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蛇散步》教学设计

2024-11-23

《小蛇散步》教学设计(精选3篇)

《小蛇散步》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理念

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以“感悟文本—生成能力—指向应用”为主线, 立足学习主体, 突出文本感悟, 注重形成能力, 强调语文应用。突出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对语文的感悟过程、能力形成和能力应用过程, 是本教学设计的思想灵魂。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还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能力, 对生活缺少体验, 对散文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 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 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三、教材分析

《散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第五单元的一篇讲授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亲情, 《散步》记叙了一家三代在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 表现出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 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因此, 本文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品味语言。

(2) 教学难点:1抓住关键语句, 理解课文主旨;2引导学生揣摩语言, 增强语感。

六、教学过程

1.猜字导入, 激发兴趣

(1) 教师活动:猜字游戏。出示甲骨文的“孝”字, 根据图解, 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 进而解释“孝”字的深刻内涵, 从而引出所学新课。

(2) 学生活动:学生猜字谜, 兴趣浓厚, 课堂气氛活跃。

(3) 设计意图:游戏进入新课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也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引发学生对“孝”的涵义的思考, 从而架起文本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唤醒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感受浓浓亲情, 为后面学习作好铺垫。

2.初读课文, 感受真情

(1) 教师活动:1多媒体播放视频朗读, 要求学生完成“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 (屏幕显示) ;2明确朗读要求, 感情基调:轻松、愉悦、舒缓;3教师激情范读, 与学生齐读。

(3) 设计意图:1在这一环节中, 既有教师范读、男女生分开读, 又有师生齐读, 使师生真正互动起来, 共同进入文本, 感受真情;2学生既有“听”又有“读”, 能更全面地感知课文, 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 理解文本、品味语言, 最后学生又能在互评中进一步把握朗读的要点。

3.整体感知, 快速抢答

(1) 教师活动:检查阅读效果: (屏幕显示)

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提示:结合以下要素, 串成一段话回答。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

5原因

6经过、结果

(2) 学生活动:学生快速抢答。

(3) 设计意图:抢答的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加学习的成就感。梳理内容的六要素目的是让学生初读文章后能全面感知课文, 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做铺垫。

4.重点探究, 理解亲情

(1) 教师活动:1研读解决“分歧”这一部分 (6~8段) , 教师提出以下思考题: (屏幕显示)

a.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重大”?

b.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c.母亲又为什么决定改走小路?

d.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回答, 教师及时鼓励、肯定, 积极引导, 适时点拨。

(2)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完成。

(3) 设计意图: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 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 体会文章的人性美, 更好地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理解亲情、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涵义。

5.品析人物, 畅所欲言

(1) 教师活动:1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欣赏他 / 她哪一点?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 (要求学生讨论完成)

2学生讨论后, 教师点拨:真是幸福和谐的一家, 是什么把这一家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呢?

3教师板书: (屏幕显示)

爱 (尊老爱幼)

(2)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完成。

(3)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发掘文中人物身上的闪光点, 学习他们所具备的精神和美德。

6.美点寻踪, 品味语言

(1) 教师活动:找出你认为美的句子或用得好的词语, 读一读, 品一品, 说说好在哪里。

(2)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完成。

(3)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鼓励学生找出“春”景的句子, 并深入探讨提及“生命”的涵义, 引导学生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要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 提高学生进一步品读美文的能力,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7.拓展迁移, 拥抱亲情

(1) 教师活动:浓浓的亲情不仅在作者家里, 而且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 在我们的心中。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一个生活中让你感动的细节和镜头, 拿起你手中的笔, 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 写几句你现在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提示:以小组为单位, 小组推荐同学到台前做精彩讲述)

(2) 学生活动:学生动笔习作,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习作。

(3)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脱离生活的学习只能让学生产生疏远感, 因此这一环节能让学生从文中对接到生活, 激发学生对家人的美好感情,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对家人的爱, 从而形成课堂上一个情感的高潮。

8.课堂小结, 情感升华

(1) 教师活动:1播放音乐:在《让爱住我家》优美动听的乐曲中, 学生一起小结课堂;2传递爱心:听歌曲《感恩的心》, 播放一组“爱”的图片, 请学生谈感悟。

(2) 学生活动:1学生齐读: (屏幕显示)

亲情, 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 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 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 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的丝绸, 细腻光滑……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 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 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 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重温家庭温暖, 交流自己所体验的“浓浓亲情”和“生活之美”。

(3) 设计意图:音乐最能撞击人们的心灵,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用音乐营造温馨而感人的气氛, 使学生在抒情的文字和感人的乐曲中对亲情的理解得到升华。

9.课后作业, 真诚行动

(1) 教师活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 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1真诚行动: (屏幕显示)

a.请学生亲手做一张贺卡, 在贺卡上写上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b.发一条爱心短信给 父母, 告诉他们, 你很爱他们。

2抒写亲情: (屏幕显示)

周末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脚、帮助父母做点家务, 陪父母散散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3仿写例句: (屏幕显示)

爱是吃饭时, 妈妈放在奶奶碗里的荷包蛋;

爱是_________;

爱是___________。

(2) 学生活动:课后把这件事写到作业本上,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也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有了感悟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描写家庭亲情的文章, 贴近学生生活,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但是要上出新意、感染和打动学生却不容易。在“课文导入”这一环节, 我通过猜字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我注重语言的感染, 吸引学生。“分析课文”这一环节学生显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通过“朗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准确找到了课文相关内容。“品析语言”这一环节, 通过品析语言, 让学生从修养上陶冶自己的情操, 更好地把握、理解了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最后的“拓展延伸”这一环节, 设计非常巧妙, 用《感恩的心》这首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文章的中心, 最后在感恩的歌曲声中结束了课堂。

《小蛇散步》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小蛇助人为乐的愉快情感

2、欣赏绘本画面,理解小蛇散步时发生的故事

3、通过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活动准备:

PPT课件、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黄老师有个好听的故事要和大家分享,小朋友快看看谁来了?(小蛇)

师:前几天一直在下雨,小蛇哪也不能去,只能在家里。今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小蛇高高兴兴出门去散步。(图2)

二、引导幼儿欣赏绘本画面,感知故事内容

1、集体欣赏图3-6,感知故事的发生、发展(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2、集体欣赏图7-16,通过小蛇和小动物们的语言交流,大胆猜测故事的发展,仔细观察小蛇的表情变化。(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模仿,重点小蛇心地善良愿意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小动物们,心情很愉快。)

师小结;小蛇用自己的`本领帮助他们很愉快,那它帮助了哪些小动物?(小蚂蚁、小蜗牛、小壁虎、小老鼠、大狗和大象)

3、集体欣赏图17-24,猜想小蛇的行为,观察小蛇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蛇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很开心。)

师小结:故事中小蛇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大家心情很愉快。

三、游戏活动

《给你捶捶肩》,让幼儿体会帮助别人的愉快心情,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知道得到了帮助要说“谢谢”。

知道故事的名字是《小蛇散步》,向小蛇学习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这样我们也会很开心。

四、结束活动:迁移和总结

师:观看照片,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你会怎么帮助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散步》教学设计、实录及评析 篇3

[创意设计A]走进文本

说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只是近十几年来,人们忙于事业,忙于生活,忽略了身边融融的亲情,呼唤、发现亲情是本文写作的基本动因,所以,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切入文本,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开启了学生心灵的律动。

精彩回放:

师:“十·一”黄金周刚过,你们又回到了校园。看到你们一张张写满了灿烂和幸福的笑脸,老师也想分享一下你们的快乐,能不能说出来听听?

生:爸、妈带我去登山,我第一个冲到了山顶……

师:胜利的感觉真好!

生:爸爸和妈妈带我去看大海,我还拣了好多好多的贝壳呢!

师:就像生活那样,五颜六色?

生:(继续七嘴八舌地讲述)

师:(叫停)黄金周精美的大餐,现在咀嚼起来仍口有余香。你们五十多个家庭,就有五十多个快乐的“十一”。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散步》走进作家莫怀戚的内心世界,共同分享他们一家人的快乐和幸福,感受他们三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吧!

[创意设计B]阅读文本

说明:阅读文本的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板块:(一)概括文本的内容,揣摩情感的基调。(二)欣赏明媚的春景,享受复杂的心情。(三)倾听喃喃的诉说,引发深沉的思考。通过三个环节———初读感悟、景物赏析、情景再现,实现了对文本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精彩回放(一):初读感悟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简约式的初读,从整体上感知人物、事件及情感基调。)

(围绕“写谁?”、“什么事?”等问题,快速阅读并获取、提炼信息。)

师:多么感人的故事!如果你们能用简洁而恰当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

(学生深思……)

生:三代人初春散步,亲情化解分歧。

师:有时间、有人物、有事件、有结果,还有诗词的味道呢!

生:夫妻俩承上启下勇挑重担,三代人割舍不断亲情无限!

师:(竖起了大拇指)咱们班要出大诗人喽!

生:妻背儿、儿背母,母慈儿孝,亲情永驻。

师:文字不多,却主题鲜明!

生:……

师:(叫停)太精彩了!你们用最精当的语言勾画了一幅幅合家散步亲情图,若让你们来朗读这篇散文,应该以怎样的感情基调?或是怎样的语气?

生:欢愉的、轻松的。

师:春日散步,当然轻松、欢愉,可它带给人的思考却是———

生:深沉的。

生:凝重的(其他学生看书后点头认可)。

师: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感受这种欢愉而凝重的心情!(学生在深沉的伴音中轻读课文)

自我点评:初读课文后,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雕刻语言,养成先读书、后概括的良好习惯;学生的精彩语言是教师没法预设的,但只要教师善于察“言”观色,有意识的引导、点拨,学生精彩的语言便会如抽丝剥茧、层出不穷;同时,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初步感受,形成了欢愉而凝重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解读文本做好了情感的储备。

精彩回放(二):景物赏析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对明媚景物的欣赏中享受欢愉和深沉的心情,并领悟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

师:你们肯定不会忽略课文中的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老师与你共赏!(学生找了出来)

师:谁来读?(一学生读出了欢快的感情,一学生读得却很凝重、深沉)

师: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学生陷入了沉思)

生:从第2、3节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很沉重,脚步也很沉重。

师:多么经典的回答!眼前是美妙的景物,身边却是衰老的母亲,心情怎不沉重?那么咱们就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齐读———(学生齐读)

师:这些景物确实令人眼花缭乱,赏不够啊!谁能帮帮我梳理、清点一下?

生:(七嘴八舌地)新绿、嫩芽、冬水;菜花、桑树、鱼塘。

师:这些景物尚且充满了渴望与成长,何况人呢?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它深刻的蕴含?

生:是“生命”!

师:原来,景物也能暗示一种生命!

师:谁来说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生:烘托欢愉、凝重的心情。

生:表达“我”对母亲生命的祈愿。

自我评点:这里通过学生与文本、与老师的对话,由欣赏景物引发对生命深沉的思考,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碰撞一触即发!

精彩回放(三):情景再现

(当代的青少年对身边的亲情常常视而不见,若将文本中情感化的语言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戏剧的冲突中再现,定能震颤学生的心灵;然后通过评戏的形式,既达到了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又能为下一步书写生活作情感积淀。)

师:生命如此可爱,却也如此地脆弱!就像嫩绿终将枯黄一样。而莫怀戚却在努力地延续着母亲这衰老的生命。如果我们能再现散步的情景……

生:(激动地样子)我们表演一下!(学生顿时躁动起来)

(四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再现了“散步”的全程,尤其是学生喃喃的诉说及形体语言,博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

师:老师看出来了,还有很多同学都在跃跃欲试。不要急,我们还有“评戏”的环节呢!你可以和这四位同学展开即兴的对话,共同探讨,共同发现……

(学生们立刻情绪高涨)

生:莫先生,你的母亲老了,身体不好,你却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这不是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强人所难吗?

“莫怀戚”: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对母亲生命的关爱啊!仔细阅读第2、3节,你就能理解我了。(学生读2、3节)

生:莫先生,你能把“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这句话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表演一下吗?

“莫怀戚”:……(略带叹息的独白,打动了全班)

生:从你的再次表演中,我终于听到了沉重而又庆幸的感叹!

“莫怀戚”:你也来试试?(学生读书时强调并重读了“总算”、“又”。)

生:莫先生,你的母亲和你的儿子并不重,你为什么要“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地走?

“莫怀戚”:“背”上的责任大啊!你还真以为我们背的是祖孙俩?我们背的是一种责任呀!(学生对“莫怀戚”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生:(赞许地)你是优秀的儿子,更是优秀的父亲!

师:(即兴插入)老师也想请教莫先生,假如你的儿子不愿委屈奶奶,又坚持走大路了,你能设想出以后的情形吗?

“莫怀戚”:还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全班同学吧!

师:那就请大家展开想像的翅膀,为这四口之家再添几份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婆媳情……

(学生放开思维,充分地想,充分地说,亲情化的语言充盈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自我评点:

课本剧的表演,使学生不自觉地深入了文本,如身临其境;通过“评戏”,立足文本的语言,又放飞了想像,学生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独特的感受。创造性的语言、个性化的表演、成了本节课特有的亮点,此时,书写生活的时机已经成熟。

[创意设计C]走进生活

说明:这里将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与对话,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生成他们提炼生活、书写生活的能力。

精彩回放:

师:走出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把目光投向身边的生活。家庭是一本书,写满了酸甜苦辣的故事;家庭是一只船,装满了风雨同舟的心情。你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你的位置在哪里?

生:我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很少回家,母亲每当遇到什么难事,总是跟我商量。

师:你已经长大了,男子汉就应该勇挑重担!

生:我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双休日回家,总能看到她坐在门前的青石板上张望……

师:你能理解那种祈盼的心情吗?你是她生命的延续啊。

生:老师,我的父母常常为赡养我奶奶的事而争吵,我该怎么办?

师:把《散步》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生:……

师:(击掌叫停),听了这么多感人的故事,你也许已经产生了一种创作的冲动,请大家拿起笔来,尽情地书写你家庭中的亲情,让内心的感动释放出来吧!

综合评点:

总的来说,这篇教学实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这里有恰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层次。它共分三个环节:走进文本———阅读文本———走进生活,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课堂运行,使教学层次井然有序。尤其是“阅读文本”这一环节,分为“初读感知———景物赏析———情景再现”三个教学环节,梯度自然而顺畅,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

2.这里的对话立足于文本。实现本课教学有效运行的主要手段是以文本为介质的师生对话,教者在解读文本时发现,课文中没有深奥的语句,却蕴藏着浓浓的“情”字,应该围绕“情”字有目的的设计对话。特别是模拟散步情景的课本剧表演,其中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不仅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更是超乎文本之上的文本再创啊!

3.这里的生成层出不穷。从“精彩回放”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生成出乎意料,但它的确是课前从未谋面的、彼此很生疏的师生间对话的产物,它或许来自教师那春风般的语言诱导,或许来自学生那敞开心扉的情感游历,或许来自那充满生活印记的文本信息,或许来自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情感对撞?

4.这里彰显了生活化的语文课程。从整个实录来看,这简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课”,而是师生间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语言“散步”,那么轻松、自如、顺畅。而且,教学的第三个环节“走进生活”,会使我们感受到“生活化作文”的独特魅力。

上一篇:创伤骨科治疗下一篇:TP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