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疫情

2024-05-10

口蹄疫疫情(共9篇)

口蹄疫疫情 篇1

口蹄疫的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正随着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日益重视,对动物疫病和病原体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口蹄疫是人畜共患的动物传染病,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不仅可以极大地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与生命,而且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严重的社会政治或公共卫生后果。为了防止外来疫病传入,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来自发生某些疫病国家和地区(疫区)的动物和动物产品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关键词:口蹄疫 流行性 防治措施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口蹄疫病毒分七个血清型:O型、A型、C型、Asia-Ⅰ型、SAT1型、SAT2型、SAT3型等;每个主型内又有若干个血清亚型,不同的血清型的病毒感染动物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基本一致,但无交互免疫性;同一主型内的不同亚型之间也只有部分交互免疫性。口蹄疫在世界分布很广,流行历史很长,除大洋洲和北美洲消灭本病后再未发生外,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都有发生或流行。OIE把该病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中的第一个动物病害,是国际动物及动物产品输出输入贸易最重要的检疫对象;是一种政治病、经济病。自然发病动物常限于偶蹄动物,黄牛最为感,其次为水牛、牦牛、猪、绵羊、山羊、骆驼等。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长期在猪群中反复流行,对猪的毒力增强所致,而对牛的致病力减弱;幼畜如新生仔猪、犊牛、羔羊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发病率100%,并引起80%以上幼畜死亡; 一.易感动物:

黄牛、水牛、牦牛、猪、绵羊、山羊、骆驼和鹿;此外还有象、刺猬、鼠等33种野生动物;7岁以下的小孩及孕妇对口蹄疫病毒易感; 二.流行特征:

本病无严格的季节性,但一般冬季多发,春季减轻,夏季基本平息。家畜口蹄疫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每隔2~3年流行一次,具有一定周期性。本病的传播呈蔓延扩撒或跳跃式。在自然流行中,以牛易感,猪次之再次为绵羊、山羊和骆驼,人也能被感染,此病较易从一种动物传到另一种动物。有些地区流行时,强烈感染牛、羊,较难感染猪,但在某些地区却强烈感染猪,而难感染牛、羊。发病时一般是幼畜易感、高发,新流行地区发病率可达100%,而老疫区也可达50%。病猪排毒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其次是粪、尿、呼出气和精液,其排毒量远远超过牛、羊(病猪经呼吸排到空气中的病毒量相当于牛的20倍),因此,猪在本病的传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三.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本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通过水泡液、排泄物、分泌物、呼出的气体等途径向外排散感染性极强的病毒;屠宰后末经处理的肉品、内脏、皮毛和废水是重要的传染源。空气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人与非易感动物

如狗、马、鸟类均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本病通常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亦能经伤口甚至完整的粘膜和皮肤感染;精液、奶汁含有大量的病毒并能传染;人类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与病畜接触而受到感染,人与人之间很少发生感染。四.临床症状:

(一)猪:病猪以蹄部水泡症状为主要特征。在蹄蹱、蹄冠和蹄叉等处可见水泡病猪体温一般不高或稍高,主要症状是蹄部。最初发生跛行检查蹄部可见蹄冠、蹄间红肿,按压有痛感,不久形成水泡。泡内充满灰白色或灰黄色液体,开始水泡仅米粒大,后融合一起为蚕豆粒大,常在2-3天内破裂,破裂后形成暗红色糜烂,如无细菌感染,则一周左右痊愈。如有继发感染,严重者侵害蹄时,蹄壳脱落造成悬蹄不能触地,常卧地不起。病猪鼻糜烂,哺乳母猪乳头常见有水泡,间有发生乳腺炎,乳量减少,妊娠母猪时常流产,有时口腔也出现水泡,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但吃奶小猪发病时,因发生严重心肌炎和胃肠炎而死亡。在口腔和蹄部发生水泡,有时在咽喉、气管和胃粘膜有圆形溃疡和烂斑,胃和大小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一般称为“虎斑心”。哺乳仔猪发生口蹄疫时,常因发生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二)牛: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最短为24小时,最长为14天。病牛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随后在唇内、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出现水泡,并流出泡沫状和涎液,同时出现反刍停止、饮欲增加的症状,有时在趾间和蹄冠皮肤上也同时或稍后发生水泡。孕牛发生本病时往往发生流产或早产,严重的死亡。产后母牛出现难配、受孕不佳现象。犊牛因吮乳,体表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很高。心肌质地松软,心肌变性、坏死,呈现淡黄色斑纹(“虎斑心”)。

(三)羊:潜伏期一般为5~7天,症状与牛大致相同,但感染率较低,症状也较轻。山羊患口蹄疫症状较绵羊明显,水泡多见于口腔,病变多弥散性分布于硬腭和舌面,而绵羊水泡多见于蹄部。羔羊发生本病时,常因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而死亡。

(四)鹿和骆驼:与牛和绵羊的基本相似,但发病率较低。

(五)人:人感染口蹄疫后的潜伏期为2~18天,一般为3~6天,多数突然发病,表现为体温升高、头痛、口腔干热有灼烧感,唇、齿龈和颊部粘膜潮红,继之发生水泡。皮肤发生水泡时多见于手指掌面、甲床、足底和足趾部。严重感染的小儿患者可并发胃肠炎、神经炎和心肌炎。五.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病学情况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采水泡皮或水泡液作实验室诊断。目前实验室诊断有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多种方法,还能够鉴别感染阳性与注苗阳性牛。唯一需要作出鉴别诊断的病是水泡性口炎,该病与口蹄疫在症状上极其相似,但是,其一,水泡性口炎可感染包括马、猴、鸡在内的多种动物;其二,水泡性口炎发病率不高,只有1.7%~7.7%;其三,水泡性口炎由蚊子传播,只发生在夏季和秋初。

六.综合防治措施:

(一)常规预防措施: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严格的消毒制度,是及时切断传染源,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主要措施。

1.坚持生产区和生活区区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由专人负责,消毒室内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池内放置2%~3%火碱溶液,每10天更换1次,同时还设置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

2.严格隔离饲养,杜绝带病源的人员或被污染的饲料、车辆等进入生产区。从外面进入场内的人员需紫外线消毒15分钟。

3.保持场内环境卫生,粪便及时清除,经堆积发酵处理,定期进行消毒。

4.每年春、秋季对全场(食槽、牛床、运动场等)进行全面消毒。舍内要经常保持卫生整洁、通风良好。每天都要打扫干净,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大的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10%~20%的生石灰乳、2%~5%的火碱溶液、0.5%~1%的过氧乙酸溶液、3%的福尔马林溶液。

5.夏季做好防暑降温、消灭蚊蝇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6.每年春、秋季做好结核、布病、口蹄疫疾病的检疫工作。7.春秋两季做两次口蹄疫疫苗接种工作。

(二)猪场的免疫预防措施: 1.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免疫程序:

(1)种猪﹙包括种公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每年接种高效苗三次,每次间隔4个月,耳后肌肉注射疫苗2ml/头;

(2)种母猪:配种前接种高效苗2ml/头,分娩前一个月再次接种高效苗3ml/头,确保产后乳汁内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1:1024以上,使吮乳仔猪免遭口蹄疫强毒的感染;(3)断奶仔猪:断奶后10-15天首免,耳后肌肉注射高效苗2ml/头;70-80日龄二免,耳后肌肉注射高效苗3ml/头;

(4)育肥猪:出栏前25-30天三免,耳后肌内注射高效苗4ml/头,预防运输途中感染; 2.紧急情况下的免疫程序:

当猪场发生疫情或周围环境出现口蹄疫疫情严重威胁猪场安全的情况下,应采取的免疫程序如下(1)全场各年龄段猪群紧急接种口蹄疫高效苗,25kg体重以上的猪群耳后肌内注射5ml/头,25kg以下体重的猪群耳后肌内注射高效苗3ml/头;先接种健康猪舍内的猪群,后接种可疑猪舍内的猪群。

(2)第一次接种后间隔15天,各年龄段猪群加强免疫一次,接种剂量与第一次剂量相同或增加1ml/头;

(3)吮乳仔猪肌内或皮下接种康复猪全血4-5ml/头或康复血清2-2.5ml/头,以防吮乳猪感染死亡;

(4)如果猪场不幸发生口蹄疫,来不及接种疫苗,因油佐剂苗产生免疫最早也得经过14天,所以最好还是将发生疫情的猪舍内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猪群全部接种康复猪全血

10-15ml/头或康复血清5-8ml/头,接种后12小时可起到被动保护免疫作用,并可维持20天。

能否及时控制疫情,要看猪场隔离、消毒措施做得怎样,也要考虑猪舍被口蹄疫强毒污染的程度。

如果发现疫情早又能立即采取措施扑杀病猪及同栏猪,彻底消毒疫点﹙发病栏舍﹚和疫区﹙猪场环境﹚,疫情是可以得到迅速控制的;

(三)牛场技术管理措施

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重点抓奶牛的饲养工作,对奶牛坚持1月1次体况评定,实行5分制评定方法,使牛群体况保持最佳状态。对疑难病症坚持“会诊”制度。发现可疑疑难病症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会诊,必要时请专家确诊,使奶牛各种疾病和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坚决执行本场技术人员(尤其是兽医员、授精员)严禁从事对外奶牛技术服务工作,杜绝一切传染源侵入。工作人员每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凡检出结核、布病者,及时调离牛场。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尚可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公斤体重0.5~1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2周。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封锁。

(四)防治措施:

1.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疗法只能减轻病畜的症状,不能阻止本病在畜群中的传播。

2.禁止来自口蹄疫疫区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入境,一旦爆发本病,必须划定疫区,进行“封锁”,人畜和用具等都不能出入,出入都要检疫、消毒,扑杀感染或可能感染的动物,对尸体进行掩埋或焚烧。

3.由于幼畜突然发生心肌炎死亡,可用高免血清或痊愈血皮下注射进行预防性治疗。4.在疫区和受威胁区使用疫苗接种,推荐使用多价灭活疫苗或与当地同型的灭活疫苗。因弱毒苗对一种动物为弱毒,对另一种动物为强毒,弱毒苗引起病毒血症,长期带毒、排毒,且有毒力返强的可能,因此使用弱毒苗免疫应慎重对待。常用疫苗有:

(1)口蹄疫双价(A、O型)鼠化弱毒苗,只能用于成年牛、羊,而猪及1岁以上犊牛及4月龄以下羊均不得使用。猪应与免疫动物隔离,以免感染。

(2)乳兔组织或细胞培养灭活苗(铝胶苗或油乳剂苗)配成双价或多价苗可用于不同年龄动物。(3)猪口蹄疫的预防接种可用灭活苗或猪用弱毒苗,现在生产的猪O型口蹄疫、BEI(二乙烯亚脂)灭活油佐剂苗,免疫效果较好,免疫保护期可达6个月。

(五)控制措施:

一旦发生牲畜口蹄疫疑似或确诊病例,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杀易感动物,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坚决防止牲畜口蹄疫疫情扩散。

1.分析疫源: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对仍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及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售出动物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粪便、垫料、饲料)等应立即开展追踪调查,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2.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1)将病畜所在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划为疫点;散养的,将病畜所在自然村划为疫点。

(2)以疫点为中心,将半径3公里内的区域划为疫区。(3)将距疫区周边10公里内的区域划为受威胁区。3.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1)封锁疫点。

(2)扑杀所有的病畜及同群畜,并对所有病死畜、被扑杀畜及其产品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其他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并加强监测。

(4)对动物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4.疫区内应采取的措施:

(1)市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2)对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并加强监测。

(3)关闭活畜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易感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和运出。对有关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5.受威胁区应采取措施:

(1)对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2)开展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6.解除封锁:

疫区内所有动物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经过14天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的病例,经市动物防疫站审验合格后,由市农发局向市政府申请解除封锁。7.疫情档案:

市农发部门必须完整详细地纪录疫情应急处理过程,做好相关资料归档工作。8.非疫区应采取的措施:

要做好防疫的各项工作,完善疫情应急预案,加强疫情检测,防止疫情蔓延。上述3、4、5所列措施,必须在市动物防疫站的监督下实施。

(六)保障措施: 1.物资保障:

建立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制度,储备相应量的防治牲畜口蹄疫应急物资。储备物质应存放在交通方便,具备储运条件,且相对安全的区域。2.资金保障:

口蹄疫应急所需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同时,积极申请国家扑杀病畜及同群畜补贴和强制免疫费用。3.技术保障:

免疫、检疫、监测、消毒、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4.人员保障:

(1)成立市牲畜口蹄疫现场诊断专家组,负责牲畜口蹄疫现场诊断,提出控制、扑灭技术方案和建议。

(2)市政府组建牲畜口蹄疫疫情应急预备队。应急预备队按照市防治牲畜口蹄疫指挥部的要求,具体实施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应急预备队由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人员、动物防疫监督人员、有关专家、执业兽医、卫生防疫人员等组成。公安局依法协助执行任务。(3)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加强牲畜口蹄疫科普知识宣传,依靠广大群众,对牲畜口蹄疫实行群防群控,把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七.治疗:

口蹄疫病畜﹙病猪、病牛、病羊﹚在出现临床症状后,经过21-60天其血液中特异抗体量较高,用间接血凝法检测抗体效价高达1:2048以上;利用这些高效的特异抗体接种尚未发病但受疫情严重威胁的易感动物,能起到积极的被动保护作用;特别是保护贵重的种猪和吮乳仔猪免遭口蹄疫流行病毒株的感染具有现实意义。

(一)对病毒进入机体的早期,白细胞干扰素是有效的;

(二)对症治疗:及时挑破水泡,缩短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减轻机体的压力;

1.在牲畜的水泡和溃烂处,用3%的盐水,或0.l%高锰酸钾水冲洗。溃烂处也可涂蜂蜜或碘甘油。

2.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的高锰酸钾冲洗。3.对心跳特快、节律不齐的病畜,可用“乌水钙”,同时肌注维生素B1每天一次,一次2g,共4次。

4.蹄部可用3%来苏水洗涤,擦干后涂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再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涂在蹄部的患处。

5.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它刺激性小的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以防乳房炎。

(三)解热镇痛:缓解机体疼痛感,缓解内热; 参考文献:

[1]朴范则.家畜传染病学[M].中国文化科学出版社

[2]陈怀涛.兽医病理解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3]王为城.猪口蹄疫综合防治措施[J].福建农业,2005年03期

口蹄疫疫情 篇2

1.1 病原

口蹄疫 (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 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 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

1.2 易感动物

偶蹄动物, 包括牛科动物 (牛、瘤牛、水牛、牦牛) 、绵羊、山羊、猪及所有野生反刍和猪科动物均易感, 驼科动物 (骆驼、单峰骆驼、美洲驼、美洲骆马) 易感性较低。

1.3 传染源

主要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感染动物呼出物、唾液、粪便、尿液、乳、精液及肉和副产品均可带毒, 康复期动物可带毒。

1.4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 通常以直接或间接接触 (飞沫等) 方式传播, 或通过人或犬、蝇、蜱、鸟等动物媒介, 或经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传播。如果环境气候适宜, 病毒可随风远距离传播。

1.5 临床症状

牛呆立流涎, 猪卧地不起, 羊跛行;唇部、舌面、齿龈、鼻镜、蹄踵、蹄叉、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发病后期, 水泡破溃、结痂, 严重者蹄壳脱落, 恢复期可见瘢痕、新生蹄甲。传播速度快, 发病率高;成年动物死亡率低, 幼畜常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 仔猪常成窝死亡。

2 2013~2014年发生的口蹄疫疫情统计

见表1。

3 对以上疫情进行分析

从发病时间上看,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但5~8月份居多。从发病地区上看, 西至新疆, 南至云南, 东至江苏, 发病面积比较大。疫病重灾区显然是西藏、新疆等牧区。从病原上看, 共计发生的27起疫情, 病原均为A型和O型口蹄疫病毒, 其中A型19起, 占70%;O型8起, 占30%。在猪上共发生5起疫情, 主要是O型口蹄疫, 占80%。在牛上共发生22起疫情, O型口蹄疫4起, 占19%, 其余都是A型口蹄疫疫情。

从发病的动物种类上看, 主要发病动物是猪和牛。在猪上共计发生5起疫情, 占19%。在牛上共计发生牛口蹄疫22起, 占近80%。

4 结论

两年共计发生27起口蹄疫疫情, 发病动物1 101头, 扑杀了5 829头, 经济损失惨重。疫情形势严峻, 防控工作任重道远。口蹄疫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5~8月份居多, 在搞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的同时, 仍需及时补免。我国发生疫情的地区跨度较大, 除了疫区, 别的地区也有发生疫情的潜在可能性, 每个地区都要高度重视口蹄疫防控, 决不能掉以轻心。牛发病机率较高, 一定要特别加强对牛口蹄疫的防控, 尤其是A型口蹄疫。猪O型口蹄疫发病较多, 应注意防控。但其他的毒型也要兼顾。

摘要:据农业部发布的疫情信息, 动物口蹄疫近几年来在我国时有发生, 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索其发生的规律, 以便更有效的防控口蹄疫, 笔者对20132014年两年来我国发生的口蹄疫疫情进行了全面的统计, 并进行了分析, 供大家参考。

防治口蹄疫应急实施方案 篇3

今天是:2006年3月2日星期四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首页|资料|范文|留言|论文|礼仪|文章搜索|申请会员|

|

范文首页

|

范文集锦

|

现在的位置:大秘书.>gt;范文>gt;公文处理>gt;企划文案>gt;正文用户登录新用户注册

防治口蹄疫应急实施方案★★★

防治口蹄疫应急实施方案

副标题: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更新时间:2005-12-18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牲畜口蹄疫,确保我市养殖业持续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河东省动物防疫条例》和《河东省防治牲畜口蹄疫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牲畜口蹄疫等情况,应及时向所在乡镇畜牧兽医站或市动物防疫站报告。市动物防疫站接到报告或了解上述情况后,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怀疑是牲畜口蹄疫疫情,应在2小时内将疫情逐级报告到省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经确认后,立即报市政府。

二、疫情确认

牲畜口蹄疫疫情认定程序:

(一)现场临床诊断。市动物防疫站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两名以上专家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符合牲畜口蹄疫典型症状的可确认为疑似病例。

(二)对疑似病例或症状不够典型的病例,市动物防疫站应当及时采集病料送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验室进行检测,如确认牲畜口蹄疫疫情,依照有关办法予以公布。

三、应急指挥系统和部门分工

(一)成立河东市防治牲畜口蹄疫指挥部

总指挥:尤泽军市政府副市长

副总指挥:黄连渤市政府副秘书长

孙凤德市农发局局长

成员单位:发展计划局、财政局、公安局、卫生局、交通局、外经贸局、商业局、工商局、农发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驻河东部队。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农发局。各乡镇都要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系统。

(二)部门分工

牲畜口蹄疫应急工作由市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1.市农发局负责制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处理方案,负责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源追踪,对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的扑杀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实施检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和紧急免疫接种。

2.发展计划、财政、经贸、卫生、公安、交通、商业、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以及各乡镇,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处理经费落实、防治技术研究、应急物资运输、社会治安维护、动物及其产品市场监管、保障、口岸检疫、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

四、控制措施

一旦发生牲畜口蹄疫疑似或确诊病例,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杀易感动物,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坚决防止牲畜口蹄疫疫情扩散。

(一)分析疫源好范文版权所有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对仍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及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售出动物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粪便、垫料、饲料)等应立即开展追踪调查,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1.将病畜所在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划为疫点;散养的,将病畜所在自然村划为疫点。

2.以疫点为中心,将半径3公里内的区域划为疫区。

3.将距疫区周边10公里内的区域划为受威胁区。

(三)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

1.封锁疫点。

2.扑杀所有的病畜及同群畜,并对所有病死畜、被扑杀畜及其产品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其他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并加强监测。

4.对动物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四)疫区内应采取的措施

1.市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

2.对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并加强监测。

3.关闭活畜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易感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和运出。

对有关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五)受威胁区应采取措施

1.对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强制免疫。

2.开展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口蹄疫疫情 篇4

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防治方法

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如疑为口蹄疫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采集病料送检;对发病现场进行封锁,按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执行严格的封锁措施,按早、快、严、小的原则处理;对猪舍、环境及饲养管理用具进行严格消毒;病猪隔离,加强护理,对症治疗,促进口腔和蹄早日康复;体重达到一定重量的病猪,经有关部门批准,可集中屠宰,按食品卫生部门的有关法规处理。一定要作好消毒工作,防止病原扩散传播。发病地区可用口蹄疫灭活疫苗注射,有一定预防效果。[编辑本段]防治措施

处方1

(1)口蹄疫抗血清 25ml 用法:一次肌肉或静脉注射,按1kg体重0.5ml用药。(2)0.1%高锰酸钾溶液 适量碘甘油或1%-2%龙胆紫液 适量用法:先以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然后涂碘甘油或龙胆紫溶液。

处方2

冰冰片5g 硼砂5g 黄连5g 明矾5g 儿茶5g 用法:患部以消毒水洗净后,研末撒布

处方3

贯众散贯众15g 桔梗12g 山豆根15g 连翘12g 大黄12g 赤芍9g生地9g 花粉9g 荆芥9g 木通9g 甘草9g 绿豆粉30g 用法:共研末加蜂蜜100g为引,开水冲服,每日一剂,连用2-3剂。

口蹄疫每年都防,但每年必发,因此很多养殖户就像雾里看花,弄不清真实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对口蹄疫每年的流行特点及防控重点没有弄清,造成防控工作难上加难。本文就近两年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控重点加以介绍,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口蹄疫的流行特点

1、总体的流行特点

①多种偶蹄动物均可感染。

②幼畜感染发病率最高,常达100%。

③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源主要为病猪或带毒家畜,通过排泄物、分泌物和呼出的气体等途径,向外排放感染力极强的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用具和环境,造成污染;或随带毒猪屠宰后未经无害处理的肉品、内脏、皮毛、血水而广泛传播。

④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由于本病毒对高温和光照的耐受性较差,因而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一般盛夏和秋季较少发生,寒冷阴湿的冬春季节常暴发流行。但高度集约化猪场,特别易感动物高度集中时,不分季节,一旦被感染,则往往传播迅猛,酿成大祸。

2、近两年新的流行特点

①局部发生口蹄疫流行。近2年来猪口蹄疫的发病越来越没有规律性,即便是在气温40℃的盛夏,猪场照样会发病。

②口蹄疫病毒毒力有增强的趋势。由于分子变异和抗原漂移,口蹄疫病毒毒力有增强的趋势。在发生口蹄疫的部分猪群中检出亚洲1型口蹄疫,并与O型口蹄疫在猪群中混合感染,使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③2009-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0型口蹄疫东南亚谱系,使用我国目前使用的O型口蹄疫高效灭活疫苗,对东南亚谱系毒株不能达到有效保护。

④在临床上还发现猪群感染口蹄疫后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等,造成混合感染。

二、防控口蹄疫的艰巨性

防制扑灭本病相对较为困难,主要由如下几方面因素所决定:

①传播速度迅猛。自然感染,一天可出现症状,若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往往在2~3天内危及全场,令人措手不及,顾此失彼。

②发病率高。任何生长(产)阶段的猪都可发病,新生仔猪几平100%感染。

③传染途径复杂。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等感染,也可通过完整的皮肤粘膜或交配、哺乳等途径感染。传染途径繁多,防不胜防。

④病毒多元性。到目前为止,已知本病毒有7个主型,即A、O、C型、南非1、2、3型、亚洲1型,而且在这7个主型中又有抗原完全各不相同的亚型几十种,给防疫工作造成极大麻烦。

⑤病毒的变异性。本病毒极易发生变异,病猪体内的病毒抗原往往前期和后期各不相同,这是造成临床实践中免疫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⑥病毒具有较强抵抗力。据资料记载,本病毒污染的干燥垃圾14天后仍有致病力;散落土壤中的病毒28天仍可存活;在发酵的粪尿中的病毒39天仍具传染性;在阴暗低温(-30℃)环境中的病毒可存活动2年之久。这给清除病原、控制传播增加了难度。

三、防控重点

由于近年流行的毒株发生变化,原有各种疫苗的交叉保护效果不理想,疫情迅速扩散,并导致发病猪场仔猪损耗高、种猪淘汰大以及肉猪群死淘和残次高,总体经济损失较大。所以防控要抓住重点。

(一)、种猪场

1、力保仔猪。种猪发病一般不严重,仔猪损失严重。

①及早发现,母子分离。产后2周以上全单元赶走母猪,未达到2周的个别发病母猪赶走,可使用老母猪代养仔猪

②仔猪注射高免血清。零星发病毒,可以只注射发病栏,当发病较多时,需要全单元注射。当仔猪较早日龄发病时,可以出生即注射。注射要求皮下或静脉方式。

③提前断奶仔猪,需要加强保温和护理工作。在寒冷的季节要给猪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和营养均衡的饲料,还要重视给猪提供适温充足的干净饮水。

④加强保健,提高仔猪成活率。仔猪断奶时在饲料中添加2%的护仔康1号,可有效解决仔猪断奶应激性腹泻,调理仔猪胃肠道,提高仔猪成活率。

⑤合理投苗,减少保育舍仔猪积压与交叉感染。

⑥加强母猪产房前消毒,个别已发病猪可以不进入产房。同时可进行简易隔离,用塑料薄膜将母猪单栏自建进行隔开。

2、加强通风与湿度控制,可有效降低猪舍内病毒浓度。

3、加强饲养管理

疾病发生之初,立即免疫,然后对人员实施点隔离争取免疫保护时间;当疾病扩散后,应该调整防疫措施,恢复正常猪只运作;发病后提早断奶的母猪配种状态差,产后10天内断奶的母猪不宜配种,以免影响该母猪繁殖成绩。

4、加强防疫消毒和隔离

在急性发病时,控粪便,加强饲料、药物等物流控制,减缓疾病发生速度。严格空栏消毒,减少环境带毒的连续传播。加强环境整理与清洁,可以减少病原含量

5、强化免疫

如果猪场就拖不绝,需要再次强化免疫种猪。考虑到仔猪需要转保或排苗,为减少发病,可以15日龄(或者断奶前)以上普免一次,之后按照日龄免疫。

(二)肉猪群

1、注重周边疫情信息,及时发现,及时调整措施。

2、针对高危区域小规模紧急免疫,建立免疫保护带,180日龄以上的发病群,建议立即处理。

3、加强护理患病猪只。

轻症病畜,经过十天左右可自愈,为了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应在隔离条件下及时治疗。口腔用食醋、0.1%高锰酸钾洗。溃烂面:可涂以1%-3%硫酸铜,1%-2%明矾或碘甘油。蹄部病变:用3%来苏儿液洗净蹄部,然后用尤胆紫、碘甘油等涂布后绷带包扎。乳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血清治疗,每公斤体重皮下注射1-2ml,24h即可抗击强毒,保护期为20-30天。

4、当疫情传开后,适当全群用药、个体注射治疗,可减少发病损失。

5、发病期间加强舍内酸性熏蒸消毒,尤其是晚上。

6、加强饲料、药物运输控制,减少交叉污染。

四、小结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饲养管理建立高免牲畜群,仍是目前控制口蹄疫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措施,同时切实搞好环境控制,为家畜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减少口蹄疫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猪口蹄疫的危害及135保健防控

时间: 2012-02-09 10:56:16 来源: 绿叶公司 作者:谭琼 浏览:98次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传染几十种偶蹄兽,人也可偶然被感染。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列为动物A类疾病,我国农业部把猪口蹄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之首。目前正值本病流行高发季节,大部份规模化猪场早都做好了相关的防范措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型猪场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将随时有暴发流行本病、招至灭顶之灾的危险。现就猪口蹄疫危害及防制措施阐述如下:

1、口蹄疫的巨大危害性

由于口蹄疫防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牵涉到猪场每个员工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只有动员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才能把口蹄疫的防控工作做得彻底到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广泛宣传教育,大讲特讲口蹄疫的巨大危害,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哓。使每一个员工树立起忧患意识,把防疫工作当成自觉行动。

口蹄疫的巨大危害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①扑杀病猪及同栏(群)猪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十分惊人。据报道,1997年3月我国台湾省发生本病,至8月底,扑杀了病猪和同栏(群)猪600多万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120多亿美元。前几年广东省流行的口蹄疫也曾导致一些中小猪场关门罢养,某些规模化猪场也因本病的危害而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②因发生本病,动物及其产品的流通受到严格限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1999年我国台湾省发生的口蹄疫,导致每年600多万头猪16亿美元的外销市场损失。

③为扑灭和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所采取的封锁、隔离、阻断交通、停止家畜及其产品的流通、关闭家畜及其产品市场和屠宰场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④为扑杀病猪,销毁或无害化处理死猪尸体,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⑤彻底消毒被污染的栏舍及周边环境,耗资巨大。

⑥反复接种疫苗、注射血清等,开支大量资金。

⑦疫情暴发后,猪场全员住场封锁,打乱正常生活秩序,人心惶惶,正常生产计划全面受阻,损失惨重,甚至招来灭项之灾。

2、口蹄疫的防制措施

虽然预防和扑灭本病有较大难度,但只要全体员工认识了它的严重危害,有了忧患意识,了解和掌握了它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采取严密的综合防制措施,认真加以防范,是完全可以避免其发生和控制其流行、减少其危害的。

(1)杜绝传染来源

口蹄疫与其它条件性疾病不一样,其病原不可能长期共生于健康猪体内侍机发病,而是从场外传入导致暴发成灾的,因此如何千方百计杜绝外来病原的入侵是防止口蹄疫发生的头等大事,所有的防疫措施都应围绕杜绝病原入侵这一主线运作的。具体做法如下:

①切实封场,强化封闭式管理。为了杜绝病原入侵,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都于每年9月底或10月初至翌年4月底本病高发期间实施封场,强化封闭式管理。此时应成立防制口蹄疫领导小组,统一部署预防口蹄疫相关工作。

②强化猪场大门口消毒池和更衣消毒室的规范化管理。真正与世隔绝的猪场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员工生活物资的补给、饲料兽药的采购运输等正常往来是不可避免的,猪场大门口规定设立消毒池,正是通过对人流、车流、物流的严格消毒,达到杜绝病原入侵的目的。

生产区门口的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药水两次,加强运料车辆轮胎消毒;进入生产区作业人员切实更衣、净手、靴底消毒后入场。各幢猪舍出入口消毒池的药水隔日更换一次,确保药水新鲜有效。

③净化生活区域和生产环境。大门口内外是人流、车流和物流频繁出入的通道,也是病原污染严重的地方,应每天喷洒消毒一次,最好每周厚撒一层生石灰粉(自大门口向里向外各延伸100米);加强消毒,其周边及其主要通道、生活生产区域的主要通道等,都应每周厚撒一层生石灰粉。

生产场区目前应在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卫生管理。各幢猪舍每天的清粪扫栏和每周的两次消毒制度,雷打不动;饲料加工车间每天要认真打扫清理工作面,做好防潮湿、防霉变、防污染。

出猪台外来车辆频繁,是病原严重污染的地方,应予重点防范。饲养人员一律不得涉足出猪台,赶猪装猪工作应由非生产一线人员负责。每次出猪后必彻底消毒,出猪台向外向里各100米厚撒一层生石灰粉,每周重复一次。

④暂停引种,防止引入病原。

(2)消除传染媒介

传染媒介是传染病传染锁链的重要环节之一,应抓好如下几个方面:①严禁串栏串舍。②严禁工具混用。③加强对饲料运输车辆的消毒。④避免不同猪舍间猪群的猪猪接触。⑤防止猫犬进场。⑥驱虫灭鼠。

(3)降低猪群对本病的易感性

①加强饲养管理:栏舍要清洁卫生,干燥暖和,减少应激,消除发病诱因;饲料要新鲜优质,配方要合理,日粮要充足;实行人性化管理,使猪睡好吃饱。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把猪养肥养壮,增强猪只体质,提高群体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运用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在小猪饲料中添加0.25%奥得曼A拌料可提高猪的非特异性抗病力,抵抗病毒性疾病传染,并可减少猪舍氨气浓度;中大猪试用0.5%的大莊素-B,提高抗病力、改善体型、促进生长。

②切实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控制口蹄疫发生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这也已为广大养猪人士所共识,加上注射口蹄疫疫苗属于国家规定的强制性免疫,所以免疫注射的自觉性较好,注射密度也较高,猪群理应得到免疫抗体的有效保护。

(4)妥善护理病猪

对于口蹄疫病猪,原则上采取紧急扑杀,不予治疗。但有时疫情来势凶猛,疫苗反复接种无效,病猪较多时,有的猪场在严格的兽医卫生监督和尽可能控制本病不向外传播的前提下,采取了适当的护理措施,对减少病猪死亡、加速康复有一定作用(但原则上不允许)。

① 原栏封锁护理,切勿驱赶转移。

②蹄部局部处理:涂布或喷洒抗菌、消炎和收敛药物,可有效防止感染、促进愈合。

③保温:冬季和早春气候严寒,病猪卧在冰冷的地板上,常因饥寒交迫导致死亡。在地板上铺垫木屑,保持舍内干燥暖和,能有效地防止冷死。

④灌水喂湿料:病猪死亡,多半是由于蹄部剧痛,卧地不起,难以饮水与采食,造成渴死饿死。给危重病猪灌水和在其嘴边投放湿料,任其采食,可大大减少死亡。

⑤抗菌素治疗:为防止继发感染,可适当应用抗菌素,有必要时予以补液和灵活应用镇痛镇静退烧药物。

⑥高免血清治疗:哺乳仔猪、保育猪每头皮下注射3~5毫升,效果确切。也可应用于贵重品种。有条件时,可以用本场耐过本病的老母猪制备自家免疫血清,经济实用。

口蹄疫疫情 篇5

合成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中与细胞免疫(21~40表位肽)及体液免疫(141~160表位肽)相关的基因序列2020VP1,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含有肠毒素大肠杆菌LTB、STⅠ基因及双拷贝2020VP1的融合表达载体r2020-B-2020-STⅠ,转化宿主菌 BL21(DE3) RIL后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5 kDa,表达量较高.ELISA实验结果显示,融合蛋白能与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B抗体特异结合.动物实验表明,融合蛋白能够诱发兔体产生较强的`FMDV中和抗体,免疫豚鼠在低浓度FMDV刺激下能够产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说明融合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FMDV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同时,融合蛋白免疫雌鼠能够抵抗大肠杆菌强毒株攻击,免疫兔体能够产生STⅠ中和抗体,且融合蛋白不具STⅠ毒性,证明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LTB、STⅠ免疫原性.实验结果表明,此融合蛋白具有开发成为口蹄疫及肠毒素腹泻联合疫苗的应用价值.

作 者:庄娟 尤永进 陈波 饶忠 潘洁 ZHUANG Juan YOU Yong-Jin CHEN Bo RAO Zhong PAN Jie  作者单位:庄娟,ZHUANG Juan(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生物系,淮阴,223001;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201106)

尤永进,陈波,饶忠,潘洁,YOU Yong-Jin,CHEN Bo,RAO Zhong,PAN Jie(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201106)

刊 名:遗传  ISTIC PKU英文刊名:HEREDITAS(BEIJING) 年,卷(期):2006 28(5) 分类号:Q93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   VP1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肠毒素大肠杆菌   LTB   STⅠ   免疫应答  

口蹄疫疫情 篇6

省政府刘延春副秘书长做了重要讲话。在全面分析我省当前边境地区动物疫病形势后, 提出了具体防堵措施。一是强化边境地区免疫工作, 构筑坚强牢固的免疫屏障。二是加大边境地区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力度, 严密防堵境外动物及动物产品入境。三是加强边境地区巡查监视, 及时发现和消除疫情传入隐患。四是全力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 提高预警预报水平。五是切实做好应急值守和物资储备, 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传入疫情。六是强化流通环节检疫监管, 防止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上市。

就会议精神贯彻落实, 省畜牧业局贾涛局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迅速传达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二是要把各项防堵措施落实到位。三是要切实开展层级督导和包保。他强调, 加强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切实做好内防外堵, 意义重大。

省畜牧业局副局长鲁俊在会议上传达了农业部防堵境外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座谈会精神。

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工商局、省林业厅、省交通厅、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政府督查室等, 省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 通化、白山、延边三个边境市州及所属边境县 (市、区) 政府主管农业工作的领导、牧业局长,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 以及省畜牧业局机关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口蹄疫的防治 篇7

1 必须正确认识口蹄疫

口蹄疫在我国也称五号病, 是由小核糖核酸科、鼻病毒属中的口蹄疫疫苗病毒引起偶蹄兽的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这种病毒已知有A、O、C、南非1、2、3型和亚洲1型共7个主型, 每一主型又有若干亚型, 目前已知有65个亚型。其临床特征为口腔粘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口蹄疫的发病率很高, 传染快, 流行面大, 对幼畜可引起大批死亡,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已成为国际重点检疫对象, 我国也十分重视防疫。

1.1 流传病学

口蹄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冬春季多发, 夏秋高温季节少发或平息, 常呈地方性流行及大流行。患有本病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牛的潜伏期为2~4d, 最长达1周;猪的潜伏期为1~2d;羊的潜伏期为7d左右。人的潜伏期为2~6d。

口蹄疫病毒不怕干燥, 但对酸碱敏感, 80℃至100℃温度也可杀灭它通常用火碱、过氧乙酸等药品对动物舍或场地、被污染的器具进行消毒。疫苗接种、封锁、隔离等方式可预防口蹄疫的发生。用碘甘油涂布患处、消毒液洗涤口腔等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但目前没有特效药。

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为主。健康畜群直接接触病畜感染或饲养员、畜医、挤奶员接触了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间接接触是通过污染的土壤、空气气味、吸入含病毒的尘埃等感染。水疱皮、水疱液传染性最强, 病畜排出物 (如粪、尿、乳、唾液、精液等) 及呼出气体都可散毒。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病愈后带毒可达150d以上。传播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未损伤的粘膜、皮肤等处感染而发病, 空气也是重要传播媒介, 病毒可随风传播50~100km之外, 呈远距离和跳跃式的暴发。

1.2 临床症状

以猪为例:猪群感染出现发热 (40~41.5℃) 、精神不振、厌食、症状定位明确 (口腔粘膜、蹄部和乳头皮肤) , 病变特异 (水泡、糜烂) , 在蹄部、口腔粘膜以及其它部位出现一些大小不等的水疱, 水疱内充满淡黄色或无色的清亮浆液, 不久水疱溃破、组织糜烂, 如有细菌继发感染, 水疱发生化脓与坏死。严重病例蹄匣可能脱落, 不能行走。生长在母猪乳头上的水疱发生糜烂时, 吃奶的小猪很快受到感染, 出现急性肠炎与心肌炎, 死亡率很高。鼻镜上和口腔内有水疱和糜烂坏死的, 则严重妨碍采食和咀嚼。如无细菌继发感染, 水疱溃破后慢慢干涸, 最后形成痂皮而脱落痊愈, 整个病程大约7~8d, 其死亡率较低。一般仔猪最为敏感, 感染后死亡率可达90%~100%。如果发现仔猪出现发热、呕吐、厌食等症状。解剖可见明显的心肌炎、肺炎、脑炎、胃肠炎、腹膜炎等继发感染, 死亡率高, 速度快。恶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 如同虎皮状斑纹, 俗称“虎斑心”。感染后可能会伴有数月无法恢复的体重减轻。

1.3 鉴别诊断

与水疱病、水泡性口炎、水泡疹极为相似, 尤其是单纯性猪口蹄疫与猪水疱病等病的流行情况和症状几乎完全相同, 难于区别。一般性口蹄疫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发生, 牛、羊、猪先后或同时发病, 而猪水疱等病呈地方流行性, 仅猪发病, 牛、羊不感染, 应采取病料送化验室进行确诊较易区别。

2 对口蹄疫科学的防治

2.1 基本预防原则是“早、快、严、小

“早为早教育、早普查、早发现;快为快动手、快扑杀、快消毒、快免疫;严为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小为疫点划小, 损失最小。”

2.2 药物防治

(1) 口蹄疫疫苗是一种灭活苗, 是防治口蹄疫的发生、流行最主要的武器之一。预防口蹄疫的疫苗有牛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牛羊口蹄疫O型鼠化弱毒疫苗等。紧急状况时:周围养殖场爆发需要全场加强免疫1次;注射疫苗后7d后血清中检出抗体, 21d抗体效价达到高峰, 抗体维持时间4~7个月不等, 二次免疫的效果更持久。 (2) 抗病毒:增强整体猪群的非特异性抗体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能非常有效的降低猪口蹄疫感染率。使用维生素C原粉500g, 食用盐1000g, 复方花青素500g, 兑水1000kg, 连续用10~15d。 (3) 在春秋两季高发阶段提前做好加强免疫措施。

2.3 对已发病猪场控制

封锁猪场, 使用0.5%的过氧乙酸对猪群消毒, 2次/d;使用2%的戊二醛对猪栏内消毒, 1次/d;猪栏舍外用氢氧化钠进行消毒, 1次/d。

2.4 易感染畜群的处理

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降温、给予营养制剂, 口腔局部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糜烂面可涂1%~2%明矾或碘酊甘油 (碘7g、碘化钾5g、乙醇100m L、溶合后加入甘油10m L) 或口腔局部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涂以各种抗生素软膏如青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等治疗水疱烂斑效果较好, 可以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药物预防, 中药拌料预防为主;尽量避免打针和受到惊吓, 复方花青素1000g+食用盐1500g/1000kg水。复方花青素1000g+93%包被维生素C500g/1000kg, 拌料。

大群预防继发感染控制:

2.4.1 清开灵+ATP+维生素C+复方花青素纯粉控制口蹄疫继发的心肌炎。

2.4.2 双黄连10m L+青霉素400万U控制口蹄疫性肺炎。

2.4.3 头孢+恩诺沙星+复方花青素用于控制口蹄疫的继发感染。

2.4.4 碘伏外用用于口蹄疫的水泡和腐蹄治疗。

2.4.5 1%过氧乙酸擦洗母畜乳房, 再外用红霉素软膏, 用于口蹄疫母畜乳房糜烂。

2.5 生物安全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防止猪口蹄疫病毒对养殖场的侵入, 对主场应该进行严格管理, 具体要做到以下要求

2.5.1 买卖时不要让外人和车辆进入养殖场, 防止因为车辆的消毒不严带入病毒;

2.5.2 内外运输工具应该分开, 屠宰场的车辆返回时应彻底冲洗消毒, 进场前应重新消毒, 进入养殖场的物品应消毒;

2.5.3 不要食用外面的猪肉、牛肉和羊肉, 生活用肉食本场内自行解决;

2.5.4 暴发结束前不要购买换代公畜和母畜;

2.5.5 禁止饲养员、兽医去农贸市场、屠宰场, 出场后回来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隔离;

2.5.6 严格按规定处理病死畜。

2.6 加强管理和检疫

此病是人畜共患疾病, 当有疑似口蹄疫发生时应及时上报, 同时严格实施局部封锁、隔离、消毒和治疗综合措施, 凡与病畜有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应注意观察健康状况。

2.7 病猪处理

家畜口蹄疫的防控 篇8

一、病原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 具有多型性和易变异性。目前已知的病毒有7个血清型、65个亚型。各主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 同一主型与亚型之间有一定的交互免疫性。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土壤和毛皮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传毒, 但对紫外线、热、酸和碱敏感, 0.1%聚维酮碘等是良好的消毒剂。

二、临床症状

1. 病牛

潜伏期为2~4天, 最长的达1周。病牛初期体温升高到41℃,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流涎咂嘴, 开口时有吸吮声。两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水疱。此时病牛大量流涎, 嘴角挂满口涎。水疱约经一昼夜破溃形成边缘整齐浅表的红色溃烂, 以后体温降至正常, 溃烂逐渐愈合, 全身状况好转。如继发感染则溃烂加深, 愈合后形成瘢痕。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 趾间、蹄部柔软处皮肤出现水疱, 并很快破溃形成表面溃疡, 以后干燥结痂而愈合。如果继发感染则发生溃烂化脓、坏死, 跛行, 重者蹄匣脱落。乳头和乳房部皮肤有时也出现水疱和烂斑。恶性口蹄疫会使牛因心脏麻痹而死亡, 病死率为20%~50%。犊牛患病多呈恶性, 水疱症状不明显, 主要表现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 病死率为50%~90%。

2. 病羊

潜伏期为1周左右。症状与牛相似但较轻。绵羊蹄部症状明显, 山羊口腔症状明显, 羔羊常因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而死亡。

3. 病猪

以蹄部、口腔粘膜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 精神不振, 减食或废绝, 随后在硬地上行走呈明显的跛行, 继而在蹄冠、蹄叉、蹄踵、副蹄、趾间、鼻盘、口腔粘膜、乳房皮肤等处发红, 出现数量不等的米粒大小的水疱, 水疱内的液体初期呈淡黄色、透明, 后呈粉红色, 自行破裂后形成鲜红色烂斑, 不及时治疗常发生化脓、坏死, 形成溃疡。有继发感染时, 蹄壳脱落而不能行走, 常卧地不起, 子猪常因急性心肌炎、急性胃肠炎而死亡, 病程很短, 致死率60%~80%。大猪多呈良性经过, 无继发感染时, 约两周左右自行康复。

三、病理变化

除口腔和蹄部有水疱和烂斑外, 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反刍动物前胃黏膜可见圆形烂斑, 真胃和大小肠黏膜呈出血性炎症症状, 心包黏膜呈出血性炎症症状, 心包膜有弥漫性或点状出血, 心脏松软似煮肉样, 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 即“虎斑心”。

四、防控措施

1. 预防

根据毒型做好相应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工作。当前主要做好O、A型疫苗的免疫工作。常规免疫每半年免疫注射1次;育肥猪可在出生后30天免疫注射0.5个剂量、70天按1个剂量再加强免疫1次;对母畜的免疫, 要尽量安排在空怀期间免疫, 妊娠期间不可免疫普通苗。

做好各项消毒防范工作。大门口、生产区要设消毒防线, 制定消毒制度, 并要执行到位, 大风过后要及时消毒。

2. 治疗

一般情况不主张打针治疗。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良好的饲养管理, 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抵抗口蹄病毒及细菌的侵入, 并可有效控制继发感染。采用聚维酮碘消毒剂配成0.1%的水溶液, 直接涂抹蹄部或口腔病变部, 消毒被污染的场地。

对蹄部病变, 先用3%来苏儿洗净, 后涂擦龙胆紫、碘甘油;口腔病变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溃烂面涂上鱼石脂软膏、1%~2%明矾或碘甘油;乳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 然后涂上氧化锌鱼肝油或青霉素软膏;小猪发生恶性口蹄疫时, 可静脉或腹腔注射5%葡萄糖盐水30~50毫升, 加维生素C50毫克, 皮下注射安钠咖0.26克。

3. 扑灭

春季奶牛口蹄疫及其防治 篇9

高油玉米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

梁茹胡俊兰

(河南省南阳市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473000)

中图分类号:S816.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733 (2010) 08-0107-02

上一篇:软科学项目山东省下一篇:蝉古诗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