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我们的生活

2024-11-02

怎样才是我们的生活(共6篇)

怎样才是我们的生活 篇1

最近,笔者先后走访了近年来在县城中小学退休的14位教师,其中小教高级3人,中教高级11人,语数外教师9人,政史地教师5人,教龄最短的为36年,最长的为43年。我们探讨的主要话题是:退休后你对所教学科有哪些深刻体会,主要经验是什么?又有哪些育人心得?在交谈中,笔者发现,这14名退休教师的教学经验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教学环节均为数年不变的程式化。其育人心得是严格有余,宽容不足。

一位语文教师从任教到退休,对语文教学的几个模块从未改变过,即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课文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还自称“这套教学法是跟一位退休老教师学的,效果还不错”。另一位语文教师批了42年的学生作文,自嘲用语最多的是“中心明确,主题突出”。从探讨这14位退休教师的教育教学心得来看,他们的所谓“经验”都惯用了刻板、重复的某个模式。有位退休教师自诩道:“我当了38年的班主任,自认为我的管理是最棒的,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当笔者问其何种妙策时,他很自豪地说:“遥控管理法,这可是我的管理宝典。”并对其“宝典”大加赞赏一番。笔者听后困惑地想:一个不愿走进学生心灵的班主任,又怎能说自己的管理是最棒的呢?

笔者先后与14位退休教师交谈后,又不能不想到身边正在工作着的同行们,包括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们。他们的生存方式又如何呢?在长期的观察、交流和多次调查中得知他们的生存方式和14位刚退休的教师相比,很难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即经验取代了理性,重复取代了创新,压力赶走了激情,从众淡化了个性,这就是当前一般教师的生存方式。

不少青年教师适应期刚过,就被“经验”这一桎梏定格了。凭借自己的一点“经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徜徉在狭窄的“经验”小道上,再也不肯探索新的路径,新的方向。由于理性被“经验”所取代,他们的思想往往被禁锢在自我的小圈子里不愿自拔,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起来,什么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什么新课改、新教法,一概被拒之门外。每天只能麻木地生存在有限而又可怜的一点“经验”里,过着日无所思,心无所用,不思进取的生活。一位初中语文教师还有3年就退休了,进城15年来,自言没订过一份报刊,没买过一本书,也没读过一本书,饭桌上常年放着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参。他说,除了每学期简单套写半页计划和总结外,平时从未动过笔,晋升中高职称时,只是下载了两篇文章获得了市级奖就通过了。他曾心安理得地对笔者说,“教书这一行,只要有几年经验就足够用到退休,我就是凭自己年轻时的一点经验,一直走到现在。我虽然没有什么大功劳,但也算辛苦了一辈子。在我们语文组里,我觉得我还是站得住脚的,还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我觉得这就够了。”

我们说,教育应该是与生命共舞的活动,因此,教师最宝贵的经验应该是在探索中所得,在创新中生成,惟有这种富有生命力的鲜活而有价值的教育经验,才能体现教师心灵的舒展,生命的成长,思想的放飞,而那些僵死的、凝固的、一成不变的所谓“经验”,只能使我们的思想萎缩,灵魂固化,精神麻木,心如死灰。难怪有资料显示,目前,有80%的教师在教学中固守传统,经验老套,不思进取,对新型教学法从不愿意尝试一下。这种经验型教师不仅制约了个人的发展,更严重地阻碍了新课改的有效开展。

许多教师习惯了定势思维,习惯了重复自己的工作:备课不分析学生,上课不顾学情,课后从不反思。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很容易形成教师思想的简单化,甚至是一种思维的僵化,这种定势的僵化思维往往对学生又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伤害。比如,一位教师对求教的学生总爱说这样一句话:“这类题,我已经讲过好多遍了,你怎么还是不会?”有一次我问这位教师,“既然你讲了好多遍了,他为什么还不会?到底是什么原因?你是怎么讲的?他为何老是不会?你思考过吗?”停了一会儿,那位教师恍然大悟似的说,“我还真没想到,我老是这样批评学生,怎么就没换个角度考虑呢?”

教师职业一旦走上重复自己的圈子,生存方式必然是麻木的、固化的、平庸的。重复自己虽然是省时、省事、省心,但必然会失去、超越自我的机会。笔者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师,他们备课抄教参,上课讲教参,有的干脆把教参带进教室,一字不漏,照本宣科。这种只会教教材、教教案的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尚未走出适应期就退休了,他不可能走向熟练期,更不可能感受风格期的洒脱,骨干期的底蕴,学术期的练达,理想期的从容。

教师职业的要义贵在善于思考,学会思考,勇于探索。没有思想高度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没有思想高度的教学是缺乏艺术的教学,没有思想高度的教学是缺乏生命力的教学,一言以蔽之,没有思想的教学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因为,教师真正的生命是拥有自己的思想,一种深邃而智慧的思想。因此,笔者认为,重复自己是一种思想的苍白和贫乏,它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准则;重复自己,是对自己职业的一种搪塞和亵渎,它只能自我矮化,思想僵化;重复自己,是一种责任的缺失和灵魂的丢失,它永远也找不到生命的支点和精神的皈依。

升学压力使许多教师失去了工作热情,由于压力大,心理疲倦,职业倦怠,不少教师只能一天天地苦撑着,对自己的职业冷漠,不感兴趣,心态麻木,毫无追求。于是对工作能搪塞就搪塞,能马虎就马虎,能不做就不做,一切简单化、情绪化,得过且过。

教师一旦失去了工作热情,就失去了对职业的亲和力,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对国民教育的影响;教师失去工作热情,敬业就成为一句空话,使命感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失去工作热情,生命就会缺乏支点,心灵就会失去依托,人生就会失去充盈。善待教育,就是善待生命,只有情感充沛,精神饱满,潜心投入,如琢如磨,才能感受教育的意蕴,生命的觉醒,人生的真谛。

面对压力,要坚守理想,学会超脱,要让读书滋养底气,让思考带来灵气,要力求成为不同的自我,鲜活的自我,生动的自我,希望的自我,追求的自我,卓越的自我,在压力中成就自我。

从众心理使许多教师淡化了个性:人家怎么做咱就怎么做,上类似的课,写类似的批语;对老教师的经验,年轻教师亦步亦趋;你不看书,我也没有习惯;你不爱教研,我也无兴趣;你爱海侃,我爱热闹;你爱玩牌,我喜欢上网聊天;你爱喝酒,我常有醉意。于是,一大批教师的个性泯灭了,思想平庸了,习惯从众了,无所用心了。记得李希贵说过这样的话:不要像一般人一样生活,否则,你只能成为一般的人。试想,你没有超常规的思路,你没有超常规的办法,你也没有超常规的措施,你又想要达到超常规的目标,这怎么可能?你想成为不同一般的人,但你却一直俗不可耐,像一般的人一样生活、一样工作,和一般的人一样追求,你凭什么可以成为不同一般的人。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张大千先生说过:“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赊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读书对于画家尚且如此重要,更何况对于我们教师?可以说,爱好读书的教师才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才会有洞见,有智慧,才会经常叩问心灵,才会保持对问题的敏感性,才会善于发现和善于思考问题。思考意味着觉醒,要做一个觉醒的教师,就要学会思考我们的教育,探索我们的教学,研究我们的学生;要做一个觉醒的教师,就要学会敏感地捕捉那些能够引发人思考的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一次在电视上笔者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一根海带百种做法”,看后,笔者在想:一篇课文是否有百种备法?一篇课文是否有百种教法?学生犯错是否有百种处理方案?再比如看了一次《赢在中国》的电视,很令人震撼:全国拔尖企业家群雄争芳,充满睿智,那犀利的质疑,机敏的答辩,深度的点评,足以让人引发很多思考:我们的教育管理能否经得起如此拷问?对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能否也来点质疑?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无创新性?有无开拓精神?商界有道德底线,教育的道德底线是什么等等,都给人许多有益的启示。作为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平时总会带着更多的关注点去学习和生活,总会时时处处捕捉自己的灵感和创生自己的思想。因为他深知:对问题的不断探究是个体成长必经的心路历程。因此,始终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和对研究的热情,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只要我们用心学习,用心思考,用心研究,既不盲从,又不重复自己;既能抛开陈旧的“经验”,又能善于呼吸新鲜的空气,既有“多智明达”的学养,又有“开心明目”的智慧,我们的心灵就会舒展起来,我们的视界就会开阔起来,我们的生活就会丰富起来,我们的生命就会精彩起来。

摘要:教师职业的要义贵在善于思考,学会思考,勇于探索。没有思想高度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没有思想高度的教学是缺乏艺术的教学,没有思想高度的教学是缺乏生命力的教学,一言以蔽之,没有思想的教学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

怎样才是我们的生活 篇2

How Does the Computer Change Our Lif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depend more and more heavily on the computer. then how does the computer affect our life?

on the one hand, it can be very helpful to people who need it and treat it cortectly. the computer can broaden our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it can also help us learn more about many fields of studies quickly: science, medicine, arts and so on. it is very convenient to people who are busy with their jobs, and has brought about many positive changes in our lives.on the other hand, the computer may bring about some negative changes. for eample, many children become so addicted to computer games that they stay up late frequently and even neglect their studles. another disadvantage is that computers radiation is harmful to peoples eyes, especially to childrens.

怎样才是我们的生活 篇3

为了“想要的生活”醉心事业

高华1980年出生于山东德州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绩优秀的他考进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后,高华留在北京发展,并应聘到一家商贸公司当销售业务员。

2003年8月,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高华认识了北京女孩朱艺,朱艺在广告公司上班,身高1.7米,笑容甜美,长发飘逸,高华心动不已。朱艺也被俊朗帅气的高华吸引,两个彼此都有好感的人很快坠入爱河。但是,朱艺家庭条件优越,父母都在机关单位上班。自从得知女儿在跟高华恋爱,朱艺父母坚决反对这门婚事。他们嫌弃高华是外地人,嫌弃他工作差劲,嫌弃他买不起房子和车子……

朱艺说:“干脆我们把生米煮成熟饭,这样我爸妈就不得不同意了。”但高华却坚持要在北京买了房再娶她,“我不能委屈了我的新娘,我一定要给你你想要的生活!”无奈,深深相爱的两人只好偷偷来往。

为改变女友家人对自己的看法,高华决定另外换个高薪的工作。几经辗转,高华应聘到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销售员,这家公司福利待遇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如果表现出色成为区域经理,年薪更是高达百万!

进入新公司后,高华兢兢业业、起早贪黑跑市场。两年后,勤奋努力的他一步步拓展起了自己的销售人脉,在业内创造了销售奇迹,成为天津分公司的总经理,年薪20万。

2007年春天,高华贷款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还买了一辆小轿车。混出点模样的他决定登门提亲。朱艺父母听说高华这4年不仅升职加薪还买了房、买了车,态度立马180度转变,同意了这门婚事。通过这件事,高华更加相信:男人有钱有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过想要的生活。

2007年10月,高华终于抱得美人归。没多久,朱艺怀孕了。高华提出:“你怀着身孕上下班太辛苦了,不如辞职安心养胎吧,我来负责赚钱养家就好!”丈夫的疼惜让朱艺很感动,她甜蜜地答应了。

然而,朱艺发现婚后高华经常加班或是去外地开拓市场,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很少有时间陪自己。丈夫冷落自己变成了工作狂,朱艺很不满。有天晚上,高华好不容易早早回家,朱艺本想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跟他温存一番,高华的手机却响了,是下属的电话:“怎样才能成为一名销售精英?”高华在电话中给下属指点江山,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朱艺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愤怒,尽量平静地对他说:“以后你能不能在下班时间不谈工作上的事情?你能不能多点心思放我身上?”高华一本正经地说:“那可不行,我是他们的上司,我有义务帮助他们,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团队的业绩。至于我们,来日方长嘛,你又何必计较这一时半会儿?”朱艺还想继续跟丈夫理论,却发现高华已经疲惫地睡着了……

2008年7月,朱艺生下儿子高博。本以为有了儿子,丈夫就该恋家了,但高华依旧是那么忙碌。公司区域经理年薪高达百万,高华渴望有朝一日也能奋斗成区域经理,过那种出人头地的生活,这样就能为妻儿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而朱艺则希望能过那种温馨的家庭生活。于是,她委婉地劝道:“老公,我们现在房贷还清了,生活压力没那么大了,别那么拼命了,多陪陪我和儿子,好吗?”高华每次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过后却照样没日没夜地工作。

日子悄然流逝,在追逐成功的忙碌中,爱情的模样已渐渐模糊。转眼,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没了牵绊的朱艺决定重新回归职场。

失意婚姻渐渐走向末路

2015年5月的一天,朱艺去某知名家纺公司面试总经理助理一职。那天,朱艺特意打扮了一番,一身宝蓝色连衣裙衬得她愈发明艳动人。当她出现在老板冯志豪面前时,冯志豪眼前一亮:30岁的朱艺风姿绰约,优雅知性,冯志豪心里微微一动,当场拍板录用。

时年42岁的冯志豪是个不折不扣的钻石王老五,两年前与妻子离婚,前妻带着儿子移民加拿大。期间,冯志豪也谈过几个对象,却没遇到一个心仪的,朱艺的出现让他找到了心动的感觉。他决定抓住时机,把这个虽然已婚但漂亮夺目的女人追到手。

朱艺很快发现自己从事的是一份快乐的工作。冯志豪幽默风趣,不仅丝毫没有老板的架子,还经常带她外出谈生意,并亲自教她如何跟客户打交道。在冯志豪的教导下,朱艺进步很快。

2015年9月中旬,朱艺助冯志豪谈成了一笔大单子,冯志豪十分高兴,定了家西餐厅庆祝。几杯红酒下肚后,有些微醺的冯志豪突然感慨地说:“你知道吗?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你了。”朱艺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说:“冯总,你喝醉了,我已经结婚了。”

冯志豪突然抓着她的手,霸道地说:“结婚了又怎么样?你还可以离婚啊。”冯志豪表情严肃,目光热烈,说的不像是醉话。见老总对自己貌似存有非分之想,朱艺原本想辞掉这份工作,但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才熟悉相关业务,做得也算不错,并且这份工作让她找到了自信和成就感,她又舍不得离开……

犹豫期间,朱艺突感身体不适请假在家调养,可病情一直不见好转,最后竟发展到嗓子嘶哑说不出话来还咳出了血。朱艺上网查了自己的症状,害怕自己得了肺癌,吓得赶紧给在外地出差的高华发了条信息:“老公,我突然咳血,好怕,你能陪我去医院检查下吗?”听说妻子病情严重,高华急坏了,但想到自己年底打算竞聘华北市场的区域经理,哪敢有丝毫懈怠,无奈,他以自己实在脱不开身为由,让朱艺自己去医院检查。

丈夫对自己的身体毫不关心,朱艺备感失落,心里的哀怨越积越多。正在暗自伤神,冯志豪打来了电话,原来,冯志豪见朱艺好多天都没去上班,就想打电话问问情况。

nlc202309091003

大约二十分钟后,朱艺突然接到冯志豪发来的信息:我现在在你家小区附近,你下楼我开车带你去医院看病。经确诊,朱艺的咳血,是咽炎剧咳导致喉部毛细血管破裂。那天,看到冯志豪忙前忙后陪自己在医院逐项检查,想到冯志豪每天日理万机,却肯花时间亲自开车陪自己去看病,朱艺的心被深深触动了。

过后,朱艺告诉高华检查结果时,高华正忙,就对妻子说:“我猜就没大事,我正忙,回家再聊。”一会儿朱艺给他发来条短信:“你不在乎我,有人在乎我。”高华以为妻子是气话,一笑置之。随后的十来天,冯志豪每天都打电话嘘寒问暖、询问她的病情。感受到另一个男人的关怀和体贴,不知不觉,朱艺的心悄然发生了变化,她禁不住拿丈夫和冯志豪对比,越发觉得高华不如冯志豪。再回到公司,面对冯志豪眼里的柔情和迷恋,朱艺没有躲闪,而是大胆地将目光迎了上去。

一个周日的午后,朱艺在办公室给冯志豪倒茶,不料脚下的高跟鞋一滑,身子倒向了坐在沙发上的冯志豪。冯志豪急忙用双手扶住她,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紧紧抱住了朱艺,朱艺没有挣扎,听话地任由他抱着……那天在办公室,朱艺把自己的心完全交给了冯志豪,她觉得能被这样一个事业有成又懂关怀体贴的男人爱着,是自己的幸运。或许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一心想把朱艺娶到手的冯志豪还适时送上象征着坚贞爱情的钻石项链,建议她尽快跟丈夫离婚。彻底沦陷在爱里的朱艺决定尽快跟丈夫摊牌。

挽不回败局的婚姻

2015年12月初,高华如愿成为华北区域经理,在外打拼数月的他终于归家了。回到家里的那天晚上,高华发现家里只有保姆和儿子,而他一直等到晚上11点钟,妻子才回来。“老婆,你回来啦,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终于成为华北的区域经理了,现在大家都叫我销售男神!”见到妻子,高华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她。

本以为妻子听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会高兴得跳起来,但她只淡淡地“哦”了一声,高华心里不禁有点小失落。见丈夫一脸春风得意的样子,朱艺觉得眼下提离婚有点煞风景,但想到和冯志豪朝夕相处的快乐,她狠了狠心,决定快刀斩乱麻:“正好我也有件事想跟你说,我们……离婚吧!”

朱艺一脸严肃,不像开玩笑,高华这才注意到妻子身着时尚的裙装,还有她精致的妆容……高华愣了好一会儿才从震惊中慢慢回过神来。“说吧,我想听听原因。”他像看着商界谈判对手一样,冷静地观察着妻子。

“没有真爱流淌的日子,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折磨,现在上天让我遇到了真爱,所以请你成全我!”朱艺的这番话让高华脸色突变,他猛地抓起茶几上的一个茶杯摔得粉碎,情绪激动地冲朱艺咆哮道:“这些年我为这个家辛苦在外面打拼,只想让你和儿子过上最好的生活,没想到你居然出轨背叛我,还向我提出离婚!”朱艺对高华说:“大吵大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也改变不了现实,更改变不了我的心,希望我们好聚好散,儿子和家里的一切财产统统归你,我净身出户!”

见妻子竟然连最疼爱的儿子都舍得放弃,显然是铁了心要跟他离婚,高华气急败坏地逼问:“告诉我,那个男人是谁?”然而,无论高华如何追问,朱艺都不肯说出情夫的名字……

第二天早上,高华满怀心事地坐在餐桌旁用餐,发现妻子拉着行李箱,从卧室里走了出来。拿着筷子的手开始颤抖,他痛苦地问道:“真的铁了心要和我离婚吗?”朱艺咬了一下嘴唇,点点头。

高华从心底里深爱着妻子,并不想跟她离婚,也不愿看到儿子小小年纪就缺失母爱,他决定找出那个迷惑妻子的男人,让他不要插足自己的婚姻。随后,高华向公司告假,每天开车到妻子上班的公司暗中跟踪她,很快,就打探到妻子出轨的对象就是她的老板冯志豪。

2015年12月18日,高华闯进冯志豪的办公室跟他谈判。他强压心中的怒火,对冯志豪说:“现在朱艺一心想跟我离婚,我只好找你谈判,只要你跟朱艺说你跟她之间只是玩玩,她就会对你彻底死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她回心转意回归家庭。”冯志豪听罢,反而劝起了高华:“既然朱艺铁了心要跟你离婚,说明她已经不爱你了,你又何必勉强呢?你根本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你说我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见冯志豪不仅不答应,还说风凉话来气自己,高华气得七窍生烟,愤怒中的他给了冯志豪一拳,冯志豪立刻叫来保安把高华赶了出去。

高华窝了一肚子火回到家里,看到保姆带着儿子在玩,儿子可怜巴巴地问他:“爸爸,妈妈这阵子怎么总不在家?我要妈妈陪我!”看着儿子落寞哀伤的模样,高华坚硬冰冷的心一下子融化了,他决定为了给儿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再去求冯志豪放手。

想到冯志豪人高马大,又有保安帮忙,为了慎重起见,他在自己的包里装了一把水果刀。2015年12月20日,高华再次来到冯志豪的办公室请他放手,冯志豪自然不肯,高华气愤不已:“世界上那么多好女人,你为什么偏偏要勾搭已婚的女人?”面对情人丈夫的兴师问罪,冯志豪态度嚣张又傲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前世姻缘!”

一听这挑衅的回答,高华的血直往上涌,愤怒中的他打开背包拿出水果刀,朝冯志豪的头部、胸腹部、背部连续捅刺数刀。冯志豪怎么都没有想到高华会突然拿刀,他一边大喊救命,一边夺门而逃,高华则紧追不舍。等闻讯而来的保安和员工等人冲到门口时,冯志豪已倒在血泊中说不出话来。众人立即将高华制服,并拨打110报警,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将高华抓获归案。而冯志豪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案发后,高华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震惊不已,高华积极上进,对家庭很有责任心,这样一个优秀的男人竟会遭到妻子无情的背叛,沦为杀人凶手。高华自己也非常困惑,他想问问妻子,他究竟做错了什么?而她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编 后

每个人都想过上“想要的生活”,有的人想功成名就,有好房好车;有的人则渴望一段美好的爱情……当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选择时,人们很容易被这些“想要的生活”牵绊着、诱惑着。究竟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值得每个人深思。在职场和家庭的压力交错而来时,婚姻里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多一些沟通,或许就不会失去了初心……

怎样的声乐课才是一堂好课 篇4

笔者认为, 任何教学都需要有规范的教学行为, 只是标准和要求因学科的不同而不同。声乐课虽以技能训练为主, 但课堂教学也应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它受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歌唱水平制约, 而不能随心所欲。同时,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 是先知的一方, 而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期, 是未知的一方, 学生学习也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引。因此、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直截了当的宣称:“歌唱的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老师”。教师教什么, 怎样教, 将直接影响学生歌唱水平的高低和学习进度的快慢。因此, 一堂成功的声乐课也应和其它教学科一样, 需要有许多相互联系的教学环节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

一、具有精心的构思过程

备课是声乐教师上课前的教学准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精心的准备课可以说是声乐教师在艺术上的“二度创作过程”。声乐教师扎实的演唱功底、艺术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只有通过精心的备课, 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如何将学生教会、教好, 需要详尽的构思。教师只有在研究并掌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基础上, 才能抓住重点、难点, 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搞好教学过程的设计。如果课前没有充分慎密的备课, 就等于施工没有图纸而盲目施工, 准备战役没有计划而盲目战斗。笔者认为, 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青年教师, 都必须构思完整的教案并将其书写下来。值得特别强调的是, 声乐教学大多以一对一教学模式为主。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决定着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都不尽相同。如果教师能够做到为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制定一个教学方案, 是对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有实质性推动作用的。尽管这项工作看似繁琐, 却不失为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声乐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有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是衡量一节声乐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声乐教师在上课前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那就为一堂课开了好头。一堂声乐课如果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并能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那么这堂课必定是有的放矢的。如以学生气息训练为目的, 那么教学内容、练声曲和乐曲都应围绕学生的气息训练来进行。

声乐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分阶段、有主次的解决学生歌唱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一节课内应重点解决好学生歌唱中所存在的一两个突出问题, 使学生有所提高。切忌在一堂课上眉毛胡子一把抓, 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有些教师上课时习惯运用民间艺人那种口耳相传的教学方式, 完全凭借自己的感觉上课, 边教边看, 边看边想, 能达到什么就是什么。可想而知无论这课堂设计多少个教学环节, 都注定是失败的。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古人云:“事必有法, 然后可成。”声乐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选择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声乐教师所选取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它既要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还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讲述法、比喻法、示范法、模仿法与欣赏观摩法,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特点条件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 对于初学者, 主要以模仿法为主, 教师的范唱起很大作用。针对气息训练, 教师可以运用比喻法, 将声乐中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比喻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许多声乐大师都擅长此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还体现于每个学生歌唱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上。有的学生声音条件较好, 会经常自觉不自觉的养成大声唱的习惯, 而有声音条件不是太好的学生, 往往发出的声音穿透力不强。针对这些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学生欣赏声乐名家的音响资料的基础上辅以讲述法提高学生分辨力, 从而获得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标准。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 教师更要根据其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示范辅以讲述法指导学生自然、平稳的换声。

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声乐课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愉悦的情境是一堂好课的必要保证。只有这样,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整个课堂处于师生积极活跃的气氛当中。在这样和谐融洽的气氛当中, 学生更容易找到歌唱的状态, 更完美的去发挥声乐艺术的潜能。平铺直叙、死气沉沉的课堂, 是不能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必不可少。声乐教学虽然是知识的传授, 但主要是通过一种不断循环反复训练的过程达到技能的培养。似乎天天都是同一训练内容和形式, 但是教师要从这简单的过程中使学生达到正确方法的确立, 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习惯, 就需要将满腔的热情、爱心、包容心投入到教学中和学生身上。教学中, 教师要把严格要求和鼓励启发结合起来。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对学生身上一点一滴的进步加以肯定和表扬, 使学生保持强烈的

一、普通高校音乐单考概述

音乐单考成为现代社会各普通高校各音乐系部的招生方法, 提前在外省设立考点, 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 在规定的时间内考试, 各普通高校根据报名人数确定合格证的分数线, 然后在规定的招生计划中邮寄合格证, 外省学生才有资格填报志愿, 报考这所学校, 这就是音乐单考。当然默认联考的外省除外。在音乐单考中, 有些高校为了招生生源, 视唱练耳的要求很低, 没有规定固定的视唱练耳考试要求及方案, 或者对视唱练耳根本

■冯建华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音乐单考应重视视唱练耳

摘要:近年来, 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单考是每所大学招生关心的问题, 因为音乐单考招生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声誉, 关系到学校在同类本科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 更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前景及就业率。尽管如此, 招生的景象并不十分乐观, 因为招生的质量还存在着劣势的现象, 全国各地生源的音乐基础知识不够统一, 知识结构不够均衡。以至影响本科教学的教学质量, 质量工程就会受到摧残。因此普通高校在考虑招生生源的同时更要考虑学生音乐基础的好坏与否, 提倡本科招生单位重视音乐单考视唱练耳。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单考;视唱练耳

学习热情。教师绝不能急躁发火, 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更不能对条件不好的同学嘲笑和歧视。由于当前师资力量的短缺, 很多教师一天上十余节课, 繁重的工作量致使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从头到尾都是一副表情, 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甚至歌曲示范时基本都是一条平行线, 对学生取得进步不给予及时表扬, 可想而知, 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得不到充分发挥的。

结语

尽管声乐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方法灵活多样, 形式各异, 仿佛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其仍有自身的教学规律可循。正如我国著名声乐歌唱家、教育家喻宜萱教授所说“声乐是一门艺术, 声乐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声乐教师应该钻研并掌握声乐教学的艺术, 从每一堂好课做起。教学中不可忽视任何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有精心的备课过程才能使教学有备而战, 树立

没有做任何要求。这样学生的综合修养就会受到限制, 影响学生进入大学后课程的学习。因此忽略或者忽视视唱练耳都是普通高校音乐单考错误的培养方案之一。

二、普通高校音乐单考视唱练耳的重要性

1.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

普通高校音乐单考中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的也是为了扩大招生规模而出现这一情况。视唱练耳是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读谱能力、音高音准的敏锐力及音乐的情感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让教学有的放矢, 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实施因材施教,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发挥学生潜能, 只有具备了这些相互关系的诸多因素, 学生的歌唱水平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才能称之为一堂好课。■

意识力等等。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 视唱练耳都是专业必修课, 因为视唱练耳是音乐基础课, 是音乐专业学生必须达到的一种境界, 可以顺利打通全身的关节, 使音乐综合知识结构得到完善与统一。视唱练耳也可以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修养及综合能力, 因为视唱练耳包括了丰富多样的知识点, 比如在听辨和弦时就要联想到乐理与和声的重要知识, 和弦的色彩、和弦的连接、和弦的解决等等;在视唱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中外优秀的名曲, 熟悉中外优秀民歌特点、曲式

参考文献

[1]潘乃宪.《声乐吴用知识》[M].上海音乐出版社

[2]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

[3]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妙》[M].人民音乐出版社

[4]郁文武谢嘉幸.《音乐教育及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1日版

怎样才是成功的人生 篇5

观察能力。上苍造人,予人以双眼两耳,喻示人们多看多听。观者看也,听者聪也,察者明也。所谓观察,且观且察,能观能察,观且察之。非广见无以明察,非明察不可谓聪颖。

分析能力,就是善于捕捉问题的关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看实质。

执行能力,就是言与行、知与行的问题。知重于行乎?行重于知乎?千年论辩不休,各有道理,没有结果。其中的行,可以理解成执行或者实践。

总结能力,就是要先深入后浅出,找出并锁定主要矛盾。运用二八法则,用80%的时间和精力解决20%的主要矛盾。

世事纷纭,雾遮云蔚。如若不具备四大能力,何有成功可言?

最高层级:具备“远见 + 决断 ”的才华。远见与决断,不可或缺,领袖群体无不高瞻远瞩、真知灼识,甚至意志坚强、砍伐决断、一意孤行。

成语“胆学才识”,确实耐人寻味。识,有远见的意思。胆,有决断的意味。胆识,岂非成功的要义精髓所在?情商与胆商,属于泊来品,概念时髦,视为成功宝典,津津乐道,风行于世。其实,情商高低与人际关系好坏互为因果,结果不就是人际关系的另类表述吗?胆商的说法,有显牵强,故弄玄虚,不如胆识二字来得简单、直接、深刻……总而言之,成功的基本要素包括:人际关系、通察人性、具有悟性、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执行能力、远见和决断。

成功金字塔的建立,给人以许多启迪,或许是成功学的经典或丰碑。

解决问题应当推崇“简单、直接、深刻”,应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不能简单问题复杂化。成就大事业者,无不做事爽快、谈话简洁,由此可见简单的力量。简单,其实也并不简单。

同时需要重新审视“成功”这个概念的困惑乃至迷惘……

成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横向上看,相对别人或许是成功的。纵向上看,相对自己或许是成功的。所谓成功人士,似乎未必拥有成功的感觉,失败感、挫折感、危机感倒是不时油然而生……

事业的成功,是做事的成功,未必是做人的成功。别人眼里的成功,未必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失败者,如若悲叹,仅仅悲叹自己身世。成功者,如若悲叹,必是悲叹整个人生。

成功,未必快乐。快乐,未必成功。成功,就像吸食毒品,只有更大的成功,才有更大的刺激,最终还是陷入更大的、甚至极端的痛苦之中。

或许,成功是一种错误的追求?或许,成功是一种自我的迷失?或者,成功有时可能就是一种失败……

真正的成功和成功的人生,在乎心态,在乎定位,在乎取舍,更在于自己对不同成功的不同理解。

所谓成功,是一种目标,是一种欲望,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感觉。成功,是一种内心体验,是以心灵感受力为前提的,是心灵对生命意义的强烈感受。

我们需要怎样的生活方式 篇6

最近,笔者先后走访了近年来在县城中小学退休的14位教师,其中小教高级3人,中教高级11人,语数外教师9人,政史地教师5人,教龄最短的为36年,最长的为43年。我们探讨的主要话题是:退休后你对所教学科有哪些深刻体会,主要经验是什么?又有哪些育人心得?在交谈中,笔者发现,这14名退休教师的教学经验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教学环节均为数年不变的程式化。其育人心得是严格有余,宽容不足。

一位语文教师从任教到退休,对语文教学的几个模块从未改变过,即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课文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还自称“这套教学法是跟一位退休老教师学的,效果还不错”。另一位语文教师批了42年的学生作文,自嘲用语最多的是“中心明确,主题突出”。从探讨这14位退休教师的教育教学心得来看,他们的所谓“经验”都惯用了刻板、重复的某个模式。有位退休教师自诩道:“我当了38年的班主任,自认为我的管理是最棒的,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当笔者问其何种妙策时,他很自豪地说:“遥控管理法,这可是我的管理宝典。”并对其“宝典”大加赞赏一番。笔者听后困惑地想:一个不愿走进学生心灵的班主任,又怎能说自己的管理是最棒的呢?

笔者先后与14位退休教师交谈后,又不能不想到身边正在工作着的同行们,包括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们。他们的生存方式又如何呢?在长期的观察、交流和多次调查中得知他们的生存方式和14位刚退休的教师相比,很难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即经验取代了理性,重复取代了创新,压力赶走了激情,从众淡化了个性,这就是当前一般教师的生存方式。

不少青年教师适应期刚过,就被“经验”这一桎梏定格了。凭借自己的一点“经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徜徉在狭窄的“经验”小道上,再也不肯探索新的路径,新的方向。由于理性被“经验”所取代,他们的思想往往被禁锢在自我的小圈子里不愿自拔,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起来,什么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什么新课改、新教法,一概被拒之门外。每天只能麻木地生存在有限而又可怜的一点“经验”里,过着日无所思,心无所用,不思进取的生活。一位初中语文教师还有3年就退休了,进城15年来,自言没订过一份报刊,没买过一本书,也没读过一本书,饭桌上常年放着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参。他说,除了每学期简单套写半页计划和总结外,平时从未动过笔,晋升中高职称时,只是下载了两篇文章获得了市级奖就通过了。他曾心安理得地对笔者说,“教书这一行,只要有几年经验就足够用到退休,我就是凭自己年轻时的一点经验,一直走到现在。我虽然没有什么大功劳,但也算辛苦了一辈子。在我们语文组里,我觉得我还是站得住脚的,还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我觉得这就够了。”

我们说,教育应该是与生命共舞的活动,因此,教师最宝贵的经验应该是在探索中所得,在创新中生成,惟有这种富有生命力的鲜活而有价值的教育经验,才能体现教师心灵的舒展,生命的成长,思想的放飞,而那些僵死的、凝固的、一成不变的所谓“经验”,只能使我们的思想萎缩,灵魂固化,精神麻木,心如死灰。难怪有资料显示,目前,有80%的教师在教学中固守传统,经验老套,不思进取,对新型教学法从不愿意尝试一下。这种经验型教师不仅制约了个人的发展,更严重地阻碍了新课改的有效开展。

许多教师习惯了定势思维,习惯了重复自己的工作:备课不分析学生,上课不顾学情,课后从不反思。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很容易形成教师思想的简单化,甚至是一种思维的僵化,这种定势的僵化思维往往对学生又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伤害。比如,一位教师对求教的学生总爱说这样一句话:“这类题,我已经讲过好多遍了,你怎么还是不会?”有一次我问这位教师,“既然你讲了好多遍了,他为什么还不会?到底是什么原因?你是怎么讲的?他为何老是不会?你思考过吗?”停了一会儿,那位教师恍然大悟似的说,“我还真没想到,我老是这样批评学生,怎么就没换个角度考虑呢?”

教师职业一旦走上重复自己的圈子,生存方式必然是麻木的、固化的、平庸的。重复自己虽然是省时、省事、省心,但必然会失去、超越自我的机会。笔者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师,他们备课抄教参,上课讲教参,有的干脆把教参带进教室,一字不漏,照本宣科。这种只会教教材、教教案的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尚未走出适应期就退休了,他不可能走向熟练期,更不可能感受风格期的洒脱,骨干期的底蕴,学术期的练达,理想期的从容。

教师职业的要义贵在善于思考,学会思考,勇于探索。没有思想高度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没有思想高度的教学是缺乏艺术的教学,没有思想高度的教学是缺乏生命力的教学,一言以蔽之,没有思想的教学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因为,教师真正的生命是拥有自己的思想,一种深邃而智慧的思想。因此,笔者认为,重复自己是一种思想的苍白和贫乏,它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准则;重复自己,是对自己职业的一种搪塞和亵渎,它只能自我矮化,思想僵化;重复自己,是一种责任的缺失和灵魂的丢失,它永远也找不到生命的支点和精神的皈依。

升学压力使许多教师失去了工作热情,由于压力大,心理疲倦,职业倦怠,不少教师只能一天天地苦撑着,对自己的职业冷漠,不感兴趣,心态麻木,毫无追求。于是对工作能搪塞就搪塞,能马虎就马虎,能不做就不做,一切简单化、情绪化,得过且过。

教师一旦失去了工作热情,就失去了对职业的亲和力,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对国民教育的影响;教师失去工作热情,敬业就成为一句空话,使命感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失去工作热情,生命就会缺乏支点,心灵就会失去依托,人生就会失去充盈。善待教育,就是善待生命,只有情感充沛,精神饱满,潜心投入,如琢如磨,才能感受教育的意蕴,生命的觉醒,人生的真谛。

面对压力,要坚守理想,学会超脱,要让读书滋养底气,让思考带来灵气,要力求成为不同的自我,鲜活的自我,生动的自我,希望的自我,追求的自我,卓越的自我,在压力中成就自我。

从众心理使许多教师淡化了个性:人家怎么做咱就怎么做,上类似的课,写类似的批语;对老教师的经验,年轻教师亦步亦趋;你不看书,我也没有习惯;你不爱教研,我也无兴趣;你爱海侃,我爱热闹;你爱玩牌,我喜欢上网聊天;你爱喝酒,我常有醉意。于是,一大批教师的个性泯灭了,思想平庸了,习惯从众了,无所用心了。记得李希贵说过这样的话:不要像一般人一样生活,否则,你只能成为一般的人。试想,你没有超常规的思路,你没有超常规的办法,你也没有超常规的措施,你又想要达到超常规的目标,这怎么可能?你想成为不同一般的人,但你却一直俗不可耐,像一般的人一样生活、一样工作,和一般的人一样追求,你凭什么可以成为不同一般的人。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张大千先生说过:“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赊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读书对于画家尚且如此重要,更何况对于我们教师?可以说,爱好读书的教师才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才会有洞见,有智慧,才会经常叩问心灵,才会保持对问题的敏感性,才会善于发现和善于思考问题。思考意味着觉醒,要做一个觉醒的教师,就要学会思考我们的教育,探索我们的教学,研究我们的学生;要做一个觉醒的教师,就要学会敏感地捕捉那些能够引发人思考的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一次在电视上笔者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一根海带百种做法”,看后,笔者在想:一篇课文是否有百种备法?一篇课文是否有百种教法?学生犯错是否有百种处理方案?再比如看了一次《赢在中国》的电视,很令人震撼:全国拔尖企业家群雄争芳,充满睿智,那犀利的质疑,机敏的答辩,深度的点评,足以让人引发很多思考:我们的教育管理能否经得起如此拷问?对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能否也来点质疑?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无创新性?有无开拓精神?商界有道德底线,教育的道德底线是什么等等,都给人许多有益的启示。作为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平时总会带着更多的关注点去学习和生活,总会时时处处捕捉自己的灵感和创生自己的思想。因为他深知:对问题的不断探究是个体成长必经的心路历程。因此,始终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和对研究的热情,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只要我们用心学习,用心思考,用心研究,既不盲从,又不重复自己;既能抛开陈旧的“经验”,又能善于呼吸新鲜的空气,既有“多智明达”的学养,又有“开心明目”的智慧,我们的心灵就会舒展起来,我们的视界就会开阔起来,我们的生活就会丰富起来,我们的生命就会精彩起来。

上一篇: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下一篇:交通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