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活动

2024-09-17

广场活动(通用12篇)

广场活动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 注重生活, 追求心理的满足。广场舞的盛行得到了很多男女老少的追捧, 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他们舞动的身影, 这让冰冷的城市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给志同道合的人们又多了交流的平台。但是让人身心愉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离居民区很近舞区的舞曲声影响了正在休息和想安静的人们。噪声是影响环境问题之一, 是有害的。基于实地考察法, 考虑人与环境的因素合理的设计一个不扰民的和方便广场舞民交流活动的广场, 也给休闲散步交流的人提供一个场所。

关键词:定性方法,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广场舞,广场,噪音

广场舞是现在中老年人钟爱的一项休闲运动, 可以放松身心。但广场舞的群体越来越庞大, 需要的场地越来越多, 舞曲的音量越来越大, 噪声给其他民众造成不良影响, 扰乱了学习休息时间和安静的工作休息环境。本文通过定性方法了解并解决广场舞噪音的问题。

一、艺术学方法论之定性方法

定性法则无法对不同单位的特征作数量上的比较和统计分析, 它只是对观察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 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通过实地研究法可以更好总结出适合广场舞民活动交流的场所并且解决噪音问题。统计调查和实验法属于定量方法, 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属于定性方法。

二、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噪音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通过查阅文献得到了关于噪音的信息和解决方法。噪声是超过六十分贝的声音, 在此时这个背景声下人们的交谈时很费力, 很难正常的交流, 只能高声的短暂交流或是在靠近在耳边对话。有的文献把噪音定义为强烈的影响人的心理反应, 引人焦虑, 各种不适也被称为噪音就算是优美的音乐。在节奏逐渐加快的现代城市生活中, 噪声早就是作为严重问题被人们拉上社会舞台。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噪音的强度远不及某些灾变事件, 但人们无法长期在这个环境中。普遍的噪声问题也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危害。

交通噪音、施工噪音、生活噪音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汇总面临的问题, 合理的绿化和植物配置、建筑环境的全面设计、隔离墙、完善的噪声检测装置、建筑的造型材质和沿街墙体的材料都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一般的办法措施分为四个:第一个是进行必要的噪音防护设计;第二个是尽可能的减少噪音源;第三个有效的阻止噪音的传播;第四个是针对个人的防护措施。总而言之就是远离噪音, 减少噪音, 让环境更加让人舒适的生活, 要以人为本。

三、通过实地研究了解广场舞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必要性

本文作者于2014年九月和十二月在株洲的几个社区周边做了实地考察, 通过亲身感受了解广场舞的魅力, 同时也感受到了广场舞带来的问题。总结现场考察发现:一是广场舞的群体庞大, 以至于舞曲播放声音需要调大, 噪音的声源需要控制;二是广场过于空旷, 少了减少声源的传播的障碍物, 需要在广场建造植物水源等, 达到吸音效果;三是广场与居民楼中间间距太近, 没有过渡区, 需要加大两者间的间距;四是设备配置过于简陋, 没有吸音设备;五是占用很多不适于活动的区域, 如消防通道、人行道、停车场等。

四、设计广场解决广场舞噪音的扰民问题

(一) 科学选址

用增加距离的方式方法隔离声源和受声点, 是降低噪声有效方案, 距离声源越远越好。首先将在住宅区边角设广场, 最好是处于住宅区的逆风区域, 声音的传播还是通过空气, 流动空气逆向也能减小广场舞曲的分贝。同时舞池近于马路, 与居民区相隔20米左右, 其中间隔多种茂盛乔木, 不仅能减少广场舞曲的噪音, 还能减少马路上的噪音。

(二) 改造广场造型

通过广场舞池的造型减少噪音的传播。声波与光波一样, 可以被引开, 被散射掉的, 或者在受声点用粗糙的, 有沟槽或有凸出物的挡板, 使声波分射。可以建造下沉空间的舞池, 使舞曲声音在这个空间反射声波, 这样既可以减弱舞曲分贝, 还可以使舞曲声音在这个空间扩大, 可以不用调大声音就能使广场舞民更好的听到舞曲的节奏, 一举两得。

(三) 从植被配置上减弱噪音

通过植被的合理配置, 不仅可以阻挡住噪声的传播还可以吸收余声。浓密的种植屏障, 仔细的布置, 可以巧妙的形成高效的吸声物和遮声屏障。植物的消声作用是声波在树林中传播时, 经树叶树枝的反射和折射, 消耗掉一部分能量, 从而降低了噪声。在种植上多配置这类型的乔木和灌木, 多层次的合理配置。主要是忍冬植物, 常春藤或常绿灌木, 为了四季有景赏也需要点缀一些季节性的植被。

(四) 从水景配置上削弱噪音

水景的配置也是为了水面能吸收少量的广场舞曲的声音, 从传播中减弱噪音。水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物质, 在一定的深度中能阻隔, 反射, 吸收一定的光, 热, 声等。所以在舞池和靠近住宅区的入口都设有水池景观小品, 可以观赏停留的同时减弱广场舞曲的声音, 尽量减少对其他居民的影响。

(五) 改变铺装材质

据调查比较不同的材质铺装对环境好坏是有影响的, 对于中等粗糙程度的沥青混凝土, 还有木质地板, 粗糙砂砾路面铺装和原生态的土堆路面都是可以削弱噪音的传播。整体的广场铺装将采用木质的铺装、碎石小道铺装、草皮软植被和混凝土与大理石饰面等方式, 这样的铺装不但可以丰富整个空间地面层次, 还可以从不同层次吸收部分噪音。

(六) 增加消音设备

一般的广场是没有消音设备, 因为是为广场舞民设计的广场, 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广场舞曲的消音这个功能, 在不影响其他人休息的、工作、学习的前提下愉悦的进行这个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在通过高速公路的消音设备上得到启发, 可以将这个种装置应用到广场舞池, 可以用来遮风挡雨, 消音, 照明等用作。已经有设计师设计了一款装置通过利用噪声转化成电能的功能, 这样不仅可以照明夜间的广场舞区, 更能很大的程度减小噪声, 环保的同时也能给城市带来安静的氛围。

五、总结

在现在这个与时俱进的社会, 越来越注重人的感受, 设计将更加人性化, 以人为本的主题更加的明确。通过定性方法分析, 更加了解设计对象的问题所在, 抓住主要矛盾分析问题。广场舞的形成喜忧参, 如果能解决场地和噪音问题这还是一件好事。广场舞曲的噪音的形成是由于人的活动产生的, 造成一定环境声污染, 合理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人因工程学需要处理的。一个合适广场舞民的广场设计不但可以稍稍解决这个噪音的矛盾, 还能持续给中老年人们一个舒适的集体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1]乐章, 陈璇风, 笑天.费孝通实地研究方法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 2000.

[2]唐瑶.基于人性化思想的城市休闲广场环境设计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2011.

[3]倪小鹏.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实例和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07.

[4]徐磊青.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广场活动 篇2

二. 少林寺武术表演:请一些少林寺的武僧为现场观众表现少林功夫,如梅花桩等。背景音乐为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传奇》主题曲《少林少林》。这既满足了观众对少林功夫的好奇与崇敬,也符合佛教歌舞晚会的主题。

三. “佛光普照·佛经朗诵”:在活动开始前就布置好佛灯蜡烛,等上一个节目结束,就点燃蜡烛,然后请众多法师在烛光之中为到场的观众朗诵佛经,佛光普照意味着佛已经将祝福赐予贵港和贵港人民,也切合了晚会活动的主题。

四. 放飞鸽子活动 :佛教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众生平等”,而鸽子一向被视为和平美好的象征。放飞鸽子既能显示出佛教“我佛慈悲,众生平等”的理念,也能象征贵港人民对美好和谐世界的追求也渴望。

五. “圣水·洒满人间”:在活动前就布置好喷水器,撒的水不要太多,稍微有点就可以。到时候到处的观众可以感受到佛的洗礼和馈赠,可以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从宗教结社和节日活动到广场舞 篇3

[关键词]宗教结社 节日活动 社会群体 广场舞

传统观念认为古代女性均被束缚在在深院闺阁之中,专修“三从四德”。实际上妇女社会生活仍享有较多自由,尤其在社会下层女性中间,其生活受礼教戕害较少,有较多机会参与社会活动。宗教信仰和节日活动是女性的主要社交方式,魏晋以来主流宗教信仰以佛道为主,妇女们烧香拜佛希望自己家庭生活得到神灵庇佑,并借机外出游乐。传统节俗活动更多是以女性为主导的女性节,表现出与“严闺阁”的封建伦理的明显悖论。在为古代女性生活正名的同时,不该忽视宗教结社历代受统治阶层的压制,节日活动不可骤得,现今兴起的广场舞打破这些局限,是女性身心解放之处。本文以女性的宗教信仰和节日活动为切入点,结合现今风行的广场舞,分析群体活动对女性生活的影响。

一、女性与宗教结社

宗教信仰活动常以结社的形式出现,宗教结社是人们由共同的宗教信仰、社会阶层和爱好凝聚起来的社会组织,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无论是士大夫的游戏人生,与僧人相交,民间百姓的宗教信仰生活,互助结会……都以结社结会作为其组织的团体。当然,宗教结社的崛起是以佛道二教,尤其是佛教的世俗化与平民化为前提的。”[1]佛道二教的平民化对扩大女性社交范围,丰富女性日常生活有重要作用。下文将以女性的佛道信仰为主,分析佛道信仰中女性的社交。

魏晋南北朝时期即有佛社出现,“人们发现最早的妇女佛社在北朝东魏时期。东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的《邑义造伽叶像记》中讲到‘邑母’、‘合邑诸母’60人建造佛像的事迹。”[2]北齐统治者尤其推行佛教,佛教结社盛行。女人邑义(佛社的一种)的规模大致在二十几人至七十几人之间,多由同地域的妇女自愿结合而成。“邑义的首领有法义主、像主、都维那、维那等名目。邑义的成员称邑母、邑子、法义或直书姓名,有的则书某某母等。”[3]可以看出,佛社由佛事信仰结合,有“首领”和“成员”,内部秩序分明。唐五代时期,女人结社仍在流行。“敦煌遗书中发现两件女人社的札记,一件是P.3489《戊辰(908年?)族坊巷女人结社文约》文书;另一件是S.527《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正月三日女人社再立条件》文书。”[4]两件文书规定社的主要宗旨为互助帮扶,不单是佛事活动。且文约中规则、阶层非常严明,“大者若姊,小者若妹”,“小人”须听“上人”言教。

宋朝的宗教信仰更加平民化,妇女结社有明显的阶层分化倾向,官宦与平民阶层妇女的信仰组织不相混同。《梦梁录》记录上层妇女有佛社“斗宝会”,书中云:“又有善女人,皆府室宅舍内司之府第娘子夫人等,建庚申会,诵《圆觉经》,俱带珠翠珍宝首饰赴会,人呼曰‘斗宝会’”。[5]至于平民妇女,一些法寺也自行组织宗教结社,针对性宣讲佛教教义,“太平兴国传法寺向者建净业会,每月十七日集善男信人,十八日集善女信人,入寺诵经。”[6]

明清时期,妇女宗教信仰结社风气相对较弱,多是妇女结队进香散心。在明代,妇女外出到寺观烧香在史料中屡见不鲜,是明朝民间信仰活动的特色。谢肇淛《五杂俎》谈及佛教时云:“今之释教殆遍天下,琳宇梵宫盛于黉舍,唪诵咒呗嚣于弦歌,上自王公贵人,下至妇人女子,每谈禅拜佛,无不洒然色喜者。”[7]妇女户外宗教活动历时也很长,“自元旦起,三月止。若老妪少妇,群聚匍匐境内寺观烧香,俱用僧道随审书文。”[8]明朝民间信仰另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周旋于富贵大族和小户人家的“三姑六婆”,这些人借宣讲教义之名,引导妇女大量外出,但被视为引导妇女堕落、败坏家风的恶源,“三姑者……与三刑六害同也。人家有一于此,而不致奸盗者,几希矣。若能谨而远之,如避蛇蝎,庶乎净斋之法。”[9] “三姑六婆”虽臭名昭著,但客观上因其存在,妇女亦得以大量参与社交,在群体中丰富生活。妇女进香活动一直延续,民国时期,天津地区窖姐(青楼女子)与大家妇人进香时间相别,“元旦日……娘娘宫大街,则见有红衣妇女,进香请愿,联袂于途……其进香者多为窖姐”;大家妇女则在元宵日进香,“正月元宵日,娘娘宫大街竟日烧香者最夥,且多为大家妇女,与正月初之进香者全然不同。”[10]

要之,宗教信仰活动中得到生活的丰富与心灵的极大解放,但阶层分化、礼教约束一直存在。上层女性为寻求自由,选择宗教信仰寻求精神自由。下层妇女“主要不是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而是解决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求佛拜神主要针对生子、祛病、免灾等。”[11]所以其宗教信仰有明显的功利性、实用性,也与精神娱乐相关。不管是为了精神解脱还是生活顺心,古代社会女性整体没有合法的大规模群体社交活动。

二 、女性与节日活动

中国古代节日繁多,一年中月月有节日,节节与妇女相关。节日活动主要为劳逸结合,轻松身体;也满足了文人儒士、狎妓嫖客们既远观又亵玩的心理诉求。节日活动习俗不断沿袭,女性的大量参与成为研究古代女性生活的重要资料。下文主要以元宵节、上巳节、七夕节展开论述,讨论节日社交对女性生活的影响。

元宵节源起于汉武帝祭祀太一神的神圣活动,后世逐渐世俗化,成为普世同庆的民间狂欢节。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月十五妇女活动主要是迎紫姑,主要目的是占卜、求吉、祈蚕业丰收。至宋代,元宵活动蔚为大观,场面热闹非凡。《东京梦华录》记载自“正月十四日,车架幸五岳观迎祥池”至“十九日收灯,五夜城闽不禁。”百姓一片欢腾,“万街千巷,尽皆繁胜浩闹。”此间的女儿家“绣额珠帘,巧制新装,竞夸华丽。春情荡漾,酒兴融怡”,[12]与满路行歌的五陵年少雅汇幽欢。元宵节各式各样的妇女都上街观灯:“有老而秃者,妇女有老而秃者,有赢无齿者,有伛偻而相携者,冠者,鬓者,有盛涂泽者,有无饰者……”[13]节日为男女提供来之不易的群处机会,女性往往浓妆淡抹,盛装出席,《武林旧事》载:“妇人皆戴珠翠、闹娥、玉梅、雪柳、菩提叶……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14]明代时,妇女元宵观灯有“走百病”之俗,主要是借走桥、走城墙祈求一年的健康。《金瓶梅词话》称作“走百媚儿”,写宋惠莲额上贴着飞金并面花,耳挂金灯笼坠耳跟着众人“走百媚”,可知元宵观灯是妇女一展娇媚姿容的机会。清朝继承宋明的元宵风俗,也有妇女“走百病”的惯例。清幽州地区兴起摸门钉,为求子之愿,“元夕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一人执香辟人,曰走百病……竞往正阳门中洞摸门钉,谶宜男。”[15]民国天津地区元宵节“目之所接,几尽红衣之妇女,轻薄少年……以冀红娘秋波一为顾盼。而怨女荡妇,亦有以进香为名……得遂其野外鸳鸯之思。”[16]作者的批判道出了千年来元宵节的实情——男女幽欢。男女杂游的节日气氛唤醒女性的自我存在意识,幽会偷欢给女性带来未有的新奇与刺激,是乏味闺阁生活或家庭劳作的补充。舞龙走狮、竞猜灯谜等倾城狂欢、骈肩累足的热闹场面也提高了女性的节日情趣,明朝后兴起的“走百病”、“摸门钉”习俗等实用性项目,使妇女多了一项心理依靠。

上巳节经历了由临水袚禊到外出游玩的转变,北宋后逐渐式微,节日本身被冷落,其风俗多融入清明节。暮春临水袚禊被视为高雅超脱的情趣得到孔夫子赞同,《论语》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17]上巳节在魏晋南北朝改为三月三日,主要内容已变为曲水流觞,男女逍遥河坛的时机。人们在水边宴饮、涤秽,张协《洛禊赋》写:“缙绅先生,啸俦命友。携朋接党,冠童八九……乃至都人士女,奕奕祁祁。”[18]宋明后,上巳被逐渐忽视,其风俗在清明节中可见。《梦梁录》载:“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男跨雕鞍,女乘花轿,次第入城。”[19]《松窗梦语》载杭州清明男女皆聚集西湖“阖城男女,尽出西郊,逐队寻芳,纵苇荡桨,歌声满道,萧鼓声闻”,[20]上巳遗风在清明节里上演。清《西乡县志》载:“三月三日,朝武子名山,男女拈香毕,各采松枝兰花,簮鬓而归,以为祓除不祥。”[21]纵观上巳节的发展,其节俗虽有变化,甚至到宋朝甚至并入清明节,但男女共处的基调不变,男女在欢闹中“赞天地之化育”。春风和煦、曲水流觞、水边嬉玩对于扫除女性一冬的烦闷与秽气,开阔心境有很大作用。

七夕节多为女性参与,可视为“女儿节”。被附会为牛郎织女相会、祈求爱情婚姻美满的时节。因织女善织,被视为女性祈求心灵手巧、擅长女工的神灵,《荆楚岁时记》载:“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22]唐朝宫廷和民间皆流行乞巧,《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年七夕都要在宫中用瓜果祭拜织女,民间也大为效仿。宋代的乞巧增加了群体娱乐的成分,不再以家户为单位,成为群体共同的节日,车马咸聚,男女云集。《东京梦华录》载:“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各式各样的杂耍、买卖,可谓“乞巧市”,富贵人家建“乞巧楼”,“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23]至元朝,七夕节多采取家庭聚会的独特方式进行,“宫廷宰辅、世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邀请亲眷、小姐、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占卜贞咎,宴饮尽欢,次馈送还家。”[24]可以看出元朝大都地区把七夕视为嫁女归宁的节日,女性可借机与父母团圆。明朝开封妇女以碗中针影形状判断拙巧,别有乐趣,“七日之午,妇女多乞巧,以碗贮水,曝烈日中,顷之水膜凝面,举绣针投之则浮,谛视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鸟之影者为上,有成剪刀牙尺之影者为次。谓乞得巧,女伴相贺。”[25]清朝七夕依然有祭祀织女的活动,《石泉县志》载:“养女之家,供七姑水主于院落中,献以瓜桃枣梨。月上星辉,招贫家女未笄者,击瓦坯唱歌。”[26]女孩们在月光下祭拜织女后还专门欢歌,气氛活跃。历朝历代女性的七夕活动大同小异,大致为精心准备瓜果,穿针斗巧等,女性在全国性的乞巧氛围中祈求家庭团聚、情爱如意,或祈求心灵手巧,相比于元宵节、上巳节的身体解放,乞巧节则是古代女性心灵驰骋的佳期。

“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事业社群,凡是做事业的社群,纪律是必须维持的,纪律排斥了私情。”[27]女性处在我国社会结构“差序格局”的最边缘,节日活动使妇女们暂时脱离自己的事业——家庭,在节日活动中本能的演绎着母系社会唯我独尊但一去不复返的无上尊荣,异性群处的气氛使女性展现和张扬自身魅力,站在“差序格局”的中心接受男性的瞩目,极大地开阔了心境与放松了身体。但须知,节日不可乎骤得。

三、女性与广场舞

“社群制度是女子之友,家庭制度是女子之敌”。[28]至当代,女性赢得了独立之地位,可以自由选择生活方式,妇女走出家庭,相约旅游、跳舞、洗桑拿等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最受欢迎的群体活动当属广场舞,因其无需基础、步调简单、不拒新人而成为最活跃的群体。广场舞多以妇女为主要成员,以社区或村庄为单位,集中在早上5点到8点,晚上从7点直至10时左右,参与者众多。“不仅是一种广泛的群众健身舞蹈活动,更是一种有效地群众集会形式,它把不同阶层、兴趣和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因此,广场既是一个健身场所,也是一个社交平台。”[29]女性在共同的场域中相互交流有利于促进城市和谐,也是化解城市化进程中市民之间逐渐冷漠的有效良药。群体在舞蹈开始前后彼此之间相互寒暄,天文地理、萝卜白菜无所不谈;在喧闹的广场音乐中跟着节奏舞动身姿,在音乐中进行隐形的心灵交流,事后约好明天再见,极大地丰富了妇女的感情生活,解放女性身心,是女性前所未有的狂欢。

结语

宗教结社作为一种非正式群体,对群体成员有积极的支持作用,是妇女强大的后盾,心灵的避风港,给女性以归属感。节日活动更是女性舒缓身心的重要方式。女性虽然在其中得到了群处之乐,但宗教结社受国家礼教限制、上下阶层相互远离,社会纵向(空间)交流乏善可陈;古代节日有时间限制,等之不易。时代进步催生的广场舞有古代妇女不曾有的空间和时间自由,是全体女性的福音。而福音之中最重要的音调则是社会群体,自古以来都是女性身心解放助动力量,在女性解放过程中发挥作用。

广场活动 篇4

一、广场文化的特点

1. 参与性

广告文化具有参与性、教育性、文化艺术性和经济性的特点。广场是城市的公共空间, 是市民活动、交往与受教育的场所。广泛参与性是广场文化最重要的特点, 活动的参与者是市民公众, 所有活动也均向市民公众开放。人们在广场上与人结伴同乐, 做操、跳舞、打太极拳、舞木兰剑等等, 没有限制, 自由参与。广场文化活动以其特有的包容量, 吸引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广泛参与。唯有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 才能被称为是广场文化活动。

2. 教育性

文化广场是公众教育的课堂, 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平台。优秀的广场文化活动可以改变行政命令式、灌输式的宣传教育, 让市民在比赛、跳舞、锻炼等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感染, 形成积极科学的价值观念。广场文化肩负着提高市民素质、构建文明和谐、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任务, 它反映着一座城市文明与进步。

3. 文化艺术性

广场文化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普及, 是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的纽带。一方面, 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挖掘并传承本地悠久灿烂的文化。例如, 江西井冈山的“红歌会”不仅丰富了地方文化资源, 而且推动了红色旅游经济。而另一方面, 各地通过广场文化活动整合文化资源, 引入其他国家地区的特色文化, 丰富群众视野, 体现城市品位。例如, 上海每年均在人民广场进行交响乐演出, 这与上海中西融合的城市性格相吻合。

4. 经济性

目前, 我国许多城镇的广场文化活动尚未形成一定的经济效应, 组织者大多将广场文化视为一种纯粹的公益事业。然而, 事实上, 广场文化所形成的产业价值相当可观, 广场文化的公益性与商业性也并不矛盾的。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 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广场文化活动。

二、广场文化活动的运作原则

1. 社会化运作, 鼓励社区参与

社会办文化、文化社会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机构应该从市民、企业团体、艺术文化专业团体三个层面鼓励社会全员参与。第一, 广场文化活动应遵循以民为本的原则, 从活动的主题、组织、内容选择等都应充分考虑市民的喜好与需求, 吸引群众参与。第二, 组织机构有计划地动员企业团体参与广场文化活动, 使其成为活动的责任单位。第三, 政府可从经济政策上吸引优秀的文化艺术团体参与, 引入高品位文化, 为城市广场文化活动注入新鲜血液。

2. 政府管理文化

必须强调政府对文化的管理, 对广场文化活动的管理。政府的管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政府对广场活动组织机构的管理;二为政府坚持对广场活动内容的把握。任何一个广场文化活动都应当有固定的组织机构、鲜明的活动精神和明确的活动组织流程。广场活动的参与者成千逾万, 政府必须加强管理, 以防范意外, 排除干扰, 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

3. 加大文化活动的培训力度

广场文化活动是一种群众活动, 是非专业性的。为了增强活动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加强培训力度至关重要。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业务部门, 其专业队伍建设的好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开展。因此, 文化馆在切实做好活动的组织、培训、辅导、指导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方面, 可以定期去外出考察学习, 吸收先进的活动方式与经验;另一方面, 组织专业人员对文化活动加以指导, 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群众演员, 发挥好文化部门文化火车头的作用。

4. 市场化运作

广场文化活动要办好, 需要借助商业的力量, 市场化运作广场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可以充分借助企业、民间的力量为广场文化建设增强力量。具体而言, 市场化运作广场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 鼓励企事业单位出任活动演出的责任单位。以企业冠名的方式组织一场体现该企业特色的文化活动。此举在丰富广场文化活动的同时, 侧面激励了企事业单位做好企业文化。第二, 政府广泛吸引企事业投资共建文化广场设施。建设文化广场设施是企业作为企业公民的责任之一, 对提高企业的社会美誉度有一定的帮助。第三, 应用营销的观念经营城市广场文化活动。如果将广场文化活动视为品牌, 该品牌拥有整个城市的市民乃至更多的消费者, 它必然可以吸引外地企业、品牌的赞助, 为广场文化活动提供新的资源。

三、义乌市“江滨之夜”文化广场活动建设

义乌“江滨之夜”文化广场创办于1998年, 以纳凉晚会为主要形式, 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文化广场特色品牌, 在2006年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笔者总结义乌江滨之夜”广场文化活动的创办经验, 为县级市如何更好地开展文化广场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1. 社会化运作原则

“江滨之夜”文化广场被定位为群众文化大舞台, 活动以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表演为主体, 结合大型主题导向性广场活动。“江滨之夜”呈现两大特点:第一, 演出场次多、观众多;第二, 表演主体多。从创立之初至今, 每个周末坚持开展活动, 年平均文艺演出有近40场, 演出节目520余个, 观众达15万人次。参加演出单位包括机关部门、镇乡、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 演出人员包括职工、居民和外来建设者、外商。当然, 除了群众演员外, 江滨之夜也引入专业人员参加演出, 提高整体演出水平,

2. 政府管理原则

“江滨之夜”文化广场从创立之初就确立了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牵头, 市文化馆实施的组织机构。每年制定关于开展“江滨之夜”文化活动的文件, 从指导思想、活动安排、具体要求做严密部署。

3. 引导培训原则

义乌市文化馆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办基层文艺骨干培训, 为我市群文工作的广泛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针对义乌“江滨之夜”的演出活动, 市文化馆组织专门班底从主持、舞蹈、戏曲等各方面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 对节目的组织策划提出建议, 使文化广场活动呈现较高的水平。

4. 市场化运作原则

义乌企业对广场文化活动设施的改进更新做了很大贡献。例如义乌“江滨之夜”文化广场的舞台。该舞台经过了“水泥地舞台”到“简易舞台”到“固定舞台”的发展过程, 每次转变都与本地企业的赞助分不开。现舞台亦由企业赞助20万, 兴建的现代钢结构舞台。

摘要:本文以义乌市“江滨之夜”文化广场建设为例, 根据广场文化的特点, 提出广场文化活动的运作原则以及基于经验的措施, 为各县市如何更好地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广场文化,特点,运作原则

参考文献

[1]赵东.论城镇文化广场的价值[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8

[2]李虹.浅谈城市广场文化的发展及作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6

[3]张瑞琴.浅论群众文化之广场文化[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06

[4]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5:169.

广场舞活动总结 篇5

今年以来,新泰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拟定的建设和谐幸福新新泰的战略决策,结合自身实际,以提高城市、乡村居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配合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组织各级展演、竞赛活动,把广场舞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健身项目在新泰大力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并以此推动新泰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一、广场舞健身项目开展情况

广场舞健身项目,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可增进身体健康、培养正确体态、塑造完美形体、陶冶美好情操,具有浓厚的群众性和普及性,是丰富人们业余文体生活的重要文体项目,在新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2013年,市委、市政府积极倾听、落实群众呼声,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为总抓手,深入基层,推动广场舞活动向纵深发展,着力打造以“广场舞”为特色的健身活动品牌。5月21日,2013年新泰市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暨“德泰杯”巾帼广场舞比赛在新泰市汶南镇健身广场隆重举行。全市16个乡镇街道踊跃报名参赛。各参赛队精神奕奕,热情起舞,充分展示了广场舞健康、快乐、富有生机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过往群众驻足观看。8月8日全民健身日期间,新泰市委宣传部、市体育局、市妇联、市文广新局、市文联共同主办了“中国体育彩票杯”2013年新泰市全民健身运动会暨全民健身日广场舞大赛。根据大赛规程,7月28日至8月1日,全市20个乡镇街道分别组织举办了以辖区内城市社区、农村社区、行政村为单位的广场舞选拔赛,共有257支代表队3981人参与其中,涉及村居近300个,范围广、覆盖面大,真正营造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我市组建广场舞队城区20支、镇级46支,全市800多个行政村(居)组建了广场舞活动站点,占全市行政村(居)总数的90%以上。逐步形成亮点突出、特色鲜明、遍布城乡、无缝隙覆盖的广场、公园、社区、行政村等休闲场所新格局。

二、组织推广广场舞健身项目的基本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组织机构,工作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对全市广场舞健身项目的推广、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进行督导。针对各乡镇街道制定下发考核规定,将广场舞的开展情况列为对各乡镇街道文化站工作的一项考评内容,要求将广场舞表演赛作为一个品牌项目,每年组织大型广场舞展演、比赛2-3次。在市级举办的大型演出和庆祝演出活动中,都安排广场舞队进行展演,对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广场舞活动,推动广场舞的广泛开展和普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组织机构。2013年6月,应广大广场舞健身项目爱好者的要求,成立了新泰市健美(广场舞)协会,协会成员为健美项目工作者、社会体育指导员、舞蹈老师和广场舞业余爱好者。协会的成立对于整合全市舞蹈人才资源,促进广场舞健身项目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为确保我市广场舞水平的不断提高,市体育局积极加强广场舞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2013年举办广场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5期,选用了动作优美、简单易学,适合各年龄层群众学习的10多支舞曲为教材,培训学员260多人次,为广场舞健身项目的大范围推广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主要做法和改进的措施

(一)主要做法

1、政府主导、业务部门引导。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以“广场舞”为特色的健身活动品牌的统一部署,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场地需预留广场舞活动场地,便于开展广场舞活动。市体育局专门从体彩公益金中挤出部分经费,购置了一批移动式音响,发放给场地建设好、活动开展好的社区、行政村,大大激发了社区、行政村的参与热情,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强化骨干培训、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为整体推动我市广场舞健身项目的发展,以乡镇街道文化站为推广阵地,由文化站组织选出各社区、行政村体育骨干2-3名,体育局采取集中培训或分批选派社会体育指导员下乡镇培训等方式进行培训,各社区、行政村体育骨干再回到各村组建活动站点并培训队员。体育局根据各村组建广场舞健身站点的人数、活动开展情况确定是否配备移动式音响,建立市、镇、村三级推广体系。加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不定期安排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者深入社区、公园、广场进行重点培训指导。今年以来共举办村广场舞骨干学员培训班、广场舞队员培训班十多期,培训学员达3000人次。

3、建立考核评级制度。为提高全市广场舞健身项目整体水平,我市研究制定了考核评级制度。即每次组织广场舞骨干学员培训班后,都对各广场舞骨干进行组织考核,对合格学员颁发培训结业证书,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导和鼓励广场舞队骨干参加国家、省专业舞蹈机构组织开展的考级评定。

(二)改进措施

1、我市的广场舞活动,山区农村开展相对滞后,下一步工作重点需重心下移。要不断加强农村健身阵地建设,扶持和引导活动的开展。继续实施鼓励政策,深入基层将健身理念带入农村,激发村民体育健身的意识。

2、针对活动经费紧张、场地设备不足等问题,持续走社会办体育的路子,拓宽社会参与面,与广场舞活动相结合,让广场舞活动真正朝着社会化、大众化方面发展。

新泰市体育局

广场活动 篇6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从时间段选择、年龄分布、性别比例、受教育程度、健身项目选择、活动频度、参与动机、活动同伴等方面,对自贡市6个广场进行晨晚练健身活动的中老年人群的行为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推广和普及中老年广场健身文体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老年 广场健身 行为方式

广场是我国各种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平台,是人们进行晨晚练的主要场所。广场健身已成为体育运动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成为现代社会人们重要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目前广场健身人群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研究中老年人群广场晨晚练健身活动行为方式可以为促进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自贡市的6个广场,对在广场进行晨晚练健身活动的中老年人群进行调查,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老年广场健身文体活动的开展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老年人參与广场晨晚练健身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以在自贡市6个广场进行晨晚练健身活动的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52份,从时间段选择、年龄分布、性别比例、受教育程度、健身项目选择、活动频度、参与动机、活动同伴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一)健身时间段选择

调查发现,选择在广场进行晨练的人群比例仅为28.7%,远远小于选择晚练的人群,还有12.3%的调查对象选择早晚都进行健身。究其原因,未退休的中年人由于工作时间等原因无法进行晨练;大部分已退休者也会因为忙于家务或是照顾子女儿孙,只能选择晚练健身,而选择晨练或是早晚都健身的调查对象,大多都是已退休且无家务等其他负担、闲暇时间较多的老年人。

(二)年龄分布

从年龄上来看,选择在广场进行晨练健身的人群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占晨练人数的89.6%,而选择在晚上参加广场锻炼的人群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占晚练人数的76.6%。不难看出,高龄老人大多选择在早上参加广场健身,而中老年人多是选择晚上进行锻炼。除工作、家务等原因影响健身时间选择外,高龄老人受传统健身观念的影响,认为清晨才是进行身体锻炼的最佳时间。

(三)性别比例

参加广场晨晚练健身活动的中老年中,整体看来女性人数要多于男性,占到63.3%。但男女性别比例因健身时间选择的不同而呈现差异,选择在早晨参加广场建身的中老年人中,男性多于女性,而选择晚练的中老年人群中男女比例悬殊,女性多于男性,主要原因是晚上广场健身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为健身舞蹈,而参加广场健身舞的人群绝大多数为女性。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中老年男性大多倾向于选择人数较少、较为安静、外界干扰小的场所进行锻炼,而比较喧闹的广场环境不太适合他们。

(四)受教育程度

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对健康概念和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不一样,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对健康相关知识了解较多,对自身健康很重视,很容易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但是因为时代背景以及社会历史等原因,中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从调查结果来看,参加广场晨晚练健身活动人群中,学历为大学或大学以上的占13.8%,高中占21.3%,初中占47.8%,小学及其他占17.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人群中参加过或正在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的人群占到了54.7%,正确的健康观和科学的健身常识是引领中老年参与健身的重要因素。

(五)健身项目选择

中老年人广场健身活动的项目较为丰富,健身时间选择的不同和男女性别的差异,在项目选择上也有所不同。在晨练健身活动中,中老年人大多选择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气功、慢跑,快走、广场健身器材健身等项目,这些健身活动动作舒缓柔和,运动强度比较小,练习形式以单人为主;而晚练健身活动项目则相对更为丰富,主要包括广场健身舞蹈、广场迪斯科、交谊舞、扭秧歌、羽毛球、柔力球、太极拳、太极剑等,多以集体练习为主,且女性参与者比例较高。

(六)健身活动频度

由于闲暇时间较多,因此83.4%的中老年广场健身练习者能坚持天天进行健身活动,每次活动时间1—1.5小时。但是,调查中也发现,晨练参与者相对于晚练参与者坚持得更好,男性锻炼者较之女性坚持得更好。在女性锻炼者中,40—50岁年龄段的人群由于工作、家务、照顾子女等原因,参与健身具有随意性和情绪化特点,相对男性锻炼者来说计划性不强;50岁以上老年女性已无太多工作家庭等负担和压力,生活比较有规律,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多,锻炼时段比较固定,并且坚持得较好。

(七)参与健身动机

通过调查显示,中老年广场晨晚练健身参与者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目的依次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防治疾病,运动康复;愉悦身心,消除疲劳;扩大交往,与人交流;展示自我、参加比赛等,其中“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占到了59.2%。由此可见,现在中老年人已经逐步改变以前单纯依靠保健品、药物、食物来增进健康和延缓衰老的观点。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促使中老年人积极参与广场健身的主要动机之一。

(八)活动同伴选择

在参与广场健身活动同伴选择上,男女性之间呈现显著差异。中老年男性多以个人独自进行锻炼为主,占68.7%,朋友结伴占17.2%,夫妻结伴占10.6%,其他占3.5%;而中老年女性健身同伴的选择中,朋友结伴占63.9%,夫妻结伴占20.1%,个人独自锻炼仅占8.4%。分析其原因,与男女性在锻炼时间和项目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有很大的关系,也与中老年女性心理特征有关。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对在自贡市6个广场进行晨晚练健身活动的中老年人群行为方式的研究表明:晨练与晚练人群在参与人数、年龄分布、性别比例、项目选择均有较大差异;由于性别差异,中老年男女性在健身时间、项目选择、活动频度、同伴选择上差异较为明显;晚练参与人数比晨练人数多,女性健身者多于男性,高龄老人和男性参与晨练较多,女性偏爱进行晚练和集体性健身活动,男性喜爱个人独自进行健身,并且相对女性坚持得更好。

(二)建议

1.城市广场与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融合性,相关部门应加大广场和体育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广场健身内容和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广场体育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改变现有广场体育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的现状。

2.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传播技术,加大广场健身宣传力度,定期为中老年人传授科学的体育健身知识和锻炼方法,提高中老年人的体育健康观和锻炼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引导更多人群参与群众性体育活动。

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建立广场健身指导队伍,为中老年人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和帮助。文体结合,开展符合中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会操、汇演、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广场健身体育更进一步发展。

4.建立健全机制,规范广场健身站点的管理和运行,改变无人管理、松散无序的局面,避免场面混乱、噪音扰民等问题的出现,使广场体育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田谆君,张捷等.城市广场休闲者空间行为特征研究——以无锡市太湖广场为[J].人文地理.2009(3):49-53.

[2] 尹敏.对南京市居民晨练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报.2003.17(6):159-160.

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 篇7

一、定位准———广场文化活动品牌的品质

一个文化活动品牌是这一活动的文化品格、内涵和精神的反映。广场文化活动能不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广大群众, 关键是有没有叫得响的文化活动品牌。打造品牌首先取决于最初的策划和创意, 而策划和创意过程中的清晰准确的品牌定位, 则是决定品牌品格、品质的核心。

1. 品牌定位要突出群众性。

品牌策划者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 熟悉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对象的文化兴趣和爱好, 结合全年的重大节日活动, 考虑不同季节的特点, 找准不同的定位, 策划不同的品牌, 以满足每个目标层对象的心理需求, 做到宜男宜女、宜老宜少、宜静宜动、宜唱宜跳, 把单项性的品牌做得更有深度。如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九届中国 (大同) 云冈文化艺术节, 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民间文艺演出队的上千名演艺人员, 表演了颇具民族特色和浓郁地域风情的广场歌舞, 并和山西省11个市的文艺表演队联合进行了大型踩街巡游活动。开幕式当天, 还举行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比演出和大型民俗歌舞《想亲亲》文艺晚会, 可谓盛况空前。除分层设计文化品牌, 还要重点策划覆盖面更广、包容性更强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品牌, 把这些品牌做得更有广度, 让广场文化汇聚五湖四海, 覆盖千家万户。大同市工人文化活动中心的“相约文化宫”广场系列活动, 由戏曲、曲艺、歌舞、团体操等特色广场活动组成, 以多种文艺形式和娱乐活动吸引各类文化主体和对象。

2. 品牌定位要突出地域性。

不容置疑, 地方的就是民族的,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 纵横数万里, 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风格。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风貌, 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风情和文化特色,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广场文化活动的创意一定要定位在本地民俗风情上, 定位在独特的文化资源上, 定位在富有个性的地方特色上, 以彰显鲜明的地域特点, 浓郁的民族特色, 培育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广场文化活动品牌。

二、规模大———广场文化活动品牌的价值

有高超的组织化程度、多姿多彩的艺术样式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才能把广场文化活动的影响做大、规模做大。

1. 以强势的宣传力度增强吸引力。

广场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组织者的综合管理能力显得尤其重要。要精心组织, 不忽略每个细节;统力协作, 不放过每一个环节。特别要把宣传工作贯穿全过程:活动之前, 要运用公告、电视、报纸等载体进行强势宣传;活动之中, 要及时报道活动盛况、活动效果;活动之后, 也要进行理性分析, 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总之, 要通过策划、宣传、包装和推销工作, 最广泛地吸引观众, 扩大辐射力, 提高知名度。

2. 以高超的艺术水准增强感染力。

打造广场文化活动品牌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如果停留在“群众文化自娱自乐”思维层面, 就谈不上创造精品;如果“唱来唱去还是那几首歌, 跳来跳去还是那几段舞”, 就谈不上打造品牌。创造精品也不是仅仅追求“阳春白雪”, 盯住高雅艺术, 而是要定位于雅俗共赏, 让高雅艺术回归社会, 回归群众, 把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 把文化的先进性和大众性结合起来。要针对不同层面的受众, 创造不同样式的精品, 让群众叫好、叫绝, 充分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广场文化活动的凝聚力。

三、时效长———广场文化活动品牌的生命

一个广场文化活动品牌的诞生需要精心策划、准确定位;一个广场文化活动品牌的发展和壮大, 更需要精打细磨、千锤百炼, 不断注入创新元素, 激发创新活力, 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1. 不断创新管理是品牌生命力的基础。

一切以创建广场文化活动品牌为中心, 完善组织机制, 明确总负责人和总策划师;完善活动制度, 确定相对稳定的举办时间;加强队伍建设, 通过整合和培训, 建立相对稳定的协会和团队;创新交流体系, 实行群众文化资源的大整合、大循环、大流通。

2. 不断创新投入机制是品牌生命力的保障。

争取政府的投入, 加强公益性文化活动的主导性;实行文企联姻、文商联姻, 积极拓展文化经济融合互利双赢的广阔空间;推行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招标模式, 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挖掘广场文化活动的经营空间, 放大文化品牌的附加值, 以冠名权、广告费、场租费、车辆停放费等弥补经费的不足, 支撑活动的连续性, 以增强广场文化自身的发展活力。

3. 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是品牌生命力的关键。

浅析新时期广场文化活动建设 篇8

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的程度的高低有多种标准, 文化广场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也是人民群众开展日常生活文化、科普教育和健身锻炼的重要场所, 更是一个城市对外进行自我展现的窗口。当然也是迎合城市人文景观最为集中和令人瞩目的一个重要的焦点。为此我们必须要很好的发挥广场这个多功能的作用, 要把广场的建设与发展和人民的文化生活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要把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和广场文化的多样功能性很好的衔接起来, 这就需要广场文化至始至终的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 可以有效的帮助政府进行精神文化文明的宣传, 不断升华和提高城市的品味, 使得广场不仅可以达到休闲、娱乐、健身的目的, 还可以为社会主义的文明宣传工作多做贡献。而群众这种发自内心的自发组织活动也成为广场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文化品牌。为此每到双休日或者节假日, 人们就会蜂拥而至的来到文化广场, 欣赏这精彩纷呈的精神文化大餐, 从而让身心达到一种愉悦, 这也使得文化广场可以真正发挥其固有的功能, 成为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二、政府行为应成为广场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

众所周知, 广场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部门、多结构的复杂系统, 它肩负着提高市民文化素质的重任, 同时也集中体现着政府的意志。而成功的广场文化活动不仅离不开文化部门的精心组织与设计, 更离不开各级文化单位及有关单位的通力合作。因此, 政府行为的政策性和导向性, 应成为广场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 其对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及指挥作用是不可低估、不可替代的, 它可以充分调动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 实行优化组合, 促进政府、企业、社区等之间的良性互动, 为广场文化活动大开绿灯。

在这方面吉林市在抓好群众文化广场活动就取得的不错的成效。例如在2015年由吉林市委、吉林市人民政府主办, 吉林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承办, 吉林市群众艺术馆组织实施, 作为全市民生80件实事之一的“爱祖国、爱家乡·我们的节日”老歌新曲大家唱活动。所有参加演出的团体, 都是由全市群众自发组织的合唱团。多年来, 作为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的各个优秀社会文艺团体, 他们一直活跃在全市城乡的文艺大舞台, 不断丰富着市民群众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 不但赢得了广大市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而且在陶冶自我的过程中感染着身边的人共同向往美好和谐的生活, 为吉林市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活动中, 这些群众以独唱、重唱、男女对唱、表演唱、小合唱、歌伴舞等多种表演形式, 为现场观众演绎国内外影视歌曲、爱家乡歌曲、地方民歌、少数民族歌曲、流行歌曲、军旅歌曲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声乐和舞蹈作品, 让现场的市民群众享受到一道道瑰丽璀璨的文化艺术大餐。

从吉林市对于广场文化的促进和推动上我们可以感知, 这种主导力量对于群众文化的关怀和促进。从“爱祖国、爱家乡·我们的节日”老歌新曲的活动中, 我们可以感知到群众的文化水平和艺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究其原因是离不开一些专业文艺工作者对于业余文化工作者的一种指导和促进。而这次老歌新曲的活动也很好得到群众的响应, 歌曲的选择也从业余趋向成熟和专业, 在选曲上也更为大众化。并且参与人的年龄也趋向于年轻化, 这一切都极大的促进了吉林市广场文化的发展, 尽情的展现了吉林市群众业余活动的新风貌。

从以上吉林市发展广场文化的例证上, 广场文化活动的大规模开展, 必须有强有力的政府行为做支撑, 否则广场文化还将停留在无组织、无主题、无向导的自发性状态, 甚至自生自灭。

三、企业及社会力量资助是广场文化成功运作的保证

古语云:“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这说明要想做好一件事, 就需要有事前的谋划与准备。具体到文化广场的建设上来讲, 要想顺畅的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就离不开一些物质保障, 主要是资金的支持。如果这笔资金全靠政府的拨款, 显然是杯水车薪难以延续广场文化的正常发展。因此这就要求主办方要广开门路, 通过市场经济的运作手段, 想法设法进行资金的筹集, 通常可以采取“文企联谊”的方法去筹措资金, 也就是人们常言所说的“文化唱戏, 经济搭台”, 使得文化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共享。为此广场文化的建设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 于此同时还要集结社会力量, 形成多行业、多群体, 群策群力的共同兴办的发展模式。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广场文化的正常的运行成功。当然仅仅有充裕的资金保证也并非万事大吉。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对于精神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 这要求我们所组织的广场文化也要得到相应的提高。如果组织的广场文化活动没有创新、没有特点, 年年一个样, 岁岁无差别, 群众就会对广场文化感到麻木, 导致广场文化对其的吸引力不断降低。因此作为广场文化的组织者与策划者一定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清新的头脑, 要永远开拓锐意进取, 要有出精品的思想战略。

作为文艺工作者更要身先士卒, 勇于转变思想, 要站在一个时代的高度上去理解广场文化的内涵, 通过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曲推动和促进广场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要正确的处理广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这也是对精品文化意识思想的一种树立。这种对广场文化的创新意识, 会进一步推动与促进中国民族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让群众文化更加坚实的扎根于群众的沃土之中。

结论

新时期广场文化的创新, 不仅是我国精神文明发展的一种需要, 也是人民群众文化修养日益提高的一种需求, 为此在新时期下对于文化广场的建设与发展上要秉承科学创新的文化发展思路, 结合群众文化诉求, 如此才可以进一步推动广场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戚咏月.论广场舞在推动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明日风尚, 2016 (05) .

[2]马永娟.广场文化培育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11) .

[3]于雷.关于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一些思考[J].大众文艺, 2015 (05) .

[4]陈健.广场文化中的广场舞蹈[J].大众文艺, 2014 (04) .

[5]钟姝丹.谈对广场舞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 2014 (04) .

[6]崔景华.发展广场文化活动的对策建议[J].工会信息, 2011 (15) .

对开展城乡广场文化活动的探讨 篇9

一、精心计划组织, 逐步打造广场文化活动的特色

广场文化根据不同领域文化环境和广场特点的不同, 可以体现出很多特色来, 但笔者认为, 其共性的, 最重要的特色应是民族文化特色、地方文化特色、主导文化特色、现代文化特色、融合性文化特色等多种特色。

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全新表现形式。因此, 提升广场文化活动的品位, 不断提高广场文化活动的水平, 是我们文化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在开展和组织广场文化活动的时候, 要正确地引导和亲自参与其中, 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把广场文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起来, 让我们民族文化的百花园更加丰富多彩。要有意识地组织当地群众把广场舞、健身舞、大秧歌、二人转及乐器等多种形式的精彩节目搬到广场演出, 既宣传了自己, 扩大了影响, 又提高了群众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 增添了我县文化的氛围, 同时也展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二、开展广场文化, 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

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各级文化部门对于转变职能, 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等等工作的紧迫性也逐渐加强。文化馆作为广场文化活动的主力, 在这个时期应该深入社区、文化大院等地进行辅导, 从而培养出一批文艺骨干, 把更高水平的艺术形式传授给他们。既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 又活跃了群众文化的氛围, 展示了广大群众的精神面貌, 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工作队伍的作风和水平。

三、抓契机与时俱进, 促进广场文化的蓬勃发展

有特色才有发展, 有创新才有进步。几年来, 我县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实际过程中, 逐步走出了一条使广场文化向社会化、群众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的“新路”。强化统筹协调、扩大参与, 相关各部门要齐抓共管, 鼓励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广场文化建设的成熟模式。

四、社会力量资助与文化馆站扶持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要求文化消费水平提高的愿望必然会越来越强烈。广场文化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代表, 必将成为群众文化需求的供应中心。广场文化是一种广泛性和开放性的社会文化, 具有很强的兼容和辐射功能。通过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可以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影响力, 为广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足够的空间。各文化馆站要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能, 把握服务方向, 端正服务态度, 提高服务质量。面向基层, 深入群众, 提升广场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此外, 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在广场文化活动中打破“闭门造车”和“固步自封”的思想, 依靠各行各业、社会团体的多方支持, 在全社会形成创办广场文化活动的新局面。

五、广场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的大发展

广场文化不仅在城市广泛兴起, 而且在广大乡村也逐渐兴起。准确地说, 广场文化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同时为农民自办文化开辟了新的道路。如农村专业户、食杂店和乡镇企业等等为了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知名度, 想尽办法在自家门前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广场文化活动。再如文化大院里面的大秧歌、健身舞、乐队、舞蹈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经常在广场演出, 形成了一道新农村文化活动的风景线。

广场文化活动至今已成为人民生活中的一种业余文化生活, 从它兴起的因素中, 看到它是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的, 从它的功能、意义和特点上看, 它不但丰富了城市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层面, 它已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因此, 我们不但要把广场文化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还要让广场文化成为激发人们创造性思维的源动力, 成为展示群众文化艺术的一个平台。

对广场文化活动的浅见与思考 篇10

一、广场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与特征

说到广场文化活动,就必须先了解什么为广场文化。所谓广场文化,有人是这样定义的——是指在城市广场中呈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以及在广场之中所展示出来的文化。广场文化又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诠释。狭义上理解,是指富有特色文化氛围的城市广场,包含有美学趣味的广场建筑、雕塑以及配套设施,它是公共文化生活的空间,是专业团体或民间组织在此进行艺术性表演或展示的场所,也是群众性各种娱乐、体育、休闲等活动的场地。 广义上理解, 是泛指多功能、多结构、多样性的事物空间。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开阔,也有精神形态空间深厚与广阔。它是人气聚集地、商业活跃地、艺术展示地。上述两种解释可以是对广场文化而言,也可对为文化广场而言,一个为动态形式,一个为静态形式。

那么,属于广场文化的广场文化活动包含哪些内容呢? 笔者认为主要包含两大类,既:其一,群众自发的广场文化活动;其二,行业举办的广场文化活动。下面笔者就分别谈一下它们各自特征:

其一、群众自发的广场文化活动。在任何城市我们都可以看到或清晨、或傍晚、或休息日,或节假日,公园中、广场上、楼群之间,凡是空闲之地,人们或唱歌、或跳舞、或打拳、或扭秧歌、或下棋、或举着相机拍摄、或支着画板写生、或拿着特制的大笔在地上练书法……这些就是最常见的、 最广泛的、最普及的,最有生活情趣的群众自发的广场文化活动与休闲方式。最初,它只是由个体的休闲,变为三三两两的小群体式活动,而后,广大群众就既是广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 通过参与和观看,在潜移默化之中,人们的精神文化品位得到提高。笔者所在的东莞市茶山镇的广场文化活动就非常活跃,我们连续多年举办“茶山游园会”,而且内容也是丰富多彩。

这些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普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产生了极大地社会影响,已成为城市家喻户晓的一项文化盛事融入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并且迸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广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使整个社会氛围变得积极向上、欢乐祥和,也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就是这种群众自发的广场文化活动现象,使许多城市认识到它对创建和谐社会、对塑造城市形象,对提升百姓文化素质的作用。于是乘势而为,各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围绕 “洁化、绿化、亮化、序化、美化”的总体思路,新建了雕塑、 景观,而且增添了照明、电子屏幕等一系列设施,一大批风格各异、形态各异的文化广场纷纷隆起、铺展。当然,这些文化广场既是政府应该为老百姓提供的一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也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我们东莞市茶山镇的广场文化活动,由于组织的有序,举办的精彩,不但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不但能提高群众的层次,展现原创作品、不但促进了文化同产业的结合、 不但培育了一支支广场舞的队伍,而且,成为市民广场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和休闲的好去处,同时也成了东莞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

这种群众自发性的广场文化活动的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参与面广、自娱自乐、丰富多彩。

其二,行业举办的广场文化活动。各个行业举办的广场文化活动,也可称为有组织的广场文化活动。其实,有组织的广场文化活动,还是有传统的,例如:过去逢年过节各地举办的社火、扭秧歌活动,还有群文单位、社区街道在节日、 在假期组织的集体舞、交际舞、太极拳表演、消夏晚会、露天电影以及影展、美展、书法展等。

然而,还有另一种形态而且是近年来越演越烈的文化形态,那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的提升、随着旅游热的升温,各地把文化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这个软实力成为重点打造的对象,文化这个恰似“柔弱之水” 的软实力,体现一种真气概、一个硬指标,一种硬功夫。于是, 一些城市为了招商引资、为了塑造城市精神、为了刷新城市名片,就大手笔、大气魄地创办、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会展活动。 而为了造气势,为了吸纳更多人的参与,把大型文艺演出、大型体育表演从剧场、从体育馆搬到了广场、景点、 海边、山上。什么旅游文化节、登山节、踏浪节、风筝节、 捕捞节、水果节、爱鸟节、冰雪节、采茶节等等。这些行业举办的广场文化活动,有的宏大、有的豪华,有的简约、有的独特,因此,笔者不好对它的效果作评价。但是,这种广场文化一定会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一定会在不同时期不断挖掘广场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新功能;一定会为区域经济注入一些活力;一定会提升行业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也一定会为一些城市打造出了具有时代精神、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品牌。

这种行业举办的广场文化活动的特征概括起来是:规模宏大、华丽、时尚,目的性强。

二、广场文化的组织管理及引导

群众性的广场文化活动活跃了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的安定和谐;行业组织的广场文化活动,提升了行业乃至城市的知名度,推动了经济发展。拿我们东莞茶山来说,由于这些年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茶”知识展示、紫砂壶现场制作、茶文化节摄影活动、“茶与乐”——古筝弹奏、 茶叶现场制作、“茶之谜”——猜茶谜语,“茶之问”——茶知识问答、“粤韵响茶园”——粤曲晚会、“茶与健康”—— 知识讲座、“茶园杯”茶山镇第九届劳动者之歌歌唱大赛和 “品茶论水”——交流会,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茶山、走进茶山, 感受茶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打响了茶叶产业的品牌。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也必须承认,无论是群众自发性的广场文化活动,还是行业创办的广场文化活动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或者说需要引导和管理的问题。群众自发的广场文化活动存在散发性、不稳定性,有些活动会有一些不健康甚至封迷信的东西混杂其中,缺少文化创新。一些行业组织的广场文化活动存在一味追求大场面、大舞美、大制作,奢华浪费、竞相攀比等不良现象,再有就是功利性强、商业性强。因此,作为文化主管部门、群文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 加强管理、积极引导,使广场文化活动一直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使这些活动更具有文化内涵。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强化这方面的工作:

1、周密计划,精心组织,让广场文化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宣传文化部门要将全市广场文化活动作为建设双文明的重要工作来抓,要纳入全市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中,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范畴之中,周密计划、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广场文化活动在文化主管部门领导下,协调各个行业,各个社区,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使群众性的广场文化活动与行业举办的广场文化活动都做到广而有序,繁而不乱,真正激发正能量。

2、积极引导,有序管理,办好各类节庆、会展的文化活动。无论是重大节日,还是行业形象宣传,还是招商引资, 一般都要举办各种广场文化活动,以此大力营造喜庆氛围。 专题的文艺晚会,大型的文体表演,歌舞比赛、美展、影展等等都是浓墨重彩的重头戏。因此,积极引导、有序管理才能使这些活动既达到预期目的,有能满足多元需求,还能提高审美品位。我们东莞市茶山镇,在举办活动的策划之初到活动的过程、到最后的总结,都注重了这一点。

3、预报活动、加强审核,完善广场文化活动的管理机制。除了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积极引导之外,还应该建立预报活动、加强审核等制度。通过预报活动,不但能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出谋划策,而且各单位之间也会互通信息, 资源共享;加强审核,就是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要对各个行业举办、创办的各类节庆演出、会展宣传进行审核,使这些活动人、财、物更透明。从而减少铺展浪费、杜绝奢靡之风、 使活动更符合党和政府《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的要求,让广场文化活动不断释放文化力,更积极地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

广场活动 篇11

9月5日是首个“中华慈善日”,由山东省民政厅、济南市民政局主办,省慈善总会、济南慈善总会、济南各区县慈善总会承办的山东省暨济南市“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在泉城广场举行。同时,省慈善总会2016年全省“慈心一日捐”活动全面启动。省民政厅副厅长李光杰、济南慈善总会会长张泽等亲临活动现场。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济南市及各区县民政局和慈善总会的有关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宣传活动现场主要有展板宣传、义工服务等形式。展板宣传既有《慈善法》的释义,提纲挈领地对《慈善法》进行解读,又有第五届“山东慈善奖”有关评选工作说明和获奖情况公示。省、济南市及各区县慈善总会的展板则图文并茂、重点突出,从慈善募捐、慈善救助、慈善组织建设等几个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省慈善总会系统十几年来的工作成就。每个展板前都有省慈善总会系统的工作人员为大家进行讲解,同时发放《慈善法》单行本、《慈善法》问答、慈善募捐和救助等工作宣传材料并回答有关疑问。义工服务主要由律师事务所、山东省警官总院及施尔明眼科医院的义工,为大家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医疗义诊等服务。内容充实、设计新颖的展板和丰富多样的义工服务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驻足,大家仔细观看了展板内容,就关心的问题跟慈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对《慈善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山东的慈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会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支持、参与慈善事业的发展,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有困难的弱势群体。法律咨询和义诊服务的工作台前也是人潮涌动,热情周到的义工服务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

2016年全省“慈心一日捐”活动时间为9月5日至12月31日。活动期间将通过集中开展慈善宣传、推介慈善项目、表彰先进典型等活动,依法动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倡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慈善捐赠活动。根据省委、省政府〔2015〕22号文件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6〕3号文件要求,2016年全省“慈心一日捐”资金全部用于扶贫脱贫。各级慈善总会按照民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安排,围绕精准扶贫科学策划救助项目,对全省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给予重点施救。

广场活动 篇12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居民的平均寿命已日渐增长。据估计,全球6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以2.4%的速度增加,我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根据一般年龄的划分:60岁以上为老年人,其中60岁~79岁为老年期;80岁~89岁为高龄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老人人口的增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体现,但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如何营造人性化的室内外空间,使他们健康生活,已是当前社会科学各方面研究的重要课题。城市广场作为老人活动的重要室外环境之一,其合理化设计是维护老人健康生活的极其重要方面。

2 对“城市广场”、“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理解

城市广场,是基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上可组织集会、供交通集散、组织居民游览休息、组织商业贸易的交流等。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是指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广场,是在广场中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融的思想以及具有宜人的广场空间组织和空间形态,是使置身于城市广场中的人的各种活动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的广场。其中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的满足、社会属性的满足和精神属性满足。这些属性的满足,在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各个部分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体现。

3 老人身体、心理以及户外活动基本特点

3.1 老人身体、心理特点

老年人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近年来,随着老年人比重和总人数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部相应地出现一系列变化,老年期的变化可以涉及到人体的各个系统,涉及到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等。衰老是人类寿命中的一种自然规律,人的一生经童年、青年、壮年而至老年,到一定年龄就会逐渐出现一系列的衰老特征。一般认为,50岁左右称老年前期,60岁就算进入老年期,90岁以上即为长寿,因此,衰老是一种生理性衰退的渐进过程。

老年人易产生以下几种心理:(1)失落心理。现代化事业需要现代观念意识、现代科学知识、现代心理素质以及强健的体魄等,可是一般老年人正是在这些方面存在缺憾,最容易产生失落心理。(2)怀旧心理。对于个人来说,生活环境、价值目标的改变使老年人心理反差变大,因而怀旧心理也变强烈。(3)淡泊心理。既不刻意追求名利也不悲观厌世,虽清贫度日却自得其乐,虽劳碌却不以为然。(4)自卑心理。其表现有:胆小谨慎,不敢想不敢闯不敢担风险,生怕打破平静的生活和平衡;易孤独,由于离开了岗位相对减少了同他人的联系,极易产生孤独感,依恋和交际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忧郁寡欢;嫉妒多疑,与原在同一岗位的同志相比较显示出较大反差,于是一方面加剧了自卑感,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嫉妒心理。(5)童稚心理。其特征一是依赖,对组织依赖,对家人依赖,放弃个人努力,一切等待照顾。二是任性,易冲动,爱发脾气。三是多情,好管“闲事”,好为人师。四是固执、倔强,处事刻板很难通融,有时偏执得不近人情。

3.2 城市老人户外活动基本特点

3.2.1 老人活动领域

1)个体活动领域

老年人需要有一个安全领域空间,在此空间内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并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防卫性和明显的排他性。同时,老人的生理特征也决定了老年个体活动领域的空间尺度。近年来美国与中国老年医学研究表明,60岁以后老年人听觉衰退,对2000Hz以上高频声响听力减退显著,辨别度降低。在一定背景噪音下的语言听力障碍的加深,会加剧老人的孤寂感,降低其交往期望值,导致独尊性与自我型活动,老年人独自静坐与闭目沉思是其显著表现。

2)成组活动领域

当老年个体活动领域意识逐步降低和自身防卫空间缩小时,由诸多个体共同参与某种集体活动所构成的领域称为“成组活动领域”,而其共同所有的领域空间又称为“成组活动领域空间”。老年个体活动领域具有暂时性、相对性和条件性,并随老年人活动形式、环境条件及身心特点的不同而变化。一旦老年个体参与成组领域性活动,在此领域中个体活动领域意识便退居次要地位,而成组结构内部的半私密性与个体间的内聚力明显增强,对“陌生成员”在视觉、语言、姿势等方面产生排他性。值得重视的是,今日老人中29.2%的视力在0.05以下,而人们80%以上环境信息需经视觉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那些听力丧失50dB以上的老人,难以辨别熟悉的听力信号。所以老人们为了消除相互之间的视觉及听力障碍,往往尽量缩小相互之间的距离,借助于观察口形来了解对方的意愿,并通过观看组员的表情和手势来弥补其视听之不足,这也是老年成员活动常常出现的“亲密无间”现象的缘由。

3)集成活动领域

它是由多个老年成组领域或多种形式的成组领域所构成的复合式活动领域。其中各个成组领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离性,而内容相同的之间又有强烈的内聚力,各个领域之间又有一定自由度和选择性,即老年个体若即若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人世界的多彩性。调查表明,老年集成活动领域多属于开放型交往空间,如公园、绿地、广场、老年俱乐部或活动室、棋楼与茶馆等。该领域为老年群体提供了娱乐和交流信息的机会,缓解了老人们的孤寂感。

3.2.2 城市老年人行为活动的互感——集聚性

它是指老年人在相互交往和参与公共活动时,在其社会背景、文化层次、特长爱好、生活价值、年龄层次及健康状况等因素的激发下,在交往中所产生的互为吸引和共鸣的内在感应。高龄体弱者、老年棋友、牌友、溜鸟伙伴、老年戏曲爱好者大多是集中式的围聚,且常常有多个老人旁观。这种主动性与协从性的活动,有助于活跃气氛和提高愉悦之情。

3.2.3 城市老年人行为活动的时域性

它是专指在不同地理区域、气候条件及季节时辰等条件下老年人的活动意愿与行为特征。它显示出老人活动与时间矢量之间交织和互动的关系。暂且把不同季节、地理区域和天气撇在一边不论,就是在同一季节的不同日子,如平时与节假日、上午与下午,老年人的出行方式与活动特征也不尽相同。在南方城市中的老人时域性选择多于北方,他们多有上午到茶馆中品茶、听戏或闲聊,晚间到传统浴室中“泡大池”的闲暇方式,而在北方,气候干燥少雨、风沙时起,且绿化相对稀少,迫使老人们只好选择一些既能遮挡风沙又能沐浴到阳光的场所,如钟亭下、鼓楼旁或半封闭的长廊中。

据西班牙老年行为学家费罗利芒对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老人活动的研究表明,老年人对阳光照射量有一定的需求,即使是在盛夏。而在多云阴雨老人外出减少之时,易产生无精打采等症状。我国老人每日的出行时间多半在清晨6时~7时,上午9时~11时和下午2时~5时半,其中以下午出行为最多。

3.2.4 城市老年人行为活动的地域性

老年人在特定的地区和专门空间中所进行的习惯性的活动行为被称作“地域性行为”。老年活动的地域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会随着季节、时辰及活动内容的变化而改变。但老人总喜好优先光临那些自己常去、且有自己熟悉的和“情投意合”的老年朋友的地方。即使家庭搬迁之后,也会经常乘车前往昔日的活动场所,以补偿内心业已形成的“地域活动意识”。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的研究对于未来城市老年公共活动场所与环境的规划建设,必定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并将为推动城市现有老年活动场所的改建提供有效的依据。

4 城市广场之老人活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4.1 聚人气与安全原则

广场中老人活动空间应选在与居民出行路线接近、市民到达这里的距离较短、交通较方便的地段,这样除了聚人气以外还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此外广场中老人活动空间视野要开阔,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4.2 无障碍设计原则

尽管目前我国许多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对室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已有所考虑,但普遍认识还不够。主要表现在把室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简单认为就是增加轮椅专用坡道,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还应包括地面、休息设施、标识物、绿化等所有与残疾人、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细节设计上。活动环境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处处贯彻无障碍设计的原则。下面就室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进行全面分析。

4.2.1 坡道

坡道是无障碍设计中的重点,因为一些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需要以轮椅代步,因此地面就不能有台阶等障碍物,而需要用坡道解决地面的高差问题。坡道表面应进行防滑处理,表面不宜覆盖地毯之类的纺织物,因为一旦浸水或沾有污物后,就特别滑。坡道的最大坡度为1:12,长度不能超过10m,如果超过10m,则中间须增加休息平台。城市道路交叉口、人行道也须采用坡道,方便老人上下行走,坡道表面应与人行道地面不同(如粗糙的材料)。

4.2.2 休息设施、标志物

在较长距离的游步道中间应设休息场所,如亭子、坐凳等。休息场所应有足够的空间让坐轮椅者与别人交谈,像喷泉、坐凳、垃圾箱、电话亭或其它雕塑小品,对于弱视者、盲人来说可能是一种障碍,在设计时需特别注意。它们的位置布置应十分恰当。老年人听觉较弱,问路一般都不方便,因此对他们来说,路标、指示牌、地图等标识物很重要。这些标识物的色彩应明亮、和谐,适当的部位使用鲜艳的色彩,以刺激人的视觉,易引起老年人的注意。另外,室外场所的夜间照明应非常充足,不仅方便老年人的夜间行走及各种活动,也可减少犯罪的发生;灯光照明应高低结合,避免由于过分集中的强光产生眩眼现象。

4.2.3地面

地面不能有台阶及急坡,其表面应选用有弹性、防滑、不易脱落损坏并易于清扫的材料。像砖块、沙子及圆滑石头铺砌的路面一般容易使人绊倒、滑倒,不适于老年人行走,但地面应保证有一定的粗糙度,以使轮椅的轮子、拐杖、助行器等能贴牢地面而不易于滑动。地面还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免雨天打滑。

4.2.4 噪音

很多老年人听力不太好,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以让彼此听清楚对方所说的话。室外活动应尽量避免噪声源。不可避免时,广场的场地可通过绿化来适当减弱噪音。

4.3 空间围合原则

老人们对空间形态的把握可使人产生方位感,可以明确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而对场所特质的感知则产生认同感、归宿感。这就需要环境空间具有围合感,使形式与人活动时的心理状态相吻合,才能给人留下特殊印象。围合不一定是四面封闭,四面围合的空间封闭性极强,有强烈的向心性和领域感,会令老人感到压抑。活动空间上有一定分割意义的界面也能起到围合的效果。如植物高低搭配、自然地形高低变化、建筑物等都可以形成边界效应。如能灵活运用、随即处理,必能创造充满人情味的空间氛围。

4.4 城市广场中老人活动空间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设施齐备原则

4.4.1 坐憩设施

小坐在室外空间环境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其它许多活动如小憩、交谈、观看等的前提,因此对小坐的环境设施要求很高。首先,要从老人的生理条件考虑,避免在夏天受阳光曝晒,冬天寒风扑面,或四周有刺耳噪声的地方设置座位。其次,座位的尺度、质地等也应达到老年人的生理舒适要求。再次,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方面考虑,都愿意选择一些位于空间边缘,背后有依赖物的座位,这样就可避免人流从就坐者身边穿过,而带来不必要的威胁感。最后,对于交往的需求多表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交谈愿望的老人中,他们希望能舒服地坐着和对方交流信息,因此这时需一些适于交谈的小坐空间,如L型,多凹型或凸凹两边形、弧形等形式的座位。这些形式的座位可以形成一个使老人们使用的小空间,产生领域感,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

除此之外,还应提供台阶、花台、水池边沿、矮墙、旗杆基座等等,这些形式灵活的“第一座椅”可为老人们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性,使不同需求的老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小坐空间。

4.4.2 娱乐游戏设施

各种娱乐游戏设施是老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去处,设施完善的休闲场所会让老人们情不自禁地去体验娱乐游戏之趣,也有利于老人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包括散步道、各种锻炼器械等。

4.4.3 通讯文化设施及卫生管理设施

包括公用电话亭、书报亭、时钟、电子显示屏、垃圾箱、饮水处、公厕等。在广场的合适位置要设计这些必要设施,方便老人使用。

5 总述

总之,城市广场中的老人活动空间要做到人性化设计,首先要了解老人身体、心理特点以及老人户外活动基本特点,结合老人的身体和心理需要,对广场进行人性化的创作,设计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为他们营造人性化的广场空间。

摘要:通过对老人户外活动的基本特点和身体特点分析,探讨城市广场中老人活动场所的人性化设计问题。

关键词:城市广场,老人,空间,人性化设计

参考文献

[1]王珂,夏健,杨新海.城市广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黄晓莺.居住区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上一篇:能源类企业下一篇:旅游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