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系统时间管理(精选12篇)
工作流系统时间管理 篇1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产生活对于电力系统的应用不断增大, 工作流系统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重点开发与关注的对象。工作流系统通过其不同的组织形式, 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电力调度系统中, 以其流畅的运行过程以及高度的数据处理功能, 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与顺畅, 为电力调度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基础。而对于这种复杂系统的管理, 我国也一定要加紧研究, 保证其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为我国电力调度系统提供必要的保证。
1 总体要求
工作流程控制系统的总体要求是为电力调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证, 并保证其每一个工作流程都能顺利的衔接到下一个工作流程之上。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要保证能够满足大范围高强度的电力供应。例如省级调度系统, 要求以省为单位的调度系统、发电厂以及变电站之间能够相互协作办公。因为省级电力系统供应的庞大性, 导致工作流在云新过程中必须要多方位考虑运行效果。一般的电力调控系统都有调控中心、分中心以及终端三个部分组成, 这三者以不同的形式分布在省内的多个地方, 及分工合作又相互衔接着办公。如图1所示。
2 调度生产流程管理的需求
2.1 对生产流程的描述
流程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 将任务分配给角色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不是个人, 这样就能够保证系统在有相关人事变动时, 也能保证工作流程的顺利进行。[1]只要确定人员的变化依然与适当的角色相适应, 就可以较少对程序大型变动的操作。
2.2 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是工作流程的整体运行过程, 其主体主要是任务以及操作过程。任何一个任务的进行都是从起步到结尾, 任务从分配到任务的完成, 是一整个业务流程。在操作过程中, 要求对相关的任务操作做好信息记录, 把握不同流程的发展方式, 掌握好信息的发生以及传导过程。
2.3 工作项
工作项是指业务流程主要处理的业务事项, 包括文稿、表格以及图像等文件。在电力调度的系统中, 其业务流程主要针对电网系统的具体供电业务进行的相关操作, 不同于普通的业务流程, 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项可以是具体的实物, 也可以是电网中的相关系数。
2.4 角色与参与者
参与者可以是一对一, 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 这是由于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特性决定的, 数据都存放到数据库系统中, 进行统一的使用与归集。比如, 秘书的工作一是处理领导下放的工作, 另外对下属进行命令的传递。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 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5 流程
每当一个参与者完成了分配的任务时, 便会进行下一项任务的定义。主要有直流、分流、并流以及会流等流程传导方式。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 参与者在完成任务时, 还通过不同的流程范式, 对任务进行完整、顺利的操作。
2.6 任务
任务的完成与数据库中的数据有着重要的关系, 特别是具体的流程运行, 都与数据库中的数据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促使任务完成过程的顺利以及稳定, 一定要对任务内外部的管理进行严格的控制, 使其顺利的返回到相应的结果。[2]
2.7 流程的管理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要对业务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 要对于系统的流程进行详细的过程继续, 使得信息的使用者及时了解到系统的运行状态, 并传递相关的数据记录, 使控制人员能够及时的对系统的下一步运行做好准备, 保证系统运行的效率。
2.8 流程的启动与结束
流程的启动既可以以流程内部的相关系统的工作任务启动, 也可以是流程外部通过网页等方式进行的触发启动;在流程运行技术后, 在对于业务流程的相关参数进行留档记录后, 还要对其重要的信息进行相关处理, 保证重要信息的安全性。
3 加强流程控制系统的策略
3.1 需要完成的环境
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处理的流程是需要具体处理的, 其需要处理的信息是复杂的、多样的, 因此, NOTES系统在这种系统条件是不具有优势的。因此, 工作流系统的使用是我国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最适应的数据处理系统。因为, 工作流系统将处理的数据全部整理在数据库中, 并通过管理系统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 并且在过程中对数据的处理以及转换也是非常适合的,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工作的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过程管理系统必须是要能够面向对象、能够动态的处理历程、以及多方式处理数据的操作系统。
3.2 实现跨系统流程的建设
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要求数据处理能够跨区域进行工作, 这就对流程的跨区域工作能力有较强的工作水平。因此, 工作流系统是适应我国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性能, 使得不同区域的系统能够相互结合着工作。基于XML操作技术的数据交换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数据交流的不同要求, 能够满足不同数据的处理方式是我国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经常运行的系统。
3.3 数据相关流向的处理
数据相关流向一般寻找不到规律, 因为其随机的特性, 流程处理系统无法对规律进行统一的管理。[3]因此, 需要管理系统都采用人工的方式, 会很容易产生错误。
另外, 还可以针对特定的流程进行专门的数据程序开发, 并在运行中进行动态的调试, 使其适应数据流的随机性。工作流系统通过对程序中掺入一定的程序, 解决了系统运行难度大以及工作强度高等想象, 可以有效的处理数据流的相关操作。
4 结语
目前, 在我国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逐渐投入运行, 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种数据处理模式, 将数据的处理流程更加规模化、规范化。工作流系统以Web三层体系体系与服务器体系, 将系统运行的各个系统相互结合, 保证信息传输的稳定与快速。工作流系统在我国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以其大量的数据处理功能、自动处理装置的高速、稳定特点, 为我国电力调度系统的运营提供必要的保证, 保障电力供应的持续与稳定。
摘要:工作流系统是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保证着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工作流系统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 在对于不同的电力调度系统中展现着不同的功能。工作流系统的工作程序非常复杂, 被应用于多种多样的电力调度系统中, 因此一定要对进行管理, 保证其作用的顺利发挥。本文通过工作流系统在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的总体要求, 深入了解我国电力调度生产流程管理的需求, 以及为加强我国流程控制系统提出一些策略, 保证电力调度系统的顺利运行。
关键词:工作流系统,稳定,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邓兆云, 张建平.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 16:78-80.
[2]王卿玮.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系统[J].电子制作, 2016, Z1:91-92.
[3]周宇.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 2008.
工作流系统时间管理 篇2
摘要: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针对轨道交通项目特殊性的管理工作,项目各要素,承包方影响等。近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地在总结以前经验的基础之上,实施了系统性高效的系统集成类项目管理系统,提高了工程运行的效率。本文结合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相关经验,探讨在工程项目中此类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工程项目;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轨道交通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轨道交通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工程量多,系统繁杂,需要在建设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提高其建设质量、效率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主要包括新技术应用缓慢、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方法及决策不够科学、各类信息传递渠道不够通畅、产品质量控制手段原始等。基于上述现状,我们在各地之前的建设管理实践基础之上,结合新的管理要求和信息化技术尤其是“云、大、物、智、移”领域的发展成果,在今年的项目中提出:使用信息系统集成手段,为客户提供对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实施的系统性高效化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不断提升客户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工作流系统时间管理 篇3
〔关键词〕管理系统;资源配置;学生工作管理;工作成效;整体性;优化
〔中图分类号〕 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1)06-0096-03
〔作者简介〕王 舟,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四川 成都 610059;
任振宇,西南财经大学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四川 成都 610074。
学校是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有教学系统、科研系统、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統等,管理系统中又分为教师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干部管理系统等。高校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育人,而学生工作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应用系统论的思想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系统性进行了探讨,进而指导学生工作,使学生工作科学化、系统化,从而提高管理学生工作的成效。
一、系统理论与高校管理的系统特性
(一)系统理论及其特征
“系统”表示“群”或“集合”之意,也表示各种事物有条理、有顺序的在一起。英文中的系统(system)意为部分组成整体,相反就是混乱和无序。通常意义上的“系统”是指由若干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部分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并且在满足了一定条件后能够发挥具体的作用和功能。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了整合性、动态性、适应性、开放性等。(1)
系统功能产生的源泉既来自于组成部分,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总和,系统功能的形成具有条件性和创造性。首先,只有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齐备,并有效发挥各自职能,系统功能才能产生;其次,系统功能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性功能,它是子系统所不具备的,也是其他类型系统所不具备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为特定的目标而组成的复合体,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系统之间具有综合性。同时系统也是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可能会在符合了一定的条件之后达到某一个相对静止的稳态,但是一旦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系统势必持续演化。
(二)系统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系统理论是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科学管理的目标是将适当的资源配置到有需要的地方,而管理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识别适当资源和合理需求,以及如何更高效地配置资源,系统理论为管理难点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任何类型的组织都需要运用系统原理来管理运作,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来统筹具体的工作流程,可见系统理论对于不同的管理类别都具有适用性。
将系统原理运用到学生工作管理中是提高教书育人工作绩效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以系统理论作为指导,就是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坚持这些系统原理,将学生工作的管理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以育人为宗旨的系统构建,保证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系统特性
学生工作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受到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要素的影响和制约,人是最主要的要素,人包括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以及学生等子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外部环境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的,其管理活动也是以系统形式出现的。根据学生工作管理的对象及其特点,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有如下特点。
1.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集合性与整体性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是由各个要素结合而成的。管理的集合性形成连接各个子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从学校宏观管理的要求出发,把握整体优化,使整体目标寓于日常的子系统管理工作之中。整体性是将系统中的诸要素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起作用。高校学生工作子系统的工作侧重点虽有不同,但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各子系统就以一个综合整体性而存在。学生工作系统的整体性具体表现在:第一,系统对外来作用能作为一个整体做出反应,而不管外来作用的是其中哪个部分。第二,系统不是子系统的简单相加,而是他们的有机组合。第三,子系统与整体系统关系处理的基本规律应该是,整体系统指导子系统,而子系统以整体系统的有形指令和无形行为为协调原则,促进整体系统持续实现优化。由此可见,围绕学校管理的总目标,在每个学年、学期都应制定出相应的子目标,在子目标下,又制定出相应的子系统目标。不论是子目标还是子系统、子目标,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总目标,特别是当子目标与总目标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要把子目标、子系统的实现当成是实现总目标重要的一步,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地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层次性与相关性
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是宏观系统,之下还有各学院的学生工作管理子系统、各系的子系统。党建系统有学校党委系统、学院(分党委)总支系统、支部系统,学生团建系统也是如此。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这是由管理系统的基本属性决定的,管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部分是形成系统的必需要素,而管理系统的存在以部分的支持为基础,同时各部分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具体表现为上一级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指导下一级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而下一级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应该服从上一级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由于平级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之间会互相影响,因此,需要协调不同类型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间的关系,强化沟通,将资源在党建、就业、招生、心理等各子系统间实现优化配置。
二、管理系统性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工作管理亟需整体优化
系统原理要求学生工作管理必须从整体着眼,用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解决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第一,人为地拉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只关注学工系统中的某些主体。学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很多老师没有站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想学生所想,及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心理的真实反映,因此才会出现对学生思想状况把握不准确的情况(2);第二,没有从整体上统筹学生工作,导致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许多高校学生活动几乎天天有,但重复的多、创新的少,应急的多、持续坚持的少,重形式的多、有实质内容的少;第三,没有明确以整体优化为宗旨的学生工作管理目标,目标的制定仍然局限于“上传下达”的僵化模式,老师对学校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因此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够。
(二)学生工作原则尚未实现科学组合
管理系统视域下的学生工作原则包括了层次性、聚合性、适应性等。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尽管已经划分成为若干个层次成熟的子系统,但是子系统之间却难以做到无缝对接,这跟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复杂性(3),以及不同层次的管理幅度、管理权限、管理责任是否有效匹配相关;除了子系统之间的聚合,由于人的需求差异性和成员组合的不恰当,子系统内部主体之间常常也会出现冲突和矛盾;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不协调直接影响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成本久居不下的重要原因。
(三)学生工作视角的属性定位不清晰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要具备哪些属性,这些属性要求哪些具体的措施来保证实现,对这个关键问题无法做到清晰解答是许多学生工作教育者存在的普遍现象。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工作的视角,以及这些视角的属性特征,那么就等同于失去了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判断标准。许多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正是由于对这一点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信息更新不及时、沟通不畅快,疲于应付繁琐的事务,孤立运作、发现问题滞后等问题。
三、管理系统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的三重解析
(一)强调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优化
整体性是学生工作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系统论的整体性特征要求我们在学生工作管理中,要从整体出发,强调管理的整体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从人的方面把握整体优化。一方面,要改变学生管理就是学生工作干部管理学生,学生被老师管的陈旧观念。在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中处于管理主体和客体的人,都是系统中的一个要素,都是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主人,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割裂;另一方面,要把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全体成员。在这个系统中,有时只是个别子系统或个别人的问题,但是他们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管理的共同目标的实现。把握好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整体性就是要面向全体成员,只有全体成员共同发展了,学生工作管理才可能有好的绩效。
从内容上把握整体优化。学生工作管理内容繁多,涉及面较广,如果我们不从整体上把握,就会对学生工作管理在思想上认识不清,工作中就会杂乱无章,想起什么就做什么,没有想起就无所不为;对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不感兴趣就不做;什么时候想起就什么时候才做等等,这样的学生工作管理必然是一锅粥。因此,要把握好内容的整体性,就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上级部门及学校对学生工作的规定和要求,掌握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从而明确学生工作管理应该作的工作。
从目标上把握整体优化。学生工作管理必须要有管理的目标,这样才有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力量。学生工作管理目标的确定总是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原则要根据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以及如何培养来决定。
(二)学生工作原则的科学组合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也是一种组合,要使这种组合合理,从而产生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合的层次性。前后衔接有连续性,各系统(包括子目标、子系统)的管理幅度适当,一个辅导员管理的学生太多就会影响管理效果;二是组合的聚合性。(4)组成的成员要有吸引力、凝聚力,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三是组合的适应性。组合要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环境变了,组合也要随之而变,这对学生工作管理系统设计的柔性提出了要求,有效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各种资源交换的功能,只有保证了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开放性,适应性才能产生。
(三)学生工作视角的属性定位
1.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有序性
要保持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有序性,一是要分清工作的主次、轻重、缓急、先后。做到有条有理、有礼有节,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丢了西瓜捡芝麻”。学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相应的学生工作管理就要围绕这个工作重点来开展工作。二是要分清日常工作和临时工作。日常工作是那些经常要做的工作,还有建立良好学风也是常抓不懈的工作。临时性工作是指那些非固定要做的工作,具有阶段性,比如每年的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对于日常工作,学生工作干部要用心抓,对于阶段性工作要抓重点。用日常性工作来推动临时性工作的开展,用临时性工作来促进日常工作。三是建立管理网络,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以及信息及时准确传递。要保证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有序,就要保证信息能够快捷、及时、完整准确的交流,这样不论是对日常工作、临时性工作还是紧急任务,才能稳而不乱,确保系统工作的有效性。
2.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开放性
在学生工作管理中,强调系统的开放性是基本要求之一。学生的工作管理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打交道,而是教师如何整合可以利用的校内和校外资源来充分满足学生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个出发点直接决定了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不可能是封闭的,系统构成的基本对象不只是学生和教师,而是包括了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社会组织等在内的所有和学生工作管理有关的利益主体,其中教师作为学生工作的直接参与者,起到了中间桥梁的沟通作用。
3.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综合性
在学生工作管理中,强化系统综合性一是要加强学生工作管理和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教师管理、干部管理等不同系统间的联系,协调统筹系统之间的利益关系,如果学生工作出现了意外情况,其他学校系统能够做出及时的应急反应;二是综合分析多种因素對学生工作的影响,只看到某一方面的因素往往导致对学生工作的判断不够到位,从而作出错误的处理结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甚至产生心态上的困扰。因此,不论是教育活动,还是组织文化体育活动;不论是评奖评优,还是处理违纪学生;不论是平时的管理活动,还是处置突发性事件,都有不同的目标,同时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要使结果满意,就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评估应用采取各种方案,这样才能使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
〔2〕于东江,王燕,姚远.人本主义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青年研究,2009,(9).
〔3〕资雪琴,曹小玲.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复杂性解读及其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0,(3).
〔4〕吴坚.系统原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11.
工作流系统时间管理 篇4
1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内涵
1.1 工作流的概念
工作流就是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 即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在行政管理上, 工作流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现某个行政业务目标, 在多个参与者之间, 利用计算机, 按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
1.2 工作流管理系统在行政管理的作用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行政管理中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去定义、执行和管理工作流, 协调工作流执行过程中工作之间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工作流管理系统是支持企业行政过程高效执行并监控其执行过程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包括定义、测试、分析、仿真、集成、使能、监控、跟踪等内容。在很大程度上, 工作流管理系统为企业的行政系统运行提供一个软件支撑环境。同时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用来定义与执行不同覆盖范围、不同时间跨度行政过程。在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支撑下, 通过集成具体的业务应用软件和操作人员的界面操作, 才能够良好地完成对企业行政过程运行的支持。
1.3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组成
1.3.1 工作流过程建模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作流过程建模, 过程建模方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为企业行政过程建模提供一套完整有效的描述行政过程的建模语言。对流程的描述需要提供逻辑顺序结构, 如顺序、分之、汇合、条件、循环、并行的描述。使用者可以通过这一套语言来对企业的行政过程进行形式化描述。
1.3.2 工作流引擎
工作流引擎是本系统的核心软件。它的功能包括:解释过程定义:创建过程实例并控制其执行;调度各项活动;为用户工作表添加工作项;通过应用程序接口调用应用程序:提供监督和管理功能等。工作流执行子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工作流引擎, 不同工作流引擎通过协作共同执行工作流。
1.3.3 人机交互套件
在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运作过程中, 人和应用是完成整个业务过程的主题。其中人机交互是按照工作流任务管理器提供的任务项, 完成具体的业务处理工作, 这个工作由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的人员完成。这个工作由具有较高职务的系统管理人员来完成。所以工作流任务表管理器、流程监视器、业务表单工具等都是为完成业务过程和支持人员工作提供的运行环境和工具, 都是工作流管理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基于行政管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2.1 总体设计目标
提供一个流程定义工具, 对企业的行政业务过程模型进行图形化建模, 并使规则达到数据库相关性。提供一个流程运行引擎, 可以对流程定义进行装载, 并解释执行流程。提供流程运行桌面工具和可进行二次开发的一套比较规范的外部接口。
2.2 结构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基于行政管理的工作流系技术架构采用MS.NET+Delphi多层体系架构。.NET体系支持项目级的分布式应用开发, 在MS.NET体系中可以实现两层、三层、多层分布式应用。本系统基于MS.NET技术架构的解决方案采用三层的分布式架构, 三层模式采用B/S结构分为表现层、业务层、数据层。表现层:表现层提供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这通常包括Windows窗体和ASP.NET技术的使用。业务层:业务层实现应用程序的业务功能。业务层通常由使用一种或多种支持.NET的编程语言实现的大量组件组成。这些组件可能为实现可伸缩的分布式组件解决方案而以Microsoft.NET Enterprise Services进行扩充。数据层:数据层提供对外部系统 (如数据库) 的访问。该层涉及到的主要.NET技术是ADO.NET。但是, 在这里也经常用到一些.NETⅫL功能。和一些MS.NET功能。采用DELPHI开发的工作流建模工具可以分布式的定义XML流程模型, 与业务数据库都是数据层的重要数据。
2.3 模块设计
2.3.1 工作流建模工具
为实现使用图形化的方式, 让开发和维护者在直观的环境下用最少的时间设计或修改行政管理工作流程, 建模工具需要提供相当丰富的流程元素、数据类型、逻辑表达方式等, 可以表示非常复杂的流程, 与业务建模工具相结合可以轻易的设定每个流程每个步骤设计数据域及要执行的功能, 和管理工具相结合, 可方便准确地选择每个活动执行的参与者。本系统提供了流程自动模拟功能来测试与检测流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图形化拖拽方式:使用图形控件实现业务过程模型图形化拖拽。提供过程元素对象控件:开始活动、中间活动、终止活动, 路径等元素。活动属性设置:可以设置活动的通知类型、参与者人数、活动的参与者、可收回环节、可退回环节、业务事限、激活条件等。简单的操作功能:实现过程元素的剪贴、复制、粘贴、删除、操作的撤消、对象控件的全选、图形元素自动排列等功能。过程模型存储:采用统一的XML格式储存工作流模型文件。参与者设置:可以从业务表中获取有关的系统角色或用户, 也可以定义有关的活动处理的参与者角色或用户。
2.3.2 业务建模工具
业务建模工具主要实现行政管理业务的数据库设计和业务界面的设计, 即数据建模和页面建模, 是流程平台的为了支持企业业务流程的额外工具。其中本系统的数据建模实现表格化的定义方式, 采用统一的模式使开发人员或维护人员在不必精通多数据库语法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库对象的设计, 使数据对象建模快捷, 方便, 具有向导特色。
2.3.3 流程运行引擎
本系统的流程运行引擎服务是行政管理核心, 是应用控制和运行的中心, 负责解释、控制并协调各种复杂工作流程的执行并且同步各个客户端的反应, 如:工作流激活、任务分配、任务接收、任务终结、任务回退、并发控制、同步控制等;为客户端和监控管理提供所需服务。运行服务器包括监视自激活服务, 装载服务, 数据库服务、工作项服务、消息服务、日志服务、垃圾回收服务, 主要的实现的功能有:过程定义的装载解释;过程实例的创建:人工创建, 自动创建;过程、活动以及工作项的控制:创建, 运行, 挂起, 恢复, 终止;流程自动激活工作;系统时钟管理;自动回收垃圾过程;系统日志服务;数据存取服务等。
本行政管理系统工作流平台在我公司行政管理系统中内部测试应用中, 使得行政业务流程得以快速、稳定的进行流程, 行政业务完全实现了网上处理。
参考文献
[1]梁方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发展研究, 2005, (11) :51-53.
[2]王雪梅.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途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68-70.
[3]龚莉莉, 魏长升.我国政府会计基本理论框架构建的探讨[J].社科研究, 2006, (2) :46-48.
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职责 篇5
2.管理各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安全,制订并落实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定期安全巡检计划。
3.负责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安全产品的安装部署、安全方案的制定和部署、安全策略配置和管理、安全产品的维护。
4.参与安全策略、标准、制度、流程的制定和执行;控制各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平台安全,切实保证系统不存在安全漏洞,有效防范系统遭受攻击。
工作流系统时间管理 篇6
关键词:电力行业;仿真培训;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C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26-02
一、对工作流模型的设计
根据仿真培训协作网各种不同的工作职责,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四级权限,即系统的管理员、协作网的管理员、基地用户和普通用户。系统管理员可以设定各个基地的负责人为对应管理模块的管理员,管理各类信息,发布各类信息公告。
二、工作流模型的对象
实现具体的业务过程就是各培训基地的工作流程,我们进行了一般业务的分析和详细的研究,得出它的业务对象后,抽象成一个工作流模型对象[1]。
1.从业务实例看业务需求。
年检申报是各培训基地都需要的一项基本业务。即对各培训基地申报的年度基本情况进行考核管理。而年检申报的具体步骤如下:
(1)培训基地用户都必须进行年检申报,因此必须对其开通年检申报的资格;(2)培训基地用户填写年检申报表格,说明本基地培训人数、发证人数、食宿接待能力等等和年检申报相关的情况;(3)培训基地用户需要其它说明的话,可以用文档的形式保存下更具体的说明;(4)培训基地用户对申请确认后提交申请,等待申请结果;(5)按规定,这种申请须先请基地用户的上级审批,则该申请将提交一个工作项给基地责任领导;(6)处理该申请的培训基地责任领导,他首先会看到所有的信息,包括年度报告申请表及其他文件,然后审批申请。如果同意,申请将被提交给上级的协作网处理;如果不同意,则打回该申请,并将未通过的结果通知给基地用户。当通过所有审批成员的批准后,系统会通知基地用户都批准了这一结果;(7)培训基地用户如果获得申请通过,则完成年检申报,如果申请未通过,则修改申请中审批未通过内容,再一次提交修改后申请; (8)完结所有申请事物。
在上面的举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业务对象:
培训基地用户、基地责任领导、年检申报表、年检申报的其它说明、培训基地用户已填好的年检申报表格、审批是否同意、申请、审批、其它应用程序。
我们根据工作流原理,使用业务对象,可以得出基本工作流模型对象,如下所示:
(1)角色:是具有特定的一组功能的人的权利。比如,有些是申请级,有些是审批级。
(2)用户:用户就是指前面实例中的培训基地用户、有审批权限的基地责任领导等,该系统的功能由用户使用,并可以直接参与业务活动,完成业务。
(3)应用资料:年度报告的申请表格,报检规定,他们通过这些相应的年度报告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及办理业务。
(4)流程:就是一个业务的全过程,从宏观上的描述。
(5)要激活的应用程序:在您需要其他外部应用程序的帮助时,该系统会启动这些应用程序。
(6)环节:多个环节组成了业务流程,因此,环节是业务流程的组成部分。
(7)环节实例:通过将流程中一个环节实例化,可以得出一个环节实例。
(8)流程实例:将年检申报这个业务流程实例化,就是流程实例。
(9)业务规则:该方法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处理业务,业务处理的开始和结束时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即业务规则。
2.对工作流对象的分析说明。
让我们分析其它的一些业务,将能够找到工作流与业务之间的共同点,并能总结它们的共同组合,然后得到该系统工作流程的模型,该模型可以对每一个业务进行描述,即工作流引擎最终的结果[2,3]。
(1)用户:对业务来说,用户是参与者和行动者,是能够独立完成具体任务的个体;
(2)角色: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人员统称;
(3)职位:表示管理上的等级关系,它以行政责任为前提;
(4)部门:和各培训基地的静态结构相对应,部门设置的实际情况,根據培训基地的具体情况来定,可以面向功能的、客户的,也可以面向过程;
(5)工作组:也叫组织结构,是一种可以跨部门的,为了执行某项任务而随机动态组建的;
(6)流程:即整个处理过程,与业务过程对应;
(7)流程实例:它是业务流程实例化的表现形式与应用;
(8)环节:即把流程细化,它是流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9)环节实例:是环节的展现方法;
(10)工作流定义的主要信息:即对工作流的总体介绍;
(11)工作流的附件信息:该信息被使用在工作流模型中,被格式化后,这将绘制成一个模型对象的规定格式,以备工作流模型的具体应用时使用,可以分为两种类别如下:
①表格类型:附件以关系结构定义,被保存为表格形式,附件的实例就是指每个记录;②文档类型:附件信息被存储为一个文件,该文件可以是文本文件,或者是word文档,相应的业务应用的标志文件就是一个实例;
(12)工作流实例的信息:是工作流的启动信息、工作流模型的实例化信息,以及参与处理和不断变化的时间和人员的记录,直到结束整个业务;
(13)业务规则:就是系统运行时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原则。它可以被分成四个规则如下:
与聚合:完成业务活动需要参与该活动的所有人员都进行处理,只有所有人员都处理完成,才能完成业务活动。
或聚合:只要一个人完成则默认全部完成。
投票聚合:根据统计和事先定好的规则来确定是否完成。
自动型:参与者只需查看业务信息的具体规则,如通知,公文流转等服务。参与者只需要能查看内容,不需要进行审批等其他操作,整个业务流程可以自动完成。
(14)工作项信息:当被分配一个参与业务中的任务时,对参与者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关系,是典型特征的体现;
(15)转化条件:完全是对运行业务的过程约束,是处使活动、流程改变的条件。例如,活动需要根据业务规则执行,需要完成所有活动才能完成流程等;
(16)需激活的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其它应用程序的支持;
(17)日志信息:起到记录的作用,不仅记录事件、状态、资料,而且方便日常管理和进一步的维护。
三、总结
本文对电力行业仿真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中工作流的设计进行了分析。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协作网在建设一流仿真培训协作网为前提的背景下,管理系统的先进性建设既符合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展现了自身的特色,而且能够为其他管理网络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卫民.科学工作流技术研究综述[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1(6):P56-65.
工作流管理系统浅谈 篇7
根据工作流管理联盟 (Wf MC, 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的定义, 工作流 (Workflow) 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 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 从而实现某个预期的业务目标, 或者促使此目标的实现。
简单地说, 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我们可以将整个业务过程看作是一条河, 其中流过的就是工作流。
工作流属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CSCW) 的一部分。后者是普遍地研究一个群体如何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实现协同工作的。
2. 工作流管理
工作流管理 (Workflow Management, Wf M) 是人与电脑共同工作的自动化协调、控制和通讯, 在电脑化的业务过程上, 通过在网络上运行软件, 使所有命令的执行都处于受控状态。在工作流管理下, 工作量可以被监督, 分派到不同的用户的工作可以达成平衡。
3. 工作流管理系统
Wf MC给出的关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是:工作流管理系统 (Wf MS) 是一个软件系统, 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 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
工作流管理系统, 可以这样理解:首先它是一个管理系统的软件, 其次它用于实现工作流。通过工作流管理系统与工作流的比较不难看出:工作流是经营过程的一个计算机实现, 而工作流管理系统则是这一实现的软件环境。所有的工作流管理系统都提供了以下功能:
1) 建立阶段的功能:主要考虑工作流过程和相关活动的定义和建模功能。
2) 运行阶段的控制功能:执行工作流过程, 并完成每个过程中活动的调控功能。
3) 运行阶段的人机交互功能:实现各种活动执行过程中用户与IT应用工具之间的交互。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 人们不再满足于独立、零散的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 而是需要综合的、集成化的解决方案。作为一种对常规性事务进行管理、集成的技术, Wf MS的出现是必然的。它可以带来以下收益:
1) 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 提高业务工作效率。
2) 实现更好的业务过程控制, 提高顾客服务质量。
3) 提高业务流程的柔性等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
4. 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
Wf MC同时也给出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参考模型, 详细描述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有关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Wf MS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接口。一个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引擎, 并通过API向外部提供五个方面的功能服务, 如下图所示。通过这五个交互接口, 推动了信息交换的标准化, 使得不同产品间的互操作成为可能。
这些功能分别为:
1) 接口1-流程定义的导入导出 (定义了工具需要识别公共的流程交换格式, 以支持在这些不同的产品之间传送工作流程流程交换格式)
2) 接口2-同客户端应用程序和工作列表处理程序之间的交互 (提供同用户之间交互的通道, 以便用户参与到系统的运行中) 。
3) 接口3-软件工具和应用程序的调用 (规定了调用外部应用程序的函数规范, 以及外部应用程序返回数据的格式) 。
4) 接口4-不同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
5) 接口5-管理和监视功能 (提供给用户管理和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查看系统运行的历史记录的功能) 。
参考文献
[1]范玉顺等.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基于工作流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篇8
工作流的概念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 它是针对日常工作中具有独立程序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将工作分解为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 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这些任务并对它们进行监控, 达到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实际上, 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有关过程的组织管理与流程的优化工作就一直在进行, 它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工作流技术一出现马上就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2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与传统信息管理系统的比较
工作流管理系统与企业传统信息系统相比有很多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以便集中精力处理核心业务企业在没有应用工作流管理系统之前, 通常只是运行简单的基于数据库的管理信息系统在那个时候员工必须在不同的窗口中查询, 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以及要完成的任务, 复杂且耗时, 而运行了工作流管理系统之后只需要查看自己电脑桌面上的任务表就能够对自己收到待完成的任务一目了然, 简单!清晰!省时对于高层的管理人员来说无疑更有效率, 这样节省的时间就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对企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核心事务。
缩短运营周期, 减少人为差错,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传统的信息系统其实并没有全面实现机上作业, 某种程度上只是加强了数据处理的能力, 对于业务流程没有实现简化的功效而工作流系统大多是通过邮件传递消息, 用数据库存储信息, 因此不需要人工传递文件与通知事务待完成的工作信息会自动地进入下一个执行者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由于公文或文件太多而被丢弃或延期处理的情况, 从而减轻了工作强度缩短了运营周期, 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新员工可以迅速适应系统, 易学易会易用, 传统的企业信息系统通常是基于数据库开发的一个独立系统, 所以对于计算机操作不是很熟悉的新员工来说培训工作是在所难免的而工作流管理系统大多通过类似邮件系统来对消息和文件等进行传递, 所以只要会上网查收电子邮件, 都可以很快适应系统投入工作, 从而大大减少了培训人员的工作量和时间, 这对企业用户和开发商都是很有利的。
随时随地办公, 实现事务处理零响应。工作流管理系统较传统的信息系统来说, 由于其支持基于邮件的离线处理能力, 可以通过WWW来实现任务协作 (如ActionTechnologies公司的Ation Works Metro系统) , 从而实现了所谓的移动办公和处理/零响应0"即使企业中的任何一位员工出差在外, 只需要用随身带的笔记本电脑或PDA连上Internet就可以批阅公文文件, 再通过电子签名技术保证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并及时传回公司的系统中, 进入处理队列等待后续操作, 从而不会因为一个环节的员工出差而影响整个业务的完成时间, 也省去了以往的大量交接工作。
3 系统框架结构设计
框架的基础结构设计遵循了传统多层结构设计方式。其中, 用户接口层 (User Interface) 完成用户视图的定义与控制, 应用逻辑层 (Business Logic) 构建了主要的框架功能, 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采用了不同的技术实现, 数据层 (Data Access) 完成了数据存储定义和操作规则定义,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模式采用了经典的MVC模式。
用户接口层 (User Interface) 的核心任务是提供用户一个可操作的用户视图。该层的核心模块为组件View Controller (1) , 该组件的主要功能是捕获用户的操作 (action) , 并负责与业务逻辑层 (Business Logic) 的Transaction Service进行交互, 完成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信。该组件在不同实现中应该采用灵活的设计方式, 本文中称为View Controller组件。
Controller组件监控用户在视图上的所有有效操作, 并为每个操作产生一个描述该操作对应执行功能的定义 (action) , 框架设计中处理为一个XML节点数据。当View Controller捕获到一类特殊事件 (Request Submit事件) 时整理所有有效的action, 形成一个Transaction定义, 框架设计中处理为一个XML数据, 同时把该定义提交给服务方的Transaction Service。完成递交后View Controller监视服务器的响应 (框架设计中处理为一个XML数据, 一般包含了视图数据、格式和操作信息) , View Controller分析该响应数据, 执行相应功能, 并刷新用户视图。
业务逻辑层 (Business Logic) 完成了框架的核心功能, 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处理客户端请求的控制和响应。对应为Transaction Service和View Controller (2) , 即框架MVC结构中的C (Controller) 部分。Transaction Service通过分析由客户端产生的请求描述数据, 依序调用对应的Agent或Service, 完成具体的业务操作, 并生成相应的响应。
Transaction Service组件接收到由View Controller组件提交的Transaction描述数据后, 对该数据进行分析, 完成每个action节点的处理。在处理每个action节点时, 根据该节点的描述调用相应的服务, 完成具体的业务处理;同时根据配置可以对有关操作或全部操作进行监控和记录;通过配置还可以调用全局服务。
在框架中, 数据以一个“整体”—有机体出现。在设计数据存储时, 应该根据使用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灵活设计。如使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存储, 则应该对“文”的数据进行分割存储。应另行设计进行拆和整的两类不同服务, 这两类服务通过配置由Verify Agent调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 同时应该设计相应的数据缓存机制, 如“文”对象缓冲池和流程对象缓冲池, 减少磁盘的I/O操作。通过这种处理手段, 提供了一致的数据访问接口, 便于后期开发和扩展。
4 结语
工作流系统时间管理 篇9
工作流技术是近年来计算机应用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几项新技术之一,可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文件管理、群件应用和企业流程重组(BPR)等领域[1]。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3]。SharePoin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个企业协作应用平台,提供了企业级的网站管理、文档管理、工作流管理、商业智能和企业级搜索等一系列强大的功能。使用SharePoint搭建工作流管理系统能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运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充分发挥现有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作用,缩短企业业务运营周期,改善企业内(外)部流程。
1 工作流管理
以往企业采用纸张表单、手工传递的方式,逐级审批签字,工作效率非常低下,且无法实现统计报表功能。而采用工作流管理系统,使用者只需在电脑上填写有关表单,即可按照定义好的流程自动执行审批,下一级审批者将会收到相关资料,并可以根据需要修改、跟踪、管理、查询、统计和打印等,大大提高了效率,实现了知识管理,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1.1 应用背景
工作流技术能合理、高效地支撑企业业务流程的运转,实现业务流程电子化、信息化,并能将业务流程中的信息流转与控制管理从手工填写、传递纸介质表单、文件的手工作业方式中解放出来。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遵循一致的业务流程,并通过管理业务流程中涉及的任务和步骤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能。
1.2 业务流程
工作流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如图 1所示。具体如下:
① 创建业务过程描述,生成工作流定义。在定义中给出工作流所包含的所有任务、任务之间的执行次序和数据依赖;
② 工作流引擎根据工作流模型的定义和组织/角色数据生成单独的工作流实例并加入工作流列表;
③ 工作流引擎或工作流列表处理器调用应用程序并维护应用数据。通过调用应用程序,部分或完全自动的完成一个业务活动;
④ 在业务流程处理过程中,用户持续通过用户界面与系统交互。
2 系统设计
2.1 可行性分析
SharePoint是一个服务器功能集成套件,提供全面的内容管理和企业搜索来加速共享业务流程,可以应用工作流来简化批准、审阅和存档过程,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3]。以下是使用SharePoint搭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主要优势:
① 提供自带的协作工作流模板来生成交互式协作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将自动发送文档以进行审阅或批准、向参与者发送电子邮件通知;
② 管理文档、记录和web内容。支持设定文档的生命周期;
③ 用户可以直接用浏览器填写表单,不必再登录单独的系统专门来填写表单。
综上所述,SharePoint在简化协作、内容管理和实施业务流程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支持,适宜作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框架。
2.2 系统方案
基于SharePoint工作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如下:
① 建立阶段功能:使用Visual Studio开发的可视化工作流模板定义组件实现工作流过程和相关活动的定义和建模功能;
② 运行阶段的控制功能:使用SharePoint工作流引擎构建工作流模板管理服务,使用SharePoint的运行时引擎构建的工作流实例管理服务结合消息路由中间件和接口服务,实现在一定的运行环境下,执行工作流过程,并完成每个过程中活动的排序和调度功能;
③ 运行阶段人机交互功能:使用自定义Web网页的应用程序实现各种活动执行过程中用户与IT应用工具之间的交互[3]。
2.3 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利用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脚本语言,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的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在该架构中,除了数据库服务器外,应用程序以网页的形式存放于Web服务器上,用户运行某个应用程序时只需在客户端上的浏览器中输入相应的网址,调用Web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最后将结果通过浏览器显示给用户。系统的安装、修改和维护完全可在服务器端解决,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仅需要浏览器即可运行全部模块,真正达到了零客户端的功能。
工作流管理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系统的具体结构分为3层:表示层、Web服务器层和数据库服务器层。表示层负责向用户提供对外接口,将工作流实例与应用程序关联,提供可视化的工作流模板定义组件,应用程序形式为ASP.NET制作的页面或脚本;Web服务器层负责利用工作流模板生成、监控并管理工作流实例和系统端口,管理外部端口的消息事件,其中的工作流模板管理服务和工作流实例管理服务起到工作流引擎的作用;数据库服务器层负责存储业务数据和工作流模板。
2.4 实施步骤
基于SharePoi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层采用微软的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实现,主要用于存储系统业务数据和工作流模板。系统业务数据主要包括工作流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用到的数据字典和过程数据。
系统的Web服务器层使用微软的SharePoint搭建。本层提供工作流模板管理服务、工作流实例管理服务、消息路由服务、接口管理服务和接口扫描服务,以实现系统接口控制、消息传递和工作流实例控制。
工作流模板管理服务负责对工作流模板进行加载、执行和卸载等处理,并利用模板生成工作流实例。工作流实例是企业业务流程活动的一个实例,也是工作流实例管理服务处理消息的基本对象。工作流实例管理服务把某一个工作流实例相关的事件、消息和规则关联到相应的应用程序上。
接口扫描服务用于监视端口的变化(如文件的上传、修改,收到新的电子邮件等),然后通过消息路由将消息提交给工作流实例控制服务。接口管理服务用于管理系统的所有对外接口。
使用IE浏览器实现表示层与用户的人机交互。在该层提供与工作流实例关联的应用程序和组件,同时也提供可视化的工作流模板定义组件,以弥补SharePoint自带工作流模板的不足。所有服务和组件均可通过在浏览器输入相应的网址而实现。
2.5 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
虽然SharePoint提供了一些内置的工作流模板,但这些内置工作流模板仅能完成一些基本的业务流转功能,不能满足用户的复杂业务需要。而使用SharePoint Designer创建自定义工作流模板的过程又过于复杂和繁琐,对于没有编程经验的用户来说过于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在设计时增加了一个可视化的工作流模板定义组件,该组件使用Visual Studio实现,具有图形化的用户界面,将应用程序和业务流程用图形符号展现。一个工作流程包含一连串按业务逻辑连接的节点,每个节点上绑定一个应用程序,节点之间的连接上由用户设定触发或流转条件。用户触发起始节点即启动整个流程,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依次执行被调用流程节点上绑定的应用程序,以实现流程的功能目标。
3 结束语
分析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应用背景,提出了基于微软公司的SharePoint 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结合Web Service技术,便于系统升级与维护;提供了可视化的工作流模板定义组件;具有完善的状态监视功能。与传统工作流管理系统相比,该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更好,工作流模板的制作更加友好、灵活。 ?
参考文献
[1]金飞腾,赵正德,张东,等.基于SharePoint的工作流引擎的实现[J].中国图形图像学报,2006,11(11):1552-1556.
[2]李一江.基于.Net的工作流引擎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工作流系统时间管理 篇10
1 工作流技术的各发展阶段
工作流(Workflow)的概念是在现代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逐步形成的,它经历了从局部到整体、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按其发展历史,一般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1 电子数据阶段
电子数据阶段是工作流的最初级阶段。此时的工作流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仅仅以利用信息技术减轻人在流程中的工作强度为出发点。所以,电子数据阶段最主要的特点是仅仅对企业单项业务进行处理,基本不涉足管理的内容。
1.2 事务处理阶段
事务处理阶段是工作流的次初级阶段。事务处理阶段并没有形成对企业的全局业务的管理,而着力于对企业局部业务的管理。
1.3 信息管理阶段
如今工作流已经发展到较高级时期——信息管理阶段,信息管理阶段强调对企业业务的全局的整体性的管理。在此阶段,工作流就是为了完成同一目标而交互的自动进行的一系列业务活动。目前,工作流技术与信息技术以及企业管理紧密结合,它已经悄悄渗透入MIS系统、ERP系统和CRM系统等企业级关键系统中,并迅速成为此些系统的核心。在信息管理阶段,传统的工作流历经了很大发展,新型工作流也蜂拥而至。
2 现有的工作流系统
与其它信息技术相比,工作流技术属于较新的,现在工作流仍处于标准制定阶段,目前已有的标准按采用的技术分为两大类系,第一类基于纯XML技术,第二类基于Web服务技术。这两大类都有相对出色的产品出现,不仅如此,现在仍有一些工作流引擎没有采用任何标准而按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
2.1 基于纯XML技术的一类工作流系统
(1)XPDL(Xml Process Definition Language)
XPDL是传统工作流最受欢迎的。在工作流领域第一个致力于标准化工作的是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 MC),它成立于1993年。1994年11月,Wf MC发布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参考模型。此参考模型提出了五类接口,有关过程模型的定义构成了接口一。接口一早期的标准为WPDL(Workflow Process Definition Languange),此后,此一接口的规范变更为XPDL。XPDL是至今工作流领域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准,目前大多数工作流引擎是基于该标准开发的。
(2)BPML(Business Process Model Languange)
由于对XPDL不满意,BPMI发布BPML规范。BPML规范发展非常快,Wf MC和BPMI在2002年6月26日宣布将合作制定业务流程和工作流标准,即采用BPML来描述工作流过程,同时采用XPDL所定义的工作流模型。
(3)OMG的Workflow Management Facility
OMG基本上是支持XPDL的,只是在很多其它领域做得很出色。OMG的Wf MC联合Wf MC规范,定义如何将工作流转换成CORBA,CORBA是OMG的出色之处。
2.2 基于Web服务技术的一类工作流系统
(1)WSCI
2002年6月26日,BEA,Intalio,SAP,Sun四家公司提出了基于XML的WSCI规范,推动Web服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此规范描述了一个参与和其它服务进行协作交互的Web服务所交换的信息流。在WSCI后又发展起WSFL(IBM)、Xlang(Micro Soft)等等。
(2)eb XML
eb XML是一组支持模块化电子商务框架的规范。eb XML支持全球化的电子市场,它使得任意规模的企业通过交换基于XML的信息,不受地域限制的处理生意事务。eb XML是UN/CEFACT(贸易促进和电子商务中心)和OASIS(结构化信息标准发展组织)共同倡导全球参与开发和使用的规范,由于B2C非常流行,所以eb XML发展非常迅速。
(3)BPEL
2002年8月9日,Micro Soft、BEA、IBM、SAP和Siebel联合发布了BPEL规范。BPEL联合了XLANG、WSFL、BPML。此规范描述如何处理输入的消息,此规范并不是一个关于业务流程规格化定义的规范。简单的说,可以将其看作XML形式的编程语言,提供将WSDL-Services组合成控制流的能力。此规范着重于Web Service。
2.3 工作流领域的主流的商业软件供应商及其产品
(1)BEA的WLI;
(2)Fujitsu的i-Flow;
(3)IBM的Holosofx;
(4)SAP的Net Weaver;
(5)Sonic的Orchestration Server;
(6)Ultimus;
(7)Versata。
2.4 开源工作流引擎
(1)OFBiz
OFBiz最大的特点是OFBiz提供了一整套的开发基于Java的Web应用程序的组件和工具,其中包括实体引擎、服务引擎、消息引擎、工作流引擎、规则引擎等。OFBiz先前的工作流引擎基于Wf MC和OMG的规范,使用XPDL作为流程定义语言,OFBiz新版的工作流引擎采用Shark引擎,关于Shark引擎参见下面关于Shark的论述。
(2)OBE
OBE是由Adrian Price主持开发的一个开源的Java的工作流引擎,支持Wf MC规范,包括接口1(XPDL)、接口2、3(WAPI)和接口5。OBE主要基于J2EE实现,OBE的引擎调度算法是很简单的,其所有的调度规则都是依据Workflow Runner类的Run方法,采用遍历的循环方式,此处不再冗述。OBE的接口1实现得很出色,但因为OBE的载体公司Zaplet被合并,合并后的公司没有继续发展OBE的打算。Adrian Price离开Zaplet加入了Versata,Versata也不计划发展OBE,OBE至今没有Release版本。
(3)Shark
Shark是目前体系结构最为庞大和完善的开源工作流引擎,不仅支持对分布式(基于Corba),并且支持多线程的事务安全控制。Shark是完全根据Wf MC规范设计实现的工作流引擎,它利用XPDL来定义流程,同时包括服务器端的用于活动节点执行的Wf MC工具代理API。Shark中的每个组件都是按照标准设计实现的,且可以被具体项目的模块扩展和替换。Shark的引擎调度算法相对也比较简单,类似于OBE引擎。Shark的整体调度机制大体上是基于Wf Process Impl内的Run方法,同样采用遍历循环方式,只是Shark遍历的是已完成的活动实例,然后往下推行。从调度机制上看,Shark和OBE引擎基本类似。再来谈谈Shark的发展前景,Shark和XPDL定义工具的事实标准JAWE同出名门,市场前景很被看好。OFBiz新版的工作流引擎采用Shark引擎,OBE的载体公司被合并,对Shark的发展都很有利。
(4)Openeb XML
Openeb XML项目致力于提供一个eb XML框架,主要支持UN/CEFACT和OASIS发布的eb XML规范2.0版。
(5)Bonita
Bonita是一个符合Wf MC规范、灵活的协同工作流系统。Bonita基于浏览器、使用SOAP和XML数据捆绑技术的Web Services封装了已有的工作流业务方法并且将它们基于J2EE的Web Service形式发布。
(6)Twister
Twister的目标是提供新一代、易集成、应用Java领域中最新成果、面向B2B的工作流解决方案。引擎基于BPEL规范和Web Service标准。
(7)Active Bpel
Active Bpel是06年七月发布的健壮的运行环境,它能执行用户按BPWL4WS规范编写的业务流程。Active Bpel引擎由Active Endpoints公司开发和维护,该公司同时在多个它的商业产品中使用了该技术。
(8)OSWorkflow
OSWorkflow实际上可以被看作一个“可嵌入式状态机”,其调度机制并不相似于通常所说的“流程”,OSWorkflow是用Action驱动的,事实上,OSWorkflow的引擎谈不上什么调度机制,详细的讨论该是另一篇论文的事了。OSWorkflow的最大特点是灵活,然而这也给掌握它带来了困难。
(9)Open WFE
Open WFE是一个开放源码的Java的工作流引擎。Open WFE的思想来源于Scheme,包括可升级的三个组件:引擎、工作列表和Web界面。
(10)j Bpm
j Bpm是Tom Baeyens编写的一个灵活的可扩展的工作流系统。j Bpm将工作流应用开发的便利性和出色的企业应用集成(EAI)能力结合了起来。j Bmp包括一个Web应用程序和一个日程安排程序。j Bpm是一组J2SE组件,可作为J2EE应用集群部署。实际上,j Bpm的引擎和OSWorkflow一样也不能算是什么调度机制,只能算是执行机制,j Bpm的执行机制要比OSWorkflow的复杂得多。中国内陆目前有部分人在研究j Bpm。
还有其它一些如Rosetta Net等,它们不属主流。
3 工作流技术的发展趋势
XPDL为传统的规范,还将被推崇。在OFBiz采用Shark的引擎、OBE项目没有再继续发展、自由派工作流引擎对使用者要求偏高的总体情况下,Shark的引擎依靠XPDL定义工具JAWE,将越来越受推崇。
目前基于Web的工作流引擎应用还不能说广泛,但随着Web服务越来越流行,Micro Soft/IBM/BEA越来越主推BPEL4WS标准,并且已经发布基于BPWEL4WS标准的系列产品,并且还主推Integration/Portal的概念,此些概念将把工作流系统带入新的Web时代。
4 附录(Wf MC参考模型)
Wf MC参考模型的详细说明:
下面围绕图中的五大接口详细说明:
接口1早期的规范为WPDL(Workflow Process Definition Language)。后来,这一接口的规范变更为XPDL。XPDL是至今工作流领域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准,目前大多数工作流引擎是依据该标准设计开发的。XPDL利用XML作为流程定义相互转换机制,在流程定义元模型中,XPDL语法直接与定义在其中的对象、属性相关联。元模型描述了流程定义所需要的上层实体,以及它们的关系和属性。对于XPDL基本元素更加详细的介绍请参考Wf MC-TC-1025 FINAL Draft。
接口2&3规范为WAPI(Workflow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通过在Wf M产品中支持这些接口,便于实现需要访问Wf M引擎功能(工作流服务)的前端应用程序。此类应用程序的实现,可由Wf M开发人员或ISVs(独立软件开发商)完成。实现这些API调用,还有利于工作流应用程序使用该通用的API接口操作不同的工作流引擎。这些API调用,允许Wf M开发人员使用一个单一的最终用户接口和功能集合,而不用考虑已有的各种Wf M工作流产品。WAPI调用可用各种语言实现。最初的联盟规范将适用于C语言。该API采用CALLS的形式。在特定的Wf M产品实现中,对CALLS的底层实现不做任何假设。WAPI调用用于运行时(runtime),就是说,当流程正在执行或将要执行时。它们通常被用于工作流应用程序(如工作表处理器和协同操作的应用程序等),当某一Wf M引擎需要在API函数上下文内与其它Wf M产品的工作流引擎交互时,它们也可用于Wf M引擎。通过其函数集,WAPI提供了一组由工作流定制服务(Workflow Enactment Service)提供的工作流服务。WAPI不假设任何特定的用户接口,更确切地说,它特别地假定了支持工作流的应用程序用户接口。该应用程序使用这些服务,提供其自己的用户接口,实现这些接口,依赖于实现它的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工具。Wf M引擎的功能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WAPI连接功能;
(2)WAPI工作流定义功能;
(3)WAPI过程控制功能;
(4)WAPI活动控制功能;
(5)WAPI过程状态功能;
(6)WAPI活动状态功能;
(7)WAPI工作表功能;
(8)WAPI管理功能。
对于WAPI更加详细的介绍请参考WFMC-TC-1009 V 2.0。另外,可同时参考WFMC-TC-1013 V 1.4,该文档为符合WAPI的命名规则提供了方针和解决办法,该文档也包含C语言的通用头文件。
接口4规范为Wf-XML 2.0。有必要在流程引擎中集成跨越Internet和Intranet并能相互作用的标准协议。一个流程引擎,一个异步服务的特殊类型(被称为Asynchronous Services Access Protocol(ASAP)),一组描述服务运行步骤的活动,就这样出现了。最后暴露这些步骤,允许服务调用者具有额外对那种服务状态的了解能力。提出ASAP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SOAP提供一种控制和监视异步Web服务的基本能力,并传递编码为XML格式的结构信息。控制异步Web服务包括构建服务,安装服务,启动服务,结束服务,通知异常,通知服务的结束并获得服务的结果。监视Web服务包括检查当前服务状态和该服务的历史执行状态。外部程序调用最基本的流程的开始和监视只能通过ASAP。ASAP已经建立了连接异步服务的标准协议,无论他们是否是像流程引擎那样实现。WfXML提供一种方法把面向过程工具融入进通用的引用框架。现在流程定义工具就可以已一种标准方式来获取或更新流程定义了。流程监视工具也一样能跟踪流程实例了,也可以跟踪子流程链接和更低一层的子流程。对于Wf-XML 2.0更加详细的介绍请参考Wf-XML 2.0 Draft。
接口5规范为CWAD(Common Workflow Audit Data)。通过在工作流产品中支持这一规范,就能在不同的工作流产品中提供一致的审计数据分析。在初始化和执行一个流程实例时,会发生许多影响业务的事件,包括WAPI时间,内部Wf M引擎操作和其他系统以及应用程序函数。有了CWAD信息,业务就能确定已经在工作流管理中发生了什么操作。我们希望审计信息被利用到分析和追溯状态信息中。另外审计数据可被用作执行操作的证据。工作流分析工具将希望信息以一致的格式表现,描述全部事件,在一套规定的标准内发生。例如,运行“x”流程用了多久时间,在一个给定的流程实例内进行了哪些活动?表现出的审计数据将会绑定很细节的内容。对于CWAD更加详细的介绍请参考WFMC-TC-1015 V1.1。
参考文献
[1]Wil van der Aalst,Kees van Hee.王建明,闻立杰译,工作流管理—模型、方法和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Leymann F.,Roller D.,Workflow-Based application,IBM System Journal[J].1997,36(1):102-123.
工作流系统时间管理 篇11
安全系统管理平台是基于安全系统管理理论,综合安全系统学和安全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理论建立的电子信息管理平台,其主要作用在于简化工厂安全管理流程。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地阐明了开发安全系统管理平台的流程。
安全系统管理的内涵以及其应用领域
安全系统管理的内涵。安全管理系统的核心在于安全科学,安全科学是一门研究安全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安全系统管理学综合运用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规律,研究系统内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应进行的全部安全工作。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平台的前提是了解安全系统管理学内涵。具体来讲,安全系统管理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理解:安全系统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结合了安全科学、系统科学以及管理科学。安全系统管理学的最终目的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对象是方式、手段以及针对安全的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领域学科分类。安全管理系统学属于安全管理学的下属学科。安全技术科学下属共十个二级学科,分别为安全社会科学、安全物质学、安全人体学、安全系统学、安全工程技术科学、安全社会工程、部门安全工程科学、公共安全、安全科学技术其他学科。其中,安全社会科学下属包括安全社会学和安全法学等八个二级学科,安全工程技术科学下属包括安全工程理论和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等九个二级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下文所构建的安全管理系统平台依赖于综合以上门学科知识,具体实践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化,建设人员必须掌握上述学科的基础方法论,理论综合实践,才能构建出正确的安全系统工作平台。
安全管理系统工作平台的建设
安全管理系统平台的架构。在建立安全管理系统工作平台之前,首先应综合其他安全管理软件进行鉴别分析,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在本次研究设计中,安全系统管理平台的首要任务是实时管理。因此,在构建平台时将实时管理任务放在首位。
本管理平台任务分配及组织关系共有六项,第一项任务是综合查询统计,包括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信息查询、安全生产重点部位颁布查询、安全环保法规及合规性评价查询、安全检查信息查询、安全会议信息查询、安全培训信息查询和及时通知接受情况查询六项子任务;第二项任务是系统管理,包括用户档案、用户密码修改、用户角色、角色功能分配、角色维护、快捷方式、部门代码和个人资料信息八项子任务;第三项是基础数据管理,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参数配置、风险清单及环境因素清单、审核检查编码、安全活动编码和文档资料六项子任务;第四项是主页管理,包括新闻活动类别管理、新闻活动维护、安全文化图形管理、新闻图片管理和浮动图片管理五项子任务。
安全系统管理平台主要模块简介。如上文所述,本次构建的安全系统管理平台共有六项。每个项目对应一定数量的支系功能。本文重点介绍主页、规章制度管理、审核检查管理三个项目。
主页:主页是安全系统管理平台的操作窗口,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事先分配的权限进入主页查询相关信息。主页的版块分为三个,分别是安全组织机构版块、图片报道版块和安全文化版块。打开安全组织机构版块时即显示动态图表明工作人员身份信息。图片报道版块固定展示最新新闻照片,当点击“图片新闻”字样时,即可打开含有大量短讯及新闻照片的界面。安全文化版块则以动画的形式展映具有安全教育意义的卡通动漫。
规章制度管理:随着相关部门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安全制度逐渐完善,再此基础上有必要对员工进行更加全面的安全教育。规章制度管理模块遵循工厂安全制度文件内容,及时更新补充并处于整个安全管理系统的醒目位置。
审核检查管理。审核检查管理功能是该平台应用最频繁的功能。当使用者将日常生产流程记录信息导入到审核检查管理系统时,系统根据程序设定自动对记录进行审核,并生成检查结果报告,使用者可根据检验报告规范实际工作内容。
安全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实施过程
安全规范整理完善。此项工作的整体任务在于对整个工厂的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检验,从采购、生产到出货等各个环节进行重点排查。具体步骤分为两步:首先,相关检查人员根据名单,对所有生产流程和人员一一进行审核,形成《车间安全生产流程审核名单》和《安全生产岗位审核名单》。然后,根据第一步的审核结果,按照统一模板的要求,对各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进行安全制度完善。并对极易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电子信息平台建设。在相关制度基础上,综合之前各项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依据PDCA系统循环管理模式方案,建立包电子信息平台,提高实际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便捷性。首先,信息工作人员应对建立电子信息平台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然后,信息工作人员根据具体需求,召集软件开发商进行投标,寻找合适软件供应商进行系统软件开发工作。开发完成后,信息工作人员选择重点车间和管理部门进行软件测试,在规定时间内提出软件修改方案,与供应商商讨问题解决方案。最后,各生产管理部门将相关数据文件导入软件平台,安全管理系统工作平台投入正式运行。
工作流系统时间管理 篇12
高校学费管理就是依据学生所在专业及是否满足学费减免条件等信息,设定学生的收费标准,组织开展收缴费用和票据处理工作,并对收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高校学费管理系统是一套满足高校学费管理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它包括系统初始化管理、用户管理、数据维护、日常收费管理、综合查询与统计等功能模块。高校学费管理工作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存在部分收费基础信息(如宿舍费、书本费等)是由其他管理部门提供给财务部门的现象,在这些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需要各级部门审核,最终才能生效,这样就不自觉地形成了工作流程。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学费管理系统几乎都没有认识到将工作流程引入到高校学费管理系统的必要性,这就导致高校财务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交流数据效率低下。
工作流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定义、执行并监控的经营过程,而这种计算机软件就是工作流管理系统[1]。工作流技术通过将工作活动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规则和过程来完成执行和监控,达到提高生成组织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参照何清法等提出的基于关系结构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设计思路[2],在该思路的基础上做了适当修改,提出了一种支持状态机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设计思路,以数据库为存储介质,采用C#语言设计了一套轻量级的工作流引擎。
根据高校学费管理系统的要求,并将工作流引入学费管理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主设计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和MS.NET平台的高校学费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以一个典型的高校学费管理业务流程为例,利用Petri网对高校学费管理业务流程建模,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并详细介绍利用自主设计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实现Petri网工作流模型的方法。
1 基于关系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
基于关系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是这样一种产品,它可以在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基础之上定义工作流数据模型,利用DBMS内嵌的编程语言来实现工作流引擎的控制逻辑,提供了一系列比较完备的APIs,应用的开发者可以将这些APIs嵌入到自己的应用系统中,从而实现具有工作流性质的信息系统[2]。
业务流程是由各业务环节连接而成,而每个业务环节都由多个相互关联、不同层次的要素构成。对业务建模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序列化思想建模,另一种是用有限状态机[3]的思想建模。基于序列化思想建模方法是按照业务过程各环节的时序关系建立一套执行业务过程的步骤。使用有限状态机思想建模方法根据业务过程对业务实体建立状态模型,同时定义业务实体在某个状态上可以接受的输入,根据接受的输入和当前状态决定业务实体的下一个状态。
文献[2]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分析该引擎的数据模型结构,可以发现该引擎支持序列化建模方法,但不支持有限状态机建模方法,这样就限制了该引擎在建模上的灵活性。本文对何清法提出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做了适量修改,设计出了一种支持有限状态机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
本文设计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包括数据模型(如图1所示)和控制模型两部分。数据模型包括机构模型和信息模型,与机构模型相关的表有STAFF,DEPARTMENT,STAFF_IN_ROLE,ROLE,分别描述了人员信息、部门信息、人员所属角色信息、角色信息。图1中不属于机构模型的表都属于信息模型,信息模型描述了工作流类别信息、工作流类别中活动信息、活动间联系信息(通过前依赖规则和后转发规则表示)、工作流实例信息、任务信息、可操作活动人员信息。控制模型包括调度中心(处理从外部接口发来的流程控制请求,如流程实例化、获取任务、结束任务等)、任务管理器(任务的创建、任务状态转换以及相关数据维护)、依赖检测(以任务对应的前活动号、任务对应的前活动状态作为输入,结合依赖规则,判定当前任务是否可以开始执行)、转发控制(以任务对应的当前活动号、任务对应的当前活动执行结果作为输入,结合转发规则,给任务对应的当前活动的下一活动创建任务,并结束当前任务)、活动可操作人员管理(根据活动设定的可操作人员类别,结合相关的人员信息,列出可操作该活动的人员列表)。
2 基于轻量级工作流引擎的高校学费管理系统架构
本文中的基于轻量级工作流引擎的高校学费管理系统构架支持C#语言,由四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第一层是表示层,实现与用户进行交互。
第二层是逻辑层,执行具体的业务逻辑。该层可分为常规业务逻辑层和工作流程C#组件,常规业务逻辑层用于处理不包含工作流的业务逻辑,工作流程C#组件用于处理包含工作流的业务逻辑。
第三层是数据层,用于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第四层是工作流管理系统,它包括工作流引擎,模型管理两个模块。引擎控制器用于管理工作流引擎中的控制模型,包括活动管理、活动可操作人员管理、工作流实例化、任务管理、依赖检测、转发控制、调度管理等功能;模型管理用于管理工作流引擎中的数据模型,包括管理人员信息、机构信息、角色信息等。
当应用开发时,如果该业务与工作流无关,可以通过表示层、逻辑层与数据层三层构架进行系统开发;如果该业务与工作流有关,可以先在逻辑层添加工作流程组件代码,再通过表示层、工作流程组件层、借助工作流管理系统与数据层进行交互。
3 基于Petri网的对高校学费审核流程的建模
Petri网作为一种图形化和数学化建模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系统的建模、分析控制[4],它可以用一个有向图表示,其中库所只能与变迁相连,变迁只能与库所相连。图中,库所用圆圈表示,变迁用矩阵表示。
典型的高校学费审批流程如图3所示。
利用Petri网的原理[5]对图3进行高校学费审批流程建模,结果如下:
在这个Petri网图形中有五个库所,七个变迁(如图4所示),五个库所代表审批流程的五个不同的状态,P1表示非财务部门提交费用调整申请,P2表示申请部门领导审批,P3表示财务部门领导审批,P4表示财务部门生效,P5表示操作结束。T1表示申请已提交,T2表示申请部门领导同意,T3表示财务部门领导同意,T4表示财务部门已生效,T5表示申请部门领导不同意,T6表示财务部门领导不同意,T7表示财务部门不生效。
以上的建模可以分析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一个工作流是正确的充分必要条件是[6]:
(1)对于任何一个由i可达的状态M,都存在一个实施序列M可达状态o,i和o分别是初始和结束状态。
(2)对于任何一个由i可达的状态M,如果此时在位置中o存在至少一个标记(token),该状态就是终止状态。终止时,该工作流网除了有一个标记在o位置中外,其他的位置都应该是空的。
(3)没有死任务,也就是说Petri网是有活性的。
据此,对高校学费审批流程模型进行验证:
(1)可以根据模型图看出,任何一个初始状态到结束状态,都可以经过一系列的库所变迁达到。例如如果把库所P1设为开始状态,P5设为结束状态,可以分析看出有无穷多中组合的M序列可以实现这种流程。
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是所有审批环节均为同意意见:M1(1,0,0,0,0)→M2(0,1,0,0,0)→M3(0,0,1,0,0)→M4(0,0,0,1,0)→M5(0,0,0,0,1)。
如果存在一个审批环节为不同意意见,会通过一个变迁回到初始状态,再通过上面最简单的M序列即可到达结束状态。
(2)可以根据模型图看出,模型中有一个终止状态P5。容易看出该库所有一个托肯,其他的库所是空的。
(3)可以根据模型图看出,此模型的每一个任务都是可以执行的,每一个任务都是可以触发,有4种执行方式:
P1→P2→P3→P4→P5
P1→P2→P1→P2→P3→P4→P5
P1→P2→P3→P1→P2→P3→P4→P5
P1→P2→P3→P4→P1→P2→P3→P4→P5
每一库所和变迁都经历过。
根据以上三点分析,该学费审批流程模型设计是合理的。
4 高校学费管理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设计思路
本文设计的高校学费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功能模块:前台收费处理、其他缴费方式处理、退费处理、收费查询统计、票据管理、收费调整、年度收费标准初始化、系统管理、工作流管理等。其中其他缴费方式处理、退费处理、收费调整、年度收费标准初始化四个模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从录入到生效中间需要经过多个审批环节的现象。为了让软件能客观地反映实际中的工作流程,将工作流技术引入学费管理系统,通过使用系统中工作流管理模块设计工作流模型并配置相应参数。设计各模块之前,先考虑该模块是否需要使用工作流技术,如果需要使用工作流,通过设计工作流模型,编写C#工作流组件,在工作流控制模型中对每个活动填写需调用的C#组件接口名称。
4.2 系统实现
对于与工作流无关的模块,可以使用系统构建中的表示层、逻辑层、数据层三层构建设计;而对于与工作流有关的模块,设计工作流模型,编写相应的C#组件,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配置相应参数。下面以收费调整模块为例,介绍该模块的实现步骤。图3描述了收费调整的工作流程,首先对该工作流程建模,参考前面的基于Petri建模思路,可以建立一个有提交申请、申请部门审批、财务部门审批、财务部门生效、结束五个状态,7个状态变迁。在工作流管理系统先新增一个工作流类别(名称:收费调整流程),并在该工作流类别中创建5个状态(提交申请、申请部门审批、财务部门审批、财务部门生效、结束),在提交申请状态中添加两个活动,即初始活动、状态跳转活动;在申请部门审批状态中添加审批活动(交互活动)、同意对应处理活动(自动活动)、状态跳转活动A、不同意对应处理活动(自动活动)、状态跳转活动B,在转发规则中新增审批活动结果为“同意”,转发到同意对应处理活动,再新增一条转发规则,即审批活动结果为“不同意”,转发到不同意对应处理活动。状态跳转活动A的下一状态为财务部门审批,状态跳转活动B的下一状态是提交申请。编写同意对应处理组件、不同意对应处理组件,最后配置活动的下一活动、活动对于组件名称。这样就配置完成了申请部门审批状态,财务部门审批、财务部门生效、结束状态的工作流配置和申请部门审批状态配置类似。
4.3 系统运行
当用户提交一个学费调整申请,工作流系统会在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工作流实例,工作流引擎会依据工作流引擎数据模型使工作流实例依次遍历该工作流类别中的每个活动。
工作流管理系统提供了对工作流交互活动授权,用户只能操作被授权的活动,用户点击每个活动,可以查看到该活动对应的工作流实例,并通过点击按钮,触发执行相应事件完成执行工作流任务,并在工作流引擎的帮助下完成状态跳转。工作流模型中上一级状态执行完毕后,下一级状态才能开始执行。
5 结语
本文通过利用支持状态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提出了基于.NET平台的高校学费管理系统方案。以一个典型的学费标准调整审批流程为例,建立了Petri网工作流模型,分析了模型的Petri网正确性,并详细介绍了高校学费管理系统设计方法。目前已参照该方案设计了一套基于工作流的学费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高校学费管理过程中基础数据在不同部门重复录入、审核低效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罗海滨,范玉顺,吴澄.工作流技术综述[J].软件学报,2000,11(7).
[2]何清法,李国杰,焦丽梅,等.基于关系结构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2).
[3]胡迎松,周立斌.柔性工作流管理系统建模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6).
[4]缪亚林,卞正中.可视化知识库智能建立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5(22).
[5]王玮,徐丽杰,王林,等.基于工作流的电力系统检修管理建模方法和技术实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04(13).
【工作流系统时间管理】推荐阅读:
信息管理系统工作流09-05
系统管理工作总结11-04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05-25
企业科研工作管理系统06-20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09-04
工作总结系统管理员08-20
财务系统管理工作职责11-02
Linux系统管理员 工作经验分享07-17
系统管理员的2011年度工作汇总09-05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流程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