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通时间(共6篇)
再通时间 篇1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脑静脉系统血栓消溶再通的时间和方向性及其与临床改变和溶栓等治疗方式间的关系。方法 对44例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进行2年动态追踪研究,分析其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并进行脑CT扫描和脑MRI的轴面、矢状面、冠状面的平扫及强化扫描,以观察脑静脉系统血栓的状态。结果 临床验证,脑静脉窦血栓在早期逐渐加长,在发病20 d已开始消溶;较小血栓发病30d即可完全再通,较大血栓60 d内也可完全消溶再通,而溶栓治疗则可明显加速其消溶过程。结论 脑静脉系统血栓由血栓近心端开始,在发病20 d已开始消溶,60 d内可完全消溶再通,临床应尽早进行溶栓和预防并发症的治疗,以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血栓消溶,时间,临床特征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可见于多种疾病和人体所处的不同生理状态,因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变,使临床早期诊断困难,导致临床多因延误诊疗而使其预后较差。目前对其血栓消溶再通的时间和方向性及其与临床改变和治疗方式间的关系尚不清楚,而近年来神经影像学的高度发展,使之研究成为可能。笔者试图通过本研究使临床医师能够对本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并正确判断患者的预后,从而提高本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例为研究对象,共44例,其中男40例、女4例,年龄10~40岁。病例均经MRI检查后做出诊断,其中上矢状窦血栓32例(有4例波及横窦、波及直窦和横窦及大脑大静脉8例、直窦和横窦8例、横窦和乙状窦12例)、乙状窦血栓12例。
1.2方法:在进行研究的5年间,动态观察分析每例患者在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并进行脑CT扫描和脑MRI的轴面、矢状面、冠状面的平扫及强化扫描追踪研究,以观察脑静脉系统血栓的发展和消溶的时间及方向性,并对其与临床改变和溶栓等治疗方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2结果
在本组的32例上矢状窦血栓患者中,动态观察5年的8例、4年的8例、3年的4例、2年的12例。有28例以头痛、呕吐起病,20例伴发热,12例伴偏侧肢体无力,4例伴偏侧肢体阵发抽搐;其中12例病前一周有“上感”史,4例病前3d有正常分娩史,4例为第四脑室出血行开颅术和气管切开术后10 d以精神症状发病,4例病前4 d有脚气感染史;20例有局灶神经系统定位体征。28例查脑CT,其中将有分娩史者所见大脑大静脉血栓的高密度影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另外24例均未见异常。这32例均进行脑MRI检查,4例在发病3 d时仅见左顶叶有一占位效应不明显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斑片状病灶,强化扫描时有沿脑膜走行的线状强化及典型空三角征(Empty triangle);第6天复查可见右侧皮层出现T1高低混杂信号、T2高信号病灶,同时在上矢状窦可见血栓形成;30d复查提示血栓已基本消失。有2例在发病20 d时,临床仅还有头痛和脑电图轻度异常,其余均恢复正常,查脑MRI平扫可见左顶叶皮层脑表面有条索征和斑片状高信号,右顶叶也有条索征,且可见左侧乙状窦和横窦有明显血栓,上矢状窦内血栓已部分溶解;MRI可见左乙状窦和横窦有明显血栓,其余未见异常;发病第27天复查MRI平扫,可见左侧横窦及乙状窦内血栓已基本溶解消失,出现血流再通,但双侧顶叶内高信号灶仍存在,可信号已减低和数量减少,强化扫描可见左侧乙状窦和横窦及上矢状窦内仍有空三角征,左顶叶条索及斑片状异常灶对比增强。还有4例在发病11 d时,查脑MRI可见上矢状窦和直窦及右侧横窦内部分流空信号消失,呈现高信号改变,提示上矢状窦和直窦及右侧横窦血栓已开始溶解,另外有16例发病10~15 d的脑MRI扫描在上矢状窦、右横窦及乙状窦处T1、T2均呈高信号;其中4例累及直窦,额顶叶可见索条征,尿激酶溶栓治疗10 d后复查脑MRI显示乙状窦、横窦、直窦内血栓已溶解,上矢状窦内血栓已大部分溶解并出现了再通后的流空信号;8例两侧大脑皮层及皮层下有多个T1低信号、T2高信号斑片状异常信号灶,有4例20 d后复查可见原病灶变为高信号,上矢状窦内血栓已大部分溶解,左横窦血栓消失,另2例60 d后MRI复查则完全恢复正常;4例发病半个月时MRI可见上矢状窦和右侧横窦及乙状窦内均有条形异常信号,但T1像已为高和略低的混合信号,T2像为高信号,考虑此例患者的静脉窦内血栓已开始溶解。有4例为第四脑室出血行开颅术和气管切开术后10 d以精神症状发病,5 d后查脑MRI可见其上矢状窦为T1和T2均呈高信号改变。
在另外的12例乙状窦血栓形成患者中,动态观察3年的4例、2年的8例。4例为脑外伤及右面部穿通伤后3 d出现明显头痛、发热,于10 d后出现轻度右下肢无力,有锥体束征;发病5 d内3次做脑CT均正常,第28天查脑MRI发现双侧乙状窦血栓并有部分溶解现象伴筛窦炎。4例为头痛、呕吐、发热6 d后突然右侧肢体中枢性瘫,急查腰穿提示高颅压,脑CT正常,而脑MRI可见左乙状窦和横窦血栓及大脑内静脉血栓影,同时左枕叶有一不规则片状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灶;3d后复查CT见左枕叶有一高密度灶,10 d后复查MRI提示原左枕叶病灶周围有两处出血灶,余无变化;50 d后再查MRI呈示静脉窦血栓均消失,原左枕叶病灶变为T1等信号、T2低信号灶。另外4例病前20余天有持续右侧中耳炎和乳突炎发作,经治疗症状仍进一步加重,并出现头痛、呕吐、发热,进行脑CT平扫未见异常,在发病第21天进行脑MRI扫描发现右侧乙状窦和流空信号消失,在T1和T2像均呈等信号改变,提示此时乙状窦血栓已开始消溶。
本组病例共检查脑MRI扫描21次,脑CT扫描14次,脑脊液检查10次。在查MRI前有28例检查了脑CT,12例未见异常、4例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复查的5次CT中,仅4例在左枕部有一高密度病灶。在8例脑CT诊断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高密度灶者,立即进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均正常。在28例腰穿患者中24例颅内压升高(2.25~6.00 k Pa),其中4例蛋白含量0.93 mg/L,其余结果均正常。本组44例在脑MRI检查以前,临床和脑CT均未能做出正确诊断,但诊断明确后经过系统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
3讨论
脑静脉血栓形成由Ribe于1825年首次报道,由于其发病初期不象脑动脉系统梗死那样可作出特异性的临床定位诊断,同时因其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和体征因血栓的部位、起病急缓及病因不同而表现错综复杂,致使诊断比较困难[3]。本组病例在行脑MRI以前,无论是临床还是CT诊断医师均未能做出正确诊断,甚至有些检查了脑MRI,在疾病的早期也未准确判断出来。在脑静脉系统形成血栓时,因为脑静脉血流速度和压力都明显低于动脉系统,所以一旦脑静脉系统的某个部位形成血栓后,如果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会很快向其他部位扩大延长,形成波及脑静脉系统多个部位的广泛性血栓,本组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2例分娩后发病的患者,因为脑CT诊断医师将大脑大静脉血栓的高密度影误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临床医师在查脑脊液正常时,也未能及时诊断处理,致使血栓扩展到其他多个静脉窦。因此本病的早期诊断致关重要,同时我们有必要对其临床特征和治疗与静脉血栓消溶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本组患者临床均有明显持续性头痛,且多数伴发热、呕吐、因此有24例早期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在按其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并出现偏瘫等局灶定位体征,由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仍未作出诊断,最后才由MRI确诊。有4例轻型脑外伤患者,在外伤好转的情况下,出现偏瘫等局灶体征和明显的反应迟钝、回答问题错误,多次查脑CT未见异常,直到病后1个月查MRI才确诊。同样,另4例第四脑室出血行开颅术和气管切开术后15 d左右出现精神症状发病,未引起注意,至到5 d后查脑MRI发现其上矢状窦为T1和T2均呈高信号改变,才确诊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由此可见,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创伤、妊娠、产褥期和一些患免疫疾病的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或突然加重,且临床以持续头痛为主并有局灶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或精神症状,腰穿提示颅内压升高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脑CT平描如有大脑大静脉血栓形成、索状征,增强扫描时有空三角征,则高度提示本病,但这些征像的检出率很低,本组资料中阳性率仅20%。MRI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本病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而且它可直接观察血栓的消溶情况[4]。
本组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患者,在发病3 d时即有静脉窦周围皮层和皮层下的水肿和缺血性改变,增强时可见典型的空三角征;而发病6 d后,静脉窦内可检出T1、T2像均呈高信号的血栓影,这是血栓中氧合血红蛋白转变为正铁血红蛋白所致;同时可见皮层静脉血栓在周围脑组织肿胀基础上呈现的条索状高信号影,即索条征;并可有皮质血肿或出血性脑梗死发生,曾有报道大脑皮质血肿是大脑皮质下静脉血栓形成的监测器。本组乙状窦血栓形成病例也符合上述特点。我们通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动态观察发现,上矢状窦或乙状窦等静脉窦血栓在发病20 d已开始消溶,且由血栓近心端开始,如由横窦向上矢状窦方向,较小血栓发病30 d即可完全消溶再通;较大血栓60 d内也可完全再通。而溶栓治疗则可加速再通过程。本组资料中4例血栓累及上矢状窦、乙状窦、横窦、直窦和大脑大静脉的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10 d后复查脑MRI显示乙状窦、横窦、直窦和大脑大静脉内血栓已溶解,上矢状窦内血栓已大部分溶解并出现了再通后的流空效应。由此可见,溶栓疗法可以明显缩短本病的病程,加快具有血栓的脑静脉系统血流再通,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本组资料证明尽快做出诊断,在未发生出血性梗死或血肿等并发症时,立即进行溶栓治疗是缩短病程、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即使由于出血等并发症不能进行溶栓,如果我们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感染、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脑静脉系统血栓也能逐渐消溶,可明显的降低病死率。因此,本病临床诊断时间的早晚、治疗是否及时、能否溶栓和血栓消溶再通的时间均与患者的临床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匡晓明,荣阳,荣根满,等.脑静脉系统血栓消溶时间及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0):885-886.
[2]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生699问[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院大学联合出版社,2003:384-385.
[3]于永发.脑血栓急性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的探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6):367-369.
[4]侯荣林,荣阳,荣根满,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头颅CT迟发呈现影像改变的进展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77-79.
再通时间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997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本站共收治了78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复通的妇女, 二次手术方式均为近端包埋法, 术中通过通水试验检查对再通的输卵管结扎部位的外表、形态作了详细的记录, 最后进行分析汇总。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
年龄25~30岁23例, 30~35岁31例, 35~40岁20例, 40~45岁4例;前次结扎时间, 1990年前28例, 1990年至1995年21例, 1995至2000年18例, 1995年至2000年11例;前次结扎地点, 各乡卫生院结扎3 6例, 县医院1 5例, 本站结扎2 7例。其中采用的结扎方法有, 用贯穿缝扎法1 8例, 银夹法2 3例, 伞端切除法7例, 抽芯包埋法1 2例, 潘氏改良法6例, 其他方法1 2例。
2.2 二次手术情况
再次手术采用下腹正中切口3~5 c m, 下缘距耻骨联合3 c m, 局部麻醉, 均采用抽芯包埋法。术中对每条输卵管结扎的部位、外表形态做详细检查, 并行通水试验, 逐一填表登记, 对已复通的输卵管均行二次结扎。
2.3 研究对象输卵管情况
术中见输卵管有扎痕未切断16例, 占20.51%, 左右可看到明显折叠形状, 折叠中部可触摸到结扎结节, 但结节比较松驰不紧, 伞端通水可顺利通过;有扎痕已切断4 2例, 占5 3.8 5%, 可看到明显折叠形状, 折叠中部可触摸到结扎结节, 输卵管近端可看到新生红色伞状组织, 形成输卵管瘘, 输卵管近断端通水可顺利通过;误扎左侧输卵管系膜9例, 占1 1.5 4%, 左侧输卵管包埋完好, 右侧输卵管完整无损, 输卵管下方可触摸结扎系膜小结节, 从伞端通水无阻顺利通过。
3 结扎再通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3.1 盲目追求结扎速度
盲目追求手术速度易发生误扎或漏扎。本资料表明60例结扎后再通者, 16例为1990年前计划生育突击活动时各乡镇临时手术点做的结扎术, 占2 0.5 1%。原因为部分卫生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 对手术质量不够重视, 盲目追求手术速度, 加之技术水平不高, 解剖不熟悉, 提取输卵管时没有追查到伞端即结扎所致。另外对女性生殖器畸形、肿瘤不了解, 遇到异常情况不能作相应的处理。
3.2 结扎方法不当
文献中报道结扎后再通的原因与不同的手术方法有直接关系[1], 本站分析了结扎后失败所用的方法主要为贯穿缝扎法、潘氏改良法和伞端切除法, 占8 4.6 2%, 而抽芯包埋法的失败率最低, 并发症最少, 因此种方法除将近端包埋在输卵管浆膜内, 中间还要切除1~2 c m输卵管, 形成再生管的机会很低。有文献报道此种方法复通率为0.2%, 双折叠结扎法复通率为0.3%~1.5%[2]。因此在以后的结扎中, 应以输卵管近端包埋法为最佳方法, 减少采用贯穿缝扎法和伞端切除法等方法的使用。
3.3 结扎时机的选择不当
结扎时机的选择是减少结扎失败的主要环节。本资料有13例是输卵管双折叠结扎法, 不切断输卵管。其中, 受术者8例是月经期结扎, 3例是人工流产后第2天结扎, 但都发生输卵管结扎线松驰再通问题。分析认为与结扎时输卵管充血较粗, 以后逐渐变厚变细, 最后脱出结扎线外使输卵管再通。笔者认为输卵管结扎的最佳时机, 应在产后或终止妊娠后72h及月经干净1周内较适宜, 这时期输卵管已基本恢复常态, 充血消失。
3.4 结扎部位不当
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法, 结扎部位宜选择在输卵管峡部, 壶腹部管腔大, 上皮细胞多, 血运丰富, 再生机会多, 完全封闭难, 易形成新生伞和再通。同时, 手术切口位置过高或过低, 均会增加子宫复位和提管的难度。切口位置高低根据子宫大小而定。正常情况下, 切口应在耻骨联合上缘二横指处, 产后、引产后子宫较大者, 切口选在子宫底下二横指处, 便于输卵管捞取和结扎。此外, 输卵管结扎线选4号丝线为宜, 过粗线结易松引起脱落, 过细容易勒断管壁形成瘘管。
3.5 未能严格执行绝育手术
常规输卵管结扎术尽管术式比较简单, 但操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妇科解剖部位与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 才能妥善处理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提起输卵管后要见到伞端, 不能盲目追求速度, 避免发生误扎或漏扎。如遇输卵管炎症时, 提管时动作要特别轻柔, 少钳夹, 减少损伤和出血, 以免再生管生成, 减少失败率。
摘要:目的了解输卵管结扎后再通原因, 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78例输卵管结扎后, 有流产、引产、生育史者施行2次手术, 分析再通原因。结果输卵管有扎痕未切断16例, 占20.51%, 输卵管有扎痕且切断, 但形成输卵管瘘42例, 占53.85%, 误扎左侧输卵管系膜9例, 占11.54%;结扎方法为贯穿缝扎法、银夹法、潘氏改良法和伞端切除等方法导致输卵管再通者占84.62%。结论选择输卵管结扎部位, 手术方法不当和漏扎、误扎等技术性错误是导致再通的主要原因。临床应推行抽芯包埋法, 减少贯穿缝扎法和伞端切除等方法的使用, 同时加强技术培训, 规范手术常规, 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输卵管,结扎术,折叠再通
参考文献
[1]王振学.计划生育技术[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2:87~99.
再通时间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1月~2010年1月来我院检查的不孕症妇女82例, 年龄26~38岁, 平均32岁。其中原发不孕38例, 继发不孕44例。婚后不孕时间为2~8年。
1.2 仪器和器械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数字胃肠透视机。同轴导管器械: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同轴导管装置, FTC-550-NT由直径为5.5F、3F二根同轴导管。
1.3 方法
患者选择仰卧在诊查床上取截石位, 用碘伏消毒会阴部及阴道, 铺无菌单, 重新消毒阴道。然后进行输卵管照影, 用超滑导丝将3F和5.5F导管引入官腔, 5.5F导管头端固定在宫颈口内l~2 cm处, 3F导管随导丝选择至子宫角部, 轻轻探及输卵管。抽出导丝, 注入2~5 ml造影剂至输卵管开口部, 见输卵管全程显影, 动态观察输卵管的走行和伞端情况, 然后加压注入混合药液 (庆大霉素、地塞米松, 透明质酸酶及生理盐水) , 经多次注入, 冲洗后, 再注入泛影葡胺输卵管仍不显影, 则经导管内插入超滑导丝, 轻柔渐进性推入输卵管腔, 手感克服阻力后拔除导丝, 再注入泛影葡胺, 观察输卵管显影情况后, 注入混合药液。术后每月行2次宫腔注药, 巩固治疗共3个月, 防止再粘连。
1.4 疗效标准
成功:术前输卵管造影提示输卵管阻塞, 输卵管再通术术后输卵管造影提示输卵管通畅;有效:术后输卵管造影提示输卵管通而不畅;无效:术后输卵管造影提示输卵管再粘连[1]。
2 结果
本组患者82例, 阻塞输卵管共115条, 再通术, 成功103条;有效7条, 输卵管造影提示输卵管通而不畅;无效5条, 因输卵管阻塞阻力太大, 为防止意外损伤放弃治疗。再通术成功率为89.56%, 总有效率为95.65%。术后随访妊娠32人, 占39.02%。
3 讨论
近年来, 输卵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使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诊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成为输卵管梗阻诊治的重要方法, 在临床上, 输卵管完全性阻塞性不孕是比较常见的。其发病率占女性不孕症的30%~50%, 并且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宫腔操作次数的增多以及其他非炎症病变的增多呈逐年上升趋势[3]。引起输卵管梗阻的病因很多, 但主要病因是感染导致的。一般来说, 输卵管梗阻或者输卵管通而不畅是造成不孕的元凶[4]。我们知道受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 要完成这个过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卵巢排出正常的卵子, 精液含有正常的精子, 卵子和精子能在输卵管内相遇并结合, 受精卵能被输入子宫腔, 子宫内膜适合受精卵着床[5]。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受阻均可导致不孕。而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是女方不孕因素中比较严重的一种[6]。输卵管炎、输卵管内膜结核可致输卵管阻塞, 阻碍卵子与精子相遇, 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也可能因炎症、粘连使输卵管的蠕动受限, 影响精子、卵子的运送, 导致不孕。
综上所述, 选择输卵管再通术再通时, 因较细的输卵管导丝直接锲入输卵管的开口注入造影剂, 可减轻因扩张宫颈管或膨宫产生的疼痛, 且能有效地克服输卵管近端肌肉痉挛的阻力, 避免了输卵管近端阻塞的假阳性诊断。同时输卵管造影经导管内直接注射造影剂和药液, 使管腔内流体静压力增高, 加上药液机械的冲刷作用, 有助于输卵管内黏液栓或不定形物所致管腔阻塞的治疗, 可见输卵管再通术, 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具有操作简便, 方法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沈建东.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阻塞性不孕30例分析[J].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9, 29 (3) :198.
[2]郭红斌.介入治疗结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J].当代医学, 2008, 2 (19) :44.
[3]胥谱金.输卵管再通术治疗阻塞性不孕92例[J].中国医疗前沿, 2008, 3 (11) :59.
[4]余德洪.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201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 2008, 17 (11) :1668.
[5]万建国.输卵管再通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J].社区医师, 2008, 10 (7) :73.
再通时间 篇4
1 病例介绍及临床诊断
博美犬, 4岁, 5.5 kg, 正常免疫, 2008年7月份求诊。1个月前产下1仔, 近3 d食欲下降, 精神沉郁, 鼻镜干燥, 小便黄色, 粪便呈黑色, 阴门红肿并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流出, 恶臭, 阴道黏膜潮红, 腹围略增大。
临床检查:体温39.5 ℃, 脉搏140 次/min, 呼吸频率28次/min。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总数490万个/μL, 白细胞总数71 000个/μL, 淋巴细胞22%, 嗜中性粒细胞78% (幼稚中性粒细胞0, 杆状中性粒细胞20%, 分叶中性粒细胞58%) , 嗜酸性粒细胞为0。
X光检查:X光片显示子宫角增粗, 子宫内容物密度升高。
B超检查:子宫壁增厚, 子宫角内充满大量液体, 有不规则阴影。
诊断结果:子宫蓄脓。
2 手术治疗
2.1 术前准备
用犬眠宝按体重0.06 mL/kg肌肉注射作全身麻醉。待患犬进入麻醉状态施行仰卧保定。腹部常规剃毛、消毒, 术部用0.25%盐酸普鲁卡因浸润麻醉。
2.2 术式
沿脐后腹正中线切开皮肤, 切口大小为8~10 cm, 依次切开皮下组织、腹白线、腹膜, 显露腹腔。将两侧子宫角牵引出体外, 完全暴露卵巢、子宫角和子宫体。按照母犬绝育的手术通路依次结扎切除卵巢、子宫角阔韧带和子宫体, 取出子宫和卵巢。由于该犬子宫内充满脓性液体, 子宫体的切断位置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 断端用酒精擦拭消毒后放入腹腔内。 常规闭合腹腔, 结节缝合皮肤, 在创口外置结系绷带。
在手术过程中发现两侧输卵管上均有松开的丝线线结, 为此询问主人, 得知于2007年曾进行输卵管结扎手术。
3 术后子宫检查
将切除的子宫角剖开, 发现子宫角内除充满大量脓性液体外, 还有1个已经死亡溶解的胎儿, 仅剩下部分胎毛。
4 术后护理及转归
术后连续3 d肌肉注射头孢曲松钠0.2 g, 并在1周内限制剧烈运动, 术后7天拆除皮肤缝线。15 d后随访犬主, 患犬恢复良好, 精神正常, 食欲旺盛。
5 小结与讨论
经术前临床检查和术后子宫的解剖得知, 本病例为输卵管结扎线松脱后再孕;分娩时因难产胎儿滞留在子宫腔内发生细菌感染导致胎儿浸溶;机体吸收子宫内的腐败分解产物后出现全身症状。
5.1 输卵管结扎再通的原因
(1) 输卵管自身因素。
输卵管结扎手术使受手术部位产生应激反应, 术区及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形成瘢痕, 易并发炎症, 造成输卵管腹腔瘘及新生伞[1]。
(2) 手术方式选择不当。
单纯结扎法不剪断输卵管, 极易造成其再通;丝线结扎时仅勒断管芯而浆膜完整, 由于输卵管的蠕动, 结扎线易松动而脱落, 勒断的管芯两端相互粘连、吻合而复通, 伞端切除后易形成新生伞[2]。于结扎线上方剪去约1 cm长的一段输卵管效果较好。由于本病例采取的为单纯结扎输卵管, 这也可能是导致输卵管再通的原因。
(3) 结扎部位选择不当。
如果结扎部位选择在输卵管壶腹部, 当瘢痕软化吸收后, 即可增加再通机会[3]。
(4) 手术时机选择不当。
动物发情期输卵管充血、水肿增粗、组织脆弱, 若结扎过紧, 易勒断输卵管, 之后形成瘘和新生伞, 精子可经瘘管口或新生伞进入腹腔, 与卵子相遇[4], 间接导致输卵管再通;若结扎过松, 当水肿消退后结扎线脱落, 也造成输卵管再通。
5.2 预防输卵管结扎失败的措施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要避开动物的发情期、妊娠期, 一般情况下, 性成熟前为绝育手术的最佳时机, 性成熟后及经产母犬应选择发情间期进行手术[5]。
在实施单纯输卵管结扎术时, 最好剪掉一段输卵管, 或剪断后反折输卵管再结扎, 以降低输卵管再通的概率, 提高手术成功率。
输卵管结扎部位宜选择血管少、管壁厚、管腔窄的峡部, 此处管腔上皮组织再生能力弱, 局部血液供应差, 易于阻断, 可以减少再通机会。
输卵管结扎线粗细要适宜, 结扎松紧要适度。一般选用4号丝线, 结扎线过粗或者结扎过松易导致结扎不确实, 结扎线过细或者结扎过紧易勒断管壁形成瘘管。
5.3 胎儿浸溶及其预后
胎儿浸溶是在胎儿死亡后, 由于黄体萎缩、子宫颈开放使微生物逆行侵入子宫, 最终使胎儿软组织气肿、液化分解、排出, 仅残存骨骼在子宫内。本病例子宫内仅残存胎毛, 较为罕见。该病例胎儿浸溶可能发生在妊娠后期的初期, 由于此期胎儿小, 骨及其他软组织松软, 容易分解, 所以大部分骨片也可随恶露一同排出体外, 故本病例仅见部分未分解的胎毛。
黄体溶解失败可能是导致宫内死胎的原因[6], 病毒、细菌和原虫也可以导致死胎[7]。稽留流产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可能与遗传、免疫、内分泌、感染及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8]。稽留流产胚胎或胎儿延迟排出原因不明, 可能与母体内低雌激素水平、子宫敏感性降低、内源性前列腺素缺乏以及过于积极保胎等有关。
胎儿死亡后胎儿软组织分解为红褐色或棕褐色难闻的黏稠液体, 小的骨片也可在努责时一同流出, 最后仅剩脓液。若死胎或死胎其他组织在子宫内稽留时间过长可造成组织溶解, 释放凝血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 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甚至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造成严重的出血。胎儿腐败后也可引起子宫、阴道炎症, 还可能继发腹膜炎、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而导致母犬死亡。因此, 发生胎儿浸溶时预后必须谨慎。
为防止胎儿死亡或胎儿浸溶, 在母犬妊娠及分娩后应加强观察,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若确诊为胎儿浸溶, 应及时催产或手术排除子宫异物, 同时应用药物作全身治疗, 预防母犬出现脓毒败血症或死亡。
参考文献
[1]强兆容.女性绝育术后输卵管妊娠的防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6 (6) :894.
[2]王红霞, 孔翠花, 杜丽艳, 等.输卵管结扎术失败的原因及预防[J].河北医药, 2007, 29 (5) ::420-421.
[3]郑榕, 杨筱青.输卵管绝育术失败后再次手术231例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4, 11 (12) :26-27.
[4]靳家玉.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防治[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0 (6) :182.
[5]黄庆荣.犬猫早期绝育问题[J].动物医学进展, 1997, 18 (4) :15-20.
[6]IRONS P C, NOTHLING J O, VOLKMANND H.Failure of luteoly-sis leads to prolonged gestation in a bitch:a case report[J].Ther-iogenology, 1997, 48:353-359.
[7]PRETZER S D.Bacterial and protozoal causes of pregnancy loss in the bitch and queen[J].Theriogenology, 2008, 70:320-326.
再通时间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通过动脉溶栓血管再通的患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3.8±1.8)岁。发病<6h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者符合溶栓标准,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动脉溶栓进行治疗。记录患者溶栓后7 d及1年后N I H SS评分、M R S评分及BI指数。将患者分为两组:1~3 h组(A组,19例)、>3~6 h组(B组,20例),小于1h患者1例。随访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发病1年后头颅CT。该试验患者仅包括前循环血管闭塞因素所引起。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溶栓治疗措施
筛选符合该研究患者后,实施动脉溶栓治疗。先采用主动脉弓上造影,然后将椎动脉管放在血管侧颈内动脉开口位置,及时经颈内动脉推注20 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反复实施闭塞侧血管造影。如果已经再通立刻停止手术,如果没有再通,将微导管置于闭塞侧血管近端进行溶栓治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量<50 mg。
1.2.2 术后处理方法
静脉滴注维生素C和依达拉奉,房颤者实施抗凝治疗。通过患者临床情况及时实施相关二级预防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术后1周、1个月及1年头颅C T结果。术后1周~1年,NIHSS降低>4分则视为有效,0~1分视为痊愈;术后1年,M R S为0~1分或者BI大于95分视为临床情况良好。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血管再通和脑水肿发生情况分析研究
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脑水肿发生率为100%,随访发现脑水肿局部有明显软化灶。溶栓后及时造影,所有患者责任血管均再通。检查大脑中动脉M 1段及其供血支配区脑水肿。不同时期动脉溶栓血管再通表现有所差异。发病小于1 h患者无显著脑水肿。而A组、B组均发生显著脑水肿,其发生率为100%。
2.2 随访情况分析研究
随访全部患者,采用头颅XT观察脑水肿,并计算NIHSS、mRS、BI评分。1例发病小于1h行溶栓血管再通者未发现显著神经功能缺损。观察A组、B组两组溶栓后1周、1年NIHSS评分、MRS以及BI评分,发现两组临床结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MRS(0~1分),A组11例(57.89%),B组12例(60.0%);BI评分(>95),A组11例(57.89%),B组10例(50.0%),两组MRS以及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组织缺血缺氧能够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凋亡以及增生等多种继发反应。临床中一般将脑水肿分为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毒性脑水肿以及间质性脑水肿三种[3]。该研究发现发病小于1h大脑中动脉再通患者,1周后未发现明显脑水肿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基本治愈。A组、B组血管再通患者,早期均发现明显脑水肿,虽然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但影像学检查发现脑水肿及软化灶较为明显。因动脉急性闭塞,有效灌注量迅速降低,从而造成急性细胞毒性水肿。AIS形成半小时后,可发现细胞毒性脑水肿引起的影像学表现[4]。有关研究资料发现[5],血管源性脑水肿的水肿程度和可逆性与缺血时间呈现正相关。但是该研究发现,A组、B组再通后水肿和临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发病时间在1~6 h范围内,血管再通时脑缺损程度与时间并非呈现正相关,这可能与脑内侧枝循环开放的程度影响了脑水肿的产生和预后[6]。另外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影响脑功能,这与再灌注后引起的白细胞积聚等因素有重要关系[7]。因此脑水肿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术前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两种因素引起[8]。
该研究中患者无明显高颅压症状。可采用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脑保护剂等药物。全身状况对于脑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不建议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它可能会造成全身性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恢复。注意患者饮食以及临床生命体征,积极影响的预防治疗措施,有助于促进脑水肿的消失。该研究发现,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脑水肿发生率为100%,随访发现脑水肿局部有明显软化灶。两组患者脑水肿及临床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脑水肿的及其脑组织缺失发生率极高,良好的脑内局部循环和全身状况是改善此类脑水肿的重要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脑水肿的临床研究,旨在为此类疾病患者的下一步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通过动脉溶栓血管再通的患者40例。将患者分为13 h组(A组)、>36 h组(B组)。头颅CT监测、随访脑水肿情况。记录溶栓前、术后1周及1年NIHSS评分、MRS评分及BI指数。结果 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脑水肿发生率为100%,随访发现脑水肿局部有明显软化灶。两组患者脑水肿及临床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脑水肿的及其脑组织缺失发生率极高,脑水肿局部有明显软化灶,良好的脑内局部循环和全身状况是改善此类脑水肿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溶栓术,脑水肿,头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庞洪波,韦涛,陈宗胜,等.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1):31-32.
[2]Killer M,Ladurner G,Kunz AB,et al.Current endovascul ar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 and future aspects[J].Drung Discov Today,2010,15:640—647.
[3]尹海燕,王苇,李澄,等.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的现状,影像学评价与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34(1):55-60.
[4]石国霰.急性脑梗死的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12,33(4):471-472.
[5]马海,陈康宁,任亚静,等.多模式CT指导下动脉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1):2188-2190.
[6]孙威,丁则昱,张静波,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多模式CT指导下的静脉溶栓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4):260-266.
[7]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12):863-869.
再通时间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 年龄29岁~43岁, 平均年龄 (34.25±2.5) 岁, 结扎术后4年~21年, 结扎前均有生育史。术中见32根输卵管结扎瘢痕在峡部, 5根输卵管结扎瘢痕在壶腹部, 3根输卵管结扎瘢痕在峡部与壶腹部。吻合后输卵管通畅36根, 通而不畅4根, 吻合通畅率90%。平均术中出血约5~15 m L。
1.2 手术方法
本组全部有正常规律月经, 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3 d~7 d内手术。气管插管全麻, 取膀胱截石位, 术前宫腔留置输卵管通液管。建立CO2气腹, 压力维持在12~14 mm Hg, 取脐孔内为穿刺点纵行切开1 cm, 置入10 mm Trocar, 由此进入腹腔镜, 左右髂前上棘内侧3 cm处分别穿刺置入5 mm Trocar, 由此分别进入操作器械。首先探查盆腔、子宫及附件, 经宫腔亚甲蓝输卵管通液, 查看亚甲蓝流入输卵管内的位置, 找出输卵管结扎瘢痕处, 分离输卵管峡部远、近端浆膜层, 剪去结扎处瘢痕组织, 暴露出输卵管远、近端开口, 给以止血 (出血点尽量不用单极电凝钳电凝, 减少对黏膜层的破坏, 从而不影响纤毛的摆动, 有助于输送卵子) 。6-0可吸收线将输卵管端端对合, 在6点或12点钟处缝合固定1针, 一般缝合2~3针为宜, 同法处理对侧输卵管。经宫腔亚甲蓝通液术, 生理盐水、甲硝唑反复冲洗盆腔后, 双侧输卵管吻合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6 m L局部喷洒, 预防术后粘连, 术毕。拔出Trocar, 脐孔处3-0可吸收线全层缝合, 各穿刺孔创可贴粘贴固定。
2 结果
本组20例, 吻合后输卵管通畅36根, 通而不畅4根, 术后8 h~24 h可下床活动, 6 h后可进流食, 一般无需镇痛药物, 抗生素2 d~3 d, 术后3 d~5 d可出院。1个月后在B超监测下行经宫腔输卵管通液, 观查输卵管通畅情况。3个月后, 根据卵巢功能及年龄指导受孕。术后随访16例, 4例失去联系, 其中异位妊娠1例, 宫内孕7例, 正常妊娠至分娩3例。
3 讨论
3.1 本组均为绝育术后患者, 近年来部分行绝育手术的妇女由于婚姻及家庭变故等原因, 要求输卵管再通, 有再生育的渴望。Sedbon等[1]在1989年首次报道, 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绝育术后的输卵管吻合术, 此后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主要应用于输卵管绝育术后的再通。黄婉[2]于1998年亦有报道。本组术中吻合后亚甲蓝通液成功率90%, 与李斌[3]等报道的吻合成功率相符。与叶素青[4]报道的开腹输卵管复通术复孕成功率87%相比, 腹腔镜手术略显优势。腹腔镜有视野放大的优点, 通过变换镜头距离和角度放大图像, 便于操作。尽管如此, 笔者认为, 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有一定难度, 所以尽快提高手术医生的操作水平,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并发症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必须熟练掌握腔镜下的缝合打结技术, 方可顺利完成手术, 从而更好地拓展妇科腔镜手术范围。
3.2 输卵管吻合术保留输卵管的长度与妊娠成功率有着密切关系, 在剪去瘢痕组织时, 应尽量保留正常输卵管组织。输卵管黏膜是人体最具有生长能力的组织之一, 因此术中无需过多缝合, 原则上只要两端管腔对合准确, 粗细基本一致, 依靠黏膜自行爬行, 即可达到吻合目的[5]。一般缝合2~3针即可, 这样既不影响输卵管愈合, 又减少了术后宫腔异物及局部瘢痕形成, 更有利于输卵管蠕动和功能的恢复, 还可缩短手术时间[6]。术后早期通液以防吻合部位再粘连。
3.3 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率与患者年龄的关系:有报道[7], 患者年龄>40岁, 妊娠率为0, <40岁妊娠率为55.2%, 这与大于40岁时卵巢功能下降有关。所以选择患者最好在40岁以下, 如果手术未获成功妊娠, 还可转入试管婴儿治疗[8]。
实践证明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直视下吻合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与技术的提高, 该手术具有时间短, 创伤轻, 恢复快, 粘连少, 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是结扎术后输卵管再通的首选术式, 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端端吻合术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2月我院20例输卵管结扎后行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输卵管端端吻合再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 术后随访16例, 4例失去联系。其中, 发生异位妊娠1例, 宫内孕7例, 正常分娩3例。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端端吻合术是解决输卵管结扎术后再通的良好方法, 具有创伤小, 痛苦轻, 恢复快等优点, 充分发挥了腹腔镜放大作用及腔内吻合准确率更高的优势。
关键词:绝育后,腹腔镜,输卵管吻合再通术,输卵管通液术
参考文献
[1]Sedbon E, Bou Quetde Jolinieres J, Boudouris O, et al.Tubal desterilization through exclusive Laparoscopy[J].Human Reproduction, 1989, 4 (6) :158-159.
[2]黄婉.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的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 1998, 4 (4) :43-44.
[3]李斌, 鲁华, 王丽英.绝育术后腹腔镜输卵管复通31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杂志, 2004, 30 (11) :244-247.
[4]叶素青.输卵管复通术后不避孕效果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6, 12 (6) :88-89.
[5]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567-2573.
[6]章汉旺.改良式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5, 5 (10) :833-834.
[7]关菁, 沈浣, 韩红敬, 等.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 (附32例临床分析) [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7, 8 (4) :252.
【再通时间】推荐阅读:
时间,时间作文10-22
时间作文:时间的脚步作文10-13
小升初考试时间具体时间05-17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07-25
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09-15
教师的时间与时间管理论文08-28
关于珍惜时间演讲稿:时间就是生命08-18
时间的谚语:时间也是宝贵的08-22
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主题班会方案09-14
时间是可贵的作文关于时间的征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