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密集地区

2024-10-20

城镇密集地区(通用4篇)

城镇密集地区 篇1

摘要:以广西桂林苏桥产业园规划为例,探讨了在城镇密集地区产业园发展思路,分析了城镇密集地区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南海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经验,阐述了苏桥产业园的发展策略及空间布局规划,为国内其他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城镇密集地区,产业园,产业发展

1 概述

城镇密集地区有别于明确独立的行政单元,作为一个经济区存在。在城镇密集地区内,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协调[1],即协调城镇密集区内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要使目前的“竞争—抑制”关系转变成“竞争—合作”关系,使冲突得到化解并最终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协调不能只解决设施的共享,更要关注产业的合理分工,要通过制定合理的规划来引导产业发展。苏桥产业园位于南(南宁)—柳(柳州)—桂(桂林)城市密集地区内,并且作为桂林城区与柳州相连,区域协调更显重要,本文力求从区域要求、自身资源禀赋出发,通过广佛都市区内南海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明确苏桥园区产业发展并引导产业空间布局。

2 城镇密集地区产业发展研究理论探讨与启示

2.1 关于城镇密集地区产业发展的理论探讨

2.1.1 城镇密集地区概念[1]

20世纪中期,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日益成熟的时代,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成为城市化的一种特殊现象[2]。一些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密集地区逐步形成具有某些特殊属性及功能的整体,如美国东海岸城市群及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地区,类似这些地区都与经济的高度发达联系在一起[3]。南柳桂城市密集地区是南宁城市圈的南北发展主轴,依托湘桂铁路和桂柳高速通道,建立由南宁和两个主要城市(桂林和柳州)为主构成的“南柳桂城市走廊”,苏桥产业园位于桂林与柳州的交界处并紧邻桂林城区。

2.1.2 城镇密集地区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1)区域发展理论。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本质来说,为区域提供服务是城市的基本活动,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承担城市基本活动的主导产业的内容、规模和变化,决定着城市功能的演替。大量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就城市论城市”不符合城市是一种开放系统的本质特性,城市发展要走“区域”路线,从区域角度定位城市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2)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定位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分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在产业定位上的应用通常表现为地方政府对“人无我有”产业的培育。相对优势理论在产业定位上的应用表现为当地政府利用相对较为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发展“人有我有”产业,以实现其赶超型发展战略。3)竞争优势理论。竞争力是通过城市产业的综合竞争来表现和实现的,离开城市产业而空洞地讨论城市的竞争力没有意义,产业结构状况决定一个城市产业价值体系状况,从而影响其城市竞争力及未来变化。对城市产业的选择不仅要从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更重要的是要看产业的选择是否能够提升城市在整个城市网络中的竞争地位,是否能够促进城市保持良好持续的竞争力。

2.2 对苏桥园区产业发展的启示

城镇密集地区最本质的特征是区域内高强度的联系和有机分工,城市之间发生着高强度的经济、社会与信息联系,在市场机制下形成了一种相对有机分工的格局,从而使区域产生了整体倍增效应。基于南柳桂城市密集地区的苏桥产业园应在区域发展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区域产业分工,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聚区[2]。特别是作为桂林市中心城市组团的苏桥,针对桂林城区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产业发展方面应灵活采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与错位发展两种不同思路,以实现区域内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3 南海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实证分析与启示

3.1 南海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分析

3.1.1 产业发展背景

南海区处于广州和佛山城区之间,与广州城区相接。南海区作为佛山市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社会保持着快速、健康发展。随着广佛都市区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两市在城区空间、交通、产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处于广佛几何中心位置的南海东部地区,完全处于双方的合力之下。

3.1.2 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南海东部地区已逐步融入广州城区,其产业发展以工业、居住、专业市场、都市型农业等为主。产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承接广州城区居住功能的外溢;形成以“专业镇”为特色的制造业基地;形成区域性专业市场的集中地;承担都市型农业区功能[4]。

3.1.3 产业发展新定位

在广佛“共赢”理念的指导下,南海东部地区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要地,因此必须重新认识其在广佛都市区中的定位。广佛都市区协调发展下的南海东部地区未来发展定位是区域性物流商贸基地和区域性零售商业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兼有生态廊道和都市农业区功能[5]。

3.2 对苏桥园产业发展的启示

其经验借鉴及启示,园区的持续发展全部依靠新区的产业发展,产业的推动力是新区发展的基本动力,从而开发区最终形成城市新区。新区的持续发展依靠城市功能的完善,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共赢思想的指导下,南海东部地区产业发展根植于广佛都市区,依托广州城区发展商贸物流业、先进制造业、都市型农业的做法;与苏桥园区根植于南柳桂城市密集地区,依托桂林城区发展的思想存在许多共同之处,苏桥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整体功能的定位从南海东部地区的发展中可以有诸多启迪,商贸流通业、先进制造业、房地产业、都市型农业在苏桥所处的城市密集地区都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4 苏桥产业园的规划实践

4.1 产业发展定位

4.1.1 发展条件分析(SWOT分析)

苏桥产业园位于桂林市西南,北距桂林市区26 km,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仅8.5 km,总规划面积65 km2,是桂林市规划面积最大的园区。历史上苏桥镇发展定位一直都为桂林工业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苏桥产业园接受周边辐射带动能力将大大增强,具有良好的历史基础和发展优势。园区地处荒山较多,地形起伏不大,地基条件比较稳定,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成片的土地储备为发展一般制造及重工业产业基地,建设配套服务区具有良好的土地开发条件和用地优势。目前园区基本形成了汽车制造、重工机械、光电产业、生物制药及能源、轻工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和产业基础。园区内具有良好的“山—林—水—田”的田园风光,既为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又为新区建设经营多样化和受益最大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基于加快桂林城镇化发展,自治区政府提出“桂林要大力发展工业”及“保护漓江、城市向西、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发展思路。为桂林带来转型期的机遇并为基础设施的落实带来新机。产业园的定位发展与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挑战性。

4.1.2 产业发展取向与定位

苏桥产业发展可以从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定位与研究,应抓紧本身在南柳桂城镇密集地区中以及在东盟经济圈里的重要区域位置,大力承接外来资金,发展先进制造业、商贸流通业;效仿南海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进行房地产开发,形成桂林城区居住后花园;保留部分的特色农业,发展都市农业,即发展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第三产业。由此可见,苏桥产业园可定位为:“广西区北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示范区;桂林新的经济增长极;桂林最具优势的产业集群高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桂林工业化的先导示范区;高品位度假休闲、娱乐服务中心;宜居的城市新城。”

4.2 产业空间布局

4.2.1 基于“宏观分析”确定产业园空间发展策略

从苏桥产业园所处的宏观背景来看,要加强苏桥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建设,促进桂林西部区域城市功能与产业的互动,基础设施连接与共享,构筑开放、统筹与协调发展的西部整体城市空间;积极关注园区山水生态特色要素,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处理好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构建山水城市的特色形象;构建合理的空间格局,以现状建设的基础为核心向周边拓展,构筑分工明确、有序推进园区的空间结构。

4.2.2 产业空间布局

在上述的基础上,结合布局影响因素分析,尊重农田、河渠等自然因素生态廊道肌理,规划以“注重山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念,采用“反规划”手法,以“建设园林城”、是“生态示范区”的目标,按“再造一个新桂林”城市发展要求,形成再现桂林特色、又不乏现代新颖的空间布局;以“生长的城市与生态自然契合”的生态理念,构筑各具特色的城市中心与组团,形成“两轴多心多组团”的城市结构。结合空间构想与产业布局的要求,整体形成“一核三区四组团”用地布局功能结构。

4.3 总体城市风貌设计层面

4.3.1 基于“自然山水资源的理念”确定总体城市设计策略

充分珍惜“山体、江河、水库、基田”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突破故有的“山环水绕”景观构架,充分挖掘“城市在一系列山水田间的半岛上生长”的城市特征,通过精心的城市设计,创造“山—水—田—城”多位一体的山水田园生态城市风貌[6]。延续苏桥城市发展历史文脉,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名胜和地方民俗风情,形成有特色的城市文脉氛围。尊重自然,保护和强化苏桥山、水、田的自然生态景观,结合环城生态绿化的建设,建构“人—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城市境界。

4.3.2 整体风貌架构

伴随着园区经济的发展,苏桥将经历从一个农村自然景观向城市人造景观的景观风貌转变历程,一个新的景观风貌体系也将构架。在凯文·林奇的设计理论设想中规划实践结合中部青龙湖、凤鸣湖水库及公共核心打造城市核心景观焦点,沿土榕大道、木兰路形成城市景观风貌轴,以横贯开发区南、中、北,连接东西山体与水系的三条城市绿地形成自然景观带,串连各景观风貌区、景观节点,整体形成“一核、一带、两轴、三廊、五区、多节点”的风貌结构。

充分利用“山、水、城”等景观要素,建立“城在湖上、湖在城中、山城辉映、城景交融”的城市景观意象,城市景观成为自然景观的点缀,塑造生态型山水园区,形成人、自然、园区三者的共生与共创:人徜徉于园区之中,园区融于自然之间,自然赋予人类生存的资源与灵性。

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山水自然风景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花园式的人居环境,成为桂柳经济走廊产业生长区的宜居典范。苏桥经济开发区将形成“一枕碧江半绕城,千山叠翠绕苏桥”的山水田园新城景观风貌。

5 结语

本文认为依据区域发展理论进行园区的产业定位要从区域角度出发,遵循产业演替规律促进现有产业的良性演替和价值链的延伸,从竞争优势理论出发,选择产业要考虑所选产业是否能够提升园区的竞争力,促进城市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在产业空间布局上注重区域尺度的“宏观分析”,明确园区发展的主导方向及用地发展模式,科学确定各类用地的布局;在城市总体空间结构上注重“人—城—自然”,既强化城市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和谐,又要重视山水田园新城景观风貌的协调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卫琳.关于城镇密集区协调发展规划的实践与思考[J].规划师,2006(7):47-48.

[2]王雅娟.国外城市密集地区形态发展现象综述[J].城市规划汇刊,1994(6):66-67.

[3]王学锋.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编制与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4]赵嘉新.异地拓展: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发展实践与运作机制[J].规划师,2007(10):81-82.

[5]李阎魁,杨立峰,袁雁.发展都市工业[J].规划师,2004(12):96-97.

[6]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桂林市苏桥经济开发区总体修编(2009—2030).

城镇密集地区 篇2

城镇密集地区规划是当今城市规划的热点,尤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研究对城市规划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步转向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城镇密集地区作为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区域,成为当今全球经济体系的关键节点。然而,全球化在加速城镇密集地区形成的同时也给其发展带来了挑战。全球化带来的不只是经济利益,也是一种整体环境的转变,传统的区域规划观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临转型的考验。本文选取中国受全球化影响最大的珠三角城镇密集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及对全球化的规划应对策略,并总结其带来的启示。

1 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是一把利弊相间的双刃剑。一方面,全球化带来了现实的经济利益: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促使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张京祥)。另一方面,全球化作为一种资本扩张的形式,对不同国家的政治结构、社会公平、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一种变相的侵蚀过程。全球化在加速城镇密集区形成的同时也给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和规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具体表现在:区域联动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的发展差距拉大;区域的城镇化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恶性竞争的加剧;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变革;资源和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地域文化受到侵蚀。

2 全球化挑战下珠三角的应对策略

2.1 珠三角城镇密集区的发展特点

1)高度密集性——珠江三角洲是目前全国城镇连绵程度最高、城镇化水平最高和经济要素最密集的地区。2)发展的先驱性——珠三角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发展的一块试验田,珠三角的发展经验必定会为中国其他城市发展所借鉴,所以,它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应对城市化和全球化发展模式的代表。3)全球化影响的巨大性——珠三角是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外援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出口加工业发展较快,所以受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也较大。4)区域发展模式的特殊性——珠三角的特点是多个城市同时快速发展,而非传统意义上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圈层发展模式。

2.2 珠三角在规划中的应对策略

2.2.1 整合资源,促进区域集约发展

本次《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促进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通过构筑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各城市市域交通系统、城市交通系统与区域交通体系的整合与优化;基础设施按照区域、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原则,划分协调区域,确定相应的协调措施,结合实际情况,突破行政界线,相对集中建设,使设施达到经济合理规模。

2.2.2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经济增长方式变革

珠三角固有发展模式下形成的产业大多属于低附加值的普通加工制造业,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形成竞争优势,然而目前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无法维持城镇群的可持续发展。本次《规划》的重点之一便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形成门类更加齐全、功能更加完善的自主产业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延展产业链,丰富产业门类”“推进产业高度化和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化”“构筑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和自我提升能力的完整产业体系”等具体目标,强调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政策引导,形成高度匹配的产业结构”,注重产业的纵向(高端与低端)匹配与横向(空间与类型)匹配,并相应地提出了重大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指引。

2.2.3 空间管制,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本次《规划》通过区域生态结构培育,环境治理,资源保护和区域绿地建设,使珠三角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全面提升与优化,具体策略如下:构建区域整体生态结构,根据自然要素规划“一环、一带、三核”生态体系,并结合网状生态廊道,形成整体生态结构。依照区域生态系统的不同功能、生态敏感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划分生态功能分区,对不同的分区采取不同的对策;实行分级区域空间管制,保护区域生态结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2.2.4 人文体系环境建设,突出规划地域性

本次《规划》把区域人文环境体系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分别对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文化事业发展、城镇景观风貌营造等提出了具体规划要求,并对各个城市提出了区域人文环境体系的发展指引。

2.2.5 关注区域总体协调,核心发展与均衡发展并重

本次《规划》在打造中心城市和地区的同时,强调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引导区域均衡发展。《规划》在区域政策分区和空间管制中实行分层次管理模式。同时特别提出城市空间协调规划,目的在于合理调整、优化和与产业和空间结构,协调城市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发展问题。此外,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通过打造一体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来推动珠三角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并重视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协调。

2.2.6 提出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增加规划的可实施性

本次《规划》的一个亮点是通过制定行动计划、采取相应的规划管理措施,保障规划的实施,重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八大行动计划,为行政机构提供规划的具体实施策略;构建规划实施的保障机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管理办公室”),并赋予其组织编制并监督落实该规划的权力;制定并颁布《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条例》,确立“广东省规划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管理办公室”及《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在区域协调中的法定地位,使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工作既有机构保障,又有法律依据。

3 启示——城镇密集地区规划思路转变

3.1 由单一经济发展向综合发展转变

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的联动主要是为了增强整体经济实力,所以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往往只注重单一的经济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人文资源、社会问题等重要方面,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次《规划》体现了对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了解区域的综合发展,这种以经济开发规划为主转向综合多元的区域发展规划的模式必然成为未来区域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应对全球化负面效应的必然对策。

3.2 由城市发展向区域总体协调转变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过去的区域发展往往只重视城市本身的发展问题,这样必然会导致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不利于整体综合实力的提高。本次《规划》通过城市与城市间的协调规划,对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都做了新的安排,减少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其区域整体协调的思想是值得借鉴的。

3.3 从“面面俱到”向保障规划实施转变

中国的规划往往强调面面俱到,这样反而会减弱规划的可实施性。区域本身是一个处于时代变化的综合体,所以任何规划都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应当成为当今规划的重要目标。城镇密集区的规划应抓住其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划,提高规划的效率与效果。本次珠三角的规划对规划工作提出了现实的政策性引导,没有广撒网,而是做出了针对现状问题的决策,并对不同的地区实行分层次的目标设置和管理,通过指定行动计划和实施保障措施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摘要:以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及规划应对策略,总结得出全球化背景下城镇密集区规划的思路转变。

关键词:全球化,城镇密集地区,珠三角

参考文献

[1]张庭伟.解读全球化[J].城市规划学刊,2006(5):15-16.

[2]张京祥.全球化世纪的城市密集地区发展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王君.珠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基本思路研究[J].经济问题,2008(11):43-44.

[4]林耿.珠三角城镇群规划的重点和难点[J].规划师,2006(1):17.

城镇密集地区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城镇密集区,持续发展

城镇密集区, 国外也称作多中心城市区域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s) [1]。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以多个大中城市为核心, 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发生着密切联系, 城市化水平较高, 城镇连续性分布的密集城镇地域。国内有一些相关概念与其近似, 如城市群、都市圈、都市连绵带等, 但又有细微区别。[2]城镇密集区城镇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区域整体性强、结构层次多是其基本特征, 是社会经济及城镇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镇密集区的形成与发展, 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 也是世界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表明, 城镇密集区是区域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是国家或区域综合竞争能力的空间表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日益深入, 城镇密集区在世界和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 我国的城镇密集区是我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普遍较高。当前大部分城镇密集区均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 为了使经济增长可持续, 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 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1 城镇密集区经济发展主要特征

1.1 经济实力雄厚, 地位突出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 城镇密集区成长迅速, 一批城镇密集区正在形成和发展, 已成为我国人口、经济、城镇集聚的重点地区。从总体上看, 我国大陆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次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以广州和香港 (深圳) 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唐城镇密集区、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城镇密集区、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城镇密集区、以福州和厦门为中心的闽东南沿海城镇密集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镇密集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城镇密集区、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镇密集区等九大城镇密集区。此外, 正在形成的规模稍小但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城镇密集区还有, 以长沙为中心的湘中城镇密集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镇密集区等。

以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为例, 其总面积为99610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1%, 人口占全国5.8%。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 有10个在长三角;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长三角占了一半。这里聚集着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亿元的产业园区, 还有数千家巨型企业。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合同利用外资总值已达1500亿美元。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2003年中国城市排行榜中, 长三角的上海、南京、苏州进入前十名, 而上海、苏州和杭州进入城市竞争力前十名。据统计, 2006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526亿元, 接近40000亿元大关, 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8.9%。从增长速度分析, 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增速均值达到14.7%, 长三角已经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地区, 上海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万亿元大关的城市, 江苏沿江8市实现GDP超过17000亿元, 浙江7市也超过了11000亿元。世界银行报告《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中国23个城市竞争力排名》中, 杭州、上海获最高分A+;温州获得A。目前,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城镇密集区之一。2005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双三角贸易总额达9131亿美元, 占全国的64.2%;外商直接投资额为378亿美元, 比上年增加35亿美元;占全国的59.3%。

在2006年“百强县”前10强中, 仅苏南地区就占到7个, 昆山已经连续两年荣登“百强县”榜首。如今, “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江阴板块”、“常熟制造”等标志性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全国各地竞相效仿的对象。

1.2 集聚规模扩大, 增速不减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推动下, 经济和人口的高度集聚、城镇密集区的形成发展, 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随着城镇密集区的成长, 城市群体所形成的集聚效应日益增强, 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例如, 在人口集聚上, 1990~2000年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大城镇密集区人口增长了27.6%, 高于全国近16个百分点, 占全国的比重则提高了1.55个百分点, 人口聚集的态势十分明显;在产业集聚上,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占比重持续增加, 仅2000~2003年3年间就增加了4.4百分点, 分别由2000年的17.2%、8.3%、6.0%, 提高到2003年的19.4%、9.7%、6.8%, 经济聚集的规模不断扩大。

未来城镇密集区的集聚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从内部看, 城镇密集区仍有经济、人口进一步集聚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以多个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城镇密集区仍将是吸纳产业和人口的强集聚体, 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镇密集区将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从外部看, 城镇密集区是一个开放的地域空间, 随着核心地区与周边腹地的联系不断紧密, 边缘地区城市将越来越多的融入到城镇密集区中, 城镇密集区的空间规模也将随之扩大。尤其是, 东部沿海地带的六大城镇密集区, 随着沿海大通道的建设, 将连为一体, 形成中国沿海巨大城市密集带。

城镇密集区的直接动力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动。21世纪上半叶我国经济仍具有保持较快增长的条件和潜力, 经济较快增长将是长期趋势。区域经济的繁荣, 将推动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为城镇密集区的加速成长提供良好条件。我国城市化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今后十几年时间城市化率的年均提高幅度有望保持在1个百分点左右。而城镇密集区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空间载体,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则会更快, 从而必将加速推动城市与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将加剧区域经济的集聚与扩散, 城市间的社会化分工协作将更紧密, 从而加快城镇密集区的成长。

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全球化的深入, 必然加速我国不同层次、规模城镇密集区的形成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密集区将成长为成熟的大都市带, 中西部城镇密集区将进一步形成并趋于成熟, 全国以城镇密集区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格局将基本形成。

1.3 城乡空间结构紧密镶嵌

城镇密集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以多个大中城市为核心, 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发生着密切联系, 城市化水平较高, 城镇连续性分布的密集城镇地域 (图1) 。城镇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区域整体性强、结构层次多是其基本特征。城镇密集区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体形态。一般而言, 城市化初期, 主要是以单个城市的平面扩张为主, 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在更大范围内, 逐步形成以一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 中小城市集群协调分布, 城镇间保留一定的农田、林地、水面等绿色空间, 并通过高效便捷的交通走廊相连接的城镇密集区 (城市带、都市圈) 。这种城市化形态, 由于有现代化的交通网络连接, 不会降低大城市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由于是多中心的, 可以防止单个城市过度扩张带来的“城市病”。由此可知, 城镇密集区是社会经济及城镇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反映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空间不断扩展, 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城市——城市之间及城市——区域之间联系不断加强, 城市社会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 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两种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城镇密集区不仅存在着城市间的联系, 并且城乡之间也发生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 而且反映到社会、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并且这些联系具有紧密性、高强度等特征。

2 城镇密集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城镇密集区在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 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耕地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威胁着许多城镇密集区经济的良性发展。地下水超采引起地面沉降、水质浸染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质量型缺水、大气酸雨、固体污染物堆积等都成为经济发达的城镇密集区目前面临的首要难题。社会发展与自然的不协调使一些城镇密集区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生态环境脆弱带。

以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为例, 长期以来, 长江沿岸的城市几乎都把沿江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巨大优势, 大量吸引大耗水、大用电、大占地的重化工、钢铁、造纸项目, 这些产业在长江沿岸的大量集聚, 几乎已经把长江变成一条污江。2007年春末夏初, 太湖蓝藻爆发, 为太湖流域、乃至整个长三角敲响了生态文明的警钟。

2.1 高度紧张的土地资源

长期以来, 城镇密集区许多城市依赖的是“三高一低”的粗放低效增长模式, 大量消耗资源来追求增长, 使资源、环境、能源、土地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城镇密集区正在经历土地、水、电、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短缺的困扰, 其中土地资源紧缺是最突出的问题, 也是其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以苏州为例, 近20年来, 市域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由1986年的3.1%, 上升至2004年的28.6%, 增长了近9倍。据国家统计局计算,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 位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的十强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程度超过2/3。即便是在去年国家控制得最严的时候, 十强县的耕地面积还平均减少了5000多亩。

2.2 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50年代淘米洗菜, 60年代洗衣灌溉, 70年代水质变坏, 80年代鱼虾绝代, 90年代身心受害”——哺育了苏浙沪经济极速增长的长三角水资源正承载着不同程度的污染之痛。

按经济社会发达程度测算, 太湖流域是全球第十九大经济区域, 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 太湖流域人均近5000美元, 相当于中国平均水平的近5倍。然而这里的水资源人均仅为全国的1/5。同时, 这个流域污水排量每年达53亿吨, 流域每个人可以分摊至少100多吨污水。由于太湖流域是经济活跃、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 工业废水、农业排水和生活污水对太湖水体的污染负荷不断加大, 因而造成太湖的湖体污染较重。2004年, 在监测的21个点位中, 属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点位比例分别为19.0%、23.9%和57.1%, 无Ⅰ~Ⅲ类水体。[4]

根据环境部门对上海主要河道的断面监测, 目前上海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只剩下1%, 水质劣于五类的却占到68.6%。作为上海市民80%饮用水源的黄浦江, 因水环境变化, 水质终年只能维持在三类到五类之间。

2.3 突出的酸雨问题

长三角三省市的空气质量基本上都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 大气环境良好。但酸雨发生频繁, 降水PH值逐年下降, 长三角16个城市中有14个属于酸雨控制区, 几乎整个长三角都处于酸雨的威胁中。浙江省是华东酸雨区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主要表现在全省降水pH年均值低、酸雨率高、处于较低pH值范围的城市数较多和城市酸雨率上升。2003年浙江省省控测站降水pH年均值都在5.00以下, 均为酸雨区。全省降水pH年均值为4.50, 平均酸雨率为84.3%。其中14个城市为重酸雨区, 18个城市为中酸雨区, 全省已无轻酸雨区。降水中主要酸性污染物为硫酸根离子, 呈燃煤燃油过渡型特征。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业 (燃煤电厂) 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增长较快。

2.4 日趋严重的农业、农村污染

长三角地区历来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农业和农村经济十分发达。近年来, 随着长三角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大幅度增加, 畜禽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序排放逐渐增多, 农业污染威胁着周围水体和土壤的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伴随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引发的诸多矛盾, 使得长三角已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来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生态环境脆弱带, 罪魁祸首就是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耕地污染等, 包括水利环境、地下水超采引起地面沉降、水质浸染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质量型缺水、大气酸雨、固体污染物堆积等一系列问题, 都涉及到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如何解决该地区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该地区不亚于经济发展重要性的紧迫议程。

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城镇密集区发展思路

3.1 变革发展理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城镇密集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保障

近代以来,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始终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 人类中心主义成为文明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不断强化, 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和紧张。节能减排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把自然也作为主体, 把自然看做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对象, 把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 这样我们的政策才会既关注到人, 也关注到自然, 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改变GDP等于发展、重化工就是工业化等片面认识, 改进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 使经济增长方式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城镇密集区不仅是经济重心区, 也是人才、智力的高地, 更应率先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 全面树立协调持续发展的意识。

3.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循环经济, 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是城镇密集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所在

城镇密集区在发展的早期阶段, 大多为投资拉动的工业化过程, 而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 无疑会降低单位GDP能耗。但在现实中结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不是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 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来实现。城镇密集区的各级领导和管理者更应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保护。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减少管理和政策的相互抵消效应, 防止部门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腐败问题。

城镇密集区要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率先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 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先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制订和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积极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3.3 坚决率先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是城镇密集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

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行业, 占了全社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较大比重。遏制这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当务之急。城镇密集区要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 加大调控力度。 (1) 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 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 建立相应的项目审批问责制。譬如, 2007年8月, 作为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龙头的上海市, 就出台了《上海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从源头上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政府部门将严控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项目投资, 严格实施环境准入, 实施行政问责制和环保一票否决制。 (2) 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继续运用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 (3) 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全面落实差别电价政策, 提高高耗能产品差别电价标准。鼓励地方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差别电价标准, 扩大实施范围。 (4) 要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 严肃查处违反国家规定和政策的行为。

3.4 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突出搞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 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进步, 是城镇密集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远举措

城镇密集区要利用经济和技术优势, 着力抓好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节能、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国家倡导重点节能工程, 认真实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和改造、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等重点污染防治工程。同时, 要加大其它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交通领域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 严格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消费领域要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农村地区要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工程。要努力优化能源结构, 大力搞好煤炭洗选等能源清洁利用工作, 积极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 加快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城镇密集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启动重点企业与国际国内同行业能耗先进水平对标活动, 推动企业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 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例如, 2007年上半年浙江全省造纸行业纸浆生产线全部关闭, 完成味精污染全行业整治, 累计完成129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整治, 能耗和排放量出现了双下降, COD降幅为2.48%, 二氧化硫降幅为4.05%, 其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

同时要积极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 带头组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电力、钢铁和有色冶炼等重点行业, 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制定政策措施, 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 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同时, 要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节能减排投入,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节能减排项目。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解决节能减排的资金问题, 主要采用市场机制的办法,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 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促使企业开展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

3.5 完善体制和政策体系, 切实加强节能减排法制建设, 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 是城镇密集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保障

要深化改革, 消除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 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适时推进天然气、水、热力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按照补偿治理成本的原则, 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例如, 江苏省政府已经通过了《江苏省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 (试行) 》草案, 并将在太湖流域率先试点施行。它规定, 如若当月上游水质指标未达到排污标准, 上游地区应当给予下游地区相应的环境资源区域补偿资金;未达标直接排入太湖的, 所在地应当将补偿资金交省级财政。

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 提高处罚标准, 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要制定和执行主要高耗能产品能耗环保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要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开展节能环保专项执法检查, 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 要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确保统计数据真实。要认真解决管理松懈, 监督不力的问题。一些地方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长期不能正常运行, 一些企业的污染减排设备只是应付检查, 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在近期内都要认真开展资源使用、污染排放情况的检查,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重点用能单位和污染源要加强经常监督, 对恶意排污行为实行重罚, 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Meijers, E.J., Romein, A.Planning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s in North West Europe:Value, Feasibility and De-sign, Delft Univ.Pr, 2003

[2].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J].人文地理, 2003, (3) :13~17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城镇密集地区 篇4

关键词:深基坑,高压旋喷桩,支护补强

该工程为双塔楼建筑,北塔楼为38层办公楼,南塔楼为26层酒店和单身住宅,裙楼部分设有汽车展厅、商业大厅、酒店大堂、多功能会议厅、餐厅等附属的配套功能,设3层地下停车库。地下室总建筑面积26 663 m2,地上总建筑面积107 949 m2,地上建筑基底面积5 114 m2。

1工程地质条件

1.1 场地概况

该项目位于广州大道北328号,施工现场道路交通方便。场地南面距离基坑边3 m为人行道边;东面距离基坑边约2 m为一栋8层住宅;北面距离基坑边约5 m为某小区;西面距离基坑边10 m范围是绿化带及广州大道。该工程基坑周长约450 m,开挖深度约15 m(自自然地面起计算),根据场地地层结构和周边环境,基坑支护采用冲(钻)孔灌注排桩加多道预应力锚索及内支撑的支护方案。冲(钻)孔灌注桩采用ϕ1 000@1 200 mm和ϕ1 000@1 400 mm两种,北地块桩顶标高为-1.0 m,南地块因有旧基坑,桩顶标高约为-4.50 m,桩长至基坑底2 m或3 m,冲孔桩间采用ϕ800双重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

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该工程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上覆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冲洪积土层及砂层、残积土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场地主要特征如下:

①上覆填土为杂填土,场地内分布广泛,厚度0.7 m~3.5 m,平均1.77 m。

②冲洪积土层,场地内大部分地段有分布,软塑~可塑状态,厚度0.4 m~1.0 m,平均2.9 m。

③冲洪积砂层,场地内分布广泛,分为粉细砂层和中粗砂层,顶面埋深1.2 m~6.4 m,厚度0.6 m~6.8 m,平均2.57 m。

④残积土层,分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层和硬塑状粉质粘土、密实状粉土,顶面埋深5.0 m~8.9 m,厚度0.9 m~2.0 m,平均1.4 m。

⑤岩石全风化带,局部少量分布,顶面埋深4.8 m~8.5 m,厚度1.4 m~2.2 m,平均1.8 m。

⑥岩石强风化带,局部少量分布,顶面埋深6.3 m~16.4 m,厚度0.8 m~4.0 m,平均2.1 m。

⑦岩石中风化带,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场地内广泛分布,顶面埋深5.8 m~14.7 m,厚度0.5 m~7.0 m,平均3.13 m。

⑧岩石微风化带,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场地内广泛分布,顶面埋深6.2 m~17.9 m,厚度1.4 m~7.9 m,平均3.9 m。

2关键工点支护设计

2.1 支护补强

该项目关键工点是:场地东北侧8层建筑物距离基坑近,最近处仅0.6 m,最远处约1.6 m,如何保证该8层建筑物不受影响,并且使基坑使用期内获得安全,为施工中的难点。

由于基坑底标高比8层建筑物基础的桩底标高要小,如果不采取支护补强,很有可能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倒塌。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先在建筑物基础的桩承台上用混凝土做一个承台包脚,承台包脚用钢管桩支撑,钢管桩一直打到微风化泥质粉砂岩以下,承台包脚起到保护建筑物桩基的承台,使其稳定阻止桩的侧移,从而防止由于桩基位移导致建筑物发生危险;承台包脚也可以让承台受到旋喷桩的支护,让支护措施对建筑物桩基的支护作用得到实现。

2.2 锚杆与冲孔灌注桩支护

该基坑支护设计所用的预应力锚杆,采用一桩一锚布置,倾角为25°和20°,杆材采用3束~4束(7ϕ5)钢绞线,锚杆孔直径为150,灌浆材料采用强度30 MPa的水泥砂浆。锚杆施工与基坑开挖交叉进行,基坑开挖分段分层施工,靠支护桩边约20 m各一段,中间部分为一段,每层开挖的深度比锚头标高低0.5 m左右,以利于锚杆施工,每层锚杆锁固后,再进行下一层开挖。

冲孔桩桩端支承岩为微风化泥质粉砂灰岩,岩石天然湿度的单轴抗压强度fr=14.45 MPa~34.60 MPa,入支承岩坎固2 m或3 m。桩身钢筋笼采用22,25,28钢筋作为长、短纵筋,16钢筋作为加劲箍,ϕ10,ϕ12钢筋作为螺旋箍,并与止水帷幕的旋喷桩同期展开施工。而基坑内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和钢构架柱,与锚杆、支护桩、旋喷桩共同作为基坑支护。

2.3 止水帷幕

基坑周围施工环境及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基坑位于深厚透水层中,地下水比较丰富且地下水位高,为了保证基坑在开挖后获得干燥的作业空间,保证基础工程的正常施工,对地下水进行有效控制。该工程采用了竖向止水帷幕,为保证止水效果,决定采用两重管高压旋喷桩与单管高压旋喷桩结合的止水帷幕。

旋喷桩的施工采用地质回转钻机钻孔,然后插入旋喷管和特制的喷头,边摆动边提升,形成高喷凝结体。首先是孔位放样:高压旋喷桩布置在冲孔灌注桩的桩间外侧,在钻孔桩完成且桩芯混凝土强度达到5 MPa后,即可进行旋喷桩施工。因此,高压旋喷桩的注浆孔位可按已完成的钻孔桩位置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然后是钻机就位并钻孔:钻机设置在设计的孔位上并应保持垂直,施工时旋喷管的允许倾斜度不得大于1.0%,采用SGZ-Ⅲ型地质钻机成孔,钻孔孔径为97 mm。钻孔时钻机要平衡,开孔孔位要准确,钻孔垂直度偏差小于1%,确保旋喷管能顺利导入孔底。根据钻孔施工的地层情况,在砂层等不利地层处钻孔时,采用泥浆护壁,泥浆的主要性能指标控制为:比重1.2~1.3,粘度25 s~30 s,含砂量小于5%。当钻孔完成后即将旋喷管特制喷头插至孔底,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喷嘴,可边射水、边插管,水压力不小于25 MPa。浆液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自来水配制,水灰比为1∶1~1∶1.5,加入适量缓凝剂,采用立式搅拌罐搅拌。然后以设计要求的技术参数进行旋喷(见表1)。在旋喷过程中,经常检查水泥浆泵压力、旋喷管提升速度及孔口冒浆情况,并随时做好记录。由于旋喷桩止水的效果往往取决于砂层的成桩质量,因此在砂层段采取减慢提升速度或复喷的办法,保证成桩质量。旋喷注浆如中途发生故障,立即停止提升和喷射,待检查排除故障后再继续施工。其整体施工情况见图1。

3施工效果

工点施工结束后,外表灌注桩桩身干燥,桩体搭接良好,整体性好,在帷幕施工中,采取帷幕墙试样30件,进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和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抗压强度最小值为4.0 MPa,渗透系数最大值为1.8×10-5 cm/d,均达到设计要求。渗透系数k=11.58 m/d,基坑开挖至10 m时基坑水位降至10.5 m~11.5 m,基坑抽水量为500 m3/d~600 m3/d,防渗帷幕保证率ρ=98.32%。基坑开挖后,墙体表面无一处漏水,防渗效果良好。

由于8层建筑物距离基坑近,最近处仅0.6 m,最远处约1.6 m,基坑支护所用的支护措施除了支护坑壁外,还要作为保持8层建筑不被基坑开挖而倾倒的作用。为了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对8层建筑和基坑进行了综合监测。监测点设置在变形最大位移的基坑顶和8层建筑地面前端,共设置8处,基坑边与8层建筑各4处。经监测,本工程最大位移为7.1 mm,并在雨季经受住了大雨的考验,保证了工程施工的安全。

4结语

由于广州城市比较拥挤,高层建筑群密集,在建筑群密集地区修建深基坑施工难度大,施工困难。该基坑关键工点离8层建筑物距离近,最近处仅0.6 m,最远处约1.6 m,如何确保该8层建筑物不受影响,为施工中的难点。施工中采用了冲孔灌注桩,预应力锚杆和旋喷桩止水帷幕的联合应用,并对8层建筑的基础做了支护补强,整个施工过程中,使得8层建筑基本不存在位移,基坑安全稳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对在建筑群密集地区修建深基坑方面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JTJ 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2]GB 5007-2001,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S].

[3]徐至钧.高压喷射注浆法处理地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JT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上一篇:马铃薯精淀粉生产加工下一篇:源代码安全测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