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和地名

2024-07-29

人名和地名(共4篇)

人名和地名 篇1

自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各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经过了多次修订,总体越来越完善,但仍有需要改进之处。毋庸置疑,各版本历史教科书的编排思路并不一致,显示出教科书编撰者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各有侧重,这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也需要共识,其中所使用的外国人名和地名就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使用,否则很容易增加师生处理相关问题的难度。有鉴于此,笔者将以现行高中人教版和岳麓版历史教科书为例,围绕这两本教科书对共同外国人名和地名的不同表述进行分析,探讨该如何规范使用翻译名词。

一、教科书中的外国人名和地名

众所周知,中学历史教学涉及很多外国史的内容,但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对相同外国人名和地名的处理并不一致。为更好认识这一问题,下文将列表进行归纳说明。

表1根据人教版和岳麓版三本必修教科书和选修一、选修二进行整理,因现在的中学课堂一般不讲授甚至没有订阅其他选修教科书,因此不纳入表格统计。教科书版本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曹大为、赵世瑜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高中历史教科书涉及大量的外国人名和少量的地名,但对如何使用这些外来名词并无一定的标准。比如,人教版教科书只称呼英国思想家John Locke的姓,即“洛克”,岳麓版教科书则翻译为“约翰·洛克”;人教版将Crimean Peninsula翻译为“克里米亚半岛”,而岳麓版则写作“克里木半岛”。像表格中的人名翻译“克利斯提尼与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与伯里克利”在中文中读音相似,在教学材料中出现其中任何一个译法都是不妨碍师生阅读和思考的,但如果习惯人教版对英国首相Robert Walpole的翻译“沃尔波尔”的师生,在看到其他教学材料中出现的“罗伯特·沃波尔”时,肯定要花一些时间结合材料进行解释和判断,这无形中给师生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一般来说,人的名字由姓和名组成。中国人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少数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等也是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许多外国人名构成比较复杂,像荷兰后印象派画家Vincent Willemvan Gogh名字较长,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外国人名内部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因此这一人名应译为文森特·威廉·凡·高,也称为凡·高,但现在很多著作将之译为“凡高”或“梵高”。两本教科书在这一人名翻译时有差异,分别为“凡高”和“凡·高”,这客观反映出翻译外国名词并非那么简单。

一言以蔽之,为使教材编排更科学,也为更好地促进中学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科书在下一版修订时应该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对外国人名和地名进行翻译。

二、外国人名和地名的规范化使用

尽管目前我国学界对外国人名和地名的翻译仍存在不少的分歧和争议,但至今已取得不少的共识。因此,高中历史教科书上涉及外国人名和地名的翻译理应按照学界目前通行的规范进行处理,不宜各自为政。

在当今的翻译实践中,凡外国的国名、地名、人名、党派、政府机构、报刊等译名,人们基本以新华社的译名为准。作为全国外文译名的权威机构,新华社译名室自1963年先后编辑出版了西班牙语、英语、德语、罗马尼亚语、俄语、葡萄语、法语等不同语言的译名手册,还编写了《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这些是被广为认可的参考文献。当然,外国人名的汉译还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具体操作中一般遵循名从主人、约定俗成、服从主科和尊重规范等原则。“名从主人”指译者在翻译人名时,尽可能从姓名使用者的母语译出,如俄国Putin译为“普京”而不译作“普丁”;“约定俗成”指译者在翻译人名时遵循习惯译法、专名通译的原则,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John King Fairbank不译为“约翰·金·费尔班克”,而译作“费正清”;“服从主科”指当某一人名是某一学科的重要学术人物、已有通用译名的,别的学科则应当遵循该译名;“尊重规范”是指人名的翻译可参照现有的译名规范。同时,在首次音译的人名后加上外文原名。至于人名的外文标注,除阿拉伯人名、日本人名、朝鲜人名等外,其他人名均应由人物的所在国文字标出,不应一律“英文化”或“拉丁文化”[1]。

在前述两种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人教版出现的外国名字一般只有姓,也不标注他们的外文原名。这样的处理自然需要改进,因为外国人同姓的很多,只翻译姓有时会给师生带来困惑。比如教科书中提及英国史上的重要人物“克伦威尔”指的是Oliver Cromwell,即军事独裁者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在他的主导下,英王查理一世(Charles I,1600~1649)被送上了断头台。而英国史上还有一位著名的“克伦威尔”,即托马斯·克伦威尔(Thomas Cromwell,1485~1540),曾经是英王亨利八世(HenryⅧ,1491~1547)最信任的大臣。这两个“克伦威尔”都是英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果不指明是“Oliver”还是“Thomas”,也不标注他们的生卒年,会给学生的认知带来困难。相比之下,岳麓版的很多翻译则有名有姓,有的还注明了外文原名。例如,岳麓版必修三提及俄国作家高尔基时注明了其俄文名МаксимГорький、英文名Maxiim Gorki和生卒年(1868~1936),这是一种相对规范的做法,但在提及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时只注明其英文名Tolstoy及其生卒年(1828~1910),并没有说明其俄文名是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而在讲述法国作家司汤达和英国作家狄更斯时,岳麓版连他们的英文名和生卒年都没有注明,很多外国名字则有姓无名。可见,高中历史教科书翻译外国人名是相对混乱的,至少没有确立统一的处理标准。

因此,为了规范教科书中的外国人名,教科书编写者除了要尽量参考官方机构的译名标准,还应将外国名字的名和姓一起译出,同时,标注首次出现的外国人名的外文原文以及生卒年,方便师生查阅。

此外,虽然高中历史教科书出现的外国地名比较少,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外国地名的翻译和使用。在外国地名的使用规范化方面,我国的政府机构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197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地名委员会,并由中国地名委员会牵头成立了多个权威机构组成的外国地名译写小组。经过努力,译写小组制订出全国试行的《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和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地名汉字译音表,以及波兰语、捷克语、意大利语、波斯语、阿姆哈拉语等五十余种语言译音表草案。此外,中国地名委员会还先后编制了《外国地名译名手册》、《美国地名译名手册》、《德国地名译名手册》、《苏联地名译名手册》等,并组织审定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的《世界地名录》,为外语地名的翻译规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在实际的操作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教科书的编写者在翻译外国地名时尽量以官方机构编辑出版的地名译名为准。当然,教科书的编写者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语言的类型灵活翻译地名,但与前文提及的外国人名的翻译一样,应标注首次出现的外国地名的外文原文,至少也应该注明该地的英文,方便师生理解,避免因翻译的问题给师生的理解带来麻烦。

有学者指出,历史教科书在体现出一般教科书所具有的共性时,也凸显出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如何理顺历史教科书编写中的各种逻辑关系,如何解决教科书编写中的一些特殊矛盾,是每位教科书编撰者和研究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3]。总的来说,高中历史教科书因为学科的特殊性,不可避免会涉及大量的外国人名和地名,如果在实践中缺乏清晰的处理标准,很容易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因此,教科书的编写者在翻译和使用外国人名和地名时,应尽量根据学术界目前通行的相关准则进行规范。另外,当前国内通讯发达,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编写者完全可以在教科书修订时多加交流,对有可能引起教科书使用者误解的问题统一意见,以便更好地完善教科书。

参考文献

[1]屈文生.谈人名翻译的统一与规范化问题——从查理曼,还是查理曼大帝说起[J].中国科技术语,2009(5).

[2]周定国.谈外国地名翻译的几个原则性问题[J].地图,1989(2).

[3]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人名和地名 篇2

前面有一个帖子,提到外国的`人名、地名,帖子发表后,网友XXGD给我发邮件,问我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XXGD在社科院工作,经常为外国学者担任口译,他说,他最怕给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学者当口译,因为这些学者提到的本国人名、地名,一般都有固定的汉字,是不能随便音译的,比如日本人Mr. Tanaka,你就不能译成“塔那卡先生”,而应当译成“田中先生”,而他并不懂日语、韩国语、越南语等,因此往往无法译出。XXGD问我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是怎样办的。

以韩国的人名为例,我一点不懂韩国语,但我知道在韩国,最常见的姓氏有金(Kim)、朴(Park)、崔(Choi)等十个,占韩国全部姓氏的90%以上,因此,我只要知道这十个常见姓氏的英文拼法,基本上就可以了。比如一个韩国人名Mr. Kim Taek Su,既懂英语、又懂韩国语的朋友,可以完整、准确地译成“金泽株先生”,而我们这些只懂英语的人,则可以灵活一下,译成“金先生”,将名字省略掉。我一直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效果很好,从未出现过“卡壳”的情况。下面是我想到的一些常见姓氏:

①日本人:佐藤(Sato),铃木(Suzuki),渡边(Watanabe),田中(Tanaka),山本(Yamamoto)

②韩国人:金(Kim),朴(Park),崔(Choi),李(Lee),卢(Roh)

③越南人:阮(Nguyen),黎(Le),陈(Tran),吴(Ngo),范(Pham)

至于这三个国家的地名,实在抱歉,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如果不借助专门的地名辞典,几乎无法口译出来。不过我觉得,作为一名职业的口译人员(业余的或者临时的就算了),有些东西应该是必须掌握的,比如这三个国家的首都、领导人、货币等,例如:

①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Koizumi Junichiro)

②韩国总统:卢武铉(Roh Moo Hyun)

③越南共产党总书记:农德孟(Nong Duc Manh)

汉语人名地名中语言特权现象分析 篇3

然而, 汉语中依然存在着一种十分特殊的语言现象 :一个字本来读作这个音, 但用到一个特定的人名或地名中, 就可能读成那个音。如果这种特别的读音能够在字典或者《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汇编》找到, 这个字就是异读字。但是, 如果在字典和《审音总表》中找不到, 应该称作什么呢?目前尚无一个权威的固定称谓。这种语言特权现象不同于语言学界所说的异读字。异读字是一个字本来就有两个读音, 两个音都是被字典或官方语言规范认可的, 而语言特权现象则是本来就是一个音, 在正式的场合, 没有第二种读法。语言特权现象是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范围之内使用的读法, 官方和字典不认可, 只有在小范围内人们使用, 而更多的地方, 则仍然按字发音。譬如 :现代著名史学大师陈寅恪, 名字中的“恪”字, 标准读音应该是kè, 而学术界则一般读作qùe。同样, 著名作家贾平凹名字中的“凹” (āo) 字, 常被人们习惯地读作wā, 而著名作家谌容坚持说自己名字中的“谌” (chén) 字, 应该读作shén。地名中也有类似情况。譬如:新疆的“喀什”, 字典上标注的是Káshí, 新疆当地人却读作háshí。“喀纳斯”中的“喀”字也读作há。而焉耆 (yānqī) 中的“耆”字, 中原标准话自古就读qī, 新疆人却读为jí。同样, 海南的通什, 字典上标注的是tóngshí, 但是当地人一般都读作tōngzá。福建连城的冠豸山, 其中的“豸”字, 标准读音是zhì, 但是当地人全部读作zhaì。还有一个著名在例子, 就是北京的“大栅栏”, 作为地名就读作“dáshílár”, 这种读音字典里也找不到。然而, 它们为什么还广为存在呢 ?

或许我们可以从对前面几例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中得到一些启示。学者一般认为, 陈寅恪的“恪”字的特别读音来源于福建客家方言。陈寅恪的先祖是福建上杭的客家人, 后来迁居到江西, 落户义宁。客家人习惯将“恪”字读作“qùe”。义宁陈氏一直保持客家传统, 名字中的“恪”字均读“qùe”音。陈寅恪出身官宦之家, 年轻时赴海外留学, 英国牛津大学的档案中就保存着“Professor Ying—chiuh Chen” (陈寅恪教授) 的记录。不过, 即使是在国外, 当时他的名字也有两种写法, 还有一种写法是“Tschen Yinkoh”。可见, 当时陈寅恪的名字就使用两种读音。陈寅恪从国外回来后, 就到清华大学任教。人们按照先生自己的发音习惯, 称他为陈寅恪 (qùe) 。这种称法显然是出于对陈先生的尊敬。陈寅恪在被聘为国学院教授时就是非同一般的。据清华国学院第三级学生蓝文征回忆 :“十五年春, 梁先生 (启超) 推荐陈寅恪先生, 曹 ( 云祥 ) 说 :‘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 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 ?’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 又没有著作, 这就难了!’梁先生生气了, 说 :‘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 著作算是等身了, 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廖廖数百字有价值。好吧, 你不请, 就让他在国外吧。’接着梁先生提出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几位教授对陈寅恪先生的推誉。曹一听, 既然外国人都推崇, 就请”[2]。而且他在应聘之后, 就回杭州为父亲“侍疾”一年, 白白拿着国学院发的薪水, 而这个薪水高达几百大洋 (陈寅恪工薪最高达500大洋) 。可见, 当时国内学术界对陈先生的推崇到了何等的程度!陈寅恪被聘为清华国学院教授时, 年仅36岁, 是该院四大名师之一, 其他三位是王国维、梁启超和赵元任。据《清华大学校史》记载, 陈寅恪是教授的教授, 就连冯友兰这样著名的教授都经常去听陈寅恪的课。

因此, 诚如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在解释美国英语社团的某些部分读hot (热) , cod (鳕鱼) , bother (打扰、麻烦) 这些词的元音, 偏爱不很圆唇的较低的变体时所说的那样[3]:在陈寅恪 (qùe) 的读音问题上, 要追问哪一个人或哪些人首先爱好这样的读音, 是徒劳无益的。我们只能假想他或他们在某个言语社团里享有威望, 而这个社团又能影响旁的社团, 这样下去, 范围越来越广 :新的读音经过一定时间屡屡出现, 而这个读音却幸运地属于权威较高的说话的个人和集体的。这种爱好形成了一种风尚, 以至在这个领域的很大部分, 当然决不是同时在所有的地方, 陈寅恪 (qùe) 的读音终于同“陈寅恪”这个人本身完全合而为一。在这个时候, “陈寅恪” (qùe) 这个名字的读音里, 声音决不是与概念毫无关联的纯粹的音响, 该“语音形式是语言为思想创造的表达”[4]。假如说正是陈寅恪先生所处的居高临下的优势地位, 和人们对他的敬重寄寓他名字里“恪” (qùe) 的语音以灵魂的话, 那么, “恪” (qùe) 的语音又从它的本质出发赋予这些概念、思想以一个可听的感性外壳。陈寅恪里“恪” (qùe) 字这两个部分在渗透力的内部深处的这种紧密结合, 体现了汉语言所具有的精神力量和旺盛的生命力。在汉语语境中, 自古特殊的人自有特殊的待遇, 就像成语“爱屋及乌”的道理一样。这也与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名字要避讳同出一理——因为地位显赫而独尊, 因为独尊而有特别。因此, 与其说陈寅恪里“恪” (qùe) 字的读音是由方言导致的, 毋宁说是由一定概念生成的。这个概念或许没有一个确切的指称对象, 但却有一个潜在的、明确的目的, 即令其卓尔不群。

贾平凹名字的读音情况也与此有着某些相似之处。贾平凹幼时名叫贾李平, 小名唤作平娃儿。他在《我的小传》中解释:“姓贾, 名平凹, 无字无号, 娘呼‘平娃’, 理想于顺通;我写‘平凹’, 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 音同形异, 两代人心境可见也。”[5]可见, 贾平凹的名字是他本人后来成人后自己改的, 并非原本用字。如果是平常之人可能想也不敢想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举了, 事实上常人谁也无法改出这种原本就没有的特殊词作名字。贾平凹的名字, 肯定与他本人的出名有关。孙见喜在《鬼才贾平凹》中写道 :也是从《一双袜子》始, 他一直沿用着贾平凹这个笔名。陕西话中“娃”“凹”同音, 他也囿了文人劣习 :玩弄谐音, 音同而意相远也 ![6]20世纪80年代初期作者在西安读大学时, 开始人们称他为贾平凹 (aò) , 后来才从跟他有接触的学现代文学的同事口中知道, 这个凹 (aò) 字, 不读aò, 而要读凹wá。显然, 正是因为他的名声鹊起, 使得他有了常人所不能望其项背的取名特权。贾平凹在70年代末就已成名。他因自己的作品, 创造了类似新闻的效应, 人们在热议他的作品时候, 不能不提到他的名字。一方面是他的名字原本就读“娃”, 另一方面则是他在自己小传中的权威解释, 使得他的凹 (aà) 字变成了凹 (wá) , 有了一种一字兼两音义的效果。冯有源在解释贾平凹的“凹”字时说道:“‘凹’者, 有两种读音, 两个意思。其一, 读aò, 低于周围, 跟‘凸’相对, 凹凸不平 ;其二, 读wá, 同‘洼’, 用于地名, 也有低处之意, 如山洼、水洼。显然, 以音看, 应同wá ;以意查, 应用aò, 而平凹是遵据了我们商洛乡音, 取wá ( 娃 ) 的音, 取aò ( 凹 ) 凸不平之义。这样一改, 他的名字就颇不平常了, 音义交错, 不可开交, 有凹有凸, 凹凸不平”[7]。很显然 :“贾平凹”里 (wá) 的读音可以说是贾平凹个人的创举。他改“贾平凹”里的凹aò的读音为 (wá) 决不仅仅是为了采用方言读音问题, 而是想给自己名字本身再添加一些分量, 也即寓意和内涵。为此, 他竟然试图借助于名字声音本身的读音传达出“两代人心境”。然而, 正如其他人所言 :“这样一改, 他的名字就颇不平常了”。当人们把“贾平凹”里的凹 (aò) 字读为“凹” (wá) 时, “凹” (wá) 的所指内涵就与凹 (aò) 有了区别——“凹” (wá) 声音本身承载着贾平凹赋予它的意义。

这种语言特权现象, 也存在于许多地名中。索绪尔曾断言 :“地理上的分隔始终是语言差异的最一般的因素”[8]。由于地域辽阔, 核心城市辐射能力有限, 中国人的居住相对比较分散, 方言土语繁多。通行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通话, 并没有完全替代了受地区局限的所有中国境内的方言土语。事实上, 普通话也是植根于国家首都这样中心城市的地区性的一种语言, 它是建立在北京话的基础上的。这就是说普通话也是建立在某一个地区方言上的。作为中国的国语, 它逐渐变成了受教育的上层阶级的民族语言, 至于没有受过教育的广大群众, 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人, 则大多依然说着方言土语。因此, 中国境内的很多地区存在着普通话和方言土语同时被使用的情况。这突出表现在人们对一些地名的称呼上。譬如 :江苏南京溧水县有个柘塘镇, 当地人世代相传的读音是zhá (乍) 塘, 但是官方都读作zhē (这) 塘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有个莘田乡, 当地人却是一律读作xīntiān, 而普通话中则读作shēn tiān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把西安著名秦代遗址“阿房宫”读作“āfánɡɡōnɡ”, 然而, 专家根据古秦方言习惯, 认为应该读作“ēpánɡɡōnɡ”。至如新疆喀什 (háshí) 和海南的通什 (tōngzá) 也如此。

显然, 地方方言土语在这些地名的“特权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而在普通话一统天下的时代, 某些方言土语之所以能在一些地名的读音问题上特立独行, 则基本上是由于其地域上的优势位置。一般来说, 专有地名的使用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 特别是那些交通条件不发达的落后地区的地名, 外地人很少使用它们。相反, 本地人对它们的使用率则很高。这样, 由于受外界影响的机会很有限, 这样的地名因此便能够形成一种相对局部的区域优势地位。就读音而言, 其普通话读音与方言读音完全不同, 但是又相安无事、并行不悖, 各自保持着自己的使用范围。某种意义上说, 正是在这种区域优势地位的作用下, 某些地名的读音能够凌驾于官方规定, 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称呼。

由以上描述分析可以看出 :某人或某地的名字所拥有的相对优越的地位是导致汉语语境中语言特权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然而, 为什么只有人名和地名才会发生这种情况呢?我们知道 :“专名的指称就是这个名称所命名的对象本身”[9]。作为一个特定的名称, 专有名词不像普通的知识概念名称那样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应用。尤其是人名、地名, 它们通常是在特定的地域和人群范围内被使用的。而且, 它们总是先在小范围群体中被使用, 随着其知名度的扩大, 其传播也有一个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的渐进过程。这使得其权威或优势地位具备了一个重新组合的条件, 并创造了被重新命名的机会。譬如 :福建连城的冠豸山, 当地人都读ɡuān zhài shān。这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但是以前它的知名度不高, 近年来, 随着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其知名度也日益广大。目前, 它在福建及其周围地区已有很大影响。没去过的人们往往把它称作冠豸山 (ɡuān zhìshān) , 到那里一游之后, 便随当地人的读音, 改口称其为“冠豸山 (ɡuān zhài shān) ”。针对这一现象, 我们完全可以做出以下推论 :称冠豸山 (ɡuān zhìshān) 的人, 通常都没有去过冠豸山 (ɡuān zhài shān) , 就像人们把那些称陈寅恪 (qùe) 为陈寅恪 (kè) 的人, 视作没有学问的人一样。由于地名或者人名自身的优越性, 在局部地区或者范围形成了一种“优势地位”, 在知名度不断扩大的过程中, 未知者不断地被转变成已知者, 这就如同黑社会里的人生怕别人说自己不懂“行话”一样, 人们一般很乐意接受这种特别的称谓。这是因为对于个体人而言, 文字的使用量相对比较小, 传播的范围比较大, 比较容易统一和规范 ;而言语的使用量比较大, 传播的范围比较小, 不容易统一和规范。有些地方话的特殊发音, 用普通话无法表达, 也找不到字典或官方文件的依据。有些古老的用法, 已被官方文件淘汰, 但仍然保留在民间语言习惯中。这就是语言特权现象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 就语音和文字而言, 官方的管辖对于文字更为有效, 而声音的传播则相对比较自由。它主要是依靠口耳相传, 一传十, 十传百, 这就使得语言特权现象有了传播的途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文字并不完全依赖于言说。前者是写下来的语词, 后者则是抑扬顿挫的声音。这种有着轻重缓急、丰富变化的声音构成了言语之灵气。正如卢梭所说 :“在文字中, 每一个词必须合乎最普通的用法, 但是, 一个言说者可以通过音质的变化, 随心所欲地赋予言辞以丰富的含义。因为受清晰性的限制愈少, 表达则愈有说服力 :一种书写的语言无法像那种仅仅用来言说的语言那样, 始终保持活力”[10]。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轮》第135页, 陆卓元译, 商务印书馆, 1985

[2]陈哲三《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 台湾《传记文学》1970年16卷3期

[3][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第591页, 袁家骅等译, 商务印书馆, 1980

[4][德]威廉·冯·洪堡特《语言与人类精神》第58页, 钱敏汝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5]贾平凹《商州:说不尽的故事 (第四卷) 》第506页, 华夏出版社, 1995

[6]孙见喜《鬼才贾平凹》第33页, 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4

[7]冯有源《平凹的佛手》第9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8][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270页, 高名凯译, 商务印书馆, 1980

[9]弗雷格《论涵义和所指》, [美]马蒂尼奇编, 牟博等译, 《语言哲学》第379页。, 商务印书馆, 1998

人名和地名 篇4

1、永久太平( 猜中国地名)

2、蓝色之洋 (猜中国地名 )

3、兵强马壮( 猜中国地名)

4、重男轻女 (猜中国地名)

5、金银铜铁( 猜中国地名)

6、东方有战事( 猜中国地名)

7、滚滚江水( 猜中国地名)

8、航空信( 猜中国地名)

9、胖子开会( 猜中国地名)

10、主席就位 (猜台湾地名)

11、空中霸王 (猜台湾地名)

12、万事太平( 猜台湾地名)

11、风光明媚( 猜台湾地名)

12、学府之地( 猜台湾地名)

13、饮水思源( 猜台湾地名 )

14、二爷过江 (猜台湾地名)

15、怀胎十月( 猜台湾地名)

16、开张大吉( 猜台湾地名)

17、初次开业( 猜台湾地名)

18、笋 (猜台湾地名)

19、玉皇太后( 猜台湾地名)

20、直上九重天( 猜台湾地名)

21、山在虚无飘渺间 (猜台湾地名)

22、四季长青( 猜台湾地名)

23、百姓威武 (猜台湾地名)

24、举头望明月( 猜世界地名)

25、仙人所居 (猜世界地名)

26、没有女人的地方( 猜世界地名)

27、约在清晨 (猜世界地名)

28、尘土落满身( 猜世界国名)

29、志在发财( 猜世界国名)

30、动脑发财( 猜世界国名)

31、皇帝奠基( 猜中国古人名)

32、赤手成家 (猜古人名)

33、禁止放牛 (猜古人名)

34、转怒为喜( 猜古人名)

35、挖壁偷光( 猜古人名)

36、穷汉不肯买??盖( 猜古人名)

37、笼中鸟 (猜古人名)

38、降落伞 (猜古人名)

39、高丽飞鸿( 猜古人名)

40、酬神保佑 (猜古人名)

41、挟泰山以超北海( 猜古人名)

42、回头是岸 (猜古人名)

43、吾王万岁 (猜古人名)

44、何去何从 (猜古人名)

45、大江东去( 猜中国地名)

46、一路平安( 猜中国地名)

47、风平浪静( 猜中国地名)

灯谜答案:

1、长安

2、青海

3、 武昌

4、 贵阳

5、 无锡

6、 西安

7、 热河

8、 高邮

9、 合肥

10、 台中

11、 高雄

12、 永和

13、知本

14、 关渡

15、 大肚

16、 新店

17、 新营

18、新竹

19、天母

20、通宵

21、 雾峰

22、恒春

23、民雄

24、仰光

25、神户

26、汉城

27、约旦

28、埃及

29、意大利

30、智利

31、王安石

32、白起

33、杜牧

34、颜回

35、孔明

36、刘备

37、关羽

38、张飞

39、韩信

40、谢安

41、岳飞

42、归有光

43、王昌龄

44、胡适之

45、 上海

46、 旅顺

上一篇:冲击波碎石术下一篇:中职语文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