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学的社会责任

2024-07-04

地方大学的社会责任(共8篇)

地方大学的社会责任 篇1

大学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大学的社会功能有哪些?这一直是高等教育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命题。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 大学已经逐渐从社会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 当代大学的责任与价值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中国大学应该肩负怎样的社会责任, 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在高校的群体中, 地方大学所占比例非常高,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它们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它们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又是什么?这是文章要探讨的问题。

一、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随着大学走出象牙塔, 日益走向社会的中心, 大学的目的和社会责任也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大学有哪些社会责任, 大学究竟该如何履行这些责任?早在19世纪末, 美国高等教育就有大学的社会责任的争论。大学应不应该走向社会, 为公众服务、为社会服务, 而这种服务会不会影响到大学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 这些都成为争论的焦点。然而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功为我们提供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结合的成功模式。当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明确提出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时, 美国的大学也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1]。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是一次正确的改革, 其他国家也开始纷纷效仿这种美国模式, 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第三大功能也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同。

那么, 大学的社会责任有哪些呢?大学的职能随着历史的发展, 由教学发展到教学和科学研究, 再发展到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这点已得到普遍认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也就是说对于国内每一所普通高校来说, 其社会责任应该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前两者是大学的基本功能, 后者是二者的合理延伸。教育教学即是人才培养, 是现代大学的第一责任, 此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社会专业之才;科学研究是以传承和创新人类知识, 推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为责任;社会服务是利用大学学术和资源优势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 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责任。不同的大学应该在体现三大基本职能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实际在这些功能中有所侧重, 例如有些大学侧重于教学, 有些大学侧重于科学研究, 这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之分。不同类型的大学扮演的社会角色有所不同, 其社会责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地方大学的社会责任

地方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8年的教育统计数据, 全国普通高校1908所, 其中地方所属、所管院校1797所, 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4.2%。全国740所本科院校, 其中地方院校634所, 占85.7%。地方本、专科院校承担大部分本、专科生的招生, 负责着90%以上的本、专科生的培养, 肩负着面对社会开展科技普及工作、继续教育、人员培训、科技攻关、开放教育资源等责任。同时, 地方大学在传播知识、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倡导新精神、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 以及高等教育社会中心地位的出现, 地方大学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和办学理念, 探索如何为地方服务。但并非所有地方高校都令人乐观, 一些大学不是认真研究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要求, 而是热衷于高校内部的攀比和排名;不是把自己的生长点建立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的联系上, 而是游离于地方经济的需求, 追求自身的封闭发展和孤芳自赏[3]。地方大学地方办, 地方大学为地方。地方大学办学的目标和宗旨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其依托地方而生, 随着地方而发展。地方大学对于自身的社会责任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大批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这些学校应脚踏实地而非好高骛远, 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 为社会培养人才, 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特色高级应用型人才;发展科研, 通过产、学、研合作, 促进先进技术研发和转化;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促进科技推广、文化普及。总的来说, 地方大学应该以本科教学为主, 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 教学和科研以服务地方为宗旨, 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产出地方需要的应用性成果, 大力开展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各种服务活动, 形成为地方全方位服务的体系。

三、地方大学如何有效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地方大学要承担起自己的社责任, 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就要有清醒的认识、明确的定位, 要面向地方, 下功夫去了解、分析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 研究地方, 服务地方, 学习地方, 融入地方, 建成与地方相互作用的大学。

1. 正确定位, 树立服务地方的观念。

地方大学要了解和分析自己所在地方区域经济范围内的现有经济、社会状态, 包括地方主要产业结构、发展规划和方向、发展动态、现有人才的状况及各类人才需求的情况等, 结合自身发展的历史积累、现实条件, 才能正确定位, 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并确立学校服务社会特有的区域空间, 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风格和运行机制。

2. 立足地方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

地方大学人才培养应当立足地方的发展需要, 这就要求高校能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特色,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第一,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 鼓励学科与企业、地方科研单位联合培养人才, 把教育科研扩展到生产一线, 致力培养素质较高的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第二, 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第三, 根据自身的学科结构、科研力量、地方历史文化传统及经济、社会需求打造自己的教学、科研特色, 培养特色人才, 以满足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4]。例如, 广东嘉应学院与地方政府联合选拔、培养三年级大学生作为地方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服务地方的培养方式值得我们思考。

3. 走出象牙塔, 建立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体系。

大学的社会服务就是在保证大学正常教学、科研的基础上, 发挥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 充分利用高校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验室等良好条件, 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的旨在促进企业、行业、地区等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5]。地方大学开展社会服务可以充分借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威斯康星思想”及其实施模式。

(1) 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关系, 为其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地方大学可以通过建立县域经济研究所、企业技术、法律咨询等机构, 或选派优秀教师到政府任职、挂职, 开展调查研究等多种方式, 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在地方和企业重大决策、解决热点、焦点问题、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上当好参谋, 献计献策, 针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以及城市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的续发展等重大课题和难题, 作全面深入的战略研究, 提供系统、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发挥知识库、智囊团的作用, 使政府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2) 强化产、学、研合作, 为地方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另一有效方式是与政府、企业紧密合作,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互利双赢。地方高校要从本校和地方实际出发, 和地方科研人员共同组成地方研究群体, 使学校的科研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学校可与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合作研究基地, 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和项目研发等各类科研课题, 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推动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协调发展。

(3) 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举办专题活动为地方社会生活提供服务。

地方大学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场馆和设施在保证正常教学和科研的前提下, 可以长期向地方群众开放;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通过成立知识推广部或组织流动图书馆、三下乡社会实践和义诊、义务维修等专题活动无偿为地方开展知识、技术推广与公用事业服务;通过夜校、函授、讲座、介绍会、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农业知识、医疗卫生知识等方面的科普教育和职业培训活动;同时, 大学生通过开展家教、残障人员帮扶、贫困家庭儿童学习辅导、免费娱乐活动等志愿者服务同样可以给地方带来诸多好处[6]。

摘要: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然而, 地方大学的特殊性要求它在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时有所侧重:一是要立足地方, 为地方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二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促进先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三是发挥大学资源优势直接为地方提供社会服务。

关键词:地方大学,社会责任,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亮生.威斯康星思想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 1995, (1) :119-121.

[2]王冀生.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1) :1-6.

[3]刘献君.高等学校战略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4]林仲英.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 2009, (5) :133-134.

[5]李廉水.高校社会服务的性质、内涵与功能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9, (4) :21-24.

[6]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地方大学的社会责任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成就动机;社会支持

个体的成就动机受到来自内外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支持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社会支持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存在怎样的相关?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本文就此做了探讨。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80名井冈山大学学生为被试。删除无效问卷后共得有效数据262份,回收率为93.57%。其中大一73人,大二90人,大三99人。男生105人,女生157人。

2.研究工具

一是由Gjesme T.和Nygard R.编制、叶仁敏和Hagtvet K.A.修订的《成就动机量表》,简称AMS,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7(p<0.01),效度为0.58(p<0.01)。量表共30题,分两部分,每部分15题,分别测试追求成功的动机(Ms)和避免失败的动机(Maf)。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少成就动机越低。

二是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研究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2][3]。该量表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

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都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调查数据采取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

二、研究结果

1.大学生成就动机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社会支持总分与成就动机各因子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客观支持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和成就动机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主观支持与希望成功的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是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和成就动机总分之间相关并不显著;支持利用度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和成就动机总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2.成就动机总分与社会支持各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成就动机与社会支持的相互关系,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以社会支持各因子为预测变量,以成就动机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主观支持进入了回归方程,回归方程是显著的(F=60.589,P=0.000)。求出的回归方程是:成就动机=主观支持×0.261。

三、分析和讨论

1.大学生成就动机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对不同属性的社会支持与成就动机的各维度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成就动机与社会支持存在非常显著相关。

其中:①客观支持与追求成功的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成就动机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②主观支持与追求成功的动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是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和成就动机之间相关并不显著。③支持利用度与追求成功动机和成就动机总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④支持总分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和成就动机总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有力的社会支持对于大学生追求成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使他们大大减少对失败的害怕和担心,对于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两方面对于成就动机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而主观支持则相对弱一些,仅与希望成功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

社会支持与避免失败的动机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这是社会支持通过缓冲作用,使个体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认知和压力产生后对压力的再评价来降低甚至消除压力,从而让个体不再害怕失败,从而追求成功。主观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相对于其他两个支持维度带有更多的主观评价性。而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相比个体的主观感觉而言,更带有实质性的内容,因此对于成就动机的培养和形成影响更大。

2.大学生成就动机与社会支持的多元回归分析与讨论

成就动机总分与社会支持各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对成就动机的形成是有影响的,主观支持因子能够显著预测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动机系统,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力促进学生成就动机的形成,但也只是影响成就动机的外部因素之一发生作用,培养成就动机还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积极引导,合理转化。

四、结 论

本研究发现:①社会支持总分与成就动机各因子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客观支持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和成就动机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主观支持与追求成功的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是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和成就动机总分之间相关并不显著;支持利用度因子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和成就动机总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②社会支持对成就动机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五、本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1.成就动机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表明:要通过提高社会支持培养正确恰当的成就动机。

2.部分社会支持的途径应加强,如通过加强沟通和交流,给予学生正面的言语鼓励。特别是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

3.提高大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把他们融入到集体中,主动求助,获取支持,减轻压力。学校要针对不同年级、处于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心理发展特点的学生,创设合理情境、制定不同的措施,采取大学生易于接收的方式,让他们主动获取各种帮助。

4.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客观性支持的力度,特别要关注女生、贫困生、新生,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切实做好奖学金评定、贫特困补助、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女生教育、新生入学教育等工作,尽量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减轻他们因各种困难而造成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使其能够安心学习,增强信心和动力,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 路长飞.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农村自杀死亡者中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3):218-222.

[2] 苏莉.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壮族农民中的信效度和常模[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411-4413.

地方大学的社会责任 篇3

一、科学进行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专业设置, 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人力资源

专业设置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实际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纽带, 它还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 地方综合性大学能否获得较好地发展, 专业设置是重要的一环。同时, 地方综合性大学能否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专业结构合理与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各级各类学校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 特别是在当今时代, 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办学特色,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

地方综合性大学办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地方综合性大学应充分考虑其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通过专业设置, 主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只有这样, 地方综合性大学才会因其在人力资源培养和办学机制方面的特色而在激烈的教育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在高等教育大系统中取得其应有的地方。地方综合性大学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其在专业设置时, 要紧贴市场, 适应社会要求;稳定性和灵活并存;宽窄并存, 力争实现综合化;地域性与开放性相协调。

实现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结构优化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社会的积极参与。

二、发挥教学在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基础性作用, 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人力资源

大学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 其人力资源培养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所有大学所共有的一种职能, 只是在具体实践和发挥作用中会各具特色。我们在选择课堂教学这一培养途径来实现人力资源培养时, 如何发挥出基础性的作用, 这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人力资源培养途径的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课堂教学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正确与否。

1. 教材的选择要以适合学生实际为原则。

教材是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 教材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所接受教学内容的好坏。要想发挥好课堂教学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应该在教材的选择上坚持以适合学生实际为原则。在当前教材市场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 就是表面上看上去似乎形似各异、无限繁华, 实际上却都是对那些固有内容的不同组织, 内容更新缓慢, 没有反映出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缺乏新颖性和独特性。面对这一情形, 地方综合性大学在选用教材时就要抱着对学生成长和对学校发展负责的态度, 根据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选取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来说, 培养人力资源的特点, 决定了其所选取的教材内容在内容的理论深度上应处于中等程度, 不宜过深, 但也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求。同时, 必须要有一些与实际紧密联系的内容, 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把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相结合。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如何对学生施加影响, 怎样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 形成一定道德品质和素养的具体手段。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要摒弃过去传统方法中一些弊端, 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放弃传统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例如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课堂讲授法也不是完全无用的, 它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知识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 只是我们在使用时要把握好这个度, 既不能完全采用讲授法, 也不能完全回避使用讲授法。同时, 我们要与时俱进, 在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广泛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手段在人力资源培养中的作用。地方综合性大学只有把发扬传统方法之长和发挥现代方法的先进性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人力资源培养效果的最优化。

三、拓宽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科学研究的辐射范围, 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人力资源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职能之一, 也是一种人力资源培养途径, 又是实现社会功能, 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的桥梁。在不同类型的, 大学科学研究功能是以不同的形式在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中起作用的。地方综合性充分利用好科学研究这一人才培养途径要通过拓宽科学试验和学术活动, 在人力资源培养中的辐射范围来发挥作用的。

1. 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 实现以科研促教学。

通过搭建科研平台, 鼓励、激励教师参与科研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升水平, 从而促进教学。教师只有自身多从事科学研究, 对所教授的知识才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才能避免照本宣科, 才能对教学内容提出新的看法, 并把将在科研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来与同学共同探讨, 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科研的熏陶。广大教师通过科研可能发现或领悟到某种教学方式可能是过时的或已经不合时宜的, 他们就会根据科研的逻辑思维方式, 提出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观点、理论的新的教学方式。这样, 通过教师将科研活动自觉不自觉地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科研的熏陶, 提高人力资源培养质量。

2.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实现学研并进。

通过建立各种实验室和模拟环境,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 使他们一边学习, 一边参与科学研究, 实现学研并进, 从而使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 建立一些与实际应用相关的实验室, 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接触和应用到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和技术。实验教学要突破传统的教师主导, 以严整性试验为主角的教学形式, 多开发出一些设计性实验、综合性试验和创新性试验, 以此来锻炼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对文史类的学生, 则应创设一些模拟的工作环境, 通过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经常开展一些学术活动, 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

四、地方综合性大学要挖掘实践教学的潜力, 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人力资源

教学是大学人力资源培养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途径, 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一所大学的人力资源培养特色的形成往往也主要靠这些途径来完成。地方综合性大学与地区经济发展联系甚密, 人力资源培养活动必须借助地方各方面的力量, 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实践途径培养人力资源, 同时还要通过利用多种力量来挖掘实践途径的潜力。

1. 依靠地方综合性大学自身的力量, 引导学生深入各种实践活动。

地方综合性大学要依托学校已有的师资队伍力量、教学条件、科研服务能力, 结合自身所具有的学科专业结构特点和不同学科内涵的具体要求, 尽可能地为学生深入各种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和机会, 引导学生合理选择适宜的实践活动途径。例如:文科类学生可以通过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把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理工科类的学生通过深入生产第一线尽可能的获得和了解第一手资料, 积极参与教师的部分科研活动, 为今后的科研奠定方向和打好基础。

2. 依靠企业的力量, 为学生实践提供场所。

地方综合性大学要积极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获得企业的支持, 依靠企业的力量, 为大学生实践提供场所。高校和企业的这种合作主要是把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组合起来, 共同承担国家和地区的各种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或重大工程项目, 企业按需要委托高校进行研究与开发或技术服务等。在这些合作项目中, 无疑需要大量的科技研发人员的参与, 因此, 可以吸引大学生参与进来, 对大学生来说, 这是直接接触科学研究的好机会, 他们在实践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可接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 补充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也可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3. 依靠政府的力量, 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实践教学提供资金支持。

以实践途径培养人力资源, 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 都以一定的经费投入为前提条件。从各个地方性综合性大学目前的运行状况来说, 都处于经费紧张的状态下, 而有限的经费又不得不用于扩建和设施维护等基础设施建设上, 能分配到实践等非教学培养环节当中的经费更是寥寥无几。这就需要把这方面的投入跟上去, 需要地方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 从而提高实践教学培养人力资源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摘要:大学作为培养人力资源的重要载体, 在培养人力资源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利用实践方式发挥更大的作用。地方综合性大学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导向,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科学进行专业设置, 发挥教学的基础性作用, 拓宽科研的辐射范围、挖掘实践教学潜力, 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人力资源,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忠元, 向洪.人才资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2.

[2]赵中建, 孙文正.人才资源开发与教育发展:国际社会的关注重点和基本观点[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9) .

[3]黄国助.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1.

[4]黄海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4, (6) .

地方大学的社会责任 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责任

社会实践是地方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渠道, 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 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当将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自身的重要责任。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其目标是实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一、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类的理性追求,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 其是否能全面发展将决定他能在多大程度上适应社会以及参与社会竞争、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结合当代时代特征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 我们认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除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外, 关键是知能结合。知识和能力不能割裂开来, 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 能力则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掌握知识的前提, 只有具备了能力, 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我们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知识——能力”型人才。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正是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农村, 把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体验结合起来, 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课堂之中, 围绕学习者与自然、学习者与他人、学习者与社会、学习者与自我、学习者与文化等方面的线索, 开展探究和社会参与性体验, 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 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 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对提高学生的品性修养,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2.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这决定了实践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地方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 使大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科学方法论, 这本身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怎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预期目标呢?除了使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外。最重要的是, 地方院校要充分利用地方独特的资源, 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于广阔的社会实践中, 将先进的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 与我们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3.是实现地方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推进但尚不完善。由于教育部对大学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版本、教师培养等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实行集中管理, 导致在全国不同地区培养出的人才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能力倾向、思维模式, 甚至连知识与能力缺陷都大同小异。这对各高校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因此,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 应当将发展具有地区性特点或优势的地市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的增长点。在社会系统中, 各类高等教育组织和机构只有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拥有稳定的生存资源, 形成适合其发展的特定的生态定位, 才能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 获得比较生存优势。鉴于此, 新农村建设是各地方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能实现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

4.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要、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从本世纪头二十年,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更长远的时间看, 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 ‘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我们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 涉及“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 既要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持和农民的辛勤劳作, 又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发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地方院校通过大学生的“三下乡”活动, 不但可以了解到农民在改变落后面貌下非凡的艰苦创业精神, 而且可以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约当地发展的很多阻碍因素, 从而激发大学生建设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二、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

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 内涵丰富, 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 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主要表现为:

1.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指标。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成为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助推器。地方院校可以把农村作为校企结合的重要基地, 推动农村新农业的发展。新农业是一种体现科技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于一体的农业。特别是随着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科技与农业的紧密结合, 农村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这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挥个人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农村建设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需要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 这对地方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院校应主动调整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 立足于本地区、本学校的发展实际, 发挥自身独特优势, 走出一条适应农村社会的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地方院校要与当地农村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 提高把握农村需求变化的能力, 及时改变和调整教育战略。在大学生科技下乡的社会实践中, 不断向农村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服务, 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为其发展出谋划策。

2.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者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指标。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 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 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成为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宣传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 但是农村的文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农村以前脏、乱、差的环境基本得到了整治, 但文化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农村没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动力机制;农民道德修养弱化和法律意识淡薄, 造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打牌赌博之风盛行、犯罪率上升等。总的来说, 农村里文化交流融合缓慢, 农民文化自主创新不够, 面对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文化素质本来就不高的农民陷入了彷徨和迷惘之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性力量, 是农村发展的基本功力。当前地方院校广泛开展的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支农社团活动, 能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更好发展。

(1) 改善农村社会风气

使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 提高农民的素质, 增加新农村的文明发展程度, 使农民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2) 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

在社会实践中, 大学生通过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生态学知识的传播, 能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责任感, 引导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3) 激发农民的的创造力, 刺激农民生产效率的提高

大学生在服务新农村的社会实践中, 一方面服务农村, 另一方面又向农民学习, 对农民的的这种尊重必定能使他们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全身心的投入新农村的建设。

3.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践行者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政治指标。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 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成为农村管理民主的践行者。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协调农村利益关系, 进而使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尽管近年来, 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仍存在宗派势力严重、村务公开不透明、民主参与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尤其是因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大量农村“留守妻子”, 她们的民主意识仍处于中低级层次。促进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 让大学生兼职担任村官是个不错的选择。大学生村官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农村传统观念的更新, 有利于在农村传播和推广新技术、新知识, 而且还能促进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提高。村官是新农村的领路人, 是新农村各种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也是新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高, 思想观念先进, 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 思想活跃、点子多, 能在担任村官的实践中充分展示个人才能, 促进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和完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

地方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三大功能。在这三大功能中, 服务社会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 地方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具体化为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就是要把地方院校逐步纳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 以新农村为阵地, 建立完善的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

1.投入机制

这是从财物上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经济资助, 以确保其必要的物质后盾而形成的机制, 它包括经费、资料、仪器和设施等因素。该机制的运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常开展和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的支出要遵循勤俭节约的原则。在投入机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 地方院校内部办公经费中是否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专门经费列支, 大学生人均的社会实践经费是否逐年增长, 社会实践经费在学校办公经费中所占比重是否逐步提高, 这是衡量学校是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标杆。完善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投入机制, 一方面应广开渠道筹集资金;另一方面要坚持投入力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效益的统一, 即对所有接受经济投入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真把关, 不能敷衍了事, 浪费钱财。

2.动力机制

这是为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由被动走向主动而形成的激励机制。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要克服“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被动现象, 必须引导大学生将这种外在的客观要求变为自身的主观需要,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下乡、感情下乡、行动下乡。建立和实施一整套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新农村服务的制度是完善该条件的有效举措。其中, 支持大学生承担相应的课题研究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一方面大学生能够通过细致的调查分析, 提出可行性的方案措施, 帮助乡镇企业解决科技难题;另一方面大学生又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学习和锻炼。而在具体的制度激励上, 社会实践活动为新农村服务的业绩与大学生利益直接挂钩, 特别是对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予以重奖等制度的实施无疑具有更为现实的激励意义。

3.控制机制

这是一种为防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远离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而形成的机制。它要求地方高校随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跟踪, 关注其实施是否真正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贴近新农村建设, 关注大学生是否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对此, 控制机制的重点就是学校必须组织专门的测评委员会, 制定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测评指标, 定期对社会实践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状况进行测定。测试这些实践活动是否具有长期性、连贯性和稳定性;是否实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低层次的调查访问、参观考察、文艺演出、义务支教向高层次的科技咨询、社会援助、法律咨询、挂靠锻炼等的发展;测试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培养出了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否提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以及是否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反馈机制

这是一种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成效及时反馈给学校主管部门, 为其解决以后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新农村服务而提供事实依据而形成的机制。它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及时传递两因素。其中, 建立和完善真实、畅通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反馈渠道不能等闲视之, 需要地方院校在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的前提下, 下大力气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反馈机制:各地方院校要把反馈信息的真实和全面作为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要保障信息收集者和信息传递者做到实话实说的报道权或信息公开权;要维护信息收集者和信息传递者有因反馈信息真实和及时而应该获得的正当利益。只有如此, 社会实践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反馈渠道才有可能因为得以疏通而起到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红英.实施“两课”实践课程的必要性分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 .

[2]杨文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等教育的生态位矫正.管理现代化, 2009, (2) .

地方大学的社会责任 篇5

一、就业能力研究的简要回顾

就业能力的研究, 最早起源于欧美一些国家。1909年, Beveridge首先提出就业能力, 最初的定义是以成熟劳动者的可利用率为根据。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辨别出哪些劳动者是需要被替代的 (不能雇佣的, 比如说年老的) , 哪些劳动者是正在寻找工作人 (可以雇佣的) 。Gezier把这种将劳动者分为可雇佣的和不可雇佣的就业能力概念叫做“二分法的就业能力”[2]。英国研究就业能力的学者李·哈维从个人的角度指出, 就业能力是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 具备能够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3]。

我国“就业能力”研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扩招后出现大学生就业难时才开始有人关注这个问题。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 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 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这种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国内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4]。

根据上面的定义, 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就业能力概括为职业获取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职业获取能力是指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念、明确了职业定位, 能够顺利获得适合工作的能力, 如学生就业期望单位和就业期望薪资与社会能够相适应、职业定位准确等都是职业获取能力的体现;职业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 在完成角色转换基础上能够适应和胜任岗位的需求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等;职业发展能力主要是指在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 并且具有不断发展的潜力, 甚至能够进行自主创业, 发展自己的事业。

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 职业获取能力是学生就业的基础能力, 成功申请到第一份工作, 是职业生涯中的关键一步。职业适应能力是学生的关键能力, 也是对学校的培养模式和过程是否符合现实需求的检验, 是建立并保持个人竞争优势的根本保障。职业发展能力是大学生能够不断提升的一种发展性能力, 是大学生最终实现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一种能力[5]。笔者从职业获取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当前的就业能力进行分析, 指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大学生有没有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 有没有在岗位上发挥作用、并不断发展的潜在能力, 既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体现, 也是他们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然而, 现在很多高校大学生缺少这些就业能力, 主要体现在:

1. 职业获取能力低。

大学生在寻找工作中表露“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就业茫然, 是限制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 也与大学生职业获取能力低直接相关。

(1) 就业期望严重错位。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 许多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择业期望急功近利, 择业时仍然偏重于工作比较稳定、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比较好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 脱离市场实际和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温州大学对759名毕业班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结果是:首选国家机关单位的占41.9%, 而选择三资企业的占9.6%, 选择民营企业的仅占3.6%。然而, 温州是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地方, 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95%以上, 而且跟全国的情况一样, 民营企业将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阵地, 但事实上大学生并不愿意到一些基层单位和民营企业就业。由此可见, 学生就业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错位。

大学生对薪资期望过高也是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的一个因素。从就业意向调查得知, 大部分同学选择毕业后的薪资待遇在2000元以上。其中选择3000元以上的占33.85%;选择2000-3000元的占47.69%;选择1000-2000元的占13.85%。而绝大多数单位可以提供给毕业生当年的月薪大约在1200-2000元之间, 这与毕业生的就业薪资期望存在一定距离。这样, 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 薪酬差距就会阻碍顺利获取工作。

(2) 求职行为盲目无序。一些毕业生对自己个性、兴趣、能力等不了解, 职业定位不明确, 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职业的定位是大学生找到自己优势和兴趣爱好的最直接的体现, 也是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之一。但是, 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在求职时, 把简历投放到多家招聘单位的多个岗位, 看起来是相对增加了就业成功几率,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无效的。大学生应摆脱这种盲目的状态, 了解自己的优势何在, 自己适合哪类工作、哪些岗位。投放简历前, 应问问自己期望要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为什么要找这份工作, 个人的能力、性格等是否胜任这项工作?明白了这些问题, 很自然的就会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应聘, 也会大大地提升竞争力[6]。

2. 职业适应能力差。

从获得工作到进入角色要经历一段过程, 也就是职业适应期。这时大学生要完成角色转换, 并且要具备胜任工作和适应工作的能力。从高校一些大学生情况来看, 存在角色转换偏慢、适应期偏长、胜任力偏弱的现象, 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弱, 缺乏实践解决问题能力, 对自己职业规划认识模糊等。

(1) 专业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学校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脱离了现实情况,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如制造业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 作为服务于温州经济的地方高校, 其专业设置应该要与之相适应, 但温州现有的6所高校中, 专业设置相对较窄, 布局不大合理, 特别是工科类, 如制造业和轻工类专业十分缺乏, 也就是“软专业”较多, 而“硬专业”较少, 致使温州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技术问题难以从当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得到解决[7]。以温州大学为例, 目前学校拥有48个本科专业, 其中应用型专业不超过1/3。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如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等, 与温州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差距较大, 未能体现出高校的“地方特色”。

高校专业培养内容和目标落后也是制约大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因素。温州大学建筑、机械、电子、服装设计等一些应用型专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已成为与温州特色行业相适应的专业, 但却没有成为大学的优势专业, 相应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快速发展行业的需要。如计算机专业,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企业需要能操作几个通用应用软件的毕业生, 但这些软件现在已经非常普及, 企业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现在需要既具有十分强的专业能力、又具有广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8]。

(2) 实践能力成学生就业“短板”之最。地方高校多数专业课程设置中, 理论课时占的比例比较大, 缺少实践环节安排。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 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学生“啃书本”, 死记硬背, 大部分精力用来应付考试,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 企业普遍认为高校毕业生工作岗位适应能力较差、适应期长, 需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参加过温州大学招聘会的270家用人单位的调查, 雇主最看重毕业生的能力分布如下:工作适应能力49.26%, 实践操作能力48.15%, 团队合作能力47.78%, 学习能力44.44%, 专业能力21.48%。调查表明, 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最受企业的重视。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 却恰恰突现在这几种能力上面。毕业生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成为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短板”。

(3) 对职业规划认识不清成为学生就业瓶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 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目标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包括三大要素, 自我了解、环境了解和行为抉择。给自己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 有助于求职就业甚至将来就业升级。但是, 当前很多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成为个人人生发展战略瓶颈, 严重制约今后的就业、创业之路。

温州大学对500名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调查, 仅有4%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有63.8%的同学只是听说而已, 18.2%的同学却是从来没有听说。学生普遍缺乏自我认知、专业认知和就业情景认知。缺乏对自身的了解和认知, 就会造成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和选择比较模糊, 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需求;缺乏对专业的认知, 直接表现就是专业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 随而影响自身潜能的开发, 削弱自身的就业能力, 影响今后的择业;缺乏对就业前景的关注和认知, 使学生忘记了就业压力, 很少去接触外界, 很少去参加社会实践, 随而影响到在大学期间为就业所做的准备和将来职业成就的高低。

3. 职业发展能力不足。

职业发展能力是能够不断实现自己职业目标的一种能力, 是大学生获得职业成功或得到一定成效的一种能力。但很多情况下, 大学生盲目跳槽, 职业定位不清晰, 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持续的发展能力。另外, 学生创业意识不强, 缺乏创业能力, 也会影响自己职业的提升。

(1) 职场定位模糊。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进行很好的规划, 没有找准定位, 没有根据个人的能力、性格特点选择岗位, 导致工作不久就跳槽, 但需要什么样的工作依然很茫然, 在选择新职业时定位模糊。据北京96家用人单位的统计显示, 毕业生毕业后3年内跳槽率达到70%。除了工资待遇低这个问题, 大学生跳槽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个人发展的空间, 工作环境不适应, 工作压力大, 与同事关系紧张等也是跳槽的原因。有的毕业生认为, 涉足过很多行业就是优势。其实, 工作的前几年是积累经验的重要时期, 走马观花似的跳槽, 反而错过了成功的最佳时期。而且短时间内频繁跳槽, 很难深入了解一个公司或者行业, 新的单位也会怀疑求职者的诚信和忠诚度。盲目性跳槽是职业定位模糊造成的, 不利于职业发展。

(2) 创业能力欠缺。当大学生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会有部分学生选择创业, 而缺乏创业能力会阻碍他们的职业转换。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 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 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其实质都是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从而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被动局面[9]。如温州大学创业教育已经开展几年, 但目前仍存在几个问题影响着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第一, 创业教育还没有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仅仅作为选修课程;第二, 学生创业过程中科技含量还需要加强, 论文很多, 但转化率较低;第三, 缺乏对“创业教育温州模式”的理论研究, 立足温州、服务温州的地方特色在培养模式中体现不是很充分;第四, 创业教育师资存在严重不足, 虽然可以聘请校外创业指导师对学生创业实践方面做些指导, 但还有很多创业理论方面需要校内外合作研究, 可校内师资缺乏。

三、就业能力建设研究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笔者认为, 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加强创业教育等来探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设。

1. 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

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体现了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脱离了社会的需求, 还是适应社会的需求。现在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很重要的原因是一方面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其实这并不是表明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太多, 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大学生是不足的, 究其最关键的原因是专业设置与地方社会的需要脱节, 一些高校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不尽合理, 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才供求矛盾[10]。要想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就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 以市场为导向, 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方向, 或改造甚至舍弃部分旧专业, 或增设一些前景好的专业, 在学科和专业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 兼顾灵活性。

2. 教学内容要以实践为基础。

很多地方高校课程设置重在理论, 忽视实践, 造成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实践能力较差, 多数表现为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不足。一方面, 地方高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内容落后于行业发展的需要, 培养出来大学生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 解决问题能力就更无从谈起了。因此, 学校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应尽量与用人单位保持紧密联系, 让雇主参与改革, 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 显现出一些高校师资队伍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存在问题。地方高校要通过拓宽教师引进门路, 打破教师从高校到高校之单一渠道, 从行业中引进一些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要鼓励教师参与实践锻炼, 真正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 人才培养要以内外合作为先导。

地方高校要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人才培养要重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让社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 让雇主参与课程设置。高校可以通过在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 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地方高校还可以与一些单位共同举办特色班, 把自由选择的“双向式”合作来代替以往的“订单式”合作, 建立一种开放的共同培养人才方式;把岗前培训课程提前搬到课堂上来, 设置一些单位员工必须接受的培训课程;把就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嵌入到课程体系中去。

4. 创业教育要以地方优势为特色。

“创业并非无奈之举, 而应该成为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之一。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带来了创业型人才需求的激增。”温州大学校长的话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要转变观念, 要重视创业教育, 引导学生从被动就业向主动就业转变。同时, 也体现了创业教育要结合地方特色, 走地方化的道路。温州大学就是始终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来开展创业教育的。首先, 以地方精神为创业教育精神源泉。“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的“温州精神”对创业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是创业教育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在这种精神的熏陶和激励下, 很多学生发现商机、捕捉商机意识非常强, 特别敢“闯”敢“创”。其次, 以地方资源为创业教育资源。温州民营企业众多, 每个通过艰苦创业起家的企业家们的经验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活教材”, 通过“请进来”的办法, 让企业家现身说法,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或聘任企业家们担任“创业指导师”, 为创业学生答疑解惑;通过“走出去”的办法, 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 加强学生校外创业实践的引导, 增加学生创业体验和创业实践。最后, 结合地方特色设计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学校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 结合专业特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建立了以依托地域优势、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发扬“温州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 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对温州传统重商主义、温州模式、温州精神等的教育。

(张玲玲,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南校区) 副研究员, 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是, 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职业获取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较弱。笔者以温州大学为例,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就业,就业能力,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01) .

[2]王霆, 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实, 2006 (03) .

[3]Lee Harvey.Defining and Measure[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1 (07) .

[4]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 (05) .

[5]张鸣, 任元军.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2008 (01) .

[6]解读2009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定位关键是职业定位.http://www.hnedu.cn/web/0/200903/31175852609.html

[7]杨福馨.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技术[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5.

[8]倪小敏.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中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 2006 (11) .

[9]姜红仁.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力[J].江西教育科研, 2007 (11) .

地方大学的社会责任 篇6

自1999年教育部决定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657万人, 比上一年度增长3%, 是10年前的6倍还多, 面对这样爆炸式膨胀的学生数量, 各大院校的老校区大多拥挤不堪, 于是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除此之外, 还有各地政府牵头建设的各种大学城, 如常州大学城、南京仙林大学城等。这些大学城往往地处偏僻, 交通不便。仍以常州大学城 (现科教城) 为例, 常州大学城始建于2002年, 是我国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于2005年改名为“科教城”, 包括五所高职院和常州大学共计6所高校, 面向全国26个省市招生, 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万余名。但常州大学城距市区较远, 距常州火车站更是近15公里, 学生出行往往要搭乘近一个小时的公车, 出行极为不便。于是上万名大学生形成的客观购买力被束缚于近乎孤岛的大学城, 形成了一个相对隔绝的经济体。放眼全国, 将上千万大学生综合起来考虑, 市场容量非同小可, 对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大学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大学城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模式, 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生长点。在国外如英国的剑桥大学为当地的剑桥郡创造了25.5%的就业机会, 为英国经济创造了高达570亿英镑的总体价值;斯坦福大学把其工业园打造成世界著名的“硅谷”, 引领了周围城市产业的发展。在美国波士顿, 大学经济收入已经占到城市经济的40%;而在德国海德堡, 学院经济收入也已经占到城市经济的65%。美国对50所4年制的大学研究也表明:如果大学的预算为1000万美元, 将会产生1600万美元的地方消费, 创造550个就业机会和岗位。

在我国, 大学城研究成果的转化率较之以前有所提高, 也能直接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动力。目前, 大学城主动与地方合作, 不断扩大合作领域, 提高合作层次。以常州大学城为例, 常州大学城现有全日制学生8万余人, 调查显示, 2.67%的学生生活费在300元以下, 34.6%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在300—500元之间。还有56.67%的学生生活费在500—1000元, 另外3.9%的学生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这与在校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密切相关也基本吻合, 每月的消费对学校周边的服务业影响巨大, 带动了如餐饮业、服装业、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大量人员就业, 而常州大学城内集聚了6所科研院校和几十家科技创新性企业, 科技创新成果源源而出, 科技创新带动了常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也成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

三、大学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服务地方经济观念相对滞后

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不重视社会服务职能的倾向。无必要论、无条件论、无能力论、畏难论、无经济效益论、无关论等思想观念还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着, 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 致使不少地方高校缺乏服务的冲动。

我国目前已有的高等教育分类多倾向于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以及教学型大学。针对此种分类, 不同类型的大学在发挥自身功能使得侧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部属高校作为学术研究型大学, 多存在“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 更加关注的是进行科研创新, 以及培养拔尖创新的研究型人才, 对于服务地方社会的认识仍不清楚, 在培养各行各业的高技术专门人才方面做得还不够。其实, 在许多发达国家中, 高技术专门人才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就业机会往往比传统大学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更具有优势。加之, 部属高校从隶属关系上看, 归地方各部门管理。所以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自豪感, 虽身处某一地区, 但认为自己不同于隶属于地方政府的地方大学, 他们的服务对象只是直属部门, 而针对地方经济的服务观念还比较淡薄。

(二) 专业设置与地方需求不吻合

就常州大学城来看, 大学城里的六所高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不能随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调整, 存在专业设置滞后、雷同现象严重、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培养方案不尽符合实际情况等问题。有些学校还考虑为了某些专业的教师而不得不开一些没有多大市场需求的专业, 不能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优先发展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常州大学城6所学校其中六大高校的重复设置的专业有:市场营销、英语、国际贸易、计算机、自动化、艺术设计、会计和高分子材料、机械制造等专业, 重复率占到近30%。

(三) 研发能力相对薄弱

目前大学城的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层层壁垒。一是长期以来, 高校的科研基本上只“听命”国家拨款和职称评聘, 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教师评价制度也使得教师无暇或不愿关注区域经济的发展, 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二是科研选题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同步, 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严重, 许多科研工作者选题缺乏成果转化的时效性观念, 超然于区域和社会的发展之外, 躲在真空似的“象牙塔”内搞研究, 其研究成果超前或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造成工厂、企业无法吸收其科研成果。三是科研课题停留在纯理论层次上, 大量科研课题研究从研究选题上就缺少市场方面的人员参与, 市场需求因素考虑少, 产出的成果往往停留在实验室实验成功、原理样机完成、科研论文发表和完成报告的水平上, 离工业化应用和大量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距离四是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资金不足, 这不仅表现在转化资金的投入量不足 (转化资金的投入约占理论需求的17%) 而且投入的结构比例失调、资金来源渠道少。2008年常州大学城的项目总数达133项, 其中开发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仅32个。

(四) 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完善

大学城与地方政府、企业间没有建立横向联系机制, 沟通缺乏、信息交流不畅。许多地方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制度不完善, 如分配政策不配套, 政策导向模糊, 缺少激励政策等。而且, 由于高校自身条件的限制, 就算是有与企业间的合作, 其合作还存在着内容单一, 缺乏长远规划, 缺乏能真正实现与地方、企业、院所资源充分共享和有机整合、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机制和举措的问题。另外, 校地、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牵涉到校内、校外各个方面, 需要校内、校外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共同推动, 这就要求加强沟通, 深入调研, 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理顺关系。比如成立机构、协调人员, 制定规划、划拨资金等。

四、大学城高校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一) 确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 只有转变观念才有新的行动。端正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必须首先创新大学城发展理念, 树立开放和服务意识的发展理念。

1、开放意识。

高等教育仅仅作为知识传播者的角色无疑正在淡化, 而它所具有的引领经济、整合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等复合功能, 正日益得到强化, 因此, 只有开放式办学, 才能使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不断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使学校的综合性程度不断得以提高。只有开放式办学, 大胆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与管理经验,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教育合作, 才能不断壮大学校的实力只有不断地持续开放主动参与高校之间的竞争, 才能最大限度地盘活己有的教育资源并尽快地更新、扩大, 才能建构起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弹性教育机制, 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实现高等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复合功能。现阶段大学城必须同时在校际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和国际之间等三个层面上进行全方位的开放, 打破校际之间、部属高校与地方之间的壁垒, 正确估价学校自身现有教育资源的实际状况与再生可能, 准确定位学校现在的实力位置与未来的学术增长点, 有效指导学校的近期发展与长远规划, 为区域经济提供持续有力的服务。

2、服务意识。

高等教育使社会劳动力的质量及结构发生变化并得以改善, 推动劳动对象的更新换代, 推动生产工具使用效率的提高以至推动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 大学城更具有社会生产部门的产业属性。大学城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部属高校自身的重要职能和义务, 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条件。应当提高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应当主动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的当前需要和未来需求, 不断拓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渠道和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水平。大学城的领导不光要研究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更要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规律和前景, 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当下需要和未来需求制定大学城发展的战略和措施, 把大学城自身的发展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 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寻找自身发展的契机, 实现自身的价值, 拓展发展的空间, 做出自身的贡献。

(二) 建立起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

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是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目前常州大学城还缺乏有效的促进社会服务职能拓展的体制机制。要真正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 大学城必须建立相应的服务机制。如成立专门工作机构, 加强对服务地方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服务支持;建立社会服务工作激励机制, 将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纳入干部教师考核指标体系, 鼓励干部教师承担社会服务职责, 对社会服务工作成绩优异的人员给予奖励;结合专业教学和专业实习实践, 组织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等。

(三) 发展自身实力, 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

常州大学城不仅要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应用开发等方面充分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应该在地方和企业重大决策、解决热点焦点问题、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上当好参谋, 献计献策, 针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课题和难题, 做全面的、深入的战略研究, 提供系统的、合理的、可行的解决方案, 发挥知识库、智囊团的作用。

另外, 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科教城要从本校和常州实际出发, 把产学研结合列入学校发展规划, 放在学校工作全局中比较突出的位置, 使科教城的发展更加贴近常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科教城还要以良好的地方服务环境为基础, 联合地方政府, 对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进行研发、攻关, 突出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组建以学科团队为核心的重大项目攻关团体, 联合常州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建立面向常州经济发展服务的合作平台。

(四) 与企业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

大学城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就是高校和政府、企业紧密合作,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互利双赢。大学城高校要从本校和常州实际出发, 把产学研结合列入学校发展规划, 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使学校的发展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学校可与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合作研究基地, 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和项目研发等各类科研课题, 目前, 常州大学城 (现科教城) 有6所院校, 43家知名研发机构, 建立了13个大型实训基地, 实施了300多项高科技研发项目, 而“产学研”合作的关键就是要促进人才、技术等要素向企业流动。因此, 常州市政府思路清晰, 促进产学研合作不遗余力, 到院校上门对接;设立产权交易所和担保公司, 为新成果转化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资金支持, 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推动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协调发展。

(五)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和专业是构成大学组织的基本单元。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本质上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分工、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状况决定的, 集中反映了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种类、规格、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根本要求。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和为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实现, 都必须依托学科和专业建设这个平台。

大学城的学科专业的设置不能仅仅从学校自身实际以及国家规定出发, 还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为常州的支柱产业及相关行业培养人才, 推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又对部属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 双方相互促进, 形成良性发展态势。设置专业应考虑人才培养的超前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催生新产业, 淘汰旧产业, 产业结构必须与之相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仅是投入资金就可以办得到的, 还有赖于相关人才群体的支撑, 需要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因此, 常州大学城高校在设置专业时, 还应根据本常州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 在专业设置上有一定的超前性, 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前培养所需人才, 做好人才准备。对于那些常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 若人才市场供应充足, 可设置相应专业, 但必须将其打造成名牌专业, 办成特色专业;若人才市场供不应求, 则应竭尽全力开设相应专业以保证需要的满足。

五、结束语

高校走向地方化, 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显著趋势, 大学城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是一种互动双赢的关系。大学城高校能否办出特色, 关键在于能否立足本地作出正确的前瞻性分析和把握, 开拓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空间。为此, 大学城高校与地方政府在加强自我发展的同时, 必须进行相互协作, 共同构建, 互为依托。这样, 教育才能大而强, 人力资源和资本才能顺利转化。这样做的结果既可以培养在校大学生, 又能培育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体系。而随着这个高等教育体系的成熟, 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会随之夯实。

参考文献

[1]、诸大建, 鄢妮.大学对所在城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作用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 2008, (4)

[2]、吴淑娟.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 2008, (4)

地方大学的社会责任 篇7

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始于19世纪10年代的德国,成熟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分类标准是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的主要依据是获取科研经费的数量和博士授予的数量及学科分布的情况。国内对研究型大学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在国务院学位办草拟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1-2010》(第四稿)中,首次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并强调其带头和示范作用。[1]武书连课题组经研究提出,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超过全国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目前我国公认的研究型大学36所。[2]为了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特别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和发展。“985工程”和“211工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建设国际知名大学,从某个程度上来说,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先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也可以说它们是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基础。

不管国际上还是我国对研究型大学的定义如何,不可否认,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创新为目的的专业化机构,其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就是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现代研究型大学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制度保证。[3]学术自由是所有大学的共同理念和灵魂,依照这个理念,在研究型大学里,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研究,并凭借这个经验获得终生受用的学术训练和指导。[4]学术自由越得到保障,一所大学的创新环境就越好,研究型大学的突出特点在于拥有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这有利于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我们纵观美国和英国的研究型大学,都是具有卓越学术追求的大学,是既尊重传统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以学术自由为根基,以发展科学为宗旨,以服务社会为使命,以培育大师和学术信任为核心。[5]

2 研究型大学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

地方经济社会为高校提供了发展的资源、机遇和用武之地。但是,随着市场机制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变化,部分产业淘汰速度加快,一些过去看来市场前景乐观的产业,在受到突发性经济影响时,可能迅速瓦解,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也会随之迅速消失。地方经济在不断地对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型大学有着先进的发展理念,与社会对接完善的学科、较强的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使研究型大学比教学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更能应对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迅速调整研究方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3 华南理工大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大学目标,打造了一批创新平台,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得到加快,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和综合优势,充分激发大学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提升了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3.1 打造创新平台,构建创新环境,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奠定坚实教育科技基础

创新是高等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建设现代大学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力量。华南理工大学明确了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立足研究型大学学科、科研优势,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建设创新基地,打造了三大创新平台:一是打造“产学研用项目”合作创新平台:从2009年起,学校每年投入100万元,启动本科教育产学研合作项目,努力拓展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途径。从2002年至今,学校共投入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经费约2100万元,立项项目达到5440项,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约2.5万人。二是打造“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学校依托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实验室,整合学科、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打通教学和科研平台,建立了25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高标准建设了工业培训中心、电子工艺教学实习中心等一批校内实习基地,以及336个校外实习和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实践平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大增强。2009年,学校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协议,联合组建基因组科学创新班,按“2.5+1.5”模式培养基因组科学研究拔尖创新人才,这为富有创新激情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平台。基因组创新班的同学全面参与了“国际千人基因组”、“人全基因组甲基化”、“中国丹麦糖尿病研究”、“欧盟中国人肠道元(宏)基因组”、“973水稻种质资源重测序”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中,进入了华大基因研究院所定义的“核心科学研究团队”,为有着浓厚兴趣和创新激情的学生提供了用武之地。不久的将来,学校还将继续在其他优势学科专业成立类似的创新学院。三是积极拓展优质合作平台。通过组建机械类、材料类、数学类等各类创新班,积极推进与行业龙头企业,与国内行业背景强、相关学科专业发展水平高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与国际著名大学人才培养各主体的合作等。如学校积极与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交换生联合培养;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建一批研究机构,在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环境工程及能源工程等学科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国外知名大学如美国普渡大学、纽约大学等关于创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有效集成充分利用国(境)外优质教育科技资源,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研发和办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2 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学科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是一所拥有强大工科背景的综合性大学,作为珠三角唯一的以工见长的全国重点大学,在推动珠三角改革发展,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新一轮科学发展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在经济转型、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校认识到因为学校的行业针对性不强,对地方产业行业调整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接能力受到很大限制。针对这种情况,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出台后,学校快速反应,形成了符合地方发展需求以及学校科技创新发展实际的《华南理工大学支撑珠三角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进一步提高学科资源的配置效益,大力强调学科群的建设和增加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学科。

在横向上,建立了跨门类的更广泛意义上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将核心的、带头的、高水平的学科组合在一起,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新兴学科的产生,集成大的力量承担重大项目,开展创新研究;在纵向上,将基础学科和产业对接,在作为更高理论源头的基础学科支持下发展,在与作为下游的对接产业实现更好契合的基础上发展。将智力与知识和产业的需求融合在一起。

在学科方面,为了与广东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学校先后增设了网络工程、软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物流工程等26个学科专业。目前还新办了冶金工程专业和扩展石油化工工艺专业方向,为广东千万吨级钢铁基地和珠三角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扩展“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支撑珠三角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需求;整合新闻与传播、计算机软件、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学科力量,成立设计学院,培养创意设计人才。

3.3 凸显智力优势,发挥重要人才库和智囊团作用

学校整合学校优势资源,成立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了绿色能源、燃料电池、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酶制剂、船舶技术等研发中心,分别与一批战略性新型产业形成了对接关系,打造了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公共平台和高新技术研究基地,深入开展服务地方产业升级转型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构建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基地服务决策、推动发展。针对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学校站在战略高度考虑,积极筹备和组建现代服务研究院,党政领导亲自策划和组织商讨,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工作,并将其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在“985工程”三期中将给予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研究院由学校经济与贸易学院牵头,整合全校在经济、管理、法学、计算机、软件、电信、新闻传播、艺术等学科的研究力量,深度介入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际工作,开展面向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加强理工与经管学科的交叉渗透,在高起点上组建现代服务研究院,紧紧围绕广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需求开展研究,争取早日发展成为广东省委、省政府最主要的智力库和研发平台。

学校积极响应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打破常规,合理调整教学、科研部署,2008年到2010年,三年的时间里,学校派出了459名科技特派员进驻广东21个地市的200多家企业,居全国高校首位。学校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为广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如派驻到揭阳市某酒业公司的特派员曾新安教授,主持建设了“岭南特色水果酿造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6项发明专利应用于企业生产,使得企业产值在金融危机下仍稳步提升,2008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并使超过1万户果农受益,每户平均增加收入4800元。

当前,我们正积极推进协同创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助作用显得尤为明显。研究型大学将不断提升自身科研水平,人才培养水平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摘要:研究型大学通过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加强学术研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经济和研究型大学自身在此过程中均获得了双赢。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例,探索研究型大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朱振国.如何建设研究型大学[N].光明日报,2003-12-25.

[2]周玉.发挥优势注重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3):60-63.

[3]朴雪涛,王怀宇.大学制度创新与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6.

[4](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0.

地方大学的社会责任 篇8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交的现状

(一) 地方高校大学生对社交重要性的认识。

笔者对此设计了3个问题, 分为A、B、C三个等级, 请同学们填写, 结果是:接近70%的同学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很重要;接近50%的同学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中学时代相比, 有所倒退, 变得更虚伪或封闭;而接近2/3的同学认为, 大学生社交方面的问题严重, 还有27%的学生认为很严重。这足以说明大学生对社交有着强烈的渴求, 对其重要性也有充分认识, 对自己目前的社交现状并不满意。详细情况参见表1:

(二) 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交的能力及状况。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 目前有28%的同学认为社交能力比较好, 有55%的同学认为社交能力一般, 有17%的同学认为社交能力比较差。在学校的社交情况方面, 13%的同学很受欢迎, 且有很多朋友;53%的和同学能很好相处, 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23%的同学受欢迎程度一般, 有很多认识的人, 但交不上朋友;11%的同学不怎么受欢迎, 常受冷落, 独来独往。在社交关系的数量方面, 约有40%的同学有3~5个知心朋友, 33%的6个以上;22%的有1~2个;6%的1个也没有。在社交的范围方面, 同学们平时交往较多的依次排序是:①舍友;②校友;③老师;④网友;⑤父母。可见, 绝大多数同学在社交方面还是积极的, 但少数同学不擅长与人交往, 一个知心朋友也没有;另外, 同学们交往的范围主要是自己的舍友和原来的校友, 交往面相对比较窄, 这些应该引起足够注意。情况参见表2。

(三) 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交的方式与途径 。

问卷发现, 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主要通过老乡会、社团、驴友、派对等相对传统的方式进行社交, 受地域观念影响还比较大。大部分同学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挑选朋友时更注重朋友的性格和人品, 而不是外貌与地位。但是, 多数同学对参与社团活动不是很积极, 约有60%的同时只是偶尔参加, 15%的同学不参加。可见, 作为第二课堂的社团活动并未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另外, 对于学校举办的相关社交知识的讲座, 有60%的同学根本不参加, 29%的同学偶尔参加, 只有11%的同学经常参加, 大部分同学对于社交知识的学习也不重视。参见表3 。

(四) 地方高校大学生在遇到烦恼或困难时的诉求方式。

遇到烦恼或困难时的诉求方式往往可以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状况, 笔者也专门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在遇到烦恼时, 大学生主动向别人诉说以获得支持和理解的同学只占13%, 绝大多数同学不会主动诉说;在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方面, 非常主动寻求别人帮助的同学只占8%, 绝大多数同学只靠自己或很少请求别人帮助。在遇到烦恼或困难时诉求的对象, 更多的是舍友、朋友和同学, 而不是老师, 究其原因有39%的同学认为与老师关系疏离, 心理距离较远, 30%的同学不想麻烦老师, 21%的同学不想让老师知道自己的私事, 8%的同学不信任老师。可见一部分同学, 或是由于性格内向、或是不自信、或是缺少社交的知识与技巧或是由于贫困因素的制约, 往往在社交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见表4。

(五) 高校大学生对自我社交状况的评价。

问卷情况表明, 约有接近1/3地方高校大学生对自身性格评价为“外向”, 一般来说, 这部分学生社交能力较强;有21%的同学对自我性格评价为“自卑”, 还有50%的同学为“不确定”, 由此看出大部分同学不自信或不够自信, 少部分同学比较自卑。在和陌生人一起参加聚会或其他社交活动时, 约有30%的同学表现不够自然, 或多或少有“社交恐惧症”。见表5。虽然, 上述几个表格未能列出调查问卷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问题, 但是从以上同学们对二十一个问题的回答中, 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作为地方高等院校之一的陕西理工学院大学生 (文科) 在社交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收回的232份调查问卷中, 我们不仅初步了解到了陕西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社交的现状, 而且从同学们对“目前社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中, 我们发现“缺少社交的知识与技巧”、“社交焦虑”、“不自信”和“沉溺于网络社交, 脱离现实”是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一) 缺少社交的知识与技巧。

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氛围,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而基本的社交知识与技巧的掌握又是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 这对于提高他们的礼仪修养和个人魅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本次调查问卷来看, 同学们普遍认为“缺少社交的知识与技巧”是影响他们社交的首要问题。由于缺少社交的知识与技巧, 使得一些同学不清楚仪表礼仪、举止礼仪、谈吐礼仪、应聘礼仪等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做, 不知道如何与同学交往、与生人交往、与异性交往、与老师交往……, 不知道如何上下进退, 不知道如何扩大自己的交往圈, 不知道如何使自己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

(二) 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大心理问题。从本次的调查问卷来看, 社交焦虑在陕西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比如:在与生人、异性、老师、领导等在一起时, 只有19%~37%的同学表现自然, 其他同学很难表现自然或不确定。另外, 在社交评价方面, 不到40%的同学不在乎别人的评价;20%的同学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 总是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好的;36%的同学会因在社交中出了差错而非常不愉快;假如有人在评价自己时, 有25%的同学很容易想到最坏的评价。总之, 存在社交焦虑的同学, 自我封闭、不敢交友、害怕社交。他们当中的好多人在公众场合总是会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 在参加任何社交活动之前, 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 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社交焦虑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会影响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质量, 进而给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三) 不自信。

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 就是对自己能力的确信, 深信自己一定能够做成某件事, 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但是, 从本次的调查问卷来看, 在自我评价方面, 只有28%的同学自我评价为“自信”, 而有21%的同学自我评价为“自卑”, 50%的同学自我评价为“不确定”。可见, 大部分同学是不自信或不够自信的。不自信或不够自信的同学平时比较沉默, 少和人交往, 说话声音小, 或在公开场合不敢说话。即便躲不过要和别人说话, 也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 躲躲闪闪, 或爱低着头。另外, 做事情犹豫不决, 优柔寡断, 还没做事, 往往就会想到不好的后果, 这些都是不自信的表现。不自信会影响大学生社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且影响其社交的广度和深度。不自信甚至自卑的原因很多, 但是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 可能贫困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同学在社交中往往不自信, 甚至是自卑的。他们有的因贫困而感到羞愧, 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 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 生活相当封闭, 以表而上的自强, 甚至自负来掩盖内心的自卑。贫困大学生中半数以上的学生不愿积极主动与人交往, 生活相当封闭, 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多, 应当引起重视。

(四) 沉溺网络社交, 脱离现实。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当代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从本次的调查问卷来看, 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的同学有37%, 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的同学有19%, 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的同学有9%, 而只有35%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下。可见,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网络变成了自我的延伸, 将感情寄托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他们在网络上排遣寂寞, 发泄情绪, 交流想法, 结交朋友, 谈情说爱, 甚至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沉溺于网络的时间多了, 现实的社交时间自然就少了。虽然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带给了大学生全新的社交平台, 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 新媒体社交毕竟还是以网络为依托的虚拟社交, 是无法代替现实的社交话动的, 我们的社交话动不能过于相信和依赖新媒体。

以上, 是我们对陕西理工学院大学生社会交往状况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 这些问题在地方高校大学生中带有普遍性, 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共性。问题清楚之后,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就相对容易了, 有关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还将进一步探讨和论述。

摘要:目前, 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缺失, 对其全面发展构成限制。问卷调查表明, 地方高校大学生在社交范围、社交方式与途径、社交数量与质量、社交评价等方面的状况还不尽如人意,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社交焦虑”、“不自信”、“沉溺于网络社交”等问题, 同时也缺乏应有的社交技巧。这些现象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交往,现状,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亚宏, 张素桥.河北省贫困大学生社交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综合版) , 2009, 9 (3) :113~117

[2].王琼.当前大学生社会交往问题及优化途径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1, 23 (4) :102~103

上一篇:优秀班集体培养下一篇:网络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