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建设

2024-10-22

数据库建设(精选12篇)

数据库建设 篇1

档案文件的著录数据形成档案的目录数据库, 可以实现对实体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档案全文数据库来源于传统载体档案文件的数字化扫描和电子文件的归档。档案数据库不但是档案文件存储的方式, 也是其检索利用的基础。

一、档案数据库的价值

档案数据库建成之后, 可以提高检索效率, 提高查全率, 保护档案原件。

1、检索时间缩短, 接待利用效率提高

以学籍档案为例, 在档案数字化之前, 只能经过“案卷目录检索一到库房调取档案一复印”的程序, 平均用时约15分钟。而档案数字化之后, 由于检索速度快, 检索结果指向性强, 可直接打印检索出的扫描图片, 用时仅需几秒钟, 检索速度明显加快, 接待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2、档案调卷量明显下降, 查全率上升

由于计算机检索可进行模糊查询, 这样就避免了利用者由于提供信息不准而导致调卷量大的现象, 经过数字化后的档案, 计算机可以通过字段匹配, 一次检索出分布在多个全宗内的相关信息内容, 大大提高了档案的查全率。

3、利用全文数据, 档案原件得到最大保护

因为档案实体的调阅、复印都不可避免地对档案本身造成损害, 影响了档案寿命。在档案全文数据库建成之后, 档案利用无须调阅档案实体, 不但能够提高服务效率, 而且还有效地保护了档案原件, 杜绝了档案原件被损害、涂改等现象的发生, 节省了档案利用的监控成本。

二、档案数据库建设原则

档案数据库的建设, 不但关系到档案馆资源的检索利用, 也关系到数字档案资源的网络化利用和交换共享。因此, 在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标准化

为了保证档案数据长期保存与共享利用的需要, 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应当符合一定的技术与业务标准。这些标准包括数据库操作系统的选择、安全标准、元数据标准等。应保证数据库接口的通用性, 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采用国际通用的格式进行归档转换。在选择数字文件格式时, 应尽可能选择与软硬件平台相对独立的文件格式。

2、科学性

问题上应做到科学决策。应首先对以往档案的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档案用户的身份和所占比例以及所查阅档案的种类和使用频率等情况, 据此来确定将要建设的档案数据库的种类。

3、安全性

档案数据库的建设, 需要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对于不同密级、不同开放程度的档案, 应当分别建库, 要特别审查数据库项目承包商的资质。还应通过防火墙的设置和防病毒软件的安装增加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

4、服务性

档案数据库的建设, 应当本着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原则来建立。对于文艺团体的档案管理而言, 由于它收藏有大量文艺工作者的档案, 因而更应注重档案数据库建设的服务功能。比如, 近年来许多省市致力于建立艺术档案馆, 就是因为这些档案的利用率高, 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三、档案数据库建设的要求

我国档案管理软件的数据管理模块应具备对各类档案目录及原文信息进行管理的功能, 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建立、修改、删除, 档案数据的输入、储存、修改、删除等内容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用户所需的数据容量;数据结构设计应符合检索优先的原则, 能够以D BF文件格式或通过X M L文档进行数据交换, 并具备安全、合理、灵活等特性。数据项的设置应符合《档案著录规则》。系统应提供键盘录入、文件扫描和直接接收电子文件等多种档案数据输人方式。具有文档一体化功能的档案管理软件, 应能保证系统内文件处理部分录入的数据与档案数据对应项目的格式完全一致, 并能根据归档标识实现归档文件的有效迁移。

这样, 档案馆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器, 在经过系统用户密码、权限认证后, 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本地或者远程对档案数据库中的档案数据进行浏览、增加、修改、删除等数据维护工作。由于数据维护采用标准的浏览器界面, 因此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非常便于使用。

可见, 数据库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分, 数据库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严格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其数据库则更要以统一

数据库建设 篇2

南戏也称南曲戏文,对应于“北杂剧”也称之为“南戏”,它的发源地正是在浙南偏居一隅的温州。南戏鼻祖高则诚,诞生于温州,而他的《琶琶记》更是为元代剧坛之殿军,明代戏曲之先声,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古典戏曲之一。近年来,温州启动了“南戏新编系列工程”,各新编剧目获奖喜讯接连不断。在如此的文化背景之下,温州市图书馆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如何建设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即符合时代精神又成为人们所欢迎的地方文献数据库,便成了图书馆工作者关心的话题。尤其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在建设馆藏书目数据库的同时,开发专题文献,根据地区优势和馆藏特色,建设特色数据库是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发展完善的必要过程。

温州市图书馆已有86年的历史,藏有元、明、清历代古籍15余万册,地方文献2万余册,其中善本书1万余册。这些宝贵的资料中记载收藏了大量的温州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再结合温州的历史文化特点,进行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以地方文化的研究,促进馆藏文史文献广泛利用,这必然在当代温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结合以上原因,温州市图书馆决定开发建设《温州南戏数据库》,推广和普及地方文化,带动温州地方文史研究的发展,把温州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向文化的发展中心和研究中心的目标推进。

术语数据库建设之我见 篇3

关键词:术语,术语数据库,数据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N04;G25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5-0057-04

引 言

术语是在某一特定专业领域内表达一个特定科学概念的语词形式,是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也是科技信息交流传播的载体。对各学科术语进行审定规范并整理出版,以供使用者查用,是十分重要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自1985年成立以来,一直代表国家进行术语审定工作,截至2014年底,共审定了近40万条术语,出版了百余本名词书。

40万条术语需要精心管理。从本质来看,术语是科学概念的载体,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等特点。术语出版物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专科词典,具有辞书的性质,其编写者需要有辞书学的知识[1]。因此,辞书传播之规律,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术语传播所借鉴。

中国是辞书古国,也是辞书大国,但不是辞书强国。在辞书编纂手段、观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还有距离[2]。发达国家的重要出版集团如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励德·爱思唯尔出版集团,从工具书到重要科技成果的出版,基本上完成了数字化,绝大部分是通过数字化形式来展现的[3]。

鉴于此,全国科技名词委开发了术语数据库。2014年7月,全国科技名词委官网改版上线,整体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然而,从用户查询结果来看,术语数据库数据不够优化。本文从中国现存术语语料库现状、语料优化等角度进行论述,以期为术语的数字化传播献计献策。

一 全国科技名词委术语数据库介绍

全国科技名词委现有的数据库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审定公布名词数据库”,一个是“海峡两岸名词对照数据库”,二者的学科体系划分如图1所示。

“审定公布名词数据库”主要是根据全国科技名词委历年审定公布的科学名词制作,合计词目25(38)万余条,包括中文规范名、英文名和所属学科,部分词目附有异名及释义。“海峡两岸名词对照数据库”以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为基础,合计4(15)万余条,包括大陆名、台湾名、英文名和所属学科。

图1 全国科技名词委术语数据库学科体系

现有的数据库查询方式主要包括官网(http://www.cnctst.cn)查询、微信(cnctst)查询、光碟(第三版更新中)查询,三种方式都是向用户免费开放的。

此外,考虑到学科的发展会不断产生新的术语,全国科技名词委在新版网站中加入了“新词征集”版块,希望借助受众的力量来搜集新词,以保证及时收取新术语。

尽管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其术语词条的数字化建设进程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术语数据库建设是一项精益求精的工作,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尚存一些问题,比如名词书出版与数据库更新不同步,行业新术语收录不及时,数据库内容亟待优化,术语衍生服务开发不足等。

这些虽然不属于核心问题,但若不尽早解决,小则丧失数据库用户,大则影响规范术语的推广普及。因此,笔者根据个人思考,对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术语库提出几点优化措施。

二 术语数据库建设的若干建议

1优化数据录入流程

学科交叉现象的客观存在,导致交叉领域的术语为两个甚至多个学科所共有,这就出现了同形异义或者同义异形的情况;同一学科不同版本之间,也存在词条的变更不够明确、不同版本术语冲突的现象,类似的问题亟待解决。

笔者认为,造成数据库存在上述问题的源头在于审定环节,这是极其复杂的问题,这里不做讨论。至于如何解决目前数据库中的问题,笔者建议先清空所有数据,然后制定严密的数据录入流程(比如同一学科版本变更应该配以详尽的词条变更说明),引入质量评价体系,最后逐个学科录入术语词条。既然数据库中现有的术语数据问题很多,一一解决需要很多人力物力,不如采取这种录入方式,虽然简单,但行之有效。

2从免费赠阅到免费查阅的意识转变

全国科技名词委代表国家进行各学科术语审定工作,审定公布的规范术语具有公益性质,可以免费供受众查阅使用。但是,“免费”也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对于全国科技名词委提供的规范术语查询服务,受众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但是,针对术语词条开发的产品,是不应该免费提供的,比如出版的名词书、开发的术语光碟、开发的应用软件等。根据消费心理学,对于免费提供的产品,在消费者心里形成了免费的印象之后,一旦改为有偿获取,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接受是十分困难的。尤其在中国,由于数字版权意识整体薄弱,受众对于付费内容基本上是不“感冒”的。

因此,笔者不提倡免费赠阅名词出版物的行为。取而代之的是,培养社会整体使用规范术语的氛围,通过有效的传播活动,宣传全国科技名词委品牌,提升全民使用规范术语的意识,建设术语生态圈。现有的针对编辑出版行业的规范使用科技术语培训活动,在这方面就有很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应该致力于将此培训打造成行业内的品牌。

3围绕术语词条进行深层次的知识挖掘

语言与知识的关系决定了数据库不仅是语言的集合,同时也是知识的集合,语料库不仅可用来研究语言,而且也可用来挖掘知识[2]。

术语层面的知识挖掘,可以围绕规范术语词条建设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等词语之间的关联,帮助梳理“词际关系”。术语数据库对于词目选定、词语关联、词语释义、例句选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拥有高品质的术语库,就等于拥有了高品质的术语知识资源建设基础。endprint

全国科技名词委应该尽快在这个思路下,开发术语知识应用产品。在更好地服务受众的同时,也推进了规范术语的普及。

4建立社会新词快速审定发布流程

对于社会热点术语的处理能力,直接决定了受众的体验度。据笔者所知,国外在这方面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比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目前已经能够做到将最新学科的最新名词,在36小时内完成同行评审和相关鉴定,并立刻发布到网上,以便用户查阅。背后体现出来的是整个机构处理社会热点术语的应变能力。

全国科技名词委应该尽早建立社会热点词审定发布流程。笔者尝试提出图2所示流程:

科技新词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专家、媒体和科技出版物编辑人员,全都提交至全国科技名词委术语审定平台,经过专业人员初步审阅分类,按学科发给各学科审定编辑,经过各学科审定编辑审读后再提交各学科专家,经过专家审定,入库发布。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范围地收集科技新词来源,即收全;同时又能保证对每一条科技新词都实现三审制,即收准。

图2 全国科技名词委热点名词审定发布平台流程图

三 结 语

术语作为概念的载体和科学发展的基础,已经得到了出版界的充分重视。

1990年,国家科委(现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教委(现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发文〔(90)科发字0698号〕,要求各编辑出版单位出版的有关书刊、文献、资料,使用公布的名词。特别是各种工具书,应把是否使用已公布的规范词,作为衡量该书质量的标准之一[4]。

2015年1月29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批准发布19项行业标准的通知,科学技术名词作为学术出版规范纳入其中,标准号为:CY/T 119—2015 《学术出版规范 科学技术名词》。

在新近召开的《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审订会上获悉,新版教材将增加《科技名词及其规范》,作为一个独立章节。

中国要建设文化强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术语作为概念的载体,必须统一和规范。探索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处理术语词条,充分利用数据库,开发为受众服务的软件系统,是术语工作未来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章宜华.《辞书研究》与新时期词典学理论和编纂方法的创新[J].辞书研究,2010(1):57-69.

[2] 李宇明.关于辞书现代化的思考[J].语文研究,2006(3):6-11.

[3] 邬书林.提高辞书出版水平,建设辞书出版强国[J].辞书研究,2011(1):1-9.

“标准文献平台”数据库建设 篇4

近年来,国内外技术标准文献的品种与数量越来越多,如何让用户有效地利用庞大的标准信息资源,快速地检索到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已成为当务之急。

2 技术标准传统检索方法的特点与局限

伴随着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人们开发建立了标准文献题录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提供检索服务,使检索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但是随着标准文献资源的增多,我国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涉及产品质量的突发事件不断发生,这种传统的检索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以标准题录数据库为基础的传统检索方式对技术标准的有效使用产生了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无法实现对技术标准内容的精确标引与检索

传统的数据库检索方式是通过分类、标题、摘要及叙词等手段对标准文献整体进行题录数据加工,来实现对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的检索。而技术指标往往分散在多个不同的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之中。目前的标准文献题录数据库还不能具有提供面向产品的技术规范及技术指标检索功能,只能通过题录数据库检索到相关标准,逐一阅读技术标准内容。这样既浪费时间,也难以保证查全率。

2.2 对特定产品无体系支撑,无法实现与产品相关的标准体系的检索

对特定产品的技术指标的要求和规定,往往不是通过一个标准来体现的,大多数分散在一系列相关标准中。要想查全体系相关的标准,用户必须十分了解产品体系和标准化原理。在检索中,按照潜在标准体系进行反复推论,检索与借阅大量标准文献。这样,在检索过程中常常会遗漏与产品相关的标准,致使揭示指标检索过程中,既耗时又耗力,从而导致检索结果不全面。

2.3 无法同时检索一系列标准中的技术指标,无法实现不同标准中同一技术指标的比对

由于标准分级的特点,同一个产品可能同时存在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不同的标准中。因此,应用中需要将这些标准配套使用。同时,由于国际贸易和质量监管的需要,用户需要对比查询国内外标准对同一产品的技术指标,这些都是传统检索手段难以满足的。

3 当前检索方法的一些新进展

3.1 全文检索

存贮功能的加强,数据识别技术的发展,使文献全文查询成为可能。全文检索方式是建立在识别准确性和语词匹配的基础上的。这是因为,一旦用户的查询请求用词同全文中某些字符形式一致,查询匹配就会成功。这种检索方法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它的人工投入比较小。

3.2 关联检索

通过分析和建立元数据之间的关系模型,将有益于对数据进行有效重组。不仅如此,通过揭示元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文献内容、作者和引文等潜在的关联关系,还会帮助用户有效地进行关联检索。

3.3 概念检索

利用本体技术对文献篇目主题进行标引,揭示出文献主题所反映的事物本体类别与属性关系和关联关系,从而有效地组织文献,精确地表示文献所论述的对象与属性。

3.4 数值检索

为了满足对产品技术指标的检索需求,建立了以产品技术指标为基础的数据库。例如,在产品钢号手册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钢铁产品指标检索光盘等。

这些检索方法的尝试,按照其对文献内容信息的揭示层次,可分为以全文数据为检索对象的全文检索方法,以文献篇目主题为检索对象的检索方法,以及以单一产品技术指标为检索对象的检索方法。第一类方法会导致查询结果中,有大量无关信息。第二类方法是针对文献篇目概念或元数据多重关联的深化检索尝试,但实质上还是对文献篇目的检索。第三类方法是针对特定产品的指标数据库,该方法难以实现对标准规范条文的有效检索。此外,由于此种方法依赖于特定专业、特定产品的数据格式,所以难以扩展到其他专业。

因此,现有的检索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在技术标准检索中对技术指标的精确对照检索,以及对标准指标系统的体系检索。

4 标准内容揭示数据库建设

人们在技术标准检索过程当中,通常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针对某一产品与标准化对象,或某一类产品与标准化对象的特定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

·针对某一产品与标准化对象,或某一类产品与标准化对象的所有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

·针对某一产品与标准化对象,或某一类产品与标准化对象,在不同层级和不同行业的标准(如国标、行标)的相关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

.针对某一产品与标准化对象,或某一类产品与标准化对象的不同标准化方面的相关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

·针对某一产品与标准化对象,或某一类产品与标准化对象的标准体系,所反映的相关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

·针对某一产品与标准化对象,或某一类产品与标准化对象的技术指标数值和法规条款规定;

·针对某一产品,或某类产品国内外标准的相关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的对比分析。

如果想全面与灵活地实现以上检索目标,利用现有的检索技术是难以达到的。按照现有检索技术,需要在相关检索后,通过阅读大量标准文献内容和人工汇集相关技术指标,这不仅工作量大,且难以查全。因此,必须创立全新的技术方法。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的建立,为开展标准文献技术指标与法规条款内容揭示基础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可能。标准文献内容揭示数据库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开发一整套适用于国内外技术标准,并围绕特定产品或标准化对象的技术指标与法规信息体系的检索,同时技术指标对比检索的标准内容信息揭示与检索方法,将对建立标准文献技术指标体系与技术法规信息检索数据库提供帮助。

经研究发现,实现技术指标检索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构建标准内容揭示系统需要构建结构化的揭示模型;二是如何对所揭示的复杂技术指标与法规条款进行灵活的定向检索、对比检索、体系检索和全面检索,并有效地组织与展示。

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道,项目组创新性地构建了以体例元数据为基础的标准文献内容揭示模型,及以专业本体与属性描述为技术手段的技术指标重组检索与展示模型,实现了标准技术指标的分析揭示与组合检索。

5 标准文献内容揭示数据库的服务功能

标准文献内容揭示系统是以标准化理论和标准化实务为重要依据建立起来的概念本体,通过以标准结构化特征和属性指标作为对象属性揭示手段,构建了体系化的、组合化的、可灵活进行概念框架展示与定向组配检索的高效检索系统。其检索功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指标检索

可以实现技术标准对特定产品和标准化对象的特定或全部技术指标的检索(见表1)。表1中所反映的技术指标,可以为加工、生产及销售提供依据。同时,可以快速获取产品技术指标,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加强市场监管及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技术支撑。

5.2 对比检索

实现国内外技术标准对特定产品技术指标的对比查询(见表2),为应对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问题提供参考信息。如遇突发事件,可以实现技术指标的快速查找和比对,为提出应急措施提供技术依据。

5.3 聚类检索

实现对某类产品技术指标的检索。例如:检索乳制品,可以通过系统的下位登录功能将酸乳、灭菌乳、冰淇淋和干酪等乳制品的相关技术规定检索出来(见表3)。

5.4 体系检索

实现对特定产品技术指标体系的检索,满足人们对特定产品全套技术规范的检索需求。

5.4.1 可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技术要求的检索。

例如,从水果种植到销售各个环节中,对铅残留量的限量要求(见表4)。

5.4.2 当特定产品无专门技术指标时,可以通过上位登录,实现其上层标准中技术指标的检索,执行

注:因篇幅有限,未能列出所有的检索结果。

注:因篇幅有限,未能列出所有的检索结果。

上层标准。例如:检索“婴儿配方乳粉I”中“溴氰菊酯”限量指标,发现并没有专门的规定,通过上位登录功能,检索到“婴儿配方乳粉”中“溴氰菊酯”限量指标有相关规定(见表5)。

5.4.3当检索产品标准时,可以通过上位登录实现基础标准中技术参数的检索。在执行产品标准的同时,亦执行相关基础标准。例如:检索硬质干酪,结果硬质干酪的产品标准中没有详细表述标签要求。通过上位登录,检索到食品标签的详细内容(见表6)。

5.5条款检索

地方数据库建设实践与思考 篇5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在这个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互为渗透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信息服务机构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地市科技情报研究所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加强地方信息资源建设,努力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8月在市科委的支持下,作者主持的市级科研项目“莆田市数据库建设课题研究”获得批准。课题组采用ASP、CGI 等数据库建设技术,先后建立起莆田市科技成果库、莆仙籍专家学者数据库、莆田市招商项目库、莆田市企业数据库、实用技术成果库。下面以莆田市数据库建设为例,谈谈建设地方数据库的实践、成果与思考。

浅析医院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篇6

一、建立医院档案信息数据库的重要性

(一)提高医院管理的工作效率

医院日常的管理工作是非常繁重复杂的,例如,人工处理、收取药费,如果方法不当,不仅浪费时间和人力,还容易发生差错。而在建立医院档案信息数据库之后,医院药品的信息、物流价格和医生的工作状态等信息都可以纳入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共享。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也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出现差错,从而提高医院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如今的市场是竞争的市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不单单体现在医疗水平上,医院的管理水平也对医院的市场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管理,首先,可以规范医院管理的工作流程,将量化管理变为细化管理,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流程、进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可以方便患者对医院进行监督,从而堵住医院管理方面的漏洞。再次,可以使工作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缩减后勤人员,增加医护人员。最后,可以加快病人的就诊速度,缩短病人的等待时间,从而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公信力与声誉。

(三)符合医院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如今,随着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医疗市场的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医院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严峻的形势,医院必须在管理设备上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所以,医院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也是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更是实现卫生资源共享的需要。

二、医院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应用

首先,医院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不仅能够使医院之间及医院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快速地联系,也可以更好地对医院各个部门的资料进行保存与管理。患者的病历等资料涉及到患者的个人隐私,如果不用档案信息数据库进行管理,很容易造成档案信息的泄露、档案丢失或弄混,给医院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其次,医院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能够实现信息管理工作的高效化、规范化。信息数据库是全天候都可以进行工作的数据信息系统,医生可以快捷地接收医院和患者的基本信息,从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医院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要求

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成熟,建设医院档案信息数据库在如今并不是很复杂的事。医院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较高、设备的价格降低都为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合理运用资源

由于医院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所以,随着医院规模不断地扩大,在信息数据库建设和维护方面,医院也应该相应地加大资金投入。为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信息数据的使用方面应该有所考量,合理地使用经费。建设信息数据库时,应该以实用性为基础,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从而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二)对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

医院信息数据库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将其应用在现实的工作实践中。医院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信息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如数据基本格式、信息检索、信息存贮、信息识别、信息编制等,并取得相关的合格证。管理工作人员还应具备抵御黑客攻击、维护设备等方面的能力,保证信息数据库能够正常工作。

(三)对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档案信息数据库的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心,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因此,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招聘制度,对管理工作人员采取终身教育、定期培训等方式,不断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质量。

四、结语

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与思考 篇7

目前, 国内各研究机构及高校基本上都在购置国内现有的CNKI系列的“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中国科技报刊篇名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大型数据库的基础之上, 在不同程度上建设有自己的具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的专题数据库,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国外社会科学题录库”;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科知识门户”“民国时期资源库”;北京大学的“北大名人数据库”等。这些特色专题数据库都已形成一定规模, 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1. 特色数据库建设项目选题原则。

开发特色数据库首先要选好题, 把好立项论证关。建库前首先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国数据库信息资源分布状况做好调研, 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馆藏特点、重点学科设置、用户需求等因素, 确定适当的主题范围和文献类型的数字化建设项目。选题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 需求原则。

专业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选题要立足用户需求, 要面向科研的实际需要, 考虑其实用价值和需求程度。一是用户的需求。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多的读者提供更大的便利。二是学科需求。要突出重点学科和专业的特色, 紧密联系科研的需求, 是否能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创造效益。

(2) 特色原则。

特色数据库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与其他数据库不同, 应具有鲜明的资源特色, 如: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学科特色、行业特色等, 形成特色优势, 满足用户对特色文献信息的需求。要考虑本数据库是否在本行业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特色权威性, 是否是其他综合型数据库无法替代的。

江苏省在新材料高技术领域有相当的规模和优势, 拥有新材料领域的重点实验室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为进一步加快江苏省新材料高技术的发展, 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 2002年9月江苏省启动了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

为了帮助新材料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新材料科技信息, 缩短项目开发周期, 加快新材料创新进程, 为全省新材料示范工程有关单位做好服务工作, 江苏省科技情报所网络应用服务中心承担了江苏省科技厅《新材料专业信息数据库开发与服务系统建设》 (项目编号为BM2003333) 的建设。该项目通过对新材料行业企业信息需求的详细调研, 依托江苏省科技情报所已有的网络数据库资源、光盘数据库资源、传统文献资源和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 开发建立了“中国新材料信息”网站 (网址:www.cnxcl.com) , 开发出新材料专业信息数据库6个, 数据库总量达到10万条以上, 同时开发了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 通过互联网在网上开展信息服务。

2. 新材料专业信息数据库建设方法及实现途径

(1) 研究制定合理分类信息表。

数据库建设首先必须明确服务的对象, 即我们形成的数据是提供给哪些人使用, 供哪些方面的活动使用, 这样才能确定数据库建设中资源的范围、类型和编排的详细程度和合理性。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 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分界, 新材料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发展而成, 传统材料经过组成、结构、设计和工艺上的改进从而提高材料性能或再现新的性能都可发展成为新材料。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异, 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新材料可从结构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不同分类之间相互交叉和嵌套。因此, 为使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查询到所需的信息, 该项目在建设时聘请了3-5名资深材料专家作为项目顾问, 并根据我国和江苏省新材料研究的热点、方向和趋势, 对材料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 (见表1) 。

根据新材料专业信息数据库开发建设原则:经过对大量一次文献的筛选和加工, 建成材料专利、材料科技成果、材料会议与学位论文、材料期刊论文、材料企业与产品、材料经济新闻6大数据库库, 数据库总量达到10万以上。通过该系统的分类导航, 用户能快速、准确地查询到所需的信息。

(2) 构建数据加工和信息服务平台。

为了便于对新材料专业信息数据库开发与服务系统建设进行管理, 需要构建一个新材料专业信息数据库资源平台与服务系统 (见图1) 。

本系统提供两大方面的信息服务:

一是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测览、下载。提供实现了对数据库的多种检索方式, 可进行全文检索、多字段逻辑组合检索, 也可以选择单库检索或多库同时检索。对检索结果可以进行在线浏览, 或下载全文, 或请求原文服务, 通过FTP、Email获取全文。

二是网站提供企业用户注册、企业信息、产品信息、供求信息发布与管理服务。注册的企业用户通过系统提供的管理功能, 可以维护本单位基本信息、产品信息和供求信息。

本系统建成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多数用户对本站提供的信息服务表示满意。如:国家火炬计划武进新材料产业基地认为本网站信息量大, 分类详细, 为广大企业和新材料基地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获取信息的平台;南京海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认为中国新材料信息网功能区明析, 信息量大, 专业性强, 信息水准高, 是企业研发的好帮手。南京理工大学认为该网站设有电子信息、新型能源、先进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学科与该校在新材料方面的发展趋势较为一致, 且系统分类科学, 查询使用较为方便, 为该校科研提供了新的数据和资料查询途径与平台。中材科技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 认为该网站定位准确, 制作精良, 数据处理科学, 专业分类齐全, 拓展了产业空间, 加快了技术推广, 提升了转化效率等。同时对该网站用户也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如需进一步扩充信息内容, 丰富资源;为行业和企业定制专题数据库, 为产业研究提供咨询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服务等。

3. 将竞争情报的理念融入特色数据库系统的建设

竞争情报的核心内容就是知已知彼知环境的理论, 由这一理念搭建的信息系统, 使企业不仅能够了解与本行业相关同行企业, 还可以了解到与企业有关的上游供方情况、下游买方情况, 还可以同时了解到企业所在行业的产业环境信息和宏观环境信息, 使企业能够做到知已知彼知环境。这就要求我们科技信息服务领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科技范围, 而是向经济领域延伸;服务内容不再仅仅侧重于传统科技信息, 而是向技术信息, 特别是高新技术信息、产品信息乃至国民经济急需的技术经济信息延伸。

随着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传输网络化以及各类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利用现有技术不仅可以将公共科技文献信息、行业信息以及企业信息整合在一个信息平台上,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各类资源知识元链接的确定与规范。实现资源的有机链接, 挖掘信息和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消除信息孤岛, 提升系统的知识服务能力。

“中国新材料信息”网站, 实现了通过互联网在网上开展信息服务, 提供了单库检索和跨库检索两种形式。跨库检索实现了以科技文献资源为知识点的链接体系。但仅有这一点对企业的需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将竞争情报的理念融入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中去。中国专利数据库 (http://www.cnki.net/index.htm) 与通常的专利库相比, 中国专利数据库 (知网版) 每条专利的知网节集成了与该专利相关的最新文献、科技成果、标准等信息, 可以完整地展现该专利产生的背景、最新发展动态、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 可以浏览发明人与发明机构更多的论述以及在各种出版物上发表的信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承担的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科技文献与行业信息知识链接系统” (项目编号2005DIB5J004) 项目, 就是竞争情报理论的一个实践案例, 该系统实现了公共科技文献信息与行业技术经济信息的集成应用。这对需建设行业数据库系统的同仁们带来许多的启发----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信息特征涉及三个方面:文献、作者 (专家) 及机构。因此, 对文献、机构、人物三方面的数据进行链接, 形成统一的知识链接系统, 就可实现有行业特色的数据库系统。就能满足企业自主创新所需的信息需求, 达到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服务的目的, 这正是各行业数据库系统建设急需要做的工作。

“行业知识链接系统”的知识链接点对文献、机构、人物三方面的数据进行链接, 形成了统一的知识链接系统。

(1) 以科技文献资源为知识点的链接体系。

以科技文献为知识点的链接是针对科技期刊、会议论文及学位论文等数据的整合, 实现对作者、作者单位、引文、引用该文的论文的等数据的整合, 实现对作者、作者单位、引文、引用该文的论文的链接及被引数量的统计, 以及与论文主题相关行业技术、经济、成果、标准、专利、产品等信息的链接。通过文献主题链接, 可以满足企业对同一种主题不同种类文献如期刊、会议、学位、标准的需求, 还可以同时了解到同一种主题相关的技术、经济、成果、专利、产品等信息。

(2) 以专家为知识点的链接体系。

以行业专家为知识点的链接是针对本行业内从事研发及管理工作人员所发表的论文及论文被引用的数据, 所在机构开展或承担的研发项目及其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专利等进行链接。通过人物链接、可以了解到行业内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论文被引情况, 同时为企业寻找行业专家、获得技术解决方案提供方便。

(3) 以产学研机构为知识点的链接体系。

以产学研机构为知识点的链接是针对领域内的专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业著名发表的各类技术论文, 它们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专利、起草的标准、产品采用标准等进行链接。通过机构链接, 可以了解本行业技术经济的发展动态,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本企业或竞争对手的研发状况 (通过发表的论文、参加的学术会议) 、机构的科技创新成果及专利申请, 了解企业在产品生产、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事实状况;也可以同时了解一类企业, 集中分析比较同类企业的科研、市场开发等各类信息, 从而掌握这类企业的研发及市场动态。还可以帮助用户查找技术合作方、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 可以分析出行业内的热点技术、热点产品和热点企业。

通过包含主题、机构、作者三类知识链接系统有机整合, 为企业的决策管理、新产品研发, 市场开拓和经济管理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支撑和知识服务体系。这正是现代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品牌、提高地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宁莉, 刘家新, 于晓燕.试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库的建设[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2 (3) .

论皮革纹理数据库的建设 篇8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成了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几乎进入了所有的行业,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必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的好处是应用范围特别广泛。电脑在处理比如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相当方便。笔者将就如何利用计算机建立皮革纹理数据库提出一些设想,并对建立该数据库所面临的问题,数据库的建立步骤,该数据库的意义及应用等谈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皮革可以分为天然皮革和人造皮革。皮革纹理即为皮革表面呈现的线形纹路。皮革纹理数据库是合理的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集合,它的接入方式大致相同,并且数据可以相互关联和共享。“共同的接入方式”、“共享”、“互相关联”、“一定的组织形式”是皮革纹理数据库的四大要素。该数据库的存储的是相互关联的,而非混乱无章。这些数据包括皮革的名称、负责人、关键字、摘要等,这些数据是通过调查、测试、统计、整理、归纳后以记录的形式进行储存的。皮革纹理作为皮革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认识及了解皮革的关键,是人们对皮革及皮革制品的最直观的感受。正因为如此,不管是皮革工作者还是普通群众对皮革纹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相对皮革设计者,皮革纹理图案不仅是设计中必须找寻的其应用的好坏也是决定设计好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正是有了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需求,要求我们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数据服务,而我们目前的数据库建设却没有跟上这种需求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数据库来满足这种需要,在这里,我把这套数据库称为皮革纹理数据库。

1 当前皮革纹理数据库建设的关键问题

建立皮革纹理数据库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建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要建立好完整一套皮革纹理数据库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1 明确数据库建设目的

随着皮革纹理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走向普及,数据量也越来越丰富,分散的数据越来越多,建立统一的皮革纹理数据库有利于整合所有分散的皮革纹理信息,统一标准,更好的更全面的为设计和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且有利于皮革纹理图案的检索。

1.2 实现皮革分类数据库的建设

数据库建设的首要目标是皮革分类数据库的建立[1]。做好分类数据库的建设是皮革纹理数据库建设的入手点和工作重心。分类数据库可以更充分地反映不同皮革的分类信息,比如皮革可分为人造皮革和天然皮革其中天然皮革可分为兽皮革、海兽皮革、鱼皮革、爬虫皮革等而其中的兽皮革又可分为牛皮革、羊皮革、猪皮革、马皮革、鹿皮革等而其中羊皮皮革又可分为山羊皮、绵羊皮等一层层分下来门类众多纹理图案也就各不相同(见图1)。

在皮革目录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再将各个纹理分门别类一一对应。

1.3 纹理数据的储存

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是一种借用计算机的保存、管理大量、繁杂的数据信息的软件工具[2]。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主要是管理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式可分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三类,针对皮革纹理的特点应选择关系型数据库。在所有数据库软件中Microsoft Access是目前最普及的应用最广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软件,Access数据库能够保证数据的独立性,节省开发费用,并且系统的用户接口简单,操作方便,共享程度高,产生的冗余数据较少,不仅提供了表、查询、窗体、页、宏、报表等七种用来建立数据库系统的对象而且包含了以基本对象表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其他数据库对象,可以利用其解决许多复杂的数据处理问题,实现数据库多方面多角度的功能,其具相当强的独立性和共享性,不仅仅可以独立于具体的应用程序而存在,而且还可以结合访问INTERNET,链接大型数据库,引用许多种编程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实现多用户同时共享。

综上所述,Access数据库具有以下优点:储存方式单一,只有表、查询等七个对象需要管理,并都存放在相同的数据库文件中,方便用户操作和管理;界面风格与Windows完全一样,操作简便,容易使用和掌握;功能较其同类软件齐全完整,在数据的备份和拷贝等方面也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在功能能够满足要求的条件之下,发布程序不需要额外单独安装别的DBMS,其唯一的缺点就是数据库为小型数据库,数据太多可能造成性能下降,但结合皮革纹理数据库的特点,选择Access作为后端数据库已经完全足够了。

1.4 皮革纹理的检索

一个数据库的实际价值的大小和他的检索优化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需要将皮革纹理数据库建设成一个能够按照信息用户的需要迅速找出有关的信息,快速实现资源共享的数据库。考虑到Access的性能特征,Microsoft公司的VB.net技术平台可以提供高效C++设计工具图像处理库函数,因此,该数据库主要应用Access数据库和VB.net技术平台进行开发。最大程度上优化检索,使用户只需要输入皮革纹理分类的关键词后,就可以很便捷的检索到所需的图片等信息。

2 皮革纹理数据库建设步骤

2.1 皮革纹理的搜集

皮革纹理图像的主要来源是对传统皮革纹理的拍摄及扫描。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素材分享网站和各类设计网站得到皮革纹理数据。确定皮革纹理的来源和收集范围,是建立所需数据库的基础工作。

皮革纹理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各种皮革制品进行数字化处理主要是通过对收集的实物进行拍照、扫描等手段得到的图像文件,二是收集已经经过数字化后在各大网站、论坛共享的现成的电子图像文件(见图2)。

2.2 皮革纹理的前期处理

前期处理,是建立数据库的基础工作和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保证检索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它主要任务是标引出皮革纹理的类型特征。

2.2.1 皮革纹理数字化

数字化就是将各种复杂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和数据,再根据这些数字和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的模型,然后把它们转化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导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的过程。皮革纹理数字化是指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将收集的皮革纹理图案转化成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的数据。如高速扫描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图像处理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工具处理和传输,如计算机网络。

2.2.2 皮革纹理数据的编码归类

数据采用编码方式,不同分支类别采用不同的属性编码。编码格式如下图所示:

基类分为:天然皮革纹理和人造皮革纹理

大类,小类根据实际情况再制定

X———用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从A~Z或0~9

XX———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00~99[4]

2.3 数据录入

此项任务是将皮革纹理进行前期处理,并将结果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读取的数据。在进行录入的工作中,需要严格的审核和校对。如审查编码的是否正确,各种标识符号是否有误等。

2.4 数据库的完善

数据库系统随着计算机性能的逐渐发展,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皮革数据库———皮革纹理开发和使用的基础,资源优化享用的前提,皮革纹理系统建立的核心。因此,建设数据库是当前皮革纹理数据建设的重心,是皮革纹理数据的管理和应用的前提[5]。

3 皮革纹理数据库的应用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已经将数据库广泛的应用到了自己的工作、学习中,它作为丰富的资源,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与便捷。为了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并应用皮革纹理数据库,下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皮革纹理数据库的应用。

3.1 在皮革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皮革都具有代表它自身特征和性质的天然纹理,在通过设计师艺术修饰、点缀后,给人一种非同一般的美感。例如:小牛皮和小山羊皮的纹理,本身粒面致密、组织紧密、表面细腻,当再赋予其绚丽的色彩、光滑细腻的触感、明亮美丽的外观,形成特有的自然美,给人一种细腻高雅的感觉。可谓天人合一。不同种类的皮革纹理、强度、张幅、图案、手感等特性大都不相同。纹理细腻、柔软的适合曲线贴体造型的设计,挺拔、厚实的适合宽松、大气、保暖的直线造型设计[6]。所以,设计者在设计皮革服装及服饰时,可以利用不同的皮革纹理创造出不同的视觉审美效果,见图3。

3.2 在皮鞋设计中的应用

鞋类,款式多种多样,色彩炫彩华丽。楦型、图案、材质、色彩等搭配组合在一起,是鞋的组成元素,其形成风格不同的时尚皮鞋,具有各种各样的视觉享受效果。在每个构成元素中,纹理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它是区别鞋子外观的主要因素,是鞋的美在观众心中表达的直接载体。

当设计者将不同的皮革纹理进行了巧妙的加工、处理,将各式各样的图案进行有机结合后,会给人们展现出韵味和风格各异的效果,给人们一种别样的艺术享受[7]。在设计者进行具体的皮革外观设计时,据皮革的形态、颜色、外观、风格等特性,使用者可以从本文所述的皮革纹理数据库中挑选出合适、恰当的皮革纹理,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如图4所示。

3.3 在箱包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箱包设计中,我们可以将独特的皮革纹理与箱包的应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箱包产品以新的形象和新的生命。

例如,自1947年推出高级订制服系列以来,迪奥深受源于高级面料及材质的启发,不断为品味高雅的客人提供以鳄鱼皮、蟒蛇皮和蜥蜴皮所制造的奢华手提包。迪奥工坊一直坚持高级且独特的工艺,完全手工打造,迪奥稀有皮具不仅只是服饰配件,更是巧夺天工、匠心独具的艺术杰作。如图5所示。

3.4 在其他方面应用

在前文的叙述中介绍了皮革纹理一些方面的介绍,除此之外,皮革纹理数据库也可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为设计者等其他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帮助。比如:皮质沙发,皮质手套的设计,皮质小工艺品甚至可以融入到现代家居装饰设计的元素中去,不仅仅营造出了充满自然气息生活氛围,而且也更好地诠释了高品质高品位的现代家居艺术。

4 结束语

本文是以皮革纹理数据库作为研究对象,从皮革纹理数据库建设的关键问题、皮革纹理的搜集、皮革纹理的前期处理、数据录入及完善等五个方面探索讨论了皮革纹理数据库的建立,在此基础上,简单介绍了皮革纹理数据库在皮革服装服饰设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并最大化的体现了皮革纹理数据库的存在和使用价值与重要作用[8]。一方面,有了皮革纹理数据库的支持,皮革产品设计创造时会出现更多新颖、创意、符合市场、受消费者欢迎的皮革产品;另一方面,能够丰富设计师的设计语言,减少设计成本、增加设计效率,使所在企业能够最高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竞争力,推进皮革企业向着长远、稳定的道路更好发展壮大。

摘要:提出建设皮革纹理数据库的一些设想,并对建立该数据库所面临的问题,数据库的内容、数据库建设步骤,以及建立该数据库的意义及应用等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皮革,皮革纹理,数据库,皮革设计,皮革图案

参考文献

[1]白晶.浅析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J].今日科苑,2008,(24):31-33.

[2]施伯乐,丁宝康.数据库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李雁翎.数据库技术及应用Access[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程春阳.论城市公众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J].工程与建设,2007,21(5):707-709.

[5]郑雅辉.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1):238-240.

[6]皮革服装设计与制作的特点[N].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1):21-23.

[7]服装款式部件数据库的构建及其在C/S环境下的实现[N].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1-86.

浅析市级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 篇9

建设市级基本农田数据库, 对提高全市基本农田数据服务能力和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提高数据服务能力, 提供政府决策依据。在城市规划、经济社会建设、基本农田占用与补划等涉及土地开发利用决策过程中, 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信息数据。建成市级数据库后, 就可以通过该数据库统计我市基本农田占用补划情况, 快速制作出各种所需图件报表, 为领导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建设市级基本农田数据库是建设国土资源“一张图”的重要基础, 也是建立国土资源综合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 徐绍史部长在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将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数据库集中管理, 建立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基础数据库, 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 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服务。

(3) 提供科学化手段, 提升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众服务形象。通过汇总建设基本农田数据库, 将基本农田分布信息、责任人等信息进行信息发布, 提供公众信息查询服务, 做到透明化管理、公众监督, 提升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众服务形象。

(4) 建设基本农田数据库及信息化系统, 可以为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农业部门提供参考。

2 市级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内容

2.1 县级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

县级基本农田数据库是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保护责任、质量信息的具体落实。

县级基本农田划定建库。把当地土地使用现实情况的调查成果作为建库基础, 并进一步结合总体土地规划成果和实地勘察, 来对确定的基本农田规划成果进行认定;综合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片 (块) 边界, 对其进行编号、记录;提取基本农田保护片 (块) 所对应的地类图斑现状信息;依据农用地分等成果, 获取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信息;依规范要求录入基本农田保护片 (块) 与基本农田图斑属性;建立数据库;落实保护责任, 设立保护标志;编制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2.2 县级基本农田数据库质检

建设完成的基本农田数据库严格按照部下发的成果组织目录, 提交县级成果包。

下载基本农田质量检查软件, 对汇交数据进行数据完整性、空间数学基础与数据格式正确性、标准符合性、空间拓扑、图数一致性等方面的质量检查, 确保数据成果符合部要求。

2.3 汇总整合市级基本农田数据库

在完成全市各县基本农田数据库上报汇总后, 以县级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为数据基础, 根据国家标准的基本农田数据库结构和管理的需要设计市级基本农田汇总数据库结构。将各县基本农田划定后生成的基本农田矢量保护片 (块) 、边界, 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界桩, 基本农田土地质量信息,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信息, 基本农田保护图件,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 基本农田划定平衡表等划定过程中的影像文档资料汇总到市级基本农田数据库。

市级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流程:

3 数据更新维护和扩展应用

3.1 数据更新

在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基础上, 建立长效的数据更新与上报机制, 数据内容发生变化的, 数据库相关信息要及时更新。要控制好有关建设用地审批, 对基本农田要第一时间补划到位, 以保证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对非农业建设农地要严格加以控制, 认真把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到位, 切实做好有关基本农田的补划工作。以各县域 (乡镇) 基本农田年度占用补划成果为数据基础, 对已经建库的县级基本农田数据成果进行实时更新, 更新上报市级库, 要切实保证有关基本农田数据的实用性, 全方位对基本农田的变化趋势进行及时把控。

提供三种数据更新方式: (1) 以县级提供年度的划定成果为数据基础, 对基本农田数据整体覆盖更新, 并保存历史年度数据。 (2) 以县级提供年度的占用补划更新成果为数据基础, 对县级基本农田数据进行增量更新, 并保存历史年度数据。 (3) 以占用补划项目提供的成果数据包为数据基础, 对县级基本农田数据进行增量更新, 并保存占用补划项目。针对市级数据库更新, 可采用输出县级的占用补划成果包, 单个或批量导入市级库, 进行增量式更新, 保证县市基本农田数据的一致性及现势性。对更新好的基本农田数据, 可统计年度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情况信息, 并输出统计表格, 以便查看基本农田变化趋势。

3.2 数据扩展应用

基本农田保护数据是国家及国土部门重要的业务数据, 在满足本业务部门的需求外, 还可为遥感监测“一张图”服务, 提供数据支撑与共享。

数据共享:将遥感影像、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信息集合到统一的地图上, 并与国土资源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叠加, 一起构建一个共享的国土资源平台。

摘要:当前, 全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经结束,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已经颁布。为严格执行有关耕地的保护政策, 尤其是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需要对现状基本农田进行局部调整。为推进基本农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提升管理效能,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也下发了关于加快开展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3】38号) 。要求适应基本农田数据的日常维护、年度更新以及动态管理的需要, 衔接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基本农田上图、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等相关规定, 遵循《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 (TD/T 1032-2011) 基本要求, 进行市级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

关键词:市级,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兆钧, 梁生甫, 王志刚, 卓祖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质量检查与成果预检系统的应用[J].青海科技, 2007 (03) .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通知[J].国土资源通讯, 2011 (03) .

[3]粟正刚, 陈金泉, 郭世珠.赣州市章贡区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J].江西测绘, 2006 (03) .

[4]杨振虎.我市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启动[N].邯郸日报, 2007-08-22.

[5]税玉海.宁夏二调数据库 (农村部分) 建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1-09-08.

科技事实型数据库建设研究 篇10

关键词:科技事实型数据,数据分析,科技决策

0 引言

事实型数据是对客观世界中事物的描述, 可客观地反映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对于科技领域来说, 事实型数据是指长期积累形成的与科技创新全过程相关的各类科技信息资源, 涉及客观描述科技创新决策和具体的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各类科技信息资源[1], 具体可涵盖科技政策、技术开发成果、知识产权信息等内容以及其他有支撑作用的信息资源。为此, 本文在分析苏州市科技事实型数据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对提升该市科技计划项目的发展和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科技事实型数据库建设的现状

目前, 科技情报机构往往采用的是购买商业数据库的方式来提供服务。但是, 我们可以看到, 商业数据库提供的都是普遍性服务, 数据大部分主要集中于期刊、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等内容, 并且在使用上有很多限制, 功能也比较单一 (见表1) 。要想在研究工作中形成优势, 科技情报机构必须构建服务于特定对象和目标的事实型数据资源库, 对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 提升数据的使用价值。

科技事实型数据中有一部分数据主要贯穿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整套流程中, 如项目指南发布、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立项、签订项目合同、项目中期检查、项目验收、资料归档[2]。在各个阶段, 项目申报系统都会产生大量的事实型数据, 对这些数据的积累、使用和分析将会对我市的产业分布以及科技领域的发展情况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注:数据截止于2014年7月。

目前, 科技情报机构的业务很大程度上成为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延伸, 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外围性工作, 成为科技管理部门的得力助手。我们搭建并维护着市科技计划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具有科技事实型数据库数据整合和建设的独有优势[3]。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虽然包含了从项目申请到项目验收等流程中的很多数据, 但是, 这些数据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 没有连结性。同时, 这些数据还仅仅局限于科技计划类别所包括的范畴, 对于科技决策的支撑力度还远远不够。

此外, 科技情报机构尽管采用自建或者与其他单位合作的方式开展科技发展动态研究、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发展跟踪研究和科技发展预见研究等研究工作。但是, 这些研究通常限于一隅, 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的力度显得不足, 或者欠缺相关方面的事实数据导致研究成果不够全面, 从而不能对上级主管部门起到有效的辅助决策作用。

2 科技事实型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

科技情报机构建立完善的科技事实型数据库不仅能提高自身能力建设, 还能对上级主管部门在进行项目决策时提供有依据的支撑。因此, 科技情报机构应着重建设以下5类科技事实型数据库, 为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科技发展的决策和科技政策的实施奠定基础。

(1) 建设科技查新类事实型数据库

科技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 它以文献为基础, 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 以检出结果为依据, 通过综合分析, 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 写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4]。因此, 查新有较严格的年限、范围和程序规定, 有查全、查准的严格要求, 要求给出明确的结论, 查新结论具有客观性和鉴证性。基于这些事实型数据, 我们可以有效积聚、整合和保存科技查新事实型数据资源, 建立科技查新数据库, 分析科技成果的分布以及科技创新的发展态势, 从而更有效地支持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和实施。

(2) 建设科技项目类事实型数据库

科技项目管理包括发布项目指南、项目申报、项目评审、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等过程[5]。在每个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事实型数据, 如项目申报书、中期检查报告、结题报告、验收报告以及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软件著作等。基于这些事实型数据, 不仅可以进行科技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科研机构的评价等基础性研究工作, 还可以进行技术发展预测与分析等服务。例如, 基于项目申报书, 就可以了解当前的研究热点, 建立技术领域的发展演化模式等[6]。基于中期检查报告和验收报告, 可以掌握项目的进展状况, 如各种参数指标的考量等, 对产业或技术发展进行一些趋势走向分析工作。

(3) 建设政策类事实型数据库

科技情报机构在为上级主管部门对某些产业或者地区发展进行调研时, 经常需要了解某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的科技政策, 如果平时没有积累这些数据, 则很难对需要调研的内容提供令人信服的数据支撑。因此, 科技情报机构应有意识地、长期地收集并加工国家、省、市科技政策类数据, 具体包括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以及人才政策等, 以提高科技政策制定的权威性[7]。基于这些事实型数据, 能够直观、清晰地看出国家、省、市在科技发展方面的走向和态势, 同时能够进行比较, 引领国家、省、市向有利于区域发展的产业过渡。

(4) 建设产业类事实型数据库

当前, 随着科技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各级政府都纷纷将其列为政府的工作重点, 与第一和第二产业一起支撑着区域的经济发展。由于业务密切联系着科技主管部门, 科技情报机构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科技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产业类数据包括一些宏观统计数据, 如产业发展情况、投资情况, 还包括产业统计数据, 如产业内企业数量、企业销售情况等, 以及企业自身数据, 如企业基本情况、技术创新情况等等。基于这些事实型数据, 科技情报机构可以对产业发展态势、企业发展方向、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形成专题报告, 以供上级主管部门在进行科技发展的决策时作为参考。

(5) 建设专利信息事实型数据库

专利信息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成果, 对于科技战略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专利信息的分析, 可以获取大量的情报, 可以反映出技术发展趋势、专利申请的经济利益趋向, 以及专利申请者的研究开发方向、能力和经济实力等内容[8]。科技情报机构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整合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美国专利商标局、欧洲专利局、日本专利厅的多种专利数据源, 并综合专利题录信息数据源、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发明说明书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技术, 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加工, 形成高质量的专利信息数据库。基于这些事实型数据, 不仅可以对某一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并用可视化的表达方式绘制出来, 如专利地图, 从而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历年专利动向、专利技术分布和技术发展趋势等信息;还可以对某一专利的研发人员进行跟踪, 掌握研发态势, 挖掘高精尖人才为企业发展助力。

3 科技事实型数据库的应用

科技事实型数据库的建设将对今后的科技情报工作带来充分便利, 而大样本、全样本的分析, 将为今后的科技项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这些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整合, 可以实现如下的信息分析服务内容。

(1) 立项监测。基于项目类事实型数据, 可以对项目负责人承担项目情况进行分析, 避免项目负责人同一年承担多个项目的情况;同时, 还可以对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监测, 避免承担单位在多个计划类别下进行申报造成的重复立项, 为科技主管部门提供立项管理。

(2) 产业研究。基于项目类事实型数据和产业类事实型数据, 可以分析区域内不同行业或领域的发展变化情况, 还能够反映出区域对各种行业或领域的支持变化情况。而且, 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 可以建立动态的产业地图, 直观地显示出区域产业发展情况, 为科技主管部门在进行产业规划时提供辅助决策参考。

(3) 创新能力评估。基于项目类事实型数据和专利信息事实型数据, 可以对企业的历年承担项目、取得成果、科研人员构成和专利著作等情况进行分析, 从而能够更好地判断企业的发展情况, 如研发实力和产出水平等, 并能对真正具有创新的企业在经费支持方面时有一定的提升, 从而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以及区域的经济发展。

(4) 技术预见。结合科技查新类事实型数据、产业类事实型数据和专利信息类事实型数据, 可以反映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及带来这些发展变化因素的认识, 为主管部门和企业决策者提供实施决策的基础信息。

4 科技事实型数据库建设的建议

科技事实型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 需要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同时也需要科技情报机构采取有效的机制和开发新技术, 一同来推动这一项工作的开展。

(1) 主管部门应统筹规划科技事实型数据库建设工作

科技查新类、科技项目类和科技政策类事实型数据是基础性资源, 目前大多数都以数字化形式呈现, 如果不及时收集、加工和集中保存, 数据就可能丢失。因此, 上级主管部门应统筹规划科技事实型数据建设工作, 加大科技事实型数据收集加工整合的经费投入, 推动科技事实型数据库建设工作有序地开展。

(2) 采用合作共建机制推动科技事实型数据库建设工作

科技事实型数据通常都缺乏连结性, 而且还需要长期的积累, 加上科技情报机构自身业务依托上级主管部门的性质, 往往都很难做到全面、完整地收集和加工这些事实性数据。因此, 科技情报机构需要与其他机构协作共建科技事实型数据库, 拓宽合作渠道, 一方面既可以提升自身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建设的质量, 从而能够很好地支撑科技情报研究能力的整体提升。

(3) 研究开发新技术支撑事实型数据库建设工作

利用新技术来开发高效的服务平台, 连通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 才能有效地对这些数据源进行整合, 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这些数据的使用价值。以往的数据库建设方法和技术已不适应目前的环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需要我们利用各种技术, 如数据分布处理的技术、数据的抽取、数据的清洗、数据的标引、数据的索引等来对这些科技事实型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而一旦随着这些数据量达到一定的级别, 则需要使用大数据及相关技术, 如Hadoop, No SQL, Mongo DB来对数据进行处理, 提升数据使用和运转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贺德方.基于事实型数据的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思考[J].情报学报, 2009 (5) :764-770.

[2]刘军, 范文虎.初探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科学数据的汇交管理[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0 (5) :37-42.

[3]刘军.科技计划项目事实型数据库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3 (3) :97-99.

[4]李万伦, 黄文斌.我国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成果, 2005 (21) :10-11.

[5]李海峰, 党延忠.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的界定与表示方法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 2010 (2) :29-34.

[6]党延忠.科技管理及科研项目管理——我国基础性研究科研管理中的知识管理[R].大连:2009.

[7]贺德方.事实型数据: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基石[J].情报学报, 2010 (5) :771-776.

容铁 中国书法数据库建设奠基人 篇11

容铁的工作室藏在北京东南三环的闹市中。空间不大,却也宽敞:一张画桌,一方茶几,几只沙发,古朴而疏朗。容铁为它取名“名仕居”。

房间的正中,挂着一幅行草,那是他的得意之作。旁边则是各种印鉴、画作,其中不少是享誉艺坛的佳品。他工书法,擅治印,精水墨。在现今的书画界,能如这般全面而精深的,实不多见。

白净面皮,一身唐装,戴着眼镜,留着山羊胡子。他似乎不谙世事,终日待在自己的画室里,“每天至少12个小时”。但他又对现代科技对艺术的造成的冲击极为敏感:“现在很多人甚至已经不会用笔写字了,艺术家该怎么办?”

现当代的许多书画名家,如吴冠中、启功,沙曼翁、刘炳森等都曾是他的老师。这也让他比旁人更多出了一份责任感:“在网络时代,艺术家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后果会很严重。”

提及眼下正在做的《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他说,我只是想为古老的汉字书法艺术做个备份,让它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沉醉在江南的山水里

“我的童年,可以听到千年相传的柝声。”

容铁坐在茶座边,不时拎起茶壶为记者添茶。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外人已经很难听出他是南方人了。

上世纪60年代,容铁出生于江苏镇江。那是个动荡的年代,大人们都忙于各种政治运动,他则被送回了乡下,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公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先生”,书法功底了得,这也使他得了不少近水楼台的便利。

6岁开始学习书法,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一个面黄肌瘦的小男孩儿,握着一支大笔趴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临帖,每天一个小时,雷打不动。由唐楷《神策军碑》到《张猛龙碑》,日后治印的功底也由此打下。

9岁时开始学作画。没有画笔,在邮电局当话务员的母亲,特意加了两个夜班,多赚了4毛钱,为他买了两支。绘画的大门由此打开。

镇江古称京口,是著名的水乡,历来文物繁盛,而自然景致更是美不胜收。小桥流水,白墙黑瓦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家家户户门口还有石阶通向运河,女人们在河边淘米洗衣,棒槌捣衣,咚咚作响。容铁说,那声音常使他久久沉醉。

若干年后,他画《周庄人家》和《水巷悠悠》,观众惊奇于其中的烟火气息。而在他,则不过是童年时的点滴记忆。

初见同乡的金石名家沙曼翁先生时,他16岁。沙老的博雅让他倾倒:“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先生,竟有如此气象!”后来得知沙老竟是前清皇族爱新觉罗氏,才大呼:“難怪了!”

而沙老对这位年轻的后生也印象颇佳,认为他规模已经初具,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在名师的指点下,容铁广征博采,日夜研习甲骨文、大篆,功力日渐精进。

其后,他又得祝嘉、林散之等名家点拨,眼界大开,书画作品也开始自成体系,别具一格。

上世纪80年代,正是国内书画大潮兴起的狂热时代,初出茅庐的容铁也开始在书画界崭露头角。他的书画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二、三、四届篆刻艺术展,并开始屡屡在国际书画展览中获奖。

近年来,容铁在书画界声望日隆,甚至有评论家将他与他的同乡兼老师吴冠中先生一起并称为“前吴后容”。容铁说,他的底子,在儿时就已经打下。

哪里来的奇怪想法

与容铁聊天,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他的思维极活跃,短短的几分钟内,我们的话题不断跳跃:从水墨画的技法到中西艺术的融合;从汉字字形的发展演化到书画名家的逸闻趣事;从江南水乡的景色到现代科技的发展。

容铁说,他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脑子里常充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想法。而他的朋友则说他有胆有识,敢想敢干。

1995年,三十出头的他还在镇江市邮政局工作。清闲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还有180多平米的大房子,在当时都是许多人羡慕不已的。可他却坚持要“离家出走”,北上京城。工资、房子和妻子,全部都留在了老家。

最初来京的日子自然是艰苦的。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他只得不断搬家。望京地区西八间房的民居,他住了三年。大兴县义和庄的农家院,他住了一年半。

最困难的时候,他一周只花了6块钱。一张大饼,切开了能吃好几天。但他却好像并不急于挣钱。

那时候,国内的电脑还不普及,即使在北京也是新鲜事物。他之前在邮局工作时曾接触过电脑,现在则突发奇想,开始琢磨如何让书法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让书法通过电脑技术更好地传播。

在外人看来,这种想法太过于离谱:费力不讨好不说,饭都没得吃,还来做这个?

容铁却不信邪,他窝在农家院里,翻着字帖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字形,然后再一个个地输进计算机。五年后,他做成了我国第一部书法软件光盘——《中华书法大典》。许多德高望重的书坛泰斗都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容铁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当代书法字典电子出版物奠基人”,并作为国家特殊人才引进北京。

传统的国画,喜欢留白。但容铁作画,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留白,还要画得满满的。他将西方19世纪印象画派的绘画技巧融入国画创作,以水墨构图,色调则借鉴印象派,使画作既有油画的时空感,又具有国画的传神特质,创造性地开创了“水墨光晕”的绘画流派。

著名美术评论家孙克先生说,“水墨光晕”的手法,不只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画成为世界绘画语言做出了积极而有意义的尝试。

2006年,他再次突发奇想,用篆隶结合的方式,刻了“奥运门”印章,被有关方面送给了萨马兰奇,赢得了世界性的赞誉。

“哪里来的这么多奇怪的想法?”

“无他,白石老人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艺术家需要综合修养

《中华儿女》:当今书画界,像您这样在治印、书法、绘画上功力全面而精深的人不多了。

容铁:您过奖了。自古书画不分家,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要有多方面的综合修养。学好书法,是作画的基本功之一。好的书法能为画作增色,而优秀的画作也需要好的书法来衬托。如果我们把书法练好了,就能解决绘画当中的线条的问题;把印章刻好了就能解决绘画中构图的问题;很多时候,它们之间是互补的。

历史上许多优秀的书画家都是数业同修,书画双绝是很正常的,并不稀奇。比如齐白石大师,不但是画家,还是书法家和篆刻家,诗词水平也很高。

一个艺术家,能力不能过于单一,要综合发展,这样艺术之间就会推进相互作用,使自己的作品更有深度、高度。

《中华儿女》:您曾师从沙曼翁、启功、吴冠中等大家。您如何评价这几位恩师?

容铁:我对书法,绘画,篆刻等都非常有兴趣。我是先拜沙曼翁先生为师,从秦汉印开始学习,之后又得到了林散之、启功、吴冠中等大师的指导。各位大师们严谨的创作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我从这些大师身上不光是学到了绘画的技法,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做人、做事的方法以及他们独特的风格和精神。

《中华儿女》:水墨光晕的技法,既师承了中国传统,也融合了西画技法。您是如何实现它们的巧妙结合的?

容铁:水墨光晕的艺术手法现在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其主要的方法是,用中国传统的水墨形式来表现现代的审美,把光感融入到中国山水中。

清代以来的中国绘画都有一定的程式,画一山一水、一山一石,都已经程式化。我们要打破这种固有的模式,建立新的审美样式,就要在古人的基础上更加完善,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要有时代的气息。

因此我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绘画融入到现代的审美中,把光和影引用到水墨当中来,在水墨交融的呼应下,把时间和空间感展示出来,就是“水墨光晕”艺术流派表现方法。

备份中国书法艺术

《中华儿女》:您被誉为“中国当代书法字典电子出版物奠基人”,能说说您当初制作《中华书法大字典》书法软件光盘的初衷么?

容铁:当时的想法很简单。那时候电脑已经开始慢慢普及,如果将中国的浩如烟海的古今书法字帖输入到电脑里,制作成电子文本,既可以单字查询,也可以整篇欣赏,岂不是一大进步?

可惜的是,当年呕心沥血制作出来这部电子词典最终没能普及开来。因为电脑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自己后来想重新调整,但是已经没有后续资金。

《中华儿女》:做字典,尤其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做那样一部书法字典,是费力不讨好的。现在觉得值得么?

容铁:那部书法字典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我当然会很伤心,这是先行者的悲哀。但是我的努力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我并不后悔,我毕竟作了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中华儿女》:现在您又主持研发《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其重要意义何在?

容铁: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中国也处于数字化发展的高峰期。从全球文化的发展来看,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也必须与时俱进。

另外,从文化备份的角度来看,做这个项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羌族文化资料被毁坏,因为没有做数据化的备份,现在要恢复起来非常困难。我们现在的工作,也就是在为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做一个备份,让它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我国畜禽饲料资源数据库建设启动 篇12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饲料是畜牧业生产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饲料工业快速发展, 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饲料生产国, 但饲料资源短缺、产地与养殖企业布局不合理、矿物元素添加剂使用缺乏科学依据和养殖业排泄物污染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我国饲料工业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饲料资源的基本数据信息缺乏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 组织专家对全国畜禽饲料资源及其矿物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规律进行系统、专门的调研, 建立相关基础数据库及其共享信息平台, 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项目负责人、牧医所研究员罗绪刚表示, 科技基础性工作是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和公益性等特点。

上一篇:会计报表的失真下一篇:构建温馨