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技能培训

2024-06-02

岗前技能培训(精选12篇)

岗前技能培训 篇1

岗前培训是中职卫校二年级护生即将进入临床实习前最重要的教学活动安排。鉴于目前中职卫校护生的综合能力普遍较差的现状,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地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以使其更好地应对紧张、繁忙、充满挑战的临床实习, 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目前亟需探究的重大课题。我校近二十年沿用的传统岗前培训法包括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护理技术三大岗前培训学科, 各自分别在教室和实验室里强化理论和技能训练, 为时2~4周。高端模拟一体化岗前培训法则是把三大岗前培训学科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要求融在一起进行一体化设置, 充分运用我校引进的高端模拟人 (ECS) 作为情境设置中心, 学生、“患者”、教师互动, 最后三大岗前培训学科的教学目标共同达标。

1 对象

我校2006级护理专业2个班学生, 51班 (56人) 为实验组, 52班 (54人) 为对照组, 2个班的学生入校时基础课考试成绩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实验组采用高端模拟一体化岗前培训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法, 高端模拟一体化岗前培训法程序如下。

2.1 教师设计临床案例, 制订目标

运用我校新引进的ECS高端设备, 教师用ECS设定一个常见的临床案例, 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其问题内容包含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护理技术3个主要岗前培训学科常见的临床病症, 拟订情境, 提出问题和学习目标, 使学生对学习目标有清晰的了解,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2 组织分工, 预习目标

根据学习目标和提出的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如进入病房与患者沟通小组;健康史采集小组;主要护理体检小组;实行护理措施小组等。各小组根据所负责的目标预习教材, 查找资料, 提出问题, 请教教师, 共同讨论解决方案。预习学习目标时要特别强调团结协作精神, 因此要求其他小组同样要预习学习目标, 最终要求全部达标。

2.3 身临其境, 分工合作, 共同达标

情境设在有ECS的模拟病房, 相关学科教师在旁边观察学生所有教学目标的达标情况以及学生的仪表、团队精神等, 并进行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全程由一位教师掌控整个局面及调控时间。由于是用ECS设置情境, 其“病情”在抢救和护理过程中会不断变化, 营造了浓浓的临床职业氛围, 学生感到身临其境, 学习情绪高昂、思维活跃、欲罢不能,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4 教师点评, 学生总结, 强化目标

情境目标完成后, 在旁边观察的相关学科教师根据本专业岗前培训的目标分别进行小结点评, 学生做好笔记。教师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写出在情境岗前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及培养其终身学习的精神[3], 使其将教学目标的知识点牢牢地印在脑海中。

3 结果

(1) 岗前培训结束后根据三大岗前培训学科的教学目标, 以病例分析为主设计一份试卷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2组学生均采用同一试卷, 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说明高端模拟一体化岗前培训法特别是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上明显优于传统的岗前培训法 (见表1) 。

(2) 问卷调查。岗前培训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教学满意度调查, 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岗前培训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 (见表2) 。

注:Uc=4.853 85, P<0.01

4 讨论

4.1 高端模拟一体化岗前培训法的优势

4.1.1 有效地训练了学生与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

ECS“能说话”、“会眨眼”, 现场情境真实, 形象直观。学生站在ECS面前就能与“患者”进行直接的对话沟通。由于ECS“说话”是由教师操纵的, 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又可有效地训练学生对“患者”的健康史采集, 一举两得。

4.1.2 培养了学生对临床病症的细心观察能力

ECS可模拟无数种不同的病症表现, 如外伤、骨折、心律失常、血压降低等, 情境逼真, 形象生动, 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非常全面、细心的观察能力。此项是岗前培训的教学目标之一, 相信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大有裨益。

4.1.3 全面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ECS功能多样、齐全, 能模拟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病理、生理表现。比如对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刚才心率90多次/分, 却一下就出现了“奔马律”,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处理“奔马律”的紧急临床应变能力。如此生动的临床情境训练, 使学生印象深刻、永世难忘, 没做好的学生甚至还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这强烈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1.4 创新了护理技能训练模式, 强化了学生的正确技能操作能力

高端模拟一体化岗前培训法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临床动态氛围内的实训方法。学生在处理 (护理) ECS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病症和护理问题时, 就会真实地反映出自身实际的技能操作水平。在临床情境中对“患者”进行技能操作, 不容置疑, 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效果肯定要远远好过既往在实验室里无情境的静态岗前培训, 正由于是在真实情境中的动态实训, 就又充分展现了在场全部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充分地体现了护士的角色价值, 增强了其做一名护士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4.2 高端模拟一体化岗前培训法要加强和改进的主要问题

4.2.1 设备条件要求太高

我校的一台ECS价格70万元左右 (美国进口) , 一次训练最多有20~30人参加, 由于岗前培训时间有限, 学生班次又多, 一台ECS显然不够用, 这是大力推广高端模拟一体化岗前培训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4.2.2 对教师要求更高

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护理技术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岗前培训, 这就特别要求各岗前培训学科的教师要精心制订教学目标, 共同商讨设定情境, 有效地掌控时间, 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岗前培训学科的教学目标同时达标[4]。

4.2.3 护理技术操作训练需加强

多学科融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岗前培训, 其长处是重在提高学生的临床执业综合能力。这就无形中减少了学生的护理技术操作训练时间, 而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又是岗前培训技能训练中的重中之重, 而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在这样的训练中是很难提高的[5], 因此必须另安排时间给学生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训练。

本文已充分展现了高端模拟一体化岗前培训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明显成效。建议学校在岗前培训总时间内给所有学生都安排20学时左右的动态实训时间, 其他时间则为各岗前培训学科的专科技能训练时间。这样两者兼顾, 就可以保证全部学生综合能力和专科操作技能的双双提高。

参考文献

[1]倪水芹, 李昱.综合能力测评方法在实习护生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 2007, 4 (5) :219~220.

[2]贾愚, 臧渝梨, 娄凤兰, 等.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介绍[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6) :463~465.

[3]崔怀岱.探究式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14) :66~67.

[4]邓芝伶, 李艳秋.实施一体化教学提高护生培养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3) :69~70.

[5]许燕, 张建欣, 肖焕新.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慎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9) :68~69.

岗前技能培训 篇2

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资料整理回来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作文,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吧!

怀着自豪与激动的心情,我很荣幸地成为台州医院护理实习队伍中的一员,加入了白衣天使这一行列。对于护理工作这一方面在学校教育期间就有所了解。工作的繁重,超负荷的精神压力。让我们必须以十二分的精神来工作,以100

分的满足来上交这份生命的答卷。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毫无临床经验刚进入医院的实习生们来说就更加需要对上岗前的很多情况去熟悉去适应。幸运的是,台医专门安排了两天时间对我们进行岗前培训,这对我们这群刚接触临床的护生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会。

从7月11日至7月12日,我参加了这次由台州医院教研部组织的岗前培训。虽然它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从中学到的知识却是终身受益的。它不仅使我在短时间内了解到了医院的有关信息和服务技能,更重要的是向我传递了一种信息。即学习是进步的源泉,文化的根基,在护理这一岗位上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以真心,爱心,关心去换取病人的信任,从而减少医患之间的摩擦,提高护理质量。

首先,第一天是理论培训,它让我对医院文化,发展历史,办院宗旨,硬件设施,行为规范,服务理念及愿景都有了个深入了解。同时还认真听讲和熟悉令人医

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礼仪运用,护患沟通技巧,消毒隔离与职业防护等相关知识。而第二天的培训则以专业技能操作为主先是让我们观看了给氧,更换引流袋,口腔护理等六项操作的标准录像,然后去实验室听看老师亲自示教与讲解,并且给予我们充分操作练习时间,让我们熟悉和掌握了这六项基本技能,利于在临床的更好实践。

其次,这次培训也使我们的执业素质有了提高,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作为一名即将实习的护士,开始了与病人的直接接触,一定要脑勤、手勤、眼勤、口勤,要细心,有爱心、耐心、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的给予病人亲人般的官怀,时刻了解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需要,去帮助每一个患者。这不仅能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同时给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能减少护理差错和医患纠纷。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

制度与规程规范了我们的行为,促进人员的治理,对《护士条列》《医疗事故条例》的相关学习,使我们曾强了法制观念。

这次培训虽然短暂,但从中所受到的启迪和教育对我以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如何成为一名令人尊敬的好护士是我奋斗的目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浅谈医院岗前培训实践体会 篇3

【关键词】 医院;岗前培训;实践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99-01

学校环境和学生毕业后所面对的现实之间差距往往非常显著,这些会让一部分的新员工感到力不从心,增加了其困惑和迷茫的心态。因此及时的岗前培训能迅速的消除新员工的困惑心理,帮助他们适应工作岗位。这也成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新员工迅速融入单位环境,了解单位文化和相关规章制度,对于其之后规范的职业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1]。岗前培训可以帮助新员工从学生状体向职业状态的转变,增进对所服务医院历史、现状和前景的了解,帮助员工规划其职业生涯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全面细致的岗前培训能还可使新职工规范工作行为,明确工作任务,遵守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和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在新职工心中形成对单位的归属感,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培养合作精神和互相信任的基础。

1 做实新职工岗前教育

1.1 院情院史教育 对院情院史的了解是一个新职工进入单位最开始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因为这是个人与单位展开合作和服务关系并与之建立感情的基础。由院长为新进职工详细介绍医院的历史和发展经过,目前的水准和定位情况,医院管理、工作制度、医院特色和优势所在等,目的使新员工对所服务的单位有一个初步的和正确的了解,有利于其即将开展的职业活动。

1.2 医德医风教育 当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也酿成了不少悲剧。在这个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里,医生能否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关系到每一个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健康长久发展。医德医风始终是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是所有医务人员都应该遵守的底线和心中的信仰。虽然毕业生在学校里已经接受了不少关于医德医风的教育,但是由于未能与实践结合,其对于这些道德层面的约束始终只能停留在教科书和语言里,并未形成深刻的认识和没有在心中以此为信仰。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医院职工必读》,包括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医务人员医德评价标准等八项内容[2]。为了避免这样的培训流于语言层面,应该具身边实际和广为大家所知的正面和反面的例子,帮助新进职工形成正确高尚的医德医风。

1.3 宣传和塑造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根基所在,一个积极向上发展,为患者利益考虑的医院文化对职工高尚医德的养成和奉献精神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新进职工首先应该对医院文化进行观察和深入理解。我们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比如歌唱比赛、演讲比赛等鼓励新员工了解和接受医院文化,并将自己融入到这种文化之中。通过上岗宣誓、佩戴医院徽章等措施使新职工强烈地感受到医院文化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增进凝聚力和约束力[3]。

2 认真落实岗前培训计划

2.1 轮岗与进修相结合 新进职工在理论基础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临床实践上经验严重不足,要成为一名称职医务人员必须兼具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需要在岗前培训时给他们提供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的体验机会。笔者所在的医院,对于新进职员,第一年一般不给定岗。第二年固定专业科室,熟悉和掌握本专业临床实践的基本工作内容和技能[4]。第三年,安排在职进修,让他们带着临床实践上的困惑去学习知识,这样对知识的理解将更加深入和透彻,提高其工作能力。

2.2 本院培训与高校深造相结合 首先,医院人事科要制定新职工培训规划和具体计划,接收新医护人员的专业科室要有培训计划,学习内容及考核标准,并为每个人指定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扎实理论知识的带培老师[5]。新医生工作期满三年后,根据各科室和其自己的愿望,我们鼓励他们报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的本科学历员工,有很大比例的都考取了在职研究生,这对医院的长期发展和新医生个人成长都大有裨益。

3 体 会

3.1 全面性 对新职工的岗前培训,内容要全面详实,要做好培训计划,按照计划一步步进行,不能敷衍了事。培训内容应该包括:院史院情、医院特色和优势,在区域内的定位情况,患者对医院的评价。还包括医患关系的处理技巧、医疗技能、操作规范等。带领新员工在各科室之间学习和了解,达到对医院整体的认识。

3.2 实用性 岗前培训的目的是帮助新员工迅速适应角色转换,消除器迷茫和困惑心理。同时迅速掌握基本技能,以满足工作要求。因此,所有安排的培训项目必须保证实用性和有效性。新员工要正确认识岗前培训的重要性,端正态度,配合导师。

3.3 规范性 制定详实的培训计划,规划好时间,保证培训达到的质量和效果。培训完成后,要进行严格规范的考核,促使所有新员工都能从本次培训中获益。

4 结 语

岗前培训作为医院人才储备的重要一环,对医院的长远发展意义深远。认真做好岗前培训,能减少新进职工适应岗位的时间,以正确的心态和规范的操作迅速投入到工作中来。医院的长远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岗前培训,要想在竞争中取胜,获得患者的好评,必须对新进职工进行系统规范的岗前教育。

参考文献

[1] Vorsters A,Tack S,Hendrickx G,et al.A summer school on vaccinology:Responding to identified gaps in pre-service immunization training of future health care workers[J].Vaccine,2010,28(9):2053-2059.

[2] 覃泽萍.规范化岗前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1):456.

[3] 邱亭林,劉尚梅,田佳,等.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卫生人才,2012,(3):86-87.

[4] 范文雄.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1):35-36.

岗前技能培训 篇4

关键词:新护士,技能培训,效果,意义

1 对象

选取2009年新进院护士92人, 年龄20~26岁, 本科学历7人, 大专学历85人, 均为应届毕业生。

2 方法

2.1 训练内容

以临床常用的8项基本操作 (生命体征的测量、卧床病人更换床单、静脉输液、无菌技术、引流管的护理、心肺复苏、超声雾化吸入、皮试液的配置) 为培训内容, 以50项护理操作技能训练为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 培养新护士的护理礼仪, 沟通技巧, 爱伤观念, 无菌观念, 规范操作流程及应急能力。

2.2 培训方法

2.2.1 带教教师的选择

负责操作培训的教师共两位, 均为参加过全省或全国护理岗位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 具有出色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素养, 同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2.2 培训周期

培训时间为两周, 每批16~20人, 共5批, 采用全脱产的培训方式。

2.2.3 具体实施

采用集体点评训练的培训方法将学员分成4~5个小组, 每组4人。集体点评训练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操作训练方法, 由1名护士进行操作演示, 其他护士观摩, 待操作结束后进行集体点评, 逐一指正[1]。

每天集中练习一项操作, 先由教师演示, 包括物品准备, 环境评估, 病人评估, 与病人的沟通及护理礼仪, 操作的难点与技巧, 操作流程及爱伤观念的培养。上午在小组组员的相互评判下先熟悉操作流程, 带教教师现场随时指导;下午以组为单位随机抽查其中1~2名学员, 其他学员观看, 由学员先指出操作中的不足和错误, 再由带教教师逐一点评, 总结操作中的不足, 统一规范操作, 纠正后学员再练习。

集体点评训练可以使所有新护士以评估者和被评估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岗前操作技能培训, 克服传统训练方式中的不足, 在练习和观摩中达到双重学习的效果, 锻炼了新护士的心理素质, 有利于新护士在操作技能考核时发挥正常水平[2]。

2.3 考核与测评

第2天先进行前一天的操作考试, 考核教师固定, 实行一对一监考的方法, 严格按照操作评分标准统一评分, 监考教师记录学员的扣分点并当场讲评, 最后总结学员的共同错误, 以期改正, 成绩交护理部, 记入个人技术档案。

2.4 结果

考试结果显示, 平均分低于80分的2人, 占2.17%;81~90分的20人, 占21.74%;90分以上的70人, 占76.00%。

3 效果

3.1 提高了新护士的素质

通过严格的操作培训, 使新护士掌握临床上常用的几项技能, 在模拟练习的过程中增强了沟通能力, 提高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及爱伤观念, 培养了职业情操。

3.2 减轻了临床带教压力

培训使新护士能够很快地掌握了护理诊疗规则和护理常规, 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规范, 为临床带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减轻了临床带教的压力, 同时也使新护士能够更好地在短期内适应临床环境, 顺利进行临床护理工作。

3.3 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

培训使得新护士对常用的护理技能胸有成竹, 在临床工作中得心应手, 减少了新护士的挫败感, 增加了新护士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

3.4 提高了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命脉, 是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3]。高质量、安全的护理是病人选择就医最直接的条件之一。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和得体的护理礼仪, 减少了重复操作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悠燕, 周艳.集体点评训练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 2010, 9 (2) :164.

[2]陈晓玲, 姜贤政.系统培训在提高年轻护士操作技能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 2010, 9 (2) :531~532.

空乘人员岗前培训培训心得 篇5

分享

创新

空乘人员岗前培训培训心得

梦想起飞

带着对空乘的憧憬,带着对未来的梦想,带着美好的期望,我们经历了2个多月的洗礼和漫长的等待,终于来到了济南,步入了放飞我梦想的地方,在这里,我将迎来人生新的起点,翻开崭新的一页,在似水年华里谱写飞翔的篇章。

回顾昨天,从第一次面试到现在,我已从一个为梦想而接受挑战的女孩成长为了一名山航的新人;在接到毕业合格证的那一瞬间,我成为了一名为梦想而时刻准备起飞的新乘。

来到这里的每一个女孩都有一个天使梦,那个天使就是一位工作在三万英尺高空的空姐。曾经在我心中,空姐就是自信而美丽的代名词;空姐是令人心动的浪漫职业。她们没有翅膀,却可以飞越千山万水;她们无需旅游,就可以领略各地风情。

经过2个多月的初始培训和一个星期的客舱部岗前培训之后,现在的我对空姐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所关注的已不再是那些表面的光环,客舱中的我们不只是为旅客提供餐食的服务者,也是老年旅客的女儿,儿童旅客的姐姐,生病旅客的护士,外出旅客的向导,遇到火情时奋勇灭火的消防员,紧急情况下带领旅客逃生的指挥者,水上救援时的救生员。空姐,就是一个集多重职业于一体的万能服务人员。

如果说培训部2个多月的初始培训让我对空乘这份职业有了基本的认识,那么客舱部的一周培训让我们对空姐有了更加全面而又深入的体会。客舱部端庄优雅的宋队长、刘队长、宋教员、叶教员和检查员们悉心教导,授予我们专业技能,做人之道,使我明白了怎样才能胜任每一个角色,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客舱的主人。从服务语言的沟通技巧,到真诚真挚真心的细节服务;从客舱乘务人员管理手册,到带飞每一个细节的学习,一个星期将3个月的课程浓缩、提升,紧凑而充实,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体会。

客舱服务工作是航空公司的窗口,是公司运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意义上,它就是竞争力、客座率,就是效益,我们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们要用优质的服务提高旅客的忠诚度、提高航班的客座率、提高公司的效益。将近3个月培训让我认识到成为一名优秀的乘务员,免费

分享

创新

1、首先要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的精神,热爱我们这份事业。正如宋教员在态度重塑课程中所说,只有真正热爱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并以在这个岗位上为千万旅客提供优质服务为自豪,才会让我们有工作激情和动力,才能真正做好服务工作。

2、其次不断充实自己,勤奋好学,从叶教员的“服务语言沟通技巧”和“三真千个服务细节培训”中我发现真实的客舱服务中还需要我们更多的知识与工作经验、案例。这些都需要我们多学习、多积累、多开拓应用。我们现在知道的东西太少,还需要不断学习、汲取知识,认真学习乘务员手册,熟练广播词的朗读,业务熟悉了,才能灵活运用,深入浅出。

3、最后严格要求自己,开拓进取。乘务员的职责并不是简单的端茶送水,我们需要娴熟的服务技巧和强烈的服务意识,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并且持之以恒工作。《客舱乘务员管理手册》规范了我们的工作标准,对我们工作中不规范的个人行为做出严格的处理,同时也会对我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正如刘队长在培训中所说,只有对自己工作标准高一些,对自已要求严一些,才能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完善。

培训课程即将结束,春天也悄然而至,在这个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2010级第一批新学员,满载着教员们的嘱托和期待即将开始真正的飞行生活,我们深知这份工作的不易与辛劳,我们更知其中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旅客提出的各种形形色色的要求,还是各式各样未曾遇见的情况,我们都会用专业的知识,真诚的微笑,和全部的热情去面对。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要雕刻努力成长的足迹。

站在新的人生舞台上,我们要演绎精彩绝伦的乐章。

中职生岗前职业礼仪培训的探讨 篇6

【关键词】中职生 礼仪教育 道德素质 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16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推进,社会、国家和普通人也愈来愈追求进步,而衡量一个事物和精神进步发展的准绳便是文明,礼仪则是文明生长必须的土壤,从大处着眼,一个国家的外交和对待世界发展的态度等,从细微处看,一个人的言语行为,一个脸上表情,无处都是在礼仪中传递。所谓的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的交往交流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敬意以及蕴含的内容的综合,礼貌、礼节、仪容、仪表都属于礼仪表现的基本方式,对于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思想水平、交际能力的试金石,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礼仪则是文明发展,道德风尚和风俗民俗的集中反映。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职业化教育学校,担负着给社会输送各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重任,这就需要职业礼仪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除了学好必须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进入社会,应付各种生活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的综合素质,才会在将来的工作生涯中取得成绩。基于此,我们的中职生不仅要有才,还要有礼,成为朝气蓬勃的社会人才。

以下,笔者将浅析中职生岗前职业礼仪培训的措施和途径,以飨读者。

一、中职生岗前职业礼仪培训教育的重要性

国务院2001年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全社会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同时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生的职业礼仪教育与道德素养戚戚相关,也对整个社会的劳动者的素质十分重要,学生只有具备了过硬的职业礼仪才能在将来更好的走向社会,更好的面对社会工作岗位。中职生毕业后面临的是就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中职生是否能顺利的走向工作岗位,岗前职业礼仪的培训至关重要,比如职业学校中的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商务礼仪才能形成人与人的规范交往,更加具备职业竞争力。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期,不仅缺乏技术人才,更缺乏高素质的劳动者。在中职生岗前职业礼仪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改善公众形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形象和道德素养。

二、礼仪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良好的个人礼仪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的外在体现,故在具体的和他人的交流活动中,语言行为的得体就十分的重要,生活中良好的礼仪会让我们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风采,交往更加和谐,而职场中良好的礼仪,能展示我们优质的职业形象,有助于职业成功。

礼仪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和职场礼仪三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职生的礼仪培训教育严重缺失,尤其是长期得不到正规的职场礼仪学习和有效纠正,使学生丧失了职业教育优势。所以要让中职生知礼懂礼,首先要教会他们怎么做,有具体的行为准则作支撑。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针对学生不同专业和不同需求,开发适宜的有关职业礼仪相关校本教材,将职业礼仪教育培训纳入学校正常的课程体系,利用课堂学习系统的职业礼仪知识,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比如,将职业礼仪教育内容编排成小品、戏剧、相声等,寓教于乐,接受教育。餐饮专业的学习可以关注电话、问候、迎宾、就餐等职业礼仪的培训,英语专业的学生培训内容可以涵盖谈话、仪态、课堂等。

三、礼仪教育培训的教学模式研究

礼仪教育课程与生活、工作相关联的特点决定其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只有理论知识与相关的工作实践、工作训练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使课程日臻完善。知识讲授与模拟训练相结合,一方面要求职业礼仪培训充分结合教材的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讲授知识时以讲授、释疑为主线,掌握专业技能时以实践、模拟为主线。另一方面要关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真正的为中职生的职业需求服务。知识讲授和模拟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符合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需求,不但可以使学生知道并了解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知识内化为实践工作技能更好的应用。

(一)职业礼仪培训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首先由教师亲身示范正确的职业礼仪,然后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境导入学生模拟。如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有客人进入宾馆大厅时,我们应该怎么为他们服务。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模拟过程中相互评价,共同提高。最后,教师把相关的问题归纳集中解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2.角色扮演法。针对特定的职业礼仪,如介绍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给学生设计一些特定的角色,如客人、长者、男士、女士等。在具体的过程中了解介绍他人时的顺序、手势等,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一些具体的职业礼仪案例,直观的教给学生知识。

4.任务教学法。通过向学生下达任务的方式,明确本课职业礼仪的需要完成的项目,这里需要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最后做陈述或者演示。

5.教学演示法。这是教学模式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师示范,图片,影音资料等,学生通过看、听、想、思的方式掌握职业礼仪知识。

(二)职业礼仪培训教学模式创新

现代教育需要培养的是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于一身的优秀人才,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创建美好幸福生活和服务社会大众的优秀人才。我们中职职业教育需要培养的是敢于和擅于建设、服务和改造社会的人才,而中职职业礼仪教育培养目标是以往的“实用性”人才向“综合素养性”人才的转变。

传统的中职礼仪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地位,教师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客观主体地位,可以说是学生沦为了分数的奴隶、应试的机器,根本谈不上具体的职场能力的培养。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学模式要求我们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毫无疑问的,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职场应用能力为本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需求。同时这种中职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实践控制能力最大化,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职业礼仪知识和形式的基础上锻炼实际职业礼仪应用能力,给予学生更宽广的表现舞台。

比如可以引用小组合作和个人竞争相结合的自主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技能差异进行平衡分组搭配,分为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人数控制在五到八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专业技能、知识能力和管理水平突出的学生任组长,明确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并完成监督职责,以表格评价的方式记录每一个组员的成长。同时在组间引入竞争机制,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竞赛活动,如通过小品、戏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自主的提高职业礼仪运用能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在活动中寻找快乐与成就感,感受小团队的协调合作的那种亲密无间之感,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探寻,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礼仪的运用能力。

总之,中职生的职业礼仪教育培训是打造和提高有素质的劳动者的必要手段,是进入社会后,职场交流中有效的润滑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社会不仅要求我们的中职生有精湛的业务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职业礼仪教育是塑造个人形象的不二法宝,是提高职业形象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中职礼仪培训上进行不断的探索,采取合适的有效措施,真正的让中职生成为有才有礼的社会栋梁。

【参考文献】

[1]武智慧,姚虹华,刘洁,廖正非. 礼仪养成教育在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2]周轶佳.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岗前培训风险及其防范 篇7

一、风险因素的构成

岗前培训风险与其它风险因素的构成一样, 主要来自内外两个方面:

1. 内在风险

所谓内在风险, 是指由于企业对岗前培训缺少科学安排和有效的管理, 导致培训质量不高, 培训目的未全部达成, 培训投资效益低下。风险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观念僵化, 思想上缺乏足够重视。一是企业高层领导和培训组织者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 认为“参训员工都是好不容易才被我们初步录用, 对本企业依赖性大, 短期内绝不可能跳槽”, 于是岗前培训内容在思想教育上, 偏向以讲解规章制度为主, 技术传授限于入门指导和简单操作, 完全忽略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 方式上则以训诫为主。二是受训员工在思想上没有正确对待, 认为岗前培训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惯例, 充其量是一次组织动员, 因而把主要精力花在如何争取好印象上, 希望早日结束, 早日上岗, 没有打好基础的思想准备。上上下下都把岗前培训当作简单的“行政步骤”, 结果必然导致培训流于形式草草而过, 不细致, 欠规范, 不仅直接影响着培训效率, 而且导致人才流失。比如, 前不久湖北有一家民营医药企业新产品上市前, 在全国各地“招兵买马”, 一举招聘了60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使这些新员工尽快地适应新工作, 人力资源部对这些新员工进行了一周的新员工培训, 主要是“任务与要求”、“权利与义务”等, 培训结束后还发给每人一本员工手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不到一个月, 60名新员工就有48名流失了, 原因是受训人员有的认为公司没有人情味, 将他们作为赚钱的机器, 有的感到心中没底, 压力太大, 工作太难, 结果埋下了“风险的种子”。

(2) 技术风险。培训技术风险是指在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风险评价及培训实施过程中, 因不能及时正确地做出判断和结论可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有些企业由于培训需求不明确, 培训需求调查不深入, 尤其是缺乏对员工个性特点和综合素质的研究与正确引导, 没有与企业远期、近期目标结合起来, 企业没有明确的素质模型或岗位需求, 培训没有与员工的“短板”相结合, 培训内容、形式坚持模式化、绝对统一化, 缺乏针对性, 偏离真正需要, 达不到预期目的。

2. 外在风险

外在风险, 是指培训虽然基本达到预定目标, 但由于各种外在因素导致企业遭受各种直接或间接损失。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 人才流失。新员工经过培训后能力和素质虽然得到提高, 但由于对企业的人才需求、管理模式和技术特点等方面的“软肋”也有了全面了解, 刚刚上岗便会在工种安排和薪金高低上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 一旦达不到目的便甩手不干, 甚至流向本企业的竞争对手, 不但造成人力物力的白白损失, 使培训投资无法收回, 有时还会影响到原有人才队伍的稳定。 (2) 技术流失。尽管是岗前培训, 但企业为传授操作技能和强化管理, 不可避免地要将企业多年积累的部分专有技术和管理经验“泄漏”给这些“非正式员工”, 而企业对部分人往往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 有的本身就是竞争对手安排的“眼线”, 结果岗前培训却成了商业秘密和专有技术流失的渠道。

二、岗前培训风险的产生原因

当前, 部分企业由于对岗前培训缺少正确认识, 使岗前培训过于简单化, 从而加大了岗前培训的风险, 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三点:

1. 在时间投入方面, 培训安排比较随意。在后期工作中, 没有及时跟进, 一讲完事, 将企业培训简单化。

2. 在形式方面, 没有制作规范性的文本或讲义, 只是天马行空式地进行一些说教。不少公司尚未设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工作部门, 仅由某些人事或行政管理人员兼职, 未对企业文化工作进行系统的研究。

3. 在内容方面, 只把一些口号式的观念给员工念一念, 大家根本不了解这些内容对自己今后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性, 也无从理解这些观念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即使有真正的文化培训, 也是局限在行为、制度的约束上, 重点突出的是不准干什么, 未对企业文化的真正的核心部分进行重点展示。

三、岗前培训风险的防范

岗前培训虽然存在诸多风险, 但绝不能因为惧怕风险而放弃培训, 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上说, 所要做的只能是要在作好培训的同时, 尽力降低其风险。笔者认为, 防范和化解岗前培训风险除用人单位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外, 还可采取以下一些防范策略:

1. 制定科学计划, 完善培训内容

首先, 要全面客观地收集培训信息。培训信息包括两个方面, 即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员工的个人信息。企业的培训必须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 但是也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情况, 如员工的知识技能现状、兴趣爱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等, 只有同时兼顾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员工的实际情况, 才能使培训成功。初入新环境的员工, 一下子面对很多不同以往的“新鲜事”。有的和工作职责直接相关, 比如, 不同的业务流程, 不同的行业、客户群;有的是管理风格和企业环境方面的, 比如, 财务审批制度比其以前任职企业的更为复杂严格, 部门间沟通途径不一样, 甚至电邮传发的权限性规定也不同……很多老员工们已经习以为常、看似不值一提的细节, 对新员工而言却是需要了解和适应的“新鲜事”, 而且在陌生的环境下容易冒出不知所措、失望、沮丧等负面情绪的苗头, 人才流失的风险同时提高了。培训需求信息收集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档案资料法、小组讨论法、测验法、关键事件法、自我分析法等,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选用。得到培训信息之后就要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当前, 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主要有TWI工作职位分解法、工作盘点法、错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工作绩效评价法等。

其次, 制定与实施周密的培训计划。用人单位既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的总体计划, 考虑岗前培训内容、步骤、方法与风险, 制定切实可行培训的培训目标, 又要充分考虑新员工的特点, 分清轻重缓急,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科学配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并确保计划的贯彻与落实。

第三, 选择好培训内容。要规避风险, 就应在短时间内让新员工快速进入角色, 融入企业, 从“局外人”转变成为“企业人”。这就需要通过规范系统的方法使其感到受尊重、被关注, 形成员工的归属感, 对个人在企业中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所以, 及时、规范、全面的新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选才招聘的后续步骤, 也是企业做好留才工作的第一步。相对于在职培训来说, 新员工培训必须将培养归属感及忠诚度放在首要地位。这其中, 强化企业文化教育尤为重要。

在现代社会, 企业文化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经营哲学仅决定着整个企业的发展走向, 而且也指引着企业培训的方向。企业文化本身包括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应让新员工对公司的各个方面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如太平洋保险公司提出了一条鲜明的口号:“培训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将培训的理念深深根植于企业文化中, 将公司的文化传授给新进入者, 可以使他们快速融入公司, 并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各项培训, 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加强管理, 改进措施, 提高质量

众所周知, 在岗前培训中, 员工忠诚度与员工技能同等重要, 而忠诚度必须在新员工培训时就以他们能够感受到的方式进行传递。例如, 海尔公司在新员工入职后通常做的第一件事是:举办新老“毕业生”见面会, 通过师兄师姐的亲身感受理解海尔。新人也可以通过面对面与集团最高领导沟通的机会, 了解公司的升迁机制、职业发展等问题。新员工在“心中有底”的情况下自然容易把心态放平稳。

岗前培训, 当然是希望受训员工能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去。影响岗前培训效率的因素很多, 大致可以概括为参训动力、培训艺术、环境氛围等、借鉴成功企业的培训经验, 提高岗前培训效率的因素通常可采取以下办法: (1) 增强人性化关怀, 即在学习上要多引导、鼓励, 少训诫、指责, 在生活上要尽可能给予更多方便与关照, 尤其要做好细节工作, 如用人单位高层人员要主动深入培训场地和新员工住处, 与他们多交谈, 形成民主自由的氛围, 体会到家的感觉, 使其更有信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2) 将培训内容和工作相结合。培训课程少而精, 培训方法以启发、示范、讨论、指导为主, 边学边实践, 同时要帮助新员工制定走上岗位的行动计划, 指导他们如何适应环境, 应用所学技能。 (3) 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 让其他受训者分享成功者的喜悦, 理解彼此心情, 总结经验与教训。 (4) 使用绩效辅助物, 如检核单、决策表等, 受训者用它们指导工作。 (5) 在培训后仍提供服务, 包括热线电话和培训者回访。

3. 做好评估工作

评估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反馈, 它主要是调查收集受训者和有关人员对培训项目的看法, 受训者学习后态度行为的变化是否达到了培训的预期目标, 以及培训对组织的整体绩效的提高和培训需求的满足。它通过对现状与目标之间距离的比较, 有效地促使被评对象不断逼进预定目标, 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为人才选拔、聘用和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从中了解和掌握此次培训存在的风险, 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

4. 建立防范机制

(1) 建立完整的培训档案。培训档案记载要具有动态性, 既包括受训人员培训前的基本情况, 也包括在培训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度、知识、能力的提高、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 培训中了解、发现和掌握的文化素质、身体状况、个性特征、爱好特长等, 健全的培训档案既可以为使用人才、评估风险提供依据, 也为今后的培训积累经验。

(2) 采用法律手段降低人才流动风险。在岗前培训中, 化解风险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内在凝聚力外, 要善于运用法律和制度, 限制不合理的人才流动, 降低培训投资风险。一是签订培训合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 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这就提醒企业在试用期内对员工进行培训可能通过签订培训合同来约束;二是在向参训人员充分告知保守商业秘密、履行协议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 对违反培训协议的员工, 可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正当培训权益。。

ICU护士岗前培训 篇8

1 培训前准备

首先应了解新护士心理及身体状况、学历, 针对目前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对职业敏感度、急救能力、应变能力、承受压力能力、沟通能力、爱岗敬业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制定培训方案, 因材施教,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 基础教育培训

2.1 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护士树立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及奉献精神;包括对ICU护士的要求、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护理道德和社会责任、医学伦理学等护理人员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教育内容。培养护士爱岗敬业, 勤学苦练的精神, 把病人的安全放在首位, 视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工作中要有良好的慎独精神, 用满腔的热忱为病人服务。

2.2 “三基”教育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训练, 也是实施护理操作的基本标准, 三基培训应在考核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ICU护士基本功应训练有素。培训中应做到人人掌握, 个个过关, 方能进入正式工作岗位。

2.3 法律和安全意识的教育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急诊护士要明确自己的法律身份, 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从事护理工作。树立违反规章制度就是违法的意识。培训中针对因护理差错事故给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及不可逆转损失的事例进行讲解、分析, 使之引以为戒, 进而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3 专科培训

3.1 心电监护仪应用培训要求:

掌握导联线连接, 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如房颤、房扑、高钾、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识别, 特别是致命性心电图的识别, 如室颧、室速、逸搏心律等。报警线设置合理, 故障处理及时, 培养敏锐精细的观察力, 尽快运用现代医疗先进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对病情, 特别是转瞬即逝的变化周密监视, 并能准确记录:动用自己的感观系统, 通过视、触、嗅等直接掌握患者躯体及内心活动, 为患者的生存争分夺秒。

3.2 呼吸机应用培训要求:

掌握目的、适应证、禁忌证、生理指标、并发症。与患者的联接方式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创通气) , 各管道连接正确, 模式选择要求掌握CPAP、BIPAP、SIMV、IPPV, 设定参数 (MV、VT、Fi02、trigger level、I/E、PEEP) 、报警线设置及报警原因分析 (气道压报警、MV报警、温度报警、低电压报警等) 及处理。呼吸道及人工气道管理、口腔护理、湿化温度的调节、呼吸机各部件清洁、消毒、维护, 注意观察SpO2、动脉血气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

3.3 电除颤仪应用培训要求:

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同步及非同步选择、胸内、胸外、电复律及电除颤能量选择, 电除颤部位、除颤注意事项、除颤仪保养及应对处理、配合药物治疗及心肺复苏术。

3.4 亚低温治疗仪培训要求:

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体温及水温档次选择、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皮肤情况、尿量、意识状态、复温要求等。

3.5 中心吸氧培训要求:

掌握给氧方式及浓度, 病情观察包括缺氧、氧中毒表现、吸氧效果评价及浓度调整、给氧安全管理等。

参考文献

[1]李丽, 李映兰, 王红红.应用系统方法开展护士培训的理论探讨[J].护理研究, 2006, 10 (20) :2539-2540.

浅谈新进护士岗前培训 篇9

新护士岗前培训是护士毕业后的第一次教育, 由于毕业于不同地区的护校, 在不同等级的医院实习, 每个人的自身素质也有所不同, 为使她们以饱满的热情走上工作岗位, 尽快适应医院护理工作的要求, 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确保护理质量, 做好岗前培训十分重要。只有接受岗前职业道德教育、遵守规章制度的教育、护理文件书写及急救护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新进护士才能更好地进入临床工作。现将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1 教育护士热爱本职工作, 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针对社会上一些对护士工作的偏见:“医生是脑力工作者, 是知识分子, 护士只是一个跑腿的, 患者到医院是为找大夫的”等等, 个别护士从进院就有一种消极的心理, 工作不积极, 没有上进心, 对学习缺乏兴趣, 缺乏危机意识。对于这类护士, 我们会派出高年资护士现身说法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以端正她们对待护理工作的态度。护理是以维护和促进健康, 减轻痛苦, 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 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工作。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作为一名医护人员, 敬业精神至关重要, 敬业精神就是要忠于职守, 热爱本职工作, “以病人为中心”, 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痛苦, 对工作精益求精, 对患者极端负责, 淡薄名利, 关爱患者, 甘于奉献。所以, 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十分重要。

2 教育护士养成守时的良好习惯

守时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守时不仅仅能让自己有时间观念, 同时能让整个周围的人们有序。守时的观点和做法不仅仅是自己的一种承诺, 更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 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最后承诺, 按时去做自己承诺的事情, 这不仅是一种美德, 同样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如果你很守时达到约定, 就等于是尊重别人。护士要按时护理患者, 准时实施治疗和护理, 同时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效果。

3 教育护士要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医院规章制度是医院一切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准绳, 是全体医护人员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规章制度是协调和处理医疗及其他各项工作的依据, 在规章制度面前, 人人平等, 任何人不得超越和违反。

新进护士必须详细认真地了解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并牢记在心, 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尤其要加强对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护理会诊制度等重要制度的了解。

4 教育护士要有医疗安全意识

医疗安全是指医院在实施医疗救治过程中, 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其核心是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与医疗效果是因果关系, 医疗安全直接影响社会与经济效益。不安全的医疗会导致患者病程延长和治疗方法复杂化等后果, 不仅增加医疗成本和经济负担, 有时还导致医疗事故引发纠纷, 影响医院的社会信誉和形象。医疗安全, 重于泰山, 因此, 加强新进护士的医疗安全意识, 也是岗前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

5 教育护士加强医院感染意识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护士因其职业特点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接触最频繁, 也最密切, 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护士如能正确认识及掌握医院感染各种有关知识与技术, 就可以大幅度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因此, 对护士加强医院感染诊断、监控和治疗技术的培训, 是目前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主要内容之一。

6 教育护士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群众维权意识的增强, 以及医院各项工作透明度的增加, 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及差错不断上升。因此, 加强护士的法律法规意识, 正确处理护理工作与患者的切身利益, 防止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 是当前不可忽视的问题。

7 教育护士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何为医德?顾名思义就是医护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 它所对的受众是患者, 医德受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与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何为医风?医风就是整个医疗行业里应有的良好的行业风气, 医疗作风同时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具体表现。

自古有道未学医先学德, 因为医生及所有从业人员的一切行为和言行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苦乐, 也关系到治疗的最后结果与预后, 医德也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对于医疗从业人员的观感。医德医风, 是一种职业道德, 它直接联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疾病痛苦。医德医风, 也是指导医务人员之间, 医务人员与社会、与患者发生联系过程中的行为规范。

医院新进员工的岗前培训 篇10

一、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的重要性

新员工是医院的新生力量、主力军, 在医院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岗前培训, 可以提升新员工的职业素养、医德, 提高实际工作的技能和理性应对工作的能力, 增强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职业形象和组织绩效。

二、我院新员工岗前培训经验

新员工岗前培训内容只有科学、合理, 才能达到培训的目的。我院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总结出对新员工岗前培训的经验。除了对医院的基本情况和规章制度进行讲解外, 还需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加强团队意识

医院不同于普通的机构单位, 它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工作团体。平时的工作是需要医疗、护理、管理、后勤等多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 共同努力, 而这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团队精神[1]。培养团队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加强沟通:沟通包括领导和下属, 下属和领导, 下属和下属之间的沟通。领导和下属互换工作上的看法、意见, 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科室氛围, 有利于促进科室之间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也需要经常和领导之间沟通, 这样可以让领导知道我们的工作进程和满意度, 给出指导性建议, 及时调整工作进度。员工之间相互沟通, 不仅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友谊, 还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 更好的配合工作。 (2) 建立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信任:我们在平时工作的时候,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 难免会有摩擦, 这时候就需要大家彼此相互包容, 以大局为重, 把工作建立在和谐与谅解的基础上, 只有彼此合作与信任才能取得成功。 (3) 心甘情愿、自发的、积极的:真正的团队精神是建立在心甘情愿、自发的、积极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总是被迫的, 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是不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不利于科室建设和医院建设。

综上可以看出, 团队精神是医院发展的灵魂。团队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团队意识, 做事不能只考虑个人。所以, 我们需要发挥团队精神, 给自己一种使命感, 一种主人翁精神, 这样人也渐渐积极上进、懂得体谅与包容。

2.培养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我院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培育形成的医院精神。它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我们是医院的一份子, 应该树立主人翁精神, 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 (2)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 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与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 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 继续装备自己, 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3) 我们需要坚持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4)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不惧怕挫折, 越挫越勇。 (5) 舍小家为大家, 以医院的利益为奋斗目标, 不去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 而应该是把眼光放长远。 (6)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更需要我们发扬奉献精神, 全院职工以白求恩为榜样, 学习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 克服种种困难, 为医院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3.培养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技巧。同样一句话不同的表达方式, 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国家正在建设和谐社会, 而我们医院同样需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在, 语言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2], 这句话是对语言艺术的最好诠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礼貌性语言:医护人员应该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 在平时的交流中使用尊重病人的礼貌性语言, 因为礼多人不怪, 只有使用礼貌性语言, 才能减少矛盾, 增加信任, 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安慰性语言:医护人员在任何情况下对病人都应该耐心倾听、多给安慰, 这样可以增强病人治病的信心。 (3) 解释性语言:现在的医患矛盾主要是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解释。所以医生即使工作任务繁重, 也要倾听病人申诉, 多和病人解释。

此外, 除了医患之间需要注意语言艺术外, 医护之间同样需要。良好的医护沟通, 不但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还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 我们只有巧妙的运用好语言符号, 才能减少医患纠纷, 树立良好的医护形象。

综上所述, 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至关重要, 不能只是一种形式, 而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进行科学、合理的内容设计, 才能达到培训的目的, 从而缩短新员工的心理适应期、工作适应期, 为医院人才建设储备力量, 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本文阐述了医院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性, 并结合我院实际和当前新员工入职培训现存的问题, 提出了一套适合我院发展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关键词: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

参考文献

[1]阮丽琴.医院团队精神建设浅析[J].人力资源, 2011, (2) :179.

岗前技能培训 篇11

【关键词】高校新进教师 岗前培训 问题 实践

高校新进教师岗前培训是对新进教师进行入职培训,其目的是使新进教师了解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尽快地熟悉岗位,更重要的是帮助新进教师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师身份的转换。

一、高校新进教师岗前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培训工作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

部分学校和新进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培训的重要性,特别是部分新进教师认为自己学历层次高,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有胜任工作的能力,无须再进行岗前培训。更有一些新进教师甚至认为,参加岗前培训是一种形式,是为了应付所在学校就职前的考试,只要能够顺利结业就行。这样就漠视了岗前培训本身的目的和意义,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

(二)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单一化

目前培训形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内容枯燥无味,应用性比较差。这种传统的“注入式”和“满堂灌”的培训形式单一,缺乏活力,没有从新进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对新进教师的指导性不强,培训效果不佳,也难以满足新进教师对培训的需求,直接影响了培训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培训效果。

(三)培训时间安排不够完善

培训工作是一项缜密的工作,高校在培训时间安排上要科学化。现在诸多高校把岗前培训时间安排在9—10月份,造成了新进教师的日常工作与岗前培训在时间上出现冲突,使得许多新进教师把岗前培训看成了一种负担,只能疲于应付,从而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二、厦门理工学院岗前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一)新进教师开班仪式

出席新进教师开班仪式的有学校领导及人事处、科技处、教务处、后勤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首先是学校领导与新进教师见面,致欢迎词及提希望,并介绍学校历史沿革、现实状况及发展规划,让新进教师了解学校奋斗历史、光辉业绩和办学理念、办学特点;其次是相关职能部門负责人向新进教师介绍学校人事、科研、教学、后勤等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与大家交流科研、教学、学习、生活等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对新进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解答;最后通过开班仪式做好岗前培训的组织宣传工作,让新进教师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同时感受自己作为学校一分子的光荣与责任。

(二)以拓展训练磨炼教师的意志,强化团队归属感

新进教师都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为期2天的户外拓展训练,由专业培训机构对教师们进行职业观和人生观的教育,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教官们和培训导师们设计了一整套适合高校教师的训练项目,在训练中多方面磨炼意志,适时进行感恩教育,通过多种项目训练团队合作精神,在激活教师激情、发掘教师潜能上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从精神上激发新进教师对教学的投入热情,有利于新进教师自觉地、持久地投入学校工作中,尽快地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

(三)实行教师教学合格认证制度

为帮助新进教师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学习和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制订了《厦门理工学院新入职青年教师培训与教学合格认证实施办法》,原则上要求所有的新入职青年教师在入校两年内完成教学合格认证;两年内未取得教学合格认证的,不能获得主讲教师资格,今后不能承担课程主讲任务。

(四)实施新进教师“多维指导”计划

“多维指导”计划是指学校从多角度、多方面为新进教师配备导师或提供指导服务。

1.配“一对一”的专业导师。新入职教师进校时即由各专业进行新老教师“一对一”配对,主要由本专业的导师指导新进教师制订职业发展规划,了解学校基本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导师对新进教师的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课堂教学的教案准备、PPT制作、讲课技巧、作业布置、课程考试等各个环节给予悉心指导。

2.为新进教师提供“手拉手”成长志愿者服务。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一批又一批的新进教师在老教师们的帮助下迅速成长。但是由于学校师资增长迅速,有经验的老教师有限,难以完全满足新进教师的需求,所以学校组织历届教学竞赛获奖的青年教师加入到青年教师成长志愿者团队,与新进教师“手拉手”结成帮扶对子,交流教学体会和教学心得,传授教学技巧,使新进教师在关爱中加速成长。

总而言之,岗前培训是确保新进高校的教师能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的重要一课,也是新进教师继续教育的新起点。厦门理工学院通过对新进教师岗前培训的不断实践与创新,探索出适合学校新进教师需求的模式,使岗前培训真正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艳辉.浅谈高校教师岗前培训[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145.

[2]李小海.论高校新进教师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网络财富,2009(05):83-84.

[3]李玮.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1-22.

[4]万晓兰.疏通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2011,26(08):62-63.

[5]王菊.创新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宿迁学院岗前培训的组织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25-26.

新进大学生岗前培训探讨 篇12

一、通过调研了解培训需求

做好调研的准备工作, 要调查什么?应在调查前做好调查问卷。以河南商业大学生培训情况调查问卷为例, 我们设计了包括基本情况、专业知识现状、相关知识现状、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 (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 、希望参加哪种形式的培训、授课方式、一次培训的时间安排等十几个类别的问题。通过采取问卷调查、面谈、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交流等方式, 摸清大学生岗前培训的现状和培训需求信息。

在深入调研, 摸清大学生岗前培训的情况的基础上, 进行统计资料的整理, 将调查统计来的原始记录进行分类、分组并加工和系统化。同时, 要发现问题, 作出科学结论, 为培训的决策和撰写培训方案提供依据。

二、科学拟订培训方案

按照服务性、针对性、实效性、适时性、可行性和系统性的原则认真撰写培训实施方案。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 周密论证培训形式

根据大学生的学习模式特点, 设定岗前培训内容、培训方式, 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大学毕业生对于注入式教育缺乏新鲜感, 但是在岗位技能、职业素养、职业前景、心态调整、参观学习等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对经验和能力的渴求远远胜于对知识的渴求。因此, 针对大学生的培训, 应该在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方面加以创新, 形成与学院教育相区别的培训体系。

借鉴行业内外大型企业新进大学生培训的成功经验, 在传统授课教育基础上, 创新授课方式。在培训中可采取多个培训师同时授课、培训师点评方式授课、演示方式授课、现场式或场景模拟式授课、分组讨论并对结果进行交流或辩论甚至演讲。变知识教育为信息教育, 给予学员思考和反馈的空间;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训练, 让学员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 从而帮助其建立职业观点和意识;变头脑教育为行动训练, 通过学员互动和团队游戏, 提高学员的行动能力。

2. 合理安排培训课程

要根据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专业、企业需求及岗位要求合理安排培训课程, 设置授课内容和方向。我们在培训中把整个培训课程分成了若干个培训模块。例如我们在工业大学生岗前培训中所设置的有:行业形势及企业文化建设模块、政策法规模块、个人素养及团队建设模块、安全生产教育模块、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模块、参观实习模块等。采用模块化教学可使培训更系统和有层次, 同时也可以对一个模块进行考核。对教学安排的调整在一个模块内进行, 有利于参加培训的学员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细化培训前准备工作

培训项目实施计划制订以后, 还需要做很多具体、细化的工作, 比如培训课程的开发、培训教材的选择或编写、培训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培训教师的遴选、教案的编写、培训设施工具的准备等。

首要的工作就是培训课程开发。课程开发要领会培训项目的意图, 体现培训项目的构思, 完成培训项目的目标要求。特别是岗前培训课程开发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 丰富培训项目的内容, 并注重培训课程的时效性, 让学员真正在知识和技能上有一定的提高。

培训教材的选择或编写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分析培训项目、课程及培训对象的特点, 分析教材的特点, 突出大学生的特性化需求, 把握技能与知识点的配比, 借鉴相关培训资料, 开发出高质量的培训教材, 使培训教材起到导向和指导作用, 成为师生双方的良师益友。

对大学生培训来说, 培训师的水平一定要高, 在行业有一定的影响, 这样培训效果才会更明显。根据实际需要, 我们可从行业内外聘请符合培训要求和条件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性人才担任培训师。培训师只有能理论结合实际, 才能保证培训效果, 真正实现培训的目标。

四、严密组织培训过程

开好开班动员会, 参加人员包括参加培训的全体学员、管理人员、企业领导和培训单位领导。通过动员, 会使参加培训的学员明白培训的意义和培训的要求。

做好管理人员和培训师的沟通, 使培训师了解学员的情况, 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 及时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态度和意见, 及时对培训和服务进行完善, 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过程中, 管理人员要对学员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 做好考勤管理。培训期间, 学员有什么需要或有什么突发事情能及时得到解决, 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能及时反馈并解决。

适当增加学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如组织学员参加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联欢晚会等。在培训结束时, 对学员进行培训考核, 并对培训进行总结。

五、做好培训资料的整理、评估和反馈

在培训过程中和结束时, 我们一般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培训资料, 其中包括培训通知、培训手册、培训课程安排、培训人员报名表、考勤表、教师情况登计表、培训班满意率调查表、培训师满意率调查表、考核成绩表、学员培训总结等。

培训中,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判断培训的有效性, 发现培训中的问题, 如学员的理论和技能水平是否达到了培训的标准、行为是否有所改变、培训管理和教学活动是否科学有序、培训服务存在哪些不足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评估, 促进工作的改善。培训结束后, 通过用人单位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调查, 了解培训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为改进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上一篇:不适应的老人下一篇:情境教学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