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国际论坛举办

2024-08-21

教师教育国际论坛举办(精选11篇)

教师教育国际论坛举办 篇1

2014年10月24日至26日,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在广西艺术学院举办。本次活动由广西艺术学院主办,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与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本次活动邀请了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李翔宁,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陈卫星,北京大学教授翁剑青,德国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澳大利亚注册建筑师、规划师约瑟夫·米洛斯拉夫等数十名国内外城市文化学者、建筑师、公共艺术研究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出席。活动旨在通过“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为学者提供研讨平台,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进行高端对话与研讨,并引发社会和公众的关注,为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0月24日上午在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厅举行的“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开幕式为论坛活动拉开序幕。论坛开幕式上,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禤思、韦俊平等领导莅临现场,开幕式由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黄月新主持,介绍了参与论坛的各位文化艺术界名家、学者。禤思代表学校发表讲话,向出席本次论坛活动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说,该校是省部共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艺术院校,正以博士点申报为新起点,努力创建为国内一流综合性艺术院校实现了各方面跨越式发展。她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加快公共艺术学科的建设,促进该校相关学科的发展,衷心祝愿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学术主持人中山大学教授冯原作了论坛主题宣讲。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在音乐厅前合影留念。

接着,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邓军,禤思、副书记赵焕春、韦俊平与专家学者共同参观了在广西艺术学院南湖校区美术馆举办的“六院校公共艺术院系教学及作品交流展”。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邓军对此次交流展在广西艺术学院与五大院校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幕表示祝贺,希望作为校内外公共艺术文化交流重要项目之一的此次交流展能让更多人了解公共艺术的教学历程与成果,欢迎各界朋友能够多到广西艺术学院访问和交流。本次展览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汕头大学、江南大学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与该校共同展出公共艺术方面优秀的教学案例、课程设置、师生方案设计及作品。这是院校间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增进友谊的良好机会,也是展示公共艺术发展成果的平台。

论坛研讨会分别由冯原与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刘新作为学术主持人。各方面专家、学者在会上轮流发言,他们围绕“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对公共艺术的建设、自己的感受以及公共艺术教育建设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相互就共同话题展开了讨论,博思广益,气氛非常活跃,此次论坛研讨会将促进公共艺术的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深度的加强,对公共艺术学科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会议成果将最终以文献形式体现。论坛达到了议题水平高、研讨质量好、组织环节紧凑的目标,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一致好评。

本次论坛活动历时三天,其间在广西艺术学院南湖校区和相思湖校区还举办“论坛学术研讨会”、“六院校公共艺术院系教学及作品交流展”、“张宇——公共艺术作品暨文献展”、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课题教学展”、“视界造境——张燕根公共艺术研究生教学10周年汇报展”、德国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的《Parallax视差》讲座以及冯原的《山货与海味:世界性与地方性的当代变奏,以上海世博会的空间编码为例》讲座等系列展览与讲座活动,广州美院教授樊林、深圳大学教授张宇以及《美术观察》编辑部主任陆军等多位嘉宾参加上述活动。

本次论坛活动的成功举办将对提高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建设方面及公共艺术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推动广西艺术学院与综合艺术院校间在很多领域进一步合作,促进我国公共艺术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师教育国际论坛举办 篇2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14年春季教育论坛举办

作者:

来源:《中小学电教》2014年第03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14年春季教育论坛近日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在该院研修的400余位学员会聚一堂,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的探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王浦劬,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西安欧亚学院院长胡建波分别做了主旨演讲。主旨演讲后,学员们以平行论坛的方式,围绕完善高校治理体系、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创新教育治理方式、提升教育治理能力,转换政府职能、完善教育公共治理与服务体系三个主题进行了交流探讨。整个论坛安排紧凑,气氛活跃,台上、台下紧密互动,既有思想交锋、又有观点补充,相关议题的探讨在学员间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

国际科学大师论坛举办 篇3

论坛邀请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理工学院特聘教授阿夫拉姆·赫什科,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渡大学特聘教授根岸英一,2011年狄拉克奖获得者、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荣誉教授爱德华·布列桑,2004年图灵奖获得者、谷歌副总裁温顿·瑟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海法工学院教授丹·舍特曼等5位国际科学大师作主旨演讲。

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根岸英一教授、爱德华·布列桑教授、温顿·瑟夫博士、丹·舍特曼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泛素系统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过渡金属的魔力:过去、现在和未来》、《从玛丽·居里到希格斯·玻色:关于放射性的世纪之谜》、《数字化“羊皮纸”:为时代保存数字化内容》、《准周期材料:晶体学的范式转变》的特邀报告,介绍了各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分享了他们的科研经历和科学人生。

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聆听了大师们精彩的报告。在提问环节,与会嘉宾和青年学子针对泛素系统对疾病的控制效果、物理学能否促进核电站废料处理、网络时代的信息安全,以及青年学子如何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等问题与大师们进行了现场交流。

教师教育国际论坛举办 篇4

开幕式由论坛的执行主席、湖南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和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秦月兰主持;论坛主席、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致欢迎词;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李秀华、湖南省护理学会理事长孙向明分别讲话。开幕式上, 磅礴大气的开场欢迎视频、“百年仁术, 天使荣光”的沙画表演和微电影《隐形的翅膀》, 展现了本次论坛的“国际范”、演绎了护理专业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和深刻内涵, 精彩别致, 让人耳目一新。

9 月16日论坛主题报告环节邀请了中华护理学会李秀华理事长和来自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北京、广东、湖南等地的护理专家前来传经论道。李秀华理事长讲授了《中国护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引领我们畅想中国护理的未来;祝益民院长带来了《护理服务提升医疗品质》讲座, 强调护理服务在提升医疗品质的重要作用;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爱丽丝·李护理研究中心主任Violeta Lopez女士讲座主题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之护理管理》;美国 (梅奥医疗集团) 福罗里达州浸信会医院外科护理专家Kathleen Jackson女士的《美国医院护理在职教育》讲座, 介绍了美国医院的护士培训体系;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车锡英院长进行了《临床护理专家对人口老龄化健康管理的社会贡献》的讲座;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唐四元院长为大家解析了《循证护理临床实践》;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晓静教授阐述了《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香港护士管理局主席李子芬教授以《护理的未来发展》开启了大家对职业未来的憧憬;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护理部黄珊主任介绍了《现代信息交流技术 (ICT) 助力品质提升》;广东省卫计委医政处彭刚艺副处长《医护一体化, 护理新格局》的讲座展示了医护一体化的良好发展前景;秦月兰副院长进行《专科护士与专病护士核心能力与合作模式的构建》讲座, 清晰阐述了作为护理专科化的标志———专科、专病护士的形成和发展能体现护理学科的核心价值。

李秀华理事长在副院长向华、秦月兰的陪同下视察了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的专科专病护士模式、护理专科门诊、肾内科慢性肾病的个案管理及品管圈海报展示, 对医院护理管理的精细化、学科发展的专科化、临床服务的人性化发展思路和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

9 月17日上午, 潇湘护理国际论坛分为卓越服务、品质提升和专科化发展三个分会场进行, 秦月兰副院长、海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许晨耘教授、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ICU护士长李民老师及香港等地的专家进行了《卓越服务之流程管理》、《多学科联合护理会诊模式探讨》、《JCI标准下的ICU管理》等3 7 个专题讲座。三个分会场座无虚席, 讲座精彩纷呈。下午是论坛品管圈环节, 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主席刘庭芳教授讲授了品管圈相关知识后, 进行了本次论坛品管圈邀请赛优秀作品的现场展示和专家点评。本次品管圈邀请赛共收到全国26家医院56个作品, 通过遴选有51个圈进行了海报展示, 23个圈于16日晚上进行了成果汇报比赛, 最终湖南省人民医院“定制圈”、邵阳市中心医院“乾坤圈”、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TO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怀圈”、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管圈”脱颖而出, 获得了本次邀请赛的优秀奖, 并现场展示和接受专家点评。五个圈组出色的展示得到了专家和学员代表的一致好评, 专家的点评字字珠玑, 深入浅出, 把大家平时开展品管圈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解惑答疑。最后, 品管圈邀请赛的颁奖仪式把论坛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热烈的掌声中秦月兰副院长宣布本次论坛圆满闭幕。

教师教育国际论坛举办 篇5

出席论坛的协会领导有: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朱新村,副理事长熊英、周春志、温庆林。论坛由演出场馆设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同华主持。

演出场馆设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俞健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认为,现阶段我国的剧场建设进入了一种新常态,秀场建设成为这一阶段的热点和特点。本次论坛由国内外知名企业介绍秀场演艺设备技术的宝贵经验,并希望论坛能够对中国秀场的建设有所贡献。

智浩代表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进行了“新疆大剧院舞台机械应用实例”主题演讲,从机械设备技术特点、自动控制技术特点、安全性与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谈了对演艺类舞台机械的感想。

艾瑞克·弗兰德(Erich Friend)代表北美演出安全联盟(Event Safety Alliance,“ESA”),发表了“舞台演出安全”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成立ESA的初衷、ESA的性质、工作范畴和能够为舞台演出提供的安全服务等,并希望中国的有关组织和企业早日加入到该联盟。

吴建威代表杭州亿达时灯光设备有限公司,进行了“秀的控制技术”主题演讲,介绍了“Show Control”技术在秀场控制方面的优势,并进行了案例演示。

吴正平代表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发表了“演艺设备让秀场更精彩”主题演讲,介绍了大丰参与室外实景剧场、水舞台剧场、马戏杂技剧场机械工程等方面的经验。

徐铭泽代表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秀场、剧场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新模式”主题演讲中,从风险来源、风险管控模式、行业风险管控机构、风险转移存在的难点及问题,以及期待形成安全生态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及阐述。

雷文·L·梅斯女士(Raven L Maez)和彼得·鲁兹(Peter Lutz)先生来自瓦格纳-比罗舞台技术公司,他们联合进行了“安全多轴3D飞行,更快、更自由、更顺畅”主题演讲,介绍了瓦格纳-比罗公司的业务,以及该公司在秀场舞台机械控制方面推荐使用的轴控制器技术。

张继深代表浙江春宇舞台设备有限公司,进行了“舞台机械在秀场演艺及舞美的应用”主题演讲,介绍了春宇近年来在参与秀场舞台机械工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王宇代表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表了“SHOW CANADA CHINA,成就你的梦想”主题演讲,简介了北京星凯达舞台技术有限公司的成立背景和业务方向,并分享了SHOW CANADA在奥运会、冬奥会等大型活动中应用的机械技术经验。

朱新村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在新常态的发展阶段,秀场演艺设备技术的发展要遵循三条规律:一、市场为导向。秀场类的演出场所投资更趋多元化,商业运作活跃,产业链更加深化。二、技术是支撑。秀场更具有独创性特点,光、机、电、音频、视频一体化是趋势,对灯光、音响、舞台机械相互配合的技术要求更高。三、安全是保障。剧场舞台塌陷、临时演出舞台事故频发,都揭示了安全的重要性,在秀场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真正将“安全是保障”落在实处。

为期一天的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参加论坛的企业代表、业内专家等都认为论坛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希望增加此类技术论坛、技术研讨等活动的频次。

教师教育国际论坛举办 篇6

由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四川省蒲江县政府主办的,以弘扬中华养生科学,致力造福人类健康为宗旨的第六届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将于2011年11月4日~7日四川省蒲江县举行。

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共同探讨国内外养生健康产业界的发展趋势,怎样弘扬一种文化,造就一个产业,打造一座有特色的城市(或有特色的企业);有关养生健康学术研讨及交流;海峡两岸互动交流;菌养生、茶养生、水养生、环境休闲宜居养生、舞蹈养生、道佛功夫养生、书画养生、中西医养生、养生保健、公益讲座等。届时将有知名专家教授支招献策,是招商引资、产需洽谈、项目对接、资源整合的一次高规格盛会。

教师教育国际论坛举办 篇7

为促进标准样品(RM)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及机构间的沟通和联系,加强我国标准样品工作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标准化协会(C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拟联合主办2011年“中国标准样品国际论坛”。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作大会专题报告,共同探讨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标准样品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为标准样品及认可领域技术和管理人员发表学术思想、交流研究成果、切磋管理经验提供充分的互动平台。欢迎大家踊跃参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计划

1.时间:2011年10月中旬,会期3天

2.地点:重庆市

3.会议主题:

1)定性类标准样品特性值的定值原则和统计方法;

2)材料、资源、环境、健康类标准样品的研究成果;

3)标准样品与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实验室认可;

4)通用技术的理论研究、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5)标准样品对实验室的重要作用;

6)其他与标准样品相关的热点问题。

会议正式通知将于2011年8月发出,有意参会者请于2011年7月31日以前将会议回执以传真、邮件、E-mail或电话等方式反馈至会议联系人。

二、论文征集

本次研讨会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论文,可根据大会主题自主选题,欢迎积极投稿。大会将组织专家审定论文,评选优秀论文,出版论文集,向入选征文作者颁发证书,推荐优秀论文上会交流,部分优秀论文还将在《中国标准化》、《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杂志上发表。

1.论文内容要求:立意明确,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有必要的数据验证,有创新性,可配相关图片、表格。文责自负;

2.论文格式要求:语言、字数不限,正文前附中英文摘要(500字以下)。排版顺序依次为中英文标题、作者及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介绍及致谢;

3.征稿截止日期:2011年7月31日。

请于截稿日期前将论文(Word文档电子版)及会议回执邮寄、传真或E-mail至会议联系人,并标明是否希望上会发言。

三、其他

会议设有展台服务,欢迎为本次会议提供资助或礼品、宣传品,具体事项可与会议联系人联系。

四、会议联系人

1.CAS/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徐大军、陈思

电话:(010)68486136,(010)68482386;传真:(010)68486136;E-mail:REMCO@china-cas.org

2.CNAS秘书处:翟培军、何平

电话:(010)67105290;传真:(010)67105055;E-mail:RM@cnas.org.cn

《会议回执》和《2011年“中国标准样品国际论坛”学术论文登记表》请到中国标准化信息网http://www.china-cas.org下载。

教师教育国际论坛举办 篇8

一、连续举办6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的效果

(一)挖掘高质量稿件

尽管当前已进入多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但是“内容为王”仍是媒体人奉行的不二法则。受目前国际上SCI期刊的冲击,国内高质量稿源大量外流;同时近年来国内科技核心期刊数量急骤上升,由2001年的1447种[5]增加至2013年的1989种[6],高质量稿源成为各科技期刊争夺的目标。《中华创伤骨科杂志》自从2005年开始推出了每两年一届的“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2005年11月11—14日,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亚洲创伤骨科学会(中国香港)、中华骨科交流学会(中国台湾)联合主办的“首届亚洲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在广州鸣泉居度假村召开,与会代表共321人;共收到稿件285篇,选取了其中20篇高质量文章分期在期刊上刊登。2007年3月22—25日,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亚洲创伤骨科学会(中国香港)、中华骨科交流学会(中国台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在广州亚洲国际大酒店召开,与会代表超过700人;共收到稿件565篇,选取了其中11篇高质量文章组织编辑出版了“第二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专刊,另有20篇文章分期发表。2009年3月19—22日,与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中国香港骨科医学会、华裔骨科学会(中国台湾)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曲江宾馆举行,来自国内外创伤骨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中青年医师共500余人参会;共收到稿件448篇,选取了其中11篇高质量文章组织编辑出版了“第三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专刊,另有10篇文章分期发表。2011年5月20—22日,本刊与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皮瓣外科学组主办的“第四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在广州华泰宾馆召开,与会代表500余人;共收到稿件315篇,选取了其中20篇高质量文章分期发表。2013年4月5—7日,与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骨科工作委员会、中国香港骨科医学会、中国澳门骨科学会、中华骨科交流学会(中国台湾)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共有160余位国内外创伤骨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和1000余名骨科医师参会;本届论坛采取编辑部确定演讲专家人员及题目,未公开征稿,共收到166篇稿件,选取了其中20篇高质量文章分期刊出。2015年5月29—31日,与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骨科工作委员会、中国香港骨科医学会、中国澳门骨科学会、中华骨科交流学会(中国台湾)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共有90余位国内外创伤骨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和1200余名骨科医师参会;共收到稿件365篇,选取了其中25篇高质量文章分期刊出。每一届论坛都挖掘出一些高质量论文,这是保证本刊高质量稿源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吸引外籍专家,扩大期刊编委队伍

“首届亚洲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邀请的外籍专家只有美国的David Seligson教授,但是邀请了大量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骨科专家,如中国台湾阳明大学郑诚功教授,香港伊丽莎白医院骨科主任、亚洲创伤骨科学会主席沈允尧教授等。“第二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邀请到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骨外科Roge A.Daley教授、美国Cedars-Sinai医疗中心创伤骨科主任Brian D.Solberg教授、德国缅因州Johannes Gutenberg大学创伤骨科Martin Henri Hessmann教授、韩国大沽Fatima医院Young-Soo Byun教授、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医学部骨科主任Tomoyuki Saito教授等近20名外籍国际骨科领域著名专家。“第三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邀请到了德国Norbert P.Haas教授等5名外籍国际骨科领域著名专家。“第四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邀请到了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院Koshima Isao教授等5名外籍国际骨科领域著名专家。“第五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邀请到了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曹旭教授、英国皇家利物浦大学医院肢体重建中心主任Nayagam教授、英国皇家利物浦大学医院殷琦教授、英国《成人骨折》主编Charles Court Brown教授、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主编Richard Villar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皇家医院Philip Nie教授、泰国Suthorn教授、韩国Yong-Girl Rhee教授、新加坡Keen Wai Chong教授等近10名外籍国际骨科领域著名专家。“第六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邀请到美国宾州大学医院的Samir Mehta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医院Gregory Della Rocca、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Xu Cao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医院Qi Yin、英国皇家爱丁堡大学医院Daniel Porter教授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Diarmuid Murphy教授等近10名外籍国际骨科领域著名专家。以上外籍专家通过参加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不仅更多地了解了本刊及我国骨科学术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与本刊建立了合作关系,以上专家很大部分都担任过本刊编委或者是下一届编委的遴选对象,有力地扩大了本刊的国际编委队伍。

(三)很好地宣传期刊,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目前我国期刊要想走向世界,唯一的途径就是申请进入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如SCI、Pubmed数据库等。但是,众所周知,中国期刊很难进入SCI、Pubmed数据库,尤其是中文期刊更难。本刊曾于2010年左右申请进入Pubmed数据库,但是没有获批准。为什么我们不向国外专家主动介绍我们的杂志呢?所以在举办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的过程中,我们会向国外专家、参会代表展示我们杂志,不仅是纯学术的交流,而且包括期刊的多元化社会功能,如本刊自2007年开始率先在国内创新举办大型人文栏目——骨科新视点。通过介绍,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曹旭教授欣然接受本刊的采访,并于2013年12月作为“骨科会客室”栏目刊登。无论是学术内容还是人文内容,对国内外读者、作者都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提升了期刊的国际影响力[7]。影响力的提升,必然产生更大的凝聚力,这样不仅编辑部每年的收稿量不断增加,而且期刊的发行量也在不断上升。

(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刊利用期刊的优势举办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反过来通过举办论坛又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品牌期刊,同时还可以兼顾经济效益。通过6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的举办,每届人数在500到1200人,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及2015年6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的收入分别占编辑部总收入的17.6%、20.6%、18.2%、15.3%、20.1%、23.6%。

伴随着6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1年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15年获第五届广东省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14年获第二届华文出版物艺术设计大赛提名奖;2013年度获评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3—2014,15万/年,2年);2015年度获评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5—2017,15万/年,3年)。尤其是2011年和2015年在广东省内评奖,以及2013年和2015年申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学术质量提升项目时,专家、评委们都对连续举办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表示出极大兴趣,认为以杂志为依托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是杂志获得成功的典范,给出相当高的评分。也因此,《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已荣获中国科协和广东省的双精品科技期刊,成为广东省乃至我国科技期刊的排头兵。

二、几点体会

(一)突出办会特点,打造具有特设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论坛

目前国内外学术会议非常多,就骨科领域而言,不乏学术水平高、规模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学术会议,如美国每年的创伤骨科年会(OTA)、中华医学会每年的COA国际学术大会,以及其他大型医院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如好医术国际创伤骨科精英论坛)等。编辑部在举办国际性会议中,尤其应注重会议的学术水平和导向性,要突出特点、明确定位,形成自己的品牌。以我们的办会经验为例,首先我们举办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的时间跨度和地点与其他国际性骨科会议不同,每两年固定在广州举办一次(除2009年在西安举办之外),且安排在上半年举办。

其次,办会针对的对象是“创伤骨科相关专业人员”,这在会议名称中就有体现,排除了骨病方面相关专业人员,专业更为细化,讨论内容更为明确具体,学术氛围更浓厚,参会代表普遍反映可以真正学到指导临床、有益于工作的知识。虽然细化专业会使参会人数和会议规模受到限制,但是我们每次举办的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均有鲜明、突出的主题[8],如“首届亚洲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的主题为“创伤骨科新技术”,“第二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的主题为“中青年骨科医生论坛”,“第三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的主题为“创伤与骨关节十年”,“第四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的主题为“骨关节严重创伤救治经验、肢体创伤显微修复”,“第五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的主题更为细化为“骨盆与髋臼骨折、股骨近端骨折、膝关节周围损伤、足踝部损伤、肩肘关节周围骨折、外固定技术与肢体功能重建、脊柱脊髓损伤、基础研究与数字骨科”,“第六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的主题为“创伤骨科创新与发展”。

再次,论坛举办形式始终力求突破传统学术会议的固定模式,突出学术交流效果,不落俗套,把现代、时尚元素充分融入论坛的组织和实施之中,如举办“第二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时,为提高学术交流效果,探索新的学术交流模式,在业内率先设立专家评讲团,邀请十余位境内外著名专家组成专家评讲团,对大会演讲进行评讲,极大地促进了中青年骨科医生新旧理念的快速、正确融合,新旧学术思想的无缝对接,新旧经验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提高,真正起到了内容甄别、学术导向、理念引导的作用[9,10]。举办“第四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时,设立了“高峰对决”环节,在此环节中,由国内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活跃在临床一线的12位中青年专家分别就6个热点、难点话题展开精彩而激烈的辩论,每场辩论又设1名点评专家,辩手们精彩生动的演说不断博得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与会者在正反方的阐述、辩论、典型病例举证和专家点评中收获颇丰,现场学术气氛十分浓厚热烈。举办“第六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时,采用大师讲坛的形式,邀请国内外十余名创伤骨科领域顶尖专家就目前最新研究热点进行精彩演讲,如“3D打印引领智能个性化医疗”等。

通过一些创新举措,使得“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成为创伤骨科医生自己温馨的家园[11],在骨科专业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声誉,《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也已成为骨科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期刊”。

(二)建设编委团队,加大编辑部人员的参与程度

诚如前面所述,目前国内外学术会议很多,就骨科领域而言,很多知名专家是某一医院骨科的学科带头人,其主要任务除了临床手术、科研学术外,还有科室的行政管理,有些甚至自己举办大、小型学术会议,可以说参加会议都是“挤”出来的时间,尽量利用有限的时间参加高质量的学术会议。杂志与国内外创伤骨科专家之所以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决于杂志的学术平台。首先,我们将创伤骨科领域真正优秀的、做出了一流工作的专家纳入本刊的编委团队,让其充分享受编委权利的同时履行编委的义务。其次,编辑部成员的努力工作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议前期筹备及会议期间,编辑部人员一定要亲力亲为,尤其是学术和会务工作方面,不能全权交给会务公司。通过与专家、参会代表沟通强调“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的亮点、独特性及重要性,吸引他们参会;通过会议期间的热情招待,给专家、代表们留下良好印象,从而培养一批忠实的参会者。再次,可以通过杂志网站、微信平台发布最新会议信息,并将优秀稿件和会议纪要刊登在杂志上等。

(三)与知名厂商保持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举办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编辑部可以与更多的知名厂商建立联系,整合名刊、名专家、名厂商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营销,推出合作伙伴关系计划。本刊先后与业界的多家知名厂商达成了基于学术、培训、推广等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关系,既与知名厂商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也使经营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举办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对《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的发展很有益处,可以提高杂志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打造医学品牌期刊。当然,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也需要期刊编辑部投入很多,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的新举措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挖掘。

参考文献

[1]刘兴平.学术会议的兴起与发展[J].科技导报,201(6):19-24.

[2]江澜,游苏宁.合作办会探索科技期刊多种经营的模式[J].编辑学报,2008(6):521-523.

[3]吴开宝.科技期刊举办学术会议的实践[J].畜牧与兽医,2010(12):1-4.

[4]汪晓.科技期刊专业学术会议的经营之道[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5):134-136.

[5]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印证报告[R].北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

[6]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7]廖光勇,李春,沈颖,等.借助学术会议提高科技期刊办刊水平[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6):1189-1192.

[8]周立忠.由科技期刊主办的学术会议选题方法探讨[J]编辑学报,2011(5):422-423.

[9]王钢,聂兰英.首届亚洲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纪要[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12):1175-1176.

[10]金丹,王钢.第二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纪要[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4):379-380.

教师教育国际论坛举办 篇9

论坛邀请了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TÜV德国莱茵集团、上海海河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专家做主题演讲。演讲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法规及最新动态。本次论坛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充分了解各国和地区的医疗器械法规, 掌握其市场准入途径和要求, 促进医疗器械出口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演讲机构简介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是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 是公认的质量和诚信的基准。SGS集团在世界各地共有70, 000多名员工, 分布在1, 350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 构成了全球性的服务网络。作为医疗设备及体外诊断行业的领先服务提供商, SGS已在超过35个国家建立了由医疗设备专家及审计员构成的网络。由于熟知当地法规及市场, 并能及时连接SGS的全球服务网络, 您所在地区的SGS医疗设备专家能为您的医疗设备业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已在深圳、广州、上海、青岛、天津成立了医疗器械服务部, 为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提供包括测试、认证和培训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â (简称UL) 成立于1894年, 是享誉全球的产品安全测试标准制订、检测和认证的领导者。UL始终以专业、公正著称, 严格为产品质量品质把关, 依照明确的标准对成千上万种产品、元件、材料和系统进行检测, 其历经考验的体系为政府的产品安全规范提供支持, 并且帮助完善国家及当地政府的公共安全建设。UL的服务范围涵盖产品安全、环保、生命与健康科学、培训和性能检测服务, 机构遍布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04个国家, 并拥有66所检测实验室, 在世界各地的6000多名员工致力于帮助公司将更加安全的产品带给全球市场, 平均每年有210亿个UL标志出现在72, 542种产品上。

TÜV德国莱茵集团 (TÜV Rheinland Group) :世界最大的独立认证机构之一, 现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设有超过490家分支机构。德国莱茵TÜV是93/42/EEC、98/79/EC、90/385/EEC指令的CE公告机构, FDA授权的第三方评审机构, 加拿大医疗器械法规CMDCAS的授权认证机构, 日本GMP授权认证机构, 医用电气设备安全和EMC检测机构。迄今已帮助众多的企业实现了国际市场的准入, 如西门子、通用医疗、飞利浦、欧姆龙、日立、德尔格、西诺德、泰尔茂, 贺利氏古莎、柯达医疗、青岛海尔等。

教师教育国际论坛举办 篇10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变革,机遇,创新”,论坛的指导单位包括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外汇管理局等六个部委,得到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中国日本商会、中国欧盟商会、中国美国商会等多家机构的支持。世界海关组织秘书长御厨邦雄先生专门为论坛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对三届论坛的成功举办给予高度评价。中国贸促会于平副会长和中国口岸协会叶剑会长出席了本届论坛并分贝致开幕词、闭幕词,共有一百多位国内外国际组织和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工商企业代表、国内外商(协)会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

中国贸促会于平副会长在开幕词中指出:国际贸易便利化对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深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建立高效完备的贸易便利化体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将通过放大提升功能作用,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全方位提高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中国口岸协会叶剑会长在闭幕词中指出:论坛既为相关政府部门之间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也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企业之间提供了研究和解决贸易便利化问题的渠道;欢迎工商界代表把积极探讨和研究突破体制束缚和机制障碍,共同推动出台各项便利化政策和措施,积极促进中国国际贸易便利化发展,实现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据论坛主办方负责人、中海国际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秦阳先生介绍:中国国际贸易便利化论坛与国内外形势高度契合,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2013年,中国国际贸易便利化论坛荣获外交部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2013年中国十大公共关系事件”评选最高奖项——政府形象传播奖。论坛已经得到国务院批准可以继续常年举办,相关各方也在积极研究论坛的实体化、常态化运转,使论坛真正成为推动中国国际贸易便利化进程的有力平台和重要渠道。

据悉,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最近刚刚通过落实《贸易便利化协议》的议定书,为低迷、震荡的全球经贸格局增加了复苏的希望和创新的动力,贸易便利化已经成为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共识和努力方向,被认为是保证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全球性关键措施;同样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贸易便利化工作,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外汇管理局、税务总局等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很多切实有效的贸易便利化措施。

教师教育国际论坛举办 篇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国家标准委对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标准化工作非常重视, 从2007年开始共批准了六项国家标准立项, 目前已经正式颁布了三项国家标准, 随着后继标准的完成, 将初步形成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委刘大山在演讲时指出。

近几年, 随着高清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针对高清电视的广泛应用, 针对这一应用国内外均开展了毫米波技术的研究工作。赵波院长介绍,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在2005年成立了无线个域网标准工作组, 开展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的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早在2007年工作组与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就开展了相关合作, 已经主导和参与了IEEE 802.15.4c-2009、IEEE 802.15.4e-2012、802.15.4g-2012、IEEE 802.15.4n标准的制定工作, 已有效地把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提案推向国际。2012年, IEEE 802.11工作组正式采纳了中国提出的毫米波建议成立了IEEE802.11aj任务组, 专门针对中国毫米波频段制定下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 并由工作组相关专家担任任务组的主要职位。

众所周知, IEEE在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领域中具有国际领先地位, 在组织开展电子技术交流、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网络通信领域更是具有国际领先地位, 其制定的IEEE 802系列多项标准先后被ISO/IEC JTC1采纳作为国际标准, 并得到广泛应用。IEEE 802.11a任务组的成立是IEEE 802.11标准工作组与中国无线个域网标准工作组的首次深入合作, 是我国标准化组织与国际先进标准组织合作模式新的探索,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上一篇:核能与太阳能下一篇:电网拓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