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选12篇)
摘要 篇1
摘要:该论文旨在探讨出现在中文期刊和英文国际期刊上的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英语论文摘要的差异, 以利于中国国内学者更好地掌握两种体裁之间的转换。该文的研究者从2012年《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中文期刊中关于“语言教学”的部分随机选出50篇英文摘要, 从2012年英文国际期刊ELT Journal和TESOL Quarterly随机选出50篇英文摘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期刊论文摘要在“空白”、“目的”和“方法”这三个语步的使用上与国际期刊论文摘要有显著性差异。此外, 两种体裁在实现没有显著性差异的“结构”语步时, 使用的字数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 英文国际期刊论文摘要比中文期刊论文摘要更加符合现存的典型的摘要类型。该文的作者们希望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中国学者在更大的范围传递他们的学术思想, 该结果也可用于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 以帮助学生们了解英文国际期刊论文撰写的规范。
关键词:英文摘要,英语语言教学,体裁转换
1 导论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有关学术论文摘要的研究方兴未艾。这些研究在语料来源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方面有所不同。
在这些研究中, 对语料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文体分析 (Salager-Meyer, 1992;沈育英, 2001;滕真如, 谭万成, 2004;曾瑜薇, 胡芳, 2005;范晓晖, 2005;冯茵, 周榕, 2007;国防, 2007;袁邦株, 徐润英, 2007;史文霞, 2008;张曼, 2008;陆元雯, 2009;李懿, 2012) , 其中, 包括使用韩礼徳1994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三大纯理功能的假设 (刘玉梅, 2005) 、语域理论 (易兴霞, 2006) 和功能语法理论 (余莉, 梁永刚, 2006;孟令新, 靳瑞华, 2009) 为理论框架的研究, 二是体裁分析 (赵有斌, 2001;Martı'n 2003;高建群, 吴玲, 施业, 2003;Lores, 2004;鞠玉梅2004;Samraj 2005;葛冬梅, 杨瑞英, 2005;袁邦株, 徐润英, 2007;Pho, 2008;姚俊, 2010;曹雁, 牟爱鹏, 2011) 。文体分析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描写, 可以从词汇、句式、语篇衔接、连贯内在结构等角度分析特定语篇的内部组织机制, 回答语篇意义的问题;二是对特定语篇所选定的语言成分的得体性分析, 回答语篇如何表达所指的问题。
以上文献综述显示国内应用语言学领域的论文摘要中外对比研究为数不多 (鞠玉梅, 2004) 。鉴于应用语言学的不同下属学科各具特征, 该文将研究领域范围限定于应用语言学的下属学科—英语语言教学, 对中外期刊论文中就这一特定领域进行研究的的英文摘要进行体裁对比。该文作者希望研究结果能够使英语本族语及非英语本族语的汉语语言学习者了解中外期刊论文摘要的区别, 更好地实现两种体裁的转换, 从而达到使用英语传播他们的学术成果的目的。
2 理论框架
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涉及体裁的定义和学术论文摘要的定义、类型和分析方法。
2.1 体裁的定义
Martin (1984:25) 将体裁定义为“身为我们文化的一份子的说话者所从事的分步骤、有目标、有目的的活动”。Swales (1990) 认为“体裁包括一系列的交际事件, 这些交际事件的成员拥有某些共同的交际目的。这些目的为父系语篇的专家成员所承认, 也构成了体裁的基本原理。
2.2 研究论文摘要的定义、结构及种类
研究论文摘要属于学术体裁, Swales (1990) 认为学术论文摘要预示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是整篇文章的表征。SalagerMeyer (1990) 认为摘要是整篇文章的精华 (a crystallisation of the whole article) 。同样, Bhatia也认为学术摘要是文章的概要 (the synopsis of an article) , 是“较长报告的描述或事实性的总结, 为的是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个精确简明的了解 (1993:78) 。以上定义侧重于学术论文摘要的交际目的。同样, Berkenkotter和Huckin (1995:35, 引自袁邦株, 徐润英, 2007) 提出论文摘要具有三个交际目的或功能:一、能够强调论文的重要信息;二、提供论文框架;三、使读者能够尽快找到相关信息, 决定自己是否有继续阅读的必要。
根据摘要的交际目的, 一篇论文摘要可以讲述作者做了什么、如何做、发现了什么, 及作者所要提供的建议或者总结。由此, Bhatia (1993) 提出了典型摘要的四语步框架, 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基于Bhatia的框架, Hyland (2000) 将“目的”的语步细化成“背景”和“目的”两语步, 提出了包括“背景”、“目的”、“方法”、“产品”和“结论”的五语步框架。中国学者孟令新, 靳瑞华 (2009) 也提出类似的五语步英文论文摘要。
根据所包含的语步的不同, Lores (2004) 将英文论文摘要分为三类:信息型、概括型和综合型摘要。信息型摘要 (informative abstracts) , 又称报道性摘要, 是整篇论文的浓缩, 综述论文的写作目的、采用的方法、研究结果以及对于成果的讨论。概括型摘要 (indicative abstracts) , 也称指示性摘要, 主要概括论文的研究题目和结论, 对于研究过程并不进行详尽描述 (许传桂, 徐锡华, 1998;戈玲玲, 2002;Lores, 2004) , 其结构往往为Swales (1990) 的CARS (Create a Research Space) 模式, 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 然后揭示研究中的空白, 最后是描述主要的研究成果、讲述该研究如何填补空白, 或者介绍该论文的结构。而综合型摘要 (combinatory abstracts) 结合信息型和概括型摘要的特征, 以回顾前人的研究开头, 随后指出研究中的空白, 最后是整合信息型摘要的结构, 即目的、方法和结果。
综合以上文献, 我们不难发现, Hyland (2000) 及孟令新, 靳瑞华 (2009) 的五语步框架是在Bhatia (1993) 的四语步模式上添加了“背景”这一语步, 而根据Swales (1990) 的CARS模式, 论文摘要可能含有“研究空白”和“文章结构”这两个语步, 因此, 该文拟结合Swales (1990) 的CARS模式和Hyland (2000) 五语步框架分析本文所搜集的语料。
3 研究方法
本文属于实证性研究, 通过手工分析搜集的语料, 对出现在中文和英文国际期刊上的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英文论文摘要进行对比分析。
3.1 语料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中外英语摘要的转换, 该文作者从2012年的ELT Journal和TESOL Quarterly随机选择了50篇英文论文摘要作为英文国际期刊语料的样本, 从2012年《外语电化教学》和《外语教学》的英语教学部分随机选择了50篇英文摘要作为中文期刊语料的样本。由于中文期刊规定文章的中英摘要必须保持一致, 很多作者直接将论文的中文摘要翻译成英文, 因此, 中文期刊中英文摘要也能反映中国文化下论文作者们对于摘要写作的见解。
3.2 数据分析步骤
将本文所需的100篇语料搜集完成后, 该文的两位作者首先依据Hyland (2000) 的五语步框架和Swales (1990) 的CARS模式确定了分析本文语料的编码方案, 以下是具体说明:
第一语步为背景, 可以介绍该研究的理论背景或重要性、概述该研究话题, 或者回顾以往的研究项目。第二语步是研究空白, 可以是驳斥前人研究、揭示研究空白、质疑前人研究, 或者继承研究传统。第三语步是目的, 概述研究者们或者该研究的目的, 或者研究者想要处理的问题。第四语步为方法, 作者指出研究该问题或者制定目标的方法, 可以包括分析的数据、编码方案和分析步骤。第五语步是结果, 也就是概述研究的主要发现。第六语步为讨论, 可以包括对于研究结果的见解, 对于未来研究的启示, 或者该研究发现的可能应用之处。第七语步为结构, 指明了研究论文的结构。确定了摘要所含的语步之后, 为了保证分析的信度和效度, 该文的两位研究者首先独立分析了中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各三篇, 然后进行对比, 以保证分析的一致性。接着, 两位研究者开始独立分析剩下的94篇英文摘要。
4 研究结果及讨论
下文将详细介绍本研究的分析结果, 及研究者们对于该结果的见解。
4.1 研究结果
手工分析完100篇中外期刊摘要后, 该文的研究者们首先对中外期刊摘要进行语步分析, 然后比对各自的结果, 对于意见不同的地方进行讨论直至达成一致意见, 然后统计两种体裁各自的语步数目。
对比了中外期刊论文摘要语步使用和实现情况后, 该文的作者们进一步对论文语步组合的模式进行分析。按照Lores (2004) 对英文摘要的分类, 只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这四语步的论文摘要属于信息型;含有“背景”、“空白”这两个语步及“目的”、“结果”、“讨论”、“结构”这四个语步中任意一个的属于概括型摘要;而除了“背景”、“空白”语步还包含“方法”、“结果”和“讨论”这三语步的则属于综合型摘要。而符合这三种类型条件的典型摘要只占中外期刊论文摘要总数的25%, 鉴于这种情况, 该文的研究者们将其它的不包含“空白”语步的摘要属于非典型信息型摘要, 而其它含有“空白”语步的摘要属于非典型概括型摘要。
4.2 讨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发现, 中文期刊的论文摘要在使用“空白”、“目的”和“方法”三语步时, 显著性地少于英文期刊, 因此, 中文期刊摘要在实现这三个语步时所使用的字数也显著性地多于英文国际期刊摘要。中文期刊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论文摘要在缺少“方法”语步这方面类似于英文国际期刊野生动物行为与保护生物学领域的论文摘要 (Samraj, 2005) , 也符合多年前桂世春和宁春岩 (1997) 对于中国国内语言学研究方法亟待改善的现状分析。但是, 该文的发现却不同于鞠玉梅 (2004) 的研究结果。鞠玉梅 (2004) 分析了中外关于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方面的论文摘要后发现英文国际期刊论文摘要中“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语步出现频率比较均匀, 而中文期刊论文摘要以“方法”与“结果”两个语步为主要结构, 而“目的”与“讨论”两语步出现频率较低。本研究也表明, 英文国际期刊摘要中的“目的” (98%) 、“方法” (50%) 、“结果” (58%) 这三个语步的使用都超过一半, 这和Pho (2008) 对英文国际期刊的研究结果相同。
不仅如此, 即使在中外期刊都同样使用的“结构”语步上, 中文期刊摘要所使用的字数也显著性地少于英文期刊。此外, 英文国际期刊的论文摘要比中文期刊的更符合典型的信息型、概括型和综合型摘要, 该结果符合Lores (2004) 的对于英文国际期刊摘要的研究成果。
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 很有可能是中外期刊所蕴含的文化差异所致, 中文期刊论文摘要的作者和读者们属于“礼俗社会” (Gemeinschaft) , 而英文期刊论文摘要的作者和读者们属于“法理社会” (Gesellschaft) 。早在1887年, Tonnies就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文化两分法, “礼俗社会”指传统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 “法理社会”指新兴的、以合同为基础的理性社会。在礼俗社会中, 社会成员分享约定俗成的规则, 因此, 高语境信息易于被社会成员所理解接受, 而在法理社会中却缺乏这种对于隐蔽规则的共识, 因此信息偏于低语境。Scollon和Scollon (1995) 指出, 为了实现从“礼俗社会”文化向“法理社会”文化的转变, 高语境信息必须转变为低语境信息 (引自Brown和Eisterhold, 2004) 。对于属于礼俗社会的中国文化, 出现在期刊的事实就足以说服读者相信该研究的权威性, 而属于法理社会的国际文化, 则缺少这样的共识, 因此, 想要融入到国际社会的研究者们需要在摘要中明确地陈述自己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核心因素。
5 总结
该实证研究就1) 语步使用;2) 各语步的长度和3) 论文摘要的典型性三方面比较了中文期刊和英文国际期刊论文摘要的差异。了解了这些差异后, 希望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中国学者在撰写论文摘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空白”、“目的”和“方法”这些语步, 以达到在更大范围传播他们学术思想的目的。此外, 该研究的结果也可用于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 以帮助学生们了解国际期刊论文撰写的规范。
当然, 由于本文所建立的数据库较小, 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其范围, 以检验结果的概括性。此外, 由于本研究只聚焦于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论文摘要, 其结果是否适用于其它领域的论文摘要尚待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帆.我国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 2001, 14 (2) :16-19.
[2]张曼.中外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用法的对比研究[J].上海翻译, 2008 (2) :31-36.
[3]赵有斌.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J].中国科技翻译, 2001, 14 (1) :57-59.
摘要 篇2
论文摘要编写方法及我国地学科技论文摘要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简要介绍科技论文摘要概念及编写方法的`基础上,以国标GB6447-86 和GB7713-87为尺度,对我国有代表性的39种地学科技期刊390篇论文摘要进行了审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学科技论文摘要编写中主要存在有摘要类型误选、摘要无实质性内容、篇幅过长或过短、摘要含有自我评价内容和使用非第三人称写法5个方面问题,其中又以摘要类型误选和摘要无实质性内容最为常见,分别占统计数的39%和36%.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对GB6447-86 和GB7713-87不够了解及对摘要编写不重视所引起.
作 者:韦复才 WEI Fu-cai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中国岩溶 ISTIC PKU英文刊名:CARS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4(3) 分类号:H15 关键词:地学科技论文 摘要编写 存在问题外刊摘要 车界人物 篇3
通用汽车的“中庸之道”
2003年11月5日FT.COM
英国《金融时报》
对于通用汽车在中国的经营战略,通用汽车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里克·瓦格纳在伦敦《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说:中国是个快速增长的大市场,谁能在“中庸之道”上跑得最快,谁就能在中国市场上拥有最大份额。
这条“中庸之道”是瓦格纳对通用公司和他的竞争对手们,经过分析后得出的一个结论。瓦格纳认为,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全球汽车制造业有两种管理方法,同时也是两个极端。通用汽车代表的是其中一个极端:就是在1995年前,公司是在收购无数小企业的基础上形成。但在并入这些小企业后,公司在某种程度上还保持了这些小企业很大程度的自主性,并帮助、鼓励他们在销售地生产车辆,参与当地市场,按照当地规矩妥善行事。到现在,通用都认为赢得本地市场的最佳方式就是在本地运营。
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以丰田、大众这几个企业为代表的新进入者,它们进入市场较迟,但它们主要是侧重于一个主打品牌,先在国内经营,然后拓展到区域,最后再开始全球化运作。与通用的情况不同,这些公司集中的架构和统一的操作流程都照搬本国市场运作的方法。它们依靠共同的商业操作和汽车平台,满足特定车型的全球需求。虽然他们能实现巨大的规模效应,但全球消费者的口味迥异,他们的做法也有削足适履之嫌。
而现在,汽车商们驶上了一条“中庸之道”。过去,他们一直使用两个极端的管理方法,不是这种就是那种。而今,“中庸之道”成为一个良方,既能帮助他们摆脱“本土化”和“全球化”两个极端,又能兼得两者之长。
这条“中庸之道”用瓦格纳解释通用在中国的布局可以理解为:与销售地的汽车工业结为合作伙伴关系,开发符合销售的规定又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汽车。但在设计方面要融合总公司在全球以及其他亚太地区姐妹公司的知识以及多年积累的经验。
车界人物
毕睿德 大众董事长
增资中国没有风险
在今年跨国公司的增资热潮中,大众汽车一掷60亿欧元的大手笔,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大众规划,到2007年,其在中国市场的产能将超过100万辆。谈到这种扩建是不是一笔风险投资的问题时,德国大众董事长毕睿德一口否决,他说:“我们在合资企业的增资计划是没有风险的。大众在中国实施的是长期持续发展的政策,而不是只注重短期效益的政策。”
廖国勤 昆仑润滑油总经理
感谢中国汽车工业
11月18日,央视黄金段位标的物被昆仑润滑油企业以3240万元高价竞得。昆仑润滑油总经理廖国勤女士说:“中央电视台的市场价值每年都在变,它衡量了一个品牌应有的价值。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润滑油这个以前的工业品,演变成了今天普通消费品。因此,我们感谢中国的汽车工业,为我们润滑油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汉斯 保时捷副总裁
不以规模取胜
在2003东京汽车峰会上,保时捷副总裁Hans Riedel评述了保时捷的发展之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规模较小的保时捷曾陷入了经济危机。在当时为了避免被大型汽车集团兼并,保时捷开始了重塑品牌之路,那就是保持独立性,追求标新立异的产品,不以规模取胜。发展到今天,保时捷以超过13%的营业利润率傲视全球汽车业。这几乎是生产数量居全球第二位厂商的2倍。通过这一数字可以说明,规模庞大并不是汽车产业成功的唯一条件。
阿涅利 菲亚特董事长
继续投资中国市场
摘要编写须知 篇4
摘要 (abstract) 是对科技论文、学术报告的主要内容 (primary contents) 的准确概括而不加任何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brief) 。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说明性或陈述性摘要 (descriptive or indicative abstract) 。说明性摘要或称指示性摘要, 只说明论文或报告的主题思想, 一般不介绍文章的内容。而陈述性摘要除了陈述主题思想外, 还要陈述论文的中心句及中心事物。另一类是资料性摘要 (informational abstract) 和报道性摘要 (informative abstract) 。这类摘要除了介绍文章的要点外, 还要扼要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 即主要信息 (primary information) 。一般摘要的篇幅以200~300字为宜。从语言修辞上讲, 应是开门见山, 直入主题, 准确简练, 内容精练。从语言结构上讲, 尽量不要使用复杂的长句, 应广泛使用非谓语动词和被动语态常见形式。英文摘要的基本内容: (1) 从事此项研究的目的, 即研究工作的缘由、问题、重要性; (2) 研究内容及过程; (3) 所取得的成果或结论; (4) 所获成果或所获结论的意义及重要性。
摘要的写作标准 篇5
论文的开始是摘要部分,是一篇文章的概括,论文是在把握摘要内容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摘要部分基本要求可用八个字概括,即:客观、简洁、完整、规范。(一)客观
文前摘要应该对原文献作严肃、忠实地反映,不得夸大、也不应缩小。应紧紧围绕原文中提出的新观点、新方法、新论证进行概括和提炼,切忌涉及原文以外的内容和结论,更不允许把自己或他人以前的研究成果写进摘要中。结论的表述应不作超越本文内容的引伸,不对他人研究成果轻易否定。尽量不用“本文”、“笔者”、等词作主语,这是由摘要必须客观报道文献内容,不加评论性文字的基本特点决定的。(二)简洁
摘要是原文的浓缩,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随文刊出,因之篇幅短,字数有所限制,一般不超过400字;应用最简洁、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全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这就要求必须讲究文字锤炼,尽量做到字字、句句认真推敲和斟酌。切忌出现与原文主要观点和内容关系不大的细节、冗长的语句以及模糊不清的言辞。
(三)完整
摘要是对原文完整的浓缩,是一篇独立的短文。作为文前摘要,其内容结构一般应当包括论题、观点、方法、结论诸项,重点是论题,观点和结论,不应或缺。编写摘要不是以原文摘录出来的几句话的简单拼凑,必须语义连贯,保持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文字顺畅,自成一体。文前摘要既与原文同时刊出,又可离开原文独立发表,因此必须达到能独立说清问题。其结构要严谨,一般不分段落。(四)规范
英文摘要 篇6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Zhong Zhixian
Informed by the demands for innovations in the educational model of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OUC),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s,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for OUC in an attempt to promote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and enhance teaching quality. It is argued that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should deal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practice from an academic perspectiv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is believed to contribute to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s of scholarshi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as well as to promote staf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 Several factors influenc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including research paradigm, research norm,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Keywords: Open University;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connotation; significance; method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Post—RTVU Age: Issues and Concerns
Xiao Junho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OUC) based on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ies (RTVU)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goals of actively promoting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and of running Chinese open universities well, as proposed in the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Programme for Long— and Medium—term Educational Reforms and Developments (2010—2020). This article sets out to analyze problems which hinder the transition of the RTVUs network to OUC and recommends possible solu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Strategic Plan for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First,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should be open to chang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Second, learning resources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academic tutor. Third, teaching support should be sustainable. Fourt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hosen should be appropriate to the purpose. Fifth, the curriculum should cater for learners’ changing needs with students having a say in what to learn.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re should be diversity in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
Keywords: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 Learning Assessment and Recognition: A Legal Perspective
Yao Laiyan
Prior Learning Assessment and Recognition (PLAR) is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assessing and recognizing skills and knowledge acquired through previous learning, work experience, life experience, and so on before the applicants’ admission to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These experiences can be converted into credits to exempt students from some parts of the study. PLAR is hence believed to contribute to life—long learning. PLAR originated in France and was later widely adopted in the USA and Canada. Today, it is being studied and implemented in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cluding China.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is a pioneer in this field in China, conduc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Judging from the practice of some other countries, PLAR is of practical relevance to China’s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but may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n its implementation. It is argue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LAR depends on legal awareness, respect for individuals, law legislation and enforcement. Therefore, there should be relevant laws, policies, regulations, procedures as well as transparenc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should be in—depth research into PLAR followed by legislation and large—scale experiments before its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and that this process should be government—led.
Keywords: PLAR; prior learning assessment; non—formal learning; informal learning; credit recognition
Researching the Competencies Required for Tutors in Distance
Education for the Disabled
Huang Dan and Zhang Meilin
With 17 disabled distance learners as subjects of the first—stage interview, this study set out to investigate tutors’ roles in these distance learners’ course of study and life as well as what are expected of tutors. The second stage of the interview involved 37 tutors with the aim of examining their routine jobs and their opinions on what support a qualified tutor for disabled distance learners should be able to give his/her students. Informed by findings from the two interviews, the article outlines the competencies required for tutors of disabled distance learners and recommends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se tutors’ competencies.
Key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for the disabled; tutor; competencies
Implication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E—learning in
America, South Korea and Taiwan, China
Jiang Fengjuan, Wu Hongbin and Wu Feng
America, South Korea and Taiwan, China lead the world in corporate e—learning. Using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he authors collected and examined relevant publications from ProQuest and CNKI as well as research reports from Bersin & Associates, ASTD and Brandon—hall. Based on findings from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ey summarize the status quo of corporate e—learning in these areas and make informed predic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s. Measures to develop corporate e—learning in China are also discussed.
摘要编写须知 篇7
摘要 (abstract) 是对科技论文、学术报告的主要内容 (primary contents) 的准确概括而不加任何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brief) 。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说明性或陈述性摘要 (descriptive or indicative abstract) 。说明性摘要或称指示性摘要, 只说明论文或报告的主题思想, 一般不介绍文章的内容。而陈述性摘要除了陈述主题思想外, 还要陈述论文的中心句及中心事物。另一类是资料性摘要 (informational abstract) 和报道性摘要 (informative abstract) 。这类摘要除了介绍文章的要点外, 还要扼要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 即主要信息 (primary information) 。一般摘要的篇幅以200~300字为宜。从语言修辞上讲, 应是开门见山, 直入主题, 准确简练, 内容精练。从语言结构上讲, 尽量不要使用复杂的长句, 应广泛使用非谓语动词和被动语态常见形式。英文摘要的基本内容:①从事此项研究的目的, 即研究工作的缘由、问题、重要性; ②研究内容及过程;③所取得的成果或结论; ④所获成果或所获结论的意义及重要性。
摘要编写须知 篇8
摘要 (abstract) 是对科技论文、学术报告的主要内容 (primary contents) 的准确概括而不加任何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brief) 。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说明性或陈述性摘要 (descriptive or indicative abstract) 。说明性摘要或称指示性摘要, 只说明论文或报告的主题思想, 一般不介绍文章的内容。而陈述性摘要除了陈述主题思想外, 还要陈述论文的中心句及中心事物。另一类是资料性摘要 (informational abstract) 和报道性摘要 (informative abstract) 。这类摘要除了介绍文章的要点外, 还要扼要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 即主要信息 (primary information) 。一般摘要的篇幅以200~300字为宜。从语言修辞上讲, 应是开门见山, 直入主题, 准确简练, 内容精练。从语言结构上讲, 尽量不要使用复杂的长句, 应广泛使用非谓语动词和被动语态常见形式。英文摘要的基本内容:①从事此项研究的目的, 即研究工作的缘由、问题、重要性; ②研究内容及过程;③所取得的成果或结论; ④所获成果或所获结论的意义及重要性。
外刊摘要 篇9
高支出、低效率、欠公平是美国医疗体系的三大积弊。奥巴马医改的核心是实现“全覆盖”和“低成本”。医改法案的核心条款将于2014年正式启动, 从2014年起, 美国“医疗保险救助计划”的覆盖人群将新增1500万, 增幅达25%。在美国经济不景气和预算赤字不断走高的背景下, 实现此目标着实不易。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 美国在医疗问题上也在加大政府的作用, 以政府强势介入的方式, 实现医保系统的“全覆盖”, 开始纠正以前一些市场化带来的弊端。
实施心肺复苏术需谨慎
1960年Kouwenhoven等人发表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报告后, 心肺复苏技术的应用已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数十年的观察研究显示, 在发生急性心脏疾病时, 患者被施以及时的心肺复苏术, 比等待专业救护人员的救治更为有效, 存活率更高。然而, 最近有研究表明, 心肺复苏术可能存在反作用:首先, 胸外按压的中断会导致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以及心肌血流减少。其次, 频率增加的正压通气会降低生存率, 这可能是由于在通气时高胸内压导致静脉血回流至循环系统受阻所致。本文作者认为, 正确的心肺复苏术方法需要普及, 例如心肺复苏术一经开始, 除非必需停顿等原因, 切忌中断10s以上。
ISO 62304全面规范医疗设备软件
7月颁布并即将正式生效的医疗设备软件管理规范ISO 62304, 将对所有分类的医疗设备软件进行全面管理, 改变了以往该领域无管理参考的状况。ISO 62304的设计制定, 是为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 使得医用软件的发展过程具有清晰明确和可控的特性。这就要求该标准必须包含一整套基于软件安全分类的严格要求, 如此才会发挥既定的作用。本文作者分析了ISO62304对医疗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过程的影响:ISO 62304有助于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使得不可控制的以及不规范的软件开发流程将不再出现, 从而大幅度、全面地提高软件开发的品质。
《欧洲医疗器械技术》2010年第6期 (双月刊)
回顾医疗器械包装产业20年发展
自1990年欧洲对骨科植入物的外包装制定了全面的规范之后, 医疗器械包装产业不断发展。1990年, 多数包装机使用机械凸轮、齿轮、链条、皮带和齿状滑轮来保持同步, 温度则由开关控制。这一切因步进控制技术、微处理机以及因特网而发生了改变。现在机械凸轮已被步进器取代, 温度控制增加了比例控制能力, 从而能够自动进行温度补偿。在世界范围内, 小型化的设计趋势以及电子产品价格的下降使得医疗器械包装技术发生了重大改变, 增添了自动记录设备参数, 通过以太网电缆连接到任何方便的个人电脑进行监控等功能。
《医学成像&信息技术》2010年第7期 (月刊)
医学影像&健康信息交换
目前美国已有约60项关于健康信息交换 (HIE) 的倡议, 旨在确保临床医生能够与其它医护人员就重症病人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交换。目前, 关于医学影像及放射学报告的共享十分有限, 但独具前瞻性眼光的医生和IT领袖正致力于在放射学领域开展医学影像交换。HIE尚处在实施的初期。美国国家健康信息网 (NHIN) 正致力于扩大HIE涉及的范围和职能, 为HIE建立一系列标准和安全、可以信任的机制。NHIN的计划书已于今年1月发布并在3月正式生效。健康信息技术国家协调员David Blumenthal博士表示, 在未来, 放射学家将继续致力于电子医学影像共享, 然而, 放射学家并不是将受到即将到来的HIE改革影响的唯一群体。
器官捐赠的“假定同意”制度惹争议
《医学伦理学》2010年第8期 (月刊)
有学者认为, 应该建立“假定同意”的器官捐赠制度, 有效地保证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捐献者, 这使得那些愿意捐赠器官、但没有签署捐赠同意书的人也能够进行器官捐赠。本文对该观点进行了辩驳:首先, 西方国家强调个人权利、个人尊严, 决定是否保留自己的器官是民众基本权利之一, 强制性捐赠制度有悖于这一文化和伦理背景。其次, 心跳、呼吸尚存的“脑死亡”定义为“死亡”是否科学, 移植脑死亡者的器官是否合法等问题尚未明确。
专科放射诊断存争议
《放射学商业杂志》2010年第6/7期 (月刊)
近年来, 关于普通放射诊断是否应向专科放射诊断转变争议不断。本文作者认为, 不论专科放射是否较普通放射差错率低, 普通放射向专科放射转变的趋势不可避免。其中, 以医院的需求为首要原因。以PET/CT为例, 其结构复杂, 普通放射医师进行操作和阅读诊断报告难以令患者信服, 这便需要专门的PET/CT放射医师进行操作。再如, 乳腺病诊治也需要专门的女性医师进行操作。然而, 这仍面临诸多困难, 比如对于复杂的病例, 如何协调各专科放射诊断是个难题。
CCTA诊治急性胸痛逐渐被接纳
典型经验摘要 篇10
于夏利
包钢党委宣传部 (企业文化部) 副部长
包钢于2001年自觉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一、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包钢形成了“员工为本, 用户至上, 强企保国”的企业价值观;“建设一流企业, 打造百年老店”的企业愿景;“坚韧不拔, 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打造特色包钢, 绿色包钢, 人文包钢”的企业宗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文化系列活动:以文艺作品为载体, 弘扬企业文化;以人文景观为载体, 体现企业文化内涵;以展览馆为载体, 展示包钢业绩与文化传承。
二、创新管理文化。以管理文化理念为指导, 提升技术经济指标, 进行重点技术攻关, 同时加大考核力度, 实行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同步推进。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发生了重要转变, 厂区生产工作秩序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呈现出物流有序、秩序井然的新形象。通过创新管理文化, 加大了科技投入比例, 建设了新技术研发中心, 扩大了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包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第一”的经营宗旨,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无缝隙的超值服务, 合同履约率连续6年达100%。包钢被授予全国“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称号, 两次次获得“全国售后服务行业十佳单位”称号, 并获得“中国优秀诚信企业”称号。
四、打造和谐包钢、绿色包钢。包钢不断践行“强企报国”的诺言, 自觉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近十多年来, 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扶贫物资和资金, 使近5万贫困农牧民受到救助。汶川地震, 捐款1172万元;玉树地震, 捐款200万元;雅安地震, 捐款200多万元。2011年, 包钢被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爱心包裹项目突出贡献奖”, 荣获了“新中国六十华诞60个爱心榜样”荣誉称号。“十五”以来, 包钢在环保节能方面累计投资约60多亿元。总投资4.4亿元的包钢循环经济产业园, 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创效益达7亿元。率先建设全国示范生态工业园区, 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之一。包钢将“1000万吨结构调整总体发展规划”及“包钢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实施方案”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了从传统型工业向生态型工业转变, 使包钢走上了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轨道。
推进五大融合构建特色文化
蒋金芳
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近年来, 泰州供电公司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企业创新、安全生产、优质服务、队伍建设等“五个纬度”深度融合, 实现了企业文化内在品质与企业科学发展能力同步提升。
一、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融合, 夯实发展基础。文化溶于管理才有根基, 管理融入文化才有灵魂。公司系统梳理全年目标任务, 合理安排时间节点, 制订加强管理的“二十四节气表”, 有效提高了公司工作的前瞻性和有序性。领导班子成员实行“跟班作业”制度, 定期参加一线班组施工作业全过程, 掌握第一手现场情况, 第一时间解决现场问题。引入对标机制, 与全省各供电企业进行“同业对标”, 发现薄弱环节, 提升管理水平。引入竞争机制, 开展岗位竞赛和技能竞赛, 以员工技能水平的提升推动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文化建设与企业创新融合, 增强内生动力。公司倡导“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能手”的特色文化, 建立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14个, 累计技术创新项目154个, 群众性创新项目1063个, 职工合理化建议5347条, 创造经济效益2153.8万元。其中, 许杏桃的“供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集中控制系统”获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每年可实现全国节电近20亿千瓦时, 折合人民币近10亿元。
三、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融合, 构建平安泰电。公司认真落实“互相关爱, 共保平安”的安全理念, 长年坚持每周一次安全活动日, 每月一次安全分析会, 每季一次安全例会, 每年六月开展安全月活动。通过召开“他的安全, 我的幸福”职工家属座谈会, 举办“小故事、大安全”漫画故事征集、“祝你平安”安全短信征集等活动, 引导职工“我要安全, 我会安全, 我能安全”。
四、文化建设与优质服务融合, 塑造服务品牌。公司提出“你用电, 我用心”的服务理念, 坚持以“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为己任,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推广有线电视、手机、支付宝、商户POS机等新型交费渠道, 拓展非现金交费客户的电子短信、电子账单等个性化服务方式。推广电力QQ群, 进一步前移社区客户服务界面, 提高客户报修、投诉问题的解决效率。应用“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和“现场移动抢修管理终端”提高故障抢修效率, 缩短城乡居民停电时间。
五、文化建设与队伍建设融合, 构建和谐家园。公司普及“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理念, 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企业氛围。公司成立了14个职工文体俱乐部, 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建立了职工健康档案, 定期组织职工体检和疗养, 开展健康咨询和健康讲座活动;建成了5个全国和省级“职工书屋”, 藏书总量3万余册, 并举办了“品味经典、感悟人生”职工读书演讲比赛、职工生日送书等活动。
文化力助推企业发展
徐建东
吉林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处副处长
近年来, 吉化提炼形成了“与企业共谋生存, 与企业合力发展, 与企业同创价值”等具有吉林石化特色的理念体系, 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吉化精神, 先后荣获了“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十大贡献单位”、“中国企业文化竞争力十强单位”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吉化持续开展了“学习大庆精神, 继承吉化传统, 筑牢发展根基”系列教育活动, 逐步提升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 增强了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公司遵循年初评价、年中推进、年末评审的思路, 积极开展基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特别是年末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评选活动, 有力促进了基层工作水平的提升。公司倡导“终身学习, 不断超越”的学习理念, 全面实施“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 着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截止到2012年末, 公司培养博士20人、硕士363人;选派175名处级干部分别到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进行研修培训。为推动基础管理工作的提升, 公司从一台设备、一条管线抓起, 坚持做到装置“三清”、“四无”、“五不漏”。公司还坚持开展“创无事故工厂”活动, 每年第一个会议是安全大会, 第一份文件的主题是安全生产, 第一份合同是全员安全包保合同。公司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2010年千万吨炼油项目建设中, 公司号召大家发扬“严细实快”的吉化作风, 创造了国内同类装置中建设速度最快、开车时间最短、工程质量最好、项目投资最省的新记录。
公司积极维护内部稳定, 努力建设和谐企业, 通过采取多种措施, 使1.9万名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并妥善解决了退养职工工资待遇等60个影响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中国化工集团的中国式管理
叶建华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成立于2004年, 初期资产和销售收入不足200亿元。到2012年, 公司资产和销售收入均超过2000亿元, 成功并购法国安迪苏、澳大利亚凯诺斯、以色列MAI等6家海外企业, 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任建新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注重中西管理融合, 培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本管理、和合管理、正己管理、无为管理, 对企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人本管理。任建新自从1984年创建蓝星清洗公司以来, 就崇尚仁爱文化, 践行人本管理, 深深感染了企业员工、竞争对手乃至社会各界。从1996年开始, 蓝星公司先后兼并重组了一大批国有困难企业。很快使这些企业在兼并过程中, 他坚持微笑改革、人本管理, 不将一个职工推向社会, 注重处理好职工利益关系, 得到了职工群众的拥护, 这些企业很快就走出了困境, 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和合管理。中国历来崇尚“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理念, 以和合文化为底蕴培育的和合管理是中国化工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化工集团是在蓝星公司和昊华公司两家央企的基础上联合组建起来的。和合文化摒弃了狭隘观念, 体现了“五湖四海”的胸怀。实践证明, 公司内部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团结协作, 较快地形成了领导力和管控力。
三、正己管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管理是一门“正己正人之学”, 管理始于“正己”, 终于“正人”。所谓“正己”, 就是修身, 提高管理者的内在道德素质, 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任建新堪称修身正己之楷模。1996年11月, 任建新以化工部驻星火化工厂改革与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进驻该厂。他来到厂里后, 自己购买了一套锅灶碗筷, 自己生火做饭, 不吃厂里的招待饭。南方的冬天, 室内比室外还要冷, 对于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任建新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厂办公室为他购买了一个电暖器, 但他说啥也不用, 实在冷得难受时, 他就用一瓶热水捂在心口取暖。为了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 任建新带头将自己的妻子从主业分流到马兰拉面公司, 这一举动使得8000多名职工顺利地分流到了辅业。
四、无为管理。老子为今天的企业管理留下了“无为”的命题。无为而无不为, 是道法自然, 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任建新在执掌蓝星公司和中国化工集团的二十多年来, 对无为管理的理念有着透彻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 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早在蓝星公司创建初期, 他就探索形成了“一二三四”管理法, 即“一个责任”, 严格执行一份经营承包责任书;“两个管住”, 管住企业领导、管住财务;“三个控制”, 控制正式职工编制、控制生产成本、控制非生产经营费用;“四个放开”, 放开生产经营权、放开机构设置和人事任免权、放开内部分配权、放开职工奖罚权。从管理实践来看, 这种无为管理艺术地处理了控制与放开、重点与一
以文化力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张帆
北京市大兴区林校路街道工委书记
从2006年至今, 我们街道连续八年开展了“和谐你我他, 温馨千万家, 相识、相知、相助”社区邻里节系列活动, 从融洽邻里亲情、营造幸福社区浓厚氛围入手, 努力打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创新社会管理的平台和载体。
社区邻里节由街道主导、社区搭台、社会组织协办、辖区全员参与, 采取“形式多样, 贯穿全年, 集中展示, 褒贬并举”的方式。贯穿全年的社区邻里节活动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街道重点文化活动, 比如今年的第八届社区邻里节, 围绕“美丽中国梦, 幸福邻里情”这一主题, 设置了合唱大赛、运动会、原创文艺作品征集评选、广场演出周、评剧大赛、社区邻里节汇演等15项重点活动和17场社区集中展示。二是“一区一品”特色活动, 辖区内17个社区分别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如永华南里的灯谜大赛、义和庄南里的美食文化节、车站南里的摄影展、林校北里的书画笔会、义和庄东里的端午诗会等。三是先进典型评比表彰活动, 比如评选“好邻里”、“文明楼院”、“和谐家庭”、“文明有礼林校人”、“优秀文体队伍”等。通过榜样引领, 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连续七年荣获“首都文明街道”称号。
社区邻里节活动构建起新型的邻里关系, 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进而增强了基层党委、政府的凝聚力。社区邻里节各项活动都以党小组、楼门院为单位进行组织, 促进了街道工委、办事处, 辖区单位党组织, 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邻里节活动, 街道和社区了解到居民更多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为居民排忧解难, 170余家辖区单位也积极参与邻里节活动, 组成了实力强大的“外援团”, 有效促进了共建共享。
文章英文摘要 篇11
Being More Open-minded, More Realistic and Less
Eager for Self-Proclaimed Schools:A Speech at the
2008 China Opera Forum
Iput forward three sentences to encourage the work of the newly founded China Opera Society. First is to be more open-minded. Chinese opera has transformed from the ″Unitary Era″ to the ″Pluralistic Era″ since the opening up and reforms. Since the name of our organization is called ″China″ Opera Society, thus the society should belong to the whole nation, and should be a non-governmental academic organization for the sake of all the Chinese opera artists.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recognize in this present age of pluralism the pluralistic orientation of opera concepts, opera thoughts, opera tastes, opera styles and opera forms, with more open-minded outlook covering all the opera workers with various ideas and opinions, so as to truly unite them all and bring their enthusiasm and originality into full play. Such a society would become a home for everyone, where one would work under its direction. Otherwise, a less open-minded society would only unite few artists.
Second is to be more realistic, i.e., to do those more important things that the society is capable of doing. What should we do then? Today's forum is one example. Its purpose is to discuss in very serious manners wh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for Chinese operas, what other issues we should deal with, what their origins are,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m, etc. This is what we call ″being realistic″. Such academic discussions should never be despised as they are of great val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 art.
Under the current difficult situation for Chinese opera where many of the opera houses are turning into enterprises, various issues arise, such as how to transform the opera theatres, what benefits such transformation would bring to the growth of opera production. In my opinion, the aim of such reforms is nothing but as follows: 1) to produce more operas of higher level. Once the reforms succeed, I'm sure there will be more good productions. 2) to bring up more opera talents through reforms, such as outstanding playwrights, composers, actors and directors; 3) to improve the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of opera workers. The success of the reforms depends wholly on these three elements. If after the reforms the workers' salary is reduced, no good productions are created, or good talents are leaving because of less interest in opera, then such a reform is by no means successful.
The third sentence is to be less eager for self-proclaimed schools. In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for the 2008 China Opera Forum, I heard that someone wanted to write an ″Opera Proclamation″ and proposed the idea of ″Chinese opera school″, to which I expressed my disagreement then.
Do we need the so-called ″Chinese opera school″? I said yes, but not now. Chinese opera artists should have such an ambition, but it is still too early to proclaim it as the condition is not yet ripe for claiming such a school or trend whether in terms of the objective condition that restricts the opera development in China or the subjective condition that is related to opera artists themselves.
We can not proclaim ourselves the ″Chinese opera school″, but rather, it should be an honour offered to you by others or later generations for your achievements as it is supposed to be a scientific conclusion or recognition of any contribution by the Chinese opera art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opera. Only when we have produced outstanding operatic works of high artistic level with truly Chinese geographic and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with representation of the modern times, and when our works are not only welcomed by Chinese audience, but also enjoyed and admired by our foreign counterparts and audience in all different countries, can we say that our ″Chinese opera school″ matures and can be referred to as such by our foreign colleagues, just like the Russian school of music.
A Music Critic Should Be a Good Finder of
Better Music
The first point is, in my view, that a music critic must have a correct criterion of value assessment for such a music form as symphony. Here lies the issue of how to define symphony. In the first place, I think the concept of ″symphony″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the ″broad″ sense and the ″narrow″ sense of symphony. In the broad sense, all the music performed bya orchestra or symphony orchestra can be called symphony. Just as what we can hear in some of our symphony promotion events, Johann Strauss's works such as his waltze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genre. And to me, the authentic work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field of symphony should be those ″symphonic″ music pieces of great importance, just like symphonies of Beethoven, Shostakovich or Mahler, rather than those small pieces or light music pieces performed by orchestra bands.
The second point is that a music critic must have a high level of professionalism. Criticism on symphony composition differs from media promotions or deliberate sensationalization. It ought to be true words of the professionals with high-level expertise and serious research. Any criticism by laymen may mislead the readers, and therefore would never hold water.
As known to all, symphony composing requires extremely high-level expertise, and it is still developing further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Critics, and, in particular, young scholars dedicated to music criticism, must keep learn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efore being able to deal with those technically new compositions. Without sufficient knowledge of the new stuff, your writings would fail to get to the point. As composition techniques can be infinite, one should never blame those seemingly strange new techniques as a kind of show-off. It is certainly wrong to show off one's techniques as it is commonly seen in some of the modern music works which are often regarded as rubbish stuff, but even in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music pieces or those composed in the traditional ways, one may find the same kind of rubbish works in large quantity with much emptiness. Among the traditional music pieces, only a few can remain as classics over the ages. Modern techniques are emergi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However, any exploration into new styles and new techniques is bound to be experimental or even risky, usually aimed at new content and means of expression, and therefore should not be denied at easy disposal. Technique is innocent, and thus should not be blamed. It is definitely deemed to develop as the times go.
The third point is that, if popularization of symphonic music is our great ideal, criticism is then the very bridge linking the profound and beautiful symphony with the general public. For many lovers of symphony, it is only after having read wonderful comments that their interest in symphony is aroused and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riticism, they enter the concert halls to enjoy the symphonic music. Taking Beethoven as an example, many people learn about Beethoven and his music from books or talks by critics before they go to listen to his music. In this sense, persuasive criticism on symphony may produc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ublic. Symphony critics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vine work of popularizing symphony among the public. Here I want to stress that for criticism, professionalism and popularization are two aspects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Criticism for the purpose of popularization should no doubt be easily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 but it must be based on accurate academic orientation, or in other words, it should be both professionally profound and easily accessible to the reader. On the other hand, if it lacks academic ″profoundness″, criticism aimed only at simple understanding and popularization may sometimes be misleading as a result.
摘要编写须知 篇12
摘要 (abstract) 是对科技论文、学术报告的主要内容 (primary contents) 的准确概括而不加任何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brief) 。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说明性或陈述性摘要 (descriptive or indicative abstract) 。说明性摘要或称指示性摘要, 只说明论文或报告的主题思想, 一般不介绍文章的内容。而陈述性摘要除了陈述主题思想外, 还要陈述论文的中心句及中心事物。另一类是资料性摘要 (informational abstract) 和报道性摘要 (informative abstract) 。这类摘要除了介绍文章的要点外, 还要扼要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 即主要信息 (primary information) 。一般摘要的篇幅以200~300字为宜。从语言修辞上讲, 应是开门见山, 直入主题, 准确简练, 内容精练。从语言结构上讲, 尽量不要使用复杂的长句, 应广泛使用非谓语动词和被动语态常见形式。英文摘要的基本内容: (1) 从事此项研究的目的, 即研究工作的缘由、问题、重要性; (2) 研究内容及过程; (3) 所取得的成果或结论; (4) 所获成果或所获结论的意义及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