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诗教学

2025-01-08

小学儿童诗教学(精选12篇)

小学儿童诗教学 篇1

儿童诗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它以儿童为对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特级教师王菘舟曾经说过,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写下的是诗一样的美好生活,写下的诗是比诗更美好的童年。下面我就如何开展儿童诗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强调发挥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而儿童诗的特点就是富于想象,所以我在教学儿童诗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感悟诗歌。如《乡下孩子》中说道:“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让学生想象:你此刻正躺在妈妈怀里,妈妈会怎么做,你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假如你趴在爸爸背上又会做些什么?“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让学生想象怎样捉蝴蝶?会编个怎样的故事?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让学生想象小朋友捉了一只蝈蝈送给盲婆婆时会说些什么?“我”平时怎样给盲婆婆唱歌,为她消除寂寞带来欢乐的?蝈蝈欢快地叫着,盲婆婆听着听着,仿佛看到了什么?想象小溪流淌的清波,童年难忘的欢乐。教学《一株紫丁香》,让学生想象“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是怎样的动听,假如那时小朋友聚会在一起会唱些什么?“满树盛开小花”是怎样的美丽,假如那时小朋友围在老师身边微笑着说话,会说些什么?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

二、注重引导诵读

儿童诗的语言朴素明快,韵律优美,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有滋有味。运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是体会儿童诗情感美的有效手段,能使学生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与诗人同喜同悲。以《请你不要告诉她》教学为例,这首诗的第二句描写了小红花的美丽,其中的“红、亮、露珠”更显现了小红花的特点,当孩子们看到这么美丽的花儿时,多么惊喜,朗读时就应该用高兴的语气重读这几个字。除了惊喜外,孩子们还有一个迫切的愿望,就是摘下小红花,第三句中的“快去”体现了这一心理,因此朗读时速度要快些,充分体现孩子们的这种心情。诗的第四句是这首诗的中心所在,孩子们从田野里摘花是为了送给老师,表现了对老师的热爱、关心,但又怕让老师知道,这种复杂的心情体现在“轻轻地、悄悄地”这些词语中,在朗读时,声音要轻缓,充满爱意,慢慢体会孩子们比金子还珍贵的纯真情感。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过程中,我运用多种形式让孩子们练习朗读、背诵,加深了孩子们的心灵体会,使童心与诗情迸出火花,达到交流,形成共鸣,从而体会全诗的情感美。

三、仔细揣摩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取和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儿童诗抓住意象,反复揣摩是体会诗的关键所在。如林良的《蘑菇》:“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只有雨天/青蛙才来躲雨晴天青蛙走了/亭子里冷冷清清。”寂寞的蘑菇喜欢雨天的到来,只有雨天才会有朋友来临,亭子里会出现短暂的朋友来时的热闹,描写的是个孤独的孩子,非常渴望朋友的到来。联想到现在的社会,也可以说是表达了现代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童心对于孤独的小亭子寄予的一种关爱之情。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的刻画,经过我们反复的解读,出人意料地产生了一种情感的感染力。如何把意象进行一种合理的解读,对诗中的一种意味就能了解了。有的诗中描绘得十分简单,但是蕴含的意味令人反复揣摩,需要从多种角度去解读,非常细心地品味。再如林良的《烟斗》:“烟草的气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爷爷叼着烟斗/笑眯眯的/走进来了。”这首诗作者并不直接去写烟斗,而是类似于电影推镜头似地去写,使孩子感受到爷爷逐渐出现在眼前。未见其人,先闻其味。有烟味就有爷爷,有烟味就有爷爷的出现,充分表达孩子对爷爷的熟悉,以及和爷爷深刻的情感。烟斗就是爷爷形象的代表,一个慈爱的爷爷的代言。从诗的描写中感受到浓浓的祖孙情。这是种很高明的写作手法。这首诗是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

四、反复体会情味

在儿童诗创作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学习、欣赏名家精典作品,充分体验、感受其中的美妙,其中的情趣。当孩子们的心湖荡起一个又一个涟漪,也就达到了一次又一次激起创造的欲望。如滕毓旭的儿歌《梦》:“花儿的梦,是红的/小树的梦,是绿的/露珠的梦,是圆的/娃娃的梦,是甜的。”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梦》,充分地讨论梦,细细地品味:花儿红色的梦,小树绿色的梦,露珠滚圆的梦,娃娃蜜甜的梦。又如廖弟华的《下蛋》:“一个娃娃树下玩/脱下衣衫挂树干/一只懒鸟飞过来/飞进衣兜当作窝/娃娃回家脱衣服/兜里滚出一个蛋。”多么有趣的儿童生活画面,一个贪玩调皮的小男孩和一只误把小孩的衣兜当作鸟窝的懒鸟组合得多么富有人情味,多么亲切,多么自然,多么和谐、融洽。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当发现、体会到其中的美妙情趣时,他们都会心地笑出声来。又如台湾著名儿童诗人林焕彰的《小猫》:“午睡时/风走过窗口/摇了几下风铃/———叮当地/就走了/我养了一只小猫/跳上床来/很惊奇地瞧着/窗外/那时/一片白云飘过/以为是一条鱼/它很快地/冲出去。”风铃一响引起小猫的注意,看见窗外飘过一片白云,当作飞过一条鱼,连忙冲了过去。小猫的举动是可笑的,但正是这种傻得可爱的傻劲儿,唤起了诗人创作的欲望,也唤起美感享受的有趣的细节。学生欣赏了以后,无不产生一种美的享受,创作的欲望。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老师能做一个有心人,对学生引导点拨得法,儿童诗教学一定能呈现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

小学儿童诗教学 篇2

祁晓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儿童诗 教学论文

儿童诗在丰富儿童心灵和情感、发展儿童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有优越于其他体裁文学作品的功能和作用。在儿童诗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其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将儿童诗教学延伸到课外, 推进到学生的自主阅读中, 以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的成果。

一、儿童诗的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叶圣陶先生说: “要养成一种习惯, 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 一年级学生学习时间不长, 对各方面的学习习惯知之不多,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有恒心、耐心和爱心。既要严格训练, 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也要注意避免单一的说教和机械训练, 用儿童诗启发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是一种有益的形式。所有的老师都会在学期初重视入学教育, 期待目标的迅速达成。一般情况下, 入学教育往往是用两节课引导一年级新生懂得要尊敬老师, 热爱学习, 遵守纪律, 团结友爱, 并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明理之后就是一个长期的关注、矫正、监督的过程。这个过程, 教师常常借助不断重复讲解、说教来教育学生, 作用自然有, 却总是缺少一种美的感觉。此时, 选择一些教育意味浓厚的儿童诗来朗诵朗诵, 则既可达到纠错的目的,亦可积累精妙的语言, 一箭双雕。

二、儿童诗的教学能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从属于儿童诗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爱读、想读, 在读中、在情趣中轻松地识记生字, 建立音、形、义的联系。如苏教版第二册中的 《识字6》 “二木林,三木森, 独木不成林, 单丝不成线;二人从, 三人众, 众人一条心, 黄土变成金。” 学生在读儿歌中很快识记了生字 “林、森、从、众”。教师从儿歌中受到启发, 也创作了许多识字小诗, 如:“二口吕, 三口品, 两个吕字一竖穿, 冰糖葫芦一串串。” 在这首小诗里, 学生认识了“吕、品、串” 等字。再如小诗: “二月朋, 日月明, 月字中间加一竖, 学习起来要用功。” 学生很快记住了 “朋、明、用” 三个字。这样的识字不仅有趣, 而且提高了识字效率。看图读童诗也是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论文格式。如苏教版第三册 《识字3》 和 《识字7》 , 我是通过表现笔、灶、尖、歪、尾、看等字的图与文字关系的比较,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会意字的组合规律。学生在识了这些字以后, 再读朗朗上口的儿歌《粗心的小画家》 , 不仅进一步熟悉了这几个字是怎么构成的, 而且增添了趣味, 巩固了识字效果, 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无疑也是大有好处的。低年级大量的识字教学任务要靠 “随文识字” 来完成, 这符合 “在阅读中识字, 识字是为了阅读” 的整体观和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的识字教学原则。与识字内容相应的语境儿歌押韵上口, 便于记诵,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三、儿童诗的教学能有效促进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欣赏教学摭谈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儿童诗;欣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3-0023-04

现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儿童诗。这些儿童诗不仅行文简洁明快,语言凝练生动,而且富有跳跃性和节奏感,字里行间极具想象的空间,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可是在平时教学中,很多老师有意无意间弱化或虚化了儿童诗的欣赏教学,把教学目标只停留在识字会词、了解大意、熟读成诵的层面,未能充分挖掘儿童诗本身所蕴含的美育效能。因此,小学低年级儿童诗的教学,应有一个引导学生经历识别、品味、感悟的欣赏活动的过程。

一、看诗形之美

无论是古代格律的儿童诗,还是现代白话文的儿童诗,形态独特是它的魅力之一。初学时,可让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辨别儿童诗的文体结构,感受在众多文学体裁中别具一格的表达形式。

(一)诗文比较——看诗行简明之美

儿童诗的文句简短,语言凝练,排列大体两两相对,十分适合儿童阅读。初学儿童诗,引领学生发现儿童诗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喜爱之情。如在教学《咏鹅》的时候,教师可将这首诗改写成现代白话文,让学生与原诗进行比较,再问学生喜欢读哪一篇,并说说为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喜欢读原诗。改写后的短文,一句接一句连排过去,句子比较长,读起来吃力;而原来的句子短小,一句一行,不和别的句子连一起,读起来很轻松。这时便可告诉学生《咏鹅》是一首儿童诗,它的句子独立成行,看起来整齐,读起来好听。然后再让学生边打节拍边诵读,把儿童诗的种子悄无声息地播入学生的心田。

儿童是天生的欣赏家,把儿童诗和记叙文放在一起比较,在极短的时间里,便能直观地发现儿童诗最外在的特征,诗行排列、字数比较匀称,看起来简洁而整齐,对儿童诗的轮廓之美就有了初步印象。

(二)诗诗比较——看文句自如之美

由于诗人的思绪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现代白话文儿童诗中,文句分行却不固守平分各行字数的现象,也使诗歌有了独特的错落有致之美。如学儿童诗《一去二三里》和《哪座房子最漂亮》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两首儿童诗开展比较性欣赏:两者所写的都是小孩子在赏景之后,借助数数的方法用诗化的语言将眼中之景一一再现出来,可是前者文句中规中矩,每行都是五个字;后者却是多了几分自如与灵气,文句长短不一,而且还出现了分句合写在同一行的现象。结尾处“哪座房子最漂亮?要数我们的小学堂。”采用自问自答式的表达形式,更使儿童诗语言的自如之美溢满字里行间。

上例中,通过将不同体裁的儿童诗让学生比较,学生发现儿童诗的文句是可以参差不齐的,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儿童诗,并亲近儿童诗。这对日后读懂作者写诗的初衷是大有裨益的,明白诗行其实是儿童诗形态美与作者思维美的完美结合。

(三)诗句比较——看回环复沓之美

朱自清曾在《诗的形式》一文中说:“诗的特性似乎就在回环复沓,所谓兜圈子。”在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诗里,句式复沓和段式复沓极为常见。在教学儿童诗时,欣赏复沓现象带来的美感很有必要。如教学《比尾巴》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诵读,然后问学生听出了什么,学生就能发现都是在说“谁的尾巴怎么样”。接着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儿童诗中很普遍的一种句子复沓现象,有了这种反复现象的出现,才让整首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又让人觉得动物尾巴的特点是多种多样,而且十分有趣的。学习第三、四小节后,可以与第一、二小节进行比较,让学生懂得作者是用段式的复沓,写出了公鸡、鸭子和孔雀尾巴的不同样子。这种回环现象,就像小朋友课间游戏时玩拍手歌,轻松、活泼而俏皮!

教师如果能经常让学生去欣赏儿童诗中的复沓现象,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感受到儿童诗里因为语言复沓带来的微妙之美,明白这是作者基于表达需要的一种艺术性处理,它能使诗歌的脉络更加清晰,节奏更加明快,从而叫人倍加喜爱。

二、品诗韵之味

中国的诗歌历来重视在韵味上做功夫,儿童诗更是这样,很注重韵律,而且常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音,让人读后如绕梁三日,回味无穷。所以,选编到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诗,既是作为一种语言载体的存在,也是集各种美学元素于一体的艺术。

(一)寻韵脚,品琅琅上口之美

儿童诗读起来特别好听,这跟儿童诗很重视押韵有关。整齐的韵脚就像是一件缝制精美的衣裳,令人一见倾心,从而百读不厌。课堂上可以反复诵读,品味因押韵带来的声音之美。如二年级上册的《一株紫丁香》全诗押的是“ian”韵,字里行间充满了天真烂漫的儿童气息。学生不能轻易发觉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让学生反复诵读之后,引导发现:先让学生把每行的最后一个字圈出来,再连着读读,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除了“伴”字的韵母是“an”外,“前、倦、脸、甜”的韵母都是“ian”。教师告诉学生,大家发现的这种现象,在诗歌中就叫“押韵”,这是大部分儿童诗的特点,能让诗句读起来格外顺溜、好听。最后,还可拓展朗读几首有押韵特点的儿童诗,借以强化学生对押韵现象的认识。

实践证明,当学生对儿童诗的押韵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后,不但有助于读好诗歌的节奏,而且还能增强熟记、背诵诗歌的能力。

(二)借插图,品诗情画意之美

都说“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儿童诗也是这样。适合学生阅读和欣赏的儿童诗,很多都是来自生活中的镜头,通过绚丽的色彩、传神的动作、优美的语言来塑造完美的文学形象。在语文教材中,大量的儿童诗都配有精美的图画,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化抽象为形象,品味儿童诗中的意境之美。如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诗时,二年级学生对于植物种子传播方法的认知,更多的只是局限于一些农作物靠人工播种的方法上,至于苍耳、豌豆等其他植物种子的传播方法都知之甚少。在课堂上,学生难免会问:“苍耳的种子是什么样的?”“苍耳的种子怎么会挂到动物的皮毛上呢?”……这时,教师如果能及时地运用文本中的第一幅插图:绿色的原野上,近处是一棵结满种子的苍耳,边上有一只撒腿奔跑着的小白兔,小白兔的身上紧贴着几颗苍耳的种子。相信在学生的头脑中立刻就会把诗句转化成画面,之前的问题不解自明,植物种子借助动物传播的有趣画面也会定格在学生心中。

诗歌是流动的画面,是动感的旋律。在儿童诗的欣赏活动中,如果能这样及时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意境美,对于突破因时空或学生认知方面造成的学习障碍一定很有帮助,而且能加深学生对于诗歌色彩丰富、画面灵动特点的审美体验。

(三)配乐曲,品多元音律之味

儿童诗是具有音乐美的艺术,音律美是它的基本属性。但是因为阅读对象的不同,或是因为读者的情绪不同,产生音律之美也是多元的。还以《一去二三里》为例,有位老师是这样指导朗读的: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三段不一样的音乐,你能帮我选一选,如果要给这首诗配上音乐读一读,你觉得哪一段比较适合?请大家放松姿态,一起欣赏。(三段音乐说明:分别是徐缓凄婉的二胡乐曲、明亮清丽的古筝曲和活泼欢快的笛子独奏曲)

生1:用第一种好。因为读诗歌要慢慢读才好听。

生2:眼前的景色那么美,人的心情是很快乐的,我觉得用第二种合适。

生3:第三种最合适。因为小朋友成群结队出去玩,会把这首诗当成很轻快的拍手歌来玩。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那就让我们在不同的乐曲声中,用不同的方法一起来读读吧!

上例中,教师基于儿童诗具有音律美的特点,并且关照学生个体的不同审美视角,通过播放不同特点的乐曲,唤醒了学生的审美意识,用心灵的体验拨动了潜藏在文字背后的琴弦。

三、悟诗性之道

儿童诗中的诗性,是作者思维的特性。大量研究表明,诗性思维主要包括作者创作的灵感、表达的情感,以及基于表达方式选择的语感。悟诗性,就是要让学生走近作者,领悟作者创作儿童诗时的灵感、情感和语感。

(一)找诗眼悟灵感

诗性是形象思维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好诗富有灵性,就是因为作者创作时努力做到想他人之未想,写他人之未写,使作品的见地和立意与众不同。这种特点通常会透过诗的某个词或某个句子折射出来,即所谓的“诗眼”。教学时,透过“诗眼”去追本溯源,便于学生探寻作者不断思考的创作过程,感悟所谓的灵感其实是作者反复推敲、不断提炼的过程。如杜甫的《绝句》,一句一景,却又融而为一。教学前两句时可以抓住“黄”“翠”“白”“青”四个表示颜色的词,体会诗人笔下色彩明丽的春天美景;后两句则可抓住“千秋”“万里”这两个和时空有关的词,了解时间之久、空间之大,体会诗人复杂的心理。然后通过相关背景资料的补充,让学生明白作者之所以把春天的色彩写得这么鲜艳、明亮,旨在暗示他当时重新被朝廷召回任职时的欢快、喜悦之情,所谓一切景语皆心语。而又因为漂泊在外已经很久,目睹冬去春来的万象更替,一份悠悠的思乡之情不由自主地涌上了心头,“千秋”与“万里”这两个词便是诗人万千思绪的写照。

(二)明诗意悟情感

诗性思维也是一种情感思维。诗人常常会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来描述生活中的发现,从而表达内心世界的自我感受。儿童的思维充满着神奇的童话色彩,想象的世界充满张力,很容易创造出生动鲜活的形象。学习儿童诗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置身于诗歌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在诗中寄托的情感。如《秋叶飘飘》中诗人把秋叶比作学生喜爱的“蝴蝶”“小鸟”,又用“舞”字描绘出了秋叶飘落时的动态之美,还说秋叶是“秋姑娘发来的电报”在传递信息,使原本极为常见的事物变成了富有生命气息的形象。教学时,要激发学生张开神奇的翅膀,在“我是一片小小的秋叶”的表演活动中,进入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中:想象各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时的悠然样子,想象小鸟在空中边飞边叫、忽高忽低翻飞的活泼劲儿,想象秋姑娘发来的电报上会有哪些温馨的提示……从而感受秋叶飘落时的自由、美丽与可爱,进而体会诗意的表达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作者内心对落叶的喜爱之情。

(三)化诗象悟语感

诗性是一种形象思维,即巧用写法,“状难状之境如在目前”。叶圣陶先生曾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所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对诗歌进行再创造,有助于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进而更好地品味作者语言的精妙之处。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四季的脚步悄悄》教学片段:

师:诗人倾听到了四季怎样的脚步声呢?让我们闭上眼睛,来到大自然中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吧!听——(播放一年四季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你听到了什么?

生1:泉水正在“叮咚叮咚”地流个不停。

生2:“扑通扑通——”那是鸭子下水时的声音。

生3:还有机器收割庄稼的“轰隆轰隆”声。

师:当四季的脚步经过,你看到哪些地方留下了怎样的痕迹呢?

众生:泉水边留下了绽放的鲜花和嫩绿的小草;河面上留下了朵朵飞溅的水花;田野里留下了农民伯伯的笑脸……

师:多动听的脚步声,多迷人的足迹啊!让我们一边播放留在脑海中的画面,再来读好这首诗。

诗之道,贵在悟。教师没有生拉硬拽地让学生说诗歌语言在表达上的特点,而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展开想象,创造出鲜活的意象和灵动的境界,将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声音和丰富的画面定格在脑海中,实现对诗歌语言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总之,引导学生辨别诗形、品味诗韵、感悟诗性的儿童诗欣赏活动,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审美体验过程。同时,三者又可以是相对独立的活动,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儿童诗本身不同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欣赏水平,开展任意某个层级的欣赏活动。当然,儿童诗里蕴含的美学元素还有很多,只要教者有心,就一定能把儿童诗欣赏活动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李红萍.现代儿童诗教学“三问”之浅解[J].学术周刊,2012,(4).

[2]戴 炳,刘海燕.读赏写——奏响儿童诗教学三部曲[J].教学月刊,2014,(4).

[3]唐建强.让低年级的童诗教学充满童趣与诗意[J].语数外学习,2013,(4).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儿童诗教学 篇4

一、儿童诗教学的情感体验

儿童诗本质上是抒情性文学, 其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 达到感情上的共鸣,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 由此产生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情感情绪。小学儿童诗的情感体验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 由初步体验到深入体验的逐渐深入的过程。

第一步, 以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朗读是一种传统的但又非常有效的同时也被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饱含感情地反复诵读, 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面带表情。朗读的具体方式可以多样化, 可采用配乐朗诵, 教师范读、经典片段诵读、指导朗读, 看图朗读, 学生讨论朗读、练读等方式。在反复诵读过程中, 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情感体验。比如《四季的脚步》, 这首诗歌表现了儿童在探索、认知大自然时的欣喜, 情感天真活泼、灵动浪漫。如何去感受那种内心世界的欣喜?教师可引导学生面带表情, 甚至作出身体动作去反复朗读。文字动听的音韵生动地传达了大自然四季的天籁之音, 这种字音音韵之美和诗歌描写的大自然美妙的音乐之声相结合, 在使学生获得双重的审美享受同时, 可以让学生直接获得美好而愉悦的情感, 与诗歌产生共鸣。

第二步, 在学生对诗歌形成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 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使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情感本身是抽象的, 学生对情感美的把握很难一步到位, 因此, 在引导学生对诗歌情感进行深入体验时, 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情景, 帮助学生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1.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并让学生展开联想, 去获得情感交流和体验。比如冰心的《雨后》, 可引导学生扮演其中的小哥哥或小妹妹, 让学生在各自的角色中去想象自己在雨后踩水嬉戏的有趣情景。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雨后》中的主人翁小哥哥、小妹妹相仿, 角色互换, 就比较容易感同身受, 体验到那份玩水的喜悦, 那种真纯的童真童趣。又比如讲解滕毓旭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 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并展开联想, 去扮演植树的少年儿童并想象身处其中的感受心情, 他们更容易体会到劳动和改造自然所带来的那份喜悦和激情。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诗歌中富含情感张力的词语, 加以反复不断地咀嚼品味, 来感受诗歌情感。比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染绿”一词情意饱满, 首先它表达了一种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生命涌动的自然情景;其次, “染绿”的对象是“我们双脚”, 实际上抒发的是少年儿童在感受充满生机活力的自然时, 心中洋溢着的喜悦;再次, “染绿”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双脚”为什么会染上绿色?这片片绿意从哪里来?是“春光”, 那么, 如果我们身处寸草不生的荒芜山野, 还会感受到春光吗?———现在,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种树, 使大自然春意四溢, 生命涌动, 让人们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绿意, 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带来的喜悦, 这是一件光荣的具有极大意义的事情。因此, 学生可以从对“染绿”一词的深入理解和品味中, 体会到诗歌中的少年在劳动时的热情、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语言审美教学———简洁、韵致和音乐美

简洁, 即是言简意赅, 指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受体制所限, 儿童诗语言要求是凝练简洁的, 在语言的审美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把握住这点。

在实践教学中, 1.教师可以结合诗歌上下文背景, 针对一个字, 一个词, 或者一个句子, 甚至整首诗歌, 在原有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语言扩张, 通过对比来领会原有语言的丰富内涵。2.通过原有语言的相应替换, 来感受原有语言的简洁性。

韵致之美, 是由语言的简洁而产生, 是一种浓缩的能令人反复回味的美, 诗歌语言的韵致之美使得诗歌语言富含魅力。如何感受诗歌语言的韵致呢?

教师可以抓住富有色彩感的形容词、具有别样意味的动词或具有丰富内涵的句子进行品味鉴赏。比如《雨后》第一句“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 其中“金光”一词, 生动凝练地呈现出了夏日雨后世界的清新、明朗和生机活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中“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一句, 其中“轻抚”一词别有意味, 蕴含着绿化改造后大自然生动、和谐之美。金波《小鹿》中:“花的影、叶的影/给你披一件/斑斓的彩衣。”第一句“花的影、叶的影”就描述了一个春光明媚, 光影交错, 富含无限生机和活力的美丽世界。

此外, 儿童诗的语言节奏感强, 富有音乐美, 感受儿童诗语言音乐美的最好方式就是诵读。教师具体可以采用诵读———讲评———再诵读的方式。在学生诵读之后及时讲评, 讲评形式可以采用教师单独评、学生单独评或师生共同评价的形式, 其中师生共评的方式较好, 因为学生既有教师的引导, 又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诗歌诵读讲评之后, 再次诵读, 或者采用听读的方式, 让学生完全把握诗歌的韵律, 在和谐流畅的节奏中尽情地聆听诗歌的音乐美。诗歌的音乐之美作用于听觉, 传达于心灵, 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由此才能产生进一步的对作品内容意义的认同。

三、阅读儿童诗的故事性和形象之美

儿童诗的情感是通过诗歌的叙事形象表达出来的, 因此, 对诗歌形象的审美把握是儿童诗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体会诗歌的形象之美?儿童诗具有或强或若的叙事性, 在叙事过程中塑造形象是儿童诗的特点之一。因此, 在分析儿童诗的形象之美时, 教师应该把形象审美和故事性结合起来, 首先让学生表述诗歌讲述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 再进行形象的审美阅读。在形象审美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展开联想。

(1) 通过情节进行联想, 把握儿童诗的人物形象。如郑春华诗句“一片黄叶/离开了大树妈妈/飞哟, 飞哟/飘落在窗下/小佳佳拾起黄叶/看呀, 看呀……/小佳佳, 你在看啥?/“在看一封信/你知道吗/秋天来了/该给布娃娃/添衣服啦”情节是什么?女孩小佳佳看到秋天的景象, 感受到了秋的凉意, 想起要给布娃娃添衣服。联想———这首诗歌通过情节的叙述, 塑造了一个奉献爱心的天真浪漫的小女孩形象。

(2) 通过整体感受, 进行联想, 感受儿童诗画面之美。如《插秧》“水田是镜子/照映着蓝天/照映着白云/照映着青山/照映着绿树/农夫在插秧/插在绿树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云上/插在蓝天上”通过整体把握和联想, 把蓝天、白云、青山, 绿树和农人插秧的劳动融为一体, 学生能感受到诗作描绘出的农民水田插秧的充满浓郁诗情画意的美的画面。

(3) 感受诗歌形象流露出的儿童情趣。如杨唤《水果们的晚会》作品中的水果形象, 香蕉姑娘、凤梨小姐、龙眼先生、西瓜、甘蔗、芒果、杨桃形象, 以及它们的舞会盛宴, 表现出的是儿童的天真、活泼、热情、敏捷、欢乐。通过联想, 进入作品的形象角色, 做到物我交融, 心灵相通, 体会乐趣。

感受诗歌形象之美最直接的方式是作画, 即让学生在联想的基础上, 拿出纸和笔, 把诗歌塑造的画面形象, 或者人物或者景象画出来, 看看是不是符合诗歌本意。作画过程是一个联想的过程, 通过思维转换, 以直观形象呈现出来, 通过教师的指引, 最终以直观印象进入大脑, 加深理解和审美感受。

在教学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儿童诗的仿写创作。儿童诗写作训练可以促进儿童诗教学成果的深化和巩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儿童诗的仿写或创作, 通过灵活形式评点作品, 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增强对语言美、形象美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 以此巩固儿童诗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 (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冉红.《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融合研究》.首届全国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学术研讨会报告.

小学儿童画教学计划 篇5

第一单元认识儿童画《2学时》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了解儿童画的发展的四个阶段及不同特点,掌握辅导和评价儿童画的一些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儿童画的特点

难点:掌握怎样鼓励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二单元儿童画的造型元素(12学时)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单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点,线,面。培养学生运用点、线、面进行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点线面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难点:线的组织,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第三单元儿童画的造型训练

一:教学内容雨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感受植物生命的美丽与独特。通过线描和简笔画两种方式交错进行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画法。

2,初步了解如何抓住动物特点以及突出表现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

3,通过风景画的学习,掌握树和建筑(古建筑,现代建筑)的画法,掌握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4,通过单线画法及几何形画法的学习掌握人物的基本比例及基本动态,包括学会启发和引导儿童观察人物的特征和表现特征,及大胆的用线作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人物的比例与五官的表现上,而在于怎样生的滴表现人物。

难点:动态的举一反三,如何画出形状和特点。

第四单元儿童画的色彩(12学时)

一:教学内容雨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轻重,和谐对比等级这些因素在儿童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色素因素在儿童画中的应用

难点:整体的色彩倾向,色调的感觉。

第五单元儿童画的创作(32学时)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命题创作表现)和怎样辅导儿童进行儿童画创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创作过程中的审题构思

难点:构图方法

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各阶段又有哪些特点?

儿童绘画发展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一、涂鸦期(1岁半—4岁)

二、象征期(4岁—5岁)

三、概念化期(5岁—8岁)

四、写实期(8岁—15岁)

儿童绘画各阶段的特征如下:

一、涂鸦期(1岁半—4岁)未分化的涂鸦(1岁半—2岁)由于动作比协调,儿童在纸上划出一些随机的点和杂乱的、不规则的线条。靠整个手臂的前后摆动来决定线条的方向,常常涂抹出纸外。有控制的涂鸦期(2—3岁)由于联系和生理的发育,儿童的动作逐渐协调。儿童能在纸上划出一些重复的线条。手的腕关节活动较前期灵活,儿童的涂鸦已能控制在整张纸内。命名涂鸦期(3—3岁半)开始意识到所画的线条与实物或自己的经验之间的联系,有明显表达的意图。在涂鸦时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明了自己所画的东西。此阶段末,逐渐形成简单的象形图样,迈向下一个发展阶段。

二、象征期(3岁半—5岁)造型:儿童常用所画的图像表达自己的意图,但这些图像与事物实体没有直接的关系。仅仅是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来代替实物,只具备事物的最基本部分,没有整体感。色彩:辨别能力有所提高,对颜色开始有自己的喜好,通常表现为喜欢纯度高的、鲜艳明快的原色。并用喜欢的颜色来描绘物体。开始注意按事物的固有色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染色时显得杂乱无章,既无顺序,也不均匀。构图:用一种随机、偶然的方式把物体安排在画面上。把每个物体每个人都画成单独的形象,不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但已开始试图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三、图式期(5岁—7岁)造型:儿童喜欢用线条描述物体形象的轮廓,并用较为流畅的线条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试图将部分与部分融合为整体,还能用一些细节来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其结构合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基本正确。色彩:儿童对色彩的认识日趋精细和完善,注意按照物体的固有色来着色,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能力有显着提高,涂色时不仅能做到均匀地涂,而且不涂出轮廓线。构图: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但还把不住分寸。有时会夸大感知印象深的东西。形象与形象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基本上能反映主题。根据这样的特点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对此我作了如下的探索和尝试:

(1)内容上从注重技法训练向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艺术素质转变。

儿童美术作品并非仅仅是纯粹意义上一幅图画的完成,它们稚拙,天真和浪漫是我们成年人所无法企及的。我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重“不教而教”的隐性教育方式的使用。我认为“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来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惯。我在一节

美术课《彩线连彩点》的教学中结合内容,在黑板上分割了数块版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上“彩线”和“彩点”。结果每个学生画得都很美,有的乍看起来是山水;有的则像小树林……这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点”“线”和“色彩”的掌握能力和感受能力。同时,启发学生画线条和画色块是不同的,握笔方法,用色的良好**惯(不是一下子把彩笔摊在桌子上,而是用一支拿一支,用完之后放回去),不要用直尺,最好少用橡皮等,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不但对学生良好的美术**惯及健全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的生活**惯及行为**惯也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方法上从注重模仿能力训练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转变。

传统美术教学中都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以最终大家“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没有得到充分地体现,孩子仅有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美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小学阶段,即使临了也要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佳。

(3)正确评价儿童画,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美术教育观转变。

曾有一位贵妇对法国大画家马蒂斯所画的一个女人提出质疑,认为画中的手臂不合比例。马蒂斯回答“夫人,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幅画。”贵妇认为画得真实才好,而马蒂斯却一语道出了绘画的真谛。对于孩子,教育界的一贯态度是坚持正面引导,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因此,评价应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另一方面,画画本身就是一件有益的事情,除了本身外,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可以发展诸多非智力因素,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等等。因此,画必有得,只是有得此与得彼的差异,有得多与得少的区别而已,从这个角度出发,评价也应是积极的。

总之,我们只有在懂得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充分了解儿童的成长特征的基础上,伴随着新的课改之风,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儿童美术教育有更快的发展,更大的提高。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随着自己的发展,会步入到不同的时期,单单从孩子们的绘画来讲,绘画也会经历四个重要的时期,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儿童绘画的四个重要时期都有哪些吧。

涂鸦期(1.5—3.5岁)大约从孩子们开始独立行走的时候起,孩子们的手也跟着变得更加灵活起来,在这个时期,他们会用自己的手去握住笔,然后,开始各种涂鸦,这个时候的涂鸦是没有主题可言的,我们从孩子们的涂鸦中,也看不出有什么特点,他们的绘画地点也是没有固定性的,有的时候是在纸上,有的时候在墙上,有的时候甚至是在自己的身上,这是孩子绘画的萌芽时期。

象征期(3.5—5岁)这个时期的孩子们,他们内心已经有关于对绘画的一个认识了,因此,他们在绘画的时候,可以进行有目的的绘画了,你如果好好观察孩子的绘画的话,你会发现,孩子们的这些绘画,其实就是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

图式期(5—7岁)这个时期是儿童绘画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绘画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然后进行临摹,也就是他们能够再现自己的观察和想法的时期。

写实期(7岁以后)孩子们从7岁左右开始,他们就进入到写实期了,这个时候的孩子们,他们力求自己画得更加逼真,更加真实,因此,这个时期的绘画教育,家长们要带给孩子们的就是积极的引导,让孩子们充分展开自己的思路,不能被眼前的真实事物所遮挡。

“儿童本位”与小学语文教学 篇6

【关键词】儿童儿童本位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48-01

一、什么是“儿童本位”

“本位”就是核心、主体、重心的意思。“儿童本位”就是以儿童为核心、为主体、为目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儿童的全面发展展开。教育学的“儿童本位说”,即“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杜威。他认为儿童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五四时期,随着杜威到中国讲学,“儿童中心论”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而传到中国的“儿童中心论”便有了一个中国名字“儿童本位论”。

中国传统的儿童观将儿童看作是缩小的成人或者是不完全的小人,这是从成人的视角来定位儿童。而“儿童本位”的引进,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承认儿童的独立存在。这是对中国传统的儿童观的批判。“儿童本位论”以儿童的感性认知和精神能力等心理能力为中心,重视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承认儿童的判断、分析和推理能力,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儿童本位论”的核心意义,就是要求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儿童本位论”的提出,无论在教育学、教学论、新课改、语文教育还是语文教材方面都有着指导性的意义。该理论为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选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成人化现象

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基础,事关孩子健康成长的奠基问题,故引起教育界高度重视。然而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却发现小学语文教育存在严重的成人化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成人化和教学过程成人化两方面。

1.教材成人化

近年来,不少学生、家长、教授对于小学语文教材颇有微词,认为小学语文教材成人化现象过于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成人化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观点认为教育是国家振兴、民族独立的工具,儿童将来要为国家服务。教材的编写、教材内容的选定要围绕政治中心来展开。儿童是白纸,无论教材的内容是不是儿童喜欢的、是不是儿童能接受的,只要讲给儿童听,把国家制定的、需要儿童接受的思想灌输给他们,对儿童的教育就算是完成了。于是,按照成人的意志,小学语文教材出现了许多儿童难以理解的文章。这样的教材不仅不能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束缚了儿童的本性,影响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2.教学过程成人化

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站在成人化的角度上来理解文本,确立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将自己认为正确的合理的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这种成人化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受传统的儿童观念和教育模式影响而导致的。传统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不完全的人,不具备独立意识,没有独立进行思考和认知的能力。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就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加之以应试教育单纯追求高分数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学生只能成为没有意识的“木头人”,被动的接受教师教给的“正确”的知识和思想。

无论是教材成人化还是教学过程成人化,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它违背了儿童的成长规律,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我们认为,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坚持“儿童本位”的理念,以儿童为起点,尊重儿童的心理和成长规律,重视儿童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合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和协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儿童本位”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以“儿童本位”理论为依据,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尊重儿童的个体存在,重视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项权利是保证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以儿童为出发点,来解读文本意蕴,确定教学过程。

1.立足“儿童本位”,解读文本意蕴

薛法根老师说:“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将自己当成一个儿童,就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许多好奇的问题,沿着这些问题,你往往有许多独到的发现。”我们老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妨也经常换一换角度,用儿童的视角来阅读教材、解读文本、感悟文本意蕴。

2.立足儿童木位,确定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要迎合儿童的认知方式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文本与儿童的融合。这要求我们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文本,尊重儿童认知世界的规律,遵循儿童的认知方式,让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情、理、意、趣,以儿童的方式走进儿童的心灵。

(2)教学内容要适合儿童的情感需求

“儿童本位”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开放”的、自由的、民主的教育。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小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有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要以顺应儿童自身的本性和天性为根本。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从课堂上学生的直观形态道出了小语课堂的本真追求,他说:“什么是好课,就是要让孩子小手直举,小眼发亮,小口常开,小脸通红。”一节课只有适应了儿童的情感需求,实现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才能算作是成功的。

小学教学应该以儿童为本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备课、课堂教学,还是布置作业,都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扮演着设计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积极性和能动作用的发挥,满足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只有坚持“儿童本位”理念,才能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强.小学语文的成人化偏差[J].河南教育,2000,3

[2]孟庆军.小学教材取材要适介儿童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05,10

[3]张俊列.语文教材争议评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

[4]刘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观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7,9

作者简介:

高成才(1964-),男,青岛平度人,现任职于青岛平度市兰底小阵小学。

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四种方法 篇7

在儿童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诵读的作用,让儿童在诵读中去感悟。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儿童诗更是如此。反复诵读能让儿童理解语言、欣赏语言、品味语言,促进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并能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的陶冶。儿童诗的教学,就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1. 品味凝练优美的语言

儿童诗的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口语化,琅琅上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儿童最易于模仿。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166—167页的《四季的脚步》,是一首歌颂四季的儿童诗,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极适合儿童诵读的诗作。诗分四节,分别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来临时的变化,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四季气候的特征,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中“叮咚、知了、刷刷、呼呼”等几个拟声词的运用,叠词“悄悄”的反复使用,以及每节末尾的押韵,使整首诗处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之中,诗的语言也具有了音乐美。

2. 欣赏具体生动的意象

儿童的思维是具象的,他们把握对象、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欣赏诗歌的时候,他们总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诗,总是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46—47页中《听听,秋的声音》为例,对儿童而言,“秋”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诗人用“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几个具体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来临时世间万物的变化,流露出孩子们对秋的独特感触。诗中通过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意象,化无形为有形,通过浅白的文字,像图书一样描绘出来,使本来抽象的“意”变成了具体的“象”。由此可见,意象是儿童诗歌不可或缺的成分。

3. 领悟丰富优美的意境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论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具有这样一些独特魅力:符合儿童心理,能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借助具体意象领悟丰富的诗意胜境。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139—140页中《山城的雾》,这是一首意境优美奇幻的儿童诗,借助于多个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把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美丽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学习这首诗,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它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奇幻美。

4. 感受纯真饱满的情感

诗歌是主情的艺术,“情”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生命力的美感表现。儿童诗因为有了情感,自然也就有了生命。因此,情感体验在诗歌的教学中是第一位的。在儿童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他们积极体验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第23—25页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例,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孩子们对雷锋叔叔的深切热爱。在孩子眼里,雷锋叔叔是爱心的源泉,是值得学习的好榜样,我们不禁为诗中流露出的朴素而亲切的情感所打动,爱心就像泉水一样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惬意,愉悦,幸福……儿童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爱的情感氛围之中。

总而言之,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为初入学堂的儿童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范例,它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通过儿童诗歌的教学,儿童的发音会更加准确,语汇更加丰富,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在儿童诗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启迪儿童的智慧,触发儿童的思维灵感,撞击出儿童的睿智火花。

参考文献

[1]夏登高.试论诗歌教学中的审美赏析.小学语文教学, 2006, (4) .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周小芳.谈低年级儿童诗歌教学.新语文学习 (小学教师版) , 2007, (1) .

小学儿童诗教学 篇8

一、儿童诗的意义

中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樊发稼老师曾说过:“诗歌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它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儿童诗虽然简单,却有深远、优美的意境与想象空间;儿童虽然简单,却有天真、稚拙的童言与奇思妙想。同时,儿童诗的劝谕教育功能往往是通过画面般的诗句、音乐般的韵律来表达的,更容易培养孩子高雅的审美情趣,陶冶孩子纯真稚嫩的心灵,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可见,儿童诗教学不仅是儿童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儿童抒发情感的有效载体。

二、儿童诗的教学

(一)“读”占鳌头

(1)读准儿童诗。

要想读准儿童诗,老师的范读很关键。诗社第一次活动是教学问好诗。当诗打上去,孩子们愣住了,我也愣住了。因为一年级学生初入小学,拼音零起步,加上农村孩子识字基本上也是零起步,所以孩子们根本不会自由初读整首诗。于是我范读了一遍给他们一个整体感觉后,就一遍又一遍地请孩子们跟我读。没有了生字这一“拦路虎”,孩子们跟读得还是蛮开心的。开心就好!后来,随着拼音和识字教学的开展,孩子们读起儿童诗来越来越轻松了。但是,我们还是会常常采用范读和跟读的阅读方法,来给儿童诗定个基调,所以说范读、跟读是读准儿童诗的基础。

(2)读出儿童诗的节奏。

儿童诗具有音律美的特点,它作为现代诗,诗人在创作时为抒情的需要,自由的需要,常常出现不押韵的情况。他的情绪的波动往往通过诗的节奏来表达出来。儿童诗有诙谐活泼的,有柔和抒情的,有激情澎湃的,情绪不同,节奏各异,轻重缓急当然各不相同。我们会用音乐课中的一分音符、二分音符、三分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重音让学生来感受儿童诗的节奏,特别是在感叹词后面的停顿,要让学生有一种声无意连的感觉,犹如国画中的留白处。让学生在儿童诗的节奏中,不仅感受到听觉上的美感,还感受到诗人表情达意,耐人回味的意境。

(二)想象的翅膀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是飞翔的精灵。孩子越小,越容易物我两忘。他那敏感的心灵和奇特的想象,会把自己和万物融合一起,难分彼此。一个景物促发想象、一个课题促发想象、一个句式促发想象。在想象的这一环节,老师要多听少说,多赞赏少否定,多激发少限制。

(三)仿说创诗

台湾地区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低段的课文以韵文为主,小学生从写诗到写文,写诗是写文的基础。本人认为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让他写诗,是个过重的负担。根据儿童诗的遣词造句方式,让孩子口头模仿创造诗句,是行得通的。我们称之为“仿说”。儿童诗的创造手法有许多,比喻法、拟人法、摹声法、谐音法、互换法、错觉法等。根据一年级的接受能力,我们主要训练学生以下三种创造手法。

(1)比喻法。

比喻法,它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比成另一物。它使得我们的语言表现更为生动形象。学罢课文《荷叶圆圆》学生都知道文中把荷叶比作小蜻蜓的停机坪、小水珠的摇篮、小青蛙的歌台、小鱼儿的凉伞。把散文诗改编为儿童诗。一个神奇的比喻,分行表述,就是一首儿童诗,师生一起编第一节儿童诗,接下去学生仿说,老师修改打字。

(2)拟人法。

把一些本不具备生命特征的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特点。当你听到孩子在跟碰倒的小板凳说对不起、跟叶上的小蜗牛聊个不停时,就会发现孩子与生俱来就会用拟人的创作手法。

(3)拟声法。

拟声法: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并赋予它新的含义。如下面这首儿童诗,孩子会知道“知了”因为学本领时骄傲自满总说“知了、知了”,所以最后悔恨说“迟了、迟了”。我们老师要帮学生揭开创造手法这一神秘的面纱——第一层拟声“知了、知了”表达自满的情绪;第二层拟声“迟了、迟了”是从“知了、知了”转化来的,赋予它新的含义,表达了后悔的情绪。学生会由此及彼,在别的儿童诗中碰到类似的手法,就会很准确直接地表达出来——这是拟声法。

儿童诗的创造手法听起来好像很深奥,你会说,怎么可以跟一年级孩子探究创造手法呢?实际上不然,当你把一首首儿童诗真实地呈现在孩子眼前时,孩子会直观地感受到这种创造的奥妙。别把术语想得高深莫测,你不告诉学生,学生更加不知所云。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捅破创造手法这层窗户纸,让学生心明眼亮、视野开阔。

小学习作教学应回归儿童本位 篇9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 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习作教学中, “成人化”的写作愈来愈成为教学的瓶颈。打开国内有影响的儿童报刊, 无论是成人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 还是儿童自己写作的优秀习作, 成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随处可见;习作脱离儿童自身生活, 导致学生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1. 习作呈现成人化倾向, 童心、童趣表达得不够充分

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段明确要求:“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对中年级段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对高年级段的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可是在习作教学中有些老师的教学要求偏高, 按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层次拔高要求, 造成少年儿童语言成人化;此外, 有些家长也热衷于成人化的引导。如有一位小学生在一篇有关牛的文章中写道, 牛不爱干净, 身上脏兮兮的, 还有牛身上的毛病多, 结果遭到了家长的反对。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重新立意构思, 定位为赞美老黄牛的奉献精神、吃苦精神, 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样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 身边经常在演绎这样的故事。儿童作文正被成人的思想与行动左右和控制, 使本来有些童心童趣的习作面目全非, 童话语言表达似乎全无, 更谈不上使童心、童趣、童话能充分地表达。

2. 习作教学脱离儿童生活实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传达出作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倡导“从生活中取材”的先进教学理念。然而, 当前我们的习作教学脱离了生活, 陷入了“应试”的误区, 许多作品读起来内容平淡, 或空话连篇, 或千篇一律, 如在一次期末考试中, 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 评卷时居然发现90%的孩子都是写妈妈给自己送伞的情节, 显然这种作品不是儿童真实表达自己生命体验的活动。其实这种写作最容易联系生活实际, 写出真实情感, 然而由于老师觉得不够生动具体,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又缺少老师的具体指导, 或没有给学生正面的引导, 学生为了写得具体, 便抄袭优秀的作文, 导致习作缺失真实性。

纵观以上现状, 我们不难发现今天的儿童在成长世界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真正的关爱。在习作上, 很难成为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生命表达和交流。当前, 各地都忙着“作文教学大改革”, 看起来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其实, 我们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让小学生的习作回归儿童本位。

二小学习作教学如何回归儿童本位

著名教育家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 他提倡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把儿童当作儿童, 理解儿童, 尊重儿童。他的儿童观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儿童本位观具有重要的启示, 反映在习作上, 要尊重儿童的表达, 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1. 习作应尊重儿童纯真、自然的表达

小学生习作不必要追求立意的高远、词语的华丽、结构的严谨, 不应过早地被矫揉造作、拿腔作调。这样, 才能实现《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师在向学生展示事物的时候, 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念强加给学生, 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经验和个性特点去理解。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 一位美术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红苹果, 告诉在座的学生这是苹果, 结果有个学生立刻反对说:“这是猴子的屁股。”老师很不高兴, 批评他说:“真是不听话, 连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都要和老师争论。”这样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 基于儿童本位的教学一定要立足儿童立场, 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 而不是告诉学生应该是什么不应该是什么。然后, 让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鼓励自由和有创意的表达。

2. 习作应注重儿童的生活体验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小学生都是忙着应付报班补课, 或是学习特长, 这种单一的生活模式, 使得小学生缺少社会生活体验, 没有了体验, 也就谈不上真实的表达了。因此, 我们要给孩子们提供感受生活的素材, 如节假日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远足旅游等, 多让孩子们亲身去经历、去体会、去思考、去真实地记录, 这样习作才能有感而发, 充满生机与活力。

3. 习作教学应注重激励性评价

习作教学评价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对所有习作应一视同仁, 评价不能择优、择易, 特别是要更加关注习作困难的学生, 尊重每一个习作的成果, 因为每一篇习作都浸透着孩子们的心血, 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给予正面的引导, 不要因为语句不流畅、措辞有误等原因给予学生严厉的批评, 要多鼓励、多赞扬, 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带来的快乐, 最终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

三结束语

为了儿童能够多一点童真、童趣, 为了让儿童易于动笔、乐于动笔, 为了儿童能真实地表达自己, 不说空话、假话、套话, 为此, 呼吁小学教师和家长树立起新的儿童观, 观照儿童的生命成长, 尊重儿童的天性,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多鼓励、多赞扬, 真正让小学生习作教学回归儿童本位。

参考文献

[1]徐莲莲.说真话, 写实话, 让习作回归自然[J].学周刊 (上旬) , 2014 (5)

浅析小学美术儿童画教学 篇10

一、儿童绘画的特点

通常我们把儿童期界定为3~12岁, 其中, 4~9岁是典型的儿童心智期。通过对儿童绘画作品的分析, 儿童的心智具有“现实性”和“泛灵性”特征。所谓的“泛灵性”指儿童总是赋予物质世界以心理的特征, 正如他们总是赋予心理存在以物质的特征一样;反过来, 在他们眼里, 物质世界似乎是有心理活动的, 是有人性的, 他们不会根据物质世界自身的规律来解释世界, 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判断事物。儿童在绘写涂画过程中, 锻炼了手、眼、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及其思维开发能力, 他们通过绘画活动去发现美、创造美, 在获得美术绘画技能的同时, 其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诸多基本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儿童画充满着天真烂漫、稚拙、单纯的情趣, 是孩子认识生活, 展现其心理活动的真实写照。绝大多数儿童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 然而就在他们信手涂鸦之间, 真正的艺术便诞生了———这就是艺术, 属于孩子的艺术, 也就是我们谈到的儿童画。儿童对观察对象所产生的理解是肤浅的, 他们的知觉主要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所决定。他们基本上只专注对象引人注目的地方, 一开始只会对局部发生兴趣, 忽视对象的整体, 观察事物常常笼统、模糊, 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对事物间细微的差别难以觉察, 不能表述, 往往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 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质特征。

二、儿童绘画的表达方式

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 我们通常是通过儿童的语言以及肢体动作来体会他们的想法和内心世界的, 但是, 儿童也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因为儿童绘画是非理性的, 是即兴发挥的, 也就是以随着感官所接触到的事物为蓝本, 采取看到即接收, 接收即表达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界的感知。由于天性使然, 加之对新事物的感知, 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是随意地表达, 这种无拘无束的画法不仅是他们外在兴趣的表达, 更体现了艺术的真谛——毫无修饰、回归自然。他们的画放任自流、随意发挥、超越想象、超越规则, 这种表达方式完全是“原生态”画法, 不追求“活灵活现”, 不追求“大家风范”, 只在于“即兴发挥”, 只在于“本能感知”, 运用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 以及天真烂漫的思维。

在美术教学中, 儿童画是儿童们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简单的表达方式把他们所感知到的大千世界复杂的景象, 通过儿童天真的思维加工器, 抽象概括成他们自己的独特的、简便易学的绘画符号。这种符号的基本特点是:一笔一个结构, 一笔一个画面, 再反复地形成图形, 最后构造成他们自己的绘画。儿童画有其独到的表达方式, 他们的画不合常理而又有画理, 无意中与自然相通, 与画道相契。儿童画以心灵智慧为笔, 以独特感知为墨, 通过简单勾勒, 来画万事万物之相, 之后又反过来以万事万物之相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样就做到了心与万物的相通。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仔细分析他们勾勒的简单线条, 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特点。如果把这个规律“编译”出来, 将会看到儿童画造型的奥秘。那就是儿童在创作过程中, 使他们所认知的世界万物通过情感得以表达、得以宣泄。

三、提高儿童画学习兴趣

1. 培养学习美术爱好

从一定意义上说, 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比教给他知识要重要。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真正地让孩子领略绘画领域的乐趣并重视学生成功感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爱好。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举办活动, 适当表扬, 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与成绩, 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只有这样, 才能使得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来共同配合老师的指导教学, 达到师生双边活动的高度统一, 达到兴趣与爱好的融合、情感与知识的升华。

2. 保护儿童绘画天性

儿童画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由涂鸦, 随意表达。自从儿童对外界事物有感知以来, 就会运用简单的线条、鲜艳的色彩来非常自由地、轻松地, 甚至放肆地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感觉, 是最难得的童心流露, 是最原始的创造活动!尽管在有些大人的眼里, 他们的即兴之作简直就不像画。但是,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原始的“涂鸦”, 有了他们对世界的独特感知, 才会有将来丰厚的绘画底蕴以及独特的思维模式, 才会有将来惊人的创造和想象。因此, 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一定要注意并保护孩子的绘画天性, 保护他们的创作之源。

四、实施儿童画教学的意义

前面提到, 儿童美术教育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一种, 是促使儿童用绘画来表达他们的认知, 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表现能力的学科。绘画可以扩大儿童的视野, 增进儿童的体验。与此同时, 儿童在绘写涂画过程中, 锻炼了手、眼、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 以及思维开发能力, 他们通过绘画活动发现美、创造美, 在获得美术绘画技能的同时, 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诸多基本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 我们一定要知道儿童画教学的目的, 在于要通过儿童思维方式的表达工具之儿童画来体会他们幼小的内心世界, 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对不同事物的自我感知、自我表达的方式, 以及绘画时所体现出来的独创的思维模式, 以发挥他们天真的童趣, 并促进儿童心智的全面发展, 最终使得孩子们能够身心全面进步, 能够完美地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

教儿童画画, 重在启发、引导, 重在激发儿童学画的兴趣。孩子只有始终保持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才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潜移默化中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但是, 简单的挖掘是不够的, 教师还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从自己的作品中寻找优点, 汲取知识, 建立自信, 建立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 教师也要学会寓教于乐, 能够让孩子在体会绘画乐趣的同时也能够真正地感知到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 才能够真正地使得孩子们能够长期、持久地热爱绘画, 能够认真地体会绘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总之, 儿童画是孩子们感知世界的一个窗口, 儿童画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教师不但要体会儿童们的内心世界, 还要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同时还要使其掌握绘画造型的特点和绘画发展的规律, 并立足于儿童的兴趣、经验和技能的实际情况, 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启发, 鼓励儿童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 充分体验创造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只有这样, 才能使儿童的创造潜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才能使得儿童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纯真的天性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朝华.儿童画创作中的线条语言[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2005, 22 (1) .

[2]王胜选.从“儿童画”看其审美心理[J].艺术探索, 2007, 21 (1) .

[3]容州.儿童画的特点及教学[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8 (3) .

小学语文教学多来点儿童规则 篇11

关键词:儿童规则;自主;公平;趣味

说到规则,容易让人想到纪律、规范,往往被理解为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但好的规则不仅是为约束人,更应该起到协调和激励的作用。

一、预习单的启示——儿童规则从儿童中来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预习是儿童课前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

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凭借已有能力对课文先进行阅读、质疑、

思考的过程,是教学之前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接手一个四年级的新班,我很快发现学生预习习惯和技能的缺失。如何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一规则呢?首先,我利用好几天短课的时间开展了系列活动。现在看来,这一过程更像是一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引导学生再进行完善之后的最优预习单,已经和我本来想提供给学生的预习单没有多大的差别了。但有所不同的是,这是学生自己的预习单,而且上面有最优预习单的设计者的署名,

我跟学生开玩笑,这是我们班自己的预习单,版权所有啊!

其次,我认识到语文学习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围绕一个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主题进行讨论、设计、评比和完善,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增长的能力并不比日常上一堂语文课来得少。在实践中,我看到对于设计预习单这一全新的活动,学生充满兴趣。他们自己设计预习单,并且主动向小伙伴们学习,取长补短,完善自己最初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预习的要求逐渐在他们头脑中明晰并确立。

最重要的一点,这些预习单是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并将之应用于往后的学习过程中,以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效率,这是一个悦纳过程。

二、快乐转转盘——公平是儿童规则的生命

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四十多个学生的课堂中,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有三五个学生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他们思维敏捷,发言积极,恨不得老师一直叫他们起来,而更多的学生却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成了闭口旁观的看客。老师有意识地想调动更多同学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采取了一些激励性的手段,有时甚至以点名的方式要求一些不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可这些同学站起来后不是磨磨蹭蹭、遮遮掩掩,就是不动嘴皮,老僧入定。

受到电视台一些娱乐节目的启发,我尝试在课堂中利用“转转盘”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共同发言。操作很简单,自制一个转盘,悬挂在黑板一侧的墙壁上,转盘外圈像钟表一样分格,标上学号,转盘内圈画有指针。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一个大话题后,学生自学并思考,然后学生不再举手,而由老师转动内圈,指针指向哪个学号,哪个学生就站起来发言,发言完毕再转动转盘选择下一个学生发言。一开始,尽管被选到的大部分同学在思考的基础上能说出一些门道来,但依然存在着有个别学生站起来一言不发的情况,这个别学生也的确是班内基础比较差、不善于思维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后来,我改进了规则,把学生分成十大组,在课堂教学讨论大话题时,学生自学后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转动转盘进行选择交流。指针在选择发言学生的同时也选定了发言学生所在的小组,这样,这位发言的学生可以综合小组内成员的思考所得进行交流,回答得不完善的也由所在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补充发言。如此以后,课堂上就很少出现有人被抽到后一言不发的情况了。

实行了这条规则以后,我多次与学生个别交流,谈到这个规则,学生都说挺好,这样很公平!公平,对于处于集体学习生活中的孩子是如此重要,因此,从学期或学年来讲,转转盘规则能很有效地把机会还给每一个人,而不是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转转盘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师的主观干预,同时减少的是一部分孩子由于感觉不公平而伴生的抵触情绪。

三、我是一棵苹果树——儿童规则可以充满趣味

《我是一棵苹果树》本来是一篇想象作文的题目。在文章中,学生都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棵苹果树,他们在肥沃的土地上生根、

发芽、长叶、开花和结果,四季轮回,生生不息……

孩子们一旦挥动想象的翅膀,往往会展现给人们一个奇异的世界。欣赏着美丽的文字,我突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种一棵“苹果树”呢?我把这个想法在全班进行讨论,学生大都很感兴趣。种苹果树的活动就这么开始了。最后,我“收购”了他们的苹果,同学们用自己的果实换回了各种各样的奖品。他们兴奋地建议:老师,下个学期我们还要种苹果树!

当然要种,只要你们愿意!种苹果树让我找到了一种既有趣又有效的长效激励机制。以前,也曾运用多种手段去督促和激励学生,但往往是过山车式的,效用难以持久。最重要的是,这种活动规则让学生处于一个亦真亦幻的儿童化的故事情境中,不仅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而且让学生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自己付出的汗水所得到的收获,所以他们乐于接受。

面向儿童的语文课堂规则应该是温情的、透明的,那份凝聚大众智慧的预习单,那充满快乐地转转盘,那棵用一学期汗水浇灌的苹果树无不在告诉我们:直面儿童的需要,创新语文课堂规则,让规则和儿童的学习生活水乳交融,那就可以创生出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

小学语文教学应回归儿童本位 篇12

对于部分教师而言, 小学语文就是一门教导学生识字的学科。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看书、学会正确的书写与表达, 并理解到一定的文章意思, 也就完成了其教学任务。对于儿童而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大量的抄生字练习贯穿其中, 主题式作文基本上也是围绕“最……的事情”来写, 对儿童的性情并没有充分重视。

而回归儿童本位的语文教学意义中人文素养是其最终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是为学生后期的学习生活而作铺垫的。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得以掌握识字这一最基本的技能, 并得以去阅读不同的文章, 体会字词的意思, 明了段落与篇章组合后所代表的含义与内容。在这样的过程中, 让学生独立思考, 活跃思维, 为其今后领悟文章深意、表达内心感想打下重要基础。然而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基本上被训练得学会用定式的句子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天一定是蓝的, 形容词一定是万里无云, 或者是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好人好事里一定有扶老人过马路, 问叫什么, 一定回答是红领巾等等。学生不是去学着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是在不断地找到如何得高分的途径, 去揣测教师的评价标准。这也就造成了, 一个比喻句从小学教到高考前, 一共教了12年, 高考时还是没有灵气, 只有复制。教师一方面骄傲于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了提高, 另一方面却又着急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而这一切, 在学生看来, 从小学阶段开始, 教师一味强调对于课文与知识量等技巧的掌握, 对于学生自己的思想却不加以鼓励。一味要求标准答案, 一味强调必须用到几个形容词等等, 这些都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想, 也就让学生在人文表达等方面不再有发挥空间, 久而久之, 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然不断弱化。立足于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 教师一方面应看到小学是学生想象力最丰富、思维最天马行空的时候, 这时学生缺少的只是如何去恰当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另一方面也应看到, 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生字, 学会阅读, 学会修辞手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不是舍本逐末, 重点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而把学生的灵性与语文课所蕴涵的美感全部扼杀掉。

二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儿童本位

如在进行小学语文课文《詹天佑》的教学中,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于文章整体性的把握, 把整个课堂控制在一个讲故事的氛围中。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是基于对学生年龄的考虑, 讲故事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 更好地去听去想。而讲故事的语言也比教学所用的语言更有吸引力, 更“抓人”。另一方面, 对于学生而言, 很多学习勤奋的学生会在上课前就把课文预习一次, 传统教学中, 教师上课时所做的工作就是把教学内容进行细分再细分, 把一个整篇分成若干段落, 再分析其题意, 最后再把各段落里的句子进行分析, 让学生去记生字, 背句子。这样的教学过程, 教师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体。学生所做的事就是把教师所讲的内容记好笔记, 然后背下来。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活泼爱动的时候, 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感到乏味, 甚至有的小学生觉得小学语文课就是背课文。而立足于儿童心理出发, 教师在准备讲这个故事之前, 可以事先声明让学生仔细听, 待会儿让学生找找故事里的小细节。接下来, 教师在绘声绘色讲完这个故事后, 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让学生比较教师讲的与课文写的有什么不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复述仿写的过程。并引用“找不同”这个游戏让学生分组后发言, 找一找看有哪些地方不同。学生发言积极, 把课文内容自动自觉再找一次, 并相互交流, 互相提醒, 争取找到尽量多的不同的地方。然后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 想象自己是一个艺术家, 现在有一个城市为了纪念詹天佑, 准备给他雕刻一个铜像, 你会怎样去设计这个铜像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 甚至还有开始画草图的。不论是画人字形铁路, 还是把其与铁路机车头放在一起设计, 都体现了学生的丰富创造力。而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自然而然会一再阅读短文, 并深入思考与表达, 无形中也就提高了其自身的语文能力。妙趣横生的想象力也让课堂活力四射, 语文课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小学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学有所用, 学有所得, 快乐学习, 共同成长。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实现, 而不应一味按老模式、老流程把语文课上成一堂“填鸭课”。立足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构建符合儿童心理的小学语文课堂, 才能真正让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长期以完成教学任务的理念来教育小学生, 对于儿童自身的性情并没有充分重视。且教学方向从知识的需求出发, 而不是从儿童的心理与年龄特征出发进行教学。本文尝试对回归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儿童视野,儿童本位

参考文献

上一篇:弱势与强势下一篇:污水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