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精淀粉生产加工

2024-10-20

马铃薯精淀粉生产加工(精选3篇)

马铃薯精淀粉生产加工 篇1

摘要:介绍控制图的基本概念, 以马铃薯精淀粉生产加工过程中控制图的使用为例, 说明控制图能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 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 控制加工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控制图,马铃薯精淀粉生产加工,过程监控

统计质量控制的奠基人-美国的休哈特博士首先在1924年提出了过程控制理论以及控制过程的工具-控制图。经过世界各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控制生产和工作工序状态, 检查判断工序异常等方面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成为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方法。

1 控制图的基本概念

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 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控制图是划有控制界限的一种图表, 它是以偶然原因引起的质量特性波动为基础, 来检验引起质量特性异常波动的系统原因的一种工具。也就是说, 控制图是用来区分质量波动是由于偶然原因引起还是由于系统原因引起, 从而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工具。控制图上一般有三条线:中心线 (记为CL) 、上控制线 (记为UCL) 和下控制线 (记为LCL) , 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UCL=μ+3σ;CL=μ;LCL=μ-3σ。式中:μ为总体均值, σ为总体标准差。

2 控制图的使用

控制图按用途分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分析用控制图主要分析一下两个方面: (1) 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2) 分析过程能力指数Cp是否满足要求?若过程能力不能满足要求, 需要查找异因, 采取必要啊措施, 消除异常因素, 一满足要求。当过程达到了我们所确定的状态后, 才能将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线延长作为控制用控制图。经过一个阶段的使用后, 可能又会出现新的异常, 应查出异因, 采取必要措施, 加以消除, 以恢复过程控制状态。

3 控制图的制作

3.1 分析用控制图

3.1.1 确定控制对象

选择技术上最重要的控制对象;控制对象要明确, 并为大家理解与同意, 控制对象要选择容易测定并对过程容易采取措施者。

3.1.2 取预备数据

每个子组根据国标推荐样本量4或5为宜, 一般取25个子组, 当个别组别属于可查明原因的异常时, 可以剔除相关数据保证最后所得数据组数大于20组。取样应遵守合理子组原则, 在取样本子组时应在短间隔内取, 以避免异因进入。

3.1.3 计算统计量和控制线

不同图种的控制图所计算的统计量和控制限各不相同, 可根据计算公式计算。

3.1.4 绘制控制图

根据计算出的控制限绘制控制图。在纵坐标上标示分度并画出CL、UCL、LCL控制限。将预备数据点绘制在图上, 并对状态进行判断。

3.1.5 对控制图的状态进行判断

判断应遵守判异准则。判异准则有点出界和界内点排列不随机两类。国标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规定了8种判异准则。准则将控制图等分为6个区域, 每个区宽1σ。这6个区的标号分别为A、B、C、C、B、A。其中2个A区、B区及C区都关于中心线CL对称。准则1:一点落在A区以外。在许多应用中, 准则1甚至是惟一的判异准则。准则2: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此准则是准则1的补充, 用以改进控制图的灵敏度。准则3: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此准则是针对过程平均值的趋势进行设计的, 它判定过程平均值的较小趋势要比准则2更为灵敏。准则4:连续14点相邻点上下交替。准则5:连续3点中有2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以外。过程平均值的变化通常可由本准则判定, 它对于变异的增加也较灵敏。准则6: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准则7:连续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准则8: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 但无一在C区中。

3.1.6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并检验其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过程能力指数分为5级, 过程能力达到基本要求为3级, 即1.00≤Cp<1.33。如果过程能力达不到这个要求, 则不宜用控制图对企业进行监管, 应要求企业进行整改, 提高过程能力。并应加大对该企业产品的抽样数量和抽样频率以保障监管效果。

3.1.7 重新计算控制线

在分析用控制图使用阶段发现过程发生异常, 应分析造成异常的原因, 然后将失控点排除, 重新计算控制图的控制线, 确保控制图处于受控状态。

3.2 控制用控制图

当分析用控制图处于受控状态, 表明生产过程稳定、无系统因素影响生产过程。当过程能力达到要求后, 将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线延长作为控制用控制图, 进行日常管理。

4 控制图在马铃薯精淀粉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在马铃薯精淀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主要以计量型数据为主, 这些数据是连续可以取值的。根据这些数值, 对一些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工序进行控制。

4.1 控制图的选择

马铃薯精淀粉生产过程中的大多数数据属于计量值数据, 所以选择计量值控制图。计量值控制图分为均值-极差控制图和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依据两种控制图的特点、用途及生产实际, 选用了均值-极差控制图。

4.2 均值-极差控制图的做法:

4.2.1 确定控制对象:以马铃薯淀粉白度为控制对象;

4.2.2 数据的收集:数据应选取近期、连续的、同一条件下的生产过程数据125个按测量时间顺序分组, 分25个组, 每组5个;

4.2.3 计算各组的样本均值 (X) 和极差 (R)

Xmax-组内数据的最大值

Xmin-组内数据最小值

4.2.5 计算25组样本的总平均值X和极差平均值R;具体见表1。

4.2.6计算R图控制界限

控制中心线CL=1.7

控制上界限UCL=3.59

控制下界限LCL=--

4.2.7计算X图控制界限

控制中心线CL=91.2

控制上界限UCL=--

控制下界限LCL=90.2

4.2.8 作控制图

将25组数据点绘在R图中并连成折线, 根据8点判异准则判断R图是否稳定, 在R图稳定的条件下做X图。

4.2.9 X-R图的观察分析

通过对以上控制图的分析, 连续25个点在控制界限内且排列随机没有缺陷, 可判断过程稳定。这时的控制图可以作为控制用控制图, 用在对过程的日常控制中。

5 小结

本文介绍了控制图的基本概念以及在马铃薯精淀粉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说明利用控制图能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 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同时也为政府监管部门验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赵良娟, 姚霞, 张宏伟.控制图在肉与肉制品微生物监测过程中的应用.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年5月第30卷第5期169-171

马铃薯精淀粉生产加工 篇2

一、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及淀粉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㈠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 成为全市战略主导产业

马铃薯作为定西市的特色优势产业, 其种植历史悠久, 发展潜力巨大, 比较效益突出, 在保障全市粮食有效供给和繁荣城乡经济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1996年提出实施“洋芋工程”, 到2008年提出打造“中国薯都”, 2012年“定西马铃薯”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经过多年的培育开发, 产业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定西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全市马铃薯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 年产量在500万吨以上[1]。特别是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马铃薯产业化水平, 促进打造“中国薯都”进程, 发挥定西市在甘肃省乃至全国的马铃薯产业中的战略主导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㈡淀粉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能力水平大幅提高

近年来, 定西市本着“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外向型”的思路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按照“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 以中小型龙头企业为辅, 多元启动, 群体发展”的原则, 优化投资环境, 通过合资、合作、联户等多种形式, 大力培育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 提高马铃薯的加工转化能力。截至2015年, 全市各类淀粉加工企业达440余家, 万吨以上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8家, 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能力达60万吨, 年实际产量达20多万吨。临洮兴达、腾胜、三江, 陇西清吉, 岷县金大地等企业生产能力均超过万吨, 产品已发展到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薯条、精粉皮等, 马铃薯加工产品正向多元化、精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投资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大中小型企业互为补充、高中低档产品同时开发的加工格局。同时, 政府也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大量收购生产原料, 延长生产周期, 实现企业达产达标、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目的。

二、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废弃物生产及利用现状

㈠淀粉加工产生废弃物总量大, 得不到有效处理

在全市马铃薯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和加工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 加工产生的废弃物总量 (主要是废渣和废液) 直线增加, 处理利用愈加困难。据统计, 马铃薯加工企业每生产1吨淀粉, 将产生4~6吨工艺废水, 2~3吨洗薯废水和6吨左右的湿薯渣[2]。按照每生产1吨淀粉产生8吨的废液和6吨的废渣来计算, 全市年生产20万吨马铃薯淀粉及其制品将产生160万吨的废液和120万吨的废薯渣。但大部分淀粉加工企业对废弃物的处理利用不够重视, 没有看到废弃物能够作为重要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将废液只是经过简单的沉淀和过滤处理就将其排放, 废渣也是随意堆积, 倾倒浪费, 废弃物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㈡处理利用技术手段落后, 污染加剧

目前来看, 我国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生产的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工业化生产报道较少, 大部分只是停留在试验阶段或研发阶段。定西市大部分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因废弃物处理成本高、工艺设备和技术手段落后, 对废弃物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沉降过滤处理, 大部分以直接排放或堆积倾倒为主。也有少数企业对废液进行了灌溉还田试验研究, 但由于灌溉前处理不科学、不达标, 加之还田利用技术不规范, 导致利用效果不佳。另外, 也有少数企业将废渣销售到周边养殖企业作为饲料, 但由于薯渣含水率太高, 不便于运输和利用, 且易于有害菌的繁殖, 加上脱水干燥及饲料化成本高, 最终也没有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的处理利用模式。总之, 在定西市马铃薯淀粉加工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废弃物的处理利用仍显滞后, 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环境污染加剧。

三、马铃薯淀粉加工废弃物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㈠马铃薯加工废弃物的特点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弃物主要是废渣和废液两部分, 废渣成分主要为膳食纤维及少量的淀粉、蛋白质等有机质[3], 通过脱水、发酵、干燥等程序处理, 可以作为有机肥或饲料的原辅料进行肥料或饲料生产。废薯渣含水率较高 (88%~95%) , 难于直接运输利用, 易于有害菌的繁殖, 腐烂后的薯渣有恶臭味, 如不及时处理, 将滋生蚊蝇, 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废液中含大量的蛋白质、淀粉、纤维悬浮物和泥沙等, 废液经过沉淀、化学絮凝、厌氧发酵等处理, 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能够应用于农田生产利用, 也可作为液体有机肥生产的辅料。但不经处理的废液废渣直接排放或应用于农田生产中, 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㈡废弃物利用前景分析

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出现, 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废弃物的处理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定西市属农业市区, 马铃薯淀粉加工业作为全市农业的支柱产业, 生产能力在不断提升,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已成为繁荣全市城乡经济发展, 促进薯农致富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与此同时, 淀粉加工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的处理利用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处理和利用好这些废弃物,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变废为宝, 对促进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 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仅从废液还田利用来分析, 按照有关废液处理后灌溉还田量约5吨/亩来计算, 定西市马铃薯加工企业仅每年生产的160万吨废液就可还田浇灌32万亩作物。按照废渣作生产饲料或有机肥原辅料来分析, 年产120万吨废渣可折合提供16万~20万吨饲料或有机肥原辅料。加之现代废弃物固态综合发酵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发展, 将为马铃薯淀粉加工废弃物的进一步升级利用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前景。

四、建议及对策

㈠强化监管, 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的意识

政府要加强对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敦促加工企业配套建设废水处理设施, 严禁废水的直接排放, 引导企业对废渣废水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以提高企业及群众对马铃薯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的认识。

㈡发展精深加工, 促进马铃薯加工业健康发展

改变马铃薯加工单一化、低端化的加工局面, 积极引导创办一批产品附加值高、耗水量小的精深加工企业。鼓励加工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降低水耗量, 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高清洁生产, 对废水采取处理后循环利用, 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㈢积极争取项目和技术支持, 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将马铃薯淀粉生产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作为定西市环保重点整治项目, 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有关项目资金和专项技术的支持, 全面提高废弃物处理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率, 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促进马铃薯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㈣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实现变废为宝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助推力度, 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研发, 积极探索淀粉加工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新技术, 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总结制定切实可行的资源化处理利用技术, 精心组织实施推广, 切实实现变废为宝。

参考文献

[1]陈富, 张小静.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种业, 2013, (9) .

[2]郭曦, 蒋立茂, 曾祥平, 等.马铃薯加工废弃物薯渣和废液处理工艺及设备技术研究[J].四川农机, 2011, (3) .

马铃薯精淀粉生产加工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头营科研基地, 地处东经106°44′, 北纬36°10′, 海拔1 550 m。初霜期9月上、中旬, 终霜期5月上、中旬, 无霜期140 d左右, 生长期间月平均最高气温20.6℃, 最低气温10.7℃, 平均气温16℃, 降水量291~415 mm, 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土壤类型为黄绵土, 前茬胡麻, 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 基础地力均匀, 符合试验用地要求[4]。

1.2 试验材料

参试马铃薯品种共11个, 即青薯2号、青薯5号、青薯7号、青薯10号、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3号、天薯11号、宁薯12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1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作为1个处理, 以宁薯12号为对照 (CK)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采用露地平种垄作人工穴播方式播种, 5行区种植, 行距50 cm, 株距33 cm, 密度6万株/hm2;小区面积30 m2 (12.0m×2.5 m) , 试验地周边设2行保护区。

1.4 试验方法

于4月23日播种, 播种前一天进行统一切块, 待出苗完全时中耕、除草1次, 现蕾期培土1次, 培土高度20 cm。全生育期未进行补充灌溉和药剂防治, 10月中旬收获测产。利用DPS软件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及植株性状

从表1可以看出, 各参试品种生育期以青薯5号最短, 为92 d, 其次为青薯7号, 为95 d, 分别较CK早熟18、15 d, 属早熟品种;其他品种都在110 d以上, 较对照晚熟2~22 d不等, 属中晚熟品种, 其中庄薯3号生育期最长, 较CK晚熟22 d。各参试品种出苗率都在95%以上, 出苗状况良好, 可能与出苗期降雨量充沛有关;天薯11号、陇薯3号、庄薯3号、陇薯6号4个品种株高较CK高4.27~10.00 cm, 陇薯3号、青薯5号2个品种茎粗分别较CK粗1.83、0.23 mm, 天薯11号、青薯10号、庄薯3号、陇薯11号4个品种主茎数较CK多1~2个, 分枝数各参试品种均少于CK 1~6个不等;整体而言, 天薯11号、庄薯3号2个品种长势优于CK, 花色均为白色, 叶色、茎色均为绿色。

2.2 抗病性

从表2可以看出, 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3号、天薯11号6个品种较宁薯12号 (CK) 表现出较强抗病性, 尤其是晚疫病;其他品种发病率均较低, 感病均较轻。

(%)

2.3 块茎外观品质及淀粉含量

从表3可以看出, 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3号、天薯11号4个品种结薯大小比较整齐, 其他品种表现中等;青薯2号、青薯5号、青薯10号、陇薯3号、陇薯6号、宁薯12号6个品种, 薯皮比较光滑, 其他品种表现略麻皮;青薯2号、陇薯6号、陇薯8号、天薯11号、宁薯12号5个品种芽眼较浅, 其他表现中等。各参试品种中, 淀粉含量高于对照品种的有6个, 分别为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3号、天薯11号, 其中陇薯6号、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3号淀粉含量超过15%, 分别达到16.20%、18.06%、15.06%、15.92%。

2.4 结薯性及产量

从表4可以看出, 各参试品种单株结薯个数除青薯2号外, 其他均多于CK, 其中天薯11号最多 (7.30个) ;单株结薯重均大于CK, 其中陇薯11号最重 (688.83 g) ;商品薯率, 天薯11号低于CK, 为87.23%, 其他品种均高于CK, 其中青薯5号最高达到96.91%;整体而言, 单株结薯个数高于CK的有9个, 分别为青薯5号、青薯7号、青薯10号、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3号、天薯11号。株结薯重全部高于CK, 商品薯率除天薯11号外, 均比CK高。产量高于CK的有9个, 其中陇薯11号最高, 达到32 223.33 kg/hm2, 增幅89.55%, 其次是陇薯6号、陇薯3号、庄薯3号、青薯5号、青薯7号、天薯11号、陇薯8号、青薯10号;除青薯2号、青薯10号外, 其他8个品种与对照品种产量差异极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陇薯6号、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3号4个品种, 在宁南山区表现丰产、抗病, 且商品性状优良, 淀粉含量高于15%, 综合表现良好, 可以作为淀粉加工型专用品种在宁南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陇薯3号, 虽然淀粉含量较低, 仅为14.77%, 但较宁薯12号增产明显, 且块茎大小整齐, 芽眼较浅, 抗病性强, 可以作为淀粉加工型品种布局补充品种进行推广种植。青薯5号、青薯7号、天薯11号3个品种, 虽然较宁薯12号表现增产, 但前两者淀粉含量较低, 抗病性不强, 后者商品薯率差, 不适合作为淀粉加工型品种推广应用;青薯2号、青薯10号与宁薯12号相比增产幅度较小或减产, 且淀粉含量较低, 不适合在宁南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摘要:在宁南山区开展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通过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研究及品质鉴定, 发现陇薯6号、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3号4个品种可以作为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陇薯3号可以作为淀粉加工型补充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宁南山区

参考文献

[1]单巧艳, 何国勤.西吉县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6) :49, 51.

[2]陈伊里, 屈冬玉.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1.

[3]辛小慧, 王峰.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种子世界, 2004 () :30-31.

上一篇:绝缘故障诊断下一篇:城镇密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