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汤加减

2024-05-19

小建中汤加减(共8篇)

小建中汤加减 篇1

肠功能紊乱是一类具有高度个体化特征及典型症状的病症, 以脘腹胀痛、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 通常症状晨起消失至晚上逐渐加重, 可有纳谷欠佳、过度打嗝、肛门排气, 或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本病波动较大, 易反复发作, 中医多属于泄泻范畴。目前多认为病变在胃肠, 病机关键在脾胃运化失健, 常见虚实夹杂, 虚者多属脾胃气虚, 实者为湿浊气滞。因寒邪外袭、精神刺激、饮食失调、进食生冷辛辣等损伤脾胃致脾阳不振, 脾气受挫, 胃失和降, 湿浊内停, 气机郁结而致精微不布、清浊不分、传导失司。笔者在近二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肠功能紊乱,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一典型病案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陆某, 男, 25岁, 1999年8月29日就诊。患者自述因工作不称心, 逐渐出现腹胀、大便不爽等表现, 近半年来症状明显加重, 时而腹泻, 时而便秘, 腹胀欲死, 便后稍减, 伴恶心、胃部不适, 服中西药效果不佳。查体面色欠润, 舌淡胖, 边有齿痕, 脉略弦, 中医属泄泻范畴, 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党参20g, 炙黄芪30g, 佛手6g, 炙甘草3g, 柴胡6g, 炒白术10g, 升麻3g, 苏叶10g, 姜川连3g, 川楝子10g, 枳壳6g, 炒白芍6g, 川石斛10g, 乌贼骨10g。上方以水煎煮, 日2剂口服, 服药后症状明显好转, 又用原方7剂。服药后腹泻减轻, 即去黄连。患者后因饮食不慎, 腹泻较著, 上方去川石斛加乌梅, 如此用药2个月而愈, 而后患者又出现上述症状, 以上方略作加减, 5剂而安。

2 讨论

东垣用黄芪、党参、甘草甘温之剂补益中气, 少用升麻、柴胡以助举清阳之气, 利用辛甘温药与开散药物相结合的方法, 使阳气得以生发之后, 又能够借升药之力发散于阳分, 充分体现“升降浮沉”和“风药升阳”两大用法。去原方中佛手改用陈皮, 行气除胀作用更明显;加苏叶、姜川连和胃止泻;枳壳消积除痞;川石斛益胃生津;川楝子、白芍相配疏肝柔肝、行气除胀止痛。胃部症状明显者, 去川楝子加炒蒌皮、乌贼骨、朴花宽中和胃;腹泻症状明显者, 加乌梅、炒白芍;腹胀明显者, 加大腹皮、甘松。

本例患者属于脾虚肝郁, 肝气乘脾, 气机升降失宜, 故出现腹胀、大便不爽, 肝气横逆, 胃失和降, 伴胃部不适、恶心。因患者脾虚清阳不升, 故腹胀便后稍减, 而旋即又起。此可与食积等实证相辨, 实证心腹胀满, 急欲死, 但便后明显, 面色欠润, 舌淡胖, 即脾虚失运化、湿浊中阻、脉弦为肝郁之象。此类患者, 多素体脾胃虚弱, 表现出来往往有实证表象, 实乃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 以补中益气汤益气健脾升清, 加以行气和胃等药有效。以上经验方用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法, 加上少量苦寒坚阴、苦寒疏肝泻肝之药, 需运用得法。早期腹胀、腹泻明显时可用上述原方。后期以脾胃虚弱症状明显, 需去黄连、川楝子等苦寒之药。最后可隔日或隔2日1剂, 以待脾气自生。此类患者以青壮年居多, 久病情绪抑郁, 需耐心开导, 解除其思想顾虑, 可事半功倍。

风湿骨病之家——娄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诚邀门诊加盟

权威专注, 专业领先!

娄氏骨病疗法是娄氏祖传治疗风湿骨病的独特方法, 传承至今历史悠久。其方法简单易懂, 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重点推广项目。为进一步落实千县万乡推广政策目标, 现面向全国公开技术, 寻求合作。

统一技术、统一免费授权、专家长期免费指导。

适合社区服务站、门诊、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使用, 每县限定一家, 望广大基层医疗单位抓紧时间报名!北京华峰国科中医药研究院联系人:孟经理电话:010-68175758 15890183533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80071 78866 (固定电话) QQ:530090340 (营业执照注册号:11010612881799)

小建中汤加减 篇2

【中国分类号】R27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31-01

大黄附子汤出于《金匮要略》, 方中附子、细辛温经散寒,大黄泻下通便。三味合用,共成温经散寒,通便止痛之功。主治: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人于内,阳气失于温通,气血被阻,故见腹痛;寒邪阻于肠道,传导失职,故大便不通;寒邪凝聚于厥阴,则胁下偏痛;积滞留阻,气机被郁,故发热;阳气不能布达四肢,则手足厥逆;舌苔白腻,脉弦紧为寒实之征。治当温散寒凝以开闭结,通下大便以除积滞,立温阳通便之法。附子辛热,温里散寒,止腹胁疼痛;大黄苦寒,泻下通便,荡涤积滞,共为君药。细辛辛温宣通,散寒止痛,助附子温里散寒,是为臣药。大黄性味虽属苦寒,但配伍附子、细辛之辛散大热之品,则寒性被制而泻下之功犹存,为去性取用之法。三味协力,而成温散寒凝、苦辛通降之剂,合成温下之功。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简称血透,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但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血液透析的各种并发症不可避免,虽然西方医学运用各种药物进行治疗,但是,透析患者出现的一些亚临床症状,比如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形寒肢冷、夜寐不安、纳呆食少、腹胀便秘等,西方医学对此尚无有效措施。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上述病症,收到满意疗效,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1.营养不良

案例:患者,女,46岁,常规血液透析3年余,2011年5月11日转入我院透析。患者每周透析2次,每次4 h。入院前2个月干体重下降5 kg,厌食,纳少,每天进食以半流质以及蔬菜为主,大便2~3 d一行、微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黯,无苔,脉沉。查:血红蛋白6.5 g/L,血清白蛋白22 g/L。大便检查正常。胃、肠镜检查除外器质性疾病。结合SGA综合营养评估为重度营养不良。给予患者口服多潘立酮、乳酶生、复方a-酮酸等药,治疗一个后无明显改善。开始配合口服汤剂,大黄附子汤加减:制大黄10 g,炮附子10g,黄芪20g,枳实10 g,白术20 g,山药15g,砂仁后下10g,紫苏梗6g,甘草6g。每日1剂,浓煎50ml早晚分服。7剂后,患者大便成形、每日一行,食欲改善。守方继服14剂后改为蜜丸,续用3个月,患者食欲增加,干体重增加3 kg,乏力畏寒好转,舌淡红,苔薄,脉和缓有力。查:血红蛋白9.0 g/L,血清白蛋白36 g/L,血清前白蛋白0.36 g/L。SGA综合营养评估为轻度营养不良。

按: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长期营养不良更是增加了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会,其最主要因素是摄入不足以及其他各种合并症的存在。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在肾中元阳的温煦下,胃才能受纳水谷,脾才能运化精微,输布全身,各个脏腑才能正常发挥作用。本案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湿浊中阻。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湿浊内生,阻于中焦,脾胃受困,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得输布全身,气血生化乏源,肌肉筋骨失于濡养,故见厌食、消瘦、大便失常等表现。舌淡黯无苔,为脾肾阳虚之象。故用大黄附子汤以温补脾肾之阳。方中附子温肾阳;大黄利湿降浊;黄芪、白术、山药益气健脾;枳实、砂仁、紫苏梗行气和胃。全方温阳泄浊、健脾和胃,气血生化有源,则疾病向愈。

2.便秘

案例:患者,男,59岁,2010年12月10日初诊。尿毒症6年、常规血液透析5年,有大便秘结史4年余。患者透析半年后完全无尿,大便3——4 日一行,每次排便30 分钟以上,大便干结如羊粪,排便费力,排便时心悸、汗出,便后乏力,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纳呆腹满,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长期服用酚酞片,最大量用至每晚6片,未能明显缓解。大便检查正常。肛门直肠指检除外肛门出口梗阻。诊断为慢性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笔者用大黄附子汤加减:生大黄10g,炮附子6g,当归10g,肉苁蓉30g,厚朴6g,黄芪15g,白术15g,大白芍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服7剂后,大便2日一行,每次排便时间缩短,大便微干,排便不费力,胃胀、腹满及排便时心悸、汗出、便后乏力感减轻。守方并改生大黄为15g,附子10g,继服7剂,便秘完全治愈,畏寒肢冷等伴随症状消失,纳谷增加。后将上方改为大黄6g、炮附子3g,颗粒剂每晚冲服,1个月后停药,随访至今,偶有再发,均遵原方继进3——4剂而愈。

按:本案患者患病多年,脾肾阳虚,因命门火衰,肾阳不足,阴寒内生,留于胃肠,阴气固结,阳气不运,使大肠传运无力而见便秘;肾阳虚致脾土失于温煦,脾不健运,运化失司,脾胃失和出现纳呆、食少、胃满、腹胀。本方以炮附子温补脾肾;大黄通腑泄浊,使浊邪有出路;黄芪、白术健脾养胃、补中益气,当归、肉苁蓉温肾扶阳通便;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温补脾肾治本,通腑泄浊治标。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

案例:患者,男,73岁,2009年5月10日入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房颤)、心功能Ⅱ级病史10余年。全胸片示: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全心增大、心胸比约0.68。24 h动态心电图示:心房纤颤,II度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患者证见:面色黧黑,动则气喘,精神倦怠,时欲寐,畏寒肢冷,少气懒言,舌淡,脉结而细。用药:酒制大黄10g,炮附子15g,细辛3g,干姜9g,党参20g,黄芪30g,当归15g,白术15g,地龍10g。每日1剂,水煎服。14剂后,患者食欲渐增,自觉畏寒肢冷减轻。守方继服14剂后,患者精神倦怠、时欲寐基本消失。

按:本例患者出现的精神倦怠、时欲寐为阳气衰微、精神失养所致,乃少阴阳虚之证。本病虽病位在心,然其本在肾。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患者年老久病,肾阳亏虚,胸阳不展,则见心悸、脉结而细、肢冷、气短等心肾阳虚之证。张景岳说:“脉来迟缓,总因元气不足。肾阳为诸阳之本,心阳根于肾阳,肾阳不足则心阳式微,不能温运血脉,故脉来迟缓,心阳不足,心失所养而作悸,气化不利水停于下而为肿。”故治宜温阳益气养心为法。以大黄、附子温阳泄浊;细辛、干姜温肺化饮;黄芪、白术益气健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的活性成分能强心、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抗心律失常作用;细辛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呈现平喘作用以及具有强心、抗心肌缺血和升高血压的作用。

附子理中汤加减临床治验3则 篇3

关键词:附子理中汤,呃逆证,胃脘痛证,泄泻证

附子理中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具有温阳祛寒、补气健脾之功效, 主治脾胃虚寒较甚, 或脾肾阳虚证。本为脘腹疼痛, 下利清谷, 或霍乱吐利转筋等证而设。但笔者在临床上根据谨守病机, 异病同治之原则, 适当化裁加减, 或改作汤剂, 用于治疗多种内科杂症,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呃逆证

患者, 女, 26岁。2013年11月1日来诊, 自述3天前吞饮冰凉饮料后出现呃逆症状, 初以为偶然现象, 未予重视, 次日呃逆频发, 病情加重, 即去本村卫生所诊治, 口服“温胃舒、胃速乐”等中西药均未见好转, 今来我院。诊见打嗝频频, 难以自制, 面色苍白, 舌质淡, 苔白润, 脉沉细。西医诊断为胃肠神经官能症, 属中医“呃逆”之阳虚胃寒证型, 治宜温补脾胃, 和胃降逆。处方:干姜15 g, 党参15 g, 白术15 g, 附片30 g (先煎) , 丁香12 g, 柿蒂12 g, 吴茱萸12 g, 旋覆花15 g, 代赭石30 g (先煎) , 高良姜15 g, 香附12 g, 炙甘草12 g, 大枣12 g。共取3剂, 水煎分3次温服, 1剂/d。并用食盐1 000 g, 葱白50 g, 和匀炒热布包热敷胃脘部, 3次/d, 30分钟/次。日后随访得知服上方1剂后打嗝减轻, 2剂后病愈, 为巩固疗效, 坚持服完3剂。

按:本例呃逆证, 系吞饮生冷饮料诱发, 病史明确, 脉证合参, 辨为阳虚胃寒证型, 故用本方加味。方中附子、干姜、党参、白术、炙草温阳益气健脾, 丁香、柿蒂、吴茱萸、高良姜温中祛寒降逆, 香附理气和胃, 旋覆花、代赭石顺气降逆。诸药合用, 共奏温补脾肾, 和胃降逆之功, 配合热熨外治以增散寒止呃之效。用于本证, 药证相符, 故能“一剂知, 二剂已”。

胃脘痛证

患者, 男, 42岁, 农民。2012年9月28日来诊, 自述胃痛半月, 痛而隐隐, 多食则痞胀, 喜热饮, 食凉物则痛增, 初在本村卫生所口服“胃速乐, 舒肝健胃丸”等中西药未见明显好转, 今求诊治。诊见四肢不温,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沉弦。电子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为阳虚寒凝证, 治以温运脾阳, 散寒止痛之法。处方:干姜15 g, 党参30 g, 白术15 g, 附片30g (先煎) , 高良姜15 g, 香附12 g, 砂仁6g, 吴茱萸12 g, 桂枝15 g, 生姜12 g, 炙甘草12 g, 大枣12 g。水煎分3次温服, 1剂/d, 连服7d;结合口服西药奥美拉唑20 mg, 2次/d, 硫糖铝片 (0.25) , 4片/次, 3次/日, 嚼碎。10月5日2诊, 言服完上方, 诸症好转, 食欲增加, 原方去高良姜、香附, 加炙芪30 g, 山药15 g, 如前法再进7剂, 西药同前。10月12日3诊, 自述已无不适感, 考虑该病病程较长, 短期不易根治, 改投附子理中丸, 按说明服用, 西药同前, 再服1个月。并嘱忌食生冷, 妥善将息。1年后随访, 告愈。

按:本例病证, 参照病史, 结合舌脉, 辨为阳虚寒凝证, 以附子理中汤加味治之。原方加高良姜、香附、砂仁、吴茱萸以增温中理气, 散寒止痛之功;加桂枝取小建中之意, 增温中散寒之功, 后加黄芪、山药, 成黄芪建中汤, 以健胃和中。

泄泻证

患者, 女, 52岁, 农民。2012年10月3日来诊, 自述慢性腹泻反复发作已20多年, 每日泻4~5次, 脐下隐痛, 肠鸣而泻, 黎明即起先如厕, 泻后则安, 食生冷必加重, 时或作胀, 痛苦万分, 求余诊治。诊见舌淡苔薄, 脉沉细, 诊为泄泻, 辨为脾肾阳虚之久泄, 治宜温肾健脾, 固涩止泻。处方:白术15 g, 干姜15 g, 党参15 g, 补骨脂12 g, 吴茱萸12 g, 肉豆蔻12 g (煨) , 草豆蔻15 g, 五味子12 g, 附片30 g (先煎) , 生姜15 g, 炙草15 g, 大枣10 g。水煎分3次温服, 1剂/d。并配合西药阿莫西林0.5 g, 诺氟沙星0.2 g, 3次/d, 口服。10月11日2诊, 服前方7剂后腹泻次数减为1~2次/d, 可安卧至天明, 效不更方, 原方再进7剂, 停用西药。10月18日3诊, 腹泻等症状基本消失, 食欲转佳, 精神大增, 上方去附片、大枣 (不易粉碎) , 加高良姜15 g, 茯苓15 g, 香附15 g, 砂仁12 g, 肉桂12 g, 取3剂, 共为细末, 12 g/d, 开水冲服, 3次/d。并加服附子理中丸 (浓缩丸) , 12粒/次, 3次/日, 连用2周余, 嘱忌生冷油腻, 谨慎调养, 避免复发。1年后随访, 告愈。

按:本例属西医慢性肠炎一类。暴泻多属于实, 久泻多偏于虚, 该患者病程日久, 且食生冷必加重, 四诊合参, 辨为脾肾阳虚证型, 以本方加味治之, 理、法、方、药契合。附子理中汤温中补火, 合用四神汤温肾止泻;加入草豆蔻以温中化湿止泻, 散剂中加香附、高良姜、砂仁、肉桂以增温阳散寒之功;加茯苓以健脾渗湿止泻。多年之痼疾, 不可一蹴而就, 故初以汤剂, 重剂取效, 后用散剂、轻剂收功。

讨论

附子理中丸是在《伤寒论》理中丸的基础上加附子而成, 原方包括附子、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5种药物。作汤剂时用量按原方比例酌碱。生附子有剧毒, 其毒性成分为乌头碱等, 我院所用饮片为厂家已加工好的熟附片 (黑顺片) 。笔者受中医大家李可学术思想启发, 处方剂量较传统量偏大, 李可认为“中医之秘在于量”, 汉代1两约合现代15.625 g, 推翻了长期以来“古之1两, 即今之1钱”的说法。以卢崇汉为代表的火神派以擅用大剂附子著称, 动辄每剂60 (或70) g, 或百克以上, 认为大剂附子经久煎 (2小时以上) 可祛其毒性, 但仍可保留其有效成分。据笔者临床体会, 30 g以内先煎1 h, 纳诸药再煎1 h, 成人服用后未发现不良反应;因丸散不经煎煮, 故附子入丸、散须严格掌握剂量, 如本文泄泻证投散剂时去附子, 加用成品中成药。

小建中汤加减 篇4

关键词:生化汤,加减,母猪,产后疾病,临床应用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 母猪产后发生的疾病对母猪哺乳及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发情、配种、妊娠、产仔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很大, 给养猪场 (户) 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母猪产后疾病的发生率很高, 且诱因繁杂。

生化汤是中医妇科临床, 尤其是治疗产后疾病的常用主方, 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功效, 全方由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等组成。在中医临床上, 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症情况进行生化汤的加减, 如产后气虚无力、恶露量多、色白者加党参、黄芪、白术、怀山药;阴道脱出者加升麻、柴胡;产后食滞不食者加焦三仙、莱菔子;产后乳房肿胀、疼痛减炮姜, 加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产后无乳、少乳者加王不留行、通草、路路通、漏芦、红糖;母猪子宫复旧加补骨脂、桑椹等。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生化汤可明显降低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对流产或自然分娩后出血具有提高凝血机制、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瘀血病变的转化和吸收作用;促进乳汁分泌、加快子宫内膜的修复, 从而达到止血和促进子宫复旧的作用;能消除瘀血水肿, 明显减轻炎性肿胀。生化汤基础方:当归35 g、川芎20 g、桃仁15 g、炮姜5 g、炙草5 g, 加水煎煮, 待温后加黄酒50 m L即得。

笔者以生化汤为基础方, 根据不同病症进行生化汤加减治疗母猪产后不食、缺乳、乳房炎、胎死腹中等, 取得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以供同行参考。

1 中药方剂加减及临床应用

1.1 产后不食

主诉:在经产母猪中有2头从生产当天到第3天均不食, 用林可大观霉素加复合维生素B治疗2 d依然不食。临床检查体温39℃、便秘、精神不振、听诊胃肠蠕动减弱。

辨证:产后食滞, 宜消食化滞。

方药及疗效:在生化汤的基础上加焦三仙、莱菔子、厚朴各20 g, 1剂/d, 结果连用3剂后母猪采食恢复正常。

1.2 产后无乳

主诉:母猪产后第4天突然无乳, 经当地兽医诊断为急性乳房炎, 抗生素治疗2 d无效。经检查母猪食欲、体温正常, 乳房干瘪, 按无痛感, 询问得知由于猪场偏远, 先前饲喂的母猪料因下雨没有及时送来, 只好改换成当地饲料, 换料的第2天就出现无乳现象。

辨证:乳经痈滞, 气血不通, 不能将水谷精微气化为乳汁, 宜活血、通经、下乳。

方药及疗效:在生化汤的基础上加王不留行、通草、路路通、漏芦各20 g, 红糖500 g, 1剂/d, 结果第2天有乳, 第4天恢复正常泌乳。

1.3 乳房炎

主诉:母猪产后不愿喂奶, 导致仔猪消瘦并死亡2头, 经猪场兽医诊断为乳房炎, 用鱼腥草注射液和安乃近注射液肌肉注射无效。经检查母猪体温40.5℃、采食下降、乳房红肿、压有痛感。

辨证:热毒壅盛, 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瘀。

方药及疗效:生化汤方减炮姜, 加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黄柏、知母各15 g, 1剂/d, 结果连用3剂后治愈。

1.4 胎死腹中

主诉:母猪已过预产期20 d依然没有生产。经检查母猪体温39.5℃, 食欲不佳, 从阴道流出腥臭的豆腐渣样分泌物, 手摸腹部无胎动, 阴道检察未见仔猪卡在子宫口, 经诊断为胎死腹中。

辨证:气滞血瘀, 不能运胎下行;宜活血化瘀, 引胎下行。

方药及效果:生化汤方中桃仁增加至20 g, 加夜明砂、川牛膝各20 g, 当天就排出发黑、干瘪死猪6头和大量豆腐渣样分泌物, 又服2剂治愈, 之后电话随访得知母猪已能正常发情配种。

2 体会

1) 中兽医学理论认为, 母畜产后疾病多见以下原因:一则气血受损。因母畜分娩时的用力及出血、易亡血伤津、营卫不和、气血虚损、营卫不足, 故产后多虚;二则瘀血内阻。分娩创伤、脉络受损、血溢脉外、离经成瘀;三则产后气血虚损, 抵抗力减弱, 腠理疏松, 所谓“产后百节空虚”易感外邪, 导致产后诸疾。患病母畜表现产后不食症、恶露不尽、胎衣不下、子宫复旧困难或垂脱、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及无乳综合征等病症。故中兽医的治则为活血祛瘀、温经止痛、补血行气。

2) 生化汤为中医妇科临床的常用方, 以当归补血活血为主药, 川芎行气活血止痛为辅药, 桃仁活血祛瘀、炮姜入血散寒温经止痛为佐药, 炙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药, 黄酒助药力活血脉, 诸药合用, 使瘀血去、新血生则诸症自愈。

小建中汤加减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 6例均为本院就诊患者, 符合诊断标准[1,2], 年龄22~38岁;初产41例, 经产5例;均发生在产后2天至2个月内。症状以全身或多个关节、腰骶部疼痛为主, 其中9例 (19.7%) 初起有恶寒发热。实验室检查抗“O”、类风湿因子阴性, 排除了风湿性关节炎, 查血钙排除了低钙引起的疼痛。

1.2 治疗方法

①艾灸关元、气海、血海, 温和灸, 每日2次。②补中益气汤加减, 水煎服, 每日1剂。方药组成:黄芪20g、党参20g、白术15g、炙甘草10g、陈皮10g、当归15g、升麻7.5g、柴胡10g、地枫15g、千年健15g、鸡血藤20g、防风10g、川芎5g、牛膝5g、薏苡仁20g。

1.3 疗效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

治疗4周评定疗效。①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3个月内无复发;②显效:临床症状总积分值下降≥2/3原总积分值, 3个月内偶复发;③有效:临床症状总积分值下降≥1/3, 或<2/3原总积分值, 症状基本消失, 但未彻底为好转;④无效:症状虽有所改善, 但仍不稳定, 总积分值下降<1/3原总积分值, 主要症状无好转, 改服其他药物继续治疗。

1.3.2 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表1)

1.4 结果

46例中痊愈14例 (30.4%) , 显效22例 (47.8%) , 有效9例 (19.6%) , 无效1例 (2.2%) ;总有效率为97.8%。

2 讨论

产后关节痛发病机制为产后失血过多, 营血亏虚, 四肢百骸经脉失养, 风寒湿邪入侵, 气血凝滞。本病与痹证相似, 但病在产后, 与产褥期生理密切相关。发病特点:冬春严寒季节分娩者多见, 常为突发性。若本病失治误治, 症状延续至产褥期以后, 当属痹症。

产后关节痛的治疗原则为“甘湿补虚、益气养血、通络祛邪”, 治疗中以补虚火为主, 祛邪为辅, “甘湿益气、补气生血”, 使正气回复, 同时配伍少量祛风除湿散寒药, 达到“补虚不留邪, 祛邪不伤正”之治疗目的。但本病往往来势较快而病情较重, 加之产褥期有恶露及哺乳等生理特点, 治疗时选方用药应注意。

艾灸关元、气海、血海具有补益正气, 祛风通络之功。方中灸关元以补益中气, 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凝, 故方用气海、血海以气血双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关元、气海、血海三穴共奏补益气血, 固摄正气之功。正气强盛自然驱邪外出。再配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具有养血益气、通痹止痛的功效。方中重用黄芪, 味甘微湿, 入脾肺经, 补中益气, 升阳固表, 为君药。配伍党 (人) 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 与黄芪合用, 以增强其补中益气之功。血为气之母, 气虚时久, 营血亏虚, 故用当归养血和营, 协党 (人) 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 使诸药补而不滞, 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 为佐使药。地枫, 祛风除湿、行气止痛。千年健, 祛风湿, 壮筋骨, 止痛, 消肿, 亦有引药下行的功效。牛膝补肝肾, 强筋骨, 逐瘀通经, 引血下行。黄芪、白术以益气生血, 益卫固表, 运脾除湿;佐以当归、鸡血藤、川芎以养血活血, 祛瘀止痛, 亦有“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之意。补益气血之当归、黄芪、白术等养血祛风, 血行风自散。此方妙在防风这味药。防风本为风药, 善走全身皮表, 黄芪得防风而固表之功更加增强, 且疏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可祛全身之风邪而不伤正, 白术健脾补气而壮肌腠, 三药相合, 有黄芪固表而外有所卫;有白术固里而内有所据;防风遍行周身既驱已有之风邪, 又防再来之风邪, 合欠体如得屏风之围护。方加用当归、鸡血藤以养血、活血, 疏经通络, 此乃“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之理也。纵观全方有养血、补虚、疏风散寒之功, 既针对产后关节痛的病因病机特点, 又不忘产后的生理特点。

参考文献

[1]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小建中汤加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6月因腰椎退变性疾病行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 女12例, 年龄60~75岁, 平均年龄67.13岁;腰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9例,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患者11例, 腰椎滑脱术后患者8例, 腰椎退变性侧弯术后患者2例。对照组男20例, 女10例, 年龄63~78岁, 平均年龄为69.4岁;腰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7例,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患者12例, 腰椎滑脱术后患者7例, 腰椎退变性侧弯术后患者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手术时间、麻醉方法、麻醉时间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黄家驷外科学》[1]制定诊断标准:症状:术后出现上腹胀满不适, 重者全腹胀闷不适伴有腹痛, 肛门无排气, 无排便;体征:腹部胀满膨隆, 叩诊鼓音, 听诊肠鸣音减弱, 腹部可有压痛, 无反跳痛, 无移动性浊音;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疾病。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60~75岁;自愿参加本临床研究, 并完成规定疗程者。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标准者;术前有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基础疾病者;术前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害生命的疾病及精神疾病;术后生命体征不平稳者。

1.5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常规方法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静滴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等治疗。

1.5.1 治疗组

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水煎服, 药物组成: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2g、甘草5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0g。辨证治疗:腹胀甚者加枳实、槟榔;腹痛甚者加白芍、延胡索;大便秘结者加用玄参、生地。每天1剂, 分3次服用, 每次150mL。

1.5.2 对照组

给予西沙必利片 (国药准字H20020347, 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 口服治疗, 每天1剂, 每次10mg。两组患者均于术后6h开始服药, 3天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显效:用药后8~12h内即出现排气排便, 腹胀减轻, 食欲增加;有效:用药后12~24h出现排气排便, 腹胀便秘减轻;无效:用药后24~48h仍无排气排便, 腹胀不适。

1.7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临床效果优于西沙必利。见表1。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老年腰椎退变行疾病发病率较高, 患者往往同时存在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退行性侧弯等多种病变, 且常为多节段病变, 手术时间较长, 术后易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结合老年腰椎退变术后疾病特点, 其发病原因[3]可能包括:老年人群胃肠功能生理性减弱;手术创伤致全身应激反应, 术中牵拉、术后出血、水肿等激惹交感神经;麻醉、止痛药物的影响;电解质紊乱;精神、心理因素。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增加患者的痛苦, 不利于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 从而影响术后康复。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而言, 若胃肠功能障碍持续加重, 加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易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严重者会出现重度伪膜性肠炎, 甚至腹腔内高压, 危及生命质量[4]。老年患者多存在基础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胃肠功能障碍易加重原有疾病复发, 术后便秘易诱发心梗、脑血管意外等[5]。因此, 术后早期胃肠道症状易导致严重后果, 临床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干预。

针对腰椎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 除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外, 国内外多采用具有全胃肠道促动力效应的药物西沙必利治疗。西沙必利是一种新型的胃肠动力药, 其作用机制为促进肠肌间神经丛中乙酰胆碱的生理学释放, 主要分布于胃和肠组织, 从而促进消化道动力。中药治疗多根据《素问·缪刺论》中“有所坠堕, 恶血留内, 腹中满胀, 不得前后, 先饮利药”及“留者攻之, 痛随泻减”等理论, 采用以大承气汤为代表的攻下逐瘀法治疗, 能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此外, 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患者不同于腰椎骨折患者, 无外伤史、无腹膜后血肿等致“瘀”因素;该疾病也不同于中青年患者, 患者多为年老体衰、正气不足。若忽视其独特病理特点, 不问虚实, 见腹胀便秘即予攻下逐瘀, 难免犯“虚虚实实”之戒。老年患者术前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生理机能减退, 属中医“虚”的范畴, 手术创伤、术中失血、术前术后禁食等因素损伤正气, 使脾胃受损、运化无力,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故患者术后腹胀、腹痛, 但多喜暖喜按, 脉大而虚, 其病机特点为气虚为本、气滞为标。本研究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发清阳, 为君药;党参、白术、甘草补益脾胃, 为臣药;当归补血活血, 陈皮条畅气机, 为佐药;升麻、柴胡助黄芪升清, 为使药。全方益气健脾, 使气血生化有源以治其本, 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以治其标。现代研究[6]证实, 补中益气汤对胃肠道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副作用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阶平.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08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1.

[3]张玉梅, 陆海华, 梅芳瑞.胸腰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 15 (16) :1230-1232.

[4]刘改芳, 吴婧, 孟霞, 等.重视腰椎外伤手术患者的胃肠道症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7, 15 (34) :3563-3566

[5]张鹏, 王海潮, 张成友.术后便秘严重并发症28例报告[J].海南医学, 2005, 16 (12) :26-27

小建中汤加减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 年2 月~2013 年4 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23 例。 随机将23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2 例和对照组11 例。 观察组中男8 例, 女4 例;年龄43~69 (54. 3±6.3) 岁;体重52~74 (64.5±7.6) Kg;腺癌9 例;黏液癌2 例, 未分化癌1 例;Ⅰ期5 例, Ⅱ期7 例。 对照组中男8 例, 女3 例;年龄44~68 (55.6±7.4) 岁;体重50~73 (63.4±6.8) Kg;腺癌7 例;黏液癌3 例, 未分化癌1 例;Ⅰ期4 例, Ⅱ期7 例。 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及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 年龄>18 岁; (2) 均经病理检查; (3) 均已行癌组织手术切除; (4) 无合并严重心、脑、肾等其他疾病患者; (5) 无化疗禁忌症者; (6) 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 (7) 3个月内未发现癌细胞转移患者; (8) 预计生存期>3 个月; (9) 术前未进行任何放化疗或免疫治疗; (10) 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已行癌组织手术切除。 对照组单纯予以术后化疗, 于术后第2w开始。 化疗方案采用FOLFOX治疗方案:奥沙利铂85mg/m2, 静滴2h, 第1d, LV 200mg/m2, 静注, 第1、2d, 5-FU400mg/m2静注, 然后600mg/w, 持续静脉滴注22h, 第1、2d, 每2w为一个周期, 共12 周期。 治疗期间同时给与还原性谷胱甘肽、托烷司琼等药物进行止吐、保肝对症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中药口服治疗。 基础方选用参苓白术汤加减口服。 方药基本组成:党参15g, 白术30g, 黄芪20g, 炒薏苡仁30g, 茯苓15g, 山药30g, 莲子肉30g, 砂仁10g, 陈皮10g, 白扁豆10g, 鸡内金15g, 半夏10g, 炒麦芽30g, 1 剂/d, 30d为1 个疗程。

1.4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对比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

1.5 疗效判断标准[2]按RECIST制定的抗肿瘤药物近期客观疗效评价标准, 分为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以及进展 (PD) 四级, 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毒副反应的表现和分度标准分为0~Ⅲ级。

1.5 统计学处理相关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百分率进行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4%。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毒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主要毒副反应如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腹泻、AST/ALT异常、肌酐异常及心功能不全等, 两组间相关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结肠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 目前临床上治疗结肠癌的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方法。 手术治疗是结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 但术后辅以化疗、中医药治疗, 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因此临床上针对结肠癌的治疗多采用手术、化疗、中医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 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 中西结合治疗结肠癌可以取得确切的疗效。 结肠癌在中医中属于肠覃、癓瘕、下痢、锁肛痔、积聚等范畴[3]。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且有效的作用, 在肿瘤的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增强减毒作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化疗后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 显示出独特而又明显的临床效果[4]。 为探讨中医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我院对收治的12 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化疗结合中医药治疗与单纯使用化疗进行比较。 在治疗中我们采用中药参苓白术汤加减为基础方, 手术治疗是驱邪, 但驱邪的过程中患者正气也受到了损伤, 因此针对术后患者, 我们坚持扶正与驱邪并重原则, 采用化疗驱邪, 控制肿瘤的发展。 同时在驱邪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正气。方中以人参、茯苓、白术益气健脾为君, 山药、莲子肉健脾益气为臣, 白扁豆、薏苡仁助茯苓、白术健脾, 佐以砂仁醒脾和胃。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间相关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结肠癌术后具有提高患者疗效, 且不会增加患者毒副反应情况发生。

摘要: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已行癌组织手术切除。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 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间相关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结肠癌术后具有提高患者疗效, 且不会增加患者毒副反应情况发生。

关键词:中西结合,结肠癌,术后

参考文献

[1]曲鑫.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125例临床分型[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2]郑衍.结肠癌术后中西医结合化疗方案研[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3]朱文君, 戴建国.结肠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 2013, 33 (5) :535-537.

温经汤加减的临床运用 篇8

1 慢性肾小球肾炎

李某,男,45岁,农民,于2003年11月2日初诊,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反复发作1年,因淋雨受凉后,面、浮肿,继而全身肿胀,伴少量腹水,患者腰酸膝软乏力,呼吸喘促,面色苍白,舌体肥大有齿痕,舌边有瘀斑,唇暗,脉沉细涩。患者平常用过糖皮质激素、潘生丁、雷公藤片和肾炎四味片等,效果不甚理想。就诊时,全血图示:血红蛋白85g/L、尿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血压165/100mmHg、尿素氮12.8mmol/L、肌肝180umol/L。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寒瘀交阻、水湿内停。治疗:祛寒温阳、化瘀利水。方用温经汤加减治疗。患者服药后,尿量逐渐增多,30天后,水肿基本消退,2个月后,血红蛋白105g/L,尿蛋白(+)、腹水消退、肾功基本正常,病情缓解,随访5年病情基本稳定。

方药组成:吴茱萸5g、桂枝10g、制附片15g、川芎18g、当归20g、地龙15g、牛膝15g、桃仁15g、黄芪40g、益母草15g、茯苓20g、泽泻10g、甘草5g。水煎服,1日1剂。

讨论:慢性肾炎以浮肿、血压增高、蛋白尿、肾功损伤为主要表现,并在劳累、受注凉、感染等诱因下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本病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肾衰。本病的病机是寒瘀凝滞、脾肾阳虚而不能温化水湿。湿瘀交阻而致水湿停聚体内,发于肌表而导致水肿,故祛寒温阳、化瘀利水,为本病的宗旨。方中吴茱萸、桂枝、制附片、温阳散寒,川芎、当归、牛膝、桃仁、益母草,活血化瘀而利水,茯苓、泽泻增强利水功能,方中、黄芪补气健脾,利水消肿,增强上述药物功能。方中地龙性寒而下行,一是制约吴茱萸、桂、附之热性,防止温散太过。二是化瘀通络,利尿,以上诸药相配,药专效佳。

2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患者,男,70岁,居民,2005年1月初诊。自述胸闷,双下肢反复性疼痛1年,近2个月受凉后加重,伴有间歇性跛趾青紫,冷痛。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查血脂示:高脂血症、血压145/90mmHg,查得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足趾青紫伴冰冷,舌淡胖而质暗,舌边有瘀斑,舌面滑苔。脉沉涩迟。西医诊断为: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中医诊断为:脱骨疽(轻度)。病机系:寒邪凝滞,阳虚瘀阻。治疗首先用川芎唪、曲克芦丁、香丹静脉滴注,同时配合温经汤加减治疗。在治疗8天后病情减轻,双下肢足趾青紫、冷痛缓解,逐渐停用西药,守方40剂,病愈。

方药:吴茱萸10g、当归15g、川芎15g、桂枝10g、制附片18g、地龙10g、黄芪40g、芍药10g、泽泻10g、蜈蚣1条、全蝎5g、甘草3g水煎服(蜈蚣、全蝎研粉冲服),一日一剂。

上一篇:分界负荷开关下一篇:公路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