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学资源

2024-10-11

优质教学资源(共12篇)

优质教学资源 篇1

摘要:21世纪不仅是网络的时代, 更是学科资源整合的时代。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素材, 为习作提趣;利用信息搜集的便捷化, 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利用信息展示的直观化, 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采用“说写结合”“多元整合”等多种模式拓展习作空间, 用丰富的资源, 巧妙地操作、多渠道展示等手段, 进行资源整合以辅助习作教学, 为小学生习作铺就一条兴趣的大道。

关键词:激趣,导行,拓展

不少小学生抱怨作文难, 害怕写作, 写作时往往不知从何下笔。要让小学生从愿写、能写到乐写, 习作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进行作文教学, 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走出习文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机地整合, 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练习从说到写, 从写话、写句到写片段, 最终写出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文笔通顺、结构完整的作文, 从而把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一、丰富的素材, 开启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大门

1. 信息搜集的便捷化, 能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出一手好文章, 必须要有个大前提:要有生活, 有故事。即是说生活中你熟悉、感兴趣的人、事、物。如何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引导他们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呢?

乌申斯基说曾:“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 小学生独立的思维活动正是在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 因此感知和实际操作是学生认识的源泉, 也是教学的重要过程。”故此, 学生的直观感受, 对于激发学生的习文兴趣是起着关键作用的。

正所谓“观千剑而识器, 操千曲而知音”。网络资源的介入, 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信息渠道的狭窄, 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和筛选功能,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便于查询、学无止境的资源库。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在网上自主阅读, 扩展阅读。既可以充分鉴赏美文佳句, 仿之有据, 又可以迅速、便捷地为自己选取生动、丰富、鲜活的作文素材, 从而触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下笔难”的问题。

2. 信息展示的多元化, 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网络是信息的汪洋大海, 它包罗万象, 应有尽有。人情世故、风土人情、山川奇景一一展现其中, 且声、形、色、图、文并茂。数目繁多的网络信息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虚拟的网络成了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窗口, 是他们灵感创作的源头。

在网络情境作文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要求, 组织学生在课前或课后通过网络搜索图文、片段、网络视频等资源, 或在课中自主展示, 创设习作情景。教师则可以对学生找到有关地理、生态环境和特色景观的图文介绍等, 对所描述的景物有一个大致意义上的了解, 对接下来的习文过程进行必要的铺垫, 使学生行文轻松、直观。如,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语文园地一习作《介绍家乡景物》时, 教师先播放几段网络视频, 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 学生看到了高大的香樟树、鲜红的山茶花、随风摇曳的紫藤、樱花、飘香的桂花以及在树间婉转鸣叫、欢快跳跃的鸟儿……这种声色俱全、动静结合的场景, 仿佛使学生身临其境, 创作的冲动油然而生, 激发了学生想描绘美丽家乡的欲望。

二、巧妙地操作, 铺就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大道

1.“每日一句”积素材

曾有人说过, 作文是说出来的, 这话不无道理。由于受认知能力、观察力和理解能力的约束, 许多刚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 写作的能力处于“待激发”状态。对于初学者而言, 说作文的确是个好办法。因此,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 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开始, 利用录音机进行每日一句练习。如, 上学路上、学校里有什么?你的同学、课间十分钟等等每日一句, 每日一记。虽然每次的题目都不同, 但又和前一个题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学生突然发现, 每日一记连起来, 一句话汇集成大文章, 小题目变成了小标题。这无疑将大大提升学生的信心, 也能加大他们对周围事物观察的兴趣, 每日一句打开了学生情感的闸门, 这种独具匠心的安排, 让学生巧妙地达到“汇小流以聚江河”的目的。

2.“说写结合”提效率

习作教学方式必须遵循“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并重”的原则, 采取“从说到写,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模式。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习作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由于受字词的约束, 书写能力较弱。许多学生往往是口头表达的时候“滔滔不绝”, 到了正式书写的时候, 却捉襟见肘, 写出的东西也不甚完美, 甚至虎头蛇尾。

随着计算机文字处理方式的飞速发展, 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几率也越来越大。针对“说写不同步”这一现象, 我们可以采取将“先说再写”改为“边说边写”的方式, 鼓励学生及时将讲述的内容录入电脑。电子书写不仅方便随意复制、增补、删除文字, 即便遇到不会写的字词, 只要通过拼音输入就能够轻松得到和选择, 大大缩短了学生在书写草稿时因查字典时的耗时和反复修改而造成的版面不洁, 提高了习作效率。许多学生不仅在网络习作、绘画, 有的还建立了个人博客。

3.“多元整合”拓空间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对作文的修改, 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学习语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对作文的修改不能完全依赖教师, 教师的修改不能也不可能取代学生。传统的作文评改局限太多, 如将每篇作品提出评改, 所耗费时且收效不高;小组评改缺乏教师提点, 容易“捡芝麻丢西瓜”;教师选读作品, 学生“耳听为虚”, 听得支离破碎, 无法及时获得有用的信息, 评改效果不明显。

利用局域网对作文进行讲评, 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讨论交流, 既可以展示小组内学生的习作, 组织生生互动的评价, 又能够互相学习和找出文章的语病、错漏等问题。通过互议互改, 提升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师则可以利用广播或演示功能, 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组织讨论, 或对范文的取材、遣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进行评价和修改。在“删、补、换、调、改”的过程中, 感受修改后文章的变化, 享受评价的快乐, 积攒修改的心得, 培养修改的能力。把评论权交给了学生, 升华了作文讲评的意义, 可谓一举多得。

三、多渠道展示, 培育小学生习作成才的大树

1. 多处投稿, 展习文成就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以说, 每个学生都有被肯定和激励的愿望, 如果能找到一些激励学生的方式, 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向上的积极性。

当富有新意、见解独特的作品出现时, 教师应鼓励和帮助其精心修改并参与刊物或网络投稿。被发表的学生作品, 会在学生之间、家庭之间乃至他本人心里产生巨大的成就感, 继而激发他们写作的激情。对写作充满了向往, 产生了想写、愿写的浓厚兴趣与持续动力。笔者专设了一个习文博客, 让学生自由投稿, 师生、家长乃至网络读者在这里共享学生习作, 大家一起对作品评头论足, 有效地放大了学生的成就感。当学生的习作积累到一定篇目和上升到一定阶段时, 笔者就要不失时机地把学生的作品汇集和整理成册, 留作班级和个人终生的纪念。这种方式不仅鼓舞了学生, 同时也让家长和社会多了一条欣赏孩子的渠道。学生、老师、家长在同一个世界里教学相长, 形成合力, 使幼苗茁壮成长, 在这块沃土中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2. 百家争鸣, 助扬帆远航

就参与而言, 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学生喜欢针对不同的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些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而形成的文字, 往往趣味十足且情真意切。因此, 在班级博客的基础上, 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创设并管理自己的微博。在“不限主题, 不求字数, 不定文体, 不设障碍, 不为作业”的“五不”条件下, 鼓励学生有感而发, 自由创作, 及时发布自己的发现和观点, 在同学间争论和交流, 在大家的评判和争鸣声中, 学会分析, 学会分享。

整合优质资源进行习作教学, 是一门具有无限魅力的教学艺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课堂与网络的对接, 必将使我们的教学更丰富、更精彩。让我们乘着资源整合的“东风”, 助习作教学“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张明辉, 李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金融理论与教学, 2003 (04) .

[2]陈丽琴.多媒体:作文教学的一束阳光.信息技术教育, 2007 (12) .

优质教学资源 篇2

听优质教学课时促进新教师教学成长的重要途径,对刚踏入教学岗位的我们来说,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经过这几天的优质课听课,让我受益匪浅。每个老师上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亮点,这些都是我们新教师在课下值得去学习和探究的,对自身在教学上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听课,我总结了一堂好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积累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生命的学生,要学会掌握整个教室,包括学生的回答,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体验。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灵活应对,与学生有效地教学对话。

二、要充分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

理解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好的教学设计是紧跟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清楚明白这节课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如何分配一节课,是否真正解决了这节课的目标,是否落实到了学生这都是关乎一节课的成败的。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总体水平如何,原有知识体系、知识水平都是上课前值得注意和关注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上课的思路,风格各异,但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要让学生在这40分钟的路途中有所收获又学得快乐,的确需要花一定的心思来备好这堂课。

三、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高教:优质高等教学资源集大成者 篇3

50多年来,高教社秉承“学习、创新、继承、超越”的企业精神,以“植根教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走向世界”为己任,出版一大批颇具影响的优秀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累计近3万余种,销售20多亿册(盘、片)。其中1,000余种分获国家图书奖、国家音像制品奖、国家电子出版物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全国优秀教材奖、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种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出版社获“全国优秀出版社”的荣誉称号。

进入新世纪,高教社实施集团化、精品化和国际化战略,以改革发展为主题,以业务转型为重点,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由中国的教材出版者向国际的教学资源研发基地、集成基地和服务基地发展,努力做先进教育理念的倡导者、先进教学模式的探索者、先进教学内容的传播者,把高教社建设成为向全社会提供优质教学资源集成服务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育资源集团。

多年来,高教社一直坚持把海外合作与交流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已经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传媒同行建立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并已初步形成国际汉语、电子期刊、学术著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仪器等国际化业务板块,其产品以15个语种版本行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其中,与台湾出版界的合作占据很重要的份量。

高教社与台湾出版界的合作模式主要是版权贸易,既从台湾引进版权,也向台湾出售版权。高教社从台湾引进版权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类图书,台湾向高教社购买的版权主要在生命科学、医学、法学、外语等学科。高教社热切希望能与广大的台湾出版商开展更广泛更密切的合作。在2006年访问台湾时,高教社一行人员访问台湾的出版社、大学和软件公司。台湾同仁的敬业精神,产品质量、制作水平以及台湾出版人对待客户、合作伙伴和朋友的亲切、热情、细腻、周到的态度,给高教社访台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一致认为台湾业界同仁非常值得他们学习。高教社还认为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术著作以及数字化出版等领域,与台湾同业还会有很多合作的潜力和机会。

优质教学语言的锤炼 篇4

一、规范性

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 没有“灵魂”的教学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科学性的语言, 无论用词如何考究, 语句怎样华美, 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 则必然不能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 甚至会引起歧义, 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因此, 无论是分析课文, 还是评讲作文;无论是概括主题, 还是归纳技巧, 都应该一语中的, 切中肯綮。要做到这一点, 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辟的见解, 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 用自己的精辟与深入轻轻捅破学生理解和感悟中的隔膜, 让学生进入一片洞明之境, 自己去享受明媚的阳光。如讲解《风筝》时, 学生大都能感受到笼罩全篇的浓浓的“悲哀”, 但他们眼前看到的只是“我”因“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无法补过的“悲哀”, 我在准确深入地分析中, 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我”对中国儿童教育制度的“悲哀”, 对儿童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的深沉感慨, 从而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

二、幽默性

“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教师上课时语言表达要新颖活泼, 将抽象化为具体, 深奥化为浅显, 枯燥变成风趣, 学生才会“趋向鼓舞, 中心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鲁迅先生在阐述“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时, 用了一个形象的事例: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 弱不禁风”的“林妹妹”, 而要“腰臂圆壮, 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 生动有趣, 听者了然。汉语有极其丰富的词汇, 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 大都言简意赅、形象生动, 只要教师很好地汲取自己民族语言的精华, 必能丰富课堂教学语言。

此外, 幽默、风趣的语言也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教师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缺少幽默感和教育机智, 常会在师生之间筑起无法理解的高墙, 增加许多无谓的矛盾。同样一个教学内容, 同样的教学设计, 为什么特级教师的课就很精彩, 而我们的课却很平淡?原因就在于特级教师的语言极具魅力。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 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 更善于缓和课堂中的紧张局面, 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 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幽默, 这也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

三、形象性

声音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 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 甚至会昏昏欲睡, 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即使学生有那么一点点兴趣, 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而同样的内容, 教师采用不同的语调, 使之激情四射, 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比如, 引导学生学习《童趣》, 我模仿孩子的语气、神态, 或“怡然称快”、或“怡然自得”、或“呀然一惊”, 老师讲得抑扬顿挫, 学生学得摇头晃脑, 师生乐在其中。如学习《行道树》时, 我饱含深情, 声情并茂, 学生大都能怀着崇敬的心情理解行道树“这种命运实际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否则, 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 不必在夏日奉献浓阴”的奉献精神。实践证明, 富有激情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上留下较深的印痕, 记忆也就能巩固而持久。更重要的是, 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使学生在平时的交际中也能“注意表情和语气”, “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 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 讲人如见其人, 讲事如临其境, 讲物栩栩如生, 讲景历历在目, 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我教学朱自清的《春》, 学到“春花图”时, 就引导学生以“百花争妍”为题进行古诗文填充。列举含有花的诗句, 要学生填出花名, 如“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学“春风图”, 也引导学生以“八面来风”为题, 进行古诗竞背活动。学生翻书、查资料, 兴趣十足。事实证明, 教师飞扬的文采和广博的见识, 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可谓一箭双雕。

四、凝练性

课堂教学语言要少而精, 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容。从表达角度来说, 语文教师口若悬河、纵横捭阖、头头是道, 固然是善于驾驭语言的表现, 然而, 语言精辟、善于概括、富于哲理, 则更胜一筹。古人云:“事以简为上, 言以简为当。”教师应做到语言精炼、提纲挈领, 画龙点睛。这也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中注意教学语言的凝练性, 以使学生从教师精炼的语言中较容易地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 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我同时带两个班的语文, 在一个班讲授《观沧海》这首古诗时, 我考虑到学生文言功底较差, 怕他们不懂诗的含义, 就先一句一句地给他们翻译清楚, 分析课文时, 问:“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写了哪些景?”学生根据我的字面翻译, 回答得五花八门, 很多人都认为是晚上, 效果不是很好。在另一个班我调整了方案, 先要学生自己读, 自己揣摩诗的含义、诗的意境, 学生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展开联想, 然后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其中, 我只作了简单的点拨, 学生的分析、领悟却非常透彻。由此看来, 学生对每个知识点认知程度的深浅,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用凝练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因此, 教师应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吸收能力,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 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

优质课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体会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培养筛选信息、概括叙述的能力

注意讲科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科普文学习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

速读文章,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表述的能力

合作讨论,辨析各种“假说”的区别。

自主探究,理解文章的人文内涵。

3、情感培养目标:

培养勤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弄清楚课文结构和说明的顺序。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理解关于动物游戏原因四种假说的依据和结论。

2、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叙述的能力。

确定科普文重要信息与要点的依据; 领悟文章丰富的人文内涵。

教学方法:引导法、合作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想:

1、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拟将本文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学,旨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2、本文是一篇篇幅适中、文字浅显的科普文,不容易引起学生细读的兴趣,拟采用“浅文细教”的做法:①结合文本,引导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对游戏的实例加以解释,做到“假说”有依有据,正确理解;②结合具体句子体会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③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力求立体化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童年》,勾起学生对美好童年及童年游戏的回忆,导入新课教学。

二、打开“谜”面

1、动物游戏是个谜,动物游戏为什么会成为“谜”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动物学家们是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哪些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思考:(多媒体展示以下问题)①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动物游戏的事例? ②科学家认为,动物的游戏有几种类型?

③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提出几种假说?

学生速读课文回答以上问题:(多媒体展示以下答案)

①文章前三段例举了叶猴在跳荡嬉闹、渡鸦在滑雪而下、露脊鲸举起尾鳍的事例。②然后介绍了动物游戏的三种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③科学家提出四种假说: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

2、作者根据以上这三个事例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学生齐读课文第四段找答案。明确:这些动物是在游戏。

3、作者为什么偏偏选了这三个例子,为什么不就用我们身边的或比较熟悉的动物(狮子、老虎、猴子)的例子,而是舍近求远,用离我们很遥远比较陌生的动物的例子呢?究竟出于什么考虑?

考虑到了动物种类和生活区域的不同:从热带到寒带,从陆地到水生,从走兽到飞禽。(海里游的,树上窜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都囊括了进去)。

4、这样选择例子对说明“动物游戏”有什么作用就有什么好处?

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和新颖性,充分说明“动物会游戏”不是偶然的,从而突出了研究动物游戏的意义。

所以我们写作中选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选材的典型性、代表性和新颖性。

三、拨开“谜”雾?

1.文章的题目就是《动物游戏之谜》,主要内容就应该是解说“谜”在哪里。所以,文章列举了各种假说。那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迅速找出关键句,筛选出四种“假说”的根据和结论。

第一小组:演习说

根据:黑猩猩掌中戏水的游戏

结论: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第二小组:自娱说

根据:河马玩浮叶、渡鸦滑雪梯

结论: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的紧张生活得到调剂和补偿,使其心理上保持平衡,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第三小组:学习说

根据:黑猩猩玩棍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

结论:游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第四小组:锻炼说

根据:羱羊奔跑跳跃、北极熊夏季进行的游戏

结论:动物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 2.讨论交流:

根据你的观察或理解,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学生自由讨论并举例说明,学生可赞同一种学说,也可将两种或多种学说结合起来,言之有理即可。

①我同意自娱说,因为,游戏本来就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动物也应该有一种自己的娱乐方式来放松自己。

②生物的思维方式较简单,他们游戏就象吃东西一样纯属一种本能,所以我提出本能说。

③认为应该是“锻炼说”和“学习说”的结合,因为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所以动物们为了生存当然要锻炼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本领。大家各抒己见,说得都很有道理,观点新颖,理由也十分充分。

四、揭开“谜”底?

1、对于“动物为什么游戏”这个问题,作者给出了四种假说,同学们刚才也都陈述了自己的见解,但是意见好像很难统一,那么作者有没有给出一个答案?文章解开了动物游戏之谜吗?(没有)你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最后一段)

①科学注重实事求是,假说永远是假说,不能贸然下结论。②动物游戏复杂,人类研究的还不够深入。

③科学注重包容,允许多种看法,引起争鸣,真理越辩越明。

2、谜底仍然没有揭开,而且我们发现,不但没揭开,疑问好像还越来越多了这是为什么?(科学探究越深入,未知的东西就会越多)

五、探究原因

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吗? 智力潜能:“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这说明动物在游戏中蕴含着智慧。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

自我克制能力: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

创造性和想像力: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狡猾、计谋: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

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 能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总结:游戏历来被当做人类的专利,但科学却证明了被人们视为低等的动物也会游戏,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兴趣,引起人们的深思。从而使人类重新审视动物、审视自己,更重要的是要让人类真正懂得,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其它动物,一样是地球的主人!

课堂小练笔

1、请同学们拟写一则“保护动物”公益广告词。要求:

1、新颖别致;

2、简洁明了。

参考: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尊重每一个生命,呵护每一个生灵。

地球上如果没有动物,人类一定会感到孤独。

2、一些作家是如何看待人和动物的关系呢?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冰心

★我常常思索,人和动物之间没有语言,他们心中互相认识的界线在哪里。在远古创世的清晨,通过哪一条太初乐园的单纯的小径,他们的心曾彼此访问过。他们的亲属关系早被忘却,他们不变的足印的符号并没有消灭。可是忽然在些无言的音乐中,那模糊的记忆清醒起来,动物用温柔的信任注视着人的脸,人也用嬉笑的感情望着它的眼睛。好像两个朋友戴着面具相逢,在伪装下彼此模糊地互认着。

——泰戈尔

六、课堂总结

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全面,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动物,审视自己,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懂得,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动物一样是地球的主人。“让我们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七、布置作业:

观察一种动物及其生活习性,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科普文。注意合理安排结构、准确选用语言,表现某种人文关怀。

八、板书设计:

动物游戏之谜

演习说 自娱说

动物为什么游戏

有待更深入研究

学习说 锻炼说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后,经过认真的思考总结,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坚持。

首先,缩小课堂教学目标

《动物游戏之谜》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有着它自身特有的优势。文章思路很清晰,列举的动物游戏的现象非常有趣,语言也通俗易懂,饶有趣味,学生在阅读上没有什么障碍。那么这堂课学生最应该学什么?经过认真思虑,并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信息以及叙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领悟科普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但是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要完成这三个目标明显过于困难,要使教学顺利有效的进行,就必须要缩小教学目标。经过再三斟酌,我将教学重点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信息以及叙述自己观点的能力。因此,一节课都是围绕这一个目标来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小了,教学重点就突出了,教学实施也就更顺利。

其次,精心设置导语,引发学生兴趣

《动物游戏之谜》这篇文章是在列举了各类动物游戏现象的基础上,引发了“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这一疑问,而后通过各种假说来解答这一问题。动物游戏这种现象生活中多有存在,因此我在课前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带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进入课堂。在此基础上,我精心挑选了多幅有趣的动物游戏的图片,用幻灯展示给学生。同学们对这些图片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给动物游戏加入“语言”,更增加了动物游戏的趣味性。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提出一个疑问:动物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表现?从而导入新课。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导入为整堂课创设了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氛围的和谐轻松是这堂课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设置好教学内容的梯度

为了使教学进行顺利,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梯度做了安排。由基础字词的检测到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整体感知,再到文章重点部分的精读,最后围绕精读部分做了拓展延伸,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学各环节紧密相联系,并且始终围绕一个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信息以及叙述自己观点的能力。由于教学各环节层层深入衔接紧密,教学过程进展的很顺利。

第四,有效的人文情怀感染。

学生的思维是多样的,对于一个问题,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尤其是对于语文这种特殊的学科,答案更是新奇而多样。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做适时的变通,尽可能的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比如,在这次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科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仍未圆满解决“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这一问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对于这一问题,多数同学的结论是“动物的游戏行为很复杂”。但一个同学站起来只说了五个字——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概括更加准确,简洁。还有些同学,大力宣传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等。这都说明这节课的教学让很多学生受到了人文情怀的感染。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堂课整体课堂氛围很好,但不足也有。

最明显的不足就是教学内容安排上有偏差。对于科普文说明文,语言教学应该是一个重点,这一点在目标中已有体现。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担心学生对语言品析不感兴趣,怕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致使课堂气氛低沉,因此,将本课的语言品析作为了下半节课的内容,而课堂的后半节课多用来拓展迁移,想以此训练学生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但由于拓展过宽,也使这堂语文课有点偏离文本,显得不够充实。这是本课教学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此外,本文教学缺乏亮点与新意,不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优质教学资源 篇6

摘要:山东理工大学结合本科教学评估提出2010年自主开发网络课程600门,资源库总网络课程达到3000门的目标。本文详细论述了为完成这一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硬件建设、软件设置等对策研究,已初见成效。

关键词:优质教学资源 网络平台 精品课程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1-0044-03

为实现我校2010年自主开发网络课程600门,资源库总网络课程达到3000门的目标。从2007年初我们逐步完善了学校多媒体综合平台的服务功能,不断改革多媒体教学,在研究多媒体教学和课程适应性上,积极探索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方法。搭建课程资源库综合服务平台,以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为主要内容,实现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学习信息化。同时制(修)订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及管理办法,这些工作的不断完善为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改善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学活动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网络资源利用率较低,一方面影响了我校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为解决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优质教学资源综合服务平台

2007年3月,教育技术中心在学校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库的升级工作,并申请了域名。如何使优质教学资源在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得到充分发挥和应用,中心在技术支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库的开发、日常服务器维护、网络课程的申批与实施、校内精品课程网络化,以及学校教学资源应用情况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等等。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在校内推广应用过程中得到学校各部门及广大师生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致使学校教学资源在平台应用中取得初步成效。

1.硬件设施的搭建

为了满足访问量和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从2004年开始,我校每年持续增加在硬件方面的投资。近几年来,我校先后购买了5台服务器,使硬件条件完全满足了现在网络教学需要。在服务器的配置方面,我们对服务器的配置、性能以及安全性做了一定的要求,配置了高性能的SAS RAID卡,充分保证了平台的正常运行和数据资源的安全性。为了满足我校网络教学不断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我们将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购买UPS不中断电源,防止意外断电对服务器及数字资源造成的损失;(2)购买软硬件防火墙,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3)增加在存储设备上的投入,满足网络资源不断增加和备份的需要。

2.软件平台的设置

我们选择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是开源并且性能优秀的REDHAT Enterprise Linux AS Release 4;数据库为Oracle Database 10g;网络服务器为Apache;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处理,安装了系统补丁,增强了安全性能。网络教学平台采用主流的基于SUN J2EE的三层架构和开发技术。同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应用规模大、管理人员少的现实情况,尽量使平台的管理和维护方便可靠。

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做好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系统数据的初始化工作。初始化数据包括教师和学生用户数据、课程分类数据、课程名称及其主讲教师数据、系统设置数据等,以上数据由主讲教师添加,或者由管理员后台预置。为保证在校教师和学生无需注册即可登录系统,教师初始用户名为教师的编号,学生初始用户名为学生的学号,两者初始密码分别为编号和学号,为了安全方便,师生进入系统后可修改密码,并在平台和资源中心进行实质性的操作和应用。

当按照上述操作进入网络教学界面以后,点击课程展示可以浏览我校主讲教师的开课情况,除了非公开课程,都可以随时进入课程观摩学习。积极倡导教师在网上申请网络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在网上申请选课,广大师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通知公告、教学邮箱、教学博客、问卷答疑等模块随时可以互动起来,所有模块的功能都可促使我校师生在网络平台和资源中心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

3.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搜集、添加

(1)在教学资源中心我们已提供了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十一个门类共2097条教学资源信息,在教师备课、做课件时作为参考资料,据统计以上这些资源已经下载了574人次,已浏览了3367人次,其中理、工学类下载了401人次,浏览了1802人次,理、工类下载人次占总下载人次的70%,浏览人次占总浏览人次的54%。

(2)资源类型库存有195870条记录,包括音频、动画、图形/图像、文本、网络课程、视频、清华同方课程及部分国外开放课程、精品课程,其中清华检索就有17208条记录,众多资源类型的信息为师生在网上备课、学习提供了方便。

4.关于精品课程

教务处在2007年5月份曾以教务函(2007)49号文关于院部精品课程建设及推进“教育在线”系统应用的通知要求:按照“建成一批,带动一片”的思路,首先要求所有级别的精品课程必须使用“教育在线”,然后逐渐面向全校课程铺开。把“是否使用教育在线”作为申报精品课程或申报上一级精品课程的条件之一。至此,我们建立了数十位教授、教学名师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库,这些优秀教学资源在全校师生学习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关于网络课程

为了推进院部精品课程建设及教学资源上网,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在2007年1月份曾两次在教学平台上发布通知,并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1)制定推进院(部)级精品课程及教学资源上网的相应政策与措施,对网络课程进行项目管理。

(2)购置Web与资源服务器,升级“教育在线”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收集并购置部分教学资源。

(3)畅通各多媒体教室的网络,为教学资源上网提供优质的环境。

(4)通过专家讲座让老师接受网络教学,同时通过部分课程上网。

(5)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让老师能够利用网络进行“备课——授课——评估——提高”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第一课堂、网络课堂、自习、考核等立体式开放性教学模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完全共享。

(6)通过对网络课程的不断培育,形成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良性梯队建设。

经学校评估合格者按教学研究项目进行管理,同时挂接到山东理工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上,以形成第一课堂、网络课堂、自习、考核等立体式开放性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评审,有122门课程列为山东理工大学第一批网络课程,43门列为山东理工大学第二批网络课程,目前资源中心共有168门我校教师的网络课程,这些网络课程从课程简介、师资队伍、课程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实验教学、学习指导、参考书目、测试与练习、视频教学、互动教学等模块都设置的比较齐全,已浏览50人次以上的有22门,浏览300人次以上的3门课程,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浏览人次达1483人次。

(7)在网络平台通知公告模块中,管理员预置了各个层次用户的信息,通过点击不同的下载内容,就可分别获取管理员、教师、学生以及资源中心简明用户使用手册。便于教师和学生浏览和下载,为师生的平台应用提供了方便。

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网络教学资源应用情况

做好调查问卷,摸清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的应用情况,2008年3月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已经开通一年多了,中心整理了两份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教师按照任课教师的近11%,文、理科教师各占50%的比例发放;学生按照在校生人数的1%,文、理科学生各占50%的比例发放,教师、学生问卷调查的主要问题的侧重点分别是:

(1)了解教师当前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应用情况的问题,其中最多每周一次登录两个网站的34人次,占实交教师调查问卷的24%;在网络课程上连续工作1小时以内的42人次,占实交教师调查问卷的30%;网络课程、视频、清华精品课程等资源类型对教师备课帮助最大;教师们经常使用教学大纲、教学讲义、课程资源等模块进行教学活动。

(2)了解教师在网上和学生互动的问题,网络课程开通以后认为在网上开展答疑讨论、批改作业每月安排一次的67人次,占实交教师调查问卷的48%;以上工作的开展时间一般选择与网络课程开设时间同步的42人次,占实交教师调查问卷的30%;有62人次选择喜欢在网上给学生发有关课程的学习、辅导通知公告,占实交教师调查问卷的45%;有66人次选择提倡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占实交教师调查问卷的47%。

(3)对于鼓励教师尽快实现网络教学的激励机制采用哪种办法比较合适的问题,有55位教师选择增加工作量比较合适,占实交教师调查问卷的40%。有42位教师选择一次性奖励比较合适,占实交教师调查问卷的30%。

(4)了解学生当前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是:最多有29人次选择每月只有一次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仅占实交学生调查问卷的12%;不知道和从来不上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的学生有154人次,占实交学生调查问卷的48%。

(5)了解学生在网上和教师互动也很有见地,有108人次喜欢任课老师在网上发有关课程的学习、辅导、通知、公告,占实交学生调查问卷的46%;99人次赞成有选择的部分课程平时作业提交,占实交学生调查问卷的42%;有98人次认为开通网络课程并与教师在网上开展答疑讨论、批改作业越快越好,占实交学生调查问卷的42%。

三、探索促进我校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的对策

有措施没有一定的政策,措施在执行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政策再好,没有措施也很难保证把事情办好。为使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充分利用起来,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探索促进我校优质教学资源利用的几项对策:

1.激励政策和监督机制相结合促使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

(1)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应共同组织启动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总体要规划近三年在网络教学平台内建设完成多少门网络课程。申请立项的网络课程应是按学院培养计划,应于申报年度内开设的课程,而且是院级合格课程,网络课程必须同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辅助教学活动。教务处和教育技术中心共同负责考核各教学单位网络课程计划和执行情况,每年对执行情况在网络平台上向全校公示。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具体建设、立项管理和技术服务。教务处组织专家根据山东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建设验收指标进行指标验收。

(2)鉴于我校已有168门网络课程在教学平台上,教务处和各院、部应将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的情况纳入课程质量评估范围,定期对教师的学校网络资源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网上已开设的课程,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按选项要求达到合格的,学期末每门课程奖励40~50个工作量。

(3)每两年定期进行网络教学成果的评选,对获奖的网络课程可推荐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获奖结果在年度评优或职务、职称晋升中作为相应的参考材料。

(4)对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以及课程资源(如PPT课件等)建设方面成效比较突出的教学单位或个人,在录制精品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室和相关多媒体设备上具有优先使用权。

(5)在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评比中,同等条件下应首先考虑教学效果好的网络课程。

(6)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问卷调查、课程点击次数统计、答疑讨论次数的统计以及学生座谈、定期评比的方式,对网络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定。根据评定结果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

(7)确定一定数目的上网课程(如每学年40—50门),下拨经费(如4000元/门)进行基本建设,要求这些课程将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每学期的教学日志和课程教学讲义放置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同时开通网上答疑。教师与学生在平台上开展课程的教学交流,并随教学进度实时更新。网络辅助教学的开展应达到学校的有关要求,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将对各学院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辅导答疑和教学交流互动情况进行动态公布。

(8)为了确保网络课程教学效果,建议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期由专家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考评,考评依据可参照山东理工大学网络课程教学考评标准。

2.探索网络教学的几种可行性手段和方法

(1)探索把必修课课程分为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将必修课课程的四分之一学时实行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效果与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由专家、师生网络听课、课堂听课并结合调查问卷最终作出评价。

(2)为满足师、生利用网络教学,在网上实现教学互动的要求,中心在收到开课申请后将分批处理教师的开课申请。并利用假期做好网络教学准备。学校将为参与网络辅助教学的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学校所有可供上网的公共场所将优先为其开放。主要地点包括网络管理中心网络机房、实验实习中心计算机实验室等,各学院要积极做好学生的动员、组织工作。教务处将在教学网络平台上动态公布可供学生上网的地点及时间安排。

(3)建议将每两年一届的教师教案展评放到教学平台上,展评时在平台上发布一个通知公告,师生在任何地方都可在平台上投票评选出自己最满意的教案。并将历届的优秀教案汇编起来添加到资源中心的资源类别里,逐步形成学校自己风格的优质教学资源供大家共享。

(4)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管理员应充分利用网上调查问卷,获取教师和学生的相关反馈信息,调整和完善网络教学管理方式。鼓励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课程通知、课程问卷、答疑讨论进行交流和沟通,不断改进网络教学。今后要把各部门与教学有关的通知、公告等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使大家养成一个要学习上平台的习惯。

3.注重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1)积极配合人事处对我校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分期、分批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

(2)对45岁以上60岁以下在岗教师的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应用的操作培训工作也十分重要,虽然难度比较大,但中心应充分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采用多媒体现场讲解、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指导、培训后要及时了解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培训方案。培训要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孔凡胜,李立群.高校多媒体教学与课程适用性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1):23-24.

深挖优质英语课程教学资源的研究 篇7

一、学科整合,集各家所长以激趣

学科整合,就是在学科本位的基础上,将各个学科加以整顿组合,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教学成效,如果英语教学是一艘船,那么在教学中,巧妙地加入语文、数学、美术、音乐、品德等学科知识,那么它就有可能变成一艘所向披靡的航空母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知识经验,以“整合”的统筹态度将学科的知识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帮学生找一块熟悉的“跳板”,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以学科整合的态度,集各家之所长,活化我们的英语课堂,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3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这单元时,为了更加科学地剖析这个话题,在语言教学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在教学预设中,要参考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从食物的营养元素入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他们实践的积极性。在“Feeling good”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教师可以提出疑惑:“How to be feeling good?”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化身“科学小博士”,从饮食、运动、心情调节等方面给出提示,以趣味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们展开讨论,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如何才能“feeling good”。

二、生活添彩,寻生活趣味以促思

生活是语言最肥沃的土壤,也是语言应用发生最为频繁与活跃的天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语言的交际性,根植于学生的生活性,积极地挖掘学生生活中有益的教学资源,留心学生们之间的时尚话题,巧妙地将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穿插到英语课堂中,由小话题引发他们自觉、热烈的大讨论。同时,我们在以生活添加课堂色彩的同时,既要充分发挥生活资源的趣味性,又要着眼于话题的启发性,以生活角度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例如,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 1 Advertising”这单元围绕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生活现象———广告展开。广告,有着广而告之的社会效应,它遍布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在电视、网络平台,还是大街小巷、印刷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广告的影子。广告创意无穷,设计巧妙,广告词更是深入人心,如果我们以学生们熟悉的广告导入教学,一定能够引发他们广泛的讨论。因此,在导入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呈现一组强大的广告视频集,如农夫山泉有点甜,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安踏,keep moving;ADI-DAS,Impossible is nothing,鸿星尔克,TO BE NO.1,德芙,纵享丝滑。公益广告:再一次,为平凡人喝彩……通过这些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广告,调动课堂教学氛围,无缝插入本单元教学主题。在欣赏广告视频后,趁热打铁地给出学习任务:Read and enjoy the following advertisements and decide which are PSAs and which are CAs. 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PSAs(公益广告)和CAs(商业广告)展开分类探究。

三、实践留白,展个性风采以导学

高中生已经具备较为独立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在高中英语课堂中,他们的实践性往往被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束缚着。学生们炙热的目光告诉我们,他们渴望发展,渴望个性展示,渴望通过实践获得肯定。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实践愿望,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留白,把被动式的教学讲授变成确确实实的探究实践,鼓励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并为他们创设展现英语风采的舞台,让他们有机会说英语、表现英语。例如,教学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 2 Sport-ing events”这单元时,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个话题热情高涨,不少学生,特别是男生,心中都有一个无可比拟的“sportsperson”。为了不扫学生的兴致,强化语言点的实践与应用,我在口语实践中,创设了一个“My favorite sportsperson”的脱口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须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并整理相关素材,展开模拟活动,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明星,并说一说Why do you ad-mire this sportsperson? 随后,在班级脱口秀活动中,我们以讲台为演播室,挑选了节目主持人和各小组的嘉宾,以“interview”的形式,开展脱口秀活动。

四、结束语

总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是独一无二又充满潜能的个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彰显英语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创造性。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前行在发展的道路上。

摘要: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要站在“以生为本”的教学制高点上,深挖细掘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满足学生心理期望、彰显高中生语言个性的教学资源,以优质、多元、创新、活泼的教学资源打通高中英语教学的新渠道。

优质教学资源 篇8

一、利用多媒体整合教材信息,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多媒体因其直观形象、生动趣味、承载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灵活等特点优先走进英语课堂。高中学生同样喜欢直觉的感官体验, 愿意采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进行知识点的学习。教师理应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 科学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为收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网页课件的制作, 将专题性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 课上展示给学生知识结构图, 让学生在这一课件的引导下, 学会自己总结和归纳,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 在进行“被动语态的构成”的教学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本专题的知识总结到一块, 展示网页课件“被动语态”, 点击被动语态出现网页知识链, 点击每一种被动语态在时态中的结构, 就会出现相应的句式或英语微课视频, 通过文字、视频中人物的交流感知被动语态的构成。如一般将来时的结构是:will/shall be+taught。学生根据句式特点, 通过对话进行语法知识的训练, 直到熟练掌握为止。每一种时态的结构都进行这样训练,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总结和归纳能力。如课后学生自己总结出被动语态的记忆规律, 即:be字变, 过去分词跟后面。课下通过网络查询和阅读理解, 深刻理解了被动语态与“be+过去分词”的区别, 以致在运用时做到准确把握, 提高学习效果。

二、充分发挥报刊、杂志、电子书包等课程资源的优质作用,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 阅读材料很多, 篇幅较长, 具有一定的深度, 很多语法知识或习惯用语等, 教材上都没有。学生在自主阅读时, 有时会感觉力不从心, 手离不开工具书, 学习效率很低。另外, 现在高考试题对英语的阅读理解的考查内容很多, 难度较大, 很多学生对这一试题特点感觉不顺手, 丢分现象严重, 缺乏准确的理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学生的英语阅读量不够, 阅读的深度不够。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 教师在学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 让学生利用报刊、杂志、电子书包等课程资源进行拓展阅读, 尤其是在遇到难懂的句式、语法时, 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查询, 这样查询效率高, 了解的知识会更广、更系统, 在查阅时可以先结合上下文进行猜词意、猜句式结构等, 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比如, 在进行“动词不定式”知识的复习时, 教师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课前让学生准备好相关学习资料, 有跟着进度走的报刊, 还有上网平台, 可以随时查阅网络资源, 学生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利用电子书包里的数字资源进行系统学习。学生结成学习小组, 进行自主合作式阅读,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习, 学生自我得出了一些规律, 如不定式作宾语的几种情况, 动词+不定式:The driver failed to see the other car in time.动词+宾语+不定式:Ilike to keep everything tidy.动词+疑问词+to:Please show us how to do that.其他小组还总结了动词不定式作补语、主语、表语、状语等情况时的句式结构。这些知识的获得, 有的是从报刊上查阅的, 有的是在电子书包里学到的, 还有的是从网上查到的。这些方式的采用,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和理解能力。

三、利用网络互动平台进行在线交流, 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延伸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教材上的知识, 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同时, 利用网络互动平台进行在线交流, 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延伸。通过知识的拓展和课堂的延伸, 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学生在家里可以利用互动平台, 直接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 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 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 在进行Friendship的教学时, 教师根据教材特点, 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习网、沪江英语等进行在线学习, 遇到问题通过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 深刻理解“直接/间接引语、陈述句和疑问句”等知识。通过与专家在线问答, 将课堂进行有效延伸,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总之, 以上做法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在新课程背景下, 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 紧靠新课标高考大纲, 科学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整合优质的英语资源,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及时进行方法指导,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真正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摘要: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举措。在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 从教学模式上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 从教学辅助手段上体现媒体的多样性原则, 从教学资源上体现丰富性和科学性的原则。通过理念引领和模式改变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自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应用

参考文献

[1]http://www.ixuela.com/yingyu/jiaoan/10923.html.

[2]李平.浅谈高效课堂的构建.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09 (17) .

优质教学资源 篇9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是高等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检测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在其他专业培养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拓展课。该课程主要讲授各类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相应的测量转换电路以及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由于受教学条件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过去的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而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 加上有些传感器部分没有实物, 部分学生感觉学起来枯燥无味。这些都导致学生对课程作用认识不足, 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 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应用

2.1 可视化、交互式、可共享的远程虚拟测控实验室

我们在Lab VIEW软件平台上, 设计并开发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具有创新性的远程虚拟测控实验室。

虚拟实验室利用逼真形象的面板控件形成软件模块, 依托计算机, 能够像实物仪器一样的完成测试、分析、处理、显示等任务, 实现传统仪器的测试功能, 得到在实验室里相同的实验过程和测试结果。部分程序运行界面如图1所示。

2.2 传感器网络教学平台

以测控系统中的信息流 (信息获取、处理、显示、应用) 为主线, 建成了具有“广、实、新、活、多”特征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网络教学平台。“广”———是指平台包含的教学资源丰富, 既有理论模块, 又有实践模块, 还有习题、试卷等测试模块, 覆盖面广;“实”———是指平台逻辑结构清晰、人机界面良好、交互性强, 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新”———是指利用FLASH、JAVA、Lab VIEW等软件设计动画、计算机仿真、虚拟实验等教学资源, 形式新颖, 具有创新性;“活”———是指利用平台实现了“教”和“学”的方式灵活多样, 真正做到了课堂上、下相结合, 校内、校外相结合;“多”———是教学内容的组织采用了多种手段像文字、图片、视频、动画、计算机模拟等, 切合教学主题, 启发引导性强。

网络平台部分资源如图2所示。

2.3 传感器课程考试系统

为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自查、巩固,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我们利用VB开发了传感器课程自助测试系统。该系统界面清晰, 操作方便, 学生可以通过此系统方便地进行习题练习, 课程考试等, 教师通过此系统可以对试题进行录入、删除、修改、查询等, 可以通过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进行组卷, 并可以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查询、分析等。

2.4《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教材及实验配套教材

课程组联合其他大学主编了《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教材, 被列为普通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已经在常州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淮阴工学院等院校推广使用。教材并不拘泥于单个传感器件, 而是从测控系统集成的角度来讲解各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简单的结构、测量转换电路以及在测控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等。这本书既讲述传感器的基础理论, 但更强调实际应用, 每一种类型的传感器都给出了实物的图片和相关技术参数。同时对每类传感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实例讲解, 并且很多实例都配备了相关的电路, 参照这些例子学生可以进行科技制作或者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进行科技制作, 更好的锻炼实践能力。

与之配套的实践教程《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实践指导教程》于2011年11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被列为普通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中的实验项目不是将实验设备说明书中的实验进行简单的重复罗列, 而是系统地对其分析、整理、归纳, 通过常用电测仪表的使用、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多个环节的分层次、递进式反复训练, 实现从基础层、应用层、提高层到创新层的跨越, 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 优质教学资源应用的成效

3.1 学生成绩分析

通过优质教学资源的应用,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改进, 学生成绩稳步提升, 近几年学生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及格率由74.31%提高到93.94%, 平均分由69.04提高至81.7。

3.2 学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 专业系学生获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省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特等奖、“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江苏赛区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省高校学生多媒体作品大赛二等奖等各类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30余项。获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20余项。

参考文献

[1]潘雪涛, 邬华芝, 等.创新虚拟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33 (11) :72-75.

[2]金梅, 张立国, 金菊.“传感器原理及设计”课程立体教学模式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6, 38 (4) :48-50.

[3]张宣妮.基于“做中学, 学中做”的传感器教学的改革[J].高教论坛, 2011 (2) :70-71.

优质教学资源 篇10

一、以情境教学为着力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好奇心重,富有趣味、新奇的新鲜事物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学劳技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践情境的创设,并结合劳技课的特点,创设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如在教学《剪纸》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组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美的剪纸作品,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剪纸小动物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再顺势导出新课内容,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有效基础。除了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教师还可以结合劳技学科的特点,演示一些新奇的趣味小实验,这样不仅能为课堂增添生机与活力,还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中,以情境教学为着力点,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有效基础。

二、以合作教学为着力点,为学生创设相互交流与提高的平台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中合作学习就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调,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到团体的目标。在小学劳技课堂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创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合作学习强调在小组成员间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成员相互激励、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的垄断现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每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学生创设了相互交流与提高的平台。

如在学习一些复杂技术时,我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看书,了解学习内容及技术操作要领,然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解决个别学生的疑难问题,确定本节课所学技术的正确操作方法,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每种技术内容都要求学生做出成品,成品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可根据每人特长由小组长进行分工,最后合成。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劳动竞赛,通过作品完成的质量和数量来确定等级、评选先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劳动热情。如《新年音乐贺卡》的教学,对于贺卡的封面、封底制作,以及电路图的设计、不同元件的作用、安装方法等内容,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在小组讨论、分工合作中共同制作、共同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共同分析、改进,逐渐优化自己的音乐贺卡的设计和制作,大大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中,以合作教学为着力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能为学生创设相互交流与提高的平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的协同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以质疑创新为着力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劳技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培养学生会动手、能设计的能力,就需要学生在参与实践和动手操作中善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提高学生创造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质疑创新为着力点,探索劳技课的创新教学,不断推动学习活动的进展,发展学生质疑、创新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兔子灯》的内容时,我在第一个班级的课堂上从亲身示范开始,要求学生进行模仿,自己制作兔子灯,结果学生动手探究的学习兴趣并不高。于是,我在第二个班级的教学中转变了教学方法和思路。我先给学生看各种各样的灯饰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再布置制作兔子灯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分析、研究制作过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在这样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各抒己见,还主动地翻阅教材、查找资料。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反而为他们拓展了自主学习和操作的空间。在制作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敢于质疑,集中大家的智慧去解决问题。他们在没有教师示范操作的前提下,以相互质疑、探究实践的方式,较好地掌握了兔子灯的制作方法,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还进行了改进与创新,经过加工改进的兔子灯变得更加精美,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能大大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见,在小学劳技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给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劳技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小学劳技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与创新,在实践、探究与开放中开展教学活动,以情境教学、合作教学和质疑创新为着力点,努力优化教学环节,建构优质课堂,切实提升小学劳技教学成效。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以情境教学为着力点、以合作教学为着力点、以质疑创新为着力点三方面探讨了优质小学劳技课堂的构建策略,以期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学科特点,在实践、探究与开放中开展教学活动,切实提升小学劳技教学成效。

优质教学产出的“三个投入” 篇11

一、备优质课的投入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的道理。而要备好课,则需要教师做全身心的投入。备好每一节课,要在通览全书的基础上,从每一节内容的前后联系去把握它在全书中的地位,找出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再围绕重点难点的解决去选择例证,组织材料,设计课型,确定教学步骤,最后斟酌语言。这一过程一般是教师备课普遍遵循的过程,但认真地做起来,却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从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表情反馈回来的信息证明,这一过程工作做得好,学生就满意,教学就成功。而要把这一过程的工作做好,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只有备好课,讲课才能胸有成竹。

二、“新、深、实”教学内容的投入

根据政治课的特点,要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三个字,即“新”、“深”、“实”。

所谓“新”,就是政治课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时代、面向未来,要跟上时代的脉搏。用现代科学的新成果、新材料,最新的事實去说明老问题,证明老原理。为此,就要特别注意时事政治方面的学习。坚持看报、收听广播、收集国内外重要新闻,遇到与讲课有关的材料,就把它摘抄下来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将文献电视片《邓小平》与课堂有关的内容结合到教学中,充实课程,这样不仅能增强说服力,还使学生有视听的新鲜感。

所谓“深”,指教学内容不能只停留在对概念、原理的一般阐述上,要进入到更深的层次,对得出结论的全过程进行推导和论证以扩展和丰富其内涵。在求深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广度,有的地方还要突破教材介绍教材边缘的内容。

所谓“实”,是指课堂内容充实实际,避免空洞说教。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了避免空洞,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和原则。讲原理需要联系实际,讲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更需要联系实际。既要联系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而对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等现实问题也无须回避。运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来说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这种情况正是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表现,是正常的。涉及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时,一定要联系国际上这些新变化,既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又解决了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三、灵活多样教学方法的投入

除了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外,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很重要。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法、灵活法、讨论法、身教法、图示法等。

“启发式”教学法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真正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真正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一方面力求选择准确生动的例证,另一方面力求语言的生动有趣。在讲课中,尽力做到语言活泼而有趣味,情感饱满真挚;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头脑始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这样课堂上就不再是被动局面,而是上下情感交流融为一体。

“灵活式”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取舍,根据不同的教学反馈,来安排讲课内容的详略。在讲解原理的方式上,有时先结论后展开,有时则通过事例引出原理;有时是由抽象到具体,有时则由具体到抽象;有时通过问题把要讲的全部内容逻辑地串通起来,有时还需要对教材本身的内容作一定的调整。总之,各个不同的环节不要千篇一律使用一个模式。

“讨论法”,就是有准备地把问题提出来,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事实材料,运用有关原理,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讨论,自然得出某一正确的观点或结论。

教师担负着双重的职责:一是传授知识,二是育人。教师的教学行为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而且会直接影响到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工作态度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行为、精神、态度去感染学生,这就是所谓身教法。此外,在教学中,采用图示法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

创建优质高效的教学机制 篇12

一、因才定岗,成就个性化的创新教师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指出:“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最佳境界。”个性孕育了创新,创新展示了个性。在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未来社会中,只有个性化的、充满创造力的生命,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空间。只有个性化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因而,我们学校特别注重挖掘教师的潜能,成就每一位教师的个性成长之路。

我校教师是在全国各地招聘的,他们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同时教师本身的性格差异很大,如何在一所新的学校里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在各自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学生要因材施教,教师要因才定岗。因为只有因才定岗,才能搭建舞台,施展才华,张扬个性,避免职业倦怠,创建和谐氛围。每学期初,学校要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反复研究岗位方案,确定各年级班主任、任课教师人选及各处室人员,根据每位教师的特长,安排最适宜的发展岗位,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用,各显神通。

学校一位老师博览群书,口才文采令人倾倒,但在学生的课堂管理方面略逊一筹,于是学校便安排他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文学社的开展、网站的建设、对外的宣传报道,可谓如鱼得水。因为他,多名学生的文章、教师的优秀反思等得以结集出版,感人的事迹、优秀的经验广为流传,学校的知名度大为提升。另一名老师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上课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但他有深厚的物理专业功底、动手能力强、谨慎沉稳、爱观察善思考,所以,学校安排他负责实验室及发明创新兴趣小组的工作,在他的引领指导下,不少学生的小发明都得了奖,实验室的工作更是井井有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学生的个性;一个本身没有任何个性与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个性和特色,只能造成精神贫乏。”个性化的教师和个性化的学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只有努力搭建教师个性发展的广阔舞台,才能成就一个学校最可贵、最深层的文化积淀和精神价值,成就教育的理想。

二、规范制度,加强精细化的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的高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最优化,而规范完善的制度是管理最优化的强大保障。“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学校强调教学常规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建立了包括学校各个方面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广纳意见,建立了平等的教学竞争机制和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激励机制,激活了学校的活力。而且,重过程、重落实、重效果,做到“有计划必有实施,有实施必有检查,有检查必有奖惩”,在量化管理的过程中,对全体教师全程跟踪考核,建立个人业务档案,这样以制度规范行为,以机制激发动力,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实力。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的学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各项规章更加详细。比如,对课堂教学确定四个目标——知识与技能、创新能力、兴趣与习惯、科学素养;五项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对课堂教学提出十项要求,内容涵盖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节、课前准备、课堂语言、课堂行为、课堂秩序、课堂安全与教学反思。科学安排好课程表,注意上下搭配、文理搭配、学科间搭配、同学科搭配等等。一旦形成,作为“纲性”文件,坚决执行,尽可能减少临时调课、停课等现象,使师生形成思维定式。

学校领导深入年级组、进入课堂已司空见惯,教师们对学校的严格检查、监控,也习以为常,这样以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全面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督,为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注重细节,打造生命化的高效课堂

课堂始终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落脚点。我们以“生本教育”“生命化课堂”为引领,聚焦课堂问题,反思课堂细节,实现对教学模式及学生、教师自身、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管理等一系列环节与对象的开放教研,全力打造“高效·愉悦”的课堂文化。

依据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及专业发展,我们重新修订了《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课堂教学评价表》,突出了三个重点:科学处理教材、有效组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力求达到三个目标:实效性强、参与率高、达成度高。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价值判断和方向引领。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成长梯次的教师,分别采取多种示范课例:

(1)名师示范:

观摩课例——自我实践——同伴诊断——自我完善;

(2)骨干示范:

集体备课——课例示范——互评互议——实践课例;

(3)优秀课例示范:

听课评课——推选优秀课例——完善示范——个体实践。

在所有课例的示范展示中,首先由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价,再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听课情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流程及效果进行评价,最后由听课教师、教研组长、分管领导进行评课。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馈修正。反馈修正是教学程序的重要环节,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自我监控,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学校在抓好教学常规的同时,狠抓课堂教学。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弘扬教师的个性,鼓励教师敢于“冒尖”。抓好听课、评课制度,评课期间,重点讲不足、找差距。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完成教学任务,为学校倡导的“高效·愉悦”课堂及学生自主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人文管理,创设和谐的竞争环境

美国的卡尔罗杰斯认为,个人潜能的挖掘与转化必须建立在“和睦、亲切的环境氛围,真诚、信任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上。在深入调研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后,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只有为教师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人文管理环境,创设一个自主合作的校本研修氛围,创导一种合作共享的集体备课文化,才能最终实现师生在“高效·愉悦”的优质课堂文化中健康发展,才能使学校彰显无限的生命活力。

学校中青年教师较多,为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成立了“大太阳”儿童乐园;建立了舞蹈室、球室、健身房及其他健身设施,组织教师跳健美操;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的艺术节,展示才艺;每年一次的体检、情绪宣泄的心情信箱,生日时的蛋糕鲜花、元旦贺卡、春节拜年短信……多种关注与关怀,优化了学校内部的人际环境,教师们在感情上与学校、与每一位同事保持着一种亲密的关系,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工作状况。教师的归属感更高,学校的凝聚力更强。“爱能生爱”,当教师享受到工作的快乐,内心充满了温暖,自然会将这种关怀传递给学生,使校园焕发和谐的魅力。

学校设立名师榜、年终评比台、校园网站,展览看板设立“科研榜”“师德榜”“管理榜”等,关注教师的独特价值,从各个角度评选出优秀人才,给予不同的培养,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从中找到闪烁着自己名字的那颗星,激励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确立更高的目标,在自己最适合的领域获得人生价值的体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实践证明,要办一所教学质量过硬、社会与家长满意的特色学校、名牌学校,必须按教学规律办学,在抓好教学常规的同时,狠抓课堂效率。只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守住阵地,耐得住寂寞,才能保证教学秩序,确保教学工作高效、良性运转,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摘要: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各地的办学形式多样化也日渐增多,但在办学体制改革发展中存在着教育特色不鲜明、教育结构不合理、办学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我校从因才定岗,成就个性化的创新教师;规范制度,加强精细化的质量监控;注重细节,打造生命化的高效课堂;人文管理,创设和谐的竞争环境四个方面出发,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行之有效的教学教研及管理体制。

上一篇:读书给学生听下一篇:故障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