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道德教育

2024-10-14

土木工程道德教育(精选12篇)

土木工程道德教育 篇1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是工程教育大国, 本文就我国如何走向工程教育强国作了一些探索, 指明了培养专业的工程教育教师是保障工程教育质量和走向工程教育强国之路的关键, 提出了建立工程教育学系来解决工程教育教师“非工化”和“非师范”的倾向, 并就国家、企业、高校在工程教育师资的建设中所承担的责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工程教育,影响因素,教师培养

工程教育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在国家经济建设的不同阶段,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包括: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工学学士的培养。截至2003年,中国设有工科专业的院校达到了1303所,其中工科学生达到369.34万人,根据拟定中的《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程教育在学人数应该为1000万左右,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工程教育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并已成为了工程教育大国[1]。然而,工程教育大国并不等同于工程教育强国,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每年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我国2007年劳动力市场可获得合格工程师(qualified engineers available)数量的排名如表1所示,中国在55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排名53位,可见我国要想从工程教育大国真正走向工程教育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据来源:瑞士洛桑排名《世界竞争力报告》http://www.worldcompetitiveness.com/OnLine/App/Index.htm

一、影响我国成为工程教育强国的因素

1. 国家对工程教育重视不足。

20世纪,工程教育在我国曾经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90年代以来,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文、法、经、管等方面的教育受到国家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大规模扩招和高校间的合并,原有的工科院校被并入了综合大学,原有的工程教育体系被彻底打乱和削弱,这对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工程教育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支持,才能提升我国工程教育质量。

2. 工程教育的影响力不足。

目前工科学生在我国全日制本专科生中占35%以上,远远高于日本、德国、英国和美国,但工程教育对广大民众的吸引力明显不足,我国中学生对工程学科知之甚少。高校缺乏对工科学生职业和人生规划方面的训练,导致学生对作为工程师职业缺乏自豪感,使得大量学生流失到非工程职业领域。工程教育生源减少,进一步影响工程教育质量。

3. 工科教师队伍的非工化、非师范趋向严重,影响工程教育质量。

在我国,文、理各科都有师范大学专门培养教师,甚至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有专门机构在培养,而工科虽然长期属于规模最为庞大的学科门类,却没有专门的机构为工科教育输送教师,这已成为制约工科教育应对挑战、提高质量的瓶颈。

我国工程教育正处于质量与规模发展不协调阶段,高等学校工程类专业的师资主要由各类学校工程类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承担,学历虽高,工程实践经验却相当缺乏,难以胜任综合性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长年从事理论教学的老教师与现代工程实践脱节,使得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足,“非工化”趋向日益突出。工程教育教师,只懂工程,不懂教育,缺少对教育学原理、教育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方面的了解,“非师范”性日渐显露。

鉴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在一系列工程教育问题中,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工程教育师资问题,需从国家、高校和社会三方构建的机制入手。

二、政府应大力支持工程教育教师培养

工程教育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局,对于工程教育师资的培养,政府始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政策上引导和规范我国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近年来,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认可,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教师教育的共同趋势。为了适应这种趋势,更为了解决工程教育质量等诸多现实问题,国际知名工科大学已经推出“成立工程教育委员会”、“设立工程教育系”等举措,探索工程教师培养新模式。

2004年4月9日,美国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董事会决定创建一个全新的学术部门———工程教育学系(Departme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这是美国大学中设置的第一个工程教育学系。2004年4月12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工程基础部(Division of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也宣布更名为工程教育学系(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并公布了包括提供工程教育研究生课程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3]。而美国其他的大学,如MIT、哈佛都设立了工学院等,也正在研究如何进行改革以应对工程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在法国,工程教育一直由综合性大学和工程师学校承担。工程师学校不仅划归国家,而且隶属于技术性部门,享受政府全额拨款。作为享誉全球的巴黎高科成员,法国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 (ENSTA) 非常重视通识教育,正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种“全科工程师教育”课程,而不再是培养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工程师,职业工程师已不是该校的培养目标。

1. 以政府为主导,从宏观政策上支持、引导,积极推进设立“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学位点(硕士、博士)工作,专门致力于培养工科教师。

(1)培训工程院有意留校任教的研究生。这些学生担任助教,必须按规定合格地修完一门教育学类的课程。(这些人的成长,不能仅仅限于目前跟着教研室学或去听专业课的状况,而应组织力量,系统讲授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研究学生心理与教育问题。)

(2)组织力量对工科学生讲授工科平台的专业课,如工程发展史、工程哲学、工程思维、工程方法论等课程。

(3)高校工科专业教师队伍中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作为工科教师,他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和工程学方面的知识,但作为教师,他们缺乏教育学知识,学校管理者可以按照即将建立的“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培养目标,对其进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为: (1) 专业教育课程,主要讲授教育哲学、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理论课,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2) 教学方法课程,主要指导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怎样提高教学艺术等。 (3) 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课程。 (4) 学术课程。培训现代科技和文化发展的新内容[4]。将他们培养成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很好把握教学规律和教学技能的教师,使其加入到高等工程教育师资的队伍中来。

2. 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工程教育的积极性。

工程教育具有明显的社会实践性,政府要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财政资助,加紧制定相关法律政策,鼓励企业和高校合作,如:税收激励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明确规定为大学工科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机会的企业拥有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在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规范的高校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基地,使得企业和高校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

3. 推进工程教育学系的建设,作为教师教育的必要补充,(补充师范大学在工程教育教师培训方面之不足)大力打造国家基地,鼓励条件成熟的师范高校成立工程教育学系。

工程师范系不同于师范大学(以培养文理学科教师为主),而是师范院校的必要补充,要承担现有师范院校难以承担的职能,其使命与目标主要有:提高工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工程思维、工程方法、工程文化[6]。开展工程教育的研究与普及,强化工程教育的“草根”影响,培养专门研究工程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型人才。

三、高校内部对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机制

学校担负着工程教育的神圣使命,优秀的工程教育教师是高等工程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从高校层面看,建设好高校培养工程教育的新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完善工程教育师资管理运行机制。

当前高校的师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仍具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如:教师难以自由和合理流动,师资管理封闭,使得整个教师队伍缺乏应有的活力,师资优化配置难以实现。应构建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社会化管理体制,把师资管理交由学校自主管理和市场“无形的手”进行自我调解。

2. 培养“双师型”的工程教育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系统的相应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4]。首先,应科学制定有利于教师优化并建立“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的评价标准,规范“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和选拔工作。其次,要建立有助于教师通过优化知识结构脱颖而出成为“双师型”教师的机制,包括职称评审制度等。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应建立对“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机制,在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4]

3. 提高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素质,建立高等工程教育教师激励和评价机制。

工程教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实践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工程教师的教学能力[7]。高等工程教育应该是多层次、多类别的,相应的工程教育教师应是多层次的,评价也应是多层次的,应建立高等工程教育教师激励和评价机制。

总之,要想成为工程教育强国,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国家、社会及高校三方要从制度上保证工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专业化,建立工程教育学系。只有全社会都重视工科教师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走上高等工程教育强国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启迪.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已从大国走向强国.光明日报, 2007.10.22.

[2]shttps://www.worldcompetitiveness.com/OnLine/App/Index.htm2007瑞士洛桑《世界竞争力报告》.

[3]涂善东, 潘艺林.时代需要“全面工程教育”.光明日报, 2007.8.14.

[4]潘艺林.呼之欲出的“工程教育学”.

[5]陈彬.普渡大学工程教育学系的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6]涂善东.全面工程教育的兴起与实践[R].“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报告集[C].中国上海, 2007-9-24.

[7]孙平.“双师型”工程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发展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5.

[8]李志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思与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2.

[9]陈劲, 胡建雄.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6.12.

土木工程道德教育 篇2

摘要:

我国高校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扩招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市场和机会。但高校教育模式造成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创新能力,因此加强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并结合南京工程学院建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对如何构建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建议和改进办法。

关键词: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Abstrac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elite education to mass has led to the college education,the enrollment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high-speed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students and provide a broad market and opportunities.But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lack the current mode innovation ability, thus strengthening business college education reform of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Aiming at the present universities education innovation, combining the Nan Jing institute of building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novation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how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 in-depth stud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ivil engineering The education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Pattern exploration

引言

近年来,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大学生找工作难与公司招人难的并存的“两难”怪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繁多,其中教育体制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并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而社会观念的转变以及政府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大学生创业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土木工程专业是有着悠久历史并注重实践的工程学科,对土木工程专业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研究,并以此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发展所需求人才,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意义重大。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早在20世纪初国外高校就已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1919年,美国在高校设立创业教育类课程;1947年,哈佛商学院正式开设创业课程《新创业管理》。在德国,政府明确地提出,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1]发展至今欧美发

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成熟阶段,并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学术教育体系。我国创业创新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1999年团中央组织的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是对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2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校创新创业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确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院校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期间九所院校都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及创新,切实展开创业教育实践。最终探索建立了可以代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经典模式:

1、以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提高为侧重点,将第一二课堂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第一课堂即学科教学课堂,调整教学方案,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拓宽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在第二课堂即课外实践中,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竞赛活动等活动,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

2、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把创业教育贯通到创业现实环境中。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教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

3、以第二课堂的有机整合为侧重点,把第二课堂纳入教学必修课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创新创业计划为依托,通过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系统,纳入到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4、以创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侧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重在实践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体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实体中处于主体地位,体验创业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5、综合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确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另一方面以社会活动为依托,以竞赛活动为载体,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2]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制度模式的创新及改革。根据国家教委建筑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有关说明,建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并能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3]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土木工程专业在达到基本教育目标的前提下,更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学生既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又具备工程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的能力。并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用以促学的理念,鼓励学生结合本专业知识自主创新创业,最终实现“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我校土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南京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始建于2003年,目前本专业设有包括建筑工程管理和监理、交通土建、建筑学等五个专业方向。自2003年该专业成立以来,学院不断规范和完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但近年来各企业对本专业的毕业生的高期望,无疑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缺乏的问题随之显现。其中主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度认识,实践性不够,未能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缺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的结合。

2)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师资配置优化不足、师资体系不够合理。

3)课程设置有待改善,实践缺乏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活动开展的结合。部分与实际结合较紧的课程计划课时少,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因为实际工程感性知识少而很难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工程中的有关构造和工艺作法相结合并对应。

4)专业毕业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普遍不足。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不牢。比如土木工程制图和识图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最终导致毕业生普遍反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到工作中不能马上投入使用,工作上手慢适应的时间长。[4]

三、土木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1、正确认识创业教育、深刻理解创业教育内涵,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高校应该尽快转变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确立以培养创业基本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观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努力营造并形成有利于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创业文化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重视创业、推崇创业、创业教育才能得以顺利实施。高校应该制定各种创业政策与创业制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同时要设立专门管理创业管理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创业支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营造一个创新开拓进取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营造一种推崇创业、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宽松自由的环境。要创业就意味着冒险,冒险就可能失败,要培养学生不甘失败、不惧失败、不畏挫折、勇于创业的精神。

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配置、形成合理师资体系。

开展创业必定要形成在教学管理与研究方面的合理机制,这就需要我们的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配置,强化教师技能与培训,改进教学教育方法,实现各类教学形式的互通,同时通过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实现科学教育模式。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配置应要面向社会敞开大门,采取聘用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吸收与创业专业相关的专家与有经验的实践者作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培训或鼓励教师创业,形成具有实际经验的专职教师,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或采取创业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保证教学科研的情况下到创业一线去兼职,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培养他们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经验,使教师在创业教育教学中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惑;高校可以采取聘任制,面向社会吸收有实践经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担任创业基地的兼职教师。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理念,指导创业实践,提供创业服务,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建立大学生创业促进的长效机制。

4、构建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体系。要改变专业对口的静态就业观,确立不断创业的动态过程的人才观,在教学实践中教育学生创业本身不只是自身就业,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1)根据创业教育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中,按照个体分类和创业目标的不同增加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业技能的创业教育课程 ,在专业课教育中渗透和贯彻创业教育的思想,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创业课“三课”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2)要实施相对开放的弹性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和实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加大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指标,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体现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使学生理性的认识创业内涵、创业目标、创业品质、创业素质和创业文化,促进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

3)根据各专业不同特点,整合校内的相关资源,为自己提供创业实践式体验的模拟或现实的创业操作平台。创新创业工作室平台,下设建筑设计工作室、装饰设计工作室、建筑模型制作工作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室、景观环境设计工作室等小的工作组团,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场地和硬件设施,让具有创业意图的学生根据兴趣和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工作组团,在学校老师和聘请的企业公司指导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公司运营模式进行运作,以进行创业实战练习。通过创业实践,使学生实现从理性到感性,从理性到实践的锻炼和体验,为他们毕业时直接创业或未来创业打下基础。

4)充分利用校外的相关资源,与相应的就业、创业方向的设计单位、房地产公司、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建设单位、环境景观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效果图制作公司等,特别是自主创业开设的公司进行横向联合成为我校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入公司进行实践。这样可以尽快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环境,也为将来自主创业开设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效果图制作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建筑环境景观设计公司、设计咨询公司等积累经验。

5、结合专业特色建立大学生实训模拟基地,积极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

1)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教学实习基地和科技产业公司,建立多样化的大学生实训模拟基地,通过产、学、研的相互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纽带,组织学生考察企业创业的经历和经营状况,可引导他们创立一些有新意、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举办创业现身讲座,为学生提供借鉴;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强化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有效手段。通过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实现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双赢。

四、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实现土木工程的培养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懂专业,能创新,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体现,也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方向。因此,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对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新形势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志勇,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堪忧 [N].科技日报2010.04.02日

[2]杨妤,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呈现新局面 [EB/OL].人民政协网2009.08.26

[3]方从严,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初探 [N].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8卷第1期

土木工程道德教育 篇3

[关键词]高校 土木工程专业 “全人”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王丽玫(1971- ),女,河北廊坊人,廊坊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与工程教育教学;王振海(1971- ),男,河北廊坊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热力供应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河北 廊坊 06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廊坊师范学院科研项目“土木工程专业‘全人’教育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LSBY2007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123-02

我国土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过分强化专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从事专业实际工作或专业学术工作的能力方面较为重视,形成了一套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套“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各行各业急需各种专门人才的背景下,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广泛适应和创造能力差。因此,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需要的“全人”教育模式,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一、土木工程专业构建“全人”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涵盖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城镇建设、矿井、隧道等专业领域的宽口径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从事土木工程施工、规划、勘测设计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集应用、管理及经营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教学主要是系统地讲授该学科或方向的专门知识,其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偏重于应用。这种专才教育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各行各业培养急需的各种专门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专才教育”思想过分强调“学以致用”,致使专业方向划分越来越细,专业口径越来越窄,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及适应能力不强,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

“全人”教育模式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从教育的内涵来讲,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灌输。教育应该更多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重新审视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体系,我们不难发现,过度重视认知、技术、专业而忽视能力、创新、素质、人文、通识的教育过程,容易造成个人人格的失衡,进而导致社会的脱序。鉴于此,在当今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更应积极落实“全人”教育理念。为了让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能够在今日瞬息万变、难以预测的社会立足,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以增强他们在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所指出的:一个教育经历会令学生有能力及兴趣继续追求下一个经历,反之,一个违反教育规律的教育经验不单令参与者一无所得,更会令他们失去持续参与的动力和兴趣。

二、土木工程专业“全人”教育模式的特点

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它,而是要在更新教育思想理念的基础上,改革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人”教育的培养模式。即在当今社会向高度综合化方向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的今天,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一专多能、专博结合,也即基础扎实、知识博、能力强、素质高、适应性好。该专业的“全人”教育模式并不是要学生样样都学。“全人”教育模式的精髓,在于让学生获得比较均衡的学习经验。这样,学生才能有机会渐渐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全人”教育模式在于让学生体验多方面的宝贵经验,让他们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所培养的“全人”应具有的特质包括:第一,能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有“利人利己,兼爱天下”的爱心和高尚品德。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等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测量、测试与试验的基本技能。第三,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及主要成就。第四,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具有善于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且敢为人先、承担表率的领导能力。第五,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具有科学的、可持续的学习力和耐力。

三、土木工程专业实现“全人”教育模式的途径

1.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课程是组成专业的要素,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媒介。确立适宜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全人”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专才思想的指导下,课程设置严重专门化,除几门政治理论课外,几乎不开设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课程,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缺少应有的文化艺术修养。“全人”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文化积淀,而课程设置所造成的专业面太窄则会影响“全人”的培养。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选择的面要宽,课程选择的范围要大。可将课程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四大块,进一步降低课程重心,也可以跨学科组织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减少方向专业课。还可以通过限定选修课的方式提出修习要求,把真正的专业教育放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另一方面,要改变课程内容陈旧落后的状况,在内容上提高起点,既要体现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又要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前沿、新问题。

要实现土木工程专业真正的宽口径,就要把重点放在构建宽口径学科基础课平台上,同时要精简课程内容,减少专业课的学时,解决总学时和各类课程学时分配的矛盾。例如,可将力学类、结构类、施工管理类及材料等课程内容精简归并,删除重复的部分,增加反映前沿研究成果的内容,进而形成比较优化的课程系列。同时对教学计划进行再修订,重新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建设与之配套的系列教材,改进教学方法,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于理论课教学中,进而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

同时,还要注意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平衡,即课程的设置不但要实现宽口径化,还要实现个性化。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设计出一套既满足统一要求、又能体现个人特色的课程计划。应增加限定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的比例,给学生以较大的选课自由。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应该注意同一课程的多样化,使同一门课程为学生开设不同难度的若干课程,同一难度的课程由不同风格的教师讲授,同一领域的课程开设不同方向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2.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智力训练、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全人”教育模式要求,在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智力和能力这对基本矛盾时,要把重点放在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发展他们的智力以及在智力基础上形成各种能力,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以便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基于此,高校应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与大型骨干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外教学基地和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师生要坚持深入工程建设现场,结合重大工程项目开展教学活动,向一线专家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以及新材料和新结构。

“全人”教育就是进行通识教育,即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给大学生补上文化素养课,使他们知识结构更合理,使他们具有知识更新的能力、健康的心理和快乐的人生。在“专才教育”模式下,突出的弊端就是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分离。以致有许多人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却没有健全的人格。现代社会的发展呼唤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主张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因此,在大学中不仅要进行科学教育,还要进行人文教育,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得到统一。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而是培养可以胜任许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学分转换体系,逐步允许学生在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特别要转变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3.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充实数量、优化结构、产学研相结合及“教授必教”“传帮带”等制度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采取“稳定一部分”“引进一部分”“流动一部分”,来实现人数的动态平衡,逐渐实现结构优化、层次提高,建设一支高水平、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竞争与激励制度,稳定专业骨干教师队伍,提高和增强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最后,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以科研促教学,为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创造条件。

4.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和考核方式。传统的考试形式是在专业学科的基本框架内,重点考查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理论考试成绩占有较大比重,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在平时不下功夫,考前突击复习,这样得到的成绩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片面性。因此,要将考试放到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来进行,要根据学生平时课堂的表现、课程作业的质量、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综合给出成绩,而非课程终结考试一锤定音。

另外,还可采取多样化多层次的考核方式。如自评与抽查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也可以采用更为开放的考试形式,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案例或一个模拟现实的情境,针对着若干条件提出相应的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解答的思路和过程,以检验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不同课程,评分方式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于理论考试可采用百分制来评定,对于平时成绩及实践环节可采用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对课程论文及设计等综合性教学环节,可采用教师评语加五级评分,以确认其最终成绩。

5.营造适宜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全人”还需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学的校园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所以,营造一个富有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很重要。美化校园,使之人性化,一草、一树、一石、一水,都让它们体现出学校对人的关怀。另外,校园文化环境不但体现在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而且体现在课外活动中。因此,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考风、班风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系列讲座、专题报告、学术沙龙、文体活动、竞赛、艺术周、电影周等活动,使学生学政治理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学英模品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中华优秀民族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达到爱国修身、爱省立业、爱校求知的目的。同时,为促进学生“潜心读书”,培育良好学风,还可推行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加强通识教育,达到文理工相互渗透。学校还可以通过学生会、辅导中心和就业辅导中心,策划一系列学术文化交流、职前启导等活动,帮助同学在课堂以外全面发展并提升个人素质,以贯彻大学“全人”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土木工程道德教育 篇4

一、从依附科学到超越科学:现代工程本质的不懈追问

在论及工程的相关理论时, 工程与科学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从公元前四世纪的水利工程、王宫建筑和城防攻事到今天的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和生物工程等, 工程的内涵和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 围绕工程与科学的关系, 人们对工程的本质经历了一个工程与科学的直线模式 (即工程是应用科学) , 到工程与科学的交互模式 (即超越科学) 的探索过程, 而这种探索又与工程师要取得独立的职业地位的社会诉求紧密相关。

在现代科学产生以前, 工程师与科学家是两个独立的群体, 科学和工程 (技术) 也是两个独立的领域。科学 (自然哲学) 被认为是出于哲学或理论的目的研究自然现象, 而工匠 (工程) 的目的是发明有用的东西。自然哲学主要由一些智者进行探索, 而技术主要是由没有受过教育的出身社会下层的工匠执行, 在中世纪盛行的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 理所当然将两者进行二分, 并且崇尚形而上, 贬抑形而下。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工程主要是服务于军事领域, 因此, 当“工程”和“工程师”作为独立的概念在中世纪出现时, 都与军事紧密相关。

进入中世纪尤其是近代早期后, 封建君主为巩固自己领地内的统治, 对军事工程的倚重使工程师的境遇得到很大的改变, 制图专家、建筑师同哲学家、艺术家一样在公职队伍中占有一席之地, 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受到长期雇佣并被授予特别的头衔。如席克哈特 (Heinrich Schickhard) 曾被任命为符腾堡公国的公国建筑工程师, 他建造过桥梁、道路、磨坊、矿井、盐厂、议政厅等, 陪伴公爵微服出访罗马、撰写并发表官方的行程报告, 还在宫廷承担与专业无关的任务。但就是拥有巨额私人动产和不动产的席克哈特, 和所有宫廷里供职的人一样, 依赖于君主的宠信。[1]因此, 在往返于手艺生活和宫廷世界的过程中, 近代早期的工程师们为提高和保障自身的社会地位, 开始挑战当时的宗教信仰和实践, 试图将工程师建成一个特殊的工作和职业群体。

为此, 他们一方面开始与当时大学里的学者有所交往, 让自己变得博学。他们学习希腊语、拉丁文, 写作关于工程问题的书, 籍此摆脱传统上与行会关系密切的手工业者的形象。这使大学学者对工程问题也感起兴趣来。从17世纪晚期开始, 咖啡室、沙龙和酒吧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商人和城市的工厂主聚会的场所, 大家平起平坐, 一起讨论多种多样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并且相信科学知识能够导致技术和工业进步。[2]

另一方面, 工程师开始产生团队意识。法国首先在17世纪建立起独立的军事工程师团队, 并在18世纪早期引入入团的录用考试, 随后在荷兰和瑞典相继建立起独立的工程师团队。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生, 工程与军事逐渐拉开距离, 民用工程迅速发展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 民用工程师的职业意识也日渐强烈。1771年世界上第一个工程师社团——土木工程师社团成立, 创立者斯米顿 (John Smeaton) 的目标就是希望工程师成为一个被社会承认的新职业, 而且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特殊的专业知识。[3]斯米顿领导下的土木工程师社团的精英作派没有实现起初人们对它寄予的期望, 1818年土木工程师协会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成立, 标志着英国现代技术团体的真正开端。

在上述社会交往和组织建制上的努力外, 近代早期的工程师们为表明其职业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也开始从内核上探讨工程的本质。特雷德戈尔德 (Thomas Tredgold) , 土木工程师协会的首任主席, 在1827年为工程下了第一个定义:工程是一种艺术, 它运用自然的力量为人类带来便利与福祉;它运用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培根描绘的理想世界, 并改变了全世界的面貌和现状。这个概念一方面强调工程的社会功能, 揭示工程师的社会地位, 另一方面也是该概念的生命力所在, 即强调“工程是应用科学”。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一批研究实验室在工厂中陆续建立起来, 这标志着科学与工业的融合以及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 它强有力地推动着工程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 人们形成了如下的观念:社会进步是工程实践的结果, 工程进步是应用基础自然科学的结果;如果把工程比作一部巨大机器的话, 那么它的燃料就是科学知识。特雷德戈尔德将工程与应用科学和将工程通过科学取得进步联系起来, 与工程师经常关注的议题, 即工程和工程师通过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角色与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 高度一致。因此, 特雷德戈尔德的概念影响很大, 其后绝大多数的定义都沿袭甚至更加坚持这个理论, 即工程是应用科学, 它的进步依赖基础科学的进步。[4]

但事实上, 工程不只是应用科学, 与此相关的工程进步的这种直线模式 (linear model) 也从来没有成为解释工程的历史与功能的众人公认的模型。首先, 技术史家认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是两个不同的群落。科学家群落的使命是“知” (seek-to-know) , 而工程师群落的使命是“做” (seek-to-do) 。其次, 技术史家认为工程拥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知识体系、方法、数据和内容, 它的本质在于对功效的追求和对设计能力的强调。因此, 科学与工程的关系不是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技术硬件, 而是两种平等的知识体系的相互作用。[5]这样, 工程与科学的直线模式便被交互模式 (interactive model) 取代。在这种交互模式中, 工程师们突出强调工程的本质是将智力变成一种产品的创造过程, 亦称为设计。设计明显受社会需要驱动, 它将人类的价值作为设计问题的内在部分纳入其中, 并不经常归因于科学;为达到最优化, 设计是重复和循环的, 而不是直线的;设计是综合, 而不是分析, 虽然它相当多地利用科学, 并在获得工程综合的过程中受到科学的影响。因此, 现代工程应该是超越科学的, 电气工程师William Mc Clellan认为工程师是将两个不同的传统联系在一起, 一个是理论的或科学的, 一个是实践的或机械的。二战后, 美国工程界普遍将工程等同于设计, 将设计能力作为真正的专业工程师的特质。[6]

二、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工程教育模式的历史转换

工程教育既受到产业界、工程界的影响, 也受到教育规律的制约, 但总体来说在绝大多数国家, 是职业自身及职业团体 (如土木工程师协会) , 而不是学术团体 (如大学、多科技术和技术学院) , 通过设立进入行业的标准, 强烈地影响并塑造工程教育, 培养工程师。[7]因此, 理论与实践的平衡是工程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学徒和学术的融合, 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工匠文化主导向学校文化主导转移、从工程科学化向工程实践回归的更迭谱系。

(一) 从工匠文化主导到学校文化主导

尽管人类很早就有大型的工程活动, 但是直到18世纪中期, 第一批培训工程技术人才的学校才建立起来。在这类学校普及之前, 人们一般是通过家庭联合会或是当工业学徒来获取基本的制图或几何等工程所需的相关知识。工程师的培养由工匠文化主导发展到学校文化主导,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在英国表现得尤其突出。

英国在18世纪之前, 工程师的培养主要是学徒制。1818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成立标志着英国现代技术团体的真正开端, 也标志着现代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开端, 它所创立的“实训模式”指引了此后近两个世纪的英国工程师行业的发展方向。前文已述, 土木工程师协会的成立表明了工程师自我意识的觉醒, 他们的目的之一就是借助科学的威望与传统手工业者的形象拉开距离。因此, 土木工程师协会高度强调阅读、讨论和发表, 从1837年开始出版《会议录》 (proceedings) , 后来它还发起开展研究并为技术标准等建立委员会。作为一条规定, 对知识的掌握成为19世纪后期关于科学和技术事务影响深远的事件, 而这不仅在英国还是其它国家, 所有主要的工程师社团都将之视为正确的事。[8]

然而土木工程师社团虽然重视知识, 但由于他们对工作成果的重视大于对其教育背景的重视, 因此, 这使英国工程师行业形成了重视面向实践的培训和实践经验, 而怀疑学校的理论教学的传统, 即所谓“实训模式”。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止, 英国人仍然视摈弃理论和学院式教育的模式为工程师行业的标准培养模式, 并对欧洲大陆的工程师教育模式加以嘲笑。如享有盛名的伊桑巴德·布律内尔曾在1848年向一位准备成为工程师的学生建议:“我必须对你提出郑重警告, 不要妄想从法国作者那里学到实用的力学知识。你可以把他们的作品当作纯学术书籍来阅读, 向他们学点儿静力学、动力学和几何学等等。但他们写的力学书, 就像现代作者提出的宗教原理一样, 你最好少去理会。到铁匠铺或造水磨的木工房里呆上几个小时, 你就会学到更多实用的力学知识。关于实践方面的知识, 你应当阅读英国作者的书籍。从他们那里, 你学到的东西也许并不多, 但却永远忘不掉。”[9]

直到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面对英国的衰落, 英国人终于意识到他们所缺少的不光是技术教育, 而且是基础教育。因此, 1868年曼彻斯特欧文学院开设了工程师学科, 聘请电子技术专家弗莱明·詹金出任爱丁堡大学的教授。詹金开创了把新的大学理论课和传统的学徒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制。工程师社团都对这种所谓的“三明治体系”表示赞同, 这种教学方式成为英国最为普及的现代工程师教育模式。英国政府1889年颁布了关于工程师教育的法律, 并第一次为工程师教育提供了一小笔资助。到二战前夕, 英国终于成功地把以科学为导向的学校工程师教育嫁接到其传统的注重实践的工程师教育体系上。[10]

(二) 从工程科学化向工程实践回归

与英国将学术主导嫁接到传统注重实践培训的模式不同, 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法国和美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向度是提升实践的比重, 使工程科学化向工程实践回归。在1789年大革命前, 法国拥有比欧洲其它国家都多的科学和技术方面的高等学校, 其中1794年成立的巴黎理工综合学校是法国工程教育的典范, 其典型特征是全面侧重数学和自然科学, 涌现了大量的科学家。

巴黎理工综合学校从一开始其课程便是建立在科学之上, 包括平面和画法几何, 代数学、微积分学、基础化学和机械学。在设计这些课程中, Gaspard Monge是个重要的人物。他重视科学研究和归纳推理的实践运用。他认为实验室工作是工程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规定每周应有15个小时在实验室。从1815年开始, 早期Mongeian的课程被Laplacian模式所取代。拉普拉斯是个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他希望将学生培养成科学家而不是工程师, 将演绎置于归纳之上。他介绍了数学领域中的更多课程, 同时, 减去一些强调实践的课程, 包括化学。这种价值的变化, 也体现在实验室工作量的大幅缩减, 学生只要求每周花三个小时在实验室就可以了。从1830~1880年50年间, Laplacian模式延续下来并达到它的巅峰, 重视记忆、演绎和抽象, 而排斥观察、想象和数学与科学的实际应用, 实验环节则在学生的课程中完全清除了。[11]巴黎理工综合学校完全志在培养工程科学家或工程管理人员, 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为此, 面对德国的崛起和国内市场对工程师的大量需求, 1890年左右, 法国在公职工程师体制之外, 开始建设新的工程师培养机构, 包括在大学的自然科学院系增建附属的技术研究所, 建立化学和电气技术专科学校、工艺学校等。这些新建的工程师教育机构, 对应用科学和技术都表现出开放心态, 教学内容注重实际运用, 实验课程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美国, 工程科学化向工程实践回归主要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大工程观的提出。美国能在二战中取得胜利, 与科学家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二战后, 麻省理工学院的首任工程院院长布什 (Vannevar Bush) 高度强调发展科学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 导致工程科学运动的产生。在1945~1968年之间, 本科工程学科的学生在基础科学和数学上的时间有一个显著的增长, 而在战前注重的工程设计和集成以及工程实践等项目被取消或大幅减少, 直接后果是造成美国工业在一系列产品领域退出霸主地位。因此,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 美国有识之士对工程科学化进行了质疑, 掀起了回归工程运动, 提出了建立后现代工程教育、建立工程集成教育、建立大工程教育等一系列新概念。这些概念都集中体现了一个思想, 即大工程观。麻省理工学院工学院院长莫西斯 (Joel Moses) 提出建立“大工程教育”, 旨在揭示一位工程师需要关注更大范围内的背景因素, 如他所在的工厂、工厂的顾客、公共政策、环境等。而“大工程教育”这个词, 莫西斯明确提出, 是表示对更大程度上的工程实践教育的回归。[12]在大工程观的指导下, 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制定新的工程教育专业评估标准, 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基金建立工程研究中心, 美国工程院校进行了以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和各种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育改革, 使工程教育真正面向“工程实际”。

三、紧扣“工”姓, 重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

我国的近代教育体系是一种后发外生型, 高等工程教育先天内在发育不足, 受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较大。在1949年前学习美国采用通才模式、建国后学习苏联推崇专才模式、改革开放后以美国为目标实行科学模式, 在工程教育的模式转换中, 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院校工程教育体系, 然而在工程人才培养上,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去工程化”。

为了克服建国初年学习苏联专业化模式的弊端, 我国一方面从1963年到1998年三十余年间, 对高校的专业目录进行了四次修订, 每次修订都以“改变高等学校长期存在的专业划分过细, 专业范围过窄……门类之间重复的状况为基本出发点”;[13]另一方面, 在20世纪90年代从教育体系上对全国高校进行了综合化组建;同时, 理工科院校高举人文教育大旗, 培养和提高工科生的文化素质。但高等工程教育的这些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 在2007年全国工程教育改革研讨会上,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0所具有较好工科基础的大学的代表一致认为工程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去工程化”。[14]

为了克服“去工程化”, 来自学术界与企业界的意见截然相反。高校的代表认为我国工程教育专业划分过细, 缺乏学科交叉, 学生知识面狭窄, 要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应该提倡通识教育, 使学生在精通本专业外, 还掌握深厚的基础知识, 了解相邻学科, 具备必要的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素养。而企业界和工程界的人士却提出, 现代工业分工比高校专业设置精细得多, 日益粗放的课程设置与不断细化的专业分工之间, 矛盾渐趋突出。同时, 学校课程一味拓宽, 重点不突出, 一些基本的专业课受到挤压, 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结果, 企业迫切需要人才, 但学生来了以后却不能用, 许多大学生和研究生都需要重新学习。[15]

教育界和企业界的这种针锋相对, 其实质是工程的本质在技术与科学之间的摇摆超越, 以及世界工程教育模式在工匠文化和学术文化之间的游移定位中产生的矛盾在我国的一种具体反映。因此, 要重建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 必须遵循工程的本质和高等工程教育的规律, 按照工程模式来办工程教育。

首先, 在工程教育思想和培养理念上, 高校要有鲜明的培养工程师的意识。工程师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它不是技术员, 也不是科学家, 而是将经验与科学统一于一身的专门职业。建国后几十年我国一些工科院校有培养优秀的工程师的传统, 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今天, 我国正处于尚未完成工业化又已经开启信息化的时代, 工程师队伍可能是一个最大的创新群体, 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面对历史机遇, 我国工科院校应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程师的培养, 将培养卓越的、创新型工程师作为大学的责任和使命。

其次, 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 要突出“工程”二字, 按照工程教育的规律办出工程教育的特点, 以摆脱盲目追随科学教育的习惯。工程教育既不是职业教育, 也不是科学教育, 其关键在于将学院培养与实践培养融合为一体。国际上工程师培养的两种模式, 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模式, 都在学术训练和实践锻炼间取得较好的结合。要突出“工姓”的特点, 一方面必须重新审视课程体系, 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相结合的问题。另一方面, 在课程设置中, 根据工程化的要求对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秩序的设计等进行深刻的改革。[16]

再次, 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 真正建立起政府-院校-企业-社会团体相互合作的良性机制。工程与技术、工程教育与学徒培养的高度相关性, 决定了高等工程教育的成败与是否得到产业界的认同和支持紧密相关。目前, 我国工业企业的研究工作做得较少, 而高校与产业、企业的联系不紧密。要使工程院校与工业企业进一步紧密结合, 培养高层次工程人才, 高校应扩大对社会的开放度, 充分利用社会上优质的工程资源, 建立与工程实际联网的模拟仿真实验室;同时, 采取人员互聘交流等措施, 与企业建立持久而有效的合作机制。另外, 政府还应推动工程院校和工业界联合建立先进的技术开发中心, 推进工程教育的改革。

最后, 在工程教育体系上, 应根据工程人才的分类, 引导各工科院校准确定位, 建立有特色的多样化的工程教育体系, 满足社会对多样化的工程人才的需要。目前, 对于一些本应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如科学研究、设计、开发等, 一般本科院校的提及率甚至超过了“985”和“211”学校, 而在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方面, 一般本科院校的提及率却不高。[17]因此, 政府应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促使工科院校面向工程实际需求, 正确定位。

摘要:人们对工程的本质经历了一个工程与科学的直线模式, 到工程与科学的交互模式的探索过程, 超越科学是当今工程的本质诉求。理论与实践的平衡是工程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工匠文化主导向学校文化主导转移、从工程科学化向工程实践回归的更迭谱系。“去工程化”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要重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 必须紧扣和彰显“工”姓, 按照工程模式对工程教育进行深入改革。

参考文献

[1] [3] [9] [10] (德) Walter Kaiser等. 工程师史——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M]. 顾士渊等译. 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 2008:90, 128, 139, 148-149.

[2] [5] S.Hong. Historiographical laye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 History and Technology.1999 (15) :289-311.

[4] [6] Paul T. Durbi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nonacadem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 Bethlehem:Lehigh University Press, Inc.1991:70, 70.

[7] G. Xeidakis .Engineering education today:the need for basic or specialization [J].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1994, 19 (4) :485-501.

[8] P. Lundgree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Europe and the U.S.A, 1750-1930:the rise to dominance of school culture and the Engineering professions[J]. Annals of Science, 1990, 47 (1) :33-75.

[11] Paul Winkelman. Beyond science: An exploration of val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ractice[D].2001:69-79.

[12] Joel Moses.Engineering with a big E: integrative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long range plan for the School of Engineering, 1994-1998[M]. Massachusett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4:3.

[13] 纪宝成. 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56.

[14] 陈金江. 2007年全国工程教育改革研讨会纪要[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6) :48-49, 77.

[15] 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探寻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之路——“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 坛纪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6) :43-47.

[16] 刘吉臻. 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4) :42-45.

土木工程道德教育 篇5

news.sfordinance.com_news.nlpplus.org_ent.nlpplus.org_qiye.indyoutties.com_sm.shishicaikaihu.com_dh.shishic

aikaihu.com_fenlei.shishicaikaihu.com_dd.shishicaigaidan.com_qiye.shishicaigaidan.com

_fenlei.shishicaigaidan.com_fenlei.zzzsxzh.com_mulu.taiyangcheng67.com

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与实践

专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与实践的土木工程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分析了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现状,研究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和工程教育认证情况。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实际出发,提出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化实践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方法措施及修订专业教学计划的设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我国有近300所高等学校开设有土木工程专业,涉及工、理、农、林、师范等学科。各校每年招生人数不等,最少60人、最多可达600人。这些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道路工程、岩土工程、隧道与涵洞工程、铁道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安装工程、矿山建设、交通土建等行业的建设工作。土木工程专业适应了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就业形势良好,但是,居安思危,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保持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从业范围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取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工程、矿山建设等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二)毕业生基本规格在德育方面:热爱祖国,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文明礼貌、心理健康、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在智育方面: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体育方面: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标准,形成健康的体魄。在素质教育方面: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管理和组织能力。

(三)教学计划从课程设置上看,教育部1998年专业目录设置的土木工程专业,涵盖了原来的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矿井建设、城镇建设等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专业的拓宽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拓宽和对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内容编排、教学方式等,应充分反映各校培养特色。对此,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课内总学时控制在2 500学时之内,其中公共基础课不低于5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别占30%和10%左右,剩余10%由各院校根据自己特点安排。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又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并规定课程总量中至少应有10%左右的课程为选修课程。

本文由:

news.sfordinance.com_news.nlpplus.org_ent.nlpplus.org_qiye.indyoutties.com_sm.shishicaikaihu.com_dh.shishic

aikaihu.com_fenlei.shishicaikaihu.com_dd.shishicaigaidan.com_qiye.shishicaigaidan.com

_fenlei.shishicaigaidan.com_fenlei.zzzsxzh.com_mulu.taiyangcheng67.com

从必修课程来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其中专业基础课程构成了土木工程专业共同的专业平台,为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和毕业后在专业的各个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这部分课程包括了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的基础理论,以及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6类课组。

土木工程道德教育 篇6

【摘要】本文阐述了参与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专业现状,分析了在双师型师资建设、课程体系、校企联合以及国际化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借鉴发达国家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强化校企合作以培育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师资。

【关键词】土木工程 卓越工程师 专业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09-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长足发展,对路桥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1]。以往采用 “专才型”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知识面窄,文化素养不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欠缺,这种模式逐渐淘汰[2]。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和“复合型”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因此,土木工程师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能够针对不同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并负责实施的卓越人才。

一、国内高校及专业方向概述

目前,教育部批准了两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试点高校,第一批21所,第二批13所。由于土木工程大类专业包括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工程管理等众多方向,多数高校能够结合办学特色与定位,选择其中2-4个作为培养方向,少量高校开设了5-6个方向,个别高校甚至开设了7个方向。不同方向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等方面具有共通性,从土木大类的角度分析国内高校“卓越计划”实施现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卓越计划”旨在分阶段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型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分别对应于本科阶段、硕士研究生阶段和博士研究生阶段。试点高校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采用“4+X模式”:(1)4+0模式:四年制本科生,毕业后获学士学位,又称“3+1模式”;(2)4+2模式: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获工程硕士学位;(3)4+2+3模式:本硕博连读,毕业后获工学博士学位。也有部分高水平大学积极探索与境外著名大学合作办学的硕士双学位(4+1、4+2、4+1+2)模式、联合培养博士(4+2+3)模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双师型师资建设

“卓越计划”要求建立一支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高水平“双师型”工程教育队伍。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才教学或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而遴选进入“卓越计划”的兼职教师,包括:①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以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为主;②企业授课教师,必须是在企业工作五年以上,经验丰富且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为主;③企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该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工程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或企业中高层领导,对工程实践具有全面、系统性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遴选进入“卓越计划”的专任教师,应该以同时具有较高学历和在企业工作经历、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为主,分期安排校内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以提高其工程经验。

2.课程体系

试点高校改革了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基础(约15%)、大学学科基础(约25%)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约25%)、分方向的专业课群组(约15%),总学分140-150,实践环节(约20%)30-40学分。有的高校加强“工程教育”理念,部分理论课程由“双师型”教师讲授。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和设计等,其中,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一般在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开展。为此,各试点高校都加强了实验教学平台的条件建设。除此之外,有点高校还规定了课外学分要求,探索将实验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学科竞赛有效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但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多是不同方向课程的简单集成,通过要求学生必须主修某一个方向专业课群组,选修其他方向的课程,以实现分方向培养。其中,各方向共享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待加强,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有待进一步优化。而且,更需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方式方法,建立与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的多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

3.校企联合与实践(实验)教学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是“卓越计划”新增的教学环节,一般都采用“3+1”模式,要求学生在企业的培养累积时间不少于1年。企业培养主要包括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两大实践环节,一般在学校、院系与相关企业联合建立的实践教育基地进行,也有高校也将部分专业课程调整在企业进行。因此,各试点高校建立了一批高水平且相对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更有部分高校与合作企业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但是根据教学计划,每年将有大量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和顶岗工作,而相关院校签署合作协议的企业数量明显偏少,企业阶段培养标准、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等更待进一步明确。此外,执业能力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卓越计划”应该在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教育的基础上,加强执业资格教育,需要开设我国注册工程师考试要求的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

4.国际化教育

土木工程行业发展到今天,国际化已经不可避免,需要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又通晓英语的外向型工程技术人才[4]。但是,各试点高校对“国际化教育”的认识水平并不一致。对“国际化教育”认识深刻的高校,采取了双语或全英文、暑期外语强化等措施,使得学生了解国际先进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提升了学生专业及外语综合能力。然而,双语(全英)教学只是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初步探索,更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和形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认可度。

三、结语

参加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试点高校,均充分利用校内、企业界、工程界资源,大力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强化了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但是相关院校在双师型师资建设、课程体系、校企联合以及国际化教育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差异。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相关院校应结合土木工程应用型工程师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借鉴发达国家土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经验,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强化校企合作、培育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师资等措施,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了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顾佩华. CDIO大纲与标准[M]. 汕头: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8.

[2]陶勇芳, 商存慧. 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1):81-83.

[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报告2013-2014 [R]. 2014. http://www.chinca.org/cms/html/main/col170/2012-09/21/20120921100607359322144_1.html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3BZ19、15BZ23、15J11)

高等工程教育工程能力培养的探讨 篇7

一、工程能力的内涵

工程能力是特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工程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实际本领和能量。工程能力的内涵包含: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思维判断与分析能力、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创造创新能力, 还包括与工程相关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环保意识、经济意识、协作意识和道德意识等诸多方面。工程能力的内涵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化与发展的。

二、工程能力的结构

美国工程院发表的《2020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愿景》报告指出, 未来工程教育的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11种能力: (1) 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 (2) 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 (3) 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 (4) 有多学科团队协同工作的能力; (5) 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6) 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 (7) 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8) 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9) 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 (10) 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 (11) 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11种能力也是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 (ABET) 对工程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评估标准。

2015年3月修订的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工程教育的毕业生提出如下12种工程能力要求: (1) 工程知识; (2) 问题分析;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4) 研究; (5) 使用现代工具; (6) 工程与社会;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8) 职业规范; (9) 个人和团队; (10) 沟通; (11) 项目管理; (12) 终身学习。这12条评估标准可认为是我国作为一名合格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 与ABET提出的评估标准两者是大致相同的。

综上, 工程能力结构可总结如图1所示。

三、工程能力培养途径

1.确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工程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各类工程师。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结合学校定位、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 准确地选择培养工程师的合适类型, 确立真正体现面向工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 使工程教育的任务由培养工程科学家向培养企业工程师转变。同时, 应认识到高等工程教育所造就的尚不是卓越工程师, 而只是卓越工程师的雏形, 只有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 才能成长为合格乃至卓越的工程师。

2.改革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学科交叉, 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与行业企业发展联系紧密的工程类专业课程和前沿课程。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重, 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和学时,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倡导自选性、合作性实验。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序衔接, 增强实践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在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 应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目的, 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 强调工程研究和综合性设计。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推广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和探索性实验等教学方法。

3. 构建校企协同合作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校企联合培养与合作模式。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提出技术及人才培养的需求, 高校依托科研、人才培养优势, 根据企业需求, 设置不同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学校工程教学内容要依据企业的项目、技术进行开发, 开设的实验实践项目要尽可能地贴近工程实际, 同时要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要从目前以校内实验、实践为主转变为校内外实践教育相结合, 拓展校外实践教育空间, 促进工程实践教育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行业企业发展需求, 贴近生产第一线, 使学校产学研合作更具活力。

4.构设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是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的有利保障。研究构设适应市场和行业企业要求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政策、制度、建设、管理与控制等几个层面上形成合力。需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案有效生成制度、实践教学体系运行与完善机制、工程教育师资培养与吸纳制度、产学研合作制度、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师评价与导向机制、实践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问责机制等。可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卓越计划”相结合, 构筑适合市场需求、行业企业需要、学校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

5.打造具有工程背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师资队伍是关键。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提升专任教师的工程素养和实践教学水平。定期选送年青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训练, 以培养具有较强现代工程意识的教师。同时, 鼓励教师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课题, 共同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 使教师获得实际工程训练, 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内容, 将最前沿的工程技术知识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之中。在注重教师工程素质培养的同时, 学校也可以吸纳优秀的工程科技人才充实到工程教师队伍中, 以提高指导学生工程实习和工程设计的能力。探索校企间人才“双向交流, 相互挂职”制度等。

摘要:工程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阐述了工程能力的内涵和工程能力结构, 在此基础上, 从多方面探讨了工程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工程能力,高等工程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章豹, 樊泽恒.试论大工程时代卓越工程师大工程素质的培养[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 (5) :48-54.

[2]傅宇.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能力结构及其培养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3) :79-80.

[3]吴鸣, 熊广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 2010, (6) :54-59.

[4]洪晓波.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的构成及培养路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4) :43-46.

[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2) :47-55.

[6]我国工程教育标准与国际接轨.中国教育报, 2013年8月.

小学教育工程——师范教育 篇8

1. 师范教育产生的原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注重培养传导、授业者,是师范教育的先驱。现代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这种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它是专门训练教育教学人才的机构。也就是说师范教育最初是源于培养普及初等教育师资的需要。师范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教师的“如何教”的问题,它体现了教师的教育专业性,也就是说,师范生必须有专业的教育水平。高专师范教育,是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行业教育。上师范学校的人大部分是下决心准备干教师这一行的人。因此说,师范学校,是培养那种甘心奉献自己的未来人才的摇篮。祖国的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而育人是基础。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需要高专师范教育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良好个人素质的小学教师。

2. 高专师范生的素质要求及素质教育

高专师范生,作为未来站在小学讲台前的人,为人师表最重要,品格的培养应该是第一位。可以说,道德、人格素质是小学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教育“师范性”的最集中体现。高专师范个人素质包括很多,不仅指一个人的能力,更看重人文性,具体来说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等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可以说代表了一个人处世立足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做人和做事的成功与否。师范生的个人素质,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的为人处世和工作能力,而且因其将来所要从事的是教育人的职业,要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来培养祖国的花朵,这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其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具有不同寻常的高度。因此,师范学生必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素质。现在,师范生的个人素质现状还是很不错的,大多数师范学生是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行业而自愿报考师范学校的,他们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好地完成学业和自觉地进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一部分师范生,他们的个人素质现状较差。就专业而言,学业不精,点到为止,没有扩展知识面的渴求,没有培养创新意识的要求;就品德而言,自我道德教育松懈,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就身心健康而言,不注重心理教育,不能自觉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心理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完善的自我。因此,加强对师范生的素质教育任重道远。“要成才,先做人”,加强做人、为师的基本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历来都是师范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对将要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的师范生而言,其品德发展、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其次,技能的培养是资本。师范生学习与一般学生不同,各门功课要全能。在所学的科目中,尤其要注重基础课。另外,师范生还要学习怎样备课,怎样教学,怎样批改学生作业,怎样管好学生,怎样指导学生生活等等。师范生应该是一个全才,是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才能符合一个合格教师的称号,才能有资格培养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作为新世纪的师范生,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教育科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育教学任务。要重视调动学生参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无论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普通话训练、口语表达、书写、课堂设计、课堂组织能力、组建班集体技能、培养优良班风、组织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对学生的个体教育和心理指导、学生家访、班主任技能训练等,都要重视起来。作为新时代的师范生,将担负着二十一世纪的小学基础教育的重任,无论是专业基础知识、技能,还是个人素质修养,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才能不辱使命,培育好新时代的小学生。

3. 高专师范生的小学教育

高专师范生个人素质对小学教育有重大影响。一些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已在小学教育领域,为小学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像蜡烛一样奉献着自己,照亮着别人,成为小学教育的主力军,为基础教育创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而混在师范学生群体里的部分学生,目标模糊,糊里糊涂混日子,他们素质不高乃至素质低下。这些学生连基础知识都学不好,更别谈个人修养的锤炼和个人素质的培养了。试想,这样的师范生毕业后,怎么从事“为人师表”的职业呢?又怎能言传身教去带好小学生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和技能?

高专师范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对小学教育极为重要,高专师范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文化知识素质是职业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师范生的学习和知识功底直接影响着小学的教学质量,师范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本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才可能在自身不断成长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教学,并言传身教地影响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道德、人格素质是小学教师的立身之本,师范生的道德水准、做人标准的高低当然也关系到将来他所要塑造的小学生的为人。作为小学教师其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到个人,而且对小学生心理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高专师范教育是一最基础的教育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高专师范生必须具备全面的、优良的素质,才能在明天的小学教育中大展鸿图,为祖国的未来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高等专科教育工程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启蒙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肩负培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重任。

土木工程道德教育 篇9

材料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是研究各类工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受力和变形现象的学科, 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一直以来, 我国大学中所讲授的力学课程内容大多由前苏联引进的内容, 内容陈旧、枯燥、抽象、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多采用灌输式教学, 造成课堂气氛死板, 有时甚至枯燥无味, 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问题不但加剧了学生的学习惰性, 也影响到其它课程的学习状况。

针对以上问题, 如何为实际工程提供合格的力学人才;如何在材料力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目前有限的课时下, 如何对旧有材料力学课程体系进行合并、筛选等工作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工作不可回避的事实。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倡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实践, 这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思路。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模式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模式强调与社会大环境相协调的综合的创新能力, 同时更关注工程实践, 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加强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2 基于CDIO模式的材料力学教学大纲设计

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 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材料力学课程既包括专业知识学习, 又强调应用能力的提升, 根据这一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大纲如表1所示。

3 改革方案设计

3.1 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于传统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 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运用力学知识建模的能力, 我们又应该对教学内容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的理论、新的学科、新的计算工具和计算方法、新的试验方法不断涌现, 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介绍和练习, 可以拓宽和增强学生系统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此外, 学生普遍对繁琐的理论推导缺乏热情, 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入实习环节或模型演示环节, 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从而提高学生对力学课程的兴趣。

3.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 如何加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实现“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实践”?显然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这些目的。首先, 材料力学应把课堂教学与案例教学或现场教学结合起来, 并配合一定形式的课堂讨论。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生动地、直观地去学习基本理论, 并且可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例如:弯曲问题可以在施工现场结合梁的配筋布设讲解;组合变形可以在实验室用模具演示教学等等。

另一方面, CDIO教育理念重视个人能力及技能的同时, 强调团队协作与交流, 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分组专项研讨。专项研讨任务以小组为单位, 每组3~5人, 让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调研, 结合工程实际确定材料力学研讨主题, 然后针对工程实际问题建立力学模型, 通过小组探讨解决工程问题, 从而锻炼学生收集信息、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再一方面, 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自主实验设计,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也应结合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 在传统的板书基础上, 融入PPT、Flash动画、仿真数值模拟等教学手段。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传统力学知识的理解, 另一方面, 新的教学手段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贴近工程实践, 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PPT相对于板书, 可以发挥信息量大的优点, 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课上练习;Flash动画可以在课堂上展现一些实验现象或者工程实际现象, 这有助于学生对抽象力学概念的理解等等。

备注:*以布卢姆学习目标分类法 (Bloom’s Taxonomy) 为基础描述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具有的能力, 目标栏内以A、B、C、D来表示对此级能力要求达到的程度, A为最高要求, 无要求则留空.**接触指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提及但没有训练和测试要求;训练指有明确要求并有测试项目;应用指在教、学中有所应用而不论是否曾受过相关训练.

4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主导着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方向, 其改革必须匹配材料力学课程的CDIO教学大纲, 起到引导学生有意识开展专业能力锻炼的目的。材料力学课程成绩包括三部分:书面理论考试、汇报答辩、实验报告, 权重为0.4、0.4、0.2。书面理论考试主要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主。汇报答辩要求学生对小组研讨专项做成PPT, 图文并茂的在讲台上向老师和同学做报告, 并回答老师和同学对改组项目提出的问题, 考核重点在:调研的充分性、CDIO综合能力的展现性、技术和理论的结合度、团队的协作能力等方面。实验报告要体现自主实验设计的选题调研、方案设计、实物开发和交流评比等环节。

5 结束语

基于CDIO的材料力学教学模式着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整教学考核体系, 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动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加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实践”。

参考文献

[1]李为虎.一种工科理论力学教学模式的构思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 2010 (3) :126-127.

[2]李庚英, 赵晓华, 熊光晶.土木工程材料CDIO模式的设计与实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5) .

[3]林建.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5) .

[4]胡志刚, 任胜兵, 吴斌.构建基于CDIO理念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2) .

土木工程道德教育 篇10

一、土木工程专业“STS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手段的改革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借“口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被动接受知识) ——是非自主的、主体性的知识获得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师生间的沟通模型有:确认反应型、单向传递型、师生互动型和对话沟通型。从STS教育理念出发应更多采用后面两种沟通模型,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辅导”、“教导”等方面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课程规划者。从而有必要把传统的“人对人”教学系统往“人对环境”教学系统方向发展。后者是将学生置于由教师所创造的直面应答性学习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 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统的教与授, 还要创造环境。教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可从学校到社区甚至于全球, 教师需要设计出能够调动校内外的种种教育资源的教学方案, “人—环境”教学系统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STS教育的理念是相吻合的。这种“人—环境”教学系统, 虽然目的是为了摆脱以往以教师、教材及课堂为中心的弊端,但并非完全脱离教师, 环境的创设仍需教师控制, 只是更具开放和自主性, 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 展现自我, 释放个性, 但又不逾越教学要求的范围, 更能体现“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辩证师生关系, “STS教育”是一种进行科学教育比较适合的教学模式。[3]

STS教学的内容包括:与个人生活、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及技能;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有广泛应用的土木工程知识;土木工程学科理论、技术、设计及施工发展历程;当代土木工程领域学科前沿;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土木工程学知识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及相关的热点问题(比如美国“9·11”中的建筑、东南亚海啸中的建筑等)。以前的土木工程课程教学并非完全没有这些内容,但做得远远不够,在这里单独专门提出土木工程课程STS教育,目的是希望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出更多的符合STS精神的内容,使“STS教育”能够早日受到专业教师和学生重视、接受和实施。

二、土木工程专业“STS教育”——社会教育手段的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如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比授课更容易灌输这一理念,可以成为“STS教育”面向社会的一个有效的桥梁。

1. 采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紧密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是保证学生教学质量密不可分的重要阶段,将二者分开对待的教学模式已不太适应教学的时代需要。而新的模式应当是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阶段按一个阶段考虑,将两个阶段的时间合并为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灵活处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课题之间的关系。学生既可以按照毕业设计课题规定的内容进行毕业实习工作,也可以根据所实习设计单位的实际问题确定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 (某些在设计单位实习的学生,从设计单位引进实际课题进行毕业设计,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根据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进度并对较难的问题进行指导解决, 一般的问题可以通过Email、Uctalk、QQ等网络通讯手段迅速加以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完成设计, 而设计的成果反过来又丰富了实习的内容, 从而有利于达到毕业实习的目的及更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课题。

2. 生产实习采用校外施工工地现场实习与校内实习基地实习相结合的新模式。

土木工程专业除了应有施工现场实习外,也应完成“施工工艺实习”。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既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需要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我院该专业大多数毕业生的去向是到施工单位,面向施工第一线,从事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监理等工作。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是懂理论、会管理、能动手的综合性人才。土木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本身,历来强调学生既学习施工组织管理又适当参加施工工艺的操作,了解施工的工艺过程和现场组织施工的方法和步骤。但目前的施工企业承受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能接收学生实习已属不易,让学生再亲手操作实践,考虑安全及生产效率等方面因素一般不太现实。针对如此现状,如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施工工艺技术,成了生产实习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可平.STS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167-168.

[2]蔡铁权.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5) :109-114.

土木工程道德教育 篇11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分析

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实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来看,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较为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构成了土木工程专业职业能力的组成部分。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具体表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计算机辅助工程造价能力、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操作技能、测量工具操作技能、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和获得需要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来完成。

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必须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为背景,以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前提,以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为平台,以广泛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建立集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企业为一体的实践性教学运行模式,实现学生个性培养与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一) 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观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其教育目标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其基本原则是尊重并重视学习个体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并使学习者良好个性得到培养和发挥。

实践教学是学生个体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其活动目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效果与学生的主观行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个体特性必然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体现与培养,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实践教学息息相关,因而,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良好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观。

(二)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实验教学模块、实习教学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科研技能训练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等五个环节构成,在各个环节中,为学生创造各种独立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力求做到系统化教育和学生个性培养相结合,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协调。

1.实验教学模块

将实验教学分为试验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仿真性实验三种类型,并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机制和评定方法。

2.实习教学模块

专业实习是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中重要实践环节。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特点,实践性教学一般划分为实习环节和设计环节。实习环节根据实习内容不同划分为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根据实施的场所不同又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两种情况。在实习过程中,坚持工程类型的多样化和规模化为主,工程项目的区域化为辅;学生单独实习为主,系部集体组织为辅;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为主,校内教师指导为辅;过程性检查为主,结果性检查为辅的原则,建立行之有效的实习教学检查指导和评比制度。

设计环节一般划分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设计环节中,应坚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以及良好的个性,坚持课程设计题目的多样化。

3.专业技能训练模块

土木工程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围绕专业核心技能,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专业技能训练中,重点强化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的训练;在设计能力中,强化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训练,通过课程设置、课外实训、专业设计软件应用、技能认证等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重点强化PKPM软件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培养。通过技能训练,学生获得美国AUTOCAD公司的ATC认证。在工程管理能力方面,强化与工程实际的接轨,重点加强工程造价、施工现场管理能力的培养,加强了神机妙算工程预算软件和工程管理软件方面的训练,学生所学内容能够与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的工程实践接轨,学生进入就业岗位后,无需专门培训就可顺利进入岗位承担相应任务。

4.科研训练模块

科研技能训练旨在提高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注重学生个性能力发挥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在三年级开始的科研论文写作、学生参加科研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在这个实施过程中,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考察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学生开展科研实践。

5.素质拓展模块

素质拓展模块是以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基点,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就业标志的一项优化课外活动内容。本院素质拓展模块以职业设计指导和素质拓展训练为主体模块,固化了专门的学分,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成才需求,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技能训练、社会实践以及其它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素质拓展计划主要分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科技文化与职业技能、创业能力与创业精神、文体活动与身心发展、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等五个模块内容。

鼓励个性发展和创新,积极改革实践教学考核形式

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考核是个指挥棒。考核应处理好实践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关系,鼓励个性发展和创新,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考核形式应多样化,如采取笔试、实际操作、制作、设计、综合分析报告及现场答辩等形式。

实践教学考核要加强几方面的结合:第一,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综合两方面来评定成绩。第二,开卷考试(或部分开卷)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实践理论考核可采取开卷或部分开卷考试,学生可现场查阅资料和网上搜索文献。第三,课堂考试与现场考试相结合。操作性的考核提倡现场考试,教师可现场评分。第四,笔试与口试、答辩相结合。第五,过程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土木工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体类型为以设计为主体的设计院所、以施工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施工企业和工程监理公司、以工程造价为主体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在方式上采取资源共享、人才互聘、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合同约定、挂牌服务的统一模式。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一方面使专业实践教学得到了保障,营造了较好的工程实践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学校与实习基地真正实现人才、设备、资源的共享与互补。

土木工程道德教育 篇12

一、土木工程图学教育的现状及反思

我国的土木工程图学教育一直以来强调具有“显性特征”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而对于具有“隐性特征”的德育及美育等方面, 却很少给予明确指导。

1. 重能力、轻意识。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产品设计加工模式的改进以及国外先进图学教育理念的引入, 土木工程图学教育在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创造性构型设计能力、三维造型设计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要求的提出, 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乃至工作实践中把所学的图学知识和技巧准确有效地表现出来, 但是现实中似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制图课程期间, 无论作业还是考试都能表现自己的理想水平, 但是到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阶段, 却很难画出一套像样的施工图, 甚至连基本的制图规范都遵守不了, 曾经看似已经具备的能力似乎成了只能适应某一特定阶段的“伪能力”。表面上看, 似乎是这些学生的能力不足, 但从根本上说, 是他们学习的意识不强烈。当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思想, 不论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还是一题多解问题的设置, 绝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将学生放置在“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发散性或创新性作答”的情境下, 教师始终还是学生思维和能力得以显现的“激发器”, 这种对教师在意识和思维上的惯性依赖感,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意识, 从而使得明明在大一学期已经学会的能力后来反而被隐藏了起来, 使“学会”变成了“学过”。

2. 重技术、轻情感。

土木工程制图一直以来就被定义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这足以看出该课程在技术方面的高要求。现代工程图学则更加重视对技术的运用, 除了要求掌握手工绘图技术以外, 还要求掌握熟练的计算机绘图和三维造型技术。然而, 这些技术手段要求的提出仅仅立足于工程图样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工程图要能起到完全意义上的“工程界交流的语言”的作用, 仅有准确性和规范性还是不够的。就整个土木工程设计程序来说, 在设计成果的图样表达阶段, 注重的是工程图样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如定案设计) , 而在设计创作阶段, 则注重于设计者自我表现的及时性和自由性以及对外交流的开放性和直接性 (如基本概念设计) , 正如德国科隆高等专科学校的迪特尔·普林茨教授所言:头脑中抽象的创意和纸上草图式的创意之间的对话, 会引起一场持续不懈的思想与图画之间的交流, 这对于解决方案任务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充满乐趣的。因此, 土木工程图样的“语言”作用不能只在某一阶段起作用, 而应该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 既要具有反映工程技术属性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也要具备反映思维情感属性的自由性和开放性。

3. 重工程、轻艺术。

当前的土木工程图学教育及改革普遍注意工程意识的培养, 如课程内容与工程设计的结合、工程基础专业知识的普及、工程建设工地的考察、标准化意识的增强、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参与等。当前的土木工程图学多数的培养方式依然在延续工科所擅长的“左半脑教学法”, 运用连续的、解析的和符号的信息处理方式, 通过图样对土木工程对象的实用要求 (诸如功能、经济、材料、结构、逻辑、物理、生理及伦理等) 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然而, 土木工程物不仅仅只有实用的要求, 它也是“艺术家族中的一员”, 有其特有的精神性、艺术性和审美性, 而主导“视觉模式”的“右半脑教学法”在工科教学中相对缺乏, 致使学生对于精神艺术审美层面的图形感、空间感、构型感和色彩感等感受甚少,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土木工程物的全面认知和对其图样的合理表现。那么, 学生方案草图表达能力的缺乏程度, 也就可想而知了。

4. 重形式、轻内涵。

当前关于工程图学的改革思想和措施大多数是针对于机械类专业提出的, 如目前叫得较响、改革力度较大的“以产品设计为主线”和“以三维为主线”的两种模式, 它们分别对应目前机械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和设计表达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课程内容, 更有利于将基础的制图技能与机械工程实践相结合, 更有利于机械工程意识的培养。然而, 机械工程以数字化机械加工为制造手段, 设计开发以三维造型软件为主, 以三维构型为起点, 通过视向变换得到二维, 以机械加工、组装及使用的功能环境为工程运行环境, 形体认知偏重于三维形体感。土木工程则以非数字化建造 (现场手工施工、机械辅助施工) 为制造手段, 设计开发采用工程绘图及计算软件 (二维为主、三维为辅) , 设计构思可以三维形态为起点, 也可从二维平面入手, 工程运行环境是工程建成后的综合使用环境 (包括场地、功能、结构、材料、交通、安全、节能、物理、设备、经济、管理、法规、文化、历史、地域等) , 形体认知偏重于三维空间感。机械工程与土木工程在专业性质上的不同, 使得两者在具体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必然产生一定的差别。有一些土木工程制图的授课教师, 功利性地追求教改成果, 不加分析地直接套用这些模式, 结果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究竟这些模式能否完全适用或者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制图教学, 必须要立足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内涵。

二、土木工程图学教育的“重拾”与“扬弃”

基于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要使图学教育成为一门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学科而非单纯的技术性课程, 只着眼于本学科内部予以讨论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该将其融入更为广阔的范畴, “重拾”和“扬弃”当前的土木工程图学教育。

1. 充分激发意识能动性。

意识能动性的激发, 即要使学生对图学课程的静态的、照相式的、消极被动的反映, 转化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觉的活动。如何将教师所熟知的规范化、教条化的教学目标切实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识, 光靠教科书式的说教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教师必须探求与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期望的最佳契合点, 换位思考, 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用自身的学术造诣、人格魅力和有效的教学手段, 引导其心理取向, 还必须充分调动诸如感觉、思维 (理性) 、情绪、意志等其他方面共同参与, 激发其学习兴趣, 挖掘其学习潜力, 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 热情塑造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不是技能, 关注的是人的内在本质, 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 看重人的想象力和生活的多样化, 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既然当前的图学教育者们已经充分肯定了制图与工程设计的不可分离性, 那么若还只是一味地强调制图的逻辑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就等于无视工程及其设计的人文化特征, 其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 是与科学的发展观相违背的。若线条、图样和文字仅仅被当作必须完成的任务而非设计者情感思想的流露, 又有谁会真的热爱呢?

3. 积极提升艺术修养。

土木工程制图课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如何逻辑规范地表达土木工程物, 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体会图学艺术和工程艺术对土木工程发展的潜在促进作用。要丰富学生对土木工程物的认知, 使其意识到所描绘的并非是纯粹的“冷巴巴”的工程构筑物形象, 而是可以参与其中的既具有工程逻辑性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人造物质环境。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人的左右脑功能, 也为制图新技法的创造带来了可能,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也有了更广阔的驰骋空间。

4. 深刻把握课程内涵。

选择哪种教学模式、制定何种教学目标、重组哪些教学内容、采用哪些教学手段、组织何种考查形式, 这些问题都不能变成追求功利的表面形式, 而应该本着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 从土木工程学科的内涵着手, 切实立足于教育发展的中长远目标, 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纲要, 以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为己任, 谨慎而负责地对待改革中的每一个“拾”与“弃”。

三、结语

当前的土木工程图学教育不应该一味地强调和扩大教育技术措施的作用和影响, 还应该在重视工程技能培养的前提下, 立足于土木工程的专业性质, 重视教师的思维情感引导,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意识培养、动机引导、情感塑造、修养提升、内涵把握等根本性方面予以全方位实施。

本文写作的初衷, 是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出于对土木工程图学教育的怜惜, 笔者由衷地希望这份挚诚之心, 能够唤得教育同行的一丝共鸣。如有不妥之处, 也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摘要:当前土木工程图学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仍然有一些消极的方面没有得到正视。针对这些消极方面, 要以“重拾”和“扬弃”的观念予以重新审视, 本文基于对当前土木工程图学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反思, 从多个方面对现有问题予以总结, 并为“重拾”和“扬弃”的实现提供了若干探讨思路。

关键词:工程图学,土木工程制图,图学教育,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德]迪特尔·普林茨, (德) 克劳斯·D·迈耶保克恩.建筑思维的草图表达[M].赵巍岩, 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5-7.

[2]李铭章.工程图学的发展及图学教育[J].交通高教研究, 1996, (3) :7-8.

[3][英]罗杰·斯克鲁顿.建筑美学[M].刘先觉,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3-20.

上一篇:绵羊服装革下一篇:油田应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