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地名

2024-09-09

英语地名(精选12篇)

英语地名 篇1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特别是词汇反映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程度、人类文化的历史进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因此,语言通常被视作一面反映多元文化的镜子,从中可以看到不同民族人们认知模式、行为方式、情感思维模式及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等的异同之处。

一、地名的渊源

地名的出现源于祖先生活的需要。Steward说:“所有的地名都源自于一个最基本的动机,那就是人们为了将某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区别开来。”由于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等原因,不同地区或地方的命名方式也各不相同。例如,某地地名可能是当地居民共同商议、达成一致的结果;或是依据当地的习俗或地理特点而沿袭下来。以上两种情况为积极的命名方式,此外,还有一些消极的命名方式,如19世纪欧洲帝国主义列强曾经将许多地名强加于亚洲、非洲地区的国家。

二、命名方式分类

许多学者曾试图对地名的命名方式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其中包括George R. Stewart, Baker和Carmony等。依据他们的论述,可以将命名方式总结为以下几类:依人名命名;依地名命名;突发奇想式命名;本土式命名;外语地名;依偶然事件命名;新创词命名。尽管以上的分类方法可能并不全面,但基本囊括了主要的地名命名方式。

1.依人名命名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某个地区的本族人中的著名人物往往会被作为地名而流传下来。如Osh Kosh (Wisconsin。威斯康星州)就是梅诺米尼人(原居美国密执安, 现居威斯康星州的一支印第安人)的一位著名领袖(1759—1858)的名字。美国的许多州名源于历史人物:如查尔斯一世(Charles I)就依照他的名字给南、北卡罗莱纳州(Carolina)命名(拉丁语Carolus 意为Charles),马里兰州(Maryland)也是依据他的妻子(Maria)的名字来命名。

2.依地名命名。当一个新的定居地被确定下来后,人们通常会依据原来地名来给它命名,结果造成了所谓地名的复制现象。由于两个地名有相似之处,人们又会在新的地名前加上某些限定成分将二者加以区别。如,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就是西班牙人由墨西哥向北扩张所占领的土地。罗德艾兰州(Rhode island)是由地中海的罗德岛名字而来。有些地名完全是原地名的重复,根本没有任何改变。如:肯塔基州的伦敦、巴黎、格拉斯哥(London、 Paris、 Glasgow),还有伊利诺伊州的哈瓦那(Havana)。还有一些地名是依据该地区的方位而命名的。如南达科塔州(South Dakota)与北达科塔州(North Dakota);西弗吉尼亚州(West Virginia)与弗吉尼亚州(Virginia)等。

3.突发奇想式命名。此类型地名往往给人一种理想化的、经典的、富于艺术气息的感觉。例如,亚利桑那州的太阳城(Sun City),从名字就可以感受到世人公认的阳光明媚、热情似火的当地风情;内布拉斯加州的苏必利尔(Superior)暗含了当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特点;佛罗里达州的金银岛(Treasure Island)也源于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名著《金银岛》,意为一个充满欲望的地方。

4.本土式命名。美国50个州中,半数以上州名骨子里充斥着美洲的原始血液。例如,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在印第安语中意为大山;密歇根州(Michigan)意为大湖;俄亥俄州(Ohio)意为美丽;犹他州(Utah)意为高山之巅。

5.外语地名。外来语名字反映出该地区历史变迁。美国西部地区西班牙语地名之处原为墨西哥所有,墨西哥战争结束后美国取得了该地的所有权,如加利福尼亚州的伊斯肯迪多(Escondido。源于西班牙文)。加拿大魁北克省还有许多法语地名,乃当初大量的法国殖民者在此定居所致,如金峡谷(Val d’or)、石河(Rivière-a-Pirre)等。

(6)依偶然事件命名。这类地名通常是根据某一特定地点发生的特定事件而命名的(如战争、自然灾害、流行病等)。例如,北卡罗来纳州的科普菲尔(Cape Fear)从名字可以使人联想到这里曾经发生过沉船事件;加利福尼亚州的死谷(Death Valley),乃美国淘金热时代49位淘金人的葬身之地;南达科塔州的拜德瑞福(Bad River)正是美洲印第安人遭遇洪水灾害死亡的地方。

7.新创词命名。人们利用混合词方式来创出新地名,这些地名常常可以依据词的字面意义来解释。如加利福尼亚州的卡利西哥(Calexico),此地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与墨西哥边界一侧,而墨西哥的墨西卡利(Mexicali)则位于该界的另一侧。再如德尔马瓦(Delmarva。非官方的半岛名称)由于分别位于特拉华州(Delaware)、马里兰州(Maryland)和弗吉尼亚州(Virginia)而得名。

三、地名来源的文化背景

地名往往承载着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条件下的地域色彩。通过地名,人们可以获得该地区确实的地理特点、历史事件、政治变迁、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信息。首先,地名本身就是体现历史上外来者入侵的一个活化石。当入侵者征服某地后,征服者的语言往往会取代当地语言成为官方语言。以位于大西洋沿岸的美国为例,自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整个美洲都落入欧洲殖民者手中。他们从印第安人手中抢走土地,并宣称为他们所有,而且当地人要完全臣服于殖民者的统治。因此,许多地名被更改了,一些主要地名被烙上了外语的印记,如西班牙语、法语、英语等。美国的一些西班牙语州名:蒙大拿州(Montana)、科罗拉多州(Colorado)、内华达州(Nevada)、佛罗里达州(Florida);英语的州名:马里兰州(Maryland)、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纽约州(New York)。此外,还有一些荷兰语地名,如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后来此地又被英国殖民者更名为纽约)。其次,部落的迁徙也是促使地名变化的一个原因。地名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正是基于这个特点,人们才可以从中推断出古代部落的迁徙和分布情况。以凯尔特人为例,他们早在英国人之前就已居住在不列颠岛上。其后裔现居苏格兰高地、爱尔兰、威尔士及布列塔尼半岛。然而,历史上凯尔特人曾在欧洲大陆乃至不列颠群岛的广大土地上定居。我们还可以从英国的形成中探寻到历史上的大规模迁徙现象。不列颠(Britain)源于拉丁文Briton,即古代罗马入侵者所称呼的凯尔特人的一支。5世纪罗马人大溃逃后,来自欧洲北部地区的日耳曼部落占领了不列颠群岛。不列颠人为了免于遭受强大敌人的残暴统治,穿越英吉利海峡逃到法国西北部地区定居下来。从此,这块不列颠人居住的土地被当地人称作布列塔尼(Brittany),而隔海相望的家乡则被称为英国(Great Britain)。造成地名的变化的原因还有,领土的侵占(纽约之前曾被叫做新阿姆斯特丹)、战争、革命等。如前南斯拉夫的统一(1929年)与分裂(1991年);扎伊尔原为比利时殖民地刚果,1960-06-30独立为刚果共和国,1971-10-27改现名;暹罗(Siam)改泰国;锡兰(Ceylon)改斯里兰卡等皆如此。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文化的工具。富有文化内涵的语言使语言变得更为丰富,而由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才能够源远流长。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其渊远的文化历史与底蕴值得英语学习者去深入的学习与探究。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只有不断挖掘语言的文化内涵,才能够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语言,最终熟练掌握外语。

摘要:英语词汇是语言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人类活动离不开地点,追溯英语地名的历史成因、文化背景,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英语民族文化、历史知识,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语言。

关键词:英语地名,文化,命名方式

参考文献

[1]STEWARD GEORGE R.American Place-name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2]BLOOMFIELD LEONARD.Language[M].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1950.

[3]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靳平妥.英语专名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5]刘伉.世界地名纵横谈[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

[6]张业菊.关于语词文化内涵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

英语地名 篇2

Mount Fuji, Japan 日本富士山

Taj Mahal, India 印度泰姬陵

Angkor Wat, Cambodia 柬埔寨吴哥窟

Bali,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Borobudur,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波罗浮屠

Sentosa, Singapore 新加坡圣淘沙

Babylon, Iraq 伊拉克巴比伦遗迹

Africa 非洲

Suez Canal, Egypt 埃及苏伊士运河

Aswan High Dam, Egypt 埃及阿斯旺水坝

Pyramids, Egypt 埃及金字塔

The Nile, Egypt 埃及尼罗河

Nairobi National Park, Kenya 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

Cape of Good Hope, South Africa 南非好望角

Sahara Desert 撒哈拉大沙漠

Oceania 大洋洲

Great Barrier Reef, Australia 澳大利亚大堡礁

Sydney Opera House, Australia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Ayers Rock, Australia 澳大利亚艾尔斯巨石

Mount Cook, New Zealand 新西兰库克山 Europe 欧洲

Mosque of St, Sophia in Istanbul(Constantinople)

Turkey 土耳其圣索非亚教堂

Notre Dame de Paris, France 法国巴黎圣母院

Effiel Tower, France 法国艾菲尔铁塔

Arch of Triumph, France 法国凯旋门

Elysee Palace, France 法国爱丽舍宫

Louvre, France 法国卢浮宫

Kolner Dom, Koln, Germany 德国科隆大教堂

Leaning Tower of Pisa, Italy 意大利比萨斜塔

Colosseum in Rome, Italy 意大利古罗马圆形剧场

Parthenon, Greece 希腊巴台农神庙

Red Square in Moscow, Russia 俄罗斯莫斯科红场

Big Ben in London, England 英国伦敦大本钟

Buckingham Palace, England 英国白金汉宫

Hyde Park, England 英国海德公园

London Tower Bridge, England 英国伦敦塔桥

Westminster Abbey, England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The Mediterranean 地中海

America 美洲

Niagara Falls, USA 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 Honolulu, Hawaii, USA 美国夏威夷檀香山

Panama Canal 巴拿马运河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USA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Statue of Liberty,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

Times Square,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The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USA 美国华盛顿白宫

World Trade Center,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Central Park,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Hollywood, California, USA 美国加利佛尼亚好莱坞

Disneyland, California, USA 加利佛尼亚迪斯尼乐园

浅析淮安地名中的识别性地名 篇3

关键词:淮安地名识别顺序

一、简单识别性地名

简单识别性地名就是专名对通名特征、性质、方位三类中的某一类进行识别的地名。

(一)专名识别通名特征

通名用来识别地域类型,专名可进一步识别地域特征,即通名特征。“地域特征”是个宽泛的概念,凡在此地域上所涉及的种种皆可成为地域特征。地域特征一般表现为名词,即专名通过“名词”的形式进一步识别通名特征。在淮安地名中,名词性专名主要涉及植物、人物、姓氏、日常所需物、人工地物、动物、自然物等。

1.植物+通名:莲花街、桃园。

2.人物+通名:王举人巷、关帝巷。

3.姓氏+通名:黄庄、毕家巷。

4.日常所需物+通名:茶干巷、豆腐巷。

5.人工地物+通名:书店巷、草楼巷。

6.动物+通名:青龙巷、龙厅。

7.自然物+通名:碧霞宫、青云巷。

(二)专名识别通名性质

通名性质是人对该地域的直观感受,主要表现为对大小、形状、新旧等的认识。专名主要表现为形容词。如:新街、丁头庄、大沟。

(三)专名识别通名方位

淮安地名中对通名方位的识别主要表现为方位词,有两种组合方式:“方位词+通名”和“通名+方位词”。单纯方位词包括:前、后、里、内、边、底、拐、上、中、下、东、南、西、北。如:

前庄后庄圩后圩里里堡圩内条河边底荡

河底西圩拐上圩堆上中沟下坝河下东庄

圩东南庄堆南西庄庙西北庄沟北

笔者发现,淮安地名中的单纯方位词无“左、右”;“后”与“前”相比,“后”的应用面更广,有两种组合方式;“内、边、拐”只有“通名+专名”一种组合方式;“中”只有“专名+通名”一种组合方式。

此外还有一部分合成方位词,只有“专名+通名”一种组合方式。包括:中心、中南、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南北。笔者发现,在由“东、西、南、北”构成的合成方位词中,唯独少了“东西”,取而代之的是喜用“南、北”构成合成方位词。

在淮安地名中,还有一部分准方位词,包括“口、咀、头、股、心、尾、根、涯、滨”。如:

闸口桥口庄堆根庄头庄河头杓股庄

尾庄浮沟涯河滨湖咀庄街心

这些准方位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真正的方位词,而只是人们运用联想和想象,赋予它们以比喻义,使它们起到了方位词的作用。

在淮安地名中,简单识别性地名根据专名层次划分的不同又可分为简单单层识别性地名和简单双层识别性地名。简单单层识别性地名就是专名对通名进行识别时处于同一个层次上的地名;复杂双层识别性地名就是专名对通名进行识别时处于两个不同的层次上。如以下所举两例:

二、复杂识别性地名

复杂识别性地名就是专名对通名特征、性质、方位三类中的两类或两类以上进行识别的地名。复杂识别性地名大都是双层识别性地名,也有少数三层识别性地名。

(一)专名同时识别通名特征与性质

淮安地名专名可同时对通名的特征与性质进行识别,如:华新庄、新华庄、许老庄、老杨庄。

这一识别有两种顺序,顺序一:先识别特征,再识别性质,如:“老杨庄”;顺序二:先识别性质,再识别特征,如“许老庄”。

(二)专名同时识别通名性质与方位

淮安地名专名可同时对通名的性质和方位进行识别,这一识别一般出现在性质“大、小、长、新、老”与方位词相结合的情况下。如“长市口、小东庄、西小舍”。

这一识别有两种顺序,顺序一:先识别方位,再识别性质,如“小东庄”;顺序二:先识别性质,再识别方位,如“西小舍”。

(三)专名同时识别通名特征与方位

淮安地名专名可同时对通名的特征与方位进行识别,这一识别主要出现在“姓氏”特征与“东、西、南、北、前、后、上、下”这几个方位词相结合的情况下。如:“东金庄、北孙庄、胡南园”。

这一识别有两种顺序,顺序一:先识别特征,再识别方位,如“东金庄”;顺序二:先识别方位,再识别特征,如“朱前庄”。

(四)专名同时识别通名特征、性质与方位

“新后陆庄”同时识别姓氏特征、方位和性质;“南大沟巷”同时识别人工地物特征、性质和方位。“张东新庄”同时识别性质、方位和姓氏特征。这一类属于复杂识别性地名中的三层识别性地名。

(胡芳芳 胡媛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0046)

英语地名 篇4

2015年, 合肥评选出了十佳老地名, 分别是:逍遥津、三孝口、百花井、教弩台、孝肃桥、四牌楼、大蜀山、南淝河、操兵巷、 徽州路。这些地名在口口相传中蕴藏着城市背后的历史脉络。 细分这些老地名, 脉络之一, 以历史寓意命名。以三孝口为例, 最初是以最能反映合肥人孝悌亲情而命名, 如今的三孝口已经成为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商业聚集地, 与其最初含义相差甚远, 人们对孝悌之情的纪念却依然不变。脉络之二, 来自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景观。孝肃桥作为其中代表可见一斑。 孝肃桥在历史上几度修复, 几度重建, 如今是最能体现包拯精神的老地名, “孝于人民, 肃于律己”成为今人的座右铭。[1]脉络之三, 取自于历史记忆。以百花井为例, 曾经是百花公主的闺房, 使这个闹市一隅的地方平添了几许温馨。而教弩台则是最古老的演兵场和寺庙, 是战地和佛门的组合。

二、合肥老地名的身份构建

(一) 汇集本土意识的记忆储存

现代城市在涌入现代化的浪潮中, 对自我的内省逐渐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 更需要种种媒介符号来不断强化城市本土意识, 实现对社会群体文化和本土身份的认同。而老地名作为文化符号的一种, 在时间维度上具有超越个体生命周期的特点, 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 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 融化成本土文化的记忆符号, 对于凝聚本土意识有着重要作用。[2]符号赋予了事物恒定的意义, 即使是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据此找到共鸣, 生发寻根的感情。类似于“逍遥津”, “四牌楼”, “三孝口”这样的老地名除了具有地理意义之外, 也成为合肥这个城市特有的文化标签。

(二) 作为空间共同体的文化仪式

老地名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具有构筑意义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在空间层面上, 老地名作为媒介的一种, 连接历史与记忆, 凭借象征性表征赋予群体或个体意义, 形成对历史或现实的感知。同时, 通过不断再现形成、深化群体或个体记忆, 建构出“区域话语”, 来加强城市地方感。合肥十佳老地名作为空间媒介, 描画了同属一个城市的认同空间, 以地域的接近性和心理的接近性强化人们对“同居一城”的想象空间, 把互不相识的人们组织起来, 利用地缘性增强归属感。最有代表性的是逍遥津, 它是从渡口到文化风向标的过渡, 也是老合肥人心目中作为认同“合肥人”身份不可抹去的标志。

(三) 维系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

一个城市的精神来源于点滴的积累, 以实体或虚体的形式融化在城市的血液中, 浸透骨髓。而合肥十佳老地名则是合肥文化的精神支柱代表之一。三孝口的命名浓缩了民间传说, 将孝道文化传递到毛细血管深处。孝肃桥则与合肥现有的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和浮庄组成包公园, 将廉政清风传扬千古。“包公故里”还曾经被写入合肥名片, 作为对外推广打出的一面旗帜。教弩台、操兵巷的命名则时时提醒着市民们, 这里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 处处展现出历史的痕迹, 凝聚着合肥精神。

三、老地名对合肥城市地方感塑造

(一) 书写怀旧景观, 唤醒城市记忆

“集体记忆”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共享经验的基础上的。 十佳老地名的选举和推出将传统文化因子以命名的方式, 口口相传地嵌入现代性的媒介空间, 它们是唤醒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 为一代代合肥后人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心灵慰藉。[3]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化都市中, 在快节奏的经济发展的脚步里, 人们用这样找寻最早出处的方式去命名身处的位置, 来纪念这片古老的土地, 时刻提醒人们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文化旧景观得以持续保存。

(二) 关注历史本源, 形塑地方温情

本土文化能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资本, 是因为它具有稀缺性特点。本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民情, 每种文化都有潜在的价值和内涵, 都是难能可贵的异于其他地区的稀有资源。它是基于自然生活环境基础的具有特殊地域色彩的文化符号。本土文化一旦形成, 就被作为稳定的结构整体而积淀, 并可以被保存和传播, 其内容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产生太大的变化。

(三) 挖掘城市精神, 构建城市文化个性

合肥本土文化作为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之一, 是一种特色资源, 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文化的根植性, 不易被其他城市模仿和“拷贝”, 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而合肥的老地名呈现出的中庸、厚重、淳朴的内陆城市稳重形象, 正如城市中的人一样, 构筑了合肥特有的文化个性。例如, 包公祠印证着包公文化;逍遥津倾诉着老庄文化和三国文化;六谷祠代表着药王文化;赤阑桥说明着宋词文化;白水坝则代表着丽友文化;城隍庙是道教文化的象征;道士岗则是刑天文化;明教寺是佛教文化的代表。

地名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 特别是遗留下的老地名是各个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 记录着历史环境的沧桑变化。滋养一座城市无疑需要老地名作底色。虽然一些老建筑在拆迁中消失了, 但从保留下的这些地名可以窥见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 勾起人们对城市历史的回忆, 也是一个城市的“立城之本”。

摘要:作为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合肥的地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 这些老地名不仅是地理方位的标识, 更凝聚着深厚的文化记忆。2015年合肥出炉了十佳老地名, 这些经过精心遴选的地名, 浓缩了合肥特色文化, 成为塑造地方标志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以十佳老地名为例, 剖析地名在城市文化地方感塑造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老地名,地方感

参考文献

[1]张爱萍.合肥地名历史文化内涵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 :10-11.

[2]王丽雅.中国文化符号在海外传播现状初探[J].传播学研究, 2013 (5) :74-83.

英语地名 篇5

征集内容

以网友心目中有历史文化内涵、深为喜爱的最美地名为载体,以文化内涵丰富、有历史价值的地名为重点,讲述这些地名背后的生动故事、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

2征集要求

1“最美地名故事”应是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浸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地名故事。对于地名来历含义,要着重反映当地地理特征、时代特色和美好愿望等方面的喻义,体现出地名的`命名理据和承载的自然人文发展变迁等背景内容;对于历史沿革信息,要追根溯源,理清地名的来龙去脉以及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变化情况。

2“最美地名故事”涉及的地名文化属性信息要考证严密,真实客观。

3区分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人文地理实体地名,结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脉络和地名命名特点规律,实事求是、严谨考证,充分挖掘整理地名用字、读音、语义、演变的文化特点。

4选取的地名要注重那些已经消失的重要历史地名和乡镇区划调整过程中已经撤销的乡村名称,保护珍贵的历史地名。以新旧对比、城市变化故事为佳。

5“最美地名”仅限于韶关地区地名,应有具体所指,主要指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农村村庄、城镇历史街区等聚落名称,乡镇(街道)、市(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等行政区域名称和城市街巷等人文地理实体名称。

6资料来源出处标注要据实填写,注明源引资料的名称、作者、版次和页码等要素,便于查找原文。

7“最美地名故事”可采用文字、图片两种形式,将自己心目中的“最美”地名记录下来。文字作品要求500字—10000字,以1000—3000字为宜;图片作品要求格式为JPEG,图片长宽不小于3500像素,图片字节不小于2M。

8所有上报作品文体不限,以电子文档的形式(doc格式,宋体四号字,图片可附在文档内,也可以以邮件附件的形式一同发送,文末注:投稿人姓名与联系方式)发至指定邮箱(见下文【投稿方式】)。

9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韶关民声网与韶关市民政局共同所有。

3征集时间

网络征集:01月22日-月21日

4投稿方式

以邮件方式将参赛作品及回执打包发送至sgzmdm@163.com。投稿请注明参加“寻找最美地名故事”活动。

5评选方式

针对本次网络征集活动,韶关民声网将收集“寻找最美地名故事”内容,并收录出版。

注:

(1)韶关市民政局享有作品使用权,参赛者享有作品署名权、著作权。

(2)若投稿个人涉及抄袭侵权,由此引发的相关法律责任自负。

6奖项介绍

征文一等奖:1 名 奖励 500元/人

征文二等奖:3 名 奖励 300元/人

征文录用奖:50 名 奖励 50元/人

唐代地名释疑 篇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诗人王之涣咏出的千古名诗《登鹳雀楼》。那么这诗中的楼在哪儿呢?鹳雀楼,又名鹳鹊楼,这楼在山西蒲州(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即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的古蒲州城遗址上,时有鹳雀栖其上,遂以为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正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诗中所说的“山”即今中条山,“流”即此段由北向南的黄河急流,“千里”是指由此向西略南的中条山、华山、西安一段。这里地处山西的西南端,面临黄河湾,周围群山环列,风光甚佳。

唐时的鹳雀楼因河水泛滥冲淹,早已湮没不存,但这里的无限风光依旧。每当夕阳西下时,登上鹳雀楼旧址高处,但见西边黄河宛如金带向南倾泻,南端中条山横亘百里,莽莽苍苍;蒲州城田园风光历历在目,落日如盘,苍山点黛。好一幅千里苍茫晋南景,万端唐时山水情。

小溪何能泊“吴船”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有一首对仗工整的绝句历来为人称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写于何处呢?原来,杜甫在安史之乱后于唐乾元二年(759年)移居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当时他心境很好,面对生机勃勃的景象,写下了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便以“绝句”为题.其中之一就是上面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可是在成都草堂门外,仅有一条小小的浣花溪,那些要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东吴的大江船停泊于小溪河畔似乎不可理解,杜甫何以会写出“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呢?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一疑问总算有了答案。当时成都市自来水公司在青羊宫修贮水池时,发现了一座古时的水磨坊遗址,其规模很大,与现在的小溪水流量很不相称。经著名科幻作家、考古专家童恩正等人的考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水磨坊建于北宋。当时这里河床宽大,水流远比现在深且急,足以推动水磨,那么去往东吴驶行万里的船只停泊于此也就不足为奇了。早于北宋的唐代杜甫写出这样的佳句,自然就是真实的写照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家在哪儿

每当游子回到久别的故土时,总是禁不住吟诵起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如口语,淡淡道来,却将人们久客归来的人生感慨、老而弥笃的乡土眷恋挥洒得淋漓尽致。那么,这“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家”究竟在哪儿?据史料记载,唐天宝三年(744年),86岁的贺知章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还乡,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居住在今绍兴市五方门外的道士庄。此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50多个年头了,家乡的儿童当然不认识他,从而使他感慨万端,提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由此可见,“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家当为绍兴市五方门外的道士庄,如今这里仍留有一些遗迹,如贺知章撰写的“龙瑞宫记”摩崖题刻、名闻遐迩的贺秘监祠等。

神州何处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传诵千古的七绝《清明》。数百年来,人们对诗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一直众说纷纭,争论颇烈。据统计,全国至少有19个杏花村,其中最著名的有4个。一个是山西汾阳县城北15公里处的杏花村;一个是江苏徐州丰县城东南7.5公里处的杏花村;一个是南京城西南隅新桥西信府河、凤凰台一带的金陵杏花村;还有一个是安徽省贵池市以西的杏花村。那么,在这4个杏花村当中,究竟哪个是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呢?

自南北朝以来,山西汾阳即以产酒著名。相传唐代最兴旺时,杏花村共有72家烧锅酒坊。该村所产的“山西汾酒”享有“甘泉佳酿”之誉,1916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天下杏花村之多难以胜数,而有这般名酒的杏花村确实独在汾阳,所以许多人倾向于诗中所指的正是这个杏花村。但据《杜牧年谱》及四川大学缪钺教授对杜牧生平的详细考察,证实杜牧从未到过山西境内,因此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就不可能在山西汾阳县了。

有人认为是江苏丰县杏花村,查《杜牧年谱》,杜牧一生自外郡迁官赴京共四次,有三次路过丰县境。唐大中二年(848年),杜牧曾作宋州宁陵县记,丰县杏花村即在运河至宋州(河南商丘)道上,所以杜牧过丰县境写一首杏花村的诗是合乎情理的。而且自明代开始,《丰县志》版版皆收杜牧《清明》一诗人“艺文”。然而,如今丰县城东南数公里一带并无杏花村,只有一村名为张杏行,至今家家门前院里尚植杏三五株。可是该村一向不产酒,看来丰县说亦难令人信服。

考之金陵杏花村,虽在明清文献中有较多记载,但皆系引用《太平寰宇记》传说。杜牧虽曾数过金陵,但是否在金陵杏花村写过《清明》诗,并无史料可证。金陵杏花村是唐以来历代风景名胜区,亦是沽酒雅处。但杏花村遗址历经元、明、清战火已毁坏殆尽,没有留下寻踪觅迹的线索,只好存疑。

台湾地名的由来 篇7

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在古代, 台湾由于独处海中, 交通不便, 被称为荒徼之地。周朝时, 称这个岛为“岛夷”。战国时, 称“凋题国”。“凋题”这一称号来自《山海经》。《山海经》上说, 凋题国人有在脸上点涅、身上画彩的习俗, 而台湾岛上的原住居民在19世纪60年代, 还保持着在脸上黥蓝纹、在身上刺青的习惯。秦汉时称“东缇”。三国时称“夷洲”, 吴国大将卫温曾率1万多人的大船队到过夷洲。从此夷洲和东南沿海地区的联系密切了。隋唐时, 称“流求”。《隋书·流求列传》中记载的流求土著人的生活风俗, 与今台湾排湾族人的风俗习惯一致。书中的“流求”即今日的台湾, 而非今日的“琉球”。隋朝开皇年间, 虎贲中郎将陈棱还曾到过当时的流求。明宣德年间, 郑和下西洋时, 在太平洋遇到风暴, 被吹到台湾岛, 当时郑和认为此岛在大陆之东, 又未开化, 便称其为“东番”。明朝时, 还曾称此岛为“鸡笼山”, 这是因为岛中有一山, 状似鸡笼, 山名因此便成了岛的代称。

可见在明代之前, 台湾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称。直到明末清初, 才出现“台湾”一名。但对此名的由来却有不同的说法。一说, 明代时, 大批移民来到这里, 给这个岛起了个名字叫“台员”。闽南话“员”确与“湾”是同音字, “台员”即“台湾”。明朝陈第在《东番记》中, 就称台湾为“台员”。莆田的周婴在《远游篇》中, 称台湾为“台员”。另一说, 明代台湾岛上的平安 (今安南西安平镇) 有一大海湾, 附近有村庄名“大湾”。大湾附近的土著称台窝湾族, 这个民族最早与大陆汉人交往。汉人遂以该族名称其地名, 并由台窝湾简称台湾。后来, 这个名称便沿用下来了。

山水地名看重庆 篇8

既然是山城, 重庆自然少不了山。如缙云山、歌乐山、枇杷山、中梁山、凤鸣山、挂榜山、南山、黄山等。

重庆最著名的山是缙云山。缙云山雄峙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 是7000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缙云山”山岭, 古名巴山。山间白云缭绕, 似雾非雾, 似烟非烟, 磅礴郁积, 气象万千。早晚霞云, 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 故名缙云山。重庆称“巴山渝水”, 巴山指的就是缙云山。

歌乐山位于沙坪坝区, 距重庆市中心16公里。以山、林、泉、洞、云、雾等自然景观和“清丽、幽深、古朴、旷达”的风格, 被誉为“山城绿宝石”, 素有“天然大氧吧”的美誉。歌乐山因“大禹会诸侯于涂山, 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 有马蹄井、龙泉井、聪明泉、巴文化雕塑长廊等众多融入神话传说和充满灵气的巴渝人文景观, 有“歌乐灵音”“云顶烟云”“狮峰幽岩”等几十处秀美清幽的自然景观, 历来为巴渝游览胜地。

重庆地处丘陵、低山区, 没有大面积的平原, 仅有沿河谷地带分布着小面积的平坝。这些平坝起伏平缓, 地面平均坡度较小, 相对高度差不足20米, 简称“坝”。重庆地名中带“坝”字的也特别多, 如:沙坪坝、珊瑚坝、菜园坝、李子坝、回龙坝、厂阳坝、打枪坝、刘家坝、乔口坝、德感坝、冬笋坝、苦竹坝、大石坝等。若按成因分, 可分为河谷冲积坝、溪谷冲积洪积坝和溶积 (含冲积) 坝3种类型。沙坪坝是重庆的文化中心。

山有山门, 路有路口。因而重庆地名中就有了朝天门、临江门、望龙门、储奇门、南纪门、千厮门、太平门、东水门、通远门、石门。明代时, 重庆古城是按照九宫八卦设置的, 所以有18个城门, 朝天门、临江门都是以前的城门。重庆带“口”字的地名有:校场口、两路口、磁器口、大渡口、中渡口、道门口、南溪口、三溪口、滩子口、黄家哑口、汉口、井口, 等等。

有山就有岩。因此就有了曾家岩、马家岩、观音岩、高滩岩、鹅公岩、金斗岩、华岩、红岩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红岩和曾家岩, 是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办公地点。

名山出名寺。金竹寺、相国寺、金马寺、罗汉寺、华岩寺、天心寺、上清寺就是佐证。

山与坪、坝相比较而存在, 没有坪、没有坝, 无所谓山。坡又是山与坪、坝间的过渡段, 故重庆地名中就多了杨家坪、陈家坪、潘家坪、西山坪、马王坪、钻山坪、大坪、南坪、茨坪等;也免不了这坡那坡, 如九龙坡、松林坡、石板坡、矿山坡、王家坡等。

自古山水相依, 山水互养, 故重庆地名中带“溪”的也不少。像茄子溪、黄沙溪、海棠溪、溉澜溪、狐狸溪、野猫溪、童家溪、詹家溪、董家溪等。

地名与文化 篇9

打狗英国领事馆坐落在海天一色的西子湾上,地理位置特殊,是轮船出入高雄港的必经之路,可以俯瞰高雄市区和港口。其实这里只是英国领事馆的旧址,整个领事馆分为山上官邸和山下领事馆两个部分,如今已经被修缮改造一新,成为高雄市的一处历史文化古迹和文物展览馆。仔细看了馆内的介绍,我才弄明白“打狗英国领事馆”的来历。高雄最早的原住民是平埔族人,他们为了防止海盗、劫匪以及汉人的侵扰,在其居住的地方种了很多带刺的竹子,以作防御。平埔族语“刺竹林”发音为“takow”,与周边的闽方言“打狗”发音近似,因而此地被周边的汉人称为“打狗”。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台湾开放了打狗、安平、淡水和基隆四个港口。英国政府率先在淡水设立领事馆,并于1864年将领事馆从淡水迁到了当时商业较为发达的打狗。1895年,日本根据《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岛。统治初期,日本人认为“打狗”这个地名不雅,又因日语的“taka-o”(在日语里这个词语有“高大、雄伟”之意)与“打狗”之音相近,便将地名改为日语的“taka-o”,并汉译为“高雄”。1945年台湾光复后,中文的“高雄”地名仍被沿用了下来。期间,1910年英国政府应日本要求关闭了高雄领事馆。1945年国民党政府开始在原英国领事馆旧址设立气象局观测站。1986年,高雄市政府在此设立高雄史迹文物馆,2004年又将此处重新更名为打狗英国领事馆。从平埔族的“takow”到清朝的“打狗”,再到日本侵略者“taka-o”,再到中文的“高雄”市,地名的改变不但蕴含了一个台湾城市的历史变迁,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打狗英国领事馆因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蕴含,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如今,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领事馆内部陈列的珍贵的高雄历史资料和照片,还可以在领事馆内开设的咖啡馆享受美味的下午茶和晚餐,欣赏高雄的美景,极富浪漫情调,是高雄休闲游玩的绝佳之地!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现代地名学开拓者之一谭其骧先生曾经说过:“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辉煌;记录了战争、疾病、浩劫与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三国文化对湖北的影响很大,如今还有很多地名和三国文化有关。这些地名中有些沿用了三国时代的地名,比如:当阳、长坂坡、樊城、荆州等;有些和三国人物有关,比如:周郎湖、周郎山、黄盖湖、陆口(陆逊操练水兵处)、孙郎洲、孙郎浦、孔明桥、关王庙、周仓咀等;有些和三国故事有关,比如:跑马岭、马刨泉、响岭岗等。

有些地名,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些变化,但是后来因为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往往又被改回了其在历史上影响较为显著的名称。比如襄阳,西汉初年就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虽经历了无数的朝代更替,也有过几次短暂的名称更改,但“襄阳”一名最后还是被沿用了下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襄阳与汉水南岸的樊城合二为一,成立襄樊市,另设襄阳地区。1983年襄阳地区并入地级襄樊市,“襄阳”地名撤销,直到2010年12月,襄樊市才又被更名为襄阳市。

2016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的文章,文中有段文字打动人心:

说到襄阳,会想到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想到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到荆州,会想到“大意失荆州”;说到衡阳,会想到高适的“衡阳归雁几封书”;说到徽州,会想到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试想,如果将“襄阳”“荆州”“徽州”在诗句中予以替换,今人与后人的感受,又该如何?

“相公”地名的由来 篇10

陕西省长武县相公镇

长武县的牛弘自幼好学博闻, 青年时就在朝廷当了吏部尚书, 受到隋文帝杨坚的赏识。他任人唯贤, 所选用的文武官员, 大都清廉正直, 很称职。后来, 皇上又封他为奇章郡公, 家乡人便将他所在的镇子改名为相公镇。该镇邮政所使用有“相公”邮政日戳。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相公镇

据《临沂市地名志》记载:传说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曾寓居于此, 此地曾称管仲庄。后管仲相齐桓公,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桓公称雄五霸, 管仲亦成名相。清宣统元年 (1909年) 测绘的《山东省地图》标注其为相公庄。现为临沂市河东区相公镇, 设邮政支局使用“相公”日戳。

山东省章丘市相公庄

广西地名特征研究 篇11

关键词:广西;地名;特征;命名

0 引言

广西有14个地级市,113个县(市、区),其中12个民族自治县,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1321个乡镇,其中民族乡58个。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此外,境内其他44个少数民族均有居住。众多的民族极其广泛的分布,在这个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形成了富有广西特色的地方文化。这些地方文化在广西地名中得到了反映,形成了广西特有的地名特征。

地名学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在十九世纪后期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地名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以往曾有人对广西的地名做过研究。例如,《广西壮族地区部分地名及地貌形态命名的岩溶含义》《从广西县以上历史地名探讨地名文化的演进》等。但是,以往的研究都是对广西的局部地域地名进行研究,属于一种定性研究,这种定性研究数据十分有限,存在一定的局限。而本文则通过统计来进行一种定量研究,并尝试从统计数据来分析广西地名的特点。

我们对《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册》中的地名进行了统计,[1]共得到27112个市县、乡村地名。①然后将这些地名输入电脑进行分析统计,共得到2401个单字,②也就是说,这些地名是由2401个不同的单字组成的。

1 广西地名特征

从统计结果来看,广西地名有以下特点:

1.1 地名用字很集中

27112个地名虽然涉及到2401个单字,但是,地名用字集中在少数汉字上。2401个单字出现的总字次为58617,③使用最多的前100字的字次合计为32964,占总字次的56.2%。下面是使用最多的前100字:大、那、塘、村、龙、上、下、六、山、岭、平、新、田、坪、石、坡、古、江、弄、洞、家、板、头、马、屯 、水、里、寨、垌、冲、口、木、拉、高、白、屋、竹、东、圩、沙、林、三、百、岩、黄、中、安、桥、陇、峒、长、南、良、西、罗、巴、小、地、老、子、旺、河、湾、尾、牛、加、岜、内、八、脚、乐、花、金、王、纳、合、茶、福、路、角、利、北、门、坝、兰、达、布、定、甲、社、九、旧、楼、底、隆、凤、浪、 果、朝、城。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特点,我们将2401个汉字分成10个等级,计算出每个等级的合计字次,然后根据2401个单字出现的总字次(58617)计算出所占的百分比,并根据百分比的差计算出百分比的净增量,结果如表1:

从表1中可见,地名用字确实很集中,前200字占68.9%,前800字达到了92.2%,随着字量的增加,百分比的净增量越来越少。与之相反,只使用1次的字有640个,合计字次为640,仅占总字次的1.1%。

1.2 重名地名较多

壮族历史上以稻作谋生,最佳稻作区一般选择临河近湖的地域。古时壮族人以洞为房,四周环山,与外界隔绝,加上交通闭塞,土官割据,政治上没有一体化,经济上没有形成统一市场,相互交流极少,结果洞与洞之间,甚至一洞之内,相同地名很多。广西地名中的重名问题比较突出,根据我们的统计,在27112个地名中,不重名的有16387个,占60.4%,重名的有10728个,占39.6%。其中重名2次的地名有1831个,涉及地名3662个,占总地名27112个的13.5%,占重名地名总数10728个的34.1%,重名3次的有548个,涉及地名1644个,占总地名的6%,占重名地名总数的15.3%。表2是重名的基本情况:

由表2可知,随着重名次数的增加,重名的地名越来越少。重名21~117次的地名是:大湾(21次)、中村(21次)、长塘(21次)、江口(22次)、大田(23次)、凤凰(24次)、新圩(24次)、新安(24次)、横岭(24次)、桥头(27次)、太平(34次)、大坪(37次)、新寨(39次)、大村(46次)、大塘(55次)、新村(117次)。

除了两字重名外,还有三字重名。例如,大山口(5次)、石板桥(5次)、根竹垌(5次)、秧地坡(5次)、黃坭塘(5次)、清水塘(5次)、枫木坪(6次)、大岭脚(7次)等。

这些重名不仅在地级市内部有,就是同一个县(县级市)内部也有。例如,重名最多的“新村”地名,宁明县、藤县、贵港市辖区、柳江县分别有4个,宾阳县、宜州市、忻城县、鹿寨县、柳城县分别有5个等。村级地名重名问题需不需要解决以及如何解决都值得研究。但是,我们认为至少一个县(县级市)内部应该避免村级地名的重名。[2]

1.3 地名具有民族性

我们根据广西地区的民族分布情况,分别对壮、瑶、苗、侗、仫佬、毛南、京、彝、水、仡佬11个少数民族的地名用字情况进行了统计,④结果发现,在各少数民族用字最多的前10个字中,7个民族用到了“那”字和“下”字,8个民族用到了“上”字,9个民族用到了“大”字和“龙”字。另外,瑶族地名使用次数最多的单字是“大”字,占整个广西地区“大”字用字总数的59.7%;壮、回、彝、仡佬四个民族地名用字最多的都是“那”字,仅壮族使用的“那”字就占整个广西地区的81.8%。可见,不同的民族在地名的用字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试列举“那”字作分析。

稻作文化是百越文化特征之一。稻是种植在田地上的,在壮侗语族各语支和方言中,以“那”字地名表示水田或田地。据研究,“那”字地名90%以上集中在北纬21°~24°,大多数又在河谷平原。[3]除广西以外、另有一部分“那”字地名分布在广东西南部、云南南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北部等地区。这个地带积温、雨量、日照、土壤等都适于水稻生长。古代农耕越族人迁移频繁,栽培稻从这个起源地带中心向四周传布。[4]在27112个广西地名中,带“那”字的地名有1476个,位居前100单字的第二位,占总地名数的5.4%。主要分布在壮族的主要居住地南宁、百色、河池三市,三市使用“那”字988个,占“那”字总地名数的66.9%。其中南宁市有305个,百色市518个,河池市有165个。此外,“那”字在粤西地区的湛江、茂名、阳江、江门和云浮5地也有少量分布,尤其是在湛江和阳江地区。这说明不同地区居住的壮民族在地名的冠名上有其共通性。

1.4 地名具有本土性

受地形地貌和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我们把广西地名与广东省、江西省、海南省、福建省等四省地名作了对比分析,发现广西地名用字具有明显的本土性,地名中共有443个字不曾在以上四省中出现,占单字总数的18.5%。例如,岜、並、箔、咘、晨、诚、聪、稻、凳、侗、伐、纺、粪、竿、搞、峺、篁、咟、健、箭、觉、筐、懒、愣、竜、菉、渌、沦、茆、卯、哪、侬、秾、钯、璞、钳、峤、硚、埆、鳝、是、漱、朔、绥、蓑、榃、歇、勋、垭、娅、鸯、旸、刈、甑、渚。其中“岜”字在广西地名中共有160个,位居前100单字的第67位,主要分布在河池市、崇左市、南宁市、百色市,而这几个城市正是广西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可见“岜”字是壮族地区的特有地名。其中南宁市33个。例如,岜讲、岜怀、岜楼;崇左市44个。例如,岜邦、岜模,岜贺;百色市16个。例如,岜耀、拉岜、岜周;河池市45个。例如,岜羊、岜则、拉岜。

2 地名命名方式

我们对27112个广西地名的命名方式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其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以山谷命名

广西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广西地貌属山地丘陵盆地地貌,分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石山6类。山岭面积占总面积的71%。依山傍水,是自古以来村庄选址的一般规律。壮族村落多分布在山岭脚下的坡地下,其聚落点背后有山岭作依托,既可以挡住背面来的风,又给人一种依托和安全感,且山岭坡地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堆积,地基厚实,临近水源又不易被水淹没,适合建造永久性的聚落点。[4]据统计,在广西的地名中,与山谷有关的字有7122个,占总字次的12.2%。例如,六(736)、山(723)、岭(670)、坡(526)、弄(512)、洞(495)、垌(389)、冲(373)、东(285)、陇(242)、峒(232)、罗(215)、巴(207)、岜(160)、内(159)、乐(151)、路(130)、隆(115)、甘(99)、更(97)。

2.2 以田地命名

当地居民為了生产劳动和生活的便利,于田边起屋建村,并以水田地名为村名。广西地名中与田地有关的字有3833个,占总字次的6.5%;在使用次数最多的前100个单字中就有大(1480)、那(1476)、田(611)、纳(138)、利(128)。例如,大楞(白色市辖区)、白泥田(隆林各族自治县)、美纳(龙胜各族自治县)、纳高(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利(都安瑶族自治县)等;“那”、“纳”,汉意是田。例如,马山县的“那兴”,“兴”即生姜,因该村的田盛产生姜,故名。“利”,汉意是舍地。例如,百色市的“利荷”,“荷”,即甘蔗,该村址原是种甘蔗的舍地,故名。

2.3 以江河命名

山和水都是人类获取资源的重要场所,但先民对水的依赖性比山更大。水不仅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生命的源泉,直到今天,水仍然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息息相关。在古代社会,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因此,是否有充足的水源是人们选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广西河流分属西江水系、长江水系、沿海渚河系和百都河水系四大水系,境内密布着许多大小河流,这为先民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早期文明在此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据统计,在广西的地名当中,与水有关的字有4540个,占总字次的7.7%。例如,塘(1344)、江(515)、屯(430)、里(403)、南(224)、河(194)、尾(166)、达(125)、布(124)、定(124)、怀(98)、潭(91)、滩(82)、思(76)、念(68)、赖(62)、坛(59)、溪(54)、凌(52)、灵(51)。丰富的水源解决了先民的生存问题,成为当地地名的主要来源之一。

2.4 以动物命名

广西属于古代岭南越人,古时尚鬼,迷信风气盛行,主要以鸟、鸡、牛、狗、蛇、龙、凤、鹤等为崇拜对象,将其作为本部族的保护神或标志,并以之命名自己的居住地或活动地域中的山川风物,隐喻着古越人一定的希冀与追求,至今仍在岭南地名中留下很多印记。渔猎时代,鸟类既是古越人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他们的生产助手,有所谓的“田鸟助耕”、“鸟田”等传说,说明古越人对鸟类的崇拜。据统计,在用字最多的前100字中,与动物有关的就有龙、马、牛、凤四字,四字共用字1667次,占总字次的2.8%,其中具有神秘色彩的“龙”在各种带动物名字地名中用字最多,使用了950次之多。例如,龙珠坪(苍梧县)、龙潭下村(北海市辖区)、那龙(灵山县)、花龙(河池市辖区)、峒龙(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等。

2.5 以植物命名

广西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壮族及其先民世代居住在植被繁茂、种类繁多的地区,随着他们对各种植物认识的加深,他们对一些特殊植物的感情与偏爱也与日俱增,所以各地都喜欢择取当地有代表性的植物冠名。包括农作物、果树、经济林、树木、蔬菜、花卉等。在使用最多的前100个单字中,与植物有关的字有木(345)、竹(290)、林(267)、花(147)、茶(134)、果(111)等,这些字总用字1293个,占总字次的2.2%。例如,木高(靖西县)、岜木(乐业县)、博竹湾(隆林各族自治县)、古竹(平果县)等。

地名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地名从命名后和被公认后,便具有了相对稳定性,被人们世世代代相传沿用。因此,地名中能够保留某些古字、古音以及反映在地名词义中的一些自然或社会特征。这些历史的保留为研究当地的自然景观、社会历史和语言现象提供了十分可贵的参考资料。本文主要是一篇描述性的文章,希望这些描述能对今后人们在民族、古音、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注释:①不包括城市街道名称。

②不包括输不进电脑的生僻字。

③字次是单字在各地名中的使用情况,同一个字可能在多个地名中出现,因此,字次数要多于地名数。

④对各少数民族分别集中的区域进行统计。

参考文献:

[1] 杜怀静.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广西壮族自治县地图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1:1-60.

[2] 马显彬.广东地名特征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2(1):84-85.

[3] 游汝杰.从语言地理学和历史语言学试论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传布[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3):6-17.

[4] 司徒尚纪.广东地名的历史地理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1):21-55.

《左传》地名研究初探 篇12

先秦文献信息处理属于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与古典文献交叉研究的领域, 而地名研究属于先秦文献信息处理的子领域。其研究的必要性在于, 汉语的词与词之间没有自然的界限, 使得中文信息处理大多是先对要处理的文本进行词语切分, 而在分词阶段, 未登录词的识别成为许多分词系统发展缓慢甚而走向应用瓶颈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名在未登录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随着先秦文献信息处理的深入发展, 如果不做地名识别, 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分词的精度。

学界已经对先秦地名的命名原则, 选词用字, 起名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诸如:台湾中研院的《先秦金文简牍词汇资料库》,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整理编撰的《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丛刊》等, 都提出了很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 为我们前期分析先秦文献地名结构规则的研究提供了很好依据。目前, 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在不断地发展, 各种识别模型的应用为我们的模型选用和识别实验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2. 语料考察分析

本文对先秦25本主要文献进行筛选, 最终选择《左传》作为实验语料。原因在于:作为方法探求始初, 选取的文献要具有可读性, 易提取性, 另外, 文献需要包含较多的地名。《左传》在先秦文献中, 字数最多, 词汇总量最大, 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事件、人物的描写必然和相关的地点密切联系, 以上多种因素正满足了我们实验的要求。

2.1《左传》地名统计与分析

我们选用“汉达文库”提供的《左传》 (17万字次) 作为实验语料。首先对其五分之三语料人工标注了分词和词性标记信息。参照北大分词规范, 并依据古代汉语的特点制定了先秦文献语料分词标注集, 给出了17个标记, 分别是:名词n、动词v、形容词a、数词m、量词q、代词r、介词p、连词c、助词u、副词d、语气词y、人名nr、地名ns、兼词j、方位词f、时间词t、标点w等, 我们总体上倾向于和, 而不是分。其中, 地名的标注我们遵守指称性、专门性、词汇性等命名实体特征, 对文献中出现的地名做了词频统计 (见表3-1) 。

2.2 《左传》地名特点分析及用字考察

基于以上统计分析, 我们对《左传》地名进行了分类。

按内容分, 主要包括:

自然地理实体:山 (如:泰山) 、水 (如:汉水) 、河 (如:河) 等

人文地理实体:国名 (如:秦国) 、县名 (如:温) 等等

按结构分,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单字专名, 如:亳、郕、京

2.专名+通名, 如:泰山、清丘

3.双字专名, 如:汾隰、甘鹿

另外, 我们对《左传》进行了字频统计, 共有3300多个汉字, 其中, 地名用字共有827个字, 频率在10以上的地名用字为27个, 我们对这些频率较高的字进行了考察, 并从结构、文化等方面对《左传》地名进行细致的分析, 从而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方位词居多。

字频统计分析显示, 《左传》地名中, 主要的方位词及其频率是:阳33、上22、东、16、中12、南12、北、10等等。可见, 大部分方位词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 因为当时人的群居及其恶劣的生活环境, 人们在生产劳动时, 必须要辨认方向, 确定不同的地理位置。

2.存在通名现象, 常常省略通名

我国早期地名“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4], 所以古地名通名来历常常与其自然环境有关。从我们的统计数据看出, 高频字中的通名包括:丘44、城28、国24、陵20、泽16、山15、泉14、州12等等, 而且, 地名常有通名省略的情况, 例如:

汉/汉水:名词。水名。汉水。长江最大支流。[5]下同

(1) 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 (桓公八年)

(2) 楚国方城以为城, 汉水以为池, 虽众, 无所用之 (僖公四年)

3.同名异指和异名同指

《左传》地名的异名同指现象主要指在文本中同一个地名的表达形式不同, 或范围不一。例如:

汉/汉川

(1) 沿汉溯江, 将入郢。 (文公十年)

汉:水名。汉水。长江最大支流, 源出陕西宁强县, 入湖北省至武汉市入长江。

(2) 周之子孙在汉川者, 楚实尽之。 (定公四年)

汉川:汉水。此指汉水地区。

同名异指现象普遍存在于文本中, 大多是表行政区域的地名, 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地随移民”[6], 即和古代迁都, 扩都、移民等现象有关。例如:

(1) 请京, 使居之, 谓之京城大叔。 (隐公一年)

郑国地名, 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

(2) 群王子追之, 单子杀还、姑、发、弱、鬷、延、定、稠, 子朝奔京。 (昭公二十二年)

周国地名,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

2.3《左传》地名与现代地名比较

以上关于《左传》地名特点的分析, 为我们今后的地名识别工作奠定了语言学基础, 现在, 我们主要从地名识别角度将《左传》地名与现代地名进行比较:

1.现代地名数量大, 新地名不断涌现, 地名标注规范较为完善, 古代地名数量有限, 从研究角度讲, 不涉及新地名的问题, 学界关于古代地名标注规范问题讨论的还不够。

2.现代地名长度无限制, 真实文本中, 还存在简称的问题。而古代文献地名, 长度较短, 主要是两个字和三个字的地名。

3.现代地名结构较为复杂, 内部相互成词, 甚至存在诸如“北京市海淀区”这样的多层复合的复杂地名。而从统计的左传地名中可以看出, 地名长度短, 结构较简单, 可总结的规则较少, 不适合采用现代地名识别研究中规则的方法[9]。

4.现代地名结尾有明显的通名, 例如:“江苏省”、“郑州市”等地名中的“省”、“市”, 《左传》地名也存在这样的通名。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实验使用条件随机场 (Condition Random Fields, CRFs) 模型, 具体采用的是Taku Kudo编写的工具包“CRF++0.51”进行训练和测试 (下载连接:http://crfpp sourceforge.net) 进行训练和测试。

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实际上是序列标注任务, 根据词性标注语料考察,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采取了4词位标注集T, 即T={B, I, E, S}, 其中, B是多字词的开始词, I是多字词的中间词, E是多字词的结尾词, S是单字词。

我们分别做了四个实验:

实验一、只用字符本身作为特征, 地名标注为ns_x (x为词位标记) , 地名以外的其他词用字一律标注为O_x。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 加入部首特征。

实验三、在实验一的基础上, 分词和词性标注 (包括地名标注) 一体化的处理, 模板同实验一。

实验四、在实验三的基础上, 加入部首特征, 模板同实验二。

实验中, 我们选用部首特征, 因为汉字中形声字居多, 形旁在词义理解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次, 在语料观察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地名中的确存在这种现象, 例如:“右邑左阜”之说。在《左传》地名用字统计中, “耳”旁在右表“邑”的用字有27个, “耳”旁在左表“阜”的用字有个17个。例如:邯郸、郢、寻部。我们尝试部首特征是否可以提高识别率。

实验一、实验二将词性标记分为地名和非地名, 并把分类问题转化为序列标注问题, 对于地名

外其他词语的词性标为O, 而地名标为NS。 (例如:于O_S蔑ns_S) , 实验三、实验四训练语料样例分别如表4-1、表4-2所示。 (表中的**表示该字的部首不详, 标记符号是词性标记+词位标记, 例如:寘v_S表示:“寘”是个单字动词, 该标记参考现代汉语分词规范, 地名的词性标记为ns。)

根据不同的要求分别制定了模板一和模板二 (如表4-3、表4-4所示) , 表中以以上语料为例, 对各个模板做出说明。

(注:模板二在模板一的基础上加上特征列)

基于以上两个模板, 我们对《左传》五分之二语料进行开放测试, 给出三个评测指标:准确率、召回率以及调和平均值, 见公式 (1) 、 (2) 、 (3)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表明, 添加部首特征并没有提高识别率, 于是, 我们又进行了实验三和实验四, 加入了每个词的词性, 分词、词性一体化处理, 结果精确率与前两个实验大致相同, 召回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 加部首特征实验相比之下, 识别率仍然比较低。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部首特征标注不充分, 在识别过程中, 这样特征不健全的情况, 反而没有未提供部首特征的实验效果好。二是许多地名用字没有明显的部首特征, 例如许多独体字部首不确定, 这样训练和测试语料中出现大量的“**”, 此时部首特征反而成了统计中的噪声。此外, 在实验三和实验四中, 我们做的是分词和词性一体化, 但实际操作时, 我们只是计算地名的识别效果, 因此不能全面的反映所选用的特征的作用, 这也可能是影响识别精度的因素之一, 我们会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进行论证。

另外, 前两个实验的识别率较后面两个实验低, 尤其是召回率。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提供足够的上下文信息, 《左传》地名有较为工整的上下文, 不同的词性对地名有不同的影响, 而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 地名前后的标记都是O, 于是标记同化, 信息不足, 所以取得了较差的成绩。但是, 标记同化就相当于单纯的分词, 在原始文本中识别地名, 人工代价低, 下一步, 我们会充分利用分词与词性标注信息, 挖掘文本中的其他特征, 进一步提高识别效果。

4. 未来工作展望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有:

(1) 进一步提高识别效果, 并用此方法对先秦其他主要文献地名进行识别。

(2) 重点放在先秦地名知识库建设方面。

(3) 构建先秦历史知识检索系统。

在我们下一步的工作中识别将不是主要问题, 虽然电子文献还不完善, 但一些出版的古代文献中一般对专名加了标记, 如:下划线等。所以,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识别效果, 并利用此方法对先秦其他主要文献地名进行识别, 从而挖掘地名知识背景, 解决地名层级关系, 沿革问题, 同名异指和异名同指等问题。以为古汉语信息处理中其他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慧蓉.从中国地名透视汉族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学术交流, 2003.

[2]王际桐.论我国地名的命名原则.地球信息科学, 2001.

[3]华林甫.论先秦时期我国地名学的特点.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4]周易·系辞.

[5]陈克炯.左传详解词典.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4.

[6]陈桥驿.论地名重合续.中国地名, 1999.

[7]闫海.浅析古地名中的“天人合一”现象.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8]陈立中.阴阳五行与中国古代地名学.文化天地年, 2005.

[9]李丽江.SVM与规则相结合的中文地名自动识别.中文信息处理学报, 2006.

[10]陈春荣.基于SVM的中文地名识别.大连理工大学, 2005.

上一篇:核桃芽接育苗技术下一篇:常规石蜡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