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建设(精选12篇)
工业化建设 篇1
作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推出的一项新战略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作出的正确决策, 它不仅全面体现了新时代、新形势、新条件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的要求, 而且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四个大方面。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不仅是对农村现有问题的系统解决, 而且还是一个崭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与过去在传统工业化过程中所从事的农村建设不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正在实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鉴于此, 从新型工业化的视角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结合工业化进行分析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的工业经济转变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它不仅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 (例如来自制造业活动与第二次产业的国民收入份额一般上升和从事制造业与第二产业的劳动人口一般也表现为上升的趋势) , 而且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250年左右的工业史表明: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关键因素,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产物, 即一个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的现象, 这也是配第—克拉克定理所部分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另外, 根据大多数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工业化应先从轻工业开始, 然后过渡到基础工业, 直至到重加工业的发展道路。但具体到中国, 情况却不相同。由于建国初期所处的历史发展环境的特殊性和当时对工业化不太正确的理解, 中国跨越了轻工业、基础工业发展的阶段, 采取了直接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而跨越的这两个阶段正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集聚并逐步完成转移的重要时期。中国跨越式的工业化虽然在短时间内提升了重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但却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 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 其实这抑制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 源自于刘易斯所创立的以现代工商业和传统农业作为分析对象的二元经济理论为指导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单方面转移的战略在实践中日益显示出局限性。同时, 这个时期中国经济也已经迈过了费景汉—拉尼斯等开放经济模型中的“出口替代点”, 而处于“转折点”前后, 也就是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型阶段, 实质上也是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转换阶段。从这个阶段开始, 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由于建国初期历史发展环境特殊性和当时对重工业化理解的偏差所导致的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 致使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年年递增的趋势。蓄积已久的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不仅阻断了工业化所要求的对简单劳动力流动的循序渐进性, 而且打乱了工业化过程中对复杂劳动力流动要求的循序渐进性, 再加上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狭隘动机, 所有这些不仅加剧了中国资源能源的紧张、弱化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而且抑制了产业升级的步伐, 使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越来越明显甚至呈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因此可以说, 单纯借助于简单劳动力而缺乏技术集约和资本集约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瓶颈。
鉴于此, 党在十六大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具体要求便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但由于中国具有的长期以来“城市偏好”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导致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形成的强有力制约这一特殊国情, 即便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率的提高, 中国仍将有大量农村人口。例如, 按现在城镇化速度, 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7%左右, 到时仍有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鉴于此, 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 中国必须关注农村的发展。否则, 农村将很有可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衰败、落伍, 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也将会化为泡影。为化解这一难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指明了破解这一困境的现实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讲, 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农村改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一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中的又一重要举措。为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应将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导入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而不是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相脱节, 以便充分利用好新型工业化带来的新农村建设的新机遇,
二、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讲, 在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这是因为如果农民收入不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增加, 新农村的建设将会失去发展的奠基点和支撑点。相应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 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及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问题。具体来看, 在耕地和水资源方面,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和水资源较少, 而消耗较大。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与此同时, 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可以说,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会越来越明显。从农田水利设施来看, 目前, 全国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已不足40%, 工程配套率不足70%, 工程老化、年久失修、渠系不配套的问题十分突出, 全国8亿多亩有灌溉条件的耕地, 每年有1亿亩左右不能得到灌溉。从农业科技支撑方面来看, 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不足, 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较低, 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较低。当前,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0.6%, 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以上, 发展中国家也都超过1%, 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不足, 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较低, 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只有45%左右, 比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要低20%~30%;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 目前,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约3000亿元, 仅占总支出的12%左右。农业贷款只占全社会贷款总额的5%左右, 与农业增加值占GDP的15.2%的比重很不相称。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的投入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农民生活环境方面, 据联合国统计显示, 目前水污染已给人类造成严重伤害。在我国也不例外, 特别是农村地区, 还有3.2亿人口饮水不安全。 (1) 鉴于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来指导农业发展, 改变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为集约型的农业生产方式, 即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
1. 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 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向农业扩散、渗透,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从而达到降低农村资源消耗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复合阶段, 即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随着城市边界的拓展及农村边界的收缩, 在这个阶段上, 中国农业承受着包括资源和环境在内的各方面的压力。与传统工业化不同, 新型工业化主要体现在“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鉴于此, 中国可以利用新型工业化的这些理念来促进新农村建设, 就利用农业高新技术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 可从三个地方着手:首先, 中国可借助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从而提高农业经营集约水平和增强耕地资源产出能力;其次, 中国应利用农业生物技术这一农业高新技术的核心来挖掘农业潜在生产能力, 在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 从而提高商品农产品的质量;最后, 中国必须运用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生态技术, 在有效监控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 有利于提高农民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的素质, 培育现代农民。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劳动力要素具有非同质性, 素质低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 素质高则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条件。因此,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 农民素质的高低不仅能决定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而且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本质的内容和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关键所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国现阶段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 整体素质不高,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资料表明, 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 而初中的仍占49%, 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的或识字很少的占7%, 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 (2) 再加上农民受传统影响, 对市场经济等新的东西接受能力较低, 缺乏发展和创新意识。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 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老人或儿童, 农民老龄化的趋势已现端倪, 我国农业将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鉴于此, 我们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重视科学和教育的理念来提高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抓好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 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 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 这是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必须大规模开展农民劳动就业技能培训, 农业科技人员要坚持走到田间地头, 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 促进科学种田。另外, 教育部门应在切实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 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三是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具体地讲, 必须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加快完善农村文化设施, 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和谐乡村”的创建活动, 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 并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3. 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 对于推动新型农业产业化和增强农业的增长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农业产业化涉及到市场、加工企业、农户及科技服务等元素, 具体来讲, 它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加工企业为载体, 以农户参与为基础, 借助于科技服务这个手段, 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连成一体, 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 农业产业化是实施农村城镇化、农业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突破点, 是农业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的切入口, 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抓手。因此, 抓住了农业产业化, 我们就抓住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抓住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擎。 (3) 相应地, 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就可得到平衡发展, 从而实现在农村生活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的目的, 并进而减弱农村人口集中涌入城市的压力。传统农业产业化的弊端在于照搬工业和服务业的模式来经营农业, 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下, 造成了企业和农业争利的这一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 造成农民的利益受损, 最终的结果往往会阻碍农业产业化的更新换代。新型工业化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理念正好可以解决这一矛盾, 众所周知, 信息化可以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 使相距很远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超越时空限制见面, 从而减少了众多繁琐的中间环节。在充分利用信息特性进行低成本传输和联络的基础上, 一个个有形的组织既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效率, 又避免了农户成为市场风险的承担主体。另外, 信息经济还可以在对传统农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分工, 通过非农化,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从而大大增加中国农村地区实现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可能性。与此同时, 在信息化的条件下, 即使生活在农村, 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同城市人一样享受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 (4)
4. 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 有利于解决农业剩余向外转移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众所周知, 农业税的减免对于缓解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消费乃至于发展农村经济起到过一些作用, 但由于农业税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并不大, 因此, 对于减免农业税对于农民的意义不应高估。实质上, 农民收入持续的增加来自于农业剩余的增加。虽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农业剩余, 但由于价格机制的市场调节作用能导致农业剩余外溢, 因此, 它并不必然保证农民收入有实际的增长, 却有可能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众所周知, 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中, 当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很小或者无弹性时, 需求唯一地决定产品价格。根据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 由于农业信息闭塞、生产的盲目性及因农业技术落后导致农产品的低质量, 致使中国农产品供给弹性低甚至某些地区农产品供给的无弹性, 再加上需求下降, 使得农业剩余持续外溢, 农民收入增长很慢。例如上世纪中后期以来, 中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就说明了这一点。鉴于此, 中国农产品供给缺乏弹性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剩余数量的关键因素, 并进而成为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关键因素。要改变这一状况, 我们一定要以利用信息化为主要手段, 在随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上, 适应市场对农产品的优质和多样化的需求, 从而增加其供给弹性。另外, 借助于信息化及时接收国家对国内外农产品的产需情况及绿色认证标准等整理分析后所发布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 扩大其销售范围, 进而缩小市场价格机制的“剪刀差”, 减少农业剩余外溢, 也不失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解读五中全会.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EB/OL].新华网, 2005.11.13
[2]朱玉, 李菲.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EB/OL]新华网, 2005.11.3
[3]匡国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析[J].理论月刊, 2006 (8)
[4]曹艳.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理论导刊, 2006 (7)
工业化建设 篇2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经济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重要标志,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对安康社会实现突破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跟进西部强省步伐的关健和突破口。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势在必行
“十一五”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全市上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氛围浓厚,工业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全市GDP达到137.8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5.54:29.79:44.67,以工业为主的二产成为拉动增长的中坚。经过三年的努力,到,全市生产总值(GDP)达274.9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9:34.6:41.5。二产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了4.8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我市工业占GDP比重仅为22.6%,分别低于国家、省上17.7个、21.3个百分点,说明安康仍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工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工业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当前,国家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后期,我市尚处于初期阶段,全市工业总产值在全省所占份额不足2%,在陕南三市中工业占生产总值比例最低。
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展中,我市面临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良好机遇,应注意把握本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放开视野,登高望远,加强战略思考和谋划,积极应对新挑战,牢牢把握新机遇,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走出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选择
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工业,抓好工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突出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全力以赴抓好新型工业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2:45:43左右,每年工业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到,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加快汉江干流旬阳、白河水电站建设进度,完成岚河、任河、旬河、南江河等汉江支流小水电开发。力促石泉、旬阳火电项目尽早开工。密切与中广核集团的合作,坚持做好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大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原料基地建设力度,适时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积极筹划高纯硅、单晶硅、多晶硅项目,启动光伏产业。逐步形成水火并举、核电、生物质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兼具的陕西新兴能源基地。
——打造新型材料基地。以实施《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为带动,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突出发展有色金属材料、钢铁、硅材料、钡化工、新型建材等矿石采选及其新型材料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硅材料和建筑材料工业体系,使之成为安康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陕南新型材料产业基地。
——壮大富硒食品集群。依托富硒资源,加快肉类、矿泉水、魔芋、茶叶、蔬菜等资源开发,引进战略投资,打造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富硒产品的加工、销售,重点发展五条产业链。一是富硒茶生产、销售的链条,二是富硒水果、干果的品牌化包装、果脯生产以及核桃粉等固体饮料的开发、生产链条,三是富硒菌类的烘焙、包装、销售链条,四是魔芋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链条,五是富硒肉制品的加工以及相配套的种猪培育、饲料加工、包装材料、物流运输以及相应的服务业链条。
——扩张生物医药规模。围绕“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扩张规模、提高效益”的思路,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对现有医药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要素整合,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激素类原料药、中药饮片、植物提取、配方颗粒和各种剂型成药,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建设3-5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提升安康丝绸水平,
高度重视茧丝绸产业对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制种、收烘、蚕茧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积极研发和引进优质桑蚕种,广泛应用鲜茧收烘新工艺,提高蚕桑比较效益。加快捻丝、丝绸、服装、旅游产品开发,延伸茧丝绸产业链。加强蚕桑副产品开发利用,提高丝绸产业综合效益。
——扶持装备制造发展。以引进龙头企业作为主要发展手段,利用近年来世界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的契机,寻求与世界级企业合作的机会。利用金融危机后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引进国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利用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逐渐形成以价值链分工主导的先进产业集群形式。同时,利用与周边城市十堰、XX、重庆等汽车制造中心距离较近的优势,寻求与这些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合作的机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的配套产业。
——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第四产业”,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望成为安康的主导产业。利用支柱产业之一的新型材料产业培育的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优势,重点发展三个产品系列:一是微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二是各种信息材料产业;三是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数据、检索、查询、商务咨询,形成信息的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储存和经营的产业链。
三、我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
(一)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引领安康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一是抓招商。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狠抓招商,敢于做出一定的牺牲,出让一定的利益,集中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要立足矿产、中草药等优势资源,瞄准省内外的有色、医药、保健品等大集团、大企业,实行叩门招商、以企招商,千方百计引进大企业、企业集团,借力整合资源,聚集资本,形成工业经济大发展格局。二是抓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的包装、衔接、汇报、洽谈、争取工作,做到储备项目多方争取,意向项目广泛接触,在谈项目紧盯不放,签约项目狠抓落实,在建项目加快进度。三是抓培育。下硬茬、出实招,力促企业做大规模,每年滚动培育一批企业成为年产销过亿元的企业。抓大不放小,实施小企业成长工程,每年滚动培育一批企业进入规模企业统计“盘子”。四是抓落实。要切实做好西洽会签约项目的服务和跟踪落实工作,努力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推动签约项目尽早落户、尽快开工。
工业化建设 篇3
一、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奠定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基础
要按照“做好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要求,着力优化经济结构,突出工业主导,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工业,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千方百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工业优势,再把产品优势、工业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一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打造“信息化阿克苏”,实施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节能化。依托自治区开展的“万户企业上网”工程和为中小企业无偿提供信息化软件的有利时机,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二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畜牧业,深入开发绿色食品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产业化与工业现代化相互依赖,相互推动的格局。三是发展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打造“龟兹古地、西域精粹”为突破口,借助“第四届新疆国际旅游节暨第四届阿克苏龟兹文化旅游节”之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四是加快乌什口岸的早日开放,不断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在重点扶持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的同时,要培育发展有特色资源、市场潜力大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促进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增强经济活力,使其成为拉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改进产业集群,构筑优质平台,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集约化发展
一是依托园区构筑集群。必须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效率开发、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采取筑巢引凤、逐步开发、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办法,加快地区重点规划建设的库车石化工业园、阿克苏轻纺工业园、拜城重化工工业园建设步伐。一要完善园区服务功能。随着进入工业园区企业数量的增加,各工业园区不仅要抓好项目引进过程中的全程服务,还要重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园区开发公司来替代园区管委会职能的新思路,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政府做不了又做不好的事交给开发公司来做,逐步建立起由园区开发公司为园内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技术开发、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企业解决自己办不了办不好的事,让企业能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管理。二要不断完善园区规划。尤其抓好园区建设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注重功能区划,推动分类聚集。三要加强政策引导。将优惠政策向产业集群倾斜,吸引具有产业带动优势、配套协作功能强的企业进入集群区域,解决一些园区有企业无产业、有产业无集群的问题。四要优化综合投资环境,推动特色产业和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重构产业优势,再造产业基础,形成、发展和壮大一批产业群,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市场化协作,提高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和竞争能力。
二是倚重优势打造集群。一要倚重优势资源。立足石油、天然气、煤炭、棉花等资源优势,加强资源系列开发,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和配套产业,拉长链条培育集群,坚持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二要倚重主导产业。着力在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档次、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推动优势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三要倚重龙头企业。要实行政策“聚焦”,促进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聚群,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光环效应”和“连锁效应”,大力发展龙头带动型产业集群。围绕丰富的资源、原始的产业、优势的企业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坚持示范引导和重点突破,加快推进技术、资金、产品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传递、重组、整合,切实增强优势产业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力和牵引力,不断提高产业的聚集度。
三是强化“关联”推进集群。一要资源循环互动。依托优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企业循环式组合。二要企业联手互促。立足已有的产业布局,推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加快大企业特别是支柱企业产业链向上下延伸,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大企业生产合作,加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产业对接和配套协作,形成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协作性好的“联合舰队”及拟上市公司。三要走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大中小互补共促的产业集群之路,切实解决企业之间“互不关联”、“不相往来”,防止产生互相掣肘、恶性竞争的问题。
三、改进招商引资方式,继续 “一号工程”,不断拉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
地区今后要积极改进招商引资方式,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招商机制,引导招商引资的主体逐渐由政府部门向社会团体的转变,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步入社会化、市场化轨道。一是实行“中介”招商,变“拉商”为“进商”。招商引资的思路应转变为“政府统筹指导,部门协调服务,企业担当主角”,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到优化投资环境、搞好产业规划、培植和壮大招商载体等方面上来,加强引导协调和分类指导,选择和包装一批形象好、潜力大、有前景的重点项目推向市场,实行专题招商,改变过去那种漫无目的、见商就拉的饥渴性招商,促成企业主动联系引资项目的良好局面。二是以项目为中心,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项目是招商之本。根据地区的产业总体规划,突出抓好“六大基地”建设,建立好项目库,对招商项目进行分类,提高招商引资的目的性、针对性,确定出重点项目、优势项目,客观分析投资回报率,认真做好包装,寻找出与投资方的共同兴趣,增强项目能吸引投资商的“魅力”,实行行业性招商、专业性招商和高层次招商,把招商引资活动转变为一个由浅入深、滚动发展、连续不断的过程。三是提高招商引资门槛,严把招商引资质量。四是积极抓好 “四个优化”工作,创优招商引资环境。通过优化政策环境、优化生产经营环境、优化生活环境和优化服务环境,切实做到以好环境吸引人,好服务留住人、好政策激励人,进而实现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的目的,增加外资的“登陆点”。五是利用信息网络,实行网上招商。利用阿克苏政府网页,建立招商信息专栏,通过网站向疆内外、国内外发布全地区的招商项目、产业政策等相关信息,以精品项目吸引网上客商,实行互联网招商,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懈工作,从而达到让世界了解阿克苏,让阿克苏走向世界。
四、改变产业发展观念,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确保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阿克苏地区第三产业相对还比较落后,服务业已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全区上下要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引以重视,下大气力加以推进。一是要找准方位,立足扶助主业做大做强。要瞄准主业、以服务新型工业化建设为出发点,突出生产性、服务性,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各县(市)情况不同、产业需求不同,要防止生产性服务业盲目乱上、一哄而上的现象,必须立足长远,突出地方特色,着眼市场需求,加强产业对接,向配套化、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集团化发展。二是要综合推进,实现产业共存共荣。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实行主辅分离、产业集群催生、市场要素培育、行业自由竞争的措施促进生产性行业发展,特别要加快信息服务、管理咨询、融资担保、创业辅导、人才培训、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健全配套有效服务新型工业化建设。三是健全城乡营销网络,加快农村流通网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大力推动世纪中天、地县(市)农资公司等连锁试点企业把经营网络延伸到农村,发展农村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确保农村居民安全消费、满意消费。
我们还要改变用人观念,积极培养人才,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新农村建设应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篇4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一级本质体现了国家层面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等值化的价值诉求;新农村建设不是政府的理论架构, 它使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能够得到实现;其二级本质体现了农民层面收入增加、福利增长、境遇改变、心理跃升的满足感, 是农民生存方式的革命;任何思路和模式的新农村建设, 其结果都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补充工业, 而农民的正当权利被削减的历史尴尬;其三级本质体现了公民社会和法治社会“三农”对资源的拥有和权利回归。
彰显建设本质、实现建设目标的新农村建设路径多种多样, 但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不失为现阶段有效且可行的一种路径。 这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更是建设理念的提升和改变。
一是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能带动农村工业化。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必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工业产业的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集约了农村的现有资源, 农民的现代劳动技能优化了劳动力要素,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农村工业化作保证。 新型工业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契合, 也是农村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二是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能推动农业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特质主要体现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信息化、 科技化、生态化和人文化, 而对传统农业和农村进行颠覆性的改造, 必须将信息化和科技化注入农村产业的发展, 将生态化和人文化融入农民的生活, 使建设成的新农村既沉淀了农村文化又跃升了农村文明, 既改革了生产方式又保证了农民劳动力持续输出, 既体现国家推进城镇化的战略构想又稳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民的身份认同。
三是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能促使农民权利回归。 促进就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 通过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产业带动, 能吸引外流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回流, 能有效解决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农村养老问题。 新型工业化引入市场机制, 能促进农民在公平竞争中获取利益。 法治和秩序是公民社会的应有准则, 也是新型工业化遵从的规则, 这能提供给农民权利行使的正当性基础, 能有效消解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被蚕食。
以河北省为例, 新农村建设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基本路径为:
其一, 统筹规划、分类进行。 河北省农村分属于不同的地域、区位和地理环境, 即使同一地域、区位和地理环境, 也具有自身资源优势和传统农业特点, 再加上各地发展的不同程度, 决定新农村建设不能一刀切, 不能模式复制, 需要各级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者, 紧紧围绕中央政府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城乡等值化的价值诉求, 凸显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 对新农村的建设进行全面统筹、科学规划和具体指导。 各级政府不能闭门造车和纸上谈兵, 要深入调研, 接地气, 为新农村建设如何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提供具有前瞻性、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操性的建设方案。 特别是河北省还有很多贫困县, 如何从新型工业化的视角指导其新农村建设更为重要。
其二, 产业互融、增产增收。 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参照指标是农业的现代产业化发展。 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需要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 需要建设农业产业链, 打造新型农业产业, 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 河北省农村产业发展参差不齐, 存在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的问题, 缺乏聚群化、产业链和产业互融。 在新农村建设中, 有条件的地方应打破土地的碎片化状态, 采取规模化和聚群化的土地经营模式, 运用农业机械作业, 提高生产率;根据传统优势发展龙头产业, 并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 保证农民持续性增收;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为依托, 开发旅游休闲产业, 带动农民创业;淘汰落后的乡镇企业产能, 进行资源重组和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企业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拉动农业经济发展, 等等。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 京津产业向河北的大量转移, 必将有力推进河北农村产业的调整和升级。
其三, 科技植入、信息支撑。 对传统农业产业高消耗、高污染、 低收益的颠覆性改造必须将科学技术植入农业的发展, 农耕技术化、农产先进化, 重点发展科技型和创新型农业产业, 增加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农民要树立科学意识, 拓展科技视野, 更要掌握科学技能。 特别是不能使农村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弃儿, 重点发展农村信息网络, 培育和提高农民的信息处理能力, 运用互联网和自媒体等现代传播媒介, 促使农村的生产生活与世界同步, 进而促进和保证农业产值转化。 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会带来农民生存方式的变革。
其四, 样貌翻新、城乡同构。 新农村需要新样貌。 新农村建设必须彻底改变旧有农村街道散乱、建筑破旧、柴草遍地、垃圾横流的面貌, 因地制宜, 进行农村样貌的重新规划和建设。 虽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农村高楼林立的景象, 但必须明白, 农村传统村落的摧毁和现代高楼的崛起, 并不表征新农村的本质。 因此, 在街道设计和生活设施体现现代化的基础上, 可以突出原有的文化元素, 建设文化农村;可以改革生活方式, 建设现代农村;可以集约土地, 建设城市化农村;可以体现村民的愿望, 建设特色农村。 无论是哪种模式的新农村, 其根本是让农民享受现代化生活的福祉。
其五, 主体确认, 权利回归。 新农村建设虽然是顶层设计, 但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自身。 在建设过程中, 各地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 尊重农民的意愿, 采纳农民的建设意见和建议, 让农民和农民组织参与建设方案的制定, 给予农民自我管理、民主管理的空间。 随着农村产业的发展, 农业资源将得到集约化利用, 也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各地各级政府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农民工回流, 安置农民就业, 使农民不再背井离乡, 漂泊谋生。 还要深入进行中国伦理文化的教育, 培育孝道文化, 使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归。 通过制度性安排和机制设定, 使农民最大限度地享受新农村建设的福利和公共资源。
其六, 社会联动, 共筑成果。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迈向小康社会的重要领域, 是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性步骤, 也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 虽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但由于自身各方面的局限性, 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必须得到政府的强力支持和社会组织的协同帮助。 各地政府通过各种手段, 调动和集聚社会资源, 对新农村建设集体发力;各社会组织要突破社会组织壁垒, 树立一盘棋的观念, 在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以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有效推进。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走新型工业化之路面临机遇, 但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不能急于冒进, 不能盲目跟风, 不能表里分离, 更不能政绩化, 要将其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 扎实、稳妥、有序、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2]高淑桃.新农村建设中的“三农”问题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3]焦方义.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4]姚丽.新型工业化下土地集约利用研究[M].科学出版社, 2013.
[5]河北省政府.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Z].国家企业政策网, 2011.
工业化建设 篇5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我区开展“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现就开展“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谈谈全区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个人几点体会。
一、充分认识开展“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转)
(一)上级号召转。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项领域改革,但随着改革的不断强化,触及矛盾就越深,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特别是当前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调整,社会矛盾易发多发,广大群众对收入分配、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期待更高,对这些问题,处理的好,能有效增强发展合力,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新的压力。
(二)现状逼着转。转变式,调结构是我区的必然选择。
一是转方式调结构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近年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经济增长依靠土地、资源、廉价劳动力等“传统优势”,缺乏核 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较弱;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低产出产业比重较大,资源环境压力巨大;多数企业仍在产业链的低端发展,处于低质低效低价的尴尬局面。
二是外延性、粗放型模式不可持续。省委、市委经过深入的调研和认真分析,认为“十二五”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就我区而言,近几年来,经济连续保持较快增长,为抢抓基金发展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要深刻的认识到,经济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来实现的。根据全区的现状,“十二五”期间,我区可供建设用地有限,将会制约招商项目落地。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和结构性失业并存,电力能源问题逐渐显现,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困难,发展中的要素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因此,面对要素资源的刚性约束日趋强化,走外延式扩张、资源高消耗拉动增长的粗放型发展之路,必然使发展难以为继。为此,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工作推进中,不因一时的困难而放弃转型升级发展的信念,不因一时的阵痛而支援转型升级发展的决心,真正把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三是从我区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更是不转不行。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民工荒”,我区也不例外。民工短缺不仅仅影响企业的招工。也在逼迫企业升级换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枯竭,用工荒正式为内地普遍现象,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丧失优势。
(三)定位要求转。未来五年我区要努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文明城市发展的新城区、区域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的定位要求我们必需“转型升级”。近年来,虽然我区推新工作连连在全市考核中有名次,但经济总量不大,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原口径)7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全工业固定投资19.08亿元,要完成2012年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的富民强区目标,任务相当艰巨,新一轮区域竞争更是以科学发展为前提,既要比速度,更要比质量;既要比发展水平,更要比发展活力;既要比发展成本,更要比创业环境;这些竞争的两被表明,只有“转型升级、率先赶超”,才能为实现富民强区目标提供保障。
当前,我区正值厚积薄发、加速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时期,我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服务率先崛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区要努力提升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的能力,全力做好 参谋和服务企业工作。
二、着力提升内涵,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向哪转、怎么转)
工业化仍将是我区“十二五”提升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要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出的层次和能级,为我区工业实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强力支撑。
(一)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帮强做大。进一步加大产业引导、政策激励力度,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成长型企业,加快出台《关于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若干意见》,突出转型升级,以开放和创新为抓手,以成长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为切入点,通过挂钩帮扶、要素保障、财政支持等措施,加快培育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加强资本运作,引导企业改革产权结构,提高行业中度和整体竞争力,努力加快全区大型企业上市进程。
(二)突出重大项目,支撑产业优化升级。继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发挥园区载体优势,结合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和资本流向,大力促进新兴产业落户,鼓励现有产业改造提升。指导企业坚持市场导向进行技术改造,创新传统工艺、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应对外部经济形势变化。
(三)抓好应用突出,推进两化深度整合。进一步放大工 业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抓好省信息化示范试点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引导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深化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工业化建设 篇6
今年肇庆高新区工作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中央“主题主线”要求,围绕“建设现代科技工业城、引领全市新型工业化”核心任务,狠抓招商引资、环境建设、项目“三促”和科技创新,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努力保持经济高速、高效和可持续增长,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幸福大旺,为肇庆加快建设能够代表珠三角科学发展成果的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今年肇庆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GDP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30%;工业增加值160亿元,增长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27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103.2亿元,增长30%;外贸出口5.45亿美元;新批注册合同外资5.6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9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单位GDP能耗下降任务、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人口控制指标。
龙腾大旺气象新,日前,肇庆高新区召开区委(扩大)会议,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工作,吹响新一年“进军号”。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刘龙平在会上强调,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加快我区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幸福大旺,加快建设现代工业城,引领全市新型工业化。
刘龙平主持会议并代表区委作工作报告,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栋才总结去年经济工作,部署今年经济工作。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区属及驻区各单位、各居委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当天的会议。
刘龙平指出,过去一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转型升级中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强劲态势,实现了国家高新区建设和“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全区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科技创新作为“二次创业”的主要任务,加快抢占高新技术的前沿领域和制高点,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追赶战略”向“领先战略”转型,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高新区。
刘龙平强调,新的一年,我区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项目“三促”,着力提高经济发展效益,要把项目“三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双挂钩”政策,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促进税收应收尽收和可持续增长,切实提高经济发展效益,推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为全市加快发展多作贡献;二是抓好择商选资,加快培育四大产业集群,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工作的“生命线”抓紧抓实,努力打造国家级的创新产业名片;三是抓好环境建设,全力打造创新创业高地,要把环境建设作为营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进一步打造高标准、高质量、高品质的投资环境,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四是抓好科技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五是抓好社会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要把社会建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六是抓好党的建设,争当造福人民的开拓者,要进一步加强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
刘龙平强调,区属各部门、各单位要迅速传达学习会议的精神,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要谋划好全年工作,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完成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尤其是要抓好大项目的招商引进工作;要健全机制,进一步明确工作的时间进度要求,狠抓工作落实,扎扎实实推动全年的工作;要加强宣传,努力营造全力以赴抓落实、聚精会神谋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江栋才在会上强调,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和高效的执行力,创新实干,切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确保经济社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加快建设现代科技工业城、引领全市新型工业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肇庆高新区网站)
工业化建设 篇7
农业既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基础又要持续发展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食品供给功能、保障粮食安全, 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在农产品供应充足的前提下, 人们才有更高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农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农业人口多、农业发展基础差、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新时期、新阶段, 保障农业的高生效率、高安全性和多功能性,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依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工业粗放式发展、城镇化快速扩张, 农药化肥滥用, 导致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是构成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 农业生产的双重性使得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方面破坏环境, 一方面也具有修复环境的功能。当前, 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功能。发展农业, 更重要的是保护生态环境,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少用石化能源、化肥和农药, 多使用有机肥料和农家肥,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增强环境的修复能力,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生命科学与其他高新科学技术相结合, 将使世界农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基因库的建成、遗传工程的崛起、克隆技术和生物固氮技术的广泛应用, 农业发展的面貌将为之一新。
工业化农业的发展, 以投入大量物质和能量为标志, 促进了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但也带来了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近年来出现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中, 产生了一批新的技术群, 如生物工程、新能源、微电子、原子能、空间和海洋等技术。这些科学技术成果正在不同程度地在农业发展中得到应用, 为解决工业化农业带来的环境、能源和生态问题, 创造了良好的前景。
以工业化模式建设新农业
城市现代的工业化, 特别是信息化、高科技化, 以及先进的商业模式, 应再次转向农村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扩散。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农村工业化是农民主动向城市寻找技术扩散的需求, 那么这一次应由政府和城市主动向农村廉价输送。不过, 农民收入的增长, 绝不能通过财政补贴或转移支付来实现。“救急不救穷”, 以“救穷”的做法发展农业经济, 必然失败。有效和持久地增长, 必须也只能来源于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农民应通过创造更多的财富, 提高生活水平。
1.采用高新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率
工业化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条件。工业化发展进程总是与科技革命密切相关, 工业化发展必然对科学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加速科技创新和发展, 可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撑。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农业将极大地提高生产率, 大大降低水、化肥、农药的消耗量。著名案例就是以色列的滴灌技术。30多年来, 以色列的农业用水基本稳定, 但农业产出却翻了5番。在以色列,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其真谛不在于挖沟渠, 而在于科学灌溉、高效用水。滴灌使每寸土地都透着高科技, 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的滴灌系统是现代工业化向农业扩散的典型。
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将沙漠变成了绿洲;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 使农村变成了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人间天堂”;韩国的“新农村建设”, 拉平了城乡收入的差距;荷兰的“土地高效利用”, 在人口密度堪称世界之最的狭窄土地上, 创造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的奇迹。这些国家都面临着与我国类似的“人多地少”的困境, 但是在技术扩散、信息化、现代商业的强大支撑下, 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产率大跃进, 农民收入接近或超过了城市居民。
2.制定政策, 引导和支持农村工业化建设
农业的工业化必然带动农村的现代化。更高的生产率将产生更多的消费需求, 刺激农村服务业兴起, 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形成农业人口“四分天下”的局面———农业、农业产业集群、城市打工、农村服务业齐头并进。同时, 加快城镇建设, 改革户籍制度, 允许土地经营权转租和流通, 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
农村落后的根源之一在于基础设施严重匮乏, 水利、电力、交通都形成了农业发展的“瓶颈”。教育资源不足、医疗卫生落后、文化娱乐单调, 特别是人口素质不高, 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低素质的人口是“负债”, 而高素质的人口是“资产”。农村的教育、医疗等投资所产生回报的时间可能需要10~20年。但是这种投资从长远看, 可将农村人口从“负债”转化成“资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效应将越来越明显。
3.加快农业园区的工业化进程
一是促进农业园区与农产品加工业园区的有机结合, 实施农业工业型园区发展模式。在县域园区建设中, 必须彻底打破农业园区和工业园区分割体制, 建立农业园区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 采取支持性政策措施, 促进农业园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一体化, 形成农业工业型园区模式。
二是发展县域农业工业型园区不能“遍地开花”, 应以县域内有条件的建制镇为依托。县域农业工业型园区不同于原有的乡镇工业小区, 它既不是企业的简单集中, 也不是无规划的随意建设, 而是围绕农业工业化这个中心, 引导涉农企业集中联片发展, 逐步改变布局散乱和低水平重复的落后状况, 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 实现以农业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农业工业化发展、以农业工业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是鼓励、支持技术创新, 实现农业工业型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支持性涉农技术产品的开发、交换和政策利用。可由相关部门制定涉农技术商品价格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办法, 防止发生各种欺诈行为, 有效促进涉农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保护涉农技术产品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以商业化模式建设新农业
1.商业化模式在新农业建设中的应用
农村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减少农产品销售流通环节存在的利润损失。应从农产品流通环节入手, 将层层盘剥的低效率、高消耗的中间商挤出去, 实现农产品从土地到城市居民直接对接, 将本该属于农民的流通利润大部分返还给他们, 此举将很快增加农民的纯收入, 释放出他们极大的消费能力。这样不仅可实现农产品高效低成本的流通, 还可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采用这种商业化模式可借鉴沃尔玛的连锁模式, 优先向民营企业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限定这类企业的利润上限, 放手让它们在规模上获得增长潜力。在金融和资本市场上, 特设农业企业上市的绿色通道, 鼓励这类企业优先上市。在政策鼓励下, 会有更多的资金参与进来, 在激烈的竞争后, 择优选择。
“阿里巴巴”如果能够为600万中小企业提供国际市场需求信息, 那么为什么不能为数亿农户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在强大的市场信息的数据挖掘中, 企业将获得高额利润, 同时为农民解决最为困扰他们的信息不充分难题。信息激荡同样也能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对全国农户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具有战略价值, 各地政府、研究机构、银行、券商、基金会成为有兴趣的客户。目前, 有条件上网的农村正在迅速扩大, 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有条件的地区可先行启动信息化进程, 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由政府牵头, 引导民间资本逐步解决。
2.商业化模式对新农业建设的支持
农业的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未来5年, 仅水利工程的投资规模就达2万亿元, 这是对近20年来农村水利发展停滞的补偿。这样大的一笔资金该如何解决?目前, 土地出让金是主流思想, 但这并非最佳选择。推高土地价格, 是一种将土地和房地产货币化的思路, 在生产率未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 最终只能导致货币更严重超发, 在助长资产泡沫和投资盛行的同时, 通货膨胀、房价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必将压缩利润空间, 抑制了真实的财富创造, 削弱了真正的经济增长之源。
农业工业化建设的部分资金可由资本市场承担, 那些投资期短、收益高, 能上市的企业, 不需要政府出资, 政府只要给足政策即可, 因为逐利的资本有的是。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等长线投资, 资本市场一般不会介入。短期资本追逐的是3年至少10倍以上的回报, 那些5~10年才能见效的投资对它们没有吸引力。
关于农业的长线投资, 比土地出让金更合理的方式是发行“农业公债”或地方农业债券。这种农业债与地方融资平台债, 有着本质区别。农业债是典型的生产型负债, 而地方融资平台的许多债务则投向了华而不实的非生产型领域。2010年我国因水灾、旱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上千亿元, 间接地生产停工、商业流通中断等损失就更大。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 将会减少灾害的损失, 直接增加社会利润, 提高生产率。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所创造的现金流虽然不像项目效益那么直观, 但是总体的社会收益是明显而持久的。财政对农业债的利息支出, 将从社会的经济利润增加中得到税收的超额补偿。■
工业化建设 篇8
一、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相关概述
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是现代建筑产业重点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的推动建筑产业的建筑建设效率和建筑质量,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回笼效率,保障建筑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所谓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是转变传统建筑产业的产业体系,促使建筑产业逐渐朝向更加健全和具备活力的方向发展,积极推动建筑产业的转型,给予建筑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主要采用的结构构件预制和装配式的生产方式,达到建筑结构构件的产品化,混凝土的商品化、框架结构的商品化,进而使得建筑行业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降低建筑产业开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实现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是一种以信息化的发展形势,使得建筑产业逐渐摆脱传统的建筑发展模式,达到变革的目标,推动了社会化的生产的工业化,并协同其他行业的发展和完善,保障建筑行业的产品制造效率和产品制造质量,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完善。
二、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对建筑产业的推动作用
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对建筑产业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为此需要重视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积极推动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发展新型工业建设体系对建筑产业转型作用
1)推动建筑产业向质量效益转型,新型工业建设体系,重视改善建设工业的整体素质,保障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效率,在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达到质量效益的目标,实现建筑产业的发展。
2)推动建筑产业的集成创新转型,通过装配式和预制式的生产形式,使得建筑行业需要更加重视产业的技术优化和研究,进而使得建筑产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得到提升,进而以先进的技术水平带动产业的发展。
3)推动建筑产业的低碳环保,新型工业建设体系的发展,可以使得建筑产业中的生产流程逐渐成为产业化,这也就使得部分结构构件和施工技术,更加符合绿色施工的需求,并减少建筑工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质量。
4)推动建筑产业逐渐产业化和社会化,建筑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变革,结合工业生产的体系,进而对社会的资源进行综合应用,结合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基本情况,构建健全的产业链,实现建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推动建筑产业的新趋势
1)工业化建设体系,使得建筑可以采用精准的设备标准和装配式的建设模式,进而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促使建筑产业的建设效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预制结构构件和装配式的形式为例,可以有效的节省工期30%。
2)提升工程建设的品质,规避安全隐患,通过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建设,各类配件应用,使得各类工艺等可以顺利实施。以外墙装饰的基本情况为依据,保障粘贴的强度,较传统的操作强度可以得到9倍的提升。而且,还可以使得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得到提升,进一步推动建筑的安全。
3)低碳节能,节约成本。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推动建筑的节能技术节能水平,减少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可以尽可能的降低建筑产业的成本,创造建筑产业的高效益。
三、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推动建筑产业新趋势的建议
针对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基本情况,合理的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推动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建议如下:
1)强化领导工作,配合政策引导,国家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关领导工作,结合适宜政策引导,配合税收和免税政策,积极的引导建筑产业的转型和工业化建设体系的构建,推动建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制度保障,针对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需要构建健全的保障制度和评价指标,进而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为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3)完善技术支撑,根据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基本情况,强化对技术的研究和分析,重视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带动建筑产业的产业链条完善,进而实现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语
分析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基本情况,并明确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推动建筑产业新趋势,结合其推动作用,制定有效的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推动建筑产业发展的措施,推动建筑产业的产业链优化,技术水平的强化,强化低碳环保,实现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东卫.以新型工业化通用建筑体系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J].住宅产业,2015(05):17-19.
[2]胡育科.建筑工业化趋势和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方向[J].建筑,2015(12):82-84.
[3]芦岩,谭建,宋宁.新型城镇化下黔东南州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发展探究[J].四川建筑,2015(04):56-58+61.
工业化建设 篇9
一、工业周庄环境日益恶化寻根源
对周庄一些企业和环保所等部门进行调查走访,发现在工业发展中造成周庄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发展理念有偏差。无代价的发展,认为凡是产出的都是有益的,即都计入收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考虑,片面追求GDP而忽视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第二,工业结构不合理。周庄工业发展主要以化纤、人造革、纺织印染、橡塑制品、化工、冶金、机械制造、汽车配件、铝型材料为主,污染产业比重极高。第三,发展速度过快,特别是污染企业不断增加。全镇有工业企业1680家,有520家列入江阴市环境监管重点企业。企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环境自身的自净能力。第四,部分企业环保意识弱。部分企业负责人缺乏环保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污水直排、偷排现象时有发生。第六,主管部门监管难。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处于两难境地:管了,经济发展受影响;不管,百姓意见反响大。
二、工业周庄生态文明建设在行动
(一)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面对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周庄镇党委政府提出“五个周庄”建设战略,即“创新周庄、生态周庄、财富周庄、活力周庄、和谐周庄”。
为了大幅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周庄镇政府特编制了《周庄镇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纲要》。
(二)职能部门加大治理生态环境力度
面对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日益强烈的呼声,职能部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重点围绕改善“水、气、声”环境,在“关、治、改”上下工夫,严格落实各项治污措施。(1)关。几年来,周庄镇对污染严重,群众反响大的化工类企业实施关停取缔。(2)治。通过推动镇村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污水归槽走”工程,实现工业污水集中治理。(3)改。周庄镇积极开展重点企业“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和燃煤企业“煤改气”专项整治工作。
(三)工矿企业坚决履行环保主体责任
周庄各企业清楚意识到:加强环保工作,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争取政府和相关机构对自己的支持,有利于帮助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形象,这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他们把优化发展作为主线,全面实践产业提升战略,以节能减排倒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竞争力,并主动与政府签订《环保诚信承诺书》。
(四)新旧市民联手共筑环保坚固长城
环境保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政府、企业、公民共同的责任。2016年的6月5日是世界第43个世界环境日,周庄举行了“向污染宣战”为主体的世界环境日广场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展示、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呼吁大家参与到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中,切实提高环保意识,携手共建美丽周庄。
三、工业周庄生态文明建设见成效
2005年,华宏村成立江阴市首家环保办公室,建设了万吨级污水处理厂,投入3亿多元建起了华宏世纪苑,这里被列为科技部“十五”社会发展攻关项目,被国家可持续实验办公室评为“苏南农村集中居住和人民环境改善的示范工程”。卧龙湖生态公园原是一个多年采石而形成的废弃的石宕,尘土飞扬给周围居民带来很多生活不便。2001年起,在原废弃石宕的基础上开展复绿工程,先后搬迁关闭11家企业,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风景怡人、青山绿水的周庄农民公园和周庄卧龙湖生态区。2013年5月5日,卧龙湖迎来了“绿动美丽周庄•共谱生态新城”青年勇当生力军启动仪式暨“环保知识环湖接力赛”。通过“学绿,知绿,晒绿,伴绿,秀绿,展绿”六大行动,进一步引导全镇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全力推进生态周庄建设。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周庄工业飞速发展,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本文通过寻找周庄环境日益恶化的根源,以不断提升环保意识,多方联动对城乡环境的综合治理,以促进周庄工业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工业化,环保意识,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邓翠华.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2]赖章盛,胡小玉.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辩证关系解析.
工业化建设 篇10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而且作为一个14多亿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立足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工业化、城镇化……是一个事关长远的大战略,要放在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来思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 从世界上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高收入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城镇化率很高,同时农业现代化也达到相当水平,因此,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
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占用大量的耕地。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也是最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耕地资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我国来说,由于特殊的国情所致,耕地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中国总人口达到14.56亿,其中农业户口9亿,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为7亿4千万;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2008年);这18亿多亩耕地,不但是粮、油生产的基础,而且也是农区人民肉、蛋、奶供给的源泉,是14多亿人民的衣食所依,如此少的耕地却要养活如此多的人口,土地压力可见一斑。在粮食安全的背景下,我国耕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粮食必然要保障自给,因而保护耕地已经是刻不容缓。加强对耕地占用税的研究、改进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国耕地及其占用现状
想要更好地探讨耕地问题,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的耕地及其占用现状。
自2001年到2008年,我国的耕地面积由19.14亿亩减少到18.26亿亩,净减少量达到0.88亿亩,年均减少0.11亿亩;现人均耕地数量为1.425亩,即0.095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5.5亩)的1/3,全国有20%以上的县区人均耕地低于FAO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确定的0.053公顷的警戒线。1997年到2006年,我国耕地数量的减少量均大于补充量,而且净减少量在2004年以前呈现比较明显的增加趋势,减少的幅度也在不断扩大。“十五”初期, 特别是2002和2003年,不少地区出现了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圈占土地、乱占耕地的势头,加之各地生态退耕力度的加大,耕地净减少量在这两年达到了峰值。 2004年以来,全国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精神,基本刹住了盲目设立开发区,大量“圈占” 土地之风,耕地滥用的势头得到了缓解。
在这一时期,也有小部分省市耕地面积有所增加,这除了可能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外,部分地区进行的新耕地的开发,也是耕地增加的重要原因。但是令人担忧的是,上述新开发的耕地虽然使得耕地的总体面积得到增加,但是受到水源和投资条件等的限制,其耕地的质量并不乐观, 不能很好地保证粮食种植的条件。
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各地方政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开发区 (或者工业园区)的建设,招商引资的步伐不断加快,占用耕地情况越发频繁。 但国土部门逐级审批时间过长,而用地申请人不可能长时间等待,因此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默许下,招商来的企业多数实行“先上车后买票”、“批荒占耕”、“未批先征”、 “未批先用”和“边占边批”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相关权利部门在对耕地占用上的监管不力所导致。
以笔者所在的贵州省黔南州首府—都匀市经济开发区为例。该开发区位于都匀市东面,故又叫匀东新区;始建于2010年,2013年区域得到了扩大,现占地面积512平方公里,人口10.5万,耕地面积16252.27公顷,即243784.05亩。2011年占用耕地1569亩;2012年占用耕地2454亩; 2013年占用耕地1419亩。
根据笔者的调查,这些耕地的占用主要是建设占用。 可以分为城市占用、村镇占用和居民占用三个层次。第一, 城市占用,是指随着新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聚集了更多的人口和企事业单位。第二,村镇占用,与城市占用不同, 是指在原有村镇范围内利用已有的耕地来建设一些村镇的设施。比如建设村镇的政府大楼及一些公共的设施。第三,居民占用,是指居民会自行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挪作它用。比如自己在耕地范围内盖房等等。
有些耕地占用是必要的,我们不能对耕地占用全盘否定,因为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但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一些非法的、盲目的耕地占用现象。调查表明,建设占用耕地的“大头”并非全部来源于城市扩张的征用,而是因为大大小小的工业开发区以及农村居民点扩展和小城镇的无序发展建设而被占用的。这说明我国耕地占用的本质问题在于要严格控制个人和小地区盲目的建设,这样我国耕地占用问题才会得到缓解。
三、对当前我国耕地占用税的解读
对我国当前耕地占用税的解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关于耕地的法律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将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贵州省耕地占用税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占用前三年内曾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视为耕地。占用鱼塘、园地、菜地及其他农业用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亦视同占用耕地。
2、关于耕地占用税的征收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耕地占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适用税额一次性征收。
第五条规定:耕地占用税的税额规定如下。
(1)人均耕地不超1亩的地区(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下同),每平方米为10元至50元;
(2)人均耕地超过1亩但不超过2亩的地区,每平方米为8元至40元;
(3)人均耕地超过2亩但不超过3亩的地区,每平方米为6元至30元;
(4)人均耕地超过3亩的地区,每平方米为5元至25元。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根据人均耕地面积和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均税额。
各地适用税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税额幅度内,根据本地区情况核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的适用税额的平均水平,不得低于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平均税额。
笔者所在的贵州省黔南州,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县(市)适用税额的具体规定是:都匀市26,三都县22,福泉市、瓮安县、惠水县、荔波县、独山县20,贵定县、平塘县、罗甸县、龙里县、长顺县18。
“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下列情形免征耕地占用税。
(1)军事设施占用耕地;
(2)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医院占用耕地。
第九条规定:铁路线路、公路线路、飞机场跑道、停机坪、港口、航道占用耕地,减按每平方米2元的税额征收耕地占用税。
根据实际需要,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可以对前款规定的情形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
四、结合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改革耕地占用税
虽然耕地占用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但如何构建以税节地、以管促征,既能够保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中用地的需要,又能够有效控制耕地占用的耕地占用税架构,保证地方财政收入积极稳妥增长, 这是本文所需研究的核心问题。
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对耕地占用税进行以下的改革。
1、按耕地占用的类别来确定不同的适用税额
我国现行的耕地占用税是依据县级行政区域人均耕地确定幅度税率(单位适用税额)的,只考虑了耕地占用所处的地区,而没有考虑耕地占用的类别 (即占用来干什么)。如:《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耕地占用税的税额规定如下:(一)人均耕地不超1亩的地区(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下同),每平方米为10元至50元;……”。
为了有效控制耕地的占用,实现“以税节地”的目的, 笔者建议,在规定的适用税额幅度(如:每平方米为10元至50元)内,区别不同类别确定不同的适用税额。如:城市占用中用于商业或者经营性质的(如工业园区建设)为每平方米45元,用于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建设的为每平方米为30元;村镇占用的为每平方米25元;居民占用的为每平方米20元(也可以分梯次确定适用税额。如:占用140平方米以下的,为每平方米20元;占用140平方米以上的,为每平方米30元)等。当然,在占用类别上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2、修订耕地占用税减免条款
现行的部分耕地占用税减免税政策过宽且已不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暂行条例》中规定的铁路线路、公路线路、飞机场跑道、停机坪、港口、航道占用耕地等减征耕地占用税,在以前国家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情况下,是适应的;但目前呈现出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现象,很多投资已基本变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很显然,这样的减征已不适应,必须进行修订;修订中应明确投资主体不同的减征差异。再如:《暂行条例》第八条中规定的“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医院占用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只适用于非营利性的公益事业用地;但现在相当一部分已是纯商业性的营利项目,若继续对这些行业占地一概而论地不征或少征,则对其它行业显失公平;因此,必须进行修订,明确规定非营利性的公益事业项目免征,商业性的营利项目不在免征之列。
3、加入耕地“占而不用”的限制性条款
工业化建设 篇11
摘要: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是一次经济社会全面而深刻的转型与变革,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本文分析了我国小城镇目前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城镇发展存在规划管理欠科学、基础设施差、户籍制度改革滞后、土地制度不完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到位等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04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贫困向富裕转变的必经阶段。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进程。
1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迅速发展,城镇常住人口达7亿多人,其中有80%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77%。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蒸蒸日上,与其相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却略显迟缓。
1.1 规划管理欠科学
一部分小城镇规划水平低、起点低,缺乏科学性与严肃性,甚至不少小城镇没有制订详细规划,可操作性弱。小城镇的功能分区不合理,存在工业、商业、住宅等功能区混杂现象。
1.2 基础设施薄弱
部分小城镇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影响,有的各自为政,基础设施没有共享,出现重复建设,浪费过多的耕地;有的基础设施不足,配套差、质量低。小城镇的道路、绿化、供电、供水、文化、教育、卫生以及设施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健全配套。
1.3 户籍制度改革滞后
受传统户籍制度的限制,小城镇人口流动较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回村居住,因此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集聚效应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很大影响。
1.4 土地仍然是农民的生存保障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把这些土地作为自己的基本社会保障,如果农民放弃土地到小城镇去创业,其转让土地获得的补偿却很低,因此他们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且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无法完全脱离土地进城务工。
1.5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到位
部分企业只注重走过场,实行的改革并不到位,政企划分也不明显,也没有真正突破地域性产权观念,而乡镇企业若要在城镇购买土地、雇佣劳动力比起在农村占用集体土地、使用当地劳动力所花的代价要高得多,因此不愿意到小城镇发展。
2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不是普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因此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小城镇建设,统一思想认识尊重客观规律,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引导。
2.1 科学规划,严格实施
小城镇的规划包括城镇网络体系的规划和分区布局规划,前者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确定,而后者则要优先考虑经济发展问题。在制定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还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2.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深化改革投资体制,鼓励集体、个人参与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建立以集体经济积累和个人投资为主,形成多元化投资体制。不仅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金融部门也要通过定期安排小额贷款支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2.3 深化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关于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划分改革的方向是要改变传统的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的划分做法,逐步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制度,按照居住地来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根据职业来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
2.4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农民不能进入小城镇的原因除了受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农民进城后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对今后的生活产生担忧。因此,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就需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进城落户的农民将其承包的耕地有偿转让出来,其宅基地则可通过出让或是按级差地租收益折成一定比例置换小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作为其居住、经营用地。
2.5 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
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将改革产权制度作为突破口,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企业发展活力;通过重组存量资产鼓励企业联合兼并,来提高乡镇企业的规模、档次、水平;提高农村土地占用费,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还要减免这些企业的城市配套费和相应的其他收费。
3 总结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由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只能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因此,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根据政策结合实际加速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源.山东省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胡燕婕.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2).
[3]陈姗姗.新时期小城镇发展问题及规划设计原则的探讨[J].城市建設理论研究,2012,(24).
工业化建设 篇12
新型工业化不仅客观上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同时还强调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世界工业史发展表明, 西方老牌工业国家曾经历了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化路子, 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中国作为后发工业化国家,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沿袭了类似的发展模式, 引发了的一种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 如不加以控制, 会有越演越烈之势。在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背景下, 富有远见的国家、组织和有识之士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式。高新区作为一种区域产业集聚的新形式, 其在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科技创新, 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科学道路及加快地方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方面, 越来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因而, 构建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区域新兴产业发展载体,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区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
二、生态文明建设及其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性
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 要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 正确把握自然规律, 尊重自然, 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 以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价值观。对于社会人, 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科学地处理好人地关系, 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协调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使人类和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和谐共处的有机体。
(2) 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在生产过程中, 建立一种无废料、少废料的封闭循环的技术系统。在经济运行模式上, 运用经济运行机制刺激和鼓励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因素作为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在因素包含在经济机制之中, 人类的生产活动要集约地利用稀缺的自然资源。
(3) 基于长远利益的消费观。提倡合理节制的“有限福祉”生活方式, 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 而是一种健康绿色的理性享受, 既满足自身需要, 又不损害生态环境,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人今后长远的利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进步的象征。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区域建设的始终, 科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因而,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2. 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统一
新型工业化相对于粗放型的传统工业模式而言, 不是简单地重视经济总量的增长, 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之要求, 并实现这几方面的有机融合与统一。生态文明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一门必修课。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只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真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1)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约束
马克思主义认为,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社会高效的物质生产和各种生活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自从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 由此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扰动。一方面, 资源供给约束明显。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因而构成了资源和环境对工业化的强约束条件。中国能源的短缺, 是能源利用方式同结构与资源禀赋矛盾的集中体现。如果中国试图继续实行西方工业发展的技术路线, 将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还将严重延缓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进程[1]。另一方面,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不可忽视的约束条件。环境也是一种资源,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环境, 环境资源与其他资源有很大的差异, 具有特殊性。资源滥用的经济学意义是使用资源的成本高度外部化, 环境资源对于经济个体是可以免费或者低价格获得的, 价格机制的失效导致环境资源过度使用[2]。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 带来了经济发展环境成本的上升, 降低了社会福利, 加剧了工业化的负面影响, 对工业化进程的约束作用愈加明显。
(2) 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统一
有人认为生态文明和工业化是不相容的一对概念, 工业化会破坏生态环境。然而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建设不但不相矛盾, 而且还是内在统一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相互促进。一方面, 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才能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另一方面, 也只有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 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 新型工业化就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的工业化, 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工业化[3]。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具体表现在:
(1) 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的一致性。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人与自然和谐, 最大程度地满足公民的社会发展需要。生态文明的新理念, 提出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任务, 构筑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 最大地给公民创造福祉。两者并驾齐驱, 共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2) 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相似性。生态文明建设走的是文明发展之路, 即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模式, 强调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走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的工业化发展路径, 这要求在实现工业化目标的进程中, 摒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重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和资源接续[4]。由此可见, 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发展人类文明, 两者的前进方向有着相似的轨迹。
三、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
新型工业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的“指明灯”, 两者相互促进, 互为动力。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新型工业化是各类创新的基本途径, 生态文明引领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是绿色环保的永续发展之路。
1. 加强环境保护是区域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手段
当前, 我国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 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现。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区域发展的重大抓手, 贯穿经济发展过程。因而加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
以环境保护推进新型工业化, 确保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新型工业化致力于摆脱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综合效益低的传统工业化道路, 推动工业经济由规模型、速度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型转变。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努力做到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与环境容量、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应, 促使新型工业化走上绿色发展和智慧发展之路。
2.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 强调3R原则, 即减量化原则 (reduce) 、再使用原则 (reuse) 和再循环原则 (recycle) 。把资源开发、生产、运输、经营、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经济和社会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资源再用”的闭环型物质流动过程, 使物质和能源得到最合理和充分的利用。循环经济是要解决有限资源和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 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低碳经济是要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 是集中缓解CO2排放大幅度增长对地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和严重影响[5]。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了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化转向。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小, 资源和环境容量十分有限, 而快速的城镇化又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这一切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构成了我国今后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发展难题。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倡导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和实践模式, 它们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 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实践来看,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符合我国国情,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3. 技术创新是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技术创新是工业化的源动力, 而环保技术的发展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国家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反过来, 生态文明建设又有效推动新型工业化。一方面, 环保技术的进步使得环境保护工作更为顺利地展开, 降低环境保护的成本, 从而提高效率;另一方面,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技术密集型经济, 大大推动集约型和智能型产业的发展。一方面, 要把环保技术的创新应用到日常生产当中去, 将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因而环保技术创新和应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意义, 其对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 体现了环保技术创新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它为两者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为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制度建设是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制度经济学认为, 制度是用来规范和约束行为的, 其基本功能是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外部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靠强有力的的制度设计来支撑, 使其在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有序运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要建立起完善的区域环境规划、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维护等制度, 旨在通过正向激励手段激发生态环境保护行为, 抑制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生态文明制度的规范作用能够保障新型工业进程沿着“环境友好, 资源节约”的路径, 是新型工业化的这一种制度保障。从区域国土优化的视角, 通盘考虑开发的强度和密度。从区域整体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协调等多方面进行高新区的系统设计, 形成集国土资源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森林环境保护制度于一体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其中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个合理、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 可以强有力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工业化。
五、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1. 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高新区是以产业的技术创新为动力, 以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目标, 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为手段, 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结合的区域产业创新载体。高新区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和社会经济现象, 是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6]。二十世纪50年代, 高新区以美国创办世界第一个专门化的科学研究公园即斯坦福研究园为起点, 相继得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力效仿, 世界各国把建立各类高新区作为加快自身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自1985年以来, 我国参照国外模式, 通过成立高新区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截至2012年, 已批准建立了105个国家级高新区以及数百个地、市、县级高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0多年前的1%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0%以上[7]。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不仅体现出创新能力强、投资回报率高, 发展潜能巨大的特点, 而且成为一些地方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载体, 借助于这个载体, 各类产业集群在此出现。但是近些年来, 我国高新区的建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资源利用效率低、土地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反映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缺失, 是不彻底的新型工业化。在世界其他国家, 甚至发达国家, 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高和高新区特色产业不断集聚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时有出现。如美国硅谷的地下储罐泄露导致地下水污染、日本有机溶剂废气排放导致大气污染、高技术工作人员亚健康比例较高等问题[8]。然而, 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在我国相对比较严重, 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担忧。一个普遍的现象是, 我国高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制度约束软化;重视经济效益而轻视生态效益;高新区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高新区开发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等现象。一些地方政府, 以片面提升地方经济水平为目的, 盲目引进产业, 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把关不严, 降低门槛, 使高新区输进了污染或产生了污染产业。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 成了各级政府必须面对区域发展难题。
2. 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我国高新区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 基本完成了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 已经进入成长的关键时期。园区的各项经济指标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 但高新区依靠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的外延式增长已接近极限, 很难突破经济增长的规模收益递减。因此应该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高新区的发展问题。真正秉持“绿色开发、循环低碳”的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坚持不损害环境这个底线, 贯彻发展与保护并行、发展与绿色共进的理念与原则。高新区应积极转变发展方式, 真正把依靠以产业规模为导向的发展思路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思路上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优化生态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控和预警系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是构筑区域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3.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高新区建设, 要贯穿“文明新区, 绿色新区, 科学发展”的理念, 首先是政府要转变发展意识, 建设高新区, 引进产业转移, 做好高新区的发展定位。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宣传, 在园区规划、招商引资、项目推介等方面, 要实行高标准严要求, 着力引进、建设形成一批绿色产业、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等主体, 培育公众理性自觉的生态危机、忧患意识、生态责任、生态道德等, 提高公众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价值取向, 使生态文明理念逐步融入到广大民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并产生感召力及认同感。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创建和谐生态新区的行动, 建立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高新区。
4. 优化生态产业体系
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 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逐步培育和建立有利于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产业体系。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高新区生态文明, 其发展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新区。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发展循环、低碳和绿色产业, 以环保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新区环保孵化器作用, 推广清洁生产, 建立严格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综合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第二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做到多产业协调发展, 相互支撑, 相互促进。加快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 重点推进区域产业的生态转型和结构升级, 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通过区域体制和机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和工艺革新, 推动产品生态设计改造。高新区应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府应严格制定入园标准, 完善企业清洁生产审核、IS09000、SO14000等认证环节, 强化节能减排, 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 提升高新区竞争力。
5. 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控和预警系统
针对我国各地环境监测相对滞后, 制约和影响着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从而高新区环保监控缺乏力度的实际情况, 要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就完善环境管理体制, 各地环保监测部门要集中力量加强管理, 严格控制检查, 加快和完善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高新区建设要抓住龙头, 强化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并进行硬性约束。明确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系统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要把高新区环境保护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新区环保应急预案机制, 切实提高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预警能力, 形成科学的环保网络运行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
6.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
我国环境立法相对不足, 体系比较凌乱, 且各自为阵, 以致于我国的环境资源立法滞后。因而, 首先要从国家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战略层面, 制定国家生态环境发展规划, 加快和健全环境立法。地方各级政府要强化“生态为政”的决策准则, 形成政府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生态责任感, 加强政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行政能力, 逐步促使各类企业增加责任意识。通过强化信息公开制度、拓宽信息交流渠道、扩大信息沟通平台等措施, 建立完善关于生态环境的公众参与制度,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 形成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我约束、公众依法监督的高新区生态文明“三位一体”的制度建设体系。在顶层制度设计上, 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的绩效考聘机制, 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指标纳入考核体制, 还要改变以往的“GDP英雄论”, 建立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了“绿色GDP”考核机制, 真正从制度上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建立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
摘要: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内在统一的关系, 不仅表现在目标的一致性, 而且体现在实现路径的一致性。高新区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集聚形式,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在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 环境保护是基本手段, 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 技术创新是重要手段, 制度建设是保障。文章认为,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优化生态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控和预警系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是构筑区域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姚聪莉.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西北大学, 2009:62-64.
[2]任巍.资源环境短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理论探讨, 2006, (2) :63-65.
[3]李宏岳.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7) :155-158.
[4]高宜新.生态文明与新型工业化的辩证思考[J].绿色经济, 2010, (2) :96-99.
[5]王海飞.甘肃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 (2) :64-68.
[6]阎庆国等.开发区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7]张攀登.高新技术产业园生态建设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8) :96-98.
【工业化建设】推荐阅读:
工业品牌建设08-27
工业园区建设08-09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07-09
工业厂房建设施工问题11-23
加快工业园新区建设09-06
工业项目建设审批程序09-04
工业项目建设调研报告09-11
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11-11
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01-07
道路建设工业碱渣的作用论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