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2024-08-29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精选12篇)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篇1

近日,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201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宁波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出席大会并作报告。

林蕙青指出,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3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步推进, 在提高质量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改革发展思路更加明确, 颁布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等, 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二是优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区域布局等高等教育结构迈出重大步伐, 建立更加科学规范并且更加开放的新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动态管理新机制;着力引导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启动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作”、对口支援等。三是积极探索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新机制, 有效地集中更多优质社会资源, 投入人才培养。四是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引导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五是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推动我国网络课程建设。六是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大幅提高生均经费保障, 加强教师培训, 着力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本届论坛围绕国家现代化战略中的教育现代化使命与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创新任务与责任、高等教育与区域现代化建设和MOOCs (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 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篇2

时间:2009年11月27日下午 地点:三层第二分会场

主讲人:胡格(Mr.Hug),德国巴符州郝博职业学院机电专业主任,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资深培训师 主持人:马军,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主持人:尊敬的胡格先生,朱佳先生,各位代表,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马军,受大会的委托主持本次会议。

这次紧张而丰富的研究会/展示会,给了我们很多收获。一天半的行程过去了,我们从说专业到说课,从讲堂到实习,我们已经深入到了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性的操作环节,许多努力都是在我们蓦然回首之时感觉的,所以很兴奋。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拓宽我们的视野,探讨在国际背景的大形势下,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

大家都知道,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跻身于世界前列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职业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上,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和行动导向教学组织等各个方面都很有特色,值得我们借鉴。今天我们借助于研讨会/展示会,本着交流、借鉴、合作、发展的理念,不远万里请来了德国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资深培训师和学院驻中方代表朱佳先生来这里讲学。

巴符州是德国第三大州,它的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在德国是最强的,巴符州的创新力在欧美范围内应该说是处于最高位,它的职业教育也是在德国处于领先地位。

说起来,我和胡格先生也算是朋友,因为他到我们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过两次教学和指导,深受教师们的喜爱和尊重。他富有成效的培训,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学习领域教学法的讲座,会使你对职教的理念、教学方法有更新的认识,对“学中做”、“做中学”有更深的领悟。今天胡格先生主讲的主要内容是“新学习领域课程下的教学法”,一会儿大家就能亲身体验到行动领域教学对你的冲击和魅力,在此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下面欢迎胡格先生和朱佳先生为我们作期盼已久的精彩报告。

胡格:你好!大家下午好!

我本人是不愿意站到讲台上做这个报告活动,我更愿意走到下面,和大家在一起。对我来说,教学活动本身也是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活动。在国内的很多次培训,我也是每次都坚持不在讲台上作交流,而是走到学员当中去。但今天由于场地的原因,我必须站在台上。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向各位校长、专业老师介绍我的专业教学经验。

我并不习惯于这种讲座式的报告活动,我更希望通过互动的形式与大家体验报告的内容。但鉴于这样的场地条件,必须以报告的形式为主,不过还是会有很多的互动内容。

我今天主要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为什么职业教育要进行改革?主要的一点是我们要让学生去学习,而不是老师在教学,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地参

与活动,而不是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讲课。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也介绍一下为什么今天这样的教育教学形式要进行变革,它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除此之外,我会以我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个人经验和体会为主进行介绍。我在国内也做了很多年的培训活动,对中国的职业教育也有很多体会和总结,虽然我们两国的体制不同、国家大小不同,但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点。以我个人这几年和中国同行的交流来看,我们在理念、观念上没有太多的差异,问题是这些理念如何真正有效地实施。不是说有了理念就有了新的教学,关键是这个理念如何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进行实施,这个方案如何能够把这个理念变成实际的教学活动,这还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校的领导、各专业主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他们是不可能出色地组织教学的。以我本人的经验来看,在德国过去这一轮课改中,只有学院的各个专业主任理解到并愿意真正实施这样的教学改革,在学校中才能完成真正成功的教学改革。以我对中国职业教育体制这几年的接触和了解来看,在这一轮课程变革中,中国的职业学校有很多德国不具备的优势,比如我们抱怨不具备校企合作的体制和机制,而中国的全日制学校却具有很大的优势和空间,能够把德国的双元制理念和精神做得更好。希望通过今天的互动,大家能充分讨论和理解新课改对职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巴符州位于德国的西南角,有1000万人口,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这是很小的一个数字,但在德国已经是一个大省了。巴符州的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也有很多世界著名的企业,比如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奔驰公司、保时捷公司和汽车配件领域中的博时公司。我来自斯图加特南部靠近黑森

林地区80公里的小镇郝博。下面我对本人介绍的方式也是每次对新班入学的学生介绍本人情况时采用的方式。

教学法里很重要的一种提示是可视化提示,这也是很 简单地用可视化的手段进行自我介绍。我本人的姓是Hug,但在德文里如果再加上两个点,就变成了“山丘”的意思,我告诉学生,我对学生来说,就是一座小山丘,学生要跨越我。我要告诉学生的信息是,我作为老师,我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我就是一块平地,除了得不好,我就是一座小山丘,你们会很累,爬不过去。我要在开班之前和每位学生强调,让他意识到在这几年的学生过程中,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对学生何其重要。

如果说我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德国教师,我会长成如图所示的形象。这张图片的信息,首先要表示的信息是,我是一个专家,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当然,我本人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不会把自己的食指竖起来。

这样一个形象同时也代表了我本人具备技术专业的背景。技术专业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具备了这样的专业背景以后,才有可能把技术中的专业内容在教育的整体概念下变成教学的目的。但是仅仅有了很强的专业背景还不等于我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专业教师,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真正好的教师,必须是个教学专家,是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教学背景的好的专业老师。在我的报告里大家会体会到这样一个概念,作为一个职业院校的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学专家的角色要比作一个具有简单背景的专业工作人员更加重要。

如果是同学坐在下面听,我站在上面讲,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我本人非

常不愿意采用的教学活动。我更愿意向学生提出挑战,和学生一起做尝试,在学习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犯错误,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学习的目的,而不是我去教会学生什么。

今天下午我想跟大家共同体验一下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是如何做的,在这样一种活动中,我本人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形式,而是更多地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达到让学生学习的目的。

对我来说,在一堂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多少。这样一个教学活动的前提就是每个老师必须喜欢、热爱他的学生。同时,这样一种教学活动也需要得到学校领导和学校专业主管部门的领导的支持,否则就无法真正有效地进行。在我的课堂教学里,课堂是很热闹的,学生总是动来动去。如果在过去,校长在课堂门口一听教室里总是这么吵的话,就会把我叫出去,问我在干什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北京我们做过一次培训,参加的人数也比较多,当时房间不够用,做互动的时候需要用到走廊,在这个过程中会影响到其他老师的教学活动,这时候有一个老师走过来,让大家安静。这个例子说明,新的教学形式需要新的教学环境。

新的教学形式也需要一些新的教学辅助设备设施,比如在德国的课堂里,我们经常看到老师用的张贴卡片的小黑板,学生用的卡片和彩笔,我本人是郝博职业学院机电系专业主任,同时也是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资深培训师,我很多在国外的培训活动都是以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的名义进行的。

由于巴符州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有三个地区有类似于巴符州

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这样的机构,这样的机构对于巴符州在过去十几年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有三个校区,一个专门针对职业教育,一个是针对普通院校,一个是对校长和管理层进行培训。因为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的培训工作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我在此简单地进行介绍。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在过去十几年里由一个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变成了有效推动教学发展的重要基地,学院有三项任务,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学校的教学发展,涉及到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所有的事务,还有院校的发展、人员的发展。我们要在学校里进行变革,首先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变革,一个重要的保障是学院的领导要意识到这个变革的重要性,并继续推动这个变革。为什么现在职业院校里要推动教学改革和发展?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在德国学校里德国学生的基本情况,就我个人对中国学生的了解来看,其实学生们没有本质的区别,应该是很相似的。

每天早上,学生到学校以后,就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等着老师布置任务,老师不布置,学生就可以一直坐着。他在等着老师提供服务,没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如果老师布置一个任务,说两周以后我们要完成一个大大作业学生就突然动起来了,说,老师,你告诉我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学习什么,我们自己赶快去做。如果学生看到老师手上有什么教材,就马上跑来问,老师,能不能把教材复印给我们?但是总的来说,在课堂上,如果不向学生提出要求,学生总是把自己摆在最舒服的状态。在我们的会场上,大家也看到,有些老师吃完饭以后也比较疲劳,也有很多老师趴在桌子上想睡觉,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学生也是一样。这种状态

下,学生是无法学习的,他根本就没有想学习的状态,这种状态我们必须改变。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学习活动是一个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活动,不是老师思考和学习的活动。学生必须是教学活动的积极的主角。我们老师必须让学生明确,学生学习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在学习。首先这一点老师必须要明确,我们不是一个简单的专业教师,我们是一个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在传统的学习中,学生学到的基本上是所谓的知识,但是现在我们需要学习掌握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真正需要的。

如果老师老是站在上面讲,学习在下面听,这种学习的效果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可以做这样一个练习,大家做一个记忆15个单词的练习,希望大家不要交头接耳,主要是想看看这样一种活动的效果。我用15个单词代表一堂专业课里涉及的15个专业概念,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记忆这些概念,对之后的学习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我简单地把这15个概念和单词告诉大家,看大家在听到这15个单词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先简单介绍一下游戏规则,然后开始做练习。我今天把练习的难度稍微降低一点,每组5个单词。这个做法与我在学校里上课的方式完全一样。游戏规则是:我先读5个单词,大家不要动笔,用脑子记住,让你写的时候,你再把这5个单词写下来。我在上课的时候会跟学生说,如果你不能完全记下来,也不要交头接耳,没有关系,我的目的不在于要百分之百地记下来,当然能记下来则最好,今天我想看看各位老师做这个练习的情况。

第一组五个单词:房子、狗、四

十、茉莉花、茶。我看到大家做得非常好,把五个单词都写下来了。

第二组五个单词:叔叔、云彩、窗口、杯子、太阳。再做一道算术题:2×5-4÷3+8=10。

第三组五个单词:小溪、刀、冰、草地、蚊子。算术题:22×5-100÷5×7+63=77。

我在现场看到的一小部分的结果与我在德国的课堂上看到的情形差不多,这很正常,也就是说,这样一种教学活动是有问题的。大家不要觉得很奇怪,其实很正常。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和我们的教学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非常大。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每个老师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而且我们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也不能在这样短时间能把所有的信息量有效地理解以后记下来,这会对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活动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我们再加一个边界条件,如果是下午了,刚吃过饭,上第一堂课,做这样一个活动,难度将更大。我们老师在提上积极讲课,允许学生在下面积极睡觉,这应该不是我们大家希望的教学状态。如果在座的诸位能把第三组5个单词全写下来,说明我们大家的智力水平很高,或者受过记忆能力训练。

现场有没有把所有这15个单词都正确地写出来的老师?看来是没有。这个现象也很正常,在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也很难把15个单词都记下来,现在我们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简单一点说,我们老师认为我们说的学生都听懂了,都会了,都记下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情况,事实并不如此。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不是我们老师讲,而是让学生工

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原因在哪里?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对信息的接受首先是感知到一个信息的存在,接收到新信息,第一个工作是进行短期记忆。从第一个环节来看,我们接收到信息以后,进入到短期记忆阶段,大脑已经做了筛选,筛选的内容和内容本身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呈现的乐趣性、关注程度是有关系的。首先是听懂了,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能进入短期记忆。进入短期记忆并不等于能进入长期记忆,再经过一个筛选过程,剩下一部分内容会进入我们的大脑,比较长期地保存下来。很多老师的问题在哪里呢?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过程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必须发生,我们总认为我们讲了,学生听懂了,记住了,但是从听懂、接受,到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对每个人来讲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我在国内曾经观摩过一次教学课,70个学生,老师在实训课上讲了几十分钟,讲得很卖力、很认真,学生 人在,而心不一定在课堂上,他听懂了多少?不知道。很多东西学生虽然听到了,但是并没有听懂。这个老师当然也把教学做得非常好,也很卖力,但最终评价教学效果并不是老师想教多少,而是学生学到了多少。这是在北京的一所学校,我从中选了40个学生,让我来上课,上了三天以后,最后一堂课两个课时,没有用翻译,基本上没有语言的交流,我讲了一个汽车专业类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由老师进行观摩,学习效果非常好。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原因就是我采用的方法不是老师讲,而是让学生学。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

下面从人的大脑思维结构的角度对刚才这样一个现象再做一个解释。比如现在有一个专业的内容,老师进行教学备课,老师对专业内容备课的方案、他怎么设计课程的内容,和老师本身大脑的思维结构有关系。以我

本人的思维结构为例,到教学环节当中遇到三类学生,每一类学生都是很有个性的。一类是老师认为很好的学生,他的思维结构形式和老师是吻合的,我讲课的方式对这个学生是最好、最适合,他可能就是学习效果最好的学生。这就是我们老师脑子里认为最好的学生。第二类学生,脑子中的结构与老师虽然不是吻合的,但是和谐的,这样讲课的内容进入到他的大脑思维结构里,虽然不是完全吻合,但可以套进去,所以这类学生也被老师认为是比较好的学生。第三类学生,老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很难进入到他的大脑中,老师讲的内容他就很难学进去,这就是老师一般认为不好的学生。而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是真正不好的学生。

我们怎么办?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唯一的办法不要老师总在教,你永远不可能代替所有学生的思维,只有上学生自己去学,每个学生就完成了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积极去学习,老师就要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的可能性。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学生是否要非常安静地听?尤其在现在的信息技术时代,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带手机,但总有学生把手机带到教室来,总有学生忘记关掉手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传统的教学活动就很容易受到干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大脑思维结构,老师不可能同时具备具有六个思维结构的能力,所以不可能一个老师在一个教学过程中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大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来看,老师不可能是一个最好的老师,我们必须给学生自我学习的可能,提供这种可能,他才能够更有效地学习。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并不难,但是真正要在教学中进行改变是一个非

常艰难的过程,下面对此进行介绍。

下面做个练习,大家按照我的要求,把两只手交叉握起,保持这个姿势不要动。哪位老师的右手在上面?哪位老师的左手在上面?这是我们的习惯动作,这说明,仅仅在这个最简单的动作上,我们大家就有差异性了。下面大家保持同样的姿势,只不过是左右手的位置交换一下,有什么感觉?肯定是感觉不舒服。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生的习惯,如果硬要改变这个习惯,就会感觉到不舒服。

再做一个练习,大家把手抱在胸前,有的老师会自然地把右手放在上面,有的老师会自然地把左手放在上面,如果交换一下,你的身体自然地会感觉到不舒服,有时候会不知不觉中转换到自己习惯的姿势。这就是说,我们一旦养成了一种习惯,不管是什么样的习惯,要改变它都是非常困难的,当然包括改变我们的教学形式也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

每个个体都有他的习惯,都有他自己的特点,要改变这个习惯和特点的过程是一个不太容易的过程,如果我们的教学要做变革的话,第一个变革必须从我们的老师开始。在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会有很多招贴画式的学习成果,都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做出来的,这是一项非常典型的教学方案。

参加过我的培训的老师,应该对我的这套教学内容是很熟悉的,在新的教学形式下也需要新的教学方法,老师要熟练掌握这套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使用,这是需要进行训练的。

即使是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教学活动,在这里我看到大家,我提问题的时候,大家会点头,我认为大家是听懂了,但大家到底是不是真的听懂了、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我也不知道。老师站在台上讲课这种形式不能检验学生真正的学习成果,这样一种状态我本人并不满意。就此问题,我会向大家作进一步的介绍,我不想用报告的形式,而是使用一些小的教学方法,通过与大家互动的形式进行交流。

下面要做的工作很简单,每个老师的桌子面前都有白纸,请你结合各自的专业写一下你的专业里来自于社会、行业对学生的要求。

在学校里,我要控制学习节奏的时候,我会摇一个小铃铛。我并不需要大家完整地把所有的东西都罗列出来,只是一个练习,让大家能够看到学生上课的情形,希望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来。下面,老师可以这样做,请学生举手说自己都写了什么。这样的状况是老师和一个学生的交流,一个学生获得了与老师对话交流的机会。但是这样的效率是不高的,这么多学生中只有一个学生有这样的机会。

下面做一个伙伴交流,我昨天晚上看到会场以后,已经把会场的布局都画下来了,大家一排排坐,请相邻两个人作为伙伴,两个人互相交流一下,并互相补充,看其他的老师有没有提出对自己有启发的新想法。这里用的是交头接耳的方法,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如果两个人交流的声音太大就会影响到其他人,这时候请两个人轻声交流你刚才写的学习活动和内容。

我可以演示一下我刚才观察到大家讨论的细节。两个人坐在一起,往一起靠了靠,就开始交流。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不是一歪头,两个人说说话,就进行交流了。真正的交流,两个人坐的状态很重要,一定要面对面,这样才能进入真正的交流状态。刚才大家都是一歪头就算交流了,这样的方

式太简单。老师应该意识到这本身就是问题所在,我们必须改变学生这种状态,让他培养成良好的学习状态习惯。像刚才大家那样舒舒服服坐在那儿,一歪头就讨论,这确实很舒服,但这不是真正良好的交流状态,老师要意识到这个问题,要改变学生。首先老师要改变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才能教好我们的学生。

老师会提一个问题,你让我们大家交流,我根本不知道学生在下面说什么,我怎么去检查学生在干什么事情,虽然我不知道学生在干什么,但这样的交流状态至少比学生躺在椅子上的效果好。至少我刚才观察到一个现象,当我要求大家进行讨论的时候,一些很困倦的老师稍微清醒了一点,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如果老师会发出笑声,起码说明他体会到了这一点。

我认为,我的学生毕业时要具备以下素质,如果大家也认同我这样的观点,认为我们的学生毕业了以后也应该具备这些能力的话,可以举手:一,独立性,要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二,团队能力;三,责任心;四,质量意识;五,创造性;六,灵活性。

如果大家认同我这个观点,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怎么可能通过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睡这样的状态达到?这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我们必须训练他们具有上述能力。所以我们在课堂里必须逼着学生动,要思考,我们必须制造出这样的氛围和环境。当然,这样做比老师站在台上讲课45分钟的难度要大得多,我们站着讲课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调动学生学习是不容易的。

下面一个任务,请大家积极思考并参与,希望大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 的答案。

(见PPT)这两个工件,请每位老师提出自己的连接方案,既能连接上,又能拆卸掉,请大家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动手把自己方案的草图画在纸上。如果是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会要求每个学生提四个不同的连接方案。请坐在课桌两边的老师十人一组进行讨论,坐在前排的老师一定要把椅子调转过来。不知道老师注意到没有,调转椅子这个要求做起来多么不容易,当然并不是要求大家一定把椅子调转过来,而是要告诉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身体的位置形态是多么重要。我认为刚才的气氛还不够热烈,教学活动应该有活力,有生命力。我随机选取了几位老师的工作成果。(展示)

可以看到在座各位的创造力有多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连接方案提出来。教学环节到了这个时候,能够进行的教学量就非常大,比如这时候讲机械制图,就是非常好的切入点,在这时候讲机械制图的原理、做法,切入量是最深的。例如:做草图有个基本的规定,只能用铅笔做,这是一个基本的习惯。老师并不是一开始提出要求,让学生用铅笔做草图,而是做了以后再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学生不是从老师那里得到要学习的知识的答案,而是自己通过学习活动找到答案。如果我们有系统地这样进行教学,我们就会发现学生非常具有创造性,而且学生是能做好的,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学生不会做。我们只要让学生做了,他们就能够做好。

德国职业教育有一句新的大家流行的说法:教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教”会影响“学”,要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学。我们老师要退回来,我们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不能阻碍学生学习,我们教得太多,反而阻碍了

学生的学习。

当然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所有的任务布置都有具体的设计,就像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他的每一个工作任务都有明确的书面形式。

大家都很熟悉德国职业教育理念概念下三个重要的能力领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请各位老师把这三个能力写下来,这时候,写这三个概念并不是很重要,而是到了这个阶段,学生可能很疲劳,这时候要想尽办法让学生有肢体动作,这个动作是运用肢体活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写这三个字并不是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和老师一样,或者说从某个角度看,老师和学生也一样,所以说,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必须从改变老师自己的习惯开始。正常情况下,我会让学生把针对这三个概念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我本人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对这三个能力的理解来表达我这个自我定位:这三个能力不是平交的,而是有前后次序的。首先我们要培养人的基本方法能力,建立了基本方法能力以后,才去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什么叫方法能力呢?比如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能力。同时还有可视化的能力、做记录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具备了这些基本能力以后,学生才有可能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学习。这样一个能力的三个层次,在德国的职业学校里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我所在的学校是把方法能力作为首要能力。简单地说,教学的第一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要学会真正意义上的说话的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请大家拿出一张白纸,画出在台上的这位老师告诉大家的东西,她说

什么,大家就画什么,我们现在要训练沟通、说话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请大家不要交头接耳。在我们的魔术盒里有一个实物,老师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她要尝试着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告诉大家这是什么东西,请大家把自己认为自己听懂的东西画在纸上,无论是否听懂都不要提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故,这位老师会很疑惑,我为什么要摸呢?干脆一下拿出来。这时候实际上就是学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要求随时做调整。

下面请这位老师用语言的方式向大家描述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各位老师专注地听,然后把你们听到并认为听懂的内容画在草图上。

老师发言:三角形的一个锥体,有一定的长度。

胡格:我很兴奋。下面进行成果展示。请问,在以上展示的方案中,大家认为哪一个最有可能性?

大家可以首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提一个问题,会不会我们每天在课堂上讲了很多,而学生最后的成果就是这样?老师讲得也努力,学生听得也努力,但却是这样的结果。我想,这样一个结果,我们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如何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形式。

如果大家看到了实物到底是什么,请不要责怪我们这位老师,因为她刚才发生的问题在很多老师身上都有可能发生。刚才这位老师几乎都快看到了,手也摸得很清楚了,并且很努力地进行描述,这点大家是不用怀疑的。鉴于在长春职业学院的良好经验,我们昨天晚上讨论时候还考虑是不是要拿一个更困难一点的实物,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这个实物到底是什么,而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展现的教学形式。这个实物就是一个三棱柱,很简

单,老师已经摸出来了,关键是说得够不够清楚。我相信老师们都具备这样的能力,但学生不一定具备,这个能力不是教出来的,只能练出来。包括我们各位老师绘制草图的能力都需要进行训练。这就是老师的语言描述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很多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概念要清晰,关键词要准确。如果说是“三棱柱”的话,我相信90%的老师都可以画得差不多。一是要形象,二是要学生自己体验,体验最自然的学习方式,不体验,你永远教不出。学生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有体验的环节,他不去体验的话,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我在许多教学实践中就故意设置一些错误,错误本身也是一个实践的体验。在我们培训的活动中涉及到语言的能力,这里有很多技巧,需要专门进行培训,包括绘制草图的能力。

我看到在座有一些老师已经开始打哈欠了,这些打哈欠的老师其实是很痛苦的,他要和困倦在作斗争,我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我总是跑来跑去,我的肢体在作运动。我看到打哈欠的这些老师几乎都是半躺在椅子上的姿势,如果是这样的座姿,身体的内在器官会得到一个信息——我需要休息的状态,这样,心脏的供血机能马上就开始表示,少跳几次,少供几次,甚至自动调整到休息的状态。这样大脑中的供氧就比较少了,这时候再讲思维、思考就比较困难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很难进行有效学习。

要渡过剩下的二三十分钟时间,学生是要想办法的,在这样的状态下是不可能进行有效学习的,下面和大家做一个练习。如果在我家乡的学校里,我会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想办法到森林里去砍木头,但是在北京不行,不过我看到北京有很多桃园,我们可以到桃园里去。我说去桃园不是让大

家只在脑子里想到桃园里去,而是我们的身体要动起来。如果各位老师当中没有颈椎、腰椎问题的,请大家跟着一起活动,站起来。我知道摘桃子要做什么样的动作,请大家把手使劲往上伸,身体努力向上伸展。除了摘树上的桃子,还要摘到中间位置的桃子。桃子不小心掉到地上,还要拣起来。我知道大家希望早点结束,那就让我们把活儿干得快一点,加快动作的节奏。

希望大家现在稍微清醒一些了。如果我们处在睡眠、半睡眠状态,我们的身体要积极地动起来。如果我们处于过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我们要消除紧张。有效的学习,身体需要一种适度的紧张状态,在适度的紧张状态下,我们就能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太放松了不行,过度紧张也无法进行思考学习。

我到中国来了这么多次,我觉得大家做这种练习的可能性要比在德国的机会多得多,因为我在街上会看到很多人随便找个小地方就能做运动了。老师要带领学生做,要引领学生做,一开始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做这些活动,可能大家会觉得有点滑稽、好笑,但是我们要是知道这样一种活动有其内在的教学思考的话,就会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习惯状态了。如果是在太放松的状态下,要让身体提高紧张度,在过于紧张的时候,一定要让身体放松。

要培养孩子的能力,大家知道,要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首先老师要改变自己,要培养自己很多新的能力。大家要知道,做这样一种教学活动,如果一个老师这么做的话,在学校里很难成气侯,而且经常会被大家笑话,这个活动就做不下去了。如果能够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最好是一个团队 的老师都这样做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就容易在学校里形成氛围,并坚持下去。

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在德国引发了新一轮的课改,课改只是改革了的课程这一个部分,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这样一个学习领域课程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课程、教学方案。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学习领域课程的理念和理论已经非常熟悉了,我也不需要过多的介绍和说明,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这样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出处和为什么要建立这套新的学习领域课程,它的意义是什么。简单一点说,教育领域的变革来自于职业领域、来自于个人、来自于社会整体的变革,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变革。

中国目前家庭的架构和德国很相似,基本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孩子的上面有四个爷爷奶奶、两个父母。他们到学校里,在老师的引导下要努力学习,其实他们根本不适应这样的状态。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在家里都是“小皇帝”,跑到学校来,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努力刻苦学习,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我们必须根据孩子来改变我们的教学,调整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案。

过去我们的课程是这样的情况,在这一轮课改之前,有基础课教育。我们就是打基础,基础打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项目里,或者是能够做更复杂的项目,过去我们总是这么想的。但结果是什么呢?我们打基础,打基础,打到最后,学生对基础已经没兴趣了。老师认为非常崇高的学科体系的课程,其实学生对此一点都不感兴趣,什么学科体系?这个课程就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几个环节,要不断复习,不断加深,不

断地在过程中补充新的学习内容,不是总在打基础,然后再学习干什么事情,而是在练习做事情中不断回顾,不断加深,同时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

针对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职业教育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我们往往认为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和长处,即双元制,我认为中国的全日制比德国的双元制更具有优势,我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怎么让中国的全日制比德国的双元制做得更好,因为我面对的是几十个企业,协调起来非常复杂。我在中国也看到了很多学校,在学校里看到条件非常好的教学设施设备,而且老师的能力也非常强。在这样的条件下,不需要像我一样面对几十家企业,面对不同的人,要去协调双方的课程,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大家不要认为双元制有非常大的优点,双元制有很大的弊端,在中国的体制下,有可能建立起比双元制更科学的体制,只是怎么做的问题了。在长春、在成都,我都看到了非常好的学校。如果我们能把学校和企业变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实训阶段就在学校里,与学校完整地结合在一起,而且老师又具备真正的能力,能够把实训教学环节在学校里真正地完成好,那么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双元制中的体现就应该是真正最理想的状态。

我非常意外,在今年我发现了在很多学校里老师有完整行动过程的教学项目,后来我发现是很多老师从德国带回的项目。这个完整行动过程的教学项目的原创作者就是我本人,虽然我们都在用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我花了三年时间带领一个团队设计出来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教学项目。我针对这样一个教学项目正在写一本书,要写清楚如何设计这样的教学项目,如何设计里面的内容。

完整行动过程的六个步骤,这个教学项目的关键并不是这六个步骤本身,而是老师在其中要扮演什么角色,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干什么。大家应该得出一个基本的印象,在整个教学过程老师要尽量往后退,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中,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老师,但要尽量减少老师直接参与到学习中的环节。我会结合做决策这个环节给大家作介绍,首先是老师听学生汇报工作方案,这时候我们注意到,很多老师不自觉地进入到老师原本的角色,开始要讲了。老师经常容易发现,学生这个没做会,那个没做好,老师又回到了原来的角色上,马上开始不断讲解。按照我们今天对教育的理解,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教会小孩知道铁板烧得很热的时候是烫手的,你教一百遍,他也不知道烫是什么概念。学生自己要自己亲身体验要什么叫烫,他才知道真正什么是烫,这个体验在教学里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体验式的教学原则,尤其在职业教育里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有很多很复杂的过程,完全靠教书而不去亲身体验是很难掌握到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只听学生对工作方案的汇报,不作任何介入,而是让学生按照这个方案往下做。在这个过程中,到第四个环节,我唯一的工作重点是我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要出工伤事故。但是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如果每个老师问自己的话,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在什么情况下学到了最多的东西?基本上应该是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从生下来开始学习,到学校里一进入学科体系,就忘记了真正的学习过程是什么样的,忽略掉这样一个重要的环节忽略掉。

在教学设计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设计适度的体验,如果我们让孩子

体验烫手,不让他烫到受伤,犯错误不要犯到他没有兴趣,这里面是有一些技巧和方法的,不是说犯错误就是好刺激,只是适度的犯错误,这个错误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第六个环节里就有评价和分析的过程,对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错误进行分析,在下一个轮回,不一定是同一个工作任务,但是之前犯过的错误不会重复,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下面是一个体验环节,在大家的桌上有一张写满了数字的纸,请大家找出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所有相同的数字,并把它用线连起来。各位老师找出了多少个直角三角形?如果把找得最多的几位老师作为标杆的话,其余老师的提高空间是很大的,这个练习重要的作用和功能是,它是提高注意力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老师说话,很专注地努力在找,其实这是在训练人的注意力,人的集中注意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老师要求结束了以后,学生不愿意结束,还在继续做,有多少人遇到了这种情况?至少在这个时间段,我把老师从躺在椅子上的状态带到了自己都停不下来学习的状态。

起码我应该能感觉到,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和状态是很有意思的状态。今天这样一个活动只能给大家一个启发,一个想法,具体这件事怎么操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在这样新的教学形式下,为什么学校的校长、专业主任更重要?

如果我们以这样一个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老师在课堂里待的时间要比现在多得多。最简单的一点是,我们过去已经习惯的排成行的课桌布置形式要改变。我们需要学校建立起新的教学团队,团队建设要进行老师的培训,不是几个人凑在一起就是团队了。至少像马军院长走到教室旁的时候,听到教室里很吵,他不会认为是老师的工作做得不好,而是要知道老师在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校长、院长和专业主任对这样一个教学形式的直接参与意义非常大,只有直接参与了以后,才会发现教学团队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往往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领导的直接参与,光靠教师团队诉苦是解决不了的。这是整个教学变革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作,一个重点的工作就是教学团队的能力提高。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和中国的院校进行接触时,把比较重要的一些内容形成了模块,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法、质量管理、质量发展。过去几十年中我们和中国相关教育部门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合作,同时有机地设计了在国内和德国的培训项目。从今年开始,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所也开展了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诸多问题,在德国很好办,而在中国解决不了。在过去的时间中,我们和中国职业院校的老师专门针对70个人的班级尝试了互动式的教学,结论是针对中国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可以实施,只是大家要有勇气去尝试做这件事,尝试了以后才有可能成功。

主持人: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胡格先生和朱佳先生为我们付出的辛勤的劳动。通过本次论坛,这种互动也确实体现了我们初始的交流、借鉴的理念,当然,这种借鉴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和照搬,关键是要体现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刚才胡格先生的讲座也可以说是一堂课,这堂课就充分体现了他的教学思想。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借鉴,而不是生搬硬套。在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借鉴了这种教学方法,有些团队做得比较好,有些团队就出现了照葫芦画瓢,为什么呢?就像胡格先生在讲课中说的那样,我们在理念的实施上产生了差异。当然纠正这种差异是有一个

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理念和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和过程。

我想,胡格先生的讲座给我们很多启示。对教师而言,我们要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权威者,逐渐向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转变。胡格先生就是这个课堂的组织者与合作者。教师关注的学生能力不要仅仅局限于专业能力,还要更多地考虑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当然胡格先生说,方法能力放在先,社会能力次之,专业能力放在最后。我们要根据我们的国情,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因专业而异。

对学生而言,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而是主动参与学习,在行动中掌握职业能力,这点非常重要。

我昨天晚上和胡格先生交流的时候,他反复强调在训练中增加学生的能力。老师备什么?要备教学中的教法。今天也给我一个启示,对学校的领导而言,一是你既要制造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同时,你更要亲力亲为地干,做行动的校长。昨天胡格先生对这一点强调得非常多。

今天的论坛可以用16个字简要概括一下:讲得精彩,议得到位,互动热融,效果良好。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篇3

2014年3月19日,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与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主办的“国际教育发展与挑战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教育部相关领导、各国驻华使馆官员、中外高中校长、国际教育专家以及留学服务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质量挑战。

与会专家表示,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学生和家长对国际化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出国留学作为接受国际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其发展越来越繁荣。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学校也开始走出国门,尝试引进国外优质课程,探索中外课程合作之路。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国留学市场出现了新特点,一是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年龄不断下降,二是短期出国学习成为学生和家长提前接触和考察国外教育的途径。

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45.98万,同比增长11%。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加和留学市场的发展,国内外相关的留学政策也随之进行了调整。2013年,教育部下发了《做好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审批权下放有关事项的通知》。截至目前,已有12个省分别发布了关于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与监督管理的试行办法,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降低。2014年,包括英美在内的多个国家放宽了对华的签证政策,这为学生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

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交流论坛 篇4

薛理银在论文中把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分为三类:即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把比较教育看作是理论建设和理论检验的论坛、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交流的论坛、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的论坛,并用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分析框架剖析了比较教育发展的历史。他的观点当时大家觉得很新颖,今天仍然没有失去它的光芒,我们应该把它作为比较教育方法论分析框架加以重视。[1]

常年困扰比较教育学者的问题是比较教育是不是一门学科;如果是一门学科,它的方法论体系是什么?许多学者认为,比较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几乎所有学科都用到,并非比较教育学科所独有。至于比较教育常用的其他方法都是借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的方法,比较教育没有自己独有的方法论体系,于是产生了比较教育学科的身份危机。虽然身份危机已经喊了几十年,但世界上还是有那么多人在从事比较教育研究。虽然比较教育在发达国家已经有所衰落,但在发展中国家却方兴未艾。其魅力何在?笔者认为就是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也就是国际教育交流的需要。

薛理银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经访问过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霍尔姆斯,谈到比较教育发展的前景。霍尔姆斯说:“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出有趣的比较教育是如何被激起的。当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美国变得更加关注其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基于当时的美苏关系,这个危机激起了美国学者对比较教育的兴趣。英法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激起了对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兴趣。”他又说:“我认为比较教育将不会像从前曾经有过的那样得到更多资助。如果将来出现新的世界危机,那么人们也许就会重视比较教育。”[2]今天的世界遇到了新的危机,这次的危机不是美苏的对抗,而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化危机。

大家知道,新的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而且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各种变革,其中最大的变革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知识经济使人们看到了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和教育的价值。知识经济使人们认识到,人不是简单地创造资本的机器,人是社会的主人,又是自然的一员。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人的创造、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也对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确实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但教育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教育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最终的目的仍然是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济全球化,也必然带来新的国际竞争。争夺能源的竞争、贸易的竞争、技术创新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苏联的解体和经济的全球化也带来了世界格局新的变化,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体的多元化使得国际竞争越演越烈,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重了这种竞争。培养人才的教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筹码。正如中国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2011年的国情咨文中4次提到中国,特别提到中国的教育。他说:“中国和印度等国已意识到,它们在做出一些变革后将能够在新世界与其他国家进行竞争。所以,它们开始对孩子进行更早和更长时间的教育,更加重视数学和科学。它们投资于研发和新技术。”他还说:“美国要想赢得未来,必须赢得教育竞争。”[3]

在这场全球性危机带来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比较教育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是各国比较教育学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天的比较教育已经不是去研究敌对国家的教育优势或问题,也不再是去研究民族独立国家如何模仿宗主国的教育模式。世界已经变了,各国无论是领导人还是学者都有一个共识,今天各国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要在交流合作中达到共赢。因此,教育更需要互相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教育的发展。

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大大降低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教育与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产品借助于新型的大众传媒跨越国界,传播全世界。大量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在异国工作的外国专家和顾问、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专业会议、学者之间信件往来,都促进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某一国家的某项教育改革可以迅速传遍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闭关自守,无视国际教育的发展。

现代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国际现象,在历史上,欧洲的大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儿童的成长有共同规律,教育有共同规律,因此培养人也是有共同规律的,是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教育只有坚持扩大开放,扩大国际化程度,才能更好地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和丰富各国自己的教育。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支新的比较教育力量正在兴起,这就是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经济与合作组识等,它们对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它们并不直接参加比较教育学者们的讨论,但它们研究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研究教育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和1996年的报告以及1990年发起的全民教育会议对世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几乎隔几年就发表教育报告,再加上它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贷款,都在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政策。

由此可见,把比较教育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就可以摆脱比较教育学科身份危机的困境,开辟比较教育研究新的广阔天地。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参与者就不限于专门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的学者和专家,只要关注国际教育并对世界各国教育、文化和社会有一定研究的学者都可以参与。国际组识的参与大大地扩大了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舞台。

国际教育交流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薛理银把比较教育看作是理论建设和检验理论的论坛、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交流的论坛、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论坛。教育理论建设是研究教育的客观规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虽然也要符合客观规律,但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意向;而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完全是经验性的。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教育学科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比较教育要从这三个方面通过交流来寻找教育教学的规律。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价值、教育制度、教育实践都离不开对教育规律和对普适性的教育经验的追求。三者的区别在于研究的主体、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不同。比较教育学者更多地关心教育理论的建设和规律的探索,教育行政工作者主要关心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但是,作为比较教育的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并非漫无边际地讨论所有教育问题。比较教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交流讨论的教育问题必须具有国际性、跨文化性、发展性和预测性。国际教育交流论坛更关心的问题是国际性的课题,如全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女童教育问题、移民教育问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问题;具有跨文化、跨民族文化教育的比较;预测教育发展未来等。

我们选取了《比较教育》、《比较》和《比较教育评论》这3本专业期刊近5年发表的论文和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这3种杂志发表的论文进行比较,①从中不难发现:“理论建设和检验理论”、“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交流”、“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始终是比较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交流的论文在绝对数量上从1975年~1979年的175篇增长至2007年~2011年间的266篇(参见图1),其相对比重上也大幅增长,从1975年~1979年的58%(参见图2)增长至2007年~2011年间的65%(参见图3)。而曾经备受比较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相关研究论文绝对数量上从1975年~1979年的41篇大幅下滑至2007年~2011年的27篇(参见图1),其相对比重同样从1975年~1979年的13%(参见图2)缩减至2007年~2011年间的6%(参见图3)。相比之下,关于“国际教育与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日益增长,其论文绝对数量从1975年-1979年的6篇大幅增长至2007年~2011年的34篇(参见图1),增长近6倍,其相对比重也从1975年~1979年的2%(参见图2)增长至2007年~2011年间的8%(参见图3),增长4倍。由此可见,比较教育从前是,现在是,未来依然会是国际教育交流的论坛。特别是随着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共同面临的“国际教育与全球治理”问题将进一步扩大比较教育这个国际教育交流的舞台。

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举办的学术大会、各国比较教育学会举办的年会、各种比较教育机构举办的论坛、研讨会等都是国际教育交流很好的舞台,各种比较教育杂志也是比较教育交流的极好园地,各种比较教育学术著作和各国比较教育学者的函信来往都可以视作国际教育交流的方式。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其实就是各国比较教育学者发表意见的平台。既然称交流论坛,理论多样化和方法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就不能要求对问题必须有统一的认识,而是可以自由地讨论,从交流讨论中拓展学者的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别国的经验,提高对国际教育发展的认识和预测教育发展的未来。

教育交流中有一个方法问题。正如薛理银讲的,“某一文化的主体怎样才能理解另一文化主体的教育价值观念”,他认为相对主义和民族志方法将发挥作用,即“按照他人理解问题的方式理解他人是实现真诚沟通的基础”。[1]笔者也同意他的观点。在论坛中必须客观地对待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不能用研究者主观的价值观去评论别的文化体的教育价值,这样才有交流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50年来从一个小小的外国教育研究室,逐渐发展为外国教育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又更名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名称的变化也说明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今年召开第四届“比较教育国际论坛”,就是想使比较教育真正成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比较教育学者在这个论坛上互相交流,共同讨论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政策和全球教育治理等问题。

参考文献

[1][4]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09,212.

[2]薛理银.问题法与比较教育——对布荣恩·霍尔姆斯的一次采访[J].比较教育研究,1992,(3):27-32.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篇5

——江波秘书长谈“第六届中国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国际教育展(2005年10月14至16日)”

“中国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国际教育展”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多年来精心打造的重要的教育国际交流品牌项目,它已成为中外教育界人士每年一度的重要的国际交流活动。今年10月14日至16日,“第六届中国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国际教育展”将在北京举行。为了解有关情况,本报记者走访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江波博士。

问:作为“第六届中国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国际教育展”主办单位的具体负责人,首先请介绍一下教育论坛的有关情况。

答:经教育部批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自2000年起创办了“中国教育国际论坛”。2000年11月、2001年10月、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和2004年10月在北京分别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挑战”、“为了中国和世界更美好的明天—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发展”、“创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对策,展望”为主题举办了五届国际论坛。今年将举办第六届,其主题是“国际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对策、展望”。过去的几届“论坛”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在宣传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促进中外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问:为什么选择“国际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对策、展望”作为今年国际论坛主题? 答:首先,“合作办学活动”在国际上已经广泛开展。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而在学生的国际流动、高层次人才的跨国服务、教育界人员的交流、不同国家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等等的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合作办学”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家之间、国家之中、教育机构与教育机构之间、教育机构与非教育机构之间正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活动,例如联合投入资金举办教育项目、合作管理教学、共同开办新课程、合作开发教材、合作招生并实行学历学位互认和学分相互转换、异地设立学校和海外办学等等。其次,从我国情况看,在我国的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中,中国与外国合作办学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2003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据统计,目前全国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近千个。第三,在全球都在重视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来深入地研讨“合作办学”现象,是很有意义的。在“合作办学”、“合作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中外教育工作者、专家和学者来相互探讨,例如:如何在经济、教育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利用合作方的先进办学和管理经验,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国教育来讲,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各项内容上和在办学的实践过程中更好地保证质量?如何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切实引进国外高层次、高质量的优质资源?在这些方面,及时了解国际教育信息和动向是非常重要的。第四,各国教育界的朋友们也非常希望亲身了解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实际情况。我们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的焦点。这样的一个论坛,也是介绍、宣传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成绩的平台,是建立教育领域里新的合作的机会,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办学经验与管理模式、规范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促进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的机遇。

问:今年中国教育国际论坛的主要活动是如何安排的?

答:今年的论坛由一个主论坛、七个专题论坛和多项配套活动构成,主论坛和七个专题论坛将于10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将围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国际合作办学发展与实践等主题进行,将分别从中国与一个外国的双边和中国与多个国家的多边角度,从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角度,从院校和国家角度来讨论这些问题。

各专题论坛分别是:(1)“中澳加德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世界上4个职业技术教育大国将同台交流、探讨发展本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模式和发展规划;(2)“中加职业技术教育论坛”,中国和加拿大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将共同探讨巩固职教项目建设成果、拓展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领域的途径;(3)“中澳高职院长领导能力建设研讨会”,中国职业技术院校领导将和澳大利亚TAFE代表团探讨两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合作;(4)

“中德高职院校国际研讨会”,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代表团将全面介绍德国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方面政策、国际合作和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合作;(5)“中美大学校长论坛”,美国州立大学校长联合会将和中国大学校长们在一年一度的论坛上就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与大学校长所负担的责任等进行交流和探讨;(6)“中国-欧盟教育合作研讨会”,中外教育工作者将深入交流欧盟“中国之窗”、欧盟亚洲战略规划项目中欧教育合作等众多合作项目的情况。这是一场在中国和欧盟建交30周年之际,向世人展示中国-欧盟之间教育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活动;(7)“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研讨会”,中外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将在这一年一度的国际合作学办学研讨会上,就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最新情况、政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交流和讨论。

同期举办的配套活动,即“教育信息化论坛”、“中小学外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中英职业教育介绍会”等,将分别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进行。

问:请介绍一下邀请参加本次论坛活动的演讲嘉宾情况。答:这次教育国际论坛主论坛和专题论坛的演讲嘉宾都比较早地做了邀请和确定。中国教育部领导、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伊恩·葛尔特教授、巴西高等人才培训协调基金会主席乔治·吉马雷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副代表杜铭纳克女士、美国有关大学的校长等将在主论坛发表演讲。在专题论坛上致辞或演讲的嘉宾有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副主席乔治·莫哈菲博士及国际部主任艾琳·杰克逊、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委员会巴里·佩德主席、加拿大道格拉斯社区学院院长苏珊·威特院长、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主要官员、有关的美国大学校长,以及中国的一些大学和教育机构的领导等。

问:请介绍一下今年中国国际教育展的有关工作。答:与“中国教育国际论坛”一样,“2005中国国际教育展览会”已经迈入第六个年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国际教育展”以其规模大、影响广、内容全、品牌好、参展单位准入条件严、参观人员多等为主要特点。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它们的教育机构希望通过“国际教育展览会”这样一个平台,来介绍它们国家和各教育机构提供教育的情况,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情况,它们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吸引中国的青年人去它们国家及它们的学校留学。本届展览会的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鉴于目前国内的青年人及其家庭对出国留学的选择越来越趋于理性,大家对国外院校在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支持这种“理性留学”势头的发展,本次展会更加注意邀请适合中国学生留学的海外知名院校或有质量的教育机构参展。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法国教育协作署、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西班牙大使馆教育处、新加坡旅游局、新西兰贸易发展局、泰国出口促进厅、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国家级教育机构将以集体参展的形式组织它们国家的院校亮相北京。有些国家还推出不同形式的奖学金项目吸引中国高层次学生去学习。

问:本届中国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国际教育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大家知道,2000年以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直致力于将一年一度主办的“中国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国际教育展”,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一会一展”,建设成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一会一展”的品牌信誉已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同行们的初步肯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集学术论坛、政策咨询、信息交流、展览展示和项目洽谈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教育交流活动。今年的“一会一展”还有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是:

第一,我们更加强调了“一会一展”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需要的这个要求。大家知道,中国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抓住这个机遇期,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以说,举办这次“一会一展”活动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今年“一会一展”体现了我们在推进教育合作和交流工作时的一贯理念,即以高层交流促项目合作,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多边与双边并行,不断开拓教育交流的新形式,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上,把握中外教育与国际合作的新进展、新需求。

第二,事先认真做好准备,保证本次“一会一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我们是在深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2005年“一会一展”的主题的。以今年的国际教育论坛准备工作来说,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校、研究部门的帮助和

支持,其中包括中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等单位的中外教育家和学者。今年的“国际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对策、展望”这个主题,反映了当今中外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反映了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向前发展的特点。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中外教育界将围绕论坛主题突出强调“质量”和“规范”的理念,积极交流,共享经验,探讨问题,寻求对策,建立关系,共同发展。

第三,本届“一会一展”规模比较大,参加的人员层次比较高,显示出国际教育的全球性特点。预计参加北京及外地会展的外宾将达到1,000人,参加论坛的外宾将有400多人。从参加成员的层次来看,中国教育部的领导、巴西高等教育人才培训协调基金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级专家、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都将在论坛上发表演讲。其他的专题论坛也将有中外的大学校长、国际教育和管理人员和专家发表演讲和参与。“论坛”活动方面,美国大学代表团将派出30所高校的40多名校、院长参加。在“展览会”方面,将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所院校,包括不少名校来华展示。我前面已提到,引人瞩目的是,有关国家政府支持的部门将出面组织国家展团(其中不乏重点综合类院校)参展。此外,参加会展的国家除热门的英语国家(如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和加拿大)外,非英语的欧洲国家也加强了展现力,比如,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组织了20所院校参展,法国高等教育协作总署组织近20所院校参展,西班牙、丹麦、波兰、荷兰等国家均有国家展团首次亮相北京。

第四,“一会一展”活动在加强原有的中外双边合作的基础上,突出了多边合作与交流的特点。在以往国际论坛活动中,中外双边教育活动非常活跃,如曾充分展现了中美、中法、中英、中澳、中新等项目建设与交流的内容,为中外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氛围。今年在继续保持双边教育交流项目的基础上,我们着重安排了一些多边性的国际教育交流,包括将在主论坛上安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讲演和为纪念中国欧盟建交30周年设立“中国-欧盟教育工作会”等。这些活动都将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当今世界教育的趋势。我们希望这些多边的活动也能像双边活动一样获得成功。

第五,这次“一会一展”进一步突出了“质量”的要求。目前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对紧缺,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探讨中外合作办学如何提高质量的问题,对我们的高等和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外专家在本届论坛上将就国际合作办学的理念与模式、经验与教训、发展与合作进行研讨。同时,为了保证本次论坛演讲的质量,论坛组委会更加注重了演讲人的权威性、针对性。这次论坛还将进一步增加互动性,给演讲者和听众更多的时间进行问答。此外,在“教育展”方面,我们提出了“汇聚优质教育,提升留学质量”的主题。为此,我们将邀请政府部门领导到会,就有关目前国内留学市场的政策、留学预警、维权意识、中介管理规范等问题做介绍。我们也将邀请有关国家的驻华使馆利用此机会发布它们的权威信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好国内留学市场,为留学市场注入更多的理性选择,使该展会真正为国内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留学质量服务。

最后,我代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本届“中国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国际教育展”组委会热烈欢迎大家参加与指导,在与我们一起分享国际教育机会和教育信息资源的同时,对我们进一步办好论坛及展会提出意见和建议。

建高水平、高质量交流平台,促新世纪国际合作办学发展 ——第六届中国国际教育论坛综述

2005年10月14至16日,第六届中国国际教育论坛暨中国国际教育展分别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柳斌会长、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吴启迪等领导出席了有关活动,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位中外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在15日-16日对公众开放的中国国际教育展上,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院校参加了展览。其中,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2个国家派出了大规模的国家展团,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也专门设立了展位,参观本届国际教育展览会(北京)的人数达24,000人以上。

为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此次国际论坛围绕“国际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对策、展望”这一主题展开,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巴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的教育界领导和专家以及英国、加拿大、德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分别就“国际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对策、展望”和“中澳加德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加职业技术教育论坛”、“中澳高职院长领导能力建设研讨会”、“中德高职院校国际研讨会”、“中美大学校长论坛”、“中国-欧盟教育合作研讨会”及“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等专题进行了研讨。中外教育工作者和各界人士围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国际合作办学发展与实践等主题,分别从中国与一个外国的双边和中国与多个国家的多边角度,从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角度,从院校和国家角度交流经验和体会,从而实现经验共享,寻求对策和共同发展。中外嘉宾的演讲主题突出,观点明确,反映并代表了国内外教育界的观点、政策动态及发展趋势,受到了与会听众的热烈欢迎。在此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新浪等媒体对论坛活动进行了及时和连续的报道,神州学人网站还进行了网上现场直播。

10月14日晚,第六届中国国际教育论坛暨中国国际教育展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会长郝克明、美国州立大学学院协会副主席墨哈菲、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佳洱、新西兰驻华大使托尼·布朗(TonyBrowne)、波兰驻中国大使克日什托夫·舒姆斯基(KrzysztofSzumski)、欧盟委员会驻中国使团副代表弗兰斯·叶森(FranzJessen)等出席了开幕式及欢迎招待会,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等分别致辞。有关国家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以及应邀参加论坛的中外嘉宾代表参加了会议。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在欢迎招待会上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坚持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把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和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他希望与会代表充分利用本次集会相互分享各国发展教育的成功经验,共同探讨未来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中的设想与举措。

一、主论坛“国际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对策、展望”的活动

10月15日,教育部有关领导、有关国家驻华使节、中外高校代表等500多人出席了第六届中国国际教育论坛主论坛。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首先致辞。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主论坛,发表了题为“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的主题演讲,并回答了中外代表的提问。吴启迪副部长在演讲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又迈出新步伐。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继续做好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工作。吴启迪副部长还明确指出了今后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重点工作原则。吴启迪副部长最后指出中国和各国教育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中国政府在积极致力于本国教育发展的同时,将继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教育的健康发展。

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查尔斯特大学校长伊恩·葛尔特(IanGoulter)教授作了关于“大力促进高教投资,支持国际教育合作”的演讲,从澳大利亚大学的国际化实践历程阐述了国际教育合作的重要作用和可汲取的经验。他指出,国际教育拉近了国家间的距离,是促进不同民族和文化间理解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在国际方面的使命是推进澳大利亚大学的国际化,增长澳大利亚大学生的国际阅历。其2020年远景纲要中关键的一点是国家在高等教育的有效投资将巩固澳大利亚大学的国际化特点。他也概述了澳大利亚大学如何既在大学内部进行质量保障和审计,又在外部采取政府立法的质量保障程序以确保高质量的大学教育的经验。最后他希望继续与国际教育界同行合作,推动国际教育健康发展。

巴西高等人才培训协调基金会(CAPES)主席乔治·阿尔梅达·吉马雷斯(JorgeAlmeidaGuimar?es)教授在“巴西教育体系及支撑高素质人力资源和国家科技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研究生教育”的演讲中,简要介绍了巴西教育体系,深入分析了巴西研究生教育在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源和促进巴西科技发展中的巨大成就。他同时介绍了巴西高等人才培训协调基金会在国际方面的合作近况及未来目标:通过教育和科技的国际合作,加强巴西研究

生教育;支持巴西科学研究人员和学生的国际交流,以寻求更好的研究生教育成果。这对我国当前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有一定的启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副代表、高级项目专家杜铭纳克(GenevieveDomenach-Chich)女士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项目——高等教育、奖学金项目和教席”为题的演讲,突出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方面的目标和在中国开展的各类教育项目。她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协助中国在消除文盲、提高教育质量以及推动终生教育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校长罗伯特·科里根(RobertA.Corrigan)教授在题为“学生的国际流动和人才培养”的演讲中论述了学生国际流动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全球化的社会中,打开大门欢迎国际学生对双方受益,鼓励美国学生出国学习并吸引各国学生到美国学习有巨大的益处,因为向学生提供成为良好全球公民的技能和价值观念是非常必要的;欢迎国际学生将使美国更安全,他们的亲身经历将有助于建立友谊和谅解的全球网络,有助于培养尊重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的意识及交流思想的能力。他分析了美国“9?11”后外国留学生数量下降的原因及目前采取的应对措施。最后,他强调,学生的国际流动将有助于今天的大学生——世界的未来领导者——抓住新世界的机遇,应对新世界的挑战。

二、中澳加德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

10月14日上午,来自中、澳、加、德、荷等国的职教专家、学者和高职院校代表270余人出席了主题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中澳加德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荷兰的5位职教专家,分别介绍了各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江波代表协会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作为中国的演讲嘉宾,向与会的中外代表详细介绍了自1998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情况以及我国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目标。

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委员会主席巴里·佩德先生在演讲中介绍了澳大利亚职教体系的特点及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变革,并重点介绍了今年7月澳大利亚开始实施的新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加拿大道格拉斯社区学院院长苏珊·威特介绍了加拿大的职业与技术教育情况,以及加拿大国家教育体系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德国海德堡康复基金会职业教育私立培训公司安东·恩德里奇教授向与会代表重点介绍了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的优势及其改革趋势。

荷兰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委员会代表格特·斯凯波先生介绍了荷兰的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发展情况。

以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为主题的此次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职业院校代表,这是一次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国际职业教育研讨会。通过各国职教专家相互介绍职教发展的经验,探讨职教改革发展的思路,有利地促进了职教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增进了中外职教界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三、中加职业技术教育论坛

由加拿大政府支持,我会主办的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协办的中加职业技术教育论坛2005年10月14日下午在中国大饭店召开。论坛主题为“加强院校合作,促进中加职教发展”,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美非事务部代主任沈雪松主持,会议语言为中英文。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杨孟首先就中加职教合作项目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为

未来的交流和合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加拿大社区学院董事会副主席MarilynLuscombe博士和我职教对外交流中心主席范国强同志分别就加拿大社区学院的特色和中国职教院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做贡献做了精彩发言。沈雪松最后就中加职教院校长领导能力建设项目最初设计、预期的结果和对中加院校的期望同参会尤其是参加首轮交换项目的中加院校长交换了意见。

参加会议的有加拿大使馆文化处和商务处的官员、四所加拿大社区学院的院长和中方15所高职院校,到会共45人。

会上讨论热点围绕着成功合作的机制。中方院校代表还纷纷表示希望参加下一轮的领导能力建设项目。这次会议也是首轮校长领导能力培训项目的前期集训。

四、中澳高职院长领导能力建设研讨会

10月14日下午,我会在京召开了“中澳高职院长领导能力建设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题为“中澳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现状及展望”。参加首批我会与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委员会合作开展的“中澳高职院长领导能力建设项目”的12所中澳项目院校的17位代表及部分中国高职院校的代表9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江波秘书长、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委员会主席巴里·佩德,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韩伯灵女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教育部高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美大处处长杨军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对今年开展的“中澳高职院长领导能力建设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这是两个组织在国家层面的合作,将进一步促进中澳职教领域的合作。此次会议包括项目介绍、项目评估和展望三个议题,中澳项目院校的9位代表做了精彩发言。此次会议,将进一步完善项目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使项目今后更加健康有序地开展下去。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副院长李俊英、澳大利亚天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韦恩·科利尔和伊拉瓦亚职业技术学院主任卡罗尔-安妮·布莱西奇介绍了项目的背景、目的、实施方式以及参加项目的收获体会等情况,并重点对中方项目人员赴澳高职院校进行为期两周的顶岗学习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陈丽能、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职业技术学院常务院长罗莎琳·切尔思和南岸职业技术学院代理院长麦克·迪兹曼分别从项目院校的角度对项目的策划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和评估,并对今后项目的改进提出了具体建议。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刘洁、澳大利亚切斯霍姆职业技术学院首席执行官弗吉尼亚·西蒙斯和西南悉尼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戴安娜·默里对今后中澳职领域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建立长期中澳职业教育领域合作对话机制的设想。

五、中德高职院校国际研讨会

10月14日下午,我会在中国大饭店召开了“中德高职院校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为国民经济服务,打造灰领人才”。来自高职院校、教育行政部门的代表8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演讲嘉宾分别来自于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苏州经贸学院、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和德国BBZ职业教育中心的职教专家。

演讲内容包括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结构及对我国的启示、德国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经验、我国高职院校对中外合作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我国高职院校举办中德合作办学的案例、企业职业培训经验及校企合作的探讨等。演讲内容既有国内案例,又有国外案例;既有企业经验,又有职业教育系统经验;既有理论探讨,又注重中、德职业教育的实践,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尤其是企业代表对现代企业关于培训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介绍成为研讨会亮点。本次研讨会系统性强,探讨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开展中外合作的有关问题。

与会者普遍认为本次会议组织较成功,结构完整,内容合理,为中德职业教育领域内开展合作与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六、中美大学校长论坛

我会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共同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中美大学校长论坛,10月15日下午在中国大饭店召开。论坛主题为“大学校长领导能力与高等教育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中方代表逾50人。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杨孟主持。

本次会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突出了21世纪传统的大学如何应对挑战的主题。中国和美国的四位校长分别就21世纪素质教育要求大学生具备哪些必须的技能、高等教育、社会发展与大学校长、阻碍大学达到素质教育目标的瓶颈问题,以及传统的大学如何转变成能有效应对21世纪教育变化的实体做了主题发言。自由提问部分也让与会者充分地交换了个人意见。

第二部分主要围绕中美1+2+1联合培养项目展开。中美双方项目主任分别就项目开展情况、遇到的挑战和近期计划进行了小结,中方两所项目学校还介绍了专门为美国高校学生设计的来华短期访学课程。最后美国的2所大学同中国的10余所大学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

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代表团来华,代表团以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副主席默哈非博士为首,共有48位美国院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务长以及学院的院长参加。其中有不少人是第一次到北京、第一次到中国,他们希望对中国、对中国的教育情况,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

中美与会者一致评价此次会议主题鲜明、信息量大、收获大,发言人水平高且都做了充分的、精心的准备。

七、中国-欧盟教育合作研讨会

今年适逢中国与欧盟建交30周年,经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协商,于10月16日上午双方首次合作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了此次“推进与欧盟合作,促进中欧教育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欧盟教育合作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00名参会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包括欧盟-中国之窗、欧洲研究中心项目(ESCP)研讨、欧盟亚洲战略规划项目研讨、中欧商学院项目研讨、中欧基础教育合作甘肃项目、中欧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等六项议题。

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杨孟主持,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的高级官员一等秘书Mr.JoséBustamante为会议致欢迎辞;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亚洲战略规划项目”经理贺爱萍女士及各相关项目负责人和中方项目代表共计11人就上述议题分别发表了精彩演讲。参会代表与各位演讲嘉宾就相关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其中,来自甘肃的“中欧基础教育合作甘肃项目”负责人白克利教授就“创建基层学习型组织,提高农村校本培训质量”的演讲,讲述了甘肃农村教育由落后到逐步发展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紧密,与会代表对农村教育有如此大的进步而感到的欣慰,认为中国许多的落后城镇、贫困农村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及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来发展农村教育并提升其教育质量。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与国外有关机构合作,积极开展类似“中欧基础教育合作甘肃项目”的活动,为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更多农村的孩子将来头上能同样有一片彩云天而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

同时,会议还就欧盟在华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项目的经验、成果与不足展开了交流与探讨;并针对双方合作现状及欧盟对华项目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讨论。

八、2005年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研讨会

10月16日下午,我会在中国大饭店召开了“2005年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化,推进高质量合作项目建设”。来自高校、教育行政部门的代表8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刘宝存博士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转化”的发言中阐述其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理解、选择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与原则,并强调要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吸收与转化。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处长林梦泉就“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作了专题发言。

北京理工大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有关领导分别回顾了本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

目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经验和做法。

与会代表通过探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质量保证体系、规范管理等热点问题,交流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经验和体会,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对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化管理,为我国培养出大量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此次第六届中国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国际教育展的成功举办,得到了论坛协办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赞助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新华教育实验室的大力支持,同时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发展规划司、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高等教育司、职业与成人教育司、高校学生司、基础教育司、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部考试中心等也对论坛各项工作给予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篇6

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博士与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主席内田胜一教授分别致辞。李岩松博士提出,大学不仅仅是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更是引领学生获得最前沿知识的重要渠道。内田胜一表示,北京大学拥有最前沿的创新科学技术,完善的教育机构和体系,不断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改善环境和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次校长圆桌论坛分为2组讨论会。格里菲斯大学校长伊恩·奥康纳作为主旨发言人,发表了题为《创新,融入创业:现代公立大学的任务与责任》的主题演讲。他以全球热议的环境能源低排放问题和格里菲斯大学水资源安全问题为例,引出经济增长与环境灾难之间的联系。德国汉堡大学副校长克劳蒂亚·利奥波德表示,该校在德国开展了很多创新项目,注重跟世界著名大学和大中小型企业的合作,并用更多的奖励机制来促进大学的创新发展,同时强调了经济可持续性的重要性。随后,香港理工大副校长阮曾媛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副校长吉姆斯·沃奇等分别发表精彩演讲。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松楠供稿)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篇7

———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有感

21世纪的头十年对中国高等教育来说是何等的不平凡:高等院校建设突起, 校新械新;大学生数量增加迅猛, 圆了多少个家庭和青年的梦;教师能级提高快速, 国际学术界身影活跃;毕业生投入各行各业, 社会经济发展前所未有……这些都令我们教育界全体人士兴奋不已。然而, 更叫人称颂的是我们高教界的所有同仁能站在如此的高度, 有如此清晰的思维, 怀有如此的境界和具有如此广阔深邃的视野, 这就是,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带领、组织下, 连续十年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为全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而做出的卓越奉献。

中国高等教育在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更显示了我们应有的高度:全球的高度。作为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的国家, 站在全球的高度是种必然。它不仅仅表现在向境外高等教育的借鉴和参与境外的高等教育活动, 更重要的是组织教育活动, 引领国际性教育活动。能连续十年, 确实不易!

十年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展示了我们全局的思维。它既包含在国内外社会发展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也包含了在高等教育中科学、人文、特色个性、和谐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教育的全局、社会的全局、人才的全局都成为了十年国际论坛的亮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这十年的国际论坛上更展现了我们教育者宽阔的境界。高等教育者思考的不仅仅是高等院校内的教育, 而且思考在经济全球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文化、国家改革开放等等方面我们应有的作为。

站在如此高度, 怀有全局的思维, 有着宽阔的境界, 自然会有远大的视野:即我们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其“强”字含义有二:一是高等教育列国际之强, 各类高校都能在某些方面立于世界高校之前, 若干学校为世界综合之前;二是高等教育为国家发展, 为强我中华贡献日益增大。国家兴旺的人才在高校, 国家强大之研发创新在高校。

我一直从事教育, 或教书或管理, 有幸参加了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相互磋商, 长进甚多, 也有些见解在论坛上宣读和见于《中国高教研究》刊物之中。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除了有法律法规保障之外, 作可以依托国际论坛, 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议事大纲或要点。如今年将涉及“教育质量提升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不妨会后提出“教育质量要点”, 既供全国研究, 也是对许多高校及校长的提醒。在“要点”中可提出质量内涵中一些常被忽略的内容, 如:受教育者的责任感、学生行为质量、教学基本力, 学校教育支持力等等, 以完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容, 规范高等教育发展。同时, 这种“要点”也可逐步影响世界。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举办十年有感

张晋峰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2000年11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周远清同志众望所归地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第四届理事会会长。远清会长在就职演说中, 道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个想法:现在,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性的时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作为群众性研究高等教育科学的学术团体, 面对新的形势, 要把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基本方针, 要在原有的基础上, 坚持过去推动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些有效做法, 同时, 也要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 加强一些宏观的、综合性的研究, 以推动高等教育思想、理念的变革, 服务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代表大会刚一结束, 远清会长马上开始思考如何将大会认可的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方针落到实处。他推动学会迅速建立起学术委员会, 组织了“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以后又先后组织了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作组和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评选表彰活动, 组织了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表彰活动, 组织了“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系列宣传活动”, 组织了“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项目研究。依据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以“思想、理念的改革为先导”的原则, 远清会长提出, 学会每年召开一次以推动教育思想、理念变革为主旨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实现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三支队伍的汇合, 使论坛逐渐成为推动教育思想、理念变革的峰会。

有了清晰的思路, 远清会长又依靠学会的学术委员会, 集思广益, 精心设计每一届论坛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他亲自到相关省市, 协调落实论坛的经费和场地等问题;亲自去函邀请一些重要高校的校长、书记和著名的专家、学者参会;他对每次论坛都要精心准备、深入研究, 亲自做主题演讲。十年来,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成为了高等教育学术研究领域的品牌, 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学术交流与研究的峰会;所形成的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顾这一切, 我总是为自己能有远清会长这样一位立意深远、思路开阔、勤于思考, 同时又具有为事业献身精神的领导者而感到庆幸, 也为自己能在远清会长领导下干成几件有意义的工作而感到高兴。

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些想法

Peter Englert

(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不断变动的环境下, “质量”是人们经常提及的一个词。理论上, “质量”一词的含义是一个事物的固有属性, 其中, 也包含着对比和竞争的意思。高等教育质量是政府、学生、家长、教师、管理者、公共与私人高等教育提供者等高等教育参与者所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最后10年来高等教育数量的扩张, 也就是所谓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一般来说, 当高等教育作为生产力和创造力的特点明显时, 主要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就会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扩张。社会进步、经济增长与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经济全球化使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成为国家发展、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一部分。设计、规划高等教育系统已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如, 欧洲尝试通过“博洛尼亚进程”提高地区知识产出力、控制力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

对高等教育效力的关注 (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高等教育系统效力的关注) 使国际、国内的大学评级、排名机构成为“质量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因为, 研究高校的排名可以比照国际、国内的评估标准为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而且, 还能使更多的人熟悉高水平的国际标准。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可供参考, 但是, 在不存在改革阻力和资源充分的条件下,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已经不仅是做什么, 更是怎么做的问题。

创造力的大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水平, 更取决于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 特别是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知识的转化, 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经济服务、社会价值需要很多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员来参与。科学家最初研究出的成果也需要工程师、经济学者、企业家、商品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从业者等人员的进一步转化。区域和技术类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各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主体, 因此也是关注的重点。考量这些机构的质量应遵循相关领域较高的标准, 与机构的目标和使命保持一致。

评估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评估其知识产出能力、转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潜力。我认为, 在很多地方, 这一部分内容都被低估了。要提高这部分能力, 应在高等教育机构的目标、使命中加入这一部分内容, 同时提供相应的课程保证, 还要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关的培训。

总之, 在尽量使社会经济成就最大化的社会氛围下, 要建立高效的高等教育系统需要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 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不是都有合适的目标定位? (2) 实现这些目标能不能使知识产出能力、转化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大化? (3) 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是否能合作、沟通? (4) 高等教育系统是不是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相一致?等等。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篇8

6月8日上午,2015科学教育国际论坛在江苏南京开幕。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国内的科学教育专家学者和科技教师约12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承办。论坛的主题为“基于探究的科学教育”,围绕探究式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融合、STEM教育等内容作大会主旨报告,开设“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融合、探究式科学教育的资源支持、科学探究技能(科学实践)”3个分论坛,采用workshop互动研习的方式,深入探讨交流科学教育的最新理念和实践经验。活动旨在为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当前国际先进的科学教育展示和交流平台,提供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性的理念支撑和实践方法,推进国内外科学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论坛共邀请发言人21人,其中大会主旨论坛报告人7名、分论坛主持人及发言人14名。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承办方采用全程摄录的方式,将论坛的学术成果共享。

相关内容和视频,敬请关注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网站:http://www.cacsi.org.on。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篇9

各位嘉宾, 艺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在我们国家已经那么多年了, 尤其是在目前我们频繁地和国际知名院校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也在不断思考我们的培养理念, 希望我们所培养的艺术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国际化语境。所以我们在这次会议上把我们东大艺术学院的教师和同学们都请到这里来, 特别想听一下各位专家针对在国际视野下对我们当前的艺术教育的基本认识, 希望有助于我们东南大学在教学、科研和其他艺术活动中汲取大家的经验和见解, 让我们能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获得可贵的参照。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国际视野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我们与国外做简单的二元文化世界, 而是在一个复杂多样的历史进度中。确切地说我们今天是站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叉口上, 我们是站在一系列相互交错、相互汇聚的历史凝结点上。所以虽然我们对外来的文化怀着一种开放兼容的胸襟, 在秉承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 寻找到一条真正的属于中国的通向未来的道路, 并且将其与当代国际间的不同路径相互转换;不论在精神思想理论, 还是在文化艺术领域, 这种兼容并举的总体的考虑都比那种要么向东要么向西的抉择更为复杂和艰巨。轻而易举地将我们的视线引入到激进的领域, 对指责我们今天所做出的所有问题都无济于事, 尤其是在我们面对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 在现有资源乏匮的时候, 我们的文化选择显得更为重要而且艰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应该肯定什么, 赞美什么, 什么是必须反对否定的。显然, 总书记的讲话并不是单一的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 而是提倡将社会艺术的表达和艺术的审美表达提升到一个水乳交融的境界, 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符合审美规律的更高标准。应该说正确的价值观既包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继承和弘扬, 又包括当代社会价值体系的坚守与传播, 同时还包括对于人类精神思想制高点的争夺。所有的这些目标的实现, 都与我们培养什么样的艺术人才相关, 所以说此次国际视野下的艺术教育高峰论坛意义重大。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我一直觉得艺术本身就是国际性的东西。无论是分类的艺术还是整体的艺术或是哲学观念上的艺术, 它本身就应该没有太多的国界的限制, 当然也有本土的独特性的东西。所以呼应贾磊磊老师的说法, 我觉得中国艺术完全到了可以与国际对话的时机。今天的会议就是一个标志, 这和过去政治意识形态简单支配艺术教育的情形不一样。中国艺术教育到现在真的是达到一个很好的阶段, 比如我们说在漫长的时间, 也就是2010年之前这个阶段我们叫“破冰期”, 所有的艺术学人已经适时地为艺术的发展而试图把它上升成一个学科门类的思考有十几到二十年的时间。那么到了2011年已经进入一个“突破期”。其标志在今天看起来无论如何都是艺术教育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 那就是艺术门类的成立。五大艺术学科的划分尽管并不完善, 但它的确立都是我们在座每个人所经历的, 其中东南大学艺术学科在这个“突破期”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艺术学的“突破期”标志着我们行将用一个学科门类跟国际交往。当“突破期”之后我们的艺术教育进入一个“平缓期”, 就是我们这三年以来大家忙不迭地建设自己的学科, 进而发展扩充。此后我觉得艺术教育应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也就是包括跟这次会议有密切关系的更高的“攀登期”。中国的艺术教育已经自立门户, 我们不能再去怪罪曾经因为未设学科门类而导致的发展受限, 艺术教育有没有一种在国际视野下的宏观认知, 对于未来的艺术学科的攀登极其重要。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在北京大学这样一个综合大学如何建设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我们重心是艺术史论, 另外还有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我们的本科建设依据就是以艺术学理论为主干学科为其他学科提供本科基础、提供研究生的生源保证。北大的人文学科和理学在全国是位居前列的, 我们依托这样具有百年历史的人文底蕴可以培养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的艺术人才, 可以培养具有跨学科骄人视野的优质艺术专业人才。正是这样的专业属性和专业环境也决定了我们建立艺术理论类本科专业的独特道路和培养特色。我们的专业特色跟很多高校没法比, 我们要建艺术学理论类的专业, 是要学生尽力通览所有的艺术类型, 并以此为基础去处理个别或具体的艺术问题。我们现在培养的人才就是体现这样四点特色:一、普遍的艺术体验。艺术学子应具备跨越单一艺术类型的普遍的艺术类型体验和反思视野。二、有跨学科专业的综合视野。他们应该具备跨越单一的艺术学科的普遍性的人文社会综合视野, 注重在对艺术普遍属性的研究中具体地把握单一的艺术类型。三、跨专业、跨职业的专业素养拓展。艺术学子应当具备一个跨艺术类型、跨艺术学科、跨社会职业的高强度的拓展, 将来有可能通过多种拓展途径创新和创业。四、基于高远的想象力和管理特长的领袖型才干。艺术学子应该在涵养期, 在普遍艺术体验、跨专业艺术视野、跨专业及跨职业素养的基础上生长出文化艺术领域的领袖型人物、领军人物或开创型人才所应当具备的更加高远的想象力和更加高强的领导力。北大还在分享艰难的过程中, 希望有一天能够充满喜悦的经验。

彭吉象·重庆大学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今天我要谈的题目是“国际视野下的影视教育”。我只想谈四个问题:第一, 在国际视野下我们的影视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我去了一次好莱坞而且走访了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大学、纽约大学。这三个学校是美国电影学院办得最好的。我感到非常震惊。我们现在还在拍电影, 外国是在制作电影。电影不是拍出来的是制作出来的, 特别是数字技术的使用可以虚拟出许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第二, 在国际视野下我们影视教育的体系也必须改变。目前我们国家的影视教育还是苏联模式, 我们还在分工培养, 其实早就过时了。我看到刚才说的最著名的三个电影学院在影视制作方面, 前期、后期完全合在一块。现在的学生到了电影制片厂、到了电视台可能什么都得做, 所以我们的体系必须得转变。第三, 在国际视野下影视教育的内容也要改变。比如说蒙太奇美学和纪实美学现在全都过时了, 在现在这个时代电影美学到底是什么?我姑且给它取个名字叫“虚拟美学”, 就是完全是在数字化时代出来的。魔幻电影对应的就是虚拟美学。所以这给我们的教学甚至我们的教材带来新的转折、新的契机。第四, 在国际视野下我们电影不仅要注重历史也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有先进技术, 但电影电视都是以内容为王, 内容必须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管是两岸三地的电影, 比如说八十年代, 台湾新电影运动、香港的新浪潮电影和大陆的第五代, 他们有共同的特点, 就是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在好莱坞发展得比较成功的, 比如说李安、吴宇森、成龙这些导演, 都是在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我的发言是针对美术学学科的发展问题来谈的。第一个问题, 我国美术学科发展的现状。大约在1920年, 蔡元培发表的《美术的起源》文章中说狭义的美术是雕塑、图画、工艺美术, 广义的是绘画、音乐等。西方人做的美术史都讲建筑和工艺美术, 其艺术理论是广义的。鲁迅1913年发表的《美术意见书》中所用的美术这个词还包括了音乐、跳舞、戏剧在内, 还是广义的。我们把艺术划分到文学之下是历史造成的, 我们说的美术四大类现在也出了问题, 譬如建筑都被划分到工科里去了。工艺美术是美术里很大的一个内容, 到20世纪80年代从工艺美术发展出设计艺术。以前工艺美术在美术中是个边缘学科, 现在是很大的学科。所以我们既要保持灵活性, 又要保持原则性;既要看到学科分类上的原则, 同时我们在研究过程之中也要把它结合起来。有人说西方只有美术史, 我们中国的美术学还有美术批评、美术理论、美术教育。美术学从1992年到2010年这二十年学科有很大的发展, 实际上美术学里面还包括绘画、雕塑等。我觉得这个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清华大学美术学有关的 (包括招生) 设计学、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都有本科、硕士、博士的招生与培养, 其中设计学包括比较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工艺美术博士点, 又叫设计艺术理论。美术学是中央工艺美院合并到清华后于2003年获批的, 2011年又新增艺术学理论, 我们艺术系就承担着发展艺术学理论的任务。现在艺术学理论是理论学科, 一方面要重视普遍理论的研究, 另一方面还要和专业技法相结合。艺术学理论我们要像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学习, 我也要把东南大学好的经验带回去。

李心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

在艺术教育的问题上我想谈谈艺术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法革新的问题, 这应该是艺术学学科教育的最高形式。在艺术学升门后我们应该考虑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否可以进行更新, 改变主流教育中的填鸭式教育。并且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 我们应该探索如何让研究生自主学习, 让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和主体。这些思考让我想起在日本担任访问学者期间, 当时的合作导师采用了一种日本语读作“载米”的教学方式, 该教学方式源自英文单词seminal, 可以被译为“小型研讨班”。经过我的考证, 该方法在我国已经被引入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我国许多学者到国外学习, 并将这个方法引入到国内。目前对该方法研究和运用最有成效的是费孝通先生, 且已经有了汉语的英译词汇:习明纳尔。费先生则采用了更为形象的“习明纳”作为专业表述。以此为依据, 从去年开始我采用“艺术学前沿习明纳尔”为题做了三次尝试, 主要组织我的博士、硕士、博士后以及相关感兴趣的青年学者进行研讨。一般我们会事先给予主题, 并指定一到两位主要发言的学生让其准备, 并进行探讨。这样的艺术沙龙卓有成效, 我在此提出这样的方式, 供诸位参考。

周华斌·中国传媒大学戏曲研究所所长教授

我所谈的问题是“走入田野, 关注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史观的新指向”。简单来说, 二十世纪艺术史观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前半个世纪, 是进化论影响下的艺术史观, 又被称为文化进化论的艺术史观。主要表征为, 我们的学术文章中常常出现包括了戏剧的“演进”、绘画的“演进”等词汇。但我认为艺术形态是无法“演进”的, 形态有其相对独立性、相对稳定性, 甚至有跨越性, 包括跨越时代、跨越民族、跨越国界。因此形态和思想意识是两个概念, 主要表现在艺术史中有“新剧”与“旧剧”的论证。第二个阶段是建国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语境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下的艺术史观时期。“双百”方针大方向是对的, 但之后却偏颇了。在此语境下的艺术史观最为典型的是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从正面看是民族自尊心的崛起, 从偏颇的层面看是学术的偏颇。第三个阶段是二十世纪下半期, 联合国提出“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该概念的提出对艺术来说改变了以往的艺术史观, 使其更为开放、更为科学。同时我要指出, 王国维先生撰写《宋元戏曲史》时采用了双重证据法。我认为, 在非物质文化语境下民间艺术应该有三重证据:文物、文献以及田野调查。其中田野调查方法主要是针对民俗, 民俗活动中有许多东西都可以为我们的艺术史研究提供参照。这种方法与国际学术研究方法是接轨的。

刘文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我发言的题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戏曲教育与人才培养”。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均强调文化的多样性, 把被广大群众认可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间文化作为保护的重点。我国的传统戏曲, 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 又是一种扎根于民间的文化。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中国戏曲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戏曲统领城乡舞台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这种情况引起了国内外文化界的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重视。在文化部支持下, 昆曲被联合国列入首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后来藏戏、粤剧、京剧、皮影也相继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戏曲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 其传承教育方式, 既有师傅带徒弟的个体传承教育方式, 又有父传子、母带女等家庭传承教育方式, 还有科班和学校集体传承教育方式。辛亥革命以后, 戏曲现代教育改变了口传心授的单一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 各省、市、自治区均建立起中等专业戏曲学校。20世纪60年代初, 中国戏曲学院招收了第一届戏曲专业的本科生。1978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了研究生部, 招收戏剧戏曲学的硕士和博士。至此, 中国戏曲教育完成了从基础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戏曲剧种多, 声腔复杂;表演分脚色行当, 唱念做打要求严格。除了文化课的学习、基本功的训练是集体性的传授学习外, 师傅个性化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很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戏曲教育和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充分利用联合国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政策的平台, 戏曲教育和人才培养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加强戏曲教育和人才培养, 戏曲的传承保护才能落到实处。

李凤亮·深圳大学副校长教授

这次我讲的是“新创意时代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途径”。我把目前文化产业的趋势概括为五化:第一是信息化或科技化, 第二是虚拟化, 第三是体验化, 第四是跨界化, 第五是国际化。面临这样一个语境, 我觉得新创意时代, 艺术教育最大的变化有两种:首先是艺术和技术的紧密结合, 其次就是艺术产业消费的繁荣。尤其是艺术产业化的趋势, 艺术跟创意、跟市场、跟电商、跟艺术授权等领域的关系非常密切。这种趋势对艺术人才的培养都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下面我想谈一下在这种趋势下艺术人才培养的新的目标。我们不同的阶段艺术培养人才的目标有其恒定性, 今天来讲也有创新性。我觉得有三个指标特别关键:第一个是实践性。我看到东大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讲究“知行合一”, 我觉得非常正确。实践是检验艺术人才的最终的标准。如果我们艺术史论专业的学生出来不能很精准地搞文艺评论, 那就有问题。第二是创意能力。现在我们创意的不足已经成为我们整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阿凡达》在我们国家卷走十五个亿, 除了技术, 它的创意也很厉害。这一点我们还要向人家学习。第三是综合能力。我去西班牙爱迪萨瓦设计学院看过, 他们的设计不分专业的, 没有分平面设计、动画设计, 全学, 这是一个很新的理念。我觉得如何从“守本创新”, 发展到“守本跨界”这样一个理念对我们太重要了。最后一点是跨地域合作的问题, 就是我们还是要鼓励学生到境外去。我们深圳大学提出“双一千”计划, 每年一千个留学生进来 (实际上我们目前已经达到一千五百人) , 每年推出一千个本科生出去到不同的国家地区学习人家先进的理念和模式。新的时代对我们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很多思考和挑战, 我们要不断地去思考和应对。

张永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们艺术学从原来文学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升级为门类, 这对整个艺术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但在契机背后也留下很多困难。2012年人民大学要授学位, 我们原来的戏剧戏曲学和电影学的同学在带上帽子欢天喜地之后又很沮丧, 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文凭不是文学硕士, 而是艺术学硕士, 所以就要到学校静座。戏剧戏曲学和电影学进入艺术学之后, 我们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给2012年的硕士生授予了艺术学学位, 学生说拿着这个没用, 有的同学已与公务员单位签约了, 但单位说要文学硕士, 你们艺术学硕士是啥东西还不清楚。社会上有偏见主要还是针对艺术学的观念。我认为这背后说明社会对艺术学的认知还存在很大问题。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有几个范围还是要区别的, 譬如说文学、艺术、文艺, 我们现在有文艺理论、文学理论、艺术理论, 我们怎么去区分?另外针对学术研究, 因为人大没有艺术学专业本科生, 研究生都是从校外考进来的, 他们都在做戏剧戏曲文学研究, 而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从中文转型的, 所以在培养学生的环节上就有困难。因为原来学校设戏剧戏曲时是自设点, 不属于艺术学。这些问题在其他领域也存在, 譬如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问题, 从概念上必须搞清楚。绘画在传统意义上是艺术, 但现在就不能笼统讲绘画是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是一个特指, 主要指影视、摄影, 这里面可能包括绘画, 但学生在做论文的时候讲的是视觉整体。如果你讲视觉整体, 不管是对电影电视还是绘画, 你究竟看了多少?所以我认为在谈视觉文化时也必须去对舞台、对电影制作的环节了解得非常清楚。

熊元义·《文艺报》理论部主任编审

我在这里要谈一个文艺理论人才的培养问题。我的感受很深, 因为全国的文艺学面临的是普遍的凋零, 所以文艺理论人才的培养确实是太关键了。文化部、文联都在开很多研讨会讨论这个问题, 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加强、方向在哪里、在哪里深化。我认为主要还是不重视理论。新中国之后我们要建立新的经济秩序, 这都搞好了, 但是要建立文化秩序的时候真的需要大量的新生力量。我们青年学生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 我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也要知道感恩。感恩不是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话, 具体体现在学术研究中你能不能对前人的学术成果尊重, 能不能把他们的东西发扬光大, 能不能坚持真理, 能不能追求真理。文艺批评要深化要透彻, 要有理论定力, 当代文学批评最缺乏的是什么呢?是灵魂写作和审美写作。但灵魂写作和审美写作也是分好坏高下的, 你不能用空洞的、默会的概念来批评, 你的这种批评能够透彻吗?有的人把底层文学当成人民文学、当成社会主义文学, 我觉得是不科学的。底层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 如果你要写好底层文学, 就要了解底层人民的苦难, 否则底层文学能够写得透彻、写得深刻吗?写不透彻、写不深刻。既然写不透彻、深刻, 那能说明底层文学是人民文学吗?作家的的确确可以从底层出发, 但是要超越底层, 才能写出高远的境界。文学批评也是如此, 所以我在这里要说, 我们现在的文艺界的的确确非常欠缺理论人才。但理论人才怎么培养?我不是搞教育的, 我只能提出问题来请在座的教育专家思考。

朱庆·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

我要谈的是我们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在做的“中国艺术资源素材库”项目的建设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与在座的各位以及本次会议的主题都有些联系。我们的素材库建设内容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建设“两个一百万”, 其中“一百万”被称为体制内的艺术家, 即文联系统内记录在册、可以找到的以城市、乡镇等为单位划分的艺术家, 另外的“一百万”是体制外的自由文艺工作者;第二是整理中华五千年的文献;第三是服务各级各类的文艺机构。中国艺术资源素材库的核心在于“同心多元, 以人为主”。“人”包括包括两百万艺术家以及一些艺术机构的艺术工作者。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将艺术划分为14个门类。即在现有的12个门类的基础上增加文学和文艺理论两个门类, 目的是为了方便应用和前期的整理。随着研究的深入, 未来可做更为深入的划分。资源库的模块可概括为“4+1”模式, “4”指所有的表现形式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 “1”指著作权。我们要把每一位艺术家的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 然后保护起来, 建立以人为核心的艺术家个人的数字艺术馆, 以此作为艺术传播的基础。我们的路径是通过采集抓取互联网的资料与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确认, 借此避免差错, 以确保所整理的内容是最为完整、最为精确的。将这些数据提供给各位从事艺术研究、评价、创作、鉴赏的学者, 作为我们的服务内容。最后, 我们将通过大数据为各位提供服务。我们将做到数据全面、准确、权威, 并可以进行实时搜索, 再由国家平台进行统一快速的发布。希望与各位共同进行平台、服务建设, 希望得到学界的支持, 谢谢!

梁国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艺术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我发言的题目是“当代艺术教育中的缺失的一个环节:身体行为分析”。首先, 我意识到当涉及戏剧、音乐、绘画时, 我们很少意识到艺术本身的行为。通常我们都在谈论艺术凝固的形式或局部接受的形式。因此, 我思考身体行为是否可以作为所有艺术的核心, 因为没有身体就什么都没有了。因此, 我的观点可归纳如下:第一, 艺术创造中, 身体是最核心的东西。身体行为可以分为内在与外在, 内在是心灵活动, 外在是肢体活动。中国艺术中所有的内容都与身体有关, 都与身体的训练有关。西方的艺术是定位于传播的。中国的艺术却较少涉及传播。在今天的研究中, 我们大量研究艺术作品看不到的部分, 即属于思想的意义, 却很少研究作品本身的身体情态。就目前的身体行为的分析我意识到中国古代文献中经常记录有有关身体的描述, 如讲述诗如何吟诵、绘画如何创作。第二, 身体行为与艺术作品的生成。所有艺术作品都是身体行为的外化形式, 其次身体行为决定作品的美学品格。第三, 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身体行为分析与评价。身体行为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三个维度:美学理论、传统经验、数据分析。而身体行为的美学判断标准可以分为传统的美学标准以及基于科学数据的标准, 包括动作捕捉、面部表情、脑电波、心理测量、血液与血压等。第四, 我认为身体行为分析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基础, 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引导, 是审美判断的内在结构。

田川流·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关于艺术教育问题, 我认为我们的艺术教师绝对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教书家, 而应当是具有一种非常负责任的、很高素质的艺术教育家, 这种素质首先是一种艺术的境界, 第二是一种科学的精神, 第三是一种国际的视野, 第四是一种人类的情怀。我们是走民族化的道路, 还是借鉴西方的道路?其实我们国家在100多年前, 当我们进行我们的文化革命, 那时候才叫真的文化革命。从100多年前开始文化革命, 实际上就开始了我们的文化复兴。那么, 真正的中华民族的复兴也许会经过200年或更长的时间。我们既不能脱离我们的中华民族自身的土壤, 同时我们又必须从世界各发达国家借鉴和吸取有用的东西。所以, 我感觉在这两点之间丝毫不存在矛盾。关于艺术教育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理念的问题, 今天的艺术教育必然是一种艺术科学, 因为这点把人文科学, 甚至把自然科学, 把当代最先进的方式都吸纳到我们的艺术教育中来, 事实上就是让我们今天的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我们的艺术教育还要有一种自由精神。我们的艺术自由, 第一是精神的自由;第二是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举措, 甚至一些教学的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自由思维, 让曾经束缚过我们的一些东西化解掉, 让我们学生自由地探索他们所学的艺术。真正让一种自由的精神, 让民主的精神, 让科学的精神, 让一种真正符合当下国际视野下的一种社会发展科学的理念进入到我们的教学中来。我想, 这才是我们今天艺术教育值得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谢建明·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东大艺术学科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很多人都说你们这个学科怎么会走到前面呢?因为东大以工科为主, 很多人对艺术学科还不了解。东大的艺术学科为什么能走在全国艺术的前面?因为我曾在东大工作, 我感到有下面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是第一推动力。这个概念是牛顿提出来的, 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世界是静止的, 后来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世界是动的, 很多人就不明白了, 就问牛顿。牛顿随便说了一句话, 他说是上帝推了一把, 所以世界就一发不可收了, 所以这第一推动力是什么, 就是我们张道一先生。张先生对艺术的研究、艺术学的职责是初恋般的激情、宗教般的意志。第二是创新意识。我们东大艺术学科团队对于创新是不断强调的, 因为人的创新是动物的等位基因里的竞争, 在动物界表现为“丛林法则”, 在我们看来表现为忧患意识。第三是良性竞争。东大艺术学科跟兄弟院校之间处于良好的竞争状态, 这种状态也激发我们包容的意识。我们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有开放的心态, 我们跟兄弟院校经常交流。这一点从张先生开始, 凌继尧老师、我们学院王院长都是这样跟在座的各位发展这种良好的学术关系的, 在座的各位也都对我们艺术学科有极大的支持。第四是变化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艺术的样式发生了出乎预料的变化, 就像布朗运动的微粒子, 你永远不知道它下一个动作是什么。艺术也是这样。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紧随艺术变化的步伐。第五是责任意识。既然我们东大艺术学科是从李瑞清先生开始就有历史积淀, 后又率先建立艺术学科, 现在感觉到我们要给社会做点什么事情。尼采曾经这么讲,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所以我们每天都在想我们能为艺术学科做些什么, 这就是我们东大老师每天的想法。

康尔·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我今天谈的话题是“默会理论与艺术学人才培养”。仲呈祥先生等人编写的《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要求》中要求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生应具备艺术创作实践方面的能力, 有条件的博士生要掌握一定的艺术创作技巧、积累一定的创作经验, 为认知艺术规律和创作理论提供丰厚的资源。但我们现在为博士生和硕士生开设的课程并非如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哲学界有一个理论叫“默会理论”, 认为人类知识分为两类:一类叫明确知识, 一类叫默会知识。有些知识是可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 属明确知识;有些知识是不可以或非常难以用语言来表述出来, 就是默会知识。在默会知识中又分强默会知识和弱默会知识。前者是根本不可能通过言说讲清楚的。所以该观点认为, 可以通过语境而获得认知。就是把大学, 把院系办成泡菜坛子, 让学生在里面熏陶、浸染就能够掌握许多难以言说的知识。陶渊明在看到落日时说“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实际上是说不清楚的。这种理论对我们培养研究生很有启发。我们应给研究生提供大量的默会机会, 可以开一些必欣赏、必研究的艺术作品目录, 同时应当全力营造默会环境, 譬如说, 引进海外高校的住校艺术家计划, 养一些艺术家在学校创作, 尽管不需要他们上课, 但他的存在就是不一样。我认为, 讲述与默会、告知与体悟其实是艺术传授的两条不同的路径, 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教育方法一定是局促的, 如果随意偏废, 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只有依据知识板块中默会知识与明确知识的构成, 准确把握讲授与默会、告知与体悟的关系, 相得益彰, 才是艺术教育的正道。

夏燕靖·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我的发言是“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为跟国外相对应, 我们的艺术学理论当叫艺术史, 这样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接口。我认为这个专业的本科设置还是要回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因为这个规定的第二条上有五小点概括了专业设置的要求:第一是这个专业作为基本专业设置时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第二是社会需求相对稳定;第三是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第四是继承性较好。艺术史论专业起码能满足三个条件, 就是它有比较成熟和相对稳定的需求以及它的继承性。那么这个专业如何来开?我的观点有三点:第一, 这个专业是小众的;第二, 这个专业是精品的;第三, 这个专业是前道工序, 是为后面硕、博学位的生源作为准备的。我们不能把所有专业都推向市场, 因为国外的艺术史是一个非常耐心、长久, 而且要是相对发展的一个专业。艺术史论必须是艺术理论类专业中的一个特色专业, 不能被其它的专业替代。我觉得可能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个就是大综合, 如果我们要去找这个专业的特性, 没有大综合是找不到的。大综合实际上是为一个长期耐心发展的专业所做的一个铺垫, 所以大综合有点像文科院校里的综合实验班。关于这一点, 还有一些操作方式是可以借鉴的, 譬如书院式教育。书院式教育有两个最大特点, 一个是立足于专业的基础, 让这个专业需要解决古典文论、艺术史包括艺术史所统摄的一些相关的专业基础问题;第二个叫自主性或者探究性学习, 它是书院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结合。

尹文·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我的发言是围绕“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来谈的。一般地说, 中国艺术注重道德与伦理的人文科学, 西方艺术自从文艺复兴以来, 比较地注重自然科学。伦理与道德的标准早在孔子、释迦摩尼、穆罕默德时期就已经确定规范;而自然科学的创造、发明自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以后, 正方兴未艾。科学的计算机数字技术已进入了二维、三维艺术, 数码相机普及到手机功能,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带来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编辑、模拟、设计诸方面迅速发展, 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 而这些新科技技术都不是中国原创, 我们只有模仿、山寨版的跟进。科学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中华民族的原创能力在哪里?中国的艺术与艺术教育与西方的艺术与艺术教育到底有什么异同?我认为, 中国艺术教育重视对人的道德修养的熏陶, 忽视了艺术教育培养科学创造性能力的作用。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教育重视审美教育, 忽略了艺术思维对科学创造才能的培养。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艺术家的教育, 更可以通过艺术教育提升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世界艺术史的普及教育要成为所有中国大学生的必修课, 人类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方法有历史的方法、宗教的方法、科学的方法, 艺术史的方法是宗教的方法与科学的方法的形象具体的体现。我们的艺术教育缺乏科学与艺术的创新能力, 也许我们还没有真正建立科学精神。中国人不缺乏想象力, 缺乏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缺乏的是相关创造发明和保护专利的知识产权制度。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道德审美教育仅仅是人的内心感受的一个方面。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将有助于民族创造力的提升。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篇10

2009年10月16日,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上海市科协、上海市教委和卢湾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上海国际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发展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副主席高小玫, 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曹振全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上海市18个区县及浙江、安徽、山东、四川等12个省市的优秀教师代表参加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俞涛主持, 卢湾区副区长赵祝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贺词。

论坛特邀了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美国科促会2 061项目副主任George E.De Boer、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原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科学、数学及工程教育中心主任和美国生物课程研究 (BSCS) 名誉主任Rodger W.Bybee分别作题为《科教联动, 开拓创新, 打造社会化科学教育资源平台》、《“内容标准”在美国教育中的作用》、《基5E教学模式的生物学教师研修》和《培养科学素养》的主题报告, 并分设了上海国际初高中科学教育推广项目研讨会和上海国际“做中学”科学教育推广项目研讨会两个专场, 邀请美国“2061”项目年度获奖优秀教师Michael Lampert和中国科协-东南大学“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教学中心专家分别为研讨会做专题报告。参会的“上海赴西部、山区科技传播活动”优秀教师代表、上海市科协所属学会专家代表及长期从事未成年人科学教育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就“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据悉, 上海国际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发展论坛已连续举办五届, 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市教委先后动员80多个科技学会、30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千名专家和教师, 共同推行“上海市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推广项目”, 编撰科技教育资料包80种。据统计, 累计惠及学生近4万人。

设计服务贸易国际论坛 篇11

乔治·麦凯恩

演讲主题:创新和工业设计的角色

要点:随着中国逐渐从产品的“生产者”走向产品的“创新者”,其中碰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乔治观察研究这些困难,分析创新的挑战和机遇,并探讨在创新过程中工业设计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是如何为取得成功的新产品做出贡献的。演讲中也会提到用户研究的重要性,并通过美国的创新设计案例,介绍好设计与好生意的必然关联,引导设计服务贸易价值。

田中一雄

演讲主题:好设计就是好生意

要点:设计是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三大价值的创新。在当今的数字化社会,设计的角色一直在变,但是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丰富的生活始终没变。这次的演讲通过分析日本GK集团的设计项目和日本好设计大奖获奖产品的设计,来介绍来自亚洲设计强国日本的服务模式与创新价值。

本特·艾根斯塔特

演讲主题:德国Designit设计公司经验分享

要点:嘉宾介绍欧洲最大设计公司之一的Designit的概况、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自身优势等,并通过分析实际的创新服务案例来介绍设计服务贸易的价值。

亚瑞弗·赛德

演讲主题:有效的设计方法

要点:在过去的十年里,消费品市场从专业表现的竞争转向用户体验的竞争。现在,这个变化更是渗入专业设计领域。今天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拥有良好功能的产品,而是期待有意义、有吸引力并且用户友好型的产品。此次演讲会强调工业设计里设计策略和设计管理的重要性,它们是公司商业策略和设计工作方法的一部分。嘉宾通过介绍设计案例的创新设计模式来阐释有效的设计方法是怎样的。

李琦

演讲主题:设计服务外包案例分析

要点:介绍国内最具代表性与创新性的设计服务外包案例,与听众分享实际案例设计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

王晓红/Wang Xiaohong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演讲主题:面向十二五的工业设计

邱瑾/Qiu Jin3M工业胶粘产品高级工程师

演讲内容:通过对3M的创新材料的介绍对家电设计带来新思路

季鹏/Ji Peng北京正东电子动力集团总经理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篇12

开放教育理念对教育信息化有怎样的启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应邀到会。2012年7月31日, 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三所开放大学挂牌成立。在郝克明会长看来, “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其实, 早在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之前, 一股视频公开课热潮在网络上已悄然流行, 并由此催生了以年轻人为主的“淘课族”。过去很多人是边走边听音乐,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乘车时、工作间歇中会拿出手机或平板电脑, 看下载的网络课视频, 拓展自己的知识。在这股视频公开课热潮的背后, 其实是一场在国际上已有多年发展的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运动。开放教育的倡导者们认为, 分享知识是大学的首要使命, 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 高等教育将为更广泛的人群服务, 而不是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这场以网络公开课引发的教育资源开放运动, 不仅让国人体验到世界高水平教育带来的学习乐趣, 更让很多人对开放教育的理念与教育模式产生新的认知。对中国教育机构而言, 这场开放教育热潮或许带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郝克明会长指出, 开放教育就是要尊重人终身学习的权利, 体现终身学习思潮中关于公平、全纳的基本理念, 这与我们当前倡导的教育公平不谋而合;开放教育不仅要提供一种全新的教育范式, 而且要凭借信息技术的巨大潜能, 搭建起开放、灵活、突破时空的全新公共学习服务平台, 这又与我们倾力打造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

显然, 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 信息技术跨越时空、多媒体刺激人们视听等多种感官、资源供给既能“无穷大”也能“无穷小”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使开放教育有了更深远、更广阔的内涵空间——强调的是教育理念、教育对象、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模式乃至教育过程的全面开放。开放教育理念对基础教育信息化也具有启迪, 将会给其带来深度发展的契机。

目前, 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已进入深水区, 资源的共建共享、关注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成为国家在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时多次提及的内容。早期信息化建设时, 人们更加关心的是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和硬件的部署, 设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发展不平衡。“重设备、轻资源”、“见物不见人”等现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始终存在。开放教育理念虽然是从高校移植而来, 但其开放灵活、共建共享、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却是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值得借鉴的。在开放教育的启迪下,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会变宽, 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 学习兴趣和质量会提高。当然, 开放教育最为核心的还是理念的开放和相关机制的开放, 真正地从关注“物”到关注“人”, 从关注工具和手段的变革到关注教学方式和教学关系的变革。

技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生态环境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谁是开放教育的主角?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主席Asha Singh Kanwar教授和美国阿波罗教育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Gregory W.Cappelli给出的答案都是:教师和学生。纵观海外, 英联邦学习共同体、美国阿波罗教育集团旗下凤凰城大学称得上是开放教育的翘楚。Asha教授介绍说, 英联邦学习共同体开放了27门课程, 既有印刷体的, 也有网络版的, 针对赞比亚等非洲国家, 帮助那里的教师接受课程培训。Gregory先生, 称凤凰城大学有36万名学生, 为每一位学生量身打造一个学习计划——凤凰城的教师们潜心研究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能够掌握到哪些技能、某一种工作会需要哪些技能。

这让人不由地联想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这关系到我国能否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个性化教育、适应性教育、全纳式教育将是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在论坛间隙, 笔者采访到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张铁道。当问及技术在教育过程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时, 张副校长形象地举例说明:如果学生习惯用“听”的方式学习, 那我们就多提供给他音频教育资源;如果学生用“看”的方式学习, 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我们就采取播放视频课例的方式, 让他更有视觉直观感;如果学生没有大把的时间在课堂上学习或者需要在公交车、地铁里温习, 我们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充分占据学生的碎片化时间, 让他们更灵活地学习。技术的功能即在此处, 善莫大焉!

回顾中小学校亦是如此。学校软硬环境、文化环境, 学校中的各色人群, 各种课程和教育主题, 都可以视为一种教育生态环境。不同类型的技术应用在学校生态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动力。如果将技术作为独立单一的对象看待, 就将这种差别抹杀了, 并且不能够抓住学校环境中技术应用的本质。因此, 我们应该更多地重视不同类型的技术应用, 以及它们与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二十年前, 学生可能只在三个地方活动:教室、家和操场。但现代的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学生无论在现实生活中, 还是虚拟生活中, 都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场所进行活动。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学生学习和活动环境的自然组成部分, 因此如何更贴切地将信息技术作为现存教育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对待, 并且在如何教育学生以及如何有效地将技术与教育进行融合等问题上改变现有观念, 这需要每一个教育者深思熟虑。

当新技术层出不穷时, 我们应遵循的技术观是什么

本届论坛还有两个令人眼前一亮之处:一是邀请到美国新媒体联盟首席执行官Laurence F.Johnson到现场, 分享地平线项目十年反思;二是北京开放大学首次发布经新媒体联盟授权的2012年中文版《地平线报告》。

地平线报告因创新式地以“预测”的方式, 展现新技术的使用前景而备受国内外研究学者瞩目。我刊也曾经数次专题报道, 在受众中引发强烈反响。Jon Baggaley是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荣休教授, 他充分认同地平线报告的创新价值, 但也指出应该吸引全球各国更多成员加入地平线报告评估团, 而不像现在这样绝大多数来自北美, 只有均衡各个地区, 才能使报告更有全球代表性;同时, 应借鉴盖特纳技术发展模式, 来理智看待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 对待新技术还应考虑国别差异。

盖特纳技术发展模式认为, 任何技术都会经历狂热追捧期、衰败期和理性发展期。正如Jon教授讲到的广播电视这种技术媒体, 在上世纪60年代非常热门, 到90年代, 网络取代了教育电视, 后者逐渐走向衰败, 但目前又有了稳步上升的端倪。Jon教授借用了一个词“破坏性的创新变革”——“在技术革新的历史上, 从来就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可以自诩为最好的技术。技术创新就是不断地抛弃旧技术, 又不断地使新技术成为明日黄花。”

这触动我们思考:当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 我们应遵循的技术观是什么?

教育不可能回避技术浪潮的冲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教育者见证了太多的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潮起潮落, 从幻灯片到投影, 从录音到电影再到电视, 都如过眼烟云般离我们远去。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喧嚣与热闹背后是冷峻的教育现实——若干年来的教育并未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有所改观, 教师仍然一如既往地延续传统的教育经验。追根溯源, 在于我们对于技术的认识或许狭隘地局限在作为“物”存在的一面, 而忽视了其背后“人”以及“过程”的重要性;在于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何种技术最好”, 而忽略了学习如何被改进, 以及在技术的背景下, 每一名学生如何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频繁更新换代的时代, 想摆脱技术的影响是不现实的, 实际上, 技术完全可以为我们很好地服务, 可问题在于, 我们必须明白想用技术来实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教育的最高使命是促进和提高各类人群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 应用技术也应以促进和提高各类人群的学习质量和效益为目的。这是根本问题所在。

对于新技术的取舍, 重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 因为没有错误的技术, 只有错误的选择——只有适应教育教学应用需求的实用技术才能真正有效发展, 只有能够与学习深度融合的技术才是技术选择的王道。

上一篇:普伐他汀钠下一篇:高炉矿槽系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