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的防控体会

2024-08-03

口蹄疫的防控体会(共9篇)

口蹄疫的防控体会 篇1

一、口蹄疫基本情况

口蹄疫 (FMD) 是由口蹄疫病毒 (FMDV) 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其传播快、感染动物广泛、控制难度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而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列为动物传染病的一类疫病。因其频繁爆发性传播, 造成市场准入、贸易的负面影响, 使FMD成为全球最严重最重要的家畜传染病之一。我国政府也将其列为17个一类动物疫病之首。

口蹄疫病毒 (FMDV) 具有多型性、易变性的特点。现已知有7个血清型, 即A、O、C型、南非1、2、3型和亚洲1型。每一型内又有亚型, 现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 亚型内又有众多抗原差异显著的毒株。病毒不断变异, 每年都会有新的亚型出现, 但彼此均无交叉免疫性。各型之间在临床表现上没有什么不同, 同型各亚型之间交叉免疫程度变化较大, 亚型内各毒株之间也有明显的抗原差异, 病毒的这种特性给本病的防疫带来很大困难。口蹄疫病毒有畜主嗜好性, 它造成一段时间或一定区域内只有猪发病或只有牛症状特别严重的现象。

FMD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自然情况下污染的饲草、土壤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至数月。高温和阳光直射对病毒有杀灭作用。FMDV对酸碱十分敏感, 2%~4%烧碱、3%~5%福尔马林溶液、1%强力消毒灵都是良好的消毒剂。

家畜中以牛 (黄牛、牦牛、犏牛和水牛) 最易感染, 其次是猪, 再次为绵羊山羊。野生动物中黄羊、鹿、麝和野猪也可感染发病。FMDV也可感染人, 但病例很少, 表现轻微。以前把口蹄疫列为人畜共患病, 现在从人畜共患病中去掉了, 就是说口蹄疫不是人畜共患病。社会上把近几年在小孩子中发生的手足口病误传为人的口蹄疫, 它的病原不是口蹄疫病毒, 而是肠道病毒。

病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在症状出现前从病体开始排出大量病毒, 症状出现后几天内排毒量最多, 毒力也最强, 其中以舌面水泡皮的含量最多, 其次为粪、乳、尿、唾液和呼出的气体。病愈后动物在一定时间内携带病毒, 约50%的病牛带毒时间可达4~6个月, 有的康复一年后仍然带毒而引起本病的传播流行。

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 也可经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主要与动物群的免疫状态有关。痊愈动物对本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但随着群体的更新, 高易感性后代的不断增加, 常导致本病每隔一二年或三五年爆发流行一次。但随着防控力度的加大, 这种规律也发生了变化, 仅在免疫薄弱的地方散发。另外, 活体动物的贩运是口蹄疫发生的重要因素。

二、流行动态

FMD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目前有不少国家已消灭了本病, 但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仍有流行。据OIE对178个国家和地区2009~2010年调查统计, 确认发生过FMD的有132个, 未发生的仅有30个, 其余16个状况不明。全世界以O型血清型流行为主。目前在亚洲国家流行的主要有O、A和亚洲1型血清型。

三、诊断

动物感染FMD后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厌食、流涎, 在舌面、齿龈、唇内侧、蹄部及乳房出现水泡和溃烂。临床诊断是通过对比病畜与FMD典型症状的相似程度做出疑似诊断。在临床上FMD与口膜炎、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等相似症状的疾病不易区别。因此, 任何疑似病例经实验室检测方可确诊。实验室检测主要是血清学实验, 包括抗原检测、抗体检测。

四、防控策略与措施

目前国外对FMD的防控策略主要有两种, 即扑杀和免疫预防。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六种:强制扑杀、强化消毒、免疫接种、调查监测、限制流动、风险预测。国内主要采取诊断、检疫、免疫、消毒、隔离、封锁等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五、持续感染带毒现象

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之一就是动物的健康带毒与排毒, 这也是该病难以根除的原因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把带毒超过28 d的动物称为持续感染带毒者。反刍动物康复后或免疫后感染, 容易形成持续感染现象, 带毒往往从几个月到几年, 并且具有感染性。带毒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免疫后感染即疫苗免疫后由于免疫效果不确实, 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临床保护作用但未能抵御感染或由于FMDV在有抗体存在时发生变异形成感染但不发病;二是发病后的持续感染, 持续感染的毒力较低, 但应激因素使带毒者免疫力降低或由于病毒毒力增强时可成为传染源。应该指出的是, 由于动物免疫状态不同及个体差异问题, 不是所有的动物在免疫后面对疫情时都会带毒。

六、疫苗免疫应用相关问题

㈠作用目前, 疫苗免疫仍然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是最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它可增强动物机体抵抗疫病的能力, 减少或缓解疫病的流行和发生强度。但由于影响因素很多, 并不是所有经过免疫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甚至发生免疫失败。免疫如同修河堤防洪水, 你修了1 m的河堤来了1.5 m的洪水, 能阻挡得了吗?所以我们采取的是以免疫为主的诊断、检疫、消毒、隔离等综合防控措施。

㈡应用技术规范甘肃省2013年强制免疫实施方案规定: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 应免密度100%, 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规模场仔猪、羔羊28~35日龄初免, 犊牛90日龄左右初免, 间隔一月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以后4~6个月免疫一次。散养户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每月定期补免。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受威胁区的家畜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最近一个月内免疫的可不免。猪用O型苗, 牛羊用O型、亚洲1型双价灭活苗。口蹄疫疫苗颈部肌肉注射牛每头2 m L、羊1 m L。疫苗必须注入深层肌肉内, 不可注入脂肪层或皮下, 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免疫期6个月。疫苗保存温度2~8℃, 防高温、阳光照射, 严禁冻结。产前1个半月母畜慎用, 对怀孕母畜免疫时注意保定, 防止因粗暴抓捕而导致流产。

㈢母源抗体及首免时间确定母源抗体对幼畜有保护作用, 幼畜通过吃初乳而获得母源抗体。实验表明:未吃初乳的仔猪中没有特异性抗体, 在吸吮初乳后的仔猪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抗体。并于第10日龄左右抗体效价迅速升至峰值, 而后随着日龄的增加抗体效价逐渐下降。母源抗体半衰期约10~20 d, 至45~60日龄时, 母源抗体效价降至不能保护的水平。幼畜母源抗体水平与母体特异性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母体特异性抗体水平高, 幼畜母源抗体效价就高, 反之亦然。所以做好生产母畜免疫是保障新生畜获得母源抗体的重要措施。

免疫程序中首免时间的确定:母源抗体会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 免疫日龄过早时, 母源抗体水平高会中和疫苗, 造成免疫失败;免疫过晚会造成畜群处于免疫空白期, 有感染野毒的风险。因此选择一个不影响免疫效果, 还不会造成隐性感染的时段即确定首免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条件的猪场可根据幼畜母源抗体水平高低及整齐度, 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 一般的可按免疫方案执行。

㈣影响免疫效果因素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疫苗选用不当 (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不吻合) ;免疫覆盖率低 (密度<80%) ;免疫程序不合理 (母源抗体、免疫次数) ;疫苗运输及保存不当 (冷链条件:如猪瘟苗于-15℃冷冻保存有效期为一年, 于1~8℃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8~25℃为10 d) ;操作不规范 (剂量、部位、方法:实际操作中怕发生疫苗反应而打不够剂量的较多见) 。

以上几方面可总结为一句话:要提高免疫效果就要选好苗、管好苗、用好苗。

㈤免疫过敏反应救治过敏反应常见于注射疫苗后数分钟到半小时内发生。一般反应, 注射部位肿胀、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1~2 d, 奶牛可出现一次性泌乳量减少, 随着时间的延长, 反应逐渐减轻直至消失。严重不良反应, 因品种、个体差异少数动物接种后会出现焦躁不安、呼吸加快、呼吸困难、可视黏膜水肿、充血、肌肉震颤、发吭、频排粪尿、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等急性过敏反应, 甚至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治疗:肾上腺素皮下或肌肉注射牛2~5 mg/次、猪羊0.2~1mg/次, 急救时可用0.9%盐水或葡萄糖将肾上腺素注射液稀释10倍后静脉注射, 地塞米松牛5~20mg、猪羊4~12 mg/次肌肉注射。对于过敏体质的家畜, 可在注射疫苗前5 min注射肾上腺素, 对过敏体质起保护作用。

口蹄疫的防控体会 篇2

何虎成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在家畜中猪、牛、羊主要经济动物都可感染发病,一旦发生疫情损失惨重。由于口蹄疫病毒共有7个血清型,各型之间互不交叉保护,防范口蹄疫相当于防范7种不同的传染病,加之其宿主范围大易感动物种类多,使其危害性与防控难度位居众多动物传染病之首,目前使用口蹄疫灭活疫苗免仍是全球防控口蹄疫的主要手段。

1、口蹄疫流行概况

1.1 全球流行情况

口蹄疫自1514年在欧洲的意大利首次发现距今已有500年的发病历史,时至19世纪20年代前后在全球各地都有发生,到目前为止从未发生过口蹄疫的国家只有新西兰。曾经一些历史上宣布消灭了口蹄疫的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也陆续发生了口蹄疫(如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自2000至2010年也发生了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口蹄疫流行的毒株曾有O型、A型、亚洲I型、南非1、2、3和C型共7个型,其中A型和O型流行地域最广波及全球各地、危害最大。C型于2004年以后再未发生(消失原因不明)。目前全球流行的优势毒株仍是A型和O型,其中A型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均有流行。

1.2 我国流行情况

口蹄疫在我国流行已久,据资料记载1893-1915年先后在云南西双版纳、甘肃酒泉和新疆奇台发生流行。1915-1933年流行范围扩大到江苏、安徽与河北等地。1935年初在江苏与安徽两省沿京浦与户宁铁路沿线发生,当时组织兽医人员进行了防治,同年6月扑灭,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防制口蹄疫。1935-1948年在云南、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和新疆的不同地域发生流行。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先后有五次大的流行,其中第五次流行自1999年开始至现在尚未平息,主要流行毒株为O型、A型和亚洲I型。A型在1950年以前流行发病以牛、羊为主,1960-75年A型在全国流行20多省,发病动物仍以牛羊为主。1975-2009年国内无A型发生,到2009年A型(A/SEA-97/G1)发病以牛为主,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无临床病例、但病原广泛存在。2013 年2月A型(A/SEA-97/G2)在广东茂名的猪上首次发病,截止同年8月A型在全国发生16起波及广州、云南、青海、西藏和新疆5个省(自治区)

当前国内口蹄疫流行趋势是亚洲I型处于平静(自2009年5月以后至今近5年时间内亚洲I型在我国再未发生)。O型的流行有所缓和,A型流行增加,并发生了宿主嗜性改变(猪也出现发病)。因此规模养猪场在继续做好O型口蹄疫免同时应密切关注A型口蹄疫的动态。

1.3 A型口蹄疫病毒的特性

A型口蹄疫病毒最易发生变异,对动物危害程度仅次于O型。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与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保持传染性达数月之久。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的季节可存活29-33天,在冻结条件下可以越冬。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一般是越年幼的仔猪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在过去以散养为主的饲养条件下口蹄疫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但在现代大型猪场及生猪密集饲养区,由于人为因素(高密度饲养、活畜短期快速长距离贩运等)创造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的条件,因此在现有饲养环境下口蹄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猪感染后可持续带毒300天左右。病猪从肺、气管、鼻粘膜的病毒浓度依次增高。通过气溶胶的方式排出体外,猪的排出浓度比牛、羊高100~1000倍。在排毒量最大时,一头猪释放的气原病毒量相当于1000~3000头牛的释放量。

口蹄疫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主要取决于空气湿度,相对湿度> 55-60%时最适于口蹄疫病毒的存活,如果相对湿度60%,风速10m/s,病毒存活2-3h以上,推算病毒可至少漂浮100km以上。

2、口蹄疫免疫预防措施

一直以来口蹄疫是全球共同防范的主要动物传染病,由于各国经济状况不同防控政策也有差异,发达国家实行扑杀政策维护无疫地位,发展中国家(亚、非、拉大多数)多实行免疫政策。我国实行以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2.1疫苗选择

目前国内A型苗种类及使用情况:国内现有口蹄疫A型疫苗有三种,A型灭活疫苗、O-A双价灭活疫苗和O型-A型-Asia1型三价灭活疫苗。据2013年5-9月中监所攻毒实验结果表明以上3种疫苗对牛和猪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 81.25-93.75%和78.57-100%。因此正确选择使用上述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可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我国边境地区应使用口蹄疫O型-A型-Asia1型三价灭活疫苗,内陆地区应使用口蹄疫O-A双价灭活疫苗,有A型疫情发生的疫区紧急免疫时应选用A型灭活疫苗。自2009年湖北武汉等地发生A型以后,国家对奶牛、种公牛和边境地区牛羊实施强制免疫,到2014年国家不仅边境地区免疫范围扩大,内地免疫范围也有所增加。目前规模养猪场应密切关注A型口蹄疫疫情动态,适时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很有必要。

2.2作好基础免疫

口蹄疫病毒与其它病毒相比较其免疫原性较差,特别是猪与牛、羊比较免疫应答处于劣势,一次免疫接种所产生抗体达不到免疫保护水平,因此首次使用A型口蹄疫疫苗时、全群35日龄以上猪应做2-3次基础免疫,每次间隔时间4-5周(注意妊娠30天和产前30天内不接种疫苗过后补免),以后每隔3-4个月免一次。

2.3确保免疫密度

农业部技术规范要求口蹄疫:免疫覆盖密度 ≥ 80%;群体免疫合格率 ≥ 70%。如果实际免疫标准低于此水平,就会造成免疫失败,因此在实际免疫中(特别是规模养殖场)要以高于国家的标准进行免疫(免疫密度100%,基础免疫3次以上),才可以大大降低目前复杂疫情环境下口蹄疫所带来的风险。

2.4、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通过大量科学试验与生产实践制定的,要结合当地疫情状况、饲养管理水平(如断奶时间、营养、转群等)、母源抗体、疫苗特性、免疫次数、接种动物的反应性等制定,并要根据免疫效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才能确立更切和实际的免疫程序。

2.4.1当养殖场周边疫情压力大时:最好配型免疫(即外围发生什么型就免什么型)使用A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首先做好基础免疫(连续免疫2-3次)以后每隔3个月免疫一次。

2.4.2 当养殖场周边疫情压力不大时:使用O-A型双价口蹄疫灭活疫苗或O型-A型-Asia1型三价灭活疫苗免疫,做好基础免疫后,每隔4个月免疫一次。2.4.335日龄以上仔猪、羔羊和90日龄以上犊牛首次免疫后,间隔21-28天进行第二加强免疫,疫情压力大的养殖场需进行第三次加强免疫,与第二次间隔35-45天,以后并入全群免疫程序。

2.4.4 新引进的动物最好在引入前21-28天注射O-A型双价口蹄疫灭活疫苗,入场后先隔离饲养3-4周健康时再混群。

2.4.5 散养户动物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统一要求做好春、秋两季的集中免疫,以后每月对新补栏的动物及时补免,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参照规模养殖场的程序进行免疫。

2.5、免疫操作要规范

2.5.1养殖场坚持按程序计划免疫,避免因季节性免疫造成免疫抗体临界期或空白期,而导致潜在感染隐患。

2.5.2 避免接种剂量不足或过大,剂量不足免疫效果差,剂量过大可以起免疫麻痹。一次大剂量免疫,远远不如正常剂量免疫两次的效果好。

2.5.3 不要同时使用不同厂家的疫苗,国内疫苗生产厂家较多,使用的疫苗毒株(特别是O型)存在差异,如果在同期内使用不同厂家的疫苗,不利于免疫保护率的提升。

2.5.4 在疫苗免疫接种各个环节中要做好器具、注射部位和人员的消毒。2.6、不良反应的预防

2.6.1选择质量可靠,运输保存符合冷链要求的疫苗。

2.6.2注射前将疫苗提前取出恢复至常温,不要刚从冷藏柜取出就立即使用。2.6.3接种疫苗时随身准备好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急救药品,发现过敏立即抢救。

2.6.4疫苗接种前要做部分动物(10-20头)安全观察,无严重反应时再进行大群免疫。

2.6.5养殖场要制定切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按程序要求规范免疫。2.6.6养殖场在接种疫苗时(特别是紧急接种时),建议使用转移因子或黄芪多糖注射液与疫苗分点肌注,或者在接种疫苗的前2天到后3天可向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或免疫增强剂。

牛亚洲1型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控 篇3

一、发病情况

2009年4月3日,桐梓县马鬃乡石板村某村民未经畜牧兽医部门审批,擅自从外地引进杂交犊牛61头。县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接到举报后,立即派执法人员前往对引进的全部杂交犊牛进行依法留验观察。2009年4月20日,17头杂交犊牛发病,4月21日发病犊牛增至48头。

二、临床症状

发病杂交犊牛有32头体温升高为40~41℃。口腔上腭黏膜及齿龈黏膜有粟粒至黄豆大小、数量不等的溃疡;舌面红肿、黏膜脱落,有的有水泡;从口角流出带白色泡沫的清涎,并挂于口角;3头牛跛行,蹄冠红肿;另有2头牛蹄叉处有明显水泡,触之有明显痛感。发病牛食欲明显减少,咀嚼和吞咽缓慢,有的采食和反刍完全停止。

三、诊断

2009年4月21日采集8头发病杂交犊牛的水泡皮、水泡液、叩液血清等送国家参考实验室,检验为亚洲1型口蹄疫阳性。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牛亚洲1型口蹄疫。

四、防控措施

1. 强制封锁疫区并扑杀、焚烧、深埋发病的61头杂交犊牛,防止疫情扩散。

2. 强制消毒。对疫点的圈舍、环境强制进行连续15日的消毒,每日早晚各1次;对疫点外受威胁区的圈舍、环境也进行彻底消毒,每日1次;对进出疫点的车辆强制进行彻底消毒。交替使用2%烧碱、0.1%二氯异氰脲酸钠、0.5%次氯酸钠等消毒液。

3. 强制免疫。对发生本病的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健康牛紧急免疫注射亚洲1型和O型二价口蹄疫疫苗,使疫情得到了控制。

4. 强制检疫。严格检疫进出疫区的各种运输车辆,防止本病的再度传入和传出。

5. 强化疫情报告。要求马鬃乡畜牧水产站技术人员和全乡村级防疫员做好疫情排查、疫情监测,发现疑似疫情及时上报。

6. 强化疫情监督管理。一旦发现疑似疫情,严格监管好病畜,防止养殖户乱扔病死畜和转移、变卖发病畜。

五、讨论

1. 桐梓县由于家畜繁育体系建设不完整,部分养畜户靠外购家畜饲养,给本病的传入带来了机会。

2. 近年来,由于养肉牛的经济效益较好,很多养畜户不经过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审批,擅自到外省调进杂交犊牛来育肥,也给本病的传入带来机会。

3. 要防止本病的传入,必须走自繁自养之路。确需从外地调进家畜,应按引种程序或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从无本病的养殖场选购,购入后隔离观察21天,确定无病后才能正式入场饲养。

4. 多进行动物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方面的培训,引导养殖场、养殖户更新观念,提高疫病防治意识,减少本病的发生。

家畜口蹄疫的防控 篇4

一、病原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 具有多型性和易变异性。目前已知的病毒有7个血清型、65个亚型。各主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 同一主型与亚型之间有一定的交互免疫性。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土壤和毛皮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传毒, 但对紫外线、热、酸和碱敏感, 0.1%聚维酮碘等是良好的消毒剂。

二、临床症状

1. 病牛

潜伏期为2~4天, 最长的达1周。病牛初期体温升高到41℃,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流涎咂嘴, 开口时有吸吮声。两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水疱。此时病牛大量流涎, 嘴角挂满口涎。水疱约经一昼夜破溃形成边缘整齐浅表的红色溃烂, 以后体温降至正常, 溃烂逐渐愈合, 全身状况好转。如继发感染则溃烂加深, 愈合后形成瘢痕。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 趾间、蹄部柔软处皮肤出现水疱, 并很快破溃形成表面溃疡, 以后干燥结痂而愈合。如果继发感染则发生溃烂化脓、坏死, 跛行, 重者蹄匣脱落。乳头和乳房部皮肤有时也出现水疱和烂斑。恶性口蹄疫会使牛因心脏麻痹而死亡, 病死率为20%~50%。犊牛患病多呈恶性, 水疱症状不明显, 主要表现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 病死率为50%~90%。

2. 病羊

潜伏期为1周左右。症状与牛相似但较轻。绵羊蹄部症状明显, 山羊口腔症状明显, 羔羊常因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而死亡。

3. 病猪

以蹄部、口腔粘膜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 精神不振, 减食或废绝, 随后在硬地上行走呈明显的跛行, 继而在蹄冠、蹄叉、蹄踵、副蹄、趾间、鼻盘、口腔粘膜、乳房皮肤等处发红, 出现数量不等的米粒大小的水疱, 水疱内的液体初期呈淡黄色、透明, 后呈粉红色, 自行破裂后形成鲜红色烂斑, 不及时治疗常发生化脓、坏死, 形成溃疡。有继发感染时, 蹄壳脱落而不能行走, 常卧地不起, 子猪常因急性心肌炎、急性胃肠炎而死亡, 病程很短, 致死率60%~80%。大猪多呈良性经过, 无继发感染时, 约两周左右自行康复。

三、病理变化

除口腔和蹄部有水疱和烂斑外, 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反刍动物前胃黏膜可见圆形烂斑, 真胃和大小肠黏膜呈出血性炎症症状, 心包黏膜呈出血性炎症症状, 心包膜有弥漫性或点状出血, 心脏松软似煮肉样, 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 即“虎斑心”。

四、防控措施

1. 预防

根据毒型做好相应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工作。当前主要做好O、A型疫苗的免疫工作。常规免疫每半年免疫注射1次;育肥猪可在出生后30天免疫注射0.5个剂量、70天按1个剂量再加强免疫1次;对母畜的免疫, 要尽量安排在空怀期间免疫, 妊娠期间不可免疫普通苗。

做好各项消毒防范工作。大门口、生产区要设消毒防线, 制定消毒制度, 并要执行到位, 大风过后要及时消毒。

2. 治疗

一般情况不主张打针治疗。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良好的饲养管理, 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抵抗口蹄病毒及细菌的侵入, 并可有效控制继发感染。采用聚维酮碘消毒剂配成0.1%的水溶液, 直接涂抹蹄部或口腔病变部, 消毒被污染的场地。

对蹄部病变, 先用3%来苏儿洗净, 后涂擦龙胆紫、碘甘油;口腔病变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溃烂面涂上鱼石脂软膏、1%~2%明矾或碘甘油;乳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 然后涂上氧化锌鱼肝油或青霉素软膏;小猪发生恶性口蹄疫时, 可静脉或腹腔注射5%葡萄糖盐水30~50毫升, 加维生素C50毫克, 皮下注射安钠咖0.26克。

3. 扑灭

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篇5

1 口蹄疫的临床症状

感染猪口腔、面部、蹄部和皮肤出现溃疡或面疮, 食欲减退或废绝, 体温高热, 精神沉郁, 行走无力。哺乳期母猪的乳房和乳头均会出现水泡, 水泡戳破形成溃疡, 因疼痛而拒绝哺乳仔猪。仔猪感染则拒绝吃乳, 时常鸣叫。外观异常、高热、行为异常、出现心肌类疾病和迅速死亡, 是口蹄疫最常见的病症。剖检病死猪, 可见猪心脏有异常颜色的条纹, 心肌纤维组织遭到破坏。

2 口蹄疫的传播控制

口蹄疫的传播范围极广, 感染动物呼出的气体、体液和接触过的器具等都可成为传染源, 甚至可将病毒传播至100km以外的地方。为了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感染和传播, 饲养人员要高度重视, 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

(1) 做好病毒预防工作。口蹄疫病毒耐严寒, 在温暖的环境中可存活33天左右, 而且不易被清除处理。可是该病毒对酸、碱环境较敏感, 所以养殖人员在日常管理中要经常用酸、碱类药物消毒养殖场。平时做好养殖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杜绝口蹄疫病毒在不洁的环境中滋生。

(2) 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口蹄疫具有突发性强的特点, 如果养殖人员发现饲养的猪出现口蹄疫临床症状时, 要立即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养殖人员首先立即将疫情上报相关部门, 然后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对疫情确诊, 如果确诊为口蹄疫感染, 立即启动紧急免疫程序, 全群注射口蹄疫疫苗。注射疫苗的顺序为先外围后内部, 15天后再注射1次。口蹄疫爆发期间, 养殖人员要全方位做好消毒工作, 每2天消毒1次, 以控制交叉感染。

(4) 加强病毒封锁措施。口蹄疫的传播性极强, 如果某地区已经爆发口蹄疫, 畜牧兽医人员要立即划定并封锁疫区。疫区内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 工作人员消毒后进出, 其携带的物品也需严格管制和消毒。疫区中的疫病爆发点为管制的核心区, 该疫点需按照相关防疫条例严格锁死, 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疫点以外的疫区划定为危险区, 需严格管理。畜牧兽医人员需按照重大疫病防疫条例和上级指示迅速地处理疫区内的感染猪, 直至最后一头患猪痊愈以后, 继续观察15天, 直至再无猪感染才能解除封锁。

(5) 做好病死猪的处理工作。养殖人员要具备饲养及防治猪病的常识, 患口蹄疫而死的猪不能上市销售, 必须做无害化处理。畜牧兽医部门会集中清理相关的养殖场, 将污染的器具集中消毒, 病死猪遗留下的粪便、体液和饲料都要消毒后深埋或焚烧处理。

4 口蹄疫的综合防治

口蹄疫是一种突发性很强的传染病, 为了控制该病毒对猪的侵害, 养殖人员要做好常规的病毒预防工作。首先要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可在每年2月和10月各免疫接种一次。日常饲养中要加强环境和猪体的消毒工作, 每周消毒2次。养殖人员要每天打扫猪舍卫生, 及时清理粪便, 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场, 更要谢绝其他养殖场的人员进场参观, 外来人员进场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严防交叉感染。养猪厂内禁止饲养其他哺乳类动物。

5 总结

口蹄疫是一种对养猪业危害严重的疾病, 一旦感染需全群扑杀, 对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相关部门除了引导养殖者做好预防工作外, 还要加强宣传工作, 使养殖者深入了解口蹄疫的危害、感染途径、有效预防措施及感染口蹄疫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以科学的手段预防口蹄疫疾病, 保证安全高效饲养猪,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九暴.口蹄疫的防治法[J].中国农业科学.1951 (04) .

[2]王耀先.兔群注射疫苗时急性死亡的原因分析[J].中国养兔杂志.1996 (01) .

[3]每小平.蛋鸡的疫苗注射技术[J].农村养殖技术.1997 (10) .

[4]张秋.疫苗注射技术[J].农村科技.1998 (01) .

[5]朱希梧, 马彩琴.防疫疫苗注射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 (09) .

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篇6

由FMDV引起的猪口蹄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热性的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养猪行业。猪口蹄疫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而且有广泛的传播途径。猪口蹄疫的引发,会降低动物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着触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该病的潜伏期最短1~2h,最长潜伏期为14h。患猪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初期体温会上升、食欲减退、猪蹄部位会出现水疱现象,使得难以站立行走。有部分猪的口腔黏膜上会出现烂斑,患病之后的2h内水疱会破裂,流出微黄色或透明的液体,边缘红色糜烂。如果伤口没有产生感染,则会在7h后痊愈结痂,如果发生感染,会导致死亡。如果是怀孕的母猪,会发生死胎或者流产现象。

近年来猪口蹄疫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且死亡率较高,诊断也十分困难,无法及时准确的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很大。其临床表现为:症状不典型、不明显,危害程度较大,仔猪发病呈现心肌炎表现,死亡率较高。

2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通常,防控猪口蹄疫主要有两种办法:(1) 捕杀为主,将患有猪口蹄疫的病猪进行捕杀。(2) 预防为主。我们应当根据当地疫情的流行情况,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

2.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抵抗力

在平时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当注重饲养管理,饲养者之间应当尽量减少接触,杜绝发病的源头,要确认购进的猪是否健康,然后在进行并群饲养。制度科学防疫制度,加强免疫措施,定期对猪群的生存环境进行打扫,预防猪口蹄疫疾病。

2.2制定科学饲养制度

疫苗接种是最有效最便捷的防控措施,猪口蹄疫在我国是强制免疫的疫病。要求动物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必须大于70%。由于猪口蹄疫病毒的血清型较多,且无交叉免疫,所以,防控难度较大。当发现猪口蹄疫疫情时,除隔离防治外,还应该进行紧急免疫接种。这样才能有效防控猪口蹄疫。同时养猪场户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高效优质的疫苗,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执行。

2.3控制猪口蹄疫疫情

当发现猪口蹄疫时,应当主动积极报告给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由该部门对猪群进行确诊。如果猪群确实发生猪口蹄疫,则应当送至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发现此类疫病,要立即隔离,隔离确诊为猪口蹄疫,应当患病的猪群进行捕杀,然后再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疫病的感染源头, 控制猪口蹄疫病蔓延,而这也是防控疫情的有效办法。

总之,控制猪口蹄疫是一项非常复杂而难度很高的工作,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对猪群进行预防免疫工作,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消灭猪口蹄疫的感染源,切断猪口蹄蹄疫疫的的传传播播途途径径,,避避免免猪猪口口蹄蹄疫疫的的发发生生。 。

关键词:猪口蹄疫,临床特征,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彬,等.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J].猪业科学,2014,01:54-56.

[2]彭达坚.浅析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4,05:181.

[3]陈托.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12:125-127.

规模猪场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篇7

1 口蹄疫在规模猪场中的发病原因

猪口蹄疫多为间接接触传播,常由人员、引种及生产物质的流通等传入规模化猪场。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外伤传染,也可通过空气或飞尘远距离使猪群感染。无季节性,但以春秋及寒冷季节多发,多从秋季开始,一直到早春流行,夏季一般较平稳。

1.1 口蹄疫病原血清型多

口蹄疫病毒属于单股的RNA型病毒,有7个血清型(A、O、C、南非I、南非Ⅱ、南非Ⅲ和亚洲Ⅰ型),每一个血清型又可分为若干个不同数目的亚型。各个血清型引起的口蹄疫,虽然临床症状没有差别,但各型之间的抗原性不同,不能交叉免疫;而且口蹄疫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出现病毒的新亚型。因此,在规模化猪场中,口蹄疫免疫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疫苗保护率较低。

1.2 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口蹄疫病毒是无囊膜病毒(裸病毒),对外界温度、酸碱度、光辐射及干燥等环境因素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温度-20~37℃范围内,口蹄疫病毒均能存活;口蹄疫病毒对酸特别敏感,在p H值5.0时1秒钟即可灭活90%;对碱也十分敏感,1%氢氧化钠1分钟可被杀死;该病毒在4℃、p H值为7~7.6时十分稳定,当p H值小于4和大于9时,可被迅速灭活;紫外线(波长256mm)可使该病毒迅速灭活;干燥不能杀灭该病毒,而被其污染了的垫草则可传播疾病。自然条件下,高温、强烈的阳光照射可使口蹄疫病毒丧失活性。因此,夏季口蹄疫流行比较平稳,一般不发病。

1.3 猪对口蹄疫病毒十分敏感

在所有易感动物中,猪对口蹄疫病毒的敏感性是最强的。自然感染时,潜伏期一般为18~20小时(也有人认为约1~2天或是3~5天)。处在潜伏期的猪感染性强,特别是在水泡出现前的24~48小时,经过排泄物、分泌物甚至呼出的气体中都会有感染性病毒向外排出,并感染(假定)健康猪只。猪一旦患病,病猪的口、蹄部水泡皮排毒量就很大,甚至从呼出气体中就能向外排出大量的感染性病毒,因此,病猪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即便是病猪痊愈康复后,口蹄疫病毒仍然能在猪体内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使猪长期隐性带毒。当从疫区引进猪只时,非疫区内可能会突然暴发口蹄疫。

1.4 霉变饲料的影响

霉变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可破坏猪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抑制或免疫失败,机体抗病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疫病传播。

2 防控措施

2.1 一般性防控措施

2.1.1 强化免疫

联合使用O型口蹄疫疫苗与外购A型口蹄疫疫苗对各种公、母猪及商品猪进行普免,每年2~3次。为减轻疫苗应激,配种30天内的母猪、临产前母猪应避开高风险期后再免疫,配种30天以上及临产母猪先进行小范围试免疫,观察猪群无异常后再全群免疫。

对自繁自养的规模猪场,后备母猪、空怀期母猪、30~40日龄仔猪、70日龄生长猪可各免疫1次。

2.1.2 严格消毒

在口蹄疫容易爆发的季节,使用过氧乙酸、高锰酸钾、烧碱等强酸强碱类消毒剂,对猪舍、装猪台、拉粪车等经常进行预防性消毒。生产区工作人员在疫病流行时期,不得随便外出,特殊情况必须外出时,需洗澡、更衣、消毒;外来人员必须进场时,要进行喷雾消毒或紫外线消毒,换外衣、换鞋、消毒液洗手后才能进场。尽量少用现金交易,对流通货币可采用环氧乙烷、甲醛熏蒸或紫外线消毒,防止货币带毒,引起感染。

2.1.3 预防保健

在寒冷季节,为了增强猪的抗病能力,可在饲料中添加扶正解毒散,每10~15天添加一次,每次每吨饲料中添加3~5kg,也可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

2.2 紧急防控措施

原则上,猪场暴发口蹄疫病后要实行全群销毁,并对猪场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在全场空置半年后再处理。对疑似口蹄疫疫情,需上报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待确诊后,由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相关程序对发病猪场及猪群进行合理处置。

2.2.1 全群防控

猪场暴发口蹄疫后,要全面封锁,实行专人、专舍管理,禁止外来人员与场内人员相互流动。同时,猪场内划分疫区与非疫区,建立猪场内疫区、非疫区人员专用通道,所有物品实行专门分类清洗与消毒。消毒液应选择强酸、强碱、过氧化剂等。每吨饲料中添加扶正解毒散3~5kg。

2.1.2分群治疗

发病猪群的治疗原则是:处置创口,强心、防止继发感染。对水疱创口,可用温水冲洗,用酒精消毒,撒上青霉素粉或涂布红霉素软膏、冰硼散。强心可用安钠咖、洋地黄或樟脑磺酸钠,并同时实用敏感抗菌药防止继发感染。

同时,要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舍内加铺垫料或垫草,保持圈舍地面干燥舒适,适时、适当提高舍内温度2~3℃,保证足量饮水,使饮水温度保持在20~25℃,并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电解多维及葡萄糖。

浅谈猪场口蹄疫的防控 篇8

1 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1.1 提高猪群抵抗力

提高猪群抵抗力, 主要还是要加强饲养管理, 这一点几乎所有的文献资料都会提到, 但是大家好像并没有重视。要实行分隔饲养、无霉变饲料饲养、定期消毒饲养。

1.2 强化免疫

猪场要根据当地猪病的流行规律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联合使用O型口蹄疫疫苗与外购A型口蹄疫疫苗对各种公、母猪及商品猪进行普免, 每年2~3次。为减轻疫苗应激, 配种30 d内的母猪、临产母猪应避开高风险期后再免疫, 配种30 d以上及临产母猪先进行小范围试免疫, 观察猪群无异常后再全群免疫。对自繁自养的规模猪场, 后备母猪、空怀期母猪、30~40日龄仔猪、70日龄生长猪可各免疫1次。但是要注意疫苗间的干扰问题。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特异性, 不要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有干扰反应的活疫苗同时接种;疫苗的稀释液也要消毒, 不要将杂质带进疫苗里。

1.3 控制猪口蹄疫疫情

当发现猪口蹄疫时, 应当主动积极报告给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由该部门对猪群进行确诊 (如果猪群确实发生猪口蹄疫, 则应当送至省级或更具权威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发现此类疫病, 要立即隔离, 隔离确诊为猪口蹄疫, 应当将患病的猪群进行捕杀, 然后再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疫病的感染源头, 控制猪口蹄疫病蔓延, 而这也是防控疫情最有效的办法。

2 结语

口蹄疫作为一种传播性强的传染性疾病, 它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猪注射疫苗作为一项有效的防治手段, 我们应该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降低甚至消除那些影响接种成功率的因素, 保证接种的有效性。总之, 控制猪口蹄疫是一项非常复杂而难度很高的工作, 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对猪群进行预防免疫工作,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消灭猪口蹄疫的感染源, 切断猪口蹄疫的传播途径, 避免猪口蹄疫的发生。

摘要:目前, 生猪口蹄疫疫苗在注射后不能达到100%的预防效果, 如何避免猪口蹄疫免疫失败, 就需要从饲养管理以及口蹄疫疫苗的使用方面着手, 保证每个环节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浅析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篇9

猪口蹄疫主要有口蹄疫病毒 (FMDV) 引起, 具体表现为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 部分猪口腔黏膜和鼻盘也有同样病变[1]。口蹄疫主要是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 起病急、传播速度非常快, 此外还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猪口蹄疫一经发生, 在不能及时消灭的情况下, 将迅速扩大和蔓延, 后果不堪设想。通常情况下, 通过扑杀病猪和怀疑染毒猪的方法对猪口蹄疫进行扑灭和控制, 并严格限制动物移动和相关肉品上市, 这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须在源头上对猪口蹄疫进行防控, 防止病毒的传染和扩大, 从而保障养殖户的效益。

1 口蹄疫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症状

1.1 流行病学特征

口蹄疫病毒共有7个血清型, 其中最为常见和危害最大的是O型, 其次为A型, 各型无交互免疫性。易感染的动物主要有猪、牛、羊等等,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均可感染。受感染的动物其唾液、粪便、尿液、乳、精液及肉和副产品等, 均可带毒, 如果人食用带毒的肉品, 将对人体极为不利。易感畜群的口蹄疫有周期暴发流行的趋向, 但不同年龄的动物易感染程度也会不同, 断奶前的崽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均可达100%。空气是口蹄疫病毒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 尤其在春、秋季节, 病毒能够在风的作用下, 传播到10km~60km以外的地方。但是, 在低温的条件下, 口蹄疫病毒较为稳定, 对阳光的抵抗力也比较弱, 若温度为37℃下, 则可在48h内将其消灭, 而温度高达80℃或以上时, 口蹄疫病毒很快就死亡。除此之外, 口蹄疫病毒对酸碱具有极高敏感度, 当p H值低于6.5或超过9.0时, 病毒极为活跃。

1.2 临床症状

通常情况下, 猪口蹄疫的潜伏期为2~4d, 最长可达7d, 短期潜伏期为10h~20h。以水疱为主要临床特征, 猪口蹄疫发病时, 体温升高 (最高可达40~41℃) , 全身症状较为明显:蹄部潮红、肿胀, 跛行, 且精神沉郁, 食欲下降。病情进一步发展后, 动物身体多个部位如蹄、唇、齿龈、舌面、乳头、鼻镜等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初期, 水疱的颜色为透明的淡黄色, 随后变成粉色, 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水疱破裂, 形成鲜红色烂斑, 并伴有淡黄色渗出物, 是黄色痂皮的形成物。在无继发感染的情况下, 动物可在10~15d内结痂痊愈, 但发生继发感染时, 将形成糜烂和溃疡病灶, 严重则会导致蹄壳脱落, 最终由于血症、心肌炎而死亡。

2 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2.1 实时监控, 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猪口蹄疫防控过程中, 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发挥着巨大作用。应建立和完善监控体系, 以实时监控的方式密切关注周边地区疫情动态, 不断提高疫情早期诊断能力和疫情预警水平。当诊断到疫情发生时, 应在最快时间内采取紧急预防注射, 停止牲畜交易活动, 直至疫情得到控制和扑灭为止。此外, 还要在各交通要道设置相应动物检疫站, 严格检查来往车辆, 对载畜及畜产品车辆进行消毒和管理, 坚决杜绝区易感动物进入, 将疫情的发生和传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2 坚持未病先防, 制定科学免疫程序

对高发病率、大范围、快传播的猪口蹄疫病毒进行防控, 要坚持未病先防原则, 并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 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高效展开。春、秋是猪口蹄疫高发季节, 对规模养猪场及农村散养猪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集中免疫, 新进猪要及时补免。不同类型疫苗免疫程序不同, 对不同发育期猪的免疫程序也不同, 应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农业部批准生产的疫苗[2]。在疫苗使用前, 要做好检查工作, 确定所用疫苗与厂家、批号、有效期、物理性状、贮存条件等各方面相符。需要注意的是, 疫苗前3d和疫苗后3d内, 为保障免疫效果, 应严禁使用抗病毒或抗生素药物、严禁饮水消毒、带猪喷雾消毒等。

2.3 做好日常检查及消毒工作

养殖户在日常管理中, 要做好日常检查和消毒工作, 只有从思想上加强重视, 才能在源头上控制病毒的发生和传播感染, 保障动物的正常生产发育。要注意对猪群增加营养, 以提高猪群的整体体质及抗病能力;要对猪圈、运动场及相关用具进行定期消毒, 及时控制和消灭病毒。一般情况下, 每周要消毒1~2次, 在春、秋病毒高发季节, 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在猪场周围环境中, 可采用1%~2%氢氧化钠、30%热草木灰、1%~2%甲醛溶液进行喷洒, 并保持4 h以上;对排粪、垃圾等进行堆积发酵或焚烧处理, 再喷洒消毒剂并维持4 h以上;对猪舍、工具等, 要用自来水进行冲洗, 晾干后进行第3次消毒, 自然干后方能使用。

2.4 紧急预控

猪口蹄疫发病后, 由专人进行隔离消毒处理和饲养管理, 非饲养人员坚决不得进入场区。对病死猪尸体、畜产品、饲草、垫料等, 要采取消毒深埋处理, 并对圈舍中的粪便、污水进行彻底清除。同时, 疫区内的猪群及其产品禁止向外流动, 对车辆、人员及货物也要进行严格消毒。

3 小结

口蹄疫防控工作是一项涉及畜牧业安全生产的大事, 也是保障人们食品安全和国家声誉的重要问题。目前, 我国猪口蹄疫的防控形势仍比较严峻, 不仅需要提高养殖户及相关技术人员的防控意识, 加强通常管理, 还要定期做好免疫抗体监测工作, 并做好消毒工作, 为猪口蹄疫病的可防可控提供强有力保障。

摘要:猪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 主要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 可在猪、牛、羊等偶蹄兽中广泛传染, 甚至人也可以感染。猪口蹄疫一旦扩散, 便可在短时间内大范围、大规模流行, 且很难控制和消灭, 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甚至危害到人的健康。因而, 须加强重视, 尤其是作为养殖专业户, 要充分认识猪口蹄疫的病原、发病症状等, 并通过必要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最大限度减少由于疾病感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只有从源头开始预防和控制, 才能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猪口蹄疫,防控措施,分析

参考文献

[1]蒋文生, 任宇斓, 贾春英, 郑朝锋, 骆志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瘟综合防控技术应用[J].新疆农垦科技, 2011, 34 (03) :29-31.

上一篇: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下一篇:设计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