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谈(精选5篇)
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谈 篇1
翻开课本可以看到很多文质兼美的写景抒情类散文,比如《草原的早晨》《田园诗情》《青海高原一株柳》等。这类写景抒情散文,景是真景,物是真物,只是通过描写使景物变得“有情有义”,让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自始至终与所写景物相融相和。这融入的情就是文章的神,体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那么,怎样抓住文体特点进行有效教学呢?
一“、传神”:领悟语言表达的情意
“传神”,就是教师利用适切的系列方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领悟语言所传达的情意。课堂中,在丰满的“形”中一层层深入,“神”渐渐浮现,由模糊走向清晰,从而真正抓住散文教学的精髓。
1.感受“神”之影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把文章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去体验、去感悟,力求对文本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整体的”感知,对文章思想感情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如《田园诗情》一课,揭题后学生交流眼前浮想的画面。然后读文,想想荷兰给自己的印象,这样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有了粗浅感知。然后进一步理清写作顺序,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每部分浓缩成标题式,有:奶牛天地、奔驰骏马、家禽乐园、宁静夜晚,当然列标题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再将文题与内容观照,弄清这篇文章是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介绍荷兰的田园风光,首尾的总写与呼应对荷兰的田园风光有了进一步整体的感受。再如,教师将第二课时导入的复习与本课的“神”相链接,在开篇中就唤醒朦胧的感受。《田园诗情》一课,通过想象画面朗读这两组词组“仪态端庄的老牛、骠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绵羊“”如丝绒般的草原、辽阔无垠的原野、天堂般的绿色草原、鲜艳的郁金香、野草遮掩着的运河”,集中播放荷兰如诗如画的风光,内在的神韵也在心中若隐若现。
2.体悟“神”之真
以形传神、创设意境是写景类散文最重要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传达出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并传递出文中主人公的主观情感。阅读这类文章“,循其形,入其里”,在“活画”中,体会了诗画意境,然后进一步推进,聚焦那些一字传神的词句,品味其中传达的情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由此及彼的想象、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思想融合在一起,以体察作者的情感,探明散文的内在精髓。如精读《田园诗情》,先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然后浏览第2自然段,这样的奶牛图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想想喜欢的理由。学生交流牛犊、老牛的句子时结合“活泼顽皮“”仪态端庄”想象自己就是小牛犊会怎样顽皮,父母就是老牛仪态端庄的样子。再读这部分,体会这样的意境带来的感受。在这样的聚焦词语,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补充中,那种家的幸福温馨之感自然流淌出来,相机再通过朗读表达情感,这样的“神”丰满厚实了。
3.析出“神”之形
散文中有些重点句子或词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主题、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散文的“神”。这就是文眼,也是“神”眼。这些点睛之笔往往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教者引导学生抓住文眼,挑破“点睛”之笔,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了解散文之“神”。如《田园诗情》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就是散文的“神”眼,在已经通过一系列意象感悟荷兰的幸福、自由、悠闲、宁静后,对“真正的荷兰是什么”学生一定能透过景看到情,透过田园看到诗情。再补充作者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的作者叫卡尔·恰佩克。他在荷兰游历时,写下这篇文章。当时,作者的家乡正在遭受战争的侵扰,人们不得安宁。他写下这样的文字,仅仅是介绍荷兰吗?”学生一定能透视出景物背后作者表达的情感———对自由、平静、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二“、长言”:迁移言语表达的智慧
“长言”,在这里指向的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笔者认为,在阅读课堂中,语言文字的实践应是对文本语言文字学习效果的检验,是文本语言表达方法运用、内化的过程,是学了本节课获得的语言的生长。但在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没有源头,只是为了升华文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只是一种写的练习,这种语言能力是学生本身就具有的,没有看到学习此文本后独特的生长点,提高点。这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一种伪实践,从生长角度看是一种低效的徘徊。作为抒情类写景散文,可以尝试从哪些方面实现语言的生长呢?
1. 传神词语中寻找
品味写景类文章的语言,要重点品味那些能一字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品味这些词对描摹景物、传情达意的表达效果。并将这种对文字的敏感能力内化成为自身的语文涵养,这也是语言的一种生长。
《槐乡五月》是三年级上册的景物类散文,文中多处传神之词值得品味。第1自然段感受槐花的香时,教师让学生读读体现槐花香的语句,然后想想句中哪个词语很特别,表达了怎样特殊的感受?学生体会到“浸”的特别之处:“浸”是物体没在水里,而水可以看见,可以摸着。这里说槐乡浸在香海中,就让人感到这种表达的多种独特的韵味,如:香味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了;香味令人陶醉,一直香到心里了;整个槐乡的每一个角落都飘着香味。然后再想象整个槐乡浸在香海中的情景,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巧妙地达到由香悟浸、由浸悟香的效果。有了这样的词语感受经验,再寻找文中类似特别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特殊感受?学生自然关注到文中“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中的“飘”体会到槐乡孩子的快乐。在此基础上发现写作的秘密,写景时,可以运用能传达神韵的动词,往往会更加生动。最后,学生进行练习。读描写广玉兰的句子,填写一个动词,说说怎样传神。“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出来。”这样学生的品词用词能力达到历练和生长。
2. 形神结合处寻找
散文文辞优美,语言韵味十足。散文形散神聚,形式上自由活泼,不受约束。根据这样的文体特点,寻找散文类各年段语言学习和练笔的点。
片段一:
交流第4自然段
1. 除了骏马,还有许多家畜,它们哪里吸引你?
2. 老师把这一段换了一种形式排列(诗的形式),我们一起合作读。
3.经过这样一排列,感觉读起来怎样?能给我们带来这种美感的不仅仅是排列,还有句子的表达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4.像这样有对称感的句子还有很多,浏览第2自然段,找一找。
交流中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说说在哪里找到了对称?
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点拨推进:结构相似,尽管字数不同,读起来仍朗朗上口。)
5.发现这样的特点,咱们也来试试,使句子工整对称。看一看。
绵羊那么悠然自得,小鸡、长毛山羊显得多么安闲,它们又有哪些具体的活动状态,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展开想象也写上几句,注意表达形式的对称。
本课语言工整对称,富有节奏美。因此,将感受语言的美到发现如何表达这样的美,以及运用展示这样的美作为本课语言的生长点。
3.析神总结中寻找
散文教学最终要准确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清晰文章的“神”。整个教学过程对于文章的“神”的体悟是有过程的,但还显得零散、朦胧,抓住点睛之笔表达自己感悟到的神,也是最佳的一种方式。既落实了文本价值、达成此类文章的教学目标,又训练了整体思维,活用文中的词句,对前面的感悟又是一种提升。如《田园诗情》一课,学生在想象、朗读、品味中感悟了荷兰的草原上奶牛的温馨、幸福,低地上骏马的自由,家畜的悠闲自在,夜晚荷兰的宁静后,教师扣住文眼“这里是真正的荷兰”一句,以“真正的荷兰在哪里?结合文中的词句和自己的感悟写出来”的提示进行练笔。在这样的练笔中,每位学生都有“积蓄”———对文本语言的积累及感悟,但在表达中,又要按照自己的思考灵活组织运用语言,且将原先的点状思维切换到整体思维,视角从一个意境转化成一系列意境,这样的感受也应是全方位扫描的。正因如此,在这样的练笔中,也让人看到了本课的生长。
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谈 篇2
苏联作家巴乌托夫斯基说:“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 就像苹果饱含果汁一样。”那如何品尝散文的“果汁”呢? 首先我们要来认识一下让散文充满诗意的山水之美。宋朝著名的词人王观在《卜算子》里说:“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若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盈盈”道出了山的灵性和水的神韵:山有肃穆之静态美, 水亦有柔清之动态美, 都是大自然灵异到极致的美。然而这种美需要我们细细观察, 慢慢品玩, 认认真真地领悟, 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美的妙处。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细心察景呢?
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既可以说是苏轼对人生的一种体悟, 也可以说是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指导。从苏诗中, 我们可以知道, 站在正面与侧面、远处与近处、高处与低处, 就会产生正看与斜视、远眺与近看, 仰望与俯瞰的不同视觉效果。同时, 我们还可以从局部与整体两个不同的角度, 去更深层次地把握山水的整体。事实上, 除了调动视觉, 我们还可以调动听觉、嗅觉、触觉、感觉, 从颜色、气味、 形态、声音、感受等方面去观赏山水, 多层次地去品玩山水之美。
例如, 在教授朱自清的《绿》时, 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大自然中, “绿”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俯首即拾, 为何在朱自清的笔下却能幻化成“醉人的绿”?这与作者细致地观察景物分不开。接着, 教师可以用简笔画一张作者的游踪图, 引导学生追随作者的足迹去观察景物的特征。通过学习, 我们可以看到, 作者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写梅雨潭, 而是先写梅雨瀑为下文作铺垫。作者先写站在水边, 仰望瀑布; 次写来到梅雨亭正面平视瀑布;再写站在亭上俯瞰梅雨潭。 这样, 课文在不同的立足点、不同的观察角度, 从局部到整体, 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梅雨潭充满诗意的美。不仅如此, 作者还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 从形态、颜色、质地等方面, 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对梅雨潭的绿做了细致而逼真的描绘, 于是便有了那“醉人的、奇异的、令人不可琢磨的绿”。
二、移情品情美
伟大的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观赏景物的同时, 个人的感情不知不觉地附染在景物上, 情悲则景黯淡, 情喜则景亮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移情。“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所以, 我们要品味作者真情所在, 就要移情入景, 移情入文。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大家, 他的作品感情充沛, 蕴籍深厚, 是散文中的精品。所以, 在学习他的作品时,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情。例如, 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 我们可以与《绿》进行比较教学。 在《绿》中, 作者在当时看到北伐战争的胜利, 觉得国家民族有望了, 不觉欣喜万分。作者带着那份欣喜, 游了梅雨潭。 作者在文中连用了三个“呀”, 反复地呼唤, 呈现了空前的抒情高潮, 表达了对绿由衷的赞叹, 对美好境界的挚爱和追求。而在《荷塘月色》中, 作为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的作者把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悲愤, 想参加革命又不敢参加的纠结, 对现实无法理解的孤独苦闷带进文中, 将淡淡的愁绪融入字里行间, 情感基调忧愁低沉, 一切都是扑朔迷离、朦朦胧胧的, 令人读后伤感不已。同是写景抒情散文, 《绿》的文韵热烈绚丽, 而《荷塘月色》却幽深灰暗, 这是作者的游情不同所致。
三、深思悟理美
“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主要特征。散文的“神”总是包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赏析美景、 品味真情的基础上深入思考, 挖掘出作者独到而深刻的体悟。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载体, 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细心推敲揣摩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 反复品读这些能体现作者思想精髓的句子, 而这恰恰是文章的“文眼”所在。《我与地坛》这篇散文语言深刻, 充满哲理。教师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关键句“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 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 从而理解了作者史铁生在对地坛公园春华秋实和一草一木的不同感受中, 经过长期的沉思流连, 对人生百态和命运有了深切体悟, 认识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抒发了对命运和生死的感悟, 也使我们体会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的真正内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写景抒情散文时, 必须凭借散文自身的文体特征, 充分挖掘和利用作品的人文因素, 让学生在领略山水之美的同时, 感悟人生哲理, 培养审美意识;形成健康完美的人格。
摘要:文学作品的人文熏陶作用是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功能。本文从细察观景美、移情品情美、深思悟理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以期对语文教学实现培养目标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文教育,细察,移情,深思
参考文献
[1]李雪峰.高校大学语文改革与人文素质培养[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2) .
浅谈散文阅读教学的美感效应 篇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主要的途径就是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活动来完成。语文教材被誉为“语言的图画”、“生动的教科书”, 教材中反映美的存在领域无限宽广, 文学的美不是作家创造的, 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 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努力创设一个美的情境与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充分注意到师生之间的审美经验、审美理想方面的差异, 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让学生发现美。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亲口品尝这个“梨子”的味道, 感受阅读的乐趣, 让他们感觉读书如黛玉读《西厢》一样“词句警人, 余香满口”。语文教师要在主动创造的愉悦和兴奋中带领学生走进作品, 用飞扬的激情和智慧的火花去融化作品, 以艺术的魅力和情感的升华去陶醉学生, 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上让学生得到美的启迪。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理解审美对象, 以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起真情。比如《月迹》, 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 含蓄地表现出“光明、美好的事物, 只有想方设法去努力追求才能够得到”这一思想。散文是这样起笔的:“我们这些孩子, 什么都觉得新鲜, 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这一个认识, 正是这篇散文构思的凝聚点。它象音乐中的主旋律一样, 为抒情定下了基调, 开启了整部乐章。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盼月和赏月时的情景, 不仅抒写了对月亮的赞美、热爱之情, 而且着意地描写了孩子们想要得到它的急切心情, 从而把散文的思想和情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作者努力从追求的角度加以开掘, 表现了孩子们为了得到月亮锲而不舍追求的精神。“我们有了月亮, 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含蓄的寓意深长的语句多么耐人寻味啊!
又如, 《背影》这篇散文, 语言朴实平淡, 不加任何修饰和渲染, 通篇充满父子之情, 却绝无“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 更无华丽的词藻, 于平淡之中见真情。教学中只有通过反复阅读, 才能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 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细致的描绘:“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通过“蹒跚”、“探”、“爬”、“攀”、“缩”、“微倾”、“努力”等词语的运用, 就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写得淋漓尽致, 表现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这春雨般的父爱。
中国文学巨匠鲁迅以杂文的形式完成了《人间喜剧》, 表现了从“五四”到抗日战争爆发前整个历史的进程。他的杂文如匕首投枪, 笔锋犀利、冷峻、精辟、幽默, 将思想性、战斗性和艺术性高度地融为一体, 具有非常丰富、非常深刻的理论含量。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 是鲁迅对雷峰塔倒掉这个社会新闻的评论,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感情为雷峰塔倒掉叫好, 抨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表现了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精神。鲁迅写自己对雷峰塔的倒掉而由衷地高兴, 并且由己推人, 发出“普天之下的人民, 其欣喜为如何”的感慨。全文以议论为主, 做到记叙与议论巧妙结合, 使文章有理有力, 成为完美的整体。这种体裁的文章不通过阅读, 又怎能体会出它的战斗风格呢?
试谈冰心早期散文的抒情特色 篇4
冰心早期散文的抒情特色是使她“最最属于自己”的一个重要方面, 突出地体现了这位著名女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
(一)
“我想随处可写, 随时可写, 时间和空间里, 开满了空灵清艳的花, 以供慧心人的采撷” (冰心《往事 (十八) 》) , 冰心自己就是采撷那“清艳”的花的“慧心人”。诚然, 她在“五四”时期还只是一个怯生生地探讨人生的年青的女作家, 她所接受的教育、自身的经历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 使她在散文作品中袒露的感情世界还只是一个比较狭窄的天地, 她向读者诉说的无非是她所吸吮的母爱的甘露, 她能忆及的也仅是她孩提的梦境, 而她自己“对于事物的感情和态度, 丝毫不可挪移, 不容假借”, “其中只有一个‘真’字”。这种“真的文学”, 使她“心里有什么, 笔下写什么”, “只听凭着此时此地的思潮, 自由奔放, 从脑中流到指上, 从指上落到笔尖……洒洒落落, 自自然然的画在纸上”, “行云流水似的, 不造作, 不矜持, 说我心中所要说的话”。茅盾曾说, 在冰心早期散文中, “她把自己反映得再清楚也没有了”。因此, 冰心早期散文的抒情特色, 首先在于她那特有的温柔而率真。
冰心早期的散文, 可以说都是擎着“爱”的旗帜而作的。她的《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往事》以及《南归》, 充溢着“对父母之爱, 对小弟兄小朋友之爱, 以及对异国弱小儿女, 同病者之爱”, 甚至对小动物的爱。爱“使她的笔底有了温泉水似的柔情”, 这股柔情不事雕琢, 掏心倾诉, 坦率真白。例如, 她曾为自己使一个温柔的小活物——小鼠遭不幸而觉到“心上飕的着了一箭”, 感到自己的“堕落”而深深地“忏悔” (《寄小读者·通讯二》) 。
这种温柔而率真的感情表达是有其独到的方法的。首先是, 她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 常常以叙事为主, 在叙事中揉入些许描写与议论, 融情入事, 使得她强烈的主观抒情不仅塑造了她独特的“自我”形象, 而且还具有了一往情深又清澈如水的突出特点。其次, 她又常常以独白、书信、笔记的方式来直抒胸臆, 显其爱浓情深。《寄小读者·通讯十》在冰心的《寄小读者》整个通讯作品中, 有突出的思想艺术地位。就其抒情特点来讲, 也是相当突出的。文章开头用“我常常喜欢挨坐在母亲的旁边, 挽住她的衣袖, 央求她述说我幼年的事”一句启始, 整篇共复述了十一个孩提时代的小故事。例如:
“‘有一次你病得重极了, 地上铺着席子, 我抱着你在上面膝行。正是暑月, 你父亲又不在家;你断断续续说的几句话, 都不是三岁的孩子所能说的, 因为你奇异的智慧, 增加了我无名的恐怖。我打电报给你父亲, 说我身体和灵魂都已不能再支持。’”
这里, 缓柔的叙事渗透着满盈的感情, 母亲对女儿患病的焦急不安和关心爱护之情, 女儿复述此事时对母亲的感激、挚爱的思念之情, 都流淌于笔端, 朴实动人。在复述完幼年的故事后, 作者又荡开笔锋来了一段抒情, 竭力歌颂母爱:
“她的爱, 不是因我是‘冰心’, 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唯一的理由, 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 她的爱, 是摒除一切, 拂拭一切, 层层的麾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 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 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她的爱不但包围我, 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 而且因爱着我, 她也爱天下的儿女, 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 ……‘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请小朋友和我同声赞美!”
冰心所竭力赞美的“母爱”, 其性质及影响作用, 评论家已多有评价 (如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略》) , 不复赘述。而她那自由直白地倾诉自己的心灵、抒发诚挚感情的文字, 一直打动着我们的心。
自然, 冰心早期散文的抒情特色不能仅仅归结为艺术手段, 诚如作者自己所说:“文章写到风格, 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于他所描述的人、物、情、景, 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 (冰心《关于散文》) , 应该强调, 正是对自己所述写的人、事、景、物有着深切的感情, 才使她笔下的抒情具备了女性独特的温柔动人的魅力。
(二)
甜润而忧愁, 是冰心早期散文中的另一抒情特色。
“我的生命中只有‘花’, 和‘光’, 和‘爱’;我生命中只有祝福, 没有咒诅。” (《寄小读者·通讯十三》) 对一切母爱、童贞、大自然美的讴歌, 对如同初融的春水满溢奔流的回忆, 都使她的抒情洋溢着甜润的柔情。然而, 从只知道“人世间只有同情和爱恋, 互助与匡扶”到认识到“人世间是同情带着虚伪, 爱恋带着装诬”, 从对于宇宙生命的探求的无结果到又“撷到了生命花丛中的尖刺”, 造成了冰心种种不可解决的烦闷, 因而, 她的文章中, 时时流露出了悲观伤感的情调, 加之于她后来客居国外, 远离乡土亲人, 病魔缠身的境遇, 她那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心, 更充满了难言的怅惘和忧郁。所以在她这时期散文中, 往往渗透着丝丝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她在回忆中充满了含泪的微笑, 在她别离前所得到的亲人爱的“光荣”中更有“凄恻”之味, 病中得到的抚慰的温暖倒让她勾起了离别的情愁。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一》中, 她述说了身居国外而又因病住院时, 一个圣诞节之晨的喜愁之情:
“……正在凝神, 看护妇出来将我的床从廊上慢慢推到屋里, 微笑着道了‘圣诞大喜’, 便捧进几十个红丝丝绳绕, 白纸包裹的礼物来, 堆在我的床上, 一包一包的打开, 五光十色的玩具和书, 足足的开了半点钟。我喜极了, 一刹那顷童心来复, 忽然想要抱到母亲床前去, 摇醒她, 请她过目, 猛觉一身在万里外!……只无聊的随便拿起一本书来, 颠倒的, 心不在焉的看。”
受到“爱”的关怀的刹那的“喜极”之情, 又被“猛觉一身在万里外”的恋亲之思、孤寂之感扰乱冲散。在喜悦的温情中总要撩起几丝悲绪, 其脆弱敏感的心中总是“复杂的蕴结着欢慰与悲凉”, 这就形成了冰心早期散文抒情中统一的特色。她说过:“我的‘诗的女神’只是一个, ‘满蕴着温柔, 微带着忧愁’的, 就让她这样的抒写也好。”
冰心的散文作品中常常利用悲喜相交的场面来抒发这种甜润而忧愁的情感。特别突出地是表现在《南归》中。《南归》是冰心献给亡母的一支哀曲, 是她那宣扬“爱的哲学”思想的篇章中“最鲜明、最灵活、最酸楚”的几页。就在这充满真切、庄严、悲哀之情的散文里。她别出心裁地写下了二个“喜剧”场面, 一是在母亲弥留时刻, 全家提前“欢”度新年假扮喜乐的情景;二是庆祝父母结婚四十周年, 儿女要父母重温新郎新娘旧梦的一幕, 喜中有悲, 悲中有喜, 如同一杯醇酒, 甜柔中而又少不了一丝丝苦味。
(三)
作为一个具有典型的女性作家阴柔风格的冰心, 她在坦爽地尽情地抒发她那温柔伴忧愁的情怀时, 又显示出她抒情的另一个突出的特色——婉约而轻逸。
冰心早期创作往往将传意描物写得跌宕有致, 摇曳生姿, 委婉隐约。如她和弟弟们驰骋着想象, 描写出海的女神的动人形象, 幻想着做一个“海化”的青年, 抒发出自己的美学思想 (《往事 (十四) 》) ;她写她在太平洋船上迎接惊涛骇浪的来临, 以此来证明自己确是“父亲的女儿”。在《南归》中, 每至母亲逝世的点钟, 弟弟便催促众人提前散去睡觉, 因为物在人亡, 触目有伤。
借景抒情的运用, 使冰心的叙述语言别具一格。
《往事 (二) 之三》写她在一个万籁寂静的冬季月夜临境的感受:
“今夜井中月下的青山, 无可比拟!仿佛万一, 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 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 璎珞矜严。”在作者的笔下, 井中月下的青山是人间的“仙境”, “充满了凝静、超逸、庄严, 流溢着满空幽哀的神意”。面对这清幽的夜景, 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以为这夜“不宜于将军夜猎”, “不宜于燃枝野餐”, “不宜于爱友话别, 叮咛细语”, “不宜于高土徘徊, 美人掩映”, 月夜的青山只宜于“病中依枕看月的女孩子!”于是, 悠逸之情顿生, 作者思绪万端, 有如水的客愁, 有如丝的乡梦, 有幽感, 有澈悟, 有祈祷, 有忏悔, 有千种话……
作家由人间进入“仙境”, 又进入“幻境”, “泛入七宝莲池”, “参谒白玉帝座”;“有天上的重逢”, “有人间的留恋”……柔情掩过淡愁, 飘逸随之而出。
(四)
冰心自己在《回忆“五四”》一文中说:五四时期, “另一部分青年, 包括我自己, 就像一泻千里的洪流中的靠近两岸的一小股, 它冲不过河岸的阻力, 只挨着岸边和竹头木屑一起慢慢地挪动着”。“五四”的狂飙, 震动了年轻的冰心, 她满怀热情地投身于这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中, 以文学创作来探讨人生的真谛。但毕竟由于生活天地的狭小, 家庭生活的优裕, 又加上接受了教会学校教育及泰戈尔唯心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所以她的反抗缺乏强烈与坚定。热望以“爱的哲学”使青年从空虚、苦闷、悲哀中醒来, 走上热爱人生、改造环境的道路, 同时也以此来安慰自己寂寞和苦闷的心灵。她要使自己的创作, “爱在右, 同情在左, 走在生命的两旁, 随时撒种, 随时开花, 将这一经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 使穿枝拂叶的行人, 踏着荆棘, 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 也不悲凉” (《寄小读者·通讯十五》) 。要做到这一点, 她只有到现实外的过去了的生活中去追忆了。因而, 如前所述, 在她的散文中, “爱”充溢着一切, 在抒情上带上了一种脉脉的温柔, 又渗透着丝丝的忧愁。
不仅如此, 这种抒情的特色, 也是她早期创作审美思想所追求的, 她叹赞泰戈尔作品的“澄澈”中的“凄美”, 使自己得到了“凄美的快感”, 以为“美在深幽”。这种审美趣味, 使其散文抹上了她所独有的抒情特色。
冰心是以自己独立的创作个性取得成就的, 她的散文中的抒情特色自然是由她自己的创作个性所决定的。评论家常常把同时代的冰心与朱自清的散文风格相并提, 赞誉他们散文所同有的漂亮、缜密、清新的风格。的确, 他们都有寂寞的心情, 抒发的都是具有“自我”形象的复杂的情怀。然而, 思想上、个人经历上, 生活境遇上的不同, 又使他们抒发的情怀各有不同的特色。朱自清对世态炎凉的体识, 使他抒发的悒郁、苦闷的情怀更浑厚, 而冰心对“爱的享受和憧憬, 使她的抒情显得轻柔飘逸”。这种抒情特色的区别表现在抒情手法上, 冰心往往边叙边抒, 一般在叙事后有独白的抒情, 是为触景生情。朱自清则较少冰心那样独白情怀, 而常寓情于事。如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十》中对小时所受母爱的回忆, 朱自清《背影》中对少时所受父爱的追忆, 都各有特色。因而, “冰心只是冰心, 不是任何其他人”, 她的“特有的作风, 使她成为现代中国女作家的第一人” (李希同编 (《<冰心论>序》) ) 。
正是冰心以她所特有的女性的细腻的情感, 玲珑的文笔所显示的上述抒情特色, 吸引了“五四”时代的广大的尤其是青年的读者。阿英在《谢冰心》中说:“青年的读者, 有不受鲁迅影响的, 可是, 不受冰心文字影响的, 那是很少的, 虽然从创作的伟大性及其成功方面看, 鲁迅远超过冰心。”他认为冰心在那个时期的彷徨苦闷的情绪, “乙乙欲抽”的情怀, 清新隽丽的文字, “建立了冰心当时在创作界的权威”。 (阿英语)
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谈 篇5
一、关于散文的本质特征
1. 散文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对散文的注释有如下内容: (1) 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 (区别于“韵文”) ; (2) 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 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
当代散文研究的重要学者刘锡庆先生对散文概念有一个精彩概括:散文姓“散” (散行成体) 名“文” (文学) 。
散文理论家葛琴说:“散文的体裁, 并无严格的规定, 举凡日记、书札、游记、随感、悼念文、人物志、风土志等, 只要是以抒发作者对真实事物的情感、思想为主的, 都可归入散文之列。”
可见, 区别于小说和戏剧重在对世态众生的客观再现 (作者的主观感情是隐藏在故事和叙述背后的) , 诗歌中诗人的情感往往概括化, 散文强调“我”的存在, 散文必须向读者坦露真实的自我, 彰显作者个人的性情和品位。
2. 散文的艺术特征及体式。
贵在有“我”, 是散文的本质特征。
现代散文的开山大师郁达夫就说过:“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 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 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 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散文更彰显以我手写我心的为文思想。散文中作者向读者袒露真实的自我, 显现独有的性情、品位, 表达个人的生命体验。品读散文的关键, 是要体会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绪和独特感悟。
散文重“思想”、“理性”、“理趣”。这是散文的另一艺术特征。
散文重思想和理趣, 散文中作者多有对人文世事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人生的哲学解读, 其思想或于写人叙事的字里行间流露, 或通篇即为议论, 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趣。散文重“思想理趣”其实也与“贵在有‘我’”一脉相承:“我”的体验倘若真正可贵, 就少不了思想的提升;同样, 体验至深时也自然上升到理性思想的高度, 情感体验的独特性与思想认识的深刻性往往结缘而行。
散文的艺术特征决定了散文的体式, 体现为主观、理性的特征。
二、依据散文本身的体式特征确定教学内容
散文作为一种文体, 其体式显然不同于其他文体。即使同样是写人叙事, 散文也有不同于小说的体式特征。散文教学就应根据散文其本身的体式特征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关键不是分析人物, 而是揣摩作者眼中的“那个”人物。人物是带给作者很深的印记的那个人物, 从人物身上感受的是作者的情感脉络而非人物本身。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 经常会感觉学生对文中的父亲无动于衷, 丝毫没有感动的感觉, 甚而觉得父亲很可笑, 使这篇情感浓郁的散文的阅读价值大打折扣。其实这很可能是因为教师未能依据散文本身的体式特征来确定教学内容, 而恰恰误用了小说的阅读方法, 对人物进行分析, 着眼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手法。这种教学内容的确定其实就是走入了文体的误区。这篇文章并非小说, 人物形象也并非其要素, 而仅是作者表达其情感的一个依托。这是散文, 描写父亲, 表现父爱更在于表达父子之间长期隔阂所留下的心理阴影和死亡背景下的强烈的悲怆感等感觉。这是作者在特殊背景下的独特感受, 是“我”的独一无二的感受, 咏叹的所感是不同于其他写父爱的文章中所体现的父爱。如果教师能依据散文的体式, 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透过父爱去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思和感悟, 那么, 学生就不大可能会觉得这父亲的滑稽无聊, 而可能会随着作者一起忧伤着、悲怆着, 真正融入课堂, 融入文本, 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那么如何抓住作者的独特情思呢?阅读时最忌概念化标签式的套路, 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解读, 细读文本, 在文本自身的字里行间去揣摩, 去体会前后关联文本的内容, 整体把握文章的意蕴;还可以借助背景知识的介绍, 借助互文的阅读, 来“知人论世”, 靠近作者, 增进对作者彼时蕴涵于文中的独特情思和感悟的理解。
三、依据各类散文的不同体式特征确定教学内容
关于散文的分类有很多种, 比如有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之分, 有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议论哲理之分等等, 随着当代散文的发展, 文化散文、学者散文、历史散文也大量涌现。无论属于哪一类, 散文都要有真挚、深刻的情感。只不过有的散文偏于细致生动地描摹景物, 有的散文偏于叙写感人的事件, 有的散文更重在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独特领悟和思索 (这也正是散文的最大魅力和价值所在) 。散文越来越重视思想和理趣, “思想”、“理性”、“理趣”之于散文更加重要, “理性”散文越来越凸显它们的地位。然而, 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片面强调感动和煽情, 对散文“感悟”中的“悟”、“情思”中的“思”则缺乏重视, 导致了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肤浅乃至误读, 从而也引发连锁反应, 导致教师走入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误区。教师应对不同体式的散文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课堂应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一般写景状物叙事的散文宜重在分析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对抒情成分浓烈的散文宜激发情致, 而对理性成分较强的散文, 则深入挖掘散文的“思想”。
1. 思想, 要用“形象”来感染。
散文的“理性”、“理趣”, 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议论, 而是寓理于人、事、景、物。因此, 散文教学要警惕“思想先行”, 牢记“用形象说话”, 只有当文学形象打动了学生, 思想的撞击才能深刻。
2. 思想, 还用语言烘托。
散文的语言有时看似平常, 实则融汇了作者的精心锤炼, 讲究文辞、节奏、色彩、气势, 有时是言外有深意, 值得仔细揣摩、品味。其课堂教学应把感情的体味与思索和对语言的细读、品味紧密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避免对主题的架空分析, 使感悟真实有效。《那树》一文常被解读成“警示人们要爱护树木, 爱护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重视环境保护”, 这当然也是“理”, 但此理非彼理也。此理更倾向于自然人文之理, 而非文学之理。此文入编于以生命为话题的单元, 应该有更深的意蕴, 那就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依据文本的这一体式, 解读树的生命以及人对生命的思考就应该成为该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于是, 在课堂上, 要去品读文中前几段对那树的描写, 感受那树生命的美好价值;品读文中表现“那树”被砍时的语言, 感受美好的东西被毁灭的悲哀, 引领学生感悟树的生命被剥夺的悲哀, 人类行为的恶劣, 感悟作者对“那树”的深切同情和痛惜。细读文本中“那树”在知道自己生命即将被毁时将自己的灾祸告诉体内寄生虫的情节, 感悟树对生命的尊重;细读蚂蚁依依不舍参加树的葬礼, 感悟其对生命的敬重与感恩。这种细读和品味能引导学生更深地走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也极为有力地冲击学生的思维。
文章面目当然各有不同, 体式也是千姿百态, 教学的切入点、打开文本的钥匙也没有固定模式。但依据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 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如果说, 诗歌教学抓“意象”, 小说教学抓“人物”和“叙事技巧”, 那么散文教学就应该抓“情思”。“情思”是感性形象和理性思考的融合。散文的教学, 就是对感性形象的品析和理性思维的感悟。依据体式选择散文的教学内容, 散文教学将更加精彩。
摘要: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任务, 理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散文教学却比较随意, 教师往往忽视对教学内容的筛选、取舍, 致使散文教学效果甚微。本文通过分析散文的艺术特征和体式, 来探究散文课堂教学的规律和方法, 论述根据体式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观点。
关键词:散文体式,课堂阅读,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刘锡庆我的散文观.当代散文.1995年第7期
[2]汪文顶.无声的河流:现代散文论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谈】推荐阅读:
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谈06-30
高考抒情散文阅读05-23
中考抒情散文阅读10-09
抒情散文阅读荷塘月色12-08
抒情散文阅读复习习题01-03
借物抒情散文阅读训练05-25
咏物抒情散文阅读指导10-29
抒情散文《我喜欢》教学反思06-29
【优美散文】抒情散文09-25
抒情散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