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

2024-08-18

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精选12篇)

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 篇1

“两头冒尖”的社会状况

虽然市场经济制度已经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但是它仍然存在许多重大的缺陷。第一, 命令经济的一些重要遗产仍然有待消除。例如, 在农民只拥有有限产权的土地承包制下, 土地产权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国有经济的过大份额和国有企业在一些重要行业仍然占有垄断地位, 妨碍市场的平等竞争, 抑制民间创新能力的发挥;第二, 要素市场的形成严重滞后, 大部分要素价格仍然由行政机关规定, 妨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第三, 各级行政机关拥有过多的资源配置权力, 对于市场活动的干预所在多有;第四, 虽然中共中央在1997年以后再次提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等要求, 但政治改革的滞后, 法治建设缓慢的情况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这使迅速发展的市场失去了其他制度的支撑, 难于有效地运行并引致种种社会问题。

把以上缺陷集中到一点, 就是国家和国有部门在经济生活中扮演了过多、过重的角色。经济体制的双重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两头冒尖”的社会状况, 并且还存在着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于是, 近年来就一直存在这样的情况:当市场化改革大步推进, 例如, 当20世纪90年代初期商品价格放开, 商品市场寻租的可能性大幅缩减时, 腐败被抑制, 大众满意的声音占有支配地位。又如, 当世纪之交包括大量“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实现“放小”改制, 促成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大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时, 虽然出现了某些局部性的不公正行为, 满意的声音仍然占压倒优势。

反之, 当进一步的改革受到了阻碍, 比如说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停顿不前, 或者改革遭到扭曲, 比如说推行了所谓“斯托雷平式”的权贵私有化时, 就会造成腐败活动猖獗, 贫富差别过分扩大的态势, 引起大众的不满。

中国改革从一开始, 就采取了一种不是整体变革, 而是在维持原有主体经济不做根本性变动的条件下, 在国有经济以外推进的增量改革战略。这种做法能够较好地保持经济在改革过程中的稳定增长, 但也带来了双重体制并存, 行政权力干预交易活动的寻租条件广泛存在的问题。而在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时,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又有不同的理解。相当多的人把东亚国家所谓“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当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常态。因此, 中国在世纪之交初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系, 就带有浓厚的政府强力干预经济活动的重商主义色彩。正像布坎南 (J.Buchanan) 等主编的《关于寻租社会的理论》中所指出, 重商主义社会乃是一个腐败的寻租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 腐败行为必然出现在有寻租条件的每一个角落。于是, 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后, 我国社会始终存在一个“向哪里去”的选择问题, 或者是确立宪政, 限制行政权力, 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制度, 或者是沿着重商主义的道路, 走向权贵资本主义 (或称“官僚资本主义”、“官家资本主义”) 的穷途。在这种情势下, 坚持建立市场经济改革大方向的人们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而某些能够从寻租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继续朝法治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阻止进一步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以免自己的寻租和设租权力遭到削弱;甚至假借“改革”、“宏观调控”等名义扩大权力的干预, 以便扩大寻租活动的空间, 使自己能够攫取更多的财富。

除了国有部门的改革推进乏力之外, 21世纪之初还出现了各级政府利用自己对土地、信贷等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 大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或者利用对工程立项、市场准入、资金投放等权力徇私舞弊。所有这些, 都使能够接近权力的贪官污吏、“红顶商人”获得暴利。

改革的挑战

以上这类“改革”引起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这就是:靠资源投入和出口需求驱动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持续, 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内外经济失衡加剧, 金融市场面临系统性风险;另外, 寻租基础扩大, 腐败蔓延和贫富分化过大导致大众强烈不满, 威胁社会安定。投资驱动的增长方式在宏观经济上造成的不良后果, 首先表现为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这些年来中国的投资率不断攀升, 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接近50%, 大大高于多数国家20%左右的水平。即使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战后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时期, 其投资率也远没有达到中国目前的水平。例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其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峰值也从未超过GDP的34%。在我国投资率畸高的同时, 居民消费的比重却已下降到GDP的35%以下, 仅为一般国家的一半左右。这种状况在近期内会造成最终消费不足, 劳动者生活提高缓慢, 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从中长期看, 投资效率下降, 银行体系中潜在不良资产增加, 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等等, 蕴藏着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

第二, 上述体制缺陷在社会政治层面导致的消极后果。

由于寻租规模的扩大, 腐败活动日益猖獗。根据1989年来若干学者的独立研究, 我国租金总数占GDP的比率高达20%~30%, 年绝对额高达4~5万亿元。巨额的租金总量, 自然会对我国社会中贫富分化加剧和基尼系数的居高不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1995年, 当时在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工作的李强教授发表了他们的抽样调查, 表明1994年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3的高水平, 超过了国际上0.40的警戒线。接着, 社科院经济所的赵人伟、李实教授也发表了类似的报告。他们的这些研究非常有意义, 可惜当时只在学界引起了一些反响, 而没有引起高层领导的注意 (只是到了2000年的时候, 国家统计局才第一次公布了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 , 自然也就没有认真地研究问题到底是从何而来并提出对应措施。世界银行《2006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在列出的127个国家中, 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 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 后者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 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以上事实说明,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弊病和偏差, 从根本上说, 是源于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 权力不但顽固地不肯退出市场, 反而强化对市场自由交换的压制和控制, 造成了普遍的腐败寻租活动的基础。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扩大成就和克服缺陷的道路, 在于推进改革, 建设以民主法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旧路线和旧体制的捍卫者宣传说, 赞成市场取向改革的人们主张扩大贫富差距, 而市场化改革也正是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罪魁祸首。这种说法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我国收入差距过大, 正是一批主张改革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并逐渐引起了社会注意的。问题的焦点在于, 中国社会中的贫富分化加剧的原因何在, 解决这一问题的着力点又应当在哪里。旧路线的捍卫者断言, 这是由市场取向改革造成的, 因此, 他们主张把矛头对准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勤于劳动、善于经营而取得中等和中等以上收入的人们, 以便拉平他们和低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而主张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的人们则认为, 目前中国社会中贫富差距不正常拉大的主要原因是机会不平等, 也就是由于各级政府机关有过大的支配资源的权力, 能够接近这种权力的人就可能凭借这种权力靠寻租活动暴富。根据这种分析, 缩小贫富差距的着力点应当是通过推进市场化改革, 挖掉寻租活动的基础, 坚决打击“权力搅买卖”的腐败行为。

当然, 在市场经济机会平等的情况下, 由于人们的能力有大小, 也会产生收入的不平等。特别是我国目前传统低效农业和现代先进工商业二元经济并存, 这种差距就会比一元经济中更大。对于这种结果不平等, 也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补救。但最重要的补救办法, 应当是由政府负起责任来, 建立起能够保证低收入阶层基本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原来那套只覆盖国有部门的社会保障体系本来就很不完善。像公费医疗体系, 只覆盖国营企业和党政机关, 支出主要用在城市居民, 普通工人、特别是农民却缺医少药。改革开放以后, 这一套体系完全无法运转了。因此, 1993年的改革方案里对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出了框架性的设计。回过头去看, 这一设计是基本正确和大体可行的。如果能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完全有可能为我国居民编织一个能够有效运转的安全网。可是14年过去了, 由于某些主管机关出于自身的工作方便和部门利益的考虑, 采取消极的态度, 使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方案由于其中一个“老大难”问题, 即国有企业老职工“空账户”的补偿问题未获解决而不能实现。

总之, 正确的收入分配政策只能是中共“十六大”所说, “取缔非法收入”, “合理调节少数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采取平均主义的办法“劫富济贫”, 只能退回到曾经造成千百万人因饥饿而死亡的“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去。

让历史照亮未来

30年的历程告诉我们,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才是顺乎潮流、合乎民心的光明之途。

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应当在以下方面积极推进:

首先, 要破除迷信, 解放思想, 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国的改革开放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近30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 正是那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出的丰硕果实。

为了保证思想解放运动取得成功, 需要营造自由和务实的讨论氛围, 提倡具有不同观点的人们理性思考, 相互切磋, 良性互动。市场经济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共同体。

其次, 在经济改革的实际推进上, 需要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实现尚未完成的产权制度改革。例如, 与中国将近一半人口的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土地产权问题没有解决, 农民的土地、宅基地资产无法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这既使继续务农的农村居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也使转向务工、务商的新城市居民安家立业遇到困难, 需要加以解决。

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完成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制。当世纪之交国有经济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应当进一步对国有大型企业改革进行攻坚的时候, 改革的步调明显放缓。不但在股权结构上一股独大和竞争格局上一家独占的情况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变, 在某些领域中还出现了“国进民退”、“新国有化”等开倒车的现象。这种趋势必须扭转。“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必须贯彻。

加强商品和服务市场的反垄断执法和资本市场的合规性监管。对于目前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仍然存在的大企业垄断的情况,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破除。在资本市场上, 被称为“政策市”、“寻租市”的顽疾并未得到根除。各类掌握权力和信息的权贵分子猖狂进行犯罪活动, 损害民间投资人的利益, 大发横财。因此, 必须端正思路, 摒弃行政干预市场的错误做法, 加强合规性监管, 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

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 建立全覆盖、多层次的新社会保障体系。可是十几年过去了, 由于遇到了政府内部的重重阻碍, 这项极其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至今还没有建立, 使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不能落到实处。其建设进度必须加快。

根据过去30年的经验, 改革能否顺利推进, 症结在于政府自身。计划经济是由一个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 直到人们的家庭生活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所控制和操持的。由于改革涉及到每一个政府官员的权力和利益, 要把这样的政府改造成为专注于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型政府, 就需要政府官员出以公心, 割舍那些与公仆身份不符的权力。政府改革的任务, 不仅是要减少和消除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行政干预, 使市场机制有可能发挥基础性作用;更艰巨的任务, 在于建设一个能够为市场机制提供支持的法治环境。没有这样一个制度平台, 就难以摆脱公权不彰、规则扭曲、秩序紊乱、官民关系紧张的状态, 难以使经济和社会生活进入和谐稳定的正轨。

应当承认, 由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惯性, 实行民主和法治势必遇到障碍与阻力。然而, 推进改革和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中国,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和所有中国人的根本利益。在这样的问题上, 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犹疑。只有冲破阻力, 奋力过关, 才能走上坦途。

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 篇2

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年 教师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的变革可谓翻天覆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从创新教育到现在的课程改革,一系列的改革使得教师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原来的教书匠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型教师、创造型教师已经教育对教师的需求。为了适应教育的改革,教师必须发生转变。

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

曾几何时,教师被定位于“教书匠”,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着,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却忽视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大多数的教师陷入了“教而不研”、“教而不思”的怪圈,成了地地道道的“教书匠”,从而制约了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和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新一轮课程改革关注教师专业化成长,倡导教师学会反思,这就促使我们教师要由单纯的“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学习型教师”转化。

原来教师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要让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就一定要成为一条奔流不止的小溪”。可见,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抱着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就可以上课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昔日的教书匠已经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后,教育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加关注教师的校本教研,尤其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指导学生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学习,教师要想适应改革的需要,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必须不断学习,而且必须不断研究,不断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和管理的艺术。即使是老教师,也要不断地整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研究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反思,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和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或失败的原因,在不断地反思中受到启发,改进教学方法,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教书匠走向研究者。

我校特级教师王树清教师总结出一线教师的研究之路,“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学习……是不断提高的良好途径。”这是她用20多年的实践,逐渐探索出的一条适合于自己情况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她长期在第一线教学,长期教高考班,长期当班主任,地处远郊、信息不灵,基于此,她只能既苦干实干,又注意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把撰写论文、编写教参和教辅资料也当作一次再学习的机会。她的教育格言是“第一线教师搞科研,其实就是‘干干、想想、学学、写写’”。就是“先真干、实干、苦干再求巧干;先不求想好再干,可干完一定要想,更追求想好再干;学学别人的经验,学学教育教学理论,检验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效而且科学,避免把短期有用但违背科学的行为当作经验来延续;把自己干的过程、想的体会、学的理论写下来,写的过程就是一个升华,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是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是由“我感觉要这样干到我明白应该这样干”的过程。“干干、想想、学学、写写”是四种行为,它不是并列关系,是递进关系,后一种行为对前一种行为的提升,每一次的提升都是你的进步。“干干、想想、学学、写写”是不断的循环,多种样式的循环,可以在几天之内循环一次,也可以在几个月、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循环一次;可以就某一事件循环一次,也可以就某类事件或几类事件循环一次。如果分别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圈圈把这些无数次循环画下来,再把这些圈圈放在一个以学识道德水平作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的坐标系内,你将看到每一个圈圈都是你上升的阶梯,每个新圈圈都在托举你攀登到人生的新高度。这就是一线教师的研究之路,这就是一线教师的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案例。

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传统的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容器,加上高考的压力,教育教学围绕高考转,考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教育观念和教育政策离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甚远。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迎接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到了关系民族复兴和国家兴旺的重要位置。从此,教育进入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新课程阶段。现在,教师的教育理念以及对自己的角色认知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从居高临下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所代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正在形成。教师正在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习的平等参与者转变,在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

如:在《读懂秋天》一课,教师组织学生课前广泛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关于秋天的诗文、音乐、绘画,结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写出评论文章,组内交流,推出人选,班上交流。课堂上学生的配乐朗诵,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教学情境,歌词唱道:“让世间一切为我感动,因为最美的在心而不在远处”,整节课如同一首让人心旷神怡的钢琴曲,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情感得到丰富,思想得到升华。

三鹿奶粉事件后的一周内,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就出现了“社会热点论坛——直击三鹿奶粉事件”,教师在进行有效的指导后,学生慷慨激昂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陈述自己的立场,俨然一个新闻发布会。这让我们教师感动,我们的教师已经将社会时事热点搬进课堂,学生已经开始关注社会事件,更为可喜的是,我们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如此到位,如何发表和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听取发言人的观点,如何进行记录,如何进行提问和质疑,如何进行发言等等,教师一一进行指导。我们的学生表现是如此的让人骄傲,他们有理有据,言辞肯切,充满社会责任感。以学生的表现看,这样的课堂绝不仅仅是这一次。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教师不仅仅是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而是以物理学史为线索,讲授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发现和发展过程,在引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同时,他更强调思想上探究、观念上的探究,整节课都渗透着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突出物理教学的文化品位。

在《发展中的化学电源》一课中,教师把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和学习兴趣放在突出的地位,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等实践活动,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并从中学习化学,欣赏化学,热爱化学,和谐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他围绕“化学电池的发展”线索,即“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的发展线索,培养学生“在化学科技实验中不断改进创新”的发展观和创新意识。

从黑板粉笔到全套多媒体设备的应用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是教师上课沿袭了几十年的三大教具,后来有了挂图、辅助黑板,再后来有了投影机、幻灯片、录音机,再到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工具的现代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前教师每节课在黑板上反反复复写,不够了擦掉再写,一堂课下来,口干手酸的年代已经不在了。现在上课资料应有尽有,教室的全套多媒体设备更是将辅助教学做到了极致,电脑进教室,网络进教室已经成为了现实。那么教师的教学技能需要加入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技能,以前需要将备课内容一点一点全部书写到黑板上,如今不仅可以用电脑备课、制作漂亮形象的课件,并且随时可以在课堂上调出来。这为教师的备课、授课带来了方便,而且促进了学生更高效的学习。目前,我校已经完全解决了多媒体设施设备的问题,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网络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已经更多的转向多媒体设备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转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转向技术设备如何有效的辅助学生的学习。为此,我校开展了“利用网络化学教育资源培养高中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网络化CAI课件的开发与应用”、“普通高中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应用”“网络环境下高中生读写能力培养研究”等课题研究,开发了普通高中网络教学平台,探索了博客、班级论坛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特级教师赵向军老师关于运用网络辅助教学,他在《无机推断题》的复习课上指导学生从网上搜集相关信息,筛选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经典习题和解题方法要领,并由学生讲解思路、答疑,有力地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化学教育资源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了“网上搜集资料——课上学生讲解——生生充分交流——教师适时点评”的教学模式。我校每年组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大赛,27名教师参加我区“信息技术整合”大赛,全区22个一等奖,我校占12个。

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 篇3

截至到2007年年底,这支队伍人数累计已达430万人次。他们之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在各自领域乃至全国都具有广泛影响的杰出代表,受到了中国各级政府的表彰和全社会的敬重。从1991年以来,他们中有999人曾经获得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予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奖——中国政府“友谊奖”;有2700多人获得各种地方奖。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小平同志“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发表二十五周年,铭记海外专家们的突出贡献,弘扬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11月29日,由媒体和社会广泛参与、从数以百万计的海外专家中评选出的15位“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在深圳2008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国际人才高峰论坛”开幕式揭晓。

这15位海外专家是在全国从事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相关部门推荐的29位优秀候选专家中,由来自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央电视台、中国外文局、北京大学、深圳市商业联合会、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社、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以及全国长期从事引进海外人才工作的38位资深专家评委,根据海外专家的“贡献力”和“影响力”两大标准投票评选产生的。获选专家们以自己的卓越贡献,证明了自己是当之无愧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载史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画卷的精彩篇章。

(摘编自《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编委会主任夏兵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评选结果发布会上的讲话)

与中国人民携手战胜非典的健康卫士——贝汉卫(Henk Bekedam)

荷兰人,1958年出生,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世界卫生组织(WHO)前驻华代表。获选理由:在中国遭遇非典危机,成为疫区的时候,发挥他WHO驻华代表的特殊作用,帮助中国积极争取国外理解、同情,支持和援助,帮助中国做好疫情监测、疫苗研究、病人治疗等,为抗击非典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极大贡献。

2O世纪最为杰出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

美籍华裔建筑大师,1917年出生。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苏州市荥誉市民。获选理由:改革开放后,贝聿铭作为外国建筑师,给中国奉献了第一个经典作品——香山饭店,引起中国建筑界的强烈震动。数十年来为香港、北京:苏州设计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建筑:为北京的旧区改造和新区开发,苏州古城保护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为中国建筑设计从传统走向现代作出了特殊贡献。

站在时代风口潮头的“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Werner GeriCh)

已故德国专家(1919~2003),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武汉市荣誉市民,德国总统“大十字勋章”获得者。

获选理由:在1984年至1986年,受聘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率先引进国外以质量、市场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从严治厂,改变了工厂管理落后、质量低劣的面貌,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产生了强大冲击,被海外舆论称作中国对外开放和改革进程中“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成为我国新时期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里程碑。

香港新一代商界领袖和慈善企业家——霍震寰

香港人,1949年出生。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广州市荣誉市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

获选理由:投身慈善以及培训内地人才事业2 8年;首开全国青联与香港商界的往来,风尘仆仆奔走于香港和内地之间,培训内地人员达2万令人,为内地的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心系祖国科技事业的科学家——李政道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6年出生,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获选理由:上世纪70年代向毛泽东当面建言重视优异青年学生的教育,使大学“少年班”得以开办;组织实施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打开中国研究生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深造大门;倡导并推动中国成立“博士后”流动站制度;帮助我国选择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国情的BEPC方案,并促成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在国内创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等四个研究中心。对发展祖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推动基础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央电视台首位“洋主播”——艾德文·马厄(Edwin CharleS Maher)

新西兰人,1941年出生。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获选理由:放下自己开办的播音培训学校,放弃澳大利亚优厚的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来到北京勤勤恳恳将当代中国声音和形象从北京高质量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不断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国同事,成为当今在华工作全世界受众最多的海外专家。

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Mundell)

加拿大人,1932年出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北京论坛发起人,北京“绿卡”(永久居留权)获得者。

获选理由:2003年非典时期,在北京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疫区期间,冒着风险将自己原来位于纽约的公司总部迁至北京,以显示对中国的信心;面对美国等不断加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他坚定地站在中国立场,支持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培养更多金融人才,担任中国40多所高校的名誉教授,在中国各个领域发表200多场演讲。

“一村一品”运动发起人——平松守彦(Morihiko Hiramatsu)

日本人,1924年出生。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日本大分县前知事。

获选理由:多次到中国各地传授日本“一村一品”先进经验,接收中国研修生到日本研修学习,并派专家来华进行技术指导;积极推动中日间高层互访,促使大分县与中国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促使大分县企业在中国建立公司,促进大分与上海直接通航。如今,由他倡导的“一村一品”项目已经在我国如火如荼开展,已经成为各地农民致富的重要项目。

1美元年薪的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美国人,1954年出生。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高盏银行全球前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获选理由:5年前,辞去高盛总裁职务,放弃高达1120万美元的年薪到清华大学当一名年薪1美元的客座教授,来发现并培养世界新经济体制下中国未来的行业领导者,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位担任国内大学客座教授的西方资深投资银行家,由他主

持的“全球领导力”课程目前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最受欢迎和最有影响力的课程之一。

藏区盲童的“光明使者”——苏珊·萨布莉亚·坦芭肯(Susan Sabliya Tenberken)德国盲人专家,1970年出生。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德国“金鹿奖”、“总统勋章”获得者。

获选理由:2000年开始,也是盲人的苏珊来到西藏,与西藏残联合作建立了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用自己设计的世界上唯一的藏语盲文开展培训教育,8年间先后对上百名肓童进行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和藏、汉、英三种语言的盲文基础教育,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震救灾现场的“白求恩”——莫瑞斯·托帕兹(Moris Topaz)

以色列人,1950年出生。山西省“友谊奖”获得者,国际医学整形美容设备安全委员会和重建外科执行委员会总秘书长

获选理由:听到四川发生地震灾难的消息后,毅然推掉在以色列已经预定一周的手术,带着手术器材和设备,自费从以色列来到重灾区德阳。在灾区简易帐篷中,在不断的余震中,运用自己所发明的“负压技术治疗创伤”技术,开展救治,免除了更多伤者不必要的截肢和不必要的大手术。

北京奥运功勋人物——海因·维尔布鲁根(Hain Verbruggen)

荷兰人,1941年出生。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国际奥委会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

获选理由:2001年担任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主席,负责对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进行考察评估,坚信北京举办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北京能够举办一届出色的奥运会;从2002年开始,作为国际奥委会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对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给予多方面帮助。为北京奥运成功申办和举办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新中国第一个回国访问的华裔知名学者——杨振宁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

获选理由:1971年在中美关系尚未解冻时期,冒险回国访问,在他的带动下,一批美籍华人学者纷纷回国探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先后在香港和美国发起成立三个基金会,成功地为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在海外募集到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推动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为清华引进了计算机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等顶尖学者。

来自日本的“治沙愚公”——远山正瑛(TOYAMA SEIEI)

已故日本治沙专家(1907~2004),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荣誉公民”,联合国“人类贡献奖”获得者。

获选理由:从1980年起开始内蒙古恩格贝的沙漠治理实践,每年在那里工作八九个月,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一直坚持14年,将自己的余生无私奉献给中国的治沙事业。在日本全国巡讲,号召日本国民每周省下一顿午餐钱,来支援恩格贝沙漠绿化。在他的感召下,共有包括他的子女在内的1万多名日本友人先后来恩格贝参加绿化沙漠运动。经过不懈努力,恩格贝地区30万亩流动沙丘已经披上绿装。

情系中国水稻事业的日本专家——原正市(HARA SHOICH)

已故日本水稻专家(1917~2002)。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农业奖章、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得者,黑龙江荣誉公民。

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 篇4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下表显示的是从1978到2005年我国主要发展指标的世界排名, 从表中可以大致看出我国总体经济水平三十年的演化轨迹。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购买力平价按1990年美元计算。

从表中可以发现改革三十年的成绩是辉煌的, 本文将从收入分配角度来解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回顾三十年改革中国收入分配状况的演进路径, 展望未来改革在收入分配领域的进一步走向。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收入分配领域取得的成就

(一) 改革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任何生活品的生产和供应都是由计划来完成的, 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是不存在私人经济领域的。改革突破了原有的产权制度, 在农业部门, 实现集体对土地拥有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归属于家庭的制度, 这种制度大大调动了普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产值迅速增加。同时在工业生产领域, 国家逐渐放松对私有经济的发展约束, 引进市场和竞争机制, 逐步改革国有企业, 这些政策使中国工业经济领域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结构,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市场中产品的多样化。在劳动力方面, 逐步放松了劳动力流动的限制,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带动了流入地的经济发展, 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收入水平, 使得中国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得以发挥。

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影响是深刻的, 据估算我国到200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2550美元, 到2006年, 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5.8%, 农村为43%, 总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 比改革前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改善。

(二) 社会保障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社会保障是一国经济的安全网, 对于一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至关重的作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同经济改革一样也经历了数次变化, 到2007年, 我国社会保障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城镇实施了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在农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开始建立,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处于经济的探索阶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全面推广并不断完善。截至2006年, 已有2241万城市居民和1509万农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5400万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近几年, 五项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以平均7%的年增长速度增加, 社会保障基金年收入增长20%左右。

(三) 国民享受教育文化、就业自由的机会不断增加

我国教育体制伴随着改革开放进行了两次改革, 第一次改革主要是实行了九年制义务, 近几年,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国家实施了教育学杂费免除, 并从2007年起, 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投入标准, 为农村1.5亿学生全部提供免费的教科书。教育体制的改革效果明显, 我国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普及化,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同时国家财政加大了对贫困学生奖助学金的投入, 保障了普通家庭子女入学享受公平教育机会。同时, 国家逐步放宽劳动流动的限制, 大批劳动者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就业, 1995年国家开始正式实行《劳动法》, 确定了劳动的单位合同制度, 这一法律确立了我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的新型用人机制, 告别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 用市场机制来实现劳动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我国在修订《劳动法》的基础上, 与2008年1月开始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 新劳动法更加注重对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各种权益的保障, 促进新型劳资关系的形成。

三、中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实行的是一种渐进式的增量改革, 改革路径的正确选择保证了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但由于改革是在各个部门和行业渐次推进的, 很多的改革不到位或者是由于改革已形成的既定的利益集团而难以推行, 由于改革前期过于追求经济增长, 忽视了在收入分配领域相关改革的协同推进,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依然面临着大量的问题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贫富差距水平过大且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

1. 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入分配总体差距持续扩大。

基尼系数是反映一国总体收入差距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基尼系数从接近零上升到接近0.5 (胡鞍钢) , 大大超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 中国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 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 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收入差距水平已经过大,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我国贫富差距水平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近年来以农民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收入增长速度依然赶不上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

2. 城乡、行业和地区收入差距明显。

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 我国从1981年到2005年城乡收入比从1.8上升到3.2, 由于我国城乡居民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中国城乡收入比已接近6, 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7的警戒线。同时,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 我国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超过6, 个别地区已经达到了10, 巨大的行业收入差距并不仅仅是由于行业技术水平、劳动复杂程度或风险程度所导致了, 很多情况是因为垄断利润和内部人控制所引起的。此外, 我国东中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差异巨大, 区域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水平呈现发散趋势, 从2000年到2004年, 西部与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差距已由7548元扩大到了9250元, 差距持续扩大。GDP增长率的差距也由2.54个百分点扩大到8.39个百分点。尽管实行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但是2005年最高的5个省市的人均收入是最低的5个省份的2倍以上, 而且增长速度还快于收入低的省份。

3. 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等现象严重, 存在明显的社会阶层差距。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对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是扩大的。2004年, 在金融市场里, 20%最富裕的家庭拥有城镇居民资产的55.4%, 而最贫困的20%的家庭只占1.5%, 两者相差36.9倍;农村里20%高收入户拥有农户存款的55%, 14.6%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户, 拥有农户存款的3%。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向富人倾斜, 富人占有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多, 而“穷人”占有的收入份额越来越少, 加之我国反贫困政策投入较少, 可能导致我国社会结构向“哑铃型”发展。此外, 财富积累的“马太效应”正逐步显现, 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状况加大了缩小贫富差距的难度。

(二) 灰色收入侵蚀着社会发展的成果, 拉大行业和个人的收入差距

王小鲁将灰色收入定义为:非法收入、违纪违规收入、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其合理性值得质疑的收入及其他不明收入。我国城镇高收入居民中存在大量的灰色收入是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由于无法获得完整的资料来计算我国灰色收入的规模, 但可以通过统计来大致计算, 资料显示, 全国城镇2005年没有统计到的隐性收入总计约4.4万亿元, 约占GDP总量的24%。根据王小鲁的预测, 包括金融腐败、土地收益流转、企业用于行贿和娱乐支出、垄断行业灰色收入等已接近3万亿, 巨大的灰色收入拉大了行业和个人的收入差距。林毅夫教授曾经将腐败滋生和灰色收入规模过大列为可能影响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增长的六因素之一。

(三) 普通劳动者对于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比例低, 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学中, 一般使用劳动报酬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比较或者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来反应一国普通劳动者对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比例。从1998年到2005年, 我国企业利润的平均增长和国家财政的平均增长都在30%以上, 但城市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平均增长只有9.9%, 这期间农民纯收入的年增长只有7%。据统计, 1989年我国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6%, 到2003年下降到12%, 约占城乡居民收入的21.3%。2004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11.8%, 人均经营性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分别增长了23.7%和19.8%, 其中出租房屋收入增长54.5%。2004年前三个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3.3%, 而农民人均财产性现金收入增长了30.5%。

四、新的起点——对中国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的展望

在一个经济体制中, 民生问题若要改善, 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 一是来自于市场收入;二是来自于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这决定了我国在民生领域主要从完善市场机制和调整并加大国家财政投入两方面进行。

(一) 通过法制和行政手段, 进一步完善市场的调节功能

市场是现代经济体制中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 在初次收入分配中, 政府的作用应该主要完善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 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不均等是地区行业差距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应深化完善市场机制方面的改革, 构造竞争机制, 整顿流通秩序强化市场管理, 同时应努力塑造文明的市场行为主体, 严肃法纪, 取缔非法经营活动, 营造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让不同地区、不同利益主体在同一起跑线上去公平竞争。对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 国家应该加强对其经营和收入的监管, 对于公司管理者和普通员工收入进行关注, 对于管理者和员工制定相应的符合市场规则的激励工资。此外, 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严重影响了劳动力的流动, 二元的劳动力市场导致了就业歧视、择业差别、二元社保体制等一系列问题, 要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等二元差别, 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追求和特长自主择业, 形成劳动要素合理配置的局面,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 克服因就业选择限制而产生的收入差别。

(二)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改革财政预算机制, 将更多的钱用于民生领域

1. 加强立法, 完善法规, 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分配行为。

法律对于收入分配的的调节过程不是国家直接进入收入分配领域, 而是通过相关的法律约束灰色收入等其他不合法的收入行为, 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立法调节和司法调节是运用法律调节收入分配的两个主要方面。立法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主要包括工资立法、公务员工资立法、各种社会保障立法等。而司法则是法律实施的保障, 收入分配领域司法主要是监管相关收入分配相关法律的执行情况。针对个人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分配司法的重点将是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制订和完善收入分配方面的法律体系, 使收入分配的调控有法可依, 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调节过大的收入差距。

2. 使用适当的财税手段改革相应的税收机制, 充分发挥税收的反向调节作用。

政府在再分配中应发挥其经济职能反贫困, 这就要积极运用财税手段。就缩小收入差距的角度来看, 财政政策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之间的转移支付;二是阶层之间的转移支付。我国现行的财政预算机制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能力较弱, 国家每年财政用于对于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支出较少, 在未来应该加大财政预算的改革, 将更多的钱用于民生领域, 同时政府还应完善税收制度:首先, 对居民征收个人所得税。其次, 对居民财产征税。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 必须改革和规范我国财产税体系, 在原有房产税、车辆使用税、契税的基础上, 增加不动产税、土地税。最后, 征收商品税, 纳税人可将税负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 直至最终消费者。

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社会安全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尤其是在我国面临人口结构日益老化和企业结构性改革使下岗失业人员日益增多的压力下, 应该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机制, 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 尤其重视对社会底层民众的保障。具体来说, 应在对企业职工实行养老、医疗等保险的社会统筹, 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者提供物质帮助, 对为国家做出特殊贡献的某些社会成员及家庭实行安抚和补偿的同时, 解决好企业改革过程中失业、待岗、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宜勇.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十一五”时期的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 2005 (1) .

[2]李实, 赵人伟.收入差距还会持续扩大吗?[J].中国改革, 2006 (7) .

[3]夏庆杰, 宋丽娜.中国城镇贫困的变化趋势和模式:1998-2002[J].经济研究, 2007 (9) .

[4]刘书清.关于在城市化与农民工素质问题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 (学术) , 2007 (6) .

[5]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 2004 (4) .

[6]蔡昉, 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 2000 (4) .

[7]袁志刚.再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J].探索与争鸣, 2006 (9) .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中国将走向何方 篇5

拉动走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要从投资拉动走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要从投资拉动走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配合国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资源的消费走向资源的利用和资源的再生 配合国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资源的消费走向资源的利用和资源的再生,这个可能是热门话题.另外, 从资源的消费走向资源的利用和资源的再生 培养我们的民营企业,要崇尚小富即安,做好加减乘除,完善大精强优,成就专特精美,发展中国家的中 我们的民营企业,要崇尚小富即安,做好加减乘除,完善大精强优,成就专特精美, 我们的民营企业 小企业都是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企业,短缺经济小富即安是贬义词,今天应该成为褒义词.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企业 小而专 就像我们跳高,越高越想高,我们明白肯定有跳不过去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审时度势,见好就收呢?所以 这个心态非常重要.我们既要讲做大,做强,更要讲做精,做优,大精强优等于加减乘除,我们现在做企 我们既要讲做大,做强,更要讲做精,做优,大精强优等于加减乘除 我们既要讲做大 业的人很多只懂得做加法,做乘法,就是做大,做强,根本没有懂得做减法,做除法,做精,做优, 业的人很多只懂得做加法,做乘法,就是做大,做强,根本没有懂得做减法,做除法,做精,做优,加减 乘除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做了加法一定要做减法,加法是成长,减法是成熟,乘法是成果, 乘除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做了加法一定要做减法,加法是成长,减法是成熟,乘法是成果,没有减法的 成熟,加了也是白加,没有减法的成功,成功本身就是危机.所以这是培养大家如何去做减法, 成熟,加了也是白加,没有减法的成功,成功本身就是危机.所以这是培养大家如何去做减法,是非常重 要的.要的.只有做减法才能成就我们的百年老店.我们都是做大做强,大大大,开个酒店都是大酒店,某某大 厦,大楼,一般追求大大大,从规模经济走到规模不经济,大大大之后就是大大泡泡糖 大大大之后就是大大泡泡糖.大大大之后就是大大泡泡糖 美国的微软,比尔 盖茨成就的企业,又微又软,这个企业,又大,又强 比尔盖茨成就的企业 又微又软,这个企业,又大,又强.改革开放 30 年著名的民营 比尔 盖茨成就的企业, 大企业现在健康的没有几家,都不存在了,就是为了大而大.总的来说我们觉得也不后悔,这是正常的,

中国企业,企业家都有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严重的产能过剩,民营企业严重的危机也让民营企业成熟了 起来.我们常常说小成靠朋友,大成靠敌人,小成要苦难,大成要灾难,君子让我们成长,小人让我们成 我们常常说小成靠朋友,大成靠敌人,小成要苦难,大成要灾难,君子让我们成长, 我

我们常常说小成靠朋友 熟.一个企业家胸怀决定成败.产业决定未来,胸怀决定成败,产业指的是企业,胸怀指的是企业家.能 一个企业家胸怀决定成败.产业决定未来,胸怀决定成败,产业指的是企业,胸怀指的是企业家.把一个企业的成败决定于产业,企业家的成败决定于他的胸怀.把一个企业的成败决定于产业,企业家的成败决定于他的胸怀.这是热门话题.前面崇尚小富即安,做好 加减乘除.爱拼才会赢的时代已经结束, 爱拼才会赢的时代已经结束,会拼才会赢的时代到来了 主持人魏喆:改革开放已经 30 余年了,现在共和国成立已经有 60 年了,这 60 可以说社会环境各个方 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企业家生存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在未来 企业家要对自己的策略进行怎样的调整,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的规则可能和以前不一样了.严介和:不一样了,经济的增长很高,但是生产的增长和经济的增长是不匹配的 但是生产的增长和经济的增长是不匹配的,主要靠投资拉动, 但是生产的增长和经济的增长是不匹配的 资源消费,劳动密集型和劳动叠加型,解决了我们的总量问题.现在,企业家如何从感性的引领走向理性 现在,企业家如何从感性的引领走向理性 现在 的回归,这是非常重要的.的回归,这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理性的回归,企业家总量与质量如何交叉,这是对企业家非常重要的.留 得青山在还愁没柴烧吗,企业的质量在于它稳健,在于它现金流的压力,现金流一直很好,而且创新无处 企业的质量在于它稳健,在于它现金流的压力,现金流一直很好, 企业的质量在于它稳健 不在,这个非常重要 爱拼才会赢的时代拜拜了, 不在,这个非常重要.我在厦门刚刚回来,给企业家讲,爱拼才会赢的时代拜拜了,会拼才会赢到来了.爱拼才会赢的时代拜拜了 会拼才会赢到来了.我会想起多少年前,当时民营搞航空,湖北,上海,浙江的企业都搞航空,我说你们万万不能搞,民营怎 么能搞航空呢,凡是民营经济搞航空最后都是死路一条,没有疑问的,百分之一百,而不是九十九.因为 从国际到国内,航空属于一个国家功能性和公益性的事情,政府有义务去做,给钱也不要还,而且不付利 息.比如海南航空,没有政府支持能走到今天嘛,就是我们民营企业家的高度不够.我早就说,民营航空 最终都是死路一条,没有商量.因为这是国家做的事情,国家功能性和公益性的不计成本的,给钱也不要 因为这是国家做的事情,国家功能性和公益性的不计成本的, 因为这是国家做的事情 计成本的 还,不要付利息,你怎么可能呢.不要付利息,你怎么可能呢 我记得去年朱新礼说要卖汇源,我说卖不掉,和我们国家的发

展方向是相反的,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 我们国家 期是短缺,欢迎外资,外资第一,国有第二,民营第三,现在我们国家钞票严重过剩,产能严重过剩, 期是短缺,欢迎外资,外资第一,国有第二,民营第三,现在我们国家钞票严重过剩,产能严重过剩,现 在是国有第一,民营第二,外资第三.在是国有第一,民营第二,外资第三.我不便说排不排斥外资.看中央的文字,过去是一外资,二国有, 三民营,现在是一国有,二民营,三外资,我从这里都感觉他卖不掉.国家把可口可乐引进来,不是引狼 入室嘛, 结果卖不掉.今年的成都买悍马, 一出来我说他买不成, 汇源卖不掉, 悍马买不成.他们说这个“狂 人”太过分了,我说让事实来看.刚刚卖汇源我说卖不掉,现在证明卖不掉了,悍马一出来买悍马,我说买 不成,咱们拭目以待.做企业家要经济,社会, 做企业家要经济,社会,人文都要懂 在中国要想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要懂政治,懂经济,懂社会,懂人文,今天懂企业本身懂钞票, 在中国要想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要懂政治,懂经济,懂社会,懂人文,今天懂企业本身懂钞票, 懂产品,懂人是不够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都得要懂,才有资格叫 家 ,一般只叫个体工商户, 懂产品,懂人是不够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都得要懂,才有资格叫“家”,一般只叫个体工商户,叫 老板,叫资本家,实业家可以.中国的企业与社会涵盖的非常紧, 老板,叫资本家,实业家可以.企业小社会,中国的企业与社会涵盖的非常紧,企业做好了要承担社会责 中国的企业与社会涵盖的非常紧 任,要尽社会义务,真正一个企业家把企业做砸了你看社会哪个部门,哪个人对他承担义务,对他尽责任, 要尽社会义务 没有.我们企业家一定要懂得,中国社会对企业是最沧桑,最炎凉的,以成败论英雄.企业家搞好了,欢 中国社会对企业是最沧桑,最炎凉的,以成败论英雄 中国社会对企业是最沧桑 欣鼓舞的人多,不高兴的人少.企业搞好了,大家要承担社会责任,尽社会义务,企业搞砸了,没有哪个 部门,哪个人尽社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一个炎凉的事实.所以我们做企业的人,既要有感性的引领,又要不失理性的回归,既要有激情开疆辟土,更要有从容 做企业的人,既要有感性的引领,又要不失理性的回归,既要有激情开疆辟土, 做企业的人 的一面,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处理各种麻烦的事情.不可以幻想,企业遇到各种麻烦最终都要靠自己.的一面,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处理各种麻烦的事情.不可以幻想,企业遇到各种麻烦最终都要靠自己.我 06 年体会很深,还是要靠自己,如果没有 06 年毁灭性的地震我凭什么弄华佗论箭呢.危机对强者来说永远是机遇,对弱者来说危机是苦难

改革开放三十年 篇6

摘要:金融危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反思一下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经验和不足。本文将从经济危机下我国的经济形势以及我国现有经济情况出发分经验和不足两个方面讨论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改革开放 金融危机 经济形势 思考

0 引言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也卷到这场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已然不能避免受到影响,除了考虑怎样把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小到最小,这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反思一下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经验和不足。

1 金融危机下我国的经济形势

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为9%,结束了GDP连续四年超过10%的神话,尽管9%这个数据在金融危机蔓延的情况下还是比较高的,但是GDP增长率下降这个事实还是让人担心。从微观方面看,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2008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遭遇考验,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进口方面: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从而导致其国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继续降低,如果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而制造业因投资增加而逐渐恢复活力,那么势必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国内金融机构面临直接损失。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的影响包括: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形成对持有大量美国金融机构股票和基金的中国银行业的担心。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这也使国内投资者在心理上产生危机感,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中小型企业大量倒闭,造成就业困难。金融危机波及沿海地区的大量进出口企业和加工企业,致使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大量劳动力失业,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就业困难,极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中国社科院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预测大学生失业率超过12%,2009年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调查失业率有可能超过9.4%,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

2 改革开放的措施以及成果教训。

从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变化大概表现在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

2.1 改革措施:从改革说起,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并在几个试点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提出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200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2007年物权法出台。

改革成果:这一系列改革都是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从1978到200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8%,中国逐渐成长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我国的人均GDP从1978年至今增长了六倍,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全面提高,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国内市场实现了商品总量由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转变,经济结构得到一定调整。

存在问题: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停留在粗放型发展阶段,在金融危机的波及下,很多企业因为竞争力不强、在淘汰的环境中不能得以发展而倒闭;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够深入彻底,管理存在弊端,在金融危机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国有企业甚至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存在决策的失误而面临损失;住房制度改革不完善,此次金融危机就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受此影响,我国的楼市也受到一定打击,我国楼市的改革势在必行;另外,宽松的货币政策易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给日后金融系统危机带来潜在风险。

2.2 开放措施: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现我国有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引进外资,同时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现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开放成果:外贸持续快速增长,利用外资保持高水平,走出去步伐加快,多双边合作取得重大成果。

存在问题: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我国采取较宽松的引进外资政策,并且为出口贸易提供很多优惠条件,这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对国际社会的依赖程度加深,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不得不受到影响,显然,对国际环境越依赖所受经济危机影响就越大,因此要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同时加强独立性,谨慎对待,对外投资要有严格的风险评估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参考文献:

[1]赵玉珍.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经济纵横.2008.

[2]陈艳红.浅析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J].中国监察.2008.

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 篇7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主要成就

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试点阶段 (1978—1984) , 即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届三中全会期间, 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和在城市为配合调整而进行改革试点的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展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 开始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改革的试验也同时起步, 开展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 推行两步“利改税”, 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 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 不断减少的集体经济和几乎绝迹的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 (1984—1992) , 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确立“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 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改革实践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 着眼于探索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企业体制, 实行承包制、租赁制等措施, 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进行以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制为内容的企业领导、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的改革, 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加快建立以统一开放、运转有序的竞争性市场体制和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的相关改革。采取“调、放、管”相结合的方针, 理顺比价关系, 改革商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商业经营管理体制, 发展非国营流通企业;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 实行各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 变单一税制为复合税制。

第三个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1992—2002年) 。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并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实现了思想理论上的一系列新突破, 推动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这一阶段的改革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 制度创新的力度显著加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 中央和地方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积极推进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 推动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 使国有资本逐渐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流通领域的改革向纵深发展, 商品市场进一步发展, 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加大。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2002年至今)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与此同时, 党中央总结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 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自此, 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了突出的位置, 按照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着力推进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 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 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 农村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 新农村建设有效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健全, 市场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2020年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回顾过去的30年, 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二是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要素市场进一步发育。三是政府职能转变加快,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经济调节体系逐步完善。四是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五是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六是其他各项改革有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水平,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007年, 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达到33 762亿美元, 比改革初始的1978年增长了17倍;人均收入超过2 400美元, 增长了11倍;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 479万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1 738亿美元, 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汇储备为世界第一位;外商直接投资居第二位。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和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改革的市场化取向相结合, 不断推动体制创新, 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征。实践充分证明,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可以结合的,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在30年的改革进程中, 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 推进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思想创新和体制创新, 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十六大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 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 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实践证明, 每一次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 都带来了改革实践的重大突破。

二是坚持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改革既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 又要充分扩大社会参与度。我们的改革始终注重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不断扩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努力把政府合理引导、积极推动与充分发挥群众改革创新的自主性、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 协调推进各项改革。我们注重把握“破旧”和“立新”的关系, 立足于立新, 适时、大胆地破旧, 从而不断消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 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协调配合, 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开放也是改革, 做到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 良性互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改革已经进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四位一体”的新时期, 面临的主要是一些触及深层利益关系、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 这使得改革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的要求更加凸显。

四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的方式。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农村改革开始, 然后扩展到城市;先着力发展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国有制经济, 然后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 然后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先调后放, 调放结合, 并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生产、流通、价格等都出现计划内外双轨制, 然后向市场单轨制过渡;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先行一步, 逐步向内地推开, 实现全方位开放等等。在改革推进的方法上, 也是这样。先是摸着石头过河, 走一步看一步, 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 逐步实行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整体推进;还有是先易后难, 先改革那些比较容易改的领域, 最后搞攻坚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 民生为重, 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推进过程中,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 民生为重, 注重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 同时注重从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 努力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通过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达到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

六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 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 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三、新形势下,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举措

1.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着新形势

从总体上说,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这一阶段, 改革面临着新的形势, 呈现出新的特点, 其艰巨性、复杂性、系统性和风险性都大大增加。

从改革内容看:目前面临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较大的改革, 改革到了真正啃“硬骨头”的时期。不仅如此, 很多问题的解决,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深化, 已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连在一起。

从改革动力看:一方面, 在改革初期, 人心思变和良好预期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十分高昂, 社会的动力与政府的牵引力紧密结合, 带动改革快速推进。然而,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 由于改革的渐进性以及改革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误和不规范行为等, 人们对改革成果的分享存在差异,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改革热情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 伴随着改革的深化, 作为改革组织者、推动者的政府部门, 自身也成了改革的主要对象, 放弃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利益, 这毕竟不是容易之事, 其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从改革方式看:改革初期, 由于时间和地域推进上的差别, 改革探索的空间和政策应用的空间都比较大, 政府可以通过给予优惠政策和赋予地区在整体或某些方面的探索权力来推进改革, 政府的主导性很强。随着改革领域的广泛化和改革探索权的普遍化, 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 由政府给予优惠政策进行改革的空间非常有限, 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主导改革的能力也受到挑战。

从改革要求看:人们对改革效应的预期普遍提高, 对改革成果分享的要求明显增强, 改革的目的性日趋清晰和强烈。改革到了现阶段, 已从以“破”为主转变到“破”“立”并重和寓“破”于“立”, 其建设性要求明显增强;已从主要是利益调整转向利益调整和利益增进并重, 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 要求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从改革的环境来看:由于我国经济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 “三高一低”问题日愈严重, 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可持续发展遭到巨大挑战。目前, 我国已进入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时期, 加入WTO, 使改革开放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形势,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又面临新的严峻任务。

对照新的形势要求, 现行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的有: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还有待加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垄断行业改革滞后, 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现代市场体系还不规范,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还不健全, 直接融资发展不足, 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就业压力较大, 收入分配差距明显, 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 民生建设任务繁重。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仍未改变, 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繁重。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 制约着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 深化改革、完善新体制的任务还很艰巨。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举措

第一,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探索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新境界。目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 单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然成本很高, 效率很低。必须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新的发展阶段, 面临新形势、新问题, 要不断探索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新境界。面对错综复杂的改革发展形势, 只有解放思想, 锐意进取, 不断探求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新境界, 才能尽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第二,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 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加大国有独资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 放宽市场准入, 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样化。推进集体企业制度创新, 发展各种形式集体经济。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第三, 以要素市场为重点,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 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 完善商品市场, 大力发展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代价的资源价格体系。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 大力规范市场秩序,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第四, 深化财税、价格、投资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管理体制。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 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发展各类金融市场, 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第五, 加大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 形成成果共享机制。一是深化就业体制改革。继续改善就业环境, 促进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保障社会成员公平就业的权利。二是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逐步提高社会统筹层次,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对困难人群的社会救助制度。三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使广大群众切切实实地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六, 深化农村改革,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积极稳妥进行乡镇机构改革, 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第七,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完善内外平衡、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保持出口平稳增长的同时,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优化出口结构, 扩大服务出口, 发展服务外包。积极扩大进口, 重点增加先进技术装备、重要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进口。优化利用外资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 稳步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的方式, 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加强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区的, 认真实施已签署的协定, 维护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

第八, 要构造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安全网, 尽快建立改革的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建立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良好环境, 形成有利于深化改革、保护改革、促进改革、减少改革风险、提高改革效率的安全网。在全面改革的新阶段, 与全面利益关系调整相适应, 建立一个由中央直接领导的、超越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改革协调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摘要:在30年的改革进程中, 经济体制改革经过试点启动、目标探索、框架构建和体制完善四个阶段,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新形势下, 经济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自身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民生领域改革为重点, 打一场攻坚战。

关键词:经济体制,三十年,历程,经验,举措

参考文献

[1]宗寒.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前瞻[J].学习论坛, 2007 (11) .

[2]高尚全.我国30年改革的回顾[J].理论前沿, 2008 (4) .

[3]迟福临.新阶段的全面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 2007-11-27.

[4]张卓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经济研究, 2007 (11) .

[5]陈文通.如何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科学社会主义, 2008 (1) .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企业文化 篇8

7年前,美国海氏咨询公司在对《财富》500强评选的总结中指出:“公司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文化”。被称作世界头号CEO的杰克·韦尔奇就是文化管理的大师。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文化是GE不可替代的一个资本。”中国海尔公司CEO张瑞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海尔文化。海尔的什么东西别人都可以复制,惟独海尔文化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企业文化的理论,大体上诞生于1979至1982年的美国,很快便传到了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中国企业于1984年至1988年期间,经历了第一次企业文化建设热潮。当时,许多中国企业对西方的企业文化理论进行热烈的研讨,并结合中国企业情况,完善了自己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等等。诸如大庆、二汽、鞍钢、长钢、北汽、吉化、南京无线电厂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的前身)、上海嘉丰棉纺织厂北京第四制药厂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云南玉溪卷烟厂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等国有企业,是当时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与第一次企业文化热潮相伴随的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企业初步从计划体制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开始树立商品经济观念、顾客至上观念、开拓创新观念;同时,中国国有企业以极大的热情学习西方18种现代管理理念,在管理上推进变革。这第一次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以国有企业为主角,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1989年“六四风波”后,至1992年,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低潮。在批判“全盘西化”思潮过程中,把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也看成是“全盘西化”的表现,说企业文化这种西方的理论,冲击了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关于企业文化的研讨停顿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也陷入迷茫。1991年,我的专著一一《中国企业文化一一现在与未来》即将出版,一位部长曾答应为这本书题词,这时却食言了,可见当时的政治压力有多大。非常感谢袁宝华和陈清泰同志,他们的题词使这本书增色不少。袁宝华同志的题词是:“艰苦奋斗,爱厂如家,开拓创新,振兴中华”。陈清泰同志的题词是:“建设企业文化,开发精神力量”。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决策,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更深入的阶段。1 993年至2000年,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进入了恢复、创新和变革阶段。一大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其企业文化也进一步与市场经济相匹配,与此相伴的是一次更大、更深刻的观念变革。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像青岛海尔、联想集团、中兴通讯、华为、同仁堂集团、宝钢集团等企业,不仅成为制度变革的排头兵,而且成为观念变革和文化创新的佼佼者。他们的企业文化不仅进一步与市场经济合拍,而且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他们的企业文化不仅对内发挥了凝聚人心的作用,而且对外发挥了塑造形象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品牌建设。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以联想、海尔、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与此同时,东北、西北、西南、中部地区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型国家”,以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崭新的观念。2001年以来,第二次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已经如火如茶。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学习企业文化的理论,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企业文化策划和企业文化更新列上议事日程,越来越多的学术团体和政府部门召开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研讨会。这标志着中国企业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已经开始,它所解决的课题是:中国企业如何走上国际化经营之路,如何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如何应对知识经济,如何为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和管理。诸如“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间的竞争是你死我活的竞争”等观念将被淘汰,而“企业应追求合理的利润”、“建立企业联盟,实现多赢局面”等崭新观念被更多的中国企业所接受。现有的“利益导向的文化”,将向“诚信导向的文化”演变。一个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企业文化修炼热潮,必将推动一批又一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经济的航空母舰和高效的潜水艇。

笔者认为,在第二次企业文化热潮中,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的课题有:1.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2.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持续发展;3.加入WTO与中外企业的文化较量;4.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同步建设;5.企业文化与名牌战略;6.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7.中国企业面临的思想道德课题;8.中国企业文化的操作艺术;9.企业重组与文化融合;1 0.企业改制与观念更新;11.知识经济与文化管理;12.加入WTO与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13.加入WTO与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14.在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15.企业经营者素质与企业核心价值观;16.构建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设;17.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特殊问题;18.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伦理;19.和谐社会与企业文化;20企业文化与自主创新。

中国的第二次企业文化热潮要想取得实效,有赖于管理学界、企业界、政界的密切结合,有赖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有赖于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的进一步改善,虽然困难不少,但我们没有理由悲观。

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 篇9

关键词: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改革开放30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山东省从上世纪80年代即着手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 在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的同时, 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形成了适应不同时期形势和任务要求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84—1991) , 提出并实施“东部开放, 西部开发, 东西结合, 共同发展”的战略。主要内容包括搞好点片开发、实行横向联合、调整区域布局和加强省际合作四个层次的内容。 第二阶段 (1992—2002) , 提出并实施“全面开放, 重点突破, 梯次推进, 东西结合, 加快发展”的战略。包含优化区域布局、实行分类指导和加快城镇化步伐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阶段 (2003—2007) , 提出并实施“龙头带动, 重点突破, 促强扶弱, 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2007年, 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

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1.山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初见成效

首先, 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 半岛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4.1%, 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2.9亿美元, 占全省的92.5%;“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已成为半岛城市群8市的共识, 区域内部合作正在逐步展开, 区域一体化取得一定进展。 其次, 以青、烟、威为主体的东部地区继续保持率先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 胶东半岛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 877.73亿元, 占到全省GDP的31.8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 764.1亿元, 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2.86%;进出口额达到494.82亿美元, 占全省的64.35%。龙头城市青岛的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同时, 以德、滨、聊、荷为主体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十五”以来, 德州、滨州、聊城三市年度经济增长速度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1) 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差距状况

按照1995年以来山东省政府的划分方法, 山东省可分为东、西部两大地区, 青岛、济南、威海、烟台、东营、日照、淄博、潍坊等8个地市为东部地区, 其余为西部。2006年山东省GDP达21 846.7亿元, 居全国第二。但是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协调, 东部地区人口占全省43%, 而GDP却占到了全省的64%, 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近三倍。这种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将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 从长期来看也不利于山东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2) 山东省17地市经济差距状况

从山东各市人均GDP标准差和离差系数变化趋势图 (图1) 可以看出, 山东省各地市绝对差距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两地间相对差异除个别年份略低外, 其他年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离差系数都在0.55以上。随着经济发展的深人,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并没有呈现出缩小的趋势。

(3) 山东各地市Theil-T指数的总体差异分析

从泰尔指数变化趋势图 (图2) 可以看出, Theil-T指数2000年之前呈持续上升趋势, 2000年后变化趋于平稳。1995~2000这一阶段, 泰尔指数连续上升, 总体经济发展差异在迅速扩大, 充分验证了谬尔达尔的“累计因果循环论”;2001~2007年这个阶段差异指数处于相对平稳状态, 没有继续前一阶段的快速增长趋势。这说明山东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积累的长期性, 政策的效果在短期内不会太明显。

可以直观地看出, 区域间差异指数在这13年内总体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通过东、中、西三个地区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 2007年西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最大, 东部地区次之, 中部地区最小, 并且西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指数是东部地区的1.8倍, 是中部地区的5.7倍, 这说明三个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程度相差巨大。在区域内的差异组成中, 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内部差异都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 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这些年来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综上可得, 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变化是造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1.强化青岛、济南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首先, 两市应加快发展高加工度化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增强产业中心地位。青岛市要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与家电、石油化工、汽车机车船舶集装箱制造、新材料、海洋产业等五大产业, 增强对全省其他市地产业发展的拉动能力, 切实发挥龙头作用;济南市应以交通运输设备、机械装备、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工程四大产业为重点, 加快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与周边城市之间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分工与合作。其次, 两市应进一步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力度。青岛、济南要把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研发、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国际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 成为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

2.建立内外联动机制, 促使区域经济由差别发展走向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应当在提高东部地区发展水平和扩张东部地区发展规模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争取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使西部地区形成一种新的追赶模式, 加大力度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强化东西部结合、优势互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 需要调动西部地区的积极性, 同时, 也需要东部地区的参与和配合。从资源的配置来看, 山东省东西部地区之间在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市场互补性。东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 资金供给、劳动力资源等较为丰富;而西部地区资源、能源较为丰富, 劳动力充足, 但资金短缺, 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 这成为两地协作和联合的基础。这种协作联合, 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 有投资共建型、资金重组型、产业化延伸型以及科技开发和人才培育型等方式可供选择。

3.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步伐

首先, 要加快推进工业化。鲁西和鲁南地区应充分发挥土地和劳动力丰富的优势, 积极承接国内发达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 培育和壮大工业支柱产业, 实现工业发展的新突破。其次, 要加快推进城市化。积极推动鲁西和鲁南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并进, 加快城市化进程, 尽快改变城市化发展滞后的局面。第三, 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鲁西和鲁南欠发达地区, 应抓住国际资本加速向我国东部区域转移的机遇,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扩大利用外资,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着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型产业, 使对外贸易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广威, 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6 (3) .

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 篇10

日前, 从协会传来消息:由其编辑的《中国制药装备行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画册》中英文版将出版。

自2009年始, 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便集中一定的人力、精力搜集有关我国制药装备行业的历史图片和资料, 编辑《中国制药装备行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画册》。目前中文稿已经就绪, 正在组织翻译成英文, 不久就可交付出版。

据悉, 图册将集中反映我国制药装备行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以期能进一步促进和发展我国制药装备事业。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 篇11

历史成就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逐步走向深入,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三农”功能明显增强,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从“大一统”框架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以股份制为主导、政策性与合作制补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广泛参与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建立。二是农村信贷资金从国家计划供应到按市场原则优化配置,信贷规模逐步转向总量的指导性控制并根据风险指标实施市场化调节,支农资金按照客户需求和市场信贷条件实施商业化配置,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显著改善。三是农村金融服务从简单的“存贷汇”到全方位拓展,形成了以农村小额贷款、本外币结算、银行卡等品种较为丰富的产品体系,以及贷款上柜台、ATM、网上银行等较为便捷的服务方式,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明显提高。四是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从各个机构的分散运行到系统性整合完善,农村地区信用创建成效明显,覆盖全国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和先进支付手段逐步向农村延伸,“三农”金融支付日趋便捷。五是农村金融监管从一般财政性管理到专业化的外部监管,新的监管理念和持续监管思路深入人心,农村金融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分类监管和差别监管措施充分运用,农村金融监管有效性明显提升。

经过30年的艰难探索和持续努力,农村金融已由最初的动员储蓄、提供结算便利,逐步发展成为配置“三农”资源、调节农村经济、分散农业风险、打造诚信环境的重要行业。截至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12.4万个,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9.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23.4%。截至2008年9月末,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7.2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2.8%,其中农户贷款1.6万亿元,农户贷款覆盖面达到34.6%,受惠农户3亿多,为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30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

基本经验

30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有这样几条基本经验特别宝贵: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全党全国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改革发展农村金融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这也是我们制定和落实农村金融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点。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体制、机制、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农村金融的机构布局、功能定位、产品服务等各个关键环节,只有主动适应这个阶段性的历史要求,政策措施才更具现实操作性,农村金融体系才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主导方向。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活力与效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成为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坚持解放思想,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市场化建设,促进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的各项重要功能和作用。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30年,本质上就是不断创新与进步的30年。与时俱进的探索创新,也极大加快了其自身改革发展进程。面对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必须以更坚定的信心和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在防范风险基础上,持续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很不平衡。这既需要我们在宏观层面上作出符合“三农”发展阶段性特点的制度安排,更需要兼顾微观层面的差异,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和引导围绕“三农”贷款可得性、服务便利性和财务可持续性,探索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多种改革模式和科学的发展方式。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注重政策的正向激励和引导。农业的特殊性和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带来“三农”金融服务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客观上与金融的商业化运作存在一定矛盾。必须充分借鉴各国在这个领域的普遍做法和有益经验,结合国情,加快构建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有效激发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服务的内在积极性,确保农村信贷投入的持续增长和农村金融服务的持续改善。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防范金融风险。农村金融的机构数量种类多,性质差异大,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都比较突出,是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要始终把风险防范作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风险为本的理念,切实强化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金融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金融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深刻变革的关键阶段,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加剧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形成较大冲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农村金融工作,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农村金融发展道路,具有更加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需要,加快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大力推进城乡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办业务,实现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协调发展。在政策性金融方面,按照专业化农业政策银行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全面承担起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长期、微利甚至无收益“三农”项目的政策性信贷支持,显著扩大政策性信贷投放规模;加快建立政策性保险制度和省级机构体系,完善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连接机制。在商业性金融方面,抓紧推进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规范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在合作金融方面,鼓励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允许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面向社员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坚持特色化发展,适应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快构建规制科学、竞争适度、运行高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在农村信贷市场方面,在适当时机放开贷款利率上限,鼓励商业性金融业务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模式,引导开展金融服务的自主创新、错位竞争与业务合作,提高农村信贷市场活力与合力。在农村保险市场方面,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和销售渠道,鼓励和支持商业性保险机构发展涉农保险业务。在农村资本市场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逐年增加中央国债运用于“三农”的比重,支持政策性银行发行支农金融债券,完善农产品期货品种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快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创新的内在积极性,促进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三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坚持全面协调发展,适应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效率需要,加快构建农村担保、征信、支付清算、教育培训等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继续大力推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价制度,加快建设全面覆盖农村信贷领域的全国信贷登记系统,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在农村担保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农用土地和农村宅基地抵押的有效方式,支持各类资本设立农村担保机构,大力培育具有担保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建立农村不动产抵押登记和交易制度。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的辐射范围,完善支付结算品种,拓宽支付服务渠道。在农村金融队伍建设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方面,全面实施农村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加快建立科学的农村金融高管人员评价考核、选拔任用和流动机制;尽快将金融基础知识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体系,广泛宣传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四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适应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的需要,本着历史问题历史对待、政策问题政策解决的实事求是态度,抓紧建立以财政和税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在财政政策上,核心是“多予”,重点是建立农业贷款贴息政策。加快制定出台农业贷款贴息办法,发挥“财政小补贴撬动信贷大资金”的政策效应。在税收政策上,核心是“少取”,重点是加大税收减免优惠。加快建立以县域机构和涉农贷款投放双层纬度的税收减免制度,适当扩大所得税优惠范围,并予以长期化、制度化。在货币政策上,核心是“放宽”,重点是完善差别准备金制度。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按年度设定并动态执行相应的准备金率。要坚持统筹区域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采取导向性更强、力度更大的差别化扶持政策,支持当地农村金融加快改革发展,促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 篇12

深圳读书月“阅读中国30年”活动, “30年30本书”的评选, 经过一个月的公众自由推荐、一个月的网络票选及手机短信投票, 从30年来的出版物中筛选出了100本候选书目, 最终呈交给来自全国的著名专家组成的终审评委团与来自全国16家知名媒体读书版编辑组成的复审评委团进行评选。最后, 下列30本书当选:1.《万历十五年》2.《第三帝国的兴亡》3.《傅雷家书》4.《第三次浪潮》5.《宽容》6.《释梦》7.《一九八四》8.《庐山会议实录》9.《美的历程》10.《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1.《顾准文集》12.《陈寅恪的最后20年》13.《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14.《百年孤独》15.《朦胧诗选》15.《朦胧诗选》16.《丑陋的中国人》17.《日瓦戈医生》18.《白鹿原》19.《1932-1972年美国实录:光荣与梦想》20.《围城》21.《瓦尔登湖》22.《随想录》23.《张爱玲文集》24.《沉默的大多数》25.《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26.《城堡》27.《西方哲学史》28.《金庸作品集》29.《增长的极限》30.《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上一篇:软硬件资源下一篇:产品设计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