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中的机电

2024-09-23

与时俱进中的机电(共4篇)

与时俱进中的机电 篇1

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与茅盾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是语文课文中的名篇,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对这两篇课文的教学大多得心应手,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不少青年教师也把这两篇课文的教学作为上岗达标或展示才艺的必选篇目,上出了一堂堂好课。

时至新世纪的今天,对这两篇课文的教学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注意的变化。审视这种变化,并思考其前因后果,或许能使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本质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同时,结合对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我们的语文教学观念就能进一步更新。

《南州六月荔枝丹》写于1979年,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当时荔枝还是稀罕的物品,没有见识过的读者不在少数,因此,作者不厌其详地介绍荔枝的外观、形状、大小以及口味之类,一方面唯恐读者不明白,另一方面,也让读者在无福品尝的情况下过过眼瘾,在心里留下回味与渴望,作者也说“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于是对荔枝生态情况的介绍自然就成了教学时的重点,而且还是不小的难点。没见过荔枝,完全要通过对文字的阅读来想象出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真是不容易。至于“龟裂片”“果肩”“膜如紫绡”之类术语和比喻更是说不清道不明了。这篇课文中还附有一幅插图,十分详尽地说明了果梗,果蒂,果皮,果顶之类,大概编者也认为这是很大的难点,唯其因为难,才有了较高的教学价值,那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不就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的方法吗?

然而,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如今,鲜红的荔枝已摆满大街小巷的水果摊头,价钱也便宜得令人咋舌,在鲜灵灵的实物面前,语文中那些绘形绘色的比喻,严密周到的解说,包括那幅精心绘制的插图,顿显黯然失色,那些煞费苦心,各具匠心的教学经验,随着“难点”的突破,而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茅盾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情况正好相反,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对《水浒》中的人物和结构进行分析评价,虽说分析和评价作品中的人物和结构并不能完全脱离情节,但在本文中,涉及到的情节采用的是大跨度的跳跃式的叙述,这在当时并不成为问题,因为此文写于五六十年代,那时,凡读过书的人,一般对《水浒传》都很熟悉可以套用一句名言“开口不说水浒传,纵谈诗书也枉然”,当时校园中的“三国迷”“水浒迷”“红楼迷”比比皆是,然而在今天,在这方面的问题却凸现出来了。现在的中学生,认真读过“四大名著”的恐怕廖廖无几,更不要说到“迷”的程度,因此,课文那种大跨度的跳跃式叙述,就使他们产生了云里雾里的感觉,要在这种状态下让他们理解茅盾先生对《水浒》人物和结构的分析评价,就是十分困难的事了。

上述两个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十分注意学生的“学习视野”和“视野拓展”的问题,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不同的学生,其原有的“学习视野”和视野的拓展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变化,我们教学的目标和方法都应该随之有所变化。如前一个例子,对过去的学生来说,其“学习视野”(从未见过荔枝)与新的学习对象(荔枝)之间有很大的距离,因此,视野的拓展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必须想方设法甚至苦心孤诣地设计搭建“梯子”和“桥梁”,帮助引导学生走过艰难的过程,而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这个过程几乎就不存在了,“学习视野”的拓展就应该寻找新的方向。

后一例子正好相反,过去的学生原有的“学习视野”(对《水浒》的故事情节大都了解),在今天的学生这里却不存在了,学生从原有的“学习视野”(对《水浒》故事不了解)到学习对象(对《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进行分析)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加了,或者说“视野”的拓展由一个过程变成了两个过程1.对《水浒》故事从不了解到了解。2.从了解故事到分析人物和结构,教学难度明显加大。

过程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对付的办法当然是多花一些工夫,把“梯子”架得高一些,桥梁建得长一些,对于现在的高中生,绝对有必要引导他们去阅读《水浒》这样的古典名著,甚至适当向他们介绍一些有关《水浒传》的创作、研究、改编等等方面的知识也未为不可。茅盾先生对于《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评价虽有一定的权威性,从今天来看,也仅作为一家之言为宜。如果能在一个比较宽阔的知识背景下,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把培养引导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作为明确的目标,那么对于茅盾先生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这篇文章,一定能教出许多新鲜的意味来。而如果学习对象失去了难度,我们倒不能因此而心安理得,必须寻找新的“视野拓展”的方向,对于《南州六月荔枝丹》,我们就不应再把教学重点放在对荔枝的外观、形状、大小以及口味的生态情况的介绍上,二十多年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旧时南国名贵果,走入寻常百姓家”。贾先生当年写出此文,难道不是怀着这样一种强烈愿望?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对于荔枝生产的一些设想,尽管表达得十分委婉(如“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今天都一一成了现实,沿着这个思路发掘,原来不太受重视的文章的后半部分,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价值也许要重新认识,文章的文艺笔调如描写、比喻、旁征博引等所起的作用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增加行文的乐趣,若再能从历史的纵深联系到当年为何要写得如此详尽,对此文的教学将会出现全新的境界。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广泛开拓学生视野,老篇目教出新意来,这就要我们多多努力了。

苏南经济发展中的与时俱进 篇2

苏南模式, 通常的理解是指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和常州 (有的也包括南京和镇江) 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 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 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苏南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辉煌。但到了1996年~1997年, 正在人们给“苏南模式”赋予更多政治色彩的时候, 却突然发现苏南经济似乎已停滞不前, 而且如不及时改革还将暴露出隐藏着的许多问题。

十五大之后, 人们的视线从苏南、从张家港转到了浙江温州。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 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人们再次公开地将苏南与温州加以比较, 并掀起了一股“温州热”。

在温州地区, 由于集体资源有限, 人们通过市场自发组织资源的成本相对较低, 因而主要采取家庭工业的形式配置资源。温州地区的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一方面便于获取市场信息和技术, 另一方面也是在进行民间资本的原始积累。相对于政府组织资源的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 企业规模比较小, 生产的产品也多以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为主, 与自由竞争时期古典资本主义组织资源的方式比较接近。但这种方式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形成这种资源组织方式的一个前提是要有比较发达的资源市场。温州很注意对专业化市场的培育, 其中的民间资本市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温州模式是发展个体私营企业, 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

“温州热”对好面子而又头脑灵活的苏南人带来了不小的刺激。1998年后, 苏南一批一批的官员们放下手头日渐清淡的接待工作, 南下浙江取经。官员们的态度是诚恳的, 收获是巨大的。

二、新苏南模式

苏南人在学习温州等地经验的基础上, 开始了自主创新, 与时俱进,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可以概括为“四、三、二、一”:四主导:即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 多元产权主体混合;以经济国际化为主导, 外贸、外资、外经、外服、外技齐头并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产业结构日益高度化;以都市圈建设为主导, 推进城乡一体化;三协调:即城市与农村协调, 经济与社会协调, 人与自然协调;两目标:提高富民程度, 以先富促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以优化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区域。一保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加速政府职能转变, 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 保障政府——市场—一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昆山是“新苏南模式”的典范, 以昆山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在经历了经济高增长之后,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 原“苏南模式”的强而不富形象开始弱化。

昆山的富民政策产生了“加大”的富民效应:三年来, 城镇居民可支配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4%和10.5%, 2005年分别达到16600元和8450元。昆山等地的共同富裕不仅体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上, 还体现在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上。过去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而作为目前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 要关注的是大多数人的共同富裕。据2005年昆山市公布的对全市111155户农民收入情况调查的报告显示, 昆山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的人数占到65%。这种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超过全面小康指标的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认可。昆山的小康社会水平不仅体现在货币化的指标上, 而且体现在消费支出、消费结构, 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诸多非货币性收入要素上, 小康社会中的富民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苏南地区进入全国最富十强县2004年有6个, 2005年有7个, 昆山连续两年勇夺“双冠军”:全国最富十强县之首, 全面实现“第一个率先”目标, 率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实验室”。

三、苏南经济发展中的与时俱进给我们的启示

进入新世纪, “苏南”这一名词又不断被人提起, 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崛起, 苏南地区又成为耀眼的新星腾空而起, 特别是昆山的“外资高地”、江阴的“上市板块”等新的经济形态出现, 以“新苏南”这一特定的字眼频频见诸报端, 挑人眼球。为何苏南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再现辉煌, 再造了新苏南的模式?是因为他们根据本地实际, 创造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 给予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1. 要与时俱进。

苏南这片神奇的土地, 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20世纪末, 当经济学人还在比较旧“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差异, 寻找旧“苏南模式”弊端的时候, “新苏南模式”已经悄然形成, 当一种机制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掘以前, 苏南人就已经开始寻找一种新的机制了。苏南新模式的精髓就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正是由于在观念上甩掉包袱, 大胆创新, 才使苏南六强走出一条市场导向、政府推进的全新模式。在这样的新苏南模式下, 才创造了一个个新的经济发展奇迹。苏南发展的经验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任何不变的事物都会僵化,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有生命力;解放思想的成果只有在继续思想解放中才能巩固并不断丰富。事实证明, 模式本身并不重要, 关键看这种模式是否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能否促进当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能否给最广大人民带来最大的实惠, 能否保持经济发展的后劲, 能否为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最大的贡献。千万不可抱着固有的经验、固有的“模式”不放。任何经验主义、教条主义都是错误的、有害的、要不得的。新苏南模式打破了原有模式的束缚, 成功地选择了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作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做法之一。按照客观经济规律, 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产权市场、破产机制、社会保障、监管机制等联系起来, 在改革进程中协调推进。在苏南具有代表性的六强县 (市) , 许多领导深有感触地说, 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能带来经济发展的无穷生机。

2. 要善于借鉴。

“苏南模式”发展到“新苏南模式”, 就借鉴了温州等地的经验。在20世纪80年代,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似乎是水火不相容的, 甚至认为“苏南模式”是走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 而“温州模式”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资本主义。当苏南人认识到“苏南模式”存在不足的时候, 能够大胆地跳出来, 向对手学习,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通过与上海、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的比较研究, 苏南人感到:论政策, 苏南不如上海;论体制, 苏南不如广东;论机制, 苏南不如浙江。要使苏南始终保持发展势头, 就必须大刀阔斧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特别是对长期短腿的私营个体经济“思想上放心放胆, 工作上放手放开, 政策上放宽放活”。像对待外资一样, 为民资的发展创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在曾以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催生出万千个“小老板”。在吴江市, 这里的个体私营经济已不是“小打小闹”了。在盛泽镇40多家私营企业, 一次购买了代表世界先进水平JAT610型喷气织机2500多台, 价值5亿多元, 创下了日本丰田公司76年来历史上最大的一笔织机订单, 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3. 要不断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

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 政府和企业行为都有归位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苏南六强政府在打破“条条框框”、引导和服务企业经营等方面率先做出诸多尝试, 正在向法治型政府、开放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从全国范围看, 政府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直接管理企业和调节市场的特征逐步淡化, 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工作在不断加强, 随着我国加入WTO, 我们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类主体的行为属性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政府需要不断提高服务功能, 改善投资环境, 树立亲商理念, 使国内外商家愿意来、有钱赚、大家富。着力点应更多地体现在成立电子政府、发布产业信息、提供技术咨询、建立中介机构、规范市场环境等方面。

4. 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培训基地, 不断把时代精神融入传统文化, 把农民培养成具有较高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熟练掌握某一方面技能的现代农民。

5. 走科学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改革开放之初, 发展的冲动曾经促使一些地方领导喊出了“不要守着金山银山讨饭吃”的口号。江苏昆山市连续两年荣登“中国经济最发达十强县 (市) ”榜首, 市委书记张国华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昆山提出“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到本世纪初, 又改成“有了绿水青山, 才有金山银山”。而今天, 我们的理念是, “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在江南水乡昆山, 见缝插绿, 清水长流。

今天的苏南, 水, 已经不是过去的臭水, 山, 已经不是过去的秃山。在苏南的许多农村, 农民住进了小别墅, 汽车进了百姓家。几千年来, 农民靠天吃饭,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传统形式在这里已不再显现, 到处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摘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苏南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辉煌, 但到了90年代中期, 人们正在给“苏南模式”赋予更多政治色彩的时候, 却突然发现苏南经济似乎已停滞不前。1998年后, 在学习温州等地经验的基础上, 开始了自主创新, 与时俱进,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苏南模式”。苏南经济发展中的与时俱进给予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关键词:“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新苏南模式,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J].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2006.1.9

与时俱进中的机电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材要素,与时俱进

商务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 是以商务为方向的专门用途英语。英国学者Pauline Robinson认为, 语言本身的教学并不是ESP的终结, 而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才是ESP的真正目的。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的语言, 其在商务环境中的工具性作用就相当突出。商务英语学习的最主要目标就应是让学习者把在商务环境中用母语表达的行为能流利地用英语再现。

商务英语阅读属于商务英语的一个技能分支, 是一门以商务为方向的专业技能课, 既需要处理好语言技能训练和商务知识之间的关系, 又需要处理好商务课程学习与商务英语实践的关系。

一、商务英语阅读课的重要性

何兆熊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曾经说过, 根据他本人几十年的学习英语和教授英语的经验, 学习英语绝无捷径可走。要学点英语并不难, 但要学好英语却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学好英语靠的是艰苦的训练和长期的积累。外语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接受输入的地方, 而且更重要的是, 它还是学生接受学习策略训练, 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指导的重要场所。这说明英语学习既要靠学生的刻苦努力和勤奋认真, 又要依托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黄源深说, 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那就是在掌握了基本的语法和句型之后, 学习者主要依靠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可见, 阅读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是增长知识的有利工具。

Mark Ellis&John Christine在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2002) 一书中把商务英语学习者分为三种类型:无相关职业经验者 (pre-experienced) 、相关职业经验不足者 (low-experienced) 和有相关职业经验者 (job-experienced) 。高职的学生大多数属于第一种, 少数属于第二种。绝大多数学生既不懂商务专业知识, 又缺乏商务工作经历。面对这样的学生, 商务英语阅读课的目标应为学习商务知识与语言知识的同步, 阅读技能的培养与商务知识的应用相统一。

二、商务英语阅读课中的三要素

任何课程的进行都离不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两个主体要素:学生要素、教师要素。课堂教学中的第三个要素是教材要素, 实践教学中的第三个要素则是环境要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商务英语阅读的专门用途性和商务方向性决定了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经验为参照, 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应用实践来指导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既无商务知识又无商务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学习道路漫长, 困难重重。著名心理学家Ausubel认为, 阅读文段本身并不具有含义, 它仅仅为读者指出一条通往某种含义的道路。学习者最终能否理解文段, 能否与文段作者产生共鸣, 能否正确体会文段所传递的信息, 取决于很多因素, 其中首要的因素是读者的认知结构即背景知识和经验, 也就是读者现有的知识或经验是否与文段所涉及的知识相关联。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方式、现有经验等, 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具有的知识和经验, 缩小商务英语阅读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差距, 并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 激发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在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中可以有不同的作用。语言学家Hafier&Tudor等认为, 到说英语的环境中身临其境地学外语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 如果不能这样做的话, 那提高外语水平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大量而广泛的阅读。因此, 增加阅读量与提高阅读质量是解决语言输入不足问题的最重要的措施。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读去学, 但却可以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和指导者、示范者、检验人等。更重要的是, 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首要目标, 将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意识传递给学生。商务英语阅读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 教师也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 既要有商务专业知识, 又要懂语言专业知识, 同时还应具备商务工作经验, 能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学习。只懂其中一门知识的教师教不好商务英语方面的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 商务英语阅读课的教师应积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提升跨学科授课能力。

教材要素是连接学生要素和教师要素的一种媒介。过去, 教材是学生的世界;现在, 世界是学生的教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课堂教学中, 主要依靠书本教材以及教师组织的材料;实践教学中, 环境特别是商务环境就成为商务英语阅读课的主要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阅读, 在生活中阅读, 阅读生活, 阅读商务环境, 阅读时事。既立足于课堂, 又不局限于课堂, 努力向课外拓展;既立足于教材, 又不局限于教材, 努力促进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

Tom Hutchinson (2002) 把ESP文献的词汇分为三种类型:一般词汇、半专业词汇、专业词汇。在大量专业文献当中, 据统计, 专业词汇只占词汇总量的9%, 而半专业词汇却占80%之多, 半专业词汇就是专用于某一具体领域而产生新的词义和用法的普通词汇。这些半专业词汇对于商务英语阅读的学习者而言, 是很有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不具备商务专业知识和商务工作经历。平常所掌握的词汇, 到了商务环境中, 就摇身一变, 换了个身份, 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那个词汇了。而专业词汇由于其使用效率不高, 词义单一,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专业词典, 使用网络搜索等方法很快的掌握。因此, 在教材的选择上, 教师应征求学生意见, 根据学生的水平, 选取合适的材料, 进行有机组合。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己找寻材料, 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三、商务英语阅读课中的“与时俱进”

在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中, “与时俱进”中的“时”与教学三要素密切联系, 同时又具有特别的含义。从教师的角度讲, “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观念和语言理念的变迁;二是商务环境及商务时事的变化;三是学生水平及不同学生的差异。

商务英语阅读是跨学科的课程, 与之相关的领域有文化教育、英语语言、商务贸易等。作为商务英语阅读课的教师, 对教育观念和语言理念的变迁应有清晰的思路, 对最新的语言研究动态有较为清楚的了解, 应及时更新自己的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研究水平。商务环境和商务时事的变化对从事商务工作的人来说影响较大, 因此从事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关注商务时事, 将商务时事传递给学生, 并且培养学生关注商务时事的意识和习惯, 和学生共同分析商务时事对商务环境和商务行为的影响, 让商务时事的变化、商务环境的分析等成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教师最关心和最关注的“时”, 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最重要的事。教师对其他两方面知道得多, 了解得详细, 但如果不能使之与学生联系起来, 不能激发学生, 不能触动学生, 对学生而言就没有意义。只有把学生放在中心的位置, 对学生负责, 根据学生的水平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 选择合适材料, 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时俱进的能力, 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与时俱进”中的“时”对学生而言, 指的是商务环境及商务时事的变化, 自我意识和自我能力的变化。

商务环境是学生毕业后将进入的工作环境, 在校期间了解商务环境有利于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动力。学生应主动了解商务时事以及国家时事, 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 才能妥善地、灵活地处理临时出现的问题。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 自我反思等是一个人能够不断成长和进步的一个基础。张淑辉 (2009) 做的一项问卷调查表明, 大多数学生不具有明确的商务英语阅读目的和目标, 其中54.3%的学生进行商务阅读只是为了理解文章内容, 获取一定的商务信息和知识;37.1%的学生则是为了提高商务英语阅读成绩才进行商务英语阅读的;8.6%的学生认为阅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学习和掌握一些商务英语领域的专业词汇。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约一半的学生对商务英语阅读的目的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因为学生对商务英语阅读的作用和目的没有完整而全面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出现兴趣不高、动力不足、自我激励缺乏等问题。

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自我反思帮助自己全面成长。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除了对商务英语阅读课的目的以及商务阅读技巧和策略进行指导,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个人学习档案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档案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自我需求分析;二是自我能力解剖;三是制定学习目标;四是制订学习计划;五是记录学习成果;六是进行自我评价。自我需求分析是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自己最迫切需要学习的, 什么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等问题。自我能力解剖是为了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自己,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客观分析自己在商务英语阅读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自己有哪些潜能可以开发,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怎样扬长避短。制定合适的目标非常重要, 目标过高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 目标太低则不会激发学生进行商务英语阅读的兴趣。因此, 学生应在自我需求分析和自我能力解剖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在制定总的学习目标之后, 学生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和学习方法, 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时间安排, 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 以便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记录学习成果有助于让学生自己能够看到学习的内容和进度, 学习的状态和收获, 并对每一次的学习进行情感体验的描述。自我评价有助于让学生及时思考每次学习的得与失, 及时反思一段时间内自己的学习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哪些方面做得好, 哪些方面有不足, 学习态度是否端正, 学习策略和方法是否适合, 学习计划是否如期进行, 如有延迟, 原因为何等。档案制作的主体是学生, 虽然教师只是帮助者和促进者, 但教师一定要认真指导学生做好档案, 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 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完成学习档案的制作和实施, 帮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四、商务英语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对学习英语、增加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 但商务英语阅读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学时非常少, 一般情况下为一周一次课, 一次两节课。因此, 仅靠课堂时间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商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有这种意识, 同时要将这种思想传达给学生, 让学生意识到要增加商务知识和真正提高英语水平要靠课外大量的阅读和积极参加商务环境相关的社会实践。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的商务英语阅读资源, 如网站、报纸等。浏览英文网站、阅读英文报刊是学习和掌握现代商务英语的一种有效手段, 其内容中不仅有实用的商业新词汇, 而且趣味性强, 信息量大, 可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获取大量信息, 把握时代脉搏。网站类如:www.51voa.com中的Economics Report内容, 有听力, 有文字 (有时有中文译文) , 内容鲜活, 语言严谨, 篇幅适宜, 适合各层次学生阅读;www.bjreview.com中的Business内容, 有文字, 有图片, 无听力, 紧跟中国商务时事热点, 但文章较长, 适合英语基础好点的学生阅读。报纸类如:21st Century, China Daily等。总之, 教师要协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材料,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与时俱进”的意识。

语言体验对语言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自己亲自使用语言与别人进行交流, 传递信息, 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会有较大的提高。阅读的内容在与人分享、与人交流、产生输出后, 能大大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对内容的理解。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输出, 促进商务英语阅读的学习。如做口头新闻报道, 写新闻总结, 就某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主题汇报等。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的阅读输入和输出, 处理好阅读技能和商务英语的工具性功能之间的关系。

商务英语阅读纵有千般好处, 但是在实际阅读过程中, 学生依然会遇到很多障碍, 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阅读。这些障碍可列为两大类:知识性障碍和非知识性障碍。第一类障碍包括词汇、语法、背景知识等方面的障碍, 第二类障碍则指阅读习惯、心理等方面的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深入学生的内心, 积极了解和感知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及时鼓励学生, 帮助学生扫清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充分挖掘学生作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不断提高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 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房慧.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泛读教学之我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2) :182.

[2]黄源深.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英语教学谈之一[J].外语界, 2006, (4) .

[3]蒋焕新.商务英语阅读中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 2010, (4) :195.

[4]雷春林.论基于商务内容的语言教学.[C]//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5]张淑辉.商务英语阅读目的归因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1) :129-130.

[6]Brieger 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Handbook[M].New York:York Associates, 1997:28.

[7]Mark Ellis&John Christine.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与时俱进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与时俱进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大学生是青年中最活跃的群体, 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辅导员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个人素质、精神面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 在新时期新情况下, 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教育对象的与时俱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当前, 国际国内形势继续发生新变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难得机遇, 又面临严峻挑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国的发展机遇期, 又是矛盾凸显期。热点、难点问题增多,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极为繁重。”这些变化, 难免会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特别是互联网新型媒体的出现, 对传统教育管理的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极为紧迫。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辅导员所熟悉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机制、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存在不少薄弱的问题。因此应该增强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适时地调整以不断适应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

1. 以爱国主义为重点, 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同时应着重加强政治教育, 特别应该以爱国主义为重点, 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这是中央确定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爱国主义为重点, 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就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 应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形成以培养大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识、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体系, 使之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并使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2.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着重体现时代性, 坚持与实际贴近的原则

首先, 要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实际, 特别应该贴近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实际, 阐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大意义。由于受功利主义影响, 当前一些学生“有用就学”“急用先学”的轻德育、轻人文的思想有所抬头, 要扭转这种情况就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相关内容融合在专业学习中, 不仅能拓宽学生学习的学习面, 开启学生学习的创新思维, 而且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价值, 也会得到彰显。

其次, 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和交往实际。大学生生活赋予青年学生以广阔的空间和比较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能够深入学生实际, 帮助和锻炼其自理自立能力, 自主自觉地来驾驭生活, 指导他们学习相关的人际交往基础知识, 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的情况下, 如何引导学生, 成为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通过丰富的课堂内容和生动的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 要贴近大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热点问题。大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他们关注国内外大事, 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振兴。对于国家和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等问题都异常关注, 不仅想知道究竟是什么, 更想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学生关心和关注的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 正确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育者的与时俱进

面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涌现的各种新问题, 如果依然墨守成规, 缺乏时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就无法实现中央提出的“增强实效性”这一目标, 然而教育实施者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好坏, 因此辅导员是否与时俱进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1. 丰富相关理论, 精通专业知识, 深入专业研究。

从总体上讲, 我们广大的辅导员责任心强, 育人意识明确, 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缺乏专业知识, , 不善于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 要有广博的知识, 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有较多的教育学、伦理学、人才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而且要涉猎体育、音乐、美术、网络、媒体等方面的知识。其次, 要精通专业知识, 所谓专业知识, 突出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工作业务方面的知识, 包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经验,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的专门知识等, 通过研究使实践凝结成理论, 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2. 转变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传统的机械说教灌输式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辅导员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始终坚持让学生参与教育过程, 重视创造开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二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通过榜样示范, 互动交流, 实践锻炼等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 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著名教育家海因里希曾说:“教育除了有榜样和爱组成之外, 没有别的”, “教师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 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增强社会责任感, 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教师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言传身教, 要实现这一功能, 持之以恒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十分关键的, 只有自己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精神, 才能培养出有坚定政治信仰, 顽强意志品质, 高尚情操的党和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01-19.

[2]逢锦聚, 李毅.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探索[J].思想理论导刊, 2005 (, 3) .

[3]孙镇平.当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时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导刊, 2005, (6) .

[4]新编大学德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4.

上一篇:护理有效性下一篇:自动行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