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精神的失落(精选4篇)
贵族精神的失落 篇1
当近代社会的曙光初露时, 英国人所生存的社会形态完全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金字塔的顶端高坐着国王, 以下则为贵族、乡绅、市民、工农等。英国社会生活中无形的等级观念十分令人吃惊。例如在很多公共场合, 人们很少与旁人交谈, 唯恐稍不注意与地位较自己低的人交谈而失去身份。可以说, 英国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贵族社会。
一、英国贵族构成的必要条件
(一) 对土地资源的占有
第14代德比伯爵1846年在上院所声称, 所谓贵族, 其含意是指“这个国家中一个伟大的土地拥有者集团”, 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并未得到封号, 许多人也不因为另人瞩目的财富而区别于其他社会等级, 然而其整个家族却世世代代居住在自己土地的范围内, 并在该地区经营商业, 影响着其邻居的意见和舆论, 行使着堂堂正正的家主职权, 并且考虑世代租用其土地的农户的愿望和情感。
不难发现对土地资产的占有是构成贵族身份的最主要因素土地的拥有给渴望进入上层的人物提供了或迟或早进入社会与政治权利核心的保证。威廉.马歇尔说, “土地财富是其他一切物质财富的基础;只有依靠它, 人类才能声称自己获得了生活、流动和存在的权利。”总而言之, 追求土地是为了政治影响和社会地位, 这是土地在英国社会中占有不寻常地位的原因。
(二) 血统
土地不能保证一个人或家族一定可以挤进贵族行列。一个爆发户与一个世代的贵族之家相比, 无论在哪一方面, 都有着明显的差距。在若干影响贵族构成的其他因素中, 血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比如乔治二世时期, 纽卡斯尔公爵曾为在外交服务中立下大功的本杰明·基思请求爵位, 结果却遭到了拒绝, 理由是该候选人出身卑微, 不具备贵族血统。不难看出血统在贵族身份构成中的重要地位。
(三) 接受贵族教育
如果一个新富承认他自己进入贵族圈子的希望非常微小, 那么他一般会为他的家族在晚些时候进入最上层奠定基础。这种基础主要是接受贵族教育。此种贵族教育一般而言有四个特点。第一, 教育的目标是将他们培养成为能承担社会领导职责和胜任政府工作的人。第二, 越来越精细的标准化教育使学生易于产生共同的人生态度和目标。第三, 他们在学校住宿期间, 结成了广泛的同学关系, 并由此加强了贵族之间的联系。第四, 上层阶级对高等教育在事实上的垄断, 保卫了他们的统治地位。
(四) 联姻
联姻是进入贵族行列的另一条途径。在贵族人眼中, 婚姻是一种社会职责, 它受到家庭的约束, 也扩大了社会的联系。由于婚姻事关重大, 贵族们对此极为重视, 以至1753年议会通过了哈德威克婚姻法, 该法提供了种种可能的强制性措施, 保证家族和集团能在联姻中获得最大利益。贵族们对儿女的婚姻极为重视, 总的原则是这种婚姻要有利于家族的巩固与上升, 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是如此。
(五) 从政
除了土地、出身、教育和婚姻之外, 另一条挤入贵族阶层的捷径是从政。“光荣革命”之后, 提升贵族和册封贵族的实权已从国王移到了首相手中, 因而对政党的忠诚往往也就成为能否成为贵族的重要因素。同时, 利用册封贵族来达到政治上的目的, 也成为屡见不鲜的事。
二、英国贵族力量的源泉
人数不多的贵族, 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或者说, 他们的统治力量来自何处呢?
(一) 在政治上, 贵族力量的象征是上院
上院的作用虽然已经日渐减弱, 但在20世纪之前, 上院的作用还是巨大的。随着英国政治的发展, 下院逐步地获得了许多原来属于上院的权力, 但贵族的影响并未由此削弱。除此之外, 上院在政党斗争中也起着特殊作用, 它往往可以支持更合乎自己意愿的政党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上院又是英国的最高司法机关, 也是英国本地各级法庭的最高上诉法院, 并负有领导各级法院的职责。这种对司法大权的控制, 构成英国贵族权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 贵族权力的另一个来源是其经济地位
虽然英国贵族的财产变动较大, 但一些最富有的家族却很少受到冲击。他们实力雄厚, 所经营的产业种类也较多, 易于从多种渠道获得收益。更重要的是, 他们一般可以得到王室的青睐, 可以得到固定的额外赏赐。从经济角度看, 强有力的经济实力给贵族的统治权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三) 使贵族统治得以维持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观念
使贵族统治得以维持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观念, 或者说, 在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的影响下, 民众往往习惯于将现存的一切都视作合理的。贵族的权威有一定的历史根源, 而英国人对传统的尊重, 又反过来加强了这种权威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贵族的言行也成为民众的表率。在这样的环境下, 贵族不仅意味着一种地位和头衔, 也意味着社会的一种追随的目标。向上等人看齐, 逐渐成为人们推崇的目标。
三、英国贵族精神的特点
一般来说, 贵族精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贵族精神的第一个特点是骑士精神。
勇敢尚武, 是骑士精神的首要内容。这种勇敢尚武的习俗, 既成为贵族的一种生活方式, 也内化为一种精神气质, 这种风格流传给后世, 就使整个民族都具有一种勇敢、不畏强暴的特性。骑士崇尚光明磊落。这种光明磊落不仅体现在贵族处理民众纠纷等问题上, 也体现在处理贵族相互之间的矛盾上。在英国贵族看来, 骑士之间的决斗正是敢作敢为、光明正大的品质的集中体现。
(二) 贵族精神的第二个特点是一种强烈的自立精神和欲望
贵族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自己的庄园和领地。贵族领受国王的封土, 但只要他为国王尽到了应尽的义务, 他在自己的领地上就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主人。但是, 贵族要保住这种相对独立而自由的地位, 只有依靠自己。贵族势力的增长, 对国王的权利是一种威胁;而贵族们一有机会就想从国王手中争取更大的独立性。贵族与国王的长期较量开创了各阶层反压迫、反暴政的自由传统, 贵族这种强烈自立、反对侵犯“权利”的精神, 对英国的民族传统有巨大的影响。
(三) 贵族精神的第三个特点是强烈的主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由于社会是一个贵族社会, 贵族便天然是社会的主人, 他们参与、干涉国家大事, 处理社会和民众的日常事务。这除了增加了自身的荣誉感之外, 还养成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知识和文化的推崇, 是英国贵族的又一长处。很多贵族不仅从小学习拉丁文、法文, 读古希腊的哲学著作, 而且很希望在自己的领地成为一个诗人、学者和艺术家等。英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与贵族的此种风尚密切相关。
(四) 贵族精神也有其短处, 其最突出之点是保守、怀疑创新、固步自封
贵族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自己的封土, 维持现状就可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由此扩展到其他方面, 时时事事便表现出保守倾向, 对保卫民族、保卫国家的责任感很容易转变成保卫现存秩序、保卫旧的制度的心理。任何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 对于贵族的既得利益都可能构成一种威胁, 因而贵族本能地反对任何变革。
四、结语
我们对待英国贵族精神和传统应该采取辨证的态度。一方面, 英国贵族的传统中一些值得称道的东西, 比如说英国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勇敢、坚韧、对自由的爱好等, 都可在传统的贵族精神中找到。另一方面, 贵族毕竟是一个没落的阶级, 它的矜持、懒散、追求豪华和虚荣, 特别是保守、固步自封等, 都可对民族精神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我们应该批判地看待和接受英国的贵族精神, 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同又要看到其负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储安平:《英国采风录》,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年版。
[2]姜德福:《社会变迁中的贵族—16-18世纪英国贵族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3]劳伦斯·斯通、珍妮·C.福提尔·斯通:《开放的精英》, 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 1986年版。
[4]李念培、孙正达:《外国习俗丛书—英国》,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8年版。
[5]阎照祥:《英国近代贵族体制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6]约翰·坎农:《贵族世纪》, 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 1984年版。
精神失落的人文性阅读 篇2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由于应试教育的逼迫, 加上部分老师语文素养的缺乏, 长期以来给人一种先天不足和发育不良的感觉。以课文代作品, 用习题代阅读, 拿能力训练代心灵感受, 从根本上动摇了阅读的本质, 自觉降低了阅读的品位, 这样的阅读, 是没有灵魂的阅读, 更是一种人文精神失落的阅读。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成为一个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阅读场, 而这种以技能为重心的训练, 就是漠视人文关怀, 同时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为了不致使这种人文精神再失落下去, 我认为, 我们应从三个方面, 即美文的阅读、思想的阅读和生命的阅读去把握它的实质, 才有可能重拾我们失落的人文精神。
人文阅读, 首先是美文的阅读。人是精神和情感的主体, 人具有爱美的天性, 同时, 人还有审美的艺术需求。海德格尔说:“诗意 (美) 是人安居的本质和原始形式。”美文的阅读, 虽然是一种审美形式, 但人文性阅读立足于这个基础, 也只有立足于这点, 方能回归阅读的本质, 从而进行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和心灵的沟通, 彰显人文的关怀。
我们可以想象:《诗经》时代那种“关关雎鸠”的爱情吟唱, 楚辞里巫风神话的幽怨咏叹, 魏晋士子们的生命自觉, 盛唐之音的气势恢宏, 宋元山水的有我无我之境, 明清小说的纷繁世俗图景……当我们合上书页时, 会惊奇地发现, 历史早已冷却, 而美却留了下来, 就如一盏盏的明灯, 温暖着后来一代代的眼睛。
我们也可以品味:泰戈尔的短言是如此素淡和质朴, 但蕴含的却是深邃的感悟和启迪;川端康成的文字, 留给你对青春的迷雾、悸动和忧伤;安徒生的童话以虚构文笔昭示着美所能达到的高度;海明威却打开了一片意象和文明的荒原;鲁迅的文字是木刻, 力透纸背;老舍的文字是一幅世俗风情漫画;余秋雨的文字是一幅意蕴深厚的水墨画;陈忠实的文字是一幅色调浓烈的油画……
我们还可以感受: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壳虫的无奈和悲哀;曹雪芹打开了一座哀世的大观园, “满纸荒唐言”诉说“一把辛酸泪”;鲁迅晚年写下的一部《野草》, “其文约, 其辞微”, 却让人触摸到先生一颗“无法直对人生”的悲凉心;鲍尔吉·原野在《让高贵与高贵相遇》中写道:“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 它们手持素洁的鲜花, 早早就等候在这里, 等着音乐、诗和世道人心美好之物见面。”它暗示着阅读是一种仪式, 而泪水品质高贵, 它是一碗心灵鸡汤, 不断地滋养着我们曾经孱弱的精神。
语文阅读中对人文的关注, 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加强。一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二是在中考和高考中命题都有所增加, 人文性鉴赏的分量虽然增多, 但我认为, 这仍然没有到位, 尤其是在真正有品位的美文阅读上相差甚远。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 是因为人有思想。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株思想着的芦苇。”人的语言其实就是为了自身的存在, 使思想“明亮”, “我思故我在”。思想使存在的基础变得更坚实, 前人的思考一旦凝结在纸上, 就成为一笔丰富的精神资源。阅读就是接受前人思想遗产的过程, 任何阅读行为都是接受美学意义上的阅读。读者必须对文本再阐释, 前人的思想才能进入到每个人的体验和反思中, 成为具备生命的素质, 即个人的精神资源。因此, 人文性阅读还是思想的阅读。
思想是一把火, 阅读便是承传的火把。约翰·班扬一生只读一部书———《圣经》, 却写下了著名的《天路历程》;尼采只说了一个事实———上帝死了, 却成就了众多哲学的思想源头;鲁迅从尼采的学说中汲取力量, 成为了封建旧营垒中最硬的一把匕首;瞿秋白读了马克思主义, 才以一介书生的柔弱之肩担起了救民于水火的大义, 至死不渝。思想是一阵雷, 阅读便让雷震荡灵魂。我青年时代读到鲁迅的《过客》, 人最终的目的竟是“坟”, 我的内心充满了绝望, 虚无的力量曾几次击垮了我;后来我遇到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才明白存在的本质虽然虚无, 却能播种信念和庄稼, 当人依靠信仰担当起世界的苦难, 就能排斥虚无, 这于我不亚于我灵魂中的惊蛰之声, 如此激烈的碰撞, 在随后的时间里如巨浪一阵阵涌来, 把我曾暗淡的心灵洗刷得一地光明;读了王晓明的《追问录》, 我窥见了先秦诸子的世道人心;读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感到了晚明的阴暗与戾气;读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 我热血贲张, 明白何为牺牲, 何为尊严;读了摩罗的《耻辱者手记》, 从心底里更清楚知耻是为人的最重要的一条底线。这期间思想便是一把剑, 阅读便是把血脉切开。卢梭用《忏悔录》来洗刷原罪, 卡夫卡用《变形记》向世界示弱, 托尔斯泰用《复活》进行贵族式的反省。当然, 还有鲁迅的《野草》, 巴金的《真话集》, 瞿秋白的《多余的话》等等。这些人, 是天才, 是巨人, 他们用相同的方式:把血管切开, 让生命消逝, 让黑暗流出, 让“鬼气”流出……
钱理群教授曾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 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可这个最根本的任务, 当今的语文教学并未担当起来。实际的阅读教学失重在, 一是以培养阅读技能为全部目的, 这就必然带来阅读材料的杂乱, 阅读品质的低劣。学生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真善美尺度, 不懂中华文明的思想历程、人文传统等为何物, 教师也不以精神传导为本意。二是语文教学只注重鉴赏, 以鉴赏代替人文教学, 缺乏批判的能力。我认为, 真正的人文思想, 首先要有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的观点。古往今来, 凡大思想哲学家, 没有哪一个不具备强烈的批判社会或批判自我的精神。缺乏批判的审美的阅读教学, 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贵精神素养的人才的。
我曾论说过“阅读的最高境界是生命性阅读”。对此, 人文阅读除了前两点外, 更重要的应该是生命性的阅读。阅读与写作, 在价值上, 不是语文能力的培养, 也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调剂, 而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 一种人生的需要, 一种信念的支撑。真正的阅读者, 会在阅读中寻找活着的依据及存在的意义, 同时用写作来弥补生存的残缺, 来构建自己意义的世界。写作的意义其实是在建筑一个“心灵世界”。阅读也就是在寻找这个“心灵世界”, 参照自己的存在境况, 有的人甚至干脆“住”进他人的世界, 来体验自己的人生, 从而获得相同的那一份“神奇”。
我们可以回忆:曹雪芹“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 完成一部《红楼梦》, 不仅仅是记录了一部清代由盛而衰的历史, 而其中更有着他个人的人生沧桑;司马迁受宫刑, 忍辱著《史记》, 前后十几载, 里面一纪一传, 何尝不是自己的忧愤屈抑之声;路遥一天到晚, 为了《平凡的世界》, 最终倒在黄土地上。阅读的人同样如此, 柏杨将研习“二十五史”作为每天必上之课, 耗时八载, 完成《中国人史纲》等等, 这些书和人都是可敬的, 真诚的, 他们是把全部的生命熔在阅读中的纯粹的人。
在课堂上, 我们可否这样:我们师生席地而坐, 让其中一位读一本书, 或一篇美文, 可以一次读完, 也可只读几章, 留个悬念, 读者读着, 周围的人都被感染了, 声音停歇下来, 所有的人都在沉默, 沉默在一种氛围中;当然, 过后也可以讨论, 甚至辩论, 这样, 思想的火花就碰撞中迸发出来, 不需要总结, 这些有价值的或无价值的, 也许就是未来天才思想的种子。诚如历代的书院, 寺院里的禅对, 或是现代的“沙龙”, 但它是一种生命实践的新方式。
我们还可以想象不在课堂, 甚至不在校园, 我们的阅读超越文本, 在一个相对的时间里, 我们能踏遍大好河山, 历练风土人情, 阅尽历史文化, 这样的阅读乃是思想印记的阅读, 生命体验的阅读, 边走边唱的“行走”阅读。古人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古训, 这不是两件事, 而是一件事的两个过程。孔子带着他的门徒, 周游列国, 阅读的是人世大道;李时珍入深山, 尝百草, 阅读的是草木医道;郦道元勘百川, 历千江, 阅读的是水文地道;谢灵运和陶渊明纵情山水, 阅读的是自在性道;三毛走草原, 越戈壁, 读出了一个女子的才情;余秋雨历遍中华大地人文, 读出了五千年的悠悠文明。
生命性阅读, 它应来自于生命的自觉, 并不是它的价值。在我们生命中的失落、孤独、困惑, 需要我们用生命本身去融汇、印证、追求,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必须要完成的功课。
中学语文阅读要以这三者来构成一个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阅读教学, 才不至于造成人文精神的失落, 不至于造成阅读品质的恶化, 才能使我们的人文传统延续下去。
贵族精神的失落 篇3
一、重建“人文主义”
新人文主义是在批判传统人文主义与反思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传统经过启蒙时期及以后的发展,在西方形成了众多派别。白璧德认为培根派(功利派)与卢梭派(情感派)最为重要。他指出,这两派只知追求物欲,“图谋人类之全体幸福与进步”,而不注重人们内心的道德修养和“个人内心之生活”,[1]其结果将使人类愈来愈失去自制能力和精神中心,久而久之,整个“人类将自真正文明下堕于机械的野蛮”。[2]因此,白璧德提出了注重人性、使人从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的人文主义观点(新人文主义),并声称这是以新人文主义与“功利及情感的人道主义”最后的决战期。
在新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中,白璧德首先强调人文主义与各种人道主义的区别:人道主义(humanism)重博爱,人文主义(Humanitanianism)重选择。一个人如果对全人类富有同情心,对全世界未来“的进步充满信心,也亟欲为未来的进步这一伟大事业贡献力量,那么他就不应被称作人文主义者,而应被称作人道主义者,同时他信奉的即是人道主义”;而“人道主义几乎只看重学识的宽广和同情心的博大”。
与人道主义相比较,人文主义者所关怀的对象更具选择性。人文主义“其爱人也,必加以选择”,强调人所以成为人的各种规范与德性,强调使人不同于禽兽的自觉的“一身德业之完善”,[4]认为“但有博爱(通译为同情),不足也;但有选择或规矩,亦不足也。必须二者兼之,具博爱之心而能选择并循规矩,斯可矣”。[5]真正的人文主义在同情与选择之间保持着一种正当的平衡,因为“未经选择的同情将会导致优柔寡断,而缺乏同情的选择则只会导致冷酷据傲”。但是,人类各种才能之间所形成的人文平衡会受到两种极端趋势的相同程度的破坏:一是过度的自然主义(物质之律),二是过度的超自然主义(宗教神学)。
其次,白璧德针对人道主义所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提倡“人事之律”以救时弊。所谓“人事之律”,即“收敛精约之原理,而使人精神上循规蹈矩、中节合度是也”。[5]白璧德认为,19世纪之自然主义,逼人类为“物质之律”之奴隶,丧失人性,“在寻求获得对事物的控制时,他失去了对自身的控制”。[3]今欲使之返本为人,则当复昌明“人事之律”。
二、大学的理想
在白璧德看来,人类文明在知识上已经完全陷入对低于人类的关系的研究中,而这种文明正陷入一种枯燥乏味、毫无生气的专业化以及一种狭隘的职业主义中。他批判现代性给美国教育领域带来的弊端,如对知识专业化、实用性、职业化的批评,对人的精神性事物忽视而注重外在目的的警醒等,提出大学应依靠人文教育,先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文学者,而后才开始从事专门研究。
欲使学生成为人文学者,学校课程则应提倡博通(Distribution)与专精(Concentration)相结合。白璧德强调,东西方古来文化之精华,尤能教导今世之人如何节制个人主义及情感,而复归于适当之中庸,但“自经近世古文派与今文派偏激无谓之争,而古文学之真际全失,系统将绝”。故今为教育与人类计,急宜实行人文教育,即“教人所以为人之道”,用“一切时代共通的智慧”丰富自己,克制物欲,提升自我。这种教育“不必复古,而当求真正之新;不必谨守成说,恪守前例,但当问吾说之是否合乎经验及事实;不必强立宗教,以为统一归纳之术,但当使凡人皆知为人之正道;仍当行个人主义,但当纠正之,改良之,使之完美无疵”。[2]
白璧德将人文教育置于现代大学教育中无比重要的位置,指出人的知识性格和道德性格的展开彼此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教育要想真正有效的话,人文必须承担起相应责任。[3]从某些方面来说,具有洛克菲勒及哈里曼那样英勇才能的人物,“主要依靠其教育的人文性来决定他们将来是英雄还是枭雄”。[3]
研究人文学科的目的,就在于追求柏拉图式的智慧和美德的结果,即发展正确的理性和健全的性格。“我们所需要的不是针对服务与力量的训练,而是就智慧与性格所进行的训练”[3]白璧德指出,美国大学的建立也应该像牛津与剑桥一样,能够让那些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去研究那些伟大的文学著作,以期待学生在知识上和道德上的提升,并最终完成自我和人的提升。[3]他总结道:大学的校长们不仅要致力于培养博放的德行,他们更要培养精约的美德;大学的主导精神如果要继续存在下去而不是迷失在综合性大学和预科学校之中,就必须坚持维系人文的标准。大学的目的是(如果它要有独立的目的的话):它必须在这个量化时代中造就有“质”的人。[l3]
总之,白璧德所要阐述的大学理想是围绕造就完善的人为鹄的。他坚信教育的伟大目的是伦理的,是在于“人”,而不只是知识和向外的探索。“在我们成为昆虫学学者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会做人”。[3]
三、大学的民主精神
白璧德对“功利派”与“情感派”这两种类型人道主义渗透到教育中的批判,是围绕其与自由、民主的关系而展开论述的。
情感的人道主义者渴望建立一种纯粹的、不受限制的自由,在这一愿望的鼓励下,大学中的选修制度便力图要使选择完全个人化,这显然并不认可大学赖以立足的人文主义原则。白璧德坚持“要实现人文目的,自由必须与真正的限制调和起来”。真正的限制原则常常“借重更为普遍的人类法则,而不仅仅是和个人自身的禀性与天资有关”,它不仅隐含着个人试图表达自己思想的那种渴望,而且还要把这一思想与“人类的永恒思想”协调起来。
然而,人道主义思想已经渗透甚至开始主导着大学教育领域。人道主义者在大学中的胜利已经削弱了上述人文的限制和选择。作为一种离心力量(背离人文主义),这种胜利一方面提升了同情的原则(无限放宽入学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事物法则”中的科学方法和律条。白璧德强调,“面对卢梭主义者的印象主义以及培根主义者对一切本来不能用数量和力量来表述的事物的忽视,那种关于质量的观念和卓异人性的更高客观标准的观念都作出了相同的让步”。[3]因此,人道主义思想这种离心力量,将大学这个本应为塑造社会精英而悉心选择研究方向的场所,转变为一个“可以让任何人做任何事情的某个东西”。
不论白璧德是否夸大其词,但他揭露了当时美国大学中人文教育及其所追求的理想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白璧德眼中,美国人引以为荣的民主精神已演变成一个流行的口号,这一口号令演说家们兴高采烈,却使思想家们深感绝望。
就消除一切家庭背景与等级的差别而言,大学当然应该实现民主化,但大学所需要的民主精神是公平与无偏袒,它的要求越严格、越具有选择性便越好。然而,大多数谈论民主精神的人却显然是在指完全不同的事。白璧德指出,“卢梭主义者在宣扬社会同情的时候,实际上混淆了人类有意义的增长和纯粹的规模扩张,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培根主义者可谓殊途同归”。[3]两种类型的人道主义者都混淆了人之意义上的质与科学意义上的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的目的并不是要鼓励民主精神,相反是要制衡向纯粹民主转变的趋势。“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民主,也不是纯粹的贵族制度,而是两者的混合形式,即一种贵族式的、选择性的民主”。[3]大学应该坚持质量的观念,尤其是在世界正普遍受到印象主义威胁的时候,它更应该坚守人文标准,制衡向纯粹民主转变的趋势,实行有选择的民主。坚持人文选择标准的民主才是大学所需要的真正的民主精神。
选修制度是大学民主精神的另外一个方面。艾略特校长推行的自由选修制度使哈佛大学面目一新,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但他过分推崇学习自由,过分乐观地估计学生自由选修的能力。白璧德指出,自由选修制度会导致人文主义者一贯坚持个人选择所应遵从的人之法则的丧失,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性情及独特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与一个大学2年级学生的爱好相比,一切时代的智慧都成了毫无价值的东西”。[l8]对卢梭主义者来说,任何对这种爱好的制约都是一种不合理的限制。然而,即使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18岁青年,他对自身及自身才能的看法也可能会随某时刻的印象而动摇或改变。[3]
根据白璧德的观点,培根主义者在消除怠惰的同时,可能也会清除掉有关自由教育的全部理念。如果自由教育的理念一方面受制于完全忽视“人之法则”的培根主义者,另一方面受制于将这一法则与自身性情相混淆的卢梭主义者,那么这一理念就几乎完全不可能存活下来。“在人文主义者的眼中,对于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他作用于世界的力量,而是他作用于自己的力量”。[3]
在整个世界似乎都醉心于量化的生活时,白璧德通过深刻的反思,提醒大学必须牢记自己的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高质量的人。大学应力求建造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性格与智力贵族,以此来取代世袭贵族并与逐渐萌生的金钱贵族相抗衡。大学需要民主精神,但这个民主是针对消除家庭背景、等级差别及尊重个体差异而言,并非是要求大学降低自身水准以适应普通个体的要求。
总而言之,白璧德对大学与民主精神关系的探讨,体现了选择与同情之间的平衡,即“一”与“多”之间的平衡。选择本身包含了浓重的精英意识,走向极端就会导致一元论;而如把同情推到极端,就会导致极度的多元论,从而带来思想的懈怠、深度的丧失。因此,白璧德取“中庸之道”提出选择性民主,体现了人文主义“适度”与“均衡”的根本原则。
四、人文教育的实现途径
在新式教育背景下,个人主义的盛行使人文教育的实施遇到极大的困难。个人主义在20世纪初的美国已泛滥成灾,人人崇尚标新立异,人们对个人的气质与怪癖产生了一种夸张的崇拜,“原创性”一词也随之泛滥成灾。白璧德支持原创性,但他坚持在今天要想具有原创性,最稳便的办法其实就是成为一个博学的人,能够对前人积累的知识中确有价值的东西有透彻的了解和富于想象的鉴赏。因此,他将模仿、想象与创新作为实现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1. 模仿与想象
白璧德强调人文纪律的约束以达到个人道德的完善,其实先必须通过对典范的模仿。然而,教育者因为担心受教育者的天生禀赋受到妨碍,于是鼓励个人任其自然地发展他的性情。这样一来,受教育者们被引诱着充分挥洒自身感受,一直朝着自己所偏好的方向发展。
诚然,人性渴望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个人的才能,但也同样需要共同的纪律约束与理想,这些恰恰存在于经典之中,因此对经典和榜样的模仿是人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明智的教育者首先应该关注孩子的品性不是他的自发性,而是他的模仿倾向。在没有好榜样的情况下,孩子就会模仿坏榜样,这样,在他能做出明智选择和获得自主权很久之前,他就已经成为坏习惯的囚徒了。因此,白璧德认为有必要制定出一种惯例,其中主要包括他们希望传递给年轻人的良好习惯。“一种伟大的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伟大的习俗”。[21]
白璧德坚持古典教育能让学生了解普遍意义上的人。社会的形成、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的福祉都依赖于个人抛弃其冲动、自负的天性,学会从各个时代积累的经验中获得对更高实在的认识。这些宝贵的经验存在于文学与历史的经典著作中,能激发学生对共通的人类中心的道德想象以及与更广阔世界的交流。[21]
白璧德并未明确规定人文学科应包括哪些课程。他断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想象培育智慧,而想象形成的最佳途径则是博览能代表高度文明的经典著作。[23]白璧德的教育理论旨在培养人文主义贵族阶层,该阶层是以其道德与智力的高度发展、善于从想象和经验中获得智慧而闻名。“白璧德为想象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所作的辩护,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之一。在美国镀金时代的众多伟大思想家中,白璧德冲破了现代哲学关于理性与经验的主流话语,呼吁重塑想象之重要性”。[24]白璧德认为,只有借助于想象掌握必然与多样性中的一致因素,才能确立起一个可供模仿的典范。一名古典文学教师应当履行的最高任务就是“运用想象力将过去的东西重新阐释成为今天的东西”。[3]
白璧德钟爱古典著作,因为那些著作能将人类发展的永恒经验展现在个人眼前并牢记脑海中。古典著作形式下最为纯粹的古典精神将个人引向类似于宗教的目的,与“深藏在人自身之中的唯一真实自我,以及与世界同体的那个‘一’”日益亲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这种精神需要个人积极运用自身的最佳官能、理解力和想象力来实现。[3]如果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古典与传统,他们便能通过想象对人类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社会道德规范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简而言之,白璧德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强调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与他人的关系,这只能通过对经典著作中所阐释的良好行为的模仿与想象来实现。
2. 创新
进步主义教育家常常将传统教育家刻上“缺乏想象与创见”的烙印,批判他们强制性约束和统一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并认为传统的教育理论过于注重模仿和机械学习。对于这一点,白璧德并非完全否定。尽管他提倡模仿应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但他所说的模仿是指创新性模仿——即对古典与传统的灵活掌握以及对创新的审美理解。“任何有成效的模仿都必须有创新”。[3]
白璧德在批判卢梭偏执的个人主义的同时,也反对新古典主义以“典型”为名而扼杀原创性的企图。因为前者为达到原创性,只求学会自我表达,完全抛弃典型,“他们在追求精英和创新事物时离正轨渐行渐远,这不仅显得偏执古怪,而且也是病态的”;[3]而后者则因努力取得典型效果而常常丧失一切个人风格,沦为毫无生气的抽象。两种极端的做法都不足以达到人文的要求,人文主义者必须结合上述两个极端并占领它们之间的全部领域。
真正的原创性既要求表现出普遍人性真理,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白璧德指出,真正的创新是一个极为艰苦的过程,并且常常以深深扎根于过去的方式来获得而不是失去什么。彻底挣脱传统、与传统决裂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原创性,其实只是无知和自大。[3]这正与孔子所言及的“温故而知新”相吻合。
五、结语
白璧德强调恢复精神的纪纲,强调标准的建设与道德自律,以期能救人救世,建立合理的人生与和谐的社会。就此而言,“大学的指导精神既不是人道主义式的、亦不应是科学式的,——尽管这些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体现,——而应该是人文的,并且是贵族式的”。[3]因此,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学者,而且还要是君子,即培养德才兼备之人。人文学科对于精英培养尤为重要,在大学课程中应享有崇高的地位。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同一性与差异性——即“一”与“多”——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重温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及其对大学教育的论述,无疑具有振聋发聩之意义。而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大学教育如何追求“一”与“多”之间的“精当的平衡”,值得我们深思。
摘要:欧文·白璧德从新人文主义思想出发,批判美国大学在“功利的人道主义”与“情感的人道主义”的双重影响下,日益受制于“物的法则”与科学方法的律条,陷入到一种枯燥乏味、毫无生气的专业化与狭隘的职业主义中,导致人文精神衰落,民主精神扭曲。他认为大学应该依靠选择性民主,通过对古典著作的模仿、想象与创造来实施人文教育,以完善人性,造就“精神贵族”。
关键词:欧文·白璧德,人道主义,新人文主义,精神贵族,选择性民主,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白璧德.白璧德论民治与领袖[J].学衡,1924,(3).
[2][8]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J].学衡,1922,(3).
[3][7][9][10][11][12][13][14][15][16][17][18][19] [20][25][26][27][28][29][30]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张沛,张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29,29,46,46,67,57,71,50,52,53,33,36,38,64,112, 64,147,148,154,71.
[4]白璧德.释人文主义[J].学衡,1924,(34).
[5][6]吴宓.白璧德之人文主义[J].学衡,1923,(19).
[21][22]Irving Babbitt.Rousseau and Romanticism,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19,387,145.
[23]Claes G.Ryn,Will.Imagination and Reason:Babbitt, Croce and the Problem of Reality,2ndexp.ed.,New Brunswick and London: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7, 180.
贵族精神的失落 篇4
同学们, 从今天开始, 你们除了要刻苦学习课业知识外, 还要学习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人生的问题。《王道元先生训诫》中说:“厚其积储”、“大效于世”。在我看来, “厚其积储”就是要脚踏实地, “大效于世”就是要仰望星空。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 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仰望星空, 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 将来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获得有意义的生活、有意义的人生。
同学们, 你们为什么能够进入北京四中学习?也许你们会说, 这是我经过九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努力奋斗换来的, 是自己用优异的成绩赢得的机会。诚然, 你们个人的努力很重要,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你们有优秀的家长。你们从家长那里得到了优秀的基因———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 更是思想文化意义上的优秀基因。正因为你们的家长用优秀的方式养育了你们, 所以你们才如此优秀。因此我建议你们, 用发自内心的最真诚的情感为你们的长辈鼓掌!其次, 我认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环境和机会偏爱了你们, 你们享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有许许多多你们的同龄人, 他们的刻苦程度、努力程度一点也不比你们差, 但是, 幸运没有降临到他们头上。比如:那些千千万万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孩子, 那些父母在城市中务工、生活在“城中村”的孩子, 或是由于各种原因而成为弱势群体的孩子。你们今天所占有的资源, 对于他们来讲可能永远只是梦想。如果他们能够享有与你们同样的条件, 那么, 他们中的有些人也许会比你们更加优秀。所以, 我请你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 把改变他们的命运当成你今生的使命。
明天将有一位叫杨临风的校友回校演讲。他有着令所有同龄人都羡慕的发展轨迹:从北京四中到伊顿公学, 再到哈佛大学, 并享受全额奖学金。两年前, 他从哈佛大学毕业。在一般人看来, 他的下一步就应当是到什么投资咨询公司或世界顶级的金融机构工作。然而, 前不久, 他写信给我说:“在过去的一年半中, 我和另外一些在美国留学的朋友一直在做一个公益项目———‘阳光书屋电子阅读教育计划’。我们设计生产了一种廉价的平板电脑, 类似于ipad, 我们称它为‘晓书’。我们把课内外图书和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放在里面, 免费提供给中国农村的孩子……”通过‘晓书’, 我们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彻底改变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方式……我真的非常希望我们能让中国农村的孩子都有机会接受到母校一样的教育, 做合格的中国人和世界人。”他们正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 让破晓的阳光照进那些孩子们的心灵。
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曾向她的毕业生提出一个严肃的生活命题:如果在有偿的工作和有意义的工作之间做个选择, 你们会怎么办?在她看来, 财富和意义不是同一种东西。北京四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杰出的中国公民”。什么是杰出呢?就是“具有忠诚和服务精神, 以及追求卓越的职业与生活态度”。倡导这样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并努力把它变成四中人的现实行动和未来追求, 这也许正是北京四中的教育精髓。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杨临风是杰出的。在四中的老师、同学和校友中, 你们会发现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在杨临风的团队中, 就有另一个从北京四中毕业在哈佛大学就读的同学。同学们, 一个社会的精英, 应该对社会做出回报与奉献, 而不是只为自己生存。我们相信, 在百年四中的打磨下, 你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现代公民与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我相信, 你们终有一天会明白一条人生的真理:就个人幸福而言, 精神的富有和灵魂的高贵远比财富和名望更重要。
我希望你们将来能成为胸怀装得下整个世界的人, 成为信仰坚定的人, 成为灵魂高贵的人, 成为精神富有的人,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
【贵族精神的失落】推荐阅读:
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10-28
贵族精神作文05-17
单身贵族个性签名08-26
“贵族式”儿童07-24
考研英语必背文章 贵族歹徒08-28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10-10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07-02
精神的盛宴06-02
蚂蚁的精神06-08
精神的花园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