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十年回顾(共10篇)
中国入世十年回顾 篇1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再过十几天,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将整整十周年。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 与大家共聚一堂, 回顾这十年来我国商贸行业的发展历程, 总结内贸流通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听取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政策和市场环境等问题的看法, 展望“十二五”期间我国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前景。我希望中商联组织的这个研讨会, 能够帮助全行业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在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 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基本国策, 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高效安全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十年的实践证明, 党中央、国务院当年做出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加入世贸组织, 是我国坚定不移实行改革开放方针的重要标志, 是中国人民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世界经济平等竞争的应有权益, 是我国对外开放史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回首十五年的入世谈判, 漫长而艰辛, 那是一场维护国家利益的特殊战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 当时在国内开展了一场全民族广泛参与的、旷日持久的、艰苦而激烈的生产力大提升, 我有幸参加了应对的后期工作, 令我难以忘怀的有这样几件事:
1. 促进思想解放。
从1978年开始的真理标准的讨论及以后一系列关于发展道路的摸索, 为后来的入世谈判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实现了观念的飞跃。
2. 建立制度基础。
1992年, 中共中央十四大确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我国入世谈判指明了方向, 铺平了道路。
3. 法制建设。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世贸组织的规则体现的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前后, 我们清理了大约数千件法律文件, 制定了一批新法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个成就的取得, 与入世后我们获得了一个由法律支撑的稳定开放的外部环境、把自身的经济建设纳入到一个相对统一和公平的规则内是分不开的。
4. 增强企业活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改制、改组、改造、加强企业管理”, 俗称“三改一加强”全面开展。提升生产力水平是最根本、也是最积极的应对措施。
5. 完善组织保障。
当时, 非常令人担心的是第一产业的农业, 第二产业的汽车, 第三产业的金融。为加强应对工作, 经国务院批准, 在有关部委内部相继成立产业调查局、公平贸易局、世贸司等专门从事保护产业安全、执行世贸规则的机构。
6. 勇敢面对竞争。
1995年前后, 家乐福、沃尔玛等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相继被引进。我国的本土商业惊呼“狼来了”。外资商业的引进, 给我国零售业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 也带来了学习成长的机遇。从此, 中国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体系迅速成长壮大。现在, 我国国内流通领域的浙江物产集团已进入世界500强, 过千亿的零售企业已有4家。
7. 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 群众广泛参与。
从1985年开始谈判以后, 历任国家领导人亲自组织领导了入世谈判。入世之初, 国家领导人在中央党校亲自向省部级领导宣讲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当时的国家经贸委会同原外经贸部等有关部门, 迅即在全国开展世贸知识普及活动, 数月内收回500万张答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如此重视, 世界经济史上史无前例, 传为佳话。
回望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的十年, 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进入新世纪的十年, 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其重要推动力之一。从2001年到2010年, 我国的货物进出口规模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增幅达4.8倍,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 国内生产总值从9.43万亿元增加到39.8万亿元, 翻了两番, 经济年均增长约10%, 经济总量从世界排名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WTO的多边贸易体制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融入全球经济, 是完全必要的, 没有这一步, 我们就不可能在世界经济中取得今天的地位。
入世十年的历程, 我们正在实现从“学习规则”、“执行规则”到参与“制定规则”的角色转换。众所周知, 经历了百年难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 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正在艰难地推进经济复苏。与此同时,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世贸组织多哈回合的谈判, 正遭受着严重干扰。与世贸组织倡导的自由贸易精神相背离的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随着中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角色日益重要, 我们十分有必要认真学习如何参与规则的制定。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行的多边贸易体制, 使世贸组织的规则更加平衡, 更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总之,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同时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扮演着“维护者、建设者、促进者”的角色。
眺望未来, 我国正走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国家注意培育、壮大一批自己的自立于世界的中国的跨国企业和“非政府组织” (即NGO) 。这是培育和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根支柱 (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社团组织) 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实践中, 强大的企业和行业组织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争取在培育出一批充满活力、守规则, 既有硬实力也有软实力的跨国企业的同时, 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非政府社团组织, 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壮大。说到这里, 我想向大家通报一个情况:不久前国务院决定, 从2012年1月1日起, 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 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这是我国为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而做出的一个重大举措, 我们中国商业联合会为这个政策的出台一直在积极推动, 做了大量工作, 为全行业做了一件大好事。因此说, 只要真正代表行业、全心全意为行业服务, 在国际和国内两个舞台上, 企业与行业协会完全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转自《经贸参考》)
入世十年 中国与世界共赢 篇2
《经济》:这次调研的目的是什么?
葛志荣:我国作为世贸成员和负责任的大国,有义务和责任运用好世贸通行规则维护国家利益。这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分析我国入世十年的进程、成绩和经验,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上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认真总结入世十年历史经验,就是这次调研的主题。
国务院参事室非常重视这次调研。调研组主要成员有中国科学院资深专家谢又予参事、中国社科院资深专家徐嵩龄参事、国家质检总局国际标准与法规中心原副主任郭力生专家等。除了专业背景的优势外,大家对中国入世十年的经历都有着深刻的了解,熟悉国际经济形势。团结协作、深入探讨也是我们能很好完成这次调研的重要保证。
《经济》:如何评价我国入世十年来的发展成就?
葛志荣:众所周知,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初期,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部门各地方,全面制订了入世应对方案。我国政府认真履行承诺,下了很大力气认真清理与对外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仅中央各部门就涉及2000多项相关文件。经过共同努力,对重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地方进行了修改、调整或废止,2002年全国人大修订通过的第一部法律就是《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这些工作体现了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严肃态度,同时对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也是有力的推动和促进。我同意一种说法,世贸原则应当看成是人类发展和现代社会文明的共同财富。世贸组织的很多原则,如透明度原则、非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原则等,都成为我国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扩大开放可资借鉴的标尺。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尊重国际通行做法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各级政府在出台新政策、新规定时也注意程序的公开透明,注意与国际规则保持一致,推进了中国经济与国际社会的融合。
入世十年中,我国更加广泛、深入、自如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享受到作为世贸成员应有的权利,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条件,进入了十年发展的“快车道”。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和第三大国际货币基金出资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名列前茅,这些令人振奋的数据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加入世贸组织是完全正确的。
在从世贸组织的新成员到推动者和维护者的转变过程中,中国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世界,中国入世是互利共赢,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这种重要性必将表现得更加明显。
《经济》:请具体谈谈调研进展情况。
葛志荣:从3月下旬开始至今,调研组先后到商务部、外交部、农业部、卫生部、环保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中国贸促会等部门和辽宁、天津、上海等省市调研,走访了中国WTO研究会、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等单位。进行了二十多场座谈会,有两百余人参加。还进行了专家专题访谈,比如我们数次请教了我国前驻世贸组织孙振宇大使,在北京和上海同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主任王新奎先生进行了多次访谈。调研组还实地考察了处于经济全球化前沿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外向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在长达三个月的调研中,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从回顾过去到着眼今后,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令我们大大受益。调研组不但要对入世十年来所取得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仍存在的既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又不符世贸规则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经济》:从调研的阶段性结果来看,建议会涉及到哪些方面?
葛志荣:首先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缓慢,WTO多哈回合谈判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对外经贸面临诸多不利因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例如非关税壁垒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剧,反倾销反补贴手段增强,造成我国出口多方受阻,进口资源则受制约;我国与某些发展中国家因出口产品和产业结构相近引发的贸易摩擦增多等。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在全球经济、多边和双边经贸中的总体战略,应更主动更有效地运用好世贸各项原则和规则,趋利避害,化弊为利,以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
其次,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状况尚无实质性转变,不可预见、不可控和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生产成本增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资源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制造”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大豆、奶粉等大宗产品不仅丧失了国际市场,而且正在逐渐丧失国内市场;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有形和无形障碍在增多。这些都需要我们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贸体制改革步伐,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有力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获取更大发展空间。
第三,入世十年中,我们明显看到我国在制订世贸规则方面的话语权和主导力还不够强,还未发挥出代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制定国际规则的主导作用,同发达国家相比在主动运用世贸规则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国内行业间和地区间世贸应对工作发展不平衡,很多地区和企业不善于利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权益,反应迟缓。同十年前相比,在WTO认识、观念、体制、机制、机构、人才等方面的工作呈现出弱化状况。比如,我们深切地感到,我国应抓住入世十年的契机,如同十年前那样,在全国范围内再一次深入广泛地开展世贸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有力地提高各部门、各地区政府和企业的WTO工作水平。
另外,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国有关WTO工作的协调配合机制至今仍不完善。入世前和入世初,我国各部门建立了比较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这对于当时全国“一盘棋”共同积极应对并化弊为利发挥了非常有效的作用,但一些好的作法并未坚持下来并形成长效机制,反而正面临被削弱的趋势,这很不利于我国合法合理地运用世贸原则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发展战略。
中国入世十年嬗变 篇3
★出口增长4.9倍, 进口增长4.7倍,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 595亿美元, 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 2010年达到688亿美元, 居世界第五位。
工业增长近2.7倍, 制造业进出口总额增长近5倍, 全球第一。我国汽车总产量增长6.8倍, 年产突破1 827万辆, 居世界第一。
农产品出口增长近3.1倍, 达到520亿美元, 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4倍, 成为世界第三大服务进口国和第四大服务出口国。保险业总资产增长近10倍, 银行业总资产增长3倍, 电信业务总量增长6倍。
★10年前, 中国刚开始参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时蹒跚学步, 如今已成为该机制的积极运用者, 成功处理了与主要贸易伙伴的重大双边经贸摩擦。迄今, 中国作为当事方应对和处理了31起争端, 作为第三方参与了87起争端。
★世界也分享了中国的发展红利。
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 500亿美元的商品, 为贸易伙伴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 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 617亿美元, 年均增长30%。
杜钰洲:入世十年 中国发生巨变 篇4
融入全球化的里程碑
入世加速了中国纺织工业国际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得到了较大的释放。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欧美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或出于政治考量,对中国纺织品服装采取极端歧视性的贸易准入政策,进行十分苛刻的配额限制,中国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被严重束缚,致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偏低,一些大类产品的配额数量比如牛仔裤甚至不如洪都拉斯、越南等一些国家。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作为WTO正式成员的平等身份,使我国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释放。尽管在入世后,我国仍然在两个方面受到限制,一是特保条款,二是欧美等国家仍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成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障碍性因素,但中国作为WTO正式成员,在WTO原则下所享有的权利、责任是无法改变的。
自入世以后,我国首先享受到了取消配额过渡期的利好因素。在全球遭遇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却逆势增长,增长幅度远远超出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速。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前一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520.8亿美元(不含94章),占世界出口的比重是1462%;2005年上升到1146.85亿美元(不含94章),占世界出口的比重是24.56%。自2005年,全面取消配额之后的五年间(2006~2010年),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只增长27.14%的情况下,而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却能增长80.4%。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比重上升到34%。入世十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外出口的第一市场仍然是发达国家,但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也非常明显。
第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履行承诺,对外减让关税,不但有利于国外对中国的贸易出口,也利于中国纺织工业整合世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这十年,纺织品服装产业相关产业产品进口增长迅速,染化料助剂从2000年的7.5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28.63亿美元。化工原料进口额由2000年的26.35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18446亿美元,纺织机械进口从2000年的19.13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43.17亿美元,纺织品服装从2000年的138.87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达到203.2亿美元。这不仅大幅提高了中国的技术改造水平、生产工艺和产品开发水平,也加深了我国对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
整合世界资源也体现在吸引外资方面。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实收资本中海外资本(包括港澳台资本),从2000年的757亿人民币,增长到2009年2375.67亿元,增长了2.14倍,在行业实收资本中的比重从29.45%上升到2009年36.85%,这一变化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外资利用、技术和人才引进方面的进步。入世让我国纺织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原材料资源和产业结构优势,让我国纺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改革的进程加快
加入世贸组织,让我国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具体表现在财税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企业机制改革同时进行,这一改革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不仅调动了海外资本对中国纺织工业的投入,而且使民营企业成为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的主体。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国家资本比重从2000年的24.67%下降到2010年的3.18%。与此同时,中小微型企业成为行业重心。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改变了小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伴随着企业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中国东部沿海产业集群带和专业市场网络,总的生产规模约占全国的80%。目前,仅纺织工业联合试点产业升级的集群就已达179个约17万户企业,从业人员达到800万人左右,产业集群带和专业市场网络的形成直接促进了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成为中国对内加速发展,对外扩大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组织结构。
中国改革进程同时加快了企业的机制体制转变,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动力。特别是一些企业不仅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也开始逐步走出去,从过去的产品出口,发展到对外资本投资,向跨国企业形式发展,形成了全新的企业发展模式。
增强了内需的拉动作用
在入世以前,很多声音质疑外国的产品质量高,国内产品质量差,在关税减让之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将面临发展瓶颈。而事实证明恰恰相反,这十年,并非更加依赖出口,也并非中国市场完全被欧美占领,中国纺织工业的高速发展和提升不仅出口竞争力大幅提升,而是更充分地适应了人民日益提高的衣着消费需求。与此相呼应的是,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十年。中国国内需求则成为中国企业发展最主要的动力,中国市场也成为了最被国际看好的市场。主要表现在:
1、这十年国内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总产值增长了4.25倍,其中内销产值增长了5.43倍,出口交货值增长了1.9倍。在出口空间较大的同时,内销市场比出口市场增速更快得多。
2、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得意于中国人均的衣着支出2001~2010年年均增长率已超过人均GDP的增长率,达到14.64%。入世以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扩大了我国居民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
3、纺织工业的发展得益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入世以后,快速发展的纺织工业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加快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高了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为我国纺织工业内需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产业升级
中国入世之后并没有像当初一些悲观者设想的那样停留在给外国打工的状态,而是加速了自身产业素质的提升。在回望入世十年的巨大发展历程时,纺织工业产业升级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重要一笔。
1、产业升级首先反映在技术进步上。这十年,中国纺织工业的科技贡献率大幅提高,化纤产业最为典型,“十五”、“十一五”期间,化纤产业表现为技术进步快,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和自主原创、集成创新,使国产化达到大规模、高起点、差异化从未有过的进步。化纤建设的成本比进口降低90%,产量从2000年的4.2万吨,发展到2010年3089.6万吨,翻了2.16番,国产化率达到5%以上。而且一大批新型纤维材料应运而生,成为我国材料应对各种资源风险的重要基础。纺织机械方面,尽管我们仍然大量进口,但随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产化新型设备已经占到全行业新技术装备投资的70%。
2、自主品牌建设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表现尤为明显,国产品牌已经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主体。纺织行业倡导的“质量、创新、快速反映、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价值体系,还在稳步提升,以此为导向的品牌生态正在形成。技术进步和品牌建设已成为纺织工业产业提升的两个重要因素。
3、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过去十年,纺织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大幅提高,规模以上企业人均总资产增长了101.54%,人均总产值增长236.48%,人均净利润增長545.83%。
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我国纺织工业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国际公认,中国制造成为标签,已能适应世界任何服装纺织品种、质量的需求,成为世界大型采购商、零售商的首选。中国的创造力已明显提升,上下游都已有国际知名品牌问世。人世十年,中国纺织工业在新的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历史条件下,将进一步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应对可以预测的风险,更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入世十年中国商业冷思考 篇5
1. 对内外资企业缺乏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中国较其他世贸组织成员而言可谓高分入市———入世之初, 中国政府承诺, 除烟草批发零售不对外开放, 还有盐的批发不允许外资经营外, 将在3年内逐步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数量限制、股权限制和区域限制, 5年内逐步取消对所有商品的经营限制。在这种极为罕见的大尺度开放环境中, 许多外资零售企业在没有经过中央政府审批的条件下在中国各地开设了连锁店。而各地政府对外资企业热情有加, 纷纷抛出“超国民待遇”的绣球, 在税收、市场准入、经营权的优先获取等方面大开绿灯, 更为突出的是, 一些地方政府将原来一些国有商业企业所在黄金地段的店铺拆了以后拱手让给外资企业。优质的商业资源在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大旗下被堂而皇之的优先配备给外资流通业, 而内资企业则备受挤压———虽然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 但政策对现有的外资企业仍给予过渡期的照顾, 在过渡期内外资仍享受中国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此外, 在用地、网点布置、地方性“优惠项目”等方面也不能与外资企业同日而语, 中外商业企业的境遇是冰火两重天。极具说服力的案例是:就在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市场完全对外资开放的当年, 家乐福超市的销售规模已经在整个中国的零售企业中达到第一 (注:家乐福进入中国不足10年) 。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在开放零售市场的时候几乎没有设立遵照市场公平原则的“准入制度”, 国内企业首先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2. 市场交易规则显失公平
前不久, 在中国高速发展了15年的家乐福, 因收取通道费被企业告上法庭, 暴露出其与供应商之间的尖锐矛盾。家乐福是第一家在内地收取通道费的企业, 但绝不是唯一一家, 除沃尔玛外, 很多企业纷纷效仿。其根本原因是国内市场缺乏科学合理公平的零供之间的交易制度。从传统意义上讲, 零售商的主要收入应该来自于购销的差价。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各类商品供应厂商的数量迅速增加, 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于是零售商的货架资源日益紧俏, 在零供关系谈判中的话语权越来越掌握在零售商手里, 以至于零售商反过来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上架费、产品返利等通道费用。其中, 零售商与中小型供应商, 特别是小型代理商的合作中, 平均毛利率为30%至35%, 加上返点后的个别商品毛利率能达到40%。也就是说, 某种产品的进价, 超市要加价40%卖给消费者。大的品牌商和供货商还可以通过向零售商支付“通道费”和提高“折扣率”等方式在终端销售通路中排斥竞争对手, 而中小企业往往因交不起名目繁多的、约占售价一半的通道费, 被堵死了进入大型零售业态的通道。其市场破坏性后果的最终表现是:主流的零售业态被实力强大的品牌和供货商独占, 中小企业的产品只能进入一些非主流渠道, 强者借助强大的渠道更加强大, 弱者挤在狭窄的渠道生存艰难, 一方面, 严重影响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 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 消费者看到的是大型超市中商品千店一面, 不再“天天廉价”, 百货店中商品价格高的令人咂舌, 以致很多人从国外用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把中国制造的东西买回来, 在相当程度上遏制了内需。
3. 体制环境亟待优化
入世后, 商业企业在走向强大和多元化的过程中, 遇到的一个典型的困局就是体制性成本的约束。
首先, 税收制度的设计中, 针对商业服务业的税负偏重。根据商务部的一份报告, 我国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等总体税负水平为26.4%, 分别比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通讯业高出4.6、5.8和13.6个百分点。其次, 商业用电价格、物流成本和垄断体制下刷卡费率过高以及部门多头监管等, 也导致商业成本和费用增加。目前, 我国流通业用电价格在1元左右, 比普通工业用电价格 (0.7元左右) 高出43%;世界上70%的收费公路在中国, 过路费及油价的高企大大影响着流通业的成本乃至社会运行成本, 特别是对依赖物流而生的电子商务;从全国范围来看, 现行的银行卡刷卡费率在0.5%至2.5%之间, 刷卡费率几乎是流通企业净利润的30%至60%。
4. 缺乏全局性的商业网点规划
由于缺乏对入世后流通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认知和未来发展的前瞻, 我国至今未出台指导性的《商业网点管理条例》,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也严重缺失, 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目前面临严重失控的局面。在空间分布上, 近几年来新建的大中型商业企业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商业区, 过于密集, 而居民住宅区的商业网点建设相对不足。许多城市的大型商业网点设施建设已经完全超出市场需求;缺乏整体规划地乱设网点, 盲目开店给城市带来越发普遍和严重的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扰民等社会问题。另外, 一些国际知名零售企业和跨国公司依靠其强大的财力和一些地方为引进外资所给予的超国民待遇, 在一些城市突破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而强行甚至违规开店, 对相对弱小的国内零售业造成致命打击。
5. 缺乏经营创新, 低水平过度竞争激烈
入世之后, 我国商业, 特别是零售业出现了很多新的业态, 比如超市、仓储商店等, 但大家一哄而上, 相当一部分商业企业只注重业态的转变而忽视内涵建设, 经营业态和经营内容雷同, 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策略, 缺乏经营特色。因此, 为争夺有限的顾客, 不可避免地发生低水平过度竞争———降价、打折、抽奖、各种表演秀在全国各地的商业企业中此起彼伏, 这种经营手段的模仿和雷同, 使消费者到哪儿都会感到“熟悉”和“亲切”, 但绝对没有新奇, 缺乏特色。我国由于在价格竞争方面没有相应的法规, 一些企业为了压倒竞争对手, 强行让利, 经营利润接近于零, 恶性价格大战此起彼伏, 造成流通秩序的严重混乱, 国家税收和企业利益损失巨大。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来看, 这些手段都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6. 中国商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在国际市场上, 我国总是“买啥啥贵, 卖啥啥贱”,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跨国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商业企业和商业品牌、没有海外的自主购销渠道。目前, 我国商人在海外大多数属于小、散、差, 不成气候, 国际化、现代化的大型零售、批发企业几乎为零。在分销渠道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 我们的采购分销网络渠道这个命脉一直掌握在别人手里, 更没有建成自己的供应链, 导致我国的商业难以在国外的地盘上发展壮大, 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制造业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促进商业健康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 认清形势, 调整思路
改革开放初期, 我们缺乏现代化的商业经营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 为此我们牺牲市场、空间、出台优惠政策去交换是顺势而为。但如今, 在内需逐步取代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的形势下, 当国内市场成为中国“内需”市场发展主战略时, 我们必须重新为商业定位, 必须认识到商业已上升为新的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行业。因此, 必须调整政策思路, 在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不变的前提下, 出台、调整一些具体的商业政策。引进外资一定要充分考虑首先给我国本土企业一个公平待遇, 一定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氛围, 彻底改变对外资进入零售业“事实上不设防”的世界罕见做法。牢固树立“渠道是稀缺资源”、“渠道是经济命脉”的意识。
2.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规则及交易制度, 其建立及执行过程应公开透明
中国开放市场之初“市场规则”的建立是滞后的,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我国废止清理并新出台了3000多个法律法规, 从数量上看相当庞大, 但一部分因种种原因而落不到实处。今后我们必须借助法律的力量, 转变依靠人治的传统, 通过立法的途径,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建立公平的交易规则及交易制度, 并且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听证, 使制定的法律、规则、制度是贴合实际的、切实保障公平交易的, 处理各种市场问题也必须有法有据, 公开透明, 杜绝暗箱操作。只有如此, 才能逐步搭建起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才能保障商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兴旺。
3.建立规划管理制度, 合理规划布局商业网点
从全局看, 首先, 要遵循突出本地特色和优势的原则, 东部地区要重点发挥先行带动作用, 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先行区。中部地区要注重发挥区位优势, 重点提升商品流通枢纽和集散功能。西部地区要突出资源和特色优势, 加大农产品和资源、能源类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和建设力度。其次, 要着重完善城市商业综合服务功能。重点是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 大力发展社区商业, 引导商业中心健康发展, 推动城市群商业联动发展。第三, 加快建设农产品、生产资料和工业品流通网络。要科学引导大型商业网点合理发展, 引导不同业态的大型商业网点适度集聚, 禁止恶意扎堆开店挤压同业竞争者。
从空间布局看, 要构建城乡一体化、内外贸一体化、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一体化的商贸物流渠道网点。组织实施针对广大农村网点缺失的“覆盖战略”;针对二三线城市商业资源小散差的局面, 重点组织实施提高市场集中度的“补强战略”;针对国内外影响力巨大的特大城市, 重点组织实施能够引领商贸物流业未来与发展方向的“创新战略”。
从结构看, 要促使商业企业结构的合理化, 即商业网点布局的多层次性、整体性和动态性。商业网点布局的多层次性, 即大店、中店、小店应呈多层次的宝塔型结构;商业网点布局的整体性, 即商业网点的设置应与城市规模、城市的结构、交通状况、风景名胜等相协调, 如在城市的中心商业区、辅助商业区、新建商业区、居民生活区等都要有合理的商业网点;商业网点布局的动态性, 即商业网点的设置要与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相衔接, 适应市场动态变化的要求。
4.转移商业开放重心, 鼓励商业“走出去”
过去10年, 商业领域的对外开放重心放在如何吸引外资“请进来”, 今后的开放重心要转变为如何推动内资“走出去”。从具体操作层面, 首先, 必须培育一批大型的、具竞争力的商业企业, 打造一批自主品牌;其次, 要转变出口模式, 从借用别人的渠道委托代理出口为主转变为自营出口为主, 为此, 要鼓励并依托大型商业企业和商业品牌建立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 用我国企业的全程自主分销取代外商主导的低价采购, 逐步用自主品牌取代加工贴牌。从长远看, 我国巨大的商品输出必须同巨额的商业资本输出相匹配。应积极推动有实力的商业企业和品牌走出去, 实现国外建厂、国外开店, 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只有这样的外贸战略和政策才是完整的, 服务贸易逆差才有望扭转, 有效益的商品出口才可望回升。
中国商业入世十年的反思 篇6
加入WTO十周年, 中国全面履行承诺, 内贸市场几乎对外全面开放, 而且现在对外资进入的管理权已经下放到地方, 而且可能比十年前想象的还要宽松, 外资进来还要宽松。
当然, 这十年来,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中国商贸服务领域坚持以扩大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需求为基本目标, 全面推进改革和创新, 对这十年来的成就, 哪些是入世带来的?哪些是我们自身的改革创新带来的?哪些是我们在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的大进程中带来的?我想可能要全面评估, 入世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 推动了我们向前发展, 但是这十年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自主的改革、创新、发展的主要成果。
如果历数这十年来发展变化确实很大:第一, 商贸流通规模实现了新的跨越。第二, 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 满足了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二是拉动经济增长, 成为稳定的力量, 如果从投资、消费和出口来看, 可能出口和投资变化都大上大下, 变化很大, 但是如果从30多年轨迹和这十年轨迹看, 消费这块稳稳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稳定力量, 而流通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三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另外特别重要的是应急保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方面大大提高, 这十年来有汶川地震, 有玉树地震, 有泥石流, 有很多自然灾害, 然后有奥运会、世博会等等此类的重大事件, 但是我们商业流通业在应急保供、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拉得出、跟得上、能够取得胜利, 所以是一支能战斗的队伍, 这方面也体现了我们的能力。另外创造的税收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虽然我并不太赞同用税收衡量流通业, 因为商贸流通业本身就是一个利润非常薄的行业, 但是客观上, 我们这十年来的税收还是为国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商贸流通现代化迈上了新台阶, 我们的商业流通业的持续发展, 物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新型业态加快发展, 先进的流通经营和管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外开放呈现出新的局面。市场主体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在这十年里对推动中国流通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不仅数量进一步扩大, 而且市场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商贸主体经济成分更加多元化, 相对充分竞争领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非常明显。
行政管理机制有了新的改观, 这十年来, 我们的国内贸易通过法律法规的建设, 基本搭建了国内贸易领域法律框架, 另外加强了规划的指导, 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建立, 并且逐步完善, 初步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体系, 而且建立了覆盖非常大的监测信息直报系统, 还有商业信用体系等等, 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这个角度上看, 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对商贸服务业的管理体制也有很大变化。
历史地看这十年, 有入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特别是倒逼机制促使我们发展, 当然, 我更想强调的还是与我们自身的改革、创新和我们这十年正好处在城市化加快推进的阶段, 另外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重要十年, 这些都给我们这十年带来了新的变化, 我们既要考虑评价入世对我们发展的重要性, 也要重视其它方面对整个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的成绩。
中国商贸业的机遇、挑战与转变
实际上总结前十年, 更重要的是未来我们怎么发展, 总结成绩的同时, 我们还要看到未来我们实际上中国商贸业的发展还任重道远。
如果说从重大机遇来看, 中国未来无疑还面临着非常重大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比如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 虽然我们一直在说“四化”, 但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十年, 这几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是非常强大的。我们说城市化, 到2015年大约接近14亿人口, 这个增长必然带动消费总体规模的增长, 大体上6.2亿左右的人已经进入到城市, 整体消费规模会大大增加。2015年城市化率可能达到52%左右, 城市化的过程里, 每年份都有八百到一千万人进入城市、在城市生活, 已经进入城市消费体系, 大大促进整个中国消费的增长, 所以给我们的商贸流通业带来很大机遇。
还有居民收入的增长, 我们所谓的“两个同步”, 中央在“十二五”已经确定了, 另外消费结构的升级, 社保体系的完善, 使居民没有那么大的后顾之忧以后消费会进一步增长, 这些都是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当然, 我们还要看到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忧患意识, 我认为可能还要进一步增强, 因为我们可能会碰到前30年、前60年都没碰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些现在已经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 比如各种要素资源到了集中的成本上升期, 这是前30年没有遇到的, 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支撑了我们的发展, 到现在为止, 土地、能源、原材料、人工成本所有叫做要素的东西都在大幅度上涨, 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 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商贸流通业, 成本上升的可能更加明显。而且还有供给不足问题, 劳动力可能供给不足, 土地供给不足, 甚至电力、能源都有可能供给不足, 这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或者遇到的程度不像现在这样明显的。
此外, 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而且同质化的、同构化竞争, 原来老怕“狼”来了跟我们竞争, 现在叫“与狼共舞”, 包括内贸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同构化和同质化的, 差别不是很大, 中外之间的竞争, 还有我们内部之间的竞争, 将来可能进一步白热化。而现代化水平将加大市场开拓能力的挑战。
网络市场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变革和经营、发展和行政管理上的挑战。阿里巴巴一个指令出来, 就引发了一些网络群体的攻击, 还有政府、企业管理创新能力都面临新的挑战, 消费安全特别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上升到非常高的高度, 消费者一时也增强了, 特别是系统性、连带性风险加大, 一个企业问题可能带来整个行业陷入困境, 比如双汇出了问题, 连带整个肉类行业出现大的问题, 三鹿奶粉带来整个中国奶制品行业低迷, 连带性和系统性奉献给我们商业零售业会带来很大的挑战。经营方式的变革和创新, 以及绿色低碳经营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商贸业绿色低碳还有很大文章可做;另外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对流通主体诚信度要求不断提高, 以及我们商贸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不断地提高, 这样的一些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 在我们冷静地评价和反观中国入世十年发展的时候, 我们更要强调我们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问题, 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在这个时候更应该提出这样的战略任务, 我们现在的发展方式仍然以粗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主, 大量地跑马圈地, 管理模式上缺乏精细化管理, 成本控制能力比较弱, 是我们普遍的问题, 比如零售业在盈利模式上多数以引场进店和联营为主, 并不是说就一定不好, 在这个阶段也有其合理的内在要求。只是我们自营比例过低, 商业竞争能力可能就弱下去了, 未来的竞争能力呢?
在营销模式上, 打折、促销的简单价格战还是我们的杀手锏, 其它的竞争呢, 差异化的竞争手段呢, 在经营模式上雷同, 同质化严重, 缺乏差异化创新, 另外产业链整合比较薄弱, 工商关系上普遍存在相互挤压、合作不足、摩擦不断, 有一度甚至比较紧张;在人才聚集方面, 信息化建设方面, 节能减排方面, 我们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特别是在结构上, 我们流通业的主体结构规模偏小、行业零售度过高。如何将规模偏小的零售商用组织化程度组织起来, 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而且在组织结构上, 连锁经营为主的现代组织方式占的比例很小, “十一五”我们确定的目标只有一项没有完成, 是我们的连锁化率。
另外批发业发展水平能力偏低, 高质量的批发体系在我们国家并没有建立起来, 商贸物流业的物流成本仍然很高, 商贸业和物流的融合发展现在还有很大差距, 另外生产资料流通的组织效率亟待提升, 行业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管理职能的转变仍然需要加强。
虽然我们要总结入世十年的成绩, 但是更要看到我们的问题, 冷静地思考、谋划我们未来的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 从数量型、外延型的扩张向效益型和高效率发展方式转变。另外, 坚持调整和优化结构作为我们整个商贸服务业调整的方向, 我们说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科学发展是“十二五”的主题和主线。
商品市场如何和服务性市场发展结合?商贸业里商贸服务业这块相对非常薄弱, 如何提高这块的发展。以科技进步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在“十二五”规划里已经明确提出来。另外, 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 协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也要提到议事日程, 进一步优化流通布局, 从国家来看, 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以及八大城市群推进战略, 都将带动整个商贸业空间布局上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特别是以高铁为主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 可能会对中心城市商业带来变革, 从武汉三小时到广州, 从广州很快到了香港, 对很多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和物流节点城市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当然, 还要坚持开放, 进一步坚持开放, 走出去, 过去是单边开放, 中国一下子把大门打开, 现在我们到外边去还带来很多问题, 有的大门说是开着, 但是不一定进得去, 这些年我们也在出国访问时看他们商贸业走出去的情况, 应该说是不容乐观的, 如何坚持走出去,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竞争的同时, 我有一个观点, 中国的市场就是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在中国的市场上你的竞争力很强, 已经是国际竞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但在这种前提下, 我们仍然要走出去, 在全球布局我们整个的商贸业的大的格局。
中国入世十年回顾 篇7
1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量
1.1 测量模型
1.1.1“钻石模型”
波特钻石模型主要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原因。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四个基本要素 (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和两个辅助要素 (政府与机遇) 的整合作用。基于波特钻石模型,我国学者结合我国服务贸易的特征,建立了修正后的“钻石模型” (郑吉昌,夏晴,2004) 。
其中,生产要素涵盖人力、资本等多个要素,在分析国际竞争力影响时,学者们多用人口结构素质、FDI、国内研发资金等作为反映指标;需求条件,主要强调的是国内需求,反映指标多采用服务贸易进口总额、GDP、人均GDP;相关产业提醒人们注意产业集群现象,即是说优势产业的崛起是同国内相关产业有着紧密联系的,反映指标可采用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我国货物出口总额、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激烈的国内竞争是行业前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动力,可采用行业内贸易指数、商品进出口额作为反映指标。
1.1.2“金字塔模型”
金字塔模型是丁平 (2007) 以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内涵为基础,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概括影响竞争力因素构建的新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
服务业的微观主体是服务企业,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最终要通过企业的竞争力体现;中观即产业层面,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始终是对外贸易的基础,而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分别用服务业的GDP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制造业的货物出口总额进行反映;宏观层面,任何一个企业、产业的成长与发展都会受到本国国内环境的影响,学者多用市场环境、资源禀赋、政策支持几个方面进行反映。
1.2 测量指标
学者用来测量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有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行业结构、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优势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显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1) 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一个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强弱最直接的表现为一国服务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额 (康承东,2001) ,因此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可以最直观反映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实状态和竞争地位的变化。
(2) 进出口行业结构。在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中,若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比例大,则贸易竞争力较强,若劳动密集型比重大,则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
(3)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指的是一国服务贸易净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取值范围为 (-1, 1) 。当TC>0时,说明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强。
(4)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 。RCA指数是指一个国家在某种产业或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可以用产业或产品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表示。这样可以剔除总量的波动影响,因而能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出口在世界水平上的相对优势。若一国RCA>2.5,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竞争力;1.25
(5) 显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显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从而得到该国该产业的真正竞争优势。CA指数越高,则该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越强。
(6) 净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NRCA) ,指用一国某一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例与该国该产业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例之差来表示该产业的贸易竞争优势。NRCA同样适用于分析服务贸易。NRCA指数越高,则说明竞争力越强。
1.3 测量结果
经过学者对中国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测量,基本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较弱;中国服务贸易部门间发展不平衡,竞争力差异较大;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2 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大多学者通过波特理论分析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张岩 (2004) 根据波特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有高级要素相对缺乏、相关产业缺乏有效的支持、企业战略欠缺等。郑吉昌,夏晴 (2004) 利用波特理论并结合中国服务贸易的特征探讨了影响因素,建立了修正后的“钻石模型”。
部分学者也从其他角度研究了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人力资本、城市化水平和FDI可通过改善资源禀赋对竞争力产生影响 (贺卫等,2005) 。丁平 (2007)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建“金字塔模型”分析了影响因素。
3 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1) 微观角度,郭海虹 (2002) 认为, 服务企业应积极创新,在创新以国内需求为本的同时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 引进先进技术和营销理念。丁平 (2007) 也从企业人才引进、创新和品牌战略角度进行了建议。
(2) 中观层面,国内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加强制造业对服务业的联动支持,以货物贸易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3) 宏观层面,政府应切实加强国内服务生产要素的培育和流动, 增加对教育、科研的投入,给予服务业发展以适当的政策倾斜。同时进一步加强服务贸易法制建设, 与国际接轨。
4 总结评述
经过多重指标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量,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的观点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他们也都用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讨论了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策略。建议总的说来, 可以概括为宏观政府层面、中观产业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三个方面,这些建议对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献中虽有学者对部分省市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测定,但对整个中国区域间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还缺乏针对性的分析;对服务部门的研究多集中在传统部门,新兴部门如体育服务贸易等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蔡茂森, 谭荣.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2) .
[2]程大中.中国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03 (8) .
[3]盆小麟, 盆苑玫.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06 (6) .
[4]贺卫, 伍星, 等.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2) .
[5]康承东.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1 (11) .
[6]张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对策[J].求索, 2004 (3) .
[7]郑吉昌, 夏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 2004 (12) .
[8]郭海虹.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 2002 (3) .
中国利用外资三十年回顾 篇8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using foreign capital is an important partof China’s basic national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also one of the core elements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进步与兴起无不伴随着对外开放。世界所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 (地区) 虽然都有不同的发展路径, 但均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对外开放, 这是一个已被历史事实反复证明了的规律。积极有效利用地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利用外资几乎从零开始, 到2007年底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逾7500亿美元, 已连续15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虽然较小, 但已取得积极进展, 截至2007年底, 中国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 对外投资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金额1000多亿美元。
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不仅为中国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对深化国内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引资序幕
早在1979年1月, 邓小平在同几位工商界领导人谈话中指出:“现在搞建设, 门路要多一些, 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 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在他的推动下, 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于1979年7月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并于同年7月8日正式公布实施。此后, 我国又陆续制定了《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 以及有关实施条例和细则。这些法律法规为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也为营造一个有利于外商投资的环境奠定了基础。
1986年10月,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 (即“二十二条”) , 进一步明确了对外商投资企业, 尤其是先进技术企业和产品出口企业在所得税、土地、水电、用工费用、利润汇出和进出口配额、关税减免、外汇调剂等方面给予优惠, 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享有按照国际通行做法进行经营管理的权利。这些具体政策措施的提出和全面贯彻, 有力地促进了80年代中后期中国沿海地区吸收利用外商投资的迅速增长, 拉开了以市场换资金、换技术、换管理的引资序幕。
东方风来
但是, 就在我国利用外资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 受根深蒂固“左”的思想观念影响, 对利用外资的批评甚至责难也越来越多。这就是所谓外资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1992年初, 此时年事已高的邓小平亲自视察了中国的南方, 并发表了重要谈话。他指出, 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 “应主要看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打消了人们的疑虑, 坚定了大胆利用外资的信心, 中国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要“改善投资环境和管理办法, 扩大引资规模, 拓宽引资领域, 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 创造条件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依法完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 发挥我国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 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 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上述要求, 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企业技术改造, 投向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和措施。
1995年6月, 国务院批准发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1997年12月, 国务院批准了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修订, 对外商投资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项目做出规定, 进一步明确了鼓励外商投资的方向, 促进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2002年、2004年和2007年又先后三次修订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后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扩大了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 减少了限制外商投资的条目。
在邓小平利用外资理论指导下, 中国利用外资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自1993年以来, 中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资流入国, 到2007年底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已超过75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50多家来华投资, 有些还把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迁到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产业技术进步、扩大出口和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 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 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的税收近万亿元人民币, 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约60%, 而在1985年和1990年时的占比仅为3.4%和17.4%;外商投资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口近5000万, 如果加上外贸和劳务输出涉及的直接就业人口则达上亿人。
“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是利用外资的新形式。中国经历了20年的以“引进来”为主的对外开放战略之后, 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 初步具备了主动参与全球化分工的能力, 于是中央在1998年提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该战略主要包括:采取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 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不仅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转折点, 而且成为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举措。
实际上,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就有少数国有企业 (主要是贸易公司) 开始走出国门, 开办代表处、公司或设立企业, 但大都是“夫妻老婆店”, 既不熟悉国际市场情况, 经营管理又不规范, 结果导致绝大部分企业蒙受损失。这是中国企业在对外开放初期朦胧走出国门的尝试阶段。尽管这一阶段付出了一定代价, 但通过总结教训和经验, 为后来实施“走出去”战略奠定了基础。
1984-1992年, 中国开始形成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的雏形, 主要标志是1984年和1985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在国外和港澳地区举办非贸易性合资经营企业审批权限和原则的通知》和《关于在境外开办非贸易性企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办法的试行规定》, 初步实现了由个案审批向规范性审批的转变。
1993-1998年, 对外投资步入进一步强化管理阶段。1993年, 原外经贸部起草了《境外企业管理条例》, 并授权作为境外投资企业审批和归口管理部门。1997年还颁布了《境外贸易公司、代表处管理办法》。
1999年至今, 是“走出去”战略提出及其全面实施阶段。1999年2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重点、鼓励政策、审批程序、组织实施等方面, 提出了支持中国企业以境外加工贸易方式“走出去”的具体政策措施。在2000年3月召开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指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努力掌握主动权, 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之后, 国务院相关部门又分别制定了具体实施的配套措施, 包括设立外贸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走出去建立信息平台、开辟“境外经济合作区”等,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迄今为止, 中国海外投资的数量和规模虽依然较小, 但已取得积极进展, 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 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11.6亿美元, 其中非金融类176.3亿美元 (占83.3%) , 同比增长43.8%。截至2007年底, 中国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达3万多家, 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金额1000多亿美元, 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事实表明, “走出去”既是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由之路,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一定阶段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深层次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在国际竞争中培育和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
利用外资新阶段
从2002年1月1日起, 中国正式开始履行WTO项下的各项义务, 逐步放宽投资领域, 减少投资障碍, 加强投资保护、放松投资管制、减少政府干预。
2002年, 为适应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 中国颁布了新修订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3年颁布了《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 2004年和2007年, 中国政府又两次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修订。特别是《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07年修订) 》, 在2004年版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了开放领域, 如列入鼓励、限制和禁止类条目共有478条, 其中鼓励类351条, 比原目录增加了94条, 占总条目比重由原来的69%提高到73%;限制类87条, 占比从21%减少为18%;禁止类40条, 占比由原来的9%下降到8%。《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07年修订) 》尤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这与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生产和出口的政策措施是一致的。同时, 积极促进贸易平衡和区域协调发展, 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不再列入“限于中西部地区”的条目。
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2000年中国颁布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04年7月, 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进行了修订, 以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
2005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淘汰四类。明确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引导投资方向, 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原则上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 也是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主要依据之一, 其中淘汰类直接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
此外, 国家还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制定了一系列了政策措施。
关于外资并购问题, 2002年以来中国逐步完善外资并购政策,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2002年11月4日, 我国发布了《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 标志着暂停多年的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正式解冻, 为外商直接收购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打开了大门。同年, 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 (QFII) 通过托管银行投资于境内A股市场。2003年4月12日, 正式施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 这是涉及外资并购的标志性法规, 是中国外资并购政策法规的一个突破。2006年8月, 《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出台。新规定是对2003年《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的修正案, 一方面强化了审批环节和反垄断审查, 另一方面也试图对外资并购的操作环节, 特别是对SPV (特殊目的公司) 的设立、跨境换股等技术细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规定。外资并购政策正在逐步完善。
关于税收问题, 自1979年至2007年, 外商投资企业一直享受着低税率的优惠待遇。这在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能够大量吸引外资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呼吁市场规范和公平竞争便成为各经济主体的最强音。在此情况下, 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两税合一”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07年3月16日, 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 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199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1994年颁布的只适用于中资企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将完成其历史使命。新税法规定了25%的统一税率, 这使所有中国境内的内外资企业处于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上。同时, 也使中国利用外资跨入一个新的阶段。预计, 在这一新阶段中, 对外资的需求开始从数量为主转向以质量为主, 资金流动从流入为主转向流入和流出并重, 吸收外资的方式从新设企业为主转向新设和并购两种方式并重。
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来华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加入WTO前后, 中国政府对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几乎所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都进行了修改, 使其与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及其他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相一致。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普及工作, 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2004年开始, 中国政府将每年的4月20日至26日确定为“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 在全社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提高广大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
与此同时, 中国政府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执法行动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 各级专利版权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海关、公安和检察机关等通力合作, 加强有关这方面的法律的执行力度, 尤其是针对涉及到与人民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食品和药品的专利侵权行为开展了专项执法行动, 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 中国海关已经与欧盟成员国、美国等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行政法律执行的多边协助协议。2006年12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的决定, 进一步表明中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行动。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从方法上讲, “引进来”和“走出去”应更好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 要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包括继续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制定政策时不要采取简单化的一刀切做法, 应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给予差别待遇, 如在税收、用地等方面予以适当政策倾斜, 这既符合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梯度转移的要求, 也为内外资企业留下一些到中西部发展的空间。同时, 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包括境外上市、发行境外债券、转让基础设施经营权、鼓励国际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中国等多种利用外资方式。
中国入世十年回顾 篇9
100年后的2001年,进口汽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缓慢地增长了一个世纪后,其时已经执行了10年的“配额”枷锁终于因为中国加入WTO而确定了开锁的日期,在此之前,社会各层面随着1990年代向市场经济迈进而带来的对汽车的高度需求,已经让当时的国内几大汽车企业做到了车价高企、单车暴利,更让非法的走私汽车猖獗有加、屡禁不止。
按照中国政府的承诺,经过3年汽车进口关税的逐步下调后,到2005年,《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出台,宣告了中国汽车进口的配额时代“寿终正寝”,诸多跨国汽车企业终于不用再面对那些“更像是一个政府机构”的国内汽车贸易企业去借道进入中国市场,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成立独资的自有汽车品牌总经销商,从而在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受中国汽车产业“以技术换市场”政策和依旧相对高企的税费政策的双重影响,数家跨国车企巨头继德国大众之后,开始着手与国内车企成立合资公司。2003年和2005年,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先后挂牌,德系三大巨头领先一步形成了鼎立之势。
早在1997年就进入中国的通用,于2004年以上海通用的渠道将旗下的高端品牌凯迪拉克引进中国,向中高端市场布局。事后来看,这是这家美国百年老店在2009年申请破产保护前为数不多有远见的决定之一。
宾利、劳斯莱斯、迈巴赫、兰博基尼、保时捷、法拉利等顶级豪华车则通过在中国的授权经销商,开始获得傲人的销售业绩。这些原本普通中国人只能对着汽车杂志图片啧啧赞叹的“艺术品”,虽然不可能“驶入寻常百姓家”,但在经济发达城市的街道上,也开始让人对实物一饱眼福。
整车与零件的同步井喷
2006年,《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仅仅开放了一年,中国汽车市场就以强劲的姿态第一次冲到了全球汽车市场的第二位,让各路跨国汽车巨头为之侧目,纷纷开始调整原来的市场重心。
中国汽车市场到2010年之前的进口格局也大致在2005~2006年之间奠定:从数量上来看,轿车仍是进口主力,而越野车、SUV进口则高速增长,由于国产汽车对中小排量进口汽车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轿车进口渐趋大排量、高档化趋势。
从类别上看,这一时期进口车车型主要集中在:奔驰S级、宝马7系、雷克萨斯、奥迪A8等高档豪华轿车;如奔驰ML级、宝马X5、保时捷卡宴、大众途锐、陆虎等高档豪华SUV;各类超豪华大排量超级跑车和小排量个性化汽车;以及最新推出的各种款式新颖的中档车。除了整车进口外,CKD(Complete Knock-Down,完全散件组装)方式在合资车企里也占据了一定比重。
在停止“配额”的当年,为了应对开放的进口汽车市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商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其中规定:“进口零部件的价格总和达到该车型整车价格的60%及以上的构成整车特征,将按整车税率征收进口关税”。
尽管这项政策因为涉及对WTO相关条款的违规于4年后停止执行,但它的影响其实更加巨大,与消费者印象里琳琅满目、光鲜不已的整车市场相比,汽车零部件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相关利润丝毫不输于整车产业。“整车特征”的出台,无疑成为外国零部件企业进入中国汽车配套市场的一个重大契机,掀起了在中国投资设厂的高潮。仅仅几年,大部分跨国汽车企业的零部件配套体系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独资或者合资企业,随之形成了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中的轿车,特别是中高档轿车领域,基本上是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配套。
目前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进口主要集中在发动机、车身及附件、传动系三大关键部件上,总金额的比重从2001年的21.78%一路飚升到2009年的71.68%。总体来看,外资独资、合资企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上所占综合比重在60%左右,而在轿车零部件市场所占综合比重在80%左右,在中国汽车发动机、电子产品及高端技术领域所占比重在90%以上。
高速增长中的重新洗牌
2005年以后,中国政府对进口汽车的管理逐步从直接管理转向以引导、规范为主的间接管理,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平稳实现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过渡,而进口车与国产车“品种互补、错位经营”的格局也得以进一步深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让提早进入中国站稳脚跟的几大德系豪华车品牌窃喜,也令一些一直仍以美国为市场重心的日系、美系品牌醍醐灌顶,将战略重心向中国市场倾斜,希望亡羊补牢做到后来者居上。如此局面下,尽管不少西方财经媒体以酸葡萄心态持保留意见,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的火仍旧越烧越旺:2009~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连续保持了全球销量第一。
进口汽车市场连续数年两位数速度的持续攀升也带来了各大品牌激烈的竞争,其佐证就是中国进口汽车市场中高端车型的更新换代与国际市场开始“同步”。甚至不少进口车型的“全球首发”都选择在中国进行,与国内合资企业诸多经济车型“几代同堂”并列于市场的局面产生了强烈对比。
汽车进口配额时代只能在汽车杂志上看国外新车上市的历史已经成为了上了年纪的人的记忆,排除诸多豪华品牌“饥饿营销”战略的造势,中国的富豪阶层如今只需要耐心等待,就可以通过4S店和“小贸”渠道,几乎买到或定制任何一款他们在资讯里看到的车型,车主们在网络论坛里甚至可以通过详细的使用感受彼此交流同一款进口车型的中规、美规、欧规,甚至是中东规格的差异。
这种“用户体验”体现了活跃在进口汽车市场的各类经销商向集约化、规模化贸易服务商和零售商转变。如今,天津和大连保税区里的“汽车城”已经不再是中国的富豪阶层去买进口车的不二选择,越来越多的品牌已经将营销渠道的触角伸到了二、三线城市以及那些因为资源产业而暴富的地区。
如今,奥迪、宝马、奔驰、雷克萨斯等豪华车品牌已经从曾经的短期市场策略转向未来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他们一方面通过推出低端豪华车产品冲击不同层面的细分市场,另一方面在产业链条已经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对产品本土化层面重新权衡。在商务化、身份化层面市场份额已经相对固定的今天,豪华车品牌年轻化、个性化、运动化趋势已经与国外区别不大,各大品牌都在进一步挖掘潜在市场,而本土化、国产率的提高,则能保证产量的提高和价格的竞争力。
入世十年要说的话 篇10
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完成营业收入超过5 000亿元,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6.89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59亿美元。除此之外,我们还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海外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
入世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面对的国际环境与十年前有了巨大的变化,除了有目共睹的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局部地区局势动荡等乱象纷呈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外,我们还要密切关注暗流涌动的国际贸易争端新情况和新趋势。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发展环境。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共有20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6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及反倾销、反补贴、涉华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等,涉及机械行业的11起,比2010年增加10起。美国337起调查涉及中国的26起,其中9成以上是因专利侵权被诉,包括机械工业2起。
此外,还有一些对华产品的通报、召回、扣留等类型的案件。而且这种对华贸易案件涉及的产品有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蔓延的趋势,涉及的国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贸易保护的手段从产品限制上升到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究其原因除了我们自身规则意识不强或者对规则不了解的缘由外,也有一些国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贸易保护手段压制中国产品。
当前,我们在国际贸易中所遇到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各种名目的自贸区、各种形式的技术壁垒,以及一些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关的因素铸成的门槛和隐性措施,都对我们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带来了困难。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国家各级政府部门要为企业走出去、公平地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要做好自己的功课。首先要树立规则意识,有效地利用规则开展工作;其次要注意规则及其市场准入标准的变化动向,主动地适应标准;最后,我们还要积极争取参与相关的标准的制定,至少不要在标准中加入歧视性的限制措施。
【中国入世十年回顾】推荐阅读:
中国入世十年嬗变10-08
中国入世的利与弊07-25
入世07-18
入世思想07-31
中国转型经济学二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09-08
出世与入世07-12
庄子的入世思想08-21
入世后我国税收政策取向研究10-18
从入世看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现状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