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绪

2024-05-21

学生思绪(共12篇)

学生思绪 篇1

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即爱智之学, 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彩。哲学课教学本身就是智慧的传播, 就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智慧、引导学生“自悟”的环节, 是哲学课教师打开学生心智源头的过程。因此, 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成为哲学课教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下面就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创设情境, 引发学习兴趣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是目前我国新课改的要求。哲学教学中, 创设一定的情境, 寓抽象、思辨、深刻的哲学道理于具体的情境之中, 更能有效地唤醒和启迪学生的心智, 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 巧妙的情境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 就对本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的“源头活水”。

例如, 在讲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时, 首先出示“存在即被感知”的漫画。漫画的大意是:英国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 正在向他的学生讲授“存在即被感知”这一命题。谁知他的学生反而诘问贝克莱:你的生身父母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呢?贝克莱说:该死, 这正是我所不能回答的!漫画形象地揭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愚蠢可笑。所以, 当这幅生动幽默的漫画一出现时, 学生便显示出极大的积极性, 议论纷纷, 这时教师趁机演绎:贝克莱还用得着上街买牛奶面包吗?他只需要闭上眼睛感知一下, 牛奶和面包就会从天而降。此时学生哈哈大笑, 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领悟出唯心主义的荒谬, 从而轻松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二、精心设计问题, 引发积极思考

鲁迅先生说过, 在瞎弄里摸索, 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哲学本身就包含了深刻的思想性, 有人认为哲学不在于教师的教而在于学生自身的体悟。这话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但我不敢完全苟同。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特点, 高度重视“设问”在哲学教学中的作用。但是教师在课堂设问中不能过渡太大, 否则无形之中为哲学教学制造了思维障碍, 因此要使设问有一定的“坡度”, 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层层深入, 引领学生由“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的困惑, 逐渐走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朗境界。

例如, 我在讲授第十二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时, 教材上有“梨虽无主, 我心有主”的哲学小故事, 文后原本有两个设问: (1) 谈谈你对“梨虽无主, 我心有主”的理解。 (2) 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 许衡为什么会做出上述选择?我在此基础上, 重新设置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1) 这个故事展示了哪两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 在天气炎热、口渴难忍的情况下, 许衡为什么做出上述选择? (3) “我心有主”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明了, 答案能直接在材料中找到;第二问的难度稍微加深了一些, 必须结合本课的新知识来解答;第三问才是问题的根本, 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引入“自悟”的佳境, 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人生哲理。

三、精心设置悬念, 引发学生自悟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总是有一种不放心, 生怕学生对知识理解得不透彻, 以致一味地“填鸭”, 从表面上看, 课堂内容充实, 其实这样做是在剥夺学生“自悟”的权利, 扼杀学生思维的活力, 难以实现教学目的。因此, 我们何不成“生”之美?把“悟”的机会留给学生, 我们只需静等, 从而感受课堂教学的意外之美。那么, 教师如何在哲学教学中言而“不尽”, 留有余地呢?

例如, 我在讲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与“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 播放了视频“200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尾山宏”的片段。视频主要讲述的是:尾山宏, 一位73岁的日本老人, 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的罪行进行着坚持不懈的追问。作为中国战争受害者的代理律师, 从1963年起参与了40年来所有的对日本的诉讼案件:历时32年的“教科书诉讼案”“山西慰安妇案”“731人体试验案”“南京大屠杀”“浙江永安无差别轰炸案”“刘连仁劳工案”“李秀英名誉侵权”以及“遗弃化学武器及炮弹案”……尾山宏的举动触怒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许多人给他发恐吓信, 还经常在深夜里打来恐吓电话……

视频播放结束后, 我没有直接分析其中蕴涵的哲学意义, 而是停留了片刻, 这个动人的故事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 从学生激动的神情上可以看出,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进行着激烈的思维碰撞, 教室里形成了一种“暗流激荡”的氛围。这种氛围逐渐带领学生进入“自悟”境界, 在这无声的教室里, 学生逐步明确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与“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

总之,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哲学课堂要根据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学生思想情况和实际的认知水平, 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抽象、思辨的哲学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生“自悟”的环节,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11.

学生思绪 篇2

起身,落座,不过盏茶而已。日子就像手中拨动的念珠,一颗颗滑落,每一颗都是人生最美的篇章。我们也在最美的时光里,谱写了最美的你我。

不知多少次,在夜晚的时候,我们一起躺在台上看星空,看城市,谈心事。你说,你要当设计师,为我设计一件全世界最美的衣服。我说,我要穿着你为我设计的衣服,站上奥斯卡的颁奖台,到时候震惊全场。我还 记得,甜甜的笑容漾在你的嘴角,天上的星辰都没有你的笑容灿烂。不过八岁左右的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小小的我们,总是那么调皮。乘着大人不在家,在厨房里捣鼓些“黑暗料理”。把冰箱里的丝瓜拿出来,学着大人的样子把皮削掉,往锅里倒些油,把丝瓜倒进去。却不曾想,锅里的.油炸了起来,把我们俩吓的大叫起来。最后,还 是你手拿锅盖挡在前面,我把火关掉的。当然,被大人发现了,免不了一阵教训。

我们也曾争吵过。不知什么原因,致使后来我们俩打了起来。她从小体弱,这一打,就流出了鼻血。我的鼻子也被她的指甲划破了。不过一小时,冷静下来的我们,都有些懊悔不已。她从楼上走下来,就跟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把我叫到楼上玩游戏。就这样,我们又重归于好。

你爱弹钢琴,而且弹得很好。一如流水般美好,流泻的旋律不是他人可以模仿的。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飞舞,从低音滑到高音,像绽开的玫瑰那般热烈。继而,又从高音徐徐降落,像散落的珍珠那般富有光泽。我爱跳舞,跳的还 不错。你说,以后我们要一起合作一次,你弹钢琴,我跳舞。我至今还 记得,我们的合作。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实现。

对不起,我并不想和你分开。但是,自私的我也想和妈妈在一起。也不知你是否还 会记得我,也不知你是否会想起我。

无边的思绪 篇3

此刻的心情,搅动了思维的长河,无边的思绪,伴随着电脑的键盘声,犹如舞蹈家脚尖的精灵,令人眼花缭乱;也犹如音乐家指挥棒的魔术,令人赞叹不已。

岁月如歌,人生如花,时光如水。从20多年前开始,给《烹调知识》写稿,这么多年了,看着身边砌立起来的刊物,一本本留起来,直到今天。一封封幼稚的笔墨,从天府之国到黄土高原,一本本厚重的刊物,从黄土高原到天府之国,来回穿山越岭;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时,看见成熟的铅字与新潮的刊物,我深深地感到,20岁的《烹调知识》已经长大,我的所谓的“笔墨”也变得成熟与圆润了。但我心里知道,不能忘记那幼稚的年代与发黄的刊物,因为那是今后鞭策与对照的见证人。

一个刊物,《烹调知识》也不例外,正如同人类的成长一样,一步一个脚印,一个阶段就有一个阶段的容貌,对于这些,要有呵护的感情,不要留恋对过去的喜悦,更不要强求与责备,要看到以后的新颖与完美。

所以,在这时侯,虽然窗外是潮湿而泥泞的街道,桌上依然是几本杂志、几篇稿纸。翻滚的思绪与冬日的冷清,显然是不协调的。我顺手翻开《烹调知识》任何一期杂志,我便可感到她成长的轨迹。是的,世间有些事物是不会再来的。就像黄土高原上一棵幼小的白杨树,从一点嫩绿,逐渐变大、变高、丰满,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我只用不太丰润的笔,为她施过一点肥,浇了一点水,培上一捧土。

20年,所谓“弹指一挥间”,我在《烹调知识》上刊登了100余篇文章,虽然是我心血的结晶,有的也不尽人意,甚至引起争议与烦恼,但我还是感到自慰,尤其是充满感谢。感谢的是,通过编辑善意与提携的手,将她们展示给人们,使餐桌上美味佳肴色香生辉,飘香各地,使我在每次回味的时侯,仍然很爱她、欣赏她、怀念她。

通过《烹调知识》这根红线,我结识了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朋友,即使在很忙的时候,都要提笔给读者回信,在很晚的夜里,还有电话来讨教问题,也要不厌其烦地解答;通过《烹调知识》这条渠道,我用心捕捉吃的变化动态,研究美食潮流走向,将新的信息传播出去;通过《烹调知识》这座桥梁,我走进神奇无比、绚丽多彩的烹饪王国,仔细品尝着美味佳肴,发现其中的真谛,辛劳耕耘在食之原,采摘香甜的果实……将之奉献给人们,奉献给餐桌。不能不说,通过《烹调知识》,将自己介绍给了社会,使别人认识了自己,也提高了自己。

在许多的业余作者中,我真正是一个幸运者。因为有爱我的编辑们的支持,众多读者的拥爱,才能如此“飞快“地成长,文章有短有长,题材随意拈来,从古到今、从上到下、从锅、盆、瓢、勺、碗到油、盐、酱、醋、茶,从猪、羊、牛到鸡、鱼、鸭,从面、饭、菜到色、香、味等,只要与烹调有关,即可发表。从一般作者到特约撰稿人,又从特约撰稿人到编委,对一个普通作者来说,是极其奢侈的事情。我承认,在今生,我为许多刊物写过稿件,但是在《烹调知识》这里,我才得到对待人的真诚的感情与友谊。我愿意沿着既定的轨迹走下去,一如既往,知恩并且尽力回报。

特别需要感谢的是,由于《烹调知识》的原因,我结识了许多中国烹饪界的泰斗。忘不了在太原并州饭店鲁菜专家张廉明教授对我的教诲;在五台山,聂风乔教授给我讲的烹饪与人生关系的启迪;陶文台教授来信对我文章的仔细指教;邱庞同教授多次对我在《中国烹饪研究》杂志上发表文章的鼎力相助……还有许多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都给了我无私的关爱和善意的批评。

《烹调知识》之所以对我偏爱,也是因为我偏爱生她养她长她的黄土高原。因为我的祖籍在山西,我的血液里流着山西人的血,我曾吃晋东南的小米长大,喝漳河的水解渴。虽然随着父母南下到了四川,但根在山西。忘不了“文革”期间,在山西农村避难的日子,忘不了在漳河边当知青的岁月。也许,有的人讲,我的文章通俗与质朴,实际而稳沉,这与《烹调知识》的定位有关,也可能和家乡的山水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在。

面对《烹调知识》的20岁生日,我想了这么多。的确,她已经20岁了,但还很年轻,有些地方还是显得不成熟。正因年轻,才可以有为。我会好好地去写作,好好地把握每一个时刻,为她的成长服务,也为众多的读者服务。

明天,我会写什么呢?当然不会离开“烹调与吃”的话题。具体的内容不是可以预知的,只要有人读,有人看。虽然很累,但每当想起这些,便有了动力。

当《烹调知识》20岁之际,正是生命迷人的时侯,也是如花的季节,出于一腔热情,抒发出我的真忱。

赠友

回首二十年

无边的思绪

犹如不尽的长江

滚滚而来

划破千层雾

冬天的阳光

恰如睁眼的花蕾

即將绽开

我可以封笔

却封不住

美食的诱惑与期待

我可以沉默

却要回应

盛世的繁荣与精彩

不将美味与欢乐

奉献给人们

就对不住

走的匆匆忙忙

思绪的畅想 篇4

当我读到刘副省长的《沁县温庄下乡住村记》和袁书记的批示, 深深为之感动。刘维佳副省长的下乡日记文字朴实, 自然流畅, 更重要的是他记录之准确引人沉思, 反映的现实发人深省, 感情真挚给人启迪!

感动之一:刘维佳副省长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 “搭乘省扶贫办公用车去往长治市沁县册村镇温庄村……想一竿子插到底, 悄悄地在村里住下, 尽可能做到‘村不扰民, 县不扰官’”……

感动之二:住村调研中, 刘维佳副省长在帮助温庄村三位老人种玉米时, 了解到“农机作业涨价, 农民用‘西门达尔’孕牛耕田种地”, 反映出“乡村的老年农妇也面临着通胀的现实压力”。他首先想到这是“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应对好的首要问题”。当刘副省长目睹“百亩喷灌无水源”和“千女水库无水渠”的尴尬局面, 他首先深深自责:“这暴露了我们工作中的一个盲点, 项目建设必须解决好配套、使用和管理的问题, 否则就是劳民伤财。”……

由此我们看到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继承、重拾党的密切联系群众, 注重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看到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真诚地住到农村, 深入一线作调研, 而不是走马观花的流于形式。这些怎能不使人感动、振奋呢!

感动、振奋之余, 我不由思绪翩翩, 飞翔畅想:领导干部到基层, 放下架子与群众打成一片, 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 了解群众的想法意愿, 发现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因此作出正确的决策, 帮助群众实现意愿, 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我们的农村怎会不发展, 我们的农民怎能不富裕, 我们的国家民族怎会不兴旺发达呢?

学生思绪 篇5

思绪

sī xù

【近义词】

思路

【词语释义】

1.思想的端绪;思路。2.情绪;心情。

【出处】

《晋书・潘岳传论》:“ 安仁 思绪云q,词锋景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且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或u首以通尾,或尺接以寸附。”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寒夜联句》:“清知思绪断,爽觉心源澈。” 杨沫 《花蕊》:“使我的思绪,我的目光也随着延伸。”

南朝 梁 柳恽 《捣衣诗》:“孤衾引思绪,独枕碛嵌恕! 唐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度量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容华虽少健,思绪即悲翁。”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二》:“想写一封信告诉她自己的思绪,像往常一样。”

【词语造句】

1、我能参加这样的盛会,真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2、他们每个人都在美国人民的思绪和祈祷中。

3、下面这种方法不但可以理清你的思绪和增强你的记忆,还可以帮组你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4、你是被可怕的思绪和烦恼纠缠呢,抑或是你来掌控你的思想呢?

5、因此,再试试把思绪回到一周以前,你做这个梦的时候,看看你是否能将上述任何中的一条与你生活中以及头脑中正在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

资料

6、无论我们是否说出心中的感觉和思绪,我们都在向外界传播它们。

7、这个时候你有一种不想要的思想,用你思想上强有力的惊叹打断思绪的链条.

8、我努力让我的思绪充满春天与阳光,但是,在我的内心最深处,有的只是一片灰色。

9、当你的思绪慢下来的时候你开始真正的去感受。

10、这使你可以准确的梳理你的思绪,不会受到外部干扰或注意力分散的负面影响。

11、你差不多成为了一个观察者,看着你的思绪飘过。

12、那些情感和思绪突然闪现在你脑海,并导致你的不安,这被称为内部压力。

13、和别人在一起时,我们能够让自己的思绪脱离这种不和谐的背景感觉,连我们的存在也突然变得似乎有意义起来。

14、月升时分,当我们尾随天空的步履放慢思绪,月的魔力就在此时蔓延到我们全身。

15、不管他们是否走神儿,或者思绪已经漂到爪哇国了,都比他们手头上的事能更好地预测出他们的情绪。

16、我穿过他的身体,看到即使现在他的思绪仍然还都在薇尔身上,都是些绝望的,充满爱意的,吓坏了的想法,想着如何保证她的安全。

17、如果我正在寻找一篇合适的引文去激发我的灵感,或者一篇博文将我的思绪和精神提携至和谐之境,那么这个博客便是首先浮现脑海的。

18、我们的思绪与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在一起并为他们祈祷。

19、试着去“看到”这些,如果你无法分别你的思绪,在观察时你就能很轻松并且不会迷失自己(在自己的想象中)。

20、如果你能看清你的思绪就像是看清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简单来说你就选择了不去接近它们,因为你知道接近的唯一后果是把你带入死循环。

21、这时电话响了,打断了她的思绪。

22、呼吸可以使你的思绪脱离你的大脑,进入你的体内。

23、每当你的思绪把你拉回过去,问问自己当前需要什么。

24、股市刚走过又一个严峻的星期,在过去的17个月内已下跌了56%。朋友无法将股市从她的思绪中赶走。

激活文字,放飞思绪 篇6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着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三、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

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引入“生活味”,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仔细玩味,语文课堂就必然会充满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

五、导入“新闻味”,让语文教学“导航”

放飞思绪,展开解读双翼 篇7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文本展现给学生的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 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融入作者创设的意境中, 就难以准确把握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 也不是听到的, 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 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解读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问“铺”能否换成“照”。在思考解答此题时,我让学生 充分想象 , “照”和“ 铺”的异同 , 有的学生联想到手电筒, 把手电筒直接垂直照射地面,光则聚集成一个圆圈;如果把电筒与地面成一定的角度照射, 光则像布匹一样铺在地面上,在这个联想过程中,学生很快就会明白诗句中用“铺”更贴近实际。学生自然能感受到残阳下江面的景象, 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情感。

二、想象,感悟意境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 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 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 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 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 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 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大家所熟悉的相比较,那是一种什么情景? 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调动以往的生 活体验 , 回答说 :“雪”、“ 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 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 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 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 就像早上醒来才发现夜里静悄悄 地下了一 场大雪那样, 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 , 闻一闻 , “气味也 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进了作者 笔下凄美 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作者与学生的人 生阅历、文化底蕴、 语言修养不在一个层面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架设心灵的桥梁, 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在教《咬文嚼字》时,学生根据贾岛 的诗作《 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 “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 ”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 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诗还原成 生活画面 , 先听到“敲 ”门声 , 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 从而推断出朱先生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

想读:让思绪在诗中飞扬 篇8

一、想诗歌的图画美

诗歌往往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教师可以在朗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想象画面, 口头表达,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真正地进入角色, 身临其境。《乡愁》这首诗中的每一节都是一幅画, 学生可以通过诗眼“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浮想联翩。学生在想读中真正的进入角色, 也就达到预期的审美效果。

二、想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它的修辞美、音韵美和用词美。“乡愁”本是非常抽象的情感, 但诗人却借助巧妙的比喻, 将这种抽象的情感物化, 把乡愁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使人很容易想到诗人在贴邮票、买船票、对着墓碑、望着海峡时心事重重的神态, 具体、形象、可感。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在律诗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颔联和颈联、尾联的押韵, 在词中主要表现在叠字的运用上,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李清照的《声声慢》, 词的开头连续使用14个叠字“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凄凄”, 对寻觅动作的叙述、冷清气氛的描写, 凄惨哀戚的情感画面, 再加上叠字的运用, 节奏急促, 形象的写出了作者浓重的哀愁。最后写雨声时, 又用“点点滴滴”四个叠字, 一唱三叹, 极具音乐之美。另外, 这首词的句式长短不一, 变化繁多, 富有音乐美。

三、想诗歌的结构美

在《乡愁》这首诗中, 诗人以时空变化来抒情写意, 层层推进诗情的表达, 将思念与离别的酸楚凝聚诗行, 时序词语像一条红线贯穿全诗, 节与节、诗与诗之间对称和谐, 长短相间, 整齐中给人以参差错落之感。

四、想诗歌的情感美

让思绪在美的天空中放飞 篇9

一、品味语言之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 美的语言能给人以听觉、视觉和感觉上的美感。《十八岁和其他》一文语言的亲切质朴, 《长江三峡》一文的瑰丽华美, 《荷塘月色》一文的优美清新, 无不给人以震撼人心的美的享受。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 语言真正的美, 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动听。”如《我的四季》中“在生命的黄昏里, 哀叹和寂寞的, 将不会是我”这富有哲理的句子, 更催人奋进。

语言美还表现在用语的精确生动上。孔乙己掏钱买酒时的一“摸”一“排”, 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迂腐文人神态毕现;葛朗台的一“瞪”一“扑”, 活脱脱刻画出一个噬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另外, 教材中的成语典故、神话传说、哲人慧语都为我们留下了语言美的精华。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美、语言美的教育,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宝库。

二、享受自然之美

“没有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 人生乐趣就会失掉一半。” (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 大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料来源, 同时也为文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美育内容。语文教材中既有春的江南、夏的海滨、秋的香山、冬的济南, 又有西湖的碧波、泰山的奇伟、海市的奇观、天山的美丽。还有傲然屹立的白杨、郁郁苍苍的青松、亭亭净植的荷莲、正气浩然的梅花。文学作品中的大自然景物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体现了作者的美学理想, 一切自然景观经过作家的美学加工, 就显得更加精致、完善, 更加爽心悦目。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体味和感知这一切自然美的内涵, 就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三、陶冶人格之美

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 在艺术形象中体现了作家的审美追求和批判。中学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物典型, 为我们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屈原的正道直行, 诸葛亮的耿耿忠心, 范仲淹的忧国忧民, 闻一多的凛然正气, 乃至老王那些底层劳动人民身上人性的光辉, 无不折射出主人公的形象美、人格美。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对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 分析其思想性, 使学生产生共鸣, 激发学生情感火花, 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教材中还有一些反面的典型, 如《守财奴》中的葛朗台、《雷雨》中的周朴园、《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要引导学生从他们丑恶的灵魂中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主义社会的罪恶, 培养学生鉴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四、体验和谐之美

语文教材中不少构思新颖的文章, 通过匠心独运的构思, 勾画出一幅幅神妙动人的和谐画面。如《肖邦故园》那些四季景色和音乐、人性美, 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互相辉映的艺术画廊。再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形和意的统一, 营造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教师如果帮助学生比较鉴赏、探微索隐, 引导学生心有所感、情为所动, 认识到其中蕴含的美的意境, 就能增加学生美的感受力, 获得潜移默化的心灵陶冶。

五、感悟意境之美

所谓意境, 也就是指作者对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作者 (包括读者) 主观情感融为一体, 构成一个鲜明而又独特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境界, 意境美是各种美的总和。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短短的12个字, 却组合了“枯藤”“老树”等最有特征的秋景, 气韵俱出, 形神俱备, 再加上作者这一抒情主体和读者这一欣赏主体, 一幅肃杀、寂寞、悲凉的秋思图立即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的思绪也随着“断肠人”在“天涯”漂泊的足迹进入了画面。再如《荷塘月色》清净幽雅的月下荷塘、淡泊宁静的荷塘月色, 透露出作者孤独苦闷的心情和在自然美景中所获得的淡淡喜悦。它们都是作家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物境相结合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境界, 源于客观现实生活, 但更富有生活情韵和深邃的思想力量, 能使我们读者产生一种超乎笔墨之外的艺术享受。

学生思绪 篇10

一、集思广益, 设计日趋成熟

1. 利用网站扫除“盲点”

一开始我们的想法比较简单, 只是想着解读文字, 理解文本。因此课堂开始是这样设计的:

(1) 同学们, 我们已学过《将相和》《史记》《草船借箭》《三国演义》《景阳冈》等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吴承恩的《西游记》。先从第一回开始:

师板书:猴王出世

可是《猴王出世》是一篇近代白话文, 语言生涩, 篇幅又很长, 这就形成了学生的学习“盲点”。学生很难理解。于是在新的教学设计中,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制作了一个学习专题网站, 增加了课前预习板块:

上课之前, 我要求学生先登录网站, 浏览《西游记》和作者的介绍;听孙敬修评书;再自己读读课文, 根据网站上的解释, 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想一想文中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大意。

2. 细茗语言上出“特点”

语文就是要对文字“咬文嚼字”。为了细品文字、感悟形象, 大部分教师都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 哪里可以看出这些特点?可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全面, 不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全文。于是我设想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个问题, 找到文章的另一个支点:吴承恩是用什么方法, 把石猴的形象写得那么生动呢?这样不仅解决了“写什么”, 而且解决了“怎么写”。

我的课堂, 是仅仅抓住“猴王”来进行的。第一部分教学时, 我让孩子进网站看动画片断。由看图片改为观看视频, 是因为视频更有视觉冲击力, 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石猴出世的神奇。这样的教学设计层次更分明, 对石猴“神奇、自由、顽劣”这一特点的感知也更丰满。 (板书:神奇自由顽劣)

二、妙用整合, 两者水乳交融。

根据《猴王出世》的略读性, 多媒体网站的功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1. 与“媒”相依首尾衔接, 接出了圆满

在版块一“课前浏览网站走上河滩留脚印”中, 学生对故事有整体的把握。在版块三“课后凭借网站分享‘泳’中乐趣”中, 学生课后读《西游记》, 感受悟空成长的过程, 品悟其不同时期的特点, 在互动平台上交流阅读感受。

孩子们凭借网站, 看看介绍, 听听评书, 再发表自己的想法, 在互联网上畅游美丽的文字丛林, 在文本中玩穿越, 与悟空零距离接触, 兴之所在, 乐在其中!

2. 与“媒”相依突破重点, 突出了形象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石猴从出世到称王的经历, 感受其形象;品读语言, 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重点, 我通过“起:趣入网站触经典;承:阅读提示理脉络;转:细品语言悟形象;合:互联网上说悟空”四步走逐步展开教学过程。教学中有四个亮点:

(1) “形美以感目”——看视频感形象。在理解石猴的无私时, 让学生欣赏水帘洞动画片段, 通过体会水帘洞是个洞天福地, 去感受悟空有福同享、慷慨大方的品质。 (板书:勇敢无私聪明) 这些视频以生动鲜明的声像效果激发对石猴形象的进一步解读。

(2) “语美以感人”——互交流共学习。学生基本了解后, “互动”这个平台供每位学生自由快速地发表自己的学习成果, 师生、生生之间构成一个多维互动的交往空间, 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学习氛围。

(3) “音美以感耳”——曲萦耳触情感。学生在平台上交流时, 我还设置了背景音乐《美猴王》。孙楠的演唱雄浑有力, 美妙动听, 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提供给学生想象的支点, 使学生无拘无束地遨游在想象、表达的世界里。

(4) “词美以感心”——诵词组悟形象。从一只石猴变成美猴王, 从齐天大圣到西天取经的孙悟空, 孙悟空一路走来, 经历了蜕变。我们在最后深化对悟空形象的理解时, 出示了描写悟空形象的成语, 让学生诵读, 如:不避艰险、明察秋毫、等, 实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彰显大语文教育的宽广视野。

3. 与“媒”相依解决难点, 增强了信心

理解词语意思, 读懂课文内容, 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这些对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所以特地在网站设立“词语注释”的内容, 把难理解的词语单列出来。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借助注释来读通句子, 理解文本内容, 消弭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畏惧心理。

黄昏的思绪 篇11

慢慢的向远方走去,

不时用脚尖踢起河滩的石子,

水面顿时荡起一串又一串涟漪。

眼见田间绿绿的苗青,

犹如一幅幅惠民强农的水彩画,

聆听小河流淌的低吟,

仿佛一首首水利畅想的回旋曲;

闻着山坡油菜的花香,

期待一年收获季节的来临。

水天一色的美景,

真叫人身心愉悦。

尽情地让拂过的微风,

吹散着飘逸的长发,

任思绪在黄昏里狂奔。

曾经,每一度春光,

惊讶着她赤热的心肠,

怎能忘记自己站在花前的喜悦,

大自然一花一草生长的韵律,

教给她再生的秘密,

就像花朵对于季节的忠诚。

有人说经岁月打磨过的女人更美丽,

其实那是一种人生阅历的沉积。

女人如花,

开在女人灿烂的笑脸上,

馨香四溢、醉人心扉,

那是成熟气质的散发,

那是人格魅力在绽放,

更是顿悟过后的从容和淡定。

时光流逝,岁月无痕,

青春的脚步已渐渐远去,

虽没有了儿时欢笑和童贞,

却有着女人般柔情和坚毅;

虽不知来路会怎样?

却懂得怎样去充实完善自我;

虽不知何为情商?

却认真品尝着人生酸甜苦乐。

将农发行工作的忙碌和欣慰,

与对父母及爱人的万般牵挂

渗透在一起,

享受此刻的娴静与惬意。

当夜幕悄悄降临,

当路旁最后一盏孤灯亮起,

她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工作就象一幅长长的画卷,

让人越读越有滋味

情感就象一道七色的彩虹,

让思绪在空中翻飞!

人生就象一杯无色的烈酒,

学生思绪 篇12

中国书画艺术历来讲究“疏可走马, 密不透风”, 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应疏密有致。为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和流行课堂中的“满堂问”, 有经验的教师特别重视“课堂留白”, 学生智慧的火花往往会在“课堂留白”中, 在所谓的“冷场”中闪现, 在实际工作中, 我对此作了如下尝试:

一、阅读“留白”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处理好阅读与“留白”的关系, 对于加强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大有裨益。那种阅读后随即的讲解和讨论, 留给学生的认识, 或感受, 只能是肤浅的, 不深入的;那种感悟和体验也是蜻蜓点水式的。我曾在两个班教学于漪老师的叙事散文《往事依依》, 同样是范读课文, 第一个班范读课文前, 只是要学生注意本文写了几件事, 提的问题不够明确, 加上读完之后就交流。课堂气氛很闷, 几乎没有学生举手;点名回答, 也是结结巴巴凑合过去, 打击了学生自信心, 让学生尝到的是失败的痛苦, 久而久之, 就会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心态。教第二个班时, 我改变教法, 先让学生带着“写了哪些往事?”“哪些地方体现了‘依依’?”的问题听读, 教师放缓语速, 让学生在听读中注意思考, 这实际也是一种巧妙的留白, 边听边甄别, 边勾画, 边总结, 边组织语言。读后并不急于讨论交流, 而是让学生再进行一定时间的思考, 再让学生同桌交流, 结果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大大提高。其中的差别直接来自于是否课堂“留白”。

二、串讲“留白”

课堂串讲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极常见的方式, 但一堂课全部串讲, 就成了教师的一言堂, 课堂就会枯燥、无味。教者可以在串讲中根据内容的深浅、密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讲到关键处有意卡住, 讲解中故意留出空白, 让学生根据知识的“场 (环境) ”, 补出相应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锻炼他们推理、探究的能力, 这样, 整个课堂就不会平铺直叙, 没有波澜。如教学“病句的类型”中的“句子成分是否完整”时, 我在串讲了缺少句子主语和谓语两种类型后, 让学生自己推测缺少宾语类型的情况和相应的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此时留出一个思维的空白区, 在出示例题后, 让学生推测, 探究。既避免了教师的无谓讲解, 又加深了对于前后知识的理解, 更增添了课堂的波澜, 训练了学生思维, 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问后“留白”

课堂为了调动学生的思考, 提问必不可少。传统的课堂问得太少,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事外。思考太少, 仿佛没有学生的存在。而时下所谓流行的课堂, 问题漫天飞, 学生被调动了, 课堂很热闹, 但往往是虚假的繁荣, 学生的思维缺少必要的深度, 更谈不上条理性, 学生多数时候, 并不能进行有效的思考, 同样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不够。我们所需要的有效课堂, 应该是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 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在《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中, 我的教学设计本以为很是完美, 从王安石的《元日》诗入手, 引导学生发现诗中过年习俗, 勾起学生对本地过年习俗的回忆, 再自然导入课文, 用加小标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的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巧妙手段。这样上课, 老师提问虽不是漫天飞, 学生回答虽是响当当, 师生互动虽是很频繁。但学生的思考是浅层次的, 缺少必要的深入思考。在听了同备课组的同志上完这一课后, 方觉自己设计的浅薄, 缺少必要的深度, 学生的思维不够深入。这位老师个性化的设计中, 摒弃了我设计中的身边事, 通过《元日》诗直奔课题《本命年的回想》, 题解“通过这个题目, 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短暂思考后提出:“回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本命年回想?”接着教者围绕这两个问题, 分别安排了两个教时, 第一教时表面看, 完成的任务与我原先的设计差不多, 然而却是天壤之别。他先让学生用小标题式概括出十件事。这个过程中, 先让学生思考并在书上相应位置写下来。这里的思维留白,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并让学生写下来, 学生就要琢磨:概括得对不对?用词当不当?看是平常, 却是用心仔细。然后由学生自由发言, 评价标题得失。在讨论中, 思索中, 提高了学生练字练句的能力。思考过程中, 教室表面上是安静的, 但学生的圈点勾画, 蹙眉凝思, 都显示出学生内心的波澜起伏, 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虽没有满堂问的热闹, 却有思维火花的不断闪烁。这就是有效课堂, 这就是高效课堂。课堂留白的魔力着实让人吃惊。

上一篇: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下一篇:保持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