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体验(精选12篇)
经历体验 篇1
下面就把我校本学期开展“经历教育”的一些做法作以简单汇报。
1 充分挖掘有形教育资源, 为受教育者搭建教育平台
本学期我们注重充分挖掘学校德育教育的有形教育资源, 为学生接受教育搭建教育平台。我们先后搞了“我当班干部”、“今日我值岗”、“轮值小旗手”等常规教育活动;举行了“计算星”、“识字星”、“智慧之星”、“小歌星”等评选活动;举办了“小小运动会”、“篮球冠军赛”、“乒乓球友谊赛”、“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多项体育活动。为学生构筑了校园全方位、多层次的受教育平台, 使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地挥撤自己的才华, 在挥撤才华的过程中经历德育教育。
2 寓教育于活动中, 让受教育者充分体验“经历”
活动的开展只是一种形式, 更主要的我们把它当成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 当成学生接受教育的一种经历。常规教育让学生懂得生活在学校、班级这个集体中, 每个人都要为这个集体尽职尽责地服务、工作, 他们的角色也只是一种标识, 要想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必须经历一凡艰辛努力, 看似容易的做起来并不简单的道理。在不同角色转换中, 使他们体会到的是一种责任和荣誉。各星的评选活动, 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 为自己准确地定位, 激发学生们努力向上的情感。达到了以“一点” (星) 带全面的作用。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却让学生体验到的是另一种“游戏规则”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讲“规则”, 不遵守规则可耻, 遵守规则光荣。从而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3 一点收获和设想
通过几年的不解努力, 我校的“经历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校风校纪严肃认真, 校容校貌清新整洁, 班风学风积极向上。从未发生过重大的责任事故, 校内无一人违法乱纪, 品德合格率始终100%。学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自觉遵守纪律, 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已蔚然成风。多次受到校内外人士的好评。
只有学生这个受教育者亲身体验到的, 我们认为才是触及到孩子心灵的东西, 简单的说教、填鸭式的灌输效果远比不上这种经历教育的好。所以, 我们仍将坚决地贯彻这种“经历教育”,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把“在活动中锻炼, 在锻炼中成长”的种子深植到学生的心田, 在那里给予她充足的阳光、水份、营养, 让她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摘要:这里所说的“经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 设置情境, 为受教育者提供参与的平台, 使受教育者身临其境, 亲身体验教育。理论依据“:我听到了, 我忘记了;我看到了, 我记住了。”经历教育, 指导思想在于, 让枯燥的教育鲜活起来。我们的口号是:在活动中锻炼, 在锻炼中成长。
关键词:经历教育,做法,教育资源
经历体验 篇2
三年时光,穿过题海,穿过书香,穿过一场场青春飞扬的活动,穿过年少轻狂与悲喜无常:烟台三中给了我一段绚烂缤纷、充实快乐的高中生活。
开学之初,有幸担任班长,砥砺德行的同时也让我的能力获得积累,后又任学生会主席一职,则让我激情与思维获得应用。
同时在其位谋其政,我也努力为三中同学创造一个更多彩的舞台。我将学校十三个社团并入六大协会,并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模拟联合国社团与辩论社,均取得出乎意料的优异成果。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伊始便在烟台市迅速走红,多次接受记者采访、登上荧屏,报纸登载连连,烟台官网上更是不时成为人气贴;去年八月,不满一周岁的模联斩获华东赛区团体及个人两项大奖,这也是我校迄今以社团为单位参赛取得的最高奖项。辩论社我兼任社长,第一次向省辩论赛进军,获得团体第五同时我则取得个人第三的成绩,进而参加海峡两岸辩论赛。
荣获省三好学生、市优秀团员、省最佳辩手等证书,让我自知自爱;作为交换生到韩国进行文化交流,并作为学生代表上台致辞,让我自理自立;在成人礼、校庆、艺术节等活动上表演发言,让我自信自强;组织各种活动、协调各社团发展,让我善于领导更善于合作;义工、募捐,助教、拉赞助等活动则让我了解社会并对日后融入社会充满渴望……
经历数学 体验成功 篇3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基础
构建教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情感与学生交往。教师最重要的两个品质是“亲切和热心”。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可能少地感受到威胁,因为在自由、轻松气氛下,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己体验成功的前题。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所谓的“尖子生”之所以成为学习上的“尖子”,是他们进行着“成功→兴趣→更大成功→更浓厚兴趣”的良性循环;而所谓的“差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数学,是他们进行着“失败→缺少兴趣→更大失败→更缺乏兴趣”的恶性循环,失败使他们感到无能、无力、无望。但人人都有成功的需要,当一个学生能完成某项任务时,他就会感到自己有能力,感到自尊、自信,会激起他要做得更好的愿望。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加倍关注。要着力培养他们成功的心理、自信的心理,使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其次,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多思善问,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错了绝不挖苦、讽刺;要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所谓“权威”定论;要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给予肯定的,至于提出、回答的正确与否,则是第二位的,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只有这样,才能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才能使每个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设计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使数学走向生活,促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艰难性,这种艰难性,很容易使小学生产生挫折感、失败感。而长期的失败经验的积累,只能导致学生失去信心。如果我们善于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探索,理解掌握新知识,并逐步促进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就会得使其到成功的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提高其数学修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数的大小的比较”这个内容原本十分枯燥,但教师完全可以动脑筋,根据本校近日开展的收集废电池的这一活动,把各班收集废电池的数目排列出来,让同学们比较各班的收集的数目,然后在每个年级中排出前5名,各奖励不同数目的小红旗。由于此内容是跟同学密切相关的事情,同学的兴趣非常浓,比较得非常认真,生怕给哪个班比较错了,而影响了评选结果。在比较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振振有辞地讲述着自己的结论和理由。同学们通过激烈的争论,扎实地掌握了数的大小的比较的知识。这一节课教师巧妙地把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兴趣浓、体验深。
三、以实施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在数学经历中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
新课程标准主张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学评价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有正确的评价目标、饱满的评价激情。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使其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真诚的热情,特别在学生采用自己习惯、擅长的学习方式,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信息,使每个学生随时都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们的鼓舞,得到成功的体验。
阅读,经历最美的心灵体验 篇4
一、创设情境, 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在教学中,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阅读。当教师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提供合适契机的时候, 学生在美的情绪中很快便会开启阅读体验, 全身心专注阅读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情绪转化为审美需求, 让他们的心灵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得到升华, 打开他们探求知识的窗口, 开启他们阅读的航程, 这将是一次完美的精神旅行。
例如,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这篇写景文章的教学中, 教师便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办法, 让学生的心灵沉浸在美好的大自然中, 感受作者清新活泼的语言, 用心欣赏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风光的赞美之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精心选取三亚落日的图片以及优美的音乐, 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整体的情感氛围中, 开启心灵之旅, 当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得到强烈的冲击后, 就会很快把握作者的情感。学生想象着在夕阳西下的三亚沙滩上嬉戏的场景, 想象着大自然如此雄奇、壮阔、绝美, 他们陶醉在诗一般的意境中, 这时学生的情绪会被深深地调动起来。他们不仅动了情, 而且也对三亚的美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为学生感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 所以在心灵深处也会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
心灵的感受源自美好情境的启发,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很多文质兼美又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章值得欣赏, 这些文本不仅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且对学生素养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感悟、体会, 形成自己独特的感知。
二、自主品悟, 丰富学生的心灵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和思考空间, 使他们的心灵体验更加丰富。阅读的关键是读, 在阅读中, 要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的想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 积极地进行引导, 挖掘出作品中深刻的思想意蕴。
1.阅读中展开思维的翅膀。学生对于一些通俗的句子是有一定理解力的,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 积极地引导他们进行想象, 在想象中进行完美的精神体验。例如,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中, 学生在朗读诗歌的时候, 有人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老师, 我觉得春光只能照, 怎么能染呢?”这就是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这样的问题, 教师应积极鼓励:“是啊, 光就是用来照的啊, 怎么能染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 想象你在春天的原野中自由地奔跑, 想象无限的春光带来的美丽春景。这个光是太阳光么?”于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 开始了无尽的想象, 他们想象着与春天相关的各种春趣、春景。此时, 春景已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无需讲解, 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绪飞到那一片无尽的春色之中。
2.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叶圣陶曾经将美读与作者的情感做了精妙的阐述:“若美读得其法, 便可以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不是很强, 也许一时很难读出作者的情感, 这就需要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 因为成功的范读是诱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催化剂。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中那段文字的描写, 意境邈远, 语言优美。“那些……就像……;那些……就像……;那些……就像……”的句式, 节奏感特别强, 如诗歌一般, 美妙的词语倾泻而出, 就像是一曲动听的音乐。若教师能声情并茂地朗读, 便会给学生带来一种精神的洗礼和情感的熏陶,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获得心灵的享受。由此可以看出, 那些音质优美、吐字清晰、感情真挚、自然流畅的教师范读, 不仅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更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
无论是朗读还是思考, 在阅读中都是珍宝, 它对学生在阅读中培养思维能力和情感的熏陶, 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师在给学生机会的同时, 还要重视自己的教学方法, 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 积极地进行引导, 放飞学生的思维, 给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
三、拓展延伸, 澄明学生的心灵感悟
阅读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 阅读也正是为了在学习新知的同时感悟体验、净化心灵, 再将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 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 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 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所见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由此看来, 拓展延伸更能使小学生的心灵感悟更加澄明, 拓展延伸不仅包括课外读物, 还能拓展延伸到自己的生活经历乃至影响以后的社会实践, 拓展延伸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例如,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一课的教学中, 学生在阅读中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之间深厚的感情。以茉莉为题, 体现出了茉莉的平淡无奇与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有着共同之处, 那些生活中极其平凡简单的小事中, 渗透着父母的爱, 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一份牵挂, 都是平平淡淡。教师可以在课后给学生提供拓展阅读的空间, 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同学们的生活中, 还有很多爱,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真爱, 你感受到了吗?谈一谈你的感受。”这样, 学生在阅读课文后, 也会提升自己的心灵感受, 将父母之间的爱进行拓展, 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利用有效手段来填补文本中的空白, 学生便可以在想象的天空中飞翔, 激发了学生爱满人间的高尚情操, 文本中的人格美也可以与学生产生共鸣, 升发美感。
写体验活动的经历和感受的作文 篇5
遗憾的消费体验
四年级下册习作7(苏教版新课标)
【要求】写体验活动的经历和感受
【提示】这次习作要求写一次体验活动,可写的内容很多,如感受一次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体验一回交警叔叔值勤的`辛苦,参加一次文体活动或社区活动……活动中要认真观察,用心感受。写时要把活动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记述下来,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感受真切的部分要重点表达。
(226500)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四年级陈梦圆
周末,老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消费体验活动,同学们可以在“跳蚤市场”买东西,也可以带小物品进行现场交换或出售。
我带上自己的小猪储蓄罐,老妈还给了我15块钱,并且很大方地宣布这钱我可以自由支配。哦,太棒啦,今天花钱我做主!
嗬,我们班的跳蚤市场规模不小哩。同学们的“宝贝”各式各样,变形金刚、遥控车、芭比娃娃,还有望远镜、太阳帽……简直是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活动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我抱着储蓄罐兴奋地转悠着,吆喝着。不一会儿,我的储蓄罐就被楠楠看中,卖了6块钱。这下我的兜里有21块钱了,到底买什么好呢?
哇,这个黄底儿红花图案的照相机太漂亮啦,我拿起来一看,竟然是万花筒!那些红红绿绿的形状变幻无穷,展现出一个奇异的世界。我太喜欢了。“乐乐,这万花筒多少钱呀?”“8块钱。”“4块钱吧?”“不行,最少6块!”“最多5块,不卖拉倒。”(作文大全 )“好吧,5块就5块。”嘿,搞定了,5块钱成交!接着,我采购了不少东西:一把小扇子,一支荧光笔,一只音乐陀螺。
我继续向前逛。这个削笔器不错:胖胖的小猪造型,那小猪睁着大眼睛,似乎正等我领它回家。“绝对好用!”林林向我推销,“要不是我爸妈买重复了,我哪里舍得卖哦。友情价6元,心动不如行动!”我的削笔器坏了,正好需要一个,新的得十几块钱呢,这个值得买!可是我摸摸口袋,只剩下两块钱了。我埋怨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把全场仔细看一遍,就急着花钱呢?
活动结束了,我带着一堆“宝贝”回到家,遗憾地告诉妈妈我最想买的削笔器没买成。妈妈笑着摇摇头说:“谁让你一开始花钱那么冲动呢?”
看来自主消费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花钱也需要全面考虑、统筹安排呀。
(选自《创新作文》)
【简评】
经历体验过程 促进概念理解 篇6
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让数学教学回归教育的本体——儿童,关注儿童的特点,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儿童数学”赋予了数学、数学教学更丰富的内涵,它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在理解与接纳中,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它回归儿童的生活实际,从儿童生活出发,引导儿童自主地学习;它基于儿童的成长特点,让儿童从自我经验出发,经历体验过程,在活动中理解数学的本质。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激活经验,提出问题
(新课伊始,教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面积,你们听说过面积吗?
生:我们家在买房的时候听说过面积。
生:桌子有面积。
师:关于面积,你们想研究什么?
生:什么是面积?
生:学习面积有什么用?
生:面积有多大?怎样计算面积?
……
师:看来,同学们想研究的问题还真不少,这些问题中,我们先来研究——什么是面积。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其余的问题就好办了。
【反思】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问题是数学发展的源泉,学习数学必须有问题,没有问题就学不好数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固然重要,但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却更加重要。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片段二】活动感悟,自主建构
1.感受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
(1)出示:大小不同的两张长方形的纸。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两张纸,请两位同学来做涂色比赛,谁先涂满谁获胜。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张纸?
师:咦,怎么都选这张呀?
师:看来,纸的面有大有小,要想很快涂完,理所当然要选择面小的来涂。
(2)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师:摸完了书的封面、课桌的桌面,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师:书的封面小,课桌的桌面大。
师:再请一位同学摸一摸黑板的面。
师:摸完了课桌的面,又摸了黑板的这个面,你有什么发现?
师:课桌的面小,黑板的这个面大。
(3)出示:一个铅笔盒。
师:这是我们上学用的铅笔盒,你能摸一摸它的表面吗?一共摸到了几个面?
师:让我们一起摸一摸。
师:这些面都长在铅笔盒的哪儿?它们都是铅笔盒的——表面。
师:请你比较一下它的上面和前面,你有什么发现?它的前面和左面呢?前面和后面呢?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之分的,那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你能举个例子来说说面积吗?
(4)出示几组图片。
师:让我们来看几组图片,你能从面积的角度来描述一下吗?
2. 感受封闭图形有大小之分。
(1)课件出示以下几个图形。
师:我带来了几个图形,在这几个图形中,哪一个图形最大?哪一个图形最小?
出示:
师:我们在比较图形的大小时,实际上是在比什么呢?你能说说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在哪儿吗?
出示:
师:如果把中间的颜色去掉,你们还能知道面积是指哪部分的大小吗?
(2)出示:
师:如果去掉其中的一条线段呢?没封闭怎么就不能有面积呢?
师:看来,没有封闭就有各种变化的可能,图形的大小就无法确定。因此应该是——封闭图形,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
【反思】面积概念的形成和建立不是靠教师向学生进行一些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诠释就能完成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等直观感知活动,认识面积的特征,形成对概念的自主建构。为此,教师设计了“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和“想一想”的活动。在活动中,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其经历“操作感知—形成表象—建立概念”的过程。借助丰富的素材与活动,在经历体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不断丰富和建构对面积本质的认识。
【片段三】对比交流,促进理解
1. 出示:
(1)问:老师带来了两个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谁的面积大?
(2)问: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出示方格纸)到底谁的面积大呢?怎么一下子意见就统一了?
师:看来,通过数方格我们得到了答案。
2. 出示:老师带来了两个图形朋友,可惜它们都藏起来看不见了。但是1号图形告诉我们说:我有9个小方格。2号图形说:我有16个小方格。
师:你们猜猜看,两个图形哪一个面积大?
师:大家讲得都有道理,究竟哪个图形面积大呢?咦,你们刚才说16个方格的大,现在怎么不大了?
师:我们运用数方格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要注意什么?
3. 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方格纸,请你在方格纸上涂出面积为12个小方格的长方形。
(1)学生用彩笔自己涂,涂完后两个同学互相看一看。
(2)展示不同学生的作品。
问:它们的形状一样吗?它们的面积一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它们的周长指哪儿?周长一样吗?
师:面积相等,周长有的长些有的短些,周长不相等。
师(出示图形):再来看看刚才这两个图形,面积不相等,周长相等吗?我们一起看一看正方形的周长指哪儿。它的周长是多少?长方形呢?
师:面积不相等,周长却是相等的。
【反思】在学习面积之后,学生往往容易把“面积”和“周长”混淆。通过对概念的比较辨析,既能帮助学生将面积概念与周长概念加以区别,又能加深他们对面积含义的理解。教师设计了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涂出面积为12个小方格的长方形。通过展示学生看到涂出的长方形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接着又引导学生描出不同的长方形的周长,通过计算发现周长是不一样的,从而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通过与其相同或相异的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来实现的。借助周长和面积的对比教学,丰富表象,在比较中进一步让学生清晰概念。
【片段四】提升认识,促进发展
1. 请你判断,要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用到周长还是面积?边说边做动作。
问:你能举个例子说说生活中在哪儿用到了面积的知识吗?
2.猜一猜:用黄颜色纸盖住两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露出一条边,请你猜一猜,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
问:你是怎么想的?
师(拿掉黄颜色纸,出示另外一条边):如果告诉你另外一条边的长度,能想象一下它们的面积有多大吗?用手势比画一下。(动态铺出面积)能比较它们的面积了吗?
【反思】在学生对“面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数学的学习回归生活,让学生判断要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需要用到周长还是面积?从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接着,教师设计了“猜一猜”环节,这在巩固面积含义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思考
“面积”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这种飞跃一方面表现为“度量对象”由一维空间“线段”转变为二维空间的“面”,相应的“度量单位”由“线段”变为“正方形”;另一方面表现为度量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拓展:除基本的度量法(先确定度量单位,然后看度量对象包含多少个度量单位)和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的度量外,还可以用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因此,对学生来说“面积”概念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通过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活动,引导学生在经历与交流中不断建构对概念的理解。
(一)直面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在问题中学
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非常重要,新知识的学习就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基础和经验水平之上的再建构。如何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使他们与教师一同经历“面积”的认识过程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面积”展开话题,如“你们听说过面积吗”“关于面积,你们想研究什么”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接,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提供丰富的材料与活动——在经历中学
“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和归纳等活动中积极体验、感知面积的特征,明晰面积的本质,促进对面积的理解,逐步完善并自主建构面积的概念。教师设计了在操作中感悟,引导学生经历“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和“想一想”的活动;在比较中辨析,通过对“面积”与“周长”的比较辨析,在对比中加深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在应用中理解,在学生对“面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让数学学习回归生活,请学生判断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需要用到面积还是周长,再一次强化对概念的本质理解;在变化中拓展,教师设计了“小游戏”,以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在活动中,学生体验和感悟测量面积必须要使用大小相同的方格,为学习面积单位做了铺垫。学生在深化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同时,不断内化和拓展了面积概念。
(三)创造分享的时机与方式——在快乐中学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丰富情感、个性、独立人格的完整的生命体,他们有表达和交流的愿望与需求,课堂应该成为师生、生生的对话场所,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表达与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思考与体会,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如在感受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时,教师并没有急于说明,而是留给学生思考、发现和分享的时间,“如果去掉其中的一条线段,面积在哪儿?没封闭怎么就不能有面积呢?”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思考,分享认识。对于课堂中学生提出的“周长越长面积越大”,教师也抛给了学生去讨论、去发现,学生在分享中表达着自己的感受。
因此,基于儿童视角下建构的数学课堂,它一定是满足儿童成长需求、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把握数学本质的课堂,这样才能实现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在体验经历过程中学好数学 篇7
一、贴近学生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就是在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我在教学新课时, 让学生尝试练习后, 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然后我拿出抽拉式卡片, 逐渐引出计算步骤, 将抽象知识形象化。这样使学生更好地获得了知识, 发展了技能。
小学生天生喜欢在某种情境中发挥直觉思维。例如, 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根280米长的绳子, 每35米剪成一段, 可以剪成几段, 要剪几次”时, 我拿出几根彩带发给学生做学具。我问他们发现了什么?有的说:如果我剪成两段要剪一次;如果我剪成三段, 要剪两次, 所以说先将8段求出来后, 再有8-1=7次。是学生的直觉发现了知识, 并且引发了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小学生最喜欢教师的“引—练”教学模式, 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中去发散他们的思维, 引导他们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 课堂内容将会在轻松的氛围中得以传授。
二、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 创设活动情境
数学知识包含有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方法、数学简史、数学应用等知识。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间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就是在掌握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这期间要经历复杂的认知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就是在教师的设计与组织下, 让新数学知识的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中, 并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 把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新知识引入的源头, 引导学生在新知识的形成中引起认知冲突, 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体验, 构建属于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情境图, 并设计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感兴趣的、有数学价值的情境内容, 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 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生活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就有亲切感。
例如, 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 事先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 学生积极性很高, 收集到“衣服商标上有100%棉, 金六福酒的商标上注有52%, 牛奶箱上标有100%纯牛奶”等。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会对“百分数”有所了解, 经过教师点拨, 就会形成知识。
新课标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如果把它们放在具体情境中去理解和掌握, 就会更深刻, 更牢固。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 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 我就把学生喜爱的游戏性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给学生创设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 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选择的是“套圈游戏”, 四人一组, 每组10个圈和一个小动物玩具, 记录每人套中几个, 然后根据套中与没套中的数量, 列出加减法算式, 每组学生活动完一次, 集中反馈, 这样有关10的加减法就全部呈现出来了。
三、通过小组合作, 积累探究实践经验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 另一方面又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实际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内化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内化的全过程, 才能实现知识增值的最大效益。教学中要在认知形成的各个环节上, 让学生尝试, 运用知识去增值求新。
数学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数学核心能力的高低,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的核心能力, 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它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有意识地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运用的过程, 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能提高, 所谓的数学悟性也就增强。
数学产生于实践, 因实践的需要所产生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也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例如, 我在教学角的分类时, 先将学生分成小组,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 然后小组之间讨论。采用画一画, 比一比的方法, 自己先总结出方法, 最后集体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整理板书概念。
锐角:小于90度的角。
钝角:大于90度, 小于180度的角。
直角:等于90度的角。
平角:等于180度的角。
周角:等于360度的角。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5种角, 然后交换量出角的度数;相互讨论记忆的方法, 直到领会为止。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激发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教师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来进行教学, 从现实背景中, 体会和抽象数学模型、探索数学规律。在教师的指导下, 引导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 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 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从而让学生体验实际意义中的数学模型, 经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 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 我在《反比例的量》的教学时, 这样来引导学生经历反比例的量的建模过程:
[问题1]:把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换成50元的人民币, 可得几张?换成1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依次换成5元, 2元, 1元的人民币, 各可得几张?换得的张数y与面值x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1) 请同学们填表:
(2) 你会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y吗?
(3) 当换成的元数x变化时, 换成的张数y会怎样变化呢?变量x是随着y怎样变化的?为什么?
引出课题:反比例的量。接着利用课本的例子, 互动探究, 学习新课:
高度h、底面积s、体积v之间满足关系式v=sh, 当v=300㎝3时,
(1) 如果用字母s和h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 用v表示它们的乘积 (一定) , 反比例关系的式子可以怎样表示?
(2) 利用你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3) 当底面积s越来越大时, 高度h是怎样变化的?当底面积s越来越小呢?
(4) 变量底面积s和高度h是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5) 如果用字母s和h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 用v表示它们的乘积 (一定) , 反比例关系的式子可以怎样表示?
[问题2]:京沪高速公路全长约为1262km, 汽车沿京沪高速公路从上海驶往北京, 汽车完成全程所需的时间t (h) 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 (km/h)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问题3]: (1) 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什么特点? (2) 如何给反比例关系下定义?
教师总结并和学生一起探索出反比例关系的概念:一般地, 如果两个变量x, 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k为常数, k≠0) 的形式, 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的量。
教学中能够从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构建问题情境, 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际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全方位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学生就会自觉地运用原认知主动构建新知识。在反比例关系建模中, 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后, 体会到反比例关系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模型, 既通过经历数学建模过程领略到数学思想与方法, 又掌握了反比例建模思想,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深化知识、发展技能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在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相互构建知识, 不但能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 并且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获得知识。在师生互动交流沟通中, 引导学生深化知识、发展技能, 学会观察判断,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经历、体验、感悟数学 篇8
一、实践操作, 经历数学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知的基础, 智慧从动手开始。”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 感性的知识理性化, 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 有的知识讲得越多, 学生越不明白, 而应给学生提供思维材料, 开放学生的大脑, 因此, 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技能技巧, 促进思维发展。
二、巧设实践, 体验数学
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并发展探索和创新的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研究过程中, 要突出实践, 让学生自己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 并在参与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 体验乐趣, 培养能力。
在《找规律》这课中, 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明白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规律, “看一看”让学生通过观察全面准确地说一说发现的规律,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接着展示学生喜爱的喜羊羊和灰太狼, 学生在极大的兴趣中发现自己喜爱的动物中也有规律;让学生动手画一画, 学生在画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真正做到在享受中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感悟数学规律之美。
三、练习实践, 感悟数学
生活即教育, 数学的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 教师要努力寻找生活和数学的结合点。因此, 在组织学习材料时, 应选择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生动有趣的素材, 课外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走进生活。回顾平时的数学, 自己也做到了这一点。
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 让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在活动中加深了人民币的认识, 也巩固了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对学生及时进行爱惜人民币的思想教育。“跳出数学学数学”既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让学生拥有体验语言表达的经历 篇9
经历一:探寻“主观意义”, 在写批注中体验语言表达的生命感。
语言的涵义包含“客观”“主观”两层, 学生容易理解的是语言的本义, 也就是语言的“客观意义”, 而语言的“主观意义”蕴含在具体的语境中, 也就是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东西。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探寻语言文字的“主观意义”, 做到和作者心灵相通, 和文本心灵相通。让学生在写批注中体验语言的“主观意义”是很有效的方法。下面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一次抱母亲》为例, 谈谈如何批注。
1援在“题眼”处批注———启情。
“题眼”是课文的眼睛, 咀嚼课题, 感受要旨, 教学中要带着学生在“题眼”处停下脚步, 细细品读, 说出感受。如《第一次抱母亲》中的“第一次”和“抱”, 即蕴含着作者爱戴母亲的深情。学生的目光停留在课题上, 沉思良久, 纷纷在题目旁边写下自己的心语。有的说从“第一次”说明作者以前从没有抱过母亲, 文中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 那种感受肯定是很特别的;有的说从“第一次”和“抱”字, 仿佛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歉意和内疚……
在“题眼”处让学生批注, 读出不同的感受, 开启了学生的情感之门, 引领他们感悟到闪耀着人间真情的母爱, 形成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2援在“重点”处批注———悟情。
体悟人物的品质是写人记事类文章教学的重点。人物的思想是复杂的, 真正深入地了解一个人物是不容易的。但如果能抓住重点词句读进去、想开来, 感受就会深切, 收获就会丰富。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记忆中, 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 背上背着妹妹, 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 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 可以干活了, 但逢有重担, 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 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 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 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学生通过初读这段话, 即能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但理解到这一点还是比较肤浅的, 只有联系生活体验才会触及心灵。我让学生联系爬山游玩时多背一个背包都累得气喘吁吁, 然后想象母亲挑着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又该有多累。再让学生想象:“年复一年”中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时候, 母亲是怎么做的?盛夏酷暑、骄阳似火的时候, 母亲是怎么做的?狂风暴雨、山高路滑的时候, 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读懂了母亲, 写下了自己的批注:“一位永远爱着孩子的母亲。”“一位忍辱负重的母亲。”“一位不知劳累的母亲。”……
3援在“感人”处批注———移情。
每篇文章都有感人的地方,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可以更深入地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课文的结尾:“我坐在床沿上, 把母亲抱在怀里, 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这动人的画面定格, 我引导学生边看课文插图, 边细细体会这句话。从学生的批注可以看出, 他们在浮想联翩中读懂了课文, 理解了内容。最后, 我布置课外作业:为母亲洗脚, 并记录下那一幕。
批注就是学生阅读课文时所记录的心得体会, 是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一种心灵密语。让学生学会做批注, 的确是一种整合度较高、符合语文学科特点、能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经历二:探寻“精神密码”, 在读经典中体验语言文字表达的生命感。
“精神密码”可以理解为一篇文章的主题。把握主题领会中心, 让学生与经典对话, 能拥有阅读的高峰体验。教师要有让学生与经典接触的理念, 在读经典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 当学生学了《海伦·凯勒》这篇课文以后, 无不为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他们把海伦奉为心中的偶像, 用“最美的眼睛”来解读她成功的人生密码。此时, 教师可以“最美的眼睛”这个话题, 组织一次读书活动, 引导他们一步步走进海伦的世界。
先让学生阅读海伦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感受这位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对光明的渴望, 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爱生命, 珍惜每一天。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中摘录有关“最美的眼睛”的名言警句, 然后举行“最美的眼睛”讨论会。话题可分为三个板块:“什么是最美的眼睛”“怎样拥有最美的眼睛”“假如也只给你三天光明, 你最想干什么”。讨论会上, 学生都会引用书中的经典语句, 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请看部分实录:
什么是最美的眼睛
生1:我觉得最美的眼睛, 就像海伦说的, 自始至终都要有“贪婪地将所有的幸福和悲伤尽收眼底”的眼睛。这才是世上最美的眼睛。
生2:海伦说过:“我的心充满了人和物的形象。我的眼睛决不轻易放过一件小事, 它争取密切关注它所看到的每一件事情。”我认为最美的眼睛就是像海伦这样能观察周围, 乃至一件小事的眼睛。
生3:是的, 正如海伦所说:“你所看到的每一件东西, 对你都是那么珍贵, 你的目光将饱览那出现在你视线之内的每一件物品。然后, 你将真正看到, 一个美的世界在你面前展开。”最美的眼睛总是不放过眼前的每一样事物, 不忽略任何一处美的风景, 珍惜拥有的光明。
怎样拥有最美的眼睛
生1:海伦有句话, 叫做“用心享受最美的一天”。只要学会欣赏美, 懂得用心去体会, 那么你所看到的任何事物都是美好的, 你就可以拥有最美的眼睛。
生2:海伦说过:“我热爱生活, 觉得每一件事都意义非凡。”我觉得只有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 不放过一分一秒, 才会拥有最美的眼睛。
生3:海伦还说过:“我感觉到这些能够被触摸的艺术品的意义, 但美是摸不到的, 只能用眼睛和心灵去感知。”我认为只有会发现的人, 才可能拥有最美的眼睛。
生4:海伦还说:“我可以把别人眼中的光明当作自己的太阳, 把别人耳朵听到的声音当作自己的乐曲, 把别人嘴里的微笑当作自己的快乐。”把别人的心情和快乐化作自己的, 这是多好的生活态度呀!只有这样才会拥有最美的眼睛。
……
假如也只给你三天光明, 你最想干什么
生1:三天光明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是太短了。第一天我会去仔细看看秦兵马俑, 领略秦始皇雄兵百万的恢弘气势;晚上我会去欣赏一场舞剧。第二天, 我会去欣赏娇嫩的花朵和葱绿的大树;晚上我会仰望星空, 感受那恬静的美。第三天我将去海边欣赏潮起潮落, 捡拾五彩的贝壳;这最后一个晚上, 我将会把每一个朋友、每一个家人印入心底。
生2:第一天我想去看那些为世界奉献的人们。第二天我会去欣赏艺术, 了解历史。第三天我则会去探索大自然, 发现生活中的美。
生3:第一天我想看到所有的家人。第二天我想看到世界上最奇妙而美丽的事物,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第三天我想看书, 大量地阅读, 直到黎明。
……
经历三:探寻“阅历实践”, 在游历中体验语言文字表达的生命感。
“阅历实践”就是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的事, 是课堂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的实践。这种实践是多元的、生动的, 富有体验的。要体验语言的生命感, 一定要增加学生的“阅历实践”。苏教版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很有特色, 都是以专题编写的, 这一点为“阅历实践”打开了一扇窗:参观故居, 感受家乡名人的魅力;调查研究, 撰写调查报告;外出游学, 见识异域文化等。
如, 学完《二泉映月》, 可让学生前往阿炳故居寻访阿炳, 随着《二泉映月》的音乐声, 学生久久伫立在刻画阿炳苦难生活的浮雕前, 惊叹于阿炳的艺术创作生涯, 感动于阿炳贫苦的生活起居, 对《二泉映月》的创作有了更真切的了解, 对阿炳这位苦难的艺术家表示出深深的敬意。参观结束, 每一位学生都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下参观阿炳故居的经历。并且, 寻访名人故居的活动还在继续, 学生由阿炳走近了多位名人:钱钟书、顾毓琇、薛福成等, 沉醉于与名人心灵的对话之中。一位学生在参观了钱钟书的故居后这样写道:
我印象最深的是钱钟书的《围城》, 它是钱钟书的著名小说之一, 他的故居用了一个房间来介绍它。进门看到的是一片美丽的湖景, 钱钟书正站在那里深情地望着远方, 旁边写着《围城》中最经典的话语:“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 职业也罢,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句话是如此精辟, 把当时人们的想法形象地概括出来了。我好像也跟着来到了那个世界, 看到了钱钟书先生正聚精会神地写着《围城》这本书。他好久才发现我来了, 我问道:“您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他郑重地说:“我要让这个社会的人们意识到现在的一种状态, 这样我们才能进步!进步!进步!……”这时, 我听到爸爸叫我的声音, 我这才回过神来跟着爸爸去其他房间参观了, 但《围城》书中的话仍然在我耳畔回响……
经历体验 篇10
一、提供观察机会,让思维在观察中萌发
观察是思维的起点。培养孩子敏锐、细致、全面、准确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在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思考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们要提供给学生观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
例如,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我引导学生有序观察6的乘法口诀,说说这些口诀中藏着什么规律。学生带着问题观察6的乘法口诀,努力寻找口诀中藏着的排列规律。通过充分观察与思考,学生很快找到了一系列的规律,当我故意说:“老师想背一句口诀四六( ),却突然想不起来得数是多少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老师想出得数是多少呢?”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喊道:“老师,你只要想三六十八,然后用18加6就可以了。”“为什么可以这样想呢?”我故意装傻。“刚才我们不是观察出来了吗?‘四六’比‘三六’多一个六,所以四六多少,只要用18加6”学生自豪地说。
学生在自主观察中积极思考,探究出了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当他们灵活运用规律帮助老师解决了困难时,他们感到非常自豪,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提供思考机会,让思维在独立思考中开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正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一段时间,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也一度成为我数学课堂上的“家常菜”,不管是新授环节,还是巩固应用环节,一个问题提出后,马上就要求学生开展讨论。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觉得自己对“合作学习”的认识是存在偏差的。看似轰轰烈烈的讨论背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改变。问题提出后,马上就让学生开展讨论,个别思维敏捷的孩子自然就成了讨论的主角,其他孩子由于来不及思考也就只能成为旁观者。这样的合作学习是个别孩子表演的舞台,难以产生思维的碰撞。因此,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要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教学“千以内的隔位退位减”一课时,出示算式“204-108”后,教师先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开启自己的思维,自觉联系前面学过的退位减来思考:“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使每个学生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合作交流,已经想出办法的孩子会积极参与到交流中去,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而没有想出办法的孩子通过独立思考他们已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困难所在,将会在交流的过程中认真倾听,而不是毫无目的地冷眼旁观。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交流不仅能避免交流的形式化,而且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的合作更真实、有效。
三、提供操作机会,让思维在指尖起舞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开始的,切断活动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使他们在具有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概念,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认识线段”时,引导学生动手拉一拉,把弯曲的毛线变直,然后从中抽象出两手之间的一段是线段,两手捏住的两端是线段的两个端点。这样通过操作就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知识,使学生深刻体验了线段是直的特点。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长方形纸创造线段,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创造出了线段,然后引导学生“比一比”直观认识了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整个操作活动,不是为了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以及数学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拉一拉、折一折、比一比等实践操作中学生们亲身经历了“线段”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不仅启迪了孩子的思维,而且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四、提供交流机会,让思维在碰撞中飞扬
肖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课堂上,你有一种想法,我有一种想法,我们彼此交换想法,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想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多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飞扬。
例如,在教学“认识整万数”时,一位教师没有直接将八档计数器展示给学生,而是大胆地把问题抛给学生:“用你手中的计数器(四档计数器)能拨出三万吗?”巧妙地为学生制造认知矛盾,引导学生交流:“用手中的四档计数器不能拨出3万,该怎么办?”从而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调动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学生在交流中想出了很多办法,最后通过交流思辨优化出了将同桌两人的计数器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新的计数器的办法。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教学中,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自主发现将同桌两人的计数器合起来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计数器,就能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他们无疑是兴奋的,快乐的。
体验:一种必需的成长经历 篇11
一、尊重学生主体,在问题中体验
新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承担的角色和所应发挥的功能作了清晰的界定,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实现自我发展的朋友、伙伴;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选择学习方式,参与自主探究,发表个人观点的重要权力,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为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和心理需求竭力做好服务工作,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此次教育改革的最大优越之处。教师必须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去体验,因为问题往往能将人的思绪领向无限广阔的空间,这种体验经历是无拘无束的,所收获的也绝不是教师能轻易预料的。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我问学生:老人真的不累吗?为什么说不累?是什么让老人舍不得离开?老人最需要的是怎样的生活?学了课文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些问题很好地扣住了課文的主题,把思考和问答的机会留给了学生,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加深对老人感受和对人生的感悟。
二、发挥语言魅力,在煽情中体验
教学语言是一名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新授前的导语、教学中的过渡语、问答后的评价语,还是遇难时的启迪语、点拨语,调节氛围的幽默语等,这些教学语言都在无形中对我们的课堂,对我们的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自身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语文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必须发挥好汉语言的独特魅力,利用自己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富有活力的语言引领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教学的境界,进入教材文本之中,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教师巧妙地发挥好自身语言的魅力,有效地进行煽情,能促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精神的愉悦和满足。例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课,这是一篇通讯报道,但却赋予了强烈的思想性和情感性,从“飞向大海”的沉痛到“撒向大海”的崇敬和爱戴再到“与大海同在”的怀念,情感线索是十分鲜明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每一句教学用语,尤其是导语、过渡语等,旨在利用语言煽情实现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创设有效情境,在感受中体验
新课程认为,学生的课堂学习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能够将教材内容和学生所学的知识生动化、鲜活化、具体化,能够注入生活的元素和生命的活力。课堂的有效性,其基本前提是情境的有效性,老师都明白情境创设的重要,都懂得在课堂上积极地创设情境辅助教学,但情境所发挥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学生是否被情境所真正感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碰撞,还是被另外一种不良因素所控制和影响了呢?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性是前提,必须真正将学生的心融入情境中,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我创设了多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插图情境捕捉人物神态和心理,创设想象情境回忆母亲付出的点滴,创设音乐情境升腾起对母亲的感激和敬意,创设活动情境激发起回报母爱的意识和行动等。
四、开展实践活动,在生活中体验
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例如,教学《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回忆了作者小学六年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深深眷恋和依依不舍之情。学完这篇课文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毕业留念大行动”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和对同学的眷恋之情和祝福之意,可以写一封最真实的书信,可以制一张最精彩的卡片,可以绘一幅最难忘的图画,可以拍一张最美丽的照片,可以送一句最真诚的话语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那种情、那份意,为自己的一生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而为小学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师生之间离不开“体验”这种必需的经历,教与学的世界也少不了“体验”这座沟通的桥梁,只有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学生才能在语文课堂中日积月累,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奠基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经历体验 篇12
一、经历数学活动过程, 诱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儿童本性是爱动的, 他们在活动中是很投入的、不知疲倦的。
如果把学习数学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 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创情、激情、融情, 使每个学生都饶有兴趣地参与数学活动, 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探索、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心理品质得以更好的发挥, 实现“高效”的学习目的。
如一年级学生对“左右”“几个与第几个”分不清楚, 容易混淆, 所以学习完“10以内数的认识”后, 给学生编号, 让学生按顺序排队, 围绕“左右、几个、第几个”等知识做游戏,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如, 二年级学生认识了“厘米、米”后, 可以放手让学生测量身边的实物长度, 如量自己的身高、课桌面的长和宽、黑板面的长与宽、教室的长与宽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体验数学的美, 大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经历数学活动过程,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数学教学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 应让学生人人参与, 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 多种感官参与获得思维的发展, 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加法、减法”时, 为了让孩子理解“加与减”的含义, 教师让孩子通过摆小棒理解加法就是把几个数合并在一起, 减法就是从中去掉一部分, 求剩下的是多少。
再如三年级学习“有余数除法”时, 学生对“余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含义不太理解, 教师可以让孩子通过摆小棒, 进行直观的操作、观察、分析, 进一步理解这些抽象概念的含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
三、经历数学活动过程, 体验数学的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简单地说, 就是在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
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亲自实践, 在实践中感知、在实践中创造, 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如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后, 让学生通过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边的长度, 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
再如学习“圆的周长”时, 让学生想法设法量出不同圆的周长与直径, 再求出其比值, 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学习“圆的面积”时, 指导学生用“转化策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学生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 乐在其中, 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美的。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造情感, 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进而开发学生的智能,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经历数学活动过程, 体验学数学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体验学数学的价值, 增强成功感。
如六年级学生学习“本金与利息”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合理存款”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分析, 了解存款的意义及存款的合理方法, 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再如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后, 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即“粉刷围墙”的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通过“调查—计算—分析—比较—选定涂料种类”等过程, 计算出所需要涂料的重量。
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的意志,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合作精神, 从而体验到学数学的价值, 感悟数学是美的。
总之,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数学活动, 让学生亲历“做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 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体验成功、感悟快乐,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综合能力。
摘要:让孩子经历数学活动过程, 有效地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从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和学数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