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审计

2024-09-03

动态审计(精选5篇)

动态审计 篇1

目前,建设工程项目动态跟踪审计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建设部门关注的焦点。但是,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凸显,建设工程项目动态跟踪审计呈现出较多难点,急需破解,以提高审计的控制效果。

1 建设工程项目动态跟踪审计的内涵

建设工程项目动态跟踪审计是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签证和监督等活动。它是对建设项目有计划地从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结(决)算等诸多环节进行全程审计监督的一种可行性动态调控方法。在建设工程寿命周期中,设计前阶段和设计阶段以审计机构的组建为主,并对建设程序进行审核及规范;事中控制的目的是规范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投资、进度和质量;加强后期的竣工结(决)算控制。建设项目的动态跟踪审计可以从静态审计向动态审计转化,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适时监控隐蔽工程量、材料价款、工程进度款拨付及其现场变更签证单等内容,有效解决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阶段运作的真实、合法、效益的盲点。

2 建设工程项目动态跟踪审计的难点

2.1 动态跟踪审计实施运作角色职能定位模糊

在建设工程动态跟踪审计中,被审计者作为实施与管理角色,包括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监理等部门;审计者是对被审计部门的实施与管理工作进行验证并提出意见者。被审计者负责建设工程项目的运作和实施管理,审计者只负责验证和资金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审计者经常需要直接答复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监理等部门提出的一些并非审计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实施管理工作,造成角色职能模糊,其后果就是破坏了审计与被审计之间角色职能制约的机制,审计工作环节与项目实施管理环节糅合,角色模糊,监督者变成了执行者;审计者越权侵入了被审计者的工作职责,导致自身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风险。

2.2 动态跟踪审计介入时间模糊

从理论上说,跟踪审计介入时间越早越好,审计最好是在建设工程项目立项论证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时即可开始介入,直至竣工结算审定和工程款支付完毕,实施全程跟踪介入。但是,全程跟踪介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审计工作,涉及知识范围广,内容多,包括审计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工程施工技术知识、工程概预算知识、财务知识及相关法律知识等。由于审计人员主要为财务和审计专业毕业,对建设工程实施和管理缺乏专业能力,难以承担前期决策和可行性研究的审计重任。同时,因为投资方认为跟踪审计主要是财务控制,只需在施工阶段重点把关。为防止施工单位盲目增加工程量且过度要求投资方签证,在跟踪审计实践中,绝大多数投资方是在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才需要审计人员介入跟踪审计,这导致在前期决策、可行性研究、设计和招投标阶段所影响的造价无法控制,跟踪审计的效果欠缺。

2.3 动态跟踪审计风险凸显

由于动态跟踪审计是一项新颖的审计模式,当前相关制度和规范尚未完善,定位模糊,审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尚未明晰,很多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在现场自由裁决,缺乏明确的评判标准,一旦出现问题责任无法界定,审计存在很大风险。有些建设工程项目规模大、构成复杂、涉及的内容多,审计人员很难把握处理工作的尺度,容易产生审计风险。跟踪审计人员在参与具体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工作中,由于角色职能定位模糊,很可能会越位行使本不属于自己的职权,把跟踪审计与项目管理活动混为一谈,有时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给被审计单位造成损失。另外,由于建设投资不落实、超标准建设、转移挪用建设资金、预结算管理混乱、缺乏资金监管、投资效益差等问题日益凸显,重大管理欺诈和舞弊案例也日益增多,这些问题无形中会给各类审计带来风险。

2.4 动态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和执业规程滞后

动态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甲乙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审计人员和被审计者角色职能模糊,介入时间不清,审计人员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风险,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执业规程作为支撑,以明晰相关权利和义务。但是当前动态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和执业规程却相对滞后,使得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的实践中没有统一的规范,权利和义务模糊,审计风险增大,审计质量难以提高,导致新颖的跟踪审计模式没有取得理论上的效果。

3 建设工程项目动态跟踪审计难点的破解路径

3.1 明晰审计者和被审计者的角色职能

跟踪审计人员在建设工程项目审计过程中一定要依法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尽量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在开展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者要正确处理好与基建管理、财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关系,明确各自职责、权利和义务,保持审计的合法性、独立性和公正性,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要将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与工程建设实施与管理的其他工作隔离开,审计者主要关注工程造价和财务控制,动态地监督建设工程项目寿命周期中各阶段的运作与管理则是被审计者的主要职能。因此,审计工作一定要明晰审计者和被审计者的角色职能。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适当建立议事机制,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应通过事前建立的议事机制共同妥善处理。在实际工作中,要摆正审计与管理的关系,审计任务是监督和评价,如果包办代替建设单位的管理职能,审计工作就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3.2 准确把握动态跟踪审计介入时间

动态跟踪审计作为绩效审计的一种模式,应在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和审计成本等多方面要素后研究确定跟踪审计介入的时间。有人认为最好能在建设项目策划之初就介入,这样就可以开展市场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建设环境,参与可行性研究,为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也有人认为在建设项目获准立项、建设项目工作机构开始组建时介入较为适宜。理由是审计机关如果在建设项目酝酿策划之初就介入参与有关活动,虽然有助于对建设项目起因和策划过程的了解,但因建设项目尚处于拟议阶段,审计对象并未确定,而且调查研究、设计论证等工作应属于政府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应尽职责范围,没有必要过早介入跟踪审计。笔者认为,应当以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为主线,对建设工程寿命周期实时跟踪。为了保证跟踪审计质量,应对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中对工程投资有较大影响的核心环节予以重点关注。在实施审计时,可在设计、招投标、签订合同、设备材料采购、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变更签证、索赔和竣工决算等环节设置审计工作关键控制点,制订各环节跟踪审计细则,确保建设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除了重要隐蔽工程覆盖、特殊施工工艺、大型机械进出场等必须及时到场审计外,对一般事项审计的间隔时间应当合理延长,即要控制好跟踪审计的“度”,使审计者与被审计者之间的职责容易区分。

3.3 将风险导向审计引用到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中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型、多维的审计模式,以风险理论为基础,在审计各个阶段都利用审计模型,对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全面、动态地分析与控制,并以此为基础恰当地计划和指导审计工作,从而高效率、低风险地完成全部审计任务,达到既定的审计目标。风险导向审计可以全面评估工程项目风险为基础,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高风险点入手,对风险高的项目和资金重点监控,加大审计力度,宏观把握审计重点,既能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又能达到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日益增高的期望。风险导向审计将被审计事项置于宏观经济环境之中,从建设项目所处的行业状况、监管环境、内控制度、业务流程等各个方面分析评估风险水平,把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植入自身的风险评价中去,通过审计程序把自身审计风险降低到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水平。因此,要强化风险导向审计在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中的应用,全面提升审计人员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责任意识,提高风险导向审计中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建立以全过程跟踪审计为主、风险导向审计为辅的审计模式。

3.4 健全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动态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确保跟踪审计有法可依,使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建设工程项目服务,应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出台一系列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订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指导性意见或业务指南,建立和完善跟踪审计的程序,以及与此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为了给跟踪审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规范各方的行为,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工作到位而避免越位,应健全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使建设工程项目动态跟踪审计工作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4 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动态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是当前各方关注的热点。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必须明晰审计者和被审计者的角色职能,准确把握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将风险导向审计引用到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中,健全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促进建设工程项目动态跟踪审计工作合法、科学、规范。

参考文献

[1]李富和.建筑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31):230~231.

[2]刘彤.浅析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义[J].科技信息,2010(3):261.

[3]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9(5):45~50.

[4]蔡素华,吕金保.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之探讨[J].审计与理财,2010(1):23~24.

[5]刘寰,周聿.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探讨[J].福建建筑,2010(2):142~143.

[6]孔凡勤.风险导向审计在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134~135.

动态审计 篇2

第1期(总18期)

昆山市审计局 2008年2月25日

2007年审计为政府财政“开源节流”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昆山市审计局积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昆山“两个率先”保驾护航。一年来,该局共实施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72项,查处各类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金额16.74亿元,增加财政收入1.29亿元,减少政府重点实事工程资金支出5728万元,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审计案件线索16条。

在财政审计方面,昆山市审计局首次将村级经济组织纳入审计监督延伸范畴,逐步做到凡是有财政资金运行的地方都有审计监督把关。围绕这一目标,一年来该局结合“同级审”精心组织实施了征地补偿资金封闭运作情况、集体资产使用管理情况、村级经济运行情况、富民合作社运行情况、政府负债情况、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运作情况等审计和审计调查,并将审计结果都纳入“同级审”报告,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按照“两年轮审一遍”的要求,对全市5个镇实施了财政决算审计,延伸审计了8个村级经济组织及12个富民合作社的财务收支,并对全市167个富民合作社进行了审计专项调查。

在政府公共工程审计方面,市审计局全年共实施了34项工程项目审计,涉及工程投资总额3.75亿元,审计核减工程造价5728万元,平均核减率15.26%。对重点工程项目实行了全过程跟踪审计;首次开展对镇级重点实事工程项目审计,全年选定10个镇级项目实施审计;会同市纪检委、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等部门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网上监察系统;加强对建设项目管理中问题的揭露力度。根据审计部门建议,市

2时刻保持三个“同频共振”:一是保持审计工作与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二是保持审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三是保持审计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血脉同频共振。同时,必须把务实创新作为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的必由之路,全面落实“两手抓”方针,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履行审计职能,加大监督力度,为维护财经秩序,推进依法行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办公室)

昆山市审计局冬训重实效

昆山市审计局一年一度的冬训工作于1月10日拉开了帷幕。在冬训中,该局在“实”字上下功夫,坚持以指导实际工作为目的,精选培训内容,注重“三个结合”,即: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审计干部思想教育相结合;坚持多样化学习与审计业务学习相结合;坚持干部勤政廉政与审计纪律教育相结合。

在为期六天的冬训中,审计人员学习贯彻了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昆山市“两会”精神,昆山市财税金融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了十七大修正后的新党章,邀请专家解读了新《劳动法》,总结了经济责任审计规范,讲解了审计信息与宣传撰写技巧,并且与苏州市局冬训同步进行了审计案例交流、审计实务经验交流、AO与OA数据交换技巧,同时,为了给审计干部打好“预防针”,提高“免疫力”,我局还深入学习了审计纪律,并由各科室负责人同局领导签订了廉政建设责任书。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冬训抓重点、重实效,对日后开展审计业务有很大的帮助。

(法制科)

大雪无情人有情 扶贫帮困暖人心

——昆山市审计局冒雪走访扶持村贫困户

1月31日上午,局长李建英带领审计干部一行8人不惧严寒,顶着风雪深入锦溪镇张家厍村,走访慰问了该村10户特困户。审计干部不仅为特困户送去了色拉油、保暖内衣、床上用品等生活必备品,还代表全局职工送上了自发捐献的新春慰问金5000多元。走访中局领导逐一了解贫困农户的致贫原因和生活现状,积极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克服当前困难,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新路。

昆山市审计局多年来积极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积极开展结对扶贫工作,始终把握住三个要点:一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坚持6年下派审计领导干部脱产驻扎贫困村,深入村级经济组织,了解村级经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出谋划策,挖掘扶贫项目,寻找脱贫途径;二是抓好物质扶助,不忘精神支持。挤出资金援助,积极向上争取扶贫资金,改善村级经济公用事业,不仅在经济上帮助扶持贫困村,而且通过捐助大量农技类、文艺类书籍,帮助扶持村建造图书馆,活跃村民的精神生活,开拓其致富思路;三是定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系列活动。每逢节假日,局领导都要亲自带队组织全局人员捐款捐物,并定期开展走访贫困户活动,送上审计干部的一片爱心。通过多年努力,该局扶贫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多次肯定,被授予“基石工程”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办公室)

市审计局积极做好抗雪防灾工作

近日,昆山连降大雪,给城市生产生活、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昆山市审计局第一时间对灾情做出反应,明确了三点工作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局班子成员坚持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手机24小时畅通,发生异常及突发情况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二是积极发动职工,多次组织全体审计干部30余人开展除雪工作,不仅清扫了包干的前进东路(青阳路—青阳港段),还主动承担了办公所在地公共场所的道路清扫工作,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做好走访工作,由局领导带头,主动向包干区内单位及居民宣传抗雪防灾常识,并认真做好局离退休老干部的慰问工作。

动态审计 篇3

一、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

传统的审计风险评价都只能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的评价, 而不能定量的评价。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根据模糊集, 将Delphi法、评价目标树和模糊矩阵融合一体而成的一种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有三个要素:风险评价影响因素集合U;风险评语判断集合V;风险评价单因素到风险评语判断集合产生的映射f。通过映射f产生一个矩阵集合R, 对该矩阵结果产生风险评价影响因素进行权属分配, 就得到了风险评价结果。动态模糊综合评价中的风险评价影响因素集合U是通过建立成动态模糊集合, 即该集合将考虑风险评价影响因素的动态性, 这样将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然后在最大隶属原理和模糊变化关系对风险评价影响因素进行重新建立集合U。这样, 就可以得出动态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二、基于动态模糊评价的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如果只是理论知识, 对于审计风险评估工作也就无法得到优化, 为了能够使这种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所以我们可以建立动态模糊评价的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建立该评价模型时要先建立模糊判断矩阵, 且相互间成互补关系, 然后计算评价影响因素的权重级别, 根据评语矩阵建立评价矩阵。通过模糊分析, 最终对各个评价结果进行优化, 使审计风险评价能够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评价。

(一) 建立审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审计工作中, 风险影响因素产生结果作出的审计风险评价, 需要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作出合理正确的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分为三层:最高层、准则层和子指标层。最高层主要有预期审计风险、检查风险和错报风险。预期审计风险指标是根据被审计企业的情况作出的预测, 制定出审计计划和策略等, 其风险来源于企业的错报风险和审计人员对审计质量的把控。针对被审计企业客户关系、业务处理程序管控, 设定相应的预期审计风险指标。错报风险, 是因为被审计单位自身原因产生, 审计工作人员将无法控制, 他们只能通过风险评估程序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错报风险评估,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考虑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单位内部经营风险、单位与外部单位联系风险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得出错报风险评价指标。在得出错报风险指标体系后, 根据审计工作法律法规, 就可以得出检查风险评价指标。

(二) 确定模糊判断矩阵和计算权重。各个风险因素对企业风险产生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所以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就得根据影响程度不同, 作出的评价也有不同。根据这些影响因素作出模糊判断矩阵, 并确定各判断结果的权重级别。在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中, 会计变更是否适用、企业是否采用最新会计核算准则与方法、重大错报风险、重要项目或者特殊交易会计处理正常是否正确等都会产生错报风险。这些原因, 对于不同行业单位、行业单位经营的不同时间产生的影响程度也将不同。审计工作人员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与判断, 得出优先判断矩阵。根据风险影响因素程度不同, 根据模糊互补矩阵得出权重级别, 即不同时期影响因素产生影响的程度级别, 并得出下层对上层的影响程度的重要性。

(三) 动态模糊综合评价。在审计工程过程中, 审计单位首先是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 分析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错报风险的一个连贯性工作, 中间过程中单位经营活动存在变化、更新, 所以审计工作存在动态模糊性。审计单位要做好审计工作, 就可以采用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及权重与时间关系函数, 确定风险变化量。审计人员可以根据以前风险评估, 考虑风险影响因素风险变化量, 通过动态模糊方法进行连续性的分析与研究, 对预期审计风险、检查风险和错报风险作出综合评价。

三、基于动态模糊评价的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本文在对基于动态模糊评价的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进行说明介绍的时候, 主要是用预期审计的风险评估来介绍的。一般情况之下都可以根据审计风险的量化水平来对评价的等级进行划分, 从而建立的评价指标为高、中、低这样三个层次。按照一些相关的资料计算就可以预期审计风险的最终评估值, 对于初次接受业务的事务所来说, 如果预期审计风险的最终评估值比审计风险的合理水平低的话, 那么事务所就可以承接这项业务, 如果事务所将要面对多家客户的选择, 那么预期审计的风险也可以作为相应的决策依据。

在审计的不同阶段, 进行审计风险评估的时候侧重点和内容都是不相同的,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风险评估的时候, 对于那些应该要考虑到的因素现有的一些审计准则都是做了规定的。对审计风险有影响的因素比较多, 而且这些因素相互之间交织在一起, 对风险评估的影响程度也不能够很好的确定, 同时大部分都只能够采取定性的评价。在运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之后, 就可以很好地将这些因素纳入到一个整体的框架当中, 然后再进行分类的分析和评估, 这样的话对于审计风险评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都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在构建了审计风险的指标体系后, 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的风险评估对风险的因素缺乏比较系统的考虑这样一个缺陷, 同时还可以使得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式和途径更加明确。在提出审计意见的类型和决定终结审计外勤的时候, 主要就是根据的模糊综合动态的评价结果, 这样在进行审计风险管理决策的时候, 科学性也就能够进一步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 通过采用基于动态模糊评价的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的分析与探讨, 让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审计风险评价工作只能对企业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的评价, 而不能对它们进行定量的评价。但是采用动态模糊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将对审计风险评价进行客观的、公正的评价, 得出的评价结果也更加准确, 为企业提出准确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促进我国经济稳定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也越来越广泛。审计工作主要针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 根据现今审计工作发展方向, 可以看出风险评价是审计工作的精髓。审计风险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模糊性、复杂性, 以致审计风险综合评价工作具有很大的难度。本文主要通过对基于动态模糊评价的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它的应用情况进行讨论, 推广审计风险综合评价的应用, 促进我国审计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审计工作,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动态模糊评价

参考文献

[1].毛望胜.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审计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 2009

[2].胡晓.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 2006

[3].孙忠林.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与应用[D].东北大学, 2009

[4].石鲁生, 王海燕.基于动态模糊理论的评价模型构建[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2

[5].孙纲.审计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5

动态审计 篇4

关键词:审计学教学,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动态博弈

为培养更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国际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2007年下发的1号和2号文件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随着审计法制和政府监管的不断强化, 尤其是新国家审计准则的出台及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即将出台, 审计领域不断拓宽, 审计队伍日益壮大, 审计理论和实践的进步日新月异, 社会对复合型审计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操作性极强的审计学课程必须结合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要, 除特别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外, 更需要不断推进审计学及其实验内容和模式的创新, 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为实现其顺利就业及人生规划打下深厚基础。为此, 本文引入经济学的多重委托代理理论和三方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结合自己在审计学和财务报表审计等课程的初步探索, 为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些许参考。

一、审计学理论教学实践的现状

从事高校审计学教学的大部分教师都深有体会:由于专业特征所限, 审计教材涉及的概念、原则、策略, 方法等枯燥的条条框框居多, 一本书里几乎没有多少例题。如在注册会计师执业考试所设的六门课程中, 审计教材竟达730多页, 其内容之琐碎、抽象和枯燥, 令人如入茫茫林海, 无从把握重点。作为注册会计师培训班的老师, 我曾经下载多个审计学网上培训班教师的授课视频, 即使是大家公认讲得最好的老师, 在一个多小时内, 如果不是对照书本跟着听讲也会走神。在哈佛大学有一个关于审计课的笑话:一共五个学生, 老师讲到最后, 六个人都睡着了, 当然包括讲课的教授。审计学教学的难度与效果可见一斑。这种情形既令多数审计学老师出力不讨好, 更令学生生厌, 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从事审计教学, 进而使得国内审计学方面的教学人才较为贫乏。所有这些一直以来都是审计专业教学公开的难题。

当然, 也不乏像复旦大学的李若山教授、厦门大学的陈汉文教授“口吐莲花”式的审计教学, 但是一直以来, 对于大多数高校的审计学教师而言,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整体并不十分好。2009年下半年, 笔者参加教育部举办的高校审计学精品课程远程学习, 了解到大多数高校的审计学教师都认为审计学课程不好教、太枯燥, 从而无法吸引大多数学生的兴趣, 并为此十分烦恼。现有大多数高校的审计学教学主要采用概念、理论加案例的方法, 该方法虽然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但是, 依然无法提高其理解的深度, 也不能令其真正掌握审计实务操作的具体流程, 更不能令其改进现有的实务操作弊端。因而, 无法达到理论创新和实务创新相互推动的根本目的。毋庸置疑, 任何教学都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历练的过程, 但是好的教学方法无疑会缩短这个过程。因此, 对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动态模拟实验的理论基础——三方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1. 重委托代理关系。

三角关系形象刻画了审计主体、对象与委托者之间的关系。审计业务实质上是一个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动态过程。首先, 审计人员接受企业股东的委托, 对其管理层出具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在这个委托代理关系链中, 看似两个代理人 (审计师和管理层都是代理人) , 二者同属一个委托人 (股东) 。但是, 实际中往往是企业的管理层决定聘请或解聘哪一个会计师事务所, 即管理层在作为代理人的同时, 其又属于隐性的实际委托人。这种错综复杂的多重代理关系, 使得委托代理关系的任一方对其他两方拥有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三方各自的利益也不同。

2. 三方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原理。

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 各自都会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对方的行动去作出应对策略。审计业务本身就是一个三方参与的、动态的不完全信息博弈过程, 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行为信赖的一个选择过程。其中, 三方主要包括企业的委托人即股东大会或董事会、代理人之一管理层和代理人之二会计师事务所。

(1) 企业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由上图可知, 企业在节点1进行选择, 它有表现好的动机, 以维持企业现有发展状况和选择表现不好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两种策略。然后, 会计师事务所据此有两种对策, 信赖企业或不信赖。其中, 信赖决策是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规避风险, 要么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 但客户不同意或风险依然无法规避时, 采取辞聘该客户的信赖决策。

若被信赖者的表现不好, 且与实际相符, 但信赖者 (即会计师事务所, 下同) 采取不信赖他或她的信赖决策, 并采取相应的决策措施, 则信赖过程结束, 此时其无损失。该情形见上图中最左边的一个分支。

如果客户表现好, 此时进一步将信赖决策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客户的表现与实际情况相符, 会计师事务所采取信赖该客户的决策, 并采取信赖措施, 如出具标准意见审计报告或恰当的非标准意见, 此刻的信赖属于正常信赖, 该决策自然成为下次是否信赖该客户的基础。第二种情形是客户的表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信息不对称, 或听信客户的花言巧语或巧妙伪装而选择信赖该客户, 此时属于过度信赖决策, 且采取了相应的信赖措施, 如应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却出具了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 或应该辞聘该客户却继续保留该客户, 导致客户组合风险增大, 由此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前文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循环图中涂黄色的部分就是过度信赖的动态决策过程。此时, 往往会导致信赖循环链的断裂, 信赖者可能身败名裂, 万劫不复, 如安达信因安然事件而销声匿迹。可见, 审计业务本身是一个动态的不完全信息博弈过程。

(2) 与企业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频繁的动态博弈不同, 委托人、股东与企业管理层之间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均衡早已被学术界得出定论, 即设计种种激励和约束机制以规避后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但是, 对于股东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却缺乏更深入的研究。由于股东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企业管理层的了解而间接获取信息, 二者之间也是一种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即使有审计委员会机制和独立董事制度, 但是由于代理链条太长依然缺乏更深层次的充分信息。

3. 审计学动态模拟实验的三方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

在审计学课程中, 审计业务的每一步, 每一个环节, 尤其是各个循环, 如销售与收款循环, 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储存循环、投资与筹资循环等, 都是对企业策略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应对策略的刻画, 因此, 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绝对不能将审计活动与委托方和代理方的行动割裂开来, 孤立进行学习, 否则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以往的审计教学就是陷入了这种不可自拔的怪圈。因此, 必须按照前述三者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等特征, 与股东、管理层结合起来, 重点强调学生的步步参与和积极思考, 从而把审计课程学活、用好。具体而言, 分为以下三步:

首先, 将学生分成三组:第一、二组共同组成一个新成立的企业, 其中, 第一组作为企业的股东, 并从中选取十名学生成立董事会, 再选取一名董事长来决定企业的重大决策, 其中包括最终确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第二组, 作为企业的管理层, 负责财务报表的编制,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实施和维护, 以及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为优劣的判断, 并将此信息传达给股东大会, 提出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提案;第三组, 成立一个会计师事务所, 负责审计计划的制定, 审计项目组的成立, 具体的审计取证、出具报告等一系列过程。

其次, 进一步将第二组的企业管理层分为董事长、总经理、销售总经理、采购总经理、投资与筹资总经理、财务总经理。在讲到具体的销售、采购、投资与筹资、货币资金各大循环时, 请他们逐一说明对相关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如何进行设计、实施和维护。同时, 将第三组的会计师事务所再分为主任会计师、副主任会计师、项目经理和签字会计师, 分别负责不同级别的审计业务, 如对应于上述的五大循环, 应分别测试其内部控制, 并实施相应的实质性程序, 编制工作底稿等。

最后, 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 先确定适当的审计程序, 寻找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出具其认为恰当的审计报告, 再与企业的管理层进行反复沟通, 最后得到双方满意的审计报告。

该模拟实验设计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三方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调动积极性以及启发的作用。对于每一组学生扮演的角色和其他旁观的学生而言, 既是对实际审计业务活动的遵循和再现, 也是对其所学知识的再现和应用, 从而达到“一箭多雕”的目的, 因而更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不同的学生在个体知识和思维、判断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 而且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完全, 不对称, 因此在他们应对的时候, 就需要发挥各自的智慧, 在讨论中激发灵感, 从而迅速实现其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牢固掌握。

三、改革与创新:案例与审计三方动态模拟实验的结合

笔者在今年上半年财务报表审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初步尝试, 对上述三组人员的确定采取的是学生自愿结合, 如果哪一组不踊跃时, 再随机指定学生, 因此总体效果较好。还过由于是首次尝试, 其他配套措施未及时跟进, 如让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查找相关资料等, 对教学效果稍有影响。如果前期和实施过程中的配套工作到位, 那么采用这种三方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审计模拟实验将是对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全新的思路。具体而言, 需要以下配套措施的跟进:

1. 以案例激发兴趣, 以兴趣带动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审计学课程的学习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技巧和方法, 如审计程序、审计测试、审计报告等, 为了避免枯燥和厌烦, 可以选择一些单项案例 (如因函证发生审计失败, 或因存货监盘发生的审计失败) , 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2. 引入较为相关的影视作品, 大胆创新。

任何知识都是相通的, 尤其是文艺作品具有形象性、娱乐性, 它既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 也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甚至令其终身难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插入一些典型的、相关度较高的影视作品, 再从审计专业的角度加以解释和演绎, 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打好会计学、经济法、税法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基础。

要想学好审计, 就必须学好会计, 这是由审计学鉴证和查错纠弊等功能决定的。因此, 在审计学动态模拟实验学习前, 必须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会计知识点。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会计活动都要遵循一定的经济法规、税务法规等, 也必须让其具备一定的经济法和税法知识。此外, 还需要其了解和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 如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以及金融学知识, 尽量拓宽知识面。

四、结论

前述分析表明:在学生具备一定预备知识的前提下, 无论是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视角, 还是从三方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行为经济学角度, 抑或从培养能力的高度看, 将学生分成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委托人和管理层三方, 根据实地情景进行动态模拟对审计学理论进行学习, 尤其是对财务报表审计五大循环的学习, 其学习效果要优于其他方式。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 加之时间仓促, 未能量化三方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均衡策略, 文中还存在诸多不足, 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素萍.高校审计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构想.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1

[2].郝晓雁, 辛旭.审计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会月刊 (综合) , 2007;6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 2007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 2007

[5].刘蓉.高校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完善.财会月刊 (理论) , 2007;3

[6].何秀英.创新审计实践教学之我见.财会月刊 (理论) , 2007;4

[7].李晓慧.审计实验室——审计实务个案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8].阚京华.审计学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财会月刊 (理论) , 2008;2

[9].房巧玲, 刘庆红.审计学实践教学体系框架的构建.财会月刊, 2010;33

动态审计 篇5

一、文献评述

相较于国外学者们对于审计博弈内容研究上的精细和深入以及方法上的成熟和多样, 我国学者对审计博弈研究起步晚、发展快, 对于审计模型的构建也不只是局限于简单的静态策略博弈模型, 而开始研究更加复杂的动态博弈模型。薄澜、姚海星通过构建关于上市公司管理者财务舞弊与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分析了公司管理者和审计师的最优策略以及博弈模型多期重复进行的可能结果, 提出减少财务舞弊发生的措施和建议。刘国常、韩春生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审计合谋的市场选择及其治理策略进行探讨。张涛、吴联生通过构建股东、管理层和审计师三方参与的两委托人——单代理人博弈模型, 研究了固定审计费用下不同审计师变更方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庄立、王玉蓉构建和比较了传统审计模式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客户以及政府监管三方关系人的博弈模型。卢宁文, 通过不完全信息动博弈模型的构建分析了审计师行为的选择。武恒光通过管理层和审计师的舞弊博弈模型进行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及不规则关系研究。国内学者研究较多的是管理者与审计师之间的博弈, 本文通过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构建分析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以及社会监管部门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决策过程。

二、审计三方关系人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本文所说的财务舞弊是指, 被审计单位人为地没有在财务报告上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故意欺骗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在本文构建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中, 假设审计单位的专业胜任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并且实施审计的复杂程度也是无差别的, 即不存在被审计单位财务舞弊而审计单位不能发现错弊的情况, 只存在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而不报告错弊的情况。社会监管部门在对某个企业实施严格监管的情况下能发现该企业的虚假错弊, 在不实施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则发现不了。审计三方关系人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被审计单位不了解审计单位是否愿意参与合谋, 社会监管部门并不知道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合谋现象, 审计单位也不清楚社会监管部门是否会进行严格监管。按照进行博弈的顺序, 其他基本假设如下所述:

假设1:首先由自然来选择被审计单位的类型——诚实或者不诚实, 其中选择诚实的概率为 (1-ρ) , 选择不诚实的概率为ρ。诚实的被审计单位一定不会进行财务舞弊, 不诚实的被审计单位以一定的概率θ进行财务舞弊, 并且如果被审计单位实施了财务舞弊, 其一定会向审计单位发出合谋的意思表示。被审计单位实施财务舞弊并且与审计单位合谋成功, 未被报告舞弊的额外造假收益为I;被审计单位实施财务舞弊, 被报告舞弊的后果是不仅失去了额外造假收益I, 还会承担P的惩罚, 其中的P指经济处罚以及行政处罚和名誉受损的量化。

假设2:审计单位不存在胜任能力和审计质量的问题, 其以一定的概率与舞弊被审计单位进行合谋。相对于不合谋, 审计单位同意合谋后的额外收益为R, 若被监管部门发现, 审计单位不仅会被没收额外收益R, 而且还会遭受到行政处罚以及审计单位名誉上的损失, 量化为L。

假设3:社会监管部门以概率实施严格监管, 实施严格监管的额外成本为C, 监管机构实施严格监管查处了财务舞弊与审计合谋给社会带来了正能量, 对整个社会的财务体系都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量化收益为B。监管部门监管不力, 变现纵容财务舞弊, 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D。

三、外部审计三方关系人博弈模型的构建

在上市公司外部审计中, 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社会监管部门三方关系人之间的博弈顺序依次展开。首先, 自然选择被审计单位的类型是{诚实, 不诚实}, 概率分别为 (1-ρ) 和ρ。然后是, 被审计单位进行行为策略的选择{舞弊, 不舞弊}, 其中诚实的被审计单位一定不会造假, 不诚实的审计单位以一定的概率θ进行财务舞弊。接着是, 审计单位的行为策略{合谋, 不合谋}, 被审计单位在没有进行财务舞弊的情况下, 审计单位的行为一定是不合谋, 被审计单位在实施财务舞弊的情况下向审计单位发出合谋邀请, 审计单位以α的概率同意合谋, 以 (1-α) 的概率拒绝合谋, 报告错弊。最后是监管部门的行为选择{严格, 不严格}, 监管部门并不知情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单位的行为, 以的概率实施严格监管。

如图1所示, 图中博弈树上面的节点代表的是博弈参与人, 博弈树的路径代表参与人选择的行为策略, 最终收益括号内的数字由左至右分别为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监管部门。根据外部审计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博弈的结果有以下八种类型。

(1) 自然以 (1-ρ) 的概率选择了诚实的被审计单位, 诚实的被审计单位只有一种行为策略——不舞弊, 审计单位不存在合谋的情况, 监管部门以的概率实施严格监管, 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监管部门三者的收益为 (0, 0, -C) 。

(2) 自然以的概率选择了诚实的被审计单位, 诚实的被审计单位只有一种行为策略——不舞弊, 审计单位不存在合谋的情况, 监管部门以 (1-β) 的概率不实施严格监管, 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监管部门三者的收益为 (0, 0, 0) 。

(3) 自然以ρ的概率选择了不诚实的被审计单位, 不诚实的被审计单位以 (1-θ) 的概率选择不舞弊, 在被审计单位不舞弊的前提下, 审计单位只有一种策略选择——不合谋, 监管部门以β的概率实施严格监管, 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监管部门三者的收益为 (0, 0, -C) 。

(4) 自然以ρ的概率选择了不诚实的被审计单位, 不诚实的被审计单位以 (1-θ) 的概率选择不舞弊, 在被审计单位不舞弊的前提下, 审计单位只有一种策略选择——不合谋, 监管部门以 (1-β) 的概率不实施严格监管, 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监管部门三者的收益为 (0, 0, 0) 。

(5) 自然以ρ的概率选择了不诚实的被审计单位, 不诚实的被审计单位以θ的概率选择舞弊, 被审计单位以 (1-α) 的概率拒绝合谋选择披露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舞弊, 监管部门以β的概率实施严格监管, 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监管部门三者的收益为 (-P, 0, -C) 。

(6) 自然以ρ的概率选择了不诚实的被审计单位, 不诚实的被审计单位以 (1-α) 的概率选择舞弊, 被审计单位以的概率拒绝合谋选择披露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舞弊, 监管部门以 (1-β) 的概率不实施严格监管, 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监管部门三者的收益为 (-P, 0, 0) 。

(7) 自然以ρ的概率选择了不诚实的被审计单位, 不诚实的被审计单位以θ的概率选择舞弊, 被审计单位以的概率选择合谋选择而不披露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舞弊, 监管部门以β的概率实施严格监管, 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监管部门三者的收益为 (-P, -L, B, -C) 。

(8) 自然以ρ的概率选择了不诚实的被审计单位, 不诚实的被审计单位以θ的概率选择舞弊, 被审计单位以 (1-β) 的概率选择合谋选择而不披露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舞弊, 监管部门以的概率不实施严格监管, 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监管部门三者的收益为 (I, R, -D) 。

五、博弈模型分析与政策建议

根据审计三方关系人的博弈模型, 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监管部门的均衡结果是一组策略组 (θ*, α*, β*) 。在求解过程中将自然的选择概率ρ看成是一个常数, 根据博弈结果得出三方关系人博弈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被审计单位期望收益为:

审计单位的期望收益为:

监管部门的期望收益为

运用最优化的一阶条件, 分别对 (1) (2) (3) 式求偏导, 并令偏导等于零, 即令

具体整理得到如下式子:

求解 (4) 得到三方博弈的均衡解为:

分析三方博弈的均衡解:

(1) 当时, 审计单位和监管部门最有策略的确定还依赖于彼此的行为选择。在时, 即被审计单位选择合谋的概率大于时, 监管部门的最优策略是严格监管;反之, 监管部门的最优策略是不严格监管。同样地, 在时, 审计单位的最优策略是参与合谋;反之审计单位的最有策略是不参加合谋。

当时, 即被审计单位选择舞弊的概率小于时, 监管部门的最优策略为不严格监管, 则审计单位的最优策略为合谋。

(2) 当时, 即审计单位同意合谋的概率小于时, 被审计单位的最优策略是不采取舞弊措施, 监管部门的最优策略是不执行严格监管措施。

当时, 即审计单位同意合谋的概率大于时, 监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最优策略的确定依赖于彼此策略的选择概率。在时, 即被审计单位选择舞弊的概率大于时, 监管部门的最优策略的选择严格监管;反之, 监管部门的最优策略是不严格监管。同样地, 在时, 即监管部门执行严格监管的概率小于时, 被审计单位的最优策略是进行财务舞弊;反之, 被审计单位的最有策略是不舞弊。

(3) 当时, 即监管部门执行严格监管的概率小于时, 被审计单位的最优策略是进行财务舞弊, 审计单位的最优策略是参与合谋。

当时, 即监管部门执行严格监管的概率大于时, 被审计单位的最优策略是不进行财务舞弊, 审计单位的最优策略是不参与合谋。

从以上模型分析中可知, 单独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单位行为选择的概率上来判断, 还不足以完全得出另外两个博弈主体的最优策略行为。但是, 监管部门行为概率一旦确定, 即可以直接得出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单位的最优行为选择。由此可见, 监管部门的行为策略在整个博弈过程中, 起到重要作用, 监管部门执行严格监管的力度越大, 对违规的处罚力度越大, 审计单位进行合谋、被审计单位进行财务舞弊的可能性就越小。结合三个均衡解的角度进行分析, 应该采取相关措施使得的值尽量小, 使和的值尽量大。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从监管部门入手。一方面, 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严格执行监管。从博弈分析可知, 当监管部门执行严格兼顾的概率时, 被审计单位的最优策略是不进行财务舞弊, 审计单位的最优策略是不参与合谋, 由此可见, 监管部门执行严格监管的概率越大, 执法力度越大, 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单位的行为越是趋向于诚实守法。另一方面, 不断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 提高监管技术, 降低监管成本。严格监管的实施能够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单位起到震慑的作用, 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单位从博弈的角度也会选择诚实的行为, 但是严格监管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以及经济成本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严格监管模式的普及, 所以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监管的效率, 降低监管成本, 在审计监管中普及严格监管模式。

(2) 从审计单位入手, 加强对审计单位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道德素质。一方面, 通过行业协会等途径, 对坚持正义敢于披露财务舞弊行为的审计人员加大表彰力度, 对正面典型进行宣传;另一方面, 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加大审计单位的违规成本。

(3) 从被审计单位入手, 不断规范资本市场的信息质量要求, 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对信息真实性的监控质量。加大对财务舞弊公司的处罚力度, 提高舞弊成本。通过社会影响以及责任机制, 对上市公司及其管理人员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薄澜, 姚海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外部审计的博弈分析——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3 (3) .

[2] .刘国常, 韩春生.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博弈分析和治理策略.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 (3) .

[3] .张涛, 吴联生.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一个理论分析.审计研究, 2010 (2)

[4] .庄立, 王玉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三方关系人的博弈关系.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7 (11) .

[5] .卢宁文.审计质量形成机理的博弈均衡分析.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2 (9) .

[6] .武恒光.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及不规则关系研究——基于一个舞弊博弈模型的分析.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0 (4)

上一篇:精准农业技术及应用论文下一篇:突围海淘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