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法

2024-05-23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法(精选12篇)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法 篇1

1 计算机的维护

1) 硬件的维护:a.硬件维护应注意的问题。有些原装和品牌机在保修期内用户自己不可打开机箱, 若擅自打开机箱就会失去厂商提供的保修权利, 用户要特别注意;因为计算机板卡上的集成电路一般是采用M OS技术制造的, 所以, 在打开机箱前, 要释放自身的静电, 可以将手接触一下墙壁或管道等;各部件应轻拿轻放, 特别是硬盘、光驱。b.清洁机箱里的灰尘。电脑工作时间长了, 机箱里的灰尘很多, 可以用拧干的湿布擦掉。各种插头插座、扩充插槽、内存插槽及板卡不可用水擦拭。c.清洁插槽、插头、插座。需清洁的插槽包括各种总线扩展插槽、内存条插槽、各种驱动器接口插头插座等;各种插槽里的灰尘应先用油画笔清扫, 再用吹气球或者电吹风吹尽灰尘;插槽里金属接脚若有油污要用脱脂棉球沾电脑专用清洁剂或无水乙醇清除;购买清洁剂时要检查其挥发性能, 挥发越快越好;还应用PH试纸检查其酸碱性, 要求呈中性, 若呈酸性则对板卡有腐蚀作用。d.清洁CPU风扇。对较新的风扇一般不必取下, 用小毛刷清扫就可以了, 旧的CPU风扇上灰尘比较多, 通常要取下清扫, 注意散热片的缝里的灰尘。散装CPU风扇卡在CPU插座两侧的卡扣上, 把风扇扣轻轻下压就可取下CPU风扇, 为风扇除尘。原装CPU风扇和CPU连在一起, 要把插座旁的把手向外侧拨出一点, 使把手与定位卡脱离, 然后向上推到垂直位置, 向上取下CPU。e.清洁内存条和适配卡。内存条和各种适配卡的清洁包括除尘和清洁“金手指”。除尘用小毛刷就可以。若有灰尘、油污或者被氧化都可能造成接触不良。要用橡皮擦来擦除金手指表面的灰尘、油污或氧化层, 不可以用砂纸类东西来擦试金手指, 不然会损伤极薄的镀层。f.显示器的日常维护。开关显示器一般应间隔两分钟, 开、关太快, 会使电流过大将显像管烧毁。若长时间不用显示器, 应将显示器关掉。灰尘也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腐蚀显示器的线路, 导致一些故障。应购买专用的防尘罩, 使用后要及时用防尘罩盖上, 清除显示器屏幕上的灰尘时, 要把显示器的电源关掉, 并拔下电源线和信号电缆线, 用软布从屏幕中心向外擦拭, 若灰尘难以清除, 应用脱脂棉沾少量水小心擦拭, 不要用酒精之类的化学溶液擦拭。强光可能使屏幕反光导致画面昏暗不清, 在工作时面对显示器容易伤害眼睛, 还可能使显像管荧光粉的老化加快, 降低发光效率, 缩短显示器的使用寿命。所以, 不得将显示器放在日光太强的位置。

2) 软件系统维护:计算机软件维护不仅可以保护计算机信息, 还能保证计算机运行速度, 特别是经常上网或频繁连接移动设备的机器, 很容易感染病毒, 因此, 要进行定期软件维护, 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和恶意攻击, 保证其正常工作。计算机软件的安装要仔细检查应用状况, 综合所用的硬件环境和软件, 考虑如何对硬盘分区, 各个分区的容量, 安装何种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还要考虑如何使软件运行的最快, 占用的硬盘空间最小, 为避免系统损坏重新安装节约时间, 目前, 使用最多的是Gost, Gost除具有硬盘备份功能外, 还有其硬盘分区、硬盘复制、系统安装、网络安装、升级系统等功能。

3) 计算机安全维护:计算机安全是指为数据处理系统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 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计算机安全和计算机网络密切相关。计算机网络的威胁有许多方面, 有硬件故障、软件漏洞、人为事故、“黑客”攻击、信息丢失等, 这些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从安全维护的角度看, 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有: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扫描、数据加密、反病毒等技术, 其中反病毒是较为普遍的一种。计算机病毒是人为设计的, 可利用计算机系统自我复制, 破坏计算机功能和数据, 影响计算机的使用。计算机感染病毒一般是通过网络在线下载软件、浏览网页时, 病毒入侵计算机, 或者连接带有病毒的U盘, 病毒会感染计算机。为避免类似的情况, 计算机要安装杀毒软件, 而且对杀毒软件要经常更新, 对上网机应实时使用杀毒软件, 拦截病毒的攻击。应定期对电脑杀毒。避免病毒的同时, 还应安装电脑维护软件, 及时清理电脑使用的痕迹及垃圾文件, 清理磁盘空间, 保证电脑的正常运行。

2 计算机的维修

1) 硬件故障:a.接触不良。这通常反映在各种卡类、内存、CPU等与主板的接触不良, 或电源线、数据线、音频线等连接不良。其中各种卡类、内存与主板接触不良现象比较常见, 一般只要更换相应插槽位置、重新插拔或用橡皮擦一擦金手指, 就能排除故障。b.硬件本身故障。硬件发生故障, 除质量问题外, 也可能是负荷太大或其他原因引起, 如电源功率不足或CPU超额使用等, 均有可能导致机器的故障。电源应购买正规厂家生产并通过国家“CCC”认证的。还要判断其变压器的优劣, 由于变压器在电源的关键部位, 通常250W电源变压器线圈内径要大于28mm、300W的要大于33mm。

2) 软件故障:a.没有正确设置CM OS参数。CM OS参数设置一般有硬盘、光驱的类型及密码、引导系统顺序、病毒警告开关、硬件监测等。因参数没有正确设置, 导致不能正常启动系统或启动后系统报错。b.没有正确安装驱动程序。通过查看设备管理器能发现一些标记, 其中“?”表示未知设备, 一般是设备驱动程序未正确安装造成系统无法识别;“!”表示设备间有冲突;“×”表示所安装设备驱动程序不正确。例如, 在查看网卡驱动程序是否成功安装的时候, 若网卡名称前面有一个黄色问号或感叹号, 这说明此网卡在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 需要删除此网卡程序, 重新安装驱动程序, 直到没有符号标记出现。

3) 计算机维修的几种方法:a.查看法:它是通过查看CM OS有没有正确设置、有无冲突设备等判断是硬件故障还是软件故障, 如果是硬件故障就可以通过报警声音类型来判断是哪种硬件故障。b.最小系统法:最小系统是从维修判断的角度使电脑开机或运行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环境。最小系统有两种形式:一是硬件最小系统, 由电源、主板和CPU组成, 在这个系统中, 无任何信号线连接, 只有电源到主板电源连接。通过声音来判断这一核心部分能否正常工作;二是软件最小系统, 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卡、显示器和硬盘组成。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能否完成正常启动与运行。最小系统法, 是先判断在基本软、硬件环境中, 系统能否正常工作。若不能正常工作, 可判定基本的软、硬件部件有故障, 起到故障隔离的作用。最小系统法与逐步添加法结合, 可较快速地确定是哪种硬件或软件故障, 提高维修效率。c.逐步添加:它以最小系统为基础, 每次向系统添加一个硬件, 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变化状况, 以此判断并定位故障硬件。逐步添加法应与替换法配合, 可较为准确地定位故障硬件。d.替换法:它是用好的硬件代替容易有故障的硬件, 来判断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的维修方法。替换根据故障的现象, 确定需要进行替换硬件或以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通常为先内存、显卡、CPU, 后主板。

计算机维护维修是计算机用户的必备技能, 计算机用户应不断丰富计算机维护维修技术, 使计算机安全、高效地运行。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法 篇2

计算机的维护是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和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的维护主要体现在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两个方面。

(一)硬件故障

计算机的故障往往出现在硬件部分,情况也比较复杂,如我们常常在开机时所见到的黑屏现象,频繁出现死机的现象以及开机无显示的现象,毫无例外,这些现象都是由于硬件上的故障而引起的。

在微型计算机的使用及维护中,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现象多是由于硬件故障、软件故障、接触不良以及硬盘质量等原因导致的。

如果是硬件出现故障,而又不确定问题具体出在哪个硬件上,那么我们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先简单后复杂、先外设后主机、先电源后部件。

在电脑发生故障时,先从简单的原因找起,比如数据线松动、插卡接触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再检查硬件是否损坏,先依据系统提供的错误报告检查鼠标、键盘以及显示器等外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一一排除后,再考虑复杂的主机部分。

而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是电源,有些微型计算机由于电源功率不足,输出电流异常就易导致故障的产生。

对于检查硬件故障的常用方法包括:A.观察法。

通过仔细地观察可以发现一些较为明显的故障,如:线路短路或断路、插头接触不良以及插座问题等。

B.替换法。

如果怀疑是某种元器件损坏,则可使用质量更好的且同种型号和参数的元器件来替换它,从而进一步确定故障的出处。

C.冷处理法。

由于有些元器件的热稳定性能较差,在元器件工作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当超过该元器件的承受范围时,就可能产生故障,这时可采用冷处理法,即给元器件降温,如:用风扇来散热或者是关机一段时间后再重启。

(二)软件故障

软件可分为两个部分,即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软件故障往往是由硬件驱动程序安装不当所致。

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计算机病毒引起的故障、误操作引起的故障、软件和系统不兼容引起的故障以及不合理配置引起的故障。

常常会出现系统死机、文件丢失、运行不稳定等现象。

二、应对软件故障方法

(一)定期对系统内文件进行备份。

若系统出现崩溃或因用户的错误操作而意外删除或损坏系统文件等资料时,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备份。

若文件意外丢失,则可用备份文件将其系统还原。

(二)运用高效的防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有着致命的杀伤力。

因此,为了安全起见,既要安装计算机防火墙,同时也需要其他的杀毒软件。

定期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杀毒,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的安全稳定地运行。

(三)正确处理死机问题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冷启动对计算机是有损伤的。

产生死机的原因有多种,如系统运行冲突、处理器与内存运行饱和等都会造成死机。

当出现死机的情况,鼠标还可以在屏幕上来回移动,只是无法发出新的指令,可先做等待,如果还未恢复,再按 POWER 键。

三、计算机的维修策略

在对微型计算机进行维修之前,首先要利用上述方法确定故障的部位,在计算机的维修中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项有:A.在插拔元器件及内部插头时,要先断开电源,否则会造成元器件与电路的损坏。

B.先通电加热,再用其焊接元器件时,焊接时要断电,否则有可能损坏芯片。

C.在维修硬盘时,勿打开盘体。

D.当加电测量元器件的管脚电压时,由于管脚相距较近,勿将探头同时接触较多的管脚,否则有可能因短路而使芯片蒸线路板毁坏。

目前,微型计算机维修的难点在于CPU系统受到破坏,它会进一步导致系统的不可控性。

逻辑笔、电流跟踪器以及逻辑脉冲发生器是最早使用的故障检测工具,后来,又出现了诸如短路和断路追踪仪这类简易的测试仪器,某种程度上说,它们为故障的检测带来了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检测具有盲目性,效率较低。

此外,还有一种仪器,叫做“节点信息代码分析器”,它主要是用于测试计算

机电路的。

其工作原理是:将电路节点的次序位格式转换成信息代码,再用该信息代码与电路节点的标准信息代码进行比较,即可找出故障。

但是,微型计算机的型号和种类较多,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其配置也不同,这就大大增加了检测的工作量。

而从广大的微型计算机的用户的角度来看,如何进行故障的定位呢?如今的新一代的计算机,其系统自身固化的加电自检程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四、结束语

实际上,许多的微型计算机故障都是源于广大用户缺乏对微机恰当的日常维护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防范于未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微型计算机进行合理的维护,此外,对于微型计算机的维修,更是要讲求策略和方法,那么,不仅可以保证微型计算机运行的稳定,还能有效地延长微型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洪明.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讲座)——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输入输出及接口技术[J].信息与控制,1982,6

[2]苗刚中.计算机维修中常用诊断方法及注意事项[J].电脑知识与技术,1994,2

[3]王立达.计算机维修的思路与故障诊断方法[J].实验科学与技术,,4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法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维修;日常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07

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也得到了普及。计算机的普及与推广使人们的生活、购物及交流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加速了我国进入电子时代,同时,计算机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根据相关调查发现,我国计算机使用者中,大多数只是一些简单的操作,对于保养与维修的知识知之甚少,在计算机出现问题或发生故障时,基本上都是送到维修点进行维修,需要额外的费用的支出。所以,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维护以及日常保养知识的了解,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也能使用户的计算机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

1 计算机硬件维护

1.1 主板

计算中最重要的部件基本上都安装在主板上,如内存条、显卡、CPU等,如果主板上的灰尘过多,就会使计算机中的其它各零部件与主板之间接触不良,导致未知故障的出现。如果空气湿度比较大,容易使计算机主板发生变形,导致故障出现。因此,要对计算机的主板定期进行清灰维护,计算机所处环境的湿度也不宜过大。此外,组装计算机的过程中,对主板进行固定的螺丝不能过紧,防止主板发生变形。

1.2 CPU

对CPU的使用年限进行提高,能够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在计算机运行中,应该保证CPU的频率处于正常的水平,绝对不能通过超频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性能。除此以外,因为CPU的发热量比较大,为了避免由于散热不好造成计算机出现自发性重新开机、死机以及系统非正常运行等故障,散热风扇应该尽可能的使用质量比较可靠的。还有就是对CPU也要经常性的进行清灰,完成清灰工作后,要将拆卸下来的零部件安装到位,防止出现计算机无法启动的现象。

1.3 内存条

计算机的重要组件中,内存条非常重要,所以要注意对内存条进行保养与维护。如果内存条需要升级,应该选择与该计算机品牌或外频类似或相同的内存条进行安装,防止出现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的故障。

1.4 显卡与声卡

这是计算机比较重要的配件,显卡与声卡的发热量都比较大。现阶段,大多数计算机的显卡都是独立配置散热风险。为了防止显卡出现故障,用户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果显卡的散热风扇不能正常运转,呈现出运转不灵活、转一会停一会、噪声比较大等情况,要及时的查看故障情况,对故障风扇及时更换,保证显卡的正常运行,从而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在声卡保养中,在插拔麦克风或音箱时,插拔操作应该在切断电源以后进行,不能进行带电操作,防止损坏计算机配件。

2 计算机日常维护与维修

2.1 保证计算机使用环境的干净

在计算机使用时,用户应该尽量将计算机放置在干净的环境中,避免计算机在灰尘较大的环境中工作。计算机在安装之前,要对周边环境做好除尘工作,保证计算机的使用环境干净。除此以外,为了对计算机做好保养,要定期进行除尘工作,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进行清灰时,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对液晶显示器的清洁。在对显示器进行清洁时,要采用酒精或化学溶剂进行擦拭,擦拭要使用专用的棉布进行,防止显示器在清洁过程中受到损坏。其次,清洁工具的选择要正确。对计算机清洁工作的选择,还要注意防止静电发生,在使用金属工具时,要先将计算机电源关闭,对金属工具进行泄放静电处理以后才能进行操作。第三,在清理集成电路引脚以及大范围的元器件时,应该加以小心,清洁时,要用小毛刷或吸尘器进行灰尘清理,对集成电路引脚处进行观察,看是否存在虚焊及受潮现象,元器件是否变形、变色及漏液现象。第四,对风道、风扇进行清洁。要对风道及风扇仔细进行清洁,保证清洁工作的有效。

2.2 保证计算机在正常温度下使用

计算机的运行与温度由直接的关系,要确保计算机处于正常温度下运行。一般,温度在15℃-30℃之间时,是计算机运行的最佳温度。如果温度超过这个范围,会导致电子元器件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在存放计算机时,存放环境的温度应该在5℃-40℃之间。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集成电路由于温度过高,运行时撒热量非常大,机箱内的热量如果散发不出,就会使计算机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受到影响,导致运行不稳定、数据处理偏差等,甚至会造成部分元器件发生烧毁。如果低于该温度范围时,会导致各元器件之间的接触不良,计算机也会出现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

2.3 保证接地系统的良好

为了保证计算机能够正常的运行,除了要对各配件进行日常维护工作以外,还要保证接地系统的良好。因为电网供电以及计算机自身运行都会产生干扰及杂波,只有良好的接地系统的建立才能有效的降低杂波及干扰的出现,保证了计算机系统数据的稳定性。如果外部环境存在闪电及瞬间高压时,要为故障电流提供回路,确保计算机的安全。

2.4 防止静电及电磁干扰

对于计算机存储设备来说,受到静电与电磁干扰的负面影响比较大,如果电磁干扰到计算机,会导致磁盘驱动器失灵,导致数据处理混乱、显示不清、信息丢失等问题,严重的会导致磁盘上的数据遭到毁坏。除此以外,磁场的刺激性如果比较强,会导致计算机显示器出现磁化,那么显示器所显示的颜色就会出现混乱。

3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素养都不断的提升,社会各行业中也都普遍的使用到电子计算机,使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网上银行、网上交流、购物、电子商务等工作都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来实现。为了使这些工作能够稳定的进行,计算机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因此要加强对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及日常维护。计算机的维护与保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硬件及软件,通过本文呢的分析,对计算机的保护工作应该做好,使计算机的使用年限得到提高,为了使计算机能够更好的得到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会用科学的方法对计算机进行维护与保养,在出现故障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使计算机的性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在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以后,往往会出现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出现硬件故障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湿度、温度、灰尘以及计算机电源的不合理使用等造成的。如果计算机在不良环境下运行,会导致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受到影响,加速了计算机的老化,使用寿命也会降低。

参考文献:

[1]杨兆辉.计算机硬件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11.

[2]李东元.计算机硬件理论与实用方面的研究[J].才智,2011,31.

[3]朱伟健.浅谈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修与维护[J].电子世界,2012,17.

[4]刘广君.关于计算机硬件维修和维护的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

[5]汤阳.浅谈计算机软硬件的日常维修与维护[J].科学之友,2012,18.

[6]马怀.计算机硬件故障和日常维护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5.

作者简介:陈忠利(1955.12-),男,籍贯:辽宁抚顺,满族,职称:副教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法 篇4

随着现在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把更多的人力物力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抽离出来,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迫在眉睫。目前很多企业都采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从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到国企、私营公司等等, 可以说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在使用一套适合自己的办公系统。只有办公系统还不行, 还要有会用这些系统的人, 这才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计算机外设维护与维修》这门课集目前大部分常见的办公设备于一体, 系统的介绍了如何使用这些设备, 以及做一些日常故障的判断、维护工作。可以说不仅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 对于普通大学的学生来说也是一门应该掌握的技能。研究生, 博士到用人单位, 不会用扫描仪, 刻录机的不在少数。下面我们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开展这门课程。

1 教学内容

办公系统实际上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软件部分除了各个用人单位的办公系统软件的使用, 还包括office、photoshop等常见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这些内容在另外一门实训课《计算机应用基础》里有所详细讲述。办公系统考虑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 内容杂, 我们精挑细选, 选出一共20种设备, 他们是:

2 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对老师的专业要求比较高。考虑到毕业班下学期要进企业顶岗实习, 所以这门课程安排在毕业学年第一学期上。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企业的上岗要求。这门课程要求老师不仅要对所有的办公设备的原理和常见故障诊断排除方法了如指掌, 而且还要求老师对目前流行的办公设备及时了解。只有老师的专业知识丰富, 才能够满足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所学知识在现实中很少用到, 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为了更好的完成本门课的教学任务, 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2.1 分组教学, 多媒体全方位一体教学模式

这门课程在单独的一间教室, 与传统意义的教室或者机房完全不同。详情见图1。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每一次的上课内容, 基本上做到一部办公设备一次课 (2个学时) 。这样在相对独立完整的时间内, 小组同学即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促进了彼此团队合作意识。教室里除了在周围陈列出课程要掌握的所有设备, 还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课程的教学应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其具体做法是: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引探教学法, 引导学生在实践动手中学习理论;指导学生理解常用计算机外设及办公设备的工作原理, 掌握其一般维护维修技能。教学过程的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应相互融合, 协调进行, 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目标。

2.2 项目启发、案例引导

项目启发式教学很多文献里都有提到,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上课的时候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从学生被动的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 变成学生根据课堂任务和老师的引导启发, 主动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往往记忆更深刻, 不会忘记。但是也需要老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以raid磁盘阵列这节课为例具体讲一下上课模式。考虑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系统维护的工作, 几乎每个企业, 用人单位都有几台甚至更多的服务器, 那学生必须要掌握基本的磁盘阵列知识和使用技巧。根据这个特点, 课前给出教学方案。如表2.再根据该教学方案, 给出实训项目单。如表3。

2.3 存在的问题

目前没有找到一本完全符合我们要求的教材。已经出版的关于办公设备的教材内容偏少。现在学生缺少一本既涵盖完整教学内容, 又涵盖完整的实训项目单, 这样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 又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每节课的实训内容。

3 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闭卷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详见表4。为了更好的体现每个学生这门课的学习情况, 我们采取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到40%。最后关于纯理论知识的期末闭卷考试占60%。因为这门课实践动手做的部分占大多数, 所以只看最后理论考试成绩不能客观的评价一个学生的总体表现。平时成绩里实践性项目的比重最大。所以平时上课一定要做好每个实训项目每组的完成情况, 当堂给出分数。小组每个成员理论上分数一致, 不排除根据个人表现适当提高和降低分数。按时完成并且把实训设备还原的小组成员均是100分, 随着完成时间不同及各方面表现给出每组分数。

4 总结

《计算机外设维修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因为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 所以安排在专门的教室, 采取常规课一周两次课4个学时的教学模式。该课已经开展了几年, 基本已经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还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从上课中吸取经验教训, 结合目前社会上最新的设备不断补充完善教学内容。出一本适合高职院校外设课的教材势在必行。争取让这么课程成为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一门基础技术课程, 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晶.“办公自动化”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办公室业务, 2012 (7) :26-27.

[2]李洋.高职现代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改革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 2011 (3) :78-79.

[3]侯琳.对高职院校办公自动化实训课程的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35) :84.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法 篇5

关键词:计算机;故障诊断;维修技术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技术也逐渐的呈现出了一种高度集成化和高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但同时,计算机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自身硬件与软件系统的制约,不可避免的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致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稳定的运行。而要更好地保证和维持计算机运行的高效与稳定,就需要对其存在故障与问题进行诊断与维修,并努力健全一套科学的维修技术体系。

1计算机维修技术与故障诊断的一般思路

目前,计算机主要是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体。在计算机稳定运行过程中,硬件作为了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硬件的运行正常与否对于计算机的稳定运行也就显得尤为关键。在日常的计算机应用实践中,一旦发现计算机故障问题,务必保持足够的清醒与冷静,采取“先硬件、后软件”、“从本地到互联网”的次序来完成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故障诊断。如首先检查计算机在加电后是否显示正常或报警以及加电后显示信息是否正确无误;其次检查能否顺利进行操作系统以及在具体的运行时间操作系统运行是否顺畅等。只有走完这些环节之后,方可实现这些故障或问题的真正解决。

2常见的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计算机故障

一般有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两种类型。

2.1硬件故障诊断与维修

比较常见的几种计算机硬件故障主要有显示故障、主板故障和存储故障等几类。针对这些故障的诊断方法一般有观察法、设备替换法、最小系统排除法等,此外还可以采取驱动升级和BIOS升级等方法来有效的解决计算机硬件故障问题。文章针对几种应用比较普遍的故障诊断维修方法进行介绍和说明。1)还原CMOS法。一些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迫于某些需要对系统主板的CMOS设置进行了改动,进而引发计算机故障。对于此类故障,可采取还原CMOS设置来进行解决。2)设备替换法。设备替换法是在计算机故障检测过程中,对怀疑存在故障的某个部件,应用功能相同的设备进行替换。如果替换之后发现故障消失,则说明出现故障的部位很有可能就是这一被替换的设备,待确定故障设备之后,再进行相应的维修处理,从而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3)最小系统排除法。所谓最小系统就是仅保留计算机的显卡、内存、主板三大基础部件,其余部件均去除,开机启动,观察计算机是否存在故障。如果存在故障则说明故障部件就在于者三大基础部件;如果不存在故障,接下来将所去除的部件进行逐个添加,并在每添加一部件后观察计算机是否出现故障,从而发现故障部件,而后再针对此故障部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即可。

2.2常见的计算机软件故障诊断与维修

计算机软件故障与硬件故障一样,同样需要及时的解决。但相对而言,计算机软件故障处理起来更具难度。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软件故障有无法正常启动、非法操作经常性出现、系统资源可利用空间较少、软件运行异常等。针对这些软件问题,一般所采取的维修策略就是进行软件重装、软件杀毒、系统重启等。另外,对于网络无法连接等计算机软件问题,就可以通过调整或改变网卡或网络的连接方式来解决。如果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出现了故障,首先需要对要安装的软件技术手册进行仔细的阅读,并对当前硬件环境进行检查,判定其是否适合进行该软件的重装;如果发现不适合,则需要对GMOV中的设置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设置正确,并将驱动进行调整,调整至光盘所在的驱动器;同时对自检系统所显示的硬件信息与实际硬件信息配置是否一致进行仔细的检查,具体包括系统的IPU射频和内存容量等,从而及时发现故障原因并作出有效的处理。

3结束语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计算机在人们生活和工作领域的应用所发挥出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相应的计算机所占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如何有效保证其运行的高效与稳定也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通过文章分析,对计算机的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中也意识到了积极做好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护工作的重要性。目前,计算机硬件、软件也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不断发展,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无疑这也对后期的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由此也就需要牢固掌握一套科学完善的诊断和维修技术。通过规范化使用来减少计算机故障的发生,同时还要在具体的检修过程中坚持检修技术的灵活变通与不断创新,收获一种最优化地诊断与维修效果,从而更好地保证计算机运行的高效与稳定。

参考文献:

[1]孔敏霞.探析计算机故障诊断以及维修技术[J].电子制作,(10):236.

[2]熊昱,熊小琴.浅谈计算机死机故障原因[J].南方农机,(6):35.

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与方法探讨 篇6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维护方法

1.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计算机硬件维护的总体性原则。计算机硬件的维护绝不仅仅是对已经出现故障的计算机进行维修那么简单。我们在平常要注意对计算机的保养与清洁,做到以防为主。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打开计算机时,应先接通计算机电源。等一段时间,待接入电压稳定后,再启动计算机系统。使用计算机时,应尽量使计算机在通风状况良好的地方进行工作,以有利于计算机的散热,延长使用寿命。禁止在雷雨天等使用计算机接入网络。关闭计算机时,尽量使用系统关机模式。并且不应频繁的开关计算机。

(2)注意计算机的工作环境。要保证计算机在湿度适宜、清洁的环境中工作。环境过于干燥时,容易产生静电。从而导致计算机硬件元器件部分的损坏。过于潮湿则会使计算机的电路板因为受潮而产生锈蚀等,从而引发电路的短路或断路等。

(3)当计算机发生故障时,要由易到难,逐层进行排查。我们平常遇到的很多计算机的故障都是由一些比较简单的原因引起的,例如计算机的风扇过于老化从而导致灰尘过多、计算机电源线的接口比较松动等,对此,我们要由易到难,逐层深入排查。

(4)按照一定的顺序对计算机的故障进行排查。首先应根据经验对曾经出现较多的、具有普遍性的故障进行排查。再考虑是否是一些个别特殊原因引起的计算机故障。首先应对计算机的外部设备进行排查,再检查主机的工作性能。对主机部分进行检测和维护。

(5)检查和维护应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接通电源进行检测时,有可能造成故障加深,甚至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2.计算机硬件维护方法

2.1对计算机各设备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

在系统启动过程中,计算机会自动对各个设备进行相应的资源配置。以保证各设备能正常运行服务。对即插即用的各种计算机设备,windows可自动对其进行合适的资源分配。对各种非即插即用的计算机设备,其要使用的某些特定资源则可能会与系统自动为其分配的资源发生冲突。这时,我们要手动为计算机的这些设备进行资源配置。手动配置的步骤如下:进入计算机的设备管理器,找到发生问题的硬件设备。在属性-资源选项中查看发生冲突设备列表,看起是否包含发生冲突的设备。接着在自动设置选项中在基于列表中选择另外的配置。直至不在显示发生冲突。之后点选确定,重新启动系统完成配置。

2.2系统还原工具

它是一款方便式的系统备份和还原工具。它具有安全、快速、保密性强、压缩率高、兼容性好的优点。在进行系统还原之前,应让计算机停止其正在工作的程序。否则,可能会导致系统还原操作的失败。

2.3计算机主机部分的除尘

计算机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其硬件维护通过如下方法进行。要将机箱放在清洁干净和通风状况良好的地方,每隔半年左右的时间将其打开清理一下。但频繁的对机箱进行除尘处理。清洗时各部件要轻拿轻放并断开电源。在打开机箱前,要用手触摸一下地面或墙壁,释放掉身上的静电。不要用毛太硬的刷子刷灰尘,用吹风机吹时不要用热风档。对显卡风扇的除尘,可将其拆下,用牙刷刷掉上面的灰尘。散热器里的灰尘如不方便拆下可用吹风机等将其吹掉。CPU和散热器的接触面用毛巾清理干净,换新的散热硅脂。

2.4 CPU的维护

对CPU这一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进行维护时要特别注意。首先要保证CPU在正常的频率下工作。通过超频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是不可取的。那样会大大减少CPU的使用寿命。其次要避免让CPU受到较大的外力,防止CPU内核被压毁。还要注意CPU的防震问题。如果CPU长期处于共振状态下的话,CPU的Die很可能被磨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2.5硬盘的维护

不要频繁地开机关机,正在读写硬盘时不要关掉电源。硬盘正在读写时突然断电,将会使磁头和硬盘盘片产生剧烈摩擦,从而损坏硬盘。还要注意防止震动。硬盘是一种十分精密的设备,工作时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非常小。不工作时,磁头与盘片是接触的。硬盘工作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可能造成磁头与盘片的撞击。从而损坏硬盘,造成硬盘上数据的丢失。因此在工作中或关机后,在硬盘尚未完全停止工作之前,严禁大幅度移动笔记本电脑。防止硬盘的磁头与盘片产生撞击,擦伤盘片表面的磁层。

2.6显示器的维护

若因有事或者外出等原因长时间不用电脑,可以选择将显示器关闭或者降低亮度。这样就可以减少显示器的老化。这种损坏一旦发生就是永久性的,无法挽回。所以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显示器某一位置长时间显示同一内容,如长时间不更换的桌面壁纸等,会造成这部分LCD的损坏,严重时将烧毁。运行屏幕保护程序可较好地解决此问题。另外,要注意正确清洁显示器表面。可用沾有少量玻璃清洁剂或专门屏幕清洁剂的软布轻轻擦拭,不要讲清洁剂直接喷在显示器上。清洁剂如果进入LCD将导致屏幕短路。同时要注意避免LCD屏幕的振动与碰撞,减少LCD屏幕外部损坏的可能性。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对LCD显示器表面施加大的压力。

2.7内存的维护

内存是整个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日常维护中要注意内存部分的优化,提高整体性能。适配器中间的钢箱薄片与内存条上的金手指之间的镀层非常薄,平时可用海绵等擦拭,预防其损坏。

2.8光驱及光盘的维护

光驱部件含有读写光盘的光学元件,轻微的灰尘都会造成光驱的不正常工作。所以光盘装入光驱前要做必要的清洁,防止其将灰尘带入光驱。另外,在机器使用过程中,光驱要保持水平放置。这样就可以避免光盘的不平衡转动以及光盘对光学元件的损坏,并能提高光驱读写性能。

3.结语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所以我们要适当的维护我们的计算机硬件,从而提高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我们只有遵循科学的维护原则,应用合理的维护方法,才能提升计算机硬件的可靠性,让它更好的为我们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桂萍.浅谈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管理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2):33.

[2]甘华春.计算机硬件维护的关键问题探析田.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1.

[3]彭雪松.计算机硬件的维护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6.

[4]齐志亚.计算机硬件日常维护与故障排除[J].硅谷,2010(5):107.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法 篇7

计算机维修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对应用能力要求高、紧贴市场的特点。实践性强决定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时间要多于理论教学时间,目前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也有很多的实践时间,但是学生对实践课的作用不明确,从而不能很好的完成实践课任务,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应用能力达不到要求水平。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几乎都在机房完成,因为计算机维修与维护的紧贴市场的特点,导致机房的设备往往要落后与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设备,学生在工作时,需要与市场磨合一段时间后才能独立的处理实际问题。

2 课程改革思路

计算机维修与维护这门课程必须要体现以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思想。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水平,培养学生维护计算机的能力、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计算机问题的水平。

鉴于计算机维修与维护课程内容的独立性和实践性,实施项目教学,明确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以及达到的能力水平,砍掉不能给学生带来实际能力的知识。同时加大市场调研力度,使学生的知识与市场挂钩。

该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为:能够根据需要和行情选购计算机设备,掌握组装计算机的方法、磁盘管理方法和操作系统应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使用,能够排除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学会常见外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3 课程结构

按照能力目标划分将《计算机维修与维护》划分为8个模块,如下:

1)各部件性能基础知识以及系统配置方案

教学方法:以实物展示为主,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并且在模块后期会有安排到IT公司市场调研,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

目标:通过对各部件的学习,使得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能够在大量品牌的各种型号产品中分辨出符合需求的产品,且能够根据需求和市场行情选择适当配件给出合理的系统配置方案。

2)计算机组装

教学方法:以实训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遵守相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思考、自信和自我约束力。

目标:能够快速准确的将各计算机部件组装起来,并且能够进行初步开机检查,避免在组装过程中因人为疏忽造成部件损坏。

3)硬盘的组织以及操作系统的安装

教学方法:主要以讨论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理解分区格式化及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的必要性。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分区格式化和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的方法,以更好的进行实践性教学。

目标:合理进行硬盘空间划分和管理,正确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能够进行多操作系统的安装。

4)工具软件的安装使用

教学方法:由老师讲解安装软件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安装软件,最终老师总结。

目标:掌握正确的工具软件安装以及使用技巧,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工具软件解决问题。

5)常见软件故障现象及排除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人为创造软件故障现象,使教学贴近现实。

目标:能够根据出现的故障现象分析出故障的所在,并进行排障。

6)常见硬件故障现象及排除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思考。人为创造硬件故障现象,使教学贴近现实。引导学生思考维修原则制定的原因以及合理性,锻炼学生职业素养。

目标:能够根据出现的故障现象分析出故障的所在,并进行排障。

7)外部设备使用及维护

教学方法:联系市场,并且采用实物教学。在该部分的学习过程中要加大引导思考,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8)综合分析排障实训

教学方法:以教师引导为主线,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独立实践的能力。考核典型实际故障的解决。

目标:形成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非芯片级维修职业的岗位要求。

4 教学方法

基于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为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实际教学中,由教师提供典型的案例,由易到难、逐层深入、循序渐进地完成知识传递。

课堂组织的过程为:

1)教学情景设计

从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出发结合市场中实际场景,设计课堂教学,使得学生通过实验也能了解市场。

2)理论支撑

把该教学场景需要的理论知识、技能以要点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在本阶段的知识传授中,使得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后续的实践中去穿插强化知识技能的掌握。

3)基本任务,示范完成

结合视频、课件等多媒体手段,演示情景设计中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演示问题解决的全部过程。

4)引导实践,引导思考,提示任务要点,讨论完成

参照教师演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小组讨论解决相近典型问题。在本阶段教师将针对学生实践中存在的个别性错误及一般性错误进行总结纠正。

5)独立实践,独立完成,指导完善,能力提升

本阶段主要目的是完善学生技能,进行技能提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将进行巡视指导,及时纠正个别错误。本阶段时间在设计时应具有层次性,可设立拓展题,使得实践能力强和弱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6)总结评价

该阶段要对学生的整体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另外对各项目小组的完成情况、各自特点以及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进行评价。

5 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是否达到教学目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素质形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本课程考核要从知识掌握、技能掌握、技能综合灵活使用程度(如突发状况处理)、团队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多方面进行设计,综合考评。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每一模块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所有模块进行结束后,可进行综合性考核,主要针对技能综合灵活使用程度(如突发状况处理)、团队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同时在每次考核后应及时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反馈考试信息。

6 结束语

教学工作充满了创造性和挑战性,本文主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的对《计算机维修与维护》课程改革进行总结探讨。另外在维修教学中校企合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摘要:《计算机维修与维护》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具有实践性强、对应用能力要求高、紧贴市场的特点。本文从“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出发,对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维修与维护,课程改革,任务驱动

参考文献

[1]张平安.《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改革的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法 篇8

“计算机维护和维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但在传统的教学中, 由于受到教学设备和老师专业知识的限制, 学生普遍对所讲述的教学内容感到很抽象, 很难理解, 而且学的知识相对落后现有技术, 所以对该课程学习很难产生兴趣, 学习效果欠佳。

1. 教学现状

目前的“计算机维护和维修”课程主要包括硬件知识和软件知识两大内容。硬件知识的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网络获取一些新的硬件图片, 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如CPU、主板、内存、硬盘、电源都是上课时通过PPT讲述给学生;软件知识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在真实机器上安装各类虚拟系统, 学生在虚拟机器上完成如分区、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等软件实验。

在传统的教学中, 老师获取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资源, 老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 导致老师讲述的课堂教学知识与实际工程实践相脱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由于实验室为本课程所提供的实验设备过于老, 性能参数和市场上的相差极大, 且实验设备数量也不足, 学生只能在虚拟的环境中学习, 导致学生学习完以后到现实中却不会应用。

目前的教学方法只要是沿用以“老师示范、学生做”的传统教法。由于讲述内容抽象, 学生很难一次就听明白老师讲述的内容、并完成相应的操作, 结果上课过程中老师很忙碌, 不断重复性讲解、示范, 老师也很辛苦, 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 制作相应的课件辅助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的课程考核手段多采用闭卷考试, 理论部分通过传统的填空题、问答题, 操作部分由学生将在虚拟机器中的数据用图片的形式拷贝出来。考核完以后学生并没有排除和解决实际机器软硬件故障。

2. 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策略

为了改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率, 在硬件内容教学过程中, 通过利用学校原有淘汰的旧机器让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硬件有一定的认识, 并学会组装旧机器;学习过程的后期, 安排学生到学校的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参观, 并进行操作。在软件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实验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师制作相应的教学内容的操作演示课件;学生利用VM虚拟软件进行操作, 遇到不懂的步骤可以通过操作演示课件重新学习。当整个教学过程完成之后, 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必须在一个新机器上的真实环境中完成完整的实训内容考核。

2.1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淘汰的机器进行硬件知识的现场教学和实物组装维修的实践教学

针对学生对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如CPU、主板、内存、硬盘、电源等部件不了解, 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 因此教学的组织形式改为以实习基地现场教学为主, 尽可能用实物进行现场教学。实物教学法直观生动, 讲解起来学生容易理解。

在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类的某些实验中, 如主板的安装、内存的测试、跳线设置等, 一旦操作不当, 就可能造成器件的损坏。现在利用机房改造后淘汰的教学资源, 组建一个的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实验室, 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有大量淘汰的教学设备, 学生对硬件有了实物上的接触, 在教学操作过程中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拆、做, 学生对硬件知识也不再抽象, 教学效果自然提高, 同时学校也物尽所用, 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2.2 通过虚拟机软件技术设计完成软件类的实践教学

虚拟机软件技术是指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二台或多台虚拟的计算机, 这些虚拟机完全就像真正的计算机那样进行工作。虚拟机软件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构建仿真实训环境, 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真实又无损的实验环境。软件类实验如硬盘的分区、硬盘的格式化、网络克隆等, 都会破坏原有的系统环境导致原系统崩溃, 影响其它实验的进行。由于虚拟机的功能与物理机器功能完全一致, 在虚拟机上做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软件类实验即使学生操作失误, 也可以在虚拟机上再次操作, 不会破坏原有物理机器的系统环境;有些实验还可以设置镜像, 将一个实验步骤分成几个部分, 当后面操作失误时, 还可以回复到之前的部分重新开始。

2.3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得到新技术的培训

维护维修是一门实践较强的课, 纯理论加废旧微机室的电脑拆装不能系统、全面的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与维修新技术, 加上IT行业发展迅速, 学校也不可能及时购买市面上的新机器用于教学。在校成立了崇实科技有限公司校办企业, 老师利用校办企业这个真实的企业实践场所, 利用校办企业的资源,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真实的购买机器、机器组装、系统安装的一个完整过程, 老师不但可以传授新技术给学生, 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自身实践后会清楚自己缺少哪方面,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申请校办企业的勤工俭学岗位, 校办企业和学校相互达到盈利, 也加强了学校和校办企业的合作。

2.4 制作网络资源, 让学生在线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信息工程学院, 有一批长期从事计算机机房维护并担任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实训课程的一线实践老师, 还有对多媒体课件制作有丰富经验, 并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多次获奖的一些的专业老师。这样的团队, 利用校办企业, 全面了解和分析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在教学中需要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内容, 把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实物部件的展示和、反映教师现身说法的规范操作、流程制作成相应的网络资源, 开发出一套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 这样学生不但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而且也减轻了实践老师授课的工作量, 提高了教学效果。

2.5 改变考核方式

“计算机维护和维修”是一门注重应用的课程, 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排除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因此在课程结束考核阶段, 学生必须在真实的环境中, 选择计算机各种零配件, 完成计算机的硬件安装。在此基础上, 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 驱动程序的安装。最后, 使用专业的测试软件, 对计算机的各种配件的性能进行测试, 以确保各种配件正常工作。学生通过在真实机器真实环境中操作, 完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维护和维修过程。

3. 结束语

在新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改革传统了的“老师示范, 学生做”的实践教学模式, 利用优秀的师资队伍与校办企业合作, 开发适合教学的网络资源, 加大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建立一种多媒体技术与实验教学结合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在新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在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环境三种教学环境, 将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 从而真正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轨。同时我们还推进“三个相结合”, 即“多媒体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环境相结合, 学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 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相结合, 达到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 同时利用企业新技术指导实践教学,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曙光, 基于“知识+技能”的高职教学模式建构, [J], 职业技术教育2013.5

[2]何放平,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J], 职业教育论坛2013.5

[3]蔡长安,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J], 实验室科学2010.4

[4]潘望远, 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J], 职业技术教育2013.2

[5]何建新, 高职实验实训教学探讨, [J], 教育与职业2013.4

[6]张迎辉, 高职教育中技能实训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创新实践, [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7]崔福德, 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产教一体,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0

[8]周新源, 教学工厂建设的教学论分析,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

[9]百度百科-虚拟机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fukP3zTJkQYPfZvIu2kvr3Rt3tEX7w1rP4IomlxY62OgiprTT_lUwaed7Mpi0Zi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法 篇9

关键词: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教学探索

能力本位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 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 以能力作为教学基础, 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作为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操作性、实用性较强, 教师应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1 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内容较多, 涉及知识面广,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与组装、BIOS设置、系统安装与测试、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等。课程体系以计算机理论知识为基础、 操作技能为主线, 实现知识、技术及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技能性、时效性、 追新性是本课程的主要特色[1]。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计算机硬件结构, 学会组装计算机硬件, 掌握软件安装与测试的方法, 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能力。

2 课程教学现状

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 学会组装计算机系统, 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常见故障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学好本课程对将来就业有很大的帮助。然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本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有的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 不关心教学质量, 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不理想。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4个方面。

2.1 教材内容陈旧

计算机技术发展更新较快, 而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教材内容更新较慢, 很多教材仍是好几年前的版本, 课本上的知识往往滞后于现实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材内容过于陈旧, 课本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2.2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 , 注重对知 识的传授 ,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借助多媒体设备讲授教学内容, 或者借助硬件实物进行演 示教学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本课程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 应树立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将教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上来, 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3 实验实训条件较差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实践性强, 对实验实训条件要求较高。然而, 由于高职院校财政经费问题导致实验实训条件较差, 实验实训所用设备不能及时更新, 教师上课有时只能重理论轻实训, 学生为了应付考试, 也只能按照教师授课内容进行死记硬背。这样, 学生只能学到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缺乏动手锻炼的机会, 实践技能不能得到较好的提高。

2.4 课程考核模式单一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训条件的影响, 本课程考核模式过于单一, 大多采用理论和实践各占50%的方式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 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

对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专业课来说, 传统的教学内容、实验实训环境、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 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到真正的过硬本领。

3 教学改革探索

在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中, 应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针对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措施。

3.1 结合市场需求,制定教学大纲

在课程教学中, 结合市场调研, 以市场需求能力为依据,强调实用为主, 制定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 明确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2]。在实验实训大纲的制定中, 突出能力培养, 明确实验项目内容与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实训内容主要包括:(1) 硬件组装与测试; (2) 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安装;(3) 硬盘实用程序Ghost、PQ、DM的使用;(4) 计算机故障分析与解决等。通过完成实验实训项目内容, 使学生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2 选用合适教材,完善教学内容

为了体现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特色, 在教材的选择上, 应选择适合教学目标需要、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 图文并茂的教材。教师在授课时要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 灵活调整教材内容, 不要照本宣科。由于计算机部件飞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更新较快, 因此教师应根据市场的变化, 不断补充计算机新知识, 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重点应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如上网查阅有关计算机技术, 去计算机销售市场了解和搜集最新硬件发展情况等。另外, 在高职院校大力提倡和支持教师建设精品课程的今天, 计算机专业组教师也可以尝试将此课程建设为一门精品课程, 将教学用的教案、教学视频、习题、实验实训等内容上传到校园网, 供学生课后学习, 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 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3.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原则, 弱化理论教学, 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既可以采用“讲授、观摩、实践、 讨论”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层次灵活 运用多种 教学方法 , 达到活跃 课堂气氛 的目的[3]。(1) 任务驱动法。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比如, 在教学硬件组成及组装模块时, 在理论课前教师可以先将教学内容所需素材准备充分, 将计算机硬件组 成部件、组装方法和步骤制作成课件或视频。 然后在理论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将教学内容播放给学生看, 让学生明白教学任务就是学会组装计算机硬件。理论课之后, 再让学生通过实验实训达到完成目标任务的目的。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 既可以使授课内容形象化, 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 行为引导法。一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用行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 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学 习资源 ,使用必要的书本、工具与材料, 学生在具体实践场所中主动摸索、探究、建构知识, 掌握技能, 从“做”中学习, 教师则起到启发指导作用[4]。比如 , 在软件安装与测试教学中 , 可以采用行为引导法来引导学生的积极性, 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安装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 通过亲身体会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软件安装水平和排除故障的能力。(3) 案例教学法。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 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 通过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的形式进行教学, 集思广益, 实现教学相长,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 在讲授常用故障分析与解决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在对计算机主板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时, 教师可以将计算机机房中有故障的主板作为教学案例, 在开始上课时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带着案例疑问一边思考一边从课本中寻找答案。在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的同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思路进行引导, 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这种双向互动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促使教师的自身提高。(4) 小组合作法。小组合作法就是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展 开教学 ,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互助, 促进学生的学习, 从而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 人人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3.4 改善实训环境,提高动手能力

实验实训是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重要的实践环节, 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综合 能力 ,要求学生人人都能动手操作, 多动手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此, 学校要有专门的实验实训场所, 配备计算机的DIY部件及配套工具。

3.4.1 学校领导重视,改进校内实训条件

作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高职院校, 学校领导要重视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努力改进实验实训条件, 建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实验室, 让学生在专门的实验室内完成实验实训操作。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 学校应安排专人管理实验室,开放计算机的一切权限, 允许学生拆装计算机零部件, 允许学生做“破坏性”操作, 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增强操作技能。

3.4.2 加强校企合作,完善校外实训环境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为当今高职教育比较热门的教学模式之一, 它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在本课程教学中, 学校既可以组织师生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参观学习,也可以聘请企业电脑专家来学校为学生授课。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 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是开展课程实训教学, 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鼓励企业参与学校师资培训, 使专业教师不断积累实作经验, 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现企业和学校共赢。

3.5 改变考核方式,体现综合能力

考试作为教育的一种辅助方式, 它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结合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在职业能力课程考核方面应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 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 将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出勤率等纳入到平时考核中, 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 过程。结合本课程的特点, 考核方式可以分为平时考核、期末理论考核和 期末实验 考核3个部分 , 每个部分 所占比例 分别为30%、30%、40%。平时考核重在检查学生平时学习的过程和(下转第94页)态度, 期末理论考核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期末实验考核重在检查学生的操作技能。然后, 在这3部分成绩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综合评定成绩。因此, 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做好每个学生的出勤记录, 以及每次实验实训的完成情况。这样可以使学生将心思放在平时学习上, 端正学习态度, 发展个人特长, 不要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一时突击,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4 结语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法 篇10

1 计算机硬件维修和日常维护

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主板、 CPU、内存卡、显卡、声卡、硬盘等, 这些硬件设施质量以及运行的可靠性关系到计算机的性能, 还必须加强对这些硬件的维修以及日常维护。

主板。 CPU、内存卡、显卡等都是安装在计算机主板上, 如果对计算机主板日常维护不带为, 很容易导致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如果主板上具有较多的灰尘, 可能导致主板与计算机其他的硬件接触不良, 导致故障的发生;或者是主板过于潮湿, 也会发生故障。为了避免此类故障发生, 必须做好对计算机主板的日常维护工作, 这样才能为计算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CPU。 CPU日常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寿命, CPU的维护维修十分重要。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 应该保证CPU运行频率的正常, 一般不能利用超频等方式加速电脑性能, 保证计算机散热性能良好, 为其配备性能优良的散热器, 避免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出现死机等故障。同时, 需要定期的进行灰尘处理, 这样不能能够避免计算机故障, 同时也能够提升计算机运行的性能。

内存卡。内存卡质量关系到计算机整体性能, 关系到系统运行的效率, 可以说是计算机配件中重要的一个。通过升级内存卡能够有效的提升电脑性能、配置等, 在需要升级内存卡时, 一般选择与计算机型号、品牌相一致的内存卡安装, 保证兼容性以及其他问题, 避免其他故障的发生。

显卡。在计算机配件中, 显卡发热较大, 很多计算机显卡往往都配置一个独立的散热器, 为显卡散热, 保证其运行的环境。如果计算机长时间的运行, 显卡发热情况较为严重, 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显卡的使用, 最好能够关闭计算机。保证显卡运行具有良好的散热环境外, 如果发现显卡运行具有较大的噪音等, 还需要及时的对显卡性能进行检查, 必要时需要更换显卡, 保证计算机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声卡。计算机要想发出声音, 同时保证声音的质量, 必须具有一个高质量的声卡设备。如果计算机声卡出现故障, 就会对计算机正常发音造成影响。在计算机麦克风插拔过程中, 一般需要先将电源切断, 在电源通电形式下, 麦克风的插拔都会给声卡造成影响, 容易引发声卡故障。

硬盘。第一, 在计算机硬盘读写过程中, 严禁关闭电源, 因为读写过程中计算机处于高速运转中, 如果电源断电就会导致磁头与硬盘之间发生摩擦, 容易损坏硬盘。同时, 如果在读写过程中, 硬盘上指示灯处于闪烁状态, 说明硬盘的读写还在进行中, 不能将电源切断, 避免相关故障发生。第二, 一般不需要将硬盘盒打开, 在计算机发生故障后, 如果用户感觉是硬盘方面的故障, 一般不能私自将硬盘盒打开。由于硬盘盒周围有灰尘、湿气等, 贸然的将硬盘盒打开会导致这些物质进屋, 对硬盘内部造成损伤。遇到此类问题, 还需要到专业计算机维修地点进行维修。第三, 硬盘运行过程中, 硬盘与磁头之间的距离仅仅有几微米, 如果计算机发生震动等, 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硬盘之间发生强烈的碰撞, 导致硬盘损坏。因此, 必须保证在硬盘运行过程中, 计算机不能随便的移动。同时, 用海绵、泡沫等对硬盘进行保护, 即使不小心发生了移动, 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 计算机硬件其他的维修措施

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运行的正常, 除了注意日常的维护与维修外, 还必须建立有效的接地系统。由于计算机以及相关的电路网络自身都能够产生杂波或一定的干扰, 为了减少或避免这些杂波与干扰对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影响, 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很有必要。同时, 在高压、闪电时, 还需要加强计算机安全防护。

有效的防止电磁干扰与静电。静电以及电磁干扰对计算机系统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存储设备来说, 严重情况甚至会导致计算机磁盘驱动器无法反应, 或导致磁盘中数据混乱。所以, 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电磁干扰的防护, 采取有效的防静电措施, 避免计算机中数据信息被损坏的问题发生, 保证计算机显示器画面清晰。

计算机系统需要一个干净的运行环境, 定期清除计算机内部与外部的灰尘是日常维护工作之一, 灰尘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计算机整体的性能。然而, 很多计算机使用者都忽视了除尘的重要性, 导致计算机性能逐渐下降, 同时也减少了计算机使用的寿命。因此, 必须选择有效的除尘工具, 防静电计算机清洁工具是计算机除尘防护的首选。

计算机主机中都安装有散热风扇, 主要是为了起到散热效果, 让计算机具有一个正常的运行温度。计算机运行过程中, 设备配件等都会散发出一定的热量, 如果不能做好散热工作, 就会导致计算机运行的温度逐渐升高, 不仅影响使用性能, 同时对设备也会导致极大的损坏, 影响计算机使用寿命等。这就需要为计算机选择良好的散热器, 保证其运行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一旦出现温度过高等问题, 需要及时的关闭计算机, 降低温度, 避免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

3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计算机硬件设备性能决定了计算机整体的性能。主板、 CPU、显卡、声卡等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维修, 关系到计算机使用性能与寿命,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包括除尘、接地系统的建立、防静电、散热等, 为计算机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丁勇江.试论计算机硬件维修及日常维护维修[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 23 (9) :122-123.

[2]李东垣.计算机硬件日常维护与维修[J].吉林交通科技.2013, 32 (12) :99-100.

[3]朱维坚.浅谈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修与维护[J].电子世界.2014, 20 (11) :24-25.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法 篇11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计算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在使用中出现各种故障,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因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以能更好地拓展学生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独立拆装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该课程实用性较强、内容丰富、知识更新较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笔者谈谈在中职院校如何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

一、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现状

(一)教学培养目标脱离市场需求

中职学校计算机硬件组装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从事计算机及周边产品的组装与维护工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对计算机硬件知识一窍不通,对计算机软硬件上出现的一些简单故障束手无策。而一些电脑市场或电脑维修店的工作人员往往没有什么计算机学历,但是他们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非常熟练。这种现象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教材内容滞后,与市场计算机发展的速度脱节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惊人,计算机硬件的更新速度极快。但是,现有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类教材尽管也在努力地更新内容,但由于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一定的时间,教材的滞后性难以避免。很多教材在编写两三年后,可能其中所列举的很多例子已经完全被淘汰,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技巧也没有涉及,甚至叙述的一些理论与现行的计算机技术相悖,最终使得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实训设备落后,实训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完成对计算机的组装以及调试,在碰到计算机故障时能及时、正确地诊断并解决。但是,由于实训设备落后的影响,使得学生在上实训课时积极性不高,大部分中职学校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从而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质量。

(四)考核方式单一,效果不理想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考试形式大多为笔试和实践相结合,并且成绩以笔试分数为主。因此,大多数学生为了让成绩合格,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识记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与概念,而忽视实践与操作,最终导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只停留在理论阶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教学方法不合理,效果不显著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在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时,仍然实行以“以黑板、粉笔、投影仪”为主要工具,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负责掌握一些概念和基础理论,并没有重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只会理论知识,而碰到计算机故障时就满头雾水、一脸茫然。

二、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法探讨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

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首先要介绍组装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主板、CPU、内存、显卡、外设、机箱电源等的工作原理、分类、性能指标及其选购、组装、维护保养等。如果用传统的方法讲授,大多数学生会感觉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好。为此,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配合实物展示的方式来教学。先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有一个了解,然后再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各个硬件以及他们的安装过程、各种参数的设定方法,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够提高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组分层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机硬件组装、操作系统安装、故障查找与处理等实践项目。

(三)积极改进教材内容,解决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

教材应该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前沿和实用的教材。另外,我们可以在深入了解市场的前提下,借助互联网,以当前计算机软硬件发展技术为依据,自行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而且可以自己编制科学合理的实践部分。

(四)改革考试模式,真正提高学生解决计算机故障的能力

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目的旨在加强学生技能培养,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故考核时要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考试前教师先建立本课程的考试项目库,项目内容涉及计算机组装、测试、维护和维修等方面。考试时,让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一个项目,学生先口头陈述本操作项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过程等,并回答教师的相关提问,教师可对其陈述情况进行打分,这将作为理论成绩;然后学生再动手操作,操作完成后教师再根据完成情况打分,这将作为实践成绩。最后教师以操作与理论7:3的比例给学生评定本课程的最红成绩。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重视操作实践部分,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计算机实际故障的能力。

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更强调学生上岗所需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此,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探索和总结,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真正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学生,以期实现教学与企业需求更好的结合。

参考文献:

[1]许力航.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1(01).

[2]陈国先主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8).

[3]王红艳,邢国军.试论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改革.论文网在线,2010(11).

[4]熊冠恒.“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实践[期刊论文]《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法 篇12

1 计算机硬件维护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 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引起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 除了硬件本身的局限性, 还有平常使用过程中的保养问题, 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这样才可以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首先要让计算机处于通风比较好的位置, 便于散热, 环境温度控制在15°C~30°C之间, 湿度控制在30%~60%之间, 空气的湿度太高会引起电路板元器件及引线生锈发霉, 导致电路短路;其次, 要注意对电脑的防尘, 灰尘对计算机硬件有很大的伤害, 当硬件上的灰尘过多时, 容易导致外设和空气隔离, 严重影响计算机散热和设备的老化, 最终出现接触不良、硬件过热、频繁死机等问题。

(2) 检查时注意分清先后次序。

当对计算机进行检查时, 要注意先后顺序, 总得来说可以分为两点, 先共性后个性以及先低级后高级。在排除计算机故障时要先弄明白造成故障的普遍性问题, 再分析引起故障的特殊原因, 比如计算机出现自动关机时, 有可能是主板温度过高, 也可能是计算机病毒造成的, 这就是共性和个性的顺序。当发现计算机出现了故障并且肯定了是计算机硬件出了问题, 我们先要对计算机做个简单的清洁工作再全方位地进行检查, 先检查电源和设备的连接线路, 再接通电源和断开电源分别检测一次, 找出导致故障的部件, 这便是低级和高级的分别。计算机硬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各部件联系非常紧密, 我们在对计算机做维护时, 要遵循事分先后的逻辑, 不然会适得其反。

2 计算机硬件的维护方法分析

计算机硬件的维护方法是要以维护原则为基础的, 从此基础出发, 多方面多角度的考虑, 灵活处理计算机硬件出现的问题。在掌握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后, 再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维护,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鼠标、显示器、键盘的维护方法。

在鼠标的使用过程中, 应将其放在光滑的桌面上, 保证桌面的清洁性和平整性, 选用质地良好的鼠标垫, 按鼠标时用力不要过猛, 并且不要长时间按住不放, 当它出现故障时, 可以拆开进行检查。显示器就是计算机的屏幕, 对整个计算机系统来说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在对其进行维护时要注意防尘和除尘。防尘的简单方法就是在显示器上加一个防尘罩, 而除尘需要借用专业的清洁工具, 千万不能直接用水或者酒精进行擦拭, 其次在使用过程中最好不要随意调节显示器的分辨率, 这会严重缩短显示器的使用寿命。在键盘的使用过程中, 要注意敲击力度, 不能长时间按住某个键不放, 同时注意不能将水和异物掉到键盘中, 容易导致短路。

(2) 光驱、光盘和硬件的维护方法。

在光驱的使用过程中, 造成光驱出现故障, 除了激光头自身的使用寿命限制外, 大量灰尘也会对它的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保证光驱的清洁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维护过程中, 可以用棉签蘸取少量清洁液进行擦拭, 再用气囊把激光头上的灰尘吹掉。同时不要将光盘长时间放在光驱里面, 当暂时不需要光盘时, 应将其取出, 这样可以减少对光驱的损耗。硬盘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用做数据处理和存储, 对计算机用户来说作用非常大, 所以要加强对它的保养和维护。当硬盘运行过程中, 由于它处于高速运转、频繁写入和读出的压力下, 很容易受到振动的影响, 最终导致硬盘致命性的损伤, 所以, 我们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降低硬盘的工作负荷, 避免让计算机出现大的振动, 避免对其进行损伤性的操作。如大容量文件的反复读出和写入, 大批量文件的下载等等。

(3) 主机和主板的维护方法。

主机是计算机最重要的部分, 在对主机的维护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对主机内部构件的清洁, 最好每半年对主机进行一次除尘工作, 尤其要对散热风扇、接插件和板卡面给予及时清理。在清洁工作进行时, 要避免把杂物残留在主机内部, 否则很容易导致短路故障, 同时不能让连接线和风扇等运动部件接触, 防止连接线对风扇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如果风扇被卡住或转速下降, 会导致主板散热不佳和电脑运行变慢等故障, 甚至会出现主板烧坏等严重事故。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 对主板的维护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保持设备持续接触、避免随意的热拔插和防止静电。最后, 不要将信号线布设得太长, 更不能将其和电源线搅在一起, 以免出现电磁干扰。

3 结语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比较复杂, 在对硬件的维护过程中, 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结合实践经验和具体情况, 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正常运行, 才能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具, 它对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原则和维护方法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维护方法

参考文献

[1]沈金海.计算机硬件的维护策略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 (20) [1]沈金海.计算机硬件的维护策略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 (20)

上一篇:教学改革下的生物教学下一篇:构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