场景。n n 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人民至上》以珍贵的影像,突出展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收起
生命的史诗
——评纪录片《人民至上》
时间:2009-5-19 记者:张蕊 点击次数:110
25月12日晚,为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百周年纪念讲堂特别放映文献纪录电影《人民至上》。作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60部献礼影片之一,该片同时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向社会推介的首批重点国产影片中唯一一部纪录电影。片长96分钟的《人民至上》,全景式地展现了汶川大地震中一段段动人的生命史诗,党和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创造着感动与奇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那一刻中华民族用心灵捧起的信念。
这是一部电影
“实际上在去年5月12日下午,当中央新影听到大地震的消息,同时又接收到上级有关指示后,短短的15分钟时间内就调集了我们非常优秀的摄影师、录音师赶赴机场,跟随温总理踏上了这样一条抗震救灾的旅途。这一去,前前后后一下子就跟踪了一整年。”电影总策划、总监制周亚平先生在接受新华网采访的时候这样说道。这是一部特殊的电影,在事件发生之时开始拍摄,历时整整一年,在这一年中,据周亚平透露,拍摄的胶片初步统计就长达十万余米。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一声改变众多人命运的巨响之后,一部由无数生命共同演绎的电影卷轴开始转动。在昔日美丽家园夷为废墟,鲜活生命蒙上灰色的天难巨幕之下,今天的生活成为明天的历史。然而生命中的所有感动都将成为一种叙述,成为一种可以相互呼应的情感延续,成为一种汩汩流于体内的血液。影片正是以一种纪实的风格承载着这样一种叙述,沿着时间的脉络,讲述着一段将永远烙刻于民族记忆之中的故事。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记录下大量珍贵、独家的影像,包括去年5月31日在抗震救灾中牺牲的空军某大队邱光华机组5名烈士的一些资料。许多画面和声音的片段为首次公开。最直面的记述,给予人最真实的震撼:惊心动魄的摇撼是真实的,山体上滑落的岩石是真实的,压在人们身上的石板是真实的,悲恸是真实的,死亡是真实的,那压抑着的哭泣在黑暗中奋力的生存是真实的。
采用纪实手法的影片,尤其是面对一个如此巨大的灾难主题,大多难免流于过于概泛和宏大的叙述,而影片《人民至上》却能够始终将叙事焦点投射在具体人物的身上:从国家领导人到村民百姓,从年逾古稀的老人到不满周岁的孩童,从奔赴一线的战士到源源不断的志愿者,怀着对生命的尊敬和感动,影片细致地记录着一个个表情,一个个动作,一个个眼神。在“大人物”身上,我们看到温总理在废墟边捡起孩子们昔日的书包和鞋子时眼角的泪水:“现在我给孩子们行个礼,表示我这个做总理的,对孩子们的悼念。”在“小百姓”身上,我们看到他们站在已经成为废墟的家园故土上的荒凉与悲怆,看到他们的哭泣和紧握的双手。
然而在人物细节的刻画之中,影片还大量穿插一些宏阔的远景镜头,如天安门城楼边缓缓升起的朝阳,将细节叙事放置在宏大的背景之下,使影片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强大团结以及每个生命肃穆庄严的尊重。
这是一场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华大地一声震颤,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往日美丽的家园成为一片瓦砾,埋在废墟下的人们发出一阵呼喊和呻吟。”这是影片刚开始不久的一段解说词,伴随悲怆的声音,镜头里一片浑浊的晃动和逃窜的人群,对于这一段记忆,也许成为一些人人生最后的记忆,也许令一些人永生铭刻。
一场地震究竟改变了什么?
房屋倒塌了,可以再建,道路阻塞了,可以重修,那么朋友呢,那么亲人呢,那么今后人生的轨迹呢?对于那些失去儿女的父母,对于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甚至还有在地震中出生的婴儿,将怎样慰藉,将拿什么慰藉?看着那些废墟上的人们,是不是他们的人生也如这一片废墟般荒凉和冷寂?
然而,当我们看到,女教师在临终时还紧紧守护着自己的学生,看到年迈的老人为了救活他人的生命不惜自杀来结束自己,看到已近死去的母亲怀抱着手中的婴儿,用手机留下遗言:“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记住我爱你。”
“我爱你。”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常常忘记,亲人之间,爱人之间。然而当到达生命的最后,甚至是牺牲自我的生命来保护你时,请一定记住:我爱你,因为爱你,所以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比以前更加信心百倍地走下去。无论是厮守半生的伴侣,还是未曾叫过一声“妈妈”的婴儿,直到这一刻,我爱你。
这就是生命的真实与力量,也许曾经淹没在庸庸碌碌的人世之中,然而,一场地震,却将它们全部激发出来,正是这些爱的力量,给予死者慰藉,让生者永远怀着感激,走下去。一场地震,教会我们如何坚强;一场地震,教会我们懂得珍惜;一场地震,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宽度与高度。
于是明白,一场地震,是一次心灵的震颤。
“永远面向光明的未来,正如太阳总会出来一样,未来永远是光明的。”正如温总理在重建后的北川中学开学典礼上所说的那样。
我们将会重新生活,在地震之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是一个民族
1665年夏季,英国首都伦敦的天气异常的炎热。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卫生条件的急剧恶化,一场特大瘟疫(黑死病)终于在这座千年古城爆发了。刚刚夺回政权的斯图亚特复辟王朝首先撤离,迁往牛津。富人们也竞相逃命。主教从他们的神坛上、医生从他们的诊室内都悄悄溜走了。伦敦城内只剩下无处可逃的穷人,很快就成了一座鸦雀无声的死城。笛福在《伦敦大瘟疫亲历记》中写道:“每周都有上万人死去,在这个城市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死亡。”
灾难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避免的,而死亡所带来的恐惧又是如此的真实。汶川大地震,无数的生命挣扎在死亡的边缘,线路中断,信号中断,道路阻塞,当死亡几欲封锁整个县村时,我们选择的不是逃离,而是到达第一线,拯救生命。
中央电视台在15点20分打破正常播出时间,发出地震直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并积极发出号召:一定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根据指示,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并于16点40分登上了赴灾区的飞机,在都江堰的一个临时帐篷中发出指示,要求将一切救灾物资以最快的速度送达灾区一线;地震发生后27分钟,解放军总参谋部启动应急预案;19点50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现场工作队飞赴灾区;22点50分,国家减灾委紧急将二级响应调为一级响应;整个救援过程中,不仅是解放军参与,各地志愿者也纷纷抵达,不仅是政府部门,全国各界也纷纷向灾区伸出救援之手。“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绝不放松。”一片废墟上的温总理如是说。正是这些迅速到位的措施,无微不至的关怀,将无数同胞从死亡线上拉回,向全世界证明了什么是“人民至上”。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影片中歌声回旋,这是整个民族发出的呼唤。
画面上布满飞扬的黄丝带,这是一个民族发自内心的祈祷。
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是一场灾难使我们血脉相连。当天安门广场上降下那面红旗的时候,整个民族共同悲痛,共同缅怀,也必将带着这份血肉相连的共同,走向明天,走进朝霞明媚的未来。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重要的不是面临怎样的灾难,而是当灾难发生时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
一部电影,记录一个故事;一个民族,留下一段生命的史诗。
《人民至上》:重温那让人揪心感动的五月。
心之光影之旅 发布于: 2009-10-11 02:37
国庆时在央视六套看的本片,开始以为是故事片,后来才发现是纪录片,纪录片所需要的就是真实,而本片几乎用了汶川地震时的所有影像资料来力图重现那惨烈真实而又感人的一幕。
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我们绝不会忘记,跟汶川有关的记忆我想将会成为我们这代人一生的记忆。
? 本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 有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别人婴孩的蒋敏,那个截肢后向救她的人说“我是最勇敢的 是吗” 并且在北京残奥会上完成自己舞蹈梦想的李月。。。。?
?? 再有就是,? 希望家人都要平平安安,? 朋友们都开心?,自己也要开心,国家繁荣昌盛。
地震 汶川
下一篇:《梅兰芳》:京剧大师的风雨历程。>> << 上一篇:对电影《麦兜响当当》的一句话影评
2011-02-17 21:4
5昨天是5.12一周年,全国都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而晚上我守候在电视机旁边观看了“人民至上”的特别节目,在整个观看过程中我的眼泪总在眼眶里打转,我被很多情节感动了。
第一个感动我的是总理,家宝总理您辛苦了,您的肯定是一个好的人民公仆,要是所有中国的公务员与官员都有您一半那么中国会比现在更加高效更加繁荣。您的每次出现肯定让人民感到心里踏实。您也要好好休息保障身体健康。
第二个感动我的是那些老师,那些已知名字的和那些未知名字的。他们用实际行动保护了孩子,那是一种大爱一种无私的爱。我想对你们说老师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的,你们是我们最爱的人。尤其是谭千秋!有一个镜头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湖大的师生们手里拿着蜡烛,举着条幅一位带着眼镜魁梧的同学高声呐喊着“千秋学长,我们的骄傲”。而现在一些大学里老师,教授们你们在追求什么?你们的迂腐堕落有没有感到羞愧?你们的所作所为让人唾弃。
第三个感动的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人民子弟兵”,在战争年代你们用鲜血换来了和平的今天,在和平年代你们仍然用鲜血保护着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不管是火灾、洪水、冰灾还是地震,你们的出现就是人民的希望。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第四个感动我的是。志愿者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志愿者了,他们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白领有的是工人,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救人。感谢你们,敬佩你们。
第五个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坚强的孩子们。林浩、郎铮、薛枭、李月,你们很坚强,很勇敢,不要放弃好好生活。
中国万岁!
--------------------
天晚上,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大型电影记录片《人民至上》。这部电影真实的记录了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的里氏8级的强烈大地震,电影真实的反映了在地震灾难过程中发生的一切。
去年的今天是一个令全国人民悲痛的日子,灾难在14点28分这一瞬间发生了。6万余人死于倒塌的房屋下,数万人被埋在废墟下,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做出部署,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许多中央领导同志亲临地震灾区,领导了全国人民展开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救援行动。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党中央派出人民解放军战士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进行生死营救。地震造成了通讯中断,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阻断了去汶川的路。很快党中央组织了伞兵从空中跳伞进入汶川进行营救。与此同时,解放军部队、武警部队、公安、医疗队,还有多名将军率领的突击队先后向汶川进发,进入灾区行政村进行营救。他们顽强奋战,有的几天几夜不合眼,从废墟中将一个个生命救出来。他们中有的因劳累过度倒下了,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还有一架飞机因地形不利和天气原因在营救中全部遇难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大灾面前,许多善良的人都伸出了友爱之手,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和解放军一起参加救援。他们当中大到62岁,小到19岁。这些志愿者中有爱心企业家——陈光标,他带领员工为汶川开辟了第一条公路,第一个停机坪,使得救援物资能源源不断的运往灾区;也有公司经理——陈岩等人,他们自己开车进入汶川,加入国家救援队,没日没夜的奋战在第一线;也有免费为灾区运送物资的出租车司机。与此同时,全国人民和华人华侨踊跃捐款捐物;干部、学生挽起衣袖走上街头,排队献血;国际组织也积极提供财、物援助。
在这场灾难来临时,许多人都变成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中有用自己身体护住孩子的母亲,有用身体来死死护住学生的老师------
在这举国同悲的日子,党中央国务院视民之哀为国哀、视民之难为国难,在5月18日发布公告:定5月19——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下半旗致哀。
时隔一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发展的理念下,在全国人民的关心下,今天的汶川站起来了,田野上重新忙碌着农民的身影;工厂里重新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学校了重新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古老的村寨也迎来了全新的开始。
影片结束了,这时动人的旋律响起来。我也被深深的感动了,“尊重生命,以人为本”。在党和政府的伟大领导下,四川站起来了,汶川站起来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伟大的中国人。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心连心,同四川人民一起走向美好的明天!
党的国家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在一起...任何困难与灾难都难不倒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党英明的领导下,时时刻刻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址,让人民安居乐业...故人民至上,这是大国崛起的前提,也是国家昌盛繁荣的必要条件...2008《人民至上》剧照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的强烈地震,震惊世界。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做出部署,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许多中央领导同志亲临尚在余震中的灾区,领导全国人民展开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抗震救灾救援行动。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人民至上》全景式的记录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发生、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全过程;记录了大灾面前中国人民的坚强信心和无私大爱,以及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场景。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人民至上》以珍贵的影像,突出展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危难时刻指挥若定、高瞻远瞩,以雄伟的气魄迅速动员了全国人民投入抢险救灾,谱写了一曲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生命之歌。尊重生命、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出的坚强的领导、巨大的凝聚力和危机处理能力,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称赞[1]。
编辑本段内容预告
《人民至上》影片看点
5·12汶川大地震《人民至上》剧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特大地震灾害”,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感天动地的英勇壮举,必将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人民至上》以影像的方式采撷了抗震救灾历程中的一些片段,在汶川地震一周年时向在抗震救灾中英雄无畏的人们献上无比的敬意,献给所有为抗震救灾伸出援助之手的中国人,献给不远万里为中国地震灾区送来无私爱心的海外友好人士。影片在短短九十几分钟里以大量珍贵的镜头,让我们重温了5·12汶川大地震期间大灾大爱、众志成城的大道之声。感人至深,催人泪下[2]。
还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民形象
在《人民至上》剧照地震的一刹那,人们对“以人为本”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地震中的表现,生动诠释了这一理念。当人们通过电视镜头看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和人民群众一起流泪,一起奔波,共话家常时,领导人的形象变得丰满、生动、真实。影片中,胡锦涛书记亲临抢救生命一线为解放军救灾官兵鼓舞斗志,余震袭来也不为所动。温家宝总理在考察一个老年人安置点时,一个百岁老人拉着他的手说“你要扎实工作”,温家宝说,“我会努力工作”。周围的人们都被逗乐了。地震中,中央领导集体的表现是杰出的,连苛刻的西方媒体记者也不吝惜笔墨予以称赞。这一点在本片中有集中反映,人们看到的是可亲可敬、有血有肉的领导人,他们和普通的人一样,有情有义[3]。
重新理清汶川地震的地理方位
在影片《人民至上》中,制片方将北川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地标来表现的,北川的人物和故事也占了相当的篇幅,这是因为北川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有一句话说:“震在汶川,伤在北川”。地震虽以汶川为名,但应当对北川有充分的关注。本片在大篇幅展现了北川在地震中遭受的重创,以及那里的人们种种不屈的抗争,让人们记住汶川,也记住北川[4]。塑造了抗震救灾英雄群像
抗震救灾英雄抗震救灾中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但其中有很多是口耳相传,有的是网上传播,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本片采集了其中真实可信打动人心的几个,并费尽周折拿到了一批很少被人看到的镜头,塑造了一群立体真实的解放军、公安民警、人民教师、学生、志愿者形象,也挖掘出不少英雄背后的感人故事[5]。
首次批露了中央新影的一批独家镜头
政治课作业评改要有情有意 篇3
有情:评改要有人性的温度
列宁说过:“如果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要提高政治课作业评改的质量,绝对不是冷冰冰地打一个“√”或“×”那么简单,它必须融入人性的温度。作业评改绝不仅仅是对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简单反馈,而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也是政治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富有人性温度和人文关怀意味的评改形式有评语交流、面批作业、个性化评价等。
有意:评改要有理性的高度和联系的广度
1.理性的高度。作业不仅是政治课堂教学的延伸和附属,而且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应当成为学生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生活的一部分。作业不应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应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教师对作业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将会直接影响教师的作业评改行为,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政治课作业评改的质量,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作业观,要深刻认识作业评改本身所具有的独立的教学教育价值,使教师的作业评改既指向当下,解决眼前的教学问题,又指向未来,力求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充分发挥政治课作业评改的教育性。
2.联系的广度。从学科特点来看,政治学科的作业布置及其评改,应体现政治学科的本质特点,应聚焦于政治学科基本问题的解决。政治学科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和分析现实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把政治作业放在更加广阔的宏观背景中去观照,放在联系之网中去思考。
(1)学科间的联系。用政治学科所抽象出的最普遍的本质、最一般的规律和最基本的方法来认识和驾驭其他学科的特殊规律。如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认识几何学中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的问题。
(2)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必须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作业,并且把家长也引作评价的主体。如:《经济生活》教材介绍了储蓄、股票、保险、债券和办企业等多种投资方式,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一与学生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开展“家庭投资方案”的设计。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就自己拟定的方案与父母亲充分协商,从家庭收支水平的实际出发,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使方案由虚拟方案成为有可操作性的现实方案。这里家长既参与了作业的过程,家长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也蕴含着对作业的评价。教师也可以通过写作业评语的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自觉参与到作业的评改中。
(3)研究性学习作业的布置和评改则能够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架起桥梁。如我们指导学生开展的“宜兴市宜城镇网吧的分布及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宜兴市紫砂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宜兴水源——横山水库的保护”等课题研究,促使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了解社会,形成的研究报告和小论文通过报告会和答辩会的形式得到评价,并送交有关部门,受到好评甚至得奖。这样的作业及其评价,影响更大,效果更好。
(4)政治学科教学不纯粹是理论和概念的演绎,它必须充满生活气息,流淌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源头活水。因此,政治学科的作业布置和评改必须密切关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把新闻发布与评析、原著选读、研究性学习与小论文写作融入到作业布置和评价当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综上,政治课作业评改尽管有育人等多种功能,但最基本的功能还是对学生政治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科能力发展情况的客观评价。因此必须始终关注作业评价效度的提高。评价的依据是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新课程标准。
中学政治课后作业设计与创新 篇4
笔者在编制课后作业的时候, 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入社会生活中, 借助于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科学探究, 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下面谈谈实施创新型作业的具体策略。
一、政治课后作业要突出开放性
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是最开放的学科, 因此作业的布置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做题”的单一方式, 置之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 充分利用课外政治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时, 对计划生育的目的、原因、意义, 教材虽有说明, 但在现实生活中毕竟还有对计划生育政策不满的现象。有些学生因此心存疑虑。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让学生走进社会, 通过观察、走访、问卷、座谈, 去验证, 去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虽然有封建传宗接代观念的影响, 但其实大多数人是不想多生的, 大多数人还是拥护计划生育政策的。在开放的环境中, 让学生自己研究证实, 比教师照本宣科要有效得多。
二、政治课后作业要突出多样性
传统作业形式单一, 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应该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 听、说、读、写全面开展, 采取故事会、讨论会、演小品、辩论赛、演讲赛等形式, 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挖掘学生的多种潜能。或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 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比如:笔者在教学《同学朋友》这一课时, 以《我的同桌》为题目,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并要求学生尽量不要进行外貌描写, 而是侧重从同桌的性格特征来刻画。完成后让一个学生从收上来的作业中随意抽取来朗读, 其他学生来辨认, 到底写的是谁。政治课也写作文, 学生倍感新鲜, 增强了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三、政治课后作业要突出实践性
传统单一的纸上作业, 严重脱离实际, 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因此, 只有“实践练兵”, 融入社会, 融入生活, 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政治课创新作业主张作业与实践的结合, 引导学生走出学校, 走向社会, 走进生活, 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在讲授法律常识时, 笔者布置了一项作业, 让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在给出案例材料和对学生进行分组安排后, 笔者要求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查找、补充相关材料。后来发现进入准备活动后, 学生的知识面广了, 课堂上回答、讨论问题积极了。最后, 学生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各抒己见, 不再拘泥于笔者给出的材料内容, 现场气氛活跃。所以说, 书本知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实现其目的, 才能使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政治课后作业要突出合作性
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 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 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 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 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另外, 由于课程的开放性, 使大量的作业已不再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 而需要与社区、家庭以及他人协同合作。
比如在高一《价值规律的作用》一课中, 学习完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后,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 笔者建议学生设计完成一份以《我身边的价值规律》为大标题的调查报告, 小题目自拟, 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大家一起调查市场、出谋划策、资源共享、齐心协力, 得出一份份具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求知空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能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政治课堂作业 篇5
《张思德》观后感
班级:B080604班
学号:B08060403号
姓名:王诗萌
日期:2009年3月1日
当我在马哲课上看完《张思德》这部影片后,心里热乎乎的,没有想到一部主旋律影片能够拍得这么好,这么感人。虽然是很老的一部电影,但其表现力绝不亚于现代任何一部大作。
当时看完影片,心里感慨万千,不禁想到以前的语文课本里曾学过《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讲话》,当时还不知道张思德是怎样死的,更不知道他生前有过怎样的事迹,更别说对他有什么特别的映像了,只是心想:他一定也是想雷锋一样的充满奉献精神吧——我们党始终大力宣扬的奉献精神的典型事例。可这次看过影片,心里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感受„„张思德,和我曾经看到过的雷锋不大相同,这不同,并不是区别在他们的奉献精神上,而是他们的性格:不同于电影《雷锋》中一味的对雷锋乐于奉献、勤俭节约等优秀品质的描写,《张思德》这部影片不仅大篇幅的描绘了张思德的朴实、任劳任怨,而且也仔细描绘了他对待不认真烧炭的“小白”发脾气的情景,从此张思德个性鲜明的一面崭露头角,比起《雷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才是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一直做着“老好人”的张思德,在“小白”不认真烧炭导致炭窑里的炭全部报废还不虚心悔改的情况下,张思德很生气的将“小白”的口琴扔到河里,这一幕不仅使“张思德”这个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更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他对待工作的认真和执着。由此铺垫,也使影片后面对张思德后悔对“小白”发火,又进河把口琴找回来,与小白和好这一情节更凸显张思德的质朴和纯粹。我不禁深深的折服于这部影片。
得知要写论文后,我再次上网观看了这部影片,对《张思德》这部片子和张思德这个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是一个有关英雄的故事。影片以黑白片影像还原了那个充满红色激情的历史年代,讲述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的工作和生活,描述了一位普通士兵的奉献精神,找寻了普通战士平凡生活的轨迹,展现了延安时期精神状态的原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夺取江山的核心动力。影片虽然是“主旋律”,但并没有“假、大、空”,没有将张思德塑造成“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而是突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美德,将一个英雄人物拍得有血有肉,着力展现张思德作为普通人感人的一面。
影片以大量的细节塑造出一个精力旺盛、善良憨厚的小个子士兵:夜幕降临,黄土高坡上荷枪奔跑的张思德从安塞赶回延安,参加内务班的合唱演出。正唱着,舞台一侧的灯泡坏了,他跑过去当梯子,驮起战友换灯泡;回到营舍,别人上炕睡觉,他却跑到厨房帮老炊事员磨豆浆;炊事员推开他,他憨笑着坐到门口编起草鞋。次日,主席认出了昨晚的“梯子”,上前问他话,三个问题却被他身边三个战士一一回答。“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主席笑着评价。球场上,篮球让战友扔下山坡,张思德会抢着去追;追到半路碰见老乡的猪跑了,他又跑老远去追猪。张思德的同乡战友、负责物资供应的刘秉钟因在货物中夹带一匹洋纱,被关押起来悔不欲生;张思德并没有与他“划清界限”,而是几次前去看望他,去狱中批评劝慰,朴实的话语真挚感人,更三番五次去找刘的女友,请求她万不可放弃刘秉钟„„。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他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士兵,三过草地的老红军,班长一当7年,一整编,又成了战士。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
职位前却那样淡泊。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他认保育院不幸失语的孤儿做儿子,拜炊事班精简下来的老兵当父亲。从表面来看,张思德的种种举动似乎仍未脱“好人好事”的窠臼,但正是从这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高尚的灵魂,了解了这个普通人与同事、朋友、战友的情感。
张思德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在他牺牲后回想起来才能用“伟大”来形容他的一生。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张思德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而这种震撼力正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向往与追求。
1944年9月,张思德在安塞县石峡峪烧炭时被崩塌的炭窑掩埋;这个普通士兵的牺牲,让一代伟人毛泽东悲伤、沉思。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毛泽东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那篇著名讲话。这五个字,被中国共产党人写入党章,奉为宗旨,数十年回响不绝。是啊,真正的崇高,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冲淡;真正的美善,只会因朴素的质地更生光辉。
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他朴实得像延河边的一粒砂,千万粒细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凉山上一株草,千万棵小草共同摇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机。于是,窑洞里出了马列主义,黄土地哺育着一个政党,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张思德是一个有血有肉 的人,在他身上聚集了许多普通中国人身上的美德——朴实、善良、助人为乐,他就是这样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东西:集体主义者的道德感,儒家传统的光芒,信徒的献身精神„„。当年延安物质并不富裕,但人们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张思德就是那个年代的代表,民族的生命力也恰恰就在这个地方。但张思德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我们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
今天,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这个本,丢了这个根。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曾经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还将辉映着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
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篇6
一、作业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业能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加深理解,在理解中对分散零乱的知识加以整合建构并综合运用,在运用中实现与生活实践密切相连,从而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能力的提高中完成知识的升华与迁移。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作业更是一把“双刃剑”。科学适量、灵活多样、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作业,不仅能起到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并且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一旦作业失控造成题海战术或生硬强制,不仅会造成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而影响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更为严重的是会大大地限制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过量的作业训练下,学生会形成一种很糟糕的心态,凡是没有做过的题,似乎就不会做,凡是没有见过的事物,似乎就无法辨认,甚至做过了的题也不会做。因为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头脑被各种试题形成的细节所占据。
二、作业是教学评价的手段,师生互动的形式和沟通的桥梁
通过作业来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作业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必须允许学生犯错误——做错作业或完不成作业,允许学生自主做作业。学生做错作业,说明学生的学习有缺陷;学习有缺陷,不是教师教得有缺陷,就是学生学得有缺陷,或者作业本身有问题——难、偏、怪等。寻找出这些缺陷并分析原因,继而采取措施补偿,正是我们布置作业的目的之一。实际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而又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是不允许学生进步。学生完不成作业,一般不是因为作业量过大,就是作业过难,当然也不排除学生的积极性差或其他一些特殊原因。不允许学生完不成作业,就会堵塞这些信息通道,失去信息来源,造成教学和指导的盲目和被动,甚至会迫使学生抄作业,造成学习品格上的缺陷,如果教師教学行为上再有讽刺、体罚等不良做法,那就更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心理,把学生推到自信的对立面。我们常说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自主应该包含着学生自主作业的权利。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做或不做、做多做少、做哪个题目,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只要他能说出理由就行,如“我会了!”“这道题我不会!”“我做其他学科作业了!”“我补习了某方面的内容”,等等。当然,对于那些因学习品质不良而不做作业或应该完成而没完成的学生,我们要理所当然地进行批评教育。过去我们常说要解决差生陪读的问题,其实我们也要解决优生陪读的问题,为什么要让所有的学生做同样的作业呢?
三、作业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剂
学生做作业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从心理学上讲,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道作业的解答时,他会得到一种无比的成功感和喜悦感,这种成功感和喜悦感会进一步激励他付出更多的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功。因此,作业不但要难易适中、数量适当、富有灵活性,而且要富有创造性、趣味性和竞争性。所谓创造性,就是要不俗套、不照搬、不落格式化。当前不少教师布置作业就是按本照抄照搬,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整体设计,而训练点又往往是单一的,且是本堂课学习的,因而学生做起来往往是依葫芦画瓢、生搬硬套就可以完成,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所谓趣味性,就是作业要不呆板,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所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通过作业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所谓竞争性,就是要有挑战性和鼓动性,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和战胜自我的信心。
总之,设计作业是一门学问。设计得好,能起到提升能力、培养兴趣、促进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设计得不好,不但不能提高能力,而且会损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行之分院)
初中政治课有效作业的思考与实践 篇7
笔者对初中政治课作业情况作了一个调查, 初中政治作业基本上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 能够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能够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但在设计、评价、目标达成的方式等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 作业量多
政治学科在中考中地位的相对下降, 使学生对政治学科的重视程度偏低, 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较少。部分政治教师因此采取加大作业量的方式, 期望引起学生重视, 引导学生在政治上多投入精力, 以巩固所学知识, 获得发展。作业量过多, 学生会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 缺少有效的思维, 这种大量消耗学生时间的作业是低效的。
2. 作业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质量参差不齐的政治教辅用书, 部分教师不精心选择, 盲目使用。这样的教辅书与学情不贴切, 导致作业低效。
3. 作业形式单一
目前政治作业主要以试题形式呈现, 重视巩固课本基础知识, “题海式”作业占据了政治作业的半壁江山, 而实践性、研究型、合作型等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作业过于缺乏。单调的作业方式会导致学生产生厌恶心理, 从而丧失了主动性, 以应付态度对待作业, 导致作业的低效或无效。
4. 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初中政治作业的评价方式重视作业的结果, 忽视作业的过程;重视教师评价, 忽视学生自评和互评;重视考试成绩, 忽视平时作业评价。而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因此目前的作业评价体系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 致使作业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初中政治作业的以上问题, 不利于发挥作业认知、激励、评价的功能, 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的学风,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 初中政治教师必须树立有效作业观,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二、有效作业的内涵及特征
1. 有效作业的内涵
有效作业是指在特定环境与条件下, 基于预定课程学习目标, 为完成师生共同选择的既定任务而开展的, 通过交流与互动达成有效果与有效益教学的活动。
2. 初中政治课有效作业的特征
(1) 学生主体性。学生是作业的完成人, 作业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地学, 有效学习的结果是为了学生学习的成功和发展, 因此, 有效政治作业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强调作业过程中的自主性与选择性, 并承认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2) 目标多维性。政治课有效作业, 必须改变传统作业以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为目标的单维目标和功能, 使学生的作业过程成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体实现的成长过程。
(3) 开放性与探究性。初中政治课传授的知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贯穿于其中的德育功能也并不是空洞的说教, 而在通过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 生动活泼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过程中实现。因此, 有效政治作业, 必须是立足于生活, 设置开放性的情境、开放性的问题, 从而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获得发展。
三、初中政治课有效作业的策略
1. 学情分析是有效作业的基础
学情包含学生的学习起点、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学生的现实状态等多方面因素,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政治作业, 要特别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情意, 比如对政治课、政治作业的兴趣, 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等, 以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热情, 调动其积极性。同时, 更要注意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分析学生对已有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 刺激学生挑战学习, 完成学习任务。基于学情分析基础上的作业设计, 才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2. 紧扣目标是有效作业的核心
衡量作业的有效性, 其核心的标准就是要看作业与学习目标的相关度, 作业能够紧扣目标则作业有效, 反之是低效。低效作业, 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 在设计作业时, 要仔细分析三维目标的各组成部分, 精心选择、编制突出学习重点、难点、易错点的作业, 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提升道德感悟。
3. 分层可选择是有效作业的前提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在智力、人格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性, 这种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风格与策略, 这种差异应该成为设计作业的必备依据之一。因此, 可以设置必做、选做作业。必做作业是面向全体学生, 其难度是设置在处于大多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 以巩固和运用新知识为主要目标, 坡度上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选做作业则主要是面向优秀生, 这类作业要体现一定的复杂性、综合性, 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这样的弹性、分层、可以选择的作业, 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提高作业的效益。
4. 形式多样是有效作业的动力
形式单一的作业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促进学生的主动作业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如时政类、社会调查类作业。这种实践型作业和研究型作业有利于增长学生见识, 开阔视野, 提高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5. 及时反馈是有效作业的关键
作业是师生交流的方式, 简单的批阅, 不能让学生发现作业正误的原因, 而且会打击学生做作业的热情, 使作业的诊断功能丧失, 作业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因此, 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教师必须及时、认真批阅作业, 总结作业, 表扬优点, 分析不足, 发挥作业的诊断、激励功能, 对学生提出个性化、建设性的建议, 帮助学生矫正作业, 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6. 多元评价是有效作业的保障
作业的评价如果只注意作业的管理功能、作业结果, 再好的作业其有效性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 还必须变革评价方式, 多元化地评价作业。应当建立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教师多方参与的方式, 发挥多元主体对作业的评价功能。同时, 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引入正确程度评价、创新程度评价、规范程度评价、参与程度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多元评价, 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树立学生的信心、让学生体验成功, 从而促进作业有效。
有效作业是教师精心编制作业、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师生共同评价作业的过程。它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因此, 必须坚持和继续探索更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郭要红.有效作业的内涵与设计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6) .
[2]郭要红, 华国栋.论挑战性学习目标及其制定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10) .
[3]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政治课作业 篇8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的原则
1. 激励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指出强化对学生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激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现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作业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是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作业能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提高自己学习的信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还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及兴趣、特长设计分层作业激励学生,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容易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稍难的题可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优生,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使不同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实际的题目,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在教师层层设梯,学生步步登梯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能力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从而通过作业的激励功能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分层设计:分层确定学生层次———分优生、中等生、发展生;分层制定作业目标:分A、B、C三级,A级为基础题、B级为提高题、C级为拓展题;优等生———A、B、C级,中等生———A、B和部分C级,发展生———A、B级。如学习了民族精神后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A)(2)根据材料,说明我们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B)(3)请你谈谈我们学校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民族精神。(C)这样的设计既避免了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成绩好的学生“吃不好”的现象,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全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2. 生活化原则
高中政治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生活逻辑”,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生活逻辑是构成新课程模块和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论。它是认识过程在教学中的反映,而“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三部曲是生活逻辑在课堂中的呈现。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作业设计中要充分地遵循生活化原则,这就是说作业内容要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 目标性原则
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层次理论,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作业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这就要在设计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业时,使作业的设计以教学内容为指导,体现教材的中心思想,紧扣教学目标,在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课堂学习情况下,设计明确的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的作业。任何脱离了教学内容的作业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布置课后作业,主要是对学习目标进行达成性检测和训练,所以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来定位,虽然可以有所拓宽延伸,但必须建立在既定目标的基础上。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着重在主干知识、重点问题、学习难点上进行检测和训练,开展实践和探究从而提高教学的用效性。例如:在学习“市场调节的缺陷”这一知识点时,学生难以区分“自发性”与“盲目性”。对于这一类知识,在作业设计时就要有针对性,可以通过一些客观选择题来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辨析,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 多样性原则
所谓多样性原则,就是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突破传统的作业模式,将多种作业模式结合起来使用。在类型上,既要有帮助学生复习理论知识的客观题,也要有注重思想政治知识应用的主观题。在形式上,既要有传统的书面作业,也要运用多种新型的作业形式。例如:前文提到的场景扮演模拟、辩论赛、社会调查等。此外,随着高中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作业。例如在学习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后,布置学生收集各大门户网站“朝核问题”各方看法,还可以让学生将各种材料进行归纳、组织,结合自己的观点制作PPT进行课堂汇报。这样既复习巩固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也锻炼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5. 人文性原则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体现了思想政治新课程追求的价值。考试说明也明确提出,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追求三维目标的统一,而且在作业设计中也应坚持重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因此在作业设计中应有意识地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弘扬时代主旋律,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着力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业评价策略
除了做好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设计之外,对作业的评价工作也非常的重要,除了传统的通过分数对作业评价之外,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种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评价策略。
1. 教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使用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评价一般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回答作业中问题的准确度来进行,利用分数或等级进行评定。这样评价的好处在于客观公正,但缺点在于不能指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也无法对学生做到有效地激励。笔者认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业评价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在对作业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把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评语引用到政治作业的评价中来,也就是进行作业的客观评价。评语可以指导学生做题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评语可以拓宽学生思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笔者的经验,评语基本上可分为欣赏性评价、指导型评价、商榷型评价、交互性评价。当然批语要以鼓励和激励为主,同时指出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不足。例如:在批阅一些论述题的作业时,对于那些回答问题面面俱到,但语言组织上缺乏逻辑性和精炼的学生,在批阅他们的作业时,除了给予较好的分数之外,教师可以先用一句“你的论述非常的全面,对问题的思考非常周全,请保持”,然后再辅以一句“请今后注意语言的简练性,问题回答出要点即可”。这样既赞扬了学生,又指出了其作业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客观评价激励学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 注重过程性评价
关注过程与方法是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仅要重视作业结果,更要重视学生作业的发展、变化和过程。而实际上教师往往能看到作业完成的结果,却无法看到作业完成的过程,只注重对作业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作业过程的评价。但事实上有些学生认真完成了作业,由于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欠缺,往往得不到一个较好的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热情。因此,笔者认为要注重作业的过程性评价,全面地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但教师对实践类作业、表演类作业等形式作业的过程性评价容易做到,但对书面作业这一常用的作业形式却难以进行过程评价,教师不可能每次都盯着学生完成作业。笔者认为,教师同样可以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具体操作如下:选择题———要求学生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要求对选项逐一阐明理由(可写出关键词如“与题意无关”、“本身说法错误”);主观题———字迹端正与否、知识点的运用正确与否、有无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是否清晰。这样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就能看出学生作业的过程,从而实现对学生作业的过程性评价。
3. 通过生生互评来促进合作交流
在作业中,教师往往是评价的权威,是作业评价的“主宰”,事实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改变作业的评价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会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变得自信。生生互评即让学生互相之间来评价作业。通过生生互评来对政治作业进行评价,可以使学生在评价作业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与自己的作业进行比较,让他们自己评价是否对自己的作业感到满意,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评价的主人。互评能让每一个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从而利于学生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因此教师可通过师生共同批改、学生互改等批改方法,以及设立作业评比台、学生作业作品展示、实物投影等方法展示学生作业。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辨析的方式来评价作业,引导学生对作业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评价作业时开展交流和合作,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德荣.新课程下的作业观[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08).
[2]周新建.如何提高政治课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12).
[3]张锋.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的作业设计[J].江苏教育,2009(03).
[4]范红军.突出基础性体现时代性弘扬主旋律——2009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评析及2010年备考启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08).
[5]梁正刚.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政治课探究性学习[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08).
[6]吴世宾,杨友.综合利用课程资源,促进三维目标实现[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08).
政治课作业 篇9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作业评价的主体通常只有教师, 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影响了思想政治课作业的有效性。为了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作业的有效性, 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学校教学采用最多的手段, 在思想政治课作业中, 教师评价发挥着特有的功能。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给予一定的指导, 并提出合适的意见。教师评价除了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情况, 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 教师在批改学生政治作业的时候, 要认真批阅, 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打好等级, 并写好评语。评语主要以激励性语言为主, 挖掘学生作业的亮点, 如“这次作业进步很大, 老师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非常好, 下次继续保持!”“如果字能写得漂亮一点, 那就更棒了!”“答题非常规范, 如果思考更深刻一些就更完美了!”……教师的评价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以正面评价为主, 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要对每一次的作业做出总结, 除了要关注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外, 还应对小组进行整体的评价, 评出本次作业的最佳个人和最佳小组, 从而为其他学生和小组树立榜样, 使作业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学生评价
在思想政治课作业中, 学生评价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学生对政治作业普遍以完成任务为目标, 尤其主观题的完成情况更不理想, 如有的学生答题不规范, 字迹潦草, 从书本上随便摘抄部分知识点填在答卷上等等。总而言之, 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缺乏责任心。学生通过自己评价作业, 能够对自己的作业情况有真实的感受, 反思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学生批改作业之前, 先说明作业评价的标准, 让学生明白作业是如何批改的。在学生完成对自己作业的评价后, 教师把作业收上来, 根据学生的自评最终确定成绩。学生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责任心, 重视完成作业的质量, 反思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作业的有效性。
3.家长评价
引入家长评价是提高思想政治课作业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高中学生主要以寄宿生为主, 所以家长评价主要是指家长在周末以及各类节假日作业中的评价。家长对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完成作业时是否专心致志, 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对孩子完成作业的总体状况是否满意等等。让家长参与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评价, 有助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家校联合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业, 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评价方式有很多, 教师要依据不同作业的实际状况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
1.小组合作评价法
政治作业一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 由各组组长负责收齐, 小组长负责督促检查组员作业的完成情况, 组织组员“对答案”和讨论本次作业存在的问题, 并对本次作业总体情况做出书面总结交给教师。
2.循环评价法
各小组成员循环互评其他组员的作业, 用铅笔打分, 并写上对本次作业的评语, 教师对学生已批改的作业作出最终评价。
3.异质交换评价
教师将政治学习成绩分成不同的档次, 然后由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对, 对彼此作业进行评价, 也可以相互交换作业本, 再进行交换评价。
4.随机交换评价
每一个学生拿到的作业本是随机派发的, 政治课代表提出评价标准, 组织学生批改作业, 打好分数签好名字后统一收齐交给教师批改。
5.讲批结合式评价
对于难度系数较高的政治作业, 教师在课堂上讲评时学生自我批改, 即教师指导学生发现自己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找到答题的思路, 并组织正确答案。
以上评价方式, 学生都参与了评价,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评价标准多元化
在对思想政治课作业进行评价时运用不一样的评价标准, 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有着不同的影响。什么样的评价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呢?首先应当是标准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是将个体的表现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 个体只要努力就可能达到标准。这个标准通常是“死标准”, 即对同一次作业的评价所有学生都是一个标准。但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是不同的, 因此, 在思想政治课作业评价标准的制订过程中, 应该突出多元性, 即每个人的标准都有所不同。每个学生应该根据自己当前的学业水平制订一个目标作为标准, 通过一段时间, 标准会随着学生达到新的水平而逐渐升高。学生制订的这个标准应既有一定的挑战性, 又能使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后能获得成功,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动力。当学生经过努力获得进步时, 评价标准也会随之提高。这相当于学生同自己比赛, 把原来的自己作为竞争对手, 学生在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获得进步。思想政治课作业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体现了“人人成功”的理念。
四、评价激励多元化
在思想政治课作业的批改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加以适当的激励, 重视与学生的交流, 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方式促进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增强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带来的愉快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股力量。老师帮学生搭建舞台, 帮学生发现自我并肯定自我, 用成功来激励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功。”具体的评价激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等级激励。教师在批阅学生作业时, 通过优秀、良好、合格等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进行评价, 让学生了解自己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问题。2.评语激励。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 要善于发现作业中出现的闪光点, 对此予以肯定, 鼓励学生。3.作业展评激励。教师在批阅学生作业后, 评选出一批优秀的作业在教室展示, 让全班学生观摩学习。
本文主要阐述了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评价体系, 对于增强思想政治课作业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笔者还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政治课作业 篇10
一、无效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表现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拓展 学科技能、培养学科素养、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帮助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作业的无效状态比较严重,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对作业缺乏整体设计, 以至于学生的课前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无所适从;2.作业设计缺乏对学生学情的掌握, 有的过难导致学生无法完成, 有的过易无谓地浪费学生的时间, 这两种情况都会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逐渐降低;3.教师对作业评价的方式一成不变, 使学生无法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这种作业的无效状态严重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益, 也严重压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思想政治课作业的重要性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是课堂学习的巩固深化, 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来 说, 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还可以培养学科素养, 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教师来说, 布置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批改作业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作业, 教师可以及时掌 握学情,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保证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课作业有效与否关系到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政治学科素养的提升、政治学科技能的培养、政治学科学习兴趣的提高, 也关系到教师对自身教学情况的反思、教学技能的提升, 进而关系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和发展前景。
三、设计有效思想政治课作业之若干策略
1.以整体设计构建体系
完整的教学过程, 应该包括课前学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总结反思、检测评价等基本环节。深化教 学改革, 不只是改进课堂教学, 不只是研究教学方法, 更必须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益。思想政 治课作业 无论是一 个模块、一个 单元、一个框题还是一个知识点, 从理论上来说都由课前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构成, 这三个环节应当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各有侧重。课前要求学生预先做什么、思考什么?课堂上学生要探究什么、获得什么?课后学生要巩固什么、反思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我们不仅要研究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中的不同特点, 更要研究不同阶段作业的内在联系和固有区别, 还要研究如何对所教内容作整体性设计, 并在实践中做出有效安排。譬如某位 教师在组 织教学《消 费心理面 面观》一课时, 课前布置了“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要求学生 根据不同 观点组成 学习小组, 准备中学生名牌消费的有关资料。课堂采用辩论的形式, 引导学生从经济、道德、学生、家长、学 校、社会等角度进行辩论, 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辩论中碰撞。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适时的点评和指导, 引导学生学习。课后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主题为“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的政治小论文。这样围绕“消费心理”, 学生从课前到课堂到课后形成了完整的学习体系, 不仅掌握了基本知识,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与交流, 在思想的碰撞中更是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这样的作业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整地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 值得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学习。
2.以掌握学情激发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这一原则, 掌握学情是教师进行科学作业设计的基本前提。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更是 为这一观 点提供了 心理学依 据。他认为, 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已有水平, 这是指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无需教师的指导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这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所能获得的潜力。从已有水平到发展水平 之间的差 异就是学 生的最近 发展区。教师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潜能, 使学生享受到“跳一跳、摘桃子”的学习成就感, 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思想政治课作业只有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科学素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譬 如在组织“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框题的教学时,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这一观点论述简单而抽象, 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教师也常常为此苦恼。为此, 某位教师利用学生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学过的“愚公移山”的成语故事, 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设计了这样的课堂作业:“故事中的愚公当时借用哪些 工具来移 山?这样做要 花多长时 间?他为什么不利用爆破技术开山, 不用推土机、起重机和大卡车等先进用具来搬移?”经过以上问题的思考, 学生对“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观点不言自明, 在已有的知识背景中理解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的内涵: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 相同的。这样的课堂作业符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已有能力水平, 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背景下通过新的情境探究, 获得新的认知, 对我们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设计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以优化评价促进发展
思想政治课作业呈现出无效的状态, 主体之间缺乏评价和交流是重要原因之一。新课程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评价自我和他人的能力;有利于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也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主动和全面地发展。因此, 长期以来 笔者在作业评价中对不同类型的作业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同时尝试生生 互评、学生自 评的多角 度评价方 式。譬如对文本类作业除了采用传统的正误式和得分式批阅方式外, 还采用了“圈、点、划、评”相结合的沟通式批阅方式, 对实践类的作业则采用优秀作业展示和作业报告会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同时在及时批阅部分作业, 掌握了基本学情的前提下, 也尝试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学生参与作业评价有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两种方式, 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更展示了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政治课作业 篇11
一、无效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表现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拓展学科技能、培养学科素养、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帮助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作业的无效状态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对作业缺乏整体设计,以至于学生的课前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无所适从;2.作业设计缺乏对学生学情的掌握,有的过难导致学生无法完成,有的过易无谓地浪费学生的时间,这两种情况都会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逐渐降低;3.教师对作业评价的方式一成不变,使学生无法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这种作业的无效状态严重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益,也严重压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思想政治课作业的重要性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课堂学习的巩固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来说,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科素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教师来说,布置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批改作业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作业,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课作业有效与否关系到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政治学科素养的提升、政治学科技能的培养、政治学科学习兴趣的提高,也关系到教师对自身教学情况的反思、教学技能的提升,进而关系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和发展前景。
三、设计有效思想政治课作业之若干策略
1.以整体设计构建体系
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课前学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总结反思、检测评价等基本环节。深化教学改革,不只是改进课堂教学,不只是研究教学方法,更必须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益。思想政治课作业无论是一个模块、一个单元、一个框题还是一个知识点,从理论上来说都由课前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构成,这三个环节应当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各有侧重。课前要求学生预先做什么、思考什么?课堂上学生要探究什么、获得什么?课后学生要巩固什么、反思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我们不仅要研究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中的不同特点,更要研究不同阶段作业的内在联系和固有区别,还要研究如何对所教内容作整体性设计,并在实践中做出有效安排。譬如某位教师在组织教学《消费心理面面观》一课时,课前布置了“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根据不同观点组成学习小组,准备中学生名牌消费的有关资料。课堂采用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经济、道德、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角度进行辩论,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辩论中碰撞。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适时的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课后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主题为“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的政治小论文。这样围绕“消费心理”,学生从课前到课堂到课后形成了完整的学习体系,不仅掌握了基本知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更是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这样的作业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整地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值得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学习。
2.以掌握学情激发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这一原则,掌握学情是教师进行科学作业设计的基本前提。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更是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心理学依据。他认为,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已有水平,这是指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无需教师的指导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这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所能获得的潜力。从已有水平到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学生享受到“跳一跳、摘桃子”的学习成就感,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思想政治课作业只有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譬如在组织“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框题的教学时,“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这一观点论述简单而抽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也常常为此苦恼。为此,某位教师利用学生
习和生活中激烈的竞争和相对沉重的压力,以至于他们的心理负荷远远超过其年龄所能承受的范围;另一方面,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心理反应快、变化多,很容易做出格的事情。所以如何培养中学生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也是我们政治教师要探讨的一个课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表明了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程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复杂的环境中,由于青少年学生的社会知觉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因而很难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中学生健全的人格表现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修养和丰富的个性心理倾向。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保持人格的独立完整性,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教育学生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让学生明确自己对客观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要符合社会规范,而且能够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对他人有责任心,对自己有自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忍受能力。
既然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不妨求诸教材、回归生活。下面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为例,谈谈如何借助已有的教材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角色转换,有的放矢
在这种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并让学生感受丰盈课堂的内涵。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机会对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学习《我们崇尚公平》一课中“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时,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经验,脱离学生的心理情感体验而单纯地讲授,就无法让学生彻底明白理想与现实、绝对与相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所预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不回避这些问题的复杂性,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让学生自己理解、判断和体会,丰富自己的情感,修正或巩固自己的人生经验。
二、目标合理,贴近生活
很多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设计时,不自觉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位过高,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对学生心理及道德品质的正面引领作用。然而,过高的目标让学生看得见、够不着,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对学生心理及道德品质的正面引领作用更无从谈起。
在《我们崇尚公平》一课中,教师在传达崇尚和追求公平的传统时,如果过于牵强,就会造成一种虚假的结局,学生对此难以相信且会十分反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不回避现实生活中遗产纠纷的复杂性,不刻意追求结局的圆满性,当然更不能冲击或动摇学生在心理上初步树立的公平决定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所以,在这节课中,主要是让学生自我判断,全面分析身边实例,理性认识社会现象,巩固自己理性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多元思维,突出主流
所谓的多元思维,就是跳出框架、体系的局限,从多方面综合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要想突破学生已有的非理性或非科学的认识,就要突破固有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运用多元思维,突出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在《我们崇尚公平》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平观念,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话题:捡拾遗失物,拾得人是否可以向失主索要报酬?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了以下结论:不可以,因为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个结论并没有阻止学生的讨论、打消学生的疑惑,因为它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情节不符。
这里,课堂陷入了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模式,对于这一探究课题,可以或不可以显然都是不恰当的。要想厘清学生的疑惑,不妨再层层深入地多设计几个辅助问题。如:如果索要,那索要多少合适?如果索要,是否符合或违背公平正义?如果索要,对双方及传统习惯有何影响,是否有法律依据?……通过层层设问,能够引导学生突破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逻辑,也能在心理层面强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四、阳光评价,自主选择
通过多元思维,形成多维度的教学资源的同时,教师的评价亦需同步、公开呈现。仍以上一节的探究话题“是否可以索要报酬”为例,在追问中,教师无需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学生会结合已有的知识和心理体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过,任何不同的标准,都是学生情感体验和知识积累的结晶,只要在法律和公德良俗的范围内,都应得到教师的直接肯定而不是批判。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课程标准关于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目标,我们不妨立足思想品德课这个主阵地,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回归学生真实的心理体验,从而塑造综合发展的新时代的中学生。
政治课作业 篇12
一、初中思想政治作业设计的现状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许多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了较大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也认识到要“以生为本”,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学习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不少教师对作业的整合没有恰到好处,有些政治教师布置一些选择题、判断题、小简答题之类的作业,要求学生去抄写、搬移,这既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又无法训练学生的思维,更别说能力的体现和提高了。如此这般造成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不快,后进生双基不保,优等生“吃不饱”,潜力没有挖掘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解决“作业”这个问题,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进行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业有效性设计的实践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的优化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布置作业既要紧扣文本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业内容要能吸引学生步步深入,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张弛有度原则
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教师要心中有数,张弛有度。教师须把握重点,突出难点,这样才能进行科学安排,合理布置作业。在数量上要有弹性,难易程度上、数量广度上要合理地调控,给学生自主选择,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既有效缓解学困生的心理压力,又提高学优生的探求能力。设计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新知识并成为拓展、深化知识的基础。
(三)因材施教原则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呈现出个体差异。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作业要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呈坡度、出层次,使学生从感知认识到熟练掌握,再创造性地运用,循序渐近,逐步加深。一是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二是基本题有较大变化或带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三是反映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强化、优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多样性。
(四)启发创新原则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大时再次强调了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富有启发性的作业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促使他们认认真真做作业,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打破陈规、创新思考,在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如: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作业,在完成作业的方式上有所变化,提供思辨色彩较浓厚的练习,等等。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乐趣,高效完成
三、初中思想政治作业优化设计的方略
1.作业设计适当渗透合作探究型作业。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索能力。如上《多一点宽容》后,让学生分小组从书籍、网上查阅有关宽容的名人轶事、名言警句,然后在班会课上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交流汇报。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究、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作业设计要注重基础,面向全体学生。
作业题型要新颖、生趣、灵活。无论多么优化的作业设计,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巩固新知;使教者通过检查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实时调整教学策略。因此,作业内容不能艰深晦涩,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更不能为创新而标新立异,为创新而“另类”,出现“非思想政治化”或者“思想政治边缘化”的倾向。
3.作业设计要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学生学的知识不能是空洞的理论,而要能应用于生活,这是新课程理念中闪亮的观点之一。例如:为了让学生从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中去认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性,可设计一些这样的习题。如在学习了《违法和犯罪》的知识后,围绕“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等问题就可设计这样的作业:让擅长写作的人写演讲稿,让口才不错的学生以演讲的形式讲给家长和亲朋好友听,让有书法特长、绘画特长、版面设计特长的学生一起编辑《法制手抄报》。这样的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照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会乐此不疲。
4.作业设计要体现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
新课程理念要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想象力则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开放性、多元化作业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作业,是教师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产生不同答案的作业。例如学完《怎样与异性交往》一课后,一位教师布置学生写一篇小论文———“论与异性交往的艺术”。学生都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阅历,写出不少闪耀智慧光芒,带有哲学思辨色彩的小创作。教师只有在设计作业时注重开发和拓展,才能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空间,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良好的载体。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把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落实到作业优化的教学细节中去,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巩固环节的作业,教师在设计上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精心设计,新颖多样,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思维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业,优化
参考文献
[1]钱桂林.作业设计要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4,(3):35-36.
[2]任锦春.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原则刍议[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1,(6):16.
[3]徐帆.优化思想政治课作业系统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D].上海师范大学,2005.
[4]周新建.如何提高政治课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12.
[5]潘伟山.思想政治课的作业设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5):72.
【政治课作业】推荐阅读:
中职学校政治课作业09-09
政治活页作业08-11
假期作业政治答案08-13
寒假作业高三政治09-12
高一政治寒假作业九07-15
初三政治寒假作业答案08-26
中国政府与政治作业08-27
人教版初二年级政治暑假作业06-27
国际政治学作业与答案07-10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